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IP承载网的意义与组网技术的研究

合集下载

IP承载网介绍

IP承载网介绍

IP承载网介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大量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需求。

IP承载网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基础通信网络,负责承载和传输数据信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石。

本文将介绍IP承载网的定义、原理、功能和发展趋势。

一、IP承载网的定义IP承载网是建立在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上的宽带数据通信网络。

它通过将数据包分组并指定目标地址,将数据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IP承载网作为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提供了数据的传输和转发功能,确保了全球范围内的稳定、高效的数据交流。

二、IP承载网的原理IP承载网的核心原理是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

源节点将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片段并添加包头信息,然后通过网络传输到目标节点。

在传输过程中,路由器根据数据包头中的目标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节点,直至到达目标节点。

三、IP承载网的功能IP承载网具有以下主要功能:1. 数据传输:IP承载网通过将数据包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数据的传递和交换。

2. 数据转发:IP承载网通过路由器将数据包从源节点转发到目标节点,实现了网络的连通和信息的快速传播。

3. 数据分组:IP承载网将较大的数据包分解成多个数据片段,并通过网络传输,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4. 数据路由:IP承载网根据数据包头中的目标地址信息,选择合适的路径将数据包传输到目标节点,实现了路由选择和网络流量的控制。

四、IP承载网的发展趋势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5G技术的不断发展,IP承载网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IP承载网的发展趋势:1. 高速化:随着带宽需求的增加,IP承载网需要不断提高传输速度和容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和传输需求。

2. 智能化:IP承载网将更加智能化,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网络自动化运维能力,优化网络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3. 安全性:随着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增加,IP承载网需要加强安全防护能力,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的安全。

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思路

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思路

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思路摘要:文中介绍了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建设原则及组网思路,重点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体系结构、业务接入方案,以及本地接入层组网建设思路等内容,给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的组网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电信软交换 ip承载网组网建设思路中图分类号:tn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1-0030-02从当前电信业务发展的大趋势来看,ip业务已经成为全业务的主体。

特别是随着下一代因特网以及新一代网络的发展,ip向传统电信业务的渗透和传统电信业务与ip的融合步伐将大大加快。

如何建设一张能够提供多业务、灵活、安全高效的ip承载网络已经成为各运营商发展的一个重点。

ip软交换承载网是以ip技术为核心,承载数据、语音、视频等多业务的软交换承载网络。

为了满足未来几年电信业务网ip化演进时对ip承载的需求,支撑长期的软交换、3g、ims等网络的演进和基于ip的通信级公众数据业务的开展,建设一张基于ip的软交换承载网势在必行。

1、软交换ip承载网网络建设总体原则1.1保持现网稳定原则进行现有网络的改造不能影响原有固定、移动语音网络的运行,进行网络改造需要制定严格的升级改造方案分步骤实施,并且对于每一步骤都应有相应的风险分析以及规避方案,并在改造不成功的情况下应有回退的方案。

1.2业务继承性原则网络改造后的交换设备必须继承现网各种业务,并且不能降低现网业务的用户体验,包括电信业务、承载业务、补充业务、智能业务、增值业务等。

1.3分阶段实施原则按照先易后难的改造顺序完成网络的优化或者改造。

1.4“就近入ip,就远出ip”原则完成ip化改造的软交换端局ip承载语音后,与传统的tdm端局之间的互通话务遵循“就近入ip,就远出ip”的原则,所有的话务就近进入ip网内,在ip网内话务端到端直达,传统的汇接网消失,网络呈扁平化组网。

2、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络建设思路2.1 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总体思路网络组织方案,按照电信网络建设接入方案的统一要求,可以考虑软交换系统与ip承载网的连接方案如下(如图3-1):可以参考以上网络结构来进行总体规划建设,此网络架构清晰,分为全区核心层,本地网汇聚层和接入层,网络各个层次职责明确,并且全区核心层骨干层由区级noc中心维护,地市本地网汇聚及接入层设备由地市分公司维护,便于管理和维护。

