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多个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d0eef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7.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11一、说教材第一点、教材地位及作用《我的叔叔于勒》,它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2单元感悟品味欣赏中的第2篇课文。
这一单元收录的五篇文章都是小说。
高尔基说过“文学即人学”。
学生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在享受审美愉悦中,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同时引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尖锐地指出金钱左右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概莫能外。
作者用平常的人物、情节,表现一个普通的主题,通过这样能表达深刻,能给读者启发,耐人寻味第二点、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小说通过人物描写来传递作者的思想以及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中,应以人物中心,在情节发展的动态中分析人物。
由点及面,先分析人物性格,再通过解题来揭示小说主题。
结合本单元的要求,以及本文的特点,确定这一堂课的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能力目标:煅炼学生口述能力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分析人物描写,揣摩人物性格。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题,启发与鼓励学生发现独特的见解。
这也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及学法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
我所授课的班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本文文字浅显,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课堂上通过激趣引导是可以保持住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据此,我让学生用的学法是1、撰写人物小传。
通过撰写人物小传,学生可以进行人物形象的再造,同时梳理故事情,感知全文。
2、朗读想象法。
本堂课可以指导学生朗读“船上巧遇于勒”部分,边读边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在头脑中再现菲利普夫妇的形象,使他们活起来。
三、说教法:1、围绕解题来把握主题,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小说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可是小说中并非对于勒作正面描写,那么描写重点是谁?学生读课文后再讨论。
2、对话教学: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4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57e0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7.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把握曲折的故事情节.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感悟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习通过多种描写方式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面对滚滚红尘中的物欲横流,有人却玷污了人世间的亲情,亲兄弟形同陌路。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去欣赏一下他笔下的亲情是怎样的呢?二、介绍小说文学常识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和社会生活。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
三、作者介绍莫泊桑: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19世纪下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
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
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
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cda98df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80.png)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阔绰、拟定、栈桥”等字词的音形义。
2、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多种角度,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3、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的心理描写、悬念的运用、情节的安排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学会从多个角度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新课导入同学们,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表达兄弟情深的成语,比如:情同手足、手足之情、难兄难弟、八拜之交、两肋插刀、肝胆相照、患难与共、有福同享、同盘而食、刎颈之交、连枝带叶、风雨同舟、让枣推梨、伯歌季舞、亲密无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与兄弟感情有关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体会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兄弟之情是怎样的。
二、自主预习1、背景资料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以后离职从事专门的文学创作,并拜福楼拜为师。
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
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俊友》)等;中短篇小说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
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
2、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阔绰(chuò)拟定(nǐ)栈桥(zhàn)拮据(jiéjù)牡蛎(mǔlì)别墅(shù)撬开(qiào)煞白(shà)诧异(chà)褴褛(lánlǚ)变更(gēng)吞吞吐吐(tǔ)更加(gèng)呕吐(tù)(2)词语释义褴褛:(衣服)破烂。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6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0df15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d.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6篇教学设计是老师为了驾驭课堂节奏事前书写的文字报告,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写教学设计是不行幸免的事情,以下是我细心为您引荐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1一、素养教育目标〔一〕学问教学点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二〕实力训练点1、绘行写神,深化细致的提醒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特性刻画的写法;2、造就学生缔造性思维实力和口头表达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相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四〕美育渗透点情节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构思美。
