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方式及诊断标准的比较在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临床病理学习心得

合集下载

杨润群: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

杨润群: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

杨润群: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以三种中国和美国致死率最高、最髙发癌症为例:肺癌:在美国和中国,肺癌都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

2013年美国癌症协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16%。

然而,由于早期筛查在美国的开展,早期肺癌 5年生存率已达到70%到90%。

其中,非创伤性的立体导向治疗(SBRT/SABR)结果与手术相似。

中国肺癌整体存活率没有准确的报告数据,但一般认为五年存活率为8%-10%0乳腺癌:美国乳腺癌五年整体存活率为89弔,早期患者治愈率已达98%。

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增长很快,为每年3-4%,但治疗水平很低,五年生存率仍不到60紀美国乳腺癌在I期阶段即诊断出的概率为80%多,中国在【期阶段诊断出乳腺癌的概率不到20%, —日•查出,多数已经转移或扩散。

前列腺癌:在美国,前列腺癌幸存患者接近280万,即每5例癌症幸存患者中就有1 例是前列腺癌患者。

美国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100%, 15年生存率也髙达91. 4%«在中国,5年生存率仅为30%,差距显著。

不管是从整体还是某种疾病的相关数据来比较,中美之间医疗水平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严格的医生培养制度:美国比中国多6年甚至更长医学教育水平是国家医疗体制的基础,医生教育是医疗保健体系的核心。

中国的医生教冇理念和美国的完全不同。

在中国,中学半业就能进医学院,医学院学习5年,毕业就可以做医生。

中国的医生工资与貝他行业相比并无明显优势,而劳动量却很大,因此不能吸引优秀人才。

在美国,只有最优秀的大学生才能报考医学院,而所有报考者中大约只有15%可以被录取。

所有医生都必须取得博七学位。

考入医学院以后,还需要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长期的训练, 才能成为一名医生。

大学4年毕业后考入医学院,4年医学博士毕业后还当不了医生,必须在指赵的一些基地医院继续进行住院医师培训。

只有具备训练经历,才有资格参加医生从业资格考试。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临床实践中,骨软组织肿瘤的分类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who 骨软组织肿瘤分类是目前公认的国际标准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以及相关研究领域。

通过明确不同骨软组织肿瘤类型的特征和亚类别,该分类系统帮助医生们进行准确定位、精确诊断和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的背景与意义,包括其制定原则和目的。

然后对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中的主要类别和亚类别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各类别的编码原则和规定。

随后我们将探讨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并解释其与治疗策略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们将通过三个具体案例来展示who分类系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并总结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的重要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深入解析该分类方法的原则和概念。

通过论述其对于骨软组织肿瘤诊断、治疗和临床决策的重要性,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医生们对该分类系统的认识,并促进临床实践中对其有效应用。

同时,本文还将详细分析三个具体案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并推动该领域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

2.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说明2.1 who分类系统介绍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是国际上广泛接受的一种分类标准,用于对骨和软组织肿瘤进行统一、标准的命名和分类。

该分类系统最早于1978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制定,并于1993年、2002年、2013年进行了修订。

who骨软组织肿瘤分类系统通过根据不同肿瘤类型的起源、形态学特征、生物学行为等因素进行分层次的分类,可以帮助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性质及其预后。

2.2 骨软组织肿瘤的定义与特征骨软组织肿瘤是指发生在人体骨骼或其他软组织中的异常增殖性疾病。

WHO骨肿瘤分类

WHO骨肿瘤分类

恶性骨肿瘤
1 2 3
骨肉瘤
骨肉瘤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由恶性肉瘤和恶 性骨组织组成,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迅速 ,容易发生转移。
尤因肉瘤
尤因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由小圆形细胞 组成,通常在儿童和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较 慢,但容易发生转移。
骨髓瘤
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通常在老年期发 病,生长速度较慢,但容易发生转移。
WHO骨肿瘤分类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0
• 引言 • 骨肿瘤分类 • 骨肿瘤的症状和诊断 • 治疗和预后 • 预防和日常注意事项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骨肿瘤分类是病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用于对骨肿瘤进行科学、准确的诊 断和分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骨肿瘤分类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 认识和需求。
恶性骨肿瘤的治疗
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是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根治性切除和保肢 手术。手术的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同时尽量减少肿瘤复发的风
险。
化疗
对于某些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和尤因肉瘤,化疗是重要的辅助 治疗手段。化疗药物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给予,以杀死癌细胞并
抑制其生长。
放疗
放疗可以用于缩小肿瘤、缓解疼痛或控制转移病灶。放疗通过 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从而抑制其生长和繁殖。
其他骨肿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
非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成熟的纤维组织构成,通常 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较慢 ,但容易复发。
动脉瘤样骨囊肿
动脉瘤样骨囊肿是一种良性肿瘤 ,由充满血液的囊状结构组成, 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生长速度 较慢,但容易复发。
03 骨肿瘤的症状和诊断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

