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合集下载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妇科相关知识培训卵巢肿瘤一、定义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或混合型、一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质性、良性或恶性。

约20%-25%卵巢恶性肿瘤者有家族史。

卵巢癌的发病还可能与高胆固醇饮食、内分泌因素有关,此为卵巢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病变。

随着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成为当今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二、组织学分类1.卵巢上皮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细胞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肉瘤、纤维肉瘤、淋巴肉瘤)7.未分类肿瘤8.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三、常见卵巢肿瘤及病理特点(一)卵巢上皮性肿瘤:是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原发性卵巢肿瘤的2/3,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1.浆液性囊腺瘤:常见于30-40岁病人,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圆球型,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内充满淡黄清澈液体。

2.浆液性囊腺癌:是最常见的卵巢恶性肿瘤,占卵巢恶性肿瘤40%-60%。

多为双侧,体积较大,半实质性,囊壁有乳头生长,囊液浑浊,有时呈血性。

3.粘液性囊腺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是人体中生长最大的一种肿瘤,多发于生育年龄,少数儿童也可以发生。

4.粘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20%,多为单侧,瘤体较大,囊壁可见乳头或实质区,囊液浑浊或为血性。

(二)卵巢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1.畸胎瘤:由多胚层组织构成,偶见含一个胚层成分。

肿瘤组织多数成熟,少数不成熟。

无论肿瘤质地呈囊性或实质性,其恶性程度均取决于组织分化程度。

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为单侧、单房,中等大小,表面光滑,壁厚,囊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

未成熟畸胎瘤:属于恶性肿瘤,常为单侧实性瘤,多发于青少年,体积较大,其转移及复发率均高。

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及化疗(护)

卵巢癌的手术治疗及化疗(护)
4. 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 5. 卵巢网肿瘤 6. 间皮细胞瘤 7. 未确定细胞类型的肿瘤 8. 继发性(转移性)肿瘤 9. 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 10. 恶性淋巴瘤 11. 未分类肿瘤 12. 瘤样病变
1. 常见上皮性肿瘤 `
2.性腺间质细胞肿瘤
3. 生殖细胞肿瘤
二、发病年龄



卵巢上皮性肿瘤多数在 40 岁以后发病。国外 统计平均的发病年龄为 63 。北京协和医院 60 岁以上者占19.3%。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主要发生于年轻或青少年患 者。国外报告,发病的年龄范围为 6~46岁, 高峰年龄为 16~20 岁。北京协和医院,发病 的年龄范围为1~43岁,平均21.4岁。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可以发生在从婴儿到绝经后 的任何时期。国外统计,发病的高峰年龄为围 绝经期的10年,平均52岁。
三、诊断


症状—腹部包块、腹水 体征—盆腔包块、子宫直肠窝无痛结节 B 超—结合彩色多普勒观察血流 CA125—约有80%~85%的患者升高 a-FP—生殖细胞肿瘤的标记物 诊断性腹腔镜的使用—简化诊断步骤
四、临床分期 (FIGO 1988年)
I期 病变局限于卵巢 IA 病变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无腹水 IB 病变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表面无肿瘤、无腹水 IC IA或IB病变已穿出卵巢表面;或包膜破裂;或在腹水或 腹腔冲洗液中找到瘤细胞 II期 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盆腔内扩散 IIA 病变扩散或转移至子宫或卵管 IIB 病变扩散至其他盆腔组织 IIC IIA或IIB病变,肿瘤已穿出卵巢表面;或包膜破裂; 或在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找到瘤细胞 III期 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盆腔外的腹腔内种植或 腹膜后或腹股沟淋巴结阳性。肝表面转移属于III期 IIIA 病变大体所见局限于盆腔,淋巴结阴性,但腹腔腹膜面 有镜下种植 IIIB 腹腔腹膜种植瘤直径<2cm,淋巴结阴性 IIIC 腹腔腹膜种植瘤直径>2cm,或伴有腹膜后或腹股沟 IV期 病变累及一侧或双侧卵巢伴有远处转移,有胸水需找到 瘤细胞,肝实质转移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世界卫生组织(WHO)制订的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法是一种用于卵巢肿瘤分类的系统,它根据肿瘤的组织学特征将卵巢肿瘤分为不同的类型。

该分类法主要基于肿瘤的形态、细胞类型、分化程度以及生长方式等因素。

根据WHO 分类法,卵巢肿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上皮性肿瘤:这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类型,包括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肿瘤、透明细胞肿瘤等。

2. 性索间质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性索间质细胞,包括颗粒细胞肿瘤、支持细胞肿瘤、类固醇细胞肿瘤等。

