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案(精选5篇)
库仑定律教案(精选5篇)库仑定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白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明白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明白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明白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明白明白点电荷模型,明白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2、经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经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梦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
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
下头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___________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库仑定律》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第一章:导入新课1.1 提出问题:什么是库仑定律?1.2 引入话题:回顾电荷的概念,介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3 激发兴趣:通过实例说明电荷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讲解库仑定律2.1 讲解库仑定律的定义:介绍库仑定律的内容,即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 解释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 k Q1 Q2 / r^2,其中F表示相互作用力,k表示库仑常数,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量,r表示它们之间的距离。
2.3 强调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静止点电荷,真空中。
第三章:演示实验3.1 安排实验:演示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2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观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随着电荷量的增加和距离的变化而如何变化。
3.3 分析实验结果:与库仑定律的预测进行对比,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设计练习题目:根据库仑定律的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题目。
4.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库仑定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3 讲解答案:讲解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五章:拓展知识5.1 介绍库仑定律的应用:介绍库仑定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电磁学、粒子物理学等。
5.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思考库仑定律在其他领域的重要性和作用。
5.3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与库仑定律相关的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六章:课堂互动6.1 设计互动环节: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来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
6.2 学生参与互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或角色扮演,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6.3 总结互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互动中的发现和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七章:案例分析7.1 提出案例:提供一个与库仑定律相关的实际案例,如静电吸附现象。
7.2 学生分析案例: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库仑定律的应用,理解库仑定律的实际意义。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仑定律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库仑定律并能够应用它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理解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
3. 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库仑定律的公式和物理意义。
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库仑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教科书、教学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老师用一个实例引出库仑定律的概念,并提问学生对库仑定律有何了解。
二、概念讲解(15分钟)
1. 介绍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概念。
2. 讲解库仑定律的公式:F=k|q1*q2|/r^2。
3. 解释库仑定律的物理意义: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它们的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三、案例分析(20分钟)
利用案例让学生进行计算,解释库仑定律的应用。
四、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库仑定律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和实验操作,进一步理解库仑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五、讨论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应用,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业,巩固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同时要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7篇】《库仑定律》教案篇一一、任务分析本节课使用的课本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物理选修3-1。
本节课的内容是第一章其次节库仑定律。
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试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根底,是电磁学的根本定律,也是物理学的根本定律之一。
库仑定律说明了带电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为整个电磁学奠定了根底,因此在本章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具有质点的抱负化模型的思维方法,知道两轻质小带电体因相互作用而吸引或排斥。
育才中学是一所扶贫寄宿制学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宁南山区。
他们缺乏自主动手力量,合作探究的意识,沟通评估的习惯。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适时的鼓舞和引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学问层面上的,首先通过“演示”栏目中“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定性试验导入。
在此根底上,展现库仑定律建立的历史背景。
把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其次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讨论多个量之间关系的方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的方法,及讨论物理问题的其他根本方法。
体会掌握变量法、抱负模型法、类比法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规律,把握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