骨及软组织肿瘤骨及软组织肿瘤是一种恶性疾病,其特征是在骨骼或软组织中发生的异常增生的肿块。

这种疾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身体损害,甚至死亡。

本文将从骨肿瘤和软组织肿瘤两个方面展开讨论,并介绍其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选择。

一、骨肿瘤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骼中的肿瘤。

根据肿瘤的性质可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种。

良性骨肿瘤通常为缓慢生长的肿块,对周围组织侵袭较少。

而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且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可能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

1. 症状骨肿瘤的症状可以因肿瘤的大小和位置而有所不同。

常见的症状包括:- 疼痛:肿瘤在骨骼内生长会导致疼痛,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

- 肿块:肿瘤可在患处触及明显的肿块。

- 骨折:骨肿瘤破坏了骨骼结构,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 运动功能受限:肿瘤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正常运动,导致运动功能受限。

2. 诊断骨肿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医生的临床评估和辅助检查。

下面是常见的诊断方法:- X射线:X射线可以检测骨骼的异常,如肿块、骨破坏等。

- CT扫描: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影像,能够准确显示肿瘤的大小和位置。

-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肿瘤的组织结构和周围组织的状况,进一步评估肿瘤的性质。

- 活检:通过取样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肿瘤的良恶性。

3. 治疗治疗骨肿瘤的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具体选择依赖于肿瘤的性质和患者的健康状况。

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 手术切除:通过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 放疗:用高能射线照射肿瘤,破坏肿瘤细胞的生长能力。

- 化疗:使用抗癌药物杀死肿瘤细胞,防止肿瘤扩散或复发。

二、软组织肿瘤软组织肿瘤是指发生在身体非骨骼部位的肿瘤,如肌肉、脂肪、肌腱等组织。

它们的特点是容易生长并扩散至周围组织。

1. 症状软组织肿瘤的症状与骨肿瘤类似,但可自行增多。

以下是常见的症状:- 肿块:在软组织部位可触及明显的肿块。

- 疼痛:肿瘤生长会引起疼痛,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严重。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

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关于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最新版本。

该分类系统是临床医生和病理学家在诊断和治疗软组织和骨肿瘤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类和诊断,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并且对于统计和病例研究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分类系统。

一、分类原则和体系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基于肿瘤的发生部位、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将软组织和骨肿瘤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和定义。

其中,软组织肿瘤按照发生部位可以分为头颈部、躯干、四肢和未特定部位肿瘤;按照组织学类型可分为脂肪肿瘤、平滑肌肿瘤、滑膜组织肿瘤、纤维组织肿瘤、外胚层肿瘤、神经源性肿瘤、软骨肿瘤、骨肿瘤样肿瘤等多个类别。

而骨肿瘤则按照是否为原发性肿瘤、转移性肿瘤以及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

二、变化与修订与第五版相比,第六版在肿瘤的分类和定义上进行了一些变化和修订。

新增了一些较为罕见的软组织和骨肿瘤类型,如躯干和四肢肌肉肉瘤、软骨发育不良与硬骨病、软骨肿瘤样纤维病、腺样软骨瘤、骨软骨肉瘤等。

对一些肿瘤的分类进行了修订,如骨肉瘤、软骨肉瘤、软组织肉瘤等,修订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组织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标记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的重新归类和定义。

这些变化和修订的目的在于更准确地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三、临床应用与意义WHO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第六版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临床医生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诊断和鉴别诊断软组织和骨肿瘤,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病理学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帮助他们更准确地对肿瘤进行分级和分类,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病理学报告。

再次,对于临床研究和统计学研究而言,该分类系统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准确的肿瘤分类和定义,为疾病的发病机制、预后评估以及新疗法的研发提供重要依据。

第二十八章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期

第二十八章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期

第二十八章骨与软组织肿瘤的临床分期骨肿瘤的临床治疗取决于病变的类型、组织学分期以及在宿主体内局部发展的程度。

评估以上情况的过程称为肿瘤分期。

美同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提出的肿瘤-淋巴-转移瘤(TNM)分期标准在骨肿瘤的应用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28-1)。

