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概论第1章绪论
合集下载
工业设计概论绪论PPT课件
![工业设计概论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58ec4558f5f61fb6366631.png)
从消费层次来看,人的消费需求大体分为三类层次: 1.解决衣食等基本问题,满足人的生存需求; 2.追求共性,即流行、模仿,满足安全和社会需求; 3.追求个性,要求小批量多品种,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前两个层次的消费主要是大批量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和实用商品,以“ 物”的满足和低附加值商品为主。而第三个层次则满足“人无我有,人有 我优”的愿望,这种“知”的满足,必然要求高附加价值的商品。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都跨入了设计时代,设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世界 经济正由“物的经济”向“知的经济”发展,即设计时代意味着附加价值 的时代。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19
设计已经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也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 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 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现代 设计的意义可以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不管是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其中 都有现代设计的影响。现代艺术设计对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
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6
三、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3.1 设计及设计学特性
设计
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
设计
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 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 客观性特征
特殊的意识 形态和色彩
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 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但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缺乏批 判性。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19
设计已经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结果,也是人类在一定时期内的生存目 的、生存环境、生存行为与生存条件的协调关系,即被称为“文化”。设 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达方式,是阶段性、地域性的信息载体。现代 设计的意义可以体现在很多的方面。不管是生产活动还是生活活动,其中 都有现代设计的影响。现代艺术设计对推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
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6
三、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3.1 设计及设计学特性
设计
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
设计
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 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
自然科学的 客观性特征
特殊的意识 形态和色彩
因此设计应该被视作一种物质文化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 自然科学特征又有人文学科色彩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但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缺乏批 判性。
第一章 绪论
3/25/2020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一](https://img.taocdn.com/s3/m/4c94fd087cd184254b35358c.png)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第一章 概论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第一章
概论
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意义
产品设计与材料 产品设计与工艺
材料的分类及基本特性
产品设计材料的美学基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
设计……? 从历史的角度 把设计分为两类 以手工艺为主要手段的手工艺设计(Handcraft Design) 以工业化批量生产为特征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这里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工 业化生产模式下的设计。但在今天手工艺部分开始慢 慢地向工业化生产发展。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物质因素是形态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任何形态都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来完成,不同的结构需要与之 相适应的材料来实现,而材料又因其材形、材性和加 工工艺的不同,对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造型过程中 “形态”存在很多“变数”。 美的形态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形态,有效的形态则一 定是美的形态。有效的形态一定包含着合理的结构、 科学的用材、精巧的加工、恰当的语意等致美的先决 条件。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复合材料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复合材料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的意义
对人的方面 用人机工程学指导产品的设计,使产品符合人的生 理特点和心理习惯,用美学观点来创造产品形态,使 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美的享受。 给使用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和情感的愉悦计工程基础.概论
第一章 概论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第一章
概论
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意义
产品设计与材料 产品设计与工艺
材料的分类及基本特性
产品设计材料的美学基础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工业设计与产品设计
设计……? 从历史的角度 把设计分为两类 以手工艺为主要手段的手工艺设计(Handcraft Design) 以工业化批量生产为特征的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这里的工业设计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泛指工 业化生产模式下的设计。但在今天手工艺部分开始慢 慢地向工业化生产发展。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物质因素是形态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任何形态都 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来完成,不同的结构需要与之 相适应的材料来实现,而材料又因其材形、材性和加 工工艺的不同,对结构产生影响。因此造型过程中 “形态”存在很多“变数”。 美的形态并不一定是有效的形态,有效的形态则一 定是美的形态。有效的形态一定包含着合理的结构、 科学的用材、精巧的加工、恰当的语意等致美的先决 条件。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复合材料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与材料
设计与材料的关系------复合材料
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概论
产品设计的意义
对人的方面 用人机工程学指导产品的设计,使产品符合人的生 理特点和心理习惯,用美学观点来创造产品形态,使 产品给使用者带来美的享受。 给使用者带来生活的便利和情感的愉悦计工程基础.概论
工业设计概论-第1章 工业设计的相关概念
![工业设计概论-第1章 工业设计的相关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622822e26137ee06eff9184e.png)
11.设计是解决如何将人们的某种需求、愿望、理想,通过创造某一物质而加以具体的实现。(荣 久庵宪司,1991年)
目的性 创造性 可行性
“ 设计是一个动词,不是名词。
David Kelley (IDEO公司)
“ Design is NOT just what it looks like and feels
行工作,而且,当需要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
自己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01汉城工业设计家宣言》,ICSID 2002年
挑 战
——工业设计将不再是一个定义为“工业的设计”的术语。 ——工业设计将不再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工业生产的方法上。 ——工业设计将不再把环境看作是一个分离的实体。 ——工业设计将不再只创造物质的幸福。
like.
