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一)
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统计
重庆市自直辖以来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理统计分析.pdf以下是该文档的文本预览效果,预览是为了您快捷查看,但可能丢失了某些格式或图片。
打印 | 下载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ervice Industry since Chongqin g BecomesMunicipalityLiu Yue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represent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 gress, and its level ofdevelop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ark to measure the modernization and socio-economi c development of a coun-try or region. Therefor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service industr y in Chongqing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selects five indicators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 l of regional service indus-tries, adopt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arative method to objectively e valuate the DevelopmentServices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and on this basis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 e the service industry inChongqing Municipality to develop fast.Keywords: Service Industr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Chongqing; Countermeasures1 衡量区域服务业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本文所指服务业为第三产业。
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作者:李昶蔚来源:《全国流通经济》2018年第26期摘要:深入研究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重庆市经济发展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开放度、人力资本要素四个方面对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关键词: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2096-3157(2018)26 -0064-02在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的缩小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重庆市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战略交汇点,促进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学者运用不同的实证方法和模型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
华娟、涂建军、孔露平等(2003)以县区为单位对2000年~2010年10年期间重庆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1]。
陈迅、陈军(2011)探讨了重庆市交通运输制造业发展集聚情况与重庆市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2]。
黄寰、龙琴、李琼(2013)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不同区域的对外贸易程度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3]。
邹博宇、韩鹏、黄一鸣(2015)选取了1978年~2012年期间城镇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对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做出实证探究[4]。
陈佳、朱莉芬(2016)基于泰尔指数对重庆市人均GDP为指標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5]。
郭源园、李莉(2017)选取了重庆市1994年~2014年期间的经济发展数据,选取行政、经济、地理以及政策四个方面探讨经济发展影响因素[6]。
杨朝娟(2018)认为重庆经济发展空间差异较大,呈现西高东低的经济发展趋势[7]。
基于此,本文首先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面板数据模型,选取产业结构、资本投入、开放度、人力资本要素四个方面对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建议。
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投资( 万元 )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额 ( x、 万元 ) 货运 总 x、
量 ( 运 + 路运 输 ) 万 吨 ) ,引入 外 资 ( 元 ) 水 公 ( X、 万 X, 专 、 人 员 数 ( ) 城 镇 经济 单 位专 业 技 术 人 员数 + J 人 ( 专 任 教 师 总数 ) 均 量 指标 : 均 GD ( 元 ) X, 人 P万 X
缺省 值 , 能够实 际计量 或计 算指标 . 保证 时 间和空 问 的可 比性 。 ( ) 简 洁性原则 :选取具 有 代表 性 的指标 , 5 减
少指 标 信息 的重叠性 。
基 于 以上 原则 , 笔者 选取 了 】 个 反映 经 济发展 1 水平 的 蕈要指 标 。 它们是 经 济 总量 指标 : D ( G P’ ) 万元 X 、 一 产业 总 产 值 ( 元 ) 2第 二 产 业 总 产 值 ( 第 万 X、 万 元 ) 第 三 产业 总产 值 ( 元 ) 全社 会 固定 资 产 X、 万 X、
维普资讯
第】 9卷 第 3期
20 0 6年 5月
重 庆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Ju n l f o g igC l g fE u ain o ra n qn ol eo d c t o Ch e o
V0 .9 I N03 1 . Ma y, 2 0 0 6
重庆市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简 学琴 , 海 荣 宋
( 庆 师 范 大 学 数学 与 计 算 机 科 学学 院 , 庆 4 04 ) 苇 蕈 0 0 7
摘 要 : 先 采用 因 子分 析 法 对 重庆 市 4 首 O个 区 县 2 0 03年 的 主 萼 经 济 指 标 进 行 分 析 . 到 各 区 县 4个 主 要 园子 的 得 得 分 , 后 用 聚 类分 析 法将 4 然 O个 区县 按 经 济 发 展水 平分 类 . 过 比较 因子 分 析 和 聚 类 分 析 的结 果 。 究 重 庆 经 济 发 . 通 研 展 水平 存 在 区域 差 异 的 原 因 。 关键词 : 庆; 重 因子 分 析 ; 类 分 析 ; 聚 区域 差 异 中图 分 类 号 :17 F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8 69 ( 0 )3 0 6 — 5 10 — 3 02 60 — 0 3 0 0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
重庆市经济结构现状、问题及思考引言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内陆城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分析重庆市的经济结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1. 经济结构现状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服务业和建筑业等领域。
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服务业方面,金融、旅游、物流等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建筑业在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 存在的问题尽管重庆市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2.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重庆市的产业结构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制造业。
