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学生用指导书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
目录实验一整流、滤波、稳压电路 (1)实验二单级交流放大器(一) (5)实验三单级交流放大器(二) (7)实验四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9)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 (11)实验六射极输出器的测试 (14)实验七 OCL功率放大电路 (16)实验八差动放大器 (18)实验九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一) (20)实验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运算电路(二) (22)实验十一比较器、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24)实验十二集成555电路的应用实验 (26)实验十三 RC正弦波振荡器 (30)实验十四集成功率放大器 (32)实验十五函数信号发生器(综合性实验) (34)实验十六积分与微分电路(设计性实验) (36)实验十七有源滤波器(设计性实验) (38)实验十八电压/频率转换电路(设计性实验) (40)实验十九电流/电压转换电路(设计性实验) (41)实验一整流、滤波、稳压电路一、实验目的1、比较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的特点。
2、了解稳压电路的组成和稳压作用。
3、熟悉集成三端可调稳压器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1、实验箱(台)2、示波器3、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二极管半波整流和全波整流的工作原理及整流输出波形。
2、整流电路分别接电容、稳压管及稳压电路时的工作原理及输出波形。
3、熟悉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首先校准示波器。
1、半波整流与桥式整流:●分别按图1-1和图1-2接线。
●在输入端接入交流14V电压,调节使I O=50mA时,用数字万用表测出V O,同时用示波器的DC档观察输出波形记入表1-1中。
图1-1图1-2Vi(V) V O(V) I O (A) V O波形半波桥式2、加电容滤波:上述实验电路不动,在桥式整流后面加电容滤波,如图1-3接线,比较并测量接C 与不接C两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V O及输出电流I O,并用示波器DC档观测输出波形,记入表1-2中。
图1-33上述电路不动,在电容后面加稳压二极管电路(510Ω、VDz),按图1-4接线。
数据库原理_实验五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安全性设置
1. 实验的目的
1)熟悉通过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作业的上机练习。
2. 实验内容
要求:在SQLSERVER2000中利用SQL语句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SQL对登入账号,用户的创建修改与删除。
2)通过SQL对角色管理,以及角色中添加用户。
3)对角色和用户数据的授权和权力回收
3. 实验步骤
1)复制生成xscj数据库的代码并运行。
2)创建登入账号和用户名s1,s2,t1,t2,l1,l2密码与账号相同默认登入访问xscj数据库。
3)创建角色student,teacher,leader。
4)为角色student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这三个表的权力
5)为角色teach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C表的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 拒绝修改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权力
6)为角色leader授权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的select 权力,以及对student表、course 表修改,插入更新的权力,拒绝修改和删除表SC的权力
7)将s1,s2加入student角色
8)将t1,t2加入teacher角色
9)将l1,l2加入leader角色
10)分别以s1,t1,l1登入服务器验证对student表、course表和SC表相应权限的验证。
实验5 齿厚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5 齿轮齿厚偏差测量一、实验目的1.熟悉齿厚游标卡尺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公称值的计算方法。
3.加深对齿厚偏差定义的理解,熟悉齿厚测量方法。
二、量具简介齿厚偏差可以用齿厚游标卡尺(图5-11)或光学测齿卡尺测出。
本实验用齿厚游标卡尺测量齿厚实际值。
齿厚游标卡尺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游标尺组成,测量时以齿轮顶圆作为测量基准。
垂直游标尺用于按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h确定被测部位,水平游标尺则用于测量分度圆弦齿厚实际值。
齿厚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与一般游标卡尺相同。
三、测量原理齿厚偏差是指被测齿轮分度圆柱面上的齿厚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对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则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按下式计算为了使用方便,按上式计算出模数为1mm的各种不同齿数的齿轮分度圆弦齿高和弦齿厚的公称值,列于下表。
对于变位直齿圆柱齿轮,其模数为m,齿数为z,基本齿廓角为a,变位系数为x,则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按下式计算四、实验步骤(1)计算齿轮顶圆公称直径da和分度圆弦齿高公称值和弦齿厚公称值;(或从下表中查取)。
(2)首先测量出齿轮顶圆实际直径d a实际。
按的数值调整齿厚卡尺的垂直游标尺,然后将其游标加以固定。
