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基因分离定律
遗传学分离定律
遗传学分离定律
遗传学中的分离定律是指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这些规律是奠定现代遗传学基础的重要发现。
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包括三个主要法则:
1.第一法则(单因素性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第一法则规定,每个个体都有一对决定某一特征的因子(现在被称为基因),这对因子来自父母的遗传。
这些因
子可以是相同的(纯合子)或不同的(杂合子),并且它
们分开传递给后代。
2.第二法则(基因分离定律):
•第二法则说明,在杂合子个体中,两个不同基因的分离会发生,这些基因以随机方式分配到后代中的不同性细胞中。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后代会有不同的基因组合。
3.第三法则(基因独立分离定律):
•第三法则涉及到两个不同特征的遗传。
它表明,不同特征的基因对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它们的分离不会相
互影响。
这就是说,某一特征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特征的
遗传。
这些分离定律的发现帮助我们理解了基因的遗传方式,以及为什么后代会表现出特定的遗传特征。
虽然孟德尔的工作在其时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但在20世纪初,遗传学家重新发现了他的研究成果,从而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分离定律被视为遗传学的基石,为后来的遗传研究和基因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孟德尔遗传学原理
孟德尔遗传学原理随着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人们对于遗传学原理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而最早发现遗传学规律的人便是孟德尔,他的遗传学原理被视为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孟德尔的遗传学原理,又称孟德尔定律,总结了他在豌豆植物的杂种实验中发现的三个遗传定律。
这三个定律为基因组成和遗传方式提供了基本框架。
以下是对孟德尔三大遗传定律的介绍。
一、基因分离定律基因分离定律是孟德尔第一个发现的遗传规律。
他发现,如果将纯合子(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双亲杂交,得到的杂合子(基因型不同)子代会表现出两个亲代的性状。
而这两个亲代的遗传信息,对于每个后代而言,只有一个能够表现出来。
孟德尔将这个过程称为“基因分离”。
基因分离定律说明,每个父代个体的两个基因会以等概率分配给它们的子代,这两条基因线路独立地存在。
二、掩盖定律掩盖定律是孟德尔发现的第二个遗传规律。
他发现,一个等位基因(同一位置上不同的基因)可以掩盖另一个等位基因的表现,即掩盖基因为“显性”,被掩盖基因为“隐性”。
掩盖定律说明,如果一个个体中同时拥有表现型相同的两个不同基因,其中一个显性(表现),而另一个隐性(不表现),那么只有显性基因会罢先显露在外。
三、基因独立定律基因独立定律指出,每个基因的性状(表现形式)对于其他基因的表现没有影响。
孟德尔通过实验发现,每个基因都相互独立并且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例如,豌豆植物的花色(黄色或绿色) 和豆荚的形状(充盈或收缩),这两个性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或者依赖关系。
结论综上所述,孟德尔遗传学原理成功地解释了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并引领遗传学的发展方向,对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遗传基本规律,人们可以更好地预测下一代的性状表现,进而更好地进行遗传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利和利益。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
遗传学三大定律的主要内容遗传学的三大定律是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它们包括: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单因素遗传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每个个体在其生殖细胞中只包含一对(两个)基因,在有性繁殖中,这对基因会分离并分别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然后再通过受精来融合。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二因素遗传定律。
根据这个定律,两个基因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
这意味着,基因的组合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组合。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也称为孟德尔的自由组合规律。
根据这个定律,当两个纯合子种质互相杂交时,F1代杂合子的表型会完全表达其中一个纯合子种质的特征,而不会混合表达两个种质的特征。
然而,F2代会出现两个种质特征的重新组合和混杂。
这些定律形成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描述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方式,并对基因的遗传方式和继承规律进行了解释。
1. 第一定律(分离定律):根据这一定律,每个个体所携带的两个基因(一对等位基因)在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子)的形成过程中会分离并随机分配给不同的生殖细胞。
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分离和重新组合在遗传过程中的重要性。
2. 第二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这一定律,不同的基因对于性状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即不同基因之间的遗传方式是独立的,一个基因的遗传不会影响另一个基因的遗传。
这个定律说明了基因的组合方式是随机且自由的。
3. 第三定律(统一性定律):根据这一定律,在性状表现上,个体同时携带两个基因,但只表现出其中一个基因的特征。
这个定律说明了在杂合子的个体中,显性基因会表现而隐性基因则隐藏。
然而,隐性基因仍然存在于杂合子中,并有可能在后代后续的分离产生重新组合和表现。
这些定律为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对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传递方式提供了重要的解释和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为后来的遗传学家和科学家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必修二3.1 基因的分离定律
人
的
一
图1耳垂的位置
些 相
1、有耳垂 2、无耳垂
对
性
状
图 3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2 卷 舌 1、有卷舌 2、无卷舌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豌 豆 的 七 对 相 对 性 状
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如何进行杂交试验, 才能便于研究和分析呢?
