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进展
开展小麦育种工作总结
开展小麦育种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小麦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通过持续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探究,我们在小麦育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效果,为小麦生产的提高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我们对过去一年小麦育种工作的总结和回顾。
起首,我们重视品种创新和优化。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优质种质资源和接受现代生物技术,我们培育出了一批抗病虫害、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试验示范中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稳定的产量,为农夫增加了收益,提高了小麦的整体品质。
其次,我们加强了品种选择和鉴定工作。
通过严厉的试验和评估,我们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优良特性的新品种。
这些品种在抗逆性、品质指标和生产潜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种植条件和管理模式。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现有品种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准时发现和解决品种存在的问题,保证品种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此外,我们还重视了育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组织培训班、技术沟通会和示范推广等方式,我们将先进的育种技术和阅历传递给宽广农夫和技术人员。
在育种过程中,我们乐观引进和应用现代化的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救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了育种效率和精准度,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进程。
最后,我们加强了与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的合作。
通过联合探究、资源共享和技术沟通,我们乐观推动小麦育种工作的协同创新。
与农业科技部门的合作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农业政策,为小麦育种提供有力支持。
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使我们能够共享先进的科研设备和技术平台,提高了育种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过去一年的小麦育种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我们不息创新、持续探究,为小麦品种的改良和小麦生产的可持续进步做出了乐观贡献。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熟识到育种工作仍面临着浩繁挑战和问题,需要持续努力和进一步加强合作。
信任在宽广农夫和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小麦育种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璀璨的明天。
四川省农科院“十五”小麦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
高产优质抗病川麦 3 0系列品种的选育”
C M T等 1 I MY 4个国际 网站专 题报道 ;
“ 麦 4 ”己成 为国际 上成 功 利用 “ 川 2 四倍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际合作突破性 “
小麦 新 品 种川 麦 3 0示范 推 广” 农 业部 获 农牧 渔 业 丰收 二 等奖 。
节节麦人工合成种” 基因资源. 在国际上
率 先育 成了 比对 照增 产 2 % 以上的 突破 0 性 /麦 新品 种 “ 麦 3” “ 麦 4 ” “I J 、 川 8 、川 2 、J l
努力 、 协同攻关 , 小麦育种材料创新 、 在
育种方法研究 与牛物技术应用 、优质抗 病高产育种 、 高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研 究等方面均取得 了突破性的进展 ,培 育
维普资讯
小 麦 是 f1 省 第 二犬 粮 食 作物 , J川 [ 常 年种植面积 20 3 0万 亩 ( 1亩 :1 1 / 5公 顷 , 同 ) 占小 春 作物 总面 积的 6 % , 下 , 8 居 全国 第 6位 、 部 第 1 , 麦 在 四 西 位 小
在生 产 上大 面积 推 广 应 用 ,对于 确 保 四 川小 麦 增产 增收 ,促 进 四川 农业 发 展 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 高产 、 质、 优 多抗 育 种 研 究 取 得
一
显 著 “ 五 ”以 来 , 院 选 育 的 川麦 十 我 17 川 麦 3 、 麦 4 为 主 的 小 麦新 0、 0川 2等 品种累计推 广应用面 积达 50 0 0万 亩 ,
五” 以来审定的第一个优质弱 筋专用品 种 , 底打破了四川不能培育优质面包 彻 小麦的传统观念 , 结束了四川生产 不出 优质小麦的历史。
“十五”以来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S ad n g c l rl c n e hn o gA r ut a S i cs i u e
‘ ‘ " 十五 以来 山东省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趋势
段友 臣 , 敦公 李豪圣 宋健 民 , 程 , , 赵振 东 , a e d ng i h n o o i c i c r e tS a u fW e tBr e i n S a d ng Pr v n e sn e
t n h Fi e— Ye r Pr g a n h t r o r s nd n y he Te t v — a o r m a d t e Fu u e Pr g e s Te e c
(. 1 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农产 品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摘 2 0 0 ;. 5 10 2 山东省农 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山东 济南 200 ) 5 10
要: 本文对山东省“ 十五 ” 以来小麦育种现状进行 了较为详 细的总结 , 并对存 在的主要 问题 和今后 的
发展趋势进行 了分析 。近 1 内 , O年 山东省小麦育种成 绩突 出 , 育成 品种类型多 、 适应性 广 、 广种植 面积大 ; 推 产量三 因素构成合理 、 增产幅度大 、 产量 潜力 高 ; 小麦 品质与产量 协同提高取得较大进展 。小麦育种中存在的 主要 问题是 亲本 利用单 一 , 育成 品种亲缘关系 近、 遗传基 础狭窄 ; 适合旱地种 植 的耐旱 耐瘠 品种相对 缺乏 ; 优 质 品种 的抗逆性 、 抗病性及丰产性急需提高 。山东省小 麦育种 发展方 向应 重点集 中在 以下几个方 面 : ①选 育 水肥及光热 资源 高效 利用型品种 , 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是大 幅度 提高 山东省 小麦产量 的关键 ; 提高 品种 的 ② 抗逆性 和抗病性 是应对气候和耕作制度变化的有效措施 ; ③小 麦品质育 种应重点提 高优质 品种 的抗 逆性 、 抗
小麦育种发展趋势
小麦育种发展趋势一、引言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小麦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小麦育种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二、传统育种方法传统育种方法包括选择和杂交两种方式。
