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_空间中的平行垂直证明教学课件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1.2教学课件-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平行直线2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2-1.2教学课件-空间中的平行关系:平行直线2

互相平行。(通常称为空间平行线
的传递性)
a
b
c
若a// b,b// c,则a//c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教学过程
探索合作
问题5:刚才的折纸中,两个角是否相等?能从平 移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结论吗?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 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A
分析 为证明BAC B1 A1C1,我们构造两个全 等三角形, 使BAC与B1 A1C1 是它们的对应角。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教学过程
探索合作
证 分别在BAC和B1 A1C1的两
边上截取AD A1 D1 , AE A1 E1 ,
平行是立体几何中两大基本关系之一。而“线线 平行”又是“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知识基础, 对它的研究将为今后学习提供思路和方法,从而形成空 间平行的知识体系。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教材与学情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的内容,在立体几何的学习中起着承前启 后的作用。一方面是巩固前面学习过的平面的基本 性质,形成对平面完整地、系统地认识;另一方面 为后续课程中的一些内容提供平移的理论依据,如 求各种“空间角”与“距离”等,从而为学习好立 体几何打下坚实的基础。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教法与学法
“支架式” 自主探究 教学模式 合作交流
教法
学法
教法选择,学法指导
Network Optimization Expert Team
教学过程
搭脚手架 进入情景 探索合作 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课件 用空间向量表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和夹角

高中数学课件 用空间向量表示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垂直和夹角

探究3:夹角 (0 )
2
线线夹角 l, m的夹角为,cos
|
a
b|
| a || b |
线面夹角
l , 的夹角为,
sin
|au|
| a|| u |
面面夹角
, 的夹角为,cos
|uv |
| u || v |
三、简单应用
练习1:设直线l,m的方向向量分别 为 a,b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
l,m的位置关系:
(3)u
(2,3,5),v
(3,1,4)
四、课堂小结
1、点、直线、平面的位置的向量表示
2、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的 向量表示
五、作业 1、预习课本114-119的例题 2、第二课堂84前的练习
lm
l
//
m
a //
b
a
b
l
l
//
a
u
a
u
0
//
u //
v
u
v
l
m
(1)a (2,1,2), b (6,3,6)
(2)a
(1,2,2),
b
(2,3,2)
(3)a
(0,0,1),
b
(0,0,3)
练习2:设平面, 的法向量分别
为 u,v ,根据下列条件判
断 , 的位置关系:
(1)u
(2,2,5),v
(6,4,4)
(2)u (1,2,2),v (2,4,4)
点O和 a、b 不仅可以确定平面
的位置,还可以具体表示出 内的任
意一点P。
平面
法向量:若
a
,则
a叫做平面
的法向量。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

3.[变条件]本例中的条件“AE⊥PB 于点 E, AF⊥PC 于点 F”,改为“E,F 分别是 AB, PC 的中点,PA=AD”,其他条件不变,求证: EF⊥平面 PCD.
证明:取 PD 的中点 G,连接 AG,FG. 因为 G,F 分别是 PD,PC 的中点, 所以 GF═∥12CD,又 AE═ ∥12CD,所以 GF═ ∥AE, 所以四边形 AEFG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G∥EF. 因为 PA=AD,G 是 PD 的中点, 所以 AG⊥PD,所以 EF⊥PD, 易知 CD⊥平面 PAD,AG⊂平面 PAD, 所以 CD⊥AG,所以 EF⊥CD. 因为 PD∩CD=D,所以 EF⊥平面 PCD.
8.6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 第1课时直线与直线垂直、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及判定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会用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
直观想象、逻辑
异面直线所成的 定义,找出或作出异面直线
推理、

