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蕴含的美学哲理
太极拳的哲理
太极拳的哲理太极拳运动讲的是顺其自然强调虚实结合,动则分,静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上下相随,内外结合,左顾右盼。
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太极拳的哲理。
供您阅读!太极拳的哲理1.什么是太极太极是谆和未分之气。
即“太极”是天地未分时的浑纯元气。
这一混纯不分的元气,或是成为阳刚,或者成为阴柔,变化无穷;并且以阳统御阴,以阴追随阳,这一宇宙根源的元气即称作“太阳”也就是太极,以“一”来表示。
它是产生万物的本源。
易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八卦序数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八卦中每一卦为太极又各生八卦而成六十四卦。
阳生于“复”,而极于“乾”;阳极而生阴。
阴生于“姤”,而极于“坤”,阴极而生阳,六十四卦序位图)。
太极拳的起始运行,攻防技击都孕含着无穷而有序的循环变化。
太极拳的哲理2. 河图与太极“河图”(是无文字时代的气候图。
以结绳数字排列成环形,象征天。
其间蕴藏着自然界万物相生相克之哲理。
其中奇数1、3、5、7、9 代表天,代表阳;偶数2、4、6、8、10代表地,代表阴。
易曰,北方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南方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东方天三生木,地八成之;西方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中方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故万物皆阴阳合而有生。
或天生,地成之;或地生,天成之。
由“河图”则演化出后来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太极拳的进、退、左顾、右盼、中定五步正是遵循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之原则。
太极拳的哲理3.洛书与太极“洛书”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方位图,方形象征地。
一、三、七、九奇数居四正,象征天地水火。
二、四、六、八偶数居四隅,象征雷风山泽。
五居中为皇极,即太极。
河图之圆扣在洛书四角张口的方图上即成天圆地方的宇宙图。
由洛书、河图中的奇偶相生演化而成八卦中的阴阳相生。
太极之八门劲与先天八卦相扣。
其中掤捋挤按居洛书四正位,即分别在先天八卦的乾坤坎离四正位,故为四正劲;而采挒肘靠居洛书四隅位,即分别为先天八卦的巽震兑艮四卦之位,故为四隅劲。
赞美太极的美文
赞美太极的美文赞美太极的美文一、太极的起源和基本原理太极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综合性运动方式。
它将中国哲学思想与身体运动有机结合,讲究“以柔克刚”,强调身心合一。
二、太极在生活中的应用太极拳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健身运动方式,可以提高身体柔软度和协调能力,减轻身体疲劳和压力,对保持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同时,太极拳还有疗效,可以调整呼吸,缓解压力,减轻疼痛。
太极拳还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应对老年人健康问题。
三、太极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应用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艺术、诗歌、绘画和哲学密切相关。
太极拳还可以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以其独具匠心的动作和艺术特色,吸引了大批粉丝和表演者。
四、太极的哲学思想太极的哲学思想深刻而独特。
它强调阴阳交替,以和为贵,追求平衡和谐,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精髓。
太极拳还是一种内功,需要通过练习来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内在的力量。
五、太极在全球的传播太极从中国传播到了全球,并成为了一种普及的健身运动方式。
它不仅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和喜爱,还被视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精髓之一。
太极的传播,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跨文化交流。
六、太极的未来发展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身心运动方式,太极具有多样化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在科技进步和文化交流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它有望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身心健康和文化交融的进程,成为世界上众人喜爱和推崇的一种健身运动方式。
总之,赞美太极的美文不仅仅是拍马屁和吐槽,更是对这种运动方式的深思和探讨。
太极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它的精髓和哲学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艺术。
我们应该珍视太极这种文化遗产,并把它带向世界的舞台。
太极唯美名言大全
