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评分标准A卷_百度文库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题1评分标准.

《材料科学基础》期末考试题1评分标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04级选课二班)一判断题:(共15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记“V”, 错误的记“X”)答错不得分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答错或回答不全不得分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 位错的结构条件和能量条件:结构条件3分;能量条件2分2为什么三种典型晶体结构的金属塑性不同?滑移系,滑移面原子密排程度及滑移方向数目在三种结构中的差异阐述不清酌情扣分。
3包晶反应速度非常缓慢的原因是:β相,α相与液相之关系(3分)。
固相中原子扩散比液相中困难得多,所以包晶反应速度非常缓慢(2分)。
4 银纹与裂纹有何区别:裂纹的两个张开面之间完全是空的(2分),而银纹面之间由高度取向的纤维束和空穴组成,仍具有一定强度(2分)。
银纹的形成是由于材料在张应力作用下局部屈服和冷拉造成的(1分)。
四画图:(10分,每图各2分)错一图扣2分。
五综合题:(35分,第1题15分,第2题20分)1.(1):相为α和β(3分);组织为α和βⅡ(3分)。
wα=(90-20)/(90-5)=82.4%wβ=1-82.4=17.6%(2)由(X-50)/(90-50)=5%解得:X=52%答:该合金成分为w B=52%。
(3分)回答不全或书写有误酌情扣分。
2.根据Fe-Fe3C相图(12分)(1)写出反应式a.共晶转变 b.共析转变 c.包晶转变(2)计算室温下珠光体中铁素体与渗碳体的相对含量。
(3)简述含碳0.4%的碳钢结晶过程。
计算其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
2.(1)(a)包晶转变L ⇔ r-Fe +Fe3C(b)共析转变:r-Fe ⇔α-Fe +Fe3C(c)包晶转变:L+δ-Fe ⇔ r-Fe (3分)(2)αp=[(6.69-0.77)/6.69]×100%=88%Fe3C p=100%-88%=12% (7分)(3)wα=[(0.77-0.4)/(0.77-0.0218)]×100%=49.5%w p=1-Wα=50.5% (5分)结晶过程:降温时首先析出δ相;然后δ与液相包晶反应生成γ相,剩余液相继续析出γ相;然后γ相先共析反应析出α相,接着γ共析反应转变为P,然后α相析出Fe3CⅢ(量少可忽略)。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中,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 分子B. 原子C. 离子D. 电子答案:B2.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来实现的。
A. 弹性变形B. 位错运动C. 相变D. 断裂答案:B3. 在材料科学中,硬度的定义是()。
A. 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B. 材料抵抗磨损的能力C. 材料抵抗压缩的能力D. 材料抵抗拉伸的能力答案:B4.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硬度B. 增加韧性C. 减少变形D. 提高导电性答案:A5.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A. 碳纤维增强塑料B. 钢筋混凝土C. 不锈钢D. 玻璃钢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材料的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______作用时,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外力;破坏2.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裂纹存在;断裂3. 材料的疲劳是指材料在______作用下,经过______循环后发生断裂的现象。
答案:交变应力;多次4. 材料的导热性是指材料在______条件下,抵抗______的能力。
答案:温度梯度;热量传递5. 材料的电导率是指材料在单位电场强度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______。
答案:电荷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的区别。
答案: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形变的能力。
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从弹性变形过渡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
2. 描述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
答案:材料的疲劳破坏过程通常包括三个阶段:裂纹的萌生、裂纹的扩展和最终断裂。
在交变应力作用下,材料内部的微裂纹逐渐扩展,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材料无法承受继续增加的应力时,就会发生断裂。
3. 什么是材料的热处理?请列举几种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一)与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一)一、概念辨析题(说明下列各组概念的异同。
任选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2 热加工与冷加工3 上坡扩散与下坡扩散4 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5 相与组织6 交滑移与多滑移7 金属键与共价键8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9 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二、画图题(任选两题。
每题6分,共12分)1 在一个简单立方晶胞内画出[010]、[120]、[210]晶向和(110)、(112)晶面。
2 画出成分过冷形成原理示意图(至少画出三个图)。