所成的角,会在三角形中求简
数学运算
单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考点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所以∠GFE(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 EF 与 AB 所成的角,EG =GF. 因为 AB⊥CD,所以 EG⊥GF. 所以∠EGF=90°. 所以△EF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GFE=45°, 即 EF 与 AB 所成的角为 45°.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1)直线 l⊥平面 α,直线 m⊂α,则 l 与 m 不可能( )
解析:当 l 与 α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时,不能保证 l 与平面 α 垂 直,所以①不正确;当 l 与 α 不垂直时,l 可能与 α 内的无数条 平行直线垂直,所以②不正确,③正确.根据线面垂直的定义, 若 l⊥α,则 l 与 α 内的所有直线都垂直,所以④正确. 答案:③④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课件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二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课件
的角为45°,与平面β所成的角为30°,则这个二面角的大小是
__4_5_°__或___1_3_5_°____.
back
3:如图,山坡倾斜度是60度,山坡上一条路CD和坡底 线AB成30度角.沿这条路向上走100米,升高了多少?
解:因为 CDG 是坡面,设 DH 是地平面的垂线
段,DH 就是所求的高度.作 HG⊥AB,垂足为 G,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 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范围:[ 0o, 90o ].
空间两个平面有平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两个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是由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来确定的.
在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学习过程中,我们 将三维空间的角转化为二维空间的角,即平面角来刻画.接下来, 我们同样来研究平面与平面的角度问题.
一、二面角的概念
(1) 半平面的定义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为两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叫做 半平面.
(2) 二面角的定义
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每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l平


面 面
棱l
(3) 二面角的画法和记法: 接下来,我们同样来研究平面与平面的角度问题.
在正方体ABCD-A’B’C’D’中,找出下列二面角的平面角:
空间两个平面有平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14
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正方体ABCD-A’B’C’D’中,找出下列二面角 的平面角:
(1)二面角D’-AB-D和A’-AB-D;
(2)二面角C’-BD-C和C’-BD-A.
D’
C’
A’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课件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k2=_______.
解:由斜率定义,直线l的斜率k=tan 30°= 3, 3
因为l1∥l,所以k1=k=
3 3
.
因为l2⊥l,所以k2·k=-1,
所以k 2
=
1 k
=

3.
答案: 3
3
3
16
例3 已知A(-6,0),B(3,6),P(0,3),Q(6, -6),试判断直线AB与PQ的位置关系.
C.0
D. 1
2
解:选A.l1,l2的斜率分别为2,-a,由l1∥l2,可知
a=-2.
12
思考3 设两条直线l1,l2的斜率分别为k1,k2 ,
l1 ⊥ l2时,k1与k2满足什么关系?
提示:
如图,α2 =α1 + 90o,
tanα2
=
tan(α1
+ 90o
)=
-
1 tanα1
,
即k1k2 = -1.
3.1.2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
1
平面内两条直线有哪些位置关系? 平行或相交
2
为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 我们引入倾斜角的概念,进而又引入了直线的斜率.
y
.
O
x
能否通过斜率来 判断两条直线的
位置关系?
3
1.理解并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重点)
2.会运用条件判断两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难点)
反之,成立,可得
y l2
l1
α1 α2
O
x
l1 l2 k1k2 = 1.
13
思考4
设两条直线l1的斜率k1 = 0,l2的斜率不存在,
l1 ⊥ l2吗?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_课件

空间直线、平面的垂直_课件

方法二 如图所示,连接A1D, 取A1D的中点H, 连接HE,则HE∥
∴∠HEF为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
方法三:如图,连接A1C1, 分别取AA1, CC1的中点M, N,连接 MN. ∵E, F分别是A1B1, B1C1的中点, ∴EF//A1C1, 又MN// A1C1, ∴MN// EF. 连接DM, B1N, MB1, DN, 则B1N//DM, ∴四边形DMB1N为平行四边形,∴MN与DB1必相交, 设交点为P,则∠DPM 为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
拓展练习
例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E, F分别是A1B1, B1C1的中点 , 求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 连接A1C1, B1D1, 并设它们相交于点O , 取DD1的中点G, 连接OG, A1G, C1G, 则OG// B1D,EF//A1C1, ∴∠GOA1为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GA1=GC1, O为A1C1的中点,∴GO⊥A1C1. ∴异面直线DB1与EF所成的角为90°.
例1如图8.6-3, 已知正方体ABCDA'B'C'D'. (1)哪些棱所在的直线与直线 AA'垂直? (2)求直线BA'与CC'所成的角的大小. (解3):求(1直)棱线ABBA, 'B与CA, CCD所, 成DA的,角A'的B'大, B小'C.', C'D', D'A'所在直线分别与直线AA'垂 直.
方法归纳 证明直线与直线垂直的方法 ①等腰三角形中线即是高线 . ②勾股定理. ③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直角 .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1-4-1第2课时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课件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1-4-1第2课时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课件

