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第八版第十五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合集下载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得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与评价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得策略与措施得科学。

上述定义得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得对象就是人群,就是研究所关注得具有某种特征得人群,而不就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得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她相关得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得起点就是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分布,研究得重点就是疾病与健康状态得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得最终目得就是为预防、控制与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得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得区别根据就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得条件,或者说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与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就是否有人为得干预因素就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就是否就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分析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得重要观点:①群体得观点;②比较得观点;③概率论得观点;④社会医学得观点;⑤多病因论得观点。

第二章 疾病得分布率与比得概念:率表示发生得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得一个参数。

比就是一个值。

构成比就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得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得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得发病率。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 1983年Jean Etienne Esquirol通过对巴黎医院住院病人的统计,发现 精神病人从1786年到1801年的15年间增加了15倍。
※ 美国一项研究通过对关键信息提供者如牧师、家庭医师的访谈和医院记 录,在美国麻州发现了2632个“疯子”和1087个“傻子”。
※ Robert Faris和Warren Dunham分析了1922年和1934年间芝加哥住 院精神病人的地理分布,得出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 越低的结论。
正常与异常
• 正常与异常是相对的 • 受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如同性恋、“与神对话” • 社会发展也倾向于将越来越多的心理行为与行为现象定义为异常,例
如赌博行为和吸毒、饮酒、吸烟分别以“病理性赌博”、“精神活性 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形式列入到了现代精神障碍的分类。
精神症状
• 传统上将疾病的临床表现分为体征(sings)和症状(symptoms)两大 类。
第二代研究
•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战时士兵和战后老兵中出现 的精神卫生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 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精神病流行病学的发展。
• 这一代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多的进行社区普查, 二是开始使用症状清单或非定式晤谈作为收集资料的方法。
※ 曼哈顿中城区研究:该研究使用经过培训的社会工作者,通过对社区居民 进行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然后由精神科医生对访谈记录进行诊断,结果 发现23%的调查对象精神上受到严重伤害。
精神疾病与精神障碍
• 在现代医学中,“疾病”更多的指向体内生物学结构和功 能的改变,而 “障碍”处于疾病、疾患与综合症之间。
• 大多数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 病程标准和排出标准四个部分,只有同时满足这四个标准 才能诊断为精神障碍。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预防医学》考试要求

2023年专升本考试大纲 《预防医学》考试要求

《预防医学》考试要求I、考试性质为挑选专科生中优秀的学生进入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学生,特举办此考试。

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课程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II、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篇流行病学第一章绪论掌握流行病学定义及流行病学定义的诠释,流行病学的应用。

熟悉流行病学的原理。

了解流行病学发展史,流行病学的特点,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流行病学的展望。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掌握疾病分布的概念。

熟悉疾病频率测量指标,描述疾病流行强度的常用术语。

了解疾病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时间分布的特征与变化规律。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掌握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用途;现况研究的概念及特点;普查、抽样调查的概念、用途。

熟悉生态学研究、个案调查、病例报告、病例分析的概念、用途;现况调查实施步骤、数据分析、常见偏倚及控制方法。

了解调查表的编制;生态学研究的方法和局限性。

第四章队列研究掌握队列研究的定义、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列研究的设计与资料整理分析,包括累计发病率、发病密度、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及人群归因危险度等指标的计算方法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熟悉队列研究的特点、研究类型;队列研究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了解队列研究的实施步骤、样本大小的估计、随访方法、人年的计算、率的显著性检验。

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掌握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匹配的原理和方法;病例与对照的来源与选择;资料整理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OR的含义及其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的意义;。

熟悉病例对照研究的一般步骤;分层分析的概念及应用,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及局限性。

了解实施病例对照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实验流行病学掌握实验流行病学的定义、基本特点、流行病学实验的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

熟悉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与队列研究优缺点的比较。

了解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优缺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筛检掌握筛检的定义、评价筛检试验真实性的指标的计算及意义。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第一章 绪论1.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的定义: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现代流行病学中的基本原理:疾病与健康在人群中的分布;疾病的发病过程;人与环境的关系;病因论;病因推断的原则;疾病防制的原则和策略;疾病发展的数学模型等。

