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相关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 京农 业 大学 土 地管 理学 院 ,江 苏 南 京 20 9 ) 南 10 5
摘 要 :在 界定 城 市化 的 内涵 、城 市化 水 平测 度指 标 的基 础上 ,运用 相关 系数 和 回归 分 析模 型 对 江 苏 省城 市 化 水平 与 耕 地
面积 的关 系进 行 了分 析 。结 论是 :城 市 化 与保 护耕 地是 对立 统 一 的关 系 ,城 市化发 展 有利 于保 护 耕 地 ,协 调 两者 关 系 的
The r l to hi t e r a z i n nd e a i ns p be we n u b ni ato a
c tv t d a ha e uli a e l nd c ng s o i c c s t d n J a g u Pr v n e
的 辨 证 关 系 ,进 而 提 出城 市化 进 程 中土 地 利 用 的 对 策 。
1 城 市 化 的定 义 及 其 水 平 的 测 度
c l vtd ln ra i in s rvn ew ihu b nzt ni hs nC iawa tde sI c reainid xa drge so n lssmo ・ ut ae a d ae Ja g uPo ic hc r a iai ihi hn ss id u i orlt n e n e rsina ayi i n o s u o d
me to r u iain i h l flt rtc u t ae a d. n e f n a na y o o r i ai g te e t o a p cs c n it i a tn t e n fu | l t s e pu o p o e tc l v td l n a d t u d me tlwa fc o d n t h s w s e t o sss n fse h z 0 i h n po eso r rc s fu l  ̄ a i n n e sv a d u e. z t n a d it n ie ln s o
对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土地耕作锐减的现象的看法或感悟
对城市化进程导致农村土地耕作锐减的现象的看法或感悟第一节城镇化快速发展与耕地面积减少城镇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需要占用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
一、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面积,养活着世界22%的人口,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少”:一是人均耕地少。
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减少了1.23亿亩,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现在的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二是优质耕地少。
我国的耕地质量总体偏差,中低产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7%,且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壤退化和污染等问题严重。
三是后备耕地资源少。
我国宜耕地后备资源匮乏,可开垦成耕地的荒地不足7000万亩,与城镇化进程中耕地快速被占用的情形相比,耕地后备资源明显不足。
[1] 通常来讲,我国耕地资源的变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人口增加。
人口的不断增多,必然导致对住宅用地、交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公共设施用地的需求。
第二,城镇化发展。
城镇数量的增多和城镇规模的扩张必然导致城市周边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
第三,经济利益驱动。
一般情况下,城市的工业用地是农用地效益的10倍以上,商业用地是耕地利用效益的20倍以上。
[2]比较效益的差异诱使耕地向非农地转化。
城镇化的目标是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并为进城农民提供生活和工作场所,最终将其转变为城镇人口。
实现这个目标有两条途径:一是建设新城市;二是改造老城市,即对原有城镇调整产业结构,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旧城的更新改造。
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扩大,都需要占用相应的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甚至是优质耕地。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加快城镇化,大量占用平原平坝良田建设城市、集镇和村庄,形成了所谓的“平地建城,农田上山”的奇怪现象。
按人口计算,我国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47%,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从1977年的不足1.7亿增长到2010年的接近6.4亿,增加了4.7亿(如果按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其中最多7000万人是原有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的结果,其余4亿人都是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业人口)。
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
当放 宽 了建镇 标准 , 实行 以镇 管村 , 速小城镇 的建 加
设 和发 展 。1 8 9 6年 国务 院还 推 行 了市 代 县 的行 政
在 加快改变 城市化 水 平 落后 的 状况 , 正处 于 城市 化
加 速发展 阶段 。在 城市化 进程 中不 可避免地 要 占用
一
体制 , 放松 了对 建市 标 准 中非农 业 人 口比重 和人 口 规模 的条件要 求 , 调其行政 功能 , 提出建市 的经 强 并
与加快城市化进程之 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富, 土地利用 方式 以农业 为主 。西部 大开发 以来 , 延 安城 市建设快 速 发展 , 市 化 速度 加 快 。延安 城市 城 化 发展 不可避 免地 会影响 到耕地 资源 的变化 。本 文
对延安耕 地 资源面 积与城市 化发展 水平 的关 系进 行
相关 分析 , 在借 鉴 经 济 与环 境 协 调 性 研 究 【  ̄ 并 1 1J 9 的基 础上计算 延安市 耕地 面积与城 市化水 平 之间的 协调 度∞, 二者进行 协调 性分 析 , 望为 有关 政府 对 可 部 门协调耕地 资源保 护与 城市化发 展间 的关系提供 决 策性建议 。
题 [ 1J 8 0进行 了较深 入 的分析与研 究 。此外 ,  ̄ 不少 学 者 已研 究 了 耕 地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利 用 及 保 护 对
与 可 比性 , 参用单 一指标法 : 非农业人 口所 占总人 口 的 比例 ) 年末耕地 面积见 表 1 图 1 7年来 , 及 和 。2 城 市化 水平稳 步上升 , 提高 了 1 .4 , 平均 约 提高 39% 年 0 5 %。延 安城市化 水平 显著低于 同期西安 及其它 .4
关 ,9 4年 , 18 国务 院为适 应城 乡经济 发展 的 需要 , 适
耕地减少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中图分类号 : 4 6 乃o .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6 2一o0 (0 6 0 04 0 17 2 2 2 0 )3— 0作为一种 日益稀缺的资源 , 其重要性已受到政府 和学术界的关注 , 关于耕地面积变化( 耕 地减少 ) 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 。耕地是粮食生产 的基础 , 也是实施工业化和城 市化扩展的载体 , 实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表 明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耕地的贡献。耕地减少不仅 意味着粮食供给可能会减少 , 而且意味着相 当大 的一部分农民要离开农业生产 , 从事非农生产 , 耕 地减少对经济发展可能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浙江省经济较为发达 , 0 年其 国内生产总值达 l 23 2 4 0 l 4 亿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达 24万 . 元, 同时浙江省又是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 , 改革开放后耕地减少较多 , 目前其人均耕地 占有量不足 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浙江经济增长受 土地制约越来越大 , 出现企业无地建厂的现象 ; 浙江城市 化也受土地 的制约, 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 进一步加重对经济增长 的约束。因而很 有必要对浙江省耕地减少情况、 耕地对经济增长作用 的轨迹 和贡献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 出其一 找
二 、 论及 模 型 设 定 理
浙江减少的耕地主要用于基础建设 , 0 2 4年基建用地 占总用地 的 8.9 对被占用土地上的 0 7 6 %, 基础建设进行投资会拉动经济的增长, 1 9 从 9 年到 20 年 , 9 0 1 浙江省城市基础设施和商品房开发投 资累计 20 50多亿元 , 耕地减少可能会对浙江经济增长做 出巨大 的贡献。同时由于耕地的减少 , 农 民失去其原本进行农业生产的对象而出现剩余劳动力 , 剩余劳动力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人力 资源 , 特别是浙江省 乡镇企业特 别发达 , 而许 多又是劳动 密集型企业 , 他们对劳动力能力要求较 低, 且需求较大 , 失地的劳动力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满足企业的要求 , 非农 劳动力可能会在加快浙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方案