虽然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转型和升级的需要,重庆市需要积极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
2.2 人力资源短缺重庆市在高技能人才方面存在短缺问题。
虽然重庆市在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与发达城市相比,人才储备仍然不足,制约了重庆市经济的发展潜力。
2.3 发展不平衡重庆市的经济发展不够平衡。
重庆市主城区与渝东、渝西、渝南等区域之间的差距较大,不同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不一,导致城市整体发展不够协调。
2.4 环境问题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工业污染、车辆尾气排放等问题成为了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重庆市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
3. 思考和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重庆市可以采取以下措施:3.1 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重庆市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加强人才培养和吸引重庆市应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投入,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来重庆发展。
同时,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
3.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重庆市需要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区域间资源的合理配置。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推动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
重庆市2015年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分析
重庆市2015年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分析作者:李梦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5期李梦重庆工商大学摘要:本文对重庆市五大功能区第三产业进行分析,得出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全国平均指标的差异:核心区发展水平较高,拓展区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渝东南仍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五大功能区;第三产业;差异分析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2-0-01重庆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具有中等省的规模,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
在“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为进一步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实现全市一体化、区域发展差异化、资源利用最优化和整体功能最大化。
2013年9月,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本次会议综合合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将重庆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等五个功能区域。
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全市扎实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各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良好态势。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19.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长4.7%;第二产业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7497.75亿元,增长11.5%。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3∶45.0∶47.7。
随着重庆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因此,本文从重庆市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从五大功能区的视角研究各区域发展的差异,以得出具有针对性的结论和建议。
一、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
重庆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近年来,重庆市在经济发展中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创新驱动,优化产业布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将在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首先,重庆市的制造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重庆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制造业是重庆市经济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汽车、电子、钢铁、机械等行业的发展迅速。
在汽车产业方面,重庆市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如长安汽车、奇瑞汽车、重庆力帆等。
与此同时,重庆市还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未来,重庆市的制造业将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其次,服务业将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服务业蓬勃发展成为必然趋势。
重庆市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别是金融、旅游、文化创意、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势头迅猛。
金融业是服务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板块。
与此同时,旅游业也是重庆市服务业的亮点之一,特别是三峡旅游、巫山神女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吸引了大量游客。
重庆市还鼓励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互联网经济的投资力度,提升服务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预计未来,重庆市的服务业将保持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最后,重庆市的现代农业将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重庆市拥有广阔的农田资源和丰富的农业特色产品,如鱼、柚、蔬菜等。
近年来,重庆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
重庆市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旅游等农业综合开发。
预计未来,重庆市的现代农业将继续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总之,重庆市的三大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将呈现制造业快速发展、服务业成为新引擎、现代农业壮大三个方面。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地区差异问题实证分析
( ) 究 指 标 二 研 随着我 国第 三产业的迅速发展 , 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的 指标体系 日益增大 。本着 内容 的全 面性 、 实用性 和数据 的可得 性 等原则 , 取指标如 下 : : 均 G P 元 )X : 三产业增 选 xl人 D ( ,2第 加值 比重 ( , 3 第三产业 从业人员 比重 ( , 4 人均服务 %)X : %)X : 产品 占有量 ( 即第三产业增加值 与全 区总人 口的 比值 , / ) 元 人 , X : 5 服务密度( 即第 三产业增 加值 与全区总面积 的比值 , / 元 平 方公里 )X : 三产 业增加值 ( ,6第 亿元 )X : 口密度 ( / ,7 人 人 平方 公 里 )X8城 市 化 率 ( 。 , : %) 本 研究所用 的数据均来 自于《 中国统计年鉴 (0 5 》 《 2 0 ) 、 中 国统计 年鉴 (0 1》 中国人 口统计年 鉴(0 1》 20 )和《 20 )。 地 区差异的变化趋势 。本文拟在参考上述研究 的基础上 , 运用 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 , 选取 20 0 0年和 20 0 4年 二、 实证 分析 两个观测年份中我 国 3 个省市的数据进行 因子分析 ,力求横 1 ( ) 子 分 析 过 程 一 因 向分析第三产业发展地 区差异 的特征 , 并且纵 向反映第三产业 本文 以 20 0 4年的数据为例具体说明 因子分析 的过 程。利 发展地 区差异的变 化趋势 。 用软件处理 首先计算 出 8个变量 的相关矩 阵 ,并得到碎石 图
