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三叉神经痛几种药方讲座

合集下载

三叉神经痛、一方显神功!(胡兵偏方工作室)

三叉神经痛、一方显神功!(胡兵偏方工作室)

三叉神经痛、一方显神功!(胡兵偏方工作室)
三叉神经痛、一方显神功!
热心网友:(海洋1243398729)“胡老师您好!献上一个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药方、疗效可靠:我本人三叉神经痛用这个方法治疗好了。

还有其他人用过也好了。

三叉神经痛称为天下第一痛,疼痛难忍难以表述,在此我说说此方,愿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早日康复,不再受难忍之痛的折磨。

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方法:用甲钴胺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封闭脸部疼痛一面的穴位,每星期注射封闭三次,一次用两支甲钴胺注射液和一支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用一部分,不全用完)甲钴胺注射液和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用药比例是三分之二的甲钴胺注射液配上三分之一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封闭疼痛部位的穴位,很多三叉神经疼患者治好了,效果很好。

我是听说其他人用这个办法好才用此法治疗的。

我治疗期间看见有一位同志三叉神经痛二十多年了注射了三次就不疼了,我的比较严重,断断续续注射了近三个月也好了。

我是在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关新华主任那里注射治疗的。

愿所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早日康复!”献方人:姜老师温馨提醒:我特意电话请教了姜老师,她说自己是哪里疼注射哪里,最好能找懂穴位的专业医生操作,效果会更好。


胡兵偏方工作室,每天都有最新走访收集的偏方与大家分享,保证真实有效,如果您有困惑,如果您身体不适,如果到处求医无果,我可以给您提供别人治好病的偏方,不收任何费用!!同时也希望您把身边发生的偏方治病奇迹告诉我,让大家一起分享,相信好人都有好报!请您把本空间推荐给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或许大家会从中受益,受益者必会感激您终生!。

面部三叉神经痛偏方课件

面部三叉神经痛偏方课件
【温馨提示】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
三叉神经痛偏方是否有效?
现在流传的三叉神经痛偏方是比较多的,至于这些偏方 是不是可以有效治疗三叉神经痛,无法确定。
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偏方不可能对每一位患者都有效 果。
采用偏方治疗三叉神经痛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 以免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温馨提示】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3、。 制法:
1、僵蚕、全蝎洗净,加水200ml,用武火烧沸。文火煮25分钟,去僵蚕、 全蝎,留药汁液待用。
2、大米淘洗干净加入电饭煲内,加药液和水600ml,如常规把粥煲熟即成。 食法:每日1次,每日吃粥50g。 功效:治血祛瘀,祛风止痛。适用于风邪上扰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食用。
食法:佐餐食用。
功效:祛痰上咳,活血祛瘀,安神除烦。适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三又神经痛 患者食用。
【温馨提示】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 。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2、菊花钩藤饮
配方:菊花6g,钩藤10g,白糖15g。 制法:
1、菊花洗净,钩藤洗净放人炖杯内,加水400ml。 2、炖杯置武火上烧热,再用文火煮20分钟,去渣,留汁液。 3、在汁液内加入白糖,拌匀即成。 食法:代茶饮用 。 功效:疏风清热,平肝止痛。适用于风热上扰所致的三叉神经痛患者食用。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
北京嘉泽东博三叉神经医学研究院 2013.09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
1、萝卜丹参汤
配方:月参6克,白芷6克,白萝卜,250克,姜lO克,葱15克,盐4克,素 油3O克。
制法: 1、白萝卜去皮,切成细丝,丹参、白芷润透切片,姜切片,葱切段。 2、炖锅置放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至六成热时,加入姜葱爆香,再下萝 卜丝、丹参、白芷、盐及清水600ml。用文火煮35分钟即成。

(倪海厦)三叉神经痛治诀

(倪海厦)三叉神经痛治诀

(倪海厦)三叉神经痛治诀
疼痛范围:蓝色区域(左或右)。

病在阳明胃经、少阳胆经。

用药:石膏四两,知母二钱,柴胡二钱,郁金二钱,黄芩二钱,龙胆草二钱,远志二钱,厚朴一钱,枳实一钱,大黄一钱。

配合用针:左合谷、左梁丘、左上巨虚、左外关、左解溪,右地仓透颊车、右攒竹、右瞳子髎。

(天应下针+左边下针=导引法)
三叉神经痛治诀
三叉神经痛难熬,
只因没把倪师晓,
刺针加药可痊愈,
始知中医为真道。

疼痛区域在右眼,
上下睛明内眦罩,
阳明胃经治除根,
少阳胆经不离分,
石膏四两用最多,
知母远志和黄芩,
柴胡郁金龙胆草,
此六味药二钱斟,
厚朴枳实大黄一,
配伍精道记吾心。

如若配合再用针,
效果好得口难嗔,左边下针去导引,天应下针来接神,合谷梁丘上巨虚,外关解溪左下针,右侧地仓透颊车,右瞳子髎攒竹认。

汉唐方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

汉唐方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

汉唐⽅剂讲解HT-025:三叉神经痛(疏通经络剂)注:汉唐⽅剂讲解系列,是紫极先⽣对倪海厦⽼师的汉唐100⽅进⾏系统透彻的讲解,通过他的讲解,让我们对⽅剂的遣⽅⽤药有了深刻的认识和透彻的了解!蓝⾊字体为倪师原⽂,⿊⾊字体为紫极先⽣的讲解。

--------------------------------------HT-25 疏通经络剂(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治疗如同西医学之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在⾯部的侧⾯,这疼痛是⼗分厉害的,在疼痛的时候如同闪电⼀样,经久不愈。