(2)通过演示试验,先定性了解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明确库仑定律及适用条件。
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看演示试验,概括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培育学生观看、分析、概括力量。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比照,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3)体会讨论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如掌握变量法、抱负模型法、类比法等。
三、重点和难点重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难点: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就应用。
四、教学资源1、视频片段:库仑扭秤2、演示试验: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的试验3、课件:PPT幻灯片五、设计思路依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看、试验、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加体验的根底上学习学问与方法,培育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库仑定律》说课稿教案设计
《库仑定律》优秀说课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 使学生掌握库仑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库仑定律的发现历程2.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3. 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及意义4. 库仑定律的应用5. 库仑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库仑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推导过程,库仑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等。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物理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库仑定律的发现历程,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 理论讲解:讲解库仑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让学生理解库仑定律的意义。
3. 实验演示:进行库仑定律的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实验过程和现象。
4.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实验技能。
5. 应用拓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库仑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3. 反思实验教学是否成功,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4. 反思课堂氛围和学生的参与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库仑定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 评价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5. 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八、教学拓展1. 介绍与库仑定律相关的物理学家及其贡献。
2. 探讨库仑定律在现代科技领域中的应用,如电子通信、材料科学等。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库仑定律》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库仑定律》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篇1【课题】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二节《库仑定律》【课时】1学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式;2、会用库仑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库仑扭称的原理。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库仑定律得出的过程,体验从猜想到验证、从定性到定量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间接手段测量微小力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结果及结合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点电荷的研究,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研究中建立理想模型的重要意义;2、通过静电力和万有引力的类比,让学生体会到自然规律有其统一性和多样性。
【教学重点】1、建立库仑定律的过程;2、库仑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交流讨论法。
【教学过程和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让我们对电荷间作用力的方向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把电荷间的作用力叫做静电力,那么静电力的大小满足什么规律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本章第二节《库仑定律》的学习。
<库仑定律的发现>活动一:思考与猜想同学们,电荷间的作用力是通过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来表现的,因此,我们应该研究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
可是,生活中带电体的大小和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这就给我们寻找静电力的规律带来了麻烦。
早在300多年以前,伟大的牛顿在研究万有引力的同时,就曾对带电纸片的运动进行研究,可是由于带电纸片太不规则,牛顿对静电力的研究并未成功。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课时:一节课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 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 建立正确的科学实验观念和实验方法。
教学重点:1. 掌握库仑定律的公式及其在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中的应用;2. 建立正确的实验观念和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1. 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际问题;2. 发展学生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荷计、电荷发生器、导线等;2. 实验材料:金属导体球、带有绝缘杆的金属导体球等。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与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通过给学生出示两个带有电荷的金属导体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当这两个导体球靠近时,你们有什么观察到的现象?"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什么猜测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
步骤2:讲解库仑定律(15分钟)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片向学生讲解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公式,并强调电荷与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的关系。
步骤3:示范与实验探究(20分钟)1. 教师示范用电荷计测量两个金属导体球上的电荷量,并记录下来;2. 教师通过改变两个金属导体球的距离,实验测量他们之间的作用力;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测量结果与库仑定律之间的关系。
步骤4: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不同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并督促学生互相纠正。
