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1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一单元 第4课时煤的综合利用 苯课件(48张)
二、苯的分子结构
1.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式为C6H6。根据苯的分子组成, 推测其可能的分子结构,写出结构简式。
答案 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③CH≡C—CH==CH—CH==CH2、④CH2==C==C==CH—CH==CH2、 等。
答案
2.根据下列实验,总结苯的某些性质。 (1)向试管中加入0.5 mL苯,再加入1 mL溴水,振荡后静置。观察到的现 象是 液体分层,上层为红棕色,下层无色 。 (2)向试管中加入0.5 mL苯,再加入1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后静置。 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 。 液体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紫红色 。 (3)实验结论是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苯与它们不能
FeBr3 +Br2 ― ― ― ― → 溴原子取代,生成 溴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HBr
。
(1)怎样证明苯与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答案 测量反应前后pH值,反应后明显减小。
(2)反应催化剂为FeBr3,若实验中不加FeBr3而加Fe粉,实验同样能够
答案
4.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苯分子结构的确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分析了大
量实验事实之后,提出了苯的分子结构为 ,我们称其为凯库勒
式并一直沿用到现在。
(1)你认为这种结构符合实验事实吗?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 不符合实验事实,因为苯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说明它没有典型的碳碳双键。
答案
(2)查阅资料,写出苯分子结构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并用文字归纳苯分
活学活用 5.下列有关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B.在一定条件下,苯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C.在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振荡并静置后下层液体为紫红色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5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溶液的酸碱性一、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能微弱地发生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O+H2O H3O++OH-;可简写为H2O H++OH-,经实验测定无论纯水中,还是稀的电解质溶液中c(H+)·c(OH -)在一定温度下都是一个常数,称为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表示。
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反w应,故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K w也越大,温度越低电离程度越小,K w也越小。
其中常温下:K w=c(H+)·c(OH-)=1.0×10-14。
2.溶液的酸碱性与c(H+)、c(OH-)的关系(1)c(H+)≥c(OH-),溶液呈酸性,c(H+)越大,酸性越强。
常温下,c(H+)≥1.0×10-7mol·L-1>c(OH-)。
(2)c(H+)=c(OH-),溶液呈中性。
常温下,c(H+)=c(OH-)=1.0×10-7mol·L-1。
(3)c(H+)≤c(OH-),溶液呈碱性,c(OH-)越大,碱性越强。
常温下,c(OH-)>1.0×10-7mol·L -1>c(H+)。
(1)温度越高,水越易电离,c(H+)·c(OH-)的值越大。
(2)溶液的酸碱性只取决于c(H+)和c(OH-)的相对大小。
1.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的溶液B.c(H+)=c(OH-)的溶液C.由强酸、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D.非电解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答案 B解析根据c(OH-)与c(H+)大小判断溶液酸碱性,不受任何限制;由c(H+)与10-7mol·L-1、pH与7大小推断溶液的酸碱性,只适用在常温下。
pH=7的溶液未明确为常温,不一定为中性,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强酸与强碱所含的n(H+)和n(OH-)不一定相等,如硫酸与烧碱,无法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C错误;非电解质本身虽不能直接电离产生离子,但与水反应生成能电离的物质也能使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如SO2溶于水生成H2SO3,溶液呈酸性,如NH3溶于水生成NH3·H2O,溶液呈碱性,D错误。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5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 Word版含答案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HA H ++A-BOHB ++OH特别提示 (1)强电解质的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强;难溶盐如果能完全电离,也是强电解质(如BaSO 4、CaCO 3等)。
(2)弱电解质的电离用可逆符号“”,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需分步书写,如:H 2CO 3H ++HCO -3(主)、HCO -3H ++CO 2-3(次)(写成H 2CO 3===H ++HCO -3或H 2CO 32H ++CO 2-3都是错误的)。
2.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技巧要判断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关键在于一个“弱”字,即证明它只是部分电离或其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以一元弱酸HA 为例,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常用方法有:【例1】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的是()A.熔化时不导电B.不是离子化合物,而是共价化合物C.水溶液的导电能力很差D.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解析A项,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是区分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条件,而不是区分强、弱电解质的条件;B项,有许多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等)是强电解质;C项,水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仅与电解质的强弱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D项,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溶液中溶质分子和电离出的离子共存,则说明该物质是弱电解质。