二、学法引导观赏课文朗读视频,理清情节脉络,然后从分析人物形象着手,理解小说的主题。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分析人物性格2、理解作品提醒的主题解决方法:人物性格的分析,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得的方法;从文中找描写人物肖像、神态、语言等的语句体会。
小说的主题,及主子公的理解,通过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加以适当的点拨来解决。
四、教具学具打算电脑,教学课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由于文章情节生动、曲折、好玩、有些情节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宜充分观赏课文朗读视频,从而理清情节,体会作者构思的精妙。
2、学生在启发性问题的引导下,理解小说的主题。
3、利用本文情节大起大落的特点,通过口头作文的形式,为课文另拟一个结局,以造就学生缔造性思维。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2一、导入我们大家都有叔叔吧!然而你们的父母和叔叔他们兄弟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同学们探讨半分钟然后用简练的词语来概括。
〔生举手答复:“情同手足、相互关怀……”等。
〕那么,在资本注主义社会亲兄弟之间又是怎样相处的呢?今日,我们来学习法国小说家莫泊桑写的一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二、看TV〔一〕了解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
生于没落贵族家庭。
自幼文学,七十年头刻苦学习写作,大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3篇汇总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3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31b65d0af1ffc4ffe47acdb.png)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以下是为大家带来的我的叔叔于勒教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的叔叔于勒教案·1《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欣赏小说精妙的构思2、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3、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1、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2、情节出人意料而有在情理之中的精妙的构思美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时数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作者莫泊桑是19 世纪后半期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二、检查字词拮据褴褛煞白糟蹋栈桥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准备复述故事情节要求按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复述,抓住精彩情节。
2、请同学们思考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围绕着哪一个字展开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应该怎么说讨论后归纳小说叙述我一家人对于勒叔叔的态度变化。
小说围绕一个“钱”字展开。
于勒有钱时,大家都盼他,没钱时,大家都躲他、骂他。
正因为于勒对钱的占有的多少,才引出他的亲属对他态度的变化。
四、研讨课文内容我们明确了本文的故事是围绕一个“钱”字展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于勒在有钱时和没钱时菲利普夫妇的态度有何不同2、通过这些表现,能否看到他们是怎样想的例如课文第3、4段“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的到海边的栈桥上散步。
”父亲总是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嗨!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从“衣冠整齐”可以看出菲利普一家对有钱的于勒的敬仰,从父亲的话可以看出全家对有钱的于勒的归来的渴望。
第16段写一家人对于勒回国拟定了上千种计划,因此非常想念他,希望他赶紧回来。
第25 段写父亲看到没钱的于勒时,脸色苍白,这体现了父亲的紧张,因为于勒一穷,全家的希望全化为泡影了。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314c0eba0d4a7303763ad2.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5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一、学习目标:从小说三要素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幻灯出示)二、导入新课:题解、简介作者。
三、检查预习:1、指名学生板演生字新词。
2、指名学生口头回答小说的主要人物(称呼和名字)、次要人物。
四、合作探究(一)分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感悟起伏曲折的情节所表现的深刻主题。
1、用“______于勒”的动宾短语,分别给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个阶段列一个小标题。
2、菲利普夫妇为什么要盼于勒?见到于勒后又为什么躲呢?这前后的态度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二)分目标2:分析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性格,感悟小说主题。
1、作者在小说中精心设置了20个称呼,有赞叹的,有斥骂的,有同情的,从而表达出不同人物在不同时期对于勒的不同感情,揭示出小说的主题。
(1)请同学们根据遇到于勒的前后为界限,在文中找出人们对他的称呼究竟有哪些?(2)于勒来信前对他的称呼是斥骂的,来信后则是赞叹,而真的遇到后又是怨恨加斥骂的,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3)遇到于勒时,菲利普夫妇与儿子若瑟夫对于勒的不同称呼,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船长斥骂于勒为“法国老流氓”,对小说的主题有作用吗?2、从菲利普夫妇的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入手,揣摩人物性格,感悟小说主题。
(1)当父亲菲利普从船长那里证实卖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于勒时,他的反映如何?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他怎样的心情?(2)当母亲克拉丽丝从菲利普那里得知卖牡蛎的老水手就是于勒时,她的反映如何?属于什么描写?表现她怎样的心情?(3)菲利普夫妇的表现反映了他们重怎样的性格?与小说主题有什么关系?(三)分目标3:理解环境描写对衬托人物心情,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1、文中有两处景物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
2、这两处景物描写衬托人物的什么心情?五、练笔:如果于勒腰缠万贯的回来了,又恰巧在凡尔塞岛遇到了菲利普夫妇。
