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合集下载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伤害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伤害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伤害评估车辆碰撞事故是目前道路交通中最常见的交通事故之一,其中乘员头部伤害问题备受关注。

针对这一问题,利用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对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头部伤害进行评估和预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头部伤害评估方法,并探讨其在交通事故研究与安全性能改进中的应用。

1. 引言车辆碰撞事故每年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乘员头部伤害则是事故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评估车辆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伤害的严重性和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实验方法成本高昂且耗时,同时无法涵盖所有可能的碰撞情况。

因此,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方法成为评估乘员头部伤害的一种有效且经济的选择。

2. 碰撞模拟仿真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碰撞模拟仿真技术是一种利用计算机对车辆碰撞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的方法。

它基于数学模型和力学原理,通过对车辆结构、包括车身、座椅和安全气囊等进行建模,模拟出碰撞事故中的动力学响应。

碰撞仿真软件,如欧洲EEVC(European Enhanced Vehicle-safety Committee)提供了丰富的车辆模型和碰撞模拟算法,可以模拟不同碰撞速度和角度的事故情况。

3. 头部伤害评估指标在车辆碰撞事故中,头部伤害的严重性及潜在影响需要通过一些评估指标来进行衡量。

常见的指标包括头部加速度(HIC)、颈部剪切力(Nij)、脑组织应力(BTS)、颅骨应变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碰撞模拟仿真软件得到并进行分析,进而评估事故中乘员头部的受力状况和伤害程度。

4.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进行碰撞模拟仿真前,需要采集车辆、道路和乘员等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预处理。

车辆数据包括车型、尺寸、材料和安全装置等信息;道路数据包括碰撞位置、碰撞角度和碰撞速度等参数;乘员数据包括身高、体重、头部位置和颈部刚度等。

通过精确采集和处理这些数据,可以提高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头部伤害评估模拟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头部伤害评估需要通过设定初始条件和模拟碰撞过程来计算头部伤害指标。

汽车侧面碰撞响应与乘员保护分析

汽车侧面碰撞响应与乘员保护分析
于 45 N的 外 力 ) . k 。
3 拟碰撞分析 模
资料显示 , E ER 5模拟碰撞的前 7 ms 在 C 9 0 假人出现了最大
加速度脚 。因此本节着 重探讨 (~ 0 ms 间内车辆变形与假人 O7) 时
受撞 运动的关 系。
31系统 能量 变化 .
如图 2 所示 , O 7 ) s 为(~ 0 m 时间内的系统 能量变化历程。从 图中可以得知 ,移动变形壁 障同汽车有限元模型在 0 时接触 , s 由于计算误差 , 系统总能量稍有下降 ; 系统动能随系统 内能的增
由六 节 点 在 前 7 ms 碰撞 方 向 的 加 速 度 曲线 可 以 知 道 发 0 沿 生 碰 撞 后 车 的加 速 度 最 大 的时 间段 分 布 在 (0 7 ) s 间 , 4~0m 之 且

日、 的 加 速 度 远 大 于其 他 点 的 加 速 度 。 C处
. 经对 比发 现 、 的 位 移最 大 , 明 侧 面 碰 撞 时 日柱 与 车 门的 34乘 员动态 响应 E处 说 通过模拟乘员 ,计算汽车高速碰撞时乘员关键部位的动态 交汇处强度较 弱。7 ms 0 时车身总体变形图略, 从图中可以看 出,
中图分 类 号 : H1 , P 1 ., 4 文 献标识 码 :A T 6 T 3 99 U 6
1 试验布置与假人结构
中国 以欧洲侧 面碰撞安全法规 E ER 5为蓝本的汽车侧 C 9
由于人体由许多构件组成,每个构件要甩单元网格构造准确的 几何构形 , 其质量 、 质心位置 、 转动惯量 , 特别是各个关节的弹性 连接与阻尼特『要与真人一致 , 生 使用 E r D I uo I - 有限元假 ^ S 模型1 ' 2 1 。
面碰撞安全 国家标 准《 汽车侧面碰撞 的乘员保 护》 在 2 0 , 0 6年 7

汽车侧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汽车侧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分析

北京汽车文章编号:1002-4581(2009)01-0019-04汽车侧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分析杜子学,彭丽芳DU Zi-xue ,PENG Li-fang(重庆交通大学,重庆400074)摘要:随着交通事故数量的大大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备受关注。

汽车侧面碰撞在汽车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文中根据某轿车的CAD 模型,运用PAM-CRASH 软件,建立了汽车侧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模型,为随后进一步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中图分类号:U467.1+4:TP391.9文献标识码:A车辆碰撞事故可分为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和翻车等。

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是当前世界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

根据事故统计,汽车碰撞事故导致死亡人数比例较高。

2007年,因碰撞事故导致62706人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76.8%,其中因侧面碰撞导致死亡的人数占36.8%,正面碰撞导致死亡人数占29%[1]。

研究汽车安全性最准确可靠的方法是汽车碰撞试验,是对试验车进行的破坏性试验,往往需反复进行碰撞试验才能检验一项设计目标。

由于碰撞过程复杂,设计与开发周期长,试验费用高,因此通过对汽车碰撞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来指导和部分取代试验工作,成为汽车安全性研究的一种趋势。

在汽车侧面碰撞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方面,国外已经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在国内,2006年颁布汽车侧面碰撞的强制性法规,关于汽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的研究刚刚起步。

文中采用法国ESI 公司的PAM —CRASH 软件,以某轿车侧面碰撞的计算机仿真为例,对整车碰撞方法和经验进行探索。

1侧面碰撞模型的建立1.1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首先将整车零部件的CATIA 三维图形(已装配)转存为IGES 格式文件,之后通过Visual Mesh 软件对整车的零部件图进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最后生成PC 文件。

(1)单元种类在建立有限元模型时,要选择能够准确模拟实际结构的单元种类。

汽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生物力学和防护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生物力学和防护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

汽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损伤生物力学和防护措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汽车的安全性一直是汽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尤其是对于商用车辆和私人车辆,侧面碰撞事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事故类型。

在这种事故中,乘员的身体往往由侧面受到冲击,造成严重的损伤。

针对这种安全问题,人们需要了解乘员在侧面碰撞中受伤的生物力学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究汽车侧面碰撞中的乘员受伤原因和生物力学机制,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受伤机制:分析侧面碰撞中乘员身体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探究导致乘员受伤的原因和机制。

2. 损伤评估:通过对车辆和乘员的生物力学参数进行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评估乘员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受伤程度。

3. 防护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系列防护措施,包括车辆结构、安全气囊、乘员座椅和安全带等。

三、研究方法1. 数据收集:收集侧面碰撞事故数据和乘员受伤数据,建立数据库。

2. 数值仿真:利用研究领域常用的生物力学仿真软件(如LS-DYNA、PamCrash 等)对碰撞事故进行数值仿真,获取数据。

3. 实验验证:结合仿真数据进行实验验证,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预期研究结果通过本研究,预计能够对汽车侧面碰撞中乘员受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具体成果包括:1. 确定最易受损的身体部位:根据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结果,确定身体的哪些部位最易受损。

2. 提出车辆结构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优化车身结构的改进措施,减缓碰撞时的撞击力。

3. 提出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改进方案:从乘员保护角度,提出改进安全气囊和安全带的方案。

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分析

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分析

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分析高伟,邓召文,熊剑(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湖北十堰442002)摘要:汽车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强度有明确的要求,车门作为车身的主要部件之一对汽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以非线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在Hypermesh中建立了某轿车车门有限元模型,参考侧面碰撞法规对车门进行侧面碰撞模拟分析。

并对车门结构进行改进,探讨了相应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改进措施,通过对研究方案的对比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门的抗侧碰性能。