答案 D【例2】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1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A.白醋中滴入石蕊溶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试纸显示白醋的pH为2~3解析石蕊溶液遇c(H+)>10-5mol·L-1的溶液都可能会呈现红色;白醋遇到豆浆有沉淀产生,原因是豆浆作为胶体,遇到电解质会发生聚沉;而白醋与蛋壳中的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能说明CH3COOH的酸性比H2CO3强,但不能说明CH3COOH是弱酸;浓度为1mol·L -1的CH3COOH,若是强电解质,则pH为0,而实际pH为2~3,则说明CH3COOH没有完全电离,从而证明CH3COOH为弱电解质。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5 专项训练 Word版含答案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专项训练题组一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1.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mol·L-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 x、V y,则()A.x为弱酸,V x<V y B.x为强酸,V x>V yC.y为弱酸,V x<V y D.y为强酸,V x>V y答案 C解析将一元酸x和y分别稀释10倍,pH的变化量ΔpH x=1,ΔpH y<1,所以x为强酸,而y为弱酸,pH=2时,弱酸y的浓度大,滴加NaOH溶液至pH=7时,需NaOH溶液的体积y要比x大。
故选C。
2.0.1mol·L-1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A.c(H+)>c(F-) B.c(H+)>c(HF)C.c(OH-)<c(HF) D.c(HF)>c(F-)答案 B解析由0.1mol·L-1HF溶液的pH=2,可知HF为弱酸,且该浓度的HF溶液电离出来的c(H+)=0.01mol·L-1,同时溶液中的H2O发生电离生成H+和OH-,故c(HF)>c(H+)>c(F -),故A、D正确,B错误;水的电离微弱,故c(HF)>c(OH-),故C项正确。
题组二水电离的平衡问题的探究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答案 C解析简单离子中H+可抑制水的电离,弱碱的阳离子及弱酸阴离子(水解)可促过水的电离。
依题意知,W2-、X+、Y3+、Z2-四种离子分别是O2-、Na+、Al3+、S2-、Na+不能水解,故A、B、D错误;C中Y3+(Al3+)、Z2-(S2-)均能水解,C正确。
4.25℃时,在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mol·L-1的Ba(OH)2溶液、③pH=10的Na2S溶液、④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0∶1010∶109B.1∶5∶5×109∶5×108C.1∶20∶1010∶109D.1∶10∶104∶109答案 A解析25℃时,pH=0的H2SO4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1;0.05mol·L-1的Ba(OH)2溶液中c(OH-)=0.05mol·L-1×2=0.1mol·L-1,根据K w=c(H+)·c(OH-)=1.0×10-14,则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pH=10的Na2S溶液中c(OH-)=10-4mol·L-1,发生电离的水的浓度为10-4mol·L-1;pH=5的NH4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10-5mol·L-1,故等体积上述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10-13∶10-4∶10-5=1∶10∶1010∶109,即选项A正确。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3 第二单元 第1课时乙 醇导学案 Wor
一、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1.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 2H 6O ,根据所学化学键知识讨论,符合该分子式的有机物有几种可能的结构式? 2. (1)金属钠可保存在煤油(主要成分是烃)中,而金属钠与乙醇反应会放出气体,据此分析判断你写出的哪种结构式是乙醇的结构?(2)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3.若将新切的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盛有无水乙醇的小烧杯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钠粒沉于无水乙醇底部、不熔化成闪亮的小球、无响声、反应缓慢,由此可知反应剧烈程度不如钠与水的反应剧烈。
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乙醇的分子组成与结构1.下列关于乙醇结构与性质方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醇结构中有—OH ,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 -B .乙醇能电离出H +,所以是电解质C .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D .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2.某种烃的衍生物分子式为C 2H 6O ,下面是探讨其分子结构的过程,请回答相关问题: (1)按价键理论,写出C 2H 6O可能有的结构式(用A 、B 、C ……标明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取一定量的C 2H 6O 与足量的金属钾反应,收集产生的气体,当完全反应时,C 2H 6O 与产生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2∶1。
①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产物通入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色;通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C 2H 6O 与钾反应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②据实验数据,可确定C 2H 6O的结构式为(写自编号)________,推断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专题4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 专题
专题复习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错误!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 .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C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D .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 2的量B .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 .pH 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3.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对有关一氧化碳在金属铂表面的氧化过程的研究,催生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净化装置中的催化转化器,可将CO 、NO 、NO 2和碳氢化合物等转化为无害的物质,有效降低尾气对环境的危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转化器中的铂催化剂可加快CO 氧化B .铂表面做成蜂窝状更有利于提高催化效果C .在铂催化下,NO 、NO 2可被CO 还原成N 2D .碳氢化合物在铂催化下,被CO 直接氧化成CO 2和H 2O4.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到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氯化铝 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A .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5.铝的活泼性较强,直到十八世纪人类才开始将铝从它的化合物中冶炼出来。
当时铝价格十分昂贵,拿破仑的头盔就是用铝制作的,现在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下列有关炼铝的方法正确的是( )A .Al 2O 3――→熔融通电AlB .Al 2O 3――→盐酸AlCl 3――→熔融通电Al C .Al(OH)3――→H 2高温AlD .Al 2O 2――→C 或CO 高温Al 6.正电子、反质子等都属于反粒子,它们跟普通电子、质子的质量、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3 第一单元 第2课时烷烃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2课时 烷 烃一、烷烃1.下面是乙烷、丙烷、丁烷的结构式。
