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
中国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国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而丰富多彩的历程,历经几千年的时间,见证了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演变与变革,也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一、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的历史远古时代,中国的祖先在大地上劳作繁衍,形成了原始社会,这是中华民族最初的形态。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我国历史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部族,如鲜卑族、汉族、蒙古族、回族等等。
这些部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断的迁徙、战争、民族融合与冲突,逐渐走向了中华民族的形态。
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时期,部落联盟的形成开始逐渐提高了中国部族间的认同度。
周朝的“诸侯割据”与“宗法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政治上的统一和社会上的大一统气氛。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强国逐渐形成,如秦国、赵国、齐国等等。
这些强国的形成不仅刺激了普通百姓搜求国家统一的意愿,也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催生。
中国民族的一些基本文化元素如“礼乐制度”、“先贤崇拜”、“春秋越国之疑”等,也同样随着这个时期慢慢形成。
到了秦朝,中国首开皇帝制度之先例。
秦朝不仅实现了对六国的统一,制定了一套统一的法律制度,而且开始建立了统一的文字和货币标准。
这些制度的出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华民族对国家统一的认同度和民族认同感,为民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从汉唐到明清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汉朝、唐朝、明朝、清朝都是较为繁荣和高峰的时期。
在这些朝代中,中国民族在文化、生活、科技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汉唐时期,随着汉族占据中心地位,汉族文化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在唐朝尤其得到推广和发扬,唐朝诗歌、神话、科技都走向他国并成为了亚洲文化的重要组成。
这种发展结果对中国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的强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中国,是一个相对开明和发达的时期。
此时期的社会运行比较稳定,有非常多的文艺和科技成果,从板画到碰金纸都有精良的制作,其中不乏出现了李时中、顾炎武等知名历史学家和思想家。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史进程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为悠久、最为灿烂的文化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不断地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使得中华文化不仅深刻影响了东亚地区,还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历程,并探究了其中的深刻意义。
一、中国文化的输出始于汉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早的文化输出是发生在汉代。
公元前202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创了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的外交联系和经济往来。
此后,大量的汉族移民和商人涌向中亚和印度洋地区,催生了中亚和南亚地区的汉传佛教和中华文明的传播。
从此,中原文化开始渗透到亚洲大陆各地,并与本地文化深度融合。
二、唐宋时期大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唐代是文化输出的鼎盛时期。
中国的长安曾经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数十个国家的商人、使者都聚集在这里。
唐朝的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进步、文化发达,为中国文化输出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政治前提。
唐代的文化输出是多方面的,包括佛教、诗歌、绘画等。
唐朝大量的佛经翻译和佛教形成了汉传佛教的主流,对日本、朝鲜、越南、印尼等国家形成强烈的宗教影响。
唐代的诗人们以李白、杜甫为代表,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瑰宝。
唐朝的绘画也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受到广泛的欣赏与借鉴。
宋代是继唐代之后中国文化输出的又一高峰期。
在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运输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促进了中华文明向南洋地区的输出。
同时,北宋的科技和文化也在东北亚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
南宋的第一代皇帝赵构就曾写信给金国的祖宗完颜亮,表示:“中华文化流放海外,心甘情愿”这种自信,更加坚定了中华文化的输出。
三、近代中华文化的输出达到新的高度18世纪至20世纪初,中国的文化输出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度。
清朝的“岛国政策”使得中华文化不仅能够传遍东亚地区,还进一步输出到欧美、澳洲等西方国家。
在此期间,孔子学院的设立、中国画的引进、茶文化的推广、武术的散播等一系列活动,呈现出中华文化输出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作者:林丹来源:《文化软实力》2017年第02期[提要]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是一脉相承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古典文化是由先秦至清代前中期的文化集成,核心价值观包括天人合一、爱国主义、以人为本与知行合一,奠定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
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西方文化渐次传入,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近代文化转型时期,终形成“冲突.反应”型的近代文化形态,核心价值观包括经世致用、以人为本与兼收并蓄。
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蕴含世界理念的现代中华文化基本走向,核心价值观为世界精神、天人合一和多元互补。
当代社会的统一共识建立在社会制度和个人行为规范基础之上,据此,涵养平等原则的中华文化未来发展趋势,不仅落实在基本的生存层次,还向更高层次开放,并通过伦理规范反映出来。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世界理念;平等原则[作者简介] 林丹:法学博士,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哲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化哲学研究。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1889-1975)在其著作《历史研究》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历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6.中提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持续了近六千年,出现过二十多个文明形态。