关键词:轿车车门;侧面碰撞;有限元方法;抗侧碰性能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for Taurus Car Door Side CrashGao Wei, Deng Zhao-wen, Xiong Jian(Department of Automobile Engineering, HuBei Institute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2)Abstract:Strength of side doors is specified in the side impact regulation. as the main part of car body, the car door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side impact safety. This paper based on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theory,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door was built with Hypermesh software. According to side crash regulation, the side crash worthiness of car door structure was analyzed. Improvement of car door structure was conducted and relevant measures for improving side crashworthiness were discussed. Improvement measure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ar side crashworthinessis improved.Key Words: car door; side impact; finite element method; crashworthiness汽车的碰撞形式有正面碰撞、侧面碰撞、追尾碰撞、角度碰撞及翻滚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国外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中,因正面碰撞而导致死亡的接近70%,因侧面碰撞而导致死亡的接近30%[1],并且乘员也大多是侧面碰撞事故中受伤或死亡。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应用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应用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应用汽车安全性一直是车辆设计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车辆侧面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形式,严重的事故往往会导致乘客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车辆在侧面碰撞时的安全性能,汽车制造商经常运用碰撞模拟仿真技术来进行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

本文将探讨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应用。

1. 背景介绍车辆侧面碰撞事故是一种常见但危险性较高的交通事故形式。

在侧面碰撞中,乘客部位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车辆侧壁与乘客之间的距离较短,缺乏足够的吸能空间。

为了提高车辆的侧面碰撞安全性能,降低乘客受伤风险,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碰撞模拟仿真技术。

2. 碰撞模拟仿真技术碰撞模拟仿真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车辆在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来评估车辆碰撞安全性能的方法。

它可以预测车辆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变形情况、受力情况以及乘客受到的影响。

通过模拟不同碰撞情景,设计师可以优化车辆的结构和车身材料,提供更好的保护乘客的措施。

3. 碰撞模拟仿真在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应用在车辆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

首先,通过建立车辆的几何模型和材料属性,可以模拟车辆在侧面碰撞时的变形过程。

其次,结合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分析,可以预测乘客与车辆结构之间的接触力和碰撞能量,进一步评估乘客受伤的风险。

最后,通过对不同碰撞条件进行模拟和分析,设计师可以针对性地优化车辆结构、支撑系统和安全气囊等安全装备。

4.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的优势汽车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在侧面碰撞减伤设计中具有以下优势:- 减少实际试验的时间和成本:传统的碰撞试验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成本,而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快速进行,大大减少了试验的时间和成本。

- 提高设计效率:通过模拟不同碰撞情况,设计师可以快速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效果,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设计迭代次数。

- 提供灵活性: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可以模拟不同碰撞条件下的车辆行为,设计师可以灵活地进行参数调整和设计方案修改,从而获得更好的碰撞安全性能。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就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现场报告分析,轿车侧面碰撞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交通事故之一。

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针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来说轿车侧面碰撞包括车对车和车对障碍物两种碰撞形式,车与车的碰撞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车与障碍物之间的侧碰研究却几乎为零。

想要提高车辆侧面碰撞的安全性就必须对这两种情况同时进行研究。

标签:车辆安全性;乘员损伤;防护措施我国规定,不管是直接碰撞还是间接的碰撞,在轿车侧面碰撞试验中,对于其撞击器的选取大多采用移动变形等类型的壁障,而在仿真研究轿车的侧面碰撞中,多采用移动变形壁障来代替撞击的车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1 轿车侧碰的碰撞性碰撞力的传递性:在轿车的实验过程中,重要的构成部件对车辆的整体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轿车的车身结构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中柱、后柱。

轿车结构中的这些立柱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也是轿车的门框。

轿车侧面受到外力的撞击的时候,惯性会使车门产生向内冲击的力,车门框就会对这种力产生抑制,当然车门框在抵御这种外力时也会受到由车门传递而来的侧向作用力。

在轿车门内配置防撞杆,其作用在于当前门受到侧向撞击力时会将作用力直接传递或转移到铰链柱和中柱。

轿车的铰链柱和后柱在外界的侧向力的作用下随之产生一种向车内运动的破坏力,铰链柱上端的前风窗下横梁和仪表板安装横梁的轴向刚度提供了抵抗这种来自于外界的力,而铰链柱下端的刚度是由车身底部横向结构来提供的。

在轿车车门受到侧向撞击力的情况下,向车内转移、传递的破坏力将会使中柱受到向车内弯曲弯矩力而变形,弯曲刚度和中柱上、下接头的刚度形成了向车内变形的抵抗。

也就是说在受到侧向撞击时,接头就会起着传递作用,通过车顶边梁、车顶横梁和相关的接头结构致使作用在中柱上的一部分力就会向非撞击侧传递。

车顶结构提供了中柱上面的接头来抵抗对中柱向车内的运动力,其原理在于车顶边梁的弯曲刚度、车顶横梁的轴向刚度、接头结构相应的刚度、前柱和后柱的弯曲刚度等刚好通过中柱下方的接头,横梁将会接受部分作用在中柱上的应力。

侧面车门碰撞仿真分析

侧面车门碰撞仿真分析

轿车侧面车门与柱状物碰撞仿真分析本文研究的轿车侧面车门与柱状物碰撞仿真。

一、创建有限元模型1、创建柱状物有限元模型1)选择【模块:部件】→【创建部件】命令,出现【创建部件】对话框。

2)在【名称】栏中输入:yuan_zhu ,然后选择二维平面模型空间,解析刚性类型,大约尺寸:200 ,如图1 。

3)选择【创建圆弧:圆心和两端点】命令,以(0,-5)为圆心,分别画出四段圆弧,以组成一个圆。

如图2和图3 。

点击鼠标中键,点击【完成】,完成圆柱模型建模,如图4 。

2、创建车门有限元模型1)选择【模块:部件】→【创建部件】命令,出现【创建部件】对话框。

2)在【名称】栏中输入:che_men ,然后选择二维平面模型空间,可变性类型,基本特征:壳,大约尺寸:200 。

如图5。

3)选择【创建线:矩形(四条线)】命令,输入(-25,5)和(25,0),画出一个矩形。

如图 6 。

点击鼠标中键,点击【完成】,完成车门模型建模,如图7。

图1创建圆柱部件图2 创建圆弧图3 创建圆图4 创建圆柱图6 创建车门部二、部件装配1)选择【模块:装配】→【Create:Instance】命令,出现【创建实例】对话框。

2)在【创建实例从】栏中选择【部件】,然后同时选择【che_men】和【yuan_zhu】,其他条件默认不变,如图8 。

模型装配完成,如图9。

图8 创建实例图9 模型装配完成二、属性定义1)选择【模块:属性】→【创建材料】命令,出现【编辑材料】对话框。

2)在【名称】栏中输入:Steel ,选择【通用】→【密度】→质量密度:8700 ,再选择【力学】→【弹性(E)】→【弹性】→弹性模量: 20000和泊松比:0.3 ,其他值保持默认不变,点击【确定】,如图10 。

3)选择【创建截面】命令,出现【创建截面】对话框。

4)在【名称】栏中:Scetion-1,材料:Steel ,点击【确定】,如图11 。

5)选择【指派截面】命令,选择要指派的截面区域,点选整个che_men模型,点击【完成】,出现【编辑截面指派】对话框如图12 ,保持默认值不变,点击【确定】,当che_men 模型变为绿色,代表材料属性图10 编辑材料对话框赋予完成,如图13 。

轿车侧面柱碰撞和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研究

轿车侧面柱碰撞和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研究

64doi:10.3969/j.issn.1005-2550.2023.06.013 收稿日期:2023-10-09轿车侧面柱碰撞和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研究黄志刚,王立民,张山,闫肃军(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300300)摘 要:为研究侧面柱碰及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特点,选取某B级轿车分别进行了Euro-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和C-NCAP侧面可变形壁障(AE-MDB)试验。

分析了车身加速度以及假人伤害特点,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相比可变形壁障碰撞对乘员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车身加速度更大,车身侵入量更大、局部变形更严重。

