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 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以读求知,以读悟情。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社会生活,充满朝气与活力并且积极向上的个性品格。

【学习重点】1 学会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朗读;审美赏美。

享受语感默读【学习难点】1领悟文章的诗画意境,感悟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陶冶个性。

【课时安排】2课时【学法指导】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语言生动,优美,学习本文首先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到作者对于春天的喜爱,并且本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朗读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抓住春的特点,有层次地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

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 给下列加点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宛转()应和()戴着斗笠()抖擞()2 下面四句话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密蜂嗡嗡地叫着B 一年之季在于春C 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D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3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家,诗人,代表作有,等。

4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5 本文共描绘了哪几幅春天的图景?二、新课学习(一)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设疑:朱自清先生抓住了春天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写春天的?描绘了几幅图?2 讨论:在认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提出的问题并作解答3 学生用一句话来描绘自己心目中的春天并与朱自清的《春》作比较。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 赏析:A 在朱自清先生描绘的一幅幅春的画卷里,你最欣赏的是哪幅图?请说出理由。

B 这些春的图画中,找出文中用来哪些优美、贴切的词、句,哪些修辞手法来描写景物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 11 《论语》十二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 11 《论语》十二章
④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环节三




环节三




一、深层探究
1.请你谈谈对“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理解。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学习
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法
指导
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二、字词积累
1.字音
论语(lún) 说(yuè)愠(yùn)传(chuán)不习乎
逾(yú) 罔(wǎnɡ) 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gōnɡ)
笃志(dǔ) 逝者如斯夫(fú)三省(xǐnɡ)
2.词义
(1)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2.结合课下注释,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统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重点难点】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受古今汉语差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正。

3.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敬辞,在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查预习、粗知文1.请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准确、停连恰当、富有节奏、读出情感。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ā)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yì)/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ǒu)?”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2.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咏雪》译文:《陈太丘与友期行》译文:★任务二:识文体、知出处1.作者名片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 人生寓言》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 人生寓言》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导学案第8课人生寓言【基础演练】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嬉戏()慷慨()厄运()落难()心旷神怡()诸神之王()险象dié生jiǎo 洁mǐn 灭bǐn 告风yùn lǔ去2. 下边四组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慷慨归属乌云蔽月抢劫B.撤消禀告突如其来行乞C.拐杖折摩天灾人祸风韵D. 金窖厄运心旷神饴正色3.解释下列词语:⑴慷慨:。

⑵得失之患:。

⑶心旷神怡:。

⑷险象迭生。

⑸突如其来。

⑹嬉戏:。

⑺正色:。

【综合运用】4.有人说:寓言是“小故事,大道理”,现在班上将要举行以“我最喜欢的一则寓言”为主题的推荐比赛,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做好准备:在正式比赛之前,请你根据比赛的主题确定自己参赛内容,做好充分准备。

①搜集、整理资料,确定“我最喜欢的一则寓言”②用简段的一句话概括寓言内容:③用简短的一句话揭示寓意;④拟写推荐词(100字内):(2)拟写标语;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拟一条简洁优美、富有感染力的标语:【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白兔和月亮在众多的兔姐妹中,有一只白兔独具审美的慧心。

她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

每天夜晚,她来到林中草地,一边无忧无虑地嬉戏,一边心旷神怡地赏月。

她不愧是赏月的行家,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

于是,诸神之王召见这只白兔,向她宣布一个慷慨的决定:“万物均有所归属。

从今以后,月亮归属于你,因为你的赏月之才举世无双。

”从那以后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赏月。

可是,说也奇怪,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脑中只绷着一个念头:“这是我的月亮!”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乌云蔽月,她便紧张不安,唯恐宝藏丢失。

满月缺损,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抢劫。

在她的眼里,月的阴晴圆缺不再各具风韵,反倒险象迭生,勾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患。

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了那个慷慨的决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套精品教案及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套精品教案及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套导学案及教案导学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品味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的句子,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两种修辞方法。

难点:通过朗读、赏析、品味语言来体会景物特征;学会抓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

知识链接:1.作者及其散文: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

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纵观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史,“五四”时期的散文成就对现当代散文的创作影响最大。

