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平方差公式 北师大 七年级 数学 下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5平方差公式课件
小试牛刀
计算: (1) (x+2y)(x-2y)+(x+1)(x-1) = x2-(2y)2 +x2-1 = x2-4y2+x2-1 = 2x2-4y2-1 (2) (3mn+1)(3mn-1)-8m2n2 = (3mn)2-12 -8m2n2 = 9m2n2-1 -8m2n2
= m2n2-1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 的积,等于他们的 平方差
宽是 a-b ,它的面积是(a+b)(a-b.)
b
b
(3) 比较(1)(2)的结果,他们有
什么关系?
题后反思:
(a+b)(a-b) = a2-b2
1.根据面积相等验证
2.数形结合思想
如图,在边长为 a 的正方形中剪去 一 个边长为 b的小正方形 (a>b ),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梯形, 分别计算两个图形阴
=a4
=a4
(2)(2x-5)(2x+5)-2x(2x-3) (2)(2x-5)(2x+5)-2x(2x-3)
=(2x)2-25-(4x2 -6x) =4x2-25-4x2+6x
=4x2+10x-10x-25-4x2+6x =6x-25
=6x-25
1. 利用平方差公式可以简便整式的乘法运算,但要注意 视察是否能够使用平方差公式. 2.在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时要特别注意括号与符号, 尤 其要注意括号前面是负号, 去掉括号后各项都要改变 符号. 3. 结果一 定要化简.
(1)103×97
=(100+3)(100-3) =1002-32
(2)118×122
=(120-2)(120+2) =1202-22=9991源自=14396题后反思: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1《平方差公式》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1.5.1《平方差公式》一. 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平方差公式是代数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它不仅涉及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还涉及到平方差公式的应用,以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等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代数运算能力。
但是,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突破重难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能够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2.难点: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完全平方公式。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2.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实例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复习有理数的乘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平方差公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5.1 平方差公式 教案设计
1.5 平方差公式(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2.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3.会用面积法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引导探讨归纳应用变通.学法:提前预习,小组合作,探讨交流,归纳总结.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板教具、彩色粉笔.学生准备:预习纸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美丽的校园】师:上学期,我们作为第一届入住新校区的初一新生,很荣幸的搬入了新建设的二十九中校园,一学期过去了,大家对于我们美丽的校园还满意吗?生:满意!师:现在,学校要规划一块新草坪,规划的方案有两种,一种是建成10米乘以10米的正方形,另一种方案是把这块正方形的草坪的一边缩减3米,相邻边增加3米,把草坪改成长方形.校长说,改成长方形草坪后,不光美观,还能节约购买草皮的成本呢?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集体):猜测讨论.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能轻松的解决这个问题,大家说,这节课要不要认真学习啊?学生(充满好奇):要!【设计意图】通过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真实存在的事例,既能调动学生的研究兴趣,又能为说明平方差公式的几何意义做好铺垫.二、百花齐放,探索新知1.数形结合,探究公式师:解决校园草坪建设方案的问题之前,老师先提两个简单的问题来考一考大家,看看大家上节课的内容学习的怎么样了?有没有能力解决今天的新问题.计算:1.(x+1)(x-1) 2.(m+2)(m-2)生(集体):算出来了…算出来了…师:好,老师请两位同学说一说计算的结果.生1:第一题的结果是:x2-1生2:第二题的结果是:m2-4师:正确的同学请举手(全体同学基本上都正确),看来大家学的真不错哦!师:下面大家继续观察上面两个算式,看看它们的结果,你有没有什么新发现?生3:我发现它们的结果是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师:好,那么我们请这位同学把你看到的现象用粉笔描述出来.(生3 分别使用了蓝色粉笔和黄色粉笔区别表示,效果非常好)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位同学描述的规律对不对?生(齐):正确!师:哪位同学能再举个例子来验证一下?