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的争论

合集下载

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二)

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二)

《中国中医药报》6.15】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二)其实医学是一门人学,是一种生活方式生命科学领域,远未达到可以肆谈统一或唯一的境界,我们完全应该宽容地珍惜传统精华,加以弘扬。

现在对中医持反对或者告别态度的大致有三类人:第一类人主张惟科学主义逻辑,以西方科学标准衡量一切。

在他们看来,但凡从结构上找不出严密的依据又没法用逻辑关系进行说理的,就不是科学。

这是学术观点之争。

第二类人因为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有迷恋西方的倾向,因此持反对态度,这是对西方的盲从。

第三类人则有借此哗众取宠“作秀”的嫌疑。

对于这类杂音,不必太在意。

回顾历史,关于对中医是“扬”还是“弃”的存废之争,已是自北洋政府拟“取消中医”以来的第四次。

事实上,在国外也曾经有过废止中医之说,但均以失败告终。

日本也曾有过这样的争论。

然而,到了上世纪50年代末,日本医学界开始出现“复兴汉医”的声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巅峰。

中医是以哲学为基础的,擅长从宏观上捕捉现象,而不仅仅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机械模式。

这次有人提出要“废除中医”,原因是“中医不科学”。

而科学的含义是什么?医学的含义又是什么呢?其实科学的含义是多样的。

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我们讲“科学的”,往往是相对于迷信而言的。

就知识形态而言,我认为中医是带有历史烙印的传统科学形态。

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那是毋庸置疑的,因为中医相对于迷信来说是科学的。

这就引申出一个更大的问题:怎么来看医学?就“狭义的科学”来说,历史上或者目前所遵循的主要是指物理科学,物理科学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它是用还原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用数字化表达。

从这个含义上来说,我说一句可能很多人都会吃惊的话,“现代西方医学都不是科学。

”这是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说的,他叫库恩,美国人,这是他在50年前就发表的一种议论。

他认为医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是生物科学,他认为生物科学尚够得上科学标准;医学的另一块,更为重要的,也是医学的主体———临床医学,却远远够不上科学的标准。

近年来中西医之争

近年来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之争近年来"中西医之争"又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美籍华人名医、美国明道大学校长张绪通博士(西医内科学、哲学、法学博士),以聆听他对"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记:您是位西医学博士,后又学了中医,可以说学贯中西,您是如何看待"中西医之争"的?张:我记得邓小平时代曾有二派,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是坚持走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道路,还是参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发展中国经济,一度曾争论不休。

后来小平同志讲了一句至理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才结束了这场争论。

"中西医之争"其实也是一样,总得有一个硬道理;安全、有效、能让广大民众看得起病的医学,才是受不同肤色老百姓欢迎的医学。

这就是评判一门医学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硬道理。

美国有个电视广告,说的是一位经放化疗后的癌症病人,全血细胞下降,一付病入膏肓的样子,经用美国安进公司(Amgen公司)生产的"Epogen"(促红细胞生成素)、"G-csf"(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放化疗辅助药物后,精神旺健,追逐孙儿戏耍,享尽天伦之乐。

任何一个经放化疗后的癌症患者看了这样的宣传后,难能不动心? "Oxycontin"(奥克斯康定)是美国普渡(PurdueFrederick)药业公司的名牌产品。

该药具存"强力长效麻醉止痛"的疗效,经吞服或嚼服后,药效可长达12小时。

普渡药业推出该药品时宣传说:"与所有其它短效止痛药相比,奥克斯康定几乎没有上瘾的风险,即使此药被误用,也没有危险性。

"既安全又有效,使得奥克斯康定的年销售额高达10亿多美元,还不计公司股票暴涨。

但了解这类药物的医生们都知道,"Epogen"虽能快速提高红细胞,但可导致血栓、心肌梗死、心脏病突发和肾脏衰竭。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中西医之争是指中医学和西医学在医学领域中的理论、实践和治疗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和争议。

这种争议在不同的社会、文化和医学体系中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看法:支持中医的观点:1.整体观念: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注重身体的平衡和和谐。

这与西医的分析和分治方法有所不同。

2.个性化治疗:中医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质和生活环境,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中草药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草药等自然资源进行治疗,一些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减少化学药物的副作用。

4.长期效果:一些人认为中医治疗能够在长期内调理身体,改善整体健康,而不仅仅是解决症状。

支持西医的观点:1.科学证据:西医强调科学方法,注重临床试验和大量实验证据的支持。

一些人认为这种方法更可靠。

2.病因病机:西医注重病因学,强调对疾病的生理和病理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更直接地针对疾病。

3.先进技术:西医在医疗技术和设备方面更为先进,如影像学、微创手术等技术的应用。

4.迅速缓解症状:西医治疗方法通常能够更迅速地缓解症状,适用于一些紧急情况。

中立和整合观点:1.综合治疗:有人认为,中西医各有其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充分发挥两种医学的长处。

2.个体选择:不同的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更倾向于中医或西医,治疗选择应该基于患者的偏好、病情和医生的建议。

总体而言,中西医之争并非是非黑即白的问题,更应该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重,探索中西医整合的可能性,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四)

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四)

【《中国中医药报》6.15】何裕民对中西医世纪之争的反思(四)科学发展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谁能在中医理论方面进行创新并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摘取诺贝尔大奖的人。

