人力资源二级考试考点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一、简述制定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答:基本程序有以下五条1、调查收集和整理设计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本精确而翔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二、简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程序答:基本程序有五条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
(影响因素包括: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2、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机构,进行组织机构设置。
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三、企业组织结构内部不协调主要有哪些表现?可采取哪些组织结构整合的对策答:主要表现有:1、各部门间经常出现冲突2、存在过多的委员会,建立委员会本来是整合的表现,是用来解决部门间协调问题的,如果这种委员会过多,说明结构分解未能最大限度的分清各部门各职位的职责3、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节者4、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全靠某个有特殊地位的人或权威来协调。
整个的对策有:1拟定目标阶段。
组织设计人员预先制定出组织的目标以使结构分化有所遵循2规划阶段。
由于组织结构分化已经出现了某种消极现象,如部门单位间的冲突和不恰当竞争,需要通过组织规划和多余资源运用来达到整合的目的。
3、互动阶段。
这是执行规划的阶段4、控制阶段。
即当组织运行过程中,出现某些人不合作的倾向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目标和规划的最终实现。
四、简述组织变革实施的程序和方式答:变革的程序为一、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2、组织结构分析(内外环境变化引起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哪些是决定企业经营的关键性职能?明确后应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地位、分析各种智能的性质和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决策影响是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二、实施结构变革1、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征兆(企业经营业绩下降、组织结构本身病征的显露、员工士气低落)2、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改良式变革、爆破式变革、计划式变革)3、排除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大力推行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大胆启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方面的人才)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五、简述企业人员规划的内容和作用答:内容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规划。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震撼版本)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变化都发生了变化,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
主要战略有:增大数量战略;扩大地区战略;纵向整合战略;多种经营战略。
2.组织变革阻力的表现及其根本原因?如何保证组织变革顺利进行?(1)组织结构变革常招致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
表现为生产经营情况恶化,工作效率下降,要求调职与离职的人数增加,发生争吵与敌对行为,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等。
人们反对变革的根本原因:由于改革冲击他们已习惯了的工作方法和已有的业务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失去工作安全感;一部分领导与员工有因循守旧思想,不了解组织变革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为保证变革顺利进行,应事先研究并采取如下措施:①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诊断和计划,使他们充分认识变革的必要性和变革的责任感。
②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使员工掌握新的业务知识和技能,适应变革后的工作岗位。
③大胆起用年富力强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从组织方面减少变革的阻力。
3.简述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
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是:(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人员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4.简述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
人力资源预测的作用是,在服从组织战略目标的前提下,通过预测人员需求,采取措施保留和吸引企业对口专业人才,从而获得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二级考试复习资料(背书要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学习目标掌握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新型组织结构模式,以及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
知识要求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结果: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发展的三阶段:1)古典组织理论: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
2)近代组织理论: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着重强调人的因素。
3)现代组织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理论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机构和规章。
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
