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玉,青海玉,俄玉不属于和田玉,有根本的区别!

合集下载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和田玉鉴别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和田玉鉴别

近年来,新疆和田玉成为热门藏品,特别是2007年和田市政府颁布“禁采令”后更是成为稀有品种,上品千金难求。

但让普通消费者困惑的是,市场上似乎到处都是和田玉。

这是一些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故意将俄玉冒充和田玉,有的则将俄玉与新疆和田玉混为一谈,说什么出产俄玉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与出产新疆和田玉的昆仑山脉是“同一山脉”,还有人更是说什么“新疆和田玉与俄玉是出产在昆仑山脉的南北两坡”,以此夸大俄玉的品质和价值,欺骗消费者。

事实上,昆仑山脉基本上是我国的内陆山脉,与贝加尔湖直线相距数千公里,其间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相隔有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蒙古的杭爱山脉、俄罗斯的唐努山脉等,根本不是什么南北坡。

与昆仑山脉南北相连的是喀拉昆仑山,而喀拉昆仑山北端的帕米尔高原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地方,那里所产的白玉一般称之为阿富汗玉,这种白玉的品质还不如俄玉。

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一些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

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

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是一种具有高密度、坚硬耐磨、质地致密的玉石,其常见的颜色有白色、灰白色、浅灰色、黄灰色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昆仑玉鉴别方法:
1. 硬度测试:昆仑玉的硬度较高,可以用硬度测试工具(如硬度笔)刮擦其表面,如果无刮痕或只有细微刮痕,则很可能是昆仑玉。

2. 密度检测:昆仑玉的密度较高,可以通过称量其重量并浸入水中测量位移量来计算密度,昆仑玉的密度通常在2.96-
3.03 g/cm³之间。

3. 磨削测试:可用细砂纸或磨石进行磨削测试,昆仑玉的表面经过磨削后应当呈现出细腻、光滑的表面。

4. 光学鉴别:昆仑玉通常具有细腻的质地,可以透过显微镜观察其断口结构,昆仑玉的断口应当呈现出颗粒状、细腻、致密。

5. 化学测试:可以使用鉴别昆仑玉的化学试剂进行鉴别,常用的方法是将昆仑玉微微磨成粉末状,然后滴加硫酸和氢氧化钠试剂,如果产生沉淀则可能为昆仑玉。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只是一些常用的鉴别方法,对于不确定的情况最好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鉴定。

鉴别俄罗斯玉的实践方法

鉴别俄罗斯玉的实践方法

鉴别俄罗斯玉的实践方法随着玉器市场的繁荣与和田玉资源的匮乏,俄罗斯玉开始大行其道。

有不少喜爱新疆和田玉的朋友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但经过有关专业人士的鉴定,发现所谓的新疆和田玉其实是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

今天,我就教你识别俄罗斯玉的几种简单方法。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近似,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

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俄玉并不次于新疆和田玉(主要指与新疆和田山料相比较而言)。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

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玉。

国内的鉴定机构对这种玉进行了鉴别,尽管从物理特性上看两者差别不大。

但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有人曾经问笔者,两者的区别究竟在哪里,我举了个例子:新疆的库尔勒香梨非常好吃,但是你把他种在了河南或者是山东,同样是香梨,从外形上分区别不大,但肉质、口感、香气等肯定是不一样的。

反过来说,新疆和田玉和俄罗斯玉,包括青海玉三者的区别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一、观白度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

其实也就是一门眼学和经验之说。

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子料,但是相对来讲,子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

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

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浆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

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子料却非常细腻。

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

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

在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以及青海料都属于玉石材质,具有不同的矿化成因和特征。

以下是关于这些玉石材料的结构和鉴别的介绍。

1.和田料和田料是由和田玉矿石经加工而成的玉石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具有蜡状的质地,具有很高的透光性和光泽。

其晶体结构呈块状,一般较大,呈现出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和田料的矿石采自新疆和田地区,是中国最著名的玉石品种之一鉴别特征:和田料的最主要特征是其质地和透光性,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透明度和内部纹理来进行鉴别。

还可以使用移动显微镜等仪器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测。

2.于田料于田料也是一种来自新疆的玉石材料,与和田料十分相似。

于田料的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其晶体结构也是呈块状,具有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与和田料相比,于田料具有更好的透明度和光泽。

鉴别特征:于田料的鉴别方法与和田料相似,主要是通过观察其质地、颜色和透明度。

需要注意的是,与和田料相比,于田料的透明度和光泽更好。

3.戈壁料戈壁料是一种来自内蒙古戈壁滩地区的玉石材料。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晶体结构呈块状,具有均匀的纯白色或淡黄色。

戈壁料质地稍显糙糙,没有和田料和于田料那种蜡状的质感。

鉴别特征:戈壁料的鉴别与和田料和于田料相似,主要通过观察其质地、颜色和透明度来进行判断。

4.俄料俄料是一种来自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玉石材料,也称为“莫戈博玉”。

其主要成分是石榴石和硬玉,具有红色、绿色或深褐色的颜色。

俄料的质地细腻,晶粒较小,呈块状或颗粒状。

鉴别特征:俄料的主要特征是其颜色和质地,可以通过观察其颜色的饱和度和透明度来进行鉴别。

5.青海料青海料是一种来自中国青海地区的玉石材料,也称为“青海玉”。

其主要成分是透闪石和硬玉,具有浅蓝色或浅绿色的颜色。

青海料质地较细腻,晶粒较小,呈块状或颗粒状。

鉴别特征:青海料的主要特征是其颜色和质地,可以通过观察颜色的饱和度和透明度来进行鉴别。

总结:以上是对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以及青海料的结构和鉴别方法的介绍。

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特征辨识

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特征辨识

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特征辨识编者按:这里收集了一些关于辨识不同产地透闪石玉的资料,以期望能对广大和田玉爱好者能够有所帮助。

因为使用的资料来源比较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在此表示深深的歉意!同时,对提供了非常详细的成果和大家共享的专家和爱好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近些年,经常有人用和田玉的不同产地来说事,说和田玉中有俄罗斯料,昆仑料还不够,甚至还有韩国料,如此等等,反复炒作,这边刚炒罢和田玉市场“韩流”袭来,那边又炒“和田玉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炒的很恐怖,还挺吓人。

现在的和田玉市场上,当属白玉最为主流。

在一般爱好者和收藏投资者眼中,白玉是最让人喜欢又最为看不懂的一种玉。

造假这种情况我们先不说,单说这白玉的产地和质地就不是一般和初级爱好者能够轻易搞懂的。

所以,很多人非常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玉,网络上也提供有很多鉴别的方法,包括掂重量、试硬度、听声音、感温度、看水头、看油性、观皮色、看橘皮、看毛孔以及色泽、亮度、匀度、润度和透度等等。

