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第一章 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匀速直线运动
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 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
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 v=s/t
即 总路程 除以 总时间
图像,V-t 图像
匀速直线运动:
s O (1) s
v
O (3) O
v
t
O
(2)
t
t
(4)
t
只有 2 ,4 是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1-1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其中甲表叫________, 1s 停表 (秒表) 它的分度值是 ________,指针的最大读数是 ________;乙表叫 ________ 1 h ,它的 钟表(时钟 分度值是________ ,指针的最大读数是________ 12 h 。若在体育 1s 甲 课上要测量400 m 跑的时间,应用________ 表;若要观测一场 乙 电影的放映时间,就用________ 表。
图1-1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 米(m) 2、常用单位的换算:
1km= 103 m 1dm= 10-1 m 1cm= 10-2 m -3 10 1mm= m 1μm= 10-6 m 1nm= 10-9 m
刻度尺使用:
选、看、放、读、取
分度值---- 最小刻度
分度值 1mm
单位
估读数字---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数字 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33cm 2.32cm
参照物:
1.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有可能是运动的,也 可能是静止的。 3.参照物的选择原则。 不能选研究对象本身。
误差
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第1章 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复习课件(共38张PPT)

第1章 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复习课件(共38张PPT)

知识点四: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运算有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乘方.进行混合 运算时,运算顺序是: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 括号依次进行.
13.【例1】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比0大 B.有理数的相反数一定比0小 C.若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则这两个数相等 D.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20.【例8】(创新题)观察下列所给的式子,解答下列问题: 1+3=22; 1+3+5=32; 1+3+5+7=42; 1+3+5+7+9=52;…. (1)1+3+5+7+…+29= 225 ; (2)1+3+5+…+(2n-1)= n2 ;(n为正整数) (3)21+23+25+…+57+59= 800 .
16.【例4】(创新题)若x为有理数,式子2 023-|x+2|存在最
大值,则这个最大值是( B )
A.2 022
B.2 023
C.2 024
D.2 025
小结:直接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得出|x+2|的最小值为0.
小结:明确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合理运用运算律.
18.【例6】(全国视野)(2022泸州改编)若(a-2)2+|b+3|=0, 求ab的值. 解:由题意得a-2=0,b+3=0, 可得a=2,b=-3, 所以ab=2×(-3)=-6.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 反数是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4)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 个数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 数;0的绝对值是0. (5)倒数: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件20张期末

第一章有理数复习课件20张期末

10.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a的倒数是 2)0没有倒数 ; 3)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
1 (a≠0); a
11.※多重符号的化简方法: 看数前面 负号 的个数, 若有偶数个, 则结果为正 , 若有奇数个, 则结果为负, “奇负偶正.”
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1 1 (1) ( ) ; (2) (3.5) 3.5; 2 2 (3) (1) 1; (4) (6) 6;
2) 对任9, 3 ,0,-2.3,+0.56, 1 -2,6, 2 4 . 2 |0|=0 2 | -19 | = 19, 3 = 3 ,
13.※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正数大于 0, 0 大于 负数, 正数大于 负数;
-3 -2 -1 0 1 2 3
-3 -2 -1
01 2 3
8.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右 边的数比 左 边的数大.
还有哪些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方法?
9.相反数: 只有符号 不同的 叫做互为相反数. a的相反数是 -a,
两 个数
0的相反数是 0 .
若a、b互为相反数,则a+b=0.
位于原点两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 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判断: (1)整数一定是自然数(错 ) 填空: 最小的自然数是__ 0, 最大的负整数是-1 __,
(2)自然数一定是整数(对 )
1, 最小的正整数是__ 0。 最大的非正数是__
6.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 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7. 数轴的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 和单位长度
1 > 0, 0 > -1, 1 > -1.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课件(共3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复习课件(共34张PPT)