想象一下:菲利普夫妇又是如何表现的?请写一个不少于200字左右的片段。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6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67c5c2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2.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6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优秀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理解小说主题。
2、探究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
3、正确的对待金钱与亲情。
教学重点:对小说“三要素”的把握及主题的理解教学难点:对小说语言特色的赏析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点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同学们,假如现在有两样东西——金钱和亲情,摆在你的面前,而你只能选择一种,你会选择什么?为什么?(绝大多数同学都会选择亲情)是不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会这样选择呢?为什么有的人遇到分离几十年的亲兄弟非但不去相认,而且避而远之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板书课题)二、互动学习设计:(一)目标展示:首先大家来齐读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1、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小说,理解小说主题。
2、探究品味小说的艺术特色。
3、正确的对待金钱与亲情。
(二)知识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大屏幕出示)1、选自短篇小说集(),作者(),()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等。
2、小说的三要素有()、()、(),其中()是最重要的。
3、字词:阔绰栈桥褴褛十拿九稳与日俱增(三)整体感知:看来同学们预习的很认真,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大屏幕出示)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写了什么事?2、读出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句段,并且谈谈感受。
3、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
点拨:对的主题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A、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四)合作交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大屏幕展示)1、试按照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划分课文层次,并概括段意(用一个字概括)2、你认为的主人公是谁?3、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起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五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de3e5f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b.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五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支配,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方案。
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指导同学了解小说体裁的特点,从故事情节入手,体会文章奇妙的构思。
2.引导同学通过揣摩小说的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提高语言的赏析力量。
3.指导同学了解如何运用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和主题的。
4.引导同学能从小说本身的内容动身,理解写作意图,并形成自己的看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梳理故事情节,品评小说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
2.利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同学思索、争论,培育同学的想象力。
3.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口头表达力量与激发制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同学正确对待金钱,熟悉到亲情和爱心对于人生的意义远远胜于金钱。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法来表现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的。
2.从梳理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入手来理解小说的主题。
教学难点:引导同学领悟是怎样通过一个看似平常的故事情节和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小说的主题的。
三、教学策略本课主要采纳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此外与直观形象的多媒体结合,更能激发同学的爱好,充分调动同学的乐观性,发挥同学的主体作用。
1.同学对课文的感知是通过朗读来完成的。
2.同学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通过同学自己对语言的品析,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沟通来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3.在课文品读过程中,老师用奇妙的问题来引导同学品尝、分析,引导鼓舞同学大胆想象,激发同学制造性的思维,培育口头表达力量。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意思是说贫困时,即使居住在喧闹的都市也没有人来过问;富贵时,哪怕是住在深山里也有远房亲戚找上门来。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6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1b8cb52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43.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6篇)课时篇一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生:《我的叔叔于勒》),如果于勒是你的叔叔,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标题?那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于勒是谁的叔叔?(学生回答可能:莫泊桑、若瑟夫)这两个人物是同一个人吗?小说中的我若瑟夫是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不是作者。
二、感悟标题,初涉小说同学们在文章中找找和标题相照应的一句话,体会若瑟夫对叔叔的感情。
我在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句式上的反复强调叔叔是我们家的亲人,更流露出我对叔叔的同情,更显示了我内心无比心酸的感受。
我的叔叔究竟有着怎样的命运,他和我们一家将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莫泊桑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板书课题)三、走进课文,熟悉小说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小说,思考两个问题1、介绍于勒的命运2、介绍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2、小说中的于勒有着怎样的命运?请同学们找出课文的情节来说明一下。
早期放荡(第6段)中期阔绰(8-10)有一封被家人视为福音书的信我们请卢俊同学念一念。