选择法是通过挑选具有良好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以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杂交法则是将两个不同品种的优良特点结合起来,产生更优秀的后代。
三、现代育种方法现代育种方法包括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转化等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直接修改小麦基因,从而实现对性状的控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可以帮助选手更快速地筛选出具有理想性状的个体;遗传转化则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细胞中,以实现对性状改良。
四、小麦育种发展趋势1. 高产型品种: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量增加,高产型品种将成为小麦育种的重点。
通过选择和杂交等传统方法,以及基因工程和遗传转化等现代技术,研发出高产型品种,提高小麦产量。
2. 抗逆性品种: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因素对小麦生长产生影响。
因此,研究抗逆性品种是小麦育种的另一个重点方向。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转化等技术,研发出具有抗逆性的小麦品种。
3. 优质型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研究优质型品种将成为小麦育种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择和杂交等传统方法,以及基因工程和遗传转化等现代技术,研发出具有优良口感和营养价值的小麦品种。
4. 绿色环保型品种:现代社会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环保型品种将成为小麦育种的一个新趋势。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遗传转化等技术,研发出对环境友好的小麦品种。
五、结论小麦育种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小麦育种发展趋势也不断变化。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综合运用传统方法和现代技术,研发出更加优良的小麦品种,以满足人们对粮食生产和生活质量的要求。
我国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
我国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小麦需求量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我国小麦育种方向必须进行创新与实践。
小麦育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技工作,对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我国小麦育种的现状出发,探讨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与实践。
一、我国小麦育种的现状在我国,小麦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
我国的小麦育种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面对日益增长的小麦需求,我国小麦育种面临一些挑战。
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严重威胁着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小麦育种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进行创新。
我国小麦育种必须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小麦的抗逆性和产量。
1. 遗传育种的创新遗传育种是小麦育种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杂交等方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方法,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抗性和高产性的小麦品种。
我国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应该积极引入基因组学技术,提高小麦品种的遗传质量。
2. 抗逆性的提高3. 品质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品质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应该注重提高小麦的品质。
现代生物技术提供了多种方法,可以提高小麦的品质,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筛选出具有优良品质的小麦品种;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小麦的蛋白质组成,提高小麦的食用品质。
我国小麦育种方向的创新应该注重小麦的品质提高,提供更加优质的小麦品种。
三、小麦育种方向的实践除了进行创新,小麦育种方向的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
实践是检验理论成果的有效途径,只有不断进行实践,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小麦育种方向的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支持政府对小麦育种方向的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小麦育种的资金投入,支持小麦育种机构的科研工作。
小麦遗传育种的进展与应用
小麦遗传育种的进展与应用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遗传育种科技也在不断地提高。
小麦不仅是人们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还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因此,小麦遗传育种对于促进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小麦遗传育种的进展与应用。
一、小麦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小麦基因组测序是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小麦的基因组测序工作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2005年,小麦基因组测序工作正式启动,经过10年的努力,小麦A基因组、B基因组和D基因组分别被测序完成。
2018年,针对小麦的整合性基因组测序工作正式完成。
这项工作的完成,为了解小麦基因组结构、功能和演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更重要的是,小麦基因组测序为进一步遗传育种和转基因育种提供了更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小麦育种技术的发展随着生物技术的应用,小麦育种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
小麦育种技术涉及到小麦的多个方面,包括小麦的品质、抗病性、适应性等。
a) 小麦品质改良技术小麦品质是小麦作为食品材料的主要指标。
小麦品质改良技术是小麦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传统的小麦品质改良技术主要是在育种过程中筛选优良品种。
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来改良小麦品质。
这些技术使得小麦的品质改良更加高效和精准。
b) 小麦抗病育种技术小麦是受很多病害和害虫危害的作物之一。