300
200
D
100
D:北纬200 (200N)
00
00
C:南纬600 (600S)
500
600
C
700
经连线 接
垂南 直北 相两 交极 的并 半且 圆与
纬 线
1、经线的形状
北极
、 经 线 所 指 示 的 方 向
南北
南极 半圆形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
(二)经线、经度
经线
1、经线的概念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
练习:写出各点的经度
A:西经100(100W)
B:东经100(100E)
B C:东经500(500E)
1700 1600 1500 00
00500 600 700
D
D:西经1700
C
(1700W)
3.经线(度)和纬线(度)。
经线(度)
纬线(度)
图示
形状
半圆
圆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一样
长度 不相等, 赤道 最长,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复习
考点分析
• 《十堰市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文科综合考试说明 》本章节是中考必 考内容,主要的考查热点是经纬网,也是部分考生易失分的内容。
• 一、考试内容与要求 • (一)地球与地图 • ⒈地球和地球仪 • ⑴地球的形状、大小与地球运动 • ①知道地球的形状,并能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典型试题)
〖基础巩固〗
4.某日天气预报:目前,台风中心已经移至北纬15 度、东经135度……读右图,此时台风中心在右图相 应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第1章 二次函数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共17张PPT)

第1章 二次函数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复习课件(共17张PPT)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经过(1,0),从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m满足什么条件时方程ax2+bx+c=m,①有两个不 相等的实数根?②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③没有实 数根?
y
4
-1
o
1
x
图1
• 若把图1的函数图象绕着顶点旋转180度,则能得
到函数的表达式是
4ac 4a
b2
直线x b 2a
向上
y=ax2+bx+c(a<0)
b 2a
,
4ac 4a
b2
直线x b 2a
向下
增减性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 增大而减小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 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左侧,y随着x的 增大而增大. 在对称轴的右侧, y随着x的 增大而减小.
最值
得到y=2 x2 -4x-1则a= ,b= ,c=
.
3与.如分图别,经两过条点抛(物-2线,0)y,1(2,012)x且2 平1行、于y2y轴的12两x 2条1
平行线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8 B.6 C.10 D.4
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交点个数可由一元二次方 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说明:
1、二次函数的定义
如果函数 y k 1 xk2k2 kx 1 是关于x的二次函
数,则k=
?
一般地, 如果y=ax2+bx+c(a,b,c 是常数,a≠0), 那么,y叫做x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画两幅图)
抛物线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开口方向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复习课件)

第一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单元复习课件)
保证点及向量的坐标写正确. ●(3)利用空间向量的模与夹角的坐标表示求解.
三、本章考点分析
类型 18:求平面的法向量解题技巧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法向量的步骤
(1)设向量: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n=(x,y,z).
(2)选向量:在平面内选取两个不共线向量A→B,A→C.
n·A→B=0, (3)列方程组:由 n·A→C=0
面.首先应考虑三个向量是否是零向量,其次判断三个非零向量是否共面.如果从 正面难以入手判断三个向量是否共面,可假设三个向量共面,利用向量共面的充要 条件建立方程组.若方程组有解,则三个向量共面;若方程组无解,则三个向量不 共面.
● 类型7:用基底表示空间向量答题模板
● 用基底表示空间向量的步骤
● (1)定基底:根据已知条件,确定三个不共面的向量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3)利用|a | a2 ,通过计算求出 a ,即得所求距离.
类型 11:求两直线的夹角问题解题技巧 (1)求几何体中两个向量的夹角,可以把其中一个向量平移到与另一个向量的起点重合,转化为求 平面中的角的大小.
(2)由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得 cosa,b a b ,求 a,b 的大小,转化为求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及两个 | a || b |
三、本章考点分析
类型 16:坐标形式下向量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答题模板 判断空间向量垂直或平行的步骤 (1)向量化:将空间中的垂直与平行转化为向量的垂直与平行; (2)向量关系代数化:写出向量的坐标; (3)对于 a (x1, y1, z1),b (x2 , y2 , z2 ) ,根据 x1x 2 y1 y2 z1z2 是否等于 0,判断两向量是否垂直;根据
三、本章考点分析
类型 2:向量的共面问题规律总结 (1)证明向量共面,可以利用共面向量的充要条件,也可以直接利用定义,通过线面平行或直线在 平面内进行证明. (2)向量共面时向量所在的直线不一定共面,只有这些向量都过同一点时向量所在的直线才共面(向 量的起点、终点共面). 类型 3:数量积的计算规律总结 (1)已知 a,b 的模及 a 与 b 的夹角,直接代入数量积公式计算. (2)如果要求的是关于 a 与 b 的多项式形式的数量积,可以先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将多项式展开, 再利用 a a a2 及数量积公式进行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复习课件(共24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复习课件(共24张PPT)