同时,还提供有一些观感的判定依据,如青海玉较透,有水线、有白色“脑花”以及黑褐色翳状斑点;俄玉僵白,“糙”白无神,有瓷质感,成品表面光泽暗淡,也有说俄料泛红;韩料用肉眼能够看见细小的针状白点,透明度较差等等。

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全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

而且重要的是,这些方法需要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是一般的和田玉爱好者或普通的投资收藏者所能做到的。

当然,可靠的科学方法是进行岩矿鉴定、玉石细度鉴定、玉石杂质成分化验等。

这样的鉴定,不仅普通的爱好者和收藏投资者做不到,例如硬度、韧度等,甚至一般的检测机构也做不到,而且也不可能在成品上进行这样的鉴定。

从地质科学观点看,和田玉有明确的科学含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和阿尔金山脉,有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接触交替而形成的玉矿,有白玉、黄玉、青玉、墨玉等一系列品种,尤以白玉为代表。

它的成因、品种在世界透闪石玉中居独特地位,具有典型意义。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

什么是和田玉?新疆料、青海料、俄料、韩料各是什么?什么是和田玉?原本用了几千年的词现在倒有些混乱了。

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

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成为透闪石含量一般在95%以上玉石的泛指。

在珠宝鉴定上和田玉不分产地产状,但在实际的业内交易中,不同产地的软玉如新疆料、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等的价格却相差甚远。

这给了商家很多可趁之机,对消费者而言却是平添了很多识别的烦恼。

还有很多藏家不解的是,新疆和田玉山料的产量比籽料不知道要大多少倍,但在目前的市场上,遍地是籽料,反倒是山料的数量很少,这是为什么?要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一下和田玉发现的一些在历史以及它的形成过程。

一、“和田玉”名字的含义及来历在一些人的认识中,和田玉就是产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玉。

但在国家标准中,和田玉并不是地域的概念,而是一个玉种的名称。

这个标准一直备受诟病,一些不法商家在售卖俄罗斯料、青海料、韩国料时故意误导消费者,说是新疆和田玉。

可以说如何区分不同产地的和田玉,已经成为目前影响和田玉买卖和收藏的一个最重要问题。

尤其是对新手来说,对和田玉的概念要有一个基本的认清。

在国家1996年颁布的标准中,把和田玉称为软玉,并且规定产地不参与定名。

也就是说,凡是成分、物化特征等符合该标准中“软玉”的内涵,一概称之为软玉,不究其产地。

在这一标准中,摒弃了容易引起产地歧义的“和田玉”名称。

这一规定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严格的,但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却是丧失了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具有极大品牌价值的“和田玉”这一名牌。

在行业中,特别是新疆地区引起了强烈不满。

首先,和田玉的名称已经沿用了几千年,享誉古今中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里,它就是无可替代的软玉之王。

其次,软玉一个“软”字,容易让消费者简单地理解此种玉硬度不高。

软的玉显然价值不高,但其实这种玉并不软,还相当硬,它的莫氏硬度为6-6.5,是优良的玉材。

到2003年,国家有关部门对《珠宝玉石标准》进行修订,明确规定可以使用“和田玉”来定名,替代原来的“软玉”。

【精】玉按产地分类

【精】玉按产地分类

和田玉青海玉俄玉阿富汗玉蓝田玉河南玉南方玉京白玉东陵石澳洲玉马来玉加拿大玉梅花玉灵壁玉百鹤玉寿山石祁连玉和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

早在新石器时代,昆仑山下的先民们就发现了和田玉,并作为瑰宝和友谊媒介向东西方运送和交流,形成了我国最古老的和田玉运输通道“玉石之路”,即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前身。

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车——喀什库尔干、和田—于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北坡,共有9个产地。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

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

经长期分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中。

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

现已发现的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殷墟妇好墓。

春秋战国以后,和田玉成为主要玉材,均为采集籽料,至清代始开采山料。

清代乾隆时期琢制的大禹治水玉山,青玉材重5000余公斤,即采自弥勒塔山中,重达5330公斤,为我国历史上最大的玉件,并有乾隆皇帝的亲笔题诗。

目前,和田玉和陕西蓝田玉、河南南阳玉、甘肃酒泉玉、辽宁铀岩玉并称为中国五大名玉。

和田玉在华夏的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篇章。

和田玉石分为仔玉和山料。

河里捞的玉称"仔玉",质量上乘,但产量底;矿采的叫山料,产量较高,只是质量参次不齐。

和田玉特别是仔玉主要产在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史称白玉河、墨玉河,是和田玉的主要产地。

和田玉按颜色可分为白玉、碧玉、青玉、墨玉、黄玉、青花、红玉等。

其中最珍贵的白玉是羊脂玉,凝如白脂。

青海料也是市场上假冒和阗玉的主要原料之一。

青海玉虽然与和阗玉同属一个山脉,但由于诸多地质环境因素,使得它与和阗玉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青海玉最大的特点就是透,且颜色偏灰暗,大块的料中多见水线,它打磨出来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

青海玉和俄玉,你了解多少?

青海玉和俄玉,你了解多少?

和田玉是世界著名的软玉,其优良的质地、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悠久的历史,使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并享誉“中国玉”的美名,位居中国四大国石之首。

青海玉和俄玉虽然不是和田玉众多品种中最出众的,出现在市场上也不过数十年的光景,但也因为各自的特点被广大人士所喜爱。

由于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使得青海料和俄料两种山料与和田玉呈现出不同的感官效果,把玩后所呈现的滋润感与和田玉相比差之许多。

青海玉的特点是透明度一般较和田玉强,作品有半透明感,有的青海白玉内部有白色透明的“玉筋”也可称“水线”,其质地较显粗、涩、干。

且经常照光易变色。

以比重来区分青海玉与和田玉很困难,因两者无太大差别。

俄罗斯白玉的特点是玉色“白”“无神”亦透明度高过和阗田玉,玉质密度不如和田玉“细”和“腻”。

据玉雕行家告之,俄罗斯玉在铊下容易起“性”,细工时容易崩口,其韧性与和田玉不同尚逊之许多,同尺寸玉件比重略低于和田玉。

和田玉与青海玉、俄罗斯玉之间的价格区别。

和田玉在中国有一定行情,价格上未曾低过且因年年少,年年涨。

什么料即值什么价,勿因价格上贪小失大,也勿在“自我辨材”能力未足之前购买高价玉器,要用“眼”做评估,用“心”去体会,方能确实累积经验,提高个人鉴别能力。

青海碧玉与俄罗斯碧玉之间的差别

青海碧玉与俄罗斯碧玉之间的差别

青海碧玉与俄罗斯碧玉之间的差别
青海碧玉与俄罗斯碧玉之间的差别来自:明月登楼
玉器投资是非常的火热,碧玉也成为收藏的一大亮点,最好的碧玉还是和田的,世界上产碧玉的地方是非常多的,今天就不一一说出了,今天我们主要说青海碧玉与俄罗斯碧玉之间的区别,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是没专业的鉴定设备,所以主要说的就是用肉眼的方法来鉴别:一,颜色:颜色上区分是最明显的特征差异,很多时候在肉眼的情况下就能看出其中之间的差别,青海产的碧玉,我们一般称它为青碧玉,它的颜色是一种以青色为主的绿色,色泽比较暗淡,有点发灰。