实际应用: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疾病的监测;疾病病因和危险因素的研究;疾病的自然史;疾病防治的效果评价。

3.、健康因、提供措施④三种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数理法⑥六大特征群体的特征;对比的特征;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特征;社会心理的特征;预防为主的特征;发展的特征。

4.基本核心5.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横断面调查描述流行病学 监测 产生假设观察法 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流行病学 检验假设队列研究临床试验流行病学 实验法 实验流行病学 个体试验 验证假设研究方法 现场试验社区试验数理法 理论流行病学研究类型 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 应用制、健康促进、疾病防制效果评价。

描述性研究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 纵向研究 生态学研究 时间分布 地区分布 人群分布 监测 健康计划 提出假设 分析性研究危险因素 病因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评价 假设检验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人群现场实验 社区干预试验效果 效益 效应验证危险因素 假设流行病学试验 卫生服务评价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频率测量指标(1)发病率(incidence rate,morbidity):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

包括发病密度和累积发病率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的新病例数/同期该人群暴露人口数×K(K =100%,1000‰)应用: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适用于病因学探讨和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在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时,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发病专率:按不同病种、性别、年龄、职业人群的发病情况分别计算其发病率称之。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总结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否实验性研究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设立比较组?是否是否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分析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暴露←结局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 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 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观察时间月、周、日或一个流行期为时间单位。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流行病学第8版考研复习笔记
①队列研究
将人群按照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组,追踪其各组的结局,比较不同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断暴露因素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

②病例对照研究
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一组病人作为病例组,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一个组作为对照组,通过查询、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研究对象既往对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采用统计学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各因素暴露比例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实验流行病学
实验流行病学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的施加或减少某种处理因素,然后追踪观察处理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流行病学 人卫第8版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 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 否 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 设立比较组?是 否 是 否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 暴露←结局 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 生态学研究 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完整word版)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完整word版)流行病学人卫第8版

流行病学 人卫第8版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上述定义的基本内涵有四点:①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而不是某一个体;②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疾病,还包括伤害、健康状态及其他相关的卫生事件;③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研究的重点是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④流行病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以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流行病学与临床的区别 根据是否由研究者控制研究的条件,或者说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观察性研究或观察流行病学和实验性研究或实验流行病学。

是否有人为的干预因素是 否 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随机分配? 设立比较组?是 否 是 否 随机对照试验 非随机对照试验 分析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研究方向?队列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横断面研究暴露→结局 暴露←结局 暴露与结局同时调查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现况调查 生态学研究 研究方法 分析性研究 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实验性研究 临床试验 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①群体的观点;②比较的观点;③概率论的观点;④社会医学的观点;⑤多病因论的观点。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率和比的概念:率表示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可以取任何值,反应动态过程的一个参数。

比是一个值。

构成比是指事物各部分所占比重,一般使用圆饼图,取值在0~1之间。

如果把构成比当做率使用,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率=k 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构成比=%100量(个体数之和)同一事物内部的整体数数量(个体数)某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发病指标:发病率:在一定期间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k 同期暴露人口数生某病的新病例数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发⨯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图文

第8版流行病学复习提纲图文

流病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流行病学简介)1、流行病学概念: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定义要点:人群观点;研究对象包括所有疾病、健康促进;以研究疾病分布为起点;研究病因及流行因素;预防疾病;消灭疾病;既是一门实用医学又是一门方法学。

2、流行病学发展:学科形成前期(希波克拉底、威尼斯港检疫法、英葛朗特)学科形成期(英James Lind、英Jenner、法国革命、John Snow)学科发展期(现代流行病学)3、我国流行病学成就:伍连德博士—鼠疫、苏德隆—血吸虫4、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5、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群体;对比;概率论;社会医学观;多病因论观点。

6、流行病学用途:描述疾病或健康状态及其分布特点;探讨疾病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疾病诊断、治疗与防制的效果评价;揭示疾病完整自然史;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卫生决策和评价。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结合实习讲义)1、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1)研究疾病的流行规律和探索疾病病因的基础。