3 综合画出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变化示意图和晶粒大小、内应力、强度和塑性变化趋势图。
4 以“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作用”为主线,用框图法建立与其相关的各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简答题(任选6题,回答要点。
每题5分,共30 分)1 在点阵中选取晶胞的原则有哪些?2 简述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与应用。
3 二元相图中有哪些几何规律?4 如何根据三元相图中的垂直截面图和液相单变量线判断四相反应类型?5 材料结晶的必要条件有哪些?6 细化材料铸态晶粒的措施有哪些?7 简述共晶系合金的不平衡冷却组织及其形成条件。
8 晶体中的滑移系与其塑性有何关系?9 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 哪一种晶体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为什么?四、分析题(任选1题。
10分)1 计算含碳量w=0.04的铁碳合金按亚稳态冷却到室温后,组织中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的相对含量。
2 由扩散第二定律推导出第一定律,并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
3 试分析液固转变、固态相变、扩散、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驱动力及可能对应的工艺条件。
五、某面心立方晶体的可动滑移系为(111) [110].(15分)(1) 指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2) 如果滑移由纯刃型位错引起,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3) 如果滑移由纯螺型位错引起,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4) 在(2),(3)两种情况下,位错线的滑移方向如何?(5) 如果在该滑移系上作用一大小为0.7MPa的切应力,试确定单位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2013年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天津工业大学2013-2014 学年第 1 学期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及评分标准班级:姓名:学号:注: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①.根据晶体对称性,晶体被划分为七大晶系,其中对称性最高的是立方晶系,对称性最低的是三斜晶系。
②.金刚石为共价晶体结构,C—C间形式网络状连接,金刚石晶体的致密度为34% 。
③.晶体结构中主要存在两种间隙形式,它们是四面体和八面体。
对于CaF2晶体结构,Ca2+离子作面心立方堆积,F-离子填充全部四面体间隙。
④.一晶面在x、y、z轴上的截距分别为2a、3b、6c,该晶面的晶面指数(321)。
⑤.对于凝聚态系统三元合金相图,当自由度f=0时,最大的相数为 4 。
⑥.阿道夫.菲克研究固体中原子的迁移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扩散中原子的通量与质量浓度梯度成正比,此即菲克第一定律,定律中扩散通量J的物理意义为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x轴的单位面积的原子数量。
⑦.对于多晶材料,扩散物质可沿三种不同路径进行,即晶体内扩散(D L)、晶界扩散(D B)和样品自由表面扩散(D S),三种扩散具有不同的扩散系数,其相应的扩散系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为D L<D B<D S。
⑧.位错的基本类型包括刃位错、螺位错和混合位错。
⑨.对于大多数中间相,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属于金属键与其他典型键(如离子键、共价键)相混合的一种结合方式。
因此,它们都具有金属性。
(指中间相材料所表现的物理性能。
)⑩.组分A和组分B形成共晶组织,一般来讲,所获得的共晶组织的熔融温度低于(低于或高于)组分A和组分B的熔点。
⑪.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组织叫珠光体,同理,共晶组织叫莱氏体。
⑫.如右图所示,三元合金相图的浓度三角形ABC中。
根据重心规则,M、N、S为三个三元合金,P点位于△MNS的交叉位置。
⑬.在单元合金相图中,晶体的升华曲线与液体的蒸发曲线的交点是该晶体的熔点。
0809材料科学基础A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

08/09材料科学基础(A)参考答案暨评分标准一、填空题1.ⅢB、ⅣB、ⅤB、ⅥB、ⅦB、ⅧB (2分)2.强离子键金属键(2分)3.小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2分)4.七 14 (2分)5.(2分)6.聚集状态晶体结构和性质界面(2分)7.粗糙连续正(2分)8.表层细晶区柱状晶生长区中心等轴晶区(2分)9.胞多退火(2分)10.高大较高(2分)二、做图题1.(5分) 2.(5分)三、判定下列位错反应能否进行,并说明理由。
(4分)满足(1)但是不满足(2)(2分),故不能反应。
(2分)四、常温下,铁素体铁的点阵常数为0.286nm,分别求出(100)、(111)、(123)的晶面间距,并指出它们中晶面间距最大的晶面。
=0.286nm (2分)=0.202nm (2分)=0.076nm (2分)显然,最大。
(2分)五、答:由扩散第二定律,依题意,可得:(2分)(2分)由于(2分)所以,(2分)六、解答:(2分)(2分)(2分)(2分)七、解答:设共晶反应各点的成分点分别为X、E、Y,则有(3分)解得,X=5%、E=80%、Y=95%(3分)粗略的相图为:(2分)C相图进行分析八、Fe-Fe31) (2分),包晶反应(1分)(2分),共晶反应(1分)(2分),共析反应(1分)δ(bcc)、α(bcc) (3分)、γ(fcc)、Fe3C(复杂正交晶系) (3分)2)(6分)3)通过杠杆定律计算可得到3.0%C中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共晶反应完成时 (1分), (1分)室温下 Fe3C==13.4%(1分)(2分)4)(4分)。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A--答案

