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上二课标篇目二十五教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下(二)课标篇目
三十二、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芳草鲜.美.古义:__鲜艳,美丽__今义:(菜肴、瓜果等)滋味好(2)豁然开朗..古义:__开阔而明亮__今义: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3)屋舍俨然..古义:__整齐的样子__今义:形容很像(4)阡陌交通..古义:__互相通达__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业的总称(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__妻子和儿女__今义:对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古义:__与世隔绝的地方__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6)无论..魏晋古义:__不要说__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7)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__不值得__ 今义:不充足,不满(8)处处志.之古义:__做标记__ 今义:志向(9)未果.古义:__实现__ 今义:果实,结果2.词类活用(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原意:诧异,在文中的意思:__对……感到惊异__ (2)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复前.行原意:前面,在文中的意思:__向前__(3)形容词用作动词欲穷.其林原意:贫困,在文中的意思:__走到……的尽头__(4)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初极狭,才通.人原意:通过,在文中的意思:__使……通过__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原意:出现,在文中的意思:__拿出__3.一词多义(1)舍便舍.船__舍弃__屋舍.俨然__房子__(2)闻鸡犬相闻.__听到__村中闻.有此人__听说__(3)出不复出.焉__出去__皆出.酒食__拿出__(4)志处处志.之__做标记__寻向所志.__标记__(5)寻寻.向所志__寻找__寻.病终__随即,不久__4.重点实词(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缘:__沿着,顺着__(2)落英缤纷...英:__花__缤纷:__繁多而纷乱的样子__(3)才.通人才:__仅仅__(4)豁然..开朗豁然:__开阔的样子__(5)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类__(6)阡陌..交通阡陌:__田间小路__(7)悉.如外人悉:__完全,都__(8)黄发垂髫..自乐黄发:__借指老年人__ ....,并怡然垂髫:__借指儿童__怡然:__愉快的样子__(9)咸.来问.讯咸:__都,全__问:__询问消息__(10)自云先世..避秦时乱先世:__前辈,祖先__(11)遂与外人间隔..间隔:__隔断,隔绝__(1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具言:__陈说,述说__(13)皆叹惋..叹惋:__叹息,惋惜__(1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_邀请__(15)此中人语.云语:__告诉__(16)既.出既:__已经__(17)便扶向..路扶:__沿,沿着__向:__原先__(18)诣.太守诣:__拜见__(19)遂.迷,不复得路遂:__最终__(20)高尚..士也高尚:__高洁__(21)欣然规.往规:__计划,打算__(22)后遂无问津..者问津:__问(通往桃花源的)路__二、文言虚词1.为捕鱼为.业__作为__为.具言所闻__给__不足为.外人道__对,向__2.之忘路之.远近__结构助词,的__渔人甚异之.__代词,指见到的景象__桑竹之.属__代词,这__具答之.__代词,问题__3.屋舍俨然.__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状态,可译为“……的样子”__4.见渔人,乃.大惊__竟然__5.遂与.外人间隔__连词,和__三、句子翻译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
三十三、岳阳楼记[北宋]范仲淹【原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全文中心】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表达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属予作文以记之__属__现在写作__嘱__,意思是__嘱咐__2.古今异义(1)越明年..古义:__第二年__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增其旧制.古义:__规模__ 今义:制度(3)属予作文..以记之古义:__动词,写文章__ 今义:名词,文章(4)横.无际涯古义:__宽阔__ 今义:与“竖”相对(5)薄.暮冥冥古义:__迫近__ 今义:与厚相对(6)去国..怀乡古义:__离开__ 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古义:__国都__ 今义:国家(7)春和景.明古义:__日光__ 今义:景色(8)宠.辱偕忘古义:__荣耀__ 今义:偏爱(9)把.酒临风古义:__持,执__ 今义:介词(10)微.斯人古义:__没有__ 今义:微小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原意:防守、把守,在文中的意思:__指做州郡的长官__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原意:文章,在文中的意思:__写文章__③忧谗.畏讥原意:谗言,在文中的意思:__说坏话__(2)形容词用作名词①百废.具兴原意:无用的,在文中的意思:__荒废了的事业__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原意:贤明,在文中的意思:__贤明之人__(3)名词用作状语①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知识梳理
(二)课标篇目七、《论语》六则【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说__现在写作__悦__,意思是__愉快,高兴__(2)学而不思则罔__罔__现在写作__惘__,意思是__迷惑不解__(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有__现在写作__又__,意思是__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__2.古今异义(1)有朋.自远方来古义:__同一师门的师兄弟__ 今义:盟友(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古义:虚指,可译为“几个”,在这里表示数量少,不是确数今义:数词,三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学而时.习之原意:时间,在文中的意思:__时常,常常__(2)形容词用作名词温故.而知新.原意:旧的,在文中的意思:__学过的知识__原意:新的,在文中的意思:__新的体会和发现__4.一词多义知人不知.而不愠__了解__温故而知.新__这里有理解、领会的意思__5.重点实词(1)学而时习.之习:__温习,复习__(2)人不知而不愠.愠:__怨恨,心里不满__(3)不亦君子..乎君子:__这里指道德修养高的人__(4)思而不学则殆.殆:__危险。