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方案一、调研目的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当前耕地保护的情况,研究耕地面积的变化,了解各地的耕地利用情况,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建议,本次调研拟制定耕地保护情况调研方案。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调查各地是否建立了相关耕地保护政策并有效执行,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和挑战。
(2)耕地面积变化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数据和文献,了解各地区过去五年或十年的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分析造成变化的原因。
(3)耕地土壤质量状况:调查不同地区耕地土壤质量情况,包括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土壤酸碱度等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4)耕地二次利用情况:了解各地耕地的二次利用情况,包括农田水利、高效农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 调研方法:(1)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农户和农业机构,了解当地的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获取一手资料。
(2)数据收集:通过查阅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文献,了解各地区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和土壤质量状况。
(3)问卷调查:设计问卷,针对农民、农业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耕地保护的认知和看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三、调研步骤和时间安排1. 调研准备阶段(2天):(1)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内外耕地保护的经验和政策。
(2)设计调研问卷,明确调研内容和方法。
2. 调研实施阶段(5天):(1)实地调研:选择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包括农村地区和城市周边地区。
(2)数据收集:通过数据查询和文献分析,了解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和土壤质量状况。
(3)问卷调查:针对农户、农业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问卷调查。
3.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阶段(3天):(1)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和调查结果。
(2)编写调研报告,总结调研结果,提出问题和建议。
四、预期成果和应用价值1. 调研报告:总结各地耕地保护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论文
对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的探讨摘要: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科研课题。
本文主要针对金华市金东区耕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耕地变化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基层地区保护耕地的有效机制。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耕地保护;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land as a non-renewable resources, as the national econom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core and foundation, dealing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walk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national important 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 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jindong cultivated land area of jinhua make use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cultivated land change,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urbanization in th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of the effective mechanism.keyword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 f30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耕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占用耕地的需求仍然旺盛,需加大耕地保护和补充耕地力度金华市金东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用地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现象日益突出。
耕地增减原因分析报告
耕地增减原因分析报告一、引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出现了增减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分析耕地增减的原因,探讨背后的内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数据分析1. 耕地减少的原因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出现了明显的减少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用地不断扩大,大量农用地被征用用于工业和商业用地的建设。
(2)工地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交通建设、水利工程以及云计算等领域的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导致耕地流失。
(3)自然灾害: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土壤退化等,导致部分耕地无法再用于农业生产。
(4)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农村人口的转移,导致了部分农田的撂荒和改建。
2. 耕地增加的原因虽然总体上耕地面积减少,但也有一些地区出现了耕地增加的现象。
主要原因如下:(1)农田水利建设:通过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可以改善水源条件,增加可灌溉的耕地。
(2)生态补偿政策: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生态补偿政策,鼓励农民保护耕地资源,加强耕地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等工作。
(3)土地流转和整合:一些地区通过土地流转和整合,提高了耕地的利用效率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实现了局部的耕地增加。
三、原因分析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当前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如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足、土地承包期限短等,导致农民缺乏对耕地的长期稳定的使用权,抑制了他们对土地的耕种积极性,进而导致部分农田闲置或者流转给非农业发展项目。
2. 经济利益驱动经济利益是农村土地流转和开发的主要驱动因素。
一些地方利用农村土地资源获取到巨大的经济利益,引导农民流转土地,促进城市化进程,导致耕地减少。
3. 地方政府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地方政府在追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不足,导致部分地区耕地受到污染和破坏,无法再用于农业生产。
浙江省土地综合整治经验与启发
核心提示本文基于浙江省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全域综合性、时空统筹性、多元融合性等方面理念创新的特点,总结了浙江省在实施中协同工作、指标交易、科技赋能等保障机制,并从空间维度、时间向度、治理效度方面提出了启示与建议。
浙江省地处我国长三角地区,人多地少,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
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其较早开始面临资源约束趋紧、发展空间受限、环境质量退化等现实问题。
为破解这一困境,浙江省于2003年提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2018年,在总结该工程经验基础上,浙江省率先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并出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三年行动计划》。