3. 生殖细胞肿瘤:这类肿瘤起源于生殖细胞,包括畸胎瘤、卵黄囊瘤、无性细胞瘤等。

4. 转移性肿瘤:这是指其他部位的肿瘤转移至卵巢,如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5. 其他肿瘤:这包括一些罕见的肿瘤类型,如淋巴瘤、肉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WHO 分类法是卵巢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它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卵 巢 肿 瘤

卵  巢  肿  瘤

化疗: 化疗:为主要的辅助治疗 常用药物: 常用药物:铂类 烷化剂 抗代谢类 抗瘤抗菌素 抗肿瘤植物类
腹腔化疗: 腹腔化疗:顺铂 用法: 用法:常联合用药 1、PC 顺铂(P) 顺铂(P) 50mg/m²静滴一次 50mg/m²静滴一次 环磷酰胺(C) 600mg/m²静滴一次 环磷酰胺(C) 600mg/m²静滴一次 每四周重复一次 2、PP 紫杉醇(P) 紫杉醇(P) 135mg/m²(或 135mg/m²(或 175mg/m²)静滴一次,3小时滴完 175mg/m²)静滴一次,3小时滴完 顺铂(P) 顺铂(P) 70mg/m²静滴一次 70mg/m²静滴一次 每四周重复一次
(三)特异性性索间质肿瘤:占5% (三)特异性性索间质肿瘤:占5% 来源于间叶组织 颗粒细胞瘤 卵泡膜细胞瘤 (四)转移性肿瘤:5%— (四)转移性肿瘤:5%—10% 如:库肯勃氏瘤,最多见消化道转移
三、几种常见肿瘤的病理临床特点: (一)卵巢上皮性肿瘤 卵巢临界恶性肿瘤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 25% 粘液性囊腺瘤 20% 腹膜粘液瘤 恶性:浆液性囊腺瘤 50% 粘液性囊腺瘤 10%
四、转移途径: 主要途径:直接蔓延、腹腔种植、淋巴 道也为重要转移途径,血道转移少见 五、卵巢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 根据WHO分级标准,依据组织结构, 根据WHO分级标准,依据组织结构, 细胞分化程度分三级 分化一级 高度分化 分化二级 中度分化 分化三级 低度分化 分化越差,预后越差
六、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根据临床、手术、病理分期 Ⅰ期 肿瘤局限于卵巢 Ⅰa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表 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恶性 细胞。 Ⅰb 肿瘤局限于两侧卵巢,包膜完整,表 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不含恶性 细胞。 Ⅰc Ⅰa或Ⅰb肿瘤伴以下任何一种情况: 包膜破裂,卵巢表面有肿瘤,腹水或腹腔 冲洗液中含恶性细胞。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卵巢是人体内较小的器官,却是肿瘤好发的部位。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卵巢肿瘤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性质和形态:单一型或混合型,一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

约20~2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卵巢癌的发病还可能与高胆固醇饮食,内分泌因素有关,这是卵巢肿瘤发病的高危因素。

由于卵巢位于盆腔内,无法直接窥视,而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又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和鉴别方法,一旦发现恶性肿瘤时,往往已属晚期病变。

晚期病变疗效不佳,故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

随着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卵巢癌已经成为当今妇科肿瘤中威胁最大的疾病。

一组织学分类:1.上皮性皮肿瘤来源于体腔上皮,有良性、交界性、恶性之分,包括浆液性肿瘤、黏液性肿瘤、子宫内膜样瘤。

2.性索间质肿瘤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

3.生殖细胞瘤由生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来源的生殖细胞发展而成,包括畸胎瘤(成熟型、未成熟型畸胎瘤)、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和绒毛膜癌。

4.瘤样病变(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转移性肿瘤二病理及发病特点1.上皮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占50%~70%,发病年龄大多在30~60岁,分为良性,恶性,交界性。

1.浆液性囊腺瘤和浆液性囊腺癌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好发年龄30~40岁。

也可恶变为浆液性囊腺癌,占恶性卵巢肿瘤的40%~50%,为最常见的恶性卵巢肿瘤。

2.黏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癌黏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左右,也可恶变为黏液性囊腺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的20%,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发病占60%~90%,绝经期发病仅占4%,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1.成熟型畸胎瘤为良性肿瘤,又称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的85~97%,占卵巢畸胎瘤的95%,好发与生殖年龄。