关于IP承载网建设问题的探讨

关于IP承载网建设问题的探讨

信息服 务是 极好 的实践机会 。通过科 研活动过 程巾的科 技信息
服务实践 , 不但可 以证 明科 技信息工作 的重要性 , 高对 科技信 提
息 工 作 的认 识 , 可 以 在 工 作 过 程 中进 行 创 新 , 富信 息 服 务 活 也 丰 动 , 应科 研 的信 息 需 求 。 适 ( 责任 编 辑 : 王永 胜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宝 华 , ,9 6年 l 生 ,9 6年 毕 业 于 倪 女 15 O月 18 上 海 空 军 政 治 学 院 ( 专 )政 工 师 、 员 , 安 航 空 职 业 技 术 学 大 , 馆 西
摘 要 : 了满 足 不 同客 户 的 各 种 业 务 需 求 , 内运 营 商 逐 步 将 起 源 于 互 联 网 的 l 为 国 P技
术 应 用在 承 载 网上 。 l 载 网作 为 运 营商 网络 转 型 与发 展 融 合 业 务 的 网络 基 础 , 仅 P承 不
支持互联 网的数 据业务 、 音业务等 , 支持 N N、G等面 向未来的业务。介绍 了 I 话 还 G 3 P 承载 网的特 点和建设情况 , 对存在 的问题提 出了解决的办法。 针
取 的必 然 步骤 。
置、 性能 、 障、 全和计费 等来保证 通信业 务的质量 。 由此 来 故 安 看 ,传统的 I P网络越来 越不 能满足 日益发 展的电信业 务的承载

是信息采集和积 累人员 : 按专业分 工负责情报 信息( 括 包
文本 、 图表 、
Un tu i nde heNe wo k v r nm e rt t r En i o nt
NIBa - a o hu
ABS TRACT:Th s p p ra a y e h e e iu to ,c n r n e p o t ii sa d c a lng s o e e r h i f r t n i a e n l z st e pr s ntst a i n o fo t d o p run te n h le e fr s a c n o mai o

《IP承载网介绍》课件

《IP承载网介绍》课件
IP承载网是云计算和物联网 的基础设施,推动了这些领 域的快速发展。
IP承载网的架构和构成要素
• 核心网:负责传输大量的数据,具备高性能和高可用性。 • 边缘节点:连接用户和核心网,提供接入和传输功能。 • 交换设备:用于转发和处理数据包。 • 路由器和交换机:控制数据包的传输和路径选择。
IP承载网的传输方式和特点
传输方式
IP承载网使用数据包传输,而传统网络使用电路交换。
网络结构
IP承载网采用分布式的网络结构,而传统网络采用集中式的网络结构。
应用范围
IP承载网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通信和云计算,传统网络适用于电话和传真等通信业务。
IP承载网的应用场景
• 企业内部网络 • 数据中心 • 云计算平台 • 物联网设备 • 移动通信网络
《IP承载网介绍》PPT课 件
IP承载网是一种网络架构,用于承载和传输大量的IP数据,推动了云计算和物 联网的发展。既提供高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又具备灵活性和可靠性。
IP承载网的发展历程
1
早期IP数据传输
1990年代,IP数据传输仅通过低速连接,限制了网络的扩展和应用。
2
光纤和高速网络的兴起
随着光纤和高速网络的发展,IP承载网得以实现更快速和稳定的数据传输。
IP承载网在云计算中的应用
1 弹性计算和资源分配
IP承载网为云计算平台提供高带宽的数据传输和弹性的资源分配。
2 分布式存储和数据备份
通过IP承载网,云计算平台能够实现分布式的存储和数据备份,保障数据的可靠性。
3 虚拟化和高可用性
IP承载网支持虚拟化技术,提供高可用性和灵活性的云计算服务。
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服务 质量要求,确定优先级和 传输顺序。