老年落魄(29段后)3、菲利普一家是怎样对待不同命运的于勒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①赶(第7段)送、打发表面上用词很客气,实际上暗示菲利普夫妇的狠心,惯例一词更是体现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普遍的冷漠关系。
②发了财的于勒让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第8段末,12段母亲的话(赞)第3、4段,13、14、15段,语意反复,同样的情景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在他们的生活中却出现了无数次,足已写出全家人对于勒的企盼之情。
③朝思暮想的于勒有一天真的出现在菲利普夫妇面前时,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躲)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小结: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可以说是反复无常,然而变化的外衣下,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他们不变的内心:那就是金钱至上的丑恶灵魂。
4、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这样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4157e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a6.png)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设计(优秀6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小说的三要素,提高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把握小说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教学设计】一、导入激导入,引起学生对亲情的感受:亲情是人事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诗人说,亲情是一首恬静的田园诗;画家说,亲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画;音乐家说,亲情是一首优美的轻音乐。
但是亲情也时时经受着考验,在金钱、荣誉、利益面前,我们是否依然能够守护亲情,关爱亲情呢?今天,让我们走进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题目、作者。
二、作者简介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有关莫泊桑及其小说特点的材料。
师用多媒体明确莫泊桑及其小说特点。
三、绘声绘色讲故事1、了解课文内容:师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注意语言简洁准确,讲清小说的三要素,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小说的情节。
生讲故事。
师评价所讲故事,是否讲清了小说三要素,按照怎样的顺序讲述的。
2、提炼课文内容:问题: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篇小说的情节,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合适?生互相讨论,大多数学生认为用“变”字,也有一部分认为用“钱”字,找出重点情节共同梳理故事:盼于勒赞于勒见于勒躲于勒富穷穷四、各抒己见评人物内容:师生共同分析菲利普夫妇的形象,并且学习从多个角度刻画形象的方法。
1、问题:菲利普夫妇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通过前后态度的对比)这种性格在哪一情节表现最为突出?师生交流讨论问题。
明确:原因是多方面的,菲利普夫妇很穷,怕于勒再来拖累他们;虚荣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金钱的原因;其他原因。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精选9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6ad58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9.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精选9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和学生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第五册第四单元(小说单元)的一篇小说。
课文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世界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优秀短篇小说。
小说写的是法国的滨海城市哈佛尔的一个普通家庭的凡人凡事。
哥哥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生活十分拮据,因嫌弃浪荡子的弟弟于勒而送他到美洲去碰运气。
当收到于勒发了大财并愿意回来跟哥哥同住的信后,菲利普夫妇一家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盼他回来。
当菲利普一家到附近的哲而赛岛去旅行,在船上意外的发现了重又潦倒落魄的、*卖牡蛎为生的于勒时,夫妇惊惶、恐惧,急忙躲开。
小说用菲利普的小儿子自述的口气写成,所以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看法和态度,有力地表现了“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语)的主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然而今天来看这部小说所表现的主题远非仅此而已,小说也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像菲利普夫妇一样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们生活的辛酸。
再者,小说所揭示的这种异化了的人和人的关系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存在,人和人之间究竟应该如何相处,至今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小说围绕于勒命运的变化安排情节,跌宕曲折,富于悬念;另外小说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来揭示人物心里,细腻地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语言朴实,易懂。
课前了解到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对小说所反映地问题很容易结合自己的认知经验来理解。
学生也是初次学习小说,比较感兴趣。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教材无论是细腻的人物刻画,还是巧妙的情节安排,还是深刻的主题揭示,都是值得学习、鉴赏和探讨的。
然而课只有四十分钟,注定要有所舍弃,注定要有所侧重。
我想,学生初次学习小说,是应该让其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了解小说的三要素。
另外,读小说,不仅能得到艺术的享受,更应该能从中得到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感悟。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3篇