2.未成熟型畸胎瘤为恶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少年。

未成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越差,未成熟组织含量约高,恶性程度越高。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转移途径
转移特点:外观虽局限,但在腹膜、 转移特点:外观虽局限,但在腹膜、 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 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隔等部 位已有亚临床转移。 位已有亚临床转移。 转移途径: 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和局部 种植, 种植,淋巴转移及血行转移为晚期 转移。 转移。
诊 断(Diagnosis)
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诊断恶 性卵巢肿瘤的方法, 性卵巢肿瘤的方法,早期诊 断很困难。 断很困难。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 检查进行诊断
临床检查(1) 临床检查(
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 恶性卵巢肿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也是 不典型的,一旦出现,大多数是晚期症状, 不典型的,一旦出现,大多数是晚期症状, 如腹痛、腹胀、胃纳差、体重减轻、 如腹痛、腹胀、胃纳差、体重减轻、恶病 质等。 质等。 定期的盆腔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定期的盆腔检查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手段, 包括腹部-阴道 直肠三合诊。 阴道-直肠三合诊 包括腹部 阴道 直肠三合诊。 恶性卵巢肿瘤“三联征” 40岁以上 岁以上; 恶性卵巢肿瘤“三联征”:①40岁以上; 出现胃肠道症状; 卵巢功能障碍。 ②出现胃肠道症状;③卵巢功能障碍。
一、良性卵巢肿瘤
【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 临床表现】 发展慢、边界清、表面光、 发展慢、边界清、表面光、 活动好、无腹水、多囊性、 活动好、无腹水、多囊性、多 单侧。 单侧。
卵巢良性肿瘤 Benign Ovarian Tumor
并 发 症(1)
1.蒂扭转 1.蒂扭转
妇科常见急腹症。 妇科常见急腹症。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好、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好、重心偏 的肿瘤。 的肿瘤。 蒂由骨盆漏斗韧带、 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 管组成。 管组成。 体位改变或转动,子宫位置改变诱发。 体位改变或转动,子宫位置改变诱发。

卵巢肿瘤 (rq)

卵巢肿瘤 (rq)

病理
2 卵巢黏液性肿瘤
粘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 A 常见, 占卵巢良性肿瘤的 20%
B 多为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光滑,灰白色,体积 较大或巨大 C 切面常为多房,囊腔大小不一,腔内充满胶冻样粘液 含粘 蛋白或糖蛋白 D 镜下囊壁为纤维结缔组织,内衬单层 高柱状上皮,产 生粘液 E 恶变率为 5%~10% F 可自行穿破。粘液性上皮种植在腹膜 上继续生长并分 泌粘液 ,在腹膜表面 形成许多胶冻样粘液团块,外观 极像 卵巢癌转移称为腹膜粘液瘤 ,多限于腹 膜表面生长不浸润脏器的实质。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或) 输卵管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IIa 或IIb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中含 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Ⅲ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 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和(或)区域淋巴结 转移,肝表面转移定为Ⅲ期 Ⅲa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Ⅲb 腹腔转移灶直径≤2cm Ⅲc 腹腔表面种植直径>2cm和(或) 区域淋巴结转移 IV期 远处转移,超出腹腔外的转移。(胸见的妇科急腹症,约10%的卵巢肿瘤并发扭转 ⑵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活动度大、重心偏于一 侧的肿瘤(如皮样囊肿) ⑶ 诱因:突然改变体位或向同一方向连续转动、妊娠 期或产褥期子宫位置 改变均易致蒂扭转 ⑷ 蒂的组成: 骨盆漏斗韧带 卵巢固有韧带 输卵管
并发症
⑸ 扭转后,首先静脉回流受阻,瘤体急剧增大 ,最 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坏死变为紫黑色 ⑹ 症状: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痛,伴恶心、呕吐甚 至休克 ⑺ 妇检:扪及肿块张力较大,有压痛, 以瘤 蒂部位最明显 ⑻ 手术:急诊手术。 在蒂根下方钳夹, 不可回复扭转, 以防栓塞脱落的危险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13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卵巢畸胎瘤:
来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
良恶性程度主要取决于瘤组织的成熟度 分为两大类 成熟型畸胎瘤 ( mature teratoma ) 又称皮样囊肿 (demoid cyst)
未成熟型畸胎瘤(teratoma,immature )
14
• 成熟型畸胎瘤( mature teratoma )
远处转移很少
20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21
• 卵泡膜细胞瘤(theca cell tumor) 概述:
发病率仅为粒层细胞瘤的1/3
常和粒层细胞瘤混合存在
发病年龄较晚,多数为绝经后妇女
卵泡膜细胞瘤基本为良性肿瘤 卵泡漠细胞瘤分泌更多的雌激素 预后较好
22
• 纤维瘤 (fibroma) 概述:
卵 巢 肿 瘤
ovarian tumor
1
概述
• 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 以20~50岁最多见。 • 卵巢虽小,但组织类型复杂,肿瘤类型多。 • 卵巢恶性肿瘤 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早期 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 得到早期治疗。 • 5年生存率低:25~30%,是目前威胁妇女 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
7
浆液性肿瘤
• 浆液性囊腺癌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概述: 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浆液性肿瘤的40~50% 40~60岁妇女为最多 多数为双侧 体积较大 半实质性 5年存活率仅为20~30%
8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9
粘液性肿瘤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6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无性细胞瘤(dysgerminoma) 定义: 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化学特性与未分性别 的原始生殖细胞极相似,故命名为无性细胞瘤。 特点: 为中等恶性的实性肿瘤 较少见,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