该分期系统中,T1期指局限于皮质内的肿瘤,T2期指皮质外肿瘤,发生在骨表面而并不侵犯骨内部的肿瘤准确分期。

在骨肿瘤中没有Ⅲ期肿瘤,Ⅰ、Ⅱ、Ⅳ期肿瘤属于转移性肿瘤。

此外,该分期系统中的淋巴标准很难用于骨肉瘤,因为后者很少通过淋巴转移。

表28-1 骨骼肌肉肿瘤的TNM分期(AJCC)分期分期肿瘤淋巴结转移瘤ⅠA G1~2T1N0M0ⅠB G1~2T2N0M0ⅡA G3~4T1N0M0ⅡB G3~4T2N0M0Ⅲ无此期ⅣA 任何G分期任何T分期N1M0ⅣB 任何G分期任何T分期任何N分期M1骨骼肌肉肿瘤协会的分期系统根据肿瘤分期和疾病发展程度来分期(表28-2)。

此系统便于理解,适用于良性和恶性的骨肿瘤(无论发生在骨内部还是骨表面)。

该系统将肿瘤分为Ⅰ、Ⅱ和Ⅲ级。

Ⅰ级和Ⅱ级又根据病变在间隔内和间隔外分为A(T1)、B(T2)两亚型。

临床分期只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分期,除非出现转移现象。

G0指良性肿瘤,G1指肿瘤有局部浸润或低度远处转移倾向。

除非有间隔外侵犯,否则都分期为Ⅰ级。

G2指高度恶性的肿瘤,无论是否有局部侵犯都分为Ⅱ级。

任何有远处转移的肿瘤都分为Ⅲ级。

表28-2 骨骼肌肉肿瘤的Enneking分期系统分期分期部位良性G0ⅠA G1T1ⅠB G1T2ⅡA G2T1ⅡB G2T2Ⅲ转移(任何G分期)转移(任何T分期)。

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

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

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摘要近年来,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发展十分迅速,为更好指导和规范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软组织与骨肿瘤中的应用,编写专家委员会于2019年在《中华病理学杂志》发表了《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19年版)》,共识对软组织和骨肿瘤的临床诊治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与时俱进,《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22版)》结合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领域新进展,对2019年版共识进行了较大的更新和修订,涉及实验室规范、分子诊断和临床治疗等多方面内容,以期能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治需要。

正文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发展十分迅速,其不仅在传统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临床治疗策略制定和肿瘤生物学行为预测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另外,分子遗传学异常的软组织和骨肿瘤新病种报道在不断涌现,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的基础正在从形态学分类转向分子分类,以期达到精准诊治。

为更好指导和规范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软组织与骨肿瘤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骨和软组织疾病学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作组、中国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病理学组和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专家共识(2019年版)》进行了修订,更新了分子病理学检测在软组织和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供临床和病理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参考。

一、软组织和骨肿瘤分子病理学检测注意事项开展分子病理学检测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分子病理室的总体要求(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的区域设置、开展的检测项目和应用的试剂、检测人员/数据分析人员/报告签署医师等人员的资质等)应参考相应的管理办法、工作导则、指南和共识;(2)从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的分子病理实验室需通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技术审核。

从事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的技术人员需经过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技术人员上岗培训;(3)二代测序检测推荐在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或美国病理学家协会(CAP)/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认证或认可的分子病理室进行;(4)分子病理室应具有严格的室内质控措施,定期进行室间质评,包括由国家病理质控中心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权威机构组织的基因检测能力评估,并有持续的质量保证和改进计划,以确保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5)当分子病理学检测结果与临床病理诊断严重不符时,尤其是检测结果与临床治疗密切相关时,需仔细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验证或重复检测;(6)当采用不同的分子检测方法结果有差异时需考虑第3种分子检测方法进行验证。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

关于骨与软组织肿瘤及瘤的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是一种常见但复杂的疾病,它们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各个部位,由于其症状隐匿且易于混淆,因此对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技术进行探讨,以期提供帮助和指导。

一、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首要方法之一,其包括X线摄影、CT扫描、MRI等。

X线摄影常用于初步筛查,可以发现骨骼结构的异常,并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发展程度。

CT扫描则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骨骼结构图像,对于肿瘤的大小、边缘、内部构成等进行准确定位和分析。

而MRI则以其较好的软组织对比效果,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组织成分、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对于柔软组织肿瘤的定性和定位非常重要。

二、活检检查活检检查是确定肿瘤性质和予以最终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活检包括穿刺活检、肌肉活检和骨骼活检等。

穿刺活检可通过针刺肿瘤组织进行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对于一些较小的肿瘤或者难以手术切除的肿瘤,穿刺活检成为首选检查方法。

肌肉活检则通过外科手术切取患者的肌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软组织肿瘤的确诊非常重要。

骨骼活检则是通过外科手术切取患者的骨骼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于确定骨肿瘤的性质和判断其侵犯的范围非常关键。

三、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液学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肿瘤相关的指标如血沉、C-反应蛋白等,可以辅助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初步筛查和辅助诊断。