(3)将齿厚游标卡尺置于被测齿轮上,使垂直游标尺的高度板与齿顶可靠地接触,然后移动水平游标尺的量爪,使之与齿面接触,从水平游标尺上读出弦齿厚实际值。
这样依次对圆周上均布的几个齿进行测量。
测得的齿厚实际值与齿厚公称值之差即为齿厚偏差。
(4)合格性条件为五、思考题1.测量齿轮齿厚是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哪项使用要求?2.齿轮齿厚偏差可以用什么评定指标代替?。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自由沉淀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颗粒自由沉淀实验的方法;(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自由沉淀规律,根据试验结果绘制自由沉淀曲线。
去除率~沉速曲线(η~u 曲线)。
二、实验原理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的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其沉速在层流区符合Stokes 公式。
悬浮物去除率的累积曲线计算:⎰+-=0000)1(P sdP u u P η 其中: η —— 总去除率P 0 、P —— 未被去除颗粒的百分比 u s 、u 0 —— 沉淀速度 实验用沉淀柱进行,如右图。
初始时,沉淀时间为0,悬浮物浓度为C 0,去除率η=0。
设水深为H (实验时为水面到取样口的垂直距离),在t i 时间能沉到H 深度的最小颗粒d i 的沉速可表示为:ii t Hu =。
实际上,沉淀时间ti 内,由水中沉至柱底的颗粒是由两部分颗粒组成,即沉速i s u u ≥的那一部分颗粒能全部沉至柱底,同时,颗粒沉速i s u u <的颗粒也有一部分能沉到柱底,这部分颗粒虽然粒径很小,沉速i s u u <,但这部分颗粒并不全在水面,而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柱内,因此,只要在水面以下,它们下沉至池底所用的时间小于或等于具有沉速ui 的颗粒由水面降至池底所用的时间ti ,则这部分颗粒也能从水中被除去。
在 t i 时间,取样点处实验水样的悬浮物浓度为C i ,沉速i s u u ≥(i d d ≥)的颗粒的去除率:000011i i i C C C P C C η-==-=-,其中,0C CP i i =表示未被去除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绘制 P ~u i 关系曲线,可知121212000C C C C P P P C C C -∆=-=-=,P ∆是当选择的颗粒沉速由u 1降至u 2,即颗粒粒径有d 1减到d 2时,此时水中所能多去除的,粒径在d 1~d 2间的那部分颗粒的百分比。
当P ∆无限小时,dP 代表了小于d 1的某一粒径d 占全部颗粒的百分比。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
实验室作业指导书序言1、实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合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实验室一致。
2、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一、普通干混砂浆1、稠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砂浆的配合比或施工过程中控制砂浆的稠度。
A、稠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a、砂浆稠度仪:应由试锥、容器和支座三部分组成。
试锥应由钢材或铜材制成,试锥高度应为145mm,锥底直径应为75mm,试锥连同滑杆的质量应为300±2g;盛浆容器应由钢板制成,筒高应为180mm,锥底内径应为150mm;支座应包括底座、支架及刻度显示三个部分,应由铸铁、钢或其他金属制成;b、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c 、秒表。
B、稠度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应先采用少量润滑油轻擦滑杆,再将滑杆上多余的油用吸油纸擦净,使滑杆能自由滑动;b、应先采用湿布擦净盛浆容器和试锥表面,再将砂浆拌合物一次装入容器;砂浆表面宜低于容器口10mm,用捣棒自容器中心向边缘均匀地插捣25次,然后轻轻的浆容器摇动或敲击5~6下,使砂浆表面平整,随后将容器置于稠度测定仪的底座上;c、拧开制动螺丝,向下移动滑杆,当试锥尖端与砂浆表面刚接触时,应拧紧制动螺丝,使齿条侧杆下端刚接触滑杆上端,并将指针对准零点上;d、拧开制动螺丝,同时计时间,10s是立即拧紧螺丝,将齿条侧杆下端接触滑杆上端,从刻度盘上读出下沉深度(精确至1mm),即为砂浆的稠度值;e、盛浆容器内的砂浆,只允许测定一次稠度,重复测定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C、稠度试验结果应按下列要求确定:a、同盘砂浆应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并应精确至1mm;b、当两次实验值之差大于10mm时,应重新取样测定。
2、表观密度试验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砂浆拌合物捣实后得单位体积质量,以确定每立方米砂浆拌合物中各组成材料的实际用量。
A、表观密度试验应使用下列仪器:a、容量筒:应由金属制成,内径应为108mm,净高应为109mm,筒壁厚应为2~5mm,容积应为1L;b、天平:称量应为5kg,感量应为5g;c、钢制捣棒:直径为10mm,长度为350mm,端部磨圆:d、振动台:振幅应为0.5 ±0.05mm,频率应为50 ±3Hz;e、秒表。
实验五--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再结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观察显微镜下滑移绒、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2、了解金属经冷加工变形后显微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变化;3、讨论冷加工变形度对再结晶后晶粒大小的影响。
二、概述1 显微镜下的滑移线与变形挛晶金属受力超过弹性极限后,在金属中特产生塑性变形。
金属单晶体变形机理指出,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为滑移和孪晶两种。
所谓滑移时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借助于金属薄层沿滑移面相对移动(实质为位错沿滑移面运动)的结果。