2020年第五版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2020年第五版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2020年第五版WHO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浆液性肿瘤Serous tumours良性benign浆液性囊腺瘤非特指型Serous cystadenoma NOS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Serous surface papilloma浆液性腺纤维瘤非特指型Serous adenofibroma NOS浆液性囊性腺纤维瘤非特指型Serous cystadenofibroma NOS交界性borderline浆液性交界性肿瘤非特指型Serous borderline tumour NOS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微乳头亚型Serous borderline tumour,Micropapillary variant浆液性癌,非浸润性,低级别serous carcinoma,non-invasive,Low-grade恶性malignant低级别浆液性癌Low-grade serous carcinoma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 serous carcinoma粘液性肿瘤Mucinous tumours良性黏液性囊腺瘤非特指型Mucinous cystadenoma NOS黏液性腺纤维瘤特指型Mucinous adenofibroma NOS交界性黏液性交界性肿瘤Mucinous borderline tumour恶性黏液性癌Mucinous carcinoma子宫内膜样肿瘤Endometrioid tunours良性子宫内膜样囊腺瘤非特指Endometrioid cystadenoma NOS子宫内膜样腺纤维瘤Endometrioid adenofibroma NOS交界性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Endemetrioid borderline tumour恶性子宫内膜样癌非特指型Endometrioid carcinoma NOS浆液黏液性癌Seromucinous carcinoma透明细胞肿瘤Clear cell tumours良性透明细胞囊腺瘤Clear cell cystadenoma透明细胞腺纤维瘤Clear cell adenofibroma交界性透明细胞交界性肿瘤Clear cell borderline tumourr恶性透明细胞癌非特指Clear cell carcinoma NOS浆液粘液性肿瘤Seromucinous tumours良性浆液粘液性囊腺瘤Seromucinous cystadenoma浆液粘液性腺纤维瘤Seromucinous adenofibroma交界性浆液粘液性交界性肿瘤Seromucinous borderline tumourBrenner肿瘤Brenner tunours良性Brenner瘤非特指型Brenner tumour NOS交界性Brenner肿瘤,交界恶性Brenner tumour,borderline malignancy恶性Brenner瘤,恶性Brenner tumour,malignant其它类型癌中肾样腺癌 mesonephric-like adenocarcinoma癌,未分化,非特指carcinoma,undifferentiated,NOS去分化癌 dedifferentiated carcinoma癌肉瘤非特指型carcinosarcoma NOS混合细胞腺癌 mixed cell carcinoma间叶性肿瘤Mesenchymal tumours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低级别endemetrioid stromal sarcoma,low-grade子宫内膜间质肉瘤,高级别endemetrioid stromal sarcoma,high-grade平滑肌瘤非特指型leiomyoma NOS平滑肌肉瘤非特指型leiomyosarcoma NOS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smooth muscle tumour of uncertain malignant potential黏液瘤Myxoma混合性上皮和间叶肿瘤Mixed epithelial and mesenchymal tumours腺肉瘤Adenosarcoma性索-间质肿瘤(sex cord-stromal tumours)纯间质肿瘤纤维瘤非特指型Fibroma NOS富细胞纤维瘤Cellular fibroma卵泡膜细胞瘤非特指型Thecoma NOS黄素化卵泡膜细胞瘤Luteinized thecoma硬化性间质瘤sclerosing stromal tumour微囊性间质瘤Microcystic stromal tumour印戒细胞型间质瘤signet-ring stromal tumour卵巢莱迪细胞瘤非特指型Leydig cell tumour of the ovary NOS 类固醇细胞瘤非特指型Steroid cell tumour NOS类固醇细胞瘤,恶性Steroid cell tumour, malignant纤维肉瘤Fibrosarcoma纯性索肿瘤成年型颗粒细胞瘤Adult granulosa cell tumour幼年型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ur,juvenile支持细胞瘤非特指型Sertoli cell tumour NOS环小管性索瘤Sex cord tumour with annular tubules混合性性索-间质肿瘤Mixed sex cord-stromal tumours支持-莱迪细胞肿瘤非特指型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 NOS 支持-莱迪细胞肿瘤,高分化型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Well differentiated支持-莱迪细胞肿瘤,中分化型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支持-莱迪细胞肿瘤,低分化型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Poorly differentiated支持-莱迪细胞肿瘤,网状型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Retiform性索肿瘤非特指型sex cord tumour NOS性母细胞瘤 Gynandroblastoma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urs畸胎瘤,成熟teratoma,mature未成熟性畸胎瘤非特指型immature teratoma NOS无性细胞瘤Dysgerminoma卵黄囊瘤非特指型Yolk sac tumour NOS胚胎性癌非特指型Embryonal carcinoma NOS绒毛膜癌非特指型choriocarcinoma NOS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ixed germ cell tumour单胚层畸胎瘤和起源于皮样囊肿的体细胞型肿瘤Monodermal teratoma and somatic-type tumours arising from a dermoid cyst甲状腺肿非特指型Struma ovaryi NOS恶性甲状腺肿Struma ovarii,malignant甲状腺肿类癌Strumal carcinoid畸胎瘤伴恶性转化teratoma with malignant transformation囊性畸胎瘤非特指cystic teratoma NOS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Germ cell-sex cord-stromal tumours性腺母细胞瘤GonadoblastomaDissecting gonablastoma未分化性腺组织undifferentiated gonadal tissue混合性生殖细胞-性索-间质肿瘤非特指Mixed germ cell-sex cord-stromal tumour NOS杂类肿瘤Miscellaneous tumours卵巢网腺瘤Adenoma of rete ovarii卵巢网腺癌Adenocarcinoma of rete ovarii午菲管肿瘤Wolffian tumour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neoplasm小细胞癌,高钙血症型Small cell carcinoma,hypercalcaemic type小细胞癌,大细胞型 Small cell carcinoma, large cell variant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ur瘤样病变Tumour-like lesions滤泡囊肿Follicle cyst黄体囊肿Corpus luteum cyst巨大孤立性黄素化滤泡囊肿Large solitary luteinized follicle cyst过度黄素化反应Hyperreactio luteinalis妊娠黄体瘤Pregnancy luteoma间质增生Stromal hyperplasia间质卵泡膜细胞增生Stromal hyperthecosis纤维瘤病Fibromatosis卵巢巨型水肿Massive oedema莱迪细胞增生Leydig cell hyperplasia转移到卵巢metastasis to ovary。