3年多来,全省共批准实施3批59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土地超11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3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万亩,在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差距、提升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理念创新整治内容的全域综合性。
新时期土地整治是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是推进农村有机更新、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平台。
相比于传统土地整治,浙江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乡镇为整治推进单元,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全要素为整治对象,彻底转变了以局部单个项目进行整治的形式。
于作用范围与对象而言,其更加凸显出“范围全域”与“对象综合”两个关键词。
整治过程的时空统筹性。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本质在于:一是从内容上整体优化乡村“要素一结构一功能”;二是从时间上促进乡村发展可持续。
浙江省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效果与“乡村用地数量与质量,以及乡村生态、产业与文化”5项内容深度挂钩,针对整治流程构筑起“前期规划、中期评估、后期监测”的全生命周期整治观,既具有协调乡村用地与格局的空间统筹功能,又兼具促进代际可持续发展的时间统筹功能。
整治目标的多元融合性。
传统农村土地整治重点聚焦于地块调整与拆旧建新两方面内容,目标是通过优化用地结构,保障粮食安全与经济建设,本质上是“以地为纲”。
农地非农化与城市化相关性实证分析——以浙江省湖州市为例
随着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 向现代 高效 的第 制度 为依 据 的 , 把 大 量 拥 有 农 村 户 口在 城 市 从 事 非 农 二、 三 产业 , 城市 化表 现为 产业 结 构转 变 的过 程 ; ( 3 ) 大 业 劳作 的人 口排 除 在 非 农 业 人 口之 外 , 使 得 城 市 化 水
口以及城 市 不断发 展 完 善 的过 程 。城 市化 的本 质 主 要
衡 量城 市化 水平 的标 准很 多 。我 国现 行较 常用 城
体 现在 以下 5个方 面 : ( 1 ) 伴 随着 大 批 乡村 人 口进 入 城 镇人 口占总人 口的 比重 和 非农 业 人 口 占总人 口的 比重 市, 城 市化表 现 为 城 市人 口 比重 不 断 提 高 的过 程 ; ( 2 ) 来衡 量城 市化水 平 。但 我 国 的人 口统计 口径 是 以户 籍
D O I : 1 0 . 1 3 4 8 3 / j . c n k i . k f y j . 2 0 1 6 . 0 5 . 0 0 5
一
、
问题 的提 出
于 大部分 国民从 事 先 进 的 产 业 活 动 , 有 较 高 的生 活质
农地非农 化是 指农用 地转 变用途 , 成 为居住 、 交 量 , 人们 的生 活方 式 与价 值 观将 会 发生 变 化 , 建 立 起 区 通、 工业 、 商服业等城乡建设用地 的过程 , 是 土地稀缺 别 于农 村 的城 市社 会 新秩 序 , 因此 , 城 市化 过 程 是 国 民
性 与人 口增 加 、 经济 发 展 、 城市 化 与 工业 化 进 程 加快 之 综合 素 质不 断提 升的过 程 。 间矛 盾 的必然 产物 。 土地 资 源 的稀 缺性 和不 可 再 生性 本 文 主要研 究 农 地 非农 化 和 城 市 化 之 间 的关 系 ,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
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研究--以浙江省69县市为例杨丽霞;苑韶峰;王雪禅【摘要】研究目的:从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两个角度探讨二者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差异。
研究方法:采用重心转移模型以及人口城镇与土地城镇化协调性指数的方法。
研究结果:(1)浙江省69县市的城镇人口增长率分布在0-46.37%之间;而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率分布在0-149.70%,从数量上比较,部分城市二者出现失调现象;(2)通过重心转移模型发现,2005-2010年人口重心向西南方向转移了1891.04 m,建成区扩展的重心由南向北转移5029.73 m,二者重心转移的方向有所差异;(3)41个县市的协调性指数都达到了0.9以上,说明这些地区的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发展协调;10个县市的协调性指数在0.8-0.9之间,属于基本协调。
研究结论:浙江省的城镇化总体水平较高,但是不同县市中,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有所差异,所以在失调县市,需要进一步加强土地的集约利用,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both evolution patterns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Shifting model and coordinate index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are used as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 Firstly, the urban population growth rates of 69 coun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range from 0 to 46.37%, while urban built-up area growth rates range from 0%to 149.70%. There is imbalance in some cities from the quantitative angle. Secondly, it can be known that the population focus has been 1891.04 m southwestwards away and the built-up extensionfocus has been 5029.73 m northwards away between 2005 and 2010 from shifting model. It shows the different direction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Thirdly, coordinate development index of 41 counties are above 0.9, which mean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land urbanization of these areas are highly coordinate. And there are 10 other counties are believed to be developing coordinately since the index values are bigger than 0.8 but smaller than 0.9. Therefore,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verall urbanization level of the whole Zhejiang Province is high though few counties are low in land use efficiency, which should be improved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中国土地科学》【年(卷),期】2013(000)011【总页数】6页(P18-22,30)【关键词】土地管理;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差异【作者】杨丽霞;苑韶峰;王雪禅【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18;浙江工商大学土地资源管理系,浙江杭州3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2城镇化是中国当前“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重要引擎,是社会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报告1. 引言1.1 概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永久基本农田受到破坏和侵占的情况日益严重。
为了加强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未来的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1.2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现状,分析耕地面积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保护政策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够深入了解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探讨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建议。
在全面了解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通过总结和展望,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我国农田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促进我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推动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