太极唯美名言大全1、心灵的开拓就是永无止境的奔跑,所谓太极,乃是太虚而又太实之思想。
——《太极图解》2、大海是一滩永恒的爱,太极精神有着它不变的精神境界。
——李松岩3、生活无常,自然无常,只有太极有智慧永恒不变。
——孔穆4、太极之智慧,其精妙更为隐微,非一朝一日,一时半顿可得。
——杨灿5、太极拳,不是当初有无数关于健康的文字,而是潜伏着大智慧,医治生命的步伐。
——徐太忠6、太极传承着调理身心的体育,聆听自然传来的中国文化。
——梁毅7、太极之智,用途无穷,不但可练习武行,也可用于事业、学问之上,获取究极之心。
——林家慎8、输赢没有关系,只有懂得了太极拳,你才能让自己的运气一次又一次的变好。
——龚高9、太极的深远意义,在于以一人之德之力,调节天下国家的平衡。
——杨天10、太极,天地之道,以涵造大一统,以复隹毁无道,以和谐天下。
——朱熹11、太极拳的宗旨在于传承中国文化、调节生命的节律、调节好身心状态。
——聂大斌12、太极拳,就像舞蹈一样,需要心灵和身体结合,而我们可以从它里面学习到心灵的平衡性与均衡性。
——范勤13、太极养生术,不仅让你体验自然,提升健康水平,更能激励人们去实践格言:只要用心,万事皆有可能。
——陈芳14、太极拳,不只是看着它的招式和步伐,而在于将其运用到你的心中!——刘晓燕15、入古境,才有太极之真谛,得此启悟,乃至理智之大圆满。
——赵光宗16、太极,不论出于何种历史的原因,其蕴含的理念却是人人都可以学习的价值观。
——刘愚17、太极士,便是运用太极之智慧,辩分黑白,营造良善社会环境。
——姚毅18、即使太极本质上与武术有着联系,但它实际上更加强调来自发自内心的如意自然而复杂的动作组合。
——翁璐19、实践太极,不但教会我们自然、坚持的智慧,更让我们学会如何在他人思考中仰望和学习!——张丹20、太极拳修习者应该追求和谐,也就是克服拙劣不协调,到达“和”的境界,有时也需要经历一些心酸痛苦。
——陈京。
太极中的人生哲理
太极中的人生哲理太极中的人生哲理太极拳做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瑰宝,其内涵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理精法密,太极中也蕴涵着不少的人生哲理,看看下面的太极中的人生哲理文章吧!太极中的人生哲理篇1太极拳的哲理性、技击性和在修身养性等方面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研究它、修炼它,以至于习炼太极拳的队伍也在越来越壮大。
在此我想谈一谈太极拳中的“意”与“气”的问题,由此来说明太极拳运动就是一种意气的运动。
我们知道太极拳首先要求要“平心静气”,在“心态平和”的前提下,以“心意”为主导支配身肢内外做周身相随的运动,强调“注意不注气”,拳论讲:“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随,乃能便利从心”;“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说明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的拳。
但练拳时,一举一动均要用意不用力,先着意而后形动,即“意在拳先”。
这样才能做到“意到气到”,气到劲到,动作才能沉着,久练之后气才能收敛入骨,达到“行气”最深入的功夫。
“气”并非一般说的呼吸的空气,而是一种“内气”。
自古,无论祖国医学理论、武术界、宗教界都认为有这种气的存在,有叫“元气”、“正气”、“先天气”,武术家称“中气”、“内气”、“内劲”等,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各种实践经验证明确有这种气的存在。
但近代科学尚未最后查明这种气的实质是什么,研究祖国经络学说的国内外学者对此气的说法也不一致。
如有人说是神经,有人说是生物电,有人说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分泌物,更有人说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功能系统等,这些尚需做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但人体的生理现象是整体性的,不能说意动了,而神经、生物电等不动。
为了继承前辈的文化遗产便于发掘。
我们假定“气”是人体内的一种“特殊物质”,仍以“气”论之。
练太极拳最讲“精神”,心意所发,气随意行,肢体运动一片活泼,精神自现;意境深邃,气敛于内,外现沉稳,一片虚灵;心态和平,意之所向,或进或退,或左或右,宜轻宜重,宜虚宜实,动荡转折,顺逆缠绕,无不圆转自如,得心应手。
太极与人生感悟
太极与人生感悟
太极与人生感悟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体育运动,其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形式的优雅,传统文化的理念,是许多人追求和赞叹的。
而太极拳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许多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其实就是一种人体内部动作的调节,它通过简单的手势和步法让人们体会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和谐感,同时可以调节身体的健康状况。
此外,太极拳教人坚守节操,坚守道德准则,修养道德德行,得到轩昂的心灵。
太极拳也暗示了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太极”的意思就是“太极之极”,它是一种自然界的动态活动体现,暗示着“和谐”、“柔顺”、“权衡”、“慎重”及“永恒循环”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也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同时,太极拳也可以帮助人们体会到自然规律和人生感悟,它可以教会我们去顺应自然,适应环境,做到勇于接受挑战,勇敢地面对困境,利用自己的弹性去征服任何困难。