小麦抗病育种技术是指利用小麦遗传基础和相关技术,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小麦品种。
传统的小麦抗病育种技术主要是利用育种过程中的自然遗传变异来实现。
但是由于传统育种方法的方式受到时间、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在达到理想的效果上有所欠缺。
因此,基因工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麦抗病育种方面。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目标基因引入小麦基因组中,从而使得小麦具有更强的抗病性。
c) 小麦适应性改良技术小麦适应性是指小麦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小麦育种与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小麦育种与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生产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育种与遗传改良对提高小麦产量、品质和抗逆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小麦育种与遗传改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抗病性和耐逆性的提高,以及品质改良等方面。
一、基因组学技术的应用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小麦的育种工作也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小麦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这为小麦的遗传改良提供了更精确的目标和方法。
同时,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小麦育种带来了新的希望。
CRISPR-Cas9技术的出现,使得研究人员可以精确地修改小麦基因组中的目标位点,以实现育种目标。
例如,在小麦的抗逆性改良中,可以通过CRISPR-Cas9技术来靶向编辑与逆境相关的基因,以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
二、抗病性和耐逆性的提高小麦是一种容易受到多种病害和逆境的侵袭的作物。
为了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耐逆性,研究人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遗传改良。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传统育种方法选育抗病品种。
通过杂交、选择和后代试验等手段,研究人员能够筛选出具有优良抗病性和耐逆性的小麦品种,并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另一种方法则是通过基因组学技术开展遗传改良。
通过研究小麦的抗病基因和耐逆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精确的修饰,从而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耐逆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抗病性和耐逆性的重要基因,通过引入这些基因,可以显著增强小麦的抗病性和耐逆性。
三、品质改良小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还是一种重要的原料,用于制作面食和面粉等食品。
因此,小麦的品质也是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对小麦的品质进行了改良。
通过深入研究小麦淀粉合成相关基因,研究人员可以对这些基因进行调控,以实现小麦品质的改良。
例如,通过调控小麦淀粉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善小麦的面团性质,使之更易于加工和制作。
小麦育种简明
第一节小麦育种与生产概况一、1、世界小麦育种与生产概况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广,总产最高的粮食作物。
种植面积的扩大主要由于具有抗耐性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单产的提高是品种改良和栽培技术共同作用的结果2、中国小麦生产概况我国是世界上种植小麦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国家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在河南、山东、河北、江苏、四川、安徽等地。
其中河南、山东、河北三省是我国小麦的生产大省,每年小麦产量都占到全国小麦产量的50%以上。
3、我国的小麦特别是优质麦与国际上相比差距(1)国产强筋小麦,虽然面筋含量不低,但筋力不够强,达不到国外标准。
(2)国产弱筋小麦主要存在蛋白质含量偏高和延伸性不足等问题(3)国产中筋小麦研究不够(4)盲目追求面积,地区和栽培条件不宜,品质不够稳定。
(5)优质小麦转化成优质专用粉的量少,不足生产量的三分之一。
4、造成我国优质麦与国际上优质麦存在较大差距的制约因素和主要原因是:(1)育种周期长,(2)部门间缺乏沟通,管理不协调。
(3)品质测定与育种不同步。
(4)品质评价未成体系。
5、江苏小麦生产及品种分布弱筋小麦主要以扬麦13、宁麦9号、宁麦13为主,且以扬麦13的年际间较为稳定中筋小麦以扬麦11、扬麦12、郑麦9023、徐麦856及扬麦16为主,且以扬麦11、扬麦12、郑麦9023表现为年际间较为稳定淮北麦区应用的强筋小麦品种主要以烟农19、淮麦20为主,且年际间稳定。
6、江苏主导品种特性特征扬麦11,扬麦12、扬麦13、扬麦16、扬麦16、宁麦9号、宁麦13、郑麦9023、徐麦856、淮麦20、烟农197、江苏新近育成的几个小麦新品种的特性特征二、生产应用小麦种与品种的类型小麦禾本科小麦属(2多个种),生产上90%多为普通小麦(六倍体,AABBDD),8%硬粒小麦(四倍体,AASS),其余圆锥小麦(四倍体,AABB)、密穗小麦(六倍体,AABBDD)、斯卑尔脱小麦(六倍体,AABBDD)等。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小麦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之一,被广泛用于食品、饲料和工业领域。
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是农业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旨在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在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小麦的栽培技术研究变得更为重要。
本文将对小麦栽培技术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1. 小麦栽培技术的现状小麦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育种、种植、病虫害防治、施肥和水分管理等方面。
以下是各方面的现状:1.1 育种小麦育种主要分为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两种方式。
传统育种是通过人工选择、杂交、筛选等方式进行的,分子育种则利用分子标记和基因组学等技术来提高育种效率和精度。
目前,分子育种已成为小麦育种的主要趋势。
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了一系列与小麦产量、品质、抗性相关的基因,为小麦的育种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小麦的种植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耕种方式、肥水管理、作物保护等方面。
在地块选择方面,需要考虑土壤质量、水分状况、旱涝情况、微环境等因素。
在耕种方式方面,需选择适合当地的耕种方式,如深耕、浅耕、轮作等。
在肥水管理方面,要根据小麦的生长需求来进行灌溉和施肥,避免浪费和污染。