倪海厦定的名是中医药学⾥⾯疏通经络剂.疼痛如何治?吃⽌痛药基本上没办法解决,⼀般采⽤的是封闭,现在西医院⾥⾯专治法,实际上是封闭,过后,还会再疼痛,因为疼痛的部位它是在⾯部,接近于⼤脑精明之府这⼀部位。

疼痛封闭只能⽌住暂时⼀会,继续疼痛时,痛不可忍,有的痛起来⽣不如死,虽然此病不要命。

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此病西医名三叉神经痛,是很剧烈的痛(如同电闪般痛),有时⽌痛剂亦⽆法⽌痛,有时西医注射酒精在痛处,到了⽆法控制时,只好切断神经(让⼈神感知不到它了)这病后遗症很⼤,很容易造成⾯瘫,即⼝眼歪斜。

为何发⽣此痛呢?⽬前西医也不清楚。

临床上看时,此痛延中医经络学中的⾜少阳胆经、⾜阳明胃经与⼿少阳三焦经三经⽽来。

⼿少阳三焦经经是⽔道系统--⽔⽕之道,⾕之府也;⾜少阳是胆经,⾜阳明是胃经,这三个经络有什么样的联系:学四圣⼼源之后已经知道,⼿少阳经是从⼿到头,⾜少阳经是从头到⾜;⾜阳明胃经是从头到⾜,⼈⾝体⽓机之降凡⼀切之降皆源于胃⼟之降,胆⽕随之⽽降,以温肾⽔,这⼀个情况,阳明胃与阳明胆经皆是属于不降的部位,胃明胃之不降,胆⽕上逆,根据经络⾛向,我们看⼀看,这三焦经,它的⾛向是围绕着⽿后,然后绕到⽿前,⾛到眉⽑的外侧,这是⼿少阳经;⾜少阳胆经:⾛于头部外侧;⾜阳明胃经上到⼤迎⽳后,有⼀条道要经颊⾚下关,以⼊于头顶部这⼀部位都是⼈头部的外侧,也是从颊车部位到太阳⽳⼀直到头部⼆侧,这⼀些全部是需要降的,属于降路.⼿少阳经是升的,升到头上后,要接主⾜少阳经再下降,这病关键问题是降路不⾜,不得以降,这⼀情况就要以降胃为主,同时要收敛胆⽕.经络为什么不降呢?还是在于经络不通,所以治疗的时候:适当⽤活⾎药以通经络,降胃敛胆⽕,胆⽕敛住后要在下收敛,如是使⽕降下之后,后头三叉神经部位疼痛就能减轻,⼀般来说三叉神经痛;颜⾯神经痛的病⼈或是由于⼼情不好, 经常有⽓郁现象或经常饮酒或⽤⽬过度眼疲劳或休息不⾜造成⽕在上不得下,等等可诱发疼痛,这是我给⼤家说⼀下经络的⾛向及病因病机是什么:是⽕在上不得降,所有经络活动能⼒均来⾃不同脏腑,⼀旦此动能⽆法畅⾏于经络中,则必发⽣抽痛,在以前的时候,我讲过关于疼痛,疼痛的发⽣实际上是⼈体的⼀个警讯,是⼀个⾃我保护机制的启动,同时也说过在体表部位发痒这是病情最轻的;其次是疼痛;然后是⿇⽊现象;然后是不仁--就是感觉丧失了,摸⾃⼰的⽪肤感觉是别⼈的了;,然后是不⽤,是动也动不了.这是从轻到重的反应:最轻是表⽪发痒,邪欲⼊⽽不得⼊,正⽓驱到表⽪部位,这样的病是最轻的;其次再进⼊⼀层:邪⽓盛了,或体内⽓机不流畅,正邪交战这时候才发⽣疼痛,这时候正⽓不是轻易把邪⽓驱赶出来或正⽓不轻易把经络打通;再往后,邪胜了,不得已通了,邪⽓积聚了, 就出现了⿇⽊现象,然后是⿇⽊不仁,不仁是⿇⽊之终,⿇⽊是不仁之渐,到达不仁这种程度:感觉是⾃我失去知觉了,这病情是很厉害了,这是⾝体的⼈神没办法感知了,也就是说正⽓所作⽤的⼈神没办法感知了;再往后就不⽤了,卫⽓也没办法在⾥⾯滋润了,使不了运动了,如偏瘫的⼈,左瘫左痪的⼈,⾝体没办法动了;不仁不⼀定就是不⽤,有时不⽤,但它还是有知觉,这情况是由于缺少卫⽓不能去⾏滋润了,这种情况有可能是⼏种症状同时在⼀块,也有可能单独⼀个症状存在,所说的这五层是⼈体病从轻到重的反应,也就是说不仁的时候可以不⽤也可以⽤,感觉到⽪肤⿇⽊的时候,肢体可以运动也可以不运动,在不⽤的情况肢体没法运动了,可以有知觉也可以没知觉,只是其正⽓不⽤,正⽓的不⾜要⼤于不仁。