1.3 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耕地资源面临着严重的压力和威胁。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由于城市化建设、工业化发展和土地承包经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逐渐下降,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耕地面积已经连续多年呈现下降趋势,农村土地被非农业用地占用的现象也日益普遍。
一些地区存在着过度开发和过度使用耕地的情况,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
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临着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
在当前形势下,加强耕地保护,维护永久基本农田的安全稳定,提高耕地的质量和产能,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只有抓好耕地保护,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字数:254】2. 正文2.1 耕地面积变化情况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是农田保护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和保护状况。
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2023《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概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的解决途径•案例分析:特定区域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目•总结与展望录01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概述城市化是指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表现为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地域的扩张。
城市化的定义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的定义与特点1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23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人口增加和城市地域扩张导致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长。
土地需求增加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如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比例的变化。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城市化过程中,土地资源承受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多重压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保护问题凸显。
土地资源压力加大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一定的经济、社会、生态目标,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对土地进行长期或周期性的经营管理和治理改造活动。
土地利用分类根据土地利用的目的和重点,一般可将土地利用分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土地利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02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03违法建设由于监管不力或制度不完善,一些地区存在违法建设现象,导致土地资源被占用。
土地资源浪费与破坏01过度开发城市化进程中,一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导致土地退化、生态受损。
02低效利用一些土地利用方式不够高效,如低密度住宅区、工业园区等,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建设活动导致尘土飞扬、噪声扰民、水源污染等问题。
环境污染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建设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等问题。
生态失衡城市化过程中产生大量垃圾,处理不当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处理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城市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公共交通设施不足一些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不足,影响市民出行。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概述: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保护耕地资源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保护面临许多问题。
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问题分析1. 路线施工占用大量耕地当前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增,导致许多现有耕地被用于道路、高速公路、建筑等项目中。
这种乱占乱用使得部分肥沃土壤变成了水泥和钢铁。
2. 地表水体污染影响土壤质量农业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农药和化肥。
这些物质渗透到土壤中并通过水流进入河流和湖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地表水体污染。
当污染水源再回灌到田间作物的时候就容易导致肥力降低和品质下降。
3. 城市扩张压缩耕地面积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大量的土地被规划成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这种扩张压力限制了农民的种植活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粮食的产量。
4. 土壤退化加剧导致农业可持续性下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长期单一作物种植等因素都会引起土壤退化。
退化的土壤无法提供足够的养分支持作物生长,从而导致农业可持续性下降。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土地规划管理政府应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类用地,确保优质耕地能够被有效保护和利用。
同时,要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占用耕地的审查和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占地面积。
2. 推行循环农业模式倡导循环农业模式是降低污染程度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该模式通过合理利用动植物粪便、秸秆等可循环资源,减少对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依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承诺制度建立耕地质量保护承诺制度,要求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严格遵守耕地管理规定,不得随意改变土地用途,确保土壤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 鼓励节约用地政策推行节约用地政策是缓解城市扩张压力的重要措施。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和强制城市更新改造来实现这一目标。
同时要鼓励农民采取集约化种植方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以减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㊀㊀2021年第62卷第2期247收稿日期:2020-12-15基金项目:浙江省 三农六方 科技协作项目(CTZB-F190625LWZ-SNY1)作者简介:厉宝仙(1965 ),女,浙江东阳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粮油作物科学种植技术推广工作,E-mail:103010404@㊂通信作者:刘晓霞(1986 ),女,山东胶州人,高级农艺师,博士,主要从事施肥技术推广工作,E-mail:10914048@㊂文献著录格式:厉宝仙,刘晓霞.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2):247-249.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202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㊁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厉宝仙1,刘晓霞2∗(1.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杭州㊀310020;2.