回答下列问题:(1)每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2)烃分子中,碳原子之间都以碳碳单键结合成链状,碳原子的剩余价键均与氢原子结合,使每个碳原子的化合价都达到“饱和”,这样的烃叫做饱和链烃,也称烷烃。
(3)烷烃的通式为C n H 2n +2(n ≥1且n 为整数)。
烷烃的空间结构中,碳原子(大于等于3时)不在一条直线上,直链烷烃中的碳原子空间构型是折线形或锯齿状。
2.烷烃的物理性质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增多,呈规律性的变化。
如 (1)常温下其状态由气态变到液态又变到固态,熔、沸点逐渐升高。
(2)相对密度逐渐增大。
(3)常温下,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时,均为气态(新戊烷常温下也为气态)。
3.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这个规律在有机物中体现得尤其明显。
烷烃的化学性质与甲烷相似,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写结构简式): (1)燃烧。
如丙烷的燃烧:CH 3CH 2CH 3+5O 2――→点燃3CO 2+4H 2O 。
(2)取代反应。
如光照条件下,乙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只要求写一氯取代):CH 3CH 3+Cl 2――→光CH 3CH 2Cl +HCl 。
该反应中的化学键变化情况:断裂C —H 键和Cl —Cl 键,形成C —Cl 键和H —Cl 键。
(3)用通式表示烷烃的完全燃烧及卤代反应(用X 2表示): ①C n H 2n +2+3n +12O 2――→点燃n CO 2+(n +1)H 2O ;②C n H 2n +2+X 2――→光C n H 2n +1X +HX ,C n H 2n +1X 可与X 2继续发生取代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饱和烃就是烷烃B .随着碳原子数的递增,烷烃的熔、沸点逐渐降低C .取代反应中可能有单质生成D .任何烷烃分子都不可能为平面结构 答案 D解析 饱和链烃是烷烃,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烷烃的熔、沸点逐渐升高,据CH 4的分子结构可知,烷烃分子不可能是平面结构,A 、B 错误,D 正确;由取代反应的定义可知C 错误。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3 第二单元 第2课时乙 酸导学案 Word
1.乙酸分子结构分子式:C2H4O2;结构式:;结构简式:CH3COOH;官能团:羧基(—COOH)。
2.乙酸又叫醋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是常用的酸味剂,具有酸的通性。
现通过以下两个实验来认识乙酸的酸性:①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加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②向试管中加入约2 mL稀醋酸溶液,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讨论下列问题:(1)上述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可得出什么结论?(2)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比较乙酸、碳酸和硅酸的酸性强弱,画出装置图并说出预期的实验现象和结论。
装置:归纳总结羧基、醇羟基及水中氢原子活泼性比较1.可以说明CH3COOH是弱酸的事实是()A.CH3COOH与水能以任何比互溶B.CH3COOH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C.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0.001 mol·L-1 D.1 mol·L-1的CH3COOH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消耗金属钠的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与足量的NaHCO3浓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CH3CH(OH)COOH ②HOOC—COOH ③CH3CH2COOH ④HOOC—CH2—CH2—CH2—COOH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冰醋酸,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观察右边试管中的现象并闻气味。
1.右边试管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并闻到什么气味?答案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有油状液体,且能闻到香味。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5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课件(40张)
H2SiO3、HF
弱碱:NH3· H2O、Fe(OH)2、Mg(OH)2、Al(OH)3
极少数的盐[如(CH3COO)2Pb等]、水
强电解质的溶液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的溶液吗? 答案 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并无必然联系。溶液的导电 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而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 电离程度的大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电解质 的溶解度的大小,二是电解质电离程度的大小。因此,某些强电解质由 于溶解度很小,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能也很小,其导电能力就弱;也 可能因为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很小使得离子浓度也很小,其导电能力就 弱。所以,不能说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 性。只有在温度、浓度、电解质的离子配比等均相同的前提下,强电解 质溶液的导电性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答案
学习小结
达标检测
1.某固体化合物 A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 质A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为非电解质 C.A是共价化合物 解析 合物。 B.A是强电解质 D.A为弱电解质
√
“完全电离”说明是强电解质;“熔化时能电离”说明是离子化
1
2
3
4
5解析Βιβλιοθήκη 答案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专题5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一单元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知识条目
1.几种典型的弱电解质
必考要求
a
加试要求
a
2.弱电解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3.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a
b
b
b
1.能准确判断常见的强、弱电解质。2.会描述弱电解质的 能力要求 电离平衡,会分析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移动。3.会书写 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3 第二单元 第4课时糖类导学案 Word版含答案
第4课时 糖 类一、葡萄糖1.糖类的组成及其分类(1)糖类组成:糖类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 n (H 2O)m 表示,过去曾称其为碳水化合物。
(2)糖的分类:糖类可以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不同,划分为单糖、二糖、多糖。
(3)重要糖类:2.葡萄糖广泛存在于葡萄和其他有甜味的水果里;正常人的血液里约含0.1%(质量分数)的葡萄糖,“血糖”指的就是血液里的葡萄糖。
(1)葡萄糖的结构C 6H 12O 6,请写出葡萄糖的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在葡萄糖分子中含有两个决定葡萄糖化学性质的原子团,它们分别是—OH(羟基)和 (—CHO醛基)。
