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
![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二1.1人口分布(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97b5bc50e2524de5187eea.png)
江南卑湿,丈夫早夭 ——《史记﹒货殖列传》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其它因素:
随着社会生 产力发展, 非农业因素 也影响着人 口分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便利的交通 使得扬州经 济发达,人 口稠密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
40-70万中等县
3. 阅读图1.8c,并与1.8a对照,说明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 的影响。 3.地形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海拔 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密度大。芬兰 北部地势较高,人口密度较小。
4. 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和周边城镇的人 文因素。 4.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 中心。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2. 阅读图1.8b,并与图1.8a对照,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说明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芬兰南部和沿海地区,降 水较多,气温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相反,芬兰北部气温低, 降水稀少,人口密度较小。
100万以上人口大县
地级市300万以上
156.6万(2018年, 湖北人口最多的县)
1121万(武汉) 2153万(北京)
深圳市只 有发展40 年历史, 由于发达 的经济吸 引了众多 人口
新疆建设兵团
政策
叙利亚难民 战争
自主阅读
2020 “锡慧在线”开学第一周
三、学以致用:
当时约4%的人口 分布在约占全国土 地面积64%的西北 地区
课堂小结:
一、世界、我国人口的分布:不均衡性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
![人口分布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ce2e262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1a.png)
4.探讨芬兰超过1/4的人口集中在赫尔辛基及 其周边城镇的人文因素。 赫尔辛基是芬兰首都,政治、经济、文化和 科技中心;芬兰最大港口城市,交通便利, 经济较为发达及开发历史悠久。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三、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 我国目前人口已超过14 亿。
• 总体看,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呈现出东南多、西北少的特 点。
原 因: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
高纬地区 终年严寒
热带雨林区 气候湿热
3、各大洲人口分布
20% 18.641%7.79%
18%
16%
14%
12%
10%
8%
6% 4% 2%
4.34%3.51%2.80%2.59%2.50%2.19%1.93%1.72%1.71%1.38%1.37%
0%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思考 1.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范围?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为何人口较少?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南半球相同纬度范围内,陆地面积小(或海洋面积广),人口分布少。
2、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稠密区
欧洲 西部
南亚
第一章 第一节 人口分布
课前导入
图中圆圈所示范围内人口过亿的国家有7个,总人口超过40亿,占 全球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
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 坦、孟加拉国、日本、菲律宾
这里居住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地 球上的人口分布具有怎样的规律?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工业 企业集中在城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 工业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共44张ppt)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1(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0574d44580216fc710afd50.png)
28亿 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
二、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的时间变化——非匀速性
(1)农业革命前:缓慢 (2)农业革命后:加快 (3)工业革命后:明显加快 (4)20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
2、人口自然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
柱状统计图的判读: (1)读图名 (2)读图例,辨别 柱子的颜色、长短表 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间 不同大洲、同一大洲 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 ,确定其含义。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自然增长水平
发
达 国
保持较
家 低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变化趋势
增长 缓慢
比较稳定
社会保障制度健 低速增长
全、生育观念的 转变等
少数国家 是负增长
人口问题
人口增 长过慢 ,甚至 人口负 增长, 人口老 龄化
人口政策
影响 ?
发 展
水平
中 国
较高
家
增长 很快
政治上的独立, 民族经济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
※※人口增长过慢的影响(发达国家): 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②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③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题; ④劳动力不足; ⑤国防兵源不足; ⑥青壮年负担过重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的原因?
