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章轴对称图形 小结与思考 教案

合集下载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和反思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和反思

( C. 正方形
) D .圆
例 3.下列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找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1)
路面不平 环行交叉 禁止车辆长时间停放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英文字母“H”
H
汉字“田”
轮胎
四、巩固提升 如图, 想一想: (1)该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请画出对称轴; (2)若只移动一块重新拼凑成一个新的轴对称图形, 有哪些方法呢? 由五个大小相同的小方块拼凑而成。请聪明的你开动小脑瓜
归纳: 活动二 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定义 问题 1 观察下列图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归纳: 问题 2 请画出上面各图中的对称轴. 活动三 探究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联系: 三、例题展示 例 1.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例 2.下列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五、小结 1、认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会找对称轴和对称点; 2、知道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六、当堂反馈 见学案 七、教学反思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起点 2、为学生提供了生活中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 3、为学生提 供了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通过思考与交流,理顺所学的知识,形成适应个性认 知特点的知识结构。4、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苏科版初二数学· 《2.1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教案设计
设计者:王仁飞 设计单位:高邮市卸甲初中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课时:1 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 、预习本课时教学内容。 (2) 、长方形、正方形、贺形纸片各一张。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是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中第一节内容,是学生 在初步学习了有关平面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的内容较为独立、 教材在设计上富有美感, 是一堂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审美情趣的概念课。 (二)学情分析 基于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大部分学生的基础比较差,缺乏自学、探索、动手能力,所以, 应该重视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新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以及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积极探索,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 生的审美情趣,进而感受数学的美。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及两者差异 教学难点:找对称轴 五、教学方法 本课同于是节概念课,比较抽象,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采用直观教具辅助,以引导发现法为 主,设颖激趣法、讨论法等新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全过程地参与教学的每一环节。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学会想象,学会与人有效交往,让学生既学到知识, 又探索学习方法,既突出主体地位,又培养创新精神。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观赏图片,让学生感知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 折纸印墨迹 在纸的一侧滴一滴墨水后,对折,压平。 问题 1 你发现折痕两边的墨迹形状一样吗?为什么? 问题 2 两边墨迹的位置与折痕有什么关系? 2、学科:数学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与思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小结与思考》是对前面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对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运算方法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归纳能力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总结。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能够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学生准备:对前面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小结与思考》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小结与思考》教案及教学反思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小结与思考》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次教学是针对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的一次小结课程。

在授课这一学期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如下几个章节:代数初步、线性方程组、一次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二次函数。

而本次小结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们回顾已经学习的知识点,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目标1.回顾代数初步、线性方程组、一次函数、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二次函数的知识点。

2.掌握不同知识点的联系与综合运用。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首先,通过回顾四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们进行集中复习,查漏补缺。

在代数初步方面,主要回顾集合的概念、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等基本知识点。

在线性方程组方面,主要回顾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方程组可解性及其应用等基本知识点。

在一次函数方面,主要回顾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斜率及其意义等基本知识点。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与二次函数方面,主要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及其性质、二次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二次函数的变形及其性质等基本知识点。

二、知识综合接下来,通过一些综合运用的例子,来帮助学生将不同知识点进行联系,拓宽数学思路,提升数学解题能力。

以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综合运用为例:某房地产公司推出的一组房产数据如下表所示。

房屋类型房屋面积(平米)月租金(元)独栋别墅40012000联排别墅2006000公寓1003000公寓802200根据表格数据,先要求建立一次函数y=kx+b1和二次函1数y=kx2+b2,分别描述房屋面积与月租金的关系,并利用2这两个函数分别求出居住面积为 150 平米的联排别墅每月的租金。

老师在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中,分别引导学生们挖掘和发现不同内容间的隐含联系并进行知识的运用与综合。

三、课后思考最后,老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并留下一些必答题或开放性问题,作为课后自主学习的指导。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2 轴对称的性质》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通过实例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例题,以及相应的练习题,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归纳等活动,自主探索和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和对一些基本性质的认知。

但是,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的理解还可能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明确。

同时,学生可能对如何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练习来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和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例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从而发现和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同时,通过实例来展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练习题,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轴对称图形有哪些性质呢?”让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上的点关于对称轴对称,对称轴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等。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章 轴对称图形 小结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7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章 轴对称图形  小结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7

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案学科:数学年级:初三主备人:课题:操作探究型专题课型:复习课课时安排:1【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实践活动和思维过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和发现结论,从而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回顾教材1、利用平移:把一个图像沿着一定的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2、利用旋转: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3、利用轴对称:作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二、例题1.(2017泰安)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线段A’B’是线段AB绕某点逆时针旋转角a得到的,点A’与A对应,则角a的大小为()度A.30B.60C.90D.1202.(一模试卷第16题)如图,△ABC的顶点A和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且AB∥y轴,点B(1,3),将△ABC以点B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DBE,恰好有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恰好过点D,则k的值为.3.(2017扬州)如图,把等边三角形ABC 沿着 DE折叠,使点A 恰好落在BC 边上的点P 处,且DP⊥BC,若BP=4cm ,则EC=4.(一模试卷第24题)如图,矩形纸片ABCD 中 AB =6cm , BC =10cm ,小明同学先折出矩形纸 片ABCD 的对角线AC ,再分别把△ABC 、△ADC 沿对角线AC 翻折交AD 、BC 于点F 、E .(1)判断小明所折出的四边形AECF 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2)求四边形AECF 的面积5.(2017自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O 为坐标原 点,点A(-1,0),点B(0, ) (1)求∠BAO 的度数;(2)如图1,将△AOB 绕点O 顺时针旋转得△A’OB’,当点A’恰好 落在AB 边上时,设△AB’O 的面积为S1, △BAO’的面积为S2, S1与S2有何关系?(3)若将△AOB 绕点O 顺时针到如图2所示的位置,S1和S2的 关系发生变化了吗?请证明。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章 轴对称图形 小结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2章 轴对称图形  小结与思考》公开课教案_2