此外,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自然规律,更好地体会到人生的真谛,用一种坚韧、柔顺、有度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总的来说,太极拳是中国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一系列的哲学思想,不仅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身体,而且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自然,用一种坚韧柔顺的思想面对人生挑战。
这也是许多人追求太极的本质所在。
太极拳中的美感
太极拳中的美感太极拳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武术、艺术、养生道,它是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的完美结合,给人以朴实简约之感而又不失深邃丰富的内涵。
作为中华武术中的一朵奇葩,太极拳具备了极高的美学功能,特别是它的形态美、神态美和哲学美,由外及里、由浅入深地构建了其独特的美学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这种运动,它的价值也逐渐得到更充分的开发和推广。
除了具有健身自卫的实用价值外,其独特的表演艺术给人美的享受,使人赏心悦目,它倾注着中华民族的气质、民族心理、民族美感和民族精神,太极拳的美学观是东方古老文明之美的缩影。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太极拳中的美感。
太极拳中的美感一.形态美太极拳作为武术运动,通过人体形态的动静变化构成了其运动特点,因而形态美是太极拳美学观中的最基本内容。
人体“点、线、面”的变化构成了太极拳运动,每个动作起落都是“点”的表现形式。
“点”的移动和旋转构成了“线”,完成了动作的运动轨迹,而“点、线”的空间和时间扩展构成了面,表现为肢体的空间亮相。
同时“点、线、面”按动静、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一种具有自由节奏的运动形式,在完成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功能。
1.对称美对称美是中国传统美学观中的重要一种,古代建筑、书法、对联等均体现对称美、秩序美。
太极图就是一张对称和谐的结构图,它是中华传统智慧的缩影。
太极拳,就是这一哲理在体育运动中的生动体现。
特别是陈式太极拳,以刚柔、开合、轻沉等等一系列对称、平衡、和谐动作为其内容,以顺逆缠丝、动作螺旋为其形式。
它不仅有刚有柔,有开有合,有虚有实,有快有慢,而且讲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开中有合,合中寓开。
运用到技击上则有化有发,有引有进,而且化即是发,引即是进,化打结合,引进结合等,构成此拳的非凡风格。
动作都强调阴阳平衡,有上有下,逢上必下;前发后塌,左发右塌,右发左塌;逢左必右,逢右必左;有内有外,内外兼练;身法上要对拉拔长,又要相吸相系,强调对称劲,劲要八面支撑,处处、时时保持平衡,做到周身一家。
太极拳中有哪些做人的道理
太极拳中有哪些做人的道理学拳做人就要塑造完美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太极拳必须道技并进,术德兼修。
那么太极拳中有哪些做人的道理?下面店铺带您了解一下吧。
练太极拳中的做人道理(1)修身养性。
太极拳讲求以柔克刚,修身养性。
养性十分重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情,太极拳养性要求不可暴,不可躁,不可急,不可怒,要制急、制躁。
在当代社会,人们的浮躁情绪十分严重。
有一篇文章讲:中国是“急之国”,认为现代的中国人变成了最着急、最不耐烦的地球人。
寄信要特快专递,拍照要立等即取,坐车要高速快速,飞机要直航到达,做事要名利双收,创业要一夜暴富等等。
这些浮躁情绪到处可见,而舒缓慢稳的太极拳就可以制急制躁等不良的情绪。
(2)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太极拳讲舍己从人,与人为善。
这也是怎样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练太极拳要学会吃亏,要学会舍得。
在与人交手时,别人来袭击你,而我不以气力去抵抗,而是顺着对手引进落空。
表面上看是吃亏,实际上是化。
在生活中,在与人相交往中也要“克己”,也不怕“吃亏”,这也是处人之道。
另外,要舍得,能“舍”才能“得”。
学会放弃,学会割舍,坦坦荡荡面对人生和生活。
(3)宽容大度。
做人立于天地之间要宽容大度。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
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王廷的《长短句》曰:“叹当年,披坚执锐,扫荡群氛……。
欠官粮早完,要私债即还,骄谄勿用,忍让为先”。
太极拳要求虚怀若谷,胸襟宽阔。
“虚”、“静”才能心无旁骛,得失不计,宠辱不惊,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太极之殿堂。
若心胸狭隘,斤斤计较,不会进入太极拳的高境界。
(4)谦和厚道。
古人讲:“满招损,谦受益。
”学练太极拳必须去掉“满”字,牢记“谦”字,任何时候都不自满,都要虚心,学习太极拳是无止境的。
另外,要学做傻子,做厚道之人。
郑板桥题词“难得糊涂”。
“大事不可糊涂,小事不可不糊涂”。
傻人多糊涂,但“傻有傻福”,这样可使自己的心保持平静和淡定。
“傻子”之厚道之人表面愚钝,但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修养。
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人生哲理
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人生哲理
"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这句话是指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相