这里是“学业上陷入困境”的意思__(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行:__走路__(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__优点__从:__采纳,听从__(7)三十而立.立:__成就,意即有所成就__(8)四十而不惑.惑:__疑惑__(9)五十而知天命..天命:__上天的旨意,由天主宰的命运__(10)六十而耳顺..耳顺:__大意为听人说话,可以听出其中隐而未露的意思__(11)不逾矩..逾矩:__超越法度__二、文言虚词1.而学而.时习之__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人不知而.不愠 __转折连词,可译为“却”__2.不亦说乎.__反问语气词,相当于“吗”__3.可以为师矣. __语气词,相当于“了”__4.择其善者而从之. __代词,指“善者”,即优点__三、句子翻译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__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一非课标篇目四十六
四十六、与朱元思书吴均【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远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江流漂浮移动,随心所欲,任船所致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大约(相距)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水,是天下绝无仅有的。
江水都呈青白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见底。
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
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两岸的高山,都长着耐寒常绿的树,(高山)凭依山势,争着向上,仿佛竞相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争相比高远,笔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
泉水冲激着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相向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树上的)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唱,(山中的)猿猴也时刻不停地啼叫。
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静下来;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全文中心】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书信,文章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的途中所见,描绘了一段优美的山光水色,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鄙弃名利的思想感情,以及对自然的崇尚,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欢乐生命的礼赞。
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鸢飞戾.天者古义:__至__ 今义:罪过,乖张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原意:方位名词,东,西,在文中的意思:__向东或向西飘荡__(2)动词的使动用法望峰息.心原意:平息,在文中的意思:__使……平息__(3)形容词用作动词①风烟俱净.原意:干净,在文中的意思:__消净,散净__②互相轩邈..原意:高,远,在文中的意思:__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__3.一词多义(1)绝天下独绝.__形容词,独特__猿则百叫无绝.__动词,停止__(2)直直.视无碍__一直__争高直.指__笔直__(3)无直视无.碍__没有__猿则百叫无.绝__不__(4)上负势竞上.__动词,向上__横柯上.蔽__名词,表方位,上面__4.重点实词(1)天山共色..共色:__同样的颜色__(2)从.流飘荡从:__顺,随__(3)猛浪若奔.奔:__(马一般)飞奔__(4)皆生寒.树寒:__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__(5)嘤嘤..成韵.嘤嘤:__鸟鸣声__韵:__和谐的声音__(6)窥谷忘反.反:__返回__(7)横柯.上蔽柯:__树木的枝干__二、句子翻译1.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下(一)非课标篇
八年级(下)(一)非课标篇目二十七、细柳营(2008已考查)司马迁【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译文】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
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犒劳军队。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
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
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
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
”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
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犒劳军队。
”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
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
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
”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犒劳将军。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七上一非课标篇目五蔡勉
五、蔡勉旃坚还亡友财(2011年已考查)徐珂【原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重诺责,敦风义。
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
亡何,其人亡。
蔡召其子至,归之。
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
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
”卒辇而致之。
,【译文】蔡璘,字勉旃,吴县人。
在意由于许诺或承诺失信而招致的谴责,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
有一位朋友将一千两白银寄放在他那里,没有立票据。
不久,这位朋友就死了。
