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影像与声音 参考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传播媒介和艺术媒介发展历程:
1原始时期,人们的交流主要通过面部表情手势和非言语的声音等身体语言来进行交流。
2在人们要求具体而比较精确的交流的强烈欲望去试下,口头语言诞生了。这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3文字和造纸术印刷术构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二次大革命。
人类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区分大体分为二类:
身体媒介:以人的生理器官为媒介材料,交流发生在几乎是面对面的实时,艺术表现为舞蹈、唱歌、演戏等。
再生性媒介:运用间接性的符号(文字、线条、色彩等)表达意义,依靠既定的编码和成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艺术表现为文学、美术、器乐等。
记录媒介:19世纪诞生了一中心的传播媒介,照相术使人和景物被精确定格在瞬间,录音术,电影和电视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相继出现。显示的声音和运动可以记录和还放。
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摄像机是将光波转变为电信号产生影像的。录音机是捕捉声音振动即声波并引发电场变化直接产生声音的。
视听媒介的记录性:作为记录媒介,电影电视的机器具有仿生的性质,即摄像机像我们的眼睛,录音机像我们耳朵。
视听媒介的负面作用:一视听等大众传播媒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破坏了民族文化中地区之前的多样性。二在视听媒介下成长的一代,常常把幻觉真实和生活真实混为一谈,影响他们对真相判断。电影理论领域史上具有里程碑
意义的是巴赞理论。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
和间接的反应过程,是对大脑吸
收的信息进行整序和处理的高
级阶段。
视听思维:视听因素在相对时空
中的构思。
经验思维:是一种追述能力极强
的思维方式,这种能力源于生动
的经验和丰富具体的细节。它的
构成因素不是词语而是动作,是
通过已往事件奇特片段模仿和
表演往事的形体动作。
非词语交流:在童年时代,人类
的交流基本上是一种非词语交
流眼神,手势。语调,音高,
动作等。
电影语言:影像按照选定的叙事
方式组织安排成符号和象征体
系,他们成为象征符号,或者可
以增添符号意义。
视听语言: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
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
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视觉停留:人眼在观看运动中的
形象时,每个形象都在消失后仍
在视网膜上滞留0.1秒—0.4秒
左右。
似动现象:如果把二个或若干个
相连画面以0.1秒速度连续划过
一个固定聚焦点时,我们眼睛必
将得到一个连续印象。即运动错
觉现象。
完形心理:是电影创造银幕世界
不可缺少的心理依据。即格式塔
心理,电影虽然只是记录现实一
部分,但观众却能依靠自己的视
听感知经验,通过积极心理活动
创造新的,甚至幻觉世界。
心理补偿:人的知觉可以根据生
活积累和视听感知经验,将缺失
部分补偿完成,从而形成完整形
象。
幻觉:在人脑中形成的,而人脑
却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弄清的
有机体。
电影幻觉特点:1银幕形象的形
成既不是在人的眼睛里,也不在
人的耳朵里,而是在人的大脑
中。2电影幻觉是一种无法抗拒
的生理。3对电影幻觉的感应和
认同不需特别的学习。
人类的童年时代(口头语言出现
以前),人类的交流基本上是一
种非词语的交流--眼神、手势、
语调、音高、动作等。
公元17世纪,物理学家牛顿首
次发现人的视网膜上的影像不
会立即消失。1824年,英国的罗
格特在伦敦公布了他的“视觉暂
留”理论。
卢米埃尔等人根据视觉暂留原
理和拟动现象发明电影。
视听语言特点:a、镜头不等同
于词语,它没有最小的信息单
位。b、词语语言的交流是双向
的,而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
的,即单向交流媒介。c、视听
语言基本规律:模拟人的视听感
知经验。视听语言使用的机器是
在记录现实,其选取的对象是现
实的影像,与现实物件有无限逼
近的类似性(短路符号)。
电影电视的媒介材料是光波、声
波,它的本性在于记录性。
视听语言基本规律:模拟人的听
知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d、