在动态组织设计理论中,静态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主导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
动态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包容关系。
(二)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一般记忆)1.管理学家厄威克曾比较系统地归纳了古典管理学派泰罗、法约尔、韦伯等人的观点,提出了8条指导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阶层原则、管理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
2.美国管理学家孔茨等人在继承古典管理学派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组织工作的15条基本原则:目标一致原则、效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分级原则、授权原则、职责的绝对性原则、职权和职责对等原则、统一指挥原则、职权等级原则、分工原则、职能明确性原则、检查职务与业务部门分设原则、平衡原则、灵活性原则和便于领导原则。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大全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1.请分析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必要手段。
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钱德勒)2)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规模、产品和市场都发生了变化,这时,企业应采用适合的组织发展战略,对组织结构做出相应的调整.主要战略有:增大数量战略。
在行业处于发展阶段,只需采用简单的结构或形式。
扩大地区战略。
随着企业进一步发展,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扩展到其他地区。
为协调这些产品和服务,企业组织要求建立职能部门结构。
纵向整合战略。
在行业增长阶段后期,为了减少竞争压力,企业会采取纵向整合战略。
此时,组织应选择事业部制结构。
多种经营战略.在行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往往选择多种经营战略,根据规模和市场情况,分别采用矩阵结构或经营单位结构2。
请分析组织结构的外部环境。
答: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3。
简述组织结构设计的步骤,和部门结构选择的方式.答:1)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首先应充分考虑企业环境企业规模企业战略目标信息沟通这4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根据所选的组织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
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结构设置.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2)部门结构不同模式的选择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等模式,也就是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是具有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
缺点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往往只能了解自己的工作和任务,很难了解整体任务并把自己的工作和它联系起来.适用于企业规模较小或外部环境变化不大的企业。
此模式适用范围较小。
以成果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包括:事业部制和模拟分权制等模式。
优点是既有高度的稳定性,又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缺点是需设置较多的分支机构,管理费用多。
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以关系为中心设计的部门内部结构通常出现在一些特别巨大的企业或项目之中,如某些跨国公司。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复习资料(记忆重点)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P1):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
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P2):1。
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所研究的内容仍然占优主导地位,依然是组织设计的核心内容);2。
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是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包容关系)。
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P2):1.任务与目标原则;2。
专业分工和协作的原则;3。
有效管理帐度原则;4。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5。
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20世纪30年代前组织(P4):1。
直线制;2。
职能制;3.直线职能制;4。
事业部制。
新型组织结构模式(P4-13):1。
超事业部制;2.矩阵制;3。
多维立体组织;4模拟分权组织;5。
流程型组织;6.网络组织.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P13):包括组织环境分析、组织发展目标的确立、企业流程设计、组织职能设计、组织部门设计和组织岗位设计等。
组织的职能设计(P14)(2015年5月综合题2—1):组织的职能设计是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的首要步骤,是根据组织的目标来确定组织的基本职能及其构成,包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职能的设计,如企业的市场研究、经营决策、产品开发、质量管理、营销管理、人事管理等职能的设计。
组织职能设计的步骤(P14)(2015年5月综合题2—2):1。
职能分析;2.职能调整;3.职能分解。
组织职能设计的方法(P15):1.基本职能设计(生产、计划、人事、财务、研发、信息、销售及售后服务等);2.关键职能设计(技术开发、市场营销、生产管理、质量安全、成本控制、资源开发等)。
部门纵向结构的设计(P15—19):1。
管理幅度的设计方法-(1)经验统计法、(2)变量测评法;管理幅度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工作性质、人员素质状况、管理业务标准化、授权程度。