免疫组化检测则通过对肿瘤组织标本进行特定抗原的染色,进一步确定肿瘤的类型、分级和预后等。

分子生物学检查可以检测肿瘤相关的遗传变异和基因异常,对于个体化诊疗和靶向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四、其他辅助检查除了以上提到的主要的诊断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辅助检查可以用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

骨扫描可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后进行全身骨骼显像,对于发现骨转移非常敏感。

PET-CT则是结合正电子发射与断层扫描的技术,通过注射放射性标记物质,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和评估肿瘤的代谢信息。

who病理诊断标准

who病理诊断标准

who病理诊断标准病理诊断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通过对组织标本的检查,确定疾病的存在和类型,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方案和预后评估等信息。

病理诊断依据一系列的标准和指南进行,下面是一些常用的病理诊断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1. WHO病理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发布的病理诊断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例如,WHO肿瘤分类标准在肿瘤病理学中被普遍使用,为肿瘤的分类、分级和判断预后提供了依据。

此外,WHO还发布了包括肺癌、胃肠道疾病、乳腺疾病等多个器官系统的病理诊断指南。

2. AJCC TNM分期标准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简称AJCC)发布的TNM分期标准被广泛用于实体肿瘤的病理分期。

TNM分期系统包括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通过对这三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将患者的肿瘤分为不同的阶段,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和预测患者的预后。

3. Gleason评分系统Gleason评分系统适用于前列腺癌等肿瘤的病理诊断。

它评估肿瘤异型性程度和细胞增殖情况,通过对肿瘤组织切片的观察,将肿瘤分为不同级别(最低分为1级,最高分为5级),根据Gleason评分的高低可以预测肿瘤的侵袭性和预后。

4. BCL-2蛋白表达指南BCL-2是一种抗凋亡蛋白,在某些类型的淋巴瘤和其他肿瘤中表达增强。

对于这些肿瘤,评估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可以辅助病理诊断和治疗决策。

根据相关指南,对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分级,并结合其他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综合评估,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类型和预后。

5. Her-2/neu阳性判定标准Her-2/neu在乳腺癌等肿瘤中的表达增加与预后不良相关。

根据Her-2/neu阳性判定标准(如IHC和FISH),对肿瘤标本进行评估,可以指导使用靶向治疗药物如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等。

2020ESMO骨与软组织肿瘤进展护理课件

2020ESMO骨与软组织肿瘤进展护理课件
蛋白质需求 能量需求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饮食原则与建议
均衡饮食
01
控制盐和糖的摄入
02
避免过度饮酒
03
营养支持与护理措施
营养咨询
营养干预
饮食指导
05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家庭护理与自我管 理
家庭护理指导
定期记录病情进展
患者及家属应定期记录病情变化,如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等,以 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靶向治疗和免 疫治疗已经成为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 的新方向。
放疗和化疗
对于较大的肿瘤或已经转移的肿瘤, 放疗和化疗是常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新型药物的临床试验
新型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药物
03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护理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常常面临巨 大的心理压力,心理护理有助于 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
2020 ESMO 骨与软 组织肿瘤进展护理课 件
• 骨与软组织肿瘤概述 •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疗进展 •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护理 •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营养与饮食护理 •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家庭护理与自我管
理 • 骨与软组织肿瘤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关怀
01
骨与软组织肿瘤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增 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调整 负面思维和行为,改善情绪状态。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和康复
康复训练与生活指导
康复训练
生活指导
长期随访

好医友—中美治疗肿瘤差距大

好医友—中美治疗肿瘤差距大

中美治疗肿瘤差距大美国肿瘤治疗理念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中国的治疗是我能做什么就做什么, 而在美国是我应该作什么就做什么。

所以在美国的肿瘤治疗过程中, 内科、外科、化疗科等花了很多精力在讨论应不应该做某种治疗。

这主要是基于某种治疗是否有益病人的病情。

即便是某个医生有很大的能力去做某个治疗, 但是如果这是不应该做的,那么很少有医生去做这些治疗。

在中国,如果病人首先看外科医生,这个病人多半会进行手术治疗,而先看肿瘤内科则很可能首先进行化疗。

而在美国,病人应该先作什么治疗就会得到什么治疗,与先看哪个科没有太大关系。

中国肿瘤患者五年生产率仅为20%-30%来自SEER Data(监测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数据)的数据显示美国的肿瘤生存率为65.8%。

美国和中国的临床分期差别很大。

这个主要体现在初诊的分期差别很大。

这个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筛查机制。

还有就是美国病人看医生的频率是中国人的三倍,很多病都可以被早期发现。

当然这个方面主要是与经济发展有关系。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医生治疗的不规范有关系。

在美国, 有很多私人诊所的医生可以很轻松地回到大学任教。

比如说,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很多临床医生都同时是私人诊所医生。

这主要是因为大家的治疗都是同出一辙的,标准化的。

在美国最近的研究发现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私人诊所的医生的治疗和大学医生的治疗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保证了美国肿瘤治疗的标准化。