东 北 大 学 秦 皇 岛 分 校课程名称: 材料科学基础(上) 试卷: (A) 考试形式: 闭 卷授课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考试日期:2009年07月09日 试卷:共 4 页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Cr (原子序号24)的基态电子组态为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4s 1。
2、高分子链中由于单键的内旋转 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构象。
3、体心立方晶体的致密度为 68% 。
4、金刚石结构中,配位数为 4 。
5、小角度晶界由位错构成,其中扭转晶界由 螺型 位错构成。
6、影响扩散最主要的因素是 温度 。
7、立方晶体中的[001]方向是 4 对称轴。
8、在置换型固溶体中,原子的扩散的方式一般为 空位机制 。
9、二次再结晶的驱动力是 界面能 。
10、在金相试样表面上波纹状滑移线的产生是由于 交滑移 。
二、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氯化铯(CsCl )为有序体心立方结构,它属于______。
( C ) A 、体心立方点阵 B 、面心立方点阵 C 、简单立方点阵2、在体心立方晶体结构中,密排面是 。
( B )A 、{001}面B 、{011}面C 、{111}面3、立方晶体中(110)和(211)面同属于__________晶带。
( D ) A. [110] B. [100] C. [211] D [111]4、体心立方结构八面体的间隙半径是 。
( B ) A 、r=0.414R B 、r=0.154R C 、r=0.225R5、不能发生滑移运动的位错是 。
( B ) A 、肖克莱不全位错 B 、弗兰克不全位错 C 、刃型全位错6、两根具有反向柏氏矢量的刃位错在被一个原子面相隔的两个平行滑移面上相向运动以后,在相遇处 。
( B ) A 、相互抵消 B 、形成一排空位 C 、形成一排间隙原子7、位错受力运动方向处处垂直与位错线,在运动过程中是可变的,晶体作相对滑动的方向 。
材料科学基础期中考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5分,共18分)(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晶体中共有 14 种空间点阵,分属于 7晶系。
(3)代表晶体中原子、原子团或分子分布规律(周期性)的几何点的集合称为空间点阵,其中的几何点一般叫做 阵点 。
(4)空位的平衡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A exp()v E kT -, 温度 越高、空位形成能 越低,则空位的平衡浓度越高。
(5)硅酸盐的结构主要由(硅氧骨干)、( 正离子 )和( 负离子 )组成。
二、选择题(每空1.5分,共12分)(1) 弗兰克位错是面心立方晶体中的一种重要的(部分)位错,其柏氏矢量为(a/3<111>),该位错的运动方式是(攀移)。
(2)半共格相界是指相界面上两相原子(部分)保持匹配。
(3)促进位错攀移的力必须(与位错线垂直或是正应力),能够攀移的位错其柏氏矢量与位错线必须(垂直)。
(4)位错线的方向是[11-3],柏氏矢量为a/2[-1-11],该位错的滑移面是(-110)(5)界面能最低的是(非共格孪晶界)。
三、若由于嵌入额外的(111)面,使体心立方晶体中产生一个倾斜1°的小角晶界,试求错排间的平均距离 (5分)(111)d == (2分) D=b/θ180π(2分)16.58a =(1分)四、(10分)设面心立方晶体中的 (11-1)为滑移面,位错滑移后的滑移矢量为a [-110]/2(1)在晶胞中画出柏氏矢量b 并计算该位错滑移引起的变形量。
(3分)(2)在晶胞中画出可以引起该滑移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的位错线方向,并写出此二位错线的晶向指数。
(4分)(3)若(2)问中的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交割后,两位错会发生什么变化?(3分)解:(1)︱b ︱a /2 (3分) (2)如图所示(4分)(3)刃型位错形成螺型扭折,螺型位错无变化(3分)五、说明间隙固溶体、间隙相、间隙化合物之间的区别(10分)答:溶质原子分布于溶剂晶格间隙而形成的固溶体为间隙固溶体,形成间隙固溶体的溶质原子通常是原子半径小于0.1nm 的非金属元素,如H ,B ,C ,N ,O 等(1分)。
材料科学基础考试试卷参考(带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卷(一)一、概念辨析题(说明下列各组概念的异同。
任选六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2 热加工与冷加工3 上坡扩散与下坡扩散4 间隙固溶体与间隙化合物5 相与组织6 交滑移与多滑移7 金属键与共价键8 全位错与不全位错9 共晶转变与共析转变二、画图题(任选两题。
每题6分,共12分)1 在一个简单立方晶胞内画出[010]、[120]、[210]晶向和(110)、(112)晶面。
2 画出成分过冷形成原理示意图(至少画出三个图)。
3 综合画出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变化示意图和晶粒大小、内应力、强度和塑性变化趋势图。
4 以“固溶体中溶质原子的作用”为主线,用框图法建立与其相关的各章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简答题(任选6题,回答要点。
每题5分,共 30 分)1 在点阵中选取晶胞的原则有哪些?2 简述柏氏矢量的物理意义与应用。
3 二元相图中有哪些几何规律?4 如何根据三元相图中的垂直截面图和液相单变量线判断四相反应类型?5 材料结晶的必要条件有哪些?6 细化材料铸态晶粒的措施有哪些?7 简述共晶系合金的不平衡冷却组织及其形成条件。
8 晶体中的滑移系与其塑性有何关系?9 马氏体高强度高硬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0 哪一种晶体缺陷是热力学平衡的缺陷,为什么?四、分析题(任选1题。
10分)1 计算含碳量w=0.04的铁碳合金按亚稳态冷却到室温后,组织中的珠光体、二次渗碳体和莱氏体的相对含量。
2 由扩散第二定律推导出第一定律,并说明它们各自的适用条件。
3 试分析液固转变、固态相变、扩散、回复、再结晶、晶粒长大的驱动力及可能对应的工艺条件。