鲁迅曾经在他的文章里头谈到过,他小时候父亲得病了,中医给他开的方子要用的药引子是一对原配的蟋蟀,这件事情成了人们指责中医的证据。

其实这是当时那位医生给自己预留的退路,假如你这个病治不好的话,他可以说你这个药引子找的不对……这种欠缺实证的东西其实是中医的糟粕。

但随着这种批评,中医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去糟粕,留精华的过程。

科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告别谬误的过程,这是恩格斯说的,西医也同样,比如关于激素的认识。

中医人,的确有一个怎么大胆地和过去保持某种距离的问题。

不要认为古人记载的都是好的,今天疾病谱的变化,可能使得过去的方子不太适合今天的人群。

既然,她是种科学,就应该持科学精神、科学态度来对待她,而科学精神中核心的就是质疑、综合与创新。

另外中医人还需要自信,不要对自己的传统,也是摇摇摆摆的,好像西方医学说得有道理,然后我摆到那边去。

有很多问题,应该很自信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医要在自我批判中走出夹缝。

中医理论有缺陷,但她又有着丰富的实用价值,包括相当的科学意义。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将中医理论称之为“一个苦涩的酸果”。

中医理论有着涵容性极大,理论偏向模糊、笼统,过度注重整体和功能的概括,忽略了对结构、细节的分析,概念和理论范畴存在着意会性、非确指性等模糊的特点。

基于以上的思考,对中医理论既不能简单地摈弃,也不能盲目地弘扬。

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在两极之间寻找第三条途径,那就是:解析传统理论范式,以现代科学精神为主导,结合实证研究,重建中医理论的范式。

具体就是对原有中医概念的解析批判以及对原有理论体系的解析批判。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博士曾说过,中国人要拿诺贝尔奖的肯定在中医领域。

我想,谁能在中医理论方面进行创新并取得突破,谁就有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摘取诺贝尔大奖的人。

中西医论争!

中西医论争!

中西医论争!一、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论争:近代中国医学史的核心问题是中西医的比较与抉择。

西方医学的大规模传入,造成了国内中医、西医两种异质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

因而,通过比较并作出抉择便成为中国医学界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围绕这一问题,医学界人土提出了多种观点,表现出多种态度。

中西医之间出现正面的论争,是民国建立以后的事情。

1916年余岩刊布《灵素商兑》,率先向中医基础理论宣战。

论争涉及阴阳、五行、运气等内容。

其后20年间,中西医日趋对立,论争日益激烈,卷入者也越来越多。

1922年恽铁樵著《群经见智录》,正面回应余岩的挑战。

其间中西医界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中医界以陆渊雷、吴汉仙、陆士谔等人的言论较有代表性,而西医界人士多是应和余氏的主张。

1988年,杨[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屏蔽]著《内经之哲学的检讨》,从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研究《内经》,同时也是批驳余氏废止中医观点的力作。

1、恽铁樵与《群经见智录》余云岫早年留学日本,受明治维新时废止日本汉医思潮影响,于1916年发表《灵素商兑》,否定《内经》,诋毁中医理论。

恽铁樵于1922年著《群经见智录》,次年著《伤寒论研究》,是中医界第一个挺身而出应余云岫挑战者。

《群经见智录》是恽氏学术思想的奠基之作,他在该书中提出的关于《内经》基本理论的创见,对构成中医学基础的**,六气等作出较令人信服的解释,具有较高的水平。

恽氏提出,《易》和《内经》都依四时立论。

在此基础上,恽氏指出,“五行为四时之代名词”,“《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藏,其来源本于天之四时(Yun Tieqiao. Study in Five Elements. In: Intelligence shown in classical medical Books. Wejin: Yun’s Publishing House,1922,21.恽铁樵:群经见智录,五行之研究第八。

武进恽氏铅本,1922:21)”。

因而提出中医学的五脏乃“四时之五脏”的命题,揭示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奥秘所在。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

中医与西医的争辩

一直潜水。

看了某些评‎论忍不住说‎几句。

说中医多么‎好,多么神奇的‎某些同志,请你们拿出‎证据。

请问中医所‎谓的火,气是从何得‎知的?能拿出证据‎吗?谁看见所谓‎的火,气之类的东‎西了?别把中医上‎升到哲学高‎度,治病就是治‎病,与哲学有何‎关系?中医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很神奇,很玄妙。

中医其实很‎晦涩。

你可以说,舌上厚腻就‎是“湿”,但湿究竟在‎身体内以什‎么为代表?没人明白。

你说,“湿”是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等等等...... 你说的出来‎么?不同的症状‎,可以是同一‎个病,同一症状,可能有不同‎原因,中医,肯定有一套‎理论,但,,这套理论只‎是为获得病‎人的信任感‎本身却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首先非常感‎谢您的关注‎,不管我们是‎不是意见统‎一,这不要紧,最主要的是‎通过和谐的‎讨论,互相了解,此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吧?您提出的疑‎问,对中医的看‎法,相信,代表了绝大‎多数对中医‎不了解的朋‎友的看法,您提出的疑‎问非常注重‎,所以,趁着今早吃‎早饭的功夫‎,我回复您一‎下,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当然,我不能强求‎您对中医产‎生兴趣,至少,我觉得看过‎之后,您对中医一‎定会有一个‎新的认识。

您所说的中‎医没有证据‎,我完全理解‎,因为您用西‎方的询证医‎学的西方哲‎学方式,来思考中医‎了,打个比方,您在VIS‎T A操作系‎统下,安装一款V‎IS TA不‎兼容的软件‎,而您说是软‎件程序错了‎,系统没有问‎题,又好比,用西方写实‎主义油画(很逼真的那‎种)的眼睛,欣赏中国的‎大写意山水‎画,您认为画的‎不像,中国人物画‎没有按照透‎视法则,古代画家没‎有谁画过素‎描,水粉,也没有谁学‎过透视,您认为这种‎比例不对,不符合科学‎的解剖学结‎构,也没有画影‎子,不符合实际‎观察,这就是错误‎的,这不是艺术‎了。

