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作图题总结习题知识讲解
第四章 光 现 象小专题(三) 光现象作图2024-2025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安徽专用)八年级上册
1
2
3
4
5
6
78Βιβλιοθήκ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类型三 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原理作图 7. 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8. (2023·西安期末)如图所示,S是一个发光点,S'是它在平面镜中成 的像,SA是S发出的一条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和SA经平面 镜反射后的光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8. (2024·合肥庐阳二模)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关于光的现象,如 图,小明在公园湖面附近C点看到立于水中的水深测量标杆,其中A、B 两点到水面的距离相同(B点在图中没有标出),B'点是通过水面看到B 点的像,请利用所学知识画出小明看到B点的光路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1. (2023·亳州期末)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并作出眼睛在C点看到A点的像A'的光路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类型四 利用光折射的特点作图 12. (2024·合肥一模)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点为 O,OA为折射光线,画出大致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初中力学作图知识点总结
初中力学作图知识点总结一、作图的意义和作图步骤1. 作图的意义作图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方法,通过作图可以直观地展现物理问题,便于分析和解决。
作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作图的步骤作图的基本步骤包括:确定坐标系、选择比例尺、标出坐标轴、画出图形等。
在作图过程中,要注意精确度和标注清楚。
二、力的图示1. 力的图示方法力的图示方法有箭头表示法、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边法等。
箭头表示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如果有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可以用力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将它们合并或分解成一个力。
力的合成和分解是力的矢量性质的重要体现。
三、加速度、速度和距离的图示1. 加速度的图示加速度是速度随时间变化率,可以用加速度-时间图表示。
在加速度-时间图中,加速度可以用直线段或曲线段表示,直线段表示匀加速,曲线段表示非匀加速。
2. 速度的图示速度是位移随时间变化率,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表示。
在速度-时间图中,速度可以用直线段或曲线段表示,直线段表示匀速,曲线段表示非匀速。
3. 位移、速度、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位移是速度随时间的累加,速度是加速度随时间的累加。
在加速度-时间图中,速度是加速度的曲线积分,位移是速度的曲线积分。
四、力的平衡1. 力的平衡条件在力的平衡条件下,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合力为零。
可以用力的平衡图表示力的平衡条件。
2. 力的平衡实例通过力的平衡实例,可以学会如何绘制均衡图,并且了解力矩和平衡条件等知识。
五、牛顿运动定律的图示1. 牛顿第一定律的图示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作惯性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可以用速度-时间图表示。
2. 牛顿第二定律的图示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的关系。
可以用力-加速度图表示。
3. 牛顿第三定律的图示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相等的、方向相反的。
初中物理实验、作图题汇总
图1 图 2图3图4 图5图6 图7图8 第二部分 热点题型突破题型一 作图题一 光学作图题(一)根据光的直线传播作图1.如图1所示,在地面上竖直立一长杆AB ,图中带箭头的线是一条照到地面的太阳光线,请你作出长杆在地面上的影长。
2.如图2所示,某人站在路灯下,请画出此人在地面上形成影子的光路,并标出影子的位置。
(二)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根据给定的反射光线,在图3画出由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入射光线。
2.画出图4中放置平面镜的位置。
3.如图5所示,一束与水平面成60°角的太阳光,要想把这束光线射到井底,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和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三)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1.如图6所示,A ′O ′是A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如图7所示,从光源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 反射后,经过点A ,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3.在图4中画出发光点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 点的光路图。
(三)根据光的折射定律作图1.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请在图9中画出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大致方向。
图9 图10图15图11图12图16图13图17图142.如图10所示,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线的光路情况。
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3.请在图11中画出光线进入玻璃和穿过玻璃后的光路图。
4.请在图12中画出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5.请在如图13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6.图14所示为眼的成因光路图,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可以矫正视力的透镜。
7.点燃的蜡烛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实像,如图15所示,请画出A、B、C三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8.如图16所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9.图17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
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物理中考总复习——专题训练——作图题
专题三作图题作图题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它主要体现在各个知识点的落实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不同,所以对作图题的要求也就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以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初中物理的作图题主要可以分为光学作图题、力学作图题、电学作图题。
一、光学作图题光学作图题一般包括: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折射定律、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等。
解答光学作图题首先要熟练掌握光传播的定律、规律,有关原理、性质等;其次要密切联系几何知识中的作图方法,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学习;第三要注意作图中的细节,如法线、光线的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虚像和辅助线要画成虚线、光线箭头的标注、垂直符号的标注等。
1.利用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作图步骤:(1)找入射点:光线与界面的交点。
(2)作法线:过入射点作垂直界面的虚线,并且标明垂足符号。
(3)根据要求作光线a、反射时,根据“反射角=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或反射光线。
b、折射时已知入射光线,根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画出折射光线;或根据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画出折射光线。