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玛雅文明等文明或者已经消失,或者停止发展,奄奄一息;现存最强势的文明之一就有中华文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的连贯性,尽管其间不断涌入陈寅恪所言的“种族的新血”,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阶段,中华古典文化是由先秦至清代前中期的文化集成,奠定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基础,为中华文化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进道路。
第二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西方文化渐次传入,中西文化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近代文化转型时期,终形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近代文化形态。
20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缘由
20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缘由20世纪初,中国正面临着危机重重的局面。
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国民经济落后,国家面临外来侵略和分裂的威胁。
这种局面下,文艺复兴成为了一股热潮。
20世纪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缘由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中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思想启示。
一、传统文化的困局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
然而,19世纪的鸦片战争打破了这种稳定局面,中国成为了殖民势力的玩物。
清朝政府的封建专制和对西方知识的排斥,加剧了中国的困境。
这一时期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反传统思潮,近代思想的引入和儒家经学的批判成为了中国文化革命各学派的共同特点。
在中国文化领域内,新文化运动是最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和思想借鉴的历史事件之一。
由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担任其代表人物,它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转型产生了深刻影响。
新文化运动主张实用主义和倡导现代科学文化,它挑战了中国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思想,并敦促中国人以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他们世界的未来方向。
二、现代文化的契机20世纪初,近代文化浪潮袭来。
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人民不断地接触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各种方面。
对于年轻的知识分子们来说,这种新的文化索引明显地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尤其是西方的现代主义文艺运动,带给了中国文化界一部分思想启示,它挑战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僵化的主流思维,发掘了那些先锋思想和艺术风格。
这时期的文化运动其实是一个走向自由的历程。
它使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变得更加开放和富有创造性。
文化运动还使广大民众的思想觉悟提高。
不断有具有激进思想的作品横空出世,不断召唤和与社会现实的直接连结,不断促使当时的中国文学,艺术、音乐等文艺门类各自进步促进,中国文艺复兴可谓是出现了一点眉目。
三、历史的变迁20世纪的中国对于文艺的运动和发展注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中国在过去的多年里尽管一直在经历着巨大的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但始终不曾停止对于文学艺术的关注和探究。
走向文化综合_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 走向文化综合——20世纪40年代中国文学概观施战军20世纪的中国文学步入40年代,也就走向了文化综合时期。
30年代后半期,民族战争的烽火燃烧着中国大地,救亡图存的历史责任高于一切,有着清醒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思想的文学家都随着救亡战争的鼓点用作品展示自己良知的心跳。
随着抗战速胜喧嚷的消寂,文学开始沉潜下来,接通文化启蒙的企望和实现文化再造的意愿,在创作中开始有了自觉的表现。
一、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向生命哲学突进这一时期的作家们力求站在新的制高点上展示人类心灵的丰富性,使文学由笼统的“为人生”发展深化到对于生命存在的专注,从而突破了五四文学模式,具有较为鲜明的“为人类”的性质。
这期间,巴金的《憩园》、《寒夜》,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钱钟书的《围城》以及徐、无名氏、张爱玲等人的都市文学作品,在深重博大的背景之中,活动的几乎全是小人物,不再像五四文学创作中重视与主体对应形象充满激情的塑造,而是专注于人类的生存,并尽量作出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相对拉开了创作主体与历史的距离。
此时的巴金摆脱了青春激情的表述,由“青年的巴金”向“中年的巴金”迈进,无论是继续写旧家庭没落状况,还是描摹抗战时期的现实,都是没有英雄的凡人琐事,是一群带着“血和痰”的“萎顿生命”;老舍的创作对于小市民的描写则充满反思意味,“国民性”问题又被重提;曹禺的《北京人》意在对整个封建文化传统作总清算,通过主要人物愫芳、曾文清的内心冲突,寄托了作者在冷酷恶浊的环境中,对生活意义的坚忍追索,表现民族精神的沉寂与再生;钱钟生的创作将人类普遍的生存困境加以现代哲学的感悟,却带有超然物外的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贵族气,两者错综统一于作品之中,这种奇妙的结缘可以看做是多种文化因素综合融通的一种表征,突出地展示了一类知识分子对于自身乃至人类生存的思考。
这一时期,最生动地体现走向文化综合这样一种“先锋性”追求的,是向生命哲学层面突进这一翼,其主要创作力量,是以现代主义为基本特色的作家流派,代表作家是徐、无名氏、张爱玲等。
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内容提要〕世界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时期。
20世纪以来,世界各种文化纷纷在中国亮相。
中国文化先后出现了五种主要范式:“中体西用”范式,“全盘西化”范式,前苏联的马克思主义范式,“文化大革命”中的“文化专政论”范式,“综合创新”范式。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新世纪伊始,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主导多元,综合创新。
呈现这种态势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主导多元文化双向互动综合创新的过程。
〔关键词〕中国文化发展态势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当今世界已进入了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