生4:(a+3)(a-3)=a2-3a+3a-9=a2-9(a+3)(a-3)=a2-32 = a2 -9师:结果一样吗?生(齐):一样!师:那好,以后符合这个规律的习题,我们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不要再用多项式的乘法这么麻烦了,还有谁再举例应用一下?生5(抢):(5+x)(5-x)=52- x2 =25- x2生6(抢):(y+6)(y-6)=y2-62 = y2-36师:谁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个规律?生(7):等式的左边是两个两项式的乘积,这两个两项式中,其中一个因式是两数的和,另一个因式是这两个数的差,等式的右边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的差.师: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个规律用符号表示出来呢?师生合作:(a+b)(a-b)=a2-b2文字描述: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提示:这里a 、b 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师:同学们真不简单,现在大家给我们总结的规律起一个名字吧.生(齐):平方差公式!【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自然、直观的接触到平方差的概念,再通过习题简单的应用,便于学生总结出公式,理解和掌握公式.教师板书课题:1.5 平方差公式(1)师:看来大家预习的非常棒!接下来,我们通过拼图游戏,再从几何图形的角度来验证一下这个公式的正确性,下面大家拿出我们课下准备好的纸板,按要求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生8:第一个图形的面积:a 2-b 2 生9:第二个图形的面积:(a+b )(a-b )师:这两种方法算出来的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吗?生(齐):相等师:由此我们得到(a+b )(a-b )=a 2-b 2,从而再次验证了平方差公式的正确性,大家对这两种证明平方差公式的方法都理解了吗?生(齐):理解了!【设计意图】利用求图形的面积,进一步理解和验证平方差公式,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和一题多解的观念.2.简单应用,掌握公式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应用一下吧,请看例题例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5+6x )(5-6x ); (2)(x -2y )(x +2y )(3)(ab +8)(ab -8);我们请3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演示,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计算,愿意来展示自己的同学请主动上台表演吧!生10:解:(5+6x )(5-6x ) 生11:解:(x -2y )(x +2y )= 52-(6x )2 = x 2-(2y )2=25-36 x 2 = x 2-4y 2生12:解:(ab +8)(ab -8)a-b=(ab )2-82= a 2 b 2-64师:大家看看这3位同学的表现的怎么样?生(齐):非常好!师:下面做正确的同学请举手(大约90﹪以上),不错哦!大家感觉对于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怎么样了?生:都掌握了,没问题了师:*注意:对于平方差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得数中不能保留像(2y )2 、82 、(ab )2 的没有运算完全的算式.【设计意图】利用简单的问题加深学生对平方差概念的理解,鼓舞学生的士气,为下一步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公式奠定基础.3.乘胜追击,深入公式师:既然大家都觉得练得不错了,那么老师对习题再升升级,检验一下大家的思考能力:例2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m +n )(-m -n ); (2))41(y x --)41(y x +-; 师:这两道题好做吗?在这里老师先提个小建议,请大家找出算式里面的“a ”和“b ”,然后再用公式计算.(2分钟后)谁找到了,主动站起来回答一下?生13:第一个算式里面的“a ”是“-m ”, “b ”是“n ”生14:第二个算式里面的“a ”是“x 41-”, “b ”是“y ” 师:这两位同学照的对不对?生:对.师:好,下面请这两位同学到黑板上来把这两道题计算完整.生15:(-m+n )(-m -n )=(-m )2-(n )2 =m 2- n 2生16:)41(y x --)41(y x +-=(x 41-)2-y 2=x12-y 2 生(梁森):老师,我有一个发现,我发现我们找的“a ”是相同的数,“b”是相反的数.师:噢?!我们班的数学大王有了新发现,大家发现这个规律了吗?生:真的,还真有这样的特点啊,梁森就是聪明.师:大家为梁森同学鼓掌!我国有“两弹 一星”元勋钱学森,我们班有数学大王梁森,老师有个提议,我们把梁森同学的这个新发现命名为生(集体鼓掌):好!师:有了“梁森定律”的发现,我们做题就变得轻松多了.以后我们大家在碰到两项式乘两项式的时候,如果这两项中有一组相同的项和另一组相反的项,我们就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了.但是老师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进一步的明确,找出了相同的项和相反的项,最后的结果是用谁的平方减去谁的平方呢?生(齐):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相反的项的平方.师:下面请大家观察图片,通过图片,更直观的理解平方差公式(看上图),看明白了吗?生(齐):明白了.【设计意图】通过增加例题的难度引导学生深入的探究公式,从而总结出更加简便有效的应用平方差公式的方法.三、综合应用,延伸拓展师: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下面老师出一道难度等级为5星的题,大家有没有信心做出来?生(集体):(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能,出吧.