蔡璘召唤那人的儿子来,把钱还给他,朋友的儿子感到惊讶不接受,说:“嘻!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票据的人?况且我的父亲也没有告诉我这件事。
”蔡璘笑着说:“票据立在心中,不是立在纸上。
你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没有告诉你。
”最终蔡勉旃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全文中心】本文写蔡勉旃在友人“不立券”且不久即去世,其子又未闻此事的情况下,能够“坚还之友财”,表现了他“重诺责,敦风义”的品格。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亡何,其人亡__亡__现在写作__无__,意思是__没有__(2)而翁知我__而__现在写作__尔__,意思是__你,你的__2.古今异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古义:__存放__ 今义:邮寄,寄送3.词类活用(1)形容词用作动词重.诺责原意:与“轻”相对,在文中的意思:__看重__(2)名词用作动词①而翁知.我原意:知己,在文中的意思:__把……当知己__②故不语.郎君原意:言语,在文中的意思:__告诉__③卒辇.而致之原意:车子,在文中的意思:__用车子运__4.一词多义亡亡.何__不久__其人亡.__死亡__5.重点实词(1)敦.风义敦:__重视__(2)有友某以千金寄...之千金:__一千两白银__寄:__存放__(3)不立券.券:__票据,凭证__(4)且父未尝语.我也语:__告诉__(5)而翁.知我翁:__父亲__(6)卒.辇而致.之卒:__最终,终于__致:__送还,归还__二、文言虚词而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__表转折,却__而.翁知我__代词,你,你的__卒辇而.致之__表修饰,无实义__三、句子翻译且父未尝语我也。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九下(一)非课标篇
九年级(下)(一)非课标篇目四十四、四知(2016已考查)范晔【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暮夜无知者。
”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金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金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他的子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全文中心】本文通过写杨震为官期间的两件事,表现了他身居高位,廉洁自律的高尚品格。
【人物形象】杨震:博学多才,廉洁奉公,严于律己。
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暮夜无知..者古义:__没有人知道__ 今义:愚昧,没文化2.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原意:怀抱,在文中的意思:__怀里揣着__3.一词多义子天知,神知,我知,子.知__你__子.孙常蔬食步行__儿子__4.重点实词(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辟:__征召__(2)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迁:__晋升或调动官职__(3)道.经昌邑道:__路上__(4)后转.涿郡太守转:__调动(官职)__(5)性.公廉,不受私谒..性:__本性__私谒:__指以私事谒见请托__二、文言虚词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__这里指杨震__2.以.此遗之__介词,用__三、句子翻译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 第一部分 古诗文阅读梳理篇 精练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二)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二)(一)干将莫邪(2016年遵义市第一中学模拟)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
王怒,欲杀之。
剑有雌雄。
其妻重身当产。
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
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
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
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
’”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
即以斧破其背,得剑。
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
王即购之千金。
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
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曰:“(1)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儿曰:“幸甚!”(2)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曰:“不负子也。
”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
客曰:“(3)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
”王如其言。
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王即临之。
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
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夫语.妻曰__告诉__(2)剑在其背.__后面__(3)比后壮.__成年__(4)捧头及剑奉.之__进献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句子。
(1)__略。
__(2)__略。
__(3)__略。
__3.干将、莫邪的儿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
对他们的行为你怎么看?__干将、莫邪的儿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很孝顺;但在今天不可取,应依法办事。
“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表现了“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我们今天也应该学习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七上(一)非课标篇
三、伤仲永王安石【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5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
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这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乡里的读书人观赏。
从此,指定事物让他做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纷纷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