反思领悟 向量法证明直线平行的两种思路
类型2 直线和平面平行 【例2】 如图所示,在空间图形P-ABCD中,PC⊥平面ABCD,PC =2,在四边形ABCD中,CD∥AB,∠ABC=∠BCD=90°,AB= 4 , CD = 1 , 点 M 在 PB 上 , 且 PB = 4PM , ∠PBC = 30° , 求 证 : CM∥平面PAD.
B.l⊥α
√C.l⊂α或l∥α
D.l与α斜交
C [因为a=(1,0,2),n=(-2,1,1),所以a·n=1×(-2)+0×1
+2×1=0,所以l⊂α或l∥α.故选C.]
1234
3.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1,2,-2),平面β的法向量为(-2,-4,
k),若α∥β,则k=( )
A.2
B.-4
√C.4
D.-2
1234
4.若平面α外的一条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是n=(-1,2,-3),平 面 α 的 一 个 法 向 量 为 m = (4 , - 1 , - 2) , 则 l 与 α 的 位 置 关 系 是 ___平__行___. 平行 [n·m=(-1,2,-3)·(4,-1,-2)=0, 所以n⊥m.又l⊄α,所以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即l∥α.]
面面平行 设n1,n2分别是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β⇔ n1∥n2⇔∃λ∈R,使得n1=λn2
思考 若已知平面外一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则这两向量 满足哪些条件可说明直线与平面平行? 提示:可探究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是否垂直,进而确定 线面是否平行.
提醒 用向量方法证明线线平行时,必须说明两直线不重合;证明线 面平行时,必须说明直线不在平面内;证明面面平行时,必须说明 两个平面不重合.
因为DD1⊂平面AA1D1D,CC1⊄平面AA1D1D, 所以CC1∥平面AA1D1D. 因为DA⊂平面AA1D1D,CF⊄平面AA1D1D, 所以CF∥平面AA1D1D. 又CF∩CC1=C,CF⊂平面FCC1, CC1⊂平面FCC1, 所以平面AA1D1D∥平面FCC1.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则( )
A.l1∥l2
B.l1 与 l2 相交
C.l1 与 l2 重合
D.l1∥l2 或 l1 与 l2 重合
解析:∵b=-2a,∴l1 与 l2 平行或重合.
答案:D
2.若两个不重合平面 α,β 的法向量分别为 u=(1,2,-1),
v=(-3,-6,3),则 ( )
A.α∥β
B.α⊥β
C.α,β 相交但不垂直
[证明] 如图以 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 a(a>0),侧棱长为 b(b>0), 则 A(0,0,0),B 23a,a2,0,B1 23a,a2,b,C1(0,a,b),D0,a2,0, ∴―AB→1 = 23a,a2,b,―B→D =- 23a,0,0,―DC→1 =0,a2,b.
[跟踪训练] 在四棱锥 P-ABCD 中,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侧棱 PD 垂直于底面 ABCD,PD=DC,E 是 PC 的中点.证明:PA∥平面 EDB. 证明: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是坐标原点, 设 PD=DC=a.连接 AC,交 BD 于点 G,连接 EG, 依题意得 D(0,0,0),A(a,0,0),P(0,0,a),B(a,a,0),E0,a2,a2.
设 m=(x1,y1,z1),n=(x2,y2,z2)分别是平面 EFG 和平面 HMN 的法向量, 由mm··― ―EEG→ →F ==00,,得- x1+y1+ z1=z1= 0,0, 取 x1=1,得 m=(1,-1,-1). 由nn··― ―HHM→ →N = =00, ,得y-2-x2z-2=z20=,0, 取 x2=1,得 n=(1,-1,-1). 于是有 m=n,所以 m∥n,故平面 EFG∥平面 HMN.