为减少侧面碰撞伤害,需要增加碰撞侧车身局部强度,避免小区域重叠刚性碰撞。

关键字:侧面柱碰;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假人伤害;车身变形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50(2023)06-0064-07Experimental Study on Side Pole Collision and DeformableBarrier Collision of CarHUANG Zhi-gang, WANG Li-min, ZHANG Shan, YAN Su-jun(China Automotive T 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Tianjin 3003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de pole impact and side deformable barrier impact test, a B-class car is selected to carry out the side pole impact test in Euro-NCAP and side deformable barrier (AE-MDB) test in C-NCAP .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acceleration and dummy injury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deformable barrier collision, the side pole collision has a greater risk of injury to passengers for vehicle body accele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rusion is greater and local deformation is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side impact damage, it is necessary to increase the local strength of the body at the side of collision to avoid small area overlapping rigid collision.Key Words: Side Pole Impact; AE-MDB; Dummy Injury; Vehicle Body Deformation引 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导致了汽车碰撞事故的增加,在各类碰撞事故中,侧面碰撞占到了事故总数的36%[1]。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研究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研究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在车辆侧面碰撞中的研究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入到汽车安全性能的研究和改进上。

其中,汽车碰撞模拟仿真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预测车辆碰撞事故情况。

本文将围绕汽车侧面碰撞展开研究,探讨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该类事故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一部分:汽车侧面碰撞事故的危害性前进的汽车总会面临各种碰撞风险,而侧面碰撞是其中之一。

与正面碰撞相比,侧面碰撞对车辆和乘员的伤害风险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侧部车门和车身强度较低,较易被撞击力量直接传递到车内。

侧面碰撞不仅导致车辆结构的破坏,还可能给乘员带来严重的身体伤害,例如骨折、内脏损伤以及脑部损伤等。

因此,通过汽车碰撞模拟仿真研究侧面碰撞事故成为了一项迫切的需求。

第二部分:汽车碰撞模拟仿真的原理和方法汽车碰撞模拟仿真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汽车碰撞事故进行虚拟重现和分析的过程。

它基于物理学原理以及车辆动力学和材料力学等相关理论,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碰撞过程并进行运算。

主要步骤包括几何建模、网格划分、物理力学参数设定、碰撞仿真运算等。

通过输入碰撞事故的基本信息和设计参数,模拟仿真系统可以输出碰撞后的变形程度、应力分布、能量吸收等重要结果参数。

第三部分:汽车侧面碰撞模拟与分析在进行汽车侧面碰撞模拟仿真时,首先需要获取车辆的几何形状和材料特性等相关信息。

然后,在仿真软件中对车辆进行几何建模和网格划分,以便在仿真运算中精确描述车辆的形变和碰撞力学特性。

接下来,根据碰撞事故的要求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碰撞速度和角度等参数。

最后,通过运行碰撞仿真算法,得到碰撞前后的车辆状态和重要参数。

利用这些结果,可以评估车辆的结构强度、乘员的安全性能以及碰撞事故对车辆的影响程度。

第四部分:汽车碰撞模拟仿真的应用和意义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汽车制造商和设计师改进车辆结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抗碰撞能力。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二)2024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二)2024

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二)引言概述: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是一种以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基础的方法,用于评估汽车在碰撞情况下的性能和安全性。

通过模拟碰撞过程,可以分析汽车结构的强度、安全气囊的部署策略以及乘员的安全性能。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包括设计目标、碰撞模型建立、模拟参数设定、结果分析以及模型优化。

正文:1. 设计目标1.1. 确定碰撞测试类型:前端碰撞、侧面碰撞、翻滚等。

1.2. 确定碰撞模拟的目的:评估车辆结构的强度、研究不同碰撞安全装置的影响等。

1.3. 设计碰撞模拟的评估指标:例如最大应力、变形量以及乘员安全性能指标等。

2. 碰撞模型建立2.1. 基于车辆CAD模型创建初始碰撞模型。

2.2. 给定初始材料属性和约束条件。

2.3. 分解模型为有限元网格。

2.4. 根据实际碰撞情况进行碰撞构件和碰撞障碍的模型建立。

3. 模拟参数设定3.1. 确定碰撞速度、碰撞角度和碰撞位置等。

3.2. 设置模拟的时间步长和总仿真时间。

3.3. 针对不同部位和组件设置不同的材料参数。

3.4. 设定边界条件和限制条件,如刚性约束和接触模型等。

3.5. 进行预处理,包括网格优化和权重设定等。

4. 结果分析4.1. 对模拟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应力分析、变形分析等。

4.2. 分析模型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强度和刚度性能。

4.3. 评估车辆碰撞安全装置的效果,如安全气囊等。

4.4. 比较不同模型和参数设置下的结果差异。

5. 模型优化5.1. 根据结果分析的反馈信息,对碰撞模型进行优化设计。

5.2. 调整材料属性、组件结构等以提升碰撞性能。

5.3. 重新进行碰撞仿真,评估优化效果。

5.4. 根据评估结果再次进行优化,循环迭代,直至达到设计目标。

总结:汽车碰撞模拟仿真分析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评估车辆的碰撞性能和安全性。

本文从设计目标、碰撞模型建立、模拟参数设定、结果分析以及模型优化等五个大点展开了详细的阐述。

通过模拟碰撞过程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提供汽车设计和安全装置研发的参考依据,以确保汽车在碰撞情况下具备较高的安全性能和乘员保护能力。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

轿车侧面碰撞车身结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保护研究作者:付逸群张顺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24期摘要:就经常发生的交通事故现场报告分析,轿车侧面碰撞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交通事故之一。

我国近几年才开始针对于这方面的研究,一般来说轿车侧面碰撞包括车对车和车对障碍物两种碰撞形式,车与车的碰撞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车与障碍物之间的侧碰研究却几乎为零。

想要提高车辆侧面碰撞的安全性就必须对这两种情况同时进行研究。

关键词:车辆安全性;乘员损伤;防护措施中图分类号:U4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7)24-0161-02我国规定,不管是直接碰撞还是间接的碰撞,在轿车侧面碰撞试验中,对于其撞击器的选取大多采用移动变形等类型的壁障,而在仿真研究轿车的侧面碰撞中,多采用移动变形壁障来代替撞击的车辆,以便于能够更好地进行研究。

1 轿车侧碰的碰撞性碰撞力的传递性:在轿车的实验过程中,重要的构成部件对车辆的整体性、安全性与舒适性等问题有着直接的影响。

轿车的车身结构从前往后依次为前柱、中柱、后柱。

轿车结构中的这些立柱有一定的支撑作用,也是轿车的门框。

轿车侧面受到外力的撞击的时候,惯性会使车门产生向内冲击的力,车门框就会对这种力产生抑制,当然车门框在抵御这种外力时也会受到由车门传递而来的侧向作用力。

在轿车门内配置防撞杆,其作用在于当前门受到侧向撞击力时会将作用力直接传递或转移到铰链柱和中柱。

轿车的铰链柱和后柱在外界的侧向力的作用下随之产生一种向车内运动的破坏力,铰链柱上端的前风窗下横梁和仪表板安装横梁的轴向刚度提供了抵抗这种来自于外界的力,而铰链柱下端的刚度是由车身底部横向结构来提供的。

在轿车车门受到侧向撞击力的情况下,向车内转移、传递的破坏力将会使中柱受到向车内弯曲弯矩力而变形,弯曲刚度和中柱上、下接头的刚度形成了向车内变形的抵抗。

也就是说在受到侧向撞击时,接头就会起着传递作用,通过车顶边梁、车顶横梁和相关的接头结构致使作用在中柱上的一部分力就会向非撞击侧传递。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t r a di t i on a l a n d n e w me t ho d s we r e a c c o mpl i s he d。Th e c ha l l e n ge s o f o c c u p a nt pr o t e c t i o n wh e n us i n g t h e ne w t e s t me t h od wa s s t udi e d.I n t h e t r a di t i o na l me t h od,t h e ES一 2 du mmy a n d t h e EEVC 200 0 mob i l e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u p p e r r i b i n j u r i e s o n t h e d u m m y r f o m t h e r f o n t — r o w s e a t a i m t h e h e a d a n d p e l v i s i n j u r i e s
R e s e a r c h o n D u mmy I n j u r y i n N e w C - NC AP S i d e
I m pa c t Te s t s
L I U Ni a n s i ,OU Y a n g j u n ,L I U Y u y u n
刘 念斯 ,欧阳俊 ,刘 玉云
( 厂 一 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工程研究 院,广州 5 1 1 4 3 4 )

要 :基 于某 车 型 的 开 发 需 求 , 采 用 新 旧两 种 不 同 的侧 面碰 撞 测 试 方 法 ,对 某 车 型 进 行 了两 次侧 面碰 撞 试 验 ,探 究 新