![我的叔叔于勒 教学设计 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2eec2ebb4cf7ec4bfed00d.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3篇《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教学要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解读人物形象,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2、把握小说主题,能评价小说中的人物;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教学重点:抓重点语段,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能从不同角度评价小说中的人物教学过程:一、前提诊断1、回顾小说的情节,初识菲利普夫妇想一想: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菲利普夫妇对同一个人,前后的态度截然不同,开始极力夸赞于勒,后面又恶意咒骂,由此,你感觉到菲利普夫妇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无情无义,满脑子只有钱,自私又势利】2、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教师引导并板书】直接刻画: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刻画人物自然环境描写小说的情节间接刻画:周围人物的言行叙述与交代二、研读"见于勒",解读人物形象1、教给学生方法把握菲利普夫妇形象的方法第一步:速读,找到有关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划线第二步:研读,分析揭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第三步:细读,分析刻画了人物怎样的性格2、师生研读【1】①找一找:"吃牡蛎"②读一读:【重读相关的词语】③这段话属于什么描写?④菲利普是怎么说的?他又是怎么想的?⑤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爱慕虚荣,一心想过上上流生活】⑥克拉丽丝又是怎么说的?怎么想的?看一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虚伪,精明,尖刻,泼辣】3、自己在文中找一找你觉得描写的精妙的句子并赏析,并写一段赏析词。
示例:我觉得写的好,因为这段话传神的描写了,表现了的心理,刻画了的性格特点。
【1】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
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4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b3e275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a.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4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析《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
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描写环境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本单元,本课教材应完成的教学任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其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的态度感情,认识资本主义社会里几乎没有人间亲情、友情,只有金钱的现实。
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2、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法2.比较教学法3.自主讨论法KK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调适自身心态,摒弃虚荣心理,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
学情分析绝大部分学生对学小说兴趣较大,他们很关注小说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命运,看过小说之后印象较深的就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的命运结局。
对于小说中的字、词、句,大部分学生不会感觉有难度。
这有利于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欣赏水平的提高。
教学分析教学重点深入理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难点难点学习并应用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解决办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在分析人物、环境时,要抓住一个“变”字,通过变化的对比,以及与《变色龙》的比较,培养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
教学策略在分析悬念铺排时,要扣住一个“巧”字,以达到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通过自主讨论式的方法,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并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形象,感悟文学艺术的美。
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赞钱、情盼遇躲本质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使用预期效果一、导入新课()于勒,()于勒,()于勒,()于勒。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8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b94c790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1.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教案【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及教学设计篇一一、说教材《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
小说叙述了我的叔叔于勒因年轻时不务正业被菲利普夫妇赶出家门,被迫到美洲谋生。
于勒发财后给菲利普夫妇写信,表示要偿还以前的欠债。
这些信件成了家庭拮据的菲利普夫妇的福音,一家人制定了许多荒诞可笑的花钱计划。
一家人到哲尔赛旅行,在海船上意外遇到了穷困潦倒的老于勒,怕被他牵累,全家仓皇避开。
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于勒的贫富变化牵动着菲利普夫妇的“变脸”,深刻地揭露了冰冷的亲情关系,发人深省。
二、说教法教学设想:本课的阅读教学拟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丰富意蕴。
力求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创新、多元评价作品的主题,领会其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思。
在评价认识中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准确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主题思想。
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能力目标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情感态度价值观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解对文中主人公深切的同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梳理情节,体会构思,把握小说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①线索教学法②活动式教学法三、说学法学生情况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本课应指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学习、感悟新知识。
小说的故事性强,其曲折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很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他们往往比较关注主要人物的结局。
因此小说的阅读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但学生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和主题的把握较为薄弱,须重点指导。
学法指导:寻读————品读————拓读说教学过程本课课堂教学拟用一课时完成。
