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静态肌电图测量与理脊通脉手法干预的研究

合集下载

论证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论证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论证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论证分析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122例早期颈椎疾病青年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1例;其中研究组选取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选取常规牵引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全部入选患者均完成治疗后,对组间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显示,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结论:早期青年颈椎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中医整脊手法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青年颈椎疾病;早期;中医整脊手法;临床效果颈椎病在临床上是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疾病发病后,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且还可能使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危害性极大,故给予患者及时准确的诊治干预十分重要。

为了提高其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中就论证分析中医整脊手法对早期青年颈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诊治的122例早期颈椎疾病青年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61例)与对照组(n=61例)。

两组入选患者均通过症状表现分析及X线检查等被证实为颈椎病,且均为早期患者。

研究组中男32例,女29例,年龄范围为16至28岁,平均年龄为(22.3±3.6)岁;对照组中男31例,女30例,年龄范围为17至27岁,平均年龄为(22.8±4.1)。

研究中的入选患者对于研究内容均知情、了解,并将知情同意书签署;入选患者中需排除合并颈椎严重退行性病变、肿瘤、先天性畸形的患者,存有心、脑、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存有严重感染及外伤的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进行观察对比显示,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所有入选患者在临床确诊后均依据其具体情况实施常规治疗干预;研究组治疗中应用中医整脊手法,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及病变情况等选对应的整脊手法进行治疗,对于颈椎曲度异常的患者实施屈伸与侧扳整脊手法治疗,其中屈伸整脊操作主要为先将一只手对患者的头颈部进行扶持,再将另一只手的拇指将棘突间隙的宽窄异常部位按住,对其颈椎实施缓慢的被动伸屈,注意在伸屈到最后的5°时,拇指应推顶棘突,且另一只手需同时发力,以使颈椎最大程度的伸屈;侧扳整脊操作主要为一只手将头侧部扶住,另一只手拇指将侧弯顶点位置按住,再将颈椎逐渐向侧弯的凸起方向进行被动活动,并在达侧屈最后的5°时,用力实施的推按。

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疗效观察

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疗效观察

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疗效观察作者:陈朝晖,张宏生,王舜编辑:studa20【关键词】整脊手法;青少年颈椎病;中医疗法颈椎病一直被认为是中老年常见病和易发病,但近年来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青少年颈椎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青少年颈椎病比较特殊,有着与成年人颈椎病不同的特征,目前对此病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笔者采用整脊手法治疗青少年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5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均为2007年2月-2009年5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8~25岁,平均21.4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平均病程2.73个月。

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25岁,平均21.1岁;病程最短14 d,最长3年6个月,平均病程3.12个月。

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进行诊断[1-2]。

①症状:以颈肩部酸痛、颈部不适及颈部僵硬为主,部分伴有偏头痛、头晕、恶心、记忆力下降、心悸、胸闷、憋气、失眠、耳鸣等症状。

②体征:大多数患者颈部触摸棘突偏歪,一侧关节突隆起,颈部周围软组织绷紧、呈条索状、压痛明显。

③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双边、双突征;棘突偏歪;张口位见齿突偏向一侧,环齿关系紊乱等。

1.3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在25岁以下;知情同意者;治疗期间未用其他药物和疗法的治疗者。

1.4 排除标准颅脑、心肺器质性病变的疾患;五官科疾病、严重高血压等疾病;颈部骨折、结核、肿瘤及先天异常等疾患。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应用中医整脊方法治疗,手法分理筋手法和正脊手法。

2.1.1 理筋手法① 揉法:施术于颈项部、两侧肩部,放松颈肩部肌肉和筋络;②捏拿法:捏拿颈项部、两侧肩部肌肉,使气血流畅,肩颈部肌肉进一步松弛;③弹筋法:对条索状发硬之肌束予以弹拨,松解粘连、解痉止痛;④理筋法:对条索状发硬之肌束给予按压推顺,归顺经筋。

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颈椎病应用针灸推拿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9例,常规组患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应用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患者期间,通过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学会保护颈椎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护理干预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诱发因素比较多,主要原因为过度劳累、长时间保持相同姿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颈椎病时,主要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颈椎病患者治疗期间辅以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本院以收治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针灸推拿治疗的同时,应用护理干预,获得满意效果,现将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医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8例,男60例,女58例;年龄26~63岁,平均(42.3±2.5)岁;病程2个月~11年,平均(4.1±1.3)年;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34例,高中29例,初中36例,小学以及下19例。

纳入标准:(1)经X线片或CT检查确诊;(2)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3)临床表现为颈痛、肩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头晕等;(4)排除椎动脉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理性骨质疏松患者,心、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患者。

随机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每组59例,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常规组仅给予针灸推拿治疗。

针灸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主穴选择为大椎穴、颈夹脊穴局部压痛点,患者伴有上肢麻木症状时,针灸穴位增加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患者伴有头晕症状时,针灸穴位增加风池穴,太阳穴。