中国和东方‎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境界美”和“精神美”,认为只是追‎求外形的准‎确不是真正‎高层次的艺‎术。

中西医之争与中国文化

中西医之争与中国文化

中西医之争与中国文化近些年来,医学界中西医之争日趋激烈,在这场争论中产生了许多派别,诸如重构派、改造派、中西医结合派、现代化派、补天派等等。

不管有多少派别,基本上是两派:西化派和中医派。

中西医之争不是孤立的医学之争,而是中西文化一百多年来争论的一部分。

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西方文化逐步进入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在所难免。

20世纪,中西文化曾进行过激烈交锋,西方文化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优势,占据着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基本上就是照搬或参照西方的,如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式等,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对我国的经济、文化已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至于中国各部门的管理,包括医药卫生管理,基本上是搬用西方的方式。

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些就被淹没、埋藏,而有的文化却顶住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没有被淹没,仍然屹立东方,例如,中医、太极拳、京剧、书法等等。

如何看待中华民族文化,在这场争论中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中国文化古、深、精、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的鼎盛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诸子立说,许多经典均出自这一时期,例如《易经》、《黄帝内经》、《孙子兵法》等等。

这些经典著述问世已达二千多年,道理深奥(许多当代入还不能完全读懂),论述精辟(《老子》不过五六千字,《易经》也不超过万字),其中《易经》立论之高,目前还不知道何人能超过,《黄帝内经》仍是中医的最高经典,离开它就谈不上中医。

中国文化实用。

计算机的二进制就是受《易经》阴阳学说的启发,美国人在战场上怀揣《孙子兵法》打仗,日本人经商除《孙子兵法》外还读《论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女尸,两千多年了,肌肉还有弹性,是依据什么理论?靠什么技术?决不是现代的理论技术。

古代没有经纬仪、没有罗盘仪,其军用地图是如何绘制的?张松的入川地图无论如何粗略,刘备毕竟还是用它入川做了蜀王。

如果说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传说,那么张衡的地动仪是实实在在的,他是根据什么原理、理论、工艺制造出来的?无梁殿、悬空棺都是中国人的独创,都江堰的设计也决非不是依据中国人的理论。

中西医世纪之争乃中西文化之急反思

中西医世纪之争乃中西文化之急反思

中西医世纪之争乃中西文化之争的反思市中医院余惠民最近几年,有一个时髦的口号,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时让人精神振奋,个人认为,这一号召应该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复兴,所谓精神文明,应是思想素质及人文文化这些形而上的东西。

纵观一百多年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已经是“西风”(欧美风)东渐,日甚一日,中国传统文化节节退让,特别是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更是遭到外夹击,反对的声浪一波高于一波。

几乎濒临生死存废的危难境地,中西医之间,要么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要么是剑拔弩,全面抗衡。

西医是主流,中医是配角,甚至是配角也要让你出局。

皇皇大法——宪法所载之“中西医并重,同时发展”没有落到实处。

中医兴亡,匹夫有责,值此之时,每一个中医人都应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是中西医世纪论争乃中西文化的抗争。

我们要从源头上厘清一些是非观点,爱我中华,振兴中医。

一、历史的回顾1、洛克菲勒财团的资本阴谋“当今世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今天重温这个论点,针对中医的实际情况,就深深地感受到毛主席哲学思想的高屋建瓴,深刻伟大。

中医是中华民族健康祛病之本,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脊梁。

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中医会在中国人手中被消灭,也不会理解有些中国人为什么要消灭中医。

也有人会说,中医现今还是有发展的,国家是重视的,但不客气地说,现在的中医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了,而是完全西化了的或中西医结合的“中医”了。

过去,我们这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中医书”的中医人,对自己的现状,中医的从业环境等等感到不安,焦虑,尤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国人总是对中医过不去,而不像日本、国这些受汉文化影响的民族,既尊重传统,又发展现代科技,过着如鱼得水,滋滋润润的生活,一直到前段时间,我从一些资料中查到了中医遭遇的困境有其根深蒂固的历史上的原因,即洛克菲勒财团为代表的欧美财团强大外力压迫。

对中医实现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是美国洛克菲勒财团在1927年策划的消灭中医,进而以美国的西医实现中国医药行业的一个资产过渡的阴谋,即打着现代化的旗号,行消灭中医之实。