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浙江杭州㊀310020)㊀㊀摘㊀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㊁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本文梳理了近20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分析了全省粮食播种面积㊁粮食总产量㊁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系统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耕地质量㊁政策扶持㊁科技创新㊁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保障浙江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粮食生产;演化趋势;政策扶持;浙江中图分类号:S51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1)02-0247-03㊀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㊁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调查梳理了近20年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全省粮食播种面积㊁粮食总产量㊁单位面积产量的变化及其原因,系统分析了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问题,并从耕地质量㊁政策扶持㊁科技创新㊁技术推广等方面提出保障浙江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㊂1 浙江省粮食生产演化趋势由图1可见,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均呈现出急剧下降-缓慢下降-趋于平缓3个阶段㊂2000 2003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呈现急剧下降趋势,其中播种面积由2000年的230.026万hm 2下降到2003年的148.297万hm 2,总产量由2000年的1217.00万t下降到2003年的809.23万t,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年均降幅分别为11.84%和11.17%㊂自2004年起国家一号文件连续多年以 三农 工作为核心,持续关注粮食问题,并采取了增加农业补贴㊁减征或免征农业税㊁提高粮食收购价等政策保障粮食生产,2004 2012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的下降趋势减缓,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年均降幅分别为3.84%和2.97%㊂2013 2018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进入基本稳定阶段,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在101.685万~95.136万hm 2波动,总产量在603.61万~564.84万t㊂图1㊀2000 2018年浙江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变化趋势2000 2018年浙江省单位面积粮食作物产量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图2),即低产阶段㊁高产阶段和稳产阶段㊂低产阶段(2000 2005年)全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处于较低水平,为5294~5648kg㊃hm -2,2006 2012年进入高产阶段,为5914~6320kg㊃hm -2,此后(2013 2018年)趋于稳定,大致在5901~6140kg㊃hm -2㊂稳产阶段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产阶段稍有降低,可能是由于粮食生产已经由追求产量向重视质量转变㊂从全国来看,2000 2012年浙江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 2018年则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㊂由图3可见,2000 2018年浙江省粮食人均占有量先下降后趋于稳定,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则248㊀㊀2021年第62卷第2期图2㊀2000 2018年粮食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变化趋势呈现逐年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㊂与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相比,浙江省粮食人均占有量较低:浙江省2000年粮食人均占有量为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的72.93%,此后逐年下降,2013 2018年浙江粮食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的20%左右㊂可能是由于浙江省耕地资源匮乏,人均耕地不足0.034hm 2这一实情造成的㊂图3㊀2000 2018年粮食人均占有量变化趋势2㊀浙江省粮食生产面临的资源要素制约2.1㊀耕地数量不大㊁质量不高耕地是粮食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1-2],其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必将影响粮食生产,进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3]㊂ 七山两水一分田 的地形特征直接决定了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基本情况:耕地总体数量不大,且质量水平偏低,后备耕地资源不足,直接威胁着浙江的粮食生产[4]㊂统计数据显示,浙江全省耕地面积不足200万hm 2,人均耕地占有量不足0.034hm 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㊂现有耕地质量水平偏低,中低产田占比较大,酸化㊁盐渍化等障碍土壤面积较大[6]㊂部分地区耕地肥力水平不高,有机质含量维持在20g㊃kg -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0g㊃kg-1的水平[7]㊂2.2㊀粮食生产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一是土地流转价格上升㊂近年来,随着多种经营的大规模发展,浙江省耕地的流转规模不断扩大[8],流转速度加快,土地租赁费用逐年增加[9]㊂二是农民工资水平提高㊂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民工资水平不断提高,2000 2012年农业劳动力工资年均增长率为20.1%,农业用工成本占农业生产成本的比重从35.5%提高到39.7%[10]㊂三是生产成本上升㊂随着物价的提高,化肥㊁种子㊁农药㊁机械等农用物资及技术指导费用都有上升趋势,进一步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11]㊂3㊀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3.1㊀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严守耕地数量㊂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垦造耕地实施力度,充分挖掘补充耕地潜力[12-13],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平衡建设用地需求增加和耕地资源极度短缺之间的矛盾㊂二是保障耕地质量㊂深入贯彻落实 藏粮于地㊁藏粮于技 战略,坚持用地养地相结合,大力推进增施商品有机肥㊁秸秆还田㊁绿肥种植等土壤改良培肥技术措施[14-15],持续推进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沃土工程,组织实施土壤酸化治理,切实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㊂3.2㊀强化粮食生产发展支持政策一是统筹涉农资金㊂加快涉农资金的归并整合,推进 大专项+任务清单 模式支持粮食生产,盘活农业结余资金和超规定期限的结转资金,由同级预算统筹限时用于农田水利等建设[16]㊂二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㊂扩面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㊁良种补贴㊁农机补贴㊁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新增补贴向粮食等重要农产品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㊁主产区倾斜;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强化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17]㊂三是加大保险支持力度㊂提高中央㊁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㊁小麦㊁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㊂3.3㊀加强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一是加强农业科研攻关㊂加快育种㊁肥料产品研发,建设农业全程信息化和机械化技术体系㊂二是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㊂建立育种创新体系,培育推广一批高产㊁优质㊁抗逆㊁适应机械化生产的突破性新品种㊂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主攻机械插秧㊁机械收割等薄弱环节,实现粮食品种㊁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㊂三是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㊂强化农村基层公益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提升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服务能力㊂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㊁专业服务公司㊁专业技术协会㊁农民经纪人㊁涉农企业等服务组织,发挥经营性服务组织生力军作用,为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低成本㊁便利化㊁全方位服务㊂参考文献:[1]㊀罗翔,曾菊新,朱媛媛,等.