在作物保护方面,可采用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式,控制小麦的病虫害发生。
1.3 病虫害防治小麦的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赤霉病、小麦条锈病、蚜虫、螟虫等。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包括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加强栽培管理、使用生物农药等。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需要注重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避免农药污染和人类健康危害。
1.4 施肥小麦的营养需要包括氮、磷、钾等多种元素。
在施肥方面,应选择合适的施肥量和施肥方式,使小麦获得足够的养分,不损坏土壤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可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绿肥轮作、微生物肥等方式,提高肥效和作物产量。
1.5 水分管理小麦是一种较为耐旱的作物,但也需要适量的水分来保证生长发育。
宝鸡市小麦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36.00
稳定时间渊min冤 14.67 13.40 7.10
6.20 4.60
综合评价 优质强筋 优质强筋 优质强筋 优质强筋 优质中筋 优质中筋
难度大尧周期长尧效率低遥 2.2 种质资源创新后劲不足袁自创资源较少
目前各单位杂交亲本主要用兄弟单位育成的品 种渊系冤袁自创资源较少袁后劲不足遥 因此袁普遍存在亲 本类型单一袁抗病尧抗逆尧优质尧早熟和综合性状好的 稳产丰产材料缺乏 渊特别是有突破性的亲本资源冤袁 造成育成品种遗传基础日益狭窄袁 限制了突破性品 种的问世遥 同时袁对现有资源研究不深不透 袁未全面 掌握材料的特征特性袁亲本利用存在较大的盲目性遥 2.3 综合抗性不强袁适应范围不广
育成的一些品种抗性不强袁年度间产量变化大袁 稳产性较差袁 如九丰 4 号抗寒性较差袁 白粉病发病 重袁难以高产稳产遥 一些品种植株偏高袁熟期偏晚袁品 质及综合性状欠佳袁适应范围不广袁如宝研 8 号熟期 偏晚袁品质较差袁秦农 578 春性偏强袁植株偏高遥 因 此袁野十五冶以来育成的品种在宝鸡市推广难度较大袁 覆盖面较小袁难以形成主栽品种遥 2.4 强筋小麦育种步履维艰
于 2005 年通过国省双审袁这是宝鸡市第 员 个国审农 作物新品种袁 填补了全市没有国审品种的空白袁 2006 年 被 科 技 部 列 为 重 点 转 化 资 金 项 目 袁2006 2012 年先后 猿 次被河南尧 陕西相关种子企业买断了 陕西省内外的经营权袁在陕西尧河南尧安徽尧江苏尧山 东及四川尧重庆等地累计种植 66.7 余万 hm2袁实现了 宝鸡小麦品种向周边省份的输出及跨麦区种植[4]遥 1.1 产量水平明显提高
根据优质高产多抗广适等性状的特点和遗传规 律袁加强育种技术和方法的创新遥 在采用单交尧多交尧 回交等常规杂交的基础上袁把常规杂交尧群体改良尧 矮败和太谷核不育及基因工程尧细胞工程尧分子标记 等生物工程技术紧密结合袁 采用人工接种尧 水肥促 控尧高密度胁迫尧水旱交替种植尧异地鉴定等方法袁促 进分离袁使杂种的抗性尧丰产性尧品质等性状充分表 达并有效结合遥 同时袁以综合性状和产量指标为主要 依据袁重点年份与一般年份交替鉴定袁常规观测与室
小麦育种的实验报告
小麦育种的实验报告
《小麦育种的实验报告》
在小麦育种领域,实验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不断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能
够不断改良小麦的品种,使其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提高产量和抗病性。
本文
将介绍一项关于小麦育种的实验报告,以展示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所做出的努
力和成就。
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交叉育种和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更耐旱、抗病的小麦品种。
首先,科学家们选择了具有较强抗旱性和抗病性的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他们在
实验室中精心控制温度和湿度,确保杂交过程的成功。
随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家们对小麦的基因进行了精准的修改,使其具有更强的抗旱和抗病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科学家们不断进行观察和记录,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他们测量了小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和株
高等指标。
同时,他们还对小麦的抗病性进行了测试,观察小麦在病毒侵染下
的表现。
经过数月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最终获得了一批具有较强抗旱和抗病能力的小
麦品种。
这些品种在实验室和田间试验中表现出色,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
这些成果为小麦育种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也为解决全球
粮食安全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这篇实验报告,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在小麦育种领域的不懈努力和创新
成果。
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改良小麦品种,以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
变化和病虫害压力。
相信在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下,小麦育种领域将会迎来更
多的突破和进展,为全球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麦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全球农业研究的重要课题。
遗传育种作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小麦作为自受精植物,在育种过程中存在着遗传多样性较低和遗传进展缓慢的问题。
如何通过利用小麦自身的遗传资源和改良方法,提高小麦产量和抗逆性,成为当前遗传育种研究的重要方向。
国内外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涉及到小麦育种目标的确定、遗传育种理论的创新、遗传育种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通过对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进展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推动小麦遗传育种领域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遗传育种是提高小麦品质和抗逆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文献计量的方法,系统总结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探讨小麦品种改良的现状和趋势,为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分析国内外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差异和共同点,从中汲取借鉴经验,促进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重要性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遗传育种研究对于提高小麦产量、改良品质、增强抗逆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粮食需求的不断增加,加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已成为当前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小麦的抗病虫害能力,适应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小麦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重要支撑。