IP承载网的建设和技术探讨

IP承载网的建设和技术探讨

2 . 2 l P 承载 网的服 务质量指标
I P承 载 网 的 建 设 主 要 是 以 I P网 络 技 术 为 基 础 ,主 要 功 能是 向公众 提供 能够 满足 电信级 运营 需求的通信 网络 或者 解决方案,简而言之 ,I P网络技术与 电信级运营需求做成 了 I P承载 网 。 所 以对 于 I P承 载 网 来 说 应 该 满 足 以下 的几 种 要
1 )满足逐渐 增长的宽带 需求 :相 对于 网络运 营的语音 业务 ,数据业务对宽带的需求是相 当的高的。然而随着互联 网I P 向承 载 网 方 向 的 推 广 , I P化 技 术 更 是 对 核 心承 载 网提 出 了许 多 相 关 的技 术 要 求 ,其 中最 主 要 的 问题 就 是 如 何 解 决 几何级增 长的宽带业务 水平 的需求 ,还有就 是针对未来 I P 业务发展对承载网络宽带的解决 问题 。 2 )要求核心承载 网具备 电信级 的高稳定性、安全 性等。 传统 的 I P化 主 要 就 是 互 联 网 I P , 所 以传 统 的 I P网络 主 要 承 担 的 是 大 众 的 上 网 业 务 ,相对 来 说 网络 规 模 就 不 算 很 大 ,相 关 的 安 全 性 能 要 求 也 就 不 高 ,大 多 是 采 用 尽 力 而 为 的 技 术 机 制 。但 是 现 在 计 算 机 科 学 技 术 水 平 的 发 展 要 求 I P 网络 不 仅 仅是承担打仗的上网业务了,当下的 I P 承 载 网 需要 承 载 更 多的新的高等业务,例如 V P N 、3 G 、N G N等相关业务 ,这就 要求 I P承载 网不能仅仅是提供尽力而为的业务 了,而是要 提供 电信级的高稳定性和安全 性。
网络运 营商通过 利用 路 由器 根据传 统 的路 由协 议计算 出最短路径 的转发流量 ,即便是某条 路径 上的信息传递 发生 堵 塞 ,也 不会 将 该 条路 径 上 的路 径 上 的流 量切 换 到 其他 的路 径上 。 在网络流量较 小的情况 下, 这种 问题一般不会太严重 , 但是 随着计算机 网络 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传统 的最 短路径优 先 的路 由设置 已经不再适应时代 的发展 了。 通过 T E ,服 务提供 商能能准确地控制流量流经 的路径 , 从而可 以有效 的避开堵塞 的节点 ,解 决一部分路径 过载,一 部分 路径 空闲 的问题 ,使现有 的宽带 的资源 得到 充分 的利

电信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

电信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

电信公司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信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业务需求和用户需求。

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已经成为电信公司提高服务质量和拓展业务范围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电信公司如何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

首先,为了构建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电信公司需要升级和改造现有的基础网络设施。

目前,大多数电信公司使用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网络架构,这种架构对于服务质量的保障和多业务的承载能力有限。

因此,电信公司需要采用基于IP的网络架构,以应对不断增长的业务流量和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其次,电信公司还需要加大对网络设备的投资,以提高网络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需要支持大规模的并发连接和高速的数据传输能力。

因此,电信公司需要购买高性能的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网络设备,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此外,为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电信公司还需要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安全漏洞和威胁。

另外,电信公司还需要构建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以提供全面的网络监控、故障定位和性能优化等功能。

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通常需要支持多种业务,涉及多个服务提供商和不同地域的网络节点。

因此,电信公司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管理的网络管理系统,用于监控和管理不同网络设备和业务流量。

此外,电信公司还需要与其他电信公司和服务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以拓展业务范围和提供更多样化的服务。

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需要支持多种不同类型的业务,如云计算、物联网、视频流媒体等。

因此,电信公司可以与云服务提供商、物联网平台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提供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最后,电信公司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以适应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的发展需求。

面向未来的多业务IP承载网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电信公司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具备网络技术和业务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IPTV承载网方案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IPTV承载网方案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IPTV承载网方案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视频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即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数字电视,它是将传统电视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型电视方式,具有覆盖面广、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而IPTV承载网是IPTV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实现IPTV的基础和关键,承载了整个IPTV系统的数据流,决定了IPTV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因此,研究和设计高效、稳定的IPTV承载网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高效、稳定的IPTV承载网方案。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通过分析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和优缺点,设计出适合IPTV承载网的拓扑结构。