〖良方汇集〗全国名老中医秘偏方《三叉神经痛》

〖良方汇集〗全国名老中医秘偏方《三叉神经痛》
[备 注] 按临床观察表明,方中川芎剂量小于12克,效果较差,用至20克则获高效、速效,并未见任何副作用。细辛用至6克也未见不良反应。
2 .散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
[方 剂] 川芎30克,白芷8克,白芥子、白芍、香附、郁李仁、柴胡各10克,甘草5克。
[制用法] 水煎2次,两汁混匀,分2次服。6天为1疗程,一般2--3 疗程可愈。
【良方汇集】
全国名老中医秘偏方《三叉神经痛》
本病是一种原因尚未完全明了的神经科常见疾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妇女,特征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有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如刀割、钻刺样疼痛,不伴有器质性改变,感觉检查很少有障碍。疼痛性质独特,是一种突然急骤发‘作、突然停止的闪电样剧痛。持续数秒至数十秒,可引起同侧面肌抽搐、眼结膜充血、流泪或流涎等。
[制用法] 因寒而触发者,白芷可加至15克,加制川乌、制草乌各6克;因热而发者,加菊花9克,决明子15克;大便干结或闭塞者加生大黄6--9克。
[疗 效] 所治5例,痛点位于三叉神经第二支者2例,第三支者2例,二支同时受累者1例。病程1年以内者2例,1--2年者2例,3年以上者1例。服本方6剂痛止者1例,9剂痛止者l例,15剂痛止者2例,28剂痛止者1例。
[验 证] 用本方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89例,其中,痊愈者82例;显效者3例;有效者3例;无效者l例。
[疗 效] 笔者运用《辨证录》中的散偏汤治疗三叉神经痛下颌支痛13例,效果满意。所治13例中,服药1 疗程获愈者5例,服药2疗程获愈者5例,服药3疗程获愈2例,服药3疗程后无效者1例
[验 证] 高xx , 48岁,农场干部。1982年7月15日就诊。发作性左下颌痛伴牙龈根部痛l年余,疼痛时兼见口角及舌抽向患侧。l年内曾拔牙3次,将左侧臼齿全部拔掉,但疼痛不解,发作频。经用西药去痛片、消炎痛、普鲁卡因等,药效过后疼痛依然。诊为三叉神经下颌支痛。按上法服药3 剂,疼痛缓解,续进3剂而愈。随访1年无复发。

治三叉神经痛秘方

治三叉神经痛秘方

治三叉神经痛秘方8。

1通络头风汤【来源】李寿山,《名医治验良方》【组成】川芎10~30克,当归10~20克,细辛5克,蜈蚣2条.【用法】每日1~2剂。

先将上药用冷水浸泡15分钟,浸透后煎煮。

首煎沸后文火煎3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

煮好后两煎药汁混匀,总量以200毫升为宜、早晚分服,或6小时服1次。

【功用】活血化瘀,通络祛风止痛。

【方解】本方系《卫生宝鉴》芎归汤加细辛、蜈蚣组成。

方中川芎为主药,辛温味薄气雄,功擅疏通,上行头目,下行血海,擅理气活血,搜风止痛;当归养血活血,功专通经止痛。

辅川芎增强止痛之效,抑川芎辛窜太过之弊;细辛祛寒止痛,蜈蚣搜风通络,二味虽为佐使之药,然不可缺,乃本方行军破敌之先行,为止痛之上品。

二则量大而专,有的放矢。

前人以为川芎辛温香窜不可过用,其实不然。

顽症痼疾,不用足量,难以获效。

余用川芎,最小剂量起于15克,以后递增其量,对头痛剧烈者,常用之30克以上,实践证明并无伤阴香窜之弊。

当然与当归性柔而润防止副作用有关,此君臣佐使配伍之妙也。

另外,细辛不过钱之说,亦不足信。

余于细辛止痛,最少起步于3克,递增至9克,并无不良反应;蜈蚣有毒,人皆畏之,但治瘀血头痛,确有祛风镇痛、搜风通络、逐瘀止痛之效,一剂药用2条或3条,并无毒性反应,研末冲服其效更著。

再者随证加减,伍以适当引经药,更能提高疗效。

【主治】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良性颅内压增高症等病。

症见剧烈的偏正头痛,甚则泛恶呕吐,用止痛药或麻醉剂难以止痛,舌偏淡紫,舌下络脉多呈淡紫而长,脉弦或涩,妇女常在经期前发作。

中医辨证属于风痰血瘀阻滞清窍络脉所致之偏正头痛顽症。

【加减】头部冷痛加白芷;头部热痛加甘菊、苍耳子;头痛如锥如刺如灼加僵蚕、生石膏、蜈蚣(研末冲服);三叉神经痛加生白芍、白芥子、白芷;妇女经期头痛则当归量应大于川芎;后头痛加羌活;前头痛加白芷;偏头痛加柴胡;巅顶痛加藁本.【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一般宜在头痛发作时服药,效果更好。

奇方治疗三叉神经疼,治愈率100%。

奇方治疗三叉神经疼,治愈率100%。

奇方治疗三叉神经疼,治愈率100%。

治疗三叉神经疼:方法:用麝香少许,用面纸包裹,塞入耳孔内,左疼塞左,右疼塞右。

治疗坐骨神经痛奇方显特效:处方:当归6克,川芎6克,地龙6克,木瓜5克,千年健6克,肉桂3克,海桐皮3克,生地9克,桂枝3克,羌活3克,麻黄3克,红花2克,红糖60克。

上药共为细末,大曲酒一瓶,到处二两,将药末和糖装入瓶内,埋地下7天,取出服食摇匀,每服一两,每日两次。

治疗半身不遂的奇效奇方。

处方:广木瓜,麻黄,川牛膝各四钱,用纱布包好,放入五脏挖空的鸡肚内煎煮(男用大母鸡,女用大公鸡,水没过鸡)药取出,吃肉喝鸡汤。

最后,把鸡骨头炒黄,研成细末,用黄酒冲服发汗。

吃后如有效,可多吃几只,治愈为止。

此方适用于偏瘫,语言不清,口歪眼斜。

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酸性食物。

治疗严重性失眠特效方:处方:淮小麦,石决明,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赤芍,合欢皮各15克,黄芪,柏子仁,丹参,麦冬各8克,沙参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此方对于兴奋,肝阳火旺,心神不宁的严重失眠症特效。