师:小组合作探究:计算(-a-b)(a-b)(2分钟后)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巩恒):老师,我代表我们小组来回答这个问题,在这道题中,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小组采取的方法是,交换了括号内两项的位置,交换后(-a-b)(a-b)=(-b -a)(-b +a)(学生到黑板板书),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找出相同的项是“-b”,相反的项是“a”,根据“梁森定律”,用相同的项的平方减去相反的项的平方,最后的结果是:(-a-b)(a-b)=(-b -a)(-b +a)=(-b)2- a2 = b2-a2师:同学们,这位同学讲解的好不好?生(集体鼓掌):好!师:大家说“梁森定律”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呢?生(争先恐后):应用“梁森定律”,可以很方便的辨别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多乘多的运算.师:good!那我们通过练习来应用一下这个新方法吧.下列式子可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吗? 为什么? 如果能够,怎样计算?(1) (a+b)(a−b) (能)(2) (a−b)(b−a) (不能)(3) (a+2b)(2b+a) (不能)(4) (a−b)(a+b) (能)(5) (2x+y)(y−2x) (能)师:你是怎么辨别出来的?生(齐):通过找相同项和相反项.师:你们太有才了!生(集体):笑师:下面大家在练习本上把上面的5道题计算出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让同学们把答案落实到本子上,避免出现“笔下误”,同时老师通过巡视,发现并指出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巩固刚才学习的新规律,再通过相关练习的训练,达到巩固和强化平方差公式应用的目的.四、感悟课堂,直抒胸臆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谁来总结一下?生17:我们通过多种方法学习了平方差公式;生18:我印象最深的是通过找相同项和相反项来应用平方差公式;生19:我感觉平方差公式简化了多乘多的运算,是人类智慧的体现;生20:我觉得这节课过得轻松愉快;生21:我认为还有很多的困难在等待着我们去克服;【设计意图】及时完美的总结是一节课精华的体现,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去总结一节课的所得所感,更能发现学生对知识接受和理解的程度.好的老师,要善于倾听,适时点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实现对知识的梦想.五、实战演练,各尽其能【我当老师】1.下列各式的计算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怎样改正?1) (x+4)(x-4)=x2-4; ()2) (a+2b)(a-2b)=a2-4b; ()3) (-2y+3)(2y+3)=4y2–9. ()(通过纠错,发现问题,避免自己在做题中出现类似的错误)【小试牛刀】2.计算下列习题,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并注意观察习题的结构特点.(1)(x+2y)(x-2y) (2)(2a-b)(b+2a)(3)(4a+3b)(4a-3b) (4)(-3m+2n)(3m+2n)(5)(a+b)(-b+a)(6)(-a-b)(a-b)(应用公式,巩固本节课的劳动成果,老师通过巡视找出同学们的易错点)【思维拓展】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平方差公式的灵活应用)(1)(a+2b+2c)(a+2b-2c)(2)(a-b)(a+b)(a2+b2)(有点难度哦,小组之间讨论讨论吧,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实际应用】同学们,下面我们回过头来解决上课前我们提出的建设草坪的问题:问题回顾:一块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Array草坪.把这块草坪的一边减少3米,相邻的另一边增加3米,整改前后的草坪的面积变化了吗?分析:原方案(正方形草坪):10×10=100(m2)整改后(长方形草坪):(10+3)×(10-3)=102 -32=91(m2)改成长方形后,草坪的面积变小了,当然节约购买草皮的成本了.(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设计意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逐步深入,各个击破,通过不同层次的习题设置,让更多的同学学到更深入的知识,提升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六、分层作业,各显所长必做题:习题1.9 第1题.选做题:习题1.9 第2题.【设计意图】必做题是本节课的基础题,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选做题为综合性题,题量很小,但要求的能力较强,喜欢的同学可以选做,上交后让老师对其解题思路提出合理化建议,分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他们同样的梦想.板书设计:1.5 平方差公式(1)1.复习回顾:2.规律总结:3.平方差公式:(a+b)(a-b)=a2-b2例1:4.数形结合,理解公式例2:5.找相同项相反项理解公式拓展训练:达标检测:教学反思:这节课我尝试用三种方法逐层深入的给同学们讲解和应用平方差公式,第一种是让孩子们直接感受公式,直接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初步了解平方差公式的用法;接着通过例题增加一点习题的难度,进而引导学生找出两个相乘的二项式中的“a”和“b”,更深一步的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最关键的是第三步,通过老师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观察到“a”和“b”的特点,即“a”是两项式中的相同项,“b”是两项式中的相反项,进而得出平方差公式是用相同项的平方减去相反项的平方,最终让学生彻底的理解和掌握了平方差公式.总体来讲,当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步一步笑到最后的时候,我本人感到非常的欣慰,因为这节课没有让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反而是在欢声笑语中度过的,从而我也感到了备好一节课对学生包括对我自己的重要性.