《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

《第4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

·标准与指南·《第4版WHO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组织学分类》解读石一复【关键词】生殖器肿瘤,女(雌)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法(J Int Obstet Gynecol ,2014,41:697-704)作者单位:310006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相隔11年后第4版世界卫生组织(WHO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分类己于2014年正式公布,与第3版相比有其特点和变更处,均应为妇产科和病理科医师了解,并在医学实践中逐步启用。

1.共有近50位专家,数百十位有关贡献者及参考2000余篇相关参考文献编写而成,共309页之多,大多是病理的描述。

2.对女性生殖器官组织学分类取得基本一致的共识,对世界各国病理组织取得统一标准,利于正确诊断和有可对比性,对临床医生正确认识良性、交界性、原位癌和癌症及其后续处理,防止过度或治疗不足或人性化的保护妇女生殖健康等均有积极作用。

3.也与国际抗癌协会肿瘤分期(TMN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分期等相对应可供参考。

4.第4版分类中包括卵巢、腹膜、输卵管、子宫韧带、子宫体、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颈、阴道和外阴九大部分分述,并非按女性生殖道部位顺次排列。

5.新版卵巢浆液性癌诊断釆用低级别和高级别二级分类法,取消以前高,中,低分化三级分类法;卵巢交界性肿瘤命名尚存争议,增加交界性肿瘤和非典型增生性肿瘤命名;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有微乳头亚型,其肿瘤直径>5mm 融合区的微乳头结构,且细胞的非典型变化明显,易出现腹膜种植;交界性肿瘤成分应超过肿瘤的>10%,不足者仍列入良性中;交界性肿瘤的微小浸润灶最大直径<5mm ;卵巢生发上皮包涵囊肿大小为<1cm ,否则为浆液性囊腺瘤;子宫内膜样交界性肿瘤腺体融合生长,膨胀浸润>5mm 或明显浸润应诊断为癌等,卵巢肿瘤中还有一些其他改变。

6.子宫体肿瘤中对子宫内膜增生分类、子宫内膜上皮内癌、子宫间叶肿瘤涉及子宫肌瘤、肉瘤等命名和归类有改变。

卵巢肿瘤护理查房 (2)

卵巢肿瘤护理查房 (2)