治疗癫痫奇方奇效:单方治病气死名医,配方及用法;公鸡肾,从公鸡背上开刀,取出指头大小,红色鸡肾,用新鲜井水3-5勺(小勺),将鸡肾研碎。

早上空腹服,一日一次,连服七天见效,十天除根。

治疗肥胖症特效方:蔬菜减肥法,七天可减五公斤,食用方法;头三天只吃萝卜,白菜,红萝卜,芹菜等蔬菜,不食油脂;第四-五天,每天加上少量瘦肉;第六-七天,每顿吃一至二两米面食,仍以蔬菜为主。

在此期间如有饥饿感,可加食干鲜水果或果脯,瓜果罐头等。

恶性肿瘤的辅助食疗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民间流传的治疗癌症的鸡蛋食疗方,有一定的效果。

但癌症病人应及时延医诊治,在征得医生的同意下,酌选下列方剂进行辅助治疗。

1方,鸡蛋四只,鲜核桃枝100克,加水煮至蛋白凝固后,去掉蛋壳再煮四小时。

每日2次,每次2只,连续食用。

注:本方有较强的抗癌功效,民间流传甚广,是安全有效的食疗方。

吕院长好用的文章《三叉神经痛中医外治十法》

吕院长好用的文章《三叉神经痛中医外治十法》

吕院长好用的文章《三叉神经痛中医外治十法》三叉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口服药物治疗时,配合下列外治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1.药物涂擦法:当归、川芎、细辛、红花、乳香、没药、丹参各10克,冰片5克,加入75%酒精100毫升密封浸泡7天后擦患处,每日3次,连续3~5天。

2.药膏贴敷法:地龙、全虫、细辛、蜈蚣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每取适量,药酒调为稀糊状,外敷疼痛侧太阳穴处,包扎固定,每日换药1次。

3.药膏点眼法:秦皮、黄芪、木香、黄连、玄参各30克,共研细末,以水一盏,浸泡3天,去渣,加入蜂蜜100克,熬为生膏,点眼角,每日3~5次。

4.药物搐鼻法:细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白酒15~30毫升,加水适量煮沸,用纸筒将药液蒸汽吸入鼻腔,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5.药液熏耳法:透骨草30克,川芎、细辛、白芷各15克,白僵蚕5克,加水煮沸,取一厚纸,中间穿孔约手指大小,盖在锅上,使药汽从孔中透出,熏患侧耳孔及疼痛部位,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

6.药物贴足法:吴茱萸5克,研为细末,加面粉少许,用水调成稀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一般用药1天后疼痛可减轻,连续7~10天疼痛即可消失。

7.药物敷脐法:穿山甲、厚朴、白芍、乳香、没药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

每取适量,用黄酒调为稀糊状外敷脐孔处,每日1换,连续5~7天。

8.药物热熨法:生乌头(生草、川乌均可)、生南星、生白附子各等量,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每取30克,加鲜姜15克,大葱50克,捣烂如泥,纱布包好,蒸阿是穴及患侧走向神经穴位,每日1次,连续3~5天。

9.药液足浴法:当归、川芎、穿山甲、元胡、白芍、麻黄、川椒、细辛各10克,水煎取汁足浴,每日2次,每次10~30分钟,连续1周。

10.药物枕疗法:菊花、川芎、天麻、细辛、当归、元胡、蔓荆子、红花、防风、白芷、藁本各等份,研为细末,作枕芯用,连续1~2月,此法既可防,又可治,效果较好。

?天麻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方偏方土方

?天麻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方偏方土方

天麻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方偏方土方
天麻治疗三叉神经痛验方偏方土方,医者父母心,可能几行字,就能救你于危难之中,请关注作者、赞赏、转藏等,体质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咨询!
1、治三叉神经痛验方:组成:荆芥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连翘15克,桔梗10克,元参15克,白芷10克,川芎6克,菊花10克,石膏15克,麦冬12克,甘草6克。

用法:每剂两煎,加水煎服,下午5点服第一煎,第二天早上服第二煎。

轻者1剂、重者1-3剂即愈。

2、川芎止痛散治三叉神经痛:组成:川芎20克,荜拨、天麻各12克,全蝎10克,蜈蚣6克。

用法:共研细末过200目筛,每日内分3~4次温开水冲服,每3日为1疗程,治疗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

功效:祛风止痛,活血解痉。

主治:三叉神经痛。

董针三叉神经痛处方

董针三叉神经痛处方

董针三叉神经痛处方
各位同学大家好,又来到董氏针灸微课堂時間,今天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的是董氏针灸之【三叉神经痛处方】,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会给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不便,临床遇到此种情况只要選擇合適的董氏针灸穴位,即可轻而易舉地改善病情緩解病痛
没错,这组处方就是【三重、三泉、灵骨大白、后溪、侧三里侧下三里】临床上全部对侧取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只要发现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等不適症狀!直接扎上以上穴位即可,臨床效果非常好!。