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亡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我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全文中心】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
说明人的知识才能绝不可单纯地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__此__ 今义:判断动词(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__文采和道理__ 今义:文章内容方面和词句方面的条理(3)稍稍..宾客其父古义:__纷纷__ 今义:稍微(4)或.以钱币乞之古义:__有的,有的人__ 今义:或者,表示选择(5)余.闻之也久古义:__我,第一人称代词__ 今义:剩余(6)从先人..还家古义:__亡父__ 今义:祖先(7)复.到舅家古义:__再;又__ 今义:重复,往复(8)泯然众人..矣古义:__普通人,一般人__ 今义:许多人,大家2.词类活用(1)动词的为动用法伤.仲永原意:伤害,悲伤,在文中的意思:__为……感到惋惜__(2)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原意:啼哭,在文中的意思:__哭着__(3)形容词用作动词父异.焉原意:不同,在文中的意思:__感到惊异__(4)名词用作动词①即书.诗四句原意:书,在文中的意思:__书写__②稍稍宾客..其父原意:客人,在文中的意思:__把……当作宾客,这里指以宾客之礼相待__(5)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邑人奇.之原意:奇怪,在文中的意思:__以……为奇,这里指感到奇怪__(6)名词的意动用法父利.其然也原意:利益,好处,在文中的意思:__以……为利,这里指认为……是有利可图的__ (7)名词用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原意:天,在文中的意思:__每天__3.一词多义(1)书未尝识书.具__名词,书写工具__即书.诗四句 __动词,写__(2)闻余闻.之也久__动词,听说,听到__不能称前时之闻. __名词,名声。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七下(一)非课标篇
十二、岳飞(2012已考查)毕沅【原文】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将安乐时耶!”却不受。
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译文】岳飞侍奉父母极为孝顺,家里没有侍女(自己亲自伺候父母)。
南宋抗金将领吴玠一向佩服岳飞,希望与他交好,把著名的美女打扮起来送给他。
岳飞说:“皇上整天勤于政事,天没亮就穿衣起床,天很晚了才吃饭,难道现在是大将安心享乐的时候吗?”推辞不接受。
吴玠大为叹服。
有人问(岳飞):“天下什么时候能太平?”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军队每次休息,(岳飞)督促将士跑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料,立即斩首示众。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没有人敢进去。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将领们到远方戍守,岳飞的妻子便慰问犒劳他们的家人;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皇上)有赏赐犒劳,都分给军中官吏,丝毫不侵占百姓的财物。
善于以少打多。
凡是有军事行动,都要召集所有的武官,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攻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也不惊慌。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精练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三)
专题二文言文阅读(三)(一)秋水(2016年遵义市第十一中学模拟)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1)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3)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不辩.牛马__分辨__(2)不见水端.__尽头__(3)则殆.矣__危险__(4)吾非至于子之.门__的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句子。
(1)__略。
__(2)__略。
__(3)__略。
__3.《秋水》全篇文章都在设喻,那么从整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收获?__第一,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河伯就是顺流而东行,望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才深深感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二,人贵有自知之明;第三,知耻近乎勇;第四,谦受益,满招损;第五,有比较才有鉴别。
__(二)愚公移山(2016年遵义市第十九中学模拟)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惩.山北之塞__苦于__(2)杂然相许.__赞同__(3)何苦.而不平__愁、担心__(4)固不可彻.__改变_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文言文句子。
(1)__略。
__(2)__略。
__3.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__示例:愚公移山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鼓励人们战胜工作中的困难。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七下(二)课标篇目
(二)课标篇目十四、陋室铭[唐]刘禹锡【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一、重点字词1.古今异义无案牍之劳形.古义:__形体,身体__ 今义:形状,样子2.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原意:名字,在文中的意思:__出名__②苔痕上.阶绿原意:方位名词,在文中的意思:__长到,蔓上__(2)形容词用作动词①无丝竹之乱.耳原意:混乱,在文中的意思:__使……混乱、扰乱__②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原意:灵异,在文中的意思:__显出灵异__3.重点实词(1)斯.是陋.室斯:__这__陋:__简陋的__(2)惟.吾德馨.惟:__只__馨:__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__(3)谈笑有鸿.儒鸿:__大__(4)往来无白丁..白丁:__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__(5)调素..琴调:__弹奏__素:__不加装饰的__(6)阅金.经.金经:__指佛经__(7)无案.牍.之劳形案牍:__官府的公文__二、文言虚词无丝竹之.乱耳__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何陋之.有__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__三、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有美好的德行(就不感到简陋了)。