c、折射时已知折射光线,根据光线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画出入射光线;或根据光线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偏离法线画出入射光线。
(4)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求法线和反射界面: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虚线),过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交点作法线的垂线即为反射界面(实线、作垂足)。
2.平面镜成像(1)找平面镜的位置:由平面镜成像原理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则用虚线连接物与像的对应点,作连接虚线段的中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注意垂足符号)。
(2)确定像的位置:作点(或线段的两端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对称点(或对称点的连线)即为点(或线段)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其中点与对称点的连线用虚线,并注明垂足符号;对称点的连线也用虚线。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1)通过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与主轴平行;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整理版)物理基础画图专题
物理根底画图专题班级中考物理作图知识考点:1、会画简单的光路图2、会画力的力臂3、会用力的示意图描述力4、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绕线〕5、会判断通电螺线管的N、S极、电源的正、负极或磁体〔小磁针〕的N、S极6、会画磁体外围的磁感线或标出磁体的磁场方向一、光的反射作图1、光的反射作图的依据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三类具体问题:1〕如图1所示,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反射光线。
2〕如图2所示,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入射光线。
3〕如图3所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面的位置。
二、光的折射作图1、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 1〕依据:光的折射规律2〕方法:(1)先找交点。
(2)确定法线的位置。
(3)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折射光线例 1在图4中根据入射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2、根据光经过透镜的会聚或发散作用作图1〕依据:光线过凸透镜会聚;过凹透镜发散。
2〕光经过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②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③从焦点发出的光线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例 2在图5中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图见图4后〕三、平面镜成像光路图的两种作法1、反射法: 1〕作图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
2〕作图方法:从光源或物体上的每个点选择两条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反射光线并反向延长确定对应的像点〔一般只要求会画点光源的成像光路图〕如图6所示。
2、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法: 1〕依据:直接利用物像相对于镜面对称。
2〕方法:作垂线、截距离、连虚线。
如图7所示。
五、力臂的画法:①确定支点;②确定力的作用线;③从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垂足落在力的作用线上,并用大括号括出力臂的长度,同时用字母L1〔L2〕标明力臂的名称。
例 6 画出图11中,各力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六、力的示意图的画法:①确定作用点;②过作用点,在力的方向上画一条长度适当的直线段,并在线段的末端添加箭头;③在箭头旁,标出力的名称和力的大小。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23力学作图分析(解析版)
专题23 力学作图分析力学作图主要包括力的示意图、力臂的画法以及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画力的示意图要注意三个要点:(1)力的作用点的位置;(2)力的方向;(3)力的大小以及物理量的符号。
画力臂要注意三点:(1)支点的位置;(2)画力的作用线;(3)标出力臂l。
做滑轮组绕线的作图题时要注意两点:(1)绳子的股数n;(2)拉力的方向。
类型一受力分析作图【例1】如图所示,A处于静止状态,B在拉力作用下向右运动。
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图中已标出)。
答案:【例2】在内壁光滑的汽缸内,用重为G的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把活塞,和汽缸按图所示悬挂,静止在空中,图中已标出缸内气体对活塞的作用力F气请画出活塞所受其他力的示意图。
答案:【例3】如图,斜面上的小球A被挡板B挡住,请画出小球A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例4】如图所示物块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滑动,并拉伸弹簧,画出物块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类型二杠杆作图【例5】图甲是生活中常用的一款指甲刀,其中AOB部分可视为杠杆,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使用时,指甲作用在A点的力视为阻力。
请你在乙图中画出:(1)作用在A点的阻力F2的示意图。
(2)在B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
答案:【例6】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例7】撬棒是生活中常用的劳动工具,如图所示,请画出重物M对撬棒的压力F2以及人对撬棒的力F1的力臂l1。
答案:【例8】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图是用切刀将黄芪切片的示意图,请你在图中画出施加在手柄上A点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答案:【例9】图中利用羊角锤撬钉子,在锤柄上画出所施加的最小动力F和其力臂l。
答案:类型三滑轮组绕线作图【例10】一个工人站在地面上,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物从地面提升到楼顶,要求绳子的自由端要向下拉,请你用笔画代替绳子,画出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中考物理作图题精练精解作图题11滑轮组及受力分析作图含解析
作图题11 滑轮组作图一.作图技巧滑轮组绕线作图(1)绳子段数n 的计算方法:①距离关系确定:n =Sh(S 为绳端移动距离,h 为重物移动距离);②力关系确定:F G n 总。
(2)找“起点”: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起点位置,即若n 为偶数,绳子从定滑轮绕起,若n 为奇数,绳子从动滑轮绕起。
二.真题精练1.(西藏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图中已经画出了支持力的示意图,请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的示意图。
【答案】 解:如图所示:【考点】重力示意图,摩擦力的示意图【解析】【解答】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2.(南京中考真题)如图(a)所示,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b)中画出缆车的轿厢(以方框表示)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弹力,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解析】【解答】空缆车随缆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轿厢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的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同,作用点在轿厢的中心,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作重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物体几何中心上,方向竖直向下,重力用字母G表示,作绳子拉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点在接触点上,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用字母F表示。