精神与神经系统病症方——三叉神经痛效验方

精神与神经系统病症方——三叉神经痛效验方

精神与神经系统病症方——三叉神经痛效验方
三叉神经痛方;川芎30荆芥防风全蝎荜茇天麻各2细辛5蜈蚣2条。

水煎日服一剂。

[寒邪重,抽痛剧烈,遇冷即发,喜热畏寒,面肌紧缩,四肢不温加制附子20(先煎)];[热偏重,痛台火燎。

喜寒畏热面红饮冷加生厂膏30黄芩黄连大黄各10]; [血瘀重,疼痛如锥刺,日久不愈面黯加丹参30赤芍五灵脂各2];[阴虚重,失眠健忘烦躁易怒,颧红加生地女贞子龟版各5知母黄柏各2]
2方;川芎30钩藤2赤芍白芍全蝎制乳香制没药地龙各10当归桃仁各9蜈蚣3条。

水煎日服一剂。

[偏风寒加防风9细辛3;偏风热加菊花白蒺藜石决明各10]
3方;川芎沙参各30白芷蔓荆子各6细辛3克水煎日服一剂。

[左痛加黄芪5;右痛加当归10]
4方;丹参30川芎赤芍白僵蚕各2桃仁红花各0蜈蚣2条全蝎5。

水煎日服一剂。

5方;川芎30柴胡5当归丹参白芍各2黄芩白芷全蝎蝉蜕地龙各9。

水煎日服一剂。

6方;川芎白芷僵蚕各20全蝎5白附子10。

共为细末每服2克日三次。

7方;细辛白芷僵蚕各8半夏知母各2蝉蜕6水煎日服一剂。

[血瘀加鸡血藤当归赤芍各2蜈蚣2条][气滞加元胡川芎木香各9][痰盛加陈皮苍术天麻各2][肝阳上亢加磁石龙骨牡蛎各8]
8方;代赭石10当归川芎白芷羌活独活苍术麦冬黄芩防风茵陈全蝎川乌头土茯苓各5菊花细辛蔓荆子甘草各3克水煎日服一剂。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祖传三叉定痛汤治三叉神经痛
孟繁宇,主治医师(河南省南阳市小西关68号中华诊所邮编473006)。

三叉神经痛。

白芍24克,柏子仁18克,磁石粉(先煎)30克,龟板(打碎先煎)18克,钩藤30克,川芎15克,菊花15克,全蝎10克,蜈蚣3条,白僵蚕9克,炒桑枝30克,炙甘草6克。

上方中全蝎、蜈蚣、僵蚕三味研末冲服,或炼蜜为丸分服。

其他诸药水煎服,,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痛甚者,可加重白芍、川芎、全蝎、蜈蚣用量并酌加细辛、白芷、川椒、守宫以助温经止痛之力;热象明显者加胆草、石膏,气虚者加黄芪、党参;血虚者加当归、丹参。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3年内无复发)30例,好转(症状基本消失,1年左右又复发者)18例,无效2例。

总有效率为96%。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治疗三叉神经痛几种药方

治疗三叉神经痛几种药方

治疗三叉神经痛几种药方一、桑椹子15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二、茄子根15克,防风、桃仁各12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三、细辛3克,生石膏15-60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风寒阻络证四、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神、泽泻、青桔叶、白芷各12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阴虚阳门证五、黄芩10克,黄连、青桔叶、板蓝根、白芷各12克,大黄6-12克,夏枯草、连翘、大青叶各15克,石膏45克,蜈蚣5条,全蝎3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肝火化风证六、葛根、白芷、地龙各12克,红花、玄胡各10克,当归30克,细辛、全蝎各6克,川芎、姜黄15克,牛蒡子20克,蜈蚣2条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七、车前子、黄芩、泽泻、木通各9克,生地、当归各16克,栀子、甘草、龙胆草各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八、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九、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川芎、僵蚕、防风各12克,白芷、地龙、菊花各15克,全蝎、羌活、天麻、甘草各10克,细辛3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一、去子向日葵盘100-200克用法:将其掰碎,分2次煎成500-600 克的汤液,加适量白糖。

每天早、晚饭后1小时服下。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二、沙参30克,石斛、寸冬、白芍、钩藤各15克,葛根、菊花、知母各12克,生石膏20克,蔓荆子、全蝎各9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胃阴不足,风邪袭络证十三、柴胡、枳壳、红花、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川牛膝各12克,桔梗、炙甘草各6克,赤芍30克,川芎1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用法:水煎服。

肝阳上亢去柴胡、桔梗,加石决明、菊花、钩藤;肝风盛加天麻、地龙;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四、制川乌、天南星各6克,白菊花15克,地龙20克,冰片0.5克,细辛3克用法:水煎服。

天麻钩藤治三叉神经痛

天麻钩藤治三叉神经痛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35例其中治愈10例疼痛发作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显效21例疼痛发作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有效3例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时疼痛减轻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络止痛。主治三叉神经痛。 【偏方组成】天麻、钩藤、川芎、白芷、藁本、蔓荆子、僵蚕、 全蝎、地龙、蜈蚣各 10 克。 【用法用量】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服。7 剂为 1 疗程,并配 以西药卡马西平 0.1 克,每日 3 次,7 日为 1 疗程。 【加减】肝火偏亢者,加山桅 10 克、黄芩 10 克、龙胆草 3 克; 痰多、苔腻脉滑者,加陈皮 10 克、半夏 10 克、胆南星 10 克;若夹有 血瘀之症, 舌暗红或有瘀斑者,加用桃仁 10 克、红花 10 克、赤芍 10 克;若兼有寒邪,因受寒而加重或诱发病痛者,加细辛 10 克、桂枝 10 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 35 例,其中治愈 10 例(疼痛发作消 失,随访 1 年无复发),显效 21 例(疼痛发作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 有效 3 例(发作次数减少或发作时疼痛减轻),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4.3%。

三叉神经痛经验方:一号方:半夏10克、南...