浅谈中西医结合

浅谈中西医结合

杨 金 菊 杨 树 德
山 西 铝 厂 职 工 医 院 ,山 西 河 津 043300
中西 医如何 结合 ,是 医学 领 域 亟待 解 决 的重 大 课 题 。经过 长期 实践 ,我 们深 刻 认 识 到 中西 医 结合 是 一 个全 方位 、多层 次 、多靶 点 的综 合 性 结 合 ,是 一个 复 杂 的系统工 程 。应 从 思想 认 识 、方 法 、理 论 与 实 践 等 方 面 相结 合 ,并 要 与 时俱 进 地 引 入 现 代 科 学 技 术 ,才 能 不 断地完 善 和发展 。
亘 金盟 生 12 箜 卷第 6期 Research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D ∞2 Vo1.2 No.6
文 章 编 号 :1674-4616(2010)06—0326—02
浅 谈 中西 医结 合
中西 医学 在 研 究 方 法 上 也 各 有 所 长 和 不 足 。 中 医学侧 重 于用系 统综 合 的 方法 研 究对 象 ,而 西 医 学则 是 用分 析还 原 的方法 研 究 对象 。但 需 要 明确 的是 ,还 原与 系统 、分 析 与综 合 ,绝 非彼 此 排 斥 ,互 不 相容 。由 此 看来 ,只有 两种 方法 有 机 整合 才 是 中西 医结合 的最 佳途径 。现 代科 学方 法论 由还 原 分析 转 向系 统综 合 , 但 还 原 论 认 识 的 重点 在部 分 ,忽 略 了 整体 性 ;系统 论 认 识 的重 点在整 体 ,而 对局 部 认识 不 足 。现代 科 学 系 统方法 是将 还原 分 析与 系 统综 合 相结 合 ,系统 综 合是 以还 原分 析 为 基 础 。没有 还 原 分 析 对组 成 整体 各 要 素正 确 细 致 的认识 ,就 不 可 能 真 正认 识 整体 ,系 统综 合也 就无从 谈起 ]。

中西(医)之争

中西(医)之争

中西之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出席第十五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的交流发言麻福昌第一次参加中国科协年会,有机会与省内外专家学者相互认识,相互切磋,受益匪浅。

出席这次年会,有各个领域的各个方面的朋友,涉及的面非常广。

我是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的,属于贵州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然而我也是科学技术协会的,我也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贵州省中医学会、针灸学会、制约逻辑学会、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研究会等属于科协的法人学术社团的会员,不仅如此,在座的有我们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好些同志,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科协与社联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此,我的发言就是围绕我提供的年会论文来说的,我是以医为业的医者和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社科工作者,长期以来的中西之争,特别是中西医之争,我印象深刻。

和而不同,面对人类健康与疾病,并肩携手,难道非争个水落石出,争出个高下吗?我们办有几个网站:欢迎光临教正。

去我们网站里查看,这是我们一贯的理念,在这里零距离聆听各位的发言、教诲,非常荣幸,这是一种缘份。

有的同志自称是草根,其实草根同样有真正的英雄,知识学问往往没有必要做草根非草根之分。

文化知识不论东方西方,不论哪家哪派,都没有必要做高低贵贱之分。

我的发言是围绕我的论文进行的,题目是中西之争,在这里只讲我的主要观点而已,文章的主旨是“人天合一太极表达式”。

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在我们眼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人天合一太极表达式就是这种理念。

小小寰球地球村,不论东方文化,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所创造的宝贵财富,应该是和而不同的存在,无疑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能够做高低贵贱之分吗?例如,西方信仰圣经,东方信仰易经,这无可厚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俗,体现人类文化的多姿多彩,文化的多元性特色。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尤其是少数民族的文化,乃是非常珍贵的人类文化,我们岂能歧视呢?在我国,西学东渐,五四以后,不少“知识精英”,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几乎采取否定的态度,数典忘祖,这是很不正常的。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

中西医之争的看法中医与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它们在理论基础、诊断治疗方法以及疾病观念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引发了中西医之争的讨论。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中西医之争的不同观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代表,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等传统概念之上。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疾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调或五行失调所引起的。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通过询问病史、观察舌象、听诊脉搏和按摩腧穴来辨识疾病。

治疗方法以中药、针灸、推拿等为主要手段,旨在通过调节人体内外环境,达到平衡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

西医则是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细胞学、生理学和解剖学等基础科学之上。

西医强调病因学,认为疾病是由病原体感染、遗传变异或环境因素所导致的。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手段,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病理数据来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使用药物、手术和物理治疗等,旨在通过直接消除病因或缓解症状来治疗疾病。

中西医的不同在于其理论基础和诊疗方法的差异。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和平衡阴阳,强调预防为主,治疗病因和症状,注重调理身体的内外环境。

西医则注重疾病的具体病因和病理变化,强调治标和治本,通过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因此,在不同病种和病情下,中西医在诊断和治疗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效果。

尽管中西医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方法,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对立的关系。

中医和西医在疾病的治疗上可以互为补充。

许多疾病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下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慢性疼痛病症,西医可以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而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推拿来调理身体,提高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一些慢性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中医的中药疗法在调节体质、辅助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然而,中西医结合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根据地将两种医学体系随意混合使用。

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诊断和治疗需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中西医辩论应该相结合800字

中西医辩论应该相结合800字

中西医辩论应该相结合800字中西医是两个迥然不同的医学体系,面对人类的疾病,两者既相互对立、激烈竞争,又应该相互依存、相互结合,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有人说,中西医根本无法结合,因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

我认为,恰恰因为不同,才有结合与互补的空间。

中西医不是可否结合的问题,而是如何结合的问题。

笔者赞同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关庆维先生的观点:“中医是高维度的‘象医学’,不可用低维度的生物医学的标准和规律,来评价、指导甚至约束中医药学。

”恰恰相反,由于中医是一门整体医学,善于整体把握、综合治疗,因此中西医结合应以中医为主导,以道驭术,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下使用西医药,把西药作为中医的化学药来使用,这样会让西药疗效最大化,而副作用最小化。

尽管中医药的发展很不理想,但西医仍然从中医的整体理论中得到了启示,免疫球蛋白这种有利于改善人的整体免疫力的药物,就是在中医整体理论的启示下研制的;西医在治疗过程中辅以中成药,也是常见的事;部分西医甚至开始学习中医,从而成为素质优良的全科医生。