理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 2例临床观察

理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 2例临床观察

理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 2例临床观察丁力(长沙联运物流中西医结合门诊部长沙 410008)摘要:目的:观察松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

方法:将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松解加腰椎四维悬吊牵引术。

结果:愈显率为78.6%,有效率为19%。

结论:松筋、调曲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费用低廉的方法。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调曲松筋笔者从2007年8月至2010年5月,采用松筋、调曲治疗4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7例,女15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38岁,平均50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1个月,平均3.4年。

2.诊断标准根据《实用脊椎病学》[1]拟定。

2.1 运动障碍:表现为下肢无力、沉酸、步态笨拙、迈步发紧、痉挛无力和跌跤。

2.2 肢体麻木、灼热样刺痛。

2.3 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闭目难立征阳性。

2.4 腱反射亢进,可出现病理反射。

2.5 X线摄片显示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变、CT 及MRI显示颈脊髓受压。

3.病例排除标准3.1 严重心脑疾病、哮喘、孕妇不能承受治疗的及血液病、肿瘤病人、脊髓结核、脊髓空洞症3.2 肢体出现完全性瘫痪3.3 生活不能自理的3.4 短期病情迅速恶化的二、治疗方法采用针刀松解、四维悬吊牵引调曲1.针刀松解术1.1 定点:枕部为隆突旁及项平面压痛点;颈部为小关节突处;肩部为斜角肌、斜方肌、肩胛提肌止点。

1.2 操作:俯卧位,胸下垫薄枕,常规消毒,铺洞巾,戴无菌手套,刀口线与肌肉纵轴平行,刀体与皮肤垂直刺入至相应部位,分别运用不同内手法松解肌腱及小关节囊。

每周一次。

1.3 腰椎四维悬吊牵引俯卧位,半身悬吊,力支点在胸腰枢纽关节,悬吊逐步升高,随时观察患者变化。

每次40分钟,一天一次。

三、疗效观察3.1 疗效评定标准按《中国整脊学》[2]疗效标准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颈曲明显改善能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四肢肌力恢复达四级,无脊髓刺激体征,颈曲明显改善。

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运动疗法治疗青年人颈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

资 料 比较 , 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 有 可 比
性。
1 . 5 . 1 田中靖久 颈推病 症状 量表 2 O 分 法量 表
该 量表 由 日本学 者 田 中靖 久 提 出 , 量 表 内容 包 括 患 者
的症状 和体 征两 部分 , 医生 询 问患者 及体格 检查 后 , 由 医生进 行填 写L 5 ] 。
运 动 疗 法 。对 两 组 患 者 的 临 床 疗 效 及 田 中靖 久 颈 推 病 症 状 量 表 及 V AS进 行 比较 。 结 果 : 实 验 组 患 者 的 总 有 效 率 为 9 3 . 9 4 , 高 于对 照组 的 8 2 . 3 5 , 差异 有显 著性 ( P <0 . 0 5 ) 。治 疗 组 治 疗 前 后 VAS 、 田中靖久颈推病 症状量表评 分 比 较, 术 后 患者 症 状 体 征 较 术 前 有 所 改 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O . 0 5 ) ; 两 组 VA S 、 田中 靖 久 颈 推 病 症 状 量 表 治 疗 后 两
文献标识码 : A 中 图分 类号 : R 4 5 5 文章 编 号 : 1 0 0 5 — 5 9 1 6 ( 2 0 1 4 ) 0 9 - 1 1 5 8 - 0 2
颈 型颈椎 病 主要 表 现 为颈 部 和 肩 背 部 酸痛 发 僵 、 头痛、 头晕、 上 肢麻 木 , 是 临 床 上 最 为常 见 的 一 种 颈椎
状; 椎 旁肌 肉压 痛 ; 颈椎 X 线 片符合 颈椎 病 之改 变 ; 排
除其 他颈椎 病 变及 颈痛 急性发 作期 。
长线 ( 一般为 1 0 c m) , 0端代 表 无痛 , 1 O端代 表剧 痛 , 让

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静态肌电图测量与理脊通脉手法干预的研究

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静态肌电图测量与理脊通脉手法干预的研究
维普资讯
中医药通报
20 0 8年 4月
第 7卷
第 2期
青 年颈 病 部 态 电测 少 期 椎 颈 静 肌 图量 与脊 脉 法 预研 理 通 手干 的 究
● 眭 承 志