高中数学 3-2-1 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

高中数学 3-2-1 空间向量与平行关系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2-1

(3)①∵u=(2,2,-1),a=(-3,4,2), ∴u·a=-6+8-2=0, ∴u⊥a,∴l⊂α 或 l∥α. ②∵u=(0,2,-3),a=(0,-8,12),u=-14a, ∴u∥a,∴l⊥α. ③∵u=(4,1,5),a=(2,-1,0),∴u 与 a 不共 线,也不垂直,∴l 与 α 斜交.
图2
证明:方法一: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 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 系.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A(2,0,0),D1(0,0,2),C(0,2,0), B(2,2,0),O1(1,1,2),
∴A→D1= (- 2, 0,2),C→D1 =(0,- 2,2), B→O1= (- 1,- 1,2), ∴B→O1=12A→D1+12C→D1, ∴B→O1与A→D1、C→D1共面, ∴B→O1∥平面 ACD1.又 BO1⊄平面 ACD1, ∴BO1∥平面 ACD1.
[点评] 用向量法证明线面平行常用三种方法:一 是证明直线上某个向量与平面内某一向量共线;二是 证明直线上的某个向量与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共 面,且不在平面内;三是证明直线上某个向量与平面 的法向量垂直.
迁移体验3 如图6,在长方体OAEB-O1A1E1B1中, OA=3,OB=4,OO1=2,点P在棱AA1上,且AP= 2PA1,点S在棱BB1上,且SB1=2BS,点Q、R分别是 O1B1、AE的中点,求证:PQ∥RS.
图3
解析:∵AD、AB、AS 是两两垂直的线段, ∴以 A 为原点,以射线 AD、AB、AS 所在直 线为 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则 A(0,0,0)、D(12,0,0)、C(1,1,0),S(0,0,1), A→D=(12,0,0)是平面 SAB 的法向量,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第1课时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ppt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一章第1课时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平行关系ppt课件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对于 B, =
因为
1
-1,4,- 2
.
1
n· =(3,1,2)· -1,4,- 2
所以 n⊥.所以点 P 为
答案:B
=0,
3
1,3, 2
,在平面 α 内.
D.
3
-1,3,- 2
三、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
【问题思考】
1.设空间两条直线l1,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1,u2,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分别
β⇔n1∥n2⇔∃λ∈R,使得 n1=λn2
图示
3.做一做:(1)已知向量a=(2,4,5),b=(3,x,y),a与b分别是直线l1,l2的方向向
量,若l1∥l2,则(
)
A.x=6,y=15
15
B.x=3,y=
2
C.x=3,y=15
15
D.x=6,y=
2
(2)已知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v=(1,-1,2),平面α的法向量为n=(2,4,1),且l⊄α,
提示: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得=xa+yb.
2.填空:
(1)空间平面的向量表示:如图,取定空间任意一点 O,空间一点 P 位于平面
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x,y,使 = +x +y ,这个式子称为空
间平面 ABC 的向量表示式.
(2)平面的法向量:如图,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我们称向量a为平
【例1】 已知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90°,SA⊥平面
1
ABCD,SA=AB=BC=1,AD= 2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
(1)平面ABCD的一个法向量;
(2)平面SAB的一个法向量;
(3)平面SCD的一个法向量.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4课时 空间向量的平行、垂直关系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第4课时 空间向量的平行、垂直关系