(2)主要化学性质①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6O2―→6CO2+6H2O;②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完成下列实验:实验现象:试管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实验结论: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新制Cu(OH)2悬浊液氧化,生成砖红色Cu2O 沉淀。
1.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与性质2.常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1.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淀粉纤维素B.蔗糖麦芽糖C.正丁烷异丁烷D.果糖葡萄糖答案 A解析同分异构体特点: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而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分子式不同,故A错误。
2.某学生做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将4mL0.5mol·L-1的CuSO4溶液和4mL0.5mol·L-1的NaOH溶液混合后,滴入1.0mL的10%的葡萄糖,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这是因为()A.葡萄糖浓度太大B.加热时间不够C.CuSO4溶液的量不够D.NaOH溶液的量不够答案 D解析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反应时,NaOH必须过量,而本题中n(CuSO4)=n(NaOH)=2×10-3mol ,NaOH 的量不足,故看不到砖红色沉淀生成。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3 第二单元 第3课时酯和油脂导学案 Wor
一、酯的水解反应1.按表中实验操作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下表: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与碱性条件下水解程度有何不同?为何不同?1.酯的结构简式为,其中两个烃基R和R′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左边的烃基还可以是H。
酯的官能团为,它的右边连接烃基时被称为酯基。
2.酯化反应和酯的水解反应都是可逆反应,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不完全,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用“”;在碱性条件下,由于生成的酸与碱反应,促使酯完全水解,所以化学方程式中用“―→”。
3.酯的水解反应中,乙酸乙酯分子中断裂的键是中的C—O键。
而在酯化反应中,乙酸乙酯分子中新形成的化学键也是中的C—O键。
也就是说“酯化反应时形成的是哪个键,则水解时断开的就是哪个键。
”1.下列性质不属于酯的性质的是()A.易溶于有机溶剂B.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密度比水小D.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2.某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关于A的叙述正确的是()A.1 mol A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B.与NaOH反应时断键仅有⑤C.属于芳香烃D.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二、油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1.油脂的分子结构(1)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结构式里,R1、R2、R3为同一种烃基的油脂称为简单甘油酯;R1、R2、R3为不同种烃基的油脂称为混合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都是混合甘油酯。
(2)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
油和脂肪的状态不同,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双键较多时,主要是低沸点的植物油;油脂中的碳链含碳碳单键较多时,主要是高沸点的动物脂肪。
2.油脂的化学性质(1)油脂的水解反应②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在此条件下油脂水解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4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单元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化学科学理论建立与发展(1)19世纪:①化学科学建立了以道尔顿原子论、分子结构和原子价键理论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尿素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使有机化学得到迅猛发展。
(2)20世纪:①化学家鲍林提出了氢键理论和蛋白质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实现了对原子或分子的操纵。
2.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1)认识发展过程无定义阶段―→波义耳酸碱理论―→拉瓦锡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 (2)阿伦尼乌斯酸碱理论:①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
②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
(3)酸碱质子理论:①凡能给出质子(H +)的物质都是酸。
②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
③若某物质既能给出质子又能接受质子,可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4)NaHCO 3===Na ++HCO -3,HCO -3+H +===H 2O +CO 2↑,HCO -3+OH -===H 2O +CO 2-3,故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可知HCO -3可以被称为酸碱两性物质。
3.常见金属的冶炼(1)常见金属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大致年限:金属利用时间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金属活动性越强,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晚;金属活动性越弱,人类开发、利用该金属的时间就越早。
(2)金属冶炼的原理和实质①金属冶炼的原理: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或者加热、电解方法把金属化合物还原为金属单质。
②金属冶炼的实质:金属离子――→得到电子金属单质,即M n ++n e -===M 。
(3)金属的冶炼方法答案 2HgO=====△2Hg +O 2↑ 2Ag 2O=====△4Ag +O 2↑ 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 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2Al 2O 3(熔融)=====通电冰晶石4Al +3O 2↑ 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Fe 2O 3+2Al=====高温2Fe +Al 2O 3Fe +CuSO 4===FeSO 4+Cu Cu 2S +O 2=====高温2Cu +SO 2 (4)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矿石中的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 ↓—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纯金属 答案 富集 冶炼 精炼1.冶炼方法的总规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热分解法就能使金属还原;活动性居中或不太活泼的用热还原法;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往往采用电解法使金属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3 第一单元 第1课时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课件(34张)