一
、
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技术 的一个分支 , 其主要 目的是 浓缩数据。它通过 研究众多 变量之 间的内部依赖关 系 , 探求观 测数据 中的基本结构 , 并用少数几个假想变量来表示基本 的数
重庆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题目:重庆(1990-2010年)第三产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有着明显的改善。
第三产业在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就重庆地区而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重庆的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对GDP 的贡献越来越大。
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比例失调问题亟待改善,传统服务业供过于求和新兴服务业供给不足的矛盾,是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主要解决的问题。
本报告通过对重庆20年(1990——2010)第三产业的相关数据的收集,运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选取城镇化率、工业化率,人均GDP等8个对第三产业产生有较大影响的因素,具体分析每个因素变化对第三产业产生的影响,并建立简单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发现第三产业内部生产和消费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影响大于政策因素对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影响。
关键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因子分析线性回归一、引言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结构是一个体系,它包括构成该体系的各子系(即产业部门)的构成形式及地位、各子系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是分不开的。
产业结构体系的构成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变动的。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 一个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经济的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 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
根据《2011 年重庆市统计年鉴》资料,重庆市国民生产总值在2010 年达到了7925.58亿元。
单从绝对数量上看,20年来重庆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近24 倍。
经济总量的扩张使三大产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也日趋优化。
1990 年重庆市的第三产业产值为91.73亿元;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2881.08亿元,绝对数量增长了31 倍,第三产业的发展尤为迅速。
浅析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析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发展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与国内其他直辖市相比差距较大。
本文首先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一个概述,然后分析了重庆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解决发展现代服务业存在问题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状;对策措施一、现代服务业概述及其发展意义1.现代服务业概述现代服务业主要指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领域[1]。
如通信信息业、金融物流业、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公共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的内在要求。
现代服务业特点是技术知识密集性,服务业的现代化,高附加值,人力资本高,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受教育程度要求较高,要求较强的管理的才能和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
2.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义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高附加值的产品,收益较大,最终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就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加速,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2] ,服务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优化产业结构,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不足,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现代服务业提高各行业的管理水平、利润率、劳动生产率,降低运营成本。
二、重庆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总体上看,现代服务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仍然偏低,尤其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服务业还没有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1.重庆市服务业占全市gdp的比重《重庆市统计年鉴(2011)》的数据显示,重庆服务业生产总值占全市gdp的比例虽有波动,但整体上是下降的。
1998~2010年服务业产值总量一直没有超过第二产业,且二者的差距逐年扩大,局限在二、三、一的产业结构中,1998~2002年,重庆服务业占gdp 的比重呈上升的趋势,2002年达到最大值42.9%,2002~2010年出现下降的趋势,降至2010年的36.4%。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
合川产业结构状况及其调整对策的思考合川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重庆市辖区之一,位于渝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域。
近年来,合川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分析合川的产业结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调整对策。
一、合川产业结构状况的分析1. 第一产业占比较低:合川地处山区,农业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依赖传统农业经济的现象仍然存在。
2. 第二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合川工业发展相对较为发达,尤其是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
这些产业在合川的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但也存在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3. 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薄弱:尽管合川的商业、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有一定发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
合川缺乏大型商业企业和知名品牌,导致消费者流向周边城市购物。