滑移后在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相保持不变。
把抛光的纯铝试样拉伸,试样表面会有变形台阶出现,一组细小的台阶在显微镜下只能观察到一条黑线,即称为滑移带。
变形后的显微姐织是由许多滑移带(平行的黑线)所组成。
在显微镜下能清楚地看到多晶体变形的特点:各晶粒内滑移带的方向不同(因晶粒方位各不相同),各晶粒之间形变程度不均匀,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多(即变形量大),有的晶粒内滑移带少(即变形量小);在同一晶粒内,晶粒中心与晶粒边界变形量也不相同,晶粒中心滑移带密,而边界滑移带稀,并可发现在一些变形量大的晶粒内,滑移沿几个系统进行,经常看见双滑移现象(在面心立方晶格情况下很易发现),即两组平行的黑线在晶粒内部交错起来,将晶粒分成许多小块。
另一种变形的方式为孪晶。
不易产生滑移的金属,如六方晶系镉、镁、铍、锌等,或某些金属当其滑移发生困难的时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将发生的另一形式的变形,即晶体的—部分以一定的晶面(孪晶面或双晶面)为对称面;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对称移动,这种变形方式称为孪晶或双晶。
孪晶的结果是孪晶面两侧晶体的位向发生变化,呈镜面对称。
所以孪晶变形后,由于对光的反射能力不同,在显微镜下能看到较宽的变形痕迹——孪晶带或双晶带。
在密排六方结构的锌中,由于其滑移系少,则易以孪晶方式变形,在显微镜下看到变形孪晶呈发亮的竹叶状特征。
对体心立方结构的a一F,在常温时变形以滑移方式进行,而e在0℃以下受冲击载荷时,则以孪晶方式变形,而面心立方结构大多是以滑移方式变形的。
实验5指导书 一阶电路的研究(电子)
一阶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研究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规律和特点。
2.学习一阶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了解电路参数对时间常数的影响。
二、实验预习1.打印实验指导书,预习实验的内容,了解本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方法。
2.计算各表中要求的参数理论值,写出计算过程。
三、实验设备与仪器1、电路实验箱。
2、信号源,示波器。
四、实验原理1.RC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RC 一阶电路零状态响应,即零初始状态响应,就是在零初始状态下,在初始时刻由施加于电路的输入所产生的响应。
RC 一阶电路如图1所示,开关S 在“1”的位置,uC =0,处于零状态,当开关S 合向“2”的位置时,电源通过R 向电容C 充电,uC (t)称为零状态响应,τtU U u -S S c e -=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当uC 上升到S 632.0U 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时间常数τ,RC τ=。
2.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一阶RC 电路在没有输入信号的情况下,由电容元件的初始状态u C (0)所产生的电路响应,称为零输入响应。
在图1中,开关S 在“2”的位置电路稳定后,再合向“1”的位置时,电容C 通过R 放电,uC (t )称为零输入响应,τtU u -S c e =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当uC 下降到S 368.0U 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时间常数τ,RC τ=。
U s 0.632U 图2 零状态响应U s0.368U s 图3 零输入响应U s u c 图1 一阶电路3.测量RC 一阶电路时间常数τ图4 方波激励信号 图5 响应信号图1电路的上述暂态过程很难观察,为了用普通示波器观察电路的暂态过程,需采用图4所示的周期性方波uS 作为电路的激励信号,方波信号的周期为T ,只要满足τ52≥T,便可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形成稳定的响应波形。
电阻R 、电容C 串联与方波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用双踪示波器观察电容电压uC ,便可观察到稳定的指数曲线,如图5所示,在荧光屏上测得电容电压最大值(div)a Cm =U ,取(div)0.632a b =,与指数曲线交点对应时间t 轴的x点,则根据时间t 轴比例尺(扫描时间()div s t /),该电路的时间常数)/((div)x div s t ⨯=τ。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
《土力学》试验指导书重庆交心二00八年七月目录前言 (2)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 (3)(一)、土样制备 (3)(二)、含水量试验 (4)(三)、密度试验 (5)(四)、比重试验 (6)(五)、固结试验 (7)(六)、直接剪切试验 (9)实验二颗粒分析试验 (12)实验三液限和塑限试验 (14)3.1搓条法及平衡锥法 (14)3.2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 (16)实验四滲透试验 (18)实验五载荷试验 (20)实验六击实试验 (22)实验七三轴试验 (23)前言本试验指导书适用于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水利水电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使用。
本试验是《土力学》课程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该试验指导书包括以下内容: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液限和塑限试验、滲透试验、击实试验、载荷试验、三轴试验等试验项目,通过上述试验可以让学生熟悉各种仪器设备在试验项目中的使用方法,锻炼学生的试验基本技能,掌握试验内容和试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试验,试验参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如何应用,为今后的实际工程设计、施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指导书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和JTGE4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及教材特点编制而成。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若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二00八年七月实验一土工参数测试综合试验(一)、土样制备1.概述土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程序进行制备。