谁来养活中国:耕地压力在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及解释[J].地理研究,2016,35(12):2216-2226.[2]㊀陈先鹏,方恺,吴次芳,等.2009 2015年中国耕地资源利用时空格局变化研究-基于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双重视角[J].水土保持通报,2019,39(3):291-296. [3]㊀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4):313-319.[4]㊀姜和忠.浙江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困境㊁成因与对策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3):12-15.[5]㊀范辉,刘卫东,张恒义.浙江省工业化㊁城市化与建设占用耕地规模的关系-基于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划分的视角[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6):267-271.[6]㊀吴道铭,傅友强,于智卫,等.我国南方红壤酸化和铝毒现状及防治[J].土壤,2013,45(4):577-584. [7]㊀章明奎,常跃畅.近50年浙江省耕作土壤有机质和酸碱度的变化特征[J].环境科学,2013,34(11):4399-4404.[8]㊀许连君.行为经济学视角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分析-以浙江农户为例[J].浙江农业学报,2020,32(2):367-372.[9]㊀吕悦风,楼擎擎,鲁力翡.土地流转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浙江㊁山东145户农户的调查与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5,31(3):118-122.[10]㊀本刊编辑部.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J].财经界,2013(7):78-79.[11]㊀宋洪远.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1-11.[12]㊀蒋瑜,濮励杰,朱明,等.中国耕地占补平衡研究进展与述评[J].资源科学,2019,41(12):2342-2355. [13]㊀单英杰.浙江省补充耕地质量评定的主要做法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4,30(3):39-40. [14]㊀徐明岗,卢昌艾,张文菊,等.我国耕地质量状况与提升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7):8-14.[15]㊀李陈,靳相木.基于质量提升的规划期内县域耕地产能占补平衡潜力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2):265-274.[16]㊀王月星.浙江省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与思考[J].农业灾害研究,2019,9(6):117-118.[17]㊀罗光强,邱溆.提高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对策[J].经济纵横,2013(3):87-91.(责任编辑:张才德)。
耕地面积对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耕地面积对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耕地面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对气候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耕地面积对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关联性和具体表现。
一、耕地面积的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耕地面积逐渐减少。
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导致农业生产受限,进而影响到粮食供应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
首先,耕地面积减少会限制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导致粮食产量下降,从而可能引发粮食危机和食品安全问题。
其次,耕地面积减少也会导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农田逐渐转为种植经济作物或者用于工业建设,导致农产品的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
因此,耕地面积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市场造成了直接的影响。
二、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气温升高、降水不均等现象,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首先,气温升高会加速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使其生长期缩短,从而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其次,气候变化导致的降水不均衡,可能使农作物面临干旱或洪涝等灾害,进一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病虫害的爆发,对农作物造成较大的损失。
三、耕地面积与气候变化的关联性耕地面积的变化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
首先,耕地面积减少导致农业生产受限,加剧了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
作为农作物种植的基础,耕地的减少使得农作物更加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农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气候变化对耕地面积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气候变暖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土地退化加剧,进一步减少耕地面积。
此外,极端气候事件(如干旱、洪涝)的发生频率增加,也会破坏耕地,限制农业生产的发展。
四、对策与展望针对耕地面积对比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确保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
首先,应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保持措施,减少耕地面积的进一步减少。
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情况调研报告引言:耕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国家经济发展。
为了解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现状,本次调研对全国各地的耕地利用和粮食生产进行了详尽的调查与分析。
本报告将根据调研结果,从耕地面积、粮食产量、耕地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示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情况。
一、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变化根据调研数据统计,我国耕地面积逐年呈现下降趋势。
其中,城市扩张、工业用地、生态建设等因素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虽然耕地面积减少,但年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加。
这得益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包括种植技术的改良、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的创新等。
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粮食产量能够满足国内需求,并有一定的出口能力。
二、耕地保护措施与成效分析为了保护我国有限的耕地资源,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措施。
具体包括: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加强耕地基本农田保护、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技术、加强耕地水土保持和肥力保养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地保障了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高了农田的产出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耕地承包权的保护和金融支持力度,以鼓励农民积极投入农田开发与管理。
这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并提高了农民的种地积极性和收入水平。
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尽管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也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次,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农村人口减少,使得农田管理和粮食生产面临较大困难。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加大耕地保护力度,特别是对耕地占用行为的监管与惩罚;加强旱涝灾害防治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大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提高农田的生产力和生态效益;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利和收益。