自然增长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原因
变化趋势 人口问题 人口政策低水平
出生率 (%)
死亡率 自然增长 新增人口 (%) 率(%) 数(万)
埃及 日本 中国
6398 12687 126743
2.5 0.94 1.40
0.65
1.85 118.36
0.82
0.12 15.22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课件(共44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课件(共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7b8ef12312b3169a451a4b9.png)
P3 活动
1.第一年: 增加人数 200000×2%=4000
10年后, 总人数 200000×(1+2%)10=243799
10年后, 一年增加人口 243799×1.7%=4145
2.说明人口数量增加与自然增长率、人口基数 有关。
3、世界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不平衡性
P3图1.4(二战后)
2010年各大洲和地区按人口由多到少排序: 亚、非、欧、拉美、北美、大洋洲
原因: 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问题突出; 进入荒时代:“民工荒”、“生源荒”、“兵源荒”等; 性别比例失衡,未来将有3000万男光棍; 失独家庭达1000万,渐成社会特殊群体;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出生率 死亡率
人
原始型
时
口 增
传统型
差
间
异
长
空
模
间
自然增长率
式
现代型
低
2010年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由多到少的排序: 亚、非、拉美、欧、北美、大洋洲
50年来各大洲和地区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由高到低:
非、拉美、亚、大洋洲、北美、欧
自然增 人口增 原因 长水平 长特点
今后变 典型国 人口政策 化趋势 家
发
达 保持较 国 低水平
家
增 长 缓 慢
水平较高
发 展 中
每年新增 人口占世
发达国家为人口过少犯愁
在世界人口出生率最低的25个国家中,22个为欧洲发 达国家。欧洲已有18个国家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其中最着 急的是俄罗斯。俄罗斯是世界上人口减少速度最快的国家, 总人口现已降到1.42亿左右,每年净减少人口几十万。
俄罗斯:专设怀孕日 鼓励已婚夫妇造人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分布(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分布(4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96c34dc011ca300a7c39017.png)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3分钟时间)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 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 亚、菲律宾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有哪些?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 气候、地形、水源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口的分布 (44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第一节 人口的分布 (44张PPT)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 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22e32f6c85ec3a87c2c533.png)
生产力水 平高低
生存环境、 生活水平、 医疗水平
出生率 死亡率
人口增长 数量变化
2、人口自然增长的空间变化
1950-2010年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的增长 (1)读图名 (2)读图例,辨别柱子的颜色、长短表示的含义 (3)比较同一时间不同对象、同一对象不同时间柱子的长短,确定其含义。
1、到2010年止,各大洲按人口由多到少如何排序? 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北美、大洋洲。 2、2010与1950年相比,人口增长数量由多到少如何 排序?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3、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1、人口增长模式构成、类型
出生率
a、构成指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b、类型: 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1)、人口增长模式 转变开始的标志:死 亡率的下降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
假设达州市某地2014年共出生128人,死 亡90人且该地2014年年平均人口数为10000 人,计算该地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数、人口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数:128-90=38(人)
人口自然增长率:38/10000×100%=0.38%
发展中国家
人口增长太快:1、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2、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卫生、交通等各方面的社会开支扩 大,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对 资源需求增大,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弃物增多,造成资源和 环境问题,人地矛盾进一步被激化。
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计划生育。
高中地理必修 二第一章第一 节人口的数量 变化
新人教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新人教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3fb7e8e20029bd64783e2ca0.png)
• 思考各人口稠密的原因?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一)自然因素 • 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
的中低纬度地区; • (1)高纬度:严寒,人口稀少 • (2)干旱的沙漠,戈壁:降水量极少,生
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无人区 • (3)湿热的雨林:人口稀少 •
三.我国人口分布
• 1.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
中国各省人口分布图
• 2.我国人口分布:黑河---腾冲一线,
•
东南:面积占36%,人口
96%
• 占4%
西北:面积占63%,人口
• 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原因?
练习题
作业
中国人口演变进程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戊戌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 •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1969 •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改革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部图
教材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 人口的比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表现:
• 1.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 口的 85% ;
• 2.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3个,分别是:中 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 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 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 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5亿)>拉丁美洲(5.51亿)>北美洲(3.29
亿)>大洋洲(0.33亿)
共计:75亿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与城镇分布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 (一)自然因素 • 1.气候: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较为适宜
的中低纬度地区; • (1)高纬度:严寒,人口稀少 • (2)干旱的沙漠,戈壁:降水量极少,生
存环境恶劣,人口稀少,无人区 • (3)湿热的雨林:人口稀少 •
三.我国人口分布
• 1.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黑河---腾冲
中国各省人口分布图
• 2.我国人口分布:黑河---腾冲一线,
•
东南:面积占36%,人口
96%
• 占4%
西北:面积占63%,人口
• 结合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原因?