(2)网络性能优化:对于IPTV承载网的关键指标,如带宽、时延、丢包率等进行优化,以提升IPTV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3)网络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保障机制,确保IPTV承载网的数据传输安全和稳定性。

(4)系统实现和测试:基于设计的方案,实现IPTV承载网系统,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研究方法和步骤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

具体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文献调研:对于IPTV承载网的相关技术和研究进展进行全面调研,包括网络拓扑结构、性能优化、安全保障等方面。

(2)理论分析:结合文献调研,分析不同网络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探讨网络性能优化、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

(3)方案设计:基于理论分析和实际需求,设计出适合IPTV承载网的方案。

(4)系统实现和测试:基于设计方案,实现IPTV承载网系统,并进行实际测试和验证,验证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4. 预期成果和贡献(1)设计出一种高效、稳定的IPTV承载网方案,解决了IPTV承载网存在的问题,提高了IPTV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IP承载网组网与安全探讨

IP承载网组网与安全探讨

IP承载网组网与安全探讨【摘要】由于IP传输可以提供更大的带宽,方便运营商根据需求快速开发新业务,较低的网络建设成本有利于运营商减少OPEX,增加收入,更易于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更加快速地反应,因此越来越多的业务承载在了IP网络上,业务对承载网络质量与安全性也越来越高。

本文研究了IP承载网组网及安全性,探索了IP承载网络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IP承载网;组网;安全0.引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IP技术快速的在向电信领域渗透,业务IP化与网络IP化也逐渐开展,IP网络成为了未来国家通信基础设施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和业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业务将由IP网络来承载,IP承载网络作为一个新的基础网络,向着多业务承载目标发展。

1.IP承载网组网结构IP承载网是运营商以IP技术构建的一张专网,用于承载对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业务(如软交换、视讯、VPN等)。

1.1网络分层IP承载网采用单一自治域方式组网,网络从总体上分为三层:(1)核心层:核心层由核心节点组成,负责对汇聚节点流量进行汇聚并输导各个汇聚节点之间的业务量。

(2)汇聚层:汇聚层由汇聚节点组成,其功能是对接入层的流量进行汇聚。

(3)接入层:接入层由接入节点组成,设置在地、市,接入节点根据业务需要设置,负责业务系统的接入。

1.2路由协议部署(1)BGP布署:域间路由协议采用BGP,考虑BGP Session的N平方问题,核心层CR做IPV4 RR Server设备,BGP主要承载域间路由和MPLS VPN路由。

(2)MPLS VPN布署:核心层CR和BR上运行M-IBGP协议,BGP MPLS VPN作为全网业务和应用的统一组织形式,不同的业务由不同的VPN承载以实现不同业务的隔离、监控和管理。

(3)ISIS:CR、BR、BR/AR、RR、AR运行ISIS,采用平面路由设计,全网所有路由器置于L2层,承载CR/BR、CR、BR、BR/AR、RR、AR的LOOPBACK 地址和互联30位网段路由,保持其路由表的简洁性。

IP承载网架构研究解析

IP承载网架构研究解析

南京邮电大学
8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路线及方案(3)
1.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
1.3 新型宽带IP承载网架构
新型宽带IP承载网,电路域采用承载、控制分离的软交换 架构,其网络结构如图所示。无线接入网络模块通过分别 连接MGW和SGSN分别接入网络 。
南京邮电大学
9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内容一
新型IP承载网的架构 与现网组织融合方式 及承载网具体的设计 方案研究
研究内容二
IP承载网主要关键技术: QoS保障机制、安全可 靠性研究和IP承载网流 量工程研究
研究内容三
承载网关键技术仿真实 验研究及各种业务在新 型试验网的环境中的验 证及测试研究
南京邮电大学
4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邮电大学
7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路线及方案(2)
1.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
1.2 IP承载网络结构设计原则 IP承载网可靠性:从设备的可靠性、网络的可靠性和业务 的可靠性三个层次来研究 QoS保障机制:从网络规划和业务应用角度定义QoS 保证 机制 网络安全性:网络设备自身具备一定的安全控制能力, 同时 对网络定义不同安全机制, 包括各种业务的封闭和隔离; 网 络层的安全认证及接入点严格控制。
南京邮电大学
11
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路线及方案(6)
1.新型宽带移动IP承载网架构研究
1.3 新型宽带IP承载网架构
承载网Server端网状互联,互通电信网的不同信令,不同的接口 信令通过IP承载网互通,且保留现有信令在现网信令互通方式, 由Server跟HLR/STP直连或转接