__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苔藓给阶前铺上绿毯,芳草把帘内映得碧青。
__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没有(嘈杂的)管弦之声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__4.孔子云:“何陋之有?”__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__四、文意理解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__①生活环境,“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交往人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日常生活,“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遵义专版2017年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二文言文阅读知识梳理八上二课标篇目二十四生
二十四、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1)曾益其所不能__曾__现在写作__增__,意思是__增加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衡__现在写作__横__,意思是__阻塞,不顺畅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拂__现在写作__弼__,意思是__辅弼,辅佐__2.古今异义(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古义:__被举用,被起用__ 今义:举起(2)管夷吾举于士.古义:__狱官__ 今义:士兵(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义:__这样的__ 今义:判断词(4)曾益其所不能..古义:__不具备的能力__ 今义:不可以(5)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古义:__征验,表现__ 今义:出征古义:__了解,知晓__ 今义:比喻3.词类活用(1)动词的被动用法舜发.于畎亩之中原意:发现,在文中的意思:__起__(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①劳.其筋骨原意:劳累,在文中的意思:__使……劳累__②饿.其体肤原意:饥饿,在文中的意思:__使……饥饿__③空乏.其身原意:缺乏,在文中的意思:__使……经受贫困之苦④行拂乱.其所为原意:混乱,在文中的意思:__使……扰乱__(3)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动.心忍.性原意:惊动,震撼,在文中的意思:__使……惊动__原意:坚忍,在文中的意思:__使……坚忍__(4)名词用作动词人恒过.,然后能改原意:过错,在文中的意思:__犯错误__(5)动词用作名词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原意:进入,在文中的意思:__在里面,指国内__②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原意:出去,在文中的意思:__在外面,指国外__4.一词多义(1)发舜发.于畎亩之中__起__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__发出__(2)拂行拂.乱其所为__违反,阻挠__入则无法家拂.士__辅弼,辅佐__5.重点实词(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安:__形容词,安逸__(2)舜发于畎亩..之中畎亩:__田间__(3)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筑:__捣土用的杵__(4)百里奚举于市.市:__市井__(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__所以__任:__担子,责任__(6)饿其体肤..体肤:__身体__(7)曾益..其所不能曾益:__增加__(8)人恒.过恒:__常常__(9)衡.于虑衡:__阻塞,不顺畅__(10)而后作.作:__奋起__(11)入则无法家..拂士法家:__有法度的世族大臣__(1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国:__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__ 二、文言虚词1.于舜发于.畎亩之中__介词,从__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给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在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五、教学相长
《礼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一、重点字词
1.古今异义
(1)不知其旨.也
古义:__味美__ 今义:意义
(2)虽.有至道
古义:__即使__ 今义:虽然
(3)教然后知困.
古义:__(受到)阻碍,不通__ 今义:困难
(4)教学相长.也
古义:__促进__ 今义:增长
2.重点实词
(1)虽有嘉肴.肴:__熟肉食__
(2)弗.食弗:__不__
(3)不知其旨.也旨:__味美__
(4)虽有至.道至:__到达了极点__
(5)不知其善.也善:__好处__
(6)是故
..学然后知不足是故:__因此__
(7)教然后知困.困:__(受到)阻碍,不通
(8)然后能自反
..也自反:__反过来要求自己,自己反省__
(9)然后能自强.也强:__勉励,勉强__
二、句子翻译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_因此,(通过)学习然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然后知道(自己)有困惑不解的地方。
_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__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__
三、文意理解
1.谈谈《教学相长》一课中有哪些句子设喻比方来说明这一学习方式。
(课后习题)
__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__
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强调了什么问题?
__强调了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__
3.读了这篇文章,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__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促进的,只有两者兼备,才能获得成功。
老师与学生要共同成长。
老师要多学习,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多反思,改进教学,学生更应该认真学习,这样才能“知其善”,学习中要虚心努力才能“知不足”。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