深入研究小麦遗传育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提高我国小麦生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小麦育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汇报人:日期:•小麦育种现状及问题•小麦育种技术瓶颈•小麦育种对策与建议目•小麦育种未来发展趋势•小麦育种成功案例分享录小麦育种现状及问题0102遗传资源利用不足缺乏对小麦种质资源中优异基因的发掘和利用,无法满足现代育种对性状改良的需求。
缺乏对小麦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导致遗传多样性贫乏,无法满足不同环境下的育种需求。
缺乏长期育种计划和系统选育育种目标不明确,缺乏长期育种计划,导致育成品种难以适应未来环境和市场需求。
缺乏系统选育过程,无法充分利用个体优势,导致优良基因的流失。
小麦病虫害问题日益严重,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缺乏针对病虫害的抗性育种,导致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短板。
病虫害问题严重小麦育种技术瓶颈缺乏高效育种技术缺乏高效育种技术是当前小麦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传统育种方法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小麦品种,而且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缓慢。
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高效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
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小麦品种进行精准改良,缩短育种周期。
分子育种技术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高效育种技术,但在小麦育种中应用不足。
应加强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基因组学和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鉴定和筛选优良的育种材料,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的遗传改良进展。
分子育种技术应用不足生物技术应用不足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应用不足,包括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基因调控等方面。
应加强生物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深入研究小麦的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机制,为育种提供更多有效的基因资源和工具。
同时,应注重生物安全性问题,确保育种过程中的生物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
小麦育种对策与建议通过建立种质资源库和保护区,保护小麦的遗传资源,确保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小麦遗传资源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如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基因编辑等,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摘要:在众多粮食作物中,小麦是全世界种植面最大、产量最多的一种,在解决人类粮食需求问题上具有重要作用。
文本分析了常规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远缘杂交育种,以及分子设计育种等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进展,希望对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技术应用一、常规育种所谓常规育种,是指种内品种杂交选育纯种品种的过程,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多,也是见效最好的一种育种方式。
常规育种这一方法所面向的性状改良群体是非常多的,变异范围也比较广,对作物品种创新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
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因为它是种内品种杂交,多数情况下是在普通小麦基因间进行基因重组,进而得到新的品种,所以经常需要不断引入新的外来基因才能满足新品种的育成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变得越来越复杂。
另外,抗性基因与病菌生理小种变化也存在一定冲突,会使基因丧失掉已形成的抗性。
二、人工诱变育种植物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时有发生,但相比人工诱变,自然突变的频率还是比较低的。
所谓自然突变,是指事物受到自然环境变化影响,或者其自身的遗传结构本身不太稳定而发生的基因突变。
人工诱变育种的灵感便来自于自然突变,当把某些目标植物置于高仿真环境下时,它们的基因突变率将会大大提高,使带有明确目的的定向创造和筛选基因变异成为可能。
大量实践证明,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上有着独特的作用。
在小麦诱变育种行为中,人们通常会采用三种方式来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从而提升育种效率和水平,即物理诱变、化学诱变、生物诱变。
(一)物理诱变育种在进行物理诱变时,主要使用的诱变剂有x射线、γ射线、β射线,以及中子,相比β射线和中子,x射线与γ射线应用的较多。
其原理是,利用上述三种射线的高能量特点与强穿透力特点,对被试作物原子的内层电子进行激活处理,已使它的共价键形成断裂,从而改变原有染色体结构。
使用中子作诱变剂则有所不同,由于它本身不带电,所以若想完成对被试作物染色体的改变,我们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其与被试作物原子核的撞击行为上,因为这个过程可以使原子核变换产生γ射线等能力交换,进而引发变异。
小麦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起突变 , 并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体细胞无性系变 异, 进而获得有利用价值 的突变体 的诱变技术 。由
于转 基 因技 术 和 离 体 组 织 培 养 技术 已作 为 现代 生 物学 研究 的常规 操 作方 法 加 以广 泛应 用 , 以这 种 所 突 变类 型 在诱 发 突变 体 的地 位 中越 来越 重 要 。 Snh r n等 在 禾 谷 草 中发 现 了一 个 属 于 A igb a i c家 族
3 单倍 体 育种
B射线等 , 其中应用最多的是 x射线和 ^ 射线。 y 这 些射线 由于能量高 、 穿透力 强 , 以使原子 的内层 可 电子 激 活 释 放 , 成共 价键 断裂 , 成 染 色 体 结 构 造 形 变异。中子不带 电, 当与生物体内的原子核撞击 但 时, 使原子核变换产生 ^ y射线等能量交换 , 从而引 起 D A的变异 。王彩萍等用 20 y的∞ 0 射 N 】 5G c— 线辐射诱变农大 19M 代收获后全部种植 ,从 M 7 , 代 中随机选取 6 5 5 个单株 , 对其农艺性状 、 淀粉特 性 和面 粉 色泽 等方 面进 行分 析 , 以期 从 中筛 选 出高
诱 变『 5 】 。
22 化 学诱变 .