关于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关于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

关于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IPTV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为用户提供了高质量的数字化电视服务。

同时,IPTV作为一种基于IP网络的数字电视服务,也为电视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然而,IPTV的发展面临诸多技术挑战,如控制协议的设计、视频压缩和传输等,其中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是IPTV发展的重要方向。

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是指通过对IP网络的优化设计和构建,为IPTV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承载和传输。

在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网络带宽、网络拓扑结构、调度算法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这对于提高IPTV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构建IPTV承载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分析和讨论,探究如何优化IP网络,以提供高质量的IPTV服务,从而提高用户的满意度,为电视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IPTV承载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分析IPTV运营过程中所涉及的网络技术和协议,以及IPTV承载网的设计和实现原则。

2. IPTV承载网技术的优化设计。

探究如何通过网络拓扑结构优化、带宽管理和调度算法等手段,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服务质量。

3. IPTV承载网技术在商业模式中的应用。

分析IPTV承载网技术在电视行业商业模式中的应用,比较不同商业模式下的IPTV承载网技术优缺点。

4. IPTV承载网技术实践应用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IPTV承载网技术实践案例,从技术上分析其实现过程和效果。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开展研究。

文献调研将从国内外相关学术论文、专利和标准等方面入手,了解和掌握IPTV承载网技术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为研究和探讨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案例分析和实验研究将从实践应用的角度,对不同的IPTV承载网技术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

探究IP 承载网稳定性技术

探究IP 承载网稳定性技术

探究IP 承载网稳定性技术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IP 承载网技术的基本概述IP 承载网是一个核心平台,在平台上能够支持多项功能,比如:通信功能、聊天功能、数据传输、企业互联业务。

这个网络所支撑的系统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存在一定的密闭性,其业务主要涵盖了网络运营自营关键盈利交易,比如:NGN网络、3G 网络,支撑这些网络的系统给承载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IP 承载网已经成为全球性IP 网络,主要为了服务一些高端客户和自身庞大的运营系统。

由于IP 承载网必须具备可管理性、可运营性,对业务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保障,从而实现统一的管理。

IP 承载网运行体系更加完善,对其业务定位将更高、更准。

二、全方面的分析IP 承载网技术在IP 承载网中,对于网络结构和容量等功能方面做出了更加详细的说明,其网络建设必须是在网络层次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网络扁平化,提升网络效率,将路径变短的过程中。

过去的互联网技术对于结构承载的数据业务经常存在延时,不敏感,很难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故障检测,无法满足实时电信业务的需求。

关于网络稳定性,设备节点与之有着密切的关系。

分析IP 承载网的实际组网能够发现,实际组网中适当降低汇接节点的数量、汇接层次、端到端路等方式来降低延迟的可能性,在同一个局向之间使用两条链路,形成互连关系,采用不同的传输路由,相互优先备份,增加网络的稳定性。

多业务IP承载网分层,在不同层实行不同的对策,从而保证网络的稳定性。

三、IP 承载网稳定性提升措施IP 承载网组网优化处理要想增加该网络业务的功能,需要完善网络构架和容量,使之更具有层次感,网络结构呈现出全新的局面,将路径变得最短,整个网络的运行效率进行提升。

对组网进行优化处理,使设备节点能够更加稳定。

设备节点的稳定性与网络的稳定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IP地址的重要性与意义构建起互联网世界的基石