三叉神经痛经验方:一号方:半夏10克、南...

三叉神经痛经验方:一号方:半夏10克、南...
三叉神经痛经验方:
一号方:半夏10克、南星9克、全蝎9克、白附子9克、荆芥9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2.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适用于三叉神经痛,连及眼齿。

辨证为风痰所致者。

[本方系玉壶汤、芎辛汤加减组成]
二号方:石膏12克、知母9克、泽泻9克、木通6克、当归9克、细辛2.5克、白芷6克、半夏9克、南星9克、川芎5克、水煎服。

适用于三叉神经痛达头维、痛甚脉洪,或头脑振痛而发胀等。

属胃火盛于头面之所于患。

[本方系白虎汤、辛芎汤加减而成] 三号方:当归10克、川芎6克、生地18克、白芍9克、细辛2.5克、白芷5克、茯苓9克、柴胡9克、甘草6克。

水煎服。

适用于长时间发作缓解后或数年后再因诱因而发作者。

[本方系四物汤、逍遥散加减而成]。

三叉神经痛方

三叉神经痛方

三叉神经痛方六神丸化开后点在牙床上能治疗牙痛,为何不依照这个思路试试:把药放到耳朵里试试。

奇迹发生了,整晚都没再疼。

方法:每晚睡前,将一小管六神丸药粒倒在3cm见方的纱布上,将其包好,用线系紧,并留出约5cm长的线,塞入患侧耳孔内。

一般当晚即可见效。

第1周,每天换1次药。

1周后,可视病情变化,2~3天换1次药。

三叉神经痛也有寒热之分。

风寒阻络者,还要配合口服都梁丸、化瘀丸、天麻丸;肝火上逆者,应口服龙胆泻肝丸、天麻丸等。

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可疲劳。

验方疗法(1)七叶莲30-50克,水煎服,每日1剂,对三叉神经痛有效。

现已有七叶莲的片剂和注射剂,临床上用于三叉神经痛治疗。

(2)干鹅不食草10克,牙皂、细辛各5克,青黛2.5克,共研末,随时吸入同侧鼻孔,治三叉神经痛。

(3)钩藤15克(后下),白芷、夏枯草各10克,天麻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续服3-5剂,有止三叉神经痛作用。

3.按掐及针刺疗法三叉神经第一支疼痛,针刺或按掐太阳、头维、翳风;如系第二支疼痛,针刺或按掐下关;如系第三支疼痛,可针刺或按掐颊车、听宫、地仓。

如果三支皆痛,加配合谷、足三里用强刺激,留针半小时。

疼痛发作时行针,1日1次,连续数日。

4.梳头疗法对第一支疼痛效果较好。

操作方法是:用木梳一把,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上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初时每分钟梳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

梳头用力要均匀、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

每次梳5-10分钟。

这样坚持月余,可使疼痛大大减轻;坚持2-3个月一般可以治愈红花全蝎酒,红花10克,川芎10克,血竭3克,全蝎2克,黄酒100毫升。

将前4味放入黄酒中,浸泡3天即可。

全蝎可反复使用2次。

每次10毫升,早晚服用.本方具有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三叉神经痛瘀血阻络证。

川乌头、草乌头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黄、生南星各15克,姜黄30克,共研细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处,疼痛发作时随时涂擦,缓解后每日3次。

三叉神经痛的神方——芍药甘草汤

三叉神经痛的神方——芍药甘草汤

三叉神经痛的神方——芍药甘草汤3 暴燥王某,女40岁,素争强好胜,凡事不遂心,便怒不可遏,迁怒他人,真河东狮吼,胭脂啸虎也。

近因其子考试名落孙山,又气冲牛斗,肝火横逆,致头痛如劈,左颞,左眉棱骨痛不可忍,恶心欲呕,胸满烦燥,口干口苦,饮食不思,大便干秘,二三日一行。

视其形瘦颊赤,舌红苔薄。

诊得脉象沉弦有力。

观其脉证,知其怒火伤肝,肝火上逆为患,治宜平肝降逆,舒肝清热,拟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20克,甘草10克,柴胡10克,紫帷齿15克,石决明15克,茵陈15克,龙胆草10克,二剂,服后至夜,疼痛渐止。