4. 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合川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和培育。
合川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科研水平较一般,科技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1. 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和设施,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农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创业。
2. 促进环保型产业发展:减少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污染排放,推动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发展。
鼓励企业进行工艺改造,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发展服务业:加大对商业、金融、旅游等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吸引大型商业企业和知名品牌入驻合川。
提升旅游业的品质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景点。
5. 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通过引进和培育创新型企业,提升合川的产业竞争力。
6. 建设人才强市: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提高合川的人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鼓励优秀人才创业,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政策和服务。
三、合川产业结构调整的实施路径1. 加强政府主导和规划:政府应制定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划和政策,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导资源向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
以重庆市为例分析某区域的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调整一、重庆区位条件简介重庆位于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渝东、渝东南临湖北和湖南,渝南接贵州,渝西、渝北连四川,渝东北与陕西和湖北相连。
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02.95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为647.78平方千米。
重庆位于中国内地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坡地面积较大,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嘉陵江、乌江等都在重庆汇入长江。
1997年第八届中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
截止至2012年,重庆已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散元素、冶金辅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矿种。
现实优势矿产有天然气、锶矿、煤、铝土矿、锰矿、毒重石、粉石英、石膏、水泥用灰岩、盐矿、地热等。
二、重庆市产业结构分析(一)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1、三次产业分类根据克拉克的学说,把产业分成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重庆直辖十年以来的GDP、产业产值及构成见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1997年时,三种产业中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但总体来说三种产业产值所占比例相差不大;1998年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超过了第二产业成为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仍然最低;2006年仍然是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最高,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最低。
由1997年到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第二、三产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所占比例的上升速度整体来说快于第二产业。
从就业结构来看,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所有劳动力的比例不断降低,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例不断上升,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被第三产业所吸收。
第三产业对重庆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等服务逐步扩展,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 而这些行业基本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与其
为 8.4%,尤其在近两年中的拉动作用高于 他行业的技术关联度较弱,导致总体影响
其它主要行业。
力系数较低;感应度系数则有所下降,这
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对经济拉动力 也是因为其中比重较大的交通运输业和批
较弱。房地产虽然是产值增长较快的行业 发零售餐饮业的感应度系数均较小,分别
体育卫生等诸多现代新兴行业。2006 年在 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已达到 41.5%,比 1997 年提高了7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在 20% 以上,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总 贡献中占了 43%,超过了自身产值比重,显 示出这些行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逐渐 增强,并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出的影响力和 感应度系数来看(见表 3),第三产业的影 响力系数略有上升,但仍小于 1,说明该产
第三产业对重庆经济增长贡 献的实证分析
根据各产业增加值计算的贡献率来 看,第三产业大多在 50% 以上,特别是在 1998 和 1999 年,在其它产业增长极为缓
速度为13.8%,邮电通信业的快速发展促使 业发展对其他产业的需求波及程度有所增
电子商务、网络媒体、远程教育及医疗信息 强,但由于交通运输业在其中的比重较大,
2001 6.19 39.7
2002 10.3 41.3
2003 7.5 49.6
2004 21.2 45.6
2005 9.4 38.7
2006 -8.9 57.2
2 0 0 6 年增加值才
第 三 产 业 84.3 95.7 57.2 54.1 48.4 42.9 33.2 51.8 51.7
占服务业的 1 0 % ,
重庆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浅析
新 产值仅 占全市24.5%,除涪 陵 、江津 、永 川、 璧 山等距 离主城较近 的地 区外 ,其他地 区战新制造业 几 乎 没 有 。 产 出 效 率 差 距 较 大 。 2016年 , 主 城 片 区 、 渝 西 片 、 渝 东 北 片 区 、 渝 东 南 片 区 人 均 GDP 分 别 为 9.07万 元 、 5.35万 元 、 3.74万 元 和 3.54万 元 。其 中,主城片 区人 均GDP是 全市水平 的1。6倍 , 渝西片 区略低于 全市水平 ,而渝 东北片 区和渝 东南 片区分别 是全市水平 的64.6%和61.1%。渝 中区人均 GDP是 全市 最低 巫溪 县 的7.6倍 ;渝 中区每 平 方公 里 土 地 面 积 实 现 GDP是 全 市 最 低 城 口县 的 上 千 倍 。 2017年 ,江北 区人均 一般 公共 预算收入是最低 云阳 县 的4.8倍 。
(二 )发展不充分的主要表现 1.生 产 力 拨 不 充 分 , ): 代 伙 、II,、 先 进 圳 造 、【},、脱 代 lJ,发 缓 慢 。 农业 现代 化 水 平不 高 。2O16年 重庆 主 要农 作 物耕 种收综 合机械化率 为45.40%,农业科技 贡献率 为58 ,农 产 品商 品率为66.8%,农业机 械化 水平 和科技支撑 农业发展 作用不够 强。制造业新 动能规 模 较 小 。2016年 ,全市 战略性新 兴制造 业 企业729 户 ,占规上工 业企业 的 10.6%,实现增加 值986.10 亿 元 , 占全 市 的l2.8%,而上 海 、浙江等 地 区的 占 比己分别达 到25.3% ̄H22.9%。从规 模看 ,2016年重 庆 只有新一代 信息技 术产业 产值过 千亿 ,而 江苏仅 南 京 已有节 能环保产 业、新 一代 信息技术产 业 、新 材料 产业等 多个超千 亿元产值规模 的产业集 群 。第 三产 业 引领 不足 。2017年重庆 第三产业增加 值 占比 为49.0%,低于全 国水平2.6个百分点 ,也低 于发达 国家第 三产 业增 加值 占比普 遍达 60%以上 的标 准 。 第 三产 业对经 济增 长 的贡献 率为50.8%,发达 国家 第 三 产 业 贡 献 普 遍 在 70%左 右 。 从 结 构 看 , 传 统 服