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

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

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第38卷2O11第1期年1月湖南大学(自然科学版)JournalofHunan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V o1.38,NO.1Jan.2011文章编号:1674—2974(2011)01~0023~06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杨济匡,覃祯员,u,王四文,顾国荣(1.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82;2.查尔摩斯科技大学应用力学系,瑞典;3.国家客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401122)摘要:基于侧面柱碰撞对乘员伤害的严重性,应用计算机仿真方法对轿车侧面柱碰撞进行研究.通过对车身侧面结构变形,加速度响应和假人损伤参数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柱碰撞的特性,并据此提出了改进门槛及地板横梁强度的措施.结果表明:与侧面壁障碰撞相比,轿车侧面柱碰撞造成了对乘员更严重的损伤风险,增大了车身侧面结构的侵入量.通过提高门槛梁,地板横梁强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车辆抗柱撞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关键词:结构响应;侧面柱碰撞;乘员安全;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U461.91文献标识码:A StudyoftheStructuralResponseandOccupantInjuryinSidePoleImpacttOaPassengerCarY ANGji—kuang-,QINZhen—yuan,W ANGSi—wen.GUGuo—rong(1.StateKeyLaboratoryofAdvancedDesignandManufactureforV ehicleBody,HunanUniv ,Changsha,Hunan410082,China;2.DeptofAppliedMechanics,ChalmersUnivofTechnology.Swede n;3.NationalCoachQualitySupervisionandTestCenter.Chongqing401122.China) Abstract:Basedontheoccupantinjuryseverityinsidepoleimpact,thispaperconductedacom putersimulationstudyonthesidepoleimpactofapassengercar.Theinjurycriterionandparameters ofdummy, thesidestructuredeformationandaccelerationofthecarbodywerethoroughlyanalyzedinter msofthecrashcharacteristicsofthecarinsidepoleimpact.Thecountermeasuresforimprovingthestre ngthofthedoor-sill-beamandthefloorcrossmemberwerepresented.Simulationresultshaveshowntha ttheside poleimpactincreasesoccupantinjuryriskandmakesmoreintrusiononthesidestructureofthe body,comparedwithcartobarriersideimpact.Thepassengercarsafetyperformancecanbeimprov edinsidepoleimpactbystrengthenjngthedoor—sill—beamandthe~loorCROSSmember. Keywords:structureresponse;sidepoleimpact;occupantsafety;countermeasure在各种汽车碰撞事故形态中,汽车侧面碰撞事故导致乘员重伤和死亡率高达25%,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事故类型,其中43~55是车对车碰撞事故造成的,另外12~16是由于车体侧面撞击到柱状物而造成的[13.由于乘员与车门内板之间仅存在20~30cm的距离,一旦受到柱状物碰撞,乘员将受到强烈贯人的冲击载荷作用,乘员损伤级别一般在AIS3+及以上,人体损伤涉及到头部,收稿日期:2010-01-15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资助项目(2OO6AA110101);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资助项目(111—2~11)}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资助项目(531105050037);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资助项目(60870004)作者简介:杨济匡(1948一),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十通讯联系人,E—mail:******************24湖南大学(自然科学版)胸部,腹部,骨盆以及上下肢,其中头部和胸部损伤几率各高达33,腹部或骨盆为16[2].汽车侧面碰撞可以分为直接碰撞和间接碰撞2种形式,直接碰撞是指车与车之间的碰撞,而间接碰撞是指由于车辆的滑移,跑偏等引起的与障碍物的碰撞.随着汽车碰撞试验研究的深入,为尽可能多地分析不同事故类型对人体的伤害,碰撞试验的形式也越来越多,侧面柱碰撞试验也随之出现.目前国际上现有的侧面柱碰撞法规有:EuroNCAP(PoleSideImpact)_3j,美国联邦法规(FMVSS201)和美国联邦法规(FMVSS214NPRM(obliquepoletest))l4.这些试验方法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车辆的碰撞形态,碰撞柱的尺寸,试验中所用的假人,碰撞速度和角度,碰撞基准点的位置和乘员伤害指标等方面.现有的侧面柱碰撞试验并非作为强制性要求法规,这使得设计者在车型设计阶段很少考虑柱碰撞下的耐撞性,但是由于现实的侧面柱碰撞事故对乘员造成严重的伤害,侧面柱碰撞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中国侧面碰撞的研究比较晚,侧面碰撞法规于2006年7月才开始实施,目前对侧面碰撞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车对车的碰撞(撞击物为移动变形壁障),即侧面壁障碰撞,而对车与柱状物体发生侧面碰撞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由于车与柱状物发生侧面碰撞事故而导致乘员死亡占了整个侧面碰撞事故乘员死亡案例的38.由于目前的蜂窝铝壁障侧面碰撞试验不能反映来自车外柱状物体碰撞的威胁,因此,开展侧面柱碰撞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侧面柱碰撞仿真模型仿真方法在碰撞问题的基础研究中被广泛应用.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分析将涉及到撞击物,被撞车辆以及车内乘员,因此侧面柱碰撞仿真模型离不开撞击物,车辆结构和假人3部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仿真分析分为2个部分:1)碰撞结构响应分析;2)结构一假人碰撞分析.前者主要用于分析撞击物,被撞车辆的结构响应特性,后者主要用于分析假人损伤.采用的整车原型为美国NationalCrashAnaly—sisCenter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进行了正面碰撞仿真结果与实车碰撞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其验证结果证明了此模型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靠性l6]. 另外,整车模型在侧面碰撞的有效性也已经在曹立波等]的研究中被验证了.本文将用此模型作为基本模型,按照欧洲侧面柱碰撞试验法规要求],建立了侧面柱碰撞有限元仿真模型,进行柱碰撞的研究, 其中仿真模型包含整车有限元模型和柱体模型2部分.在实际的车与柱状物碰撞事故中,柱状物一般变形很小,欧洲柱碰撞试验法规中把柱状物定义为刚性柱体,试验时整车以侧向速度29.5km/h垂直撞击位于其侧面的固定刚性柱体,刚性柱体的直径为254mm,其横向垂直面通过驾驶员座椅上的假人头部重心.在仿真碰撞中,碰撞边界条件严格按照欧洲侧面柱碰撞试验法规要求定义,其中碰撞初始速度为29.5km/h,计算时间设为200ms.有限元模型如图1所示.图1侧面柱碰撞有限元模型Fig.1TheFEmodelofpolesideimpact根据MADYMO子结构模型设计中的预定结构运动(PSM,PrescribedStructureMotion)方法耦合人一车模型],建立了假人损伤分析模型,如图2所示.由于在侧面碰撞中,安全带的作用很小,因此这里不考虑安全带的影响.该模型中包含多刚体假人模型和有限元模型2部分,其中假人模型采用了MADYMO假人数据库中的ES一2多刚体假人,而有限元模型包含对假人损伤有影响的柱状物和主要侧撞结构部件,主要包括:车身侧面结构,车门,内饰及座椅等结构.这种简化是与侧撞特点相符合的,因为侧撞时只有受撞一侧部分的结构发生变形,并且人体损伤也主要与这一部分结构的变形特性有关].模型中的部件运动由节点位移来描述,包括车辆刚体运动和结构的变形2方面,它们由整车碰撞仿真模拟结果中提取.由于在试验中,车内假人跟车辆是以相同的初始速度侧向撞击刚性柱体的,因此在损伤分析模型中假人的侧向初始速度与整车的初始速度相同.图2假人损伤分析模型Fig.2Theanalysismodelofdummyi~ury第1期杨济匡等: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25 2仿真结果分析及评价为了能够清晰地了解侧面柱碰撞的特性,本文在分析侧面柱碰撞的车身侧围结构变形,加速度响应和假人损伤时,将仿真结果与侧面壁障碰撞仿真结果作了对比,其中侧面壁障碰撞参考了ECE—R95标准.2.1结构碰撞响应2.1.1总体能量响应特性总体能量响应特性可以用于评估车身结构的耐撞性.侧面柱碰撞系统能量一时间曲线如图3所示.图3系统能量一时间曲线Fig.3Systemenergy-timehistory从图3可以看出,柱碰撞仿真中系统能量的构成趋于合理,总能量守恒,滑移界面能和沙漏能保持很小的正值,并且不超过总能量的5,由此进一步表明了建立的仿真模型是可靠和有效的.在侧面柱碰撞中,车体是唯一吸收碰撞能量的载体,由于在碰撞瞬间车体不仅产生侧向平动,还会因碰撞接触面相对于车体重心所产生的力矩而发生旋转运动,其变形吸收的能量与旋转能量成反比.此碰撞位置车体旋转能量较小,系统的内能和动能分别占总能量的86和6.8.而在侧面壁障碰撞中,车辆和移动变形壁障共同吸收碰撞能量,碰撞结束后,系统内能和动能分别占总能量的55.69/6和41.6,碰撞能量将近一半转化为动能,减小了车身结构的变形能.从能量的角度可以看出,侧面柱碰撞对车身的耐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2侧围结构变形特性图4为侧面碰撞过程中车身侧围结构变形最大时刻的变形分布图,图5为碰撞结束后车身前后车门外板中部的变形曲线.(a)柱碰撞图4侧面碰撞侧围结构变形图Fig.4Thedisplacementofvehiclesidestructure图5车门外板中部的变形曲线Fig.5Comparisonofdoordeformation(PoleandMDB)由图4和图5可知,在柱碰撞中,车身变形主要集中在与柱体直径相当的狭小区域,门槛梁,地板及地板横梁发生了严重失稳变形,不能有效地分散碰撞力和抵抗柱体冲进乘员舱;由于门槛梁的严重变形,导致B柱和车门向车内塌陷,整个侧围结构形成v型侵入车内.