2.管理层次的设计方法和步骤-(1)按照企业的纵向职能分工,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2)有效地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3)选择具体的管理层次。
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人力资源师二级复习资料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员工招聘、培训、绩效评估、薪酬福利等各个方面。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师,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人力资源师二级考试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一、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各种管理手段和方法,合理配置、开发和激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管理学科。
它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等多个方面。
二、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合理预测和计划所需的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保证企业能够有效地实现战略目标。
在人力资源规划中,需要考虑到员工流动率、劳动力市场状况、技能需求等因素。
三、招聘与选拔招聘与选拔是指根据企业的需求,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吸引和筛选合适的人才加入企业。
在招聘与选拔过程中,需要进行岗位分析、制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面试评估等环节,以确保招聘到适合岗位的人才。
四、培训与开发培训与开发是指通过各种培训和发展计划,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培训形式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岗位轮岗等,培训内容包括技能培训、职业素养培养等。
五、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给予奖惩等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质量。
在绩效管理中,需要进行目标设定、绩效评估、绩效反馈等环节,以确保员工的工作能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六、薪酬福利薪酬福利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工资、福利和其他激励措施。
薪酬福利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员工的价值贡献、市场薪酬水平、企业财务状况等因素,以确保员工的收入和福利能够满足其需求并激励其工作。
七、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包括劳动合同、劳动法律法规、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
在劳动关系管理中,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二级)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二级)一、职业道德基本要求⑴职业守则①诚实公正,严谨求是。
②遵章守法,恪尽职守。
③以人为本,量才适用。
④有效激励,促进和谐。
⑤勤勉好学,追求卓越。
二、基础知识⑴劳动经济学①劳动力市场基本概念。
②劳动力供给与需求。
③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④就业与失业。
⑵劳动法①劳动法体系。
②劳动法律关系。
⑶现代企业管理①企业战略管理。
②企业计划与决策。
③市场营销。
④财务管理。
⑤管理信息技术。
⑷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①个体心理与行为。
②团队心理与行为。
③领导行为及其理论。
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测量技术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①人力资源理论。
②人力资源开发。
③人力资源管理。
三、人力资源规则⑴企业组织规划设计与变革①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新型组织结构模式②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概念与内容③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岗位扩大化与丰富化的主要内容⑵人力资源预测与供求平衡①人力资源供求预测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影响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因素②影响企业内部与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⑶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管理①劳动定额定员标准的概念与内容②劳动定额定员标准体系的分类分级③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的概念与内容⑷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①制度化管理的概念与内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成②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内容与制定的基本要求四、招聘与配置⑴企业人员招聘计划的制订①企业人员招聘计划的概念与内容②招聘需求分析的内容与特点③招聘成本的内容与特点④招聘外包的概念⑵人员素质测评体系的设计与应用①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和内容②人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③人员品德、知识和能力测评的内容⑶笔试的设计与应用①笔试的概念与内容②笔试实施中的常见问题③岗位知识测验的特点与要求⑷面试的组织与实施①面试的概念以及发展趋势②结构化面试的概念与主要内容③行为化面试的概念与关键要素④面试问题的种类及其评定标准⑤群体决策法的概念与主要内容⑸心理测验的组织与实施①心理测验与职业心理测验的概念②人格测验的概念与适用范围③职业兴趣、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与适用范围,职业心理测验结果分析⑹人力资源动态配置①人力资源配置与流动的概念与种类②员工晋升、调动、岗位轮换与降职管理的概念与内容③员工流动率统计指标的内容④离职面谈的基本与要求五、培训与开发⑴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设计与完善①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的基本概念、结构、内容和类型②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⑵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