探究 1:求平面的法向量 【例 1】
如图,已知四边形 ABCD 是直角梯形,∠ABC=90°,SA⊥平面 ABCD,SA=AB=BC=1,AD= ,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 (1)平面 ABCD 与平面 SAB 的一个法向量; (2)平面 SCD 的一个法向量.
1 2
【方法指导】一般情况下,使用待定系数法求平面的法向量 的步骤:①设出平面的法向量为 n=(x,y,z);②找出(求出)平面内 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 a=(a1,b1,c1),b=(a2,b2,c2);③根据法向量的 定义建立关于 x,y,z 的方程组 一个解,即得法向量. n·a = 0, n·b = 0; ④解方程组,取其中的
【解析】不妨设正方体的边长为 a,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如图),则 E(a,2,0),F(2,a,0),G(a,0,2). 设平面 EFG 的法向量为 n=(x,y,z), GE=(0,2,-2),
a a FE=( ,- ,0), 2 2 1 1 a a a a a
n ⊥ GE,⇒ 1 1 n ⊥ FE n·FE = x- y = 0,
2
2
2
2
(法二)以CD,CB,CE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E(0,0,1),D( 2,0,0),B(0, 2,0),A( 2, 2,0),M( , ,1),DE= (- 2,0,1),BE=(0,- 2,1),AM=(- 2 ,- 2 ,1). 设平面 BDE 的法向量为 n=(a,b,c),∴n⊥DE,n⊥BE, n·DE = 0, - 2a + c = 0, ∴ ∴ n·BE = 0, - 2b + c = 0, 令 c=1,则 a= 2 ,b= 2 ,n=( 2 , 2 ,1),∴n·AM=0.

【新教材】第2章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49张)

【新教材】第2章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人教A版(2019)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件(49张)
4
四块,然后按图(2)的样子拼在一起缝好就行了,我不会出错的,你 尽管放心做吧”.地毯匠照着做了,缝了一量,果真是宽 8 分米,长 21 分米.魔术师拿着改好的地毯得意洋洋地走了.而地毯匠还在纳 闷哩,这是什么回事呢?
5
(1)
(2)
为了破解这个谜底,今天我们学习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6
1.两条直线平行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A.1a
B.a
C.-1a
D.-1a或不存在
D [由 l1⊥l2,当 a≠0 时,kl2=-1a,当 a=0 时,l2 的斜率不存 在,故应选 D.]
44
3.若经过点 M(m,3)和 N(2,m)的直线 l 与斜率为-4 的直线互相
垂直,则 m 的值是________.
14 5
[由题意知,直线 MN 的斜率存在,因为 MN⊥l,
37
若∠C 为直角,则 AC⊥BC, 所以 kAC·kBC=-1, 即m2-+51·m2--11=-1, 得 m=±2. 综上可知,m=-7 或 m=3 或 m=±2.
38
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判定图形形状的步骤
39
课堂 小结 提素 养
40
1.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判定方法 斜率
直线
斜率均不存在
平行或重合
一条直线的斜率为 0,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斜率均存在
相等 积为-1
垂直 平行或重合
垂直
2.在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关系的判断中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
41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直线 l1 与 l2 倾斜角相等,则 l1∥l2 B.若直线 l1⊥l2,则 k1k2=-1 C.若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则这条直线一定平行于 y 轴 D.若两条直线的斜率不相等,则两直线不平行

高中数学课件-立体几何复习——平行、垂直证明

高中数学课件-立体几何复习——平行、垂直证明

(1) 证明 如图所示,取线段 BC 的中点 F, 连接 EF、FD.
在△PBC 中,E、F 分别为 PC、CB 的中点, ∴EF∥PB. 在直角梯形 ABCD 中,F 为 CB 的中点, ∴BF=12BC=1. 又∵AD∥BC,且 AD=1, ∴AD // BF. ∴四边形 ABFD 是平行四边形, ∴FD∥AB. 又∵EF∩FD=F,PB∩BA=B, ∴平面 EFD∥平面 PAB. 又∵DE⊂平面 EFD,∴DE∥平面 PAB.
F
构造平面法
(1) 证明 如图所示,取线段 PB 的中点 H, 连接 EH、AH.
在△PBC 中,E、H和分别为 PC、PB 的中点, ∴EH // BC. 在直角梯形 ABCD 中, ∵AD∥BC,且 AD=1,BC=2 ∴AD // 12BC. ∴AD // EH. ∴四边形 ABFD 是平行四边形, ∴ED∥AH.
β
a
αlHale Waihona Puke a all
a
☺ 简称:面面垂直,线面垂直.
归纳小结
1.垂直关系的转化 在证明两平面垂直时一般先从现有的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若 这样的直线图中不存在,则可通过作辅助线来解决.如有平面垂 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使之转 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故熟练掌握“线线 垂直”、“面面垂直”间的转化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性质: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 ,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
a
a // b
b
☺ 简称: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定理应用
空间中的平行
1.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 F分别是BA1,BC1的中点。 求证:EF // 平面ABCD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