土样制备可分为原状土和扰动土的制备。
本试验主要讲扰动土的制备。
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取样、风干、碾散、过筛、制备等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土样的制备都融合在今后的每个试验项目中。
实验5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实验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学生使用指导书实验项目名称: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实验学时:2实验要求:必做实验类型:设计型大纲要求:通过实验,掌握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的一般方法;通过实验,验证设计正确性。
一、实验目的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方法二、实验原理1、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流程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
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5.1所示。
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并列出真值表。
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
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
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
最后,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2、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举例要求:使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
当四个输入端中有三个或四个为“1”时,输出端才为“1”。
设计步骤:根据题意列出真值表,如表5.1所示,再填入表决器卡诺图中,如表5.2所示。
B 0 0 1 1 0 0 1 1 0 0 1 1 0 0 1 1C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Z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1 1 1DA00 01 11 10BC0001 111 1 1 110 1由卡诺图化简,得出逻辑表达式,并演化成“与非”的形式如下:Z=ABC+BCD+ACD+ABD根据逻辑表达式画出用“与非门”构成的逻辑电路如图5.2所示。
图5.2 表决电路逻辑图线路连接如下:实验线路选择2片74ls10(U1使用了全部的三个门,也可以每片使用2个门,避免连线拥塞);一片74LS20A、B、C、D四个输入引脚连接4个开关量输出开关(K3~K0);输出接LED指示。
实验验证逻辑功能:按上图接线,输入端A、B、C、D接至逻辑开关输出插口,输出端Z接逻辑电平显示输入插口,按真值表(自拟)要求,逐次改变输入变量,测量相应的输出值,验证逻辑功能,与表5.2进行比较,验证所设计的逻辑电路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五“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目的1.1.加深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2.2.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研究,分析机械的初步能力;3.3.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构思、验证、确定机械运动方案的初步能力;4.4.培养学生用电机等电气元件和汽缸、电磁阀、调速阀和压缩机等气动元件组装动力源,对机械进行驱动和控制的初步能力;5.5.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动手能力;6.6.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设计能力。
二、二、设备和工具1.1.机械方案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2-3人一套;2.2.系列功率、转速微型电机组件;3.3.系列微型汽缸、气控组件、调速阀和空气压缩机等气动元件;4.4.钢板尺、量角器、游标卡尺;5.5.扳手、钳子、螺丝刀等。
三、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1.1.预习本实验,初步了解实验装置,熟悉各种运动副和杆件的组装方法,熟悉机构尺寸的调整方法,熟悉电机及联轴器的安装及用遥控电路进行控制驱动的方法。
熟悉汽缸、空气压缩机、气控组件、调速阀及其它气动元件的安装使用方法;2.2.初步拟订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尺寸及电气或气动驱动的控制方案,绘出草图。
四、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1.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机构创意设计模拟实施实验仪”的多功能零件,按照自己的草图,先在桌面上进行机构的初步实验组装。
这一步的目的是杆件分层,一方面为了使各个杆件在相互平行的平面内运动;另一方面为了避免各个杆件、各个运动副之间发生相互运动干涉。