单倍体育种一般要经过诱 导产生单倍体材料 、 单倍体材料的绿苗分化 、 染色体加倍 3 个过程才能 形 成 纯合 的 株 系 ,在 这 些过 程 中 由于 技术 原 因 , 可
能丢失 大量 可供选 择 的基 因型 。此 外单倍 体 材料 的 诱 导 率受 基 因型影 响较 大 , 杂交 组 合 的选 配 带 来 给
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及其应用
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及其应用小麦作为人类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广泛,产量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逐渐增加,如何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成为了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遗传育种是指在遗传学基础上,利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提高植物的适应性和产量,改善植物的品质和抗性。
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领域,人们通过对小麦的遗传特性和质量进行研究,不断催生着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小麦的生产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小麦是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历史悠久,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主要食品来源之一。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技术日益发展,人们开始对小麦进行遗传育种研究,以提高小麦的适应性和产量,改善其品质和抗性。
从20世纪初开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发展迅猛,现已成为植物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
二、小麦遗传特性的研究要进行小麦遗传育种研究,首先要了解其遗传特性。
小麦的遗传特性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小麦品质,二是小麦的抗性。
小麦的品质涉及到小麦的口感、颜色、香味和营养成分等方面,对于食品工业和消费者来说,麦面制品的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而小麦的抗性则涉及到小麦的抗病性、抗虫性和耐逆性等方面,这些都是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对小麦品质和抗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小麦遗传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应用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应用范围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的领域。
例如,在农业领域中,通过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可以获得高产量、高品质和高抗性的小麦品种,从而提高小麦的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收入。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研究小麦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可以为其他作物的遗传育种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在医学领域中,小麦相关基因的研究,也可以为人类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四、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未来展望随着人类对小麦遗传育种研究的深入和不断发展,小麦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由于人口增加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小麦遗传育种研究仍需持续推进。
作物育种进展情况汇报
作物育种进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作物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传统育种方法上有所突破,
还在基因编辑、遗传改良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以下将就我国作物育种的进展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传统育种方法方面,我国在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育种上
取得了显著成就。
通过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了多个高产、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我国粮食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同时,我国还在蔬菜、水果等作物的育种上取得了一定进展,推出了多个品质优良、产量高的新品种,受到了市场和农民的一致好评。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也为我国作物育种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
CRISPR/Cas9等技术,科研人员成功对水稻、小麦等作物进行了基因编辑,使其具有了抗病、抗旱、抗虫等优良性状。
这些新品种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负担,对于实现绿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遗传改良技术的不断创新也为我国作物育种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对作
物的遗传背景进行深入研究,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遗传变异,成功利用这些变异培育出了多个具有特殊性状的新品种,比如耐盐碱、耐寒、耐病等。
这些新品种的推出,不仅可以丰富我国作物种质资源,还可以为特定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多选择。
总的来说,我国作物育种在传统育种方法、基因编辑技术和遗传改良技术等方
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作物育种的研究力度,不断创新育种方法,培育出更多适应环境、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更大贡献。
育种工作展开情况汇报稿
育种工作展开情况汇报稿
近年来,我单位育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通过引进优良种质资源和采用先进的育种技术,我们成功培育出了一批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小麦生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和技术支持。
其次,我们在水稻育种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通过对水稻种质资源的深入挖掘和精细评价,我们筛选出了一批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优良材料,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加快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提高了选育效率,为水稻生产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遗传资源和更为可靠的新品种。