计划的设计与实施①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规划的概念与内容②企业员工年度培训与开发计划的概念与内容③企业人力资源战略发展规划与中长期员工培训与开发规划的关系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培训管理职能要求⑶培训课程体系设计与培训资源开发①培训课程设计的特征与原则②培训课程构成要素与教学计划③培训师的来源与特点⑷企业管理人员技能培训与开发①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体系的设计原则、企业管理人员培训项目的种类②管理技能培训课程、技能培训与开发项目的内容⑸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①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概念、原则,培训评估体系的构成②培训效果的评估标准与制定要求③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方式方法的分类、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①职业生涯管理的概念、分类,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目标和原则②职业选择与发展阶段理论,职业锚、职业定位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特征和原则③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自我开发与管理的含义六、绩效管理⑴绩效管理系统的整体设计①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内容②绩效管理系统评估的内容⑵绩效计划①绩效计划的内容与特征②绩效计划的作用⑶绩效监控与沟通①绩效监控的目的与内容②绩效沟通的内容③绩效辅导的意义⑷绩效考评①绩效考评管理机构的组成②绩效考评运作体系的构成③360度评估的内涵④360度评估的优缺点⑸绩效反馈①绩效反馈面谈的内容②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范围③绩效诊断的含义和内容七、薪酬管理⑴薪酬制度设计①薪酬、薪酬管理、薪酬体系、薪酬战略的概念与内容②薪酬制度的概念与类型③宽带薪酬的概念与特点④思薪酬计划的内容⑵岗位评价①岗位评价的定义②岗位评价系统的内容③岗位分类与分级⑶市场薪酬调查①市场薪酬调查的内容与作用②薪酬水平的市场定位⑷企业补充保险管理①企业年金的概念与内容②企业补充医疗保险的概念与内容⑸薪酬制度的运行①人工成本的含义②薪酬满意度的内容③薪酬满意度调查报告的内容八、劳动关系管理⑴劳务派遣用工管理①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②劳务派遣的概念及其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⑵工资集体协商①集体协商、工资集体协商的概念与内容,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与要求②工资指导线制度的概念与作用,制定工资指导线的原则与依据,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概念、内容与作用⑶劳动安全卫生管理①劳动生产责任、生产教育和检查制度的内容②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③劳动安全卫生认证、伤亡事故报告处理、劳动者身体健康检查等项制度的内容⑷劳动争议处理①劳动争议调解和仲裁的概念与特点、劳动争议仲裁相关的法律法规②集体劳动争议的概念与特点、集体劳动争议诉讼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级人力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岗位设计方法的基本方法(所有的大小类)P36-411.传统的方法研究技术:作业程序图、流程图、线图、人-机程序图、多作业程序图、操作人程序图2.现代工效学的方法3.其他可以借鉴的方法:工业工程(功能表现:规划、设计、评价、创新)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预测阶段的内容 P611.根据工作岗位分析的结果确定岗位职务序列和人员配置的标准。
2.进行人力资源盘点,对现有人员缺编、超编以及是否符合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统计分析。
3.将上述统计结果与部门主管经行讨论,修正并得出统计结果,即得出现实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4.可以根据历史的数据,对预测期内退休的人员、未来可能发生人员离职、流失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5.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工作任务量总体的增长情况,确定各个部门需要增加的工作岗位和人员数量,得出未来人力资源需求量。
6.对现实人力资源存量、未来人员流失状况和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总量进行综合平衡和测算,得出未来预算期内企业整体的人力资源净需求总量。
三、制定人力资源制度的程序 P106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项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和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要求。
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的形式和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和期限(如何时提出计划、何时确定计划、何时开始实施、何时具体检查、何时反馈汇总、何时总结上报等)。
6.对本项人力资源关注制度中所使用的报表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等提出具体的要求。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精练汇总_方便复习).doc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精练汇总—方便复习)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设计基本理论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结构设计是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整体设计,是组织理论的一部分.组织理论为广义的大的理论,设计理论为狭义的小的,组织理论包括设计理论组织理论的发展组织理论的分类组织设计基本原则1.任务与目标原则,是最基本的2.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重视横向协调措施:1.实行系统管理2.设立委员会和会议3.分行协调环境,提高全局观念,增加共同语言3.有效管理幅度(不是固定值,受职务性质人员素质职能机构健全等条件影响,幅度大小同管理层次多少呈比例关系.4.集权与分权相集合(集权是大生产客观要求,有利企业统一领导指挥,有利于人力物力财力合理分配和使用,分权的优点是调动下级积极性主动性的必要组织条件,合理分权有利于基层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决策,也有利于上层领导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抓重大问题)5.