五、某面心立方晶体的可动滑移系为(111) [110].(15分)(1) 指出引起滑移的单位位错的柏氏矢量.(2) 如果滑移由纯刃型位错引起,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3) 如果滑移由纯螺型位错引起,试指出位错线的方向.(4) 在(2),(3)两种情况下,位错线的滑移方向如何?(5) 如果在该滑移系上作用一大小为0.7MPa的切应力,试确定单位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线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材料科学基础》研究生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包晶转变是由一个液相和一个固相在(恒温)下,生成另一个(固)相的转变。
2.体心立方金属的的密排面是(110),密排方向是(111),致密度为(0.68),配位数为(8)。
3.面心立方金属的密排面是(111),密排方向是(110),密排面的堆垛顺序是(ABC),致密度为(0.74),配位数为(12)。
(注:回答其中三种方式即可)
八、实际生产中怎样控制铸件的晶粒大小?试举例说明(15分)
答:生产实际中常采用的控制晶粒尺寸的措施有:(1)提高过冷度,如采用导热性好的金属模,降低浇注温度等。(2)变质处理,即浇注前向液态金属中加入变质剂。(3)振动、搅拌,即在浇注和结晶过程中实施振动和搅拌,以提供形核功,增加晶核数量。
共价晶体以共价键的方式结合。共价晶体很强的方向性,所以如果发生相对移动,将使共价键遭到破坏,故共价晶体硬度较高,脆性较大。
4.什么是临界变形度?在工业生产中有什么意义?(8分)
答:变形量很小时,储存能少,不足以发生再结晶,故退火后晶粒尺寸不变(较小);当变形量在2%-8%范围时,形核率低,再结晶退火后晶粒特别粗大,称为“临界变形度”;超过临界变形度后,随变形量增加,储存能增加,再结晶驱动力增加,因形核率的增加速率大于长大率,故再结晶退火后晶粒细化。
陕西理工学院
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科目名称:材料科学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40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配位数:是指晶体中,与任一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离的原子数。
2.位错反应:位错之间的互相转化。
3.共晶转变:一个液相在恒温下转变成两个固相的转变。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材料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材料科学主要研究的是材料的哪些方面?A. 材料的加工方法B. 材料的微观结构C. 材料的性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金属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其什么?A. 化学成分B. 微观结构C. 宏观尺寸D. 外部环境答案:B3. 以下哪个不是材料的力学性能?A. 硬度B. 韧性C. 导热性D. 弹性答案:C4. 陶瓷材料通常具有哪些特性?A. 高熔点B. 低热导率C. 低电导率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聚合物材料的哪些特性使其在许多应用中受到青睐?A. 可塑性B. 轻质C.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材料的微观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晶粒、晶界、相界7. 材料的热处理过程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加热、保温、冷却8.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通过_______机制进行。
答案:位错滑移9. 材料的断裂韧性是指材料在_______条件下抵抗断裂的能力。
答案:受到冲击或应力集中10.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_______的材料组合而成。
答案:性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金属的疲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金属疲劳是指金属在反复加载和卸载过程中,即使应力水平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也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影响金属疲劳的因素包括应力幅度、加载频率、材料的微观结构、环境条件等。
12. 解释什么是相图,并说明其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
答案:相图是表示不同组分在特定条件下的相平衡状态的图形。
它在材料科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帮助科学家和工程师理解材料的相变行为,预测材料的性能,以及指导材料的加工和应用。
13. 描述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及其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答案:玻璃化转变温度是聚合物从玻璃态转变为橡胶态的温度。
《材料科学基础(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和答案A,2020年12月

第1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基础(上)》期末考试试卷(A )(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20年12月 题 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得 分评卷人 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13小题,共2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 11 12 13 答案1. 聚乙烯高分子材料中的C -H 化学键属于( )。
A. 金属键B. 离子键C. 共价键D. 氢键 2. CsCl 的晶体结构类型属于( )。