紫花(♀) × 白花(♂)来自F1紫花F2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3∶1
性状分离
3∶1 分离比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普遍还是个别?
七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一种性状 另一种性状 F2的比
花的颜色 705(紫色) 224(白色) 3.14: 1
种子的形状 5474(圆滑) 1850(皱缩) 2.96:1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练一练: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的是(D ) A.狗的长毛与黑毛 B.羊的白毛与牛的黄毛 C.桃树的红花和绿叶 D.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2.豌豆是一种理想的杂交实验材料。这是因为 A.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
(D
)
B.不同品种的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C.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D.A、B、C 3项都是
P
×
(杂交)
紫花 P CC ×
配子 C
白花 cc
c
F1
F1
Cc × Cc
(自交) × F2
F1配子 C
cC
c
F2 CC Cc Cc cc
紫花:白花=3:1 基因型比 1(CC): 2(Cc): 1(cc) 表现型比 3紫花 : 1白花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引言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和变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探讨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实验证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I. 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独立地传给子代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格里高利·孟德尔在19世纪提出,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得到了验证。
A. 孟德尔的豌豆实验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他选取了具有明显差异的性状进行杂交,例如花色、种子形状等。
通过连续进行多代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观察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
B. 孟德尔定律的内容孟德尔总结出了三个基本定律: 1. 第一定律:也称为单因素遗传定律或分离定律。
即在杂交过程中,两个互相对立的基因副本(等位基因)分别来自于父本的两个基因组合,并独立地传给子代。
这就保证了基因的纯合性和杂合性的维持。
2. 第二定律:也称为双因素遗传定律或自由组合定律。
即两个不同的性状在杂交过程中独立地传递给子代。
这说明基因在遗传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3. 第三定律:也称为自由组合定律的互换定律。
即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互换(交叉互换)来进行重组,从而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C. 孟德尔定律的意义孟德尔的豌豆实验揭示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规律,为后续的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这些定律对于理解基因的传递、变异以及遗传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孟德尔的定律还为遗传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II. 自由组合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杂交过程中,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配子形成过程中独立地组合的定律。
这一定律由托马斯·亨特·摩尔根等科学家在20世纪初通过果蝇实验得到了验证。
A. 摩尔根的果蝇实验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1基因的分离定律(1)
√ ) √ ) ×) √ ) ×) √ ) ×)
导学提纲一:看书P27-28页,思考一对相对性状的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观察试验,发现问题) 遗传实验现象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什么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亲本 (P)
×
(隐性性状) 子一代 (F1) × 子二代 (F2) 思考: (显性性状) 自交 性状分离
配子 F2
a
Aa
a
aa 1
3
四、解释正确与否的验证——测交
测交 : 杂种一代 (F1) × 隐性类型
Dd
配子:
紫
dd d
dd 白 34
:
白
D
Dd 紫 30 1
d
基因型: 表现型: 实际数 比例
1
五、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 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 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 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Mendel,1822-1884)
1.区别性状及相对性状、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纯合子与杂合子,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 杂交、测交与自交等遗传学概念。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验过程,运用模拟实验,体验遗传因子 通过分离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应 用遗传因子的假设,解释与分析基因的 分离现象。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 适用范围:有性生殖的生物,减数分裂过程。
六:基因与DNA、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DNA和蛋白质 构成染色体,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
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中生物必修2《3-1 基因的分离定律》课件
第一节 基因的分离定律
学.科.网
孟德尔(1822—1884)
——遗传学鼻祖
孟德尔(1822—1884),奥 地利人,遗传学的鼻祖。21岁起 做修道士,29岁起进修自然科学 和数学,1865年宣读了自己具有 划时代意义的研究论文《植物杂 交实验》。62岁时带着对遗传学 无限的眷恋,回归了无机世界。 主要贡献有:
有关
两个特殊问题
1、胚与胚乳 问题 例1、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将一株纯合的 黄粒与一株纯合的白粒玉米相互授粉,则这两 株玉米结出的种子中( B )
(评价手册P18-例2)
A.胚的基因型不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 B.胚的基因型相同,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 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同
体细胞
A
a
间
等位基因
配子
A
A
减Ⅰ 减Ⅱ
A a
A
a
a
结论——基因的分离定律:
a
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 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然后各自进入配子中去,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下列属于等位基因的是:
1. A 与 A 3. A与 B 5. B 与 b
.