稳定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保证企业有序地运转,具有一定弹性和适应性.1.建立明确的指挥系统责任关系及规章制度2.选用较好的适应性组织形式和措施3.使组织中变动的环境中具有一种内在的自动调节机制)新型的组织结构模式多维立体组织结构1.是矩阵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了事业部制2.综合考虑了产品地区职能参谋机构3.形成工业机构系统(产品利润中心'专业参谋机构专业成本中心'地区利润中心)4.主要应用跨国公司规模巨大跨地区公司模拟分权组织结构用于大型联合企业,每一单位负有模拟性盈亏责任分公司与总公司出现在横向合形成的企业分公司是分支机构'附属机构,无独立性无名称和章程子公司是独立的法人企业需承担有限责任母公司与子公司以母子公司为主体,通过产权关系和生产经营协作等种方式与众多企业法人组织共同组织的经济联合体企业集团依托型:由实力雄厚的企业为主体,承担木部职能机构独立型:在各成员企业之上建立的独立的职能公司智囊机构及业公司和专业中心:智囊又称决策咨询委员会,任务有搜集资料提供参考参与制定规划计划,提供备选方案,参与决策活动,为其出谋划策.业务公司一般独立核算,是法人实体,对总公司提供的服务要计价结算,收取报酬.主要信息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科研开发中心等4.非常设机构:为完成基本建设作协或开发某种新品组成的临时性工作机构.企业战略与组织结构关系3.以关系为中心用于特别巨大的企业,缺乏明确性稳定性,实用性较差1.组织结构的功能在于分工和协调,是保证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组织结构服从战略.2.企业规模产品市场发生变化,结构也作相应调整.(1)增大数量用直线制结构(2)扩大地区战略用直线职能制(3)纵向整合战略用事业部制)(4)多种经营战略用矩阵或多种经营单位结构企业结构整合三企业组织结构评价结构进行分析,考察存在总是将信息反馈实施者,依据:按整分合原理,在总目标指导下结构分化,明确各部门各层各岗位职能,然后进行整合,整合主要在于解决分化时出现的分散倾向和实现相间协调的要求.新建企业通过结构分析图表进行整合1.古典理论:以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强调刚性2.近代理论:以行为科学为依据,强调人的因素3.现代理论: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以权变管理为依据.1.静态的,研究组织体制'规章'机构2.动态:加进了人的因素,仍以理论为核心组织结构设计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A,企业环境/企业规模环境不稳定规模大用分权,环境稳定规模小用集权B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与组织结构是作用与反作用关系C信息沟通:功能大小在于是否能获得信息利用信息2.根据所选部门选择结构模式,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部门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进行组织机构4.将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程序一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现状分析)资料: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二实施结构变革征兆1.经营业绩下降部门结构不同模式选择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优点明确性高度稳定性规模较小环境变化不大采用适用范围较小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析制优点:能了解自己又了解整体,高度稳定性较强适应性.规模大产品复杂或分布区域很广时采用缺点是费用大,明确性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以成果为中心。
人资二级考试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人力资源规划1、战略管理过程三个阶段: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2、人力资源战略管理发展过程三个阶段: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3、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框架体系三个层面:组织行为、个人行为、技术支持。
4、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1)企业在确定未来几年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后,首先应确立与之配套的组织结构框架和运作模式;2)为达成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人力资源发展战略;3)企业战略能否得以实现需要要有畅通的业务流程作保证,各业务部门确定相应的部门责任和具体部门组织结构,最终分解成每个岗位的岗位职责;4)根据人力资源战略和岗位职责制定各个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要求;5)根据岗位能力素质要求配置人员,并制定员工发展和路训计划6)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目标、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和薪酬激励机7)人力资源管理要素必须有信息技术作为运作支持平台,才能大大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效率和质量。
5、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各单位间关系、界限、职权和责任的沟通框架,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
6、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制(军队式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其领导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形同直线。
优点:结构简单、指挥统一、责权明确、反应灵敏、费用低廉。
缺点:缺乏分工、权力集中:适用:规模小、业务简单的企业。
2)直线职能制:以直线制为基础,加上职能部门。
特点:厂长对业务和职能部门均实行垂直领导;职能部门只有建议权,没有直接领导权与业和部门是指导关系,而非领导关系。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适用:规模中等的企业。
3)事业部制(分权制结构):是一种在直线职能制基础上演变而成的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形式。
优点:权力下放;各事业部主管能自主处理日常工作;各事业部高度专业化;经营责任和权限明确。