导入新课整体感知课文寻读,梳理情节请同学自由朗读小说,找出你认为难以认读的字词。
理清小说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从小说中找出“我们”一家对于勒的其他称呼,并说说你的体会。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7759a72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7.png)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师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名篇。
要在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应当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通过学生触摸文本,感悟习得语言的精华后,进行个性化的阅读,结合交流、研讨和教师的点拨启发,去深层次、多角度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允许是多元的。
”所以我的设想是在小说主题金钱说、虚荣说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做更深一步挖掘,要求学生抓住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品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品格,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摒弃传统教学中给人物贴标签的做法,真正地去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并做出合乎情理的评价。
在阅读鉴赏中,让学生认识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的社会并不都是弥漫着污浊的铜臭之气。
一、教学目标1、触摸文本,感悟语言的精华,品味作品精雕细啄的语言张力。
2、初步掌握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心理的方法。
3、个性化地鉴赏人物形象,二、教学重难点1、如何看待小说中的人物,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2、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写片断短文。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新课学生齐背曹植的《七步诗》。
教师总结。
《七步诗》的内容是哥哥曹丕为了政治上的争权夺利而残酷迫害弟弟曹植。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我的叔叔于勒》则由于弟弟在经济上的穷困潦倒致使手足形同陌路。
2、复述小说内容学生运用小说三要素,结合于勒在三个不同时期,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变化。
教师适时板书:败——恐怖(祸水)富——希望(福星)(语言、动作、神态)穷——恐怖(仇恨)3、触摸文本、感悟语言圈画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结合于勒的两封信,你认为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读、圈画、讨论。
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6篇)
![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826b2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3.png)
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6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方案、写方案、写教案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力气,下面是我整理的《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6篇)》,快快拿去用吧!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问技能: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2、态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培育同学制造性思维力气和口头表达力气和心理素养。
【重点】了解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教法】探究争辩法。
【教学模式名称】读、悟、赏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老师活动同学活动导入导入课题。
口述导言板书课题。
明确学习重点。
听观看画面。
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标诞生字生词。
观赏画面。
读自由朗读。
要求:仿照录音、语气、语调。
正确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悟把握中心。
要求:精确理解文章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
争辩回答。
并质疑组织同学争辩质疑。
培育同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气。
小组争辩、合作、沟通。
赏观赏本文精彩秀丽的语言,体会作者的用意。
充分鼓舞同学,调动同学的乐观性。
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找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老师结语。
先倾听同学谈,然后老师结语。
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于勒:穷富“我”钱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欲、虚伪赶他、盼他、见他、躲他【教学反思】通过对同学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同学们的'阅读赏析力气得到了熬炼,但个别同学对主体的挖掘尚在提高有待以后经常训练。
我的叔叔于勒的语文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要遵循同学身心的进展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对于小说,应当能运用简洁的语言理清其脉络,品析人物的言行,窥探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提炼小说的主题,表明自己的看法。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1d1c69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7.png)
我的叔叔于勒优秀教学设计(优秀8篇)我的叔叔于勒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全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2、学习本文构思的巧妙及情节的曲折。
过程与方法:1、学习通过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揭示人物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评判能力和再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1、了解小说情节,把握小说主题。
2、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词。
2、课前搜集作者相关资料;3、熟悉课文,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情节。
教学要点:默读,感知文意,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多角度把握小说主题,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过程:一、设疑激情,导入新课心就象是一个天平,可以用它来衡量事物的轻重,同样的东西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分量是不一样的。
如果在你心的天平上,一端放上金钱,一端放上亲情,天平会向哪一边倾斜?(学生发言,导入新课)二、预习交流:1、请说出本课中你认为值得注意的字词。