3.(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B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力的三要素及力的示意图,重力示意图【解析】【解答】物体A放在B上,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A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从物体A的重心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分别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和支撑面垂直。
物理中考作图知识点总结
物理中考作图知识点总结一、作图的基本要求1. 准确性:作图应尽量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
2. 美观性:作图应简洁明了,线条清晰,比例协调,美观大方。
3. 标注清晰:作图的表面细部应标注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数据。
4. 符号规范:作图应采用统一的符号,以便观察和理解。
二、作直线图1. 等距离平行线的作法:任取一点作为原点,从该点引出一条直线,并作一条线,作为直线的基准线。
2. 任意两点的连线:用直尺依次连接任意两点,在连接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剧烈晃动,以保持直线的准确性。
3. 作线的延长线:两端延长线按比例伸长。
4. 作角平分线:方法一:任取一点作为起点;用圆规开口量取两点,分别在这两点上作小弧交点,然后连结两小弧圆心以及交点,即得角平分线。
方法二:利用圆和圆心引出的弧求交点。
5. 同心圆的作法:以任意点为圆心作一圆,再以此圆心在任意两点作两圆相交。
6. 距离的作法:设法使量取线段和重合量具有相同的尺寸,然后从所量出两点之间的距离的中点作垂直于平面,使之量取出两边,就得到了所求的点。
7. 平行线的作法:先作等距离平行线,再在两条平行线上、两点之间作连接线。
8. 符号:表示用的箭头要清晰准确。
9. 实验:作图时尽量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避免凭空揣测。
三、作圆的几种方法1. 以圆心和半径作圆:先在纸上任意指定一个点作为圆心,作一个半径,然后再把圆心和半径尖锐相连,就作成了一个圆。
2. 已知三点求一圆:思路:已知圆上三点A、B、C,先求出直径AC与直径BC的中点(P、Q),根据这两点平行于弧AB,再分别在中点画一条半径,最后连接圆心。
3. 不出现在圆上已知圆心与切点作圆:已知圆心和切点,作圆时,首先应确定在切点上作圆的半径。
4. 两切线分别相切于两个相同圆:先求两切线相隔的交点和联接点交点,然后再以两切线相交点所在的直线为直径作圆。
四、作图的检查方法1. 几何判断的方法:利用圆规、直尺做视觉检查。
圆应由四点共圆2. 方程判断的方法:在图形和方程的系统中使用。
物理画图所有考点总结归纳
物理画图所有考点总结归纳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画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和工具。
通过画图,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问题和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总结归纳物理学中的画图考点,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力学部分的画图考点1. 平抛运动图平抛运动是指抛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竖直方向上具有自由落体运动。
在画平抛运动图的时候,需要标注抛体的初始位置、速度、落地点等。
2. 牛顿第二定律图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画牛顿第二定律图时,需要标注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以及物体的质量。
3. 弹簧振子图弹簧振子是指由弹簧和一物体组成的简谐振动系统。
在画弹簧振子图时,需要标注弹簧的原长、伸长量、振动的最大位移等。
4. 斜抛运动图斜抛运动是指抛体在水平方向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同时,在竖直方向具有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画斜抛运动图时,需要标注抛体的初始位置、初始速度、抛体的轨迹等。
二、热学部分的画图考点1. 热传导图热传导是指物体之间由于温度差而产生的热能传递。
在画热传导图时,需要标注物体的温度分布、热传导的方向和热流量的大小。
2. 热膨胀图热膨胀是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因热量的作用而体积增大的现象。
在画热膨胀图时,需要标注物体的初温、末温、膨胀的方向和程度。
3. 热力学循环图热力学循环是指一定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热力学过程,如卡诺循环等。
在画热力学循环图时,需要标注不同状态点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并画出闭合曲线。
三、电磁学部分的画图考点1. 电路图电路图是描述电路连接与元件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
在画电路图时,需要标注电源的正负极性、电阻的阻值和连接方式,以及其他的元件等。
2. 磁场图磁场图是一种用于表示磁场分布的图形表示方法。
在画磁场图时,需要标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的形状和磁场的强度等。
3. 电磁感应图电磁感应是指导体在磁场中发生电流的现象。
初中物理作图题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作图题总结归纳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作图题作为物理实验的一种形式,旨在通过图形的绘制和数据的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作图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需要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图形的绘制和分析。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作图题进行总结归纳,并探讨学生解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
一、作图题的基本要求作图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或已知条件绘制出合适的图形,并通过图形来分析问题。
在解答作图题时,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 使用合适的坐标系:学生应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坐标系,如直角坐标系、时间坐标系等。
同时,要注意标注坐标轴的名称和刻度,并保证图形的大小适中,能够清晰地展示所要表达的信息。
2. 准确绘制曲线: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点,使用直尺和铅笔绘制出准确的曲线。
绘制曲线时,要注意点的标注要清晰、准确,且曲线要平滑、连续。
3. 注重正确的分析和解释:作图题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图形来分析问题并得出结论。
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图形的解读和分析,结合物理知识给出准确的解释。
同时要确保解答与图形相符,避免出现矛盾和错误的结论。
二、常见的作图题类型1. 动力学作图题:此类作图题通常要求学生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绘制出相应的速度-时间图或位移-时间图。
通过观察图形的特征,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关的物理量。
2. 波动作图题:波动作图题主要涉及波的传播或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数据或条件,绘制出波的传播、波峰波谷位置等图形,并通过图形来描述和解释相关现象。
3. 电路作图题:电路作图题要求学生根据电路图和已知条件,绘制出电流的变化曲线或电压的变化曲线。
通过观察图形,学生需要分析电路元件的作用、电流的大小和方向等。
4. 光学作图题:光学作图题通常涉及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条件,绘制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入射角、折射角等图形,并通过图形来解释和分析光学现象。
初中物理专题讲义-作图题