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哲学概念。
太极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象征着宇宙万物的动态平衡和变化。
在太极哲学中,阴阳是描述
事物相对、对立、统一的概念。
阴阳二者相对而生,相互依存,相
互转化。
阴阳的平衡和协调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哲学角度来看,"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表达了事物的对
立统一规律。
在世界观念中,阴阳是宇宙间相对的两个方面,二者
相对而生,相互依存,构成了宇宙间事物的发展变化以及事物存在
的根本规律。
在这一理念中,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形成了一
种相对的平衡状态。
从生活角度来看,"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也可以理解为生
活中的平衡和和谐。
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等都是阴阳对立
统一的表现。
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时,要学会平衡和调节
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达到阴阳调和、内外协调
的状态。
总的来说,"太极生两仪,阴阳本为一"是一种哲学思想,它表
达了事物相对、对立、统一的规律。
这一理念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处理事物、调节心态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一理念来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以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武术之一,不但具有高超的技巧和美妙的动作,更是一种兼具哲学思想和身心健康锻炼的综合性活动。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包含了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智慧,它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锻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修炼。
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太极拳的哲学道理吧。
一、太极哲学太极拳得名于太极哲学,太极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派别。
它主张“一分为二,两仪四象”,即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和四象所组成的。
太极拳的动作就是以阴阳平衡、开合结合、虚实互动为基础的,这些动作反映了太极哲学的思想精髓。
二、内圈外圈太极拳的动作中,常涉及到内圈和外圈的运用。
内圈是指身体内部组织的一部分,外圈则是指身体外部的肌肉组织。
太极拳的练习就是通过将内圈和外圈协调运用,使身体达到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可以练就良好的姿态和动作,还可以让心理得到舒缓和放松。
三、以柔克刚太极拳的动作一般都比较流畅、缓慢,与一般武术相比较显得柔软轻盈。
这与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有关,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主张以柔克刚,即没有使力竟能摧破对方的力量。
练太极拳的人需要掌握身法和力量的转换,以阴柔和柔性的力量,征服对方的硬朗和刚硬的力量。
四、保持平衡太极拳的动作中,需要不断地保持身体的平衡。
这种平衡不但体现在动作的技巧上,还体现在心境上的平衡。
练太极拳的人不仅是在训练身体的平衡能力,同时也在训练自己的心态,保持内心的平衡。
五、修身养性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主张“修身养性”,即通过练习太极拳来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太极拳的练习可以让身体得到锻炼和磨练,而内心则会得到放松和平静。
太极拳的修炼可以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调和,达到身体健康和精神上的安宁。
六、无我境界太极拳的动作需要注意力集中、气贯全身、动作铿锵有力。
这种铿锵有力的动作中,包含了一种心态,叫做无我境界。
太极拳的练习者将自己的意识放空,融入到动作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这种无我境界的心态可以使人得到身心自由和解放。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其哲学道理深厚,融合
了道家、儒家、佛家等多种思想。
太极拳的核心思想是“以柔克刚”,即能发挥最大力量的关键在于运用柔和的力量克制强烈的力量。
这种
思想源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的“无为而治”,强调了运用柔和的方
式来消除矛盾和冲突的重要性。
另外,太极拳也注重身心合一,强调内外相合的运动状态,追求“心静身动”,不仅要注重身体锻炼,也要注重心理修养。
在太极拳中,强调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倡导人们不断地放松身心,达到身心平
衡的状态,从而实现身体健康和内心宁静。