据笔者所知,日本韩国已经大量注册了中医的传统处方,美国和德国也在系统地对中医药进行研究。

从中医方面看,西医的部分检测手段已被中医广泛运用,用以辅助望闻问切,或用以验证治疗效果;有些疾病,中医所开药物中,往往也包含西药。

从这个角度看,中西医的结合已在自发地进行着。

以笔者自身的经验来看,兼通中西医的医生诊断的思考更为全面,诊治的方式更为丰富,治疗的效果往往更好。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中西医结合基本上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这属于本末倒置。

要想使中西医结合取得更好的效果,就应当解放思想,从医疗领域的崇洋媚外观念中解放出来,放手推动以中医主导的中西医结合机制,形成以道驭术、以整体带动局部的正常关系。

为了让中西医结合普遍化、制度化,笔者建议改变目前中西医各行其道的局面,而在医学教育、各级医院、治疗过程和医疗卫生领导结构等各个相关环节全面推行中西医结合,逐步提高中医在国家医疗体系和中西医结合中的权重,并最终过渡到以中医为主,实现以道驭术。

中医与西医到底在争什么长达数百年的中西医之辩

中医与西医到底在争什么长达数百年的中西医之辩

中医与西医到底在争什么长达数百年的中西医之辩自古以来,中医与西医之间一直存在争论。

每一方都坚守自己的观点,认为自己的医学体系是更为有效和科学的。

然而,这种争论并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中医与西医各自有着不同的理论基础和治疗方法,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到这两种医学体系的互补性和共同点。

首先,中医与西医的分歧源于两种不同的医学理念。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每个器官和系统都相互联系和依赖。

因此,中医注重平衡和调整身体的整体功能,通过草药、针灸等方法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相比之下,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分析和诊断,侧重于采用药物、手术等科学方法来治疗疾病。

这种不同的理念导致了两种医学体系的分歧。

其次,中医与西医的分歧也源于不同的治疗方法和医学技术。

中药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药物结构和配伍原则,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疾病。

中药以其温和和综合调理的方法,擅长长期和慢性病的治疗。

而西医则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放射学、超声波等,通过精确的检查和分析,快速定位和诊断疾病,并通过药物和手术进行治疗。

两种医学方法各有优势,在不同的病情下,可以相互借鉴和补充。

另外,中医与西医的争论还涉及到研究方法和证据的问题。

西医更加注重客观的实证研究和临床试验,追求科学的证据支持。

而中医则侧重于经验总结和传统文献的研究,强调临床实践的结果。

这种争论涉及到医学研究的方法论和观念的变迁,在科学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以科学为基础,不排斥任何一种研究方法,而是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医学体系。

其实,中医与西医之间并没有对错之分,两者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和西医可以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综合性的医学模式,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健康。

正如中国古代的名医张仲景所言:“医者,言也,行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也,安危之所,不可不察也。

”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是为了治疗疾病和保护人民健康而存在的,我们应该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摒弃偏见,客观理性地对待中医与西医之争。

80年前《大公报》上一场中西医之争

80年前《大公报》上一场中西医之争

80年前《大公报场中西医之争摘要:在20世纪初期的“科学化”思潮中,《大公报》上关于中西医的论争就带有着别样的意义,这并不是“正确”与“错误”的争论。

而《大公报》在面对此种论争时兼容包并的态度,不得不说具有某种超前的“现代性”。

关键词:《大公报》中医西医争论20世纪之前,中国人对于西医进入中国这个现象还不算是很在意。

在中医先生的面前,那些穿着白大褂的传教士医生竟然还略微有些和蔼。

可是当“科学化”、“现代化”的思潮席卷中国之后,事情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一些人认为,无论中医有多久的历史.它毕竟不是“新”的。

也不是“科学”的。

因此,在这种观点下,要摒除其他中国旧有观念的同时,取缔中医也就理所当然了。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中医也就开始了争论、辩解,在理论上为自己寻找存在的必要。

每当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所突破.并对医学产生影朱振欢先生响时,这种争论就立刻又激烈起来。

然而,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以“五行说”为基础的中医与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之间的争论还是有些“关公斗秦琼”的意味。

就像两个操着不同语言的人在自说自话。

医学毕竟是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所以,在这场古今大战中,无论行医的不行医的,懂医的不懂医的.都要来插上一嘴。

1927年在《大公报》上的关于中西医的一场争论。

像一面镜子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以及媒体本身对于医学科学的认识。

回顾这段历一欢上糨》■科◇跏的讨论——读“障李颐君’后”。

作者显然不赞同对西医的批评。

他指出.李君之死是因为中国不具备起码的公共卫生设施,而非西医的问题。

和西医相比,中医“这种盲人瞎马的冒险方法,也不知道葬送了多少有用的青年”!他认为西医能够治愈伤寒病症,认为:“‘现代医学’(虽然)没有什么特效的治疗可以减短伤寒的病程,唯一的善法,是一方面给以安静的调养,维持病者的体力,以期得到最后的胜利,一方面施以谨慎的看护,观察病势的变动,以防加杂病的发生。

”【习一周之后,11月12日的《大公报》又登载“中医果真不会治伤寒么?——读‘医学的研究’书后”一文,讨论继续下去。

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第二话没有西医之前的中医

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第二话没有西医之前的中医

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第二话没有西医之前的中医正哥闲话近现代中西医之争第二话没有西医之前的中医首先,在没有西医之前我们中国人只有中医药为广大人民群众防治疾病。