所替代 的反应。
③CH4和Cl2反应的四种取代产物都 不 溶于水,除 一氯甲烷 常 温 下 是 气体外,其他三种都是 油状液体 。
④问题讨论
火焰 _____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 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点燃 ― ― ― → CO 2+2H2O ①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2O2 ― 。
甲烷是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状况下,1 mol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 成二氧化碳和水,放出890 kJ热量。因此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沼 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 特别提醒 点燃甲烷前必须检验纯度。空气中的甲烷含量在5%~15.4%(体 积)范围内时,遇火花将发生爆炸;煤矿中的瓦斯爆炸多数是甲烷气体爆 炸引发的。
②试管内壁有 油状液滴 出现, 实验现象
③试管中有 少量白雾 生成,
④试管内液面 上升 ,
⑤水槽中有 固体析出 ;
无明显现象 B装置: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CH4与Cl2在 光照 时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相关视频
①上述实验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光 CH4+Cl2― ― →CH3Cl+HCl ; 光 CH3Cl+Cl2― ― →CH2Cl2+HCl ; 光 CH2Cl2+Cl2― ― →CHCl3+HCl ; 光 CHCl3+Cl2― ― →CCl4+HCl 。
专题3 第一单元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知识条目 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性质(取代、 氧化反应)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b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 第二单元 第1课时离子键导
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2.离子键(1)离子键的概念是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
这种静电作用不只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成键条件(4)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5)离子键成键的原因是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离子化合物(1)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类型: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绝大多数盐(如NaCl、K2SO4、CaCO3等);强碱[如NaOH、Ba(OH)2等]。
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1)三个“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2.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元素 a b c d e f gM层电子数 1 2 3 4 5 6 7A.a和c B.a和f C.d和g D.c和g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1.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叉号)表示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叫做电子式。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1 第二单元 第2课时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一、共价键与共价化合物1.共价键(1)概念: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2)形成过程:两种非金属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间共用最外层上的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以达到稳定的电子层结构,共用电子对同时受到两个原子核的吸引。
如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如下:2.共价化合物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均以共价键相结合所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如HCl、H2O、CH4、CO2等。
微点拨: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
3.结构式用原子间的一条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来表示共价分子的式子。
4.常见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5.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1.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分子间存在着将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用力。
(2)特点①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
②分子间作用力是影响物质熔沸点和溶解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2.氢键(1)像H2O、NH3、HF这样的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叫氢键。
(2)氢键不是化学键,通常把氢键看作是一种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氢键比化学键弱,比分子间作用力强。
(3)分子间形成的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对物质的溶解度有影响,如NH3极易溶于水,主要是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易形成氢键。
[基础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HCl分子中有一对共用电子对。
()(2)共价键只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
()(3)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4)CO2的电子式为。
()2.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熔化干冰和熔化NaCl晶体所克服的作用力相同B.氢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强,所以它属于化学键C.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D.冰的密度比水小,这是由于冰中存在氢键所致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活泼金属氧化物、强3.判断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方法 (1)由化学键类型判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只含离子键或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 第一单元 第3课时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程诞生⇒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依据⇒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
↓意义⇒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