专题二作图题一、作图题作图题是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作图技能、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察方向有:力学、光学、简单机械、电与磁等.作图题分布在各个知识点中,由于各部分知识的特点不同,所以对作图要求也就不同;但其共同特点都是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以作图的形式展示出来.二、作图题主要内容根据物理知识单元分类,可分为:(1)力学作图;(2)光学作图;(3)简单机械作图;(4)电学作图;(5)磁学作图.作图题的内容广泛,图的形式有示意图、实物图、模拟图、图像图等.三、作图题主要特点作图题的主要特点是:1.规律性:作图题的解答以所学习的物理规律为依据;因此这类作图题能够反映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量化性:作图题可以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把相关物理量的相互关系用数学方法在图象上表示出来.这类作图题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物理公式的理解水平,同时也能展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学科的综合能力.3.准确性:作图题可以表现物理现象的准确性.这类作图题主要体现某种物理现象形成时所必需的合理条件;它能反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科学态度和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及其应用能力.作图题由题目要求来决定解答形式.作图题可以反映某个物理量的特点,也可以描述某个物理规律,要做好作图题应该对所学的物理量和物理规律准确理解,并以所研究的物理量或物理规律为依据,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正确解答相关的作图题.下面以所学单元介绍作图题的解答方法.一、力学作图力学作图题主要是作力的示意图,是中考必考内容.画力的示意图要做到“先定后标”:定作用点、定方向、定长度,标箭头、标数值、标单位.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时,首先看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然后再分析物体受哪些力,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一般按重力、弹力(如压力、支持力等)、外力(如拉力、推力等)、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分析,不要无缘无故的添加和省去一个力.典例一:(临沂)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支持力F及滑动摩擦力f的示意图(O为物体的重心).【解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接触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重心都在物体的重心.【解答】物体受到的重力G竖直向下、支持力F垂直于斜面向上,滑动摩擦力f平行于斜面向上,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二、光学作图依据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透镜成像规律作图;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等知识点是光学作图的必考内容.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作图时,要注意光线上的箭头方向.另外在画图时要根据物理现象所遵循的规律为依据,灵活运用社会实践和生活体验,科学合理地作出能够反映题目要求的图解.典例二:(白银)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解析】①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①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关系是:平面镜和主光轴相交45°角放置,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②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③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根据以上内容和图示完成光路图.【解答】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三、简单机械作图日常生活中常用机械作图是中考的考点之一.常见的题型有画力臂、力的示意图和滑轮组的绕线等.碰到杠杆实例时,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解决问题,当遇到滑轮组绕线时,要注意绳绕的方法.典例三:(广东)如题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考点】力臂作图.【解析】由题图知,杠杆的动力大小为F,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力臂的定义过支点O作F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L,如图所示.四、电和磁作图用右手螺旋定则处理通电螺线管问题是中考的热点之一.正确理解和运用右手螺旋定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典例四:(钦州)如图,请根据磁感线的方向判断并标出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和电源的正极.【解析】在磁体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发出,最后回到S极,所以图中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小磁针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使右手大拇指指向通电螺线管的N极(右端),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即电流是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的,右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左端为正极,右端为负极.如图所示:一、力学作图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2.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3.重力(1)重力的大小叫重量,重力计算公式:G=mg.(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3)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4.弹力(1)弹力大小: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越大,弹力越大.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会发生弹力作用.(2)弹力方向:弹力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拉力(如橡皮筋、弹簧等),另一类是压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对书本的支持力和书本对桌面的压力).物体受到的拉力方向与物体伸长方向相反;物体受到的压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的接触表面并指向施力物体;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方向垂直于两物体接触表面并指向施力物体.(3)弹力作用点:弹力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5.摩擦力(1)摩擦力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2)摩擦力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3)摩擦力作用点:摩擦力作用点一般画在两物体接触表面,也可以画在物体的重心.二、光学作图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1)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同在同一个平面内(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分居);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角).(2)根据入射光线作反射光线:先过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注:法线不是光线,应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反射光线(注:反射光线一定要用箭头表示).(3)根据反射光线作入射光线:先过反射点(也就是入射点)作垂直于反射面的法线(注:法线不是光线,应用虚线表示),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画入射光线(注:入射光线一定要用箭头表示光线射向反射面).2.平面镜作图(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像与物左右相反;5)成正立虚像.(2)作图的规范化要求:平面镜的反射面和非反射面不能混淆,平面镜的非反射面要画上短斜线;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虚像、法线和光的反向延长线要用虚线表示;为了表示实物和虚像的对称点,实物和虚像都要标上箭头或字母;要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平面镜作图题的类型和解法1)确定平面镜的位置:像物关于镜面成轴对称.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位置确定平面镜的位置:①找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及其交点;②画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③画平面镜(画实线),平面镜与法线垂直;④用短斜线标出平面镜背面.2)根据像与物的位置确定平面镜的位置:①将像与物的对应点连接(画虚线);②作此虚线的垂直平分线(画实线),即平面镜的位置;③在平面镜的一侧画上短斜线.3)确定平面镜所成像的位置根据反射光线位置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①画出物体上一点发出的任意两条入射光线,并分别划出反射光线;②将反射光线延长,并找到交点,交点即为物体上那点的像.