B、低纬与高纬的分界线
C、阳光直射与斜射的界线 D、极昼与极夜的分界线
2、有关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零度经线既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
也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C、由某地沿着同一条经线前进,最后能回到这条经线
D、在地球仪上,每一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
3、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经线和经度
1、经线的形状: (1)所有的经线都是 半圆 ; (2)所有经线的长度 都相等; (3)经线指示 南北 方向。 2、经度: (1)地球上的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 ; (2)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分 180 度; (3) 以东的为东经,用 E 表示; (4) 以西的为西经,用 W 表示; (5)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经度数值
5、知识串连: (1)经线 (2)纬线 (3)地轴 (4)南极 (5)北极
A、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 B、地轴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C、地球自转轴 D、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E、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6、判断: (1)地球上也存在数轴,赤道,南、北回归线。 (2)与50°E经线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130°E经线。 (3)过地球上任一点只经线和纬线各一条穿过。 (4)地球仪上长度最长的纬线是赤道。
6、某人从赤道以北40km处出发,依次向正南、正东、正北、
正西各走100km,最后他位于
A、出发点 B、出发点以西 C、出发点东北 D、出发点以东
7、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小于8500km,无论从甲地到乙地,还是
从乙地到甲地最近的走法都是先向北走,再向南走,据此判断,
甲乙两地可能同处在 A、赤道附近 B、南极附近
逐渐 增大 。

选修1-1_第一章 复习课件

选修1-1_第一章 复习课件

例.为了防止静电的危害,应尽快把产生的静 电导走,下面措施中不是防止静电危害的 是( B ) A.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 B.电工钳柄上套有绝缘胶套 C.飞机轮上装搭地线 D.印刷车间中保持适当的湿度
粤教版物理选修1-1 第四节 电容器
要点1 电容器的工作基础
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组成 一 个电容器 1.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多的过程称为充电,充电 等量异种 后两极板带___________电荷,充电过程中,电荷量 Q增大,两极板间电压U增大,两极板间电场强度E增 大,它把_____储存了起来。 电能
第三节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要点1
放电现象
导体上的静电荷总是分布在表面上,而且 尖端 一般说来分布是不均匀的,导体____的电 荷特别密集,所以尖端附近空气中的电场 特别强,使得空气中残存的少量离子加速 运动.这些高速运动的离子撞击空气分子, 使更多的分子电离,这时空气成为导体, 于是产生了尖端放电现象.高压输电导线和 高压设备的金属元件表面光滑为的是避免 尖端放电 ________.
电场线的特点
大 • 1.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____,电场线疏的 小 地方场强_____. 起于 止于 • 2.静电场中的电场线___正电荷___负电荷. 孤立的正点电荷(或负点电荷)的电场线 止于(或起于)无穷远处的情况,可理解 为在无穷远处存在负电荷(或正电荷). 不会相交 • 3.电场线既_______,也不会相切. 不存在 • 4.电场线是假想的,实际中并________
例2.下列关于点电荷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 B.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C.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及形状对它们之间 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忽略时,两个带电体 可看成点电荷 D.元电荷一定是点电荷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课件(共37张PPT)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章末复习课件(共37张PPT)

0
12
34
56
-1
7 t/s
-2
-3
远离时间轴为加速,靠近时
间轴为减速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4 v/ms-1
物体的初速度

3

2
1
0
12
34
56
-1
7 t/s
-2 A: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3
思考: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思考:v-t图象如图所示,代表物体做什么运动?
速 度 图
2、下列描述中指时间的是 A.会议准备在什么时间召开 B.会议准备召开多长时间 C.主席在什么时间作报告 D.主席的报告预计多长时间
3. 小球从距地面5m高处落下,碰到地面反 弹 后,在距地面2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从高处落下 到被接住这一过程中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
分别是( D ) A、7m、7m B、5m、2m C、5m、3m D、7m、3m
(1)都是描述质点运动的空间特征
联系 (2)都是过程量
(3)一般来说,位移的大小不大于相应的路程,只有质点做单向直线
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3.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一位移所用 定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