按;肝火横逆,肝阳上亢,故而头痛;肝气行于左,故左厕尤剧;眉棱骨痛,恶心呕吐,脉象沉弦,皆为肝木克土,肝火横逆之象。

故用芍药、甘草、柴胡舒肝,介贝平肝,龙胆、茵陈清肝,药证相合,故疼痛速愈。

病虽得愈,然总须移情易性,大度宽容,方可断根。

若依然我行我素,常兴无名之火,病证必将彼伏此起,永无宁日。

论;脉象沉弦,是为虚证,但见有力,则不为虚,肝郁横逆,不能升降也。

此就是肝木枯燥,不能藏火。

相火不藏,所以容易发火疏泄,此当是易怒之根源。

肝阳上亢,当是胆经上逆,相火不降之义。

后世之论,大多为肝阳上亢,怎么不见肝阴下陷之语。

眉棱骨疼,胆木经气上逆,恶心呕吐,甲木刑胃,胃气上逆,所以呕吐。

本案的头痛如劈,恶心呕吐,有点像吴茱萸汤主症,但是这个病是因发怒引起的,明显不是脏腑之寒。

脉弦有力,此有力者,也不是虚证。

这个紫贝齿是什么药,我也没听说过。

本案茵陈或可以换成半夏,病愈之后,可以在用芍药甘草汤几付以善后,我个人的观点。

网络搜索;1 紫贝齿是一种贝壳,贝壳长卵形,前后两端均凹入呈口状,长约7厘米,宽约4厘米,高可达3.5厘米,每年5~7月间捕捉,除去贝肉,洗净,晒干贮存。

表面几全被珐琅质,具光泽,背面褐色或淡褐色,具棕褐色纵横交错的断续条纹,两侧缘灰褐色,可见紫褐色斑点,唇周具紫褐色齿。

质坚硬。

气微,味淡归肝经。

清心安神,平肝明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桑椹子15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二、茄子根15克,防风、桃仁各12克用法:水煎服。

三、细辛3克,生石膏15-60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风寒阻络证四、杞子、菊花、生地、熟地、山药、山萸肉、丹皮、茯神、泽泻、青桔叶、白芷各12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阴虚阳门证五、黄芩10克,黄连、青桔叶、板蓝根、白芷各12克,大黄6-12克,夏枯草、连翘、大青叶各15克,石膏45克,蜈蚣5条,全蝎3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肝火化风证六、葛根、白芷、地龙各12克,红花、玄胡各10克,当归30克,细辛、全蝎各6克,川芎、姜黄15克,牛蒡子20克,蜈蚣2条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七、车前子、黄芩、泽泻、木通各9克,生地、当归各16克,栀子、甘草、龙胆草各4.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剂。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八、白芍50克,炙甘草30克,酸枣仁20克,木瓜10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九、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川芎、僵蚕、防风各12克,白芷、地龙、菊花各15克,全蝎、羌活、天麻、甘草各10克,细辛3克,蜈蚣2条(研末冲服)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一、去子向日葵盘100-200克用法:将其掰碎,分2次煎成500-600 克的汤液,加适量白糖。

每天早、晚饭后1小时服下。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二、沙参30克,石斛、寸冬、白芍、钩藤各15克,葛根、菊花、知母各12克,生石膏20克,蔓荆子、全蝎各9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胃阴不足,风邪袭络证十三、柴胡、枳壳、红花、当归、生地各9克,桃仁、川牛膝各12克,桔梗、炙甘草各6克,赤芍30克,川芎1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用法:水煎服。

肝阳上亢去柴胡、桔梗,加石决明、菊花、钩藤;肝风盛加天麻、地龙;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四、制川乌、天南星各6克,白菊花15克,地龙20克,冰片0.5克,细辛3克用法:水煎服。

寒重者,重用制川乌12 克;热重者,重用白菊花、地龙各30克。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五、犀角、羌活、黄芩、白附子、炙甘草各10克,升麻、防风、白芷各5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轻症十六、白参、麦冬、炙甘草、浮小麦、阿胶各10克,白芍15克,煅牡蛎30克,大枣5枚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十七、川芎、蔓荆子各50克,生石膏50-100克,白芷、菊花、川羌、全蝎各15克,细辛7.5克,蜈蚣3条用法:水煎服。

口渴甚者加知母、花粉;苔厚腻者加南星、橘红。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阳明热盛,风邪袭络十八、生白芍40克,元胡10克,白蒺藜、杭菊花、枸杞子、羌活各12克,白附子、白僵蚕、白芷各9克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三叉神经痛肝阴亏损,肝阳上亢证单方验方治疗三叉神经痛1、全蝎、蜈蚣等量共研细末。

每次取2克,温黄酒送服,每日2~3次。

2、炒白芍30克,炙甘草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生地15克,白芍15克,当归9克,元参15克,蒺藜15克,胆星6克,生赭石30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4、白芍、川芎各30克,地龙15克,白芷、白蒺藜、白附子、白僵蚕各9克,全蝎、蜈蚣各5克,肉桂1.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5、当归、夏枯草各12克,钩藤15克,白芷10克,升麻6克,细辛3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适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6、当归、赤芍、川芎各12克,桃仁、生地各15克,红花、枳壳、桔梗、胆星、全蝎各10克,水蛭9克,甘草6克,蜈蚣3克。

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7、葛根50克,川芎40克,蔓荆子、香附各25克,荜茇、白芷、土鳖虫各20克,羌活15克,全蝎10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适于三叉神经痛伴有剧烈头痛者。

8、天麻6克,夏枯草、白芷各9克,钩藤12克,细辛3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9、荆芥炭9克,炒元胡12克,白蒺藜9克,嫩钩藤12克,生石决30克,白僵蚕9克,炒蔓荆9克,香白芷4.5克,广陈皮4.5克,全蝎粉3在。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0、车前子(包)、黄芩、泽泻、木通各9克,生地、当归各16克,栀子、甘草、龙胆草各4.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1、桃仁10克,红花5克,赤芍、川芎、白僵蚕各12克,丹参30克,蜈蚣2条,全蝎(研冲)4.5克。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12、川芎、沙参各30克,白芷、蔓荆子各6克,细辛1.5克,左侧加黄芪15克,右侧加当归10克。