也许有人会说,正哥这不废话吗,没有西医之前,自然只有中医。

正哥说的是我们中国,你比方说日本、朝鲜等国,没有西医之前就不仅有着自己的传统医学,而且也有中医,因为中医比西医传入他们国家更早。

中医药学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善的理论体系,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是中国三大国粹之一,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曾一度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应当说现代西医学出现之前,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但至今为止,未被现代西方医学所替代的,恐怕只有中医学;究其原因就因为中医学具有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并贯其始终且一脉传承。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完善始于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的问世。

《黄帝内经》和《难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药药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奠定了“辩证施治”的诊断学和治疗学基础。

这四部医书的著成确立了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为中医药学不断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汉代之后,历代中医在中医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对疾病的认识、医方的创制、新药的发现等方面不断充实内容,从而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分析内伤杂病的脏腑辨证学说,完善了辨证施治体系。

诸如唐宋时期的主要医学著作《脉经》、《巢氏病源》、《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对中药学的完善,到了金元时期,中医理论上又有突破和创新,临床上也有较大的发展,其中以“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和朱震亨为主要代表的“清热派”、“攻下派”、“补土派”和“滋阴派”四大医学流派,在医学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突破性创新,大大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对国内外均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明代至近代,是我国医学史上集大成而又有创新的重要时期。

中医,一个跨越世纪的争论

中医,一个跨越世纪的争论

中医,一个跨越世纪的争论一我相信在世界医学史上,没有哪一门医学像中医这样起伏沉浮,饱受争议。

从1835年美国传教士创办广州教会医院,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允许传教医师合法进入华北、华中、华南各大中城市。

一个多世纪过去,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

本来说真理越辩越明,道理越讲越清,可时至今日,中医的辩论就像一场旷日持久的游戏,仍然没有统一定论,正反两派,相互对垒,口水大战从未止歇。

近百年来,西医在国内发展迅猛,早已成为我国的主流医学,在医疗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

随着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西医像一个升级版的神话,可以换肝、换肺、换心、换肾。

比较之下,中医技术似乎相差悬殊,一个火箭升天,一个老牛破车,不可同日而语。

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中医,整体萎缩,在科学卫士的质疑声中,无法显示充分的自信,在一些重大的医疗决策上缺少应有的话语权。

质疑者认为中医中药缺乏科学,在药性、成分、含量、毒副作用方面模棱两可,语焉不详。

虽然中医界一直在努力寻找,积极回应,但是中医药的传统理论总是难以让人信服。

2015年10月5日,当诺贝尔奖委员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这三位专家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的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曾谈到青蒿素的发现是受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发。

该书有几句记载青蒿的话,让困惑中的屠呦呦眼前一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尽服之。

”葛洪留下这十五个汉字,像芝麻开门的咒语,使迷茫中的屠呦呦看到了神的指引。

按理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于中医药来说应该是一个提振信心,证明自我的机会。

可是质疑者抢先发声:中医不要自我迷醉,屠呦呦获奖与中医药没有任何关系!本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重大意义是倡导从天然药物里提取药物,以此转变整个医学的发展模式。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与希望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与希望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与希望中西医结合已经成为了治疗疾病的先锋,但是在这个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和希望,并且介绍一些当前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困境1. 治疗方法的不协调性中西医结合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中西医治疗方法的不协调性。

由于中西医学从根本上各自追求不同的治疗方法,中西医学的结合容易导致治疗方法的不协调性,甚至直接抵消彼此的效果。

2. 信任问题中西医的广泛实践需要一个广泛的信任网络。

这个信任网络在医学领域中是难以建立的。

受教育和经验不同的医生可能会对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有不同的看法,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选择。

3. 教育中西医结合在教育方面面临着许多难题。

因为西方医学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理论上比中医更为先进,所以学生们更倾向于学习西方医学。

这意味着中西医结合的理念上,学生学习的时候难免会体现出浅薄的学术思想,这会影响到他们对中西医结合形式的理解。

4. 科研中西医结合学科培训缺乏资源和资助,因此难以进行跨学科研究和生产高质量的医学论文。

这样,实践和理论发展都缺乏基础,难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使用。

希望1. 理解和认识中西医学领域需要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必须充分了解两种医学的历史和治疗方法、一系列的原理和优点等方面的知识。

这样,当我们与整合医师合作时,就能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工作。

我们需要为更多的医生提供中西医结合的培训,掌握中西医的基本知识。

该理念需要被普及,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和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我们还需要对医学院进行改进,为所有感兴趣的学生和医学专业人员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3. 研究我们需要更多的经验和研究来证明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性。

并且更多的付诸实践,制作医技咨询和建立基本的指南,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我们应该通过跨学科研究发现其弊端,减少中西医学结合的缺点。

结论中西医结合是医疗体系中重大的进步。

虽然中西医结合尚面临一些实践性困难,但希望该学科的教育、研究、发展及实践持续升级,并迅速发展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新兴产业。

纠偏“中西医结合

纠偏“中西医结合

在寻找中医的前途这条道路上,产生了很多口号。

“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国际化”,以及现在已经不太被强调的“中医科学化”。

总体来说,就是要使这一古老的医疗体系在今天仍然发挥价值,相关的产业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在各种构想和战略并没有取得共识的情况下,中医与现代科学的拼凑关系发展了几十年,问题也在不断积累。

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反思中西医结合以及中医现代化?本刊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陈其广,2022年他开始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医典籍研究及英译工程”秘书长,触及中医药领域。

2022年任中医药国情调研组执行组长,对中医药战略多有研究。

“中西医结合”误区《南风窗》:“中西医结合”提出了半个多世纪,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它在实践中并不成功,“中西医结合”的本意是什么?陈其广:这个问题是目前中医药发展方向一个关键性、根本性的问题。