Design is how
it works.
Steve Jobs(苹果电脑创办人)
1.3
工业设计的定义
布鲁塞尔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 1954年
工业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旨在确定工业产品的外形质量。虽然外形质量也 包括外观特征,但主要指同时考虑生产者和使用者利益的结构和功能关系。这种 关系把一个系统转变为均衡的整体。 同时,工业设计包括工业生产所需的人类环境的一切方面。
关系就是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并不需要导致个人的艺术作品和产生天才,也不受时间、空间和人的目的控 制,它只是为了满足包括设计师本人和他所属社会的人们某种物质上和精神
上的需要而进行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
因此,它必然会受到生存环境内起作用的各种物质力量的冲击,受到各种有形的和无形
6. 对物体和景象的描绘,素描;
工业设计概论
![工业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64e5f650b1c59eef8c7b46f.png)
审美要素
形态设计 色彩设计 形象设计
环境要素
产品与环境有很大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环境会产生影响。
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
功能基础 物质技术基础 美学基础
工业设计的三大基础之间的关系
组成工业设计的三个基础要素中 功能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实用性; 物质技术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科学性; 美学基础——是体现造型物的艺术性。三者之间的 作用相辅相成,即构成了造型物的功能特征。
实用性
实用性是工业设计的根本原则。 适用与好用则体现在产品使用方式的合理性和结构性能 的可靠性。 所谓合理即使用方式要合乎客观规律,要合乎人的生理、 心理需要,这就是正确协调人与产品的关系、研究和解 决各种产品的结构和形式与人相关的各种功能最优化, 才能使人更正确、迅速、舒适、有效地使用产品。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是否实用及其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 也是人们信赖和接受产品的基本保障。可靠性是指产品 整体系统设备、各部件、元器件的功能在一定时间内的 稳定程度和对人的适应特性。其中包括安全性,即产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及偶然事故中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 适用性,即产品正常工作时所具有的良好性能。耐久性, 即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艺术性
一件工业产品的综合质量应包括使用功 能质量和精神功能质量两个方面。缺少 任何一个方面的设计,都是不完全的设 计。产品的使用功能是决定其造型形态 的主要因素,而优秀的造型可令使用功 能更加理想和完善。
工业产品特有的美的表现形式
显示使用功能先进与可靠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功能美; 反映大工业自动化生产及科学性的严格和精确美; 体现先进加工方法与手段的工艺美; 符合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的规整美; 表现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舒适美, 标志力学、材料学新成就的结构美; 合乎最新数理逻辑理论的比例尺度美; 应用最新物质材料的材质美与色彩美; 表现最新形态构成原理的形态美; 表现审美新观念的单纯和谐美。
工业设计概论 第一章-设计理论
![工业设计概论 第一章-设计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386f27dc5da50e2534d7f31.png)
设计是一项包含多种专业的活动,包括产品设计、服务设计、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和建筑设 计。
这个定义的优势在于,它避免了仅仅从输出结果(美学和外观)的观点来看待设计的误区, 它强调创造性、一致性、工业品质和形态等概念。设计师是具有卓越的形态构想能力和多学科专 业知识的专家。
另外一个定义使得设计的领域更接近于工业和市场。 工业设计是一项专业性服务,它为了用户和制造商的共同利益,创造和发展具有优化功能、 价值和外观的产品和系统的概念及规格。——美国工业设计师协会(IDSA) 这个定义强调了设计在技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协调的能力。 在设计事务所中专门为企业和其品牌做包装和平面设计的设计师,更倾向于采用将设计、品 牌和战略联系在一起的定义。 (1)设计与品牌:设计是品牌链中的一环,或者是向不同公众表达品牌价值的一种手段。 (2)设计与企业战略:设计是一种能够使企业战略可视化的工具。 设计是科学还是艺术,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为设计既是科学又是艺术,设计技术结合 了科学方法的逻辑特征与创造活动的直觉和艺术特性。设计架起了一座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桥梁, 设计师把这两个领域互补的特征看成是设计的基本原则。
设计的终极目的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其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 生的。设计是人类有目的地改变生存方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应用科技、经济、艺术的要素系统解决 问题,以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通过设计活动将理想、情感、意志具体化、形象化、 情趣化,使其成为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不断创新、持续发展的工具和手段。