练习题
作业
中国人口演变进程
•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戊戌 •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 •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1969 • 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改革
必修二第一章人口
第一节人口分布
一·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部图
教材世界人口分布图
世界各大洲和地区人口占世界总 人口的比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平衡,表现:
• 1.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 口的 85% ;
• 2.世界人口过亿的国家有13个,分别是:中 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 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 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
• 亚洲(38.7亿)>非洲(8.69亿)>欧洲(7.25亿)>拉丁美洲(5.51亿)>北美洲(3.29
亿)>大洋洲(0.33亿)
共计:75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课件(共40张PPT)可编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6dc3bd6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c.png)
【变式训练】(2009·全国文综Ⅰ)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 (1)甲市可能是 (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持续增加
数量多
增长缓慢
增长加速
明显加快
空前增长
人们获取食物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害水平差,人口死亡率高
生产力水平提高,食物供应稳定可靠,死亡率下降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人们获得充足的食物,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很低
人类对自然环境开发利用和改造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增强
规律方法技巧
人口的三种型态
比较项目
扩张型(年轻型)
静止型(成年型)
收缩型(老年型)
示意图
形状
下宽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
底部变窄,形状像清真寺顶部塔形
底部收缩,上部变宽,金字塔已变形
(2)人口的年轻化和老龄化
项目
人口年轻化
人口老龄化
人口年龄结构趋势
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
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死亡率的下降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2、人口增长模式的时间差异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高
高
高
高
低
低
低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件第一章第一节人口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8d3ed492b84ae45c3a358c23.png)
第二十五页,共43页。
案例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 在地势的第三级阶 梯上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气候
气温 降水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
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 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
,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北
北纬(běi wěi)20°~60°
• ( 2 ) 从 全 球 来 看 , 近 9 0 % 的 人50口0米居 住 在低_平_ _ 半 球 , 尤 其 在
_____________地带最为集中。
200
沿海
•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_______以下的_____ 第四页,共43页。
•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 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分析(fēnxī)如下:
分布区
原因
区域性 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 居历史悠久; 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十六页,共43页。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分布区
原因
人口密集区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区域性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易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 人口稀疏区 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
极洲大陆区
第十七页,共43页。
案例
我国人口集中分布 在地势的第三级阶 梯上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自然环境因素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案例
气候
气温 降水
北半球温带地区适宜农业生产和人类居住,
80%的人口分布于这一地带
热带干旱地区,人口
集中分布在气候凉爽、
主要通过植被间接影响人口分布,不同植 降水相对较多的高原、
,有的地区则人口稀少。 北
北纬(běi wěi)20°~60°
• ( 2 ) 从 全 球 来 看 , 近 9 0 % 的 人50口0米居 住 在低_平_ _ 半 球 , 尤 其 在
_____________地带最为集中。
200
沿海
• (3)从海拔来看,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________以下的_____ 第四页,共43页。
•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 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分布地区不平衡,人口 稠密区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其分布分析(fēnxī)如下:
分布区
原因
区域性 人口密集区
亚洲东部与南部
①世界古老文明中心,人类聚 居历史悠久; ②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第十六页,共43页。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分布区
原因
人口密集区
西欧
①资本主义发展最早; ②商业贸易活动频繁; ③世界重要的工业地带
区域性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 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
易区
北美洲、亚洲的高山和寒冷地带;撒哈拉、中亚、澳大 人口稀疏区 利亚的沙漠地带;亚马孙、刚果河流域的湿热地带;南
极洲大陆区
第十七页,共4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课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1.1人口分布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59862fcba1aa8114531d93b.png)
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 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 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 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②在干旱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4)土壤、矿产资源等 2、人文因素
(1)人类发展不同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交通等因素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巴西迁都后, 新首都巴西 利亚附近人 口激增
政治
战争使得 叙利亚城 市人口大 量流失
军事
唐人街 是海外 华人的 聚居区
文化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 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适合人类居住
(2)地形 地势低平地区是人类的主要集居地。
(3)水源 ①河流、湖泊沿岸地区,人口较为密集。
东亚人口稠密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总体特点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势低平地区是人类的主要集居地。
2、具体表现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分布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绿洲,山麓地带 积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 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②在干旱地区,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
(4)土壤、矿产资源等 2、人文因素
(1)人类发展不同阶段
农业社会; 工业社会
(2)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
(3)历史因素
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4)政治、军事、文化、交通等因素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Hale Waihona Puke 1.芬兰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南部及沿海地区,北部地区人口少。