刘 明
要 目的 : 讨青 少年期 颈椎 病 颈部肌 肉的功 能状 况与理 脊通 脉手 法 的治疗 效果 。方 法 : 合 探 符
青 少年期 颈椎 病诊 断 标 准 6 4例 , 以 3 另 5例 健 康 青 少年 为 正 常 组 , 行 平 行 对 照。 分 别 进 行 肌 电 图 进 ( MG) E 检测 , 述病例 随机 选择 3 上 3例 ( 疗组 )应 用理 脊 通脉 手 法 治 疗 ; 治 , 另外 3 1例 ( 照组 ) 应 用 牵 对 , 引治 疗 2周后 , 每组 治 疗前后 对 比 , 间 比较 临床 疗 效。 结果 : 少年期 颈椎病 肌 电积 分(E 组 青 IMG) 正常 与 组 有 显著性 差异 ( 00 ) 治 疗 2周后 治疗组 治 疗前 后 有显 著 性 差异 ( 0 0 ) 对 照组 治 疗 前后 无 P< .5 , P< .5 ; 显 著性 差异 ( 00 ) 治疗组 总 有 效率 9. % , 照 组 总有 效 率 7 .% , 间疗 效 比较 有 显著 性 差 P> .5 。 09 对 29 组 异 ( 0 0 ) 结论 : P< .5 。 电生理检 测研 究提 示 青 少年 期 颈 椎 病 患 者 外 源稳 定 装 置 ( 颈部 肌 肉 ) 能 下 降。 功 理 脊 通脉 手 法可明显 改善 青 少年期 颈椎病 的症状 和体 征 , 有缓 解肌 痉 挛 , 整 颈椎 的 外源 稳 定性 , 具 调 恢
1 15 2 临 床 表 现 . ..

颈部肌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及手法干预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颈部肌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及手法干预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颈部肌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及手法干预机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为颈部疼痛、僵硬和肌肉无力等,能够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颈椎病的病因较为复杂,其中颈部肌肉的紧张和疲劳被认为是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通过对颈部肌肉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颈椎病发病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手法疗法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被广泛使用于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

然而,手法干预机理的研究还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推进。

二、选题意义颈椎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因为其症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通过对颈部肌肉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手法疗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然而,其干预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研究结果对于手法治疗的优化和改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颈部肌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及手法干预机理,为临床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研究内容1.颈部肌肉对颈椎病的影响机制:短暂性、饥饿性和永久性肌肉收缩模式对颈椎的影响,对颈部肌肉疲劳和紧张机理的探究。

2.手法疗法对颈部肌肉的影响:通过排除颈部肌肉疲劳和压力缓解改善循环等方面的手法机理探究手法干预的有效性。

3.颈部肌肉与手法干预的机理:颈部肌肉作为手法疗法基础理论,在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肌肉与手法干预的机理是研究颈椎病的首要任务。

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实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手法干预机理进行分析。

研究内容包括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和分析,对颈部肌肉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描述肌肉的生理变化来解析其在颈椎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为干预治疗的优化提供数据支持。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我们预计能够更好地探究颈部肌肉对颈椎病发病的影响和手法治疗的干预机理,在实践方面回答颈部肌肉生理变化与颈椎病发病和手法治疗的相关性问题,同时也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推动颈椎病的研究和治疗进一步发展。

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 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臂部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来判断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该病的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将6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2例(采用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电针仪、牵引、推拿治疗),10 d为1疗程,以2个疗程为观察标准。

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标签: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心理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多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钩椎关节紊乱或关节增生刺激压迫神经根而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如何有效的解除机械压迫,消除炎症刺激和免疫反应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疼痛、麻木、乏力等症状的关键问题。

我院自2012年1月~2013年7月,对3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经皮直流电刺激、牵引、推拿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并设对照组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实验组32例,男17 例,女15例,平均年龄(43.27±9.78)岁,平均病程(1.78±0.56)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0.17±10.69)岁,平均病程(2.17±0.6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疗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基准进行疗效判断[1]。

①颈痛放射到上肢,颈后伸的时候疼痛加重,受到压迫的神经在皮肤节段的分布区域感觉明显减弱,腱反射不正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部活动受到限制。

②上肢牵拉试验,压头试验结果呈现(+)。

③颈椎X线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显著增生,椎间隙狭窄,劲椎间隙孔径变小。

采用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采用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王楠【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颈痛性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电尺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后,颈痛量表(NPQ)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NPQ评分较治疗1个疗程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NP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研究组NP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痊愈+显效率为66.7%,对照组36.7%,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穿刺点血肿等不良情况发生.结论电尺胫针治疗颈痛性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11【总页数】2页(P73-74)【关键词】颈痛性颈椎病;电尺胫针;电针治疗;临床疗效【作者】王楠【作者单位】河南省开封市中心医院骨伤科,河南开封4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R245.329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及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背疼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

尺胫针是张卫华教授根据经络理论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发展的新的治疗躯体软组织伤痛的针灸方法[1]。

研究显示,该疗法对躯体软组织伤痛具有快速止痛、疗效佳和操作方便等优点[2]。

本研究采用电尺胫针结合颈部功能锻炼治疗颈痛性颈椎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颈痛性颈椎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

“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

“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研究刘东钱;尚荣安;胡迪【摘要】目的观察“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方法将88例颈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给予“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加颈椎牵引;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加颈椎牵引,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1疗程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并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3.36%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2周后眩晕、恶心、头痛、呕吐、视物模糊、耳鸣、颈项部疼痛积分均改善(P<0.05).结论“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颈性眩晕安全有效,临床疗效满意,患者依存性好.【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年(卷),期】2016(025)006【总页数】3页(P1100-1102)【关键词】颈性眩晕;“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颈椎牵引;临床疗效【作者】刘东钱;尚荣安;胡迪【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中医医院,陕西宝鸡721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5.3颈性眩晕的发病率在40岁以上颈椎病人群中约占6%~10%[1]。