案 例
前 言 Introduction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设计了的世界中。 在我们这个一切都被设计了的世界中,小至一支铅笔、圆珠笔,大至一座建 筑、一个城市的规划;简单如一双筷子,复杂如一架航天飞机,都反映了人类的智 慧与文明。另一方面,它们又以种种直接的方式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工作、休闲 与交往,我们又不得不受到这些人类自身创造物的所有影响。 优良的设计,使我们貌似平淡的生活更有诗意、更加美丽;低劣的设计,不仅 不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可能还会给我们带来灾难与不幸。因此, 设计作为人类一种最普遍而又最能表征人类特征的创造性活动,就成为人类社会 一种最广泛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与文化成果。 今天,设计以人类空前未有的普及性,渗透进人类所有的活动领域,也 开拓着人类的生存空间。
工业设计概论大纲
![工业设计概论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eb6a017cd184254a35350e.png)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统一编号)课程名称:工业设计概论英文名称:Survey of Modern Industrial Design 学时: 30 学分:2适用专业:工业设计课程性质:必修课先修课程:设计表现执笔:赵仕奇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产品设计基础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基本概念、产品设计的相关因素和综合设计思维。
介绍基本的产品设计造型方法和表达手法,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培养学生产品设计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1)现代工业设计概念及各种定义(2)现代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及特征。
(3)现代工业设计师团队及工业设计的程序。
第二章:工业设计的简要历史、现状、和未来(1)工业设计的历史的划分原则、工业设计的特点和趋势(2)现代工业设计简史(3)工业设计的现状和未来、工业产品发展简史。
第三章:现代设计的理论和原则(1)现代设计中的新问题。
(2)设计的动因(3)现代设计的准则。
第四章:现代设计的实践与管理(1)产品开发过程的策划与管理。
(2)以用户为中心的iNPD过程。
(3)设计团队的协作。
第五章:设计与市场(1)市场需求分析。
(2)产品的价值观念。
(3)价值机遇分析第六章:现代设计基础(1)艺术与设计。
(2)设计表达。
(3)设计表达、三大构成、模型制作、工程基础。
三、教学安排及方法四、考核方式考核方法: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评定学生平时成绩(占20%);通过闭卷考试评定学生理论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现代工业设计概论》,黄毓瑜,化学工业出版社。
设计概论课件
![设计概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f44cef65901020206409c59.png)
第二节 设计的研究范围与发展现状
• 二、设计的发展现状
• 4. 混沌理论
• 混沌理论是要向我们展示,我 们只是刚刚开始认知和理解自 然界的复杂性,即自然现象及 其事件的连锁反应。
第二节 设计的研究范围与发展现状
• 一、设计的研究范围 • 1. 设计史 • 设计史主要包括中国设计史与外国设计史两大部分,设计的专业领域主要有工业设计史、
平面设计史、工艺美术设计史、环境艺术设计史、建筑设计史和服装设计史等方面。 • 2. 设计理论 • 设计理论一直与学科美术和建筑的相关理论相联系,这是因为设计这一概念本身就是从美
不同形式的艺术设计作品都 具备功能性的特征,也就是 说,设计首先保证产品的实 用功能,特指为了达到一定 目的,满足某种需求而应该
具备的基本条件。
设计的活动是有目的的创造 活动,满足了实用性的功能 特征,就更应该考虑到设计 的艺术性和形式美观,这是
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新的科技运用和新材料的创 造发明都为设计的发展创造 了更多的可能性。如今,VR 技术的发明为设计在各种范 畴和领域的探索提供了更多
• 1980 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第11 次年会修改后的工业设计的定义为:“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 • 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 • 格,称为工业设计。” • 2015 年10 月,国际设计组织(原国际工业设计协会)对工业设计给出了最新的定义:“(工业)设计旨 • 在引导创新、促发商业成功及提供更好质量的生活,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 • 务及体验的设计活动。 • 设计在汉语中基本的词义是设想和计划。《新华字典》将设计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 • 法、程序、图样等。
1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二章
![1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28affde00975f46527d3e142.png)
设
H E J
计
I S H
史
I
第 第
一 二
章 节
设
计
的
萌 生
芽 存
阶 设
段 计
本章小结:
设计概念的产生:最早的设计起源于工具设计,最早的工具 设计起源于石器设计,设计的观念最早是建立在形体和效用之 间的思考。 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一项创造性
活动,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之中,设计在萌芽阶段的