2.2.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上一步的步骤,选择好分层方案,使用实验仪的多功能零件,从最里层开始,依次将各个杆件组装联结到机架上。
其中构件杆的选取、转动副的联结、移动副的联结关系为:齿轮、齿条与杆件用转动副联结,凸轮、齿轮、齿条与杆件用移动副联结;杆件以转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联,或杆件以移动副的形式与机架相联;输入转动的原动件和输入移动的原动件的组装方法请参见有关图册。
3.3.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输入运动的形式选择原动件。
计算机网络实验 (5)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实验1. 编程实验(使用NetRiver实验系统)(1)滑动窗口协议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只做回退N帧实验)(2)IPv4协议收发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2)(3)IPv4协议转发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3)每位同学只做其中的一个实验,学号mod 3 = 0、1、2的同学分别做实验1、2、3。
程序应通过测试服务器的测试;程序及实验报告应提交到管理服务器供检查。
实验报告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实验目的,协议的工作原理或处理要求,程序流程图。
提交的代码应有必要的注释。
2. 交互式实验(使用NetRiver实验系统)(1)IPv4协议交互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1)(2)TCP协议交互实验(见实验指导书的实验14)该实验所有同学都要做。
服务器会自动记录实验结果,不需提交实验报告。
3. 观察实验(使用协议分析工具Wireshark)该实验所有同学都要做。
3.1观察IEEE 802.3帧结构进行实验的主机运行Windows XP操作系统。
通过Wireshark将实验主机的网卡设置为通常模式(非混杂模式),捕捉以下场景中的数据帧:先在命令行下用arp –d命令删除实验主机上的所有ARP表项,接着立即用web浏览器访问Internet上的站点。
1)依次查看捕获的各数据帧,看看目的地为实验主机的数据帧中长度最小的是多大;查看这种帧的各个域,看看前导码是否包含在记录的数据中;记录的数据是从哪个字段开始,至哪个字段结束;这是否验证了IEEE 802.3标准中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2)查看捕获的帧中长度最长的帧。
可以多访问一些网页以捕获更多的帧,看看这些帧的长度最大是多少?为什么?3)查看捕获的数据帧中由实验主机发出的ARP请求帧,查看封装该ARP 请求帧的以太帧的目的地址是多少,源地址是多少;再用ipconfig –all命令查看实验主机的MAC地址,看看是否和源地址一致。
实验指导5:木马攻击与防范实验指导书
实验指导5 木马攻击与防范实验1.实验目的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掌握检查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2.预备知识木马及木马技术的介绍(1)木马概念介绍很多人把木马看得很神秘,其实,木马就是在用户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植入用户计算机,用来获取用户计算机上敏感信息(如用户口令,个人隐私等)或使攻击者可以远程控制用户主机的一个客户服务程序。
这种客户/服务模式的原理是一台主机提供服务(服务器),另一台主机使用服务(客户机)。
作为服务器的主机一般会打开一个默认的端口并进行监听(Listen),如果有客户机向服务器的这一端口提出连接请求(Connect Request),服务器上的相应守护进程就会自动运行,来应答客户机的请求。
通常来说,被控制端相当于一台服务器,控制端则相当于一台客户机,被控制端为控制端提供预定的服务。
(2)木马的反弹端口技术由于防火墙对于进入的链接往往会进行非常严格的过滤,但是对于连出的链接却疏于防范。
于是,与一般的木马相反,反弹端口型木马的服务端 (被控制端)使用主动端口,客户端 (控制端)使用被动端口。
木马定时监测控制端的存在,发现控制端上线立即弹出端口主动连结控制端打开的主动端口;为了隐蔽起见,控制端的被动端口一般开在80,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发现的也是类似TCP UserIP:1026 ControllerIP:80 ESTABLISHED 的情况,稍微疏忽一点,你就会以为是自己在浏览网页。
(3)线程插入技术木马程序的攻击性有了很大的加强,在进程隐藏方面,做了较大的改动,不再采用独立的EXE可执行文件形式,而是改为内核嵌入方式、远程线程插入技术、挂接PSAPI等。
这样木马的攻击性和隐藏性就大大增强了。
木马攻击原理特洛伊木马是一个程序,它驻留在目标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进行侦听,在对接收的数据识别后,对目标计算机执行特定的操作。
教学实践指导书(3篇)
第1篇一、前言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本指导书将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全面的教学实践指导。
二、教学准备1. 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应掌握哪些知识,具备哪些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采用哪些方法,培养哪些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形成哪些情感态度,树立哪些价值观。
2. 分析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兴趣、能力等因素,有助于教师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教师应通过以下途径分析学情:(1)查阅学生档案资料,了解学生的背景信息。
(2)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3)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和问题。
3.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1)遵循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符合教学要求。