市优案的评选,让我获益多多,通过做市优案和应用市优案,我收获了很多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它完善了我们的教学,体现了教学相长和老师们的经验共享,它对我们的教学有着积极和长远的影响.。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1《平方差公式》教案1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1《平方差公式》教案1一. 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平方差公式是初中学历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不仅在数学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为学生以后学习更高深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数基础,对因式分解、有理数运算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往往还依赖于死记硬背,对于公式的推导和证明过程缺乏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并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运用。
2.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理解公式背后的数学思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探究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准备: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例如,一块正方形的土地,如果每边减少3米,新的土地面积是多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列出正方形土地面积的计算公式,然后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平方差公式的含义,并学会如何运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平方差公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的运用。
七年级数学下册 1.5.1 平方差公式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整式的乘除1.5平方差公式1.5.1平方差公式(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利用整式的乘法探索平方差公式,体会平方差公式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的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特点,能熟练运用公式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两项式乘以两项式,结果可能是两项吗?请你举例说明。
【新知探究】 探究一、1、计算下列各题: (1)(x+2)(x -2) (2)(1+3a)(1-3a) (3)(x+5y)(x -5y) (4)(2y+z)(2y -z)以上习题都是求两数和与两数差的积,大家发现什么规律? ①上面四个算式中每个因式都是 项.②它们都是两个数的 与 的 .(填“和”“差”“积”) 根据大家作出的结果,你能猜想(a+b )(a -b )的结果是多少吗? 为了验证大家猜想的结果,我们再计算: ( a+b )(a -b )= = . 得出:()()=-+b a b a 。
其中a 、b 表示任意数,也可以表示任意的单项式、多项式,这个公式叫做整式乘法的 公式,用语言叙述为 。
2、计算:(1)(23)(32)x x -++ (2)(32)(23)b a a b +- (3)1111()()2323x y x y -+探究二、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41)(41)a a ---+(2)(-mn+3)(-mn -3)注意:(1)公式的字母a b 、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 (2)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 计算1、 (5m -n)(-5m -n)2、 (a+b)(a -b)(a2+b2)【知识梳理】 你有什么收获? 【随堂练习】 1、判断(1)()()22422b a a b b a -=-+ ( ) (2)1211211212-=⎪⎭⎫ ⎝⎛-⎪⎭⎫⎝⎛+x x x ( )(3)()()22933y x y x y x -=+-- ( ) (4)()()22422y x y x y x -=+---( ) (5)()()6322-=-+a a a ( ) (6)()()933-=-+xy y x ( )2、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 ( 2)(b+2a )(2a-b ) (3)(-x+2y )(-x-2y ) (4)(-m+n )(m+n )(5) (-0.3x +y )(y +0.3x ) (6) (-21a -b )(21a -b )。
1.5.1平方差公式
注意
= x2 − ( 2y ) 2 = x2 −4y2 ;
(3) (−m+n)(−m−n ) = ( −m )2 − n2 = m2 −n2 .
阅读
p30例2.
平方差公式
相同为a 适当交换
2 2 (a+b)(a-b)=(a) -(b)
相反为b
合理加括号
注:这里的两数可以是两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两 个多项式等等.
平方差公式
相同为a 适当交换
2 2 (a+b)(a-b)=(a) -(b)
相反为b
合理加括号
注:这里的两数可以是两个单项式也可以是两 个多项式等等.
2 2 (a+b)(a-b)=a -b
特征:
相反数
2 2 (a+b)(a-b)=a -b
特征:
平方差
2 2 (a+b)(a-b)=a -b
特征:
原来
5米
现在
(a+5)米
a米
2 a
5米
(a-5)
(a+5)(a-5)
相等吗?
做一做、议一议 下面你动手计算试试看,思考
1. 以下题目有哪些特征?