太极拳还提倡“虚实相济”的思想,即在实施太极拳动作时,要
灵活运用虚实变化,才能达到熟练自如的效果。
这种思想在应对现实
生活中的复杂局面时同样适用,即要善于运用各种手段灵活应对复杂
的形势。
总之,太极拳作为一门涵盖了多种哲学思想的武术,具有丰富的
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思想内涵,在弘扬中华文化和促进人类身心健康方
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太极人生哲理的句子
太极人生哲理的句子
1、天道酬勤,只要持之以恒,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2、把修身养性当作最重要的事,把太极功夫当作最重要的修身养性。
3、太极拳可使人获得内心真正的宁静和自律,是一种身心和谐的状态。
4、只有能坦然接受挫折,内心才不会受到损害,才能安然度过危机。
5、人在一个自律的门派中学习,可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6、“一气贯穿,曲终散转,虚实相生,内劲外静”,是太极拳的宗旨之一。
7、走自己的路,永不言弃,犹如太极,坚守变化之中。
8、太极拳可以调节人的体质,改善心性,提高心理素质,使人获得内心的平静。
9、修习太极拳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运动,能使人健身,调节心态,强身健体。
10、学习太极拳要以求深入,不要急于求速,只有慢慢尝试,才能不断进步。
- 1 -。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
太极拳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武术,不仅在技巧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太极拳的哲学道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太极拳强调“以柔克刚”,即通过柔和、缓慢的动作来应对强硬、急躁的攻击。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平衡”的思想,即认为世间万物皆由阴阳两极构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只有在平衡状态下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2. 太极拳注重“内功”,即通过调整呼吸、意念、身体力量等内在因素来实现身心调和、自我修养。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修身养性”的观念相通,强调人应该注重自身的内在修养,追求身心健康和精神上的升华。
3. 太极拳重视“顺势而为”,即在与外界打交道时,要根据情况随机应变、灵活变通。
这与中国古代哲学中“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相通,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不断适应变化并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4. 太极拳强调“以静制动”,即在面对速度快、力量大的攻击时,通过保持内心平静、不被外界干扰来实现对抗。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静虑动谋”的思想,认为在行动之前应该先进行深思熟虑、全面考虑,以保证最终的行动能够更加有效地达成目标。
总之,太极拳的哲学道理涵盖了许多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智慧,是一种融合了身心健康、个人修养和与外界协调的全面武术。
太极拳的智慧
太极拳的智慧1、包容包容他人,包容他事,也包容自己。
包容的心,能不断会聚能量,包容的思维,能发现无数有价值的事物。
一切狭隘会把自己紧紧捆住,困住你的心,让你发狂,束缚你的手脚,让你走不出“自我”的黑匣子。
2 、感应太极练的就是“合”,与自然,与人的感应。
自己是一面镜子,自己又是镜中人。
你的内气也是自然的内气,无所谓内外,变得通透,所谓“寿与天齐”,就是找回了你的自然状态,这就是真正的“达人”。
3 、知进退知阴阳就是知进退。
太极拳步法进中有退,退而不衰,当进则断然而上,当退则序然而收,如此回环往复,悠然运行。
4、控制控制节奏,控制力度。
控制就是始终把自己的行为规范放在一个安全又广阔的范围内。
在动态平衡中获得“最自由的奔跑”。
太极拳每一个动势都在训练这种控制能力,“捋”不及身,“挤”不破体,动则有法,法在心中。
5、平衡平衡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人最优化的结构。
在平衡状态下,一个人才能最健康,一件事才能最高效,一个系统才能运转的最省能量。
6 、空掉自己放空自己才能容纳别人。
容纳不同观点,不同做法。
你就能从别人那里,甚至对手那里获得启发、灵感。
7 、随曲就伸顺势是大智慧。
人的力量再大,没有社会的合力大,更没有历史的合力大。
顺势就是把你自己有限的力量与社会、历史无限的能量相合,你就能创造奇迹。
8 舍得懂得放弃,敢于舍,才能有所得。
人的一生多数时候都要舍,这样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东西。
人生有限,所以真正想得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所以要不断地“舍”,“舍”就是“得”。
太极拳“舍己从人”,实际上是把被动“舍”给对方。
自己在“舍”中永远占据主动。
9 、懂得权衡听劲就是权衡。
拳者,权也,所以知轻重,通缓急也。
发劲之前必听劲,劲无虚发,此为得机得势。
10、不急躁方向已明,则从容待之。
事缓则圆。
急急忙忙必有所失,太极拳练的就是一份定力。
面对失去,要有定力,面对获得,更要有定力。
11 、抓住节点太极拳论说:“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机,就是太极图中间之弧形线,也就是系统中的节点。
太极图蕴含的是什么哲学思想?