(2)结合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
(3)注重学科间的联系,提高教学内容的综合性。
4. 教学方法与手段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1)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实物、模型、网络等。
三、教学实施1. 课堂导入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开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1)引入问题,引发思考。
(2)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3)明确目标,导入新课。
2. 教学过程(1)讲解:清晰、准确、简洁地讲解教学内容。
(2)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3.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教学活动的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适用专业:生物技术、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系生物化学实验细则为了保证生物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培养同学们掌握良好、规范的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特制定以下实验细则,请同学们严格遵守。
1.实验前应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复习相关知识。
2.严格按照生物化学实验分组,分批进入实验室,不得迟到。
非本实验组的同学不准进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各位同学进入各自实验小组实验台后,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嬉戏,不得无故离开本实验台随便走动。
绝对禁止用实验仪器或药物开玩笑。
4.实验中应保持实验台的整洁,废液倒入废液桶中,用过的滤纸放入垃圾桶中,禁止直接倒入水槽中或随地乱丢。
5.实验中要注意节约药品与试剂,爱护仪器,使用前应了解使用方法,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移动实验仪器。
否则,因非实验性损坏,由损坏者赔还。
6.使用水、火、电时,要做到人在使用,人走关水、断电、熄火。
7.做完实验要清洗仪器、器皿,并放回原位,擦净桌面。
8.实验后,要及时完成实验报告。
2006年1月目录生物化学实验细则 (1)目录 (2)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 (3)实验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 (6)实验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11)实验4 凝胶过滤层析法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16)实验5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20)实验6 唾液淀粉酶的性质和活力测定 (24)实验7生物氧化与电子传递 (25)实验8 植物体内的转氨基作用 (27)实验1 蛋白质的沉淀、变性反应(3学时)目的要求1. 加深对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因素的认识。
2. 了解沉淀蛋白质的几种方法及其实用意义。
3. 了解蛋白质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原理在水溶液中,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而成为稳定的胶体颗粒,所以蛋白质溶液和其他亲水胶体溶液相类似。
但是,蛋白质胶体颗粒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5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的测量实验指导书
实验五 离心泵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测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离心泵的操作方法。
2.掌握离心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表示方法,加深对离心泵性能的了解。
二、实验内容:1.熟悉离心泵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2.测定某型号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
3.测定流量调节阀某一开度下管路特性曲线。
三、实验原理: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离心泵是最常见的液体输送设备。
在一定的型号和转速下,离心泵的扬程H 、轴功率N 及效率η均随流量Q 而改变。
通常通过实验测出H —Q 、N —Q 及η—Q 关系,并用曲线表示之,称为特性曲线。
特性曲线是确定泵的适宜操作条件和选用泵的重要依据。
泵特性曲线的具体测定方法如下: (1) H 的测定: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之间列柏努利方程出入入出出入入入-+++=+++f H g u g P Z H g u g P Z 2222ρρ (7)()出入入出入出入出-+-+-+-=f H gu u g P P Z Z H 222ρ (8)上式中出入-f H 是泵的吸入口和压出口之间管路内的流体流动阻力,与柏努力方程中其它项比较,出入-f H 值很小,故可忽略。
于是上式变为:()gu u g P P Z Z H 222入出入出入出-+-+-=ρ (9)将测得的()入出Z Z -和入出P P -值以及计算所得的出入u u ,代入上式,即可求得H 。
(2) N 测定:功率表测得的功率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
由于泵由电动机直接带动,传动效率可视为1,所以电动机的输出功率等于泵的轴功率。
即:泵的轴功率 N=电动机的输出功率,kW ;电动机输出功率=电动机输入功率×电动机效率; 泵的轴功率=功率表读数×电动机效率,kW 。