根据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确定像的位置(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①在物上取任意两点A,B 分别过这两点作到平面镜的垂线,并延长;②在延长线上取点A′到平面镜的距离与A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同理找到B′点;③根据这两个对应点的位置就可以大致画出像的形状和位置了,如果还画不出来,可以多选几个对应点.4)确定物的位置(寻找点光源):根据反射定律分别作出反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即入射光线的交点,为发光点S的位置;可利用反射光线先确定像的位置,再由像确定物的位置.5)作通过指定点的反射光线:首先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已知发光点的像点,再连接发光点和像点,连线与镜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最后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3.光的折射作图(1)作图依据:光的折射定律.(2)作图要求:1)实际光线(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要画成实线,并用箭头表示光行进的方向,实物用实线表示;2)光的反向延长线和虚像要用虚线表示;3)法线要与界面垂直,且画成虚线.(3)主要作图步骤:先要弄清楚光从哪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后清楚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然后根据折射定律完成光路图.(4)光的折射作图题的类型和解法1)已知入射光线作折射光线:过入射点作法线(要画成虚线);确定入射角;根据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另一种介质和法线的另侧作出靠近或远离法线的折射光线.2)已知折射光线作入射光线:过折入射点(即入射点)作法线(要画成虚线);确定折射角;根据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在另一种介质和法线的另侧作出入射光线.3)作通过指定已知点的折射光线:连接光源和已知点(画虚线)就与分界面有个交点,入射点就在该交点和已知点之间的分界面位置上.4.透镜作图(1)已知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确定透镜类型及位置:首先要比较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若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加会聚,则一定是凸透镜;反之就是凹透镜.先将对应的光线连接起来形成光路,再进一步判定透镜对光线是起会聚作用还是发散作用.如果入射光线经过透镜的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靠近主光轴,透镜则是个凸透镜;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透镜则是个凹透镜,透镜在光线发生偏折后的位置上.三、简单机械作图1.杠杆作图(1)分析杠杆受力: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效果“相反”,据此判断二力方向;另外,二力的作用点均在杠杆上.(2)力臂作图步骤:找支点、画力线、点线引出垂线段.(3)杠杆中最小力的作法:将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相连为最长力臂,依据题干中给出的已知力方向,确定最小力方向,在最长力臂末端沿最小力方向垂直画出的力即为最小力.2.滑轮组绕线作图(1)绳子段数n 的计算方法:①距离关系确定:n =Sh(S 为绳端移动距离,h 为重物移动距离);②力关系确定:F G n 总.(2)找“起点”: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确定绳子的起点位置,即若n 为偶数,绳子从定滑轮绕起,若n 为奇数,绳子从动滑轮绕起.四、电和磁作图1.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磁感线的特点:①磁体外部,从N极到S极;②磁感线是闭合的、连续的、不相交的曲线;③磁感线的疏密反映了磁场的强弱;④磁感线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相同.3.磁场的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S极所指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反.4.安培定则的内容: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方向,拇指指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一、力学作图【典例1】(钦州)请画出图中单摆小球所重力的示意图.【解答】过球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典例2】(孝感)如图所示,磁铁A紧贴电梯壁上,随电梯一起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请画出磁铁A 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示意图.【解析】根据题意,磁铁A紧贴电梯壁上,随电梯一起竖直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为平衡状态,即受力平衡,故磁铁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重力和电梯壁对磁铁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都画在重心,如图:二、光学作图【典例3】(孝感)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焦点,BC为某光线经过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与BC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光线BC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解析】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首先过B点作出垂直于镜面的法线,根据反向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如图;再根据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作折射光线,即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典例4】(常德)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析】题目已经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三、简单机械作图【典例5】(宜昌)如图甲所示,钢丝钳可以看成是两个杠杆的组合,图乙是其中的一个杠杆.用钢丝钳剪铁丝时,将铁丝放在A处还是B处更省力呢?请在图乙中你认为更省力的位置处画出阻力的示意图和动力的力臂.【解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在阻力、动力臂不变时,阻力臂越小越省力进行判断.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根据力与力臂的关系确定F的作用点和方向.本题考查对杠杆要素的认识和作图,关键是知道杠杆平衡的条件,即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要想用更小的力,阻力不变、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知,要减小阻力臂,所以铁丝要靠近转轴A 处.由图知,人手对柄部作用力,使钳子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所以阻力垂直钳口向上;从支点向动力作用线做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如图所示:【典例6】(西宁)如图所示,曲杆A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和施加在C点最小力F的示意图.【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即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由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 点,因此连接OC,过C点垂直于OC斜向左下方的力,即为施加在C点最小力F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四、电和磁作图【典例7】(北部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灯、开关接入家庭电路.【解答】开关和灯泡应该串联连接,开关接灯泡顶部的接线柱,接电源的火线,确保开关断开时,灯泡不带电,灯泡的螺旋套接电源的零线.实物图如下:【典例8】(广东)如题图所示,①请将图中的“光控开关”、“声控开关”和灯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楼道灯自动控制电路,要求在光线较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②安装一个不受开关控制的三孔插座.【考点】家庭电路.【解析】①因为要求在光线较暗且有声音时灯才亮,所以“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必须一起控制灯泡,即应把它们与灯泡一起串联连接;连接时注意开关接火线,灯泡接零线;②根据“左零右火上地”的接线原则,用笔画线将三孔插座的三个孔的接线柱连接到相应的电线即可.连接情况如答图所示.一、力学作图1.(北部湾)在图中画出南瓜受到重力G的示意图.【解答】由图可知,重力的作用点在其重心上,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表示符号为G;如图所示:2.