而这一时期散文成就最高的作家则要首推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中备受推崇的是那些写景打情的篇章,其中描绘自然风光的部分,以真挚的情意、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构成了浓郁诗情及漂亮缜密的艺术风格。

2.复习散文知识(1)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2)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形散神聚);所谓形散是指不受时空的约束,驰骋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所谓神不散失职用明确的立意统领全篇,放得开,收得拢。

学法指导:梳理文中字词并多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用红笔标记你所喜欢的句子,并批注你喜欢它的理由;2.分析该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又有何特征?3.标记文中你认为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其进行赏析。

学习内容一、基础梳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 wǎn()转酝酿()()liáo()亮 hōng()托应和()()2、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并组词。

()()(1)涨(2)散()()()()(3)晕(4)藏()()3、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贝壳席慕容学习目标: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1、你怎样理解结尾句?“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简单的心啊!”相关链接:想一想:海边荒石高立群有一年夏天,在青岛崂山附近一处无名的海滩,我第一次被石头的美丽所震慑:它们密密麻麻铺满海滩,浸润在阳光下微微动荡的海水里,一直延伸到大海深处.水光中轮转着石头们含蓄而神秘的色彩,有的莹绿如玉,有的深红似霞,有的暗黄如湿金,有的粉白如冰雪.它们多的数不清,坦坦荡荡气度不凡地占据了海滩,简直像一座散发着灵异之光的宝藏,拦截了我眺望大海的目光.我深深地被诱惑了,赤足涉入清澈的水中,左一块右一块,犹如贪婪的盗墓者,我挑着捡着.手里捧不下了,我就把第一批收获排放在岸边,转身又去掏摸.我决心要带一批石头回去,它们的美勾起了我的占有欲.那些海水中的石头,几乎每一块都要独特的形状和花纹,点点滴滴,丝丝缕缕.俯身其中,令人沉醉.不知过了多久,我捧着又一批宝贝回到岸上,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我手中的美石劈劈啪啪落下去,险些砸痛自己的脚.那些"首批中选"的石头呢它们怎么都消失了我只迷惑了两秒钟,就发现它们依然不动呆在原处,只是,岸上的石头不再美丽.我看见一些普通的石头别扭地排成整齐的一列,灰头灰脑,怪模怪样.有的带点灰乎乎的红或者绿,有的干脆灰不溜秋或色如沙土.我不敢相信它们就是令我一见倾心的宝贝.呆视之间,我脑中竟跳出那样一个字眼:死亡.比起海中的美态,这些石头分明全死了.死去的原因,只是来了我——一个倾慕者,对之爱不释手,想把它们带回家去,占为己有.就是这点小小的贪婪,无可厚非的欲望,令它们离开长久熟稔而亲密的海水,孤独地承受夏天的烈日,而奇妙的大自然,早已让它们与大海之间此呼彼应,难舍难分.面对倾心或喜爱的东西,我们多么容易犯傻.我把石头放回海中,在海滩盘桓良久,我竟想到一个时空远隔的人——"昆虫之父"法布尔.这是一个在清贫中与虫交谈的人,在晚年得到一小片废墟."一块偏僻的不毛之地,被太阳烤得滚烫.但却是刺菊科植物和膜翅目昆虫的好去处."法布尔把它称作"钟情宝地".与那些昆虫学家不同的是,别人剖开虫的肚子,把它们制成标本,他却是活着研究它们,"在蓝天之下,听着蝉鸣音乐从事观察".法布尔把这块宝地命名为"荒石园",听来凄冷,但荒石园的故事却充满了尊重和温暖的感情,每块石头,每只虫子,都有自己的地方,自然自在,荒得其所.比照我们习惯的一些方式,这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爱.生活中很多事物,都能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倾听下面的"物语",你一定会受到启发,你也试着写几句"物语"吧!流星——在生命最后时刻,我也要闪闪发光.气球——我的信念是不断追求新的高度.蚂蚁、大雁、蚯蚓、夏荷、小草、萤火虫……一课一得:悟一悟: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二)紫藤萝瀑布宗璞学习目标:2.品读语言,赏析、积累优美的词句.3,体会借景抒情的写法.预习流程:鸟瞰:说一说: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解剖:读一读:1、看花语(图片)看到花时感受到的她得生命和心灵……2、读花语走进花的生命和心灵里去……3、怎样的花语?走进心灵,花朵的心事吹弹可破……精彩品赏:品一品:品味,揣摩诗歌语言的魅力。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6.图画组、文字组、设计组共同商量排版。
环节四