巴西迁都后, 新首都巴西 利亚附近人 口激增
政治
战争使得 叙利亚城 市人口大 量流失
军事
唐人街 是海外 华人的 聚居区
文化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1)气候 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适合人类居住
(2)地形 地势低平地区是人类的主要集居地。
(3)水源 ①河流、湖泊沿岸地区,人口较为密集。
东亚人口稠密区:中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中南部
一、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气候对芬兰人口分布的影响:
分析芬兰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总体特点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地势低平地区是人类的主要集居地。
2、具体表现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的优势,利于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分布特点:分布在盆地边缘绿洲,山麓地带 积小,且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内陆高原地区较为凉爽,适宜居住。
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分布PPT幻灯片
![高一下学期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第一章 人口分布PPT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beacaf5fd1f34693dbef3e32.png)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低平 地区、中低 纬度地区和 沿海 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 区的是(多选)
A.恒河平原 B.亚马逊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A.恒河平原
B.亚马逊平原 C D H 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湿热的平原地区,而在凉爽的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
南半球同纬度为何人口较少?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 地区、 纬度地区和 地区的趋向性。
F E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 C.西欧平原 A (2)根据图3,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接近或大于 %
(2)根2据0图13,1六年大洲1中0,月距海3岸12日00千凌米范晨围内,的人成口占为洲总全人口球的比第例接7近0或亿大于名成% 员的婴儿丹妮卡
在菲律宾降生。
2021年世界人口总数最新数据,截止2020年12月14日,全球 23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7585204179人,世界人口排名:中国 以1400050000人位居第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 1354051854位居第二,第三至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 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
1.自然环境因素:最基本因素,其影响逐渐减小
但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具有一定趋向性(规律)的。 因而划分出两个迥然不同的自然和人文区域 人口密度相同的两个地区,人口分布的格局却不尽相同。 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经济为主;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选) 亚马逊平原 C.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及文化教育等存在不同,人口集中分布区也不同。 人口密度:单位面积内的人口数量。 平原地区人口一定密集、高原地区人口一定稀少。 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经济为主; 垂直分布: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原和丘陵地区。 线东南方36%的国土居住着96%的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经济为主; 亚马逊平原 C. 海陆分布: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200千米范围内的地区;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趋向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人口稠密区的是(多选) (2)根据图3,六大洲中,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的人口占洲总人口的比例接近或大于 % 2021年世界人口总数最新数据,截止2020年12月14日,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人口总数为7585204179人,世界人口排名:中国以 1400050000人位居第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度以1354051854位居第二,第三至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 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 热带多雨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湿热的平原地区,而在凉爽的高原和山区,如南美洲的巴西高原、非洲的东非高原。 海陆分布: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200千米范围内的地区; (1)根据图2,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什么纬度?
1.1人口分布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共41张PPT)
![1.1人口分布 课件-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共4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3fc5b948d7c1c709a1453f.png)
19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自
气候
然 因
地形
素
水源
20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气候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 稀少区。同样,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
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
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
居的历史悠久。
15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 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2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 下问题: ●地球上人口分布有什么 特点? ●哪些因素影响人口的分 布? ●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如何解释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 ●如何解释人口合理容量?
3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Section 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4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解读】
本节重点落实“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运用资料 是指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图文资料。行为 动词是“描述”,是对事物特征进行形象的描写或叙述。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自
气候
然 因
地形
素
水源
20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气候
一般来说,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适宜人类居住。高纬度地带,由于严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类的生 产和生活,人口稀少。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由于降水量极少,生存环境恶劣,往往成为无人区或人口 稀少区。同样,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也不适宜人类居住。
●东亚人口稠密区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
日本中南部等地。南亚人口稠密区包括印度、
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这两
个地区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
居的历史悠久。
15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分布极不 平衡,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 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
2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在本章,我们重点探讨以 下问题: ●地球上人口分布有什么 特点? ●哪些因素影响人口的分 布? ●人口为什么会迁移? ●人口迁移有什么特点? ●如何解释区域资源环境 承载力? ●如何解释人口合理容量?