太极图蕴含的是什么哲学思想?1.阴阳互相依存。
“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2.阴阳互相对立。
“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
3.阴阳交融滋生万物。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4.太极是相对的。
以人为单位,则家是太极,以家为单位则国是太极,以国为单位,则地球是太极,以行星为单位,则恒星是太极。
,“太极层层不穷”。
“太极”大到我们想象以外的大,“小”到我们想象以外的“小”。
5.阴阳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
以男人为阳,则女人为阴,以白天为阳,则黑夜是阴。
6.太极阴阳无穷无尽,是时空的总括、是多维的,“太极图”只是一个抽象的、相对的平面图。
7.阴阳消长,有递增与递减的转换。
“今日之祸福必有前日之因”“今日之行为必有他日之祸福”。
8.阴阳消长过程中,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4节气在是其中的一些“质变点”的反映。
所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9.“阳之极即阴之始”,“阴之极即阳之始”,即物极必反的道理。
也是符合佛家“轮回”的道理。
“阳间”一个生命的逝去,必是“阴间”一个“鬼魂”的诞生。
“得意之时常省心,一时失意莫灰心”。
“人不可能一辈子走好运,也不可能一辈子走坏运”。
10.“阴阳交融,生生不息”,事物进化的依据,智慧、“灵魂”进化的依据。
11.阴阳总量是相对平衡的,但某一时空点的阴阳是不平衡的。
不平衡的阴阳才会才是运动与变化的推动力。
阴阳的不平衡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是阴阳运动的根本原因所在。
所以“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
明白了这个哲学,我们就不必“怨天尤人”了。
12.“太极层层不穷”。
“大太极”之中有“小太极”。
“阴阳鱼”的“眼睛”,就是“大太极”之中的“小太极”。
“大太极”是“小太极”所处的环境,所以大环境对于一切事物来说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与作用的。
13.“小太极”也是包含阴阳五行等元素的,所以“小太极”虽然会受到“大太极”环境的影响,但也会有自我的“主动权”。
这就是“先天不足,后天来补”的哲学思想。
太极的原理
太极的原理
太极是一种古老的中国哲学概念,被广泛运用于武术等领域。
它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互补性原理:太极中,阴阳二元对立统一的观念非常重要。
阴阳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基本特性使得它们具有相互补充、互相转化的特点。
例如,在太极拳中,身体的动作需要通过阴阳力的调和来实现平衡和协调。
2. 动静转化原理:太极拳的动作以圆圈形式展现,通过缓慢而连贯的运动来体现内外动静的转化。
动作的过程中,身体有时处于静止状态,有时又处于运动状态。
这种动静的变化不仅呈现了太极的美感,也具有培养身体平衡、柔韧性和力量的作用。
3. 能量传递原理:太极强调内部能量的培养和运用。
通过身体的放松和呼吸调控,将内部的能量转化为外部的力量。
在太极拳中,发力不是依靠肌肉的用力,而是通过内劲和外劲的配合来实现。
这种能量传递的原理使得太极拳有独特的防御和攻击方式。
4. 心身合一原理:太极强调身心的统一和平衡。
通过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耐力,还可以培养心理的平静和内心的和谐。
太极拳注重内外一致,身体的动作需要与心理的状态相协调,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总体而言,太极的原理基于阴阳互补、动静转化、能量传递和
心身合一的概念。
通过练习太极,人们可以实现身体、心理和精神的和谐发展。
太极图案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太极图案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太极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图案之一,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和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识。
太极图案的设计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阴阳思想:太极图案由一个圆圈中分割成两个相等但互为对立的半圆,一个白色半圆代表阳,一个黑色半圆代表阴,两者紧密相连,融合在一起。
这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相互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的阴阳两个方面组成的。
太极图案通过将阴阳对立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哲学观念。
2. 相互依存:太极图案中的两个半圆不仅是对立的,也是相互依存的。