第 第 一 一 章 节 设 设 计 计 的 概 萌 念 芽 的 阶 产
湖北出土的钻孔石铲
段 生
工
G O N G
业
Y E S
设
H E J
计
I S H
史
I
4、
将实用与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物质和精神功能的
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从遗存的大量 石器的造型来看,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
手 工 艺 设 计 阶 段
S H O U G O N G Y I S H E J I J I E D U A N
工
G O N G
业
Y E S
设
H E J
计
I S H
史
I
手工艺设计阶段由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经过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工业革命前。 手工艺设计阶段两个重要特点:生产出的产品具有丰 富的个性和特征,装饰成了体现设计风格和提高产品身价 的重要手段;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 设计反映着时代的思想,它既体现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 意识的演变,又体现社会生产水平和人在自然界所处地位 的变迁。
第 第 一 二 章 节 设 计 的 萌 生 芽 存 阶 设 段 计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工业设计史绪论、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211ed25d3c1ec5da50e27025.png)
《工业设计史》教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教学
考核方式
《工业设计史》课程的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该课程在本期为考试课程。 2.成绩构成:如下所示
学生成绩(总分100分)=课堂考勤成绩(占10% ) +平时成绩(占 30% ) [其中包括课程作业成绩(占10% ,含课内外布置的书面作业和制 作PPT 作业两部分) 与课堂讨论成绩(占20% )]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 ) 。
《工业设计史》绪论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绪论
概述
表0-1 工业设计发展中的流派和组织
设计流派或组织 主要活动地区 主要活动时间 代表人物
新古典主义
折衷主义 工艺美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
欧美各国
欧美各国 英国 欧洲各国
1760-1880
1820-1900 1880-1910 1890-1910 莫里斯、阿什比 吉马德、戈地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第一篇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第一篇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第一节 设计概念的产生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史 》课程 教学课件
《工业设计史》绪言
概述
《工业设计史》绪言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美术(设计)理论研究中心
工业设计概论-
![工业设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84c0a4a4cfc789eb162dc84b.png)
a
26
2
工业设计概论
新艺术作品——吉马德作品
图20 吉马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 a00年用丝绸设 色法设计的女装长条缝饰作品
体现了1900风格
图23 吉马德1907年设计的阳台网状立面的 中央部分
他善于用流畅的涡状和鞭梢状曲线装饰建筑
a
28
他们所提出的“艺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思想和所进 行的设计实践打开了现代设计运动的大门。
但由于莫里斯思想的局限性,他将手工艺与机械完全 对立起来,呈水火不容之势。其实质是复兴艺术的手 工艺而不是工业化的艺术,这是工艺美术运动不能持 久的原因。
a
19
19世纪的工业设计师——德莱赛
图12 德莱赛设计的镶银玻璃水具
• 全盛时期较为短暂,大约延续了十余年,恰好跨着19世纪和20世纪 的疆界。
• 新艺术在其他地方各有不同的名称:在意大利——“利伯特风 格”;德国——青年风格;法国——吉马德风格或地铁入口 风格;西班牙——现代风格
• 参与这一运动的主要组织:法国除巴黎的“新艺术画廊”、 “现代之家”、“6人社”、还有“南锡派”;比利时: “20人小组”和“自由美学社”
图9 沃赛1898年设计的橡木椅
图10 沃赛1900年设计的火钳与煤铲
a
17
图11 阿什比1902年设计的银质水具
a
18
2
工业设计概论
工艺美术运动的进步与局限
“工艺美术运动” 主要特点是忠实于自然,采用自然 材料以及注重材料自身的设计,装饰风格简洁朴实,
设计范围包括了家具、染织、室内装饰和金属制品等。
a
图1 伦敦水晶宫内景 9
2
工业设计概论
“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
工业设计第一讲 绪论
![工业设计第一讲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b00981e0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3.png)
是对市场的一种贡献,任何能够从功能 的观点、在功能上最简洁明了地改进一 件产品的方式便是市场设计的一个组成 部分。展示、广告、包装和商标设计是 市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最早的电动洗衣机
新一代环保概念坚果洗衣机
7
苹果公司 ipodclassic
• 视觉美学与矫饰