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治疗
1、良性肿瘤:手术治疗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若直径<5cm, 不能除外2 瘤样病变,可短期观察;
手术治疗(见表)
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治疗
一般情况 年轻单侧卵巢肿瘤患者
年轻双侧卵巢肿瘤患者 绝经后卵巢肿瘤患者
手术
患侧卵巢切除术或
2
肿瘤剥除术
双侧肿瘤剥除术
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2.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治疗 ---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及其它综合治疗
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治疗
(1)手术治疗 I 期 希望生育→患侧附件切除术
不希望生育→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2
晚期 肿瘤细胞减灭术,且对于复发的仍主 张积极手术治疗 (2)化疗 PEB、PVB、VAC、十分敏感,90% (3)放疗 无性细胞瘤最敏感,目前已少用
二、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8%
抗肿瘤抗生素、抗肿瘤植物成分 途径:腹腔、静脉 常用方案:TC、TP 、PC
(3)免疫、靶向治疗
• 靶向治疗药物:抗血管生成剂、络胺酸激酶抑制剂、单 克隆抗体等
2
• 基因重组集落刺激因子
3 交界性肿瘤
• 治疗基本同卵巢癌,以手术为主,辅助治疗有争议。
2
第三节、卵巢非上皮性肿瘤
一、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2
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
1 有一个完整的囊壁 2 2囊内充满脂肪组织 3 其上方见毛发
畸胎瘤
2.未成熟畸胎瘤:恶性(含原始神经组织) 特点: 1. 好发青少年,11~19岁 2 2. 单侧、实性(少部分囊性) 3.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未成熟肿瘤组织 具有向成熟转化的特点)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以20~50岁最多见。

卵巢恶性肿瘤由于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因此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得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20~30%,是目前威胁妇女生命最严重恶性肿瘤之一。

一、分类卵巢肿瘤的种类繁多。

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按照组织发生学起源制定了国际统一的卵巢肿瘤分类方法,将肿瘤分为九大类,依次为:1.普通“上皮性”肿瘤;2.性索间质肿瘤;3.脂质(类脂质)肿瘤;4.生殖细胞肿瘤;5.性腺母细胞瘤;6.非卵巢特异性软组织肿瘤;7.未分类肿瘤;8.继发性(转移性)肿瘤;9.瘤样病变。

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上皮性肿瘤最常见,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最多见,其次为粘液性肿瘤。

以其组织学及细胞学特点,它们各有良性、交界性(低度潜在恶性瘤)及恶性之分。

上皮腺瘤占卵巢恶性肿瘤的90%。

(二)生殖细胞肿瘤来源于胚胎时期的生殖细胞,占卵巢肿瘤约25%,在生殖细胞肿瘤中,良性有成熟型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恶性有内胚囊瘤、未成熟畸胎瘤及无性细胞瘤等。

(三)性索间质肿瘤占卵巢肿瘤的6%,主要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及纤维瘤。

(四)继发性(转移性)肿瘤约占1~9%,最常见为来自胃肠道的转移癌,镜下可见印戒细胞,又称库肯勃氏瘤。

二、良性卵巢肿瘤良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75%,多数呈囊性,表面光滑,境界清楚,可活动。

(一)常见类型:1.浆液性囊腺瘤(图164)图164 浆液性囊膜瘤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常见于30~40岁患者。

以单侧为多。

外观呈灰白色,表面光滑,多为单房性,囊壁较薄,囊内含淡黄色清亮透明的液体,有部分病例可见内壁有乳头状突起,群簇成团或弥漫散在,称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

乳头可突出囊壁,在囊肿表面蔓延生长,甚至侵及邻近器官,如伴有腹水者,则多已发生恶变。

2.粘液性囊腺瘤(图165)约占卵巢肿瘤的15~25%,最常见于30~50岁。

卵巢肿瘤(高等课件)

卵巢肿瘤(高等课件)
常见的妇科急腹症(common gynecologic acute
abdomen)
约10%的卵巢肿瘤发生蒂扭转(the incidence of
pediculotosion is about 10 percent)
好发于瘤蒂长,中等大小,活动度好,重心 偏于一侧的肿瘤
其基本病理变化是:静脉回流受阻
(malignant Tumours of the Ovary) 1. 早期无症状,多在妇检或体检时偶然发现 2. 晚期
腹水(ascites)、腹胀(abdomina distention)、腹 部包块(abdominal block)
贫血(anemia)、消瘦(marasmus)、乏力 (weakness)、食欲不振(loss of appetite)
瘤内高度充血水肿
瘤体增大,
瘤内出血
动脉血流受阻
坏死(necrosis)、高级破课件裂(rupture)、感染(infection) 23
三、并发症(complications)
(一)蒂扭转(pediculotorsion)
其典型症状是突发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
(甚二至休)克破(T裂he t(yrpuipcatul sryem) ptom is sudden severe
大网膜、腹膜后淋巴结、横膈等部位出现
亚临床转移(subclinical metastasis) 腹主动脉旁
淋巴道转移有三种方式 血行转移少见
髂内外 髂外,腹股沟
高级课件
7
五、卵巢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clinica于卵巢(limited to the ovary)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 表面无肿瘤,无腹水
(三)感染 abdo分m外ina伤l p性ai破n i裂n o(tnreausmidaetiocfrluopwteurrea)b和do自m发en性, o破fte裂n