阴阳的存在互相促进,一方面能够相互产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互相转化。
太极图案通过图形的设计和组合,传达了互相依存的思想,表达了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
3. 动静结合:太极图案中的两个半圆分别代表了动和静。
白色半圆代表了动力和活力,黑色半圆则寓意着静态和内省。
太极图案将动态和静态结合在一起,体现了生命的运动和停滞,表达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生命哲学。
4. 和谐与平衡:太极图案中两个半圆的大小相等,形成对称的图形。
这象征了宇宙的完整和和谐。
太极图案传达了一个关于平衡和整体的信息,表达了一种追求和谐的生活态度。
5. 动态的循环:太极图案中的阴阳不仅是固定的,也代表了一种动态循环。
白色半圆代表阳,黑色半圆代表阴,但在循环中两者又会转变为对方。
太极图案通过这种动态的循环,表达生命的无穷变化和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
综上所述,太极图案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体现了阴阳思想、相互依存、动静结合、和谐与平衡以及动态的循环。
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图案,也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代表了人类对宇宙和生命的认知和追求。
太极大衍,自参天地的意思
太极大衍,自参天地的意思
太极大衍,自参天地,这是一个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命题。
太极,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是一种关于宇宙万物生成、变化规律的理论。
太极图中,阴阳两仪相互融合,象征着宇宙间的动静变化,而“大衍”则意味着宇宙的广阔无边,无穷无尽的生成和发展。
自参天地,意味着人与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联系和共鸣。
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同样受到宇宙中阴阳变化的影响,而自身的
行为和境遇也会对宇宙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
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与宇宙相互融合,达到内外合一的境界。
太极大衍,自参天地,提醒我们要注重内心的平衡和和谐,以
及与自然的共生共荣。
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忽略了与自然的联系,忽视了内心的平衡,而导致了心灵的不安和社会的不和谐。
因此,
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一理念,以它为指引,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
式和价值取向。
太极大衍,自参天地,是一种对宇宙和人生深刻的思考,是一
种对宇宙和人生关系的理解。
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思考和实
践这一理念,与宇宙保持一种内在的联系和共鸣,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创造出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和生活。
浅论太极拳蕴含的中国古代哲理
浅论太极拳蕴含的中国古代哲理太极拳的“太极”二字来自《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 “太极”是古人认识自然世界和人类规律的哲理思想。
这种事物的辨证关系思想,也反映了事物的客观规律。
太极拳的核心指导思想,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转换过程的规律,它也是自然属性的规律。
太极拳实际上是运用了自先秦、经宋明以来三千年哲学发展的一个成果---太极哲理,太极拳正是“太极”的哲理思想在人身体上的应用。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熔铸了中华民族古朴而璨烂的文化,习练者从中得到健身、修身、养性的无穷乐趣,也感受到其中奥妙无穷的哲学魅力。
本文试从太极拳的内功、技击和养生这三个特点入手,探讨太极拳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关系。
一、太极拳内功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习练太极拳内功要站好无极式、注意阴阳变化、兼具形神统一,太极宗师王宗岳在《太极拳论》开篇即讲太极拳的根本:“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动静之机也。
”这与中国古代道家哲学、老庄思想相一致。
(一)太极拳无极式来源于太极哲理的本体论。
无极生太极的思想,本为道家哲学,太极理论中的“无极而太极”来自老庄思想。
太极拳的本源亦为'无极',习练太极拳先要站好无极式,周身放松,“洁源清流”。