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变革的社会转型时期。
自上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化的舞台,五彩缤纷,世界各种文化竞相纷呈。
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文化,佛教文化,儒、道、释文化,无不登台亮相。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无政府主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各种不同性质、色调的主义、理论、学说、思想和主张,都在顽强地表现自己,争夺和占领阵地,尽力扩大自己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是什么?这不仅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普遍关心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想围绕这个中心命题,重点谈谈当代中国文化曾经出现的几种主要范式和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问题。
由于水平所限,自己的看法是否得当,还希国内外专家、学者批评教正。
一中国现代文化的起始,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
1840年英国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迅速解体,逐渐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的失败,敲响了封建主义文化的丧钟,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民的觉醒。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救亡与图存成了全民族的头等大事。
无数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在各个战线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了前赴后继的顽强斗争。
恩格斯在1857年就科学地预见到:“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世纪的曙光。
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
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和社会变革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时期。
一方面,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内部也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这些变革体现在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
本文将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些变革的源起、过程和影响。
一、政治变革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社会。
武昌起义的爆发使得清王朝的统治力量瞬间崩溃,让中国面临政治权力真空的局面。
此后,在各种思想潮流和政治派别的互相斗争中,中国经历了民主派与封建派、左派与右派、军阀与政治家等各种政治力量的交替。
在政治思潮上,主张变革和改革的思想逐渐升温。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以及“民主共和国”的理念,成为了思想的代表;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也在不同的领域发表了大量的思想文章,呼吁改革。
在政治实践中,士大夫、商人、工人和农民等各个群体都进入了政治舞台,希望通过斗争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
而各种派别斗争不断,往往以暴力和战争为手段。
这种政治局面的动荡,也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二、文化变革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仍然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也迎来了一次文化复兴的浪潮,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许多文化名流。
在文学领域,鲁迅、茅盾等人提出了“白话文运动”理念,试图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经典文化。
在艺术领域,中国美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西山、森美、赵少昂等画家提出了“新文化美术运动”的理念,试图将中国画融入到西方艺术的形式结构中;同时,戏曲、音乐等古老文化也迎来了一次复兴。
三、经济变革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严重落后,而外国列强在中国的殖民和掠夺也不断加剧。
先进生产方式的运用促使中国产业和技术水平的发展。
铁路、电力、矿产等行业的发展和士绅商人的崛起,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转型。
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世界贸易大幅减少,中国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使中国经济非常有活力。
结合中国文化史,论述文化变迁的原因,进程及结果。
结合中国文化史,论述文化变迁的原因,进程及结果。
答:文化变迁的主要机制包括创新、传播、涵化。
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观念模式的改变总是引发文化的变迁。
文化的变迁是一个长时期的、适应性的、多线性的变化过程,是从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开始,进而促发文化内部的持续改变,最终使得社会趋于新的均衡状态。
20世纪以来,国际舞台上涌现出大量的新兴民族国家,而西方的殖民霸权式微,使得世界上众多民族文化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各民族为捍卫其自身利益而高举的旗帜。
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文化民族主义也会走向极端,成为民族冲突的背景和缘由。
因民族文化冲突而引发的世界民族问题热点,已给各国、各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启迪和警示,值得人们认真思考和应对。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的转型“新文化”指的是20世纪初期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思想文化运动,旨在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和西化。
这一运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冲突,从而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重大转型。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新文化运动始于20世纪初期,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革时期。
中国人希望从封建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从传统文化向西方文化转型。
同时,一些新思想、新观念也开始兴起,如科学、民主、人权、自由等。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张新文化运动发起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需要摆脱束缚,向西方学习。