发病机理主要为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或由于颈椎外伤造成颈椎内外平衡失调、颈椎椎体不稳定刺激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眩晕为主的临床症状,在1955年Ryan和Cope首次提出[2-3]。

发病时的主要临床特点为颈椎前后左右屈伸的一瞬间或落枕时突发眩晕、恶心、视物模糊。

传统的治疗方式经治疗后眩晕反复发作,治疗时间较长,疗效不确定,患者依存性较差,大多数患者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本研究通过“解肌通脉、醒神开窍”手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病例选择所选病例参照杨学锋等[4]制定《浅谈颈源性眩晕的诊治》及葛植厚[5]制定《颈性眩晕临床诊断标准初步探讨》诊断标准。

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自编导引功对颈椎病颈肩痛患者颈部肌群的影响

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自编导引功对颈椎病颈肩痛患者颈部肌群的影响

利用表面肌电图评价自编导引功对颈椎病颈肩痛患者颈部肌群的影响向勇;董有康;田启东;张吉;李玉荣;冯瑞伟;王春林【摘要】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检测评价自编导引功法对颈肩痛患者颈部肌群的影响,探索自编导引功法在颈椎病防治中的客观依据.方法对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肩痛患者进行自编导引功法锻练60d,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患者锻炼前后颈部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表面肌频域分析中的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位频率(MF),以及时域分析中的均方根值(RMS).结果 60例患者锻炼后颈部肌群斜方肌、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图MPF值、MF值均较锻炼前提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斜方肌表面肌电图RMS值较锻炼前提高(P<0.05),胸锁乳突肌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利用表面肌电图测试,通过统计分析表明,自编导引功法能够明显缓解颈部肌群的疲劳程度,在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值得广泛推广.%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s of self-compiled breathing exercises on neck muscles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with neck and shoulder pain by using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and explore the objective evidences of self-compiled breathing exercises 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neck and shoulder pain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instructed to conduct self-compiled breathing exercises for 60 d.The mean power frequency (MPF) and median frequency (MF) in the surface muscles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of the trapezius and stemocleidomastoid muscle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were tested by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and the root mean square (RMS) in time-domain analysis were tested.Results The MPF value and MF value oftrapezius and stemocleidomastoid muscle after exercise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exercise in 60 patients,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0.05).The RMS value of trapezius in neck muscles was higher than before exercise (P < 0.05),and the RMS value of stemocleidomastoid muscle had no significant change (P >0.05).Conclusio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self-guided breathing exercises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the fatigue of the neck muscles by using the test of surface electromyography,and it is worthy of widespread promotion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7(039)010【总页数】5页(P1477-1480,1484)【关键词】颈椎病;肌电描记术;导引【作者】向勇;董有康;田启东;张吉;李玉荣;冯瑞伟;王春林【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昆明650021;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昆明650021;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昆明650021;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650500;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云南昆明6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31;R247.432;R337.51 云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康复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颈肩痛的发生发展与颈椎周围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1]。

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卞蓉民【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in treating cervical spondylosis.MethodSixty-eight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34 cases each.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lone. Both groupswere treated three times a week for a total of two weeks. The VAS score was recorded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evaluated after treatment.Result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re-/post-treatment difference in the VAS score i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P<0.01).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st-treatment difference in the VAS score between the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P<0.01).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and the recovery rate were 100.0% and 73.5%, respectivel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91.2%and 52.9%, respectively,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otal efficacy rate and the recovery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Acupuncture kinesitherapy plus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has a goodtherapeutic effect on pain symptoms in cervical spondylosis patients. Its therapeutic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acupuncture alone.%目的:观察运动针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廖晓;马惠昇;穆静;杨平;张萍;赵宁建【摘要】目的观察回医理筋疗法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单盲的临床试验设计,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回医理筋疗法组和传统中医推拿治疗组,各100例.分别采取回医理筋疗法和传统中医推拿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VAS疼痛计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统计表等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与自身治疗前比较,症状体征评分、VAS 疼痛计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回医理筋疗法组的症状体征评分、VAS疼痛计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传统推拿疗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医理筋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在缓解症状体征、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明显优于传统推拿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宁夏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7)008【总页数】4页(P861-864)【关键词】颈型颈椎病;回医理筋疗法;回族医学;筋伤;推拿【作者】廖晓;马惠昇;穆静;杨平;张萍;赵宁建【作者单位】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回医药现代化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银川750004;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吴忠751100;银川市中医医院,银川75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91.3通信作者:马惠昇(1970-),男(回族),宁夏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回医理筋疗法研究。

颈型颈椎病是各类型颈椎病发病的早期,主要以颈枕部、颈项部、颈肩部疼痛为主要症状,且伴有颈椎活动受限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研究表明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与颈椎相关肌肉系统病变密切相关[1]。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族、电脑族、开车族等人群数量快速增加,颈型颈椎病的发病率也急速增长,且呈现低龄化发展态势[2]。