结论:我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粮食产量稳步增长,耕地保护措施不断完善。
近30年杭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
近30年杭州市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杨杨帆;金平斌;朱鑫宇【摘要】基于1985~2015年的杭州市遥感卫星影像数据,使用ArcGIS和ENVI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信息.使用土地利用类型面积比例、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耕建系数,对杭州市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建设用地逐年递增,耕地逐年递减,水体和林地波动较小.2)建设用地总量和转变程度逐年递增,主要来源是耕地;耕地总量和转变程度逐年递减,主要来源为林地和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的主要转变来源和去向都是耕地.3)八区土地城市化进程存在时序差异,耕建系数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地城市化进程.4)上城区、下城区和拱墅区处于均衡阶段,江干区、滨江区和西湖区处于趋稳阶段,萧山区和余杭区处于转变阶段.%The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type was extracted with the help of ArcGIS and ENVI software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satellite image data of Hangzhou city in 1985-2015.Ratio of land use type, land use dynamic degree, land use transfer matrix and cultivated-construction land coefficient were use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land use in Hangzhou city.1) The construction land progressivel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while the cultivated land decreases, and the water body and forest land are less volatile.2) Construction land and its transition degree increase, main source is cultivated land.Cultivated land and its transition degree decrease, main source is forest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The main source and direction of forest land and water body are construction land.3) The process of land urbanization in eight districts has a time-series distinction, which can be well reflected by the cultivated-construction landcoefficient.4) Shangcheng, Xiacheng and Gongshu District are in the equilibrium stage.Jianggan, Binjiang and Xihu District are in the stabilization stage.Xiaoshan and Yuhang District are in the transition stage.【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年(卷),期】2017(051)007【总页数】13页(P1462-1474)【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监督分类;土地城市化;耕建系数【作者】杨杨帆;金平斌;朱鑫宇【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杭州 31005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2城市化在物理空间上的表现是强烈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及其协同效应带动了城乡地域土地供需状况、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功能结构、权属关系等全方位的土地属性变化.可以说,城市化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利用变化最直接的驱动力[1].中国自改革开放至今的30余年间,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地域、不同要素和不同时间段上存在显著差异.陈明星等[2]从人口、经济、土地、社会4个方面对1981~2006年的中国城市化进行综合测度之后发现,土地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前期和后期的增速差异最显著,自1996年以来土地城市化飞速发展,成为城市化综合水平升高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对于科学指导中国城市化建设、协调人多地少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土地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化驱动力这3个方面[1].在城市化对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影响的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的城乡结合部以及城市边缘区[3-4].如岳文泽等[5]分析了杭州市城市扩张的空间模式.在研究的技术手段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综合应用“3S”技术进行城市空间的研究[6-12].徐丽华等[13]通过遥感影像监督分类,对杭州市较短时期内近15年的综合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研究.陈永林等[14]利用长沙市遥感影像,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总体而言,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从时间上来看,缺少几十年大跨度的研究;从空间上来看,较多关注城市边缘区,缺少对中心和外围相互关系的研究;从研究对象上来看,缺少对单一城市不同区域的比较研究.杭州是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南翼中心城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杭州市土地利用情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杭州市辖八区具有鲜明的“圈层式”分布特征,即居于核心的“上城区“、“下城区”和“拱墅区”;中层的“西湖区”、“滨江区”和“江干区”以及外围的“萧山区”和“余杭区”.本文通过研究杭州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从30年的时间尺度上,还原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杭州市城市化进程.通过市辖八区土地利用情况的比较研究,分析处于不同圈层的8个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不同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特征;结合行政区划改革、城市规划思路转变等外因,研究各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城市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密切联系.1.1 数据来源选取浙江省杭州市所辖八区为研究对象,包含上城区、下城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江干区、萧山区以及余杭区,总面积为3 068 km2.以5年为间隔,等间距选择1985年、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作为研究时点,并选取相应年份的杭州市夏、秋季Landsat-TM影像,如表1所示.其中,1985和2005年影像不符合云量要求,分别改用1984年8月4日和2006年8月1日的影像作为代替;选取夏、秋季影像的原因是夏、秋季植被最茂盛,植被与建筑的识别度较高.本文先对杭州市区的历年Landsat-TM影像图进行辐射定标,然后进行大气校正和几何校正,再通过ArcGIS10.0软件,用杭州市行政区划的矢量图裁剪遥感影像.利用ENVI4.8软件中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影像进行监督分类.通过混淆矩阵对分类精度进行评价,总体精度达到99.702%,Kappa系数为0.993,分类结果达到该研究的需求.在对土地利用的研究上,学者们常将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规定的12大类土地利用类型,按照研究方法的不同以及实际问题对分类精度的要求进行归并[15-17].本文把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地覆盖分为4大类,分别是水体、建设用地、林地、耕地.