√
√
2. A 与 a 4. A 与 b 6. B 与B
1/4
3/4
问3.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概率?
1/16
问4. 若这对夫妇第二胎 生出一个正常小孩, 那么此小孩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2/3 反过来,他(她)不携带…的可能性是? 1/3
例3 、一对夫妇均正常,且他们的 双亲也都正常,但这对夫妇都各有 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的兄弟。则他们 婚后生出聋哑孩子的概率是多少?
生物必修二《3.1 基因的分离定律》学案(苏教版必修二)
第三章 遗传和染色体 第1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1)考纲要求考点梳理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豌豆是 传粉植物,而且是 受粉,所以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若人工授粉去雄,时间应为开花 (前/后)。
②豌豆具有许多 的相对性状。
(2)常用符号及含义P: ;1F : ;2F : ;⨯: ;⊗: ;♀: ; ♂ : 。
(3)过程图解(4)归纳总结①1F 全部为 。
②2F 发生了 。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由此可见2F ,性状表现型及比例为 2F ,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 ∶Dd ∶dd= 。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 实验,选用1F 和 作为亲本,目的是为了验证1F 的 。
(2)测交的结果:子代出现 种表现型,比例为 。
基础过关1 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发现问题和验证假说所采用的实验方法依次是( ) A 自交、杂交和测交 B 测交、自交和杂交 C 杂交、自交和测交 D 杂交、测交和自交2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2F 的表现型比例为3∶1C 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D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3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得11F F ,自交所得2F 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787∶277,上述实验结果的实质是( ) A 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有显性作用 B 1F 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C 控制高、矮茎的基因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D 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4 下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5 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 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 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 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6 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推断,下列结构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四分体②姐妹染色单体③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④非同源染色体A ②④B ③C ①②D ①7 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基因的分离定律(第一轮复习课件)
意义
同源染色体分离是减数分裂的显 著特征,是遗传学基础。
等位基因的分离
01
02
03
等位基因
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 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
等位基因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 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 子中。
意义
等位基因的分离是孟德尔 遗传定律的重要内容,是 遗传学基础。
孟德尔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不同遗传因 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分离现象,并 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02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同源染色体
在二倍体生物细胞中,来自父本 和母本的成对染色体,在形态和 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在遗传上互 为对应的关系,称为同源染色体
。
同源染色体分离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 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
致死基因的分离
总结词
致死基因在遗传过程中会导致个体死亡,对基因分离定律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致死基因是指那些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个体死亡的基因。这些基因的存在会影响基因的分离定律,因为携带致死 基因的个体无法存活到繁殖年龄,从而无法将基因传递给下一代。致死基因的存在可能导致某些隐性特征在群体 中消失,或者影响种群中基因型的比例。
杂合子自交遗传图解
用图形方式表示杂合子自交的过程和结果。在遗传图解中,亲本为杂合子(Dd),产生配子时等位 基因分离,形成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和d),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显性与隐性之比为3:1。
遗传图解的意义
通过遗传图解可以清晰地呈现基因分离定律的过程和结果,有助于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
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减数分裂
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 裂方式,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 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内容
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内容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组合定律。
这两个定律,说实话,听起来有点拗口,但是要是咱们换个轻松的角度去理解,就不难了。
其实它们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挺像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咱们选朋友或者挑配偶,有时候你挑的对象就像是某种基因的组合,而你自己的基因也在这过程中悄悄地起作用。
你可能会问:哎,啥是基因分离定律?啥是基因组合定律?别急,咱慢慢来,保证你明白。