步骤5:拓展与应用(10分钟)教师给出两个具有不同电荷的金属导体球,在黑板上给出两个电荷量和球的距离,让学生计算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并根据计算结果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是吸引还是排斥。
步骤6:归纳与总结(5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对库仑定律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了库仑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并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内容,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一、学习任务分析1.认知目标要求分析: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会计算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库仑力;初步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探究过程。
2.学习能力要求分析: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通过对实,验方案的制定和操作,加深对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放大法、测量变换法等实验方法的理解。
3.情感态度要求分析,通过对库仑定律建立的回顾,以及相关物理史实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的核心是库仑定律,它是静电学的第一个实验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的基础。
本节的教学内容的主线有两条,第一条为知识层面上的,掌握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即库仑定律;第二条为方法层面上的,即如何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如何间接测量一些不易测量物理量,如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
2.教学重点:(1)学生会用库仑定律计算真空中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2)让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
3,.教学难点:静电实验的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
4,.教材的处理:本单元内容可分两节可来处理,本节为第一课时,主要是库仑定律的建立和库仑定律的简单运用,侧重点为体会研究物理的方法和物理规律建立的一般过程。
第二课时为库仑定律的加深理解与运用。
三:学生特征分析:1、知识基础分析:(1)掌握了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掌握了电荷守恒定律,并会简单的运用。
(3)会处理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并会通过偏转角度的变化判断受力的变化。
(4)初步掌握了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常用方法—控制变量法。
2、学习能力分析:(1)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的提高,能够初步地、独立发现事物的本质及各个主要细节,发现事物的因果关系。
(2)具有初步的归纳重点,抓住问题本质的能力。
(3)已经初步具备了基本地实验操作和实验观察能力。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化模型,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掌握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其公式表达。
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经历对知识框架的完善和实验的探究过程,构建知识结构,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对实验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时重点对点电荷、库仑定律的理解以及应用库仑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学时难点对点电荷、库仑定律的理解以及应用库仑定律进行相关的计算教学活动【导入】创设情境“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这句话是用来定性描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的,如果要定量描述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呢?法国科学家库仑为我们开创了这一先河,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一重大成就吧!【讲授】研读教材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要求在教材上划出重难点。
通读教材,作必要的标注,梳理出本节内容的大致知识体系。
【活动】对库仑定律的理解点评抓住带电物体近似看作点电荷的条件。
(1)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2)只有带电体间距远大于其自身的大小时,才能被看作点电荷,因此不存在r→0的时候,当然也就不存在F→∞。
(3)金属球内有自由电荷,在其他的带电体作用下电荷会重新分布,当金属球自身大小与其间距相比不可忽略的时候,就不会是均匀的带电体,也就不能被看作点电荷(1)什么是点电荷?现实中存在点电荷吗?学生一般都可以把点电荷与质点的模型联系起来。
(2)根据公式推出当r→0时F→∞,你认为正确吗?结论明显不成立,但怎么说明白是比较困难。
(3)均匀的带电金属球,不论距离远近都可以看作点电荷吗?学生基本能说一些,但不一定能说到位。
【练习】基本检测根据具体情况与部分同学交流,掌握学生的能力情况.全体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小组同学都完成后可交流讨论。
【测试】技能拓展视学生基础和课堂时间、教学进度决定是否作要求教师未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自主完成【作业】感悟收获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有没有必要总结或部分点评一下。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
《库仑定律》高中物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o掌握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适用范围。
o理解库仑定律与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o能够应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静电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o通过实验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o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库仑定律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o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及适用条件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库仑扭秤、带电小球、绝缘细线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库仑定律的相关内容、实验演示视频、例题解析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o回顾电荷的概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引出库仑定律的探究。
o简要介绍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及其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研究。
2.新课内容讲解o库仑定律的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o库仑定律的表达式:F = k * (q1 * q2) / r^2,其中F为作用力,k为静电力常量,q1和q2为两个点电荷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o适用范围:库仑定律仅适用于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3.实验探究o演示库仑扭秤实验,让学生观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距离、电荷量的关系。
o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
4.课堂练习与讨论o出示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库仑定律进行计算和问题解决。