↓成熟⇒当原子的组成及结构的奥秘被发现后,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1.周期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2.族现在常用的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它们被划分为16个族,包括7个主族,7个副族,1个第Ⅷ族(其中第8、9、10这3个纵行称为第Ⅷ族),1个0族。
(第13~18纵行不包括第7周期的元素)注族的别称:第ⅠA族元素(除氢)称为碱金属元素;第ⅣA族元素称为碳族元素;第ⅤA族元素称为氮族元素;第ⅥA族元素称为氧族元素;第ⅦA族元素称为卤族元素;0族元素称为稀有气体元素。
3.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到ⅡB共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60多种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统称为过渡元素。
4.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1.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1)分界线的划分:沿着周期表中B、Si、As、Te、At跟Al、Ge、Sb、Po之间画一条斜线,斜线的左面是金属元素,右面是非金属元素。
(2)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故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线。
(3)周期表的左下方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铯元素(放射性元素除外);右上方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氟元素;最后一个纵行是0族元素。
2. 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①依据原子序数确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如已知某元素原子序数为7,则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方法是先画出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其电子层数为2,确定其处于第2周期,由其最外层有5个电子确定其处在第ⅤA族;②推断原子序数为53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5周期ⅦA族。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1 第一单元 第1课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一、原子结构 1.原子的构成(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2)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不同。
(3)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低,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的能量较高。
2.电子层(1)概念:在多电子原子里,把电子运动的能量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及能量关系3.电子层的表示方法(1)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请注明其意义:(2)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而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则不相等。
如:Na+;Cl-。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
1.下面关于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 ②所有电子在同一区域里运动 ③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④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D .②④2.排布在下列各电子层上的一个电子,所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 ) A .K 层B .L 层C .M 层D .N 层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完成下列表格:2.观察分析上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特点:(1)原子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2)K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
(3)L 层最多排8个电子。
(4)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等。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能量规律:根据电子能量由低到高,依次在由内向外的电子层上排布。
(2)数量规律:每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超过32个。
特别提醒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如钙原子由于受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的限制。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而不是。
3.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个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个4.在第n电子层中,当它作为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时,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与(n-1)层相同,当它作为原子的次外层时,其电子数比(n+1)层最多能多10个,则此电子层是()A.K层B.L层C.M层D.N层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子的能量越低,运动区域离核越远B.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即是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C.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排有8个电子D.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布18个电子2.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A.7 B.8 C.17 D.183.已知A的原子序数是x,B2-与A3+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A.x+5 B.x-5C.x+1 D.x-14.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名称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4 专项训练 Word版含答案
化学科学与人类文明专项训练题组一 金属的冶炼及其应用1.下列金属冶炼的反应原理,错误的是( )A .2NaCl(熔融)=====通电2Na +Cl 2↑B .MgO +H 2=====△Mg +H 2OC .Fe 3O 4+4CO=====高温3Fe +4CO 2D .2HgO=====△2Hg +O 2↑答案 B解析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 排在Mg 的后面,所以H 2不能把MgO 中的Mg 置换出来。
2.铝用来焊接钢轨是利用( )A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的保护层B .铝是热的良导体C .铝是强还原剂,铝热反应放热D .铝合金强度大答案 C解析 铝是强还原剂,铝热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达到很高的温度,生成Al 2O 3和液态铁,从而将钢轨焊接在一起。
3.铁是地壳中含量很丰富的元素,金属铁是在高炉中冶炼的,在冶金工业中,常用焦炭来冶炼铁。
(1)写出焦炭在高炉中所参与的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赤铁矿被CO 还原成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可用CO 还原Fe 2O 3,在加热Fe 2O 3前应________,直到无________现象时才能点燃酒精灯加热,否则可能发生________现象,未反应完全的CO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应做__________处理。