先说基因分离定律。
这个定律的意思就是说,咱们每个人都有一堆基因,这些基因是从父母那里“遗传”过来的,当然了,咱们每个人都有两套基因,一套来自父亲,一套来自母亲。
这些基因呢,肯定不是一股脑地全给你,一套基因可能从父亲那边来,另一套则可能从母亲那边来。
它们不会一模一样地组合在一起。
就好像,你和你的兄弟姐妹,虽然都是父母的孩子,但你们之间的长相、性格、爱好都可能有所不同。
基因就像是被随机“抽奖”一样,每个人都会从父母的基因池中抽到不同的组合,结果就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对这个定律还没完全理解,不妨想想彩票。
你爸妈就像是两个彩票机,而你呢,是从他们那里抽到的一张“彩票”。
而这张彩票的号码,可能和你兄弟姐妹的完全不同。
所以啊,即便是同样的父母,生出来的孩子也能长得不一样、性格不一样,甚至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不太一样。
是不是有点意思了?这就是基因分离定律,它告诉咱们,基因在传递给下一代时是分开来的,每个孩子都可能有不一样的基因组合。
接下来是基因组合定律,这个可得仔细听了。
基因组合定律讲的其实就是,在基因分离之后,这些不同的基因可以根据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
咱们每个人的基因不光是随机地从父母那里抽取,实际上,它们在组合的时候,也是有点“巧合”的成分。
打个比方,你和你配偶的基因,除了各自传给下一代一半的基因外,剩下的另一半基因会被两个父母的基因再“搭配”起来,组合成一个新的“基因配方”。
这就像做饭时,尽管你已经有了米和水,但加点盐、加点糖、加点酱油,做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
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总结孟德尔定律由奥地利帝国遗传学家格里哥·孟德尔在1865年发表并催生了遗传学诞生的著名定律。
他揭示出遗传学的两个基本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统称为孟德尔遗传规律。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11、基因的分离定律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做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做隐性基因。
一般用小写字母表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
(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如高茎和矮茎。
显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于D和d有显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茎。
等位基因分离:D与d一对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最终产生两种雄配子。
D∶d=1∶1;两种雌配子D∶d=1∶1。
) 非等位基因: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
表现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
纯合体: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可稳定遗传。
杂合体: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这一规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F1(YyRr)X隐性(yyrr)→(1YR、1Yr、1yR、1yr)Xyr →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
基因分离定律及应用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也被称为孟德尔定律。
这些定律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方法,对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和应用遗传学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分离定律最早由奥地利的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发现并描述。
他通过研究豌豆花的特征遗传,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定律,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分离定律指出,在杂交过程中,父本的两个基因分离并分配到子代中的不同性细胞中。
这就意味着子代中的每个性细胞(例如花粉和卵子)只包含父本两个基因中的一个,从而实现基因的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指出,不同的基因对在杂交过程中是相互独立的。
这意味着基因的组合并不会影响其在性细胞中的分配。
所以,两个基因的各种组合在子代中的出现几率是相等的。
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基因工程:基因分离定律帮助科学家理解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变化规律。
这为基因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分离和组合不同基因的方法,可以创造出具有特定功能和特征的生物体。
2. 品种改良:基因分离定律为农业和畜牧业的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通过选择具有所需性状的父本进行杂交,并利用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原理,可以培育出更适应环境和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
3. 遗传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基因分离定律也对遗传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遗传疾病患者和其家族的基因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出遗传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基因突变的特点。
这些信息为疾病的早期预测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4. 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基因分离定律也可以应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通过对个体的基因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个体的亲缘关系,例如确定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等。
总之,基因分离定律是遗传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揭示了基因在遗传过程中的行为和方法。
这些定律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基因工程、品种改良、遗传疾病研究和治疗、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等。
这些应用不仅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人类社会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