手工业生产时代的造物设计,主要是通过描摹自然 形态的纹样来对物品的外形作装饰性处理,这往往 掩盖了产品自身固有的材质、线性和色彩诸方面的 美。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即演变成现代产品设计上常见 的 “矫饰”,它用来形容审美趣味贫乏、以矫揉造 作来掩饰的产品。 矫饰源于工业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早期,用机器 批量制造的产品,从陶瓷装饰品到图画图片的各种 室内陈设,开始进入比较底层的和新兴中产阶级的 房间。然而,人们所受的视觉美学熏陶越少,似乎 就越喜欢繁复而不喜欢单纯,这种喜好往往导致居 室或陈设在视觉上杂乱无章、繁复不堪。 人类对于装饰的欲望永远存在,因而也不可能彻底 根除矫饰现象。矫饰如同视觉艺术一样,可以是好 的或差的、受人喜爱的或令人厌恶的。必须审视矫 饰的性质,巧妙合理地利用矫饰,带着批判和分析 的眼光汲取它好的一面。从市场学来看,矫饰也许 有助于促销产品,满足消费。
14
哥特式建筑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 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 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 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 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 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 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造商们并没有 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 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 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 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 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 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 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参教材P5
世界最早的电动洗衣机
新一代环保概念坚果洗衣机
7
苹果公司 ipodclassic
• 视觉美学与矫饰
手工业生产时代的造物设计,主要是通过描摹自然 形态的纹样来对物品的外形作装饰性处理,这往往 掩盖了产品自身固有的材质、线性和色彩诸方面的 美。 这种传统延续至今,即演变成现代产品设计上常见 的 “矫饰”,它用来形容审美趣味贫乏、以矫揉造 作来掩饰的产品。 矫饰源于工业革命时代,这一阶段的早期,用机器 批量制造的产品,从陶瓷装饰品到图画图片的各种 室内陈设,开始进入比较底层的和新兴中产阶级的 房间。然而,人们所受的视觉美学熏陶越少,似乎 就越喜欢繁复而不喜欢单纯,这种喜好往往导致居 室或陈设在视觉上杂乱无章、繁复不堪。 人类对于装饰的欲望永远存在,因而也不可能彻底 根除矫饰现象。矫饰如同视觉艺术一样,可以是好 的或差的、受人喜爱的或令人厌恶的。必须审视矫 饰的性质,巧妙合理地利用矫饰,带着批判和分析 的眼光汲取它好的一面。从市场学来看,矫饰也许 有助于促销产品,满足消费。
14
哥特式建筑
工业革命后出现了机器生产、劳动分工和 商业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社会和文化的 重大变化,这些对于此后的工业设计有着 深刻影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竞 争日益激烈,制造商们一方面大量引进机 器生产,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另一 方面又把设计作为迎合消费者趣味而得以 扩大市场的重要手段。但制造商们并没有 对新的制造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重新 思考,他们并不理解,机器实际上已经将 一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了设计问题。他们坚 信产品的艺术性是某种可以从市场上买到, 并运用到工业上去的东西,即把装饰与设 计等同起来,而不是将艺术与技术紧密结 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参教材P5
1工业设计史-绪论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何人可
![1工业设计史-绪论 第一章 设计的萌芽阶段 -何人可](https://img.taocdn.com/s3/m/b4e25df065ce0508763213e7.png)
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石铲
新石器时代石磨盘
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从遗存的大量石器造型来看,原始先民已能有意识地、有控制地寻找、塑造一定的形体,使之 适应于某种生产或生活的需要,这些形体作为有意识的物化形态,体现了功能性与形式感的统 一。形式感中的对称、曲直、比例、尺度等因素尽管还处于幼稚阶段,但对后来的设计已产生 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新石器时代磨制的石制工具的造型设计,体现出相当成熟的形式美。需 要指出的是,对于工具符合规律性的形体的感受和对于美的自觉追求,两者不但有漫长的时间 距离,而且在性质上也是根本不同的。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中符合规律性的形式要求(如节律、 均匀、光滑等)和主体感受是物质生产的产物,自觉的美的追求则是精神生产的、意识形态的产 物。人们对于线和形体的审美感在一开始并不是自觉的,而是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经过漫长 历史阶段的升华,才成为自觉的追求,这是人类设计文明的一个飞跃。