他们在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主张:1.文学要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现代化。
2.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要体现人民的利益。
3.哲学要“实用主义”,不仅要思考问题,更要解决问题。
4.历史要解放思想,要站在现代的角度看待过去。
三、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力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社会变革的需要,而二则是新思潮的兴起。
1.社会变革的需要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的阶段,需要从封建向现代转型,需要学习西方文化,需要创造新的社会制度。
新文化运动正是在这个时期兴起的。
2.新思潮的兴起一系列新思想、新观念在中国兴起,如科学、民主、人权、自由、人本主义等,推动了思想文化界的变革。
这些新思潮的兴起直接影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传统进行了一系列的转型,包括对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方面的转型。
1.文学的转型新文化运动提出了一系列的文学主张,如文学要走向现代化、文学要为人民服务、文学要表现时代和人民、文学要注重表现个性和情感等,这些主张直接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学的观念和表现方式。
梁启超、鲁迅等作家开创了现代文学,以“百年孤独”为代表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承继了这一传统。
2.艺术的转型新文化运动提出艺术要“为人民服务”的主张,强调艺术作品要体现人民的利益,表现人民的需求和愿望。
这一思想推动了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
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
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政治控制体系的变化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从100多年以前开始的。
1840年以后,中国就开始了这一艰难的历程。
但是,一直到1978年以前,都还只是为现代化提供某些条件和基础,而没有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
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则是从1978年以后开始的。
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多元文化、开放社会。
而中国在1978年以前的情况则与此完全相反,是计划经济、权威政治、人治国家、单一文化、封闭社会。
因此向现代化的转变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根本性的转变。
这一转变过程先后在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逐渐地展开,从而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和继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弄清楚这些变化的状况及其发展的脉络,对于今后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如何走得更好,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这个过程是从经济生活中开始的,尤其是从经济生活的最深刻的层次即社会利益结构的大变动开始的。
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结构以1978年为界限,前后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在许多文章中做过阐述,这里可以简单地说一说。
在1978年以前的30年间,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是一种整体性的利益结构。
这个利益结构的基本特点是:个体利益绝对地服从整体的利益,同时,个体之间在国家的控制与调节之下,实现平均化。
而整体利益实际上是由几个大的板块构成的,即: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
所谓利益的平均化则是在各个板块内部实现的。
在这种利益结构中,国家所有制以及从属于国家所有制的集体所有制构成了人们追求利益的唯一源泉,离开了这个唯一的利益源泉,人们就会丧失一切利益,从而失去生存的条件。
为了维持这个整体性的利益结构,国家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意识形态的力量和手段对个人利益进行压制,使人们逐渐忘掉了个人利益,从而使社会处于失去动力的状态。
再加上文革的破坏,便使国民经济衰落到崩溃的边缘。
这便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动因。
因而,改革开放以后的首先也是最大的变革就是社会利益关系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论争及历史性转型
20世纪40年代中国社会的文化论争及历史性转型作者:张颖来源:《理论导刊》2010年第02期摘要: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最终做出抉择的十年。
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提出了自己的文化重建模式。
伴随着军事上的凯歌行进,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轮廓渐显,成为20世纪下半叶中国的主导性思想文化,完成了40年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转型。
关键词:四十年代:中国社会:文化论争;文化转型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0)02-0105-02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社会风云突变、各种思潮异彩纷呈并做出最终抉择的十年。
这十年内,国民党蒋介石政府、自由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者分别提出了各自的文化重建模式并进行了激烈论争。
伴随着军事上的凯歌行进,中共所坚持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轮廓渐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价值取向逐渐深入人心。
中共新民主主义文化不仅是对广大中下层民众的近代启蒙和马克思主义动员教育,更是对未来社会文化取向的厘定,完成了中国文化的重大转型。
一、国民党蒋介石专制文化的重建与“尊孔”复古老调的重弹“西安事变”之后,蒋介石国民党当局利用民族主义高涨之机。
在整个40年代的思想文化领域内连续掀起复古和反共运动。
妄图建立绝对权威的专制文化模式,以维护其独裁统治。
出于专制独裁、权威主义的需要,蒋介石以孙中山的正统继承者自居,大肆歪曲孙中山的文化主张。
重建起自己的一套“力行哲学”体系。
用所谓的“良知”、“知难行易”和“诚”的唯心哲学来蒙骗和愚弄民众。
企图通过对传统思想的变形解读来树立一种文化范式,完成其专制文化的重建。
一方面,继续宣扬儒家的“忠孝仁义”等传统道德,提出了所谓的“伦理建设”,即恢复中国固有的德性,恢复“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八德和“礼义廉耻”四维。
在1943年,他抛出了《中国之命运》一书,要求国人领悟“行易哲学,一致起而力行”,极力美化传统伦理哲学,宣称:“我们中国古来的伦理哲学,对于人类社会相系相维之道,有详密精深的研究。
20世纪中国的变革与中国现代历史的流变
20世纪中国的变革与中国现代历史的流变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随着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的发展,中国各个领域都经历了巨大变化。