基因的分离定律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发现与相关概念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发现问题(1)分析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①传粉:自花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为纯种。
②性状: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过程图解P 纯种高茎×纯种矮茎↓F1高茎↓⊗F2高茎矮茎比例 3 ∶ 1归纳总结:①F1全部为高茎;②F2发生了性状分离。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1)理论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3.设计测交实验方案及验证——演绎推理(1)验证的方法:测交实验,选用F1和隐性纯合子作为亲本杂交,目的是为了验证F1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
(2)遗传图解4.分离定律的实质——得出结论观察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图示是C。
(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3)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4)适用范围基因分离定律适用条件:真核生物有性生殖时的细胞核遗传。
真核生物的无性生殖及原核生物基因的遗传都不遵循分离定律。
5.与植物杂交有关的小知识6.1.性状、相对性状和性状分离(1)性状: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称。
(2)相对性状:指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兔的长毛与短毛。
注意从“同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表现类型”三个方面了解。
(3)性状分离:指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注意从“杂种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两个方面去理解。
2.相同基因、等位基因与非等位基因图解: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高一生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有性⽣殖⽣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体的分开⽽分离,⽽同源染⾊体的分开是有性⽣殖⽣物产⽣有性⽣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为。
⼩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物知识点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分离定律的适⽤范围 1.有性⽣殖⽣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体的分开⽽分离,⽽同源染⾊体的分开是有性⽣殖⽣物产⽣有性⽣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为。
2.真核⽣物的性状遗 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体的规律性变化⽽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的限制因素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应具备以下条件: 1.所研究的每⼀对相对性状只受⼀对等基因控制,⽽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较⼀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个体数量要⾜够多。
三、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点拨 (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 ①DD×DD→DD; ②dd×dd→dd; ③DD×dd→Dd; ④Dd×dd→Dd∶dd=1∶1; ⑤Dd×Dd→(1DD、2Dd)∶1dd=3∶1; ⑥Dd×Dd→DD∶Dd=1∶1(全显) 根据后代的分离⽐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①若后代性状分离⽐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定是杂合⼦。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少有⼀⽅为显性纯合⼦。
(2)配⼦的确定 ①⼀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A和a。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
遗传学三大基本定律基因分离定律: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适用范围有: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例,卷发与直发为一对相对性状,且卷发为显性,直发为隐性。
父母俱为卷发,如基因型俱为Aa,则有可能生出直发(aa)的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只适用于不连锁基因。
例,卷发直发(A或a)与双眼皮单眼皮(B或b)两种形状互不干扰,各自遗传。
卷发、双眼皮为显性,直发、单眼皮为隐性。
俱为卷发、双眼皮的夫妇,若其基因型俱为AaBb,其子女表现性有卷发单眼皮,直发单眼皮,卷发双眼皮,直发双眼皮四种可能。
连锁互换定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是连锁在一起,作为一个单位进行传递,称为连锁律。
在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单体之间可能发生交换,就会使位于交换区段的等位基因发生互换。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不同对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交换,称为交换律或互换律。
例,有一种叫做指甲髌骨综合症的人类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NP表示)与ABO血型的基因(IA,IB或i)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在患这类疾病的家庭中,NP基因与IA基因往往连锁,而NP的正常等位基因np与IB基因或i基因连锁,又已知NP和IA之间的重组率为10%.由此可以推测出,患者的后代只要是A型或AB型血型(含IA基因),一般将患指甲髌骨综合症,不患这种病的可能性只有10%。
因此,这种病的患者在妊娠时,应及时检验胎儿的血型,如果发现胎儿的血型是A型或AB型,最好采用流产措施,以避免生出指甲髌骨综合症患儿.。
3.1基因的分离定律(第1课时)
图5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4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快速判断
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
1、番茄的红果和圆果 2、人的黑发与卷发
× ×
3、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 ×
4、狗的卷毛和长毛
5、猫的白眼与蓝眼
×
√ 6、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找 出了七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他还发现一棵 植株或种子上有多对相对性状。
3
这么多对性状,该如何研究呢? 你是如何思考的? 简单
从研究一对性状入手
复杂
back
1、母本 去雄
(花蕾期,
未开花时)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back