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

AB⊥平面BCD⇒AB⊥CD
∠BCD=90°⇒ BC⊥CD
AB∩BC=B

AB,BC⊂平面ABC
CD⊥平面ABC
EF∥CD

EF⊥平面ABC EF⊂平面BEF
⇒平面BEF⊥平面ABC.
方法二:建系如右图,取A(0,0,a),则易得B(0,0,0),
C
23a,
23a,0
,D(0,
3
a,0),E
3.在三棱锥S-ABC中,∠SAB=∠SAC=∠ACB=90°,AC=2,BC= 13,SB= 29,则直线SC与BC是否垂直____是____(填“是”或“否”).
4.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
D1B1的中点.求证:EF⊥平面B1AC.
证明 方法一:设A→B=a,A→D=c,A→A1=b,连接BD,则E→F=E→B1+B→1F=12(B→B1+ B→1D1)=12(A→A1+B→D)=12(A→A1+A→D-A→B)=12(-a+b+c),
B.470,-175,-3 D.373,-175,-3
解析 A→B·B→C=3+5-2z=0,∴z=4. 又∵B→P⊥平面ABC,∴B→P⊥A→B且B→P⊥B→C, 即B→P·A→B=0且B→P·B→C=0, ∴( 3(x-x-1) 1)++5yy+ -61= 2=0, 0,∴y=-175,x=470.故选D.
方法二: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a,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2a,0,0),C(0,2a,0),B1(2a,2a,2a),E(2a,2a,a), F(a,a,2a). ∴E→F=(a,a,2a)-(2a,2a,a)=(-a,-a,a), A→B1=(2a,2a,2a)-(2a,0,0)=(0,2a,2a), A→C=(0,2a,0)-(2a,0,0)=(-2a,2a,0). ∵E→F·A→B1=(-a,-a,a)·(0,2a,2a)=(-a)×0+(-a)×2a+a×2a=0, E→F·A→C=(-a,-a,a)·(-2a,2a,0)=2a2-2a2+0=0, ∴EF⊥AB1,EF⊥AC. 又AB1∩AC=A,AB1,AC⊂平面B1AC,∴EF⊥平面B1AC.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空间向量的坐标与空间向量的平行、垂直

高中数学同步教学课件 空间向量的坐标与空间向量的平行、垂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6.(多选)同时垂直于a=(2,2,1)和b=(4,5,3)的单位向量是
√A.13,-23,32 √C.-13,23,-23
B.13,32,-32 D.-13,-23,2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所以x+y=1或x+y=-3.
1234
7 4.已知a=(λ+1,0,2λ),b=(6,2μ-1,2),且a∥b,则λ+μ=__1_0__.
∵a∥b,∴a=tb,
λ+1=6t, ∴0=t2μ-1,
2λ=2t,
解得λ=t=15, μ=12,
∴λ+μ=15+12=170.
1234

课时对点练
基础巩固
课堂小结
1.知识清单: (1)空间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2)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2.方法归纳:公式法. 3.常见误区:当两向量共线时,两向量的坐标比例相同的前提是坐标分 量均不为0.

随堂演练
1.与向量m=(0,1,-2)共线的向量坐标是
A.(2,0,-4) C.(1,1,-2)
B.(3,6,-12)
内容索引
一、空间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二、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三、空间向量平行、垂直的坐标表示的综合问题 随堂演练 课时对点练