o讨论库仑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静电除尘、静电喷涂等。
5.课堂小结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库仑定律在静电学中的重要性。
o提醒学生注意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
6.布置作业o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o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库仑定律的历史背景和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交流。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
《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库仑定律》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库仑定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库仑定律既是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又是库仑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也是本章重点,不仅要求学生定性知道,而且还要求定量了解和应用。
对库仑定律的讲述,教材是从学生已有认识出发,采用了一个定性实验,进而得出结论。
库仑定律是学习电场强度和电势差概念的基础,也是本章重点。
展示库仑定律的内容和库仑发现这一定律的过程,并强调该定律的条件和意义。
(二)学情分析: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起电的知识,万有引力定律和卡文迪许扭秤实验这些内容学生都已学过,本节重点是做好定性实验,使学生清楚知道实验探究过程。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定性实验探究与理论探究库伦定律建立的过程。
(2)库伦定律的内容及公式及适用条件,掌握库仑定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性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了解库伦扭秤实验。
(2)通过点电荷模型的建立,感悟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2)了解人类对电荷间相互作用认识的历史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和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及其理解与应用教学难点:库仑定律的实验探究教学难点的突破措施:定性实验探究与定量实验视频及理论探究相结合。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毛皮,橡胶棒,气球,玻璃棒,丝绸,易拉罐,泡沫小球,铁架台。
(六)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演示实验:让橡胶棒、玻璃棒摩擦起电,靠近易拉罐,会发生什么现象?(易拉罐被橡胶棒、玻璃棒吸引滚动起来了。
)既然电荷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新课教学:一、通过实验探究电荷间作用力的决定因素(一)定性实验探究:探究一: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猜想: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可能与距离、电荷量、带电体的形状等。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
库仑定律教案教案5篇库仑定律教案教案篇1学问目标:1.把握库仑定律,知道点电荷的概念,并理解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2.会用库仑定律进展有关的计算.力量目标:1.渗透抱负化方法,培育学生由实际问题进展简化抽象建立物理模型的力量.2.渗透掌握度量的科学讨论方法德育目标:通过元电荷的教学,渗透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库仑定律和库仑力的教学.教学难点:关于库仑定律的教学教学方法:试验归纳法、讲授库仑定律教学过程:一、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提问:那么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和什么有关系呢?结论、电荷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力的大小与电量的大小、电荷间距离的大小有关,电量越大,距离越近,作用力就越大;反之电量越小,距离越远,作用力就越小。
作用力的方向,可用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的规律确定。
电荷间的作用力与它们带的电荷量以及距离有关,那么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会不会与万有引力的大小具有相像的形式呢?早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就把握了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定性规律,定量争论电荷间相互作用则是两千年后的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库仑做了大量试验,于1785年得出了库仑定律.二、库仑定律:1.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跟它们所带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库仑定律表达式:3.对库仑定律的理解:(1)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a:不考虑大小和电荷的详细分布,可视为集中于一点的电荷.b:点电荷是一种抱负化模型.c:介绍把带电体处理为点电荷的条件.d:库仑定律给出的虽是点电荷间的静电力,但是任一带电体都可看成是由很多点电荷组成的,据库仑定律和力的合成法则就可以求出带电体间的静电力大小和方向.(2):静电力恒量。
重要的物理常数=9.0×109c2,其大小是用试验方法确定的。
其单位是由公式中的f、q、r的单位确定的,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需是:f:n、q:c、r:。
库仑定律--优质获奖教案 (15)
阅读教材中“演示”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因素的实验中,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大小有什么关系?
(2)在电荷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电荷间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应怎样操作实验?结论是什么?
(3)在电荷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探究电荷间作用力与电荷量的关系,应怎样操作实验?结论是什么?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认真完成导学案,疑难问题用红笔标出,组内讨论完成
【展示】:
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表见解
板书设计
(用案人完成)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主备人
审核人
授课时间
____月____日
第1课时
课题
1.2库仑定律(1)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点电荷的概念,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及其表达公式,知道静电力常量。
2.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3.知道库仑扭秤的实验原理。
重点
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
库仑定律的实验探究
教法及教具
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
B.形状不规则的带电体是不能被看作点电荷的
C.只有电荷量很小的带电体才能被看作点电荷
D.公式F=k 只能用来计算点电荷之间的库仑力
2.对于库仑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库仑定律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
B.当半径为r的两带电小球相距为r时,可用库仑定律计算它们间的静电力
C.在干燥空气中的两个点电荷间的静电力可用库仑定律计算
4.库仑定律的公式与我们前面学的那一个定律的公式相似?
三、:题。
(1)什么是点电荷?现实中存在点电荷吗?
《第九章 2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的基本观点和公式。
2. 能够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简单的静电力问题。
3.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库仑定律,并能运用其解决静电力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限制。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视频或图片,展示静电力现象。