而在侧面壁障碰撞中,侧围结构的变形主要集中在前后车门和B柱下部,门槛梁, 地板及地板横梁变形很小.上述分析表明:门槛梁, 地板及地板横梁的刚度对于车辆侧面结构抗柱撞的能力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侧面碰撞安全性的研究中,驾驶员的生存空间是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前门内∞∞∞∞∞m0加鎏目Ⅱ/删26湖南大学(自然科学版)板侵入量作为评价指标.仿真中前门内板侵入量最大点的侵入量一时间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6可知, 侧面柱碰撞车门内板发生变形的时间较侧面壁障碰撞提前,在相同的碰撞时刻,柱碰撞的侵入量要大得多,其最大侵入量比侧面壁障碰撞增加了63.3.碰撞结束后,侧面柱碰撞和侧面壁障碰撞的车门或B柱内板侵入车内最大部位距离驾驶员座椅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182和61mm.根据IIHS对车身的评价方法nu],碰撞结束后B柱内板与座椅中心线的距离≥125mm,车身B柱变形处于"优"等级,距离为5O~125mm,处于"达标"等级.由此可以说明,侧面壁障碰撞车身具有良好的乘员生存空问,而该车型在侧面柱碰撞中,车身变形处于"达标"等级, 对车内乘员伤害造成严重的威胁.35O3002502()ol5010o5o图6车门内板侵入量一时间曲线Fig.6Theintrusion-timehistoryofinnerdoor2.1.3加速度响应分析加速度曲线能综合反映车辆在整个碰撞过程中受到的碰撞力的变化过程,同时便于了解碰撞过程中的一些内部结构对响应的影响.若碰撞加速度响应曲线波动趋势较为平稳,则车身刚度分布比较合理,各梁系部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传递碰撞力.图7 为2种侧碰形态下车身非碰撞侧B柱下端加速度一时间曲线.3530252o15105—5-10图7B柱下端y向加速度一时间曲线Fig.7Acceleration—timehistoryofbottomBpillar—Y 由图7可知,侧面柱碰撞的加速度响应曲线波动趋势更大,加速度峰值出现的时间历程更早,这表明车辆的侧围结构刚度仍不能有效地抵抗柱体的冲击,刚性柱体侵入车身的时间比侧面壁障碰撞中蜂窝铝侵入车身的时间更早.侧面柱碰撞最大加速度峰值大于侧面壁障碰撞的峰值,并且车身加速度的持续时间长很多.从能量角度来分析,车辆在撞击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更多,受到的破坏更大.2.2假人损伤参数分析将侧面柱碰撞仿真结果中的侧围结构,座椅等部件的变形时间历程输入到图2所示的模型中,并将碰撞侧的驾驶员假人损伤结果与侧面壁障碰撞结果进行对比.2.2.1头部伤害指数头部伤害指数HIC是评价碰撞对乘员头部伤害的主要指标,其限值通常为1000,HIC值越小,头部伤害越小.在侧面柱碰中假人头部与车外的碰撞柱体相接触,假人头部HIC值为5468,是法规限值的5倍多;而在侧面壁障碰撞中假人头部无接触, HIC值很少会超出法规限值.这是由于车身侧面结构抗柱撞能力较差以及未安装侧面气囊保护装置, 在侧面柱碰撞中假人头部与碰撞柱体直接发生接触导致较大的HIC值.2.2.2胸部伤害指数侧面碰撞试验中肋骨的变形量是重要考核指标,ECE—R95中给出的限值为42mm.侧面碰撞的上肋骨变形量比中,下肋骨变形量大,上肋骨变形情况如图8所示.在所进行的侧面柱碰撞中,假人上, 中,下3根肋骨的变形量均超过了法规限值,肋骨最大变形量出现的时间比侧面壁障碰撞早,而侧面壁障碰撞肋骨变形量均在法规限值之内.605O4o302O10一l0图8上肋骨变形一时间曲线Fig.8Ribdeflection—timehistory2.2.3腹部伤害指数ECE-R95中规定假人腹部力要求小于2.5kN,从图9可以看出,假人的腹部力都能符合法规要求,柱碰撞假人的腹部力峰值比侧面壁障碰撞的要小,出现的时间也较早.宣唧鲁Ⅱ/=吾啦蛊一自∞墅最第1期杨济匡等:轿车侧面柱碰撞结构响应与乘员损伤研究27 /ms图9腹部力一时间曲线2.2.4骨盆性能指数ECE—R95中规定假人耻骨力要求小于6kN.从图1O中可以看出,侧面柱碰撞中假人的耻骨力达到8.8kN,远高于法规要求,而侧面壁障碰撞中,耻骨力峰值为4.5kN,符合法规要求.图10耻骨力一时间曲线Fig.10Publicforce—timehistory2.3仿真结果综合分析从侧面碰撞的结构变形,加速度响应,假人损伤分析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侧面柱碰撞车身变形主要集中在与柱直径相当的碰撞区域,对车身的冲击和破坏性更大,门槛梁,地板及地板横梁发生了严重变形,地板横梁甚至出现塑性铰,柱体侵入车内,车门内板最大侵入量比侧面壁障碰撞高了63.3;假人除了腹部损伤指标外,其他各项损伤指标均超过了法规极限.而该车型在侧面壁障碰撞中具有良好的车身结构安全性,门槛梁,地板及地板横梁变形很小,假人的各项损伤指标均在法规之内.由此可见,与侧面壁障碰撞相比,侧面柱碰撞对车身的耐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车内乘员造成更严重的伤害,研究柱碰撞下的车身结构安全性对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3改进措施车体侧面结构耐撞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内乘员与侧围结构二次碰撞的剧烈程度,它对人体损伤有很大影响,合理控制车体的耐撞性,对减小人体损伤有重要意义_】引.因此,本文对在侧面壁障碰撞中已具有良好碰撞安全性的原车型的改进主要从提高车辆抗柱撞的耐撞性出发,对整车的耐撞性影响较大的门槛梁,地板横梁的刚度进行适当提高,其他条件不变.其中地板横梁的厚度由1.5mm改为2.0mm,门槛梁内新增加的加强件厚度为1.5mm,材料采用超高强度钢DP780,原门槛加强件材料由B340LA改为DP780,门槛的截面形状如图11所示.改进前后车门内板最大变形部位的侵入量一时间曲线如图12所示.图11门槛梁截面Fig.11Thesectionofdoor—sill—beam图12改进前后车门内板侵入量一时间曲线Fig.12Thecomparisonofinnerdoorsintrusion从图12中不难看出,改进后车门内板最大侵入量减小了37mm,降幅为13.7.碰撞结束后,车门内板侵入车内最大部位距驾驶员座椅中心线的距离为98mm,乘员的生存空间比改进前有所改善.通过将改进后仿真结果中的侧围结构,座椅等部件的变形时间历程重新输入到图2所示的模型中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假人的头部HIC值,肋骨最大变形量, 腹部力和耻骨力等损伤指标值分别由原来的5468 mlTl,56.1mlTl,1.97kN和8.82kN变为5392rnm,48.7mlTl,i.62kN和8.37kN,很明显各项损伤指标值都有所降低,说明了本文的改进措施能降低乘员的损伤.本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上述改进的目的在于考察门槛梁和地板横梁的刚度对车体耐撞性能的影响,因此,只对门槛梁和地板横梁进行了适当的加强,如果对门槛梁和地板横梁采用更高屈服强度的啦聋蔷目嘲<28湖南大学(自然科学版)2Ol1年超高强度钢,其效果会更加明显.另外,由于刚度加强是有限的,并且刚度加强可能会导致车体的碰撞加速度太大,对现实车辆而言仅仅考虑提高车体的耐撞性还不能充分达到保护车内乘员的目的,良好的侧围结构耐撞性只是第一道保护屏障.因此,除了通过上述提高整车耐撞性能从而降低乘员损伤风险外,还可以通过使用防护衬垫,侧面安全气囊等防护措施降低乘员与车体的二次碰撞,减小对乘员的伤害.4结论本文的仿真研究表明:与侧面壁障碰撞相比,侧面柱碰撞造成了对乘员更严重的损伤风险,对车身的耐撞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门槛梁和地板横梁刚度是影响车辆侧面柱碰撞结构耐撞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适当提高门槛梁和地板横梁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车体抗柱撞的耐撞性能,从而降低乘员的损伤风险.因此,车辆设计者在车身结构安全性的设计阶段,应考虑轿车侧面柱碰撞下的车身结构安全性,这将有利于提高整车的侧面碰撞安全性.参考文献EliE2]TYIKOIS.GERMANLA,DALMOTASD,eta1.Improving sideimpactrotection:responseoftheES-2REandworldsidin aproposedharmonizedpoletestEC]//The2006IRCOBICon ference.Madrid:InternationalResearchCounci1ontheBiome—chanicsofInjury,2006:213—224.NHTSA.Thenewcarassessmentprogramsuggestedapproa chesforfutureprogramenhancements[R].Washington:Na—tionalHighwayTrafficSafetyAdministration,2007.[3][4]E5][6]E7]E8][9][1O][1]][12]EURO—NCAP.EuroNCAPpolesideimpacttestingprotocol version4.1[M].Belgium:EuropeanNewCarAssessmentPro—gramme,2004:1—11.WINKEIBAUERD,MIILERPM,KALET0HA.FM—VSS214dynamicnprm-anoverviewofthenewprocedure, componentleveldevelopmenttestsandvehicledesignchanges [R].Detroit:SAEPaper,No.2005—01—0742.沈字明.侧面碰撞事故中的乘员伤害分析[J].中国智能交通, 2007,2(5):98—103.SHENYu—ming.Aninjuryanalysisinside—impactcollisions andprotectionstrategy[J].ChinaIntelligentTransp0rtati0n,2007,2(5):98—103.(InChinese)NCAC.FEmodelofdodgeneonreportoftestNo.2320[R]. Washington:NHSTANationalCrashAnalysisCenter,1996.曹立波,王鹏.基于乘员损伤分析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J].北京汽车,2007,12(3):17—21.CAOLi—bo,WANGPeng.Researchonvehiclesideimpact safetybasedOntheanalysisofoccupantinjury[J].Beijing AutomotiveEngineering,2007,12(3):17—21.(InChinese) MADYMOR6.2.1.Applicationssideimpactapplicationver—sion1.0[M].Shanghai:TNOAutomotiveChina,2005:91—10l_MALKUSS0NR,KARLSSONP.Simulationmethodfores—tablishingandsatisfyingsideimpactdesignrequirements[R]. Detroit:SAEPaper,No.982358.IIHS.Sideimpacttestprogramratingguidelines[M].Arling—ton:InsuranceInstituteForHighwaySafety,2006:1—2O.W ATANABEK.TACHHIBANAM.V ehiclesidestructure conceptusingultrahighstrengthsteelandrollformingtechnol—ogy[R].Detroit:SAEPaper,No.2006—01—1403.钟志华,张维刚,曹立波,等.汽车碰撞安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8.ZHONGZhi—hua.ZHANGWei—gang,CAOLi—bo,eta1.Au—tomobilecollisionsafetytechnology[M].Beijing:ChinaMa—chinePress,2007:4—8.(InChinese)。