关于中西医结合,其实有一个重大误区,很多人包括中医药界人士在内,都认为这是党和政府关于中医药工作的一个大政方针,这个认识其实是不正确的。

如果说党和国家关于中医药或者说整个国家的医药有一个最基本的大政方针的话,那应该是中西医并重。

中西医并重是宪法早就规定了的,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又反复强调。

那么中西医结合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新中国成立以前,一些领袖人物主要是出于统一战线的考虑,从团结中西医这个角度来讲的。

当时的“中西医结合”,主要是说中西医互相之间要有一个平等交往的局面,讲的是一个政治上的问题。

这个口号到后来尤其是建国初期有一个转变,从团结中西医人员转移到了中医西医在医术上互相学习。

现在很多人尤其一些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科技比较重视的人士持批评意见,首先是因为结合是一个模糊概念。

从词义学上来讲,它可以有多种解释,可以是联合、配合、混合,也可以是融合。

含义不清,各方理解不同,造成了今天对于中西医结合有很多不同看法。

现在一些权威人士也主张中西医融合,但思想界是不认可的,专门研究医学哲学的专家认为中医药和西医药的哲学基础完全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的争论在为中西医结合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人们的反思似乎回到了原点: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提倡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国家,中国的这条路究竟该如何走编者按:2009年第34期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刊登了记者张冉燃的专题报道《忧患中医》,包括《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的争论》、《来自“科学”的挤压》等内容。

作者通过对中医药界多位人士的采访,回顾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科学性争论等的历史和现状。

本版将分两期刊出部分内容,供广大读者参考。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链接内容为编者所加。

“中西医结合”方针已提出约半个世纪,今天仍在承受追问和质疑。

“这让搞这个专业的一些人觉得尴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穆大伟说。

他说,中西医结合的出发点本是“西学中”,即用西方现代医学的方法整理、挖掘中医药学这个宝库,然而,半个世纪后,西医反客为主,其强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中西医结合遭到西医界的忽视、忽略,甚至在中医那里,也受到冷落,被认为名为发扬中医、实则消灭中医;;“结合一点,消灭一点,完全结合,完全消灭”。

在为此支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后,中国的医道中人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似乎回到了原点:作为世界上少有的提倡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相结合的国家,中国的这条路选对了吗?毛泽东:西医学习中医有关政府官员对这一抉择显得颇为自信。

西医出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当过赤脚医生,自称为“野路子”的中西医结合医师。

2007年,他在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上说:“我们的中西医结合,应该说比西医(或现代医学)和中医到了更高的一个阶段,只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如果哪一天我们真的做好了,我们一定是处在人类医学里面最高的境界。

”在他看来,中医、西医一起来解决问题,是一个很好的结合,但从长远、从根本上说,只有把中医、西医两者结合,创造成一体,也就是创造出中国医学,才能说真正达到中西医结合。

50多年前的1956年,毛泽东就萌生类似想法。

他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

”这被认为是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原始出处。

此前的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首届全国卫生大会上,即将“团结中西医”确立为卫生工作三大方针之一。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王振瑞是知名医史专家,他分析说:“团结中西医是基于当时现实国情的一种必然选择。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面对民众贫病交加、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

中医有几十万人的人员优势,西医有防治传染病、地方病等的技术优势。

“在这种困难时刻,只有中西医团结协作,才能迅速改善当时的医疗条件和卫生状况。

”王振瑞说。

他的研究还表明,在第一届全国卫生大会上,除落到字面上的“团结中西医”外,还有一个虽未宣传、却在执行的中医政策,即“中医科学化”。

王振瑞说,此时的“中医科学化”,其实说的是中医医生的科学化,即对经考核合格准予执业的中医,通过“进修”进行现代医学的改造,使其变成“科学医”。

换言之,“中医科学化”就是让中医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理论,如解剖、生理、细菌、病理等。

此项政策执行几年后,1955年11月19日的《人民日报》刊载了当时卫生部副部长贺诚的检讨,题为《检查我在卫生工作中的错误思想》。

贺诚暴露他的“错误思想”包括:“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虽然号召了中西医互相学习,但在实际工作中则只着重要中医学习西医学”,“我的团结中医是从临时应急观点出发,并且认为终必以西医代替中医”,“我认为中医的前途将是:由城到乡,由乡走向自然淘汰”。

此番检讨的背景是,自1953年开始,毛泽东对卫生部轻视、歧视、限制中医的做法提出批评。

1954年,毛泽东强调,“今后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西医学习中医,而不是中医学西医。

”当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的社论,认为:“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研究中医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11月23日,中共中央在批转中央文委党组《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中提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大力号召和组织西医学习中医,鼓励那些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西医,采取适当的态度同中医合作,向中医学习,整理祖国的医学遗产。

”此种氛围下,1955年,卫生部举办了第一期全国性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下称“西学中”班)。

“中西医结合就是从西医学习中医开始的,西医学习中医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王振瑞评论道。

崔月犁:不知不觉把中医消灭了1955年12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社论《开展祖国医学的研究工作》,认为:“西医学习中医学术,必须是系统地学习,全面地接受,然后加以整理和提高。

”王振瑞说:“这是几十年来一直发挥着指导作用的‘系统学习,全面掌握,整理提高’十二字方针在媒体上的最早表述。

”很多当事人一度对“西学中”的意义不解,对学习中医产生抵触情绪。

李经纬是第一届“西学中”班的学员,目前是中国著名医史学家。

去年他在《中华医史杂志》发表“八十自述”,提及当年他参加学习的状态:“首先由于解除思想上困惑之需要,自己下决心系统阅读历代中医外科著作与综合性医书之外科内容。

”1958年,李经纬等首届“西学中”班学员毕业。

同年9月25日,卫生部呈递《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班情况成绩和经验给中央的报告》,称学员们“逐步对中医发生兴趣,觉得越学越有内容。