2. 准备相关例题和练习题,以稳固库仑定律的应用。
3. 准备实验设备,进行简单的静电力实验。
4. 了解学生已掌握的电学基础知识,以便进行教学。
四、教学过程:1.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展示带电物体互相作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带电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力是如何产生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引出库仑力这个观点。
教师介绍库仑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计算,并引出库仑定律。
2. 讲授库仑定律教师介绍库仑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并诠释如何用数学公式表示库仑定律。
教师通过举例说明库仑定律的应用,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等。
3. 实验验证库仑定律教师介绍历史上科学家验证库仑定律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并介绍摩登科技手段(如计算机模拟)对验证库仑定律的作用。
学生思考如何用摩登科技手段验证库仑定律,并展开讨论。
4. 探究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库仑定律的应用,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磁感应等,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
学生通过实验或讨论等方式探究学习,加深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5. 教室小结和作业安置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安置相应的作业以稳固所学知识。
课后反思和评判:教师和学生共同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评判,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库仑定律,能运用该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2. 学会分析两个点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力干系。
3. 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库仑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库仑定律教案
库仑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和运用库仑定律解决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和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库仑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材、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问题
通过一道问题导入,例如:两个电荷q1和q2之间的力是如何计算的?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Step 2: 引入库仑定律
老师通过讲解,引入库仑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F=k(q1q2/r^2),其中F表示电荷之间的力,q1和q2分别为两个电荷的大小,r 为两个电荷之间的距离,k为电磁力常数。
Step 3: 讲解库仑定律的适用范围
讲解库仑定律适用于静电力的计算,即适用于电荷之间不存在运动的情况。
Step 4: 讲解库仑定律的使用方法
通过几个例题,讲解库仑定律的使用方法。
例如,两个电荷的大小分别为q1=2C,q2=3C,它们之间的距离r=4m,求它们
之间的力F。
Step 5: 练习和巩固
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库仑定律的使用方法。
例如,两个电荷的大小分别为q1=5C,q2=10C,它们之间的距离r=6m,求它们之间的力F。
Step 6: 实验演示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实验结果,进一步巩固库仑定律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Step 7: 总结和拓展
总结库仑定律的要点和使用方法,并拓展到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Step 8: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高中物理库伦定律教案
高中物理库伦定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库伦定律的概念和意义;2. 掌握库伦定律的公式和应用方法;3. 能够运用库伦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点:1. 库伦定律的基本概念;2. 库伦定律的公式和应用;3. 库伦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库伦定律中的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2. 运用库伦定律解决复杂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物理》;2. 讲义PPT;3. 实验设备:带电体、电荷计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问题引入库伦定律的概念:为什么两个带电体之间会发生吸引或排斥的作用力?二、讲解(20分钟)1. 介绍库伦定律的概念和公式:$F = k \cdot \frac{q_1 \cdot q_2}{r^2}$,其中$k$为库仑常数,$q_1$和$q_2$分别为两个带电体的电荷量,$r$为它们之间的距离。
2. 解释库伦定律的物理意义: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讲解库伦定律的应用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解决问题。
三、实验演示(15分钟)1. 利用带电体和电荷计展示库伦定律的实验验证;2. 让学生观察不同电荷量和距离之间产生的作用力变化。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独立或小组解答;2. 引导学生讨论计算过程和结果,及时纠正错误。
五、实践应用(15分钟)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库伦定律计算和分析。
六、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库伦定律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应用方法,并指引学生今后的学习方向。
七、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作业,巩固和拓展库伦定律的知识。
教学反思:1. 库伦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内容,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入理解;2. 实验演示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库伦定律的物理意义;3. 帮助学生建立库伦定律的数学模型,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3 精品
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并相互补充。
学生:1. 距离2. 电荷量3. 带电体的形状等1. 定性探究:问题情景二: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你准备如何做实验定性探究?(1) 你认为实验应采取什么方法?学生:控制变量法(2) 你想选取什么形状的带电体?给出立方体,圆柱体,球形带电体让学生选择(3) 你想选取什么容易观察的方法比较作用力的大小?学生:比较悬线偏角的大小组织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根据现有器材,自由组合,给出可能的实验方案。
(4) 你想选取哪些实验器材?球形导体,两个自制的带细线的用保鲜膜包裹的泡沫小球,铁架台,感应发电机,橡胶棒,毛皮,(5) 实验步骤: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做实验自己得出实验的具体步骤第一步:保持距离一定,先让塑料球带电,后给球形导体带电并逐渐增加电量,观察偏角;第二步:保持电量一定,将球形导体逐渐靠近减小距离,观察偏角。
(6) 实验条件:保持实验环境的干燥和无流动的空气学生实验、观察并得出结论:距离一定,电量增加,偏角变大,作用力越大:电量一定,距离越小,偏角越大,作用力越大。
2. 定量实验:教师提出定量实验在当时遇到的三大困难:(1) 电荷间作用力小,没有足够精密的测量仪器;(2) 没有电量的单位,无法比较电荷的多少;(3) 带电体上的分布不清楚,难以测定电荷间距离。