(或说读音,或说意思。
)栈()桥牡蛎()煞()白撬()开诧( )异褴()褛()拮( )据( :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2、说说你所了解的莫泊桑,教师最后补充。
三、快速默读,初步感知课文:快速默读课文,完成下列活动:1、请以()于勒的格式,在括号内添加不同的动词,理清小说的情节安排。
示例:(盼)于勒2、圈点勾画出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称呼的词语四、研读细节,初步感知小说主题:同桌合作,共同探究:1、请同学们给这些称呼分类,看看这些称呼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他们对于勒采取了什么样的态度?2、在这其中,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同桌讨论,发言)3、教师小结:以小说的情节作结。
并用一副对联来概括两部分的内容: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10篇】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914f33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5.png)
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演讲发言、策划方案、合同协议、心得体会、计划规划、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planning,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九年级《我的叔叔于勒》教案【最新10篇】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一种情感。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4篇)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728e6818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e.png)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4篇)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小说表现的主题思想2、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及曲折的故事情节3、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对刻画人物形象的好处重点难点1、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观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2、构思新颖巧妙悬念的设置课时安排1—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金钱—拜金主义思潮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另一个外国的作家写的一篇也是讲述人善变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二、板书课题:《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三、整体感知小说,知线索明确: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于勒离家到美洲冒险10年经历为暗线。
情节: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四、情节:人物态度,找出菲利普夫妇言行变化的代表句。
开端(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遇于勒)——结局(躲于勒)人物态度对比:前:(从文中找出词语)后:(从文中找出词语)五、人物性格分析(讨论)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贪婪,庸俗的小市对民,爱慕虚荣。
“我”一个也涉世未深,天真单纯,富用同情心的'孩子。
寄寓了自己的希望和理想六、找出小说中环境描写,各自的作用?(略)七、小说主题讨论:金钱至上八、发散训练1、小说的结局怎样?人物命运是由个人性格造成的?还是社会环境造成的?2、假如菲利普夫妇在游轮上巧遇发了大财的于勒,他们的言行会怎样?用150个字来完成。
3、写作:请以“人与人这间”为题,反映当代人际关系的中心。
板书设计:中心线索于勒贫穷富裕贫穷菲利普夫妇厌恶诅咒热切盼望咫尺不认全家恐怖全家唯一的希望出了大乱子了分文不值置一所别墅重新拖累我们坏蛋流氓好心的于勒贼、讨饭的打发到美洲去多么的惊喜啊以免再遇见他侧面描写主体部分介绍家庭成员,引出于勒对于于勒态度的今昔变化全家旅游发现于勒证实于勒躲开于勒小引背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主题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设计篇二教学要点:一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研读品味
1、请学生表情诵读全文,思考:投影: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的独到之处在于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1)请同学们品味下面的语句,揣摩母亲在希望破灭时的心理和感情。
①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
②母亲回来了。我看出她在哆嗦。她很快地说:“我想就是他。去跟船长打听一下吧。……”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及其作用。
3、了解莫泊桑及其小说创作。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细致地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化描写的方法。
2、把握小说的情节构思,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品评小说的语言,提高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提高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以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方法。
<<我的叔叔于勒>>多个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小说,特别是短篇小说,在艺术手法上造诣很深。他的作品题材丰富多彩,行文波澜起伏,故事情节巧妙曲折,用洗练的笔墨揭示人物内心世界,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发表于1883年的《我的叔叔于勒》,就是一篇体现他艺术风格、特色和功力的佳作。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其弟弟于勒态度的前后变化,清晰生动地勾勒出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小市民生活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是通过少年若瑟夫的视角来表现的,其中也包含了若瑟夫对人生、社会的认识。
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投影:
拮据(jie2 ju1):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阔绰(chuo4):排场大,生活奢侈。
煞白(sha4):由于恐惧、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极白,没有血色。
诧异(cha4):觉得十分奇怪。
褴褛(1an2 lu3):(衣服)破烂。
(2)假如破了产,又穷困潦倒的于勒找到菲利普一家的门上,将是怎样的一种情景,请抓住人物性格特点,进行创造性描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赏词析句,引导学生揣摩小说语言。
2、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体验与反思。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请学生互相交流各自富有创意性的结局续写,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优秀习作在班上宣读,师生共同点评。