因为疾病的分布特征受病因所左右,所以它可提供病因、问题或假设的线索。

(2)通过对疾病分布的描述,可帮助我们认识疾病流行的基本特征,是临床诊断很有价值的一个重要信息。

(3)对疾病分布规律和决定因素的分析有助于为合理地制订疾病的防治、保健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2.1 发病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2.2 死亡指标比较(复习实习讲义,加深理解)3、疾病流行的强度4、疾病的三间分布第三章病因与因果推断一、病因及病因模型1、病因概念的发展:迷信阶段(鬼神、上帝、天意)——朴素唯物主义阶段(金木水火土气)——生物学病因萌芽阶段(活的传染物、人;病原物、环境、宿主;机体、生物、物质、社会)2、病因概念(risk factor):指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

3、病因分类4、病因模型5、病因研究三部曲:(1)建立病因假设(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生态学)(2)检验病因假设(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队列研究)(3)验证病因假设(实验法:临床试验、社区干预、现场试验)二、因果推断的逻辑方法1、假设演绎法:演绎推理、归纳推理2、Mill准则:求同法、求异法、同异并用法、共变法、剩余法3、因果性实验中的对照法则三、因果关系的推断标准1、疾病与暴露因素关联的形式2、因果关系推断进程提出假设排除偶然排除虚假前因后果E与D 有统计关联否有偏倚否有时间先后否3、常用的因果推断标准(1)关联的时间顺序:如果怀疑病因X引起疾病Y,则X必须发生于Y之前(2)关联的强度:一般而言,关联的强度越大,该关联为因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精神疾病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作为研究疾病流行和控制的重要工具,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

一、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概述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关注精神疾病的分布、发生率和相关风险因素。

通过调查研究,可以了解精神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发生情况,推测其病因和预防措施,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1. 流行病学调查的设计与实施流行病学调查是研究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调查研究中,要注意样本的合理选择和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随访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2. 疾病的风险因素分析流行病学可以用来评估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个体因素如遗传、生物化学等,环境因素如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水平等。

通过分析这些风险因素,可以预测精神疾病的发生率和预防措施,为干预计划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3. 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病例-对照研究是流行病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对于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研究,通过病例-对照设计,可以比较患者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找到可能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这有助于揭示精神疾病的病因和预防措施。

三、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中的应用1. 数据收集与分析卫生统计学是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大规模调查和收集精神疾病的数据,可以对精神疾病进行有效的观察和统计。

同时,还可以对流行病学的指标进行分析,如发病率、死亡率、年龄和性别分布等,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2. 疾病负担评估卫生统计学可以帮助评估精神疾病的负担。

通过调查和统计,可以计算出精神疾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程度,如损失的生产力、医疗费用等。

这有助于制定精神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政策和措施。

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在精神疾病研究中,流行病学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流行病学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精神疾病的发生、传播和风险因素,为制定干预和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重点探讨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介绍相关的方法和技术。

一、流行病学的定义和基本原则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在特定人群中的分布、发生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其基本原则包括疾病的分布具有人群特异性、流行病学研究需要有合适的比较组、研究中需要进行有效的风险因素评估和调整等。

在精神疾病研究中,这些原则同样适用。

二、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1. 横断面调查横断面调查是最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对特定人群进行一次性的调查,可以获取关于精神疾病患病率、发生率、分布特点等信息。

横断面调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一时间点上群体内精神疾病的状况,但无法获得疾病的发展动态和预后情况。

2.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追踪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可以分为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不同类型。

队列研究追踪观察一组有无暴露因素的人群,病例对照研究则通过比较患病者和健康人对某一暴露因素的回忆来评估其相关性。

3.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将目光放在群体或社区层面,关注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疾病发生的影响。

通过对群体或社区进行调查和观察,可以发现其内部的社会结构、文化特征等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因素。

4. 遗传流行病学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关注精神疾病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通过研究家庭、双胞胎或亲缘关系人群,可以评估遗传因素对精神疾病发生的贡献率,并探究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

三、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 描述疾病负担和趋势流行病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某一地区或人群中各种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和负担情况,有助于调配医疗资源、制定预防和治疗策略。

同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可以发现和描述精神疾病的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基础。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精神疾病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全球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社会负担。

为了更好地了解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成为研究该领域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意义与挑战。

一、流行病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 疾病的发病率与流行率研究流行病学通过研究群体的流行率和发病率,可以了解到精神疾病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例如,通过群体调查确定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以及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人口学特征对于患病率的影响。