(扬州)按题目要求完成如图:如图,A、B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A受到重力和吸引力的示意图.【解析】(1)找出重心,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重力示意图;(2)A、B两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由此可知,A受到吸引力的方向向右.【解答】本题考查了作力的示意图,作力的示意图时,应先确定力的作用点及力的方向,这是作力的示意图的关键.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过A球的重心竖直向下画一带箭头的线段,并标上符号G;即为A受到重力的示意图;由于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则A球受到B球水平向右的吸引力,作用点也在A球的重心,如图所示.3.(岳阳)请用力的示意图表示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考点】浮力.【解析】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浸没在水中物体悬浮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浮力如图所示.4.(白银)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解析】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注意相等的力要画一样长.根据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则可判断乒乓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浮力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球重心上;根据力的示意图的做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把浮力和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分别表示出来.【解答】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乒乓球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5.(聊城)踢出去的足球在操场上慢慢滚动后停下来,在图中请画由在操场上向左滚动的足球受力的示意图.【解析】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并且会用示意图表示物体受力情况.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确定物体的重心,再用示意图表示物体所受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答】因为足球在操场上慢慢滚动后停下来,所以足球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同时足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f.此外,足球还受到地面对它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作用点可以画在足球的球心上,如图所示:6.(内江)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试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解答】顶出去的足球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只受重力的作用,作用在球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二、光学作图7.(福建)在如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8.(内江)如图所示,小明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入隧道内,请你通过作图画出平面镜,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再作法线的垂线即可画出平面镜;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180°﹣60°=120°,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0°;如图所示:9.(昆明)完成图中经过凸透镜后的两条光线.【考点】透镜的光路图.【解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凸透镜的特殊光线有三条: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解答】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10.(广东)如图所示,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_____.【解析】涉及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作图,应牢记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光线,在画图中灵活运用,像这一类的作图即可迎刃而解.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如图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度,所以反射角为30度,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30度,如图;。
物理初中作图总结归纳
物理初中作图总结归纳在物理实验中,作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绘制准确的图表,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而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作图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作图技巧。
一、直线图直线图是最常见的一种作图方式,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在绘制直线图时,我们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并在坐标轴上标明变量的单位。
然后,将实验数据以点的形式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连接点时,要注意让直线尽可能穿过点,以准确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举例来说,我们进行了一次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将力F作为横轴,加速度a作为纵轴。
首先,我们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刻度范围,然后将实验数据标在坐标轴上。
最后,通过连接这些点,我们可以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是质量m,根据公式F=ma,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到物体的质量。
二、折线图折线图适用于表示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特点是变量之间的趋势不一致。
在绘制折线图时,我们需要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并在坐标轴上标明变量的单位。
然后,将实验数据以点的形式标出,并用直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形成折线。
例如,我们进行了一次弹簧振子的实验,将弹簧的拉伸量x和振动周期T作为坐标轴的两个变量。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组数据,将其标在坐标轴上,并连接起来,得到一条折线。
通过观察折线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发现弹簧的拉伸量与振动周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三、曲线图曲线图适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绘制曲线图时,我们需要确定坐标轴的刻度,并在坐标轴上标明变量的单位。
然后,将实验数据以点的形式标出,并用光滑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以准确地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例如,我们进行了一次光的折射实验,将入射角θi和折射角θr作为坐标轴的两个变量。
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一组数据,将其标在坐标轴上,并连接起来,得到一条曲线。
通过观察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存在着正弦关系,从而验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初中物理作图题专题复习
S1 不亮
不亮
S2 不亮
不亮
S3 不亮
不亮
S1S2 亮
不亮
红
S1
L1
S2
绿
L2
S3
S2S3 不亮
亮
S1S3 不亮
不亮S1S2S3 亮亮 Nhomakorabea按要求设计电路
• [2003年山东]:如图所示 的电路盒面板上有红绿灯 各一个,三个拨动开关, S开1、盒S子2、的S情3 况,下为探了究在盒不内打 的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 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 入下表。