各小组展示成果,评出优秀小组。
教学反思
“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语文的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在本次教学中,学生接近文学,阅读文学,交流文学,在“文学部落”里不仅多方面锻炼了语文能力,还培养了以写促记的学习习惯。
综合性学习 文学部落
教学
目标
1.了解学校学生团体组建的一般程序,了解一个文学团体内部的构成,以及各部门的职能,成立文学团体。
2.尝试进行文学创作,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写作和有关的交流活动。
3.布置教室文学角落。
4.了解文学刊物组稿、编辑的方法,编辑完成创刊号。
学法
5.文学角、展示墙要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
6.文学角、展示墙的布置要雅致美观,富有文化韵味。
活动三:创立班刊
1.确定刊名,刊名要有诗意。
2.组建编辑部,成立编辑委员会,有明确的分工,具体负责班刊组稿编辑任务。
3.指辑部文字组对来稿进行审核、修改,确定稿件。
指导
搜集资料法、整理归纳法、交流展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环节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当网络、游戏、电视、电影充斥你的课外生活时,不要忘记文学这片精神的家园。让我们漫步其中,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丰富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深刻。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文学部落”。
环节二




一、读书写作交流会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教学案及答案1 春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想象春的画面,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写景的方法——含感情,抓特点,用感官。

3、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品味语言。

重点:反复朗读直至能够背诵。

难点:学会描写景物的方法和修辞。

第一课时一、预习成果展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朗rùn()wǎn()转酝酿()()liáo()亮hōng()托应和()()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3、本文作者(),字(),是我国现代著名()家、诗人,民主战士。

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

答案:1、润宛yùn niàng 嘹烘hè2、欣欣然呼朋引伴花枝招展舒活设题意图:七年级新生仍然有识记字词的任务,此题加强记忆,巩固字词。

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朗读2、自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理清课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第1段):_______春第二部分(第2-7段):_______春宏观勾勒(第2段):具体描绘(第3—7段):春_____ 图、春______图、春______图、春_____图、春_____图第三部分(第8—10段):_______春3、用简洁语言概括全文:提示:每个层次总结一句,概括格式:人(物)+事件我盼望的春天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考讨论具体分析:1、再读课文,寻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在课本上勾画。

2、简单谈谈某个句子为什么生动形象。

提示:对句子的赏析可以从句子的修辞、词语的使用等方面入手。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部编版)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习目标】1、认识作者,了解其童年生活,品味语言,把握本文叙事写景井然有序的特点。

2、理解和掌握作者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以及用准确的词语来表现景物的特征。

4、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

【学习重难重点】学习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文章表现的主题思想,插叙美女蛇故事的作用。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勾画并思考本节重点内容,完成预习案,联系生活实际,尝试探究案问题,组长搞好督促与检查,确保每位同学能认真、高质量预习。

2、AB层完成导学案上所有问题,C层掌握基础知识,并完成除探究案6题之外的题目。

3、将预习时有疑问或不能解决的用红色笔标记,并总结到“我的疑惑”中,以备上课交流。

【知识链接】1 了解鲁迅及其作品。

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菜畦.(qí)桑葚.(shèn)油蛉.(líng)斑蝥.(máo)锡箔.(bó)臃.肿(yōng)确凿.(záo)攒.成(cuán)收敛.(liǎn)蝉蜕.(tuì)脑髓.(suǐ)觅.食(mì)罕.至(hǎn )拗.(ǎo )秕.谷( bǐ)2解释词语:①确凿:确实。