而在中国, 很难想象一个私人诊所的医生回到中国主要大学附属医院作医生。

如上所述,除了肿瘤分期的差别不同以外, 还有其他很多方面也是造成两国肿瘤治疗的效果差异的原因。

肿瘤患者延长生存年限的关键因素肿瘤患者延长生存年限的关键因素,在我看来有如下几点: 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合理治疗、定期随访。

早期发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经济和医疗资源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而合理治疗这个问题,我觉得中国应该还可以做的更好, 国内的肿瘤病人治疗还没有完全的标准化,正规化。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基础知识(精选).doc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基础知识(精选).doc

骨与软组织肿瘤的基础知识什么是骨肿瘤,骨肿瘤的发病率骨肿瘤是发生在骨骼系统的肿瘤,乂分为原发的骨肿瘤和继发转移骨肿瘤。

原发骨肿瘤是发生在骨细胞,骨基质及骨附属组织,如神经,血管,脂肪等,如骨瘤, 骨肉瘤,骨纤维肉瘤,骨血管瘤等。

而继发及转移的肿麴是指由于良性骨肿瘤恶变,如骨母细胞瘤恶变为骨肉痫;骨的慢性骨髄炎可以恶变成骨肉瘤;骨的Pagefs病恶变为骨肉瘤等,以及由于放射线引起骨肉瘤; 而转移到骨的肿瘤是发牛•在骨以外组织的肿瘤转移到骨组织,如发牛•在上皮细胞的癌转移骨为骨转移癌,如肾上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骨转移以及成嫌恶细胞瘤的骨转移,原发骨肿瘤发病率2-3 A/10万人口,人约占•全部肿瘤的6.2%而继发骨肿瘤的发病率可以是原发肿瘤在30-40倍.骨肿瘤的症状和体征肿瘤逐渐长人,肿瘤侵犯局部出现包块,良性骨肿瘤由于牛长缓慢,包块也慢慢长人, —•般都是无意中偶然发现而说不出出现时间,这种肿块对周围组织影响不大,很少影响关节活动。

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肿瘤可以很快增大,而可以导致皮温增高及表面精密曲张, 在长骨端,干船端可以使关节肿胀活动受限,位于盆腔的紙骨肿瘤可以造成便秘或排尿困难, 长管状骨骨飾内的软骨母细胞瘤可以有关节肿胀积液。

位于扁平骨的尤文氏肉瘤可以有红肿热痛血彖增高等表现。

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症状,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当晩期时疼痛为持续性,夜间明显,以至影响工作睡眠,盂服用强效镇痛药,良性骨肿瘤疼痛不重或没冇疼痛,骨样骨瘤疼痛可以服用阿司匹林缓解,脊柱肿瘤可以引起放射痛,如放射至颈启部,肋间及腰腿部。

恶性骨肿瘤可以山于轻微外伤造成骨折,出现肿胀,疼痛及界常活动。

晚期恶性骨肿瘤可以有贫血,消瘦,食欲不振及体温升高等恶液质悄况。

骨肿瘤的化验检查有哪些特征骨肿瘤的实验室检查大部分均正常,骨肉瘤可有碱性磷酸酶(AKP)升高。

骨髓瘤可有血沉快,血中尿中球蛋白增高(木周蛋白)。

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对前列腺癌骨转移冇意义。

骨转移瘤软组织肿瘤

骨转移瘤软组织肿瘤

三、治 疗
(一) 放射治疗
1. 放射治疗原则
2. 骨转移病变的放射治疗是姑息性 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症状,只有极 少数病人可达到治愈。
2. 放射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的作用原理是抑制或杀死肿瘤 细胞,胶原蛋白合成增加,继之血管纤 维基质大量产生,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而 形成新骨。溶骨病变产生再钙化,一般 在照射后3~6周开始,高峰在2~3个月。
骨转移的形成因素 1. 血流缓慢 2. 肿瘤和转移部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
肿瘤细胞 骨组织破坏