这对于制定精神健康政策、资源配置以及疾病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2. 疾病的风险因素与预防策略研究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可以找出精神疾病的风险因素,进而制定有效的预防策略。

通过大规模研究,发现与精神疾病相关的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因素,并探索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同时,根据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手段,包括宣传教育、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二、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系统和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可以收集到更加准确的精神疾病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疾病的发病率、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等。

同时,卫生统计学还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精神疾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2. 统计分析与结果解读卫生统计学对于精神疾病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从数量上直观地反映疾病的特征和趋势。

通过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对不同因素对精神疾病发生的相关程度进行定量描述,帮助研究者做出合理的判断并提取有用的信息。

三、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意义与挑战1. 意义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在精神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为政府制定精神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同时,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可以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减少歧视和偏见,改善患者的社会环境和心理健康。

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

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

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健康问题,世界各地都存在着大量的精神疾病患者。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精神疾病,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成为了重要的研究领域。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的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疾病与人群特征、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之间的关系。

而精神疾病研究则是将流行病学的方法应用到精神疾病领域,研究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分布规律、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等。

二、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的方法1. 调查研究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常使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患者的人口学特征、疾病诊断、病程信息等数据。

通过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可以获得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病因等重要信息。

2. 创新技术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开始应用创新技术,如基因测序、脑影像学、大数据分析等。

这些技术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精神疾病的遗传基础、脑部结构和功能异常以及潜在治疗靶点,为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的应用1. 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研究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可通过大范围的人群调查,确定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和危险因素。

通过掌握发病率和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可以提前预防和干预精神疾病的发生。

2. 疾病诊断和分类研究精神疾病的诊断和分类是精神疾病研究的重要内容。

流行病学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诊断和分类精神疾病,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

3. 疾病预防和治疗研究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还可应用于疾病预防和治疗的研究。

通过了解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在预防和治疗方面进行针对性的策略制定,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

四、流行病学与精神疾病研究的重要性1. 了解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可以帮助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高精神疾病的防治水平。

流行病学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

流行病学对于精神健康问题的研究精神健康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心理疾病的困扰,这对他们个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理解和应对精神健康问题上,流行病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在精神健康问题研究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在改善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一、流行病学研究的定义和方法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的科学。

在研究精神健康问题时,流行病学主要通过收集和分析人群中的大量数据,来揭示精神健康问题的流行程度、病因与危险因素、发展趋势等。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和队列研究等。

二、流行病学在精神健康问题研究中的应用1. 描述精神健康问题的流行程度流行病学可以通过疾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来反映精神健康问题的流行程度。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人群进行调查,研究人员可以了解到某一特定精神健康问题在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等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为机构和政府制定精神健康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确定精神健康问题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确定精神健康问题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通过比较患病人群与健康人群的差异,研究人员可以发现导致精神健康问题发生的各种因素,如遗传、环境、心理压力等。

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预防和干预精神健康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3. 预测精神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通过纵向研究和队列研究,流行病学可以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研究人员可以追踪一个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了解精神健康问题的演变规律,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对高风险人群的监测和干预,可以减少精神健康问题的发生率。

三、流行病学在改善社会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流行病学研究对于改善社会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首先,它可以提供科学的事实依据,消除人们对精神健康问题的误解和偏见。

通过清晰地呈现精神健康问题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可以促进公众对精神健康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其次,流行病学研究对于制定精神健康政策和干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01. 物质依赖
01. 睡眠障碍
精神疾病流行趋势
01
精神疾病患病 率逐年上升
02
精神疾病种 类多样化
03
精神疾病患 者年轻化
04
精神疾病与环 境、社会因素
密切相关