学习探讨三: 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亲本 (P) 配子 F1 AA
×
aa a
Aa A AA
×
Aa A Aa ︰
配子 F2
a
Aa
a
aa 1
•自 •杂
显性纯合子 AA 隐性纯合子 aa Aa 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
交:自花传粉或同种基因型的个体交配 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交配
快速抢答:
1.下列基因型中,不属于纯合子的是( A A. Aa B. AA C. aa )
D. BB
2、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B )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3.1基因的分离定律
本节聚焦
(第1课时) 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B) 2.阐明基因的分离定律(B) 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
A
B
C
对 对 碰
3.1基因的分离定律(一)
3.1基因的分离定律(一)(2课时)编制:秦磊审核:张统省校对:王曼【学习目标】1.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现过程 2.概念的了解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质疑讨论】【自学质疑】一、遗传定律中有关基本概念及符号1.杂交、自交、测交杂交;是指基因型相同或不同的生物体之间相互的过程。
自交:指植物体或单性花的同株受粉过程。
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测交:就是让与杂交,用来测定的基因组合。
2.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和。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显现出和的现象。
3.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位于一对的上,能控制一对的基因。
显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隐性基因:控制性状的基因。
4.纯合子、杂合子纯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杂合子:由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5.常见符号P: F:×:×:♀:♂:二、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1.豌豆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豌豆是植物,而且是,所以它能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
⑵豌豆品种间具有一些的、易的性状。
2.相对性状的概念:相对性状是指生物的性状的表现类型。
如。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1.过程;纯种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再让F1得F2。
2.特点:F1表现为____;F2发生了,高茎∶矮茎= 。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体的性状都是由(后来改称为)控制的。
在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在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含有成对的基因,产生的配子所含的基因是。
2.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
F1产生配子时,D和d随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两种配子D、d,比例为。
3.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别表示分别表示致病基因的男女,判断双亲基因型组成,通常有分别表示(请同学们预习完相关内容后,自主解答以下几道练习。
控制的,如果亲代(。
、用下列哪组方法,可最简捷地依次解决①~③的遗传问题②区别女娄菜披针型和狭披针型的显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纯合体的比例B.自交、测交、测交D.测交、杂交、自交、牛的毛色有黑色和棕色,如果两头黑牛交配产生了一头棕色子牛,请回答:。
表示牛毛色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写出上述两头黑牛及子代棕。
)上述两头黑牛产生一黑色子牛的概率是。
若上述两头黑牛已产生了一。
要判断这头黑色子牛是纯合子还。
)若用某黑色雄牛与多头杂种雌牛交配,共产生20头子牛,若子牛全是黑色,。
若子牛中14头为黑色,6头为棕色,则此、下图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该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性遗传病。
的基因型是,Ⅱ5的基因型是。
号和Ⅱ7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
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Ⅱ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携带者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答案 14、(1)黑色(2)Bb、Bb和bb (3)3/4 1/3 棕色牛 (4)BB Bb15.(除特别标注外,每空一分,共6分)(1)常隐(2)Aa AA或Aa(缺一不给分,不写或不给分)(3)1/12 (2分)从F2代开始选择抗锈病小麦连续自交,淘汰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的非抗锈病类型,直到抗锈病性状不再发生分离。
3.对下列实例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有耳垂的双亲生出了无耳垂的子女,因此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出现了高茎和矮茎,所以高茎是显性性状D.杂合子的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5. 据下图实验: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自交,在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两种表现型同时出现,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F1黑斑蛇的基因型与亲代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B.F2黑斑蛇的基因型与F1黑斑蛇的基因型相同C.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D.黄斑是隐性性状6. 一正常女子的双亲都正常,但有一白化病弟弟,若该女子与一白化病患者男子结婚,则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解析:该女子基因型是AA的概率为1/3,Aa的概率为2/3。
3.1基因分离定律(2)
2012—2013学年度大许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3.1基因的分离定律(2)【目标与方法】1.应用分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尝试用遗传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2.归纳总结基因分离定律的基本题型及解题方法。