特别经过他们亲手以中医的学术治好了不少病人,他们亲身体会到,用中医学术治病,确有较高疗效。

比如:有一黄疸患者,病势危急,西医治疗无效,后由学员李经纬用中医办法治好了”。

毛泽东批示:“此件很好”,并说“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据穆大伟介绍,此后,全国有计划地举办“西学中”班一直持续到1976年左右,各种脱产或不脱产的“西学中”班俨然成为一项群众运动。

穆大伟认为,“西学中”班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第一个里程碑,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长为中西医结合的中坚力量,陈可冀、吴咸中、沈自尹等佼佼者相继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大奖。

在“西学中”轰轰烈烈的势头下,1978年,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崔月犁看到的情况却是,“中医那时已经被破坏得很厉害了”。

崔月犁晚年在自述中写道,“文革”前全国有371所县以上的中医院,最后只剩下171所,这剩下的171所,基本上是西医掌权,里面的医疗方法也基本上全是西医,即挂着“梅兰芳的牌子,唱着朱逢博(美声唱法的音乐家)的调子”;同时,全国中医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有34万,仅占总人口0.34%。

,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中低级人员,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很小。

崔月犁分析了中医困难的原因:“有些人在指导思想上不明确,不是在发展中医或者发展西医过程中进行中西医结合,而是直接以西医替代,嘴上承认中医是科学,实际心里还是认为中医是落后的,不知不觉把中医消灭了。

”“直接以西医替代”,就是被一些中医从业者诟病的“中医西医化”。

他们认为,从结果上看,中西医结合就是中医西医化。

北京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以“振兴中医”为己任,该中心主任张晓彤是卫生部原部长崔月犁之子。

他说:“毛泽东的政治理念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法宝。

在对待中医的问题上,毛泽东沿袭他的政治理念,但医学毕竟不同于政治,应该让政治的归政治,医学的归医学。

”卫生部原中医司司长、被称为“中医司令”的吕炳奎,1981年为《浙江中医杂志》撰写《如何认识和对待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长期并存的问题》。

他认为,“‘文革’前的17年,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出现过一些曲折或者是大的曲折,但由于得到党的重视,中医事业得到了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文革’十年浩劫,中医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

吕炳奎认为,“文革”期间,在中西医结合方面形而上学猖獗,提出了“人人学中医”、“在1985年要创造新医药学的雏形”、“赤脚医生是中西医结合的主力军”等“耸人听闻的、严重脱离实际的口号”。

结果是,“中西医结合一时成了卫生工作的中心,一切隶属于中西医结合,服从于中西医结合”,“西医发展受了影响,中医濒临被消灭的境地”。

张晓彤对“中西医结合”的评价是“一个政治口号、一种行政号召”,“既然承认中医是科学的,为什么又将中医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寄托在西医学术身上?为什么不能让中医按照自身规律,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呢?中西医结合就是要用西医取代和改造中医,它对中医的伤害,比西医更为严重”。

“纯种马优势派”比拼“杂交稻优势派”穆大伟淡淡一笑,没有正面反驳这种观点:“的确听到过这种说法,我认为他们不了解中西医结合的目的,也不了解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

”他强调,中西医结合的使命从来都是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中国医学科学,只是其采取的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

王振瑞认为,关于中西医结合会使中医学消亡的担心是多余的,几十年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并没有导致中医学的部分的消亡,反而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一种科学能否存续,最终取决于社会对它是否存在需求。

如果真的完全丧失了社会需求,它便自然地走向消亡。

“但即便到了那时,与其视之为消亡,倒不如认为其可贵的经验和精神以新的形式获得了永生”。

自19世纪西医比较系统地传入中国,就有人试图调和中西医,并发展成近代中医的代表学派;;中西医汇通学派。

其代表人物张锡纯在上世纪上半叶因撰写《医学衷中参西录》,被奉为“实验派大师”。

张锡纯的实验,并未引发“中医西医化”和反“中医西医化”之间的争论。

王振瑞认为,中西医汇通派的医家和中西医结合的从业者,在“立场、研究方法和目的上有本质区别”。

前者站在中医的立场上,用思辨和类比的方法,将西医学知识融于传统中医学体系,建立新的中医学即“新中医”;后者立足两种医学之上,用实验科学的方法,阐释传统中医学的规律,发掘中医学的理论精华和经验真知,使之与现代医学体系相融合,建立统一在实验科学基础上的新医学。

张晓彤说,正是因为二者在出发点和目标上的巨大差异,中西医汇通派仍属中医流派,中西医结合则出自一种虚妄的想象。

具体而言,在研究对象上,中医关注整体状态下的人,西医研究机体的结构和功能,从研究方法上,中医重系统,西医重还原,“这些难以中和的差异决定了中西医的结合只能是一个看似美好的乌托邦”。

穆大伟强调,中西医结合有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的差别。

“初级阶段的中西医结合,包括诊断上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上的治疗方法与药物相结合等,高级阶段则是两个医学理论体系的融会贯通。

”王振瑞认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相融难度甚大,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并不都是成功的,但不能因此而否认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

在某种意义上讲,不成功也是一种收获。

长期从事医学人文研究的王一方在《医学人文十五讲》中将两派比作“纯种马优势派”和“杂交稻优势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