[谢谢观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自18 世纪下半叶至20 世纪初期, 这是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在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 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过渡,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 第二个时期是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的时期。 这一期间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 第三个时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 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 世纪60 年代后开始形成。进入21 世纪,由于国际互联网 的普及和可持续设计思想的传播,工业设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苹果公司的iPhone 开启了 一个以服务设计为主导的工业设计新时代。
工业设计概论第一节
![工业设计概论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61f8a61c55270722182ef70c.png)
相辅相成的、和谐的太极图的运用
三、设计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类造物与创型而派 生出来的概念。 动物:感应、感知 人:感应、感知、思维
美的规律:
美的规律包含两层意思。 一层是包含着美学意义上的各种形式法则,如调和、均 衡、对比、匀称、节奏、韵律、连续等; 另一层也是更最重要的是按照人的理想和需要来塑造物体。
设计与文明和文化息息相关的。 凡是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可兼 收并蓄,为我所用。 中国是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家,又是一个在世界上经济突飞 猛进,现代化进程深入发展的国家,在设计中保持开发具 有民族传统的特定文化产品是很重要的,不同类型的产品 需要不同的设计文化价值,不能因为全球文化而放弃自己 的文化传统。
三、人造物的问题
要了解事物的结构、属性和规律。
人造物是以某种物质形态为基础,由科学意识物化的,能够满足 人们需要的人为物质形态。
四、设计的平等化与个性化
工业设计是产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业化发展的产物, 其使命是代替手工艺设计,利用机器的原有特性,重复的 操作工艺,单纯的基本形,将机器生产的大批量产品输送 到社会生活中,并加以重新组合,使整个社会形成一个稳 定的价值体系。 工业设计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它从人的需求出发, 实现对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工业化时代开辟了设计平等化 的道路。 设计的个性化:2004年的最佳产品工业设计大赛,雷 佛莱将经典小货车与敞篷汽车相结合,推出了超级运动敞 篷车;在概念设计类中,为出差在外的商务人士设计的圆 形便携式打印机获得了金奖。这就是个性化设计。也说明 个性化的设计并不是非常复杂的,个性化设计的目的是人 性化设计,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 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物质构成之谜
至外无大,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惠施《庄子·天下篇》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世界(肉眼看得见或看不见的都可用 “物质”来概括),人类对自身所生存的物质环境是如此熟悉, 但物质的不同组成和不同形态又使我们对物质的本质如此陌生。 什么是物质,世上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早在周代,中国古代 思想家就把水、火、木、金、土作为构成万物的五种元素。 《周易》书中提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二、人造物的问题
设计的根本就是解决从无物到有物,从无题到有题的问题。关 于物质与形状的问题,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1993年,在湖北荆州出土的郭店竹 简的《道德经》中,“物”字变成了“状”字,这说明古代的 “物”与“状”两个字是相通的。有物就有形,有形就有状, 既有现实可视的形状,也有属于心灵精神的形状。“物或状” 的广延属性作用于人的肉体,“物或状”的思维属性作用于人 的心灵,说明一切器物的背后都有一片精神的园地。哲学家张 岱年在《直道而行》一书中提出“物统事理”的哲学命题,认 为物是事事相续而具有一定之理的实用历程。
二、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在山 麓分手,回头又在山顶汇合。
——居斯达夫·福楼拜 李政道博士指出:所谓艺术是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 识或潜意识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 烈,反映越普遍,艺术就越优秀。所谓科学是对自然界现象进 行新的准确的抽象,这种抽象通常称为自然定律。定律阐述越 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 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 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
第四节 科学与艺术
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二、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三、设计源自心灵 四、梦想是设计的原动力