3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分布
Section 1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4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人口 分布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课标解读】
本节重点落实“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运用资料 是指运用世界、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图文资料。行为 动词是“描述”,是对事物特征进行形象的描写或叙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 1.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 (1)高纬度地带---严寒 (2)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降水量极少 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3.气候适宜地区----中低纬度地区 地形
市。 (4)北美东部
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原因是:有 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原
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 久。 (3)欧洲西部
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 亚、菲律宾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有哪些?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 气候、地形、水源
降水量极少
气温:北纬20度--60度 适宜
1.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
(1)高纬度地带---严寒
(2)干旱的沙漠、戈壁 地区---降水量极少
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3.气候适宜地区----中低 纬度地区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 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3)欧洲西部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
近80%的人口居 住在海拔500米 以下的低平地区, 原因是?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 势低平地区。平原地 区地形平坦、交通便 利、易于开发,是人 类的主要聚居地。
例如,我国的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印度的恒河平原,都 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 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 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 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 较为密集。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 人口稠密。在干早地区,有水灌溉 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例如,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图1.7)
•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 2、经济发展水平 • 3、历史因素 •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 不同、社会生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 点也不同。
• 农业社会以个体农生产为主,人口主要 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 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 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从全球来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 纬20度---60度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 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 低平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继续思考: 3、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几个?原因是什么?(2分钟时间)
第一章 人口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 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 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 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分布
本节课标: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描述影响人口分布的 因素。
(1)从全球来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度---60度地带最 为集中。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 北纬20度--60度最为集中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原因是:经济发 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4)北美东部
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原因是:经济发达, 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从上面的 图中,我 们发现: 各大洲和 地区的人 口分布极 不平衡。
亚洲、非 洲和拉丁 美洲人口 约占世界 总8年年 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 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 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 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 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 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 洲西部地区。
•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 现为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 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 小结
•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 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 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小结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度--60度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 区。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 1.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 (1)高纬度地带---严寒 (2)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降水量极少 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3.气候适宜地区----中低纬度地区 地形
市。 (4)北美东部
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原因是:有 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原
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 久。 (3)欧洲西部
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 亚、菲律宾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有哪些?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
• 气候、地形、水源
降水量极少
气温:北纬20度--60度 适宜
1.过于寒冷、干旱的地区
(1)高纬度地带---严寒
(2)干旱的沙漠、戈壁 地区---降水量极少
2.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3.气候适宜地区----中低 纬度地区
(1)东亚 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部。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明中心,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2)南亚
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国。原因是:有世界古老的文 明中心,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
(3)欧洲西部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原因是:经济发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
近80%的人口居 住在海拔500米 以下的低平地区, 原因是?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 势低平地区。平原地 区地形平坦、交通便 利、易于开发,是人 类的主要聚居地。
例如,我国的华北平 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印度的恒河平原,都 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 水源进一步影响人口的具体分布。 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 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 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 较为密集。例如,北美五大湖地区, 人口稠密。在干早地区,有水灌溉 的地方往往成为人口聚居地。例如, 我国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图1.7)
• 1、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 2、经济发展水平 • 3、历史因素 • 4、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生产力水平 不同、社会生方式不同,人口分布的特 点也不同。
• 农业社会以个体农生产为主,人口主要 分布在农业发达地区。
• 工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得到空前发展, 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工业企业集中在城 镇,导致人口向城镇聚集。在一些工业 发达的地区,形成了人口密集的城市带。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从全球来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 纬20度---60度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 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 低平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继续思考: 3、世界人口稠密区有哪几个?原因是什么?(2分钟时间)
第一章 人口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 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 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 理容量。
第一节 人口分布
本节课标:
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2.运用资料,描述影响人口分布的 因素。
(1)从全球来看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度---60度地带最 为集中。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 北纬20度--60度最为集中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原因是:经济发 达,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4)北美东部
包括美国东部和加拿大东南部。原因是:经济发达, 人口大多聚居在城市。
从上面的 图中,我 们发现: 各大洲和 地区的人 口分布极 不平衡。
亚洲、非 洲和拉丁 美洲人口 约占世界 总8年年 底,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 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 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 日本、墨西哥、埃塞俄比亚、菲律宾等。
•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人口分布的 状况。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 较高的地区,人口稠密,如我国 东部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欧 洲西部地区。
•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表 现为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如东亚、南亚的人口稠密区。
•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对 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 小结
• 世界人口的分布状况是自然、人 文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地势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易于开发,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 水源
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 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小结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1)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尤其在北纬20度--60度地带最为集中。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 区。
(3)从海拔来看 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
(2)从距离海洋远近来看 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的以内的沿海地区。
仔细观察上图,思考: 1、世界七大洲都有人类居住吗? 2、世界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纬度、距海远近、海拔) (3分钟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