卵巢肿瘤

卵巢肿瘤

腹腔内转移
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FIGO 2006)
clinical stages • I期 肿瘤局限于卵巢
• (limited to the ovary) IA期 肿瘤局限于一侧卵巢,包膜完整 ,卵巢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 未找到恶性细胞 IB期 肿瘤局限于双侧卵巢,包膜完整 ,卵巢表面无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 未找到恶性细胞 IC期 肿瘤局限于单侧或双侧卵巢并伴 有如下任何一项:包膜破裂,卵巢表面 有肿瘤;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有恶性细胞
卵巢恶性肿瘤的手术-病理分期
• Ⅲ期 肿瘤侵犯一侧或双侧卵巢, 并有组织学证实的盆腔外腹膜转移 和或局部淋巴结转移;肝表面有转 移;肿瘤局限于真骨盆,但组织学 正式肿瘤细胞仪扩散至小肠或大网 膜
ⅢA期 组织学证实的盆腔外腹膜、小 肠或大网膜转移 ⅢB期 组织学证实腹腔腹膜表面肿瘤 种植,但直径≦2cm,淋巴结阴性
直接蔓延 腹腔种植 淋巴转移
*** *** **
归纳记忆总结---引申,快乐学习妇产科
1、卵巢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及腹腔种植,淋巴转移也是重要 的转移途径。 2、子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直接蔓延最常见。 3、子宫内膜癌的转移途径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淋巴转移最常见。 4、绒毛膜癌的主要转移途径为血型转移。
CT
MIR
PET
体征
辅助检查
血CA125:卵巢上皮性癌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巧囊 血HE4:卵巢上皮性癌 血AFP:卵黄囊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 、
无性细胞瘤、畸胎瘤
血hCG:非妊娠性卵巢绒癌primary
choriocarcinoma of the ovary