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

观察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时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发布时间:2021-08-24T09:57:22.577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2期作者:张亚[导读] 目的: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张亚遵义市中医院贵州遵义 563000摘要:目的:颈椎病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方法:选择我院2019.5-2020.11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5例。

所有患者均给予针灸推拿治疗,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应用护理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比较;对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效果有效率在高于参照组临床有效率在,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治疗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很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明显得到了改善,促进了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关键词:颈椎病;患者;针灸推拿;护理干预;效果前言:颈椎病属于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本的疾病[1]。

主要因为患者颈椎长期的发生骨质增生、劳损或者椎间盘突出以及韧带增厚等,造成患者神经根、颈脊髓、交感神经以及椎动脉受压受到相应的刺激,进而引发一系列的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2]。

临床表现主要是颈背疼痛、四肢麻木、僵硬等,还伴有头晕、恶心以及呕吐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视物模糊、吞咽困难以及心动过速等相应的症状[3]。

治疗的方法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中其针灸推拿治疗的方法应用比较的广泛。

我院为了更好地促进颈椎病患者治疗,在其针灸推拿治疗中给予了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地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9.5-2020.11收治的颈椎病患者7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参照和实验两组,每组35例。

参照组:选取男共19例,女共16例;年龄范围在20-56岁,平均测量值在(38.0±15.5)岁;病程范围在1-2年,平均测量值在(1.5±1.0)年;实验组:选取男共20例,女共15例;年龄范围在20-57岁,平均测量值在(38.5±15.5)岁;病程范围在1-3年,平均测量值在(2.0±1.0)年。

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评价

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评价

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评价【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推拿治疗对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的影响。

方法:选择68例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经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

对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VAS、NDI评分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VAS、N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NDI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推拿治疗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推拿治疗;治疗效果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突出,从而压迫到神经,造成神经遭受刺激,从而导致手臂、是手指出现疼痛、麻木、及无力的症状。

患病早期患者会出现颈痛及颈部发僵,肩部及肩胛骨内侧缘有疼痛感,患侧上肢沉重,有时会出现持物坠落的情况,晚期会使患者的肌肉出现萎缩[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关注。

目前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大类,因手术治疗存在费用高、风险高、颈部损伤大等问题,导致很多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更倾向于非手术治疗。

推拿治疗可以增加椎间隙,减少突出的椎间盘对神经根及脊髓的压迫,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及紧张状态,有效缓解及消除患者颈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

相关研究指出[2],推拿按摩治疗应用在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为了验证上述观点,本文特以68例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分析。

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68例青年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6月经我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4例)。

拨按手三阳经筋远端部对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改善效应的临床观察

拨按手三阳经筋远端部对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改善效应的临床观察

拨按手三阳经筋远端部对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功能改善效应的临床观察作者:刘小卫危威蒋全睿艾坤龚智超刘磊李武李江山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循手三阳经筋远端拨按治疗青年颈型颈椎病的疗效。

方法将140例来自湖南中医药大学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招募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其中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手少阳经筋组各40例,阴筋对照组20例。

4组患者均采用拨按对应经筋远端治疗的方式,治疗过程均为10 min,治疗1次。

观察治疗前后4组患者的颈椎活动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压痛阈值、软组织张力D0.5 kg值的即刻变化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与手少阳经筋组颈椎活动度各方向均增加,VAS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下降,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

与阴筋对照组比较,手少阳经筋组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增加,VAS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手阳明经筋组、手太阳经筋组颈椎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活动度增加,VAS 评分及患侧压痛阈值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

与手阳明经筋组比较,手少阳经筋组颈椎前屈活动度增加、VAS评分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手太阳经筋组VAS评分降低,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提高(P<0.05或P<0.01)。

结论循手三阳经筋远端部拨按治疗均有改善青年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活动度、VAS评分、患侧压痛阈值、患侧软组织张力D0.5 kg值的作用。