水煎,加黄酒60毫升,早晨空腹服之。

无黄酒可用白酒30毫升代之。

13、猪苓、茯苓各15克,泽泻桂枝各12克,白术、木防已各9克。

上药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每次服15克,每日2次,10次为1疗程。

14、板蓝根600克,僵蚕60克。

水泛为丸,每次服10克,每日2~3次。

15、川芎20克,荜茇10克。

制成10%的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次2毫升,每日1次,共注射10次。

16、七叶莲针剂,每日2~3次,每次肌注2~4毫升。

风寒袭络17、常由遇风寒等因素诱发,发作时面侧阵发性短暂性抽搐样剧痛,似刀割样,面肌有紧束感,局部喜热敷,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12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羌活12克,白芷12克,薄荷7克(后下),甘草7克,细辛3.5克,全蝎12克,蜈蚣3条。

18、痰火上攻呈阵发性闷胀灼痛,常于吃饭时发作,局部喜冷敷,口渴不欲饮,头昏而沉,胸闷脘满,时吐痰涎,舌苔厚腻,微黄,脉弦滑。

治法:化痰清热,祛风止痛.方药:温胆汤加减:半夏12克,橘红13克,茯苓16克,生甘草7克,枳实13克,竹茹13克,厚朴13克,川芎12克,全虫12克。

痛甚者加石决明25克(先下),菊花5克,地龙12克,痰多加南星13克,紫菀12克。

治疗三叉神经痛偏方热敷疗法1、生艾叶150克,生鸡蛋1枚,银屑适量。

艾叶捣绒后加少许水入次碗内煨沸,纳入蛋清拌匀后再加银屑(或用小银器代替)搅匀,趁热裹熨患处。

每次半小时,每日2次,连续用至疼痛消失。

2、生草乌、生白附子、天南星各30克,共研为细末,调匀,葱白7个,生姜40克,捣烂如泥,与药末混匀,用一层纱布包好,放入锅中隔水蒸。

热熨患处,每日2—3次,每次20—25分钟。

勿熨眼部,切忌口服。

鼻嗅疗法1、细辛、胡椒或川椒各10克,干姜6克。

上药全部浸于15—30毫升白酒中4小时,加入水适量置于锅内煎。

煎沸时用一喇叭形纸筒,一端罩在药锅上,另一端对准患者鼻孔,让患者吸入药气。

每次10分钟,每日2次。

2、鹅不食草适量,牙皂3克,细辛3克,青黛1.5克。

将上药共研细末,让患者吸入药末,不拘时嗅,连嗅数日。

3、大枣1枚,红矾0.9克。

将红矾研末,放入大枣内,用镊子夹枣,放木火或蜡烛火上烤,待烤出味,即用鼻孔吸。

反复烤,反复吸,直至大枣烤焦,不出药味为止。

左侧痛用左鼻孔吸,右侧痛用右鼻孔吸,吸几天后可能有口鼻发干的感觉,如不愈则停药。

4、荜茇30克,木鳖子30克,藿香18克,冰片6克。

荜茇、藿香漂洗烘干(80℃),木鳖子去壳存仁,四药混合精研约1小时,过180目筛,贮瓶备用。

将火柴头大小体积的药面(约0.5克)置于纸折中,痛侧鼻孔对准药面,将药粉吸入。

首次应在痛时吸入,隔10分钟后再吸,以后每隔3—4小时1次,每日4次。

熏洗疗法防风、羌活、川芎、当归各12克,白僵蚕10克,加水适量煎汤,去渣,熏面部,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熏药疗法透骨草30克,细辛、川芎、白芷各15克,白僵蚕1岁1个。

将药置沙锅内,煎沸数分钟后,取一厚纸,中间掏一小孔约手指大,覆盖锅上。

熏其痛侧耳孔及疼痛部位10—20分钟,每日2—3次,每剂药可用2—3天,熏后避风1天。

涂擦疗法川乌头、草乌头各12克,川椒、生半夏、生麻黄、生南星各15克,姜黄30克,共研细末,浸泡于少量酒精中,2天后取出涂患处,疼痛发作时随时涂擦,缓解后每日3次。

外敷疗法1、白芷、川芎、南星各6克,葱白12厘米。

上药共研细末,用蜂蜜15毫升调成糊状,敷于太阳、印堂上30分钟。

2、生南星、白附子、五味子、川芎各30克,细辛、木香各9克,全蝎20个,共研细末,水调为糊状。

每次用药10克,贴敷于太阳、百会,每日换药一次。

3、马钱子30克,乳香、没药、川乌、草乌各15克,共研细末,加香油、清凉油适量,调膏状。

贴敷于患侧下关、太阳、颊车、扳机点,每次贴2次,隔日换药1次。

切忌入口。

4、蜈蚣1条,地龙10克,蝼蛄10克,五倍子10克,生南星15克,生半星10克,白附子10克,木香10克。

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适量用醋调成糊状,贴于患侧太阳穴上,纱布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5、地龙5条,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0克。

上药共研细末,加一半面粉,用酒调成饼,并摊贴于太阳穴上,敷料固定,每日换药1次。

梳头疗法用木梳一把,于清晨起床后、午休后、晚睡前梳头,从前额经头顶到枕部,开始每分钟20—30次,以后逐渐加快速度。

梳头时用力要无效、适当,以不刮破头皮为度。

每次梳5—10分钟。

本法对第I支即眼支效果效果好,坚持月余可使疼痛大大减轻,坚持2—3个月一般可以治愈。

饮食疗法1、怪味笋片:笋片洗净用开水焯一下,与白糖、花椒粉、醋、芝麻酱、味精、姜汁调在一起,入油锅炒熟即食。

2、烧什锦:将竹笋、素鸡、胡萝卜、山药片和木耳、香菇、面筋一起入油锅内煸炒,放入酱油、白糖、姜汁、高汤,烧熟后,出锅即可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