答案 (1)C +O 2=====点燃CO 2、C +CO 2=====高温2CO(2)3CO +Fe 2O 3=====高温2Fe +3CO 2(3)验纯 爆鸣 爆炸 不能 点燃解析 (1)在冶炼铁的过程中,为提高C 的利用率,先发生反应:C +O 2=====点燃CO 2,再发生反应:CO 2+C=====高温2CO ,用CO 还原Fe 2O 3,接触更充分,效果更好。
2018新步步高学案导学苏教版化学必修二导学案:专题4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 Word版含答案
本专题重难点突破一、金属的冶炼方法1.金属冶炼方法与金属活动性的关系由于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单质的能力不同,因而不同的金属就有不同的冶炼方法。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位置越靠后,越易被还原,用一般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
金属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的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
总的说来,金属的性质越稳定,越容易将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金属应用的早晚就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金属越活泼,冶炼越难,其使用时间就越晚。
铝的应用比铁晚,就是因为铝难冶炼,只有发现用电解法冶炼后,才能大量冶炼铝。
【例1】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B.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解析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如硬度、强度更大,熔点更低等,A正确;因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融时不导电,冶炼铝时应采用冰晶石(Na3AlF6)作熔剂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B错误;金属冶炼就是把金属阳离子还原为金属原子,C正确;越活泼的金属,其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越难被还原,D正确。
答案 B2.几种常用金属冶炼方法的比较特别提示炼铁时,CO来源于焦炭与空气中O2的反应,会在金属中含有碳元素,形成含碳的合金。
【例2】金属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等质量的不同金属,锂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电子,故常用来制造高性能电池。
已知锂的金属性介于钠和镁之间,则冶炼金属锂应采用的方法是()A.电解法B.热还原法C.热分解法D.铝热法解析Na、Mg都很活泼,常用电解法冶炼,而Li活动性介于Na与Mg之间,故Li也应采用电解法冶炼。
答案 A二、化学与环境化学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污染主要是由化学污染物造成的,但是我们也应知道,最终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化学的方法。
【新步步高 学案导学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 专题3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2课时 石油炼制 乙烯一、石油的炼制炼制石油能得到许多有机化合物,石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炼制加 工石油的重要手段。
1.石油的成分从组成元素上看,石油的成分主要是________和________。
从组成物质上看,石油是由各种________烃、________烃和________烃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炼制 (1)石油的分馏①原理:根据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通过________,然后________,把石油分成不 同________范围内的产物。
②设备:________。
③产品:石油气(C 1~C 4)、汽油(C 5~C 12)、煤油(C 12~C 16)、柴油(C 15~C 18)、润滑油(C 16~ C 20)、重油(C 20以上)。
④馏分特点:都是________。
(2)石油的催化裂化①原料:石油分馏产品。
②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烃――→催化剂加热,加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烃。
③反应:十八烷的裂化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目的:提高________________的产量和质量。
(3)石油的催化裂解①过程:长链烃――→催化剂加热,加压短链烃――→净化、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目的:获得________等化工原料。
(4)裂化汽油和直馏汽油通过分馏得到的汽油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没有不饱和烃。
通过裂化得到的 汽油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含有不饱和烃。
鉴别它们可以使用__________, 能使____________的为裂化汽油,不能使____________的为直馏汽油。
二、乙烯、乙炔12.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4 化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一、化学是打开物质世界的钥匙1.金属的冶炼(1)冶炼实质:金属离子――→得电子金属原子。
(2)冶炼依据:金属的________不同,冶炼方法不同。
(3)冶炼方法: ①电解法:K ~Al电解熔融Al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热还原法:Zn ~CuCO 还原Fe 2O 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热分解法:Hg ~AgHg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物理方法:Au ~Pt2.化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1)19世纪①以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内容的经典原子分子论的建立。
②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的提出奠定了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基础。
④________的人工合成,彻底动摇了“生命力论”。
(2)20世纪①化学家________提出了________理论和________分子的螺旋结构模型,为DNA 分子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②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发展,实现了对____________的操纵。
3.人类对酸碱认识的发展 (1)阿伦尼乌斯电离学说①酸: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如HCl 、H 2SO 4等。
②碱:电解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_的化合物,如NaOH 等。
(2)酸碱质子理论①酸:能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如HNO 3、CH 3COOH 等。
②碱:能____________的物质,如OH -、CH 3COO -等。
③酸碱两性物质:既能____________又能____________的物质,如H 2O 、HCO -3等。
二、化学是人类创造新物质的工具12.(1)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氨技术对人类的贡献:________等人于20世纪初发明的合成氨技术,使世界粮食产量增长近一倍。
3.合成农药(1)DDT:残留毒性,对环境危害大。
(2)发展方向:研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农药。
4.合成医药(1)阿司匹林;(2)青霉素。