循筋远端拨按手太阳经筋和手少阳经筋改善颈型颈椎病患者功能的效应优于手阳明经筋。

〔关键词〕项痹;颈型颈椎病;经筋;拨按法;经筋功能〔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23.10.016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s of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e distal part of three hand-yang meridian sinews on improving neck function in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LIU Xiaowei, WEI Wei, JIANG Quanrui, AI Kui, GONG Zhichao, LIU Lei, LIWu*, LI Jiangshan*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uina and Rehabilitation,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Hunan 41020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ative effects of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e distal part of three hand-yang meridian sinews on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Methods A total of 140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recruited from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cluding 40 cases in each of the hand-yangming meridian sinew group, hand-tai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and hand-shao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and 20 cases in the yin meridian sinew control group. All four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e distal part of the corresponding meridian sinew. The treatment process lasted for 10 min and was done once. The immediate changes in cervical spine mobility,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of pain, tenderness threshold, and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of the four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he treatment, the cervical spine mobility in all directions of the hand-yangming meridian sinew group, hand-tai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and hand-shao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the VAS score and ipsilateral tenderness threshold decreased, and the ipsilateral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increased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the yin meridian sinew control group, the hand-shao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cervical spine mobility in all directions and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P<0.05 or P<0.01), and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and ipsilateral tenderness threshold; the hand-yangming meridian sinew group and hand-tai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cervical spine mobility of extension, left and right lateral flexion,and left and right rotation, as well as in the ipsilateral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and a decrease in the VAS score and ipsilateral tenderness threshold (P<0.05 or P<0.01). Compared with the hand-yangming meridian sinew group, the hand-shao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the cervical flexion mobility and the ipsilateral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and a decrease in VAS score (P<0.05 or P<0.01); the hand-taiyang meridian sinew group showed a decreased in the VAS score and an increased in the ipsilateral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P<0.05 or P<0.01).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e distal part of three hand-yang meridian sinews can improve the cervical spine mobility, VAS score, ipsilateral tenderness threshold, and ipsilateral soft tissue tension D0.5 kg value of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e distal part of the hand-taiyang and hand-shaoyang meridian sinews have a better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than plucking and pressing that of the hand-yangming meridian sinew.〔Keywords〕 neck impedi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meridian sinew; plucking-pressing method; function of meridian sinews颈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阶段,由于生活和工作习惯的改变,存在年轻化、大众化发病趋势,如不及早治疗,将迁延发展成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等頸椎病,危及患者身体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

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
床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颈椎病是指颈椎部位骨骼、肌肉、韧带、神经等结构的损伤或病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

其病因复杂,常见的病因有颈椎劳损与退变、
肌肉痉挛及颈部受寒等,其中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病
理类型。

现代医学主要采用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等方法,但
应用针灸治疗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受欢迎的方法。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
床疗效,为颈椎病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的40例患者。

2. 研究设计: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常
规治疗组各20例。

3. 治疗方法:
①针灸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督法,选取督脉、肾经、足太阳膀胱经
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②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4. 疗程及评价指标:
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分别测量两组患者的颈椎病VAS评分、ROM、疼痛等级、松果体激素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

四、研究意义
本研究探讨了针灸温阳通督法治疗风寒湿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推广使用针灸治疗颈椎病提供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也将为针灸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

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磁共振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磁共振诊断及手术治疗疗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磁共振诊断及手术治疗
疗效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
颈椎屈曲性脊髓病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病变疾病,常见于5岁至17岁的青少年,主要表现为颈椎前屈时出现运动和感觉障碍,导致身体机能
障碍和功能丧失。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研究表明与颈椎畸形和不当的
颈部运动姿势有关。

目前,对于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诊断和治疗
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进一步开展相关的研究十分必要。

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将围绕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磁共振诊断及手术治疗
疗效开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回顾性分析10例颈椎屈曲性脊髓病患者的磁共振检查资料,
探讨磁共振对该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观察和分析这些患者的手术前后临床表现和生物力学指标数据,探讨手术治疗的疗效。

(3)为提高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命中率,在磁共振影像学基础上,研发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CAD软件,以此作为辅
助诊断手段。