汽车侧面柱碰结构安全性及乘员损伤仿真研究

汽车侧面柱碰结构安全性及乘员损伤仿真研究

汽车侧面柱碰结构安全性及乘员损伤仿真研究汽车侧面柱碰结构安全性及乘员损伤仿真研究摘要:汽车侧面柱碰结构的安全性对乘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针对汽车侧面柱碰撞事故,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汽车侧面柱结构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情况。

通过选取车辆模型、模拟碰撞过程和评估伤害指标,得出了不同参数对碰撞安全性和乘员损伤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改变侧面柱结构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碰撞安全性并降低乘员的损伤。

关键词:汽车侧面柱碰撞;安全性;乘员损伤;仿真研究前言随着汽车产销量的不断上升,交通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也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车辆侧面碰撞事故造成的乘员伤害。

侧面柱作为汽车车身的重要支撑结构,其安全性对乘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对汽车侧面柱碰撞结构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情况进行研究,对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车辆模型选择在仿真研究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车辆模型进行分析。

本研究选择了一款常见的中型乘用车作为研究对象,以保证结果的通用性和可靠性。

模拟碰撞过程在仿真过程中,根据实际交通事故数据,选择典型的侧面碰撞情况进行模拟。

通过改变碰撞速度、角度和质量等参数,模拟不同碰撞情况下的侧面柱结构变形和乘员损伤。

评估伤害指标为了评估乘员损伤情况,本研究选取了HIC(头部伤害指数)、Chest-G (胸部加速度)和femur force(股骨受力)等指标。

通过对碰撞过程中乘员受力情况的仿真计算,得出不同参数对乘员损伤的影响。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不同参数的碰撞仿真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1.碰撞速度增加会导致侧面柱结构变形加剧,从而增加乘员损伤的可能性。

适当降低碰撞速度可以有效减小乘员损伤。

2.碰撞角度的变化对乘员损伤有重要影响。

较小的碰撞角度可以减少侧面柱结构的侧向力和乘员的损伤。

3.车辆质量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碰撞安全性,减少乘员损伤。

结论本研究通过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汽车侧面柱碰撞结构的安全性和乘员损伤情况。

研究结果对于改进车辆侧面柱结构设计、优化碰撞安全性和减少乘员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保护性能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保护性能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保护性能评估车辆安全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点之一,而车辆碰撞事故始终是车辆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特别是侧面碰撞事故,由于车辆结构的限制,乘员受伤的风险更高。

因此,评估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保护性能,对于车辆的安全设计和制造至关重要。

为了对车辆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保护性能进行评估,碰撞模拟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

该技术可以通过建立车辆模型、乘员模型和碰撞场景模型,模拟真实碰撞事故中的各种因素,如碰撞速度、角度、车体结构等,以便分析和评估车辆的乘员保护性能。

首先,通过使用CAD软件来构建车辆模型。

这些模型通常基于真实车辆的设计图纸,可以精确地反映出车辆的外形、结构和尺寸。

通过CAD软件,我们可以生成三维模型并设置各种组件,如车身、车门和座位等。

然后,我们需要建立乘员模型。

乘员模型通常由骨骼、皮肤和内脏组成,可以通过先进的仿真软件来生成。

这些软件可以模拟人体的各种运动、骨骼变形和内部损伤等。

通过添加不同类型和尺寸的乘员模型,我们可以评估不同身体结构的乘员在不同碰撞场景下的受伤风险。

接下来,我们需要建立碰撞场景模型。

碰撞场景模型主要包括碰撞速度、碰撞角度和碰撞物体等因素。

通过设置不同的碰撞场景参数,我们可以模拟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

同时,我们还可以考虑车辆的结构特点,如车门加强材料和安全气囊等,以评估它们在事故中的保护性能。

通过将车辆模型、乘员模型和碰撞场景模型进行整合,我们可以进行碰撞模拟仿真。

这些仿真软件可以模拟碰撞过程中车辆和乘员的相互作用,计算和分析各个部位的受力情况,进而评估乘员的受伤风险。

通过对大量的仿真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保护性能评估结果。

这些结果可以为车辆制造商和设计师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以便改进车辆的结构和安全系统,提高乘员的保护性能。