05
精神疾病治疗 需求不断增加
06
精神疾病预防 和康复的重要
性日益凸显
精神疾病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基因变异、遗传病等 环境因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 心理因素:心理压力、心理创伤、心理障碍等 生物因素:神经递质、激素水平、免疫系统等 生活方式因素:饮食、运动、睡眠等 其他因素:药物滥用、自然灾害、战争等
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心 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01
02
心理健康问题的识别: 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研 究方法:调查、数据分 析等
05
06
研究目的
了解精神卫生问题的流 行状况和趋势
识别影响精神卫生问题 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评估精神卫生干预措施 的效果和成本效益
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精神 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
精神疾病分类
01. 精神分裂症
01. 抑郁症
01. 焦虑症
01. 强迫症
01. 双相情感障碍
01. 精神发育迟滞
01. 自闭症谱系障碍 01.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制定干预策略: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制定针对性 的干预策略,如健康教育、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实施干预措施:将干预策略付诸实践,如开展健康 教育讲座、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发放药物等。
评估干预效果:通过监测和评估,了解干预措施的 实际效果,以便调整和优化干预策略。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2. 国内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年代~
第二阶段
20世纪80年代~
第三阶段
21世纪初~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2. 国内发展概况 第一阶段
20世纪50 ~ 80 年代,此期间的流行病学调查采用的是线索调查,即筛查 出对象后,直接由精神科医生对其进行诊断,或者逐户普查。
2000-2013年德国不同年龄组双向情感障碍患病率变化趋势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精神障碍的结局及疾病负担
评估精神障碍结局的常用指标
病死率、社会功能、残障、生活质量与疾病负担等。
影响精神障碍的结局的指标
精神障碍的起病时间、亚型、症状特点和严重程度等。
精神障碍患者接受治疗的情况
治疗是否延误、是否系统、疗程是否合适、治疗药物的作用和 副作用、 以及康复治疗等。
流行病学
(Metal Health Epidemiology)
寇长贵 吉林大学
第十五章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目录
01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常用研究方法 第四节: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评价 第五节:精神障碍的防制
02
03 04 05
重点难点
※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定义
※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精神卫生相关法规与政策
第三节 常用研究方法
第三节 常用研究方法
(一) 横断面研究
对目标群体精神卫生问题的现患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现况调查,是对疾
病危害严重程度的社区诊断、疾病的临床和亚临床特征、未知症候群进
行描述的研究方法; 探讨精神卫生问题的病因研究提供线索,了解特定时间、地点的精神卫
生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状况。
代表性的研究:
台湾精神障碍患病率调查(1982—1985); 1982年的中国12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1993年的中国七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2. 国内发展概况 第三阶段
本世纪初至今,采用ICD-10、DSM-IV为诊断标准,使用DSM-IV轴I精神障碍定式 临床检查( SCID )、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检查表( CIDI )等国际通用的访谈工具 作为诊断工具,运用复杂多阶段的抽样技术进行的两阶段或多阶段的连续调查,在 筛查精神障碍不同风险的基础上,分别由精神科医生进行定式或半定式检查。 在此阶段浙江省( 2001 )、江西省( 2002 )、西藏自治区( 2003 )、河北省 ( 2004 ) 、 辽 宁 省 ( 2004 ) 、 昆 明 市 ( 2005 ) 、 深 圳 市 ( 2005 ) 、 北 京 市 (2010)、西安市(2010)等省市先后进行过不同规模的区域性精神障碍流行病 学调查。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第二代研究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开始。战时士兵和战后老兵 中出现的精神卫生问题引起了美国社会、政府和学 术界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精神病流行病学 的发展。 这一代的研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较多的进行社
区普查,二是开始使用症状清单或非定式晤谈作为
收集资料的方法。 代表性研究:曼哈顿中城区研究、 Stirling县研究、
2. 精神障碍的三间分布描述 地区分布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流行特征
2. 精神障碍的三间分布描述 人群分布
作为精神障碍患病率的研究首先 需要阐明的就是其人群分布特征。 人群分布特征的描述主要包括不 同性别、年龄、民族(种族)、 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婚姻状况等
特征的患病情况的描述与分析。
互作用的结果,即内、外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共同起作用。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可以从临床医学、社会心理学研究和流行病学等多个角度进行。 从流行病学的角度进行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主要是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设计,从人 群的角度研究暴露与精神障碍之间的关联,进而提供病因线索、检验或验证病因假设。 生物学因素:影响精神障碍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感染、躯体疾病、
社会文化因素
患者的社会经济状况、基本生活条件、社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接纳程度、 社会歧视等。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二) 精神障碍的结局及疾病负担
精神分裂症患者死亡率比年龄分布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三)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研究