研究意义:
该研究将对青少年颈椎屈曲性脊髓病的磁共振诊断及手术治疗提供
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该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命中率,缓解和改善患
者病情,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同时,研究的结果也将为该疾病的临
床诊治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资料与方法
111 临床资料 11111 诊断标准 以 1992 年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 谈会讨论标准为准 ,主要有 :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 现 ; (2)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有退行 性改变 ; (3)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现相对应 ,即影像学
3 作者简介 眭承志 ,男 ,厦门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硕 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骨科与康复的临床和科 研工作 。 ·作者单位 1. 福建中医学院 2005级博士研究生 ( 350003 ) ; 2. 福建中医学院 2006级硕士研究生 (350003)
11212 对照组 颈椎牵引 ,患者仰卧 ,全身放松 。采 用吊带颌枕卧位牵引 ,将牵引带下方置于患者下颌 部 ,后方置于枕部 ,使前后处于均衡状态 ,同时保持颈 椎 5~10°屈曲的适宜角度 ,牵引重量 3~5kg,视患者 体质 、耐受程度加减 ,每次 20分钟 ,每天 1次 ,每周 6 次 , 2周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 113 实验仪器 日本光电诱发电位 /肌电图测量系 统 (M EB - 9104K) 。 114 观测指标 11411 临床表现综合评分 包括主观疼痛 、客观疼 痛 、颈椎活动度 。 1141111 主观疼痛分级 采用六点行为评分法 [ 1 ] ( 6
48 T rad itiona l Ch inese M ed icine J ou rna l
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 。各种影像学征象对于颈椎 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但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 的颈椎退行性改变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 11112 病例纳入标准 ( 1 )年龄 14 ~23 岁的青少 年 ,男女性别不限 ; (2)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并具备青 少年颈椎病的临床特点 ; ( 3)病人愿意接受本课题的 相关电生理检测和治疗手段 。 11113 剔除标准 ( 1)颈源性先天性疾病和结构破 坏性病例 ; (2)颈部急性外伤病例 ; ( 3)颈源性以外引 起颈肩疼痛的病例 ; ( 4)精神疾病及严重内科系统疾 病 ; (5)已接受其它治疗措施的病例 。 11114 脱落标准 ( 1)不能配合治疗或不能按时接 受治疗者 ; (2)资料不全影响观察判断者 ; ( 3)中途使 用其它治疗或其它药物治疗 ,无法判断疗效者 ; ( 4)因 不良反应停止者 。 11115 研究对象 11115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5 年 1 月 ~2006 年 6 月符合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期颈椎病门诊患者 64例 , 男 28例 ,女 36例 ,年龄最大 23岁 ,最小 14岁 ,平均 1812岁 ,病程最短 2 周 ,最长 4 年 ,平均 6 个月 。颈 部有慢性劳损史 51 例 ,急性损伤史 9 例 ,感受风寒
青少年期颈椎病临床多表现颈 、枕及肩胛部疼 痛 ,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到限制 ,并出现头晕 、头 痛 、呕恶 、心悸 、视力障碍 、耳鸣等自主神经表现 ,严重 影响 其 学 习 和 工 作 。目 前 本 病 的 病 因 和 病 机 探 讨 [ 1, 2 ] ,多局限于理论推断 ,缺乏客观证据 ,因此利用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其发病机理和病理机转 ,特别是颈 部相关肌肉的功能状态 ,并对理脊通脉手法治疗进行 疗效观察 ,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 point B ehavioural Rating Scale, BRS - 6) : 1 级 :无疼 痛 ; 2级 :有疼痛但可被轻易忽视 ; 3级 :有疼痛 ,无法
忽视 ,不干扰正常生活 ; 4 级 :有疼痛 ,无法忽视 ,干扰 注意力 ; 5级 :有疼痛 ,无法忽视 ,所有日常活动都受影 响 ,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 ,如进食和排便等 ; 6级 :存 在剧烈疼痛 ,无法忽视 ,需休息或卧床休息 。每级定 为 1分 ,从 0分 (无痛 )至 5分 (剧痛 ) 。 1141112 客观疼痛分级 [ 2 ] 1级压顶试验 :患者头后 伸 10°,医者以双手纵向压迫病人头顶 ,颈 : 有疼痛 ,但能够忍受 。4级 :疼痛 ,不能忍受 。5级 :颈 部因疼痛处于强迫体位 ,拒绝检查 。每级定为 1 分 , 从 0分 (无痛 )至 4分 (拒绝检查 ) 。 1141113 颈椎活动度分级 1 级 :向左 、右侧屈各 ≥ 45°,前屈 、后伸各 ≥45°,向左 、右旋转各 ≥75°。2级 : 向左 、右侧屈各 30~44°,前屈 、后伸各 30~44°,向左 、 右旋转各 50~74°。3级 :向左 、右侧屈各 15~29°,前 屈 、后伸各 15 ~29°,向左 、右旋转各 25 ~49°。 4 级 : 向左 、右侧屈各 1~14°,前屈 、后伸各 1~14°,向左 、右 旋转各 1~24°。 5 级 : 颈部因疼痛处于强迫体位 ,无 法完成任何活动 。颈椎活动度按活动受限最严重的 方向进行分级 。每级定为 1分 ,从 0分 (活动正常 )至 4分 (强迫体位 ) 。 1141114 临床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 标准 》[ 3 ] : ①痊愈 :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肌力正常 ,颈 、 肢体功能恢复正常 ,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 ; ②有效 : 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明显改善 ,颈肩背疼痛减轻 ,颈 、 肢体功能改善 ; ③无效 :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反加重 。 11412 颈部静态肌电图测量 受检者在安静稍暗的 电屏蔽室内 ,取仰卧位 ,室温 24℃。使用表面电极以 斜方肌起点处 (平乳突下缘水平的颈椎旁 1cm )为测 定点 ,其上下各 2cm 处为对照电极 ,受试者取仰卧位 , 枕高固定 ,采样 2 次 ,每次采样 10 秒 ,结果用时间积 分 ( IEM G)值表示 ,即对肌电信号的频率和幅度进行 积分 。 11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1310 for w in2 dow 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数据计量资料行正态分布 D 检验后 ,以 x ±s表示 ,经 t检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非 等级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 ,等级计数资料应用 R idit 检验分析 。