• [例]:如图,AOBC是一杠杆,O为支点,在A端 挂一重物G,在C点画出最小动力F 。
A
O
G
B
C
画力臂
• [例]:如图,AOBC是一杠杆,O为支点,在A端 挂一重物G,在C点画出最小动力F 。
A
O
G
B
C
F
画力臂
• [例]:在图示中画出杠杆的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画力臂
• [例]:在图示中画 出杠杆的动力、阻 力、动力臂、阻力 臂。
按要求设计电路
• [2003年山东]:如图所示 的电路盒面板上有红绿灯 各一个,三个拨动开关, S开1、盒S子2、的S情3,况为下了探在究不盒打内 的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 次实验,并将实验结果填 入下表。
• 根据上述实验的情况,在 下边虚线框内画出盒内的 电路图。
共闭合开关
灯的发光 情况
红灯 绿灯
V A
电路图与实物电路的转换
• [例]:在测额定电 压为2.5V电阻大约 为6Ω的小灯泡的额 定功率实验中,某同 学将器材连成如图 电路,并即将闭合开 关进行实验。请指 出图中错误。
初二物理作图总结归纳
初二物理作图总结归纳物理作图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实验现象、采集数据并绘制图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对物理概念的把握。
本文将对初二物理作图进行总结归纳,分别从直线图、曲线图和其他类型的图进行讨论。
一、直线图1. 直线图的特点直线图是最常见的物理图之一,其特点是通过将实验数据绘制在直角坐标系的坐标平面上,能够得到一条直线。
直线图可以描述各种一次函数的关系,如速度和时间、质量和密度等。
2. 如何绘制直线图(1)确定坐标轴:根据实验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并标明各坐标轴的单位。
(2)绘制数据点: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各组数据点。
(3)通过数据点绘制直线:通过连接各个数据点,用直线连接它们,并尽量使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数据点。
3. 直线图的分析直线图往往能够给出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通过直线的斜率可以得到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而直线的截距则可以给出一些常数或者零点的信息。
二、曲线图1. 曲线图的特点在某些实验中,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呈现出曲线形状。
比如,加热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物体受到的力随其位移的变化等。
2. 如何绘制曲线图(1)确定坐标轴:同样需要根据实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并标明各坐标轴的单位。
(2)绘制数据点: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平面上标出各组数据点。
(3)通过数据点绘制曲线:通过使用平滑曲线经过尽可能多的数据点,使得曲线更好地反映实验现象的规律。
3. 曲线图的分析曲线图可以反映出物理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其形状可以提供物理系统的一些特征,如最大值、最小值、周期性等。
通过曲线图的斜率变化可以得到物理量之间的变化率。
三、其他类型的图除了直线图和曲线图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物理图像,例如柱状图、饼状图等。
柱状图用于表示不同物体的某一物理量之间的比较,通过绘制不同柱子的高度,形象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差异。
饼状图则用于表示整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通过绘制不同扇区的角度大小,可以直观地描述各部分所占的比重。
中考物理作图题精练精解作图题9作力的示意图图示含解析
作图题9 作力的示意图、图示一.作图技巧:画力的示意图:(1)力的示意图指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画力的示意图的步骤:①确定受力物体;②在受力物体上画出力的作用点;③确定力的方向后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④在线段的末端标箭头,在箭头旁标出所画力的符号、数值大小和单位.画力的图示的步骤:1.选定标度;2.找作用点,作为线段的起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3.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4.标明力的大小,符号。
二、真题精练1.(2020·威海)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kg,物体重100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
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
(不考虑绳重及摩擦)【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滑轮组绳子拉力的计算,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mg=2kg×10N/kg=20N【解析】【解答】滑轮的重力G动则滑轮和物体的总重力为100N+20N=120N已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N,当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时,则能够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 max=3F−G动=3×50N−20N=130N当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时,则能够提升物体的最大重力为G max′=2F−G动=2×50N−20N=80N物体重100N,大于80N,小于130N,所以滑轮组上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起点从动滑轮的挂钩开始,绳子末端的拉力向上,如图所示【分析】根据质量计算重力,结合绳子的最大拉力计算绳子股数,再将滑轮组绕线。
2.(2020·南宁)请在图中画出绳子的绕法,使滑轮组达到最省力的效果。【答案】解:如图所示:【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解析】【解答】由图示可知,此滑轮组绕线时,可将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此时承重绳子为2根;还可将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此时承重绳子为3根。
初中物理图画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物理图画知识点归纳总结近年来,随着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图画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始得到广泛应用。
图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对一些常见的图画进行归纳总结。
第1章力学知识点1. 力的作用和效果图1:示意图描述:图1是一幅示意图,通过图中的两个小人分别用不同的力量推一颗球,展示了力的作用和效果。
左侧小人轻轻地推动球,球没有发生明显的运动;右侧小人用更大的力量推动球,球发生了运动。
2. 力的合成和分解图2:示意图描述:图2展示了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通过向两个方向施加不同大小的力,可以使物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产生运动。
左侧的箭头表示两个力向同一方向施加,物体向右侧运动;右侧的箭头表示两个力向相反方向施加,物体在垂直方向上发生运动。
3. 物体受力平衡图3:示意图描述:图3是一幅示意图,通过展示不同力的作用,说明物体受力平衡的条件。
三个力向不同的方向施加,经过平衡计算后,可以得出物体所受合力为零,保持平衡状态。
第2章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和反射图4:示意图描述:图4展示了光的传播和反射。
通过一个物体,光线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并在物体表面发生反射,改变光线的方向。
2. 光的折射和色散图5:示意图描述:图5通过展示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说明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方向的改变,并且不同频率的光线在折射时会分离出不同颜色的光谱。
3. 反射镜和透镜图6:示意图描述:图6分别展示了反射镜和透镜的作用原理。
反射镜通过光的反射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透镜则通过折射光线实现对光的聚焦,使得物体形成放大或缩小的效果。
第3章电学知识点1. 电流和电阻图7:示意图描述:图7通过示意图,说明了电流和电阻的关系。
电流是由电子在电路中流动产生的现象,而电阻则是电流流动受阻的程度。
2. 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图8:示意图描述:图8分别展示了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
中考物理作图题方法解析分析
【典例2】(2011·黄石中考)如图所示,一束光从半球面上的A 点沿半径方向射入半球形玻璃砖,已知半球形玻璃砖的球心为 O,且光线到达半球形玻璃砖下表面处时可以发生折射和反射. 请画出这束光线从射入玻璃砖到射出玻璃砖的完整光路图.