课题:尺规作图复习——求作“点” 教学目的:1.会用五种基本尺规作图求“点”;2.通过尺规作图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介绍尺规作图历史感受几何文化.教学难点:基本作图的运用设计思路:几何知识+几何小史——两条主线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播放微视频(尺规作图作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1.说作图——作图的目标是定“点”+作图的依据是“SSS ”.(交点=弧+弧;交点=弧+线;交点=线+线)2.尺规作图小史:2000多年前古希腊,一位哲学家安娜萨哥拉斯坐牢:绳子当圆规+木管当直尺,由于感觉生命不长了,所以还规定作图不能无限进行下去,即有限次,他的研究出的一些成果,被数学家欧几里得整理后写进了他的《几何原本》一书——被誉为几何的圣经,他被称为“几何之父”。

二、复习——体会尺规作图中“交点”作用例 求作一个角等于30°.法1:先作一个正三角形(得60°)+后作平分线——得30°的角(图1); 法2:通过三等分90°——得30°(图2) ——引出三等分任意角不可能.小史:尺规作图中三大不可作问题: 1.任意角三等分;2.立方倍积(作一个立方体的体积等于原立方体的2倍);3.化圆为方(作正方形面积等于圆面积).(转化为能否通过加减乘除开方有限次计算得到结果)(图1)(图2)(除法)(减法)小结:遇到有困难问题可以转化会的问题。

对于为什么“不可作”的证明,数学家也是进行了转化思考,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方法来解决。

一位数学具匠出现了。

小史:笛卡尔——(1596——1650)近现代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

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笛卡儿致力于代数和几何联系起来的研究,于1637年,在创立了坐标系后,成功地创立了解析几何学。

笛卡儿堪称17世纪的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的巨匠之一,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二 、练习——利用尺规作图求作“点P ”(在题目的原图中完成作图)1.求作点P ),(05.小结:利用尺规作图可以让一类无理数变得“直观”,人类的探索问题“心”坚定不移,脚步从未停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图形复习课
学习目标
1、回顾和整理本章所学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总结和归纳,构建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

2、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轴对称性质和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线段、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以及运用于解题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熟练地运用已知结论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点网络
轴对称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_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这条直线就是______.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 .
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_____ ,那么就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
轴对称的性质
1、关于轴对称的图形全等。

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轴对称图形中,两条成轴对称的线段的“走向”只有两种可能:互相平行或它们所在直线的交点在对称轴上。

设计轴对称图案
图案的对称不但要求图形对称外,有时颜色也“对称”。

线段的对称轴
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两条对称轴:它的垂直平分线与它本身所在的直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角的对称轴
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角平分线的判定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二、专题复习
专题一 轴对称的性质
【例1】如图(1)所示,△ABC 和△A ′B ′C ′关于直线MN 对称,△A ″B ″C ″和△A ′B ′C ′关于直线EF 对称. (1)画直线EF 。

(2)用全等符号写出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

(3)连接AA ′,CC ′,AA ′与直线MN 有什么位置关系?AA ′与CC ′有什么位置关系?
专题二 线段的轴对称性
【例2】如图,在△ABC 中, ∠ACB=90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E,垂足为D,∠CAE:∠EAB=2:1,则∠B=___ .
A
B
C
A
B
C
A
B
C

M N
E
C
B
专题三 角的轴对称性
如图:在中,∠B=90°,BC=18cm ,AD 是角平分线,且BD :CD=1:2,则点D 到AC 的距离是______cm.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复习了以下知识点和应用 1、轴对称的概念、性质和应用。

2、轴对称图形线段、角的性质和判定 以及应用。

四、课后复习: 课堂训练
1.在等腰三角形、圆、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个
A. 1
B. 2
C. 3
D. 4 2.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 ( ) A.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中线的交点
C.三条高的交点
D.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如图,已知△ABC 中,AB=AC=26,D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E ,交AC 于点D ,且△BDC 的周长为46,BC=_______
4、 如图2,AD 平分∠BAC ,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若DE =3cm ,则DF = cm.
5、如图,△ABC 中,△ABC 中,AB=AC ,∠B 的平分线与三角形外角∠ACD 的平分线CO 交于O ,过O 点作OE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EF 与BE 、CF 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
6、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点E,EF⊥AB,垂足为F,EG⊥AC,交AC延长线于点G, 试说明BF=CG
A B
C
E F O
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