空间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问题1 已知平面向量a=(x1,y1),b=(x2,y2)(a≠0),且a∥b,你还 记得如何用坐标表示它们的平行关系吗?
提示 a∥b⇔b=λa⇔xy22==λλxy11,, 当 x1,y1 都不为 0 时,有xx21=yy21=λ,即 x1y2-x2y1=0,而此时 x1,y1,x2,y2 可以是任意实数.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课件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2课时 直线与平面垂直课件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叫作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距离
高中数学
必修第二册
湖南教育版
即时训练
已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上有两个不同的点A,B,且A,B到的距离相等,则这条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平行或相交
.
高中数学
必修第二册
湖南教育版
五、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斜线
一条直线l与一个平面相交,但不与平面垂直,则直线l称为平面的一条斜线,斜线l与平面的交点A
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 AC )
A.①
B.②
C.③
D.④
高中数学
必修第二册
湖南教育版
三、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文字描述
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a⊥α
} ⇒ ∥
b⊥α
应用
①证明或判断两条直线平行.②构造平行线,即作同一个平面的垂线
名师点析
(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给出了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另一种方法.
高中数学
必修第二册
湖南教育版
证明:(1)∵ 平面ABC⊥平面ABD,平面ABC∩平面ABD=AB,AD⊥AB,
∴ AD⊥平面ABC,∴ AD⊥BC.
解:(2)取棱AC的中点N,连接MN,ND,如图所示.
∵ M为棱AB的中点,∴ MN∥BC.∴ ∠DMN(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C与MD所成的角.
在Rt△DAM中,AM=1,AD=2 3,∴ DM= 2 + 2 = 13.∵ AD⊥平面ABC,∴ AD⊥AC.
棱AB的中点,AB=2,AD=2 3,∠BAD=90°.
(1)求证:AD⊥BC.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精品教学课件

新教材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2.1.2 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判定 精品教学课件