卵巢肿瘤PPT课件

卵巢肿瘤PPT课件

II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盆腔内扩散
IIa期 蔓延和(或)转移到子宫和(或)输卵管 IIb期 蔓延到其他盆腔组织 IIIc期 Iia 或 IIb 期肿瘤,腹水、腹腔冲洗液中含有恶性细胞。
III期 一侧或双侧卵巢肿瘤,伴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膜转 移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肝表面转移为III期。
IIIa期 显微镜下证实的盆腔外的腹腔转移。 IIIb期 腹腔转移灶2cm IIIc期 腹腔转移灶 2cm
IV期 远处转移(除外腹腔转移),如胸水有癌细胞,肝实质转
诊 断
卵巢肿瘤虽无特异性症状,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史特 点及局部体征可初步确定是否为卵巢肿瘤,并对良、 恶性作出估计,诊断困难时应行如下辅助检查。
B型超声检查:
能检测肿块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 可对肿块来源作出定位。 可提示肿瘤性质,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 能鉴别卵巢肿瘤、腹水和结核性包裹性积液。 但直径<lcm的实性肿瘤不易测出。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扫描有助于诊断。
B超检查 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 光带,边缘清晰
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卵巢瘤样病变: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
(2)输卵管卵巢囊肿
(3)子宫肌瘤
(4)妊娠子宫
(5)腹水
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 (2)盆腔结缔组织炎 (3)结核性腹膜炎 (4)生殖道以外的肿瘤 (5)转移性卵巢肿瘤
第二年:每三月一次 三年以上:一年一次
随访内容:临床症状、体征、全身及盆腔检查。 B超检查,必要时CT、MRI检查。 根据肿瘤的类型预防。
1 大力开展宣教,提高群从防病的科学知识。 2 开展普查普治 3 早期发现肿瘤及处理
卵巢实性肿瘤和直径大于5厘米的囊肿,应及时手术。 青春期前、绝经后期或生育年龄妇女口服避孕药的发现卵巢 增大应考虑卵巢肿瘤。 盆腔肿块诊断不清或治疗无效,及早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探查。 乳腺癌,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治疗后严密随访,定期妇科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 巢 肿 瘤
ovarian tumor
1
概述
• 卵巢肿瘤很常见,各种年龄均可患病,但 以20~50岁最多见。 • 卵巢虽小,但组织类型复杂,肿瘤类型多。 • 卵巢恶性肿瘤 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早期 诊断困难,就诊时70%已属晚期,很少能 得到早期治疗。 • 5年生存率低:25~30%,是目前威胁妇女 生命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
5
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体腔上皮)
浆液性肿瘤
• 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
概述: 最常见 多发生于20~40岁妇女 以单侧居多,也可双侧发生 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5%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6
浆液性肿瘤
• 临界恶性浆液性囊腺瘤 (borderline serous cystadenoma) 概述: 约占浆液性肿瘤的10% 介于良、恶性浆液性囊腺瘤之间 属低度恶性 预后比浸润癌为好,5年存活率>90%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3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卵巢畸胎瘤:
来源于卵巢的生殖细胞
良恶性程度主要取决于瘤组织的成熟度 分为两大类 成熟型畸胎瘤 ( mature teratoma ) 又称皮样囊肿 (demoid cyst)
未成熟型畸胎瘤(teratoma,immature )
14
• 成熟型畸胎瘤( mature teratoma )
远处转移很少
20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21
• 卵泡膜细胞瘤(theca cell tumor) 概述:
发病率仅为粒层细胞瘤的1/3
常和粒层细胞瘤混合存在
发病年龄较晚,多数为绝经后妇女
卵泡膜细胞瘤基本为良性肿瘤 卵泡漠细胞瘤分泌更多的雌激素 预后较好
22
• 纤维瘤 (fibroma) 概述:
7
浆液性肿瘤
• 浆液性囊腺癌 (serous cystadenocarcinoma) 概述: 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 浆液性肿瘤的40~50% 40~60岁妇女为最多 多数为双侧 体积较大 半实质性 5年存活率仅为20~30%
8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9
粘液性肿瘤
• 粘液性囊腺瘤 ( mucinous cystadenoma) 概述: 常见,约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 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 多数为单侧 恶变率为5~10%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0
粘液性肿瘤
• 临界恶性粘液性囊腺瘤 (borderline mucinous cystadenoma) 概述: 介于良、恶性粘液性囊腺瘤之间 五年存活率为95%~98%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6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无性细胞瘤(dysgerminoma) 定义: 肿瘤细胞形态和组织化学特性与未分性别 的原始生殖细胞极相似,故命名为无性细胞瘤。 特点: 为中等恶性的实性肿瘤 较少见,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
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
对放射线敏感
本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
17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内胚窦瘤(endodermal sinus tumor) 定义:因组织结构与大鼠胎盘的内胚窦十分相 似,故称之。又称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
特点:
多见于儿童及年轻妇女 恶性程度高 生长迅速 早期转移
预后差,既往平均生存期仅良性卵巢肿瘤,占卵巢肿瘤的2~5%
多见于中年妇女
单侧居多
中等大小 灰白色实性坚硬 梅格氏棕合征:伴胸水、腹水
23
卵巢转移瘤
概述:
原发部位:胃肠道、乳腺 ,生殖器官
镜下可见印戒细胞
24
转移途径
淋巴结转 移
为主要途径 少见
概述: 多数为囊性,称囊性畸胎瘤 属良性 大多为单侧性 在卵巢生殖细胞瘤中最多见,占卵巢畸胎瘤 的95%以上,占所有卵巢肿瘤的10~20% 多发生于生育期妇女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5
• 未成熟型畸胎瘤 (teratoma,immature type) 概述: 恶性肿瘤 此型较少见,仅占卵巢畸胎瘤的1%~3% 多见于25岁以下的年轻患者 5年存活率仅20%
2
病因
高危因素 遗传和家族因素
家族聚集性卵巢 癌 一家数代均发病 上皮性多见
环境因素
内分泌因素
3
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 (WHO 1972年)
体腔上皮性肿瘤
性索间质肿瘤
生殖细胞肿瘤
转移性肿瘤
4
病理
• 卵巢上皮性肿瘤 (epithelial ovarian tumor) 最常见的卵巢肿瘤 ( 占50~70%) 最常见的是囊腺瘤 主要包括 浆液性 粘液性 良性 临界恶性 恶性
• 卵巢性索间质肿瘤
(Ovarian gonadal sex cord stromal tumor )
概述:
本组肿瘤系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占卵巢恶性肿瘤的5~8%
最常见的是颗粒细胞瘤和泡膜细胞瘤
19
• 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概述: 为低度恶性肿瘤 约占卵巢肿瘤的3%~6%, 好发年龄为45~55岁,少数也可发生于青春期 前或幼女 肿瘤常产生雌激素 预后良好,少数晚期复发 存活率:5年为80%~90%,10年为70%左右 转移和复发多发生在腹腔内
11
粘液性肿瘤
• 粘液性囊腺癌 ( mucinous cystadenocarcinoma) 概述: 大部分发生年龄在40~60岁 多数为单侧 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10% 5年存活率40~50% 病理: 肉眼观: 镜下观:
12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 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ovarian germ cell tumor) 概述: 占卵巢肿瘤的20 ~40 % 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青春期前发病率占60~90%,绝经后占4% 95%的生殖细胞瘤为良性畸胎瘤 患者越年轻,肿瘤的恶性程度可能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