②轻捷:轻快。

第 2 页第 3 页3、速读4——6段。

思考: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

4、速读7——8段。

找出雪地捕鸟的描写。

划出动词,再品读,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统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统编版)

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导学案【学习目标】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以及通过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点难点】1.学会默读,养成一气呵成读完全文的习惯,整体感知文章的基本内容。

2.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叙述视角,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字词积累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确凿.()菜畦.()皂荚.()桑椹.()云霄.()油蛉.()斑蝥.()鉴.赏()秕.谷()和蔼.()蝉蜕.()倜傥..()人迹罕.至()人声鼎.沸()()拗.断)攒.动()蝉蜕.()脑髓.拗()执拗.)积攒.()尖锐.()跟随.()拗.口()悦.耳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确实。

()②轻快敏捷。

()③缠绕。

()④凑在一块儿。

()⑤没有妨碍;没有关系。

()⑥垫高了枕头睡觉,形容不加警惕。

()⑦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⑧少有人来。

迹,足迹、脚印。

罕,稀少。

()⑨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宿,长久从事某事的。

()⑩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鼎,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一般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沸,水开。

()○11旧时地方上有地位、有势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职官僚。

()★任务二:知作者、明背景1.作者名片鲁迅(1881-1936),本名,字,浙江绍兴人。

我国现代伟大的、、。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1898年离家到了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随后转入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

毕业后考取官费留学,于1905年入仙台,先入仙台医专学医。

后弃医从文,立志以文艺改革国民精神,挽救即将危亡的民族。

1909年回国,1918年起合李大钊等一起参加《新青年》的编辑活动,陆续发表小说、论文和杂感。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九月亮上的足迹
【学习目标】
1、速读,概括主要内容。

2、理清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
1、主题解读
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简介
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

最近出版的《3总量达到100—500万吨,可成为人类万年以上长期使用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8、解释下面词语在中的意思。

(1)其乐融融
(2)息息相关
9、“早在遥远的古代,人类就有了奔向月球的美好愿望”,你能举出实际的例子吗?
10、根据第②自然段回答月球与地球之间的“磁场”是怎样形成的?
11、月球对地球的“保护盾”的作用体现在哪里?
12、“精神不正常者”为什么多在月夜发作?
13、从第④自然段看,月球能从哪两个方面为人类提供能?
14、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留传久远的咏月的句子。

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咏月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请举两个例子,并指出是谁。

如从小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

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

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优质可打印¥M 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门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培养尊老爰幼、珍爰亲情、珍爰生命的情感。

【学法指导】1、白主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掌握重点字词。

2、用红笔勾画优美词句,批注、感悟。

3、用黑色笔独立完成导学案。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

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素材积累关于“尊老爱幼”的名言:(1)-------------------------------------------------------------------------------- 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

---------------------------------------- 康熙(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白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

----- 戴维? 德克尔(3)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孟子班级小组名姓名小组评价师评价【学习目标】1、排除生字词语障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整体感感知课文基本内容。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及白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学法指导】1、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白查字典标注读音和词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导学案第二十二课羚羊木雕【基础演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犄角()怦怦()脸颊()寒颤()逮着玩儿()树 chà()伤 bā()羚 l íng() zuàn 着()反huǐ()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犄角脸郏伤疤形影不离B .裁缝作偮倚靠攥着C .伎两凋谢树杈晦气D .怦怦允许抨击仗义执言3. 下列括号中的句子是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为一”。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B.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老太婆的嘴。

)C.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讲义气。

)D .她却满不在乎地说:“算了吧。

”(完全不放在心上。

)4.人物的描写方法通常有:A肖像描写、B言描写、C作描写、D心理描写、E神描写。

下列各句分使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将相的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内。

⑴ “要⋯⋯ 是不是拿出去啦?” 得十分。

()⑵ “送了?告我。

” 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⑶ 我得我是世界上最心的人!因我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⑷ 眉毛挑得高高;“同什么厂?”()()【合运用】5.( 2019 浙江杭州)根据境,仿照画句子,接写两句,构成意的一段。