缺点:容易造成组织机构重叠,管理人员膨胀现象:各事业部独立性强,考虑问题时容易忽视企业整体利益。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第一章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一、常见组织结构的选择:直线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子公司和分公司:(注意:定义、特点、适用对象、优缺点)二、制约组织结构的六个方面:1、信息沟通: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2、技术特点:主要包括技术复杂程度和稳定性两个内容;3、经营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标志;4、管理体制;5、企业规模6、环境变化。
三、部门结构的不同模式: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任务小组)等,即广义的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优点:明确性和高度稳定性;缺点:个人不了解整体任务缺乏连续性。
企业规模较小时,能有效保证企业总体目标的实现;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
优点:个体了解自己的任务又了解整个企业的任务;既具高度的稳定性,又具较强的适应性。
事业部制一般在大型企业中采用。
缺点:机构设置多,管理费用高。
3、以关系为中心——契约制:特大企业或项目中采用。
实用性差,明确性、稳定性。
四、部门结构选择考虑的因素:1、规模大小:小——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大——以成果为中心;特大——以关系为中心;2、性质:利润为中心——事业部制;成本或责任为中心——直线制或直线职能制。
3、技术状况:4、成员素质:高——以成果为中心;五: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非正式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的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六:系统的反映组织结构的主是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
七、美国企业管理史学家钱德勒著名的结论:组织结构服从战略。
八、组织外部环境:给企业造成市场机会或环境威胁的主是社会力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战略管理。
影响因素:1、政治和法律环境;2、经济环境;3、科技环境;4、社会文化环境;5、自然环境。
九、岗位分析的研究任务:1、岗位技术:对岗位的名称、劳动活动的程序、职责、工作条件和环境等所进行的一般说明;2、岗位要求:通过岗位描述,进一步说明担负某一岗位工作的员工所必须具备的资格条件,如经验阅历、能力、技能、体格、兴趣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二级基础知识复习重点
人力资源管理二级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第一章劳动经济学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2.劳动资源稀缺性的属性包括:a.是一种相对的稀缺性;b.又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c.其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3. 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能拥有的劳动量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4.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5.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
6.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7.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有: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8.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9.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a.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b.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
10.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11.实现互惠的交换的障碍: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12.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
13.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14.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
15.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
(s/w)16.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17.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的前提观点是相同的,即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的反应性。
18.劳动力需求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19.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是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d/w)20.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组织结构诊断(1)组织结构调查{工作岗位说明书、组织体系图、管理业务流程图}(2)组织结构分析(内外部环境变化引起的企业经营战略和目标的改变、哪些是经营企业的关键性职能、分析各种职能的性质和类别)(3)组织决策分析(决策影响时间、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决策者所需具备的能力、决策的性质)(4)组织关系分析2、实施变革提出改革方案,若提出若干可行的改革方案可供选择,确定实施计划3、组织评价评价效果,检查分析评价组织变革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各种相关的信息修正改革方案二、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程序是什么?1、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的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2、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规划期限,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为预测工作准备精确而详实的资料3、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