此外,我们还在玉米、大豆等作物的育种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种质资源的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我们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遗传资源库,为今后的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基因组学等,为作物育种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大对育种工作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和利用,加快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速度,努力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更好的新品种,为农民增收和粮食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近年来,我单位育种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育种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合作、加快创新步伐,才能更好地发挥育种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推动育种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进展。
程顺和
基本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说明该评判方法
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品系4、22在本试验中产量虽不高,但综合性状突
出,育种家认为它在多年多点试验中可能会有较好
的产量表现;今后品比的抉择还要考虑鉴定圃、株
行圃信息的利用。
还要考虑,用Ci抉择时怎么协调一年一点 (品比)与
多年多点 (区试) 的矛盾、多年多点与大面积应用的
0.1
0.025
0.025
0.025
0.025
0.05
表4 DTOPSIS评判结果与育种家评判结果对照表
品比试验品种号 (i:1-28) 20 (1) 10 13 27 (2) 23 (1) 6 (3) 16 (1) 11 (1) 15 28 1 (2)
评判值(Ci)
品比试验品种号 (i:1-28) 评判值(Ci) 品比试验品种号 (i:1-28) 评判值(Ci)
粒,40克。中感赤霉病、纹枯病,中筋品质。 两年区试平
均亩产336.1公斤,是目前江苏淮南推广应用面积最大的中
筋小麦品种。 扬麦13:弱筋。2002年安徽审定,次年江苏认定。品质达国 家优质弱筋麦标准,饼干评分(89分)超过对照美国软红麦 (85分)。省区试比对照扬麦158增产6.81%。高抗白粉病, 中抗纹枯病,株高适中,抗倒伏。 是我国目前种植面积最 大的弱筋小麦品种。该品种的育成,促使江苏淮南麦区成 为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生产基地。
株高70厘米左右,抗倒性好,叶片宽短上举,丰产性较 好,40万穗,38粒,36克。据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北京)
测定: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一级强筋麦标准。 高抗条锈病,
中抗叶锈、叶枯病,中感纹枯、白粉病。偏春性,抗冻性较 差。 两年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44.9kg、482.9kg,比优质强 筋对照种藁城8901增产7.22%、6.5%,达极显著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级种子科学与工程1班赵信林20092423一、小麦育种中各项技术的应用。
1 、转基因技术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虽然转基因技术已经趋于成熟.但要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小麦仍很困难。
基因枪法是转基因的主要方法;花粉管通道法在我国得到了普遍应用,并具有较好的效果;农杆菌法的转化效率仍有待提高。
应用转基因技术对小麦性状的改良主要包括:抗病性、抗寒(冻)性、抗旱性、抗穗发芽以及品质性状。
2 、分子标记技术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应用2.1 标记和定位目的基因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可将QTL定位,并借助与QTL连锁的分子标记在育种中对有关的QTL遗传动态进行跟踪,进而提高对数量性状优良基因型选择的准确性和预见性。
2.2 构建遗传图谱遗传图谱的构建是对基因组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础,也是小麦育种和分子克隆等应用研究的理论依据。
2.3 鉴定标记外源染色体片段分子标记技术在鉴定外源染色体片段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鉴别外源染色体片段,还可以对其携带的外源基因进行标记和定位。
2.4 种质资源鉴定传统的种质资源鉴定方法是建立在表型与杂交基础之上的,不同程度上均带有一定的人为性,而且耗时耗力,效率与准确度均不高。
分子标记的引入应用为这一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极大地提高了种质资源鉴定的成效与准确性。
2.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目前 小麦的许多重要性状都已获得了分子标记,包括与抗病、抗逆有关的质量性状和与产量、品质有关的数量性状。
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利用这些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可以大大提高选择效率、缩短育种年限,有着很大的优越性。
3远缘杂交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随着小麦育种水平的提高,现有种质源显得日益贫乏,利用近缘种属导入有利基因,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是目前小麦育种的一项重要工作。
小麦族近缘属植物中具有多种多样的、普通小麦所不具备的而为育种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性状基因,如蛋白质含量高、抗病、抗逆等优良性状.通过远缘杂交,把小麦近缘属植物的有益基因转移到小麦中去,克服或弥补常规育种遗传资源不足的缺点,是提高小麦育种水平的有效途径。
小麦远缘杂交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培育出了一系列小麦新品种。
4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小麦回交育种用普通小麦与太谷核不育株杂交或回交, 其后代仍然会出现一半可育株和一半不育株, 可育株不再分离为不育株。
优良的可育株经过选择稳定后, 可作为良种加以利用, 可免去人工杂交。
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进行回交, 一方面亲本的绝大数优良基因较为容易继承; 另一方面, 亲本个别的优良基因也容易获得选优汰劣。
转交是将目标性状转移给太谷不育株; 杂交是用轮回亲本与具有目标性状的太谷不育株杂交; 回交是轮回亲本与自己的不育后代继续交配, 期望使轮回亲本其它优良性状与新的目标性状相结合; 互交是彻底打破各区段不良连锁, 克服回交育种的严重阻碍; 自交是使杂合体得以纯合稳定和暴露其固有的属性。
上述程序只要回交能够完成育种目标的则不必再进行互交, 如果不良连锁尚未打破时, 则可连续采用互交, 互交的次数视后代个体理想程度而定。
二、小麦(具体育种目标性状)遗传改良的进展。
1 品质方面的改良小麦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品质改良是育种领域的一个热点。
研究表明,蛋白质构成影响面包的烘烤品质和营养品质(安室喜正,1991),而淀粉特性影响小麦子粒的加工品质和食用品质(Miura等,1994)。
目前在小麦品质改良领域中主要有两个热点,一是通过特异改变某些亚基的构成与比例,增加小麦中蛋白质及必需氨基酸含量来改良其营养品质,进而提高烘烤品质。
二是调节淀粉生物合成途径,以培育直链淀粉含量少甚至没有的蜡质小麦品种,提高其加工品质。
小麦品质育种工作的重要筛选指标是选育具有谷蛋白含量高,特别是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含量高的品种。
原因是HMW-GS中所含的cys残基的二硫键赋予面团弹性,是影响面粉加工品质和烘烤品质的重要因素。