一般大部分的青海产碧玉的颜色都很均匀,杂质比较少,料质干净。

二,俄罗斯产的碧玉料,大部分料质的颜色均匀度都很差,深浅参差不齐,料子显得很不干净,黑点很多,也有的俄料碧玉的绿色很淡,看起来不漂亮。

但是如果是高质量的俄罗斯碧玉就不一样了,就是质量很高的一般的情况下是很难得到的。

也有收藏的一大重点,慢慢地也是难以能够淘到手的。

什么是青海料(多图全解)

什么是青海料(多图全解)

什么是青海料?(多图全解)青海玉同和田玉一样属于软玉范畴,因产自青海而得名,行内人也称之为昆仑玉,但我们并不提倡这种叫法,因为众所周知,和田玉也是产自昆仑山脉,如果仅青海玉被命名为昆仑玉,并不确切,而且难免被人认为有误导之嫌疑。

因市场价格比较低,常常冒充是新疆和田玉。

但是青海玉与传统的和田玉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青海玉呈半透明状,比和阗玉透明度要好,质地也比和阗玉稍粗,比重比和阗玉略低,质感不如和田玉细腻,缺乏羊脂玉般的凝重的感觉,经常可见有透明水线。

青海料颜色也稍显不正,常有偏灰偏绿偏黄色,也多有黑白、黑黄、绿白、绿黄相杂的玉料而被用做俏色。

青海玉基本都是山料。

青海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一百余公坦克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西距新疆若羌境约300余公里,与且末、若羌等地产出的和田玉在地质构造背景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青海软玉与和田玉在硬度、比重、结构、玉色等方面特征都基本相同,青海产软玉完全符合和田玉定名的涵义。

青海软玉大量产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青海白玉曾以其优良的质地,震动了和田玉的市场。

但是由于近几年的疯狂开采,矿产资源近乎枯竭。

因此,青海玉具有很高的投资、收藏价值。

按照产出状态青海料可以分为黑皮料、土皮料、戈壁料和山料。

黑皮料:黑皮料是青海料中最早发现的,发现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但在以往的经历中,曾发现过切口有明清工具开采痕迹的黑皮料,但由于当时不够重视,没有留下标本。

黑皮料暴露在土层表面,以独立状态存在,属于次生料(其原生矿为青海山料)。

出产块度几公斤到几百公斤不等,其皮色反映是分布不均的黑皮,呈块状或点状,有的黑中带黄褐色斑点,接近籽料的黑皮,但料形不像籽料圆润,也不像山料般有棱角。

玉质可与山流水媲美,结构稳定,细腻,大部分偏透,硬度在和田玉范围之内。

玉体出现少量水线。

土皮料:发现时间晚于黑皮料,它存在于土层之中,颜色似和田籽料中的洒金皮。

土皮料的硬度比黑皮料略低,但也在软玉范围之内,油润度及紧密度较好,偏透,水线存在的现象较普遍。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结构及鉴别,解说与组图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结构及鉴别,解说与组图

近年来,玉以其温泽莹润的独特气质成为珠宝界的新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与追捧,而玉器投资也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投资方向。

伴随着玉器市场的日趋壮大,人们的收藏与投资观念也渐渐成熟起来。

然而至今为止仍有少数收藏者与商家把目光全部聚集在与田籽玉上,而忽略其她玉种的存在。

个人认为这种观念就是收藏的一个误区,不管就是与田玉,青海玉还就是俄罗斯玉,它们都就是软玉这个大家族中的成员,就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不同的产地与生存环境可能导致了她们不同的特征与性格,但绝无高低贵*之分。

所以希望大家抱着平与客观的心态去瞧待每块玉,而不要将产地作为衡量其品质的标准。

很多人都很关心如何区别不同产地的透闪石玉,网络上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青海料较透,俄料死白,也有说俄料泛红等等,但事实上青海料并不就是都透的,泛红的也不一定就是俄料,白度与俄料更无必然的联系。

我觉得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的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就是合理的。

下面我会逐一介绍。

与田仔料: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与的反光,同时您如果放大瞧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就是圆润柔与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

里面的面都就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于田料:就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叫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与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

95于田料就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

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就是差不多的。

其她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谁说子料没有水线,瞧瞧这条“太明显”的水线。

与田籽玉玩玉玩的就是什么?个人认为不该只停留在放在手心把玩摩挲的阶段,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去探求每块玉背后的故事,了解它的产地,特性,品种……其实这对玩玉人来说也就是一种乐趣。

青海料、俄料、韩料到底如何分辨

青海料、俄料、韩料到底如何分辨

青海料、俄料、韩料到底如何分辨 玩⽟的⼈问的最多的问题,恐怕就是我这个是什么料⼦的?产⾃哪⾥?其实辨别产地是最基础的东西,然⽽最基础的东西其实也是最难的,我们在看过⼀些知识后,仍然会有很多玩家不知道如何区分产地,是产⾃青海,还是俄料,⼜或者是韩料。

要辨别这三种容易混淆的⽟⽯,⾸先要搞清楚究竟何谓青海料?何谓俄料?何谓韩料?本⽂我们就再来说说青海、俄料、韩料⾥⽩⽟的⼀些鉴别⽅法。

⾸先我们先来说说青海料。

青海料是很多新⼿接触最多的⼀种料⼦。

青海料⼜称青海⽟或昆仑⽼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料相媲美,但⽟,产⾃昆仑⼭脉东缘⼊青海省部分,⽼坑的青海料质地细腻,可与新疆和⽥⽟⼭料相媲美,但新坑的质地差些,容易⾛⾊泛黄。

青海⽩⽟的颜⾊变化也⽐较丰富,有灰⽩、青⽩、蜡⽩⾊。

新坑的质地差些,容易⾛⾊泛黄。

青海料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透,因为它普遍存在硅灰⽯,这就让它的透明度得到了提⾼,但也降 青海料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透,因为它普遍存在硅灰⽯低了其油脂度。