2.它们的运算结果都有怎样的相同的特点?
(1)
22 2 x 2 x 2 x 4 xx 4 2
2
2
2
( 3a ) 9a 1 3a 3a 9a 1 2 2 2 ( 3) 2 ( m 1)( m 1) 2 2 m 1 ( m ) m m 1 ( m) 1 =(-m) -1
(4) (a−b)(a+b) ;
(5) (2x+y)(y−2x).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2
2024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平方差公式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平方差公式不仅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为后续学习代数方程、函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2《平方差公式》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等知识,对于代数式的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相似,学生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
2.掌握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和应用。
3.能够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应用。
2.教学难点: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计算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完全平方公式,引导学生发现完全平方公式中的平方差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平方差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并总结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点。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挑选几道典型题目,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讲解解题思路。
其他学生听讲,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平方差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平方差公式的形式。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5 .1平方差公式 (28张PPT)
解: (1)原式 =(2 015-1)(2 015+1)-2 0152 =2 0152-1-2 0152 =-1;
(2)原式 =(1+0.03)(1-0.03) =12-0.032 =1-0.000 9 =0.999 1;
总结
本题运用了转化思想求解.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两数 乘积问题,关键是找到这两个数的平均数,再将原两 个数与这个平均数进行比较变形成两数的和与这两数 的差的积的形式,再用平方差公式可求解.
两个相乘的多项式都是二项式,而且一个多项式的第一项与另一个 多项式的其中一项相同,第二项与另一个多项式的另一项相反。
1 计算: (1) (a+2) (a-2); (2) (3a+2b) (3a-2b); (3) (-x -1) (1-x) ;(4) (-4k+3) (-4k-3).
解:(1)(a+2)(a-2)=a2-22=a2-4. (2)(3a+2b)(3a-2b)=(3a)2-(2b)2=9a2-4b2. (3)(-x-1)(1-x)=(-x-1)(-x+1) =(-x)2-12=x2-1. (4)(-4k+3)(-4k-3)=(-4k)2-32=16k2-9.
解:(1) (5+6x)(5-6x)= 52-(6x)2=25-36x2; (2) (x-2y)(x+2y)= x2-(2y)2= x2-4y2 ; (3) (-m+n)(-m-n) = (-m)2-n2 = m2-n2 .
2 下列计算能运用平方差公式的是( D )
A.(m+n)(-m-n)
B.(2x+3)(3x-2)
9 【中考·枣庄】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 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 沿虚线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5.1平方差公式 课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5.平方差公式(第1课时)
一、复习导入
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 (1)(x+3)(x−3)
(2)(1+2a)(1−2a)
(3)(x+4y)(x−4y)
(4)(y+5z)(y−5z)
观察上述多项式,你发现 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 你又发现什么规律?
二、探究新知
(3)公式中的 a和b 可以是数,也可以是代数式.
(4)各因式项数相同.符号相同的放在前面平方,符 号相反的放在后面平方.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能否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a+2b)(−a−2b) ; × (2) (a−2b)(-a+2b) ; ×
(3) (-2a+b)(-2a-b); √ (4) −(a−3b)(a+3b) ; √
课堂检测
2.计算: (1)(b+2)(b−2); (2)(a +2b)(a−2b) ; (3)(−3x+2)(−3x−2) ; (4)(−4a+3)(−4a−3) ; (5)(−3x+y)(3x+y) ; (6)(y−x)(−x−y) .
解:(1)(b+2)(b−2) =b2-4 (2)(a +2b)(a−2b) =a2-4b2 (3)(−3x+2)(−3x−2) =9x2-4 (4)(−4a+3)(−4a−3) =16a2-9
(3)(−m+2n)(−m−2n ) =(-m)2-(2n)2 =m2-4n2
课堂检测 1. 改正错误 (1)(x+3)(x-3)=x2-3
错,x2-9
(2)(-3a-1)(3a-1)=9a2-1 错,1-9a2
七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1.5.1平方差公式 (2)》课件
平方 = 25 − 36x2 ;
= x2 − ( 2y )2 = x2 −4y2 ;
(3) (−m+n)(−m−n ) = ( −m )2 − n2 = m2 −n2 .
当“第一(二)数”是一分数 或是数与字母的乘积时,要用 括号把这个数整个括起来, 再平方;最后的结果又要去 掉括号。
思考:
(1)找出相同的两项和互为相反数的两项; (2)化为平方差公式的标准形式; (3)按平方差公式的法则进行计算.