(3) η 测定 NNe=η (10) )(1021000Kw HQ g HQ Ne ρρ== (11)式中:η—泵的效率; N —泵的轴功率,kW ;Ne-泵的有效功率,kW ; H —泵的扬程,m ; Q —泵的流量,m 3/s ; ρ-水的密度,kg/m 3。
数据库原理实训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SQLServer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一、基本操作实验实验1:数据库的定义实验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本实验的内容包括:l)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2)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为主码建索引。
3)查看和修改表结构。
4)熟悉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和 Query Analyzer工具的使用方法具体实验任务如下。
1.基本提作实验1)使用Enterpriser Manager建立图书读者数据库2)在Enterpriser Manager中查看图书读者数据库的属性,并进行修改,使之符合要求。
3)通过Enterpriser Manager,在建好了图书借阅数据库中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其结构为:图书(书号,类别,出版社,作者,书名,定价,作者);读者(编号,姓名,单位,性别,电话):借阅(书号,读者编号,借阅日期人)要求为属性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定义每个表的主键,Allow Null(是否允许空值)和Default Value(缺省值)等列级数据约柬。
4)在Enterpriser Manager建立图书、读者和借阅3个表的表级约束:每个表的PrimaryKey (主键)约束;借阅表与图书表间、借阅表与读者表之间的FOREIGNKEY(外码)约柬,要求按语义先确定外码约束表达式,再通过操作予以实现;实现借阅表的书号和读者编号的UNIQUE(惟一性)约束;实现读者性别只能是“男”或“女”的check(检查)约束。
2.提高操作实验建立学生_课程库操作,在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中实现。
实验一到实验五指导书
实验一 寄存器实验【实验要求】利用CP226 实验系统上的K16..K23 开关做为DBUS 的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写入累加器A ,寄存器W 。
【实验目的】了解模型机中各种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涉及的电路及原理】寄存器的作用是用于保存数据的,因为我们的模型机是8位的,因此在本模型机中大部寄存器是8 位的,标志位寄存器(Cy, Z)是二位的。
用74HC574(八D 边沿触发触发器(三态))来构成寄存器。
74HC574 的功能如下:1. 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8个触发器中2. 当OC = 1 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当OC=0 时触发器的输出数据OC CLK Q7..Q0 注释1 X 高阻态 OC 为1时触发器的输出被关闭 0 0 Q7..Q0 当OC=0时触发器的数据输出 0 1 Q7..Q0 当时钟为高时,触发器保持数据不变X↑D7..D0在CLK 的上升沿将输入端的数据打入到触发器中【实验内容】1:A ,W 寄存器实验寄存器A 原理图或或或寄存器W 原理图连接线表:连接信号孔接入孔作用状态说明1 J1座J3座将K23-K16接入DBUS[7:0] 实验模式:手动2 AEN K3 选通A 低电平有效3 WEN K4 选通W 低电平有效4 CK 已连ALU工作脉冲上升沿打入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
(在后面实验中实验模式为手动的操作方法不再详述.)将8AH写入A寄存器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8A HK23 K22 K21 K20 K19 K18 K17 K16置控制信号为:K4(WEN) K3(AEN)1 0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
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8AH被写入A寄存器。
作业指导书学生科研实践指南
作业指导书学生科研实践指南科研实践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份作业指导书,帮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成果。
第一节:了解科研的基本概念和目标1.1 科研的基本概念科研,即科学研究,是人们通过系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对现象、规律和问题进行研究的活动。
科研的目标是获得新的知识、解决问题和推动社会进步。
1.2 科研的基本目标科研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常见的科研目标包括:发现新的现象或规律、验证已有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推动技术创新等。
在科研实践中,同学们应当清楚自己的目标,并确保自己的研究能够为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
第二节:科研实践的步骤和方法2.1 选择科研主题选题是科研实践的第一步,同学们可以从兴趣、专业需求或社会问题等方面着手,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科研主题。
在选题时,同学们应当考虑主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确保能够在该主题上做出有意义的研究。
2.2 查阅文献在科研实践中,同学们需要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查阅和分析,了解当前领域的研究动态和存在的问题。
同学们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期刊和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相关文献,并借鉴前人的研究经验和方法。