关于结构,青海料有着独特的砂糖状结构,没有籽料的那种油脂性,但是不能因此断定它的密度不好,打灯来看结构还是⽐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细但是⽔打灯来看结构还是⽐较细腻的,但是这种细腻区别于籽料的细腻,交织度不够,透,⽟友们注意区分。

根据外观特征,形象地将青海⼭料的不同品种描述为“奶⽩⽟”、“⽶汤⽩⽟”、“梨花⽩⽟”等等。

青海料⾥经常可以看到⽔线,这种“⽔线”、“⽔露纹”有呈现出脉状、条带状以及团块状等,这主要是源于青海⽩⽟中平⾏排列的透闪⽯纤维状晶体所造成的。

青海料⼀般抛⾼光,抛柔光会显得很⼲。

稍⼤点⽩度的会采⽤抛玻璃光,成为所谓的青海料⼀般抛⾼光,抛柔光会显得很⼲。

稍⼤点⽩度的会采⽤抛玻璃光,成为所谓的"⽺脂,整体会有⽔灵灵的感觉,但不要被表⾯的假象蒙蔽,把这当成是润性,尤其是青海料做薄后尤⽟",整体会有⽔灵灵的感觉为轻薄。

昆仑玉的种类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的种类 昆仑玉的鉴别方法

昆仑玉的种类昆仑玉的鉴别方法昆仑玉的种类昆仑软玉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格尔木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依据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的名称原则和条款,结合软玉分类命名的惯例,昆仑玉按其颜色特征分为白玉、青白玉、青玉等品种。

昆仑玉的主要品种,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业内有时习惯上称为青海白。

呈灰白、蜡白色,半透明,透明度明显好于和田白玉,质地细润,产出块度较大,有少量达到羊脂白玉品质。

业内人士根据其不同的外观特征形象地描述为:奶白玉、透水白玉、梨花白、米汤白等品种。

昆仑白玉质地细润均匀,块度大,属上等好料,但其透明度偏高,凝重质感不足,做薄后尤为轻飘感。

昆仑软玉中也有糖色玉品种,主要为浅黄褐色比较均匀的糖色浸染和斑点状的黑褐色-黄褐色翳色糖。

其糖色要么集中形成黑褐色斑点,要么色太浅,对俏色贡献不大,对玉质破坏不少,可利用价值较低。

青灰深灰绿色,色调较闷暗,半透明和质地常优于和田青玉,水头足性好,适宜制作大中弄摆件、器皿。

做薄后色调转阳,庄重典雅,声韵铿锵,为质量上乘的青玉。

浅灰绿青灰色、浅黄灰色等,颜色淡雅清爽,半透明,质地细腻均匀。

透明度明显大于和田青白玉,水头足,均匀性好,很受业内人士欢迎。

常被形象地称为:透白青、淡青白、鸭蛋青等。

浅中等灰紫色到烟灰色,烟灰色中略带灰色调。

半透明,质地细腻滋润,有人称其为紫罗兰、藕荷玉、乌青玉等。

在传统和田玉品种中罕见。

因颜色特征显著,可以说是青海软玉的一个标志品种。

该品种有呈独立薄层状产出的,也有在白玉料边缘形成黑边白玉、黑皮料等具产地特征的白玉料。

将其归于青玉类比较合适,可称为烟青玉,紫色调重的可称为紫青玉。

烟青玉丰富了软玉的俏色品种,制成品种中的青虾、鸽子(灰雨点)、黑白双欢(獾)等者很有创意。

昆仑黄玉及黄口料产于格尔木市小灶火地区的西沟,断面黄中泛青,故称黄口料,这些料玉质细腻,非常干净,最为称道的是油性足,水头好,深受人们喜欢。

人们曾对市场上我国不同地区的黄玉进行对比,它较辽宁河磨黄颜色更明快,比新疆黄玉要细腻。

青海料、俄料与和田玉的区别

青海料、俄料与和田玉的区别

青海料、俄料与和田玉的区别到目前为止,还没哪种科学的仪器能准确地区分出青海料、俄料与和田玉的区别的,所以,国家在这个定义上也比较含糊,统一用“和田玉”这一名词来概括了,不过,其只代表玉种,并不代表其产地!但是,我们业内人士都知道,正宗的新疆和田玉与青海料、俄料之间的拿货价与卖货价是相差得很远的!不过,存在既是道理!那好! 今天就和大家讨论一下: 青海料、俄料与和田玉的鉴别。

一:光泽的对比:(1)青海料:外观上给人一种“贼光”,也就是光泽略带瓷性!(2)俄料:大部分一般的俄料的光泽偏向蜡状光泽同样也略带瓷性!好一点的也可出现油脂光泽.(3)和田玉:油脂光泽明显,给人一种看着很柔和、很舒服的感觉.以上对光泽的对比,绝大部分是从实战经验来谈的,因为以上几种料在宝玉石学的鉴定指标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辨料更多的是从实践这一块出发的.大家应该多看,多对比.二:颜色的对比:(1)青海料:大部分青海料是呈现灰白色~蜡白色!白中透灰,给人一种不明快的感觉.(2)俄料:部分俄料中白里透着很淡的粉红色,还有,大部分带了淡黄色,是酱色,也就是我们炒菜用的,最新鲜的那种“生秋黄”的那种颜色。

这种淡黄色与和田玉中的糖色有小小区别.而且俄料整体色调偏冷,偏僵。

可能因所处的纬度高一点,所以才导致色调有偏冷,有僵硬的感觉吧。

(3)和田玉:一般的和田玉中会泛青,白度很好的和田玉会在白中泛黄,不过这种很淡的黄色调与俄料的酱色有些区别,和田玉的有点象肥羊的那些脂肪中透出的那种黄色调.三:透明度的对比:(1)青海料:①其透明度比较高,其中透明度比和田玉高的话,是由于硅灰石造成的,软玉中硅灰石的质量分数越高,透明度就越好。

②青海料还常伴有水线、水露纹的出现,局部透明度不均匀. 其中“水线”、“水露”是由于呈脉状、条带状、团块状分布的,平行排列的透闪石纤维状晶体造成。

(2)俄料:其透明度大多数为不透明,这点与和田玉较接近.(3)和田玉:透明度为:不透明度~微透明!四.油份和手感的对比:(1)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 “凝脂性”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 这可能是由于青海软玉结构、粒度均匀但稍粗,质感不够细腻,常见“糖晶”、“冰晶”结构,所以才略显“嫩”的。

俄料与新疆和田玉有啥区别?新疆料这一点竟然还比不过俄料!