由 AB⊥CD,且 AD∥BC, 得y-x 4×1=-1,
-23=x-y 1, 解得xy= =-10, 6, 所以点 D 的坐标为(10,-6).
角度2 平行、垂直在图形中的应用 典例 4 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四边形OPQR的顶点坐标按逆时针顺序依次为 O(0,0),P(1,t),Q(1-2t,2+t),R(-2t,2), 其中t>0.试判断四边形OPQR的形状.
题型探究
题型一Βιβλιοθήκη 两直线平行典例 1判断下列各小题中的直线l1与l2是否平行: (1)l1经过点A(-1,-2),B(2,1),l2经过点M(3,4),N(-1,-1); (2)l1的斜率为1,l2经过点A(1,1),B(2,2); (3)l1经过点A(0,1),B(1,0),l2经过点M(-1,3),N(2,0); (4)l1经过点A(-3,2),B(-3,10),l2经过点M(5,-2),N(5,5). [分析] 斜率存在的直线求出斜率,利用l1∥l2⇔k1=k2进行判断, 若两直线斜率都不存在,可通过观察并结合图形得出结论.
题型二
两直线垂直
典例 2 (1)直线l1经过点A(3,2),B(3,-1),直线l2经过点 M(1,1),N(2,1),判断l1与l2是否垂直; (2)已知直线l1经过点A(3,a),B(a-2,3),直线l2经过点C(2,3), D(-1,a-2),若l1⊥l2,求a的值. [分析] (1)若斜率存在,求出斜率,利用垂直的条件判断; 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再看另一条直线的斜率是否为0, 若为0,则垂直.
[规律方法] 关于直线平行,垂直的综合应用
(1)设出点的坐标,利用平行、垂直时的斜率关系建立方程(组) 去解.
(2)图形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要充分利用图形性质求解,图形 的形状不确定时要分情况讨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已知如图,P 平面ABC,PA=PB=PC,∠BPC=90°,
∠APB=∠APC=60°,求证:平面ABC⊥平面PBC
P
A
C
B
小结: 定理
关系 常用 方法
线面垂直判定
l
m n
α
面面垂直判定
l
β
α
线线垂 直
判定定 理
性质定 理
线面垂 直
判定定 理
性质定 理
面面垂 直
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菱形、 圆、矩形、垂直性质
二、综合问题证明(探索性和折叠问题)
1、(2015·广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 为菱形,∠BAD=60°,Q为AD的中点.点M在线段PC上,PM=tPC, 试确定实数t的值,使得PA∥平面MQB.
解:连接AC交BQ于点O,连接MO,
欲使PA∥平面MQB,猜测只需满足PA∥OM即可.
2、(2018·山西八校联考)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
∠ACB=90°,CC1⊥底面ABC,AC=BC=CC1,D,E,F分 别是棱AB,BC,B1C1的中点,G是棱BB1上的动点.
当BG 为何值时,平面CDG⊥平面A1DE?
BB1
C1
B1
A1
G
CE
DB A
C1
A1 H
CE
D A
C1
H
考例
考查热度 ★★★
线面垂直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面面垂直 面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平行垂直 综合问题
与平行、垂直有关的综 合问题、探索性问题、
折叠问题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
2015·全国卷Ⅰ 2016·全国卷Ⅰ 2017·全国卷Ⅰ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
★★★ ★★☆ ★☆☆
B
因为B1C1=PC1=1,C1F=1,得FC1=B1C1=PC1,
所以△PB1F的中线C1F=
1 2
PB1,可得△PB1F是直角三
角形,即B1F⊥PF.
因为EF∩B1F=F,EF,B1F⊂平面B1EF, 所以PF⊥平面B1EF.
四、归纳总结 五、作业
望各位领导、老师斧正! 谢谢!
一、垂直问题证明
1、(2014·辽宁高考)如图,△ABC和△BCD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 AB=BC=BD,∠ABC=∠DBC=120°,点E,F,G分别为AC,DC,AD的中点.求 证:EF⊥平面BCG.
2、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 平面垂直,M是弧CD上异于C、D的点. 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
空间中平行、垂直的证明
考情分析: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全国高考 分值一般在22~27分。
考点
考查方向
考例
考查热度
平行关系 判断空间平行关系
★☆☆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判定线面平行 判定面面平行
2016·全国卷Ⅲ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
2017·全国卷Ⅲ
★★★ ★★☆
考点 线线垂直
考查方向 线线垂直的判定
【拓展提升】解决折叠问题的关注点: (1)即要综合考虑折叠前后的图形,又要分析 折叠后的图形.(2)变化量和不变量.
A E
A
F
60 1 2P
C
(2)连接EF,B1F,由已知得∠EPF=60°,且FP=1,EP=2, 由余弦定理,得EF2=12+22-2×1×2×cos60°=3,
所以FP2+EF2=EP2,可得PF⊥EF.
C1CE CBG
B1 故∠CHE=90°,即CG⊥C1E.因为A1C1⊥平面CBB1C1,
G
CG⊂平面CBB1C1,所以DE⊥CG, 又C1E∩DE=E,所以CG⊥平面A1DE,
B 故平面CDG⊥平面A1DE.
3、(2015·天津模拟)如图,在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C 中,G,F为边AC的三等分点,E,P分别是AB,BC边上的点,满足 AE=CP=1,今将△BEP,△CFP分别沿EP,FP向上折起,使边BP与 边CP所在的直线重合,B,C折后的对应点分别记为B1,C1. (1)求证:C1F∥平面B1GE. (2)求证:PF⊥平面B1EF.
又由已知AQ∥BC,
O
易证得△AQO∽△CBO,所以 AO AQ 1 .
OC BC 2
故只需 PM 1 , 即t= 1 时,满足题意.
MC 2
3
因为
PM AO 1 , MC OC 2
所以可知PA∥OM,
又PA⊄平面MBQ,OM⊂平面MBQ,
1
所以可知当t=Βιβλιοθήκη 3 时,PA∥平面MQB.【拓展提升】 求解探索性问题的关注点: (1)先猜后证,即先观察与尝试给出条件再证明; (2)注意可以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分析。
C
E
B1 G
(法二)解:当BG 1
CDG⊥平面A1DE. BB1 2
,即G为BB1的中点时,平面
证明如下:因为点D,E分别是AB,BC的中点,
所以DE∥AC且DE=½ AC,
1
B 又故ADC,∥E,A1CC11,,AAC1=四点A1C共1,面所.以DE∥A1C1,DE=2 A1C1,
如图,连接C1E交GC于H.在正方形CBB1C1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