A. 简单立方B. 体心立方C. 面心立方D. 密排六方 3. α-Fe 的晶体结构类型属于( )。
A. 简单三斜B. 体心立方C. 面心立方D. 底心正交 4. 原子扩散的驱动力是( )。
A. 组元的浓度梯度B. 组元的化学势梯度C. 温度梯度D. 压力梯度得分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装订线5. 下面关于回复与再结晶机制的差别中,正确的是()。
A. 回复不需要孕育期,而再结晶需要孕育期B. 回复不需要激活能,而再结晶需要激活能C. 回复不能降低形变态的应变能,而再结晶将降低形变态的应变能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位错运动包括位错的滑移和位错的攀移,其中()。
A. 螺位错只作滑移,刃位错既可滑移又可攀移B. 螺位错只作攀移,刃位错只作滑移C. 螺位错既可滑移又可攀移,刃位错只作滑移D. 螺位错只作滑移,刃位错只作攀移7. 晶体中热缺陷的浓度随温度()。
A. 线性增加B. 呈指数规律增加C. 无变化规律D. 线性减少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螺型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B. 金属中点缺陷的存在使其电阻减小C. 晶界比晶内更容易氧化和优先腐蚀D. 间隙原子的形成能大于空位形成能9. 下面关于对再结晶温度影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冷形变程度越小则再结晶温度越高B. 在相同冷形变程度下,原始晶粒尺寸越小则再结晶温度越低C. 第二相粒子分布越弥散则再结晶温度越低D. 以上说法都正确10. 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占有()个原子。
材料科学基础03A卷

东南大学考试卷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学期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00 考试时间分钟共页得分材料科学基础期终考试试卷( A卷)学号:姓名:得分:一、选择题(请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共32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 一个位错环不可能处处是刃位错,也不可能处处都是螺位错;(2) 若将位错线正向定义为原来的反向,则螺位错旋向不变,但是刃位错正负反向;(3) 尽管扩展位错间通常都夹有一片层错区,但扩展位错是线缺陷;(4) 晶体中的柏氏矢量通常不是任意的,而是点阵的平移矢量,这是由晶体的不连续性决定的。
2、金属镁的单晶体处于软取向时塑变量可达100%~200%,但其多晶体的塑性很差,其主要原因是:(1) 镁多晶体晶粒通常较粗大;(2) 镁多晶体通常存在裂纹;(3) 镁滑移系通常较少;(4) 因为镁是bcc结构,所以脆性大。
3、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之间的关系是:(1)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交替出现;(2) 层错和不完全位错能量相同;(3) 层错能越高,不完全位错柏氏矢量的模越小;(4) 不完全位错总是出现在层错和完整晶体的交界处。
4、位错交割后原来的位错线成为折线,若:(1) 折线和原来的位错线柏氏矢量相同,则称之为扭折,否则称之为割阶;(2) 折线和原来的位错线柏氏矢量不同,则称之为扭折,否则称之为割阶;(3) 折线在原来的滑移面上,则称之为扭折;折线和原来的滑移面垂直称之为割阶;(4) 折线在原来的滑移面上,则称之为割阶;折线和原来的滑移面垂直称之为扭折。
5、在晶体滑移过程中,(1) 由于位错不断移出滑移面,位错密度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减少;(2) 由于位错的增殖,位错密度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增高;(3) 由于晶界不断吸收位错,位错密度随形变量的增加而减少;(4) 由于位错的消失(移出滑移面)和增殖的共同作用,位错的密度基本不变。
6、再结晶过程包含晶粒的形核与长大:(1) 形核与长大的驱动力都来源于形变储存能;(2) 形核与长大的驱动力都来源于晶界能;(3) 形核的驱动力来源于储存能,长大的驱动力来源于晶界能;(4) 形核的驱动力来源于晶界能,长大的驱动力来源于储存能。
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评分标准

湖北工程学院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核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考试班级:0143013241/2 试卷类型:A/B执笔人:袁明一、实验目的(10分)1.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微粉。
(3分)2.掌握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粒子的原理。
(3分)3.了解纳米粒子常用的表征手段。
(4分)二、实验原理(20分)溶胶-凝胶法(Sol-Gel法)是指无机物或金属醇盐经过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再经热处理而成的氧化物或其它化合物固体的方法。
溶胶是指微小的固体颗粒悬浮分散在液相中,并且不停的进行布朗运动的体系。
根据粒子与溶剂间相互作用的强弱,通常将溶胶分为亲液型和憎液型两类。
由于界面原子的Gibbs自由能比内部原子高,溶胶是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凝胶是指胶体颗粒或高聚物分子互相交联,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的孔隙中充满了液体(在干凝胶中的分散介质也可以是气体)的分散体系。
并非所有的溶胶都能转变为凝胶,凝胶能否形成的关键在于胶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否足够强,以致克服胶粒-溶剂间的相互作用力。
对于热力学不稳定的溶胶,增加体系中粒子间结合所须克服的能垒可使之在动力学上稳定。
因此,胶粒间相互靠近或吸附聚合时,可降低体系的能量,并趋于稳定,进而形成凝胶。
(5分)该方法的优点是:(1)反应温度低,反应过程易于控制;(2)制品的均匀度和纯度高、均匀性可达分子或原子水平;(3)化学计量准确,易于改性,掺杂的范围宽(包括掺杂的量和种类);(4)从同一种原料出发,改变工艺过程即可获得不同的产品如粉料、薄膜、纤维等;(5)工艺简单,不需要昂贵的设备。