俄料与新疆和田玉有啥区别?新疆料这一点竟然还比不过俄料!

俄料与新疆和⽥⽟有啥区别?新疆料这⼀点竟然还⽐不过俄料!⽼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在和⽥⽟家族中,有这么两种⽟料情况很接近这句哲理,这对亲兄弟在市场上相爱相杀,让⽟商纠结,让⽟友们分辨不清,Ta就是俄罗斯料和新疆⼭料。

俄料算是⾮常奇葩的和⽥⽟,在全世界范围内,唯⼀不产于新疆⽽品质却不输新疆产区的料⼦,俄料的主产区在贝加尔湖畔附近的⼭区(说起来都是泪,清朝之前这⽚也属于咱中国的地盘),海拔⼤约在2500⽶左右,⽆论是纬度还是海拔都不及产⾃昆仑⼭巅的新疆和⽥⽟,有不少⽟友误以为俄罗斯⽟和新疆料应处于同⼀⽚地质构造,其实从地理上看没有什么联系,反⽽由于纬度、地质环境、应⼒⽔平的不同,俄料往往颜⾊更⽩净,属于⽐较优质的软⽟系列。

虽然新疆本地的⽟⽯产地⽐较多,从接近青海的若羌、且末,⼀直到毗邻中亚的喀什附近都有出产,总体⽽⾔⽆论是⽟种还是产状还略有差异,不变的是都来源于昆仑⼭构造的新疆和⽥⽟质普遍油润细腻,仅仅是⽩度的确普遍不如俄料和青海料。

由于俄料和新疆料细腻度都⽐较好,仅在颜⾊、结构略有差异,在市场上仿冒的情况也最多,所以⼤叔今天来聊⼀聊这对“亲兄弟”,我们⽤两个⽟种来举例“明算账”。

⼀、青花青花料⼦在和⽥⽟家族中属于⽐较特殊的存在,因为墨⽟作为原⽣⽟种,致⾊元素并不是铁元素⼊侵,⽽是完全属于透闪⽯之外的另⼀种物质——⽯墨,⽯墨的存在让墨⽟的⿊⾊纯净聚集,在⼤⾃然造化的帮助之下,墨⽟被赋予了诗意的别称:“青花”,带给了⽟友们更多的天然享受。

青花墨⽟的价值尤以⿊⽩分明的最贵重,俄料也产墨⽟,不过俄料的墨⽟墨⾊普遍杂乱⽆章,⿊⽩混杂的感觉强烈,亦或是墨⾊不够浓,露出⽩⽟的部分有种“僵感”,墨⾊的分布不太好看;反观新疆料⼦的青花更写意⾃然,往往籽料还含有黄铁矿成分,在⾼光照射下熠熠⽣辉,⿊⽩融⼊感⽐较强,明显更⾼档⼀些,新疆墨⽟原籽⼤多是⼤块原料,所以成品留⽪的不多,能留⽪的墨⽟利于俏雕,⽐较适合收藏。

和田玉昆仑玉的选择

和田玉昆仑玉的选择

基础,看和田昆仑玉的质地就要看玉的硬度、油
脂、透光性以及瑕疵等,检验硬度时可以将刀子
在玉石上刻划,若是留下痕迹就是假的。其次是 看透光性,用手电筒打光时可以看在玉石内部的
絮状棉呈现交织状。看昆玉的瑕疵可以用放大镜
观察。 二:不贪图便宜。和田昆仑玉的虽说比和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情,在字里行间也会感受到不耐烦,真的很忙吗?也许吧
白玉的低些,但是品质好的昆仑玉还是不低的,
俗话说一分价钱一份货,非常便宜的昆仑玉一定
要当心是假冒的。
三:看各种工艺。昆仑玉雕作品的主要由原
石加上工艺,而雕刻工艺凭借雕刻的工艺来看,
当然国家级别雕刻大师的作品自然是更贵。玉雕 作品雕刻整体是否和谐、雕工线条是否流畅等方
情,在字里行间也会感受到不耐烦,真的很忙吗?也许吧
面的观察。
选择和田昆仑玉不仅仅在看以上这三种因
素,还可以货比三家,平时多多积累和田玉昆仑
玉的知识,另外玉石不可完全追求完美,古人言:
瑕不掩瑜,在完美的玉器或多多少有些小瑕疵,
若是质地好的和田玉昆仑玉可以忽视小细节。
情,在字里行间也会感受到不耐烦,真的很忙吗?也许吧
2dt0f2c7a 游戏机遥控器/
昆仑玉与和田玉同属于一个矿带,因其靠近
青海,又称青海玉,故品质与和田玉还是有些差
别,随着玉器投资的火热,和田玉昆仑玉一再上 涨,自从 08 年与奥运会的结缘,和田昆仑玉更
是翻了几番,在选择和田玉昆仑玉时一定要注意
以下几点: 一:看材质。昆仑的质地如何使玉石价值的
情,在字里行间也会感受到不耐烦,真的很忙吗?也许吧

俄料与青海料的区分

俄料与青海料的区分

俄料与青海料的区分路中林目前国内市场上的俄罗斯软玉大多来自于俄罗斯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首府乌兰乌德所属的达克西姆和巴格达林地区,邻近贝加尔湖,故有学者将产于该地区的软玉称为贝加尔湖地区软玉。

该区软玉矿体呈透镜状、脉状、似层状、团块状等,产出于酸性岩浆岩与白云质大理岩的接触带中,其中以透镜状为主,透镜体大小不一。

从其断面上观察,可见明显的分带现象:从边缘到中心,软玉颜色依次渐变为褐色、棕黄色、黄色、青色、青白色、白色;矿物粒度由粗逐渐变细;透镜体中央常有较高品质的白玉产出,不仅色白,质地也非常细腻。

矿体由于受后期挤压构造运动的影响,其内部共轭X 型剪节理较为发育,常见后期含三价铁的溶液沿节理缝或裂隙渗滤,形成较富特色和棕色、褐色的糖玉品种,这与新疆和田仔玉和糖皮非常相似。

在矿区附近原始森林的河流中,有仔料产出,但开采不便,产量较小。

通过研究发现该地区所产的软玉主要矿物成分是新疆软玉(和田玉)在成因、产状、矿物成分、杂质组分、结构、外观上极为相似(比青海软玉更具欺骗性)。

二者区别: 1 和田玉结构为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矿物颗粒非常细小,一般为0.001mm左右,表现在外观上即为:质地细腻,“油性”强,“饭粒”感弱。