精品课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光在半球形玻璃砖 下表面处发生折射和反射,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由水或其他透明介质斜射进入空气 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垂直入射 时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答案:如图所示
精品课件
2.凹透镜 (1)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则折射光线平行于 主光轴.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 延长线过焦点. (3)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精品课件
【典例4】(2011·连云港中考)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 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两 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精品课件
【解析】本题考查电路的设计.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串、并联电 路中各用电器的工作特点.天花板吊灯的3个灯泡、学习台灯和 床头灯的工作状态互不影响,故应并联连接;天花板的3个灯 泡由一个开关控制,学习台灯和床头灯分别由开关控制,床头 灯可调亮度,应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答管磁极 三、判断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或者螺线管磁极 解决此类作图题关键要掌握以下几点: 1.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 吸引. 2.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与该点磁感线的方向一致.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N极出发,回到S极. 4.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的方法: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 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
中考物理常考作图题(附答案和解析)
中考物理常考作图题(附答案和解析)1.(3分)如图所示,潜水员眼睛在水下A点处,B点有条小鱼,C 点有只小鸟,请作出潜水员观察鱼、鸟的光路图。
【考点】A3:光直线传播的应用;AN:作光的折射光路图.【分析】(1)根据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作出潜水员观察鱼的光路图;(2)根据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规律作出潜水员观察鸟的光路图。
【解答】解:(1)直接连接BA,光线方向从B指向A,光线BA即为潜水员观察鱼的光路图;(2)首先确定入射点O,点O在AC连线与界面交点的左侧,连接CO与OA即为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
故答案为:【点评】考查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与光的折射定律,难点是确定光的入射点与光线的方向。
2.(3分)如图所示,用两橡皮筋悬挂的金属棒AB处于磁场中,金属棒两端连接着导线(导线对金属棒的作用力忽略不计),当棒中通以由A流向B的电流时,金属棒静止,橡皮筋刚好处于松弛状态;现让电流由B流向A,金属棒仍静止,请画出此时金属棒受力的示意图。
【考点】6H:力的示意图与图示;71:弹力;76:重力;CJ: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分析】当棒中通以由A流向B的电流时橡皮筋处于松弛状态就说明了导线AB受到了一个向上的磁场力的作用;若电流的方向发生改变时,导线AB的受力方向就会变为向下。
先分析金属棒受到的力有:橡皮筋的拉力(两个)、导线AB的重力、导线AB受到的向下的磁力;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做出各个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导体AB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橡皮筋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竖直向下的磁力。
故答图如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导体AB所受到的磁力的分析。
3.(5分)欣儿手头上有完全相同的l元硬币10枚,为了测出其中一枚硬币的密度,她设计了一个小实验。
实验器材有空金属筒、量杯和水;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10枚硬币全部放入水中,此时量杯中水面处刻度如图;B.将10枚硬币放入金属筒中,让金属筒漂浮在量杯中,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53mL;C.将空金属筒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量杯中,让其漂浮,记下此时水面处的刻度值为22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中考五套典型习题1)如图1所示,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反射光线。
2)如图2所示,已知反射光线和反射面的位置,请画出入射光线。
3)如图3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请画出反射面的位置。
例1在图4中根据入射光线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例2在图5中画出经凸透镜和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图见图4后)。
例 3 按照图8左边的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右边的电路元件连接成完整电路(导线不交叉)例 4 如图9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例 5 在某电路(如图10)中,灯L1、L2并联,开关S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1控制L1灯,电流表测L2灯的电流,请你根据上述文字描述连接下面的实物图,并在右边画出它的电路图。
例 6 画出图11中,各力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例7 在图12中,物体A的质量都是5 kg,画出两图中A物体受到的重
力的示意图。
1、判断依据:安培定则(记住用右手)
例 8 如图13所示,开关S 闭合后,小磁针静止在图示位置,则电源的左端是极。
例 9 在图14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标出螺线管的N、S极。
例 10 在图15中根据电流的方向,标出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例 11 在图16中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甲、乙小磁针的磁极名称。
例12 在图17中画出螺线管的绕法,闭合开关后,使小磁针静止不动。
例 13 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图18中的两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例 14 如图19所示,请你画出利用滑轮组提起木箱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例如图20所示,给下列暗盒填上合适的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1、如图所示,木块A的长度是__________ 厘米。
2、所示温度计读数为___________℃。
3、所示体温计读数为___________℃
4、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是________,指针所示被测物重是________N.
5、如图,量筒中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 mL。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G
6、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小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小铁块的质量是 g
7、完成下列图中的光路图。
8、如图,AB 表示平面镜前的物体。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 9、如图示,一束光射向三棱镜,画出这束光两次折射的大致光路
10、如图示,电视遥控器对着天棚也能遥控电视机。
图中从A 点发出的光经天棚MN 反射后射入电视机的接收窗口B
画出其光路图。
11、如图光源S 发出的光经透镜折射后,其中的两条折射光线,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点光源S 及像点S 成光路
12、如图光点S 发出的一条射向水中的光线,光线经过水中的一点P 折射光线.
13、丁俊晖在某次比赛中,母球遇到障碍球的直线阻挡,而不能直接击中目标球(A 是母球,B 是障碍球,C 丁击出的母球不能击中目标球,造成失分。
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和光反射球的运动轨迹及必要的作图痕迹。
14、你玩过“竹蜻蜒”(图)的玩具吗?用手搓动它的杆部,它就能腾空而起.意图
15、如图所示,水中的鱼吐出一串气泡,气泡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请再画出该气泡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l 1.(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B 对A 的支持力。
F 1的力臂及阻力.
A 点作用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上画出这个力F 的方向.
A 点作用的最小动力F 的物体匀速提升到高处(绳、滑轮的自重及摩擦不计),请画出滑
900N 的物体,请你在图选择一套合适的装置,帮他绕上绳子组成滑A 点所用的最小动力并标出其力臂。
39.如图所示,重为15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试画出该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40. 画出图中入射光线L1、L2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1.如图所示,重为10N的物体悬浮于水中,做出它所受浮力的示意图
34某医院要求装一种呼唤电铃,使各病床的病人均可单独呼叫,只要一按床头上的开关,值班室的电铃就响,且与该病床
相对应的指示灯亮.在图画出正确的连接方法.
35、根据图甲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起来。
(导线不能交叉)
36、为家庭电路示意图,请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将该电路连接完成.
37、如图,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
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
“—”极,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
38、如图,在通电螺线管的上端有一静止的小磁针,请把线圈绕制完成。
42.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43.在初中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同学们使用了多种测量仪器,各种仪器使用前,首先应弄清楚该仪器的量程、分度值以及零
刻度是否到位,再进行测量读数。
观察图甲和图乙,按要求回答问题,并把答案填在横线上。
①图甲中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 ℃到_____________℃,所测患者的体温是__________℃。
②图乙中量程为3 V的电压表每小格表示的值是__________V,所测电压值为_________V。
(2)根据图丙和图丁演示的实验现象,请你分别说明反映了什么物理规律。
①图丙的奥斯特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丁的小孔成像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补全下图的光路,使光路完整
图甲图乙
图丙
图丁
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