4、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5、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步骤1、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2、广泛征求意见认真组织讨论3、逐步修改调整充实完善四、制定具体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程序1、概括说明建立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原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负责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人员责任、权限等3、、、明确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程序、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各具体的要求。
4、说明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设计的依据和基本原理,对采用数据采集、汇总整理、信息传递方法,以及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等作出简要确切的解释说明。
5、详细规定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类别,层次、期限计划,何时确定计划,合适开始实施,合适具体检查,何时反馈汇总等6、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所使用的表格格式、量表、统计口径、填写方法、文字撰写和上报期限提出具体的要求7、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结果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兑现办法做出明确的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年度总结、表彰活动和要求作出原则规定。
9、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员工的权利与义务、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10、对本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作出必要说明。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一、企业员工素质测评的具体实施1、准备阶段(收集必要的资料、组织强有力的测评小组、测评方案的制定:确定被测评的对象范围和测评目的;设计和审查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指标和参照标准;编制或修订员工素质能力测评的参照标准;选择合理的测评方法2、实施阶段(测评前的动员、测评时间和环境的选择)3、测评操作程序(报告测评指导语:员工素质测评的目的强调测评与检验考试的不同填表前的准备工作和填表要求举例说明填表要求测评结果保密处理,测评结果反馈)4、测评结果的调整引起测评结果的原因(测评的指标体系和参照标准不够明确晕轮效应近因误差感情效应参评人员训练不足二、面试的基本程序面试的准备阶段:1、制定面试指南(面试团队的组建面试准备面试提问的分工和顺序面试提问技巧面试评分办法)2、准备面试问题3、评估方式确定(确定问题的评估方式和标准、确定面试评分表)4、培训面试考官面试的实施阶段(关系建立阶段导入阶段核心阶段确认阶段结束阶段)面试的总结阶段(综合面试结果面试结果的反馈三、面试的实施技巧1、充分准备2、零活提问3、多听少说4、善于提取要点5、进行阶段性总结6、排除各种干扰7、不要带有个人偏见8、在倾听的注意思考9、注意肢体语言沟通第三章培训与开发一、培训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控制1、明确实施计划的基本思路2 确立培训计划的监督检查指标(时间安排的合理性培训进度安排的合理性培训资金投入的状况培训场所距离适合度人员分工明细确切性与合理性培训评估的合理量化标准对培训实施过程突发问题的防范措施对培训纪律要求适当性)3、计划实施全过程的评估与管控二、培训者培训成果定性定量评估受训者情感结果的评估(创造性责任意识学习成长沟通协调能力)受训者技能结果的评估;受训者技能结果的评估;受训者行为改善度的评估;受训者绩效增长长度的评估第四章绩效管理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1、图表要素发2、问卷调查发3、个案研究法4、面谈法5、经验总结法6、头脑风暴法二、问卷调查法的具体步骤1、根据绩效考评目的和对象,查阅工作岗位说明书,通必要的现场调查,详细地采集与工作绩效各种要素的指标相关的数据和资料2、列出所有有关的影响和制约工作绩效的要素及具体指标,并进行初步筛选3、用简洁的语言过计算公式、对每个相关的要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准确的界定4、根据调查的目的和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调查问卷的具体形式、所调查对象和范围,以及久特的实施步骤和方法5、设计调查问卷6、发放调查问卷7、回收调查问卷三、提取绩效指标的方法1、目标分解法(确定企业的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2、关键分析法3标杆基准法(一个是本行业处于领先的最佳企业二是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四、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1、利用客户关系分析工作产出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指标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五、审核绩效考评指标的要点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2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3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4、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关键绩效指标的考评标准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六、设定KPI时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1、工作产出项目过多2、绩效指标不够全面3、对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4绩效标准缺乏超越的空间七、绩效考评误差的识别1、分布误差(宽厚误差、严苛误差、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2、个人偏见3、优先和近期效应4、自我中心效应6、后继效应7、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八、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1、考评项目设计2、培训考评者3、实施360度考评4、反馈面谈5、结果评价九、实施360度考评需要注意的问题1、确定并培训公司内部专门从事360考评的管理人员2、实施360度考评方法,应选择最佳的时机,在组织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度其不宜用360度考评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进行沟通,要求考评者对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4、使用客观统计程序5、防止考评过程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6、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