2 俄料由于中细粒斑状变晶结构的软玉产出比例大,矿物粒度不均一,因而在外观上表现为质地细腻程度不够,“油性”差,透光观察粒状感强(相对和田玉),光泽略带瓷性。

3 在俄料中有相当部分也有“糖皮”,但与和田玉不同它是由于山料受到沿节理缝或裂缝的铁质浸染而成,且多数“糖皮”较厚。

4 有的同行从颜色上区别和田玉和俄料,认为俄罗斯料色白中透红,和田玉白中泛青。

(见仁见智)以上几点不可一概而论,俄罗斯软玉中的上品无论在“白度”还是“油性”上绝对可比‘羊脂’,而和田玉中的部分山料和俄罗斯软玉区别真的不大。

青海料中最顶级的料有三种:黑皮.土皮和白皮。

黑皮青海料是最早被人们发现利用的。

其矿体裸色的皮章。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打灯结构及鉴别
和田料,于田料,戈壁料,俄料,青海料 打灯结构及鉴别
白玉特有的显微结构宏 观表现为特殊的内部纹 理,具有鉴别意义。用 强光电筒从侧面照射, 肉眼即可发现内部纹理 的存在。 白玉中的纹 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形式:均匀分布的云絮 状纹理类似天空中的白 云,呈细密的絮状均匀 分布(图 1 )。这种纹 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优 质仔料中。
白色仿玉玻璃在普通玻 璃原料中加入不透明添 加剂熔制成白色玻璃, 再雕刻成摆件、小挂件 (图7 ) 鉴别特征:没有油脂光 泽;强光照明、放大观 察可见有零星气泡;内 部非常均匀,没有玉纹 之类的东西存在;雕工 毛糙,放大观察可见玻 璃中典型的贝壳状断口。
白色大理岩 大理岩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CaCO3 , 常 作 为 建 材使用,色白、透明 度好时也可作为低档 玉石使用。市面上常 见大型雕件和小挂件 (图9 )。鉴别特征: 没有油脂光泽;内部 纹理与白玉迥然不同; 密度低,手掂份量轻。
韩 料 透 光 照
韩 料 透 光 照
4. 杂质 新疆产白玉除透闪石矿 物外,还有少量杂质矿 物存在。其中,只有石 墨矿物肉眼可见,呈细 小的黑点零星分布。白 玉中含大量石墨时,可 形成墨玉。因此白玉中 的小黑点也可作为识别 标志。 5. 密度 白玉的密度为 2.95 左右, 比大多数其它玉石的密 度大。用手掂时,有沉 甸甸的感觉。 常见赝品及鉴别与白玉 相似、常用来冒充白玉 的品种主要有白色仿玉 玻璃、白色石英岩、白 色大理岩等。
白色石英岩 石英岩是一种普通的岩石, 主要由石英矿物组成,质地 细密、透明度好时可当低档 玉石使用。由于石英岩价廉, 常仿冒白玉出售。 鉴别特征: 无油脂光泽;在某一特定方 向可见平行条带状构造(图 10 );遇酸发生化学发应, 释放气泡;硬度低,用小刀 可刻划。

昆仑玉石的分类

昆仑玉石的分类

昆仑玉石其实就是青海玉,是上个世纪新发现的玉种,隶属于软玉。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决定使用昆仑玉来做奖牌之后,昆仑玉名气大涨,也逐渐成为玉石市场上受欢迎的玉种之一。

昆仑玉的玉质特点与和田玉有些相似,但是品质不如和田玉,在市面上的玉石等级分类当中,只能算作是中档的玉石。

昆仑玉玉石的种类也不少,主要有下面几种,简单的介绍下。

首先是白玉。

这是昆仑玉的主要玉种,并且玉质也是比较好的,白玉在昆仑玉当中算是产量最多的玉石了,在玉石的行业里面,这种白玉都被称为是青海白,颜色主要是灰白色,腊白等等。

白玉的玉质比较细腻,个头也比较大些,透明良好,有些玉质特别好的白玉甚至是打到了羊脂玉的级别了。

青白玉。

质地细腻,多为半透明状,颜色多为青灰、浅灰绿等色,玉色清新淡雅,颜色不同又可分为:淡青白、透白青、鸭蛋青等等。

青玉:以深灰绿色、青灰绿色为主,质地细润,水头足,色泽较灰暗,多用来制作大件器皿。

烟青玉:烟青玉产量稀少,比较少见,其它玉种中几乎没有,也可以烟青玉是昆仑玉标志性品种。

其颜色多为烟灰色和灰紫色,依色泽不同,有紫罗兰、乌青玉、藕荷玉等等。

翠青玉:颜色多为浅绿色,外观酷似翡翠。

翠青玉很少是单独出产,多伴生于青玉或青白玉原石周围。

有一种全绿的翠青玉特别珍贵,此外,
翠青色多在白玉、青白玉等表面上形成俏色,也颇受市场欢迎。

糖玉:其糖色多为浅黄褐色,并夹杂有黑褐色、黄褐色斑点。

青海玉和和田玉的区别,青海玉和和田玉有什么不一样?好乐美饰珠宝学院!

青海玉和和田玉的区别,青海玉和和田玉有什么不一样?好乐美饰珠宝学院!

青海玉和和田玉的区别,青海玉和和田玉有什么不一样?好乐美饰珠宝学院!青海料又称青海玉或昆仑玉,是广义上的和田玉,产自昆仑山脉东缘入青海省部分,与新疆和田玉同处于一个成矿带上。

所以青海玉与和田玉在物质组合、产状、结构构造特征上基本相同。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青海玉和和田玉的区别,青海玉和和田玉有什么不一样。

青海玉和和田玉的区别1、颜色区别青海玉的颜色大部分都比较发灰,大多数都为灰白色,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沉闷的,而且没有生机感。

而新疆和田玉则不同,虽然也是白色居多,而且也不是纯白色,但是白中微微泛黄,给人的感觉是这块玉石是有历史感的,生命力也比较强。

即使是没有经过什么特殊的雕件,给人的感觉更为大气。

2、质地区别新疆和田玉是半透明的,既不是完全看不到内部结构,也不会像玉髓那样透彻,但是青海玉的透明度则要更高。

而且虽然青海玉质地也比较细腻,但是油润度也无法与和田玉相提并论。

新疆和田玉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油润度极高,不仅在视觉上人们可以感受的到,在摸玉的时候也像是在摸羊尾巴的脂肪。

3、内部棉絮呈现区别如果有专业检测仪器光照的话。

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青海玉的内部棉分布的比较分散,而且棉的颗粒也是比较大的;而新疆和田玉的内部棉则更紧密,更为细小,当然这也是新疆和田玉质地更为细腻的重要原因。