例2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观察下列各式,然后解答问题: 1×3+1=4=22,3×5+1=16=42,5×7+1=36=62,… (1)请用含n的等式表示上述等式的规律(n为正整数); (2)请证明你写出的等式.
(1)解:∵1×3+1=4=22,3×5+1=16=42,5×7+1=36=62,…, ∴用含n的等式表示上述等式的规律为:(2n-1)(2n+1)+1=(2n)2; (2)证明:(2n-1)(2n+1)+1 =(2n)2-1+1 =(2n)2.
平方差公式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 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m+a)(n+b)= mn+mb+an+ab
• 计算下列各题: (1) (x+3)(x−3) (2) (1+2a)(1−2a) (3) (x+4y)(x−4y) (4) (y+5z)(y−5z) 用式子表示,即: (a+b)(a−b)= a2−b2.
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 等于 这两数的平方的差.
特征 结构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1.5.1 平方差公式课件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例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各题。
1.
(
1 4
x
y)(
1 4
x
y)
(
1 4
x)2
y
2
1 x2 y2 16
2.(ab 8)(ab 8) (ab)2 64 a2b2 64
3.(m n)(m n) 3n2 m2 n2 3n2 m2 2n2
1.5.1 平方差公式
一.自学指导(一)
1.自学内容:P20:引例 (1)(x+2)(x-2) ; (2)(1+3a)(1-3a) ; (3)(x+5y)(x-5y) ; (4)(2y+z)(2y-z). 2.自学时间:4分钟
3.自学任务: 完成计算,并观察以上算式及其 运算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
第一数a
平方
母的乘积时,
解: (1) (5+6x)(5−6x)= 52 − (6x)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要用括号把这个
第二数b
平方 数整个括起来,再平方;
= 25 −36x2 ;
最后的结果又要
去掉括号。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例1: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下列各题。
1. (5+6x)(5-6x)=52-(6x)2 =25-36x2 2. (x-2y)(x+2y)=x2-(2y)2 =x2-4y2 3. (-m+n)(-m-n) =(-m)2-n2 =m2-n2
(6)(4a1)(4a1) =1−16a2
拓展练习
2、填空:
①(y-1)(y+1_)=y2-1 ②(_2_a_-3)(2a+3)=4a2-9 ③(0.2x-_0_._5_)(0.2x+0.5)=0.04x2-0.25 ④(-2m+3)(3+2m)=__9_-_4_m__2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1 ( 1) ( x y )( x y ) 4 4
(2)(ab+8)(ab-8)
练一练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1 (1)( x y )( x y ) 3 3
(2)(-mn+3)(-mn-3)
想一想
(a−b)(−a−b)=?你是怎样做的?
计算 1、 (5m-n)(-5m-n)
(2)(3x-y)(-3x+y)=9x2-y2 ( × ) (3)(m+n)(-m-n)=m2-n2 ×) (
例1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5+6x)(5-6x) (2)(x-2y)(x+2y)
(3)(-m+n)(-m-n)
练一练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 (a+2)(a-2)
(2)(3a+2b)(3a-2b)
2、 (a+b)(a-b)(a2+b2)
自我检测
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x-1)(1-x)
(2)(0.3x )( x )( x ) 2 2 4
课堂小结
分享你的收获, 交流你的困惑。
(1)(x+y)(x-y)= (2)(y+x)(x-y)= (3)(y-x)(y+x)=
北师大 七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5.1 平方差公式
知识回顾
1、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 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 把所得的积相加
(m+b)(n+a)=mn+ma+bn+ba
2、两项式乘以两项式,结果可能是两项吗? 请你举例说明。
探究规律
计算下列各题:
(4)(x+y)(-y+x)=
(5)(-x-y)(-x+y)= (6)(x-y)(-x-y)=
(7)(-y+x)(-x-y)=
(1)(x+2)(x-2)
(2)(1+3a)(1-3a)
(3)(x+5y)(x-5y)
(4)(2y+z)(2y-z)
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 平方差公式: (a+b)(a−b)=a2−b2 你有什么发现? 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
练一练
判断下面计算是否正确
1 2 1 1 (1) x 1 ( x 1) x 1 ( ×)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