知识点1 金属冶炼方法1.下列有关金属冶炼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金属镁B.在加热情况下利用氢气还原三氧化二铝得到金属铝C.用铝热法炼得熔点较高的金属铬D.直接加热氧化汞得到金属汞2.冶炼金属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①焦炭法,②水煤气法(或氢气、一氧化碳法),③活泼金属置换法,④电解法。
四种方法在工业上均有应用。
古代有:(Ⅰ)火烧孔雀石炼铜[Cu2(OH)2CO3],(Ⅱ)湿法炼铜;现代有:(Ⅲ)铝热法炼铬,(Ⅳ)从光卤石(KCl·MgCl2·6H2O)中炼镁。
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知识点2 酸碱质子理论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水是中性的,它既不是酸,又不是碱B.NaHCO3可以被看成酸碱两性物质,与NaHCO3相同,NaHSO4也可以被看成酸碱两性物质C.NaHSO3溶液显酸性,用酸碱质子理论来衡量,它只能被看做酸D.不但酸和碱可以用酸碱质子理论来分析,即使是盐和水也可以用酸碱质子理论来分析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20世纪40年代所创立的“侯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其中的“碱”指的是( ) A.氢氧化钠B.碳酸钠C.碳酸氢钠D.碳酸钾知识点3 利用化学反应提炼化学物质5.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下面是某化工厂从海水中提取NaCl、Mg(以MgCl2形式存在)及综合利用的生产流程简图:请回答:(1)Mg(OH)2中加入盐酸后,要获得MgCl2·6H2O晶体,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
A.蒸馏B.灼烧C.过滤D.蒸发E.冷却结晶(2)利用MgCl2·6H2O可制得无水氯化镁,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液中常含有MgCl2、NaCl、MgSO4、KCl等,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产品。
若将母液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此晶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过滤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又逐渐析出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该晶体,最后可得到比较纯净的________晶体。
(各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钠多以资源丰富的NaCl为原料来制备,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出金属钠的是( )A.加热NaCl晶体B.用金属钾置换NaCl溶液中的Na+C.电解NaCl溶液D.电解熔融的NaCl2.下列各组物质均能使Fe2O3还原成单质铁的是( )A.CO、O2、HeB.CO、CO2、CC.CO2、H2O、O2D.Al、C、H23.下列四种物质按酸碱质子理论判断,属于酸碱两性物质的是( )A.HClB.NaOHC.NaHSO4D.NaHCO34.从金属被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是近几百年的事。
下列跟这个先后顺序有关的是(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5.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反应为2Br-+Cl2===Br2+2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B.氯气是还原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氯气的氧化性比溴单质强6.某无色气体X可和红热的单质固体Y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Z,Y和Z都可以和灼热的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X,则X、Z分别是( )A.CO2、COB.O2、CO2C.CO、O2D.CO、CO27.金属K与Na金属性相近,用K与钠盐共熔时,很难将Na从混合物中分离。
若调整温度到一定程度,则可用Na与KClA.97.8~770℃B.770~774℃C.774~882.9℃D.1413~1500℃练方法技巧——金属冶炼的计算技巧8.有0.4g铁的氧化物,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0.75g沉淀。
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FeO B.Fe2O3C.Fe3O4D.FeO和Fe2O39.将氢气通过10g氧化铜粉末加热片刻,冷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那么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有1.6g水生成B.有8.4g铜生成C.有80%的氧化铜被还原D练综合拓展10.某地产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 2(OH)2CO 3。
(1)试写出该孔雀石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以(1)中所得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分别采用湿法冶炼和高温冶炼的方式制取金属铜。
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木炭,②铁屑,③生石灰,④稀硫酸,不得另选其他试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湿法冶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下同)。
B .高温冶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的碘水。
现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
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A .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B .把50mL 碘水和15mLCCl 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C .检验分液漏斗活塞上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 .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E .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F .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G .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使凹槽对准小孔; H .静置,分层。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G→________→E→F。
(2)上述E 步骤的操作中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
上述G 步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选用CCl 4从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物质,不能用作从溴水中萃取溴的溶剂的是________。
A .苯B .四氯化碳 C .酒精D .碘化钾专题4 化学与人类文明第一单元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基础落实一、1.(2)活泼性 (3)①2Al 2O 3=====通电冰晶石4Al +3O 2↑②Fe 2O 3+3CO=====高温2Fe +3CO 2 ③2HgO =====△2Hg +O 2↑ 2.(1)①道尔顿原子论 分子结构 原子价键理论②元素周期律 ③质量作用定律 ④尿素 (2)①鲍林 氢键 蛋白质 ②原子或分子3.(1)①H + ②OH - (2)①给出质子(H +) ②接受质子 ③给出质子 接受质子二、1.2Cl --2e -===Cl 2↑ Na ++e -===Na 2Cl --2e -===Cl 2↑ 2H ++2e -===H 2↑2.(1)N 2+3H 22NH 3 (2)哈伯3.(2)高效、低残毒且能被生物降解对点训练1.B [铝的活泼性比氢强,应选用电解法冶炼。
]2.B [本题难点是涉及到一些化学史的知识。
(Ⅰ)火烧孔雀石炼铜是用树木煅烧孔雀石,孔雀石分解后产生CuO ,树木变成焦炭后还原CuO 得到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