小麦HMW-GS及其基因的研究成为育种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研究表明,不同小麦栽培品种间,亚基的数量、等位基因变异类型及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导致品种问在面团弹性和面食加工制作品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其中1Ax1、1Dx5、1Dy10等亚基基因被认为是优质亚基基因,Glu-D1位点上的1Dx5+1Dy10基因的连锁表达对面团品质的提高尤为明显。
因此,拥有这些亚基基因并能正常表达的小麦品种,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与国外小麦相比,我国小麦的蛋白质总量不低,但在加工品质上有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我国大多数栽培小麦品种中缺少这些亚基基因。
传统的杂交育种手段由于耗时且性状易分离,难以同时获得1Dx5+1Dy10重组基因且稳定表达的小麦后代。
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善小麦品质已成为人们广泛的共识。
孟超敏等构建了含高赖氨酸含量基因(wblrp)和赖氨酸合成关键酶(dapA)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PCl02,将其导人小麦推广品种,获得4个赖氨酸含量提高10%以上的小麦株系。
陈国庆等在构建融合质粒的基础上,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HMW-GS1Dy10亚基基因和反义蜡质基因同时转入小麦基因组,得到了转基因植株。
何光源课题组将1Ax1、1Dx5+1Dr10基因转入小麦,获得了外源品质基因1Dx5和1Ax1超量表达的转基因植株,并利用其为亲本,通过传统杂交育种方法,将优质外源基因导入我国主栽小麦品种中,获得了1Dx5或1Ax1亚基基因稳定超量表达的小麦新型株系。
尹均课题组开展了硫氧还蛋白反义基因的遗传转化,获得了转trxs基因抗穗发芽小麦新品系,并对其抗穗发芽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2 抗病虫性方面的改良2.1 抗病性改良小麦每年因病害减产高达10%~50%。
长期以来,在作物育种上由于过分强调经济洼状的改良,使作物的遗传背景不断缩小,大量的栽培品种丧失了抗病性等优良性状,这不仅限制了作物产量的稳定增长,而且为毁灭性病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利用抗病基因工程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单位面积产量,是培育新的小麦抗病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燕飞等将大麦黄矮病毒GPV株系的复制酶基因片段和CP基因片段构建成可在植物细胞内表达含有双链复制酶RNA(茎)和反义CP RNA(环)的复合发夹RNA结构,利用基因枪法将该结构导入小麦幼胚愈伤组织细胞,获得了基因组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小麦再生植株,其中6株具有高度抗性。
吴宏亚等利用基因枪法将WYMV-Nib8基因和bar基因共转化扬麦158,获得了转基因株系;2001~2004年对4个转基因株系T2~T5代在3个试验点病圃中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
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高抗小麦黄花叶病,其发病率在4.0%~7.3%之间,远远低于受体扬麦158的发病率81.5%(平均值),其抗性在世代之间稳定遗传。
经滚动回交转育,获得了6个不仅兼抗小麦黄花叶病和白粉病,而且具有糯质基因的株系。
周春江等将兔防御素NP-1基因导入小麦品种,田间抗病虫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对于白粉病、叶锈和条锈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性,但对于蚜虫的抗性没有明显提高。
吴成君等的研究表明:转Bcl基因植株对白粉病、赤霉病的抗性均高于对照,对全蚀病不具有抗性。
2.2 抗虫性改良植物凝集素通过结合在昆虫的围食膜的几丁质上、消化道上皮细胞的糖缀合物以及消化酶上,影响昆虫对营养物质的正常吸收,并促进其消化道内细菌繁殖,使昆虫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从而达到杀虫目的。
雪花莲凝集素(gna)是植物凝集素的一种,是目前已知凝集素中杀虫效果较为明显,对刺吸式口器的同翅目害虫(如麦蚜等)具有较好的抗性,而且由于其结合受体为甘露糖,人和动物中甘露糖残基极少.故而对人畜无害。
将经修饰改造的高效gna基因转入丰产、优质小麦品种,是保证小麦抗病、稳产、商产、优质,减少环境污染的最好途径,也是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但目前有关gna的抗虫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我国从1998年开始,开展了抗蚜虫转基因小麦的研究。
粱辉等研究表明,gna对禾谷缢管蚜在接种当代即表现出明显的毒杀作用,而对麦长管蚜,则是降低蚜虫所生产的若蚜的成活率。
但在自然放养条件下,这两种麦蚜均不喜欢取食转gna基因植株且都趋向于取食不含gna基因的对照植株。
调查中发现的仔蚜畸形现象,虽然发生频率较低,但说明可能是由于gna的存在而改变了母蚜的生存条件及环境,从而生产出畸形若蚜。
徐琼芳等通过基因枪法将gna基因转入优质小麦品种郑州9405,目前已经获得了纯合稳定的转基因株系,并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进行了环境释放试验。
3 抗逆性方面的改良郭北海、杜丽璞、刘伟华等利用不同的转基因方法分别将山菠菜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海藻糖合酶基因和枯草杆菌果聚糖蔗糖酶基因导入小麦,获得抗旱、耐盐能力得到提高的转基因小麦植株。
最近,DREB转录因子的研究极为活跃,并已取得了显著进展,该基因在干旱、高盐及低温胁迫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王军卫等将逆境诱导转录因子DREB导入到小麦品种中,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叶片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有16个转基因株系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其中10个株系的脯氨酸含量在l100μg/g以上,比对照提高了2倍多。
室内抗旱模拟实验表明,转基因株系停止浇水15d后,叶片仍然表现绿色,而对照叶片则失绿、枯干;复水10d后,转基因株系恢复活力,对照则死亡。
郝晓燕等将棉花的GH-DREB基因转化小麦品种鲁麦22,获得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植株。
对T3代转基因小麦孕穗期到开花期叶片可溶性糖、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转基因后代与受体鲁麦22的各生理指标无明显差异,而水分胁迫下,转基因后代的净光合速率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蒸腾速率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
但是,下降与上升幅度比对照低,其中,在胁迫第3d、第6d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
4 抗除草剂方面的改良近年来抗除草剂小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运用不同的转化方法已获得了转bar基因小麦植株。
然而,这些方法大都存在转化效率低,转基因材料多为国外或省外品种,难以直接利用等问题。
郭宁等采用回交育种法,将bar基因导入到安徽省主栽小麦优良品种中,并对回交后代的抗性遗传、生理特性和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bar基因在小麦回交后代的遗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分离规律,在产量及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方而,转bar基因小麦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表明通过回交可以方便地将bar基因转育到其他品种,是获得新的抗除草剂小麦品种的一条简便有效的途径。
总之,转基因技术为利用丰富多样的基因库进行小麦品种改良开辟了一条新路。
尽管存在基因转化效率低,受体比较单一,缺乏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目标基因,转基因小麦的抗病虫能力的丧失等问题,但是通过基因枪、农杆菌介导等方法获得了许多小麦转基因植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