这些变化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等方面,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流变。
一、政治变革20世纪初期,中国政治局面混乱,清朝政府无力应对内忧外患,国土疆域不断缩小。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但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等方面的混乱和动荡,国家局势未能得到有效改变。
1927年至1949年,中国经历了国内战争的时期,国共两党长期进行激烈的斗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二、经济变革20世纪初,中国经济被列强殖民和不平等条约所束缚,是一个被逐渐边缘化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期间,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经济受到了极大的破坏。
1949年后,中国政府全面实行计划经济,推动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又经历了又一次大爆发。
三、文化变革20世纪初,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文化逐渐异化。
从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的文化遭受了巨大的破坏,很多文化人士遭到了残酷的迫害和折磨。
1949年后,中国政府推动了巨大的文化变革,推广文盲扫除、普及教育和美术等各种形式的文明活动。
中国的文化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国际化。
四、思想变革20世纪初,中国的思想主导是传统儒家思想,对西方现代文明缺乏足够的认知。
但是,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带来了新的思想火花。
1949年后,中国政府全面实行计划经济,对社会、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规划和管控,使得思想方面的逗留非常有限。
改革开放后,中国思想出现了极大的变化,在西方思想文化的滋润下,中国思想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化。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指20世纪以来,在中国大陆出现并发展的文学作品,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演变。
这篇文章将深入探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与趋势,包括其表现形式、主题内容以及未来发展的走向。
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表现形式多样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诗、词、曲、文言文等形式,而是涌现出了小说、散文、戏剧、影视剧等多种文学形式。
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丰富多样,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多样化的主题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题内容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爱情、家国情怀、历史题材依然是文学中的重要主题,但同时也出现了关注社会问题、环境问题、人性探讨等新的主题内容。
这些主题反映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三、批判性思考与独立精神的崛起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批判性思考和独立精神逐渐崛起。
作家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审美标准,通过批判性的写作风格和独立的思想表达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他们敢于挑战权威,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更为真实的世界。
四、关注个体价值的彰显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越来越多的作品关注个体价值的彰显。
在追求个性、自由和独立的当下,作家们通过刻画个体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示了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这种关注个体价值的倾向,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更加真实和生动。
五、文学大众化与多元化并存中国现当代文学在大众化和多元化之间取得了平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文学,而作家们也积极运用大众化的方式来传播文学作品,比如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渠道。
与此同时,作家们也在追求多元化,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文学形态和风格。
中国现当代文学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阶段,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值得我们期待。
在信息时代的冲击下,中国文学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吸收外来文化元素并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
20世纪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变化
20世纪后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变化第一章民族文化的复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开始了全面的现代化建设。
然而,这种现代化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变化,更是文化和思想上的颠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了一场民族文化的大复兴,这场复兴影响深远,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1.1 文化自信的崛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逐渐由封闭向开放转变,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的不同。
中国人开始更加自信地看待自己的文化,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也越来越重视。
1982年,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理念,这是一种表达自豪的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上的态度,更是一种历史上的责任和担当。
1.2 民族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中国开始了对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许多民族文化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开始得到更多的重视,民间艺术也得到了更多的展示和发扬。
传统文学、音乐等方面的学术研究也随之兴起。
同时,在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中,一些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