33 314920 ±0167823 310125 ±016389△
31 314245 ±0163133 313475 ±016103
引起生物力学失衡 ,最终导致颈椎病的发生 [ 4 ] 。青少 年因为学习工作采取坐位的时间较多 ,若姿势不良 , 颈椎长时间处于前屈状态 ,则颈部的肌肉也长时间处 于不协调的位置 ,颈部前部肌肉的收缩力和椎体所承 受的压力都成倍增高 ,同时颈部伸肌的拉应力也显著 增长 ,动力肌与拮抗肌抗阻疲劳而功能下降 ,颈部肌 肉张力增高 ,肌肉紧张 、痉挛 ,进一步导致其代谢异 常 ,日久造成颈肌衰弱 ,导致颈椎外源稳定的破坏。 因此 ,颈椎动力失衡 ,外源稳定性的破坏 ,导致颈椎生
中医药通报 2008年 4月 第 7卷 第 2期
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静态肌电图测量 与理脊通脉手法干预的研究
● 眭承志 13 刘 明 2
摘 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期颈椎病颈部肌肉的功能状况与理脊通脉手法的治疗效果 。方法 :符合 青少年期颈椎病诊断标准 64 例 ,另以 35 例健康青少年为正常组 ,进行平行对照 。分别进行肌电图 ( EM G)检测 ,上述病例随机选择 33例 (治疗组 ) ,应用理脊通脉手法治疗 ;另外 31例 (对照组 ) ,应用牵 引治疗 2周后 ,每组治疗前后对比 ,组间比较临床疗效 。结果 :青少年期颈椎病肌电积分 ( IEM G)与正常 组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治疗 2周后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对照组治疗前后无 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19% ,对照组总有效率 7219% ,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 异 ( P < 0105) 。结论 :电生理检测研究提示青少年期颈椎病患者外源稳定装置 (颈部肌肉 )功能下降 。 理脊通脉手法可明显改善青少年期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 ,具有缓解肌痉挛 ,调整颈椎的外源稳定性 ,恢 复正常的力学平衡的功能 。 关键词 青少年期颈椎病 肌电图 理脊通脉手法 临床研究
组 ,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治疗前后两组积分肌电 值均降低 ,组内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 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见表 2。
表 2 64青少年期颈椎病患者与 35名正常组积分肌 电值比较 ( x ±s)
组别 治疗组 对照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
综合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组间比较显著 气渐衰 ,腠理空虚 ,风寒湿邪乘虚而入 ,血脉凝滞不
性差异 ( P < 0105) ,治疗组评分降低更明显 ,说明治疗 通 ,内外相搏 ,痹阻督脉 ,聚而成积 。督脉气机不利 ,
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见表 1。
血行不畅 ,必致项背疼痛 、活动不利 ;同时气血运行不
注 :治疗前后比较 : 3 P < 0105,组间比较 : △P < 0105。
衡 ;外源性稳定 :由颈部肌肉调节和控制 ,这是颈椎运
212 64青少年期颈椎病患者与 35名正常组积分肌 动的原始动力 ,此为动力平衡 。动力学平衡和静力学 电值比较 治疗前两组积分肌电值患者均高于正常 平衡处于动态平衡中 ,如果任何环节遭受破坏 ,均可
中医药通报 ·临床研究
史 4例。 1111512 临床表现 64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颈部疼 痛 ,伴枕后部头痛 21例 ,背部疼痛 15例 ;头颈部因疼 痛而主动活动受限 46 例 ,头颅被动后伸受限 39 例 , 单侧或双侧侧弯受限 19 例 ,前屈受限 11 例 ,旋转受 限 18例 ;颈部压痛 51例 ,单侧或双侧肩胛部压痛 53 例 ;眩晕 18 例 ,头胀痛 14 例 ,心悸 3 例 ,视力障碍 2 例 ,耳鸣 3例 ,一过性上肢麻木 6例 。 1111513 影像学检查 64 例均摄颈椎 X 线正侧位 片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37 例 ,反张成角 5 例 ,椎间隙 变窄 6例 ,椎体缘增生 5例 ,钩椎骨质增生 7例 。 1111514 分组 采取单盲法 ,按就诊顺序 ,以随机数 字表单双数分为治疗组 33 例 ,对照组 31 例 ,两组在 性别 、年龄 、病因 、病 程等 方 面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P > 0105) ,具有可比性 。另以 35 例健康青少年为正常 组 ,进行平行对照 ,与前两组在性别 、年龄等方面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 P > 0105) ,具有可比性 。 112 治疗方法 11211 治疗组 采用“理脊通脉手法 ”:病人取俯卧 位 ,胸部垫枕 ,双手置于额头 。 (1)按揉 :应用掌揉 、指 揉手法及滚法松解颈 、肩 、背部的肌肉 ; (2)牵引 :双手 稳住头部平行牵引 ,力量 5~7kg,间断操作 3次 ,每次 30秒钟 ; (3)点穴 : 点按风池 、风府 、大椎 、天柱及颈 、 胸夹脊穴等 ; ( 4 )夹脊 : 以双手小鱼际夹挤夹捏下颈 部 ,以透热 、透红为度 ; ( 5)理脊 :以双拇指对颈 、胸椎 进行推脊 ,用大鱼际推揉肩胛和双肩 ,并对痉挛的肌 肉进行弹拨 ,以透热 、透红为度 ; ( 6 )重复“ ( 1 ) ”的方 法 。每日 1次 ,每周 6次 , 2周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 后判断疗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