时间的比值.与一段时间或位移 义
对应
的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 对应
a
v t
(3)物理意义: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
物理量。 (4)单位:米每二次方秒,符号是m/s2 (m·s-2)

1.时刻和时间间隔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复习课件

科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复习课件
答案:C
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 D.晶体熔化温度不变,内能一定增加
答案:D
2.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例3、下图中的各种方法都可以使水的内能增加,其分 类正确的是( )
A.(a,c,d) (b) B.(a,b) (c,d) C.(a,d) (b,c) D.(a,b,d) (c)
答案:A
热量
(1)定义: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间内能传递的多少 叫热量,用符号Q表示; (2)国际制单位:焦耳(J); (3)注意:热量是过程量,只能说:吸收热量、放 出热量、传递热量、不能说含有热量、具有热量。
例4、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和燃 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答案:A
比热容
意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 ℃(K) 义 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答案:D
5.如图所示是完全燃烧A、B两种燃料的质量与放出的热量的图
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燃A>qB
B.qA=qB D.无法比较
答案:C
谢谢
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B.物体放热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增加 内能减少
例2、2.0℃的冰全部熔化成0℃的水,体积将变小,比 较这块0℃的冰和熔化成0℃的水,它们具有的内能, 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它们的内能相等 B.0 ℃的冰具有的内能较多 C.0 ℃的水具有的内能较多 D.无法确定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课件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变 化叫做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 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 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 不 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 静 止的相对性。
换算关系: 1m/s=3.6km/h
2.速度
计算公式:v=s/t 其中:s——路程——米(m);或 千米(km) t——时间——秒(s);或小时(h) v——速度——米/秒(m/s);或千米/小时(km/h) v=s/t 变形可得: s=vt, t=s/v
四、测量平均速度 1.测量原理: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v=s/t
三、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 --观众方法 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越快 --裁判方法
2.速度
2.速度: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 物理量。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 为m/s或m· s-1 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或 km· h-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II 吸热反应: E反总<E生总
放热反应
表现形式 形成原因
吸热反应
△H﹤0或△H为“-” △H>0或△H为“+”
E(反应物)>E(生成物)
E(反应物)<E(生成物)
旧键断裂所吸收的 旧键断裂所吸收的 与化学键强弱 能量小于新键形成 能量大于新键形成 关系 所释放的能量 所释放的能量
联系 键能越大, 物质能量越低, 越稳定
化学反应
一、焓变、反应热 1、定义、符号、单位 2、计算方法
∆H= E吸收 ∆H=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比较
能量 反应物
能量 生成物
ΔH“-” △H< 0 生成物
反应I 放热反应:E反总>E生总 反应物
ΔH “+” △H > 0
信心 + 决心 + 恒心 = 成功
物质变化: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反应过程 能量变化
电能 光能 热能 ①中和反应 ②燃烧反应 放热反应 ③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等 吸热反应
①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某些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 ③ C+CO2 — ④ C+H2O — ⑤ Ba(OH)2·8H2O+NH4Cl—
4、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的区别与联系 5、反应热的比较
①金属或非金属越活泼,与同一物质反应越容易,放出 热量越多, ∆H越小 ②放热反应进行的越完全,放出热量越多, ∆H越小 吸热反应进行的越完全,吸收热量越多, ∆H越大 注: ∆H的比较需要带正负号,热量的比较无正负号
二、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
3、区别: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三、能源
不可
可再生
四、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 2、计算方法
①利用键能计算 ∆H= E吸收 — E放出 =反应物的总键能- 生成物的总 键能
②利用物质总能量计算
∆H=生成物的总能量- 反应物的总能量
③利用燃烧热计算 ④利用盖斯定律计算 步骤?
表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书写要点:
①注明物质状态:s、l、g、aq ②一般不写反应条件,不标“↑”“↓” ③方程式右端空格后标明△H(正负号、数值、单位) ④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可为整数、分数 ⑤化学计量数与△H 对应成比例,△H随化学计量数 改变而改变。 ⑥∆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⑦热化学方程倒过来写时,△H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