但目前该项技术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如采用的金属醇盐成本较高以及如何选择催化剂、溶液的pH值、水解、聚合温度以及防止凝胶在干燥过程中的开裂等。
随着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对溶胶-凝胶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其方法在制备新材料领域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10分)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反应为分步水解,方程式为:Ti(OR)n+H2O Ti(OH)(OR)n-1+ROHTi(OH)(OR)n-1+H2O Ti(OH)2(OR)n-2+ROH反应持续进行,直到生成Ti(OH)n.缩聚反应:—Ti—OH+HO—Ti——Ti—O—Ti+H2O—Ti—OR+HO—Ti——Ti—O—Ti+ROH最后获得氧化物的结构和形态依赖于水解与缩聚反应的相对反应程度,当金属-氧桥-聚合物达到一定宏观尺寸时,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溶胶失去流动性,即凝胶形成。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河南理工大学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试卷(A卷)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无机非金属材料答: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
2.水泥、混凝土定义答:加入适量水后形成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细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通称为水泥。
混凝土是由胶凝材料、水和粗、细骨料按适当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
3.构象答:由于单键能内旋转,高分子链在空间会存在数不胜数的不同形态(又称内旋转异构体),称为构象4.界面的润湿和粘结答:润湿性是表示液体在固体表面上铺展的程度。
粘结(或称粘合、粘着、粘接)是指不同种类的两种材料相互接触并结合在一起的一种现象。
5.粘弹性答:在弹性范围内加载或去载,发现应变不是瞬时达到其平衡位置,而是要一段时间后,慢慢恢复平衡,材料的这种性质叫粘弹性。
6.复合材料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材料,以微观、细观或宏观等不同的结构尺度与层次,经过复杂的空间组合而形成的一个材料系统。
二、填空题(每空1分)1、零引斥增大2. 普通高级特级3. 一次键二次健4. 和易性耐久性5. 弹性形变塑性形变断裂6. > = <7.喷雾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三、简答题1.简述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答:优点A、可根据要求配制各种性质混凝土B、可浇注性好。
C、匹配性好。
(钢筋等)D、高强度与耐久性良好E、就地取材和经济缺点A、抗拉强度低B 、变形能力小C 、容易开裂D 、自重大2.请简述晶胞选取应满足的条件答:(1)晶胞的几何形状充分反映点阵的对称性;(2)平行六面体内相等的棱和角数目最多;(3)当棱间呈直角时,直角数目应最多;(4)晶胞体积应最小。
3.影响材料断裂的因素有哪些?答:①结合键及晶体结构类型的决定性影响;②材料的化学成分及显微组织的重要影响;③裂纹及应力状态的影响;④温度对材料断裂行为的影响。
《材料科学基础(下)》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参考答案A,2020年6月

第1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基础(下)》期末考试试卷(A )(后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日期:2020年6月 题 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得 分评卷人 复查人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表中相应题号处,本题13小题,共26分,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 11 12 13 答案1. 下列表达式属于包析转变的是( )(L 表示液相,A 、B 、C 表示固相) A. L+ B →A B. A+B→C C. L→A+B D. A+B→L2. 确定二元合金的成分需要几个自由度?( )A. 0B. 1C. 2D. 3 3. 偏晶、共析和熔晶转变有何共同特点?( )A. 这三个转变都是在恒温下进行的B. 这三个转变的生成相都是固相C. 这三个转变都不是恒温转变D. 这三个转变的反应相都是液相得分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装订线4. 固溶体的不平衡凝固可能造成()A. 晶间偏析B. 集中缩孔C. 晶内偏析D. 缩松5. 下列关于相变与相图说法错误的是()A. 温度高于液相线的合金为液态B. 相图自由度f = 0说明任何因素的变化都会造成系统平衡状态的变化C. 温度低于固相线的合金为固态D. 纯金属凝固过程温度发生变化6. 下面哪项不是共晶转变和共析转变的共同特点?()A. 都是由一个相同时转变成二个相B. 都是恒温转变C. 生成相都是固相D. 这两个转变的反应相中都有液相7. 一杯冰和水的混合物是属于()A. 一元一相B. 一元二相C. 二元一相D. 二元二相8. 单组元系统的自由度数最多为()A. 0B. 1C. 2D. 39. 三元合金系统处于三相共存平衡状态时,系统的自由度数为()A. 0B. 1C. 2D. 310. 在平衡条件下,100˚C的纯水处于()A. 液态B. 气态C. 气、液两相共存状态D. 固、气两相共存状态第2页11. 在二元相图中,计算两相相对量的杠杆法则只能用于()A. 单相区中B. 两相区中C. 三相平衡水平线上D. 三相区12.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共晶的两组元在液态和固态下均无限互溶B. 匀晶的两组元在液态下无限互溶,在固态下有限互溶C. 枝晶偏析是在平衡凝固过程中产生D. 冷却速度较快时导致非平衡凝固13. 关于纯金属凝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纯金属凝固时,其冷却曲线(温度-时间)是水平的B. 纯金属凝固时系统自由度f = 0C. 纯金属凝固时温度下降D. 纯金属凝固是在恒温下进行的二、填空题。