问题情景三:设身处地,看看你能想到怎样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得出三大困难的对策:卡文迪许扭称实验--库仑扭称实验,巧妙等分电荷法,质点--点电荷(理想模型)(观看视频)库仑扭称实验,然后阅读课本13页的表格,观察表格,你能总结出规律吗?学生: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间距离成平方反比关系,与电荷电量乘积成正比教师介绍:库仑扭称实验只能定量测出同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库仑还利用电单摆实验定量测出异种电荷间作用力大小。
让学生体会库仑定律的完美。
第三组实验有误差:原因是漏电利用扭称实验,结合数学方法,得出库仑定律的内容。
9.2库仑定律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库仑定律”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库仑定律”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库仑定律”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3. 对学生的生活实例进行批改,检查学生对库仑定律的应用能力,对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答。
十.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F = k * q1 * q2 / r^2,其中k表示库仑常量,q1和q2表示两个电荷的电量,r表示两个电荷间的距离。
② 词:库仑定律、库仑常量、电荷、静电力、相互作用力。
③ 句:库仑定律是描述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库仑常量是电学中的基本常数,用于计算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 适用条件: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3. 库仑定律的实验验证
- 库仑通过扭秤实验验证了库仑定律,扭秤实验是库仑定律的经典实验。
- 实验原理:通过测量扭秤的扭转角度,计算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4. 库仑常量的测定及意义
- 库仑常量是一个物理常数,表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电量的比例关系。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库仑定律的一般性规律,运用逻辑推理理解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及其适用条件。
3. 科学探究: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如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验证库仑定律的正确性,掌握实验方法和技巧。
4. 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如对待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对待科学问题的开放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物理选修3-1 第一章第二节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
何文强
《库仑定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定性了解带电体之间作用力的大小与电荷量的多少以及带电体间距
大小的关系
2、明确点电荷是个理想模型。
知道带电体简化为点电荷的条件。
3、知道库仑定律的文字表述及其公式表述。
4、能够运用库仑定律求出电荷间的库伦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电荷间的作用规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2、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一些常用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模型法、测量变换法、
类比法等。
3、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运用理想化模型的研究方法,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
抽象出物理模型——点电荷,研究真空中静止点电荷相互作用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研究不易的同时,提升学生探究物理的思维层次
2、通过静电力与万有引力的对比,体会自然规律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
(1)库仑定律即: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与距离、电量的关系,库仑力的方向
(2)库仑定律的适用条件
2、教学难点
(1)库仑定律在解题过程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手段与准备
1、探究、讲授、讨论、实验归纳
2、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
媒体准备:感应起电机、轻质导电小球、绝缘细绳、铁架台、多媒体课件
知识准备:自然界存在着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新课
问题一: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而且知道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特点,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问题二:那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二、演示实验:
1、首先转动感应起电机起电,然后使导电球A与感应起电机的一
端相接触,小球带同种电荷后弹开,最后改变二者之间的距离观
察有什么现象产生?(注意:观察细线的偏角)
答;距离越远,细线偏角越小
猜想:带点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距离,其他条件一定时,距离越远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越小
2、若保持小球A与感应起电机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不带电相同小球B与小球A接触,然后观察细线的偏角如何变化?为什么?
答:细线偏角减小,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力减小。
问:为何会这样呢?
答:A球的电荷有一部分转移给了B球,A球电荷量减小。
猜想:带点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答:电荷量,其他条件一定时,电荷量越小带电体间相互作用力越小
3、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演示我们已经定性的知道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电荷量和距离有关,但还无法得出这种力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定量关系。
那么,前人又有什么看法呢?
三、简单介绍一些物理学家的观点
1、万有引力定律早已提出,即两物体间引力大小与它们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
2、普里斯特利最先预言电荷之间的作用力只能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利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数的卡文迪许也确信“平方反比”规律适用于电荷间的力
四、库仑定律
1、大胆猜想:库仑借鉴了引力理论,模拟万有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之积成正比与
两物体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的关系,大胆猜想两带电体间作用力与电荷量之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试验验证
(1)三大困难: a.当时没有电量单位,更不用说如何测量物体所带的电荷量
b.带电体上的电荷分布不清楚、难以确定电荷间的距离
c.这种力通常很小,作用很微弱,没有测量微小力的工具
(2)困难解决
a.相同金属小球电量均分
库仑发现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相互接触后,它们对相隔同样距离的第三个带电小球的作用力相等。
这意味着,如果把一个带电金属小球与另一个不带电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接触,前者的电量会分给后者一半。
这样,就能把电荷量分成1/2、1/4、1/8……
b.点电荷
联系质点这种理想模型,库仑把宏观相对复杂的带电体抽象为只有质量和电荷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电荷。
点电荷也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条件:带电体本身的大小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相比可以忽略
随堂练习1、有三个完全一样的金属球,A球带的电荷量为q,B、C均不带电。
现要使B球带的电荷量为3q/8,应该怎么办?