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
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重庆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分析摘要关键词:第三产业发张现状影响因素发展对策一、产业分类1.1三大产业分类法1.2 第三产业1.2.1 第三产业的概念1.2.2第三产业发展理论1.2.3第三产业地位和作用二、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2.1重庆第三产业产值现状2.2重庆第三产业产值和比重的变化2.3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现状2.4重庆市新兴产业发展现状2.5与京津沪的比较分析三、重庆市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3.1 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3.1.1 重庆市产业结构有序度低,第三产业贡献率不足3.1.2 重庆市第三产业相对竞争力不强3.1.3 重庆市第三产业地域分布不合理3.1.4 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3.2 影响重庆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3.2.1 历史和观念因素3.2.2 重庆市第三产业市场化低,经营方式陈旧3.2.3 新兴服务行业发展落后3.2.4 区域不平衡的因素3.2.5 城镇化因素四、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对策4.1 发展第三产业要树立正确发展观念4.2 发展第三产业要推动其市场化4.3 发展第三产业要优化其结构4.4 要重点发展新兴服务业4.5 发展第三产业要因地制宜发展,并缩小区域差距4.6 发展第三产业要加快城市化建设4.7 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五、参考文献[1] 郑科;基于城乡统筹的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2] 张伟;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3] 梁嫚;重庆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4]任华百;城市二元结构对社会事业发展的危害及治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5]邓伟;京沪粤第三产业比较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年[6]杜延宇;上海第三产业内部产出结构演变规律[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7]吴彦皓;上海第三产业结构特点和演变规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8]任振东;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7年[9]任帅岭;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10]佘晓亮;西安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11]袁孝科;重庆市服务业与城市化互动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重庆市自然资源经济状况
重庆市自然资源经济状况——全力打造“温泉之都”姓名:***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一、重庆的自然资源赋存概况重庆市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充沛,气候温润,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一)国土资源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90%;平坝不足10%。
土地类型多样,分为近10个土类,其中紫色土类居多,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
据1996年统计数字,地域内共有耕地2.5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4%;林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6.5%;水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园地、疏林草地和天然草场0.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0.4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裸土滩、裸岩石、砾地等1.5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9%。
(二)生物资源地域内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
各种动物有800多种,属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数十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的金丝猴、梅花鹿等,二级保护的麝、毛冠鹿等,三级保护的獐、岩羊、灵猫、云豹、猕猴等。
有名贵水产大鲵、江团等十多种。
除野生动物外,饲养动物有猪、牛、羊、鸡、鸭、兔等40多种,其中猪、牛、兔在全国有一定优势。
著名的荣昌猪名列中国三大猪种之一。
石柱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全市有江河鱼类120多种,鱼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的鱼类养殖基地。
植物有4000多种,其中,栽培植物有近千种。
除粮、油、蔬菜等主要农作物外,还有大批经济作物,如蚕桑、柑桔、油桐、乌柏、生漆、苎麻、烟叶等。
江津市盛产锦橙、先锋橙和五月红,是著名的柑桔之乡。
彭水县以盛产油桐之上品--小米油桐而驰名中外,被誉为油桐之乡。
酉阳县因盛产乌柏被称为乌柏之乡。
黔江开发区具有生产云贵型优质烤烟的自然气候和地理条件,已发展成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
中药材资源也极为丰富,品种有500多种,已列入收购的300多种,主要有黄连、白术、五倍子、金银花、厚朴、黄柏、杜仲、天麻、元胡等。
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动态分析
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动态分析李平【摘要】本文旨在分析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利用计量经济学原理建立时间序列模型,研究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1978-2015年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并根据最终确定的所建模型对2016-2020年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进行预测,从而为重庆市经济的分析、预测和控制提供参考资料.【期刊名称】《西部皮革》【年(卷),期】2016(038)004【总页数】2页(P112-113)【关键词】第三产业;AR模型;时间序列【作者】李平【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重庆40006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7引言第三产业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1935年的《安全与进步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第一、第二产业健康有效的高速发展、能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与效率的重要途径[4].重庆,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12-2015年,重庆已连续四年GDP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三.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GDP总量达到15719.72亿元,增速达到11%,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核心区.在多数公布GDP数据的省份,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的增速最为显著.近年,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而作为第三产业的配套产业将逐步走向完善,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大.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重庆市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利于推进我市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扩大就业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对全市经济发展的局部协调和宏观调控,都不能忽视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因此,研究重庆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数据,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和预测,能为重庆市的经济分析、预测和控制提供有重要意义的参考资料。