古人均用一中空圆圈表“无极”,示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
体现在太极拳上,便是拳势未始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之中始孕着阴阳变化。
太极拳很多的动作都用到划弧,其弧形来自圆。
这“无极”就是要求练太极拳者心胸无比辽阔而纯无杂念,意识如茫茫大宇,宁静空寂。
这便是太极拳与道家的“守一”、“纯素”之道与佛家的“禅定”、“空灵”的相通之处,也是太极拳养心修性功能的来源。
无极而太极这一观念是太极拳的根本观念,把握到这一点,才能领悟太极拳的精髓。
(二)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太极拳理论始终贯穿阴阳变化的理念。
太极拳的动静、刚柔、进退、开合等都是阴阳变化的表现,习练太极拳要举动轻灵、用意不用力,要阴阳变转、方向方位、动分虚实、安舒中正、动静开合、以意行功、空腰松胯、松肩垂肘、手脚结合、虚实渐变、勿有力点等,特别是太极拳的柔中寓刚、如绵里铁、静中有动、阴阳相济,在古代哲理中的阴阳互动与五行相交的“阴阳五行说”中可找到解释,即肯定阴阳的普遍存在、肯定阴阳的对立斗争、肯定阴阳的依存互根、肯定阴阳的消长转化过程、肯定物质间相克相生的普遍联系。
太极唯美名言
太极唯美名言太极唯美名言:1、“乐极生悲,悲而不伤。
”——孔子这句话提醒我们,人们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尊重自己的痛苦,因为悲伤是不可避免的,但应当学会面对它来减轻它带来的伤害。
2、“活在当下,不必思量未来。
”——张旭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活在当下,不要太在意未来发生的事情,把精力都放在现在,好好享受当下的生活,把它变得更加美好。
3、“内外相应,言行一致。
”——老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保持言行一致,内心与外在的行为动作要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显示出我们真正的性格。
4、“舞空中,舞消失。
”——王维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有时也会有舞空中舞消失的感觉,即使快乐也会消失,但在消失之前要好好享受它,不要留恋它。
5、“人生如棋,智者能有所得。
”——荀子这句话提醒我们,人生和棋一样,智者可以从中获得收获,而愚者则会被它所困扰,所以要努力发挥自己的智慧,在人生中取得自己想要的成果。
6、“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去想。
”——孔子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去理会别人的言论,只要自己坚持,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7、“慎独,虚心,宽容,乐观,洒脱。
”——墨宝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做一个有智慧的人,要慎独,虚心,宽容,乐观,洒脱,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挑战。
8、“人生有三大悲哀,最大的是虚度光阴。
”——白居易这句话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要把它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有所成就。
9、“知识就是力量,智慧就是胜利。
”——墨宝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中取得胜利。
10、“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孔子这句话提醒我们,即使智者也会犯错误,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要谨慎,多思考,不要轻易就做出决定,这样才能预防失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美学智慧给中华艺术思维 与艺术情趣带来了积极深刻的 影响。【荼靡如花《中国传统审美文化》
陈志椿 侯富儒【荼靡如花浅谈太极审美文化
1.何谓“太极” 2.大圆太极的基本含义: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 吉凶生大业。 ——《易传》
美的本体是“至广至大,至精至微,至中至正”的宇宙本体,太个中华古代文化意识、观念、情感与意
志等文化心理所构筑的“圆”,它是宇宙观、人生观从而也是美学智慧观 的一种圆融境界。它揭示了包含着冲突因素的宇宙、人生的原在,终极和 谐的图“太极,大圆者也。” ——王夫之
“始于一,中于万,终于一。” ——《周易内传》 “始于合,中化,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培养一颗发现美的眼睛,提升自 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使我们以后的 生活、创作、学习更上一层楼。我 的 感 悟【荼靡如花谢 谢 观 看!
—— 黄 梁 越【荼靡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