【自主学习】复习回顾以下思考题:1.豌豆作为遗传学的实验材料,有哪四点优点?2.举例说明性状,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的概念。
3.举例说明等位基因,相同基因,非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
5.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6.阐述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何?如何解释和验证此种现象。
7.结合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
【精讲释疑】一. 基因分离规律的验证方法归纳:(1)测交法:杂种F1与隐性类型杂交,后代出现两种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个体,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2)自交法:杂种F1 自交后代F2中出现显隐性两种表现型的个体,比例为3:1。
证明了杂种F1产生了两种配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3)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遇碘液呈现两种不同颜色,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
【例1】.水稻的粳性与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 、a 控制。
已知粳性花粉遇碘呈蓝紫色,糯性花粉遇碘呈红褐色。
某同学为了较快地鉴定出某种水稻的基因型,开花后收集大量成熟花粉。
将多数花粉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滴碘液,盖上盖玻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有呈蓝紫色和呈红褐色的花粉粒,如右图所示。
黑色圆点:蓝紫色花粉粒;白色圆点:红褐色花粉粒。
并将结果填入下表。
(2)在上方的坐标内绘制粳性和糯性花粉粒的数量关系图(直方图)。
(3)水稻品系中两种花粉粒数量比例约为______,由此可知该品系水稻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正确解释遗传现象、预测杂交后代的类型及概率
1、遗传育种:(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纯合子)
隐性性状只从F2代即可获得; 显性性状的选育从F2代开始不断自交,直 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所以,作物育种时,选择往往从F2代开始。
2.在医学实践的应用 利用遗传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作出 科学的推断。
纯种紫花豌豆:AA 纯种白花豌豆:aa
3、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
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写遗传图解包含四个元素
1、遗传学符号 2、基因型 3、表现性 4、比例(基因型之比、表现型之比)
请预测实验结果?
杂种子一代
紫花
隐性纯合子
白花
孟德尔假说验 证实验--测交
基因分离定律中几个问题的解决: 1. 确定显隐性方法 1. 定义法:具相对性状的两纯种亲本杂交 ,F1表现出来的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2. 自交法:具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或 一个亲本自交),若后代出现新的性状, 则新的性状必为隐性性状。
2. 确定基因型(纯合、杂合)的方法
a.由表现型直接写基因型(只能写出隐性基因型)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 状的现象。 观察结果:正、反交的结果总是相同的; 子一代只表现显性性状;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显性与隐性 的分离比接近3:1。
遗传图谱中的符号:
P: 亲本
F1: 杂种子一代
×: 杂交
F2: 杂种子二代
× 自交(自花传粉,同种类型相交)
♀: 母本
♂:
父本
紫花 Aa
A
a
A
a
紫花∶白花 =3:1 ________________ ,遗
传因子组成及其比例为
AA∶Aa∶aa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AA
紫花
Aa
紫花
Aa
紫花
aa
白花
1∶2∶1
对分离现象的假设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如紫花基因: A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如白花基因: a 2、在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豆荚颜色(未成熟) 绿色 花的位置 腋生
说明: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P
×
(杂交) 矮茎 高茎
F1 F2
高茎
(自交)
×
787高茎 277矮茎
3 ∶ 1
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紫花 AA 白花 aa
A
a
Aa
紫花 Aa F1形成的配子种类 、比值都相等,配子结 合是随机的。 F2性状表 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根据比值直接推断
(2)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中比值直接推断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亲本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亲本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是?
若后代只有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是?
杂合子连续自交问题
一对相对性状杂合子连续自交n次, (1/2)n , 后代中杂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 n 1( 1/2 ) 纯合子出现的概率____________
(2)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遗 传因子行为,而两对或两对以上的遗传 因子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 传行为不属于分离定律。
归纳孟德尔实验的程序
• 1.观察现象 • 2.提出假设 • 3.演绎推理 • 4.得出结论 紫花:白花=3:1 测交验证 基因的分离定律
假说—演绎法
P
Aa (紫花)
第三章
第1节 分离定律
1、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原因
a、自花传粉(闭花授 粉) b、多对稳定、易于区 分的相对性状
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比如: 肤 色,血型,高度,脸型等。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兎的长毛和猴的短毛
纯合子:由含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 如 CC、cc。
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含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而成,如 Dd。
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
。(如豌豆花的白色,紫色;茎的高茎、矮茎 )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 。 (如CC、Cc、 cc)
延伸:单眼皮和双眼皮夫妇生了两个子女都为单眼皮,则 单眼皮一定为显性性状吗?因此,你认为这种判断方式要 注意什么?