4、光泽区别与青海玉相比,新疆和田玉的光泽度更高,因为油脂性是比较强的,所以,新疆和田玉在视觉上给人的感觉要更为柔和,也更加舒服。

而青海玉的颜色是比较暗的,一般为灰白色,所以光泽度自然就要差一些。

5、油份和手感区别青海料:油份比较差,显得比较干、嫩,凝脂感不强,用手盘的话,显得很涩,很难盘活。

和田玉:油脂光泽很强,用手盘的话,很容易出油,盘久了感觉玉的表面变得很润,很油。

青海玉和和田玉有什么不一样产自新疆的和田玉自然是玉石之王,质地细腻,油性强,颗粒物质细小,有着典型的毡状交织结构。

和田玉中以羊脂玉品质最好,呈现凝脂光泽,油润沉稳,不浮不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昆仑玉,青海玉,俄玉不属于和田玉,有根本的区别!转自:五千年艺术品鉴定网近年来,新疆和田玉成为热门藏品,特别是2007年和田市政府颁布“禁采令”后更是成为稀有品种,上品千金难求。

但让普通消费者困惑的是,市场上似乎到处都是和田玉。

这是一些人为了自身经济利益,故意将俄玉冒充和田玉,有的则将俄玉与新疆和田玉混为一谈,说什么出产俄玉的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与出产新疆和田玉的昆仑山脉是“同一山脉”,还有人更是说什么“新疆和田玉与俄玉是出产在昆仑山脉的南北两坡”,以此夸大俄玉的品质和价值,欺骗消费者。

事实上,昆仑山脉基本上是我国的内陆山脉,与贝加尔湖直线相距数千公里,其间跨越中国、蒙古、俄罗斯三个国家,相隔有塔里木盆地、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蒙古的杭爱山脉、俄罗斯的唐努山脉等,根本不是什么南北坡。

与昆仑山脉南北相连的是喀拉昆仑山,而喀拉昆仑山北端的帕米尔高原与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接壤的地方,那里所产的白玉一般称之为阿富汗玉,这种白玉的品质还不如俄玉。

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的区别:近两年收藏和田玉热持续升温,导致资源过度开采几尽枯竭,可供市场上出售的和田玉很少,有真品也早被藏家收起来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和田玉其实绝大多数是青海玉、俄罗斯玉,许多珠宝商城里少有真正出自和田的白玉,羊脂玉更是难觅芳踪,一些大型珠宝城负责人对这一事实并不否认。

由此看来,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白玉基本上是青海玉或俄罗斯玉这一事实早已为珠宝业内人士所共知,但商家对消费者并不如实相告,说明了市场对青海玉和俄罗斯玉的接受程度还不高。

资料记载,青海软玉发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产于青海省格尔木市西南、青藏公路沿线100余公里处的高原丘陵地区,至今已开采的矿点大约有3处,在产出早期有昆仑白玉、昆仑玉、青海翠玉等不规范的名称。

青海玉是一种由微晶透闪石集合体构成的单矿物玉石,透闪石含量多数大于99%,杂质矿物较少。

具有产地不同而形成的鉴别特征:灰白-腊白色、黄灰色的白玉,有比较特征的石花、脑花、絮状僵花、水线、水露,翳状斑点;透明度较高的白玉,硬度稍低;以山料为主,少量的山流水料(戈壁料)产出,但未发现有籽料产出;抛光后的视觉感受是水气大而不是油性强,透视看得见玉里有水线(玉筋),而和田白玉没有。

青海玉以白玉为主,内多有辫子状的条纹,直观比较容易识别,这是青海玉不会与和田玉相混的重要特征。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

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

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5度。

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白玉,含闪透石95%以上,颜色洁白、质地纯净、细腻、光泽莹润,为和田玉中的优良品种。

羊脂白玉,质地纯洁细腻,含闪透石达99%,色白,呈凝脂般含蓄光泽,同等重量玉材,其经济价值远高于白玉,汉代、宋代和清乾隆时期都极推崇羊脂白玉。

在坊间,还有一招用来区分青海与和田。

和田玉有个很有趣的特征,就是它有类似人类皮肤一样的细小汗毛孔,是和田玉本身结构特征给人形成的外在感觉,而青海玉则没有这样明显的汗毛孔。

据说在和田,当地人向买主推荐的第一个鉴别方法就是这个。

这个比喻很形象,又直观,不相信可以用放大镜仔细看看。

青海玉在地质上可以列入和田玉的范围,商家可以据此对消费者有个交待,但作为新产地玉,青海玉被市场接受是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自1994年以来,新疆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产于青海省的软玉制品,由于其特征与传统和田玉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供货量大,价格相对低廉,一时对软玉市场造成较大的冲击。

昆仑玉雕件昆仑玉最初一些商家对经营青海软玉有不少顾虑,有不少信誉好的珠宝商行将青海白玉制品送到宝玉石检测中心做鉴定。

据说有些商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对外宣称不经销青海玉,以向消费者表明其经销的和田玉品质纯正。

也有行业内人士担心青海白玉会毁了和田玉市场;玉石收藏者和消费者也对青海软玉产品心存疑虑。

在近年的珠宝市场上,一些青海白玉制作的精美工艺品常因为担心市场接受程度而不愿言明原料产地,但在这些雕件上看到的烟灰色的云雾(烟青玉)和翠绿色点缀(翠青玉),正是青海软玉无法掩饰又不忍丢弃的胎痣。

据分析,造成青海软玉在市场上不易被接受的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出地带行政区划属青海省,在新疆销售是冠以和田玉名似乎名不正,称青海玉消费者又难以接受。

因为名称问题有过许多争论,鉴定机构为此也颇费心思;二是产量大,1994-1995年以及2003年以来是青海软玉生产的高峰期,其中又以白玉为主,产量达到每年数百吨,近年上千吨;三是品质不佳,多数青海白玉颜色呈灰白-腊白色,质嫩色新,被称为新坑料,不太符合和田玉评价的传统眼光,一时难以被同行接受;四是矿山开采成本低,管理无序。

青海软玉产出地属于高原丘陵地区,相对高差小,又靠近青藏出路,交通较为便利,因此开采成本大大低于和田玉;五是对青海玉科学研究不足,缺乏正确的宣传,没有及时地研究和推广。

近十年来和田地区大面积的在玉龙喀什河等地进行开采挖掘,现在和田已很难采到小似枣儿的白玉籽料,像鸽子蛋般大小的白玉籽料就是稀世珍品,要采到已近绝世的羊脂白玉那就更加难以想像了。