精神障碍与其他多数躯体疾病一样,均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等多个因素相
第三节 常用研究方法
我国开展的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患病率
作者 12 地区精神疾病流 行学调查协作组 张维熙等 李淑然等 黄悦勤等; 沈渔邨等; Lee 等 马辛等 项玉涛等 Phillips 等 调查疾病 重性精神障碍 神经症 重性精神障碍 神经症 焦虑症 情感障碍 物质滥用 冲动控制障碍 重性抑郁 广泛性焦虑 酒精依赖 焦虑症 情感障碍 物质滥用 精神病性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 胡纪泽等 焦虑症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障碍 其他精神障碍
※ 精神障碍评定量表的选择原则 ※ 精神障碍评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的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mental health epidemiology)是近年来发展起来 的流行病学的一个新分支,由传统的流行病学和精神病学、行为科学、社 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 研究精神障碍及与精神健康有关的状态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分布 规律,从而制定预防和控制精神障碍,以及保障、促进精神健康的策略和 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流行病学分支科学。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1. 国外发展概况
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发展大致起源于19世纪 根据设计的类型和使用的工具不同,将精神卫生流行病学的发展分为四代。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第一代研究
从19世纪中期开始持续到20世纪中期。 这一代的研究通常是以接受治疗的人群为对象,在研究方法上缺乏系统的设计。 1803年Jean Etienne通过对巴黎医院住院病人的统计,发现精神病人在1786 — 1801年的15年间增加了15倍。 美国一项研究通过对关键信息提供者(如牧师、家庭医师)的访谈和查阅医院记 录,在美国麻州发现了2632个“疯子”和1087个“傻子”。 Robert Faris和Warren Dunham分析了1922年和1934年间芝加哥住院精神病人 的地理分布,得出距离城市中心越远,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越低的结论。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第四代研究
前述三代研究尽管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方面各不相同,但都是针对精神障碍的。 第四代研究的主要特点是:将研究从精神障碍扩展到了精神健康、精神卫生服务、 精神卫生政策、精神障碍的社会文化意义及精神障碍的社会文化反应等广阔的领域。
代表性研究:
• 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调查(The Word Mental Health Survey, WMH) • 巴西多中心研究 • 澳大利亚精神健康普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Ment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 Australia )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3. 社会精神病学(social psychiatry)
Klerman(1986)将社会精神病学定义为:“社会精神病学是一门研 究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的产生、治疗、预防中的作用和利用社会因素 促进精神健康的科学。”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4. 社会心理流行病学(psychosocial epidemiology)
第一节 概述
(一)相关概念
1.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它属于社会精神病学的一个领域,具有与一般公共卫生相似的性质;
主要任务是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广泛的防治,积极地采取对策,改善他们的处
境和待遇,促进其康复,减少复发率;同时为患者自身及他人的安全实行必要 的监护,对广大社会阶层和成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去除偏见,争取 同情和支持,以及培训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社会调查,推动各种社会保健工 作稳步进行。
纽黑文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第三代研究
第一代和第二代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在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中没有使用明确的诊 断标准,因此不同研究结果的可比性非常有限。使用系统的分类和明确的诊断标准 因此成为第三代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标志。 在这一时期,精神病流行病学研究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国家都进行了自己的研究, 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国际合作研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经典的研究有: 流行病学选点研究(ECA) 美国全国共病调查(NCS)
第一节 概述
(二)精神卫生流行病学发展史
2. 国内发展概况 第三阶段
WHO 世界精神卫生调查组在中国北京和上海两 个城市开展的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2013—2015 年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教授
等人完成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 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CMHS),此次调查覆盖面广、 设计科学、方法严谨、质量控制严格、样本对全
资源。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流行特征
2. 精神障碍的三间分布描述 地区分布
精神障碍患病率地区分布重点描述
和分析不同地区精神障碍患病率的 差异及其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可以描述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国 家不同地区以及城乡精神障碍患病 率的差异。
第二节 主要研究内容
(一)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流行特征
代表性研究:
杨德森等人开展的湖南省精神疾病调查(1958—1959); 刘协和等人进行的四川精神病发病情况调查(1973—1975); 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的南京市精神病流行病学普查(1973—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