例如,中华书局荐读的《红楼梦》中注明“本书梦似人初醒,文如人未肯归。
故吾人之所以治学,求其真理者,求其意义者,究其创作精髓者,皆当深入小说之魂、神、意中”,这标志着对红楼梦的注释正式步入了精神本源、文学意义、美学观念等方面的解读。
1.3 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民族文化的复兴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更是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接触与交流日益频繁,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流行音乐、电影、艺术、科学等等。
这种西方和东方文化的融合也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第二章文艺表达的突破与变革近代以来,中国文艺表达方式一直受到官方的控制和限制。
文革期间,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更是被彻底打断。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中国文化艺术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
2.1 文艺的多元性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的文艺创作和表达方式变得更为自由和多元化。
20世纪新文化运动
第三节二十世纪的新文化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构成了中国文化由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必然一环。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有著名论断:“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
当时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文化革命的两大旗帜,立下了伟大的功劳。
”在新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毛泽东一面领导着民族革命战争,一面关注着中国文化建设问题。
在《新民主主义论》等光辉著作中,毛泽东将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提出了构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总任务。
他指出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是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63 页。
)特别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了如何建设中国的新文化等一些重大问题,《讲话》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最集中、最系统的体现,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文艺理论格局和新时期文坛光怪陆离的现实,我们深刻认识到,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仍然有其不容忽视的当代意义。
关于《讲话》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了文艺服务对象的问题。
强调文艺的人民性是毛泽东文艺思想中贯穿始终的一个基本观点。
早在少年时代,毛泽东在读一些旧小说时就曾发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大部分旧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帝王将相、圣贤君子、英雄豪杰,而没有占多数的人民群众呢?这种疑问可以说是毛泽东注重文艺人民性的最初萌芽。
随着思想的成熟和世界观的确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形成之后,毛泽东对这一间题有了更清醒而系统的阐述。
1938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就曾指出:新文化应具有新鲜活泼、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又提出中国文化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在《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毛泽东更直接地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在旧戏舞台上(在一切离开人民的旧文学旧艺术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这种历史的颠倒,现在由你们再颠倒过来”,“你们做了很好的工作”。
文化激进主义总结
文化激进主义总结一、文化激进主义内涵界定文化激进主义是以反对传统和学习西方为基本观点的。
但是不同学者在这个基础上对文化激进主义又有不同的定义,包括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激进主义除了反对传统和学习西方外,还必须是同政治激进主义相关联的,即是将思想观念与学术文化作为政治与社会改革的工具,并且把这个作为鉴定的根本标準。
主要以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胡伟希、副教授田薇为代表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文化激进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要求全盘吸收西方文化,力图使中国文化发生一场全面革命,用西方先进文化取代传统文化。
主要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克峰为代表。
***、林毓生、郑敏等学者也持此观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文化激进主义是反对传统文化和学习西方文化,并没有要求彻底反对传统文化和全盘学习西方文化。
尤其主张反对儒学文化,因为其反映了**主义和王权政治的需要,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必须全部抛弃,代之以全新的现代思想和伦理精神,并且利用西方文化破除其在中国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主要以黑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柴文华为代表,他认为文化激进主义主要是指西化主义和反传统主义,但由于西化和反传统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萌芽的激进主义、温和的激进主义和典型的激进主义。
我比较赞同第二种看法。
所谓激进,即急于变革和进取。
像在第三种观点中提到的萌芽的激进主义和温和的激进主义并不是真正的激进主义。
再在激进前加上文化的限制,则表明应该是在文化领域的激进主义,虽然文化与政治密不可分,可能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但是文化激进主义首先应该先是文化领域里的激进主义,所以我也不赞同第一种观点。
二、文化激进主义起源和历史发展脉络第一种观点***、李泽厚、姜义华等多位学者把文化激进主义思潮的源头追溯至19 世纪末的戊戌维新运动。
***指出:“从思想史的各阶段说,由戊戌政变、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运动,激进主义一浪高于一浪,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姜义华在与***进行商榷的文章中,实际上也把文化激进主义思潮追溯至戊戌时期,他认为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百年来社会大变动的一对双生子。
课题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一)