而随着消费者对白玉需求的旺盛,应该说,不管市场意愿如何,如今青海玉已在市场上大行其道。

据了解,从1999年以来,青海软玉白玉、青白玉的优质老坑料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因其质地细润、水头好、有灵气、杂质少,价格并不比新疆产的青白玉、青玉低,特别是优质青海白玉原料价格,由1992年的每公斤5元,飞扬到目前每公斤数千元甚至数万元。

据说许多人为没有及早地认识青海软玉在其价位低廉之时错失商机而抱憾。

以扬州玉石加工为例,由于和田玉石的价格成倍疯涨,多数玉器厂家纷纷采用青海白玉来代替和田玉,也带动了青海白玉的价格出现普涨。

据报道,扬州玉雕企业以前一般使用和田玉石雕琢小型的玉器产品,自从和田玉石涨价以来,扬州玉雕企业开始采用青海产白玉作为大件玉器的雕琢原材料,青海玉已成为和田玉石的首选替代品。

据商家反映,近年来情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青海白玉填补了目前市场上中档白玉的空缺,因其销售价格与目前玉石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相适宜而受众广泛,青海玉的身价也在不断看涨,尤其是白玉价格近两年在全国珠宝市场中一路走强,每年增值幅度在30%以上。

在国家2004年颁布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简称新国标)里,和田玉统冠所有理化性状为透闪石、颜色洁白的玉料,包括新疆和田玉、青海玉、俄罗斯玉。

新疆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易爽庭说:这三种玉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含铁和氟的钙美硅酸盐,且都是产自昆仑山一线。

但在现实操作中,是否有在河床上经过河水千年冲刷后的细腻润泽,往往才是藏家心中一块玉石是否值得收藏的点睛之笔。

如今的市场中,俄罗斯玉可谓生逢其时,借着玉器市场的繁荣与和田玉资源的匮乏而大行其道。

不少大把花钱购买和田玉的买家,最终发现手中的是一件俄罗斯玉,为此懊恼不已。

那么,如何识别俄罗斯玉,就成了收藏者绕不开的话题。

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从物理属性说,两者都属于透闪石类,构成差别不大。

而且俄罗斯玉的品质也较好,价格不断攀升,一些极品并不输于和田玉。

这就为两者之间的鉴别带来了微妙的影响。

从已有的资料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媒体开始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特别的白玉,这些白玉与和田玉非常相似,但怎么看就是感觉不太对头。

这些被发现的白玉其实就是俄罗斯玉。

一些鉴定机构此时也对这些俄罗斯玉进行了分析和鉴定,认为俄罗斯玉与和田玉在结构上极其近似,只是在组成上有微小的区别。

从这样的资料不难看出,和田玉与俄罗斯玉确实有差别,而这种微小的差别通过鉴定与检测也可以区分。

实际上,俄罗斯玉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进入市场。

玉器市场中的一线经营者最先接触到了俄罗斯玉,也对这种区别体会颇深。

他们指出,之所以要在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之间做一区分,是因为通常的俄罗斯玉达不到和田玉尤其是和田玉籽玉的质量,却以和田玉籽玉的身份与价格销售。

俄罗斯玉所谓鉴定与区分主要是针对这种情况,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一般收藏者必须完成两者的区分。

至于个别特殊的例子,如上好的俄罗斯玉,品质与极品和田玉都不分伯仲,它被收藏者认可,也会获得很高的价格,那又另当别论了。

相玉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判断俄罗斯玉与和田玉也是一个结合各方面特征综合分析的过程。

如果说,通过肉眼简单观察就能够看出不同的话,那就是俄罗斯玉的白。

俄罗斯玉从玉材的来源看,俄罗斯玉中95%都是山料,也有籽料,但是相对来讲,籽料在市场上比较少见。

与和田玉山料相比,俄罗斯料的脏(杂质)、绵、绺等较少,非常白,一块比较大的俄罗斯料也往往没有脏、绵、绺出现。

相对来说,和田玉山料的脏(杂质)、绵、绺则较多。

从玉质来讲,普通的俄罗斯料颜色很白,但却给人干、死、僵的感觉,缺乏油性与细腻。

如果细看内部结构就会发现,俄罗斯玉仿佛是一块块绵斑组成,而和田玉籽料却非常细腻。

用强光一打,内部结构呈细粥状,油性很强。

这一构成上的区别实际是最根本性的,也是最为精到的一点。

我们古代评价一块好玉,要讲它是否温润,实际上说的就是细腻与油性。

比如,我们把羊脂白玉作为玉的上品,,除了讲色度,一定也要润度。

俄罗斯玉恰恰是玉色很白,但是缺乏油性。

用有无油性一衡量,俄罗斯玉与和田玉高下立判,具体玉件一般也就区分开来了。

从近期新疆玉与俄罗斯玉的比较来看,仅就山料而言俄罗斯白玉一般隐约有点儿泛红,而新疆玉泛青。

再有就是看皮,是目前市场上最为流行的鉴别方法。

皮是籽料的特征,确切说,不只是皮,’,而是皮和棕眼和田玉籽料经历了河道中长期的天然冲刷与撞击,在表面形成了石皮和棕眠这是籽玉的天然特征。

以前的玉器厂雕玉的时候,籽料外皮都会被去掉,但是现在为了证明玉件的籽料身份,一般都会雕件上留下一小块外皮。

由于山料是没有外皮的,俄罗斯玉又大都是山料,因此留皮成为目前和田籽玉最好的防伪标志,无论是北京工、扬州工是上海工,和田籽玉都会留皮。

俄罗斯玉也有籽料,是湖区籽料,带有一种黑皮或黑红皮,皮子较厚。

这种黑皮实际上是一种杂质,但是,现在一些人却利用黑皮来做文章,比如用黑皮、黑红皮冒充和田玉籽料,或者还用黑皮做俏色。

应该说,黑皮与籽料的外皮是不难区别的,只需留心就是。

玉件大小不能作为判断玉件质地的绝对依据,但是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由于和田玉籽料通常较小,价格昂贵,雕活儿也就以小件为主,大器型在市场上较少。

因此,目前市面见到的摆件、玉牌、手镯等,都以俄罗斯玉居多,看到大件玉器自然要先画个问号。

俄罗斯玉往往带糖,和田玉山料也带糖。

可以说,带糖是山料的主要特征。

关于糖的看法,目前在市场认识上并不完全相同,有人喜欢,有人厌恶。

按照玉界传统的看法,糖属于玉料本身瑕疵的一种,所以,从和田玉的传统加工工艺出发,除非极其特殊的情况,糖一定会被去掉的,而为了迎合市场,俄罗斯玉的糖一般不会去掉,而且往往利用糖来进行俏色,无论是河南工,还是广州工,概莫能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