7、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实施保密,确保每位接受评价的员工无法获知任一考评者的评价意见。
8不同考评目的的决定了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十、绩效面谈的步骤为双方营造一个和谐的面谈气氛2、说明面谈的目的、步骤和时间3、讨论每项工作目标考评结果4、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5、与被考评者讨论考评结果,特别是双方要围绕优势和不足,存在的重要困难和问题、在计划期内待改进的方面进行深入的讨论并达成共识5、与被考评者围绕培训开发的专题进行讨论,提出培训需求,共同为下一阶段的员工培训开发工作设定目标7、对被考评者提出的需要上级给予支持和帮助的问题进行讨论8、双方达成一致在反馈面谈表上签字十一绩效面谈的技巧1、考评者一定要摆好自己与被考评者的位置,双方应当是具有共同目标的交流者,具有同向关系,双方是平等的交流者2、通过正面鼓励或反馈,关注和肯定被考评者的长处3、要提前向被考评者提供考评结果,强调客观事实4、应当鼓励被考评者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以核对考评结果是否合适5、针对考评结果,与被考评者协商,提出未来计划期内的工作目标与发展计划第五章薪酬管理一、薪酬市场调查的基本程序1、确定调查的目的(整体薪酬水平的调整、薪酬机构的调整、薪酬晋升政策的调整、岗位薪酬水平的调整)2、确定调查范围(确定调查的企业、确定调查的岗位、确定要调查的岗位信息)3、确定调查方式(企业之间相互调查、委托中介机构调查、采集社会公开信息、问卷调查)4、薪酬调查的数据分析(数据排列法、频率分析法集中趋势分析、离散分析、回归分析、图表分析法)二、薪酬市场调查问卷表格的具体要求P420三、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1、岗位的横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以及特征,将他们划分为若干类别2、岗位的纵向分类,即根据岗位的繁易程度,将他们划分为若干类别3、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制定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依据4、建立岗位分类的分类表图,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情况,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四、岗位横向分类的步骤和方法1、将企事业单位内全部岗位,按照工作性质划分若干大类及职门2、将各职门内的岗位,根据工作性质的异同继续进行细分,把业务相同的岗位归入相同的职组,将同一职组内的岗位再一次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划分,即将大类下的中类再细分若干小类,把业务性质相同的岗位组成一个职系五、岗位纵向分级的方法和步骤1、按照预定标准进行岗位排序,并划分出岗级2、统一岗等六、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基本程序1、确定薪酬策略(高弹性、高稳定性、折中性)2、岗位评价与分类3、薪酬市场调查4、薪酬水平的确定5、薪酬结构的确定(薪酬构成项目的确定、薪酬构成项目的比例确定)6、薪酬等级的确定7、企业薪酬制度的实施与修正七、设计宽带薪酬的关键决策宽带数量的确定薪酬宽带的定价员工薪酬的定位与调整七、制定企业薪酬战略的流程1、评估薪酬的意义和目的2、开发薪酬战略,使之同企业经营战略的环境相匹配3、实施薪酬战略4、对薪酬战略和经营战略匹配进行再评价八、企业年金的制定程序1、确定养老金的来源2、确定每个员工和企业的缴费比例3、确定养老金支付的额度4、确定养老金的支付形式5、确定补充养老金的支付时间6、确定实行养老基金管理办法劳动关系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1、工资协议的期限2、工资分配制度、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3、职工年度平均工资水平及其调整幅度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5、工资支付办法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7、工资协议终止的条件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的其他事项工资集体协商的程序1、工资集体协商代表的确定(雇员一方由工会代表,未建立工会企业的,由雇员民主推举代表,并得到半数以上雇员同意,雇主一方由企业法人或法人代表制定的其他人员担任)2、2、工资集体协商的实施步骤:提出方应事先向另一方提出书面的协商意向书,明确协商的时间,另一方接到意向书后,应于20内给予书面答复,并与提出方共同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协商双方由义务按照对方的要求,在协商5日内,提供与工资集体协商有关的真实情况和资料;协商形成草案,应提交工会代表或职工大会讨论;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由企业行政方制作正式的工资协商协议文本2、工资集体协商的审查:工资集体协商协议签订后10日内,有企业将工资协议一式三份及说明,报送当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查;劳动保障部门在收到工资协议15日内对双方代表资格、工资协议条款内容和签订程序进行审查;工资协议报送15日后未收到劳动保障部门《工资集体协商意见书》,视为劳动部门同意,该工资协议生效3、明确工资协议期限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的编制审核程序1、企业最高决策部门决定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管理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并应提前下达到中层和基层单位2、劳动安全卫生管理职能部门根据企业总体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目标,提出本单位的自编预算3、自编预算在部门内部协调平衡,上报企业委员会4、企业预算委员会经过审核、协调平衡,汇总成为企业全面速算,并应在预算其前下达相关部门5、编制费用预算6、编制直接工人预算7、根据企业费用预算表、制造费用预算表及产品制造成本预算的相关预算项目对职业安全卫生预算进行审核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1、申请和受理2、开庭和决议P558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p564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团体争议的处理方法P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