答:根据库仑的发现,两个相同的金属球接触后所带的电荷量相等。
所以,先把A球与B球接触,此时B球带点q/2,再把B球与C球接触,则B、C分别
带电q/4,最后再让B球与A球接触,则A、B球均带电3q/8。
c.库仑扭秤
由杠杆原理可知,较小的力通过较长的力臂,能产生较明显的作用
效果。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设计制作了一台精确的扭秤
库伦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
电小球A,另一端是一个不带电的球B,B与A所受重力平
衡。
当把另一个带电金属小球C插入容器并使它靠近A时,
A和C之间的作用力使悬丝扭转。
通过悬丝扭转的角度可以比较力的大小。
(3)库仑定律
a.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
22
r c x N =2
2c m N x ⋅=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电荷间这种相互作用力叫做静电力或库仑力。
b .公式:122
q q F k r =,其中k 为静电力常量,k =9.0×10 -9 N · m 2/C 2. k 的意思:两个电荷量为1C 的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m 时,相互作用力是N
9100.9⨯这个力相当于装满50个教学楼的水的重力。
所以C 是一个非常大的单位
c .适用范围: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随堂练习2、根据库仑定律公式推导出静电力常量k 的单位。
答:设k 的单位为x
122q q F k r
= 所以k 的单位是N · m 2/C 2
随堂练习3 真空中有两个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 和B ,相距固定为r ,A 带电为+q 和B 为+2q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F 。
有一个不带电的与A 、B 相同的金属球C ,当C 先后跟A 、B 小球各接触一次后拿开,那么此时A 、B 间的作用力的大小为( )
A .5F /64 B. F/8 C. 5F /16 D .5F /8
答案:C
五、例题分析与启示
例题1:试比较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
已知电子的质量
m 1=9.10×10-31kg ,质子的质量m 2=1.67×10-27kg 。
电子和质子的电荷量都
是1.60×10-19C 。
分析:这个问题不用分别计算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而是列公
式,化简之后,再求解。
c 6102-⨯+3q 。
连线的垂直平分线向外与合力的方向沿合力是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都相同,所以相互距离两个力的作用,和共受2112269222132121325.030cos 2144.05.0)102(100.9r ,q q N F F N N r q k F F q q q q F F q =︒==⨯⨯⨯======- 解:电子和质子间的静电引力和万有引力分别是: 1212Q Q F k r =, 1222m m F G r
=, 112212F kQ Q F Gm m = 91919
39111312729.010 1.6010 1.6010 2.3106.67109.1010 1.6710
F F -----⨯⨯⨯⨯⨯==⨯⨯⨯⨯⨯⨯
可以看出:万有引力公式和库仑定律公式在表面上很相似,表述的都是力,这是相同之处;它们的实质区别是:首先万有引力公式计算出的力只能是相互吸引的力,绝没有相排斥的力。
其次,由计算结果看出,电子和质子间的万有引力比它们之间的静电引力小的很多,因此在研究微观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时,主要考虑静电力,万有引力虽然存在,但相比之下非常小,所以可忽略不计。
例题2:真空中有三个点电荷,它们固定在边长为50cm 的等边三角形的
三个顶点上,每个点电荷都是求它们各自所受的库仑力。
解:每个点电荷都受到其他两个点电荷的排斥力,情况相同,只要求出一个点电荷
的受力即可。
如图,分析的受力
可以看出:多点电荷间的合力可以求出。
任何一个带电体都可以看成由许多点电荷组成的。
任意两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遵守库仑定律。
用矢量求和法求合力。
进而言之,我们只要知道带电体的电荷分布,那么一般带电体间库仑力同样也是可以求出来的。
七、本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这一简单的现象到定性的知道
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与距离和电荷量的关系,进一步通过对库仑定律的学习使我们明白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从而定量的认识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
八、作业布置
完成问题与练习:2、3
作业要求:有必要文字说明,书写、画图要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