在个世界上,只要你有真的付出,就会多都是虚掩着的:在商界中,你付出智慧,你会富的大是虚掩着的;6.七年( 1)班了“ 信伴我成” 合性学活。

下面是活程中的一些,你参与解决。

( 1)造活气氛,你一条美、富有感染力的:(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言稿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你帮他修改一下。

诚实守信,是我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使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

“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

我们应该加强诚信教育,因为诚信尽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导学案统编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导学案统编版)

第6课 《散步》导学案【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朗读的技巧,学会通过语气、节奏的变化来把握语言所表达的感情。

2.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3.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找出例句,加以品味。

【重点难点】1.多角度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深层意蕴。

2.探究总结本文的语言特点,了解什么是“对称句”“回环句”,并找出例句,加以品味。

【学习过程】一、预习案★任务一:查预习、知作者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分歧.( ) 蹲.下( ) 煎熬.( ) 嫩.芽( ) 咕.咕( ) 一霎.( ) 粼.粼( )( )散.步( ) 眼泡 )铺.床 ( )散.漫 ( ) 泡.茶 )当铺.( )劳累.( )累.赘 ( )积累.2.根据下列意思,写出课文中相关的词语。

①任凭自己的意思。

文中表现的是田野充满生机活力,自由而不受拘束的情景。

( ) ②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文章中指使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 ) ③这里形容水、石等明净。

( )④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 )3.作者名片莫怀戚(1951—2014) ,重庆人,作家。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

作品有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诗礼人家》等。

其中《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

二、探究案★任务二:初读文、整感知1.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叙述的主要事件 ,并梳理本文中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

散 泡 累主要事件:2.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分歧,后来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这个家庭中的哪一位成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联系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3.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用一个词语概括。

★任务三:练朗读、品语言4.与《秋天的怀念》相比,本文的感情基调有什么不同?5.朗读第1段,设计重音和停连,并说明这样读的理由。

6.作者叙述时,在家庭成员前面都加上“我的”,在文中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找出来读一读,并思考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

《在山的那边》导学案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一、【导学目标】:1、理解、积累“痴想、隐秘、诱惑、喧腾”等词语。

2、初步了解诗歌常识。

反复朗读,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3、领会诗中“山”与“海”的艺术形象蕴含的意味,培养欣赏诗歌的能力。

品味诗歌语言,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知识链接】诗歌是一种抒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

汉魏六朝诗,一般称为古诗,其中包括汉魏乐府古辞、南北朝乐府民歌,以及这个时期的文人诗。

唐以后的诗体,从格律上看,大致可分为近体诗和古体诗两类。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

【自学导航】:1.练读诗词5次,争取读准节奏感情。

2.给加点字注音,然后解释词义。

凝.()减________________ 诱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瞬.()间_______________ 隐秘..喧.()腾________________ 痴.()想________________【课堂导学】:一、竞读:1.分小组练习朗读并选出本组朗读最佳者在全班朗诵。

二、自我研讨:请从不同角度概括诗歌两部分的内容A.从时间看:第一节写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写________________。

B.从事情看:第一节写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写________________。

C.从心理看:第一节写________________;第二节写________________。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优质导学案)(上学期 上半年 全册 分课时)

部编RJ人教版 初一七年级语文 上册第一学期秋季(优质导学案)(上学期 上半年 全册 分课时)

第一单元 1 春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 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

3. 品味优美词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

(重点)4.深入学习比喻修辞手法,欣赏比喻给文章带来的美感,并运用于写作。

(难点)自主预习1.阅读下面的小资料,完成填空。

(1)作家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文体知识定义:散文,是和小说、戏剧、是个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按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分为三种:叙事散文,(写景)抒情散文,议论(说理)散文。

本文是一篇 写景抒情 散文。

(3)比喻知识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嗡( ) 酝酿( ) 抖擞( ) 朗r ùn ( ) w ǎn ( )转 h ōng ( )托 静m ò( ) ji ànzhu àng ( )应和( ) 风筝( ) li áo ( )亮 和风细雨( ) 铮铮铁骨( ) li áo ( )草 掺和( ) 挣扎( ) 眼花li áo ( )乱 3.把下列词语的意思补充完整。