释放细胞因子
激活破骨细胞 增生
临床表现以疼痛为最常见症状,常呈持 续性剧痛,另外发生部位不同可以产生 相应的症状和体征,如截瘫、病理性骨 折等;也有部分病人在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没有症状出现。
二、诊断
1.病史 2.辅助检查
5. 肿瘤所在部位不同,还可引起其他 症状,如位于股骨下端的病变,可影 响膝关节功能,并引起关节反复积液; 位于肋骨的病变可引起胸腔积液等。
6. 转移 好发部位 肺、中枢神经系统 和骨转移多见。
诊断
1.病史 2.辅助检查
1 年龄、性别、部位:多发生于10~30 岁。男性略多。多发生于股骨、胫骨 或腓骨、尺骨等处,亦可发生于髂骨、 肩胛骨等。
放射治疗时疼痛的缓解率可达 80%~90% , 大 约 一 半 病 人 的 疼 痛能完全消失。50%以上的疼痛, 在放射治疗的1~2周内显示疗效。 如果治疗后6周,疼痛仍无缓解 时,表示疼痛缓解的机会非常小。
骨转移虽常为多发,但真正全身广 泛骨转移无法进行放射治疗的病例 并不多,多数病人均可用1~3个部位 的照射野包括已发现的全部骨转移 灶,进行放射治疗。骨转移放射治 疗的最佳技术和剂量与分割仍不能 确定,但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适 当的大剂量低分割比较好,在条件 允许时,给予30Gy/10次,副反应小, 方便易行。