一、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世之有道德者,无不有赖于艺术与科学。 ——蔡元培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曾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做过非常精 辟的论述。他指出:“科学与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的关系 是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伟大美学鉴赏和伟大科学 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但是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 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的道路吗? 没有智慧,情感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他说,“科学和艺 术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源于人类活动的最高尚部分,共 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 永恒性和富有意义。”
二、文化的含义
文化的灵魂——意识 文化的载体——产品
文化的形式——符号 文化的核心——人心
图1-1 费孝通为“东亚社会研究 讨论会”题词
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东方文化是精神文化,西方文化是物质文化。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
东方文化是指东亚文化(以中国儒教文化为中心)、南亚文化(以 印度的印度教文化为代表)、西亚-中亚-北非文化(以阿拉伯的伊 斯兰文化为中心)。西方文化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 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和分析思维为特征。
四、文明·文化
世界文明古国,绝不止中华一家,而文明兴旺发达垂五千年而 未中断者,我中华实系只此一家。
——季羡林 文化(Culture)和文明(Civilization)无论是在中文或是西文中,都 是属于使用频率极高而又极为模糊的概念。有时候它们可以混 用,有时又有严格的区别。文化是人类对自然加工、改造,即 用劳动创造出来的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各种表现;文明则是文 化发展到一定高度,从而脱离野蛮状态的一个社会阶段。
工业设计概念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文化·文明·设计 存在中的人与物 设计中的人与物 科学与艺术
第一节 文化·文明·设计
一、关于文化 二、文化的含义 三、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 四、文明·文化 五、设计·文明·文化
一、关于文化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全部表现。在这个世界上,可以说,没有别 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究竟文化是什么?什么是文化?厦门 大学易中天教授说:“这个问题真是好难回答。文化没有形状, 无法描述;没有范围,难以界定。文化就像是空气,我们天天 都生活在它当中,一刻也离不开它,但当我们试图伸出手去 ‘把握’它时,却又会发现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唯独不在 我们手里。”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在《全球化过程中的东方文化》 一文中指出:“文化包含了一个民族、宗教团体或民族的价值 观、传统、风俗信仰、社会形态、行为特征。一个通常是由单 一民族和语言组成的社会,就是通过文化从集体经验中吸取教 训,去芜存菁,再把有利于社会的知识一代一代传下去。”
五、设计·文明·文化
文明就是人类的生活或活动脱离了原始的、自然的状态,是人 造物增多的阶段。
——宫原一夫
第二节 存在中的人与物一、来自是最宝贵的存在物 二、物质构成之谜
一、人是最宝贵的存在物
关于人或人的本质或人的概念,马克思认为: 1)被理解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 2)被理解为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主体。 3)被理解为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新的生活方式,即生活的理想、 目的和意义。 4)被理解为全面发展的个性。
三、人造物质形态与物化意识
图1-2 太极图
四、人的一辈子都在改变现状
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一种人类行动,只要是意在改变现状,使 之变得完美,这种行动就是设计性的。
——赫伯特·A·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 应该说人的造物、玩物活动虽然表现出人对物的依赖,但“人 依赖物”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的。人对物的依赖或者人的造 物设计活动应自觉通过物来表现自己的才能、智慧和价值。这 样才能全面满足人们对精神、心理、情感、知识、能力以及真、 善、美的需要与追求。
第三节 设计中的人与物
一、设计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社会 二、人造物的问题 三、人造物质形态与物化意识 四、人的一辈子都在改变现状
一、设计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社会
形态的非物质性与非物质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非物质社会 就是人们常说的信息化社会、数字化社会和服务化社会。在非 物质社会中,设计与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可能不一样的。传统意 义上的设计一般的理解是指一种周密的设想、计划和计算,目 的是让人们获得一种自身需要的、固定的、有形的和美好的产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