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格里菲斯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贡
献。故事电影的叙事手段不能涵
盖所有电影语言(非叙事电影依
然要运用语言)。
视听语言基本含义和规律:
a、媒介材料:光波、声波。
b、
视听媒介的本性在于记录性。c、
人们对影像的感知并不完全取
决与眼睛和耳朵的生理作用,还
赖于大脑对视听信息的处理和对视听幻觉的认同。d、没有最小信息单位。e、短路符号。f、是一种新兴的创造性语言。g、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拟人的视听感知经验和主观思维活动。
蒙太奇电影理论:是电影理论史上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理论,它使人们相信电影终于有了自己独立手法。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把无声镜头视为中性的素材只有按照构想顺序组接成蒙太奇语句后才能产生意义。
巴赞的照相本体论:电影不像其他任何艺术那样以人的参与为基础,而是现实与作品之间第一次排斥人的存在。巴赞为电影建立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本体理论。
电影不是戏剧,不是文学,不是音乐,电影就是电影。周传基教授《认识电影》。
文学语言与视听语言的差异总结:a、文学是静态的,需要审视;电影是动态的,它只留下深浅不一的印象。b、文学在作家的脑海中构成它的全部感知经验的选择因素;电影用摄影机和录音机进行视听感知经验的选择。c、文学需要对事件和人物进行描写;电影是发生在观众眼前的运动,是一种存在,观众是在观察一个过程,然后自己做出判断。d、文学的隐喻需要修饰语;电影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e、文学语言通过概括性的理解到达读者;电影语言是通过感知直接到达观众。
f、文字可以表达人的内心活动;电影停留在表象、外部或表象化的内心活动。
g、文字语言依靠的是文字和记忆力;电影语言凭借的是观众生活经验的视听记
忆力。h、文字的时间时间段的,
不连贯的。
视听语言与其他艺术语言1实在
的自然艺术2实用的艺术3环境
的艺术4雕刻艺术5绘画艺术6
戏剧艺术7文学等叙事艺术8舞
蹈艺术9诗10音乐艺术
艺术的崇高地位源于艺术文本
中的象征和隐喻。
观众对电影电视的认识包含了
几个层面:对影像的感受;将影
像与有关的感知经验联系起来;
对作为语言的影像的读解。
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意味着“隐
喻”,即上下镜头的关系是隐喻
性的或修辞性的。喻体的选择与
文化和知识有关。观众对影像的
感知有两层面:感官感知、认识
性感知。
安东里奥尼原则蒙太奇
空间调度喻体的选择主观、人为
来自场面本身随意、局部
自然、整体喻体、被喻体明
确、单一潜隐、多义之间的关系
镜头间的关系修辞的非修辞的
与叙事的关系对立的结合的观
察者的领悟主要依靠认知感官
性直觉与认知性直性知觉觉的
结合
费穆1947年《小城之春》堪称
中国诗意电影佳作。陈凯歌《黄
土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电影电视的语言本质上就是象
征和隐喻的。
摄影机的角度还是构成影片视
点的最重要的元素。平视角度给
人感受是平和自然平等的,仰视
常常给你以压力,具有较强的表
现力。
视听语言与舞台语言的不同:a、
观看者与对象间距离的变化;b、
景深的变化;c、对象大小的变
化;d、对象真实性的变化;e、
运动方式的变化。
光是视听媒介的基本媒介材料。
考察胶片技术性能:a、还原性
能--清晰度和逼真性;b、感光性
能--颗粒的粗细;c、色彩性能。
不同性能的胶片将产生不同的
影像。
光线是物体所固有的特征:光线
构成了塑造银幕的重要手段。不
同光线对人的生理、心理所产生
的作用是不同的。光线所形成的
阴暗、阴影常常暗示出人物、事
件的性质。另外由于人类与生俱
来的对黑暗的恐惧,人们常将那
些具有发射黑暗能力的物体或
背景与恐怖威胁神秘死亡联系
在一起。
色彩在本质上是光波,不同波长
的波具有不同的颜色。色彩是最
具有吸引力的视觉元素之一,是
依附在形状上的视觉元素,色彩
对人们的感情作用是直接的。
1、黄色:色彩中最明亮最
能发光的色彩。用于皇家表现威
严,现代时装表现聪明才智、青
春,用于战士,表现勇猛无畏。
2、红色:是较为纯正的色
彩,有力量感和兴奋感,可表达
喜庆、热烈特点与其它色共用往
往处于主导地位。
3、蓝色:是一种轻质冷凉
的色彩。与亮光为伍时,多呈现
积极向上的意境,与昏暗结合
时,有恐惧、迷信、痛苦的意味。
4、绿色:是大自然生命的
象征,价值和意义较单一。
5、紫色:极富多义性,明
亮时:高贵,虔诚,是智慧才智
的象征。深暗时,威胁压迫的感
受,迷信、蒙昧的体现。
《黄土地》的黄色基调最初源于
影片所拍摄的现实空间,黄土高
原、黄河。对色彩加以有意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