成渝两市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
成渝两市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摘要】成都、重庆作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两个城市,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着示范作用。
两市在产业结构上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
本文主要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视角对成渝两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分别从三次产业结构、第二产业及工业结构、第三产业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两市产业结构的趋同性和专业化,最后得出结论。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的分类分别为:第一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一般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工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和矿业、建筑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程度。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发展的过程。
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由较低水准向较高水准发展的过程,可用第二、三产业的比重、资本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及中间和最终产品产业的比重来反映;合理化是指产业之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可用产业之间的关系均衡程度和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来反映。
产业结构优化体现为产业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化、高集约化和高加工度化,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以及各产业之间按比例协调发展程度。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最基本的指标,同时三次产业比例大小也反映了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成渝两市第一产业比重都较低,且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这与它们分别作为国家直辖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有直接的关系。
重庆第一产业的比重明显高于成都,这是因为重庆具有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基本市情,农业人口和农业地区比重还较大。
因此,第一产业比重相比成都明显偏大。
从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来看,成渝两市也有明显的不同。
其中,成都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重庆产业现状
产业发展现状一、市产业发展现状(一)总体概况1.产业规模日趋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初具雏形直辖以来,经济总量不断增大,GDP保持年均11%的高速增长。
200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097亿元,在全国排第24位,在西部地区位列第6位,是1997年的3.7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025元,在西部地区仅次于(32214元)、(19893元)、(18246元),位列第四。
2008年经济增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比全国水平9%高出5.3个百分点,在西部12个省市中居第3位,在全国31个省市中居第5位。
全市产业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摩托车、天然气石油化工、装备制造、材料冶金、电子信息、综合能源、生物医药和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优势产业集群,以金融、商贸物流、研发服务等为代表的生产、生活性服务业,以特色种养业为代表的现代农业,构成了结构不断优化、门类更加齐全、布局日趋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二、三产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市的从业人员逐渐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
在1907-2008年间,农林牧副渔的从业人员比重降低了12.2个百分点,总量从989万降到747万;第二产业从1997年的18.3%上升到2008年的20.6%,第三产业从1997年的24.1%上升到2008年的34.0%,上升了将近10个百分点,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重要力量。
1020304050607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图3 市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1997-2008)全市投资主要流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1997年以来,第三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60%以上,第二产业在18-35%之间,第一产业投资占比小于3%。
2008年,全市三次产业固定投资比为2.2:35.52:62.27,呈现“三、二、一”的结构特征。
5000000100000001500000020000000250000001997200120052008(年)图4 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三次产业结构全市向二、三产业倾斜的投入结构,极大推动了产出结构的高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分析(一)
摘要:选取重庆市40个区县第三产业发展评价数据,运用多元统计因子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析表明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仅在三大经济圈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三大经济圈内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不平衡影响了全市整体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第三产业;地区差异;因子分析Abstract:ThispaperselectsthedataofthethirdindustryoffortydistrictsinChongqingin2006,andquantit ativelyanalyzesthelevelofthethirdindustryinthesedistrictsusingthemethodsoffactoranalysis.Theem piricalresultshowsthatnotonlythedifferencesofthedevelopmentofthethirdindustryexistamongthet hreeeconomiccirclesinChongqingin2006,butalsothedifferencesexistwithinthethreeeconomiccircle s.Theimbalanceofthedevelopmentofthethirdindustryinthesedistrictsaffectstheoveralllevelofthethi rdindustryinChongqing.Therefore,thispaperproposesbriefsuggestiontoreducethedifferencesofthel evelofthethirdindustry.