总之,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保护性能评估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评估

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评估车辆碰撞事故是道路交通中难以避免的安全问题,其中侧面碰撞事故常常造成严重的伤害和人员伤亡。

为了提高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碰撞模拟仿真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围绕基于碰撞模拟仿真的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评估展开讨论。

一、碰撞模拟仿真技术的基本原理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软件对车辆碰撞事故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建模、求解和结果分析等步骤,预测碰撞发生时车辆和乘员的运动状态,并评估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建立碰撞模型:根据实际车辆和碰撞场景的特点,使用CAD软件建立车辆和环境的三维模型,包括车身结构、乘员座椅、安全气囊等。

2. 运动学仿真:通过分析车辆碰撞过程中的动力学特点和碰撞力的作用,利用数值计算方法求解车辆和乘员的运动学方程,得出碰撞后的运动状态。

3. 刚体动力学分析:根据碰撞模型的运动学仿真结果,利用物理学和工程力学原理,进行刚体动力学分析,包括动量、能量以及力的计算。

4. 乘员伤害评估:根据乘员座椅、安全气囊等的位置和特性,结合乘员生理特征和损伤指标,对乘员的伤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的应用车辆侧面碰撞是一种常见的交通事故类型,严重程度往往高于正面碰撞。

因此,对于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评估尤为重要。

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于车辆侧面碰撞事故的分析评估:1. 碰撞力矩分析:碰撞力矩是侧面碰撞事故中乘员受到的主要力量之一。

通过碰撞模拟仿真,可以准确计算碰撞过程中的力矩大小,并确定对乘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力矩范围。

2. 乘员座椅评估:乘员座椅是保护乘员免受碰撞伤害的重要装置。

通过碰撞模拟仿真,可以评估乘员座椅的结构和材料对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3. 安全气囊系统分析:安全气囊是车辆侧面碰撞事故中常用的被动安全装置之一。

碰撞模拟仿真对车辆侧翻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分析

碰撞模拟仿真对车辆侧翻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分析

碰撞模拟仿真对车辆侧翻事故中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分析车辆侧翻事故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交通事故类型,对乘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碰撞模拟仿真技术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本文旨在探讨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翻事故中对乘员生命安全的保护效果,并分析其中的关键因素。

1. 车辆侧翻事故概述车辆侧翻事故是指车辆在行驶中因各种因素造成车身倾斜超过一定角度,导致车辆侧翻的交通事故。

这种事故常发生在高速行驶、急转弯、路面失稳等情况下。

车辆侧翻事故一旦发生,乘员便陷入极度危险的境地,因此,如何提高乘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效果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2. 碰撞模拟仿真技术简介碰撞模拟仿真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碰撞过程的一种方法,可以模拟不同的碰撞情况,并得出乘员在不同碰撞条件下的受力情况和生命安全风险。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建立真实的车辆模型、人体模型和环境因素模型,模拟车辆侧翻事故中的碰撞过程,从而评估乘员的生命安全状况。

3. 碰撞模拟仿真在车辆侧翻事故中的应用通过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可以对不同车辆侧翻事故情况进行模拟,比如高速侧翻、刹车侧翻、急转弯侧翻等,从而获取乘员受力特点、变形情况和生命安全风险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为汽车制造商和交通管理部门提供重要参考,以改善车辆结构和安全设备,提高乘员生命安全保护效果。

4. 碰撞模拟仿真中的关键因素在进行碰撞模拟仿真时,需考虑多个关键因素对乘员生命安全的影响,包括车辆结构、车速、碰撞角度、碰撞物体硬度等。

车辆结构的刚性和抗侧翻性能对乘员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而车速和碰撞角度则决定着乘员受力方向和程度。

此外,碰撞物体的硬度也会对乘员生命安全产生显著影响。

5. 碰撞模拟仿真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碰撞模拟仿真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未来,我们可以通过更精确的车辆模型、更细致的人体模型和更真实的碰撞环境模型,来进行更真实、更准确的碰撞模拟仿真分析,以提高乘员生命安全保护效果。

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卢静;郑颢;刘玉云;王玉超;欧阳俊【期刊名称】《汽车工程师》【年(卷),期】2019(000)002【总页数】3页(P25-27)【作者】卢静;郑颢;刘玉云;王玉超;欧阳俊【作者单位】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4 约束系统对乘员损伤的影响4.1 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图8示出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仿真分析模型。

基于图2,文章研究了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如图9所示。

从图9 可以发现,在有安全带的作用下,乘员损伤整体降低;对乘员胸部上肋骨影响最大,压缩量从57 mm 降低到52 mm,降低幅度为8.8%。

可以认为安全带对乘员损伤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图8 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仿真分析模型图9 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对比4.2 安全气囊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基于图8b,以“不触底前提下刚度尽可能小”为基本原则,分析了安全气囊刚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0所示。

从图10 可以发现,刚度缩放80%后,乘员损伤整体降低明显,其中对乘员腹部上肋骨影响最大,压缩量从57 mm 降低到43 mm,降低幅度为24.6%;可以认为安全气囊对乘员损伤影响大。

图10 侧面柱碰撞中不同安全气囊刚度下的乘员损伤对比5 柱碰乘员损伤机理根据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对乘员损伤影响的评价结果,车体刚度及车体质量对乘员损伤的影响较小,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约为8.8%,安全气囊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约为24.6%。

在影响因素中,安全气囊是最主要的设计因素,安全带可起到较小影响,车体质量和车体刚度的影响较轻微,主要原因是在侧向碰撞中,座椅和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较小,在碰撞发生时,乘员处于一个接近完全自由的状态,直到乘员与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接触,并受到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同时在侧面柱碰撞中,车门与刚性柱接触的前10 ms 内已完成变形,如图4所示,所以侧面安全气囊完全展开时,一侧受到乘员的挤压,另一侧与完成变形的车门直接接触,在整个柱碰撞过程中,对乘员起到吸能作用的只有侧面安全气囊和门饰板。

轿车侧面壁障碰撞与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研究(英文)

轿车侧面壁障碰撞与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研究(英文)

轿车侧面壁障碰撞与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研究(英文)徐中明;张亮;张志飞;刘世谦
【期刊名称】《系统仿真学报》
【年(卷),期】2013(25)1
【摘要】汽车侧面碰撞是造成乘员重伤和死亡的主要交通事故形态之一,包括车对车和车对障碍物两种碰撞形式。

同时开展侧面壁障碰撞(车对车)和侧面柱碰撞(车对障碍物)的研究对于提高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Benchmarking技术建立了与实车尺寸一致的某轿车整车有限元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的方法,并结合实车正面碰撞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然后,分别根据ECE R95和Euro-NCAP法规的要求进行了侧面壁障碰撞和侧面柱碰撞的仿真试验。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侧碰仿真试验下车体的变形情况及假人各部位的伤害指标,发现侧面柱碰撞会引起较大的车身变形,对假人头部,胸部等会造成更大的伤害。

因此,为了进一步改进车辆的侧面碰撞安全性和降低乘员损伤风险,建议在汽车侧面碰撞安全认证试验时,同时进行两种形式的侧碰考核。

【总页数】6页(P170-175)
【作者】徐中明;张亮;张志飞;刘世谦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278
【相关文献】
1.基于柱壁障的轿车侧面碰撞模拟研究
2.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2)
3.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1)
4.轿车侧面柱碰撞乘员损伤机理仿真(续1)
5.基于侧面可移动变形壁障碰撞与侧面柱碰撞的假人损伤对比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94.2安全气囊对乘员损伤的影响
基于图8b 以“不触底前提下刚度尽可能小”为基 本原则,分析了安全气囊刚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分析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刚度缩放80% 后,乘员损伤整体降低明显,其中对乘员腹部上肋骨影 响最大,压缩量从57 mm 降低到43 mm ,降低幅度为 24.6%;可以认为安全气囊对乘员损伤影响大。