课题20世纪初至20世纪末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一)教学目的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新时期的理论探索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学生认识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时间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3、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教育家的奉献、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教学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建国以来的科技、文艺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
双百方针出台的背景。
教学时间第周星期第节教学过程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板书、讲解法、讲述法)1、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已经具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政治条件: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和工人运动深入发展,提高了阶级基础。
(2)客观上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最尖锐的国家之一,中国民主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这样一种先进的思想指导;(3)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他在这些文章中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3、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传播。
①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后,李大钊为《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登了《马克思学说》《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宣传马克思主义。
他还发表了一篇两万多字的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篇文章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中国文化的基本走向20世纪是中国文化变革最激烈、最深刻、最复杂的世纪。
有亡族灭种的危机,有救亡图存的呐喊与奋斗,有面对前路的迷惘,有中西古今的论争,有破旧立新的建设与破坏,有引导社会发展的探求,有经济繁荣背后的尴尬,有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尚与迷失。
为论述方便,笔者将20世纪中国文化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是1901年―1945年,主要事件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科玄论战、抗日战争、延安新文化建设等;第二阶段是1945年―1978年,主要事件有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等;第三阶段是1979年―2000年,主要事件有改革开放、文化热、市场经济、全球化与网络化等。
本文将运用历史考察和哲学反思相结合的方法,简要总结和反思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斗争走向共生。
一、从封闭向开放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
总体上讲,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封闭的。
恰恰相反,它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变革自身。
然而,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坚船利炮面前,中国“落后”了。
以前的中华文化相对于“夷狄”文化是强势的,能够吸收和同化它们,而并不影响自身的强势地位,而现在的西方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外来文化,它的力量比我们强,内容又完全异质,中华文化很难再像对佛教那样吸收和同化,文化的自信心荡然无存。
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内向、封闭和保守,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不能抵御外来文化的冲击,成为实现现代化的障碍。
无论情愿与否,中国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内向变成外向,这一点,成为当时绝大多数有识之士的共识。
这一转向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把文化开放简单化为向西方学习,只学自以为好的东西,把西方的“好东西”与中国的“坏东西”对立起来,走向全盘西化。
而一旦发现西方文化也有“坏东西”,或者学好东西没有得到期望的效果,就开始怀疑西方文化本身,又回归到传统文化的怀抱。
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回国之后宣告西方物质文明与科学理性的破产,希望中国青年用自己的文化去救助西方人。
20世纪80年代后,文化保守主义者们有感于西方“后现代”的困惑,又大谈儒家文化对西方文化的补助作用。
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
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
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
其原因很复杂,有政治经济的被迫封闭(西方封锁),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片面化和简单化,有急于求成地“破旧立新”。
这种以封闭的形式所达成的文化开放,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导致了严重的实践后果。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
不过,仍然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之处。
比如文化上的崇洋媚外和极端民族主义并存,经济暴富心态与文化上的不自信,不能真正理解异质文化并与之交流沟通。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以及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
要用自信而宽容的心态,全球性的视野,善于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勇于改正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二、从保守走向创新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面向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
虽然中国古代也有“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观念,但自明代至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
主要特征为: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
就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清朝统治者仍然把“变法”当作权宜之计。