朗润: 。

赶趟儿: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 。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 。

文中比喻 。

酝酿: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是指 。

宛转:形容声音 。

4.朗读课文,读出感情,在你喜欢的段落中标出语句中的重音和停连。

示例:“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V 抚摸..着你。

5.通读课文,完成题目。

(1)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一个二字词语概括为盼春、 和赞春,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 之情。

(2)找出文中的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课本中标出来,并体会一下句子好在哪里。

合作探究一、体会优美的情境12. 这些春景有哪些共同点?3.课文以写景为特色,除了写景,还有哪些特点?二、品味精彩的语言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各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九月亮上的足迹【学习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

3、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知识链接】1、主题解读这篇纪实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伟大气魄,赞美了人类的聪明才智。

2、作者简介朱长超,当代科普作家。

最近出版的《20世纪科学发现纵横谈》一书,多科学、多方面的介绍和评述了刚结束的一个世纪内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做出这些发现的有关工作者,共分“科学开拓着世界”“科学智慧的光芒”“科学精神的丰碑”等六章共54篇。

3、背景资料为了打破前苏联的航天优势,1961年5月2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批准了航空航天局的登月计划,即以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命名的著名的“阿波罗”载人登月探险计划。

“阿波罗”计划是一项宏伟庞大的工程,在该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大约有40万人和2万多家公司参加,耗资240亿美元。

“阿波罗”计划从1961年开始实施至1972年结束,先后完成6次登月飞行,把12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地面。

它不仅实现了美国赶超前苏联的政治目的,同时也带动了美国科学技术特别是推进制导、结构、材料、电子学和管理科学的发展。

本文记叙了第一次登月的全过程。

【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áng()首挺立(2)轨道()(3)椭圆形()(4)小心yìyì()(5)铁锹()(6)狭zhǎi()2、选出最恰当的词语填空。

苏州的美是古典的。

哪怕一木一石,它也是那么(优美、幽雅),那么庄严。

它一会儿叫你想起我们伟大的历史,一会儿叫你(想起、温习)许多美丽的传说。

苏州的美是(内在、含蓄)的。

要是不下番寻索的功夫,你就别想(领会、领略)它。

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虽说是近邻,离地球也有38万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十一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附答案十一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教案附答案十一春【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掌握作者的感情。

2、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尝优美的语言。

3、培育学生热爱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美的能力。

【学习要点】本文寓情于景,情况交融的写作手法。

【学习难点】作者抓住事物特色描绘光景的方法。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更名自清,字佩弦。

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后随祖父、父亲定居扬州。

幼年在私塾念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朱自清有著作7 种,共约190万字,包含诗歌、散文、文艺议论、学术研究等。

《春》、《背影》、《荷塘月色》都是交口称赞的名篇。

北京解放前夜,患胃病辞世。

2、有关资料本文大概写于在1928 年到 1937 年之间。

1929 年 10 月,朱自清送夫人武钟谦回扬州养病,同年11 月 26 日,武钟谦逝世,葬于念四桥祖茔,时年仅32 岁,遗下三子三女。

这个期间,正是作者徘徊愁闷而用心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所以,关于春季,只好是村歌式地抒唱。

【自主学习】1、给以下加点字的读音:酝酿()振作()应和()嘹亮()....稀少()安巢()撑伞()黄晕()....2《、春》是一篇(体裁)作者_______,字_______。

现代散文家、_______、_______。

他的散文,清爽而诚挚,散文代表作有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

3、解说以下词语。

欣欣然:朗润:酝酿:繁花:赶趟儿呼朋引伴:如花似锦:4、指出以下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合作研究】5、朗诵课文,考虑作者对全文是如何依据盼春- 绘春 - 赞春构想的,在绘春中要点描绘那些图画?6、学生再读课文,把自己喜爱的词语画出来,并写出喜爱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

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

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

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

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

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解: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

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

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

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

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

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

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
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

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

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

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

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

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

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

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

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

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

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

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

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

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

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