• 提示: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写出不同组合的遗传图解 写出一对相对性状的6种交配组合的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
① DD X DD→ ② DD X Dd→ ③ DD X dd→
b.由亲代(或子代)的基因型推测子代(或亲代) 的基因型。(正推、逆推)
c.从后代表现型比例推测亲本基因型: 1、子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亲本之一必为显性纯合子 2、子代显性:隐性=3:1→ 两亲本必为显性杂合子 3、子代显性:隐性=1:1→ 亲本之一为显性杂合子, 另一亲本为隐性个体
4、子代只表现出隐性性状→ 两亲本必为隐性个体
ⅹ aa(白花)
a
配子
A、a
F1的基因型
Aa
aa
1 Aa F1的表现型
:
1 aa
1 紫花 : 1 白花
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填空]
(1)模拟内容: 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 雌、雄生殖器官 ;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 雌、雄配子 ;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了雌、雄配子随机组合 。
(3)结果和结论:
A
例3 小李患白化病(由隐性基因决定),但小李的 父母及妹妹的表现型正常,问: 2/3 (1)小李的妹妹携带白化病基因的可能性是多少? (2)如果小李的妹妹与一位正常者婚配,他们生的
第一个孩子患此病,问:第二个孩子也患此病 的概率是多少? 1/4
• 5 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3号和4号 为正常的异卵双生兄弟,兄弟俩基因型均 为AA的概率是 ( )
C.豌豆的圆粒和黄粒 D.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1、去雄
2、套袋
3、扫粉 4、授粉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5、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亲本 P
子一代 F1
亲本
P
子一代 F1
子二代 F2
3 紫花 : 1 白花
性状分离
2、基本概念
显性性状:在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在子一代( 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其它六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数据
性状 种子形状 子叶颜色 种皮颜色 豆荚形状 F2的表现 显性 圆粒 5474 隐性 显性:隐性 皱粒 1085 2.96:1 2001 224 299 152 207 3.01:1 3.15:1 2.95:1 2.82:1 3.14:1
黄色 6022 绿色 灰色 705 白色 饱满 882 不饱满 428 651 黄色 顶生
A
a
a
a
相同基因
等位基因 (杂合体)
A
A A a a
A A a
a
a
想想
人体存在哪些相对性状呢?
图1耳垂的位置 1、有耳垂 2、无耳垂
图2 1、有卷舌
卷
舌
2、无卷舌
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 称美人尖 图4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 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1、有美人尖
2、无美人尖
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 1、双眼皮 2、单眼皮
B
•
• A. 0
B. 1/9
C. 1/3
D. 1/16
④ Dd x Dd→
⑤ Dd x dd→
⑥ dd X dd→
确定个体的基因型
(1)要考虑纯合子,特别是隐性纯合子 若亲代中有一显性纯合子(AA),你能得出子代的哪些信息?
若子代均为显性性状,你能得出亲代的哪些信息?
若亲代中有一隐性纯合子(aa), 你能得出子代的哪些信息?
若子代中有一隐性纯合子(aa), 你能得出亲代的哪些信息?
图6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图 7 脸颊有无酒窝 1、有酒窝 2、无酒窝
图8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Aa
紫茉莉的不完全显性 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F1的性状表现介于 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A型 B型
基因型
IAIA 、IAi IBIB 、IBi
测交
Aa
×
aa
测交:让被测
a
配子
A
a
个体与隐性纯 合子杂交,用 来验证被测个 体的基因型。
测交后代
Aa 紫花
aa 白花
性状 比例
1
:
1
试验的结果和理论分析一致,说明孟德尔的理论正确!
A
A
a
a
成对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
等位基因:把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
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
A A
1∶2∶1 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 。 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数值比为显性∶隐性≈ 3∶1 。
1.思考在甲、乙两个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并且 摇匀使彩球混合均匀的原因。 提示:原因是使代表雌雄配子的两种彩球被抓出的机 会相等。
2.为了保证不同配子间结合机会均等,且所得结果与
理论值接近,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提示:(1)抓取小球时应随机抓取。 (2)双手同时进行,且闭眼。 (3)应将抓取的小球放回原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