有关作品的主题可以理解为:①资本主义社会异化的人和人的关系。菲利普夫妇的无义寡情,于勒被弃的遭遇是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社会的概括。恰如马克思、恩格斯说:“现代的资产阶级家庭是建筑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筑在资本上面,建筑在私人发财上面的。”②小人物生活的辛酸。作品中的菲利普是一个既可鄙又可怜的形象。他们挣扎在社会的底层,也正因于勒的恶行,将一家人的生活拖累到贫困中不能自拔。生活的艰辛,乃至女儿出嫁都成了问题。于勒发财的消息,成了摆脱生活窘迫的唯一救命稻草,可现实是他们遇见了无脸归来的穷困潦倒的于勒。面对无奈的现实,他们的选择无疑是艰难的。势利,作为人类普遍的劣习和商品社会必然会衍生的生活现象,是超越时代、地域的。
(2)菲利普是个小公务员,一家人生活拮据,不仅“样样都要节省”,甚至连女儿都嫁不出去。但是,他们知道了以前被视为“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发了财,“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而且准备回到故乡和哥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于是“大家都认为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归来,并对“这桩十拿九稳的事…”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我”的二姐也因这一“福音”,定了婚。
3、续写法在把握原作主题,抓住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流畅自然的结局续写,以深层揣摩课文立意和波澜起伏的情节铺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了解情节发展的因素。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高老头》中说:“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底下的丑恶。”的确。金钱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过去、在国外,即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关于金钱对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曾有过精彩论述。
原因一结果(逻辑)
期待一破灭(心理)
开端一发展一高潮(情节发展)
悬念一结局(技巧)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
(1)于勒年轻时,是个浪荡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遗产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钱,因而被家里的人看不起,甚至视为全家的“恐怖”。终于。他被送到美洲。后来,据说他在那里做生意赚了钱,并且给菲利普夫妇去信说,打算发了财回法国同住。于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阔了一阵之后,重又潦倒落魄,沦落成一个穷光蛋,被法国船长带回来,在船上摆摊靠卖牡蛎过日子,他又重新成为哥嫂的“恐怖”,被弃之家门外。
教师引导: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4)于勒挥霍家产,被送到海外。菲利普一家因于勒的挥霍陷入困境。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发财的于勒归来解困。于勒破产成了穷光蛋。菲利普夫妇弃他而去。(逻辑)
于勒发财,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归来解困。于勒成了穷光蛋,希望破灭了。(心理)
②等她亲自看清楚那卖牡蛎的果真是于勒以后,也惊恐地“哆嗦”起来,但仍存一些希望,所以叫丈夫再去向船长打听。
③当最终证实那穷水手就是于勒时,看到丈夫“神色很狼狈”,想起于勒以前占有过他们应得的一部分遗产,而以后又给过他们发财的“希望”,现在这种希望竟成了泡影,于是旧怨新仇一齐发作,“突然暴怒起来”,破口大骂。她自私、冷酷、惟利是图的性格,随着她的语言和心理变化,一层层地发展,至此毕露无遗。
③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2)“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这默念的三句话意思有什么异同?为什么重复写?这表现“我”的什么心理?
学生思考后发言,教师适当点拨:
(1)①虽然母亲听到了那个穷水手就是于勒的消息。但发财梦使她不愿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吞吞吐吐”地责怪丈夫“胡说八道”。
4、学生精读全文,思考:
(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2)菲利普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4)小说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试根据下面的提示。多角度梳理课文的情节结构。
投影:
马克思、恩格斯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没有别的联系了。”
马克思说:“货币能使各种冰炭难容的人亲密起来,迫使势不两立的人互相亲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社会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便是纯粹的金钱。金钱能使冰炭难容、势不两立的人亲密起来,同样,也能使亲密无间的人形同陌路。法国优秀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以他卓有成就的小说对此作了准确犀利的阐释。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小说,去体会人情冷暖和世态炎凉。(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链接
作者简介: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专门从事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300多个短篇小说和6个长篇小说,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小说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人们精神的堕落。
2、学生合作探究:
(1)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2)小说的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从行文看,对于勒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着墨,而对菲利普夫妇的刻画却用了很多篇幅。那么,本文的主人公到底是谁?
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
(1)阅读这篇小说,使我们走进了19世纪的法国社会,去体验当时法国平民百姓的酸甜苦辣。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生动勾勒出了一幅19世纪后半叶法国市民的剪影。菲利普夫妇的虚荣、势利、自私、贪婪,于勒的身世浮沉,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
五、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1)游船在翡翠般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
父亲急忙向我们跑来。“克拉丽丝!克拉丽丝!”他眼睛里放着光。脸涨得红红的,像熟透的苹果。“快去看啊,那个吃牡蛎的极有风度的先生怎么那么像于勒!在他身旁还有一位高贵的妇人呢!”显然是由于狂喜,父亲抑制不住激动大声地说道。“是吗?太好了!上帝保佑!可把他盼回来了!”母亲一时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她与丈夫的同样的心情。“快,快去……看看咱们的亲弟弟……”
张皇:惊慌,慌张。
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十拿九稳:喻很有把握,也说十拿九准。
栈桥(zhan4)牡蛎(1i4)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不同称呼的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