WHO(2002)软组织及骨肿瘤新旧分类之异同

WHO(2002)软组织及骨肿瘤新旧分类之异同

WHO(2002)软组织及骨肿瘤新旧分类之异同
姜惠峰
【期刊名称】《诊断病理学杂志》
【年(卷),期】2004(11)3
【摘要】WHO(2002)软组织和骨肿瘤分类,充分展示了过去10年中对组织病理学和遗传学的新认识.每一部分都详细描述了已确认的肿瘤及变型,包括新的ICD-O编码,发病率、年龄和性别分布,肿瘤的定义、流行病学和病因学,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遗传学及预后等.新分类更强调了临床、病理、影像学"三结合"原则.
【总页数】2页(P206-207)
【关键词】软组织;骨肿瘤;疾病分类;生物学行为;骨组织肿瘤;软组织肿瘤
【作者】姜惠峰
【作者单位】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8.6;R738.1
【相关文献】
1.骨肿瘤组织学新旧分类的比较和讨论 [J], 张贤良
2.WHO骨肿瘤新旧分类演变简介与图例分析 [J], 高振华;陈应明;孟悛非
3.WHO 2002年版软组织肿瘤分类初读 [J], 张如明;卫晓恩
4.骨肿瘤分类的演进--2002年WHO骨肿瘤分类介绍 [J], 张如明;卫晓恩
5.介绍WHO(2002)骨肿瘤分类 [J], 朱雄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ancer
骺端还是骨突、干骺端和骨干,皮质还是髓腔、骨表面,是否 累及关节和软组织,或者说明不能评估;软组织肿瘤要依据 解剖位置进行说明,如果表浅,要注明是真皮还是皮下;如果 深在,要区分位于筋膜、筋膜下、肌内、纵隔、腹膜后等。(3) 术式说明,活检标本要注明是粗针穿刺还是刮除,切除活检 或其他方式,如果是大体切除标本,需说明是病变内切除,边 缘切除、瘤段切除、根治切除或其他。(4)肿瘤大小,需注明 最大径,如果是多发病变或者是不连续的病变需注明。(5) 软组织肿瘤参照法国国家抗癌中心联合会(FNCLCC)系统 分级方法,骨原发肿瘤参照Broders分级方法诊断,而对于发 生在骨的软组织常见肿瘤,如纤维瘤、纤维组织细胞瘤等参 照软组织FNCLCC系统分级说明。诊断命名参照2002版 WHO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与遗传学分册。(6)坏死范围, 需注明肉眼观察与镜下观察坏死所占比例。(7)核分裂象 计数。(8)肿瘤深度(软组织需注明)。(9)肿瘤边界情况, 在能测量的情况下,肿瘤不累及切缘时,需注明肿瘤与最近 边界距离,如肿瘤累及切缘时更需注明。(10)病理pTNM分 期,参照美国肿瘤研究联合会(MCC)第七版标准。(11)淋 巴血管浸润情况。(12)辅助检查,包括免疫组织化学和分 子生物学或流式细胞仪检查。(13)骨肿瘤必要时要注明影 像学特点。(14)手术前治疗情况,有无放化疗史,如果还有 其他治疗方式需注明。(15)在需要统计坏死率的情况下, 与治疗前的活检标本相比来判断坏死率。 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报告模式一般包括:(1)患者个人 一般信息,既往史。(2)本次手术后的标本最后诊断。常常 比较简短,如果不确定时,使用consistent
主堡疸堡堂苤查!Q!!生!Q旦箜丝鲞笠!!塑垦!!!』旦!!!!!:Q!!!!!!!!!!:∑!!:丝:№:!Q
.专题讨论.
中美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方式及诊断标准的比较: 在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临床病理学习心得
丁宜Marilyn M.Bui 2012年5至11月,本人受医院指派赴美在莫菲特癌症 中心(H.Lee.Moffitt
(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要求,病理检查应包
for等提示临床病理诊断的不确定
性,当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均不支持的肉瘤病 例,最后报告以低级别还是高级别肿瘤,无特殊指向结束, 然后提示具体内容见Comment。(3)在Comment中,病理医 师会对该诊断进行解释,从有价值的大体标本信息、鉴别诊 断到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一分析,将诊断意见明晰列出。 (4)大体描述,由PA(Pathologist Assistant)完成,与国内描述 内容类似,取材方法一致,取材块数根据肿瘤大小每厘米取 材,保证所有区域均会被取到,但边界表述与颜色划定更加 规范,便于镜下观察边界浸润情况。
际会诊通常称为“Second Opinion”,由首次手术医院病理科 发起,由医院支付此项费用,过程不需患者接送切片或选择 会诊医院。以骨与软组织肿瘤为例,MCC有时会将会诊切 片发给骨和软组织肿瘤诊断特长的Professor
Christopher D.
Institute,
12902 Magnolia Drive,Tampa,FL
33612,USA(Marilyn M.Bui)
通信作者:丁宜,E—mailபைடு நூலகம்bootman@sina.coin
万方数据
・720・
主堡痘堡堂盘查!!!!生!!旦箜丝鲞笙!Q塑些也』里!!!尘:Q!!!!竺!Q!!:!尘:丝:№:!! 试,并定期对库存抗体和试剂进行测试;(5)由病理医师分 管免疫组织化学实验室,指导技术员工作,帮助分析和解决 染色中出现的问题,并提供新信息,如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 色方法、新的技术改进、新上市的抗体等。 近年来,美国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辅助骨与软组织肿瘤 病理诊断已经非常成熟。目前骨和软组织肿瘤通过AJCC 认可的分子遗传学异常标准包括:软骨肉瘤:复合性基因异 常,Ewing肉瘤/PNET:t(11;22)(q24;q12)EWS—FLll, t(21;22)(q12;q12)EWS—ERG,t(2;22)(q33;q12) EWS—FEV,t(7;22)(p22;q12)EWS—ETVl,t(17;22) (q12;q12)EWS—E1AF,inv(22)(q12q12)EWS—ZSG。低级 别骨肉瘤:环形染色体异常,高级别骨肉瘤:复合性基因异 常。软组织肿瘤中腺泡状软组织肉瘤:t(X;17)(P11;q25) TFE3.ASPL,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t(9;22)(q22;q12) EWS—NR4A3,t(9;17)(q22;q11)TAF2N—NR4A3,t(9;15) (q22;q21)TCFl2一NR4A3;促结缔组织小圆细胞肿瘤: t(11;22)(p13;q12)EWSRl一WTl;滑膜肉瘤:t(X;18) (p11;q11)SSl8一SSXl,SSl8一SSX2或者SSl8-SSX4等。目前 最常用的有EWS基因探针、CDK4和MDM2探针、融合基因 探针等。当然,分子生物学检测还只是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不能替代传统的HE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它的作用只能是 支持或排除诊断,而不能完全依赖于此。 