1901年1月29日,清廷下诏“变法”,实行“新政”,声称:“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月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有学者概括为“从长老型文化走向青春型文化”。
“长老型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必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而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
”[1]五四新文化带有很强的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它虽然开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变革,但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集中于封建礼教)和对西方文化的引进(集中于民主与科学)都不太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后来传统文化的断裂,以及学习西方文化的简单化和实用化。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不过,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如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文化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在“标新立异”与因循守旧中走极端,官本位、裙带关系、封建迷信等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仍然广泛存在。
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勇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创造中国的新文化。
保守与创新并不是两极对立、非此即彼的。
没有对基本价值的保守,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在传统基础上的变革创新,文化就会陷入守旧和僵化。
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区别不在于反不反传统,要不要创新,而是创新的方向、方法、程度不同,一个要“改良”,一个要“革命”。
文化保守主义从“中体西用派”发展到现代新儒家,越来越致力于固守传统与创新变革的统一。
“真正的保守,就是切实而落于实践的创新。
”[2]文化激进主义也认识到以革命的方式求创新往往带来社会和文化的剧烈动荡,不利于文化的发展,需要发扬民族传统。
三、从精英走向大众在文化主体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所谓“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要理解这一走向,必须认识中国文化在空间层面的三大形态: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主流文化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精英文化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
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士”,其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精英文化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产生的,以大众为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和消费的文化,其特征有市场化、世俗化、娱乐化、平面化、形象化等。
有学者用两个“文化等腰三角形”来形象地描述改革开放前后三者的关系。
改革开放前,“最顶端正是‘革命’背景下的主流文化,两底端分别是被主流文化改造过的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
改革开放后,“最顶端正是‘建设’背景下的大众文化,两底端则分别是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3]。
在第一阶段,精英主导,大众顺从。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科玄论战中,知识分子认识到文化向民众普及的重要性,但他们仍站在精英立场上去“启蒙”和“教化”民众,文化的开放与变革并没有落实到大多数民众身上。
后来,他们发现,思想和文化的启蒙只有与救国救民的政治行动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社会作用,于是,《新青年》从文化精英刊物变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陈独秀等人从思想启蒙转向政治行动。
在第二阶段,在政治精英主导下,文化精英与大众一起参与文化建设。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它要求文化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更加自觉地推进文化向大众的普及。
但普及的内容简单化和庸俗化,普及的手段单一化和粗暴化。
精英文化借助于主流文化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必然要付出被后者改造的代价,二者的冲突时隐时现。
第三阶段,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精英文化在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创新,西方文化的引进与吸收,社会发展的人文反思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它受到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倾向:(1)在精神价值上,趋向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淡化了形而上的人文关怀。
(2)在社会角色上,知识分子出现分化:一部分融入大众化市场化的潮流,与经济精英结盟;一部分进入体制内,与政治精英结盟;一部分退守书斋和学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得其乐。
很多人都主动或被迫地放弃了本应承担的道义、良知和责任,以及反省和批判精神,或者不关心社会现实,或者名为“公共利益”代言,实为特殊利益集团服务。
(3)在文化成果上,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文化成果数量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4)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在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隔膜和裂痕。
大众文化的迅速成长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了大众个性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
中国文化的主体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转向大多数人,网络文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知识和信息的垄断和霸权被打破,精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化贵族,大众也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开始说话了,并且互相交流共享。
精英与大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精英不再局限于专业知识分子,任何人只要有独立的思想并与他人交流,就能成为思想精英,而知识分子在消费大众文化时也成为“大众”之一。
只要比较一下搜索引擎与图书馆、电邮与传统信件、新闻网站与报纸电视、网络论坛与学术会议、博客与著作出版之间的差别,就能深刻体会到信息网络给文化带来的革命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