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变革最激烈、最深刻、最复杂的世纪。有亡族灭种的危机,有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奋斗,有面对前路的迷惘,有中西古今的论争,有破旧立新的建设与破坏,有引导社会发展的探求,有经济繁荣背后的尴尬,有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尚与迷失。为论述方便,笔者将20世纪中国文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01年―1945年,主要事件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抗日战争、延安新文化建设等;第二阶段是1945年―1978年,主要事件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第三阶段是1979年―2000年,主要事件有改革开放、文化热、市场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等。

本文将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反思相结合的方法,简要总结和反思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斗争走向共生。

一、从封闭向开放

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

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

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封闭的。恰恰相反,它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变革自身。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落后”了。以前的中华文化相对于“夷狄”文化是强势的,能够吸收和同化它们,而并不影响自身的强势地位,而现在的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外来文化,它的力量比我们强,内容又完全异质,中华文化很难再像对佛教那样吸收和同化,文化的自信心荡然无存。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内向、封闭和保守,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不能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障碍。无论情愿与否,中国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向变成外向,这一点,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

这一转向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把文化开放简单化为向西方学习,只学自以为好的东西,把西方的“好东西”与中国的“坏东西”对立起来,走向全盘西化。而一旦发现西方文化也有“坏东西”,或者学好东西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就开始怀疑西方文化本身,又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怀抱。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

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回国之后宣告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理性的破产,希望中国青年用自己的文化去救助西方人。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保守主义者们有感于西方“后现代”的困惑,又大谈儒家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补助作用。

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其原因很复杂,有政治经济的被迫封闭(西方封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片面化和简单化,有急于求成地“破旧立新”。这种以封闭的形式所达成的文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导致了严重的实践后果。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不过,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之处。比如文化上的崇洋媚外和极端民族主义并存,经济暴富心态与文化上的不自信,不能真正理解异质文化并与之交流沟通。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以及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要用

自信而宽容的心态,全球性的视野,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二、从保守走向创新

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面向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观念,但自明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主要特征为: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清朝统治者仍然把“变法”当作权宜之计。1901年1月29日,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声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

而非想象的。”有学者概括为“从长老型文化走向青春型文化”。“长老型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必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而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1]五四新文化带有很强的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它虽然开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变革,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集中于封建礼教)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集中于民主与科学)都不太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后来传统文化的断裂,以及学习西方文化的简单化和实用化。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不过,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在“标新立异”与因循守旧中走极端,官本位、裙带关系、封建迷信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仍然广泛存在。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创造中国的新文化。

保守与创新并不是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没有对基本价值的保守,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在传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