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杭州市区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和城市社会经济变化,主要涉及到城市发展、建设用地和耕地的面积变化等.考虑到实际研究的需要,把面积不大、影响较小、在功能性质上接近的一些土地合并到4大类型里面.具体如表2所示.将分类后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导入ArcGIS进行矢量化处理,运用空间统计分析得到不同时间段各区土地利用地图,结果如图1所示.计算各类用地类型百分比及土地利用转移矩阵.1.2 研究方法1.2.1 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指某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情况.应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可以真实地反映区域土地利用/覆盖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剧烈程度.土地利用动态度是正数,表示该类土地面积增加,反之则表示面积减少.土地利用动态度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越剧烈,表达式为式中:K为研究时段内某一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度;Ua、Ub分别为研究期初及研究期末某一种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T为研究时段长,当T的时段设定为年时,K为该研究区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1.2.2 耕建系数杭州市八区各阶段的土地利用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新增耕地调研报告
新增耕地调研报告耕地调研报告一、引言耕地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对于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了解我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本次报告对耕地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向相关部门提供有关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二、调研内容1. 耕地分布我们首先调查了耕地分布情况。
通过遥感数据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地区,占据了全国有效耕地的大部分面积。
2. 耕地面积变化我们对我国耕地面积进行了统计。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
然而,这一变化趋势尚未对粮食生产能力产生重大影响。
3. 耕地质量评估耕地质量是农业生产能力的关键因素。
我们对耕地质量进行了评估。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耕地质量总体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贫瘠和酸碱化等。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
4. 耕地保护政策我们调查了我国的耕地保护政策。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耕地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加强了执法力度。
然而,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如政策执行不到位和监管不足等。
建议加强对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和监督,以提高耕地资源的保护水平。
三、调研结果分析1. 耕地分布的不均衡性耕地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而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耕地资源相对较少。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农业生产能力的差异,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耕地保护和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 耕地面积减少的压力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结构调整导致了耕地面积的减少。
虽然目前我国粮食产量尚未受到直接影响,但随着人口增加和农业需求的提高,耕地资源的持续减少将对未来的粮食安全产生潜在影响。
因此,加强耕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十分必要。
3. 耕地质量的问题土壤质量对于耕地的生产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虽然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的耕地质量总体较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特别是土壤贫瘠和酸碱化等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措施来提高耕地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 3 5 . 6 98 709 17 3 9 3 99 723 18 32.8 90 865 1 8 3 71 5l 9l 8 . 18 32 2 92 948 18 3 6 1 93 9 3. O 4 .0 29 O 49 6 5 7 40 8 8 1 5 9 47 0 5 6. 3 3 5 5 0 0 5.5 0. 1 7 1 43 l 0. 2 2 4 1 l 3 0 24 l 5 85 0. 3 5 1 1 95 0 3 1 1 67 9 0. 3 7 3 1 8 9 3 l 8 4 28 3 59 3. 37 0. 9 61 0 57 2 06 4l 063 6 0 2 5 9 .127 0 2 1 8 .l37 0 2 8 8 .258 0 2 7 7 .386 1 3 O 88 0 1 3l 8 8 _9 1 2 0 83 3 l l 8 89 7
95 0 9 O 0 8 0 5 80 0 75 0 7 0 0
少 约 04 % 9 8 至 2 0 年浙 江 省 城市 化 水平 与 耕 地面 积 变化 . 7 。1 7年 07
状 况 见表 l ,其变 化 曲线 如 图1 示 。 所
表1 17—0 7 9 8 2 0 年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和 耕地面积状况
65 0 60 0 55 0 0
总人 口 非农 人口 非农人 口 第一产业 占 非农产业 城市化水平 年末 实有 年份 占总人口 总生产总值 占总生产 ( 万人 ) ( 万人) 总值 的比 QO8 = 耕地面 积 比重:Q 的比重 1 重 0+. 2 ( l0 2 0 千公顷 )
0 2 6 9 .763 0 800 2 0 9
10.7 8 5 9 17 7 6 7l 15.3 7 3 5
14 3 7 4 9 l 3 4 76 7
17 年一 l9 年 间 ,y 2 7 . 6 1 6 . 5 ( 2 O 9 6 , 98 94 = 2 7 8 — 9 0 0 x R = . 2 7
积 的减 少 速 率变 慢 。作耕 地 面 积随 城 市化 水 平 变化 图 ,如 图2 所
示 ,可 以更 明显地 看 到耕 地面 积减 少 速率 放缓 。
图2 耕地面积变化和城 市水平之I 的关系 ' 4
例 , 浙江 省城 市 化 水 平 综合 指 数 从 1 7 年 的 2 . 3 增 长  ̄ 2 0 98 15 % U0 7
18 3 9 0 94 9 3. 9 18 4 2 . 6 95 095 18 4 7 . 96 0 0 07
1 8 4l .1 97 21 9 1 8 41 9 8 98 6 5
5 . 2 0. 4 1 l 67 6 1 2 5 6 4 1 0. 5 3 3 2 1 7 89 6 .8 52 8 0. 6 1 1 04 0
66 5 6 0 6 .2 82 4 0. 6 6 6 1 1 1 0 6 1 1 36 3
3. 23 2. 89 2 l 7
2. 63 2 54
0. 7 67 0. 1 71 0. 2 79
0. 7 73 076 4
0 2 9 2 .410 028 2 . 6 lI 0 2 4 2 .718
_ 观热 点 l 宏
4 6 9 3 万 , 其 中非 农 人 口l 3 1 1 万 , 非 农 人 口 占总 人 口 , 5. 4 ,5 .3
从图1 中可 以发 现 ,浙 江 省 城 市化 水 平 随 时 间基 本呈 线 性 增
加 , 耕地 面 积 一 开 始 随 时 间增 长 迅 速 减 少 ,在 1 9 年 后 耕地 面 95
Ur a ia in( ) b nz t o %
故 以1 9 年 为 限 ,分 两 段 对 1 7 年 一 2 0 年 间 的耕 地 面积 95 98 O7 ( )与城 市化 水 平 ( )进行 线 性 回归 分析 , 结果 如下 : Y x
3 ‘莹 09 . e 一6.3 x0. J ∞口36775n 817.8O 'J u ) 63 一 2l墨 。 1 ∞7 8e 3. 22 — 0. 8 67 0 464 2 6 3 1 66 8l . 0
的 比例 为 2 . 0 , 比 1 7 年 增 长 了 l. 6 百分 点 ,平 均 年 增 90% 98 75个
长率约 为3 1 。17 年浙江省非农产业G P .% 9 8 D 占总 G P 比重 为 D的 6 .% 1 9 ,而 在 2 0 年 这 一 数 值 达  ̄ 9 . % 增 长 了 3 . 个 百 分 07 I4 7 , ] 28 点 ,平 均 年 增 长 率 约 为 i 4 。 综 合 非 农 人 口 比例 和 非 农 G P .% D 比
年 的 4 . 4 ,增 长 了2 . 1 百 分 点 ,平 均年 增 长率 约 为 2 3 。 2 1% O6 个 . % 1 7 年末 ,浙 江 省 实有 耕地 面 积 1 3 ×1 3 m ,2 0 年末 减 少到 98 88 0h 07 1 9 . 4 0 h 0 来 减 少 了2 0 6 ×1 3 m ,平 均 每年 减 5 7 3 ×1 3 m ,3 年 4 . 6 0h
F 19 5 ,F . 5( , 5 = 8 .7 O0 1 1 )= . 4 45)
l8 4 0 8 99 288 1 9 4 3 91 90 2 4. l 9l 4 61 37 9 2 .
i9 4 8 92 2 5 9I 19 4 3 3 93 3l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