总之,美国病理学界与国内相比存在以下优点:美国有 统一的病理医师、技师、助理病理医师准人条件,他们必须通 过美国医师或技师的执照考试,只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才具 备独立签发病理诊断报告的资格;美国有助理病理医师和秘 书等协助病理医师工作,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美国各病理 科对切片质量严格并完备的控制体系以及规范诊断质量和 诊断标准方面尤其值得我们国内病理人学习。随着医学的 发展,美国病理医师的工作已经从传统的组织诊断过渡到判 断患者预后并参与制定患者治疗方案的重要角色上来。在 多学科合作的治疗队伍中,病理人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一 员并被其他同事所尊重。由于国情不一样,我们不可能也没 有必要全套照搬美国标准,而应取长补短。我们可以根据自 己基础面广,病例资源丰富的特点,汲取先进国家的成熟经 验,结合自己的特点,按照国际标准全面提高诊断质量。
参考文献
1 Fletcher CD,Unni KK,Mertens of
F.Wodd Heahh Organization
志谢黄啸原教授对本文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Fletcher或Andrew Rosenberg等专家,专家们会非常细致
耐心的解释并提供会诊意见,然后再由发起会诊的医师总结 后发出病理报告。如果院外会诊意见与原意见不符,该病例 更改诊断时需再提交科内讨论并记录,并且会尽快通知临床 医师。每个病理医师都有权限外送会诊,但总量会有控制。 对于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的骨肉瘤和Ewing肉瘤/ PNET进行坏死率的计算有助于判断预后,同时坏死率的计 算也可以方便评估化疗及放疗效果,这些都是临床医师和 放、化疗科医师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患者下一步治疗 和预后评估的关键。美国将此项检查作为骨肉瘤和Ewing 肉瘤患者常规检查项目。具体方法为沿长轴切除肿瘤完整 薄片后分块呈网格状“地图样”,垂直于长轴的肿瘤部分组 织应每厘米取材一块。累及软组织的部分和肿瘤组织上的 正常表面组织也应取材。在多数情况下,骨肉瘤治疗后坏死 率大于90%时预后较好(参考Huvos评分系统)。在评估 Ewing肉瘤/PNET化疗效果时,有两种评估方法可以使用。 一种与上述骨肉瘤评估方式一致,另一种使用Picci系统,分 成I级(肉眼可见肿瘤)、Ⅱ级(镜下可见肿瘤)、Ⅲ级(未见 肿瘤)。 美国病理科与手术科室更加重视肿瘤切缘情况,因为切 缘是直接反映手术情况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所以美国 的骨与软组织肿瘤标本,尤其是软组织肿瘤标本都要用墨汁 涂色并报告与肿瘤的具体距离,而不是切缘有没有肿瘤这样 的简单描述。手术标本边界一般包括上、下、前,后、远、近等 6个方向。推荐使用的标准是肿瘤在各个方向与切缘的距 离报告使用厘米作为单位,要注明所有边界小于2 cm的位 置及与肿瘤最近的切缘位置。 对于骨和软组织肿瘤活检,在MCC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获得:(1)细针穿刺,当病变表浅并可触及时,活检通常由细 胞病理学医师操作。现场取材后会制作涂片报告初始结果, 在随后的正式报告中,会结合涂片、细胞组织块及辅助检查 手段得出。当病变深在或靠近重要器官时,需要在B超或 CT引导下由放射科医师进行穿刺。一位细胞学技师会对取 出的标本进行初步评估,当然最后的诊断还要依靠上述3种 方法。(2)粗针穿刺在诊室或手术室进行,通常肿瘤表浅时 由肿瘤外科医师独立操作,深在时在影像辅助下进行穿刺。 在MCC,多数活检为了取得有效的组织,由临床、放射和病 理医师联合完成¨一。 细胞学诊断在美国非常受重视,对组织学诊断辅助作用 也可圈可点,通常在骨与软组织肿瘤冷冻和穿刺时要做细胞 学印片或涂片来协助诊断肿瘤,国内病理医师缺乏相应训 练,在这方面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进步。 免疫组织化学的使用和判读方式与国内类似,由于免疫 组织化学染色关系到肿瘤的分类、分型和预后判断,美国有 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1)采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机; (2)同一例的全部染色在同一时间、同一条件下完成;(3)每 张切片上都有阳性对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方便医师做 出阳性程度判断;(4)对所有新购人的抗体在使用前进行测
括:(1)累及骨骼名称。(2)肿瘤具体位置,如骨肿瘤需注明
D01:10.3760/cma.j.issn.0529—5807.2013.10.023
对于疑难病例,美国有院际和科内会诊制度。美国的院
of
作者单位:100035北京积水潭医院病理科(丁宜);Department
Anatomical Pathology.Moffitt Cancer Center&Reasearch
Sarcoma
Program作为一个多学科共同进步的群体在各合作
组中非常突出。在骨和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中,多学科密切合 作至关重要,医师问频繁和有效的沟通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漏 诊率及误诊率。该项目组成员包括骨肿瘤外科、肿瘤外科、 肿瘤内科、放疗科、化疗科、病理科和放射科医师,其他基础 医学研究人员、医师助理、专业护士、临床试验协调人员等也 参与其中。我有幸在肉瘤组病理专家Marilyn M.Bui的指 导下,学习骨与软组织肿瘤临床病理诊断,同时回顾整理 MCC近20年的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资料。 骨和软组织肿瘤是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骨恶性肿瘤约 占成人恶性肿瘤0.2%,软组织恶性肿瘤在成人恶性肿瘤也 少于1%,二者在儿童实性肿瘤中约占15%。1…。虽然发病 率低,但分类复杂,根据WHO骨与软组织肿瘤遗传学和病 理学分类,软组织肿瘤超过90种,骨肿瘤超过40种…。目 前的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不同类型肿瘤治疗手 段不同,这就需要病理明确诊断作为前提条件。 通过比较,我认为中美病理学家在诊断理念和标准方面 差异不大,显微镜下诊断骨与软组织肿瘤HE切片标准,主 要依靠细胞密度、异型性、多形性、坏死、核分裂象计数、生长 方式、问质构成、血管浸润情况等作m判断。最后诊断严格 参照WHO标准,如果不能给予明确命名的肿瘤仅提供分级 参考。相比国内而言,美国的分子检测(molecular diagnosis) 能够给予病理医师很强大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断标准根据美国病理学家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