2010-2011(1)2010级成教无机本材料科学基础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教研室主任签字:2010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①晶格能:将1mol离子晶体中各离子完全拆成气态离子时所需要的能量。
②弗仑克尔缺陷:晶体内质点具有一定能量离开自己的位置进入到间隙位置中去,原来位置留有空位,这种缺陷称为弗仑克尔缺陷。
③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不符合定比定律和定组成定律的化合物称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
④可塑性:泥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但不开裂,但外力撤销后,变形不恢复,泥料的这种性质称为泥料的可塑性。
⑤本征扩散:缺陷形成与温度有关区的扩散称为本征扩散,本征扩散发生在高温区域。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10分,每题2分。
回答只要描述正确即给满分,意思部分正确酌情给分,意思完全不正确不得分。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参考答案要点:1 金刚石属等径球体堆积,其堆积率小于等径球体最紧密堆积率,试述其原因。
答:因为金刚石中碳-碳为共价键连接,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只有在某方向上才能结合,故堆积率小于等径球体最紧密堆积率。
2CaO和MgO具有相同的结构类型。
它们在与水反应时,何者容易,为什么?答:因为CaO和MgO中钙的离子半径比镁的离子半径大,所以MgO晶格能比CaO大,故CaO易与水反应。
3试述硅酸盐晶体结构的分类及依据。
答:硅酸盐晶体结构分为岛状、组群状、链状、层状和架状五种,其依据是硅氧四面体在晶体中相互连接的情况。
4试述固相反应有何规律。
答:固相反应最初产物恒定(因为所有可能的反应中,具有最低吉布斯函数变化学反应只有一个,故其产物恒定);固相反应最终产物取决于原始配料,且产物是分级得到的。
第 1 页,共3 页命题教师:教研室主任签字:2010级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材料科学基础课程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5固相烧结,烧结初期颗粒不能长大,而烧结中、后期颗粒则可以长大,为什么?答:依d f=d/f,烧结初期时,气孔多而小,气孔体积分数大,导致d f小,实际配料颗粒尺寸大于极限颗粒尺寸d f,故颗粒不能长大;而烧结中、后期,由于气孔有的排除,有的聚集在三个颗粒的交汇处,导致d 变大,而f变小,所以d f远远大于颗粒尺寸,故能长大。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卷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命题教师: 教研室主任签字: 20XX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题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同质多晶:化学组成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热力学条件下形成结构不同的晶体的现象,称为同质多晶现象。
2置换固溶体:置换离子和被置换离子电价相同,性质相近,形成一对一的置换,所成的固溶体称为置换固溶体。
3刃位错:晶体中形成的位错线方向与滑移方向垂直的位错称为刃位错。
4表面改性:利用固体表面吸附特性,通过各种表面处理改变固体表面的结构和性质,以适应各种预期的要求。
5二次重结晶:少数大颗粒在细晶消耗时成核长大过程。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10分,每题2分。
回答只要描述正确即给满分,意思部分正确酌情给分,意思完全不正确不得分。
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晶体中键的类型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和范氏键四种。
2在氯化钠、氯化铯和立方硫化锌晶胞中,它们的“分子数”分别是4、1和4。
3与固体相接触的界面一般分为表面、界面和相界面。
4 Ca +V Cl +Cl cl Na Ca +Na i +2Cl cl5表面改性实质上是通过改变固体表面结构状态和官能团来实现。
6烧结的推动力是表面张力的降低,初次再结晶的推动力是基质塑性变形所增加的能量。
7按相变机理不同,相变分为成核-生长相变、连续型相变、有序-无序转变和马氏体相变。
8菲克第一定律和菲克第二定律本质上是一个定律,均表明扩散的结果总是使不均匀体系均匀化,由非平衡逐渐达到平衡。
9固相反应类型包括加成反应、造膜反应、置换反应、转变反应和热分解反应。
10根据外来组元在基质晶体中的固溶度分类,固溶体分为连续固溶体和有限固溶体。
评分标准:本题共计5分,每题1分。
回答正确即得分,不正确不得分。
命题教师:教研室主任签字:20XX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无机材料科学基础试题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简答题参考答题要点:1.硅酸盐晶体的结构特点是什么?答:(1)硅酸盐结构中的Si4+间不存在直接的键,而键的联接是通过O2-来实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A卷)评分标准(含参考答案)
课程名称:材料科学基础任课教师:陈志勇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化学键合可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机械零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其工作应力远小于抗拉强度,甚至小于屈服强度时,在长时间工作后发生突然断裂的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7.
8.
9.