2.3 设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科研实践的关键,同学们应当根据自己的研究目标和主题,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法或调查方案。
在设计方法时,同学们应当确保方法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并合理选择样本和实验变量,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进行实验或调查时,同学们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
收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整理和清洗,然后采用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和解读。
数据分析结果应当客观准确,同学们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和工具,确保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2.5 结果呈现和讨论科研实践的结果应当进行恰当的呈现和讨论。
同学们可以使用图表、统计数据和文字来描述实验结果和调查结果,并进行合理的解读和讨论。
RSTP实验指导书
RSTP实验实验5-1RSTP学习目标•了解二层环路产生的原因,影响。
•理解STP、PVST、RSTP原理•掌握RSTP部署方式和配置原理STP 简介1 基本STP为了增加局域网的冗余性,我们常常会在网络中引入冗余链路,然而这样却会引起交换环路。
交换环路会带来三个问题:广播风暴、同一帧的多个拷贝、交换机CAM 表不稳定。
STP(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可以解决这些问题,STP 基本思路是阻断一些交换机接口,构建一棵没有环路的转发树。
STP 利用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和其他交换机进行通信,从而确定哪个交换机该阻断哪个接口。
在BPDU 中有几个关键的字段,例如:根桥ID、路径代价、端口ID 等。
为了在网络中形成一个没有环路的拓扑,网络中的交换机要进行以下三个步骤:(1)选举根桥、(2)选取根口、(3)选取指定口。
这些步骤中,哪个交换机能获胜将取决于以因素(按顺序进行):(1)最低的根桥ID;(2)最低的根路径代价;(3)最低发送者桥ID;(4)最低发送者端口ID。
每个交换机都具有一个唯一的桥ID,这个ID 由两部分组成:网桥优先级+MAC 地址。
网桥优先级是一个2 个字节的数,交换机的默认优先级为32768;MAC 地址就是交换机的MAC地址。
具有最低桥ID 的交换机就是根桥。
根桥上的接口都是指定口,会转发数据包。
选举了根桥后,其他的交换机就成为非根桥了。
每台非根桥要选举一条到根桥的根路径。
STP 使用路径Cost 来决定到达根桥的最佳路径(Cost 是累加的,带宽大的链路Cost 低),最低Cost 值的路径就是根路径,该接口就是根口;如果Cost 职一样,就根据选举顺序选举根口。
根口是转发数据包的。
交换机的其他接口还要决定是指定口还是阻断口,交换机之间将进一步根据上面的四个因素来竞争。
指定口是转发数据帧的。
剩下的其它的接口将被阻断,不转发数据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五:软件测试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熟悉黑盒测试方法的应用,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等;(2)进行测试用例设计,形成测试用例表;
(3)巩固所学的软件测试知识,对软件测试有更深层的理解;
(4)写出测试报告。
二、实验步骤:
1. 首先设计测试方案。
2. 采用某种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3. 写出测试说明书。
三、测试模板(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
1.测试方案
结合《需求分析报告》的功能点列表,采用以黑盒子为主、白盒子为辅的测试方法,检查图书管理系统各模块的输入、输出、系统相应是否符合《需求分析报告》中的要求,并检查系统对异常情况下的承受能力。
2. 测试条目
具体的测试项目包括有:
(1)系统操作登录
测试系统操作界面,内容包括帐号口令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系统操作界面显示控制。
(2)借书
测试图书出借功能,内容包括读者证号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借书对话框显示控制,图书书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借书登记。
(3)还书
测试图书返还功能,内容包括还书对话框显示控制,图书书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还书登记。
(4)续借
测试图书续借功能,内容包括图书书号提交,读者证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续借登记。
(5)预约
测试图书预约功能,内容包括图书书号提交,读者证号提交,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预约登记。
(6)添加新管理员
测试添加新管理员功能,内容包括新管理员信息的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新管理员信息入库。
(7)管理管理员信息
测试管理管理员信息功能,内容包括对管理员信息的查看,对管理员信息的修改,对修改信息的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
3设计测试用例
[请结合所选系统给出系统的测试功能表和测试用例表]
4. 测试结论
系统的强项:
(1)界面美观;
(2)功能比较齐全,覆盖了一般院校的基本业务,只需做初始化而不需做特殊的客户
化就能满足各类院校的要求;
(3)提示信息比较完善,一般的错误操作和输入异常都有提示信息。
系统的弱项:
(1)统计功能显得过于简单,在日后的维护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2)用户第一次登陆时,也就是用户刚拿到软件时,必须用预先设定好的管理员账号登陆系统才能进行添加新用户的操作,也是需要日后的完善。
不符合项统计结果:无。
测试结论:该软件在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