Keywords:thethirdindustry;regionaldifferences;factoranalysis
重庆直辖以来,经济发展迅速,综合经济实力正不断增强。
直辖前的1996年,重庆市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为35.9%;直辖后的2006年,其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上升到44.8%。
由此可见,重庆市第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日益上升,经济地位也得到了迅速提高。
然而,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位居12位(曾国平,2006),与处于前列的上海、北京相比,其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有一段差距,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1]。
总的来看,影响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有很多,除了重庆市整体经济、政策、体制等方面的因素外,还有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不协调的因素。
考虑到重庆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圈”(以主城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区)与“两翼”(三峡库区镇群和渝东南镇群)地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也会影响重庆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本文从地区间发展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影响重庆市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运用产业经济学相关理论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重庆市40个区县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找出影响我市第三产业发展地区差异的因素,并对如何协调发展区县第三产业提出相关建议。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指标
(一)研究方法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的一种统计方法,它是将具有错综复杂的变量或样品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对变量或样品进行分类。
因子分析实质上是对主成分分析的推广和发展,它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变量或样品的相关系数矩阵(对样品是相似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或样品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或样品之间的相关或相似关系。
这少数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预测的,通常成为因子。
这几个因子能有效地代表数据的基本结构,并反映所需信息的主要特征10]。
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将运用SPSS15.0对选取的经济指标进行因子分析。
具体步骤是:选取所需变量,计算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提取因子,进行斜交旋转,得出因子得分,计算各个区县的综合得分并排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结果比较重庆市各个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并进一步对协调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指标
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反映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日趋增大,不同的学者根据其研究的不同角度选取不同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本文通过参考相关文献和本着内容全面性、实用性和数据可得性等原则,选取如下指标: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经济发展水平;x2: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元)—发展规模;x3:第三产业产值(万元)—总量规模;x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万
人);x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产业高级度;x6: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化程度;x7: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x8: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三产业生产效率;x9:城市化率(%)。
以上数据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2007)》。
二、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本文以2006年数据为例说明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过程。
利用软件处理首先得到上述9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以及相应的碎石图。
KMO检验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系数是否过小,一般情况下,当KMO大于0.9时效果最佳,小于0.5不适宜做因子分析。
Bartlett球形检验用于检验相关系数矩阵是否是单位阵,如果结论是不拒绝该原假设,则表示各个变量是各自独立的。
本文KMO检验结果是0.705,表示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Sig.值0.000,表示拒绝原假设。
接着进行因子旋转使因子结构变得更简单,更容易解释各个因子的实际意义。
由于斜交旋转后允许因子之间存在相关,因此,本文选择斜交旋转的因子旋转法,得到旋转后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由此而提取的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118%,即这两个因子累计解释了原始数据85.118%的信息。
因此,这两个因子能够科学的反映重庆市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差异。
同时,还得到了斜交旋转后的因子负荷阵。
由因子负荷阵可知,主因子F1在人均地区生产产值(X1)、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X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7)、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X8)、城市化率(X9)这几个指标上有较高的负荷。
这些变量包含了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指标,综合性较强。
说明主因子F1与代表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变量高度相关,因而将主因子F1定义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主因子F2在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5)、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X6)有较高的负荷,说明主因子F2对产业结构优化水平有较强的解释能力,从而可以将主因子F2定义为产业结构优化水平。
这也说明了工业化发展程度是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
同时,通过运用软件处理可以得到各个区县在两个主因子上的得分,从而以各因子的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求和,得到各区县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并以综合得分进行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