4约束系统对乘员损伤的影响
4.1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
图8示出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仿真分析模型。


于图2,文章研究了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如图9所 示。

从图9可以发现,在有安全带的作用下,乘员损伤整 体降低;对乘员胸部上肋骨影响最大,压缩量从57 mm 降 低到52 mm ,降低幅度为8.8%。

可以认为安全带对乘员 损伤有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a
无安全带
b
有安全带
图8
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仿真分析模型
60 50
目40
30 20 10 01全带
全带
--
-
无安_有安丨丨! \\!\
/
\///
10
20
30
40
时间/ms
a
胸部上肋骨
50
60
e
腹部下肋骨
侧面柱碰撞中安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对比
0 10
20 30 40 50 60
时间/ms d
腹部上肋骨
时间/ms
胸部下肋骨
2019(2)
Engin 丨
齡含汽车工
g

FOCUS 技术聚
Design-Innovation
o o o o o o o 7
6 5 4 3 2 1
1^0
o o
o o
o o
6 5
4
3
2 1
1^0
0■0■0■0■0■0■ 6 5 4 3 2 1
1^
-2
5 -
图10侧面柱碰撞中不同安全气嚢刚度下的乘员损伤对比
5柱碰乘员损伤机理
根据车体结构和约束系统对乘员损伤影响的评价
结果,车体刚度及车体质量对乘员损伤的影响较小,安 全带对乘员损伤的影响约为88%,安全气囊对乘员损 伤的影响约为2.6%。

在影响因素中,安全气囊是最主
设计•创新
要的设计因素,安全带可起到较小影响,车体质量和车 体刚度的影响较轻微,主要原因是在侧向碰撞中,座椅 和安全带对乘员的约束作用较小,在碰撞发生时,乘员 处于一个接近完全自由的状态,直到乘员与展开的侧 面安全气囊接触,并受到侧面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同
时在侧面柱碰撞中,车门与刚性柱接触的前10 m S 内 已完成变形,如图4所示,所以侧面安全气囊完全展开 时,一侧受到乘员的挤压,另一侧与完成变形的车门直 接接触,在整个柱碰撞过程中,对乘员起到吸能作用的 只有侧面安全气囊和门饰板。

在进行设计时,需要保证 安全气囊展开所需的初始空间,尽量提前侧面安全气 囊的点爆时间。

6双腔侧面气囊的保护研究
根据4.节的分析结果,腹部损伤满足US-NCAP
中不扣分的要求,胸部损伤在上限值与下限值之间,处 于中等偏下水平;胸部损伤仍然是重点失分项,与 US -NCAP 数据库中结果一致。

为进一步优化乘员胸部 损伤,文章提出了一种双腔侧面气囊来满足乘员胸腹 部和髋部对侧面气囊不同的刚度需求,如图11所示。

图12示出侧面柱碰撞中双腔气囊与单腔气囊压力对
比。

图13示出侧面柱碰撞中单腔体与双腔体气囊下乘 员损伤对比。

双腔气囊
b
单腔气囊
图11双腔气嚢与单腔气嚢对比
3.00x 10$
2.75x 10$2.50x 10$2.25x 10$2.00x 10$1.75x 10$1.50x 10;1.2$x 10;1.00x 10:0.7$x 10;0.$0x 10;0.2$
x 10;
10$0
20 30 40时间
/ms
图12侧面柱碰撞中双腔气嚢与单腔气嚢压力对比
10 20 30 40 $0
时间
/ms
e
腹部下肋骨
气囊刚度缩放系数
a
胸部上肋骨
时间
/ms
b
胸部中肋骨
—技术聚焦
FOCUS
Er4i^汽车工_师
2019年2月
o
I
O
^ 5
4'J 2 r
6 54'J 2
r
s s /蠢
o
t
o
o o o o o o o
6 5 4 3 2 1m m /
猞赵
6^
5
4'}2'1s
s /f 為}
0•0■0
■0■
4 3 2 1
s s /

图13侧面柱碰撞中单腔体与双腔体气嚢下乘员损伤对比
从图12和图13中可以看出,相比于单腔气囊,使 用双腔气囊后,上腔体气囊压力在胸部肋骨位移峰值 出现时刻(20〜40 m S 明显降低,对应着胸部上、中肋 骨压缩量分别降低19.4%和24.3%;下腔体气囊压力 在乘员髋部与气囊接触之后,一致高于单腔体气囊, 说明增加了对髋部的支撑约束,有利于腹部肋骨压缩 量的降低,腹部上、下肋骨压缩量分别降低11.8%和 23.5%;使用双腔体气囊后,胸部上、中、下肋骨位移量 分别为2,28,30 mm ,接近US _NCAP 中规定的上限值 (27 mm )〇
7
结论
1)欧洲 EURO -NCAP 、美国 FMVS 214 和
US -NCAP 分别提出了对侧面柱碰撞工况的考察。

与 EURO-NCAP 法规相比,FMVS 214 和 US-NCAP 法规考察工况更为恶劣;目前中国法规还没有对侧面柱碰 撞工况展开考察,有必要提前开展侧面柱碰撞保护机 理研究。

2)
在侧面柱碰撞乘员保护中,车体刚度和车体质
量对乘员损伤影响小;安全带对乘员损伤有一定影响; 安全气囊和侧面门饰板对乘员损伤影响大。

侧面柱碰 撞的乘员保护与结构设计关联性小,更多的是与约束 系统的设计相关。

3) 侧面柱碰撞的乘员保护主要依靠侧面安全气囊
和门饰板,在进行安全气囊设计时,需要保证安全气囊
展开所需的初始空间,同时应尽量提前侧面安全气囊 的点爆时间。

4)
在侧面柱碰中采用双腔气囊可以更好地满足乘
员胸腹部及髋部对侧面安全气囊的不同刚度需求,让 乘员胸腹部损伤得到进一步优化,满足US -NCAP 法规
中乘员胸腹部位移接近不扣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W IN K E L B A U E R D, MILLER P, KALETO H, et al. FM V SS214 Dynamic
N P R M -A n Overview of the New Procedure, Component-Level Develop­ment Tests, and Vehicle Design Changes[J]. SAE Technical Paper, 2005: 2005-01-0742.[]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年报(2007年 度)[
].
北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2008:8.
[]
曹立波,王鹏.基于乘员损伤分析的轿车侧面碰撞安全性研究[].北 京汽车,2007,12 (3): 17-21.
[]
刘念斯,欧阳俊,刘玉云.新版C -N C A P 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J
汽车工程学报,2017,7(12): 133-138.
[]
周云,陶钧,孙涛.基于多冲击块侵入的门护板侧面碰撞研究[].汽 车科技,2017(4)35-39.
[]
张君媛,丁如芳,邱少波,等.汽车侧面碰撞中内板参数与乘员伤害 值的相关性分析[].汽车工程,2007,29(6): 462-464.
[]
邵飞达.轿车侧面碰撞乘员损伤影响因素的分析与优化[].
长沙:湖
南大学,2011.
[]葛如海,贺文平,应龙.侧面碰撞双气室气囊的性能优化研究J 重
庆理工大学学报,2017,31 (9): 1-7.
(收稿日期:018-11-14)
(续完)
,■—腔气囊
r
/
卜•.、
i *L 1
\
z
V
l
r /
^
V
、X
I
\ \A ;
\
\
0 10
20
30
40 50
时间/ms
b
胸部中肋骨
10
20
30
40
50
时间/ms
d
腹部上肋骨
e
腹部下肋骨
第2期
Engt 汽车工_师
FOCUS 技术聚焦^
Design-Innovation
3
t
,
40-c <s }
2 2 1 L
1^0
斗 3 c h
2 2
1
r
s s /绝赵3
3 2 2 11-
3 3 2 2
1 1
i 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