10.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正确的写√,错误的写×)
1.硬度是指材料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及破坏的能力。
(√ )
2.超导体的三个性能指标是超导转变温度、临界磁场强度和临界电流密度。
(√ )
3.非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取向力和诱导力。
(×)4.晶须是指含缺陷很多的单晶纤维材料。
直径0.1~10μm,长径比 5~1000。
( ×)
5.电导率是指在单位电场强度下流过每立方米材料的电流。
(√ )
6.晶胞是指能代表晶格原子排列规律的最大几何单元。
(×)
7.磁畴是指在铁磁性物质中,存在的微小自发磁化区域。
(√ )
8.弹性模量是指在比例极限(σp )范围内,材料所受的应力与产生的应变之比。
(√ )
9.磁化强度是指单位面积的磁矩。
( ×)
10.石墨烯是由碳原子呈蜂巢晶格排列构成的单层三维晶体。
(×)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简述原子之间相互作用中物理键合的类型。
(5分)
答:原子之间相互作用中物理键合分为两大类型,即分子间作用力(或范德华力)与氢键。
(2分)其中范德华力又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
(3分)
2. 简述热膨胀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5分)答:(1)原子间相互作用类型(物理键和化学键)。
(1分)
(2)晶体类型。
(1分)
(3)温度。
热膨胀与温度有关。
(1分)
(4)应力。
高弹材料在应力作用下热膨胀系数为负值。
(1分)
(5)方向。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沿着纤维方向热膨胀系数小,垂直纤维方向热膨胀系数大。
(1分)
第 1 页共 3 页
3. 简述高分子材料组成和结构的基本特征。
(5分)
答:(1)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宽。
(1分)
(2)高分子链的多种形态。
(1分)
(3)分子链间力以范氏力为主,部分化学键;分子内多为共价键。
(2分)(4)结构的多层次性。
(1分)
4. 按照导电性将材料分类并举例说明。
(5分)答:(1)导体。
如金属铁、铜等。
(1分)
(2)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物质。
如单质硅、硫化镉等。
(1分)
(3)绝缘体。
如非金属材料石墨、有机高分子酚醛树脂等。
(1分)
(4)超导体。
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失去电阻的物质称为超导体。
如低于临界温度的钛、钡镧铜氧化物等。
(2分)
四、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 氯化钠晶体被用来测量某些X射线的波长,对氯离子的d111间距而言,其衍射角2θ为
27.5°。
X射线的波长是多少?氯化钠属立方晶系,晶格常数为0.563 nm,衍射基数为1。
(10分)答:已知氯化钠晶格常数a=0.563 nm,衍射角2θ=27.5°,所以
dnkl=a
0.563222 (3分)(2分)
因为nλ=2 dnkl sinθ (3分)所以
nm (2分)
32. 计算金属铱的原子半径。
已知铱具有fcc(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密度为22.4g/cm,摩尔质量为
192.2g/mol。
(10分)
3答:已知ρ=22.4g/cm, Am=192.2g/mol, 铱具有fcc晶体结构,n=4 根据
所以,(3分)-23 cm3=5.69×10-2 nm3 (2分)
,(3分)所以
(2分)
3. 某种金属合金的磁化强度为3.2×105 A/m,在50 A/m的磁场中,计算该材料的(1)磁化率;
(2)磁感强度;(3)判断该类材料属于何种磁性材料?(10分)答:(1) 已知磁化强度 M=3.2×105 A/m,磁场强度H=50 A/m,根据
第 2 页共 3 页
M=χH,所以磁化率χ=M/H =(3.2×105)/50=6400 (4分)
-7(2) 根据磁感强度B=µ0(H+M),真空磁导率µ0=4π×10 (H/m)
-7所以,磁感强度B=4π×10 ×(50+3.2×105)= 0.402 (4分)
(3)该材料为铁磁性材料。
因为磁化率为正值,而且很大。
(2分)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复合材料的基本相以及各相的功能。
(10分)答:复合材料是不同形态的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复合材料按组成和结构分析可以分为三相:即基体相、增强相和界面相。
(4分)基体相是连续相。
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是一个庞大的材料体系,按基体材料的不同可以把复合材料分类为聚合物基、金属基、陶瓷基、碳/碳复合材料以及无机凝胶复合材料。
(2分)增强相是分散的,被基体包容的。
增强材料主要分三类:纤维及其织物、短纤维与晶须和颗粒。
(2分)
界面相位于基体相与增强相之间,呈现出不同于基体相和增强相的复杂结构。
(2分)
2. 准晶体(quasicrystal)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
准晶体具有完全有序的结构,然而又不具有晶体所应有的平移对称性,因而可以具有晶体所不允许的宏观对称性。
试从结构
的特点来分析准晶体材料(如急速凝固的铝锰合金)可能具有的性能特征及其可能的实际用途。
(10分)答:因为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物质,所以其可能会具有类似于晶体又类似于非晶体的性能特征。
(2分)(1)熔点:准晶体类似于晶体一样具有明确的熔点。
(2分)
(2)力学性能:具有类似于非晶体玻璃的脆性,硬度大,耐磨性,使用寿命长。
(2分)
(3)导电性:导电性能较差。
(2分)
因而,准晶体有可能用于不粘锅的镀层,高温喷嘴的镀层等。
(2分)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