IP地址的重要性与意义构建起互联网世界的基石

IP地址的重要性与意义构建起互联网世界的基石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是否曾思考过互联网是如何运作的呢?答案就是IP地址。

IP地址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IP地址的重要性与意义,并展示它如何构建起互联网世界的基石。

一、IP地址的定义与作用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协议中用于识别和定位网络设备的一串数字。

它使得互联网上的各个设备能够相互通信,并确保信息的无误传递。

IP地址由32位或128位二进制组成,现代互联网主要采用IPv4和IPv6两种格式来表示。

IP地址的作用是唯一标识互联网上的每一个设备。

就像给每个人发放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号码一样,IP地址确保了数据的准确发送和接收。

通过IP地址,我们能够访问网站、发送电子邮件、使用社交媒体以及进行各种在线活动。

二、IP地址与互联网的连接互联网是由许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而IP地址正是实现这种连接的关键。

它使得我们能够通过点击一个链接,从一个地方连接到另一个地方,访问到遥远的网络资源。

在这个过程中,IP地址起到了路由的作用,指引着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IP地址的重要性在于它使得互联网成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全球网络。

不论是在家中使用个人电脑,还是在办公室使用工作电脑,我们都可以通过IP地址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这种连接性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无限的可能性。

三、IP地址的管理与分配为了保证IP地址的合理分配和管理,有组织负责全球的IP地址资源。

其中最著名的是互联网编号分配机构(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简称IANA)。

IANA负责分配IP地址给各个区域互联网注册组织(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ies,简称RIRs),再由RIRs根据区域需要分配给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s)和其他网络运营商。

5G商用,承载先行:5G承载网建设大幕拉开

5G商用,承载先行:5G承载网建设大幕拉开

5G商用,承载先行:5G承载网建设大幕拉开随着5G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商用步伐的加快,5G承载网建设逐渐成为了网络行业的焦点之一。

在5G时代,承载网将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为各类应用提供更大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成为数字化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作为5G商用的重要一环,5G承载网建设大幕正在逐渐拉开。

1. 5G承载网的意义5G承载网的建设是5G商用的关键环节,它将承担起连接、传输和支撑移动通信网络的基础性作用。

在5G时代,各种新型应用将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低的延迟,而这些需求正是由5G承载网来承担的。

5G承载网的建设将直接影响到5G网络的性能和用户体验,对于推动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4G相比,5G承载网在带宽、时延、连接密度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承载网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在带宽方面,5G将实现更大规模的MIMO和更高频段的使用,这将带来更高的带宽需求,需要扩充更大容量的传输网络。

在时延方面,5G需要实现更低的时延,要求传输网络能够更快速地处理数据传输,提供更低的传输时延。

由于5G 将支持更多的连接密度,网络需要更好的支持大规模设备连接,这也对传输网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面对5G承载网建设的各种挑战时,5G承载网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建设了强大的5G承载网,才能够满足5G网络对带宽、时延和连接密度等各方面的高要求,为各种5G应用提供支撑和保障。

5G承载网建设是5G商用的基础,对于5G网络的稳定运行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为了满足5G时代对承载网的要求,当前5G承载网的建设已经有了一些技术方向。

首先是SDN/NFV技术的应用,通过SDN(软件定义网络)和NFV(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可以实现网络资源的灵活调配和高效利用,提升网络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其次是光传输技术的升级,5G承载网需要更大容量的传输网络来支持更高带宽的需求,因此需要升级现有的传输网络,引入更高速率和更高密度的光传输设备。

网络IP的作用和重要性

网络IP的作用和重要性

网络IP的作用和重要性在如今高度数字化的社交媒体时代,网络IP(Internet Protocol)变得愈发重要。

网络IP是一种用于识别和定位设备的数字地址。

它在互联网的通信中起着核心作用,为设备提供了独特的身份标识和连接服务。

本文将探讨网络IP的作用和重要性,以及它对于互联网的影响。

1. IP地址的唯一标识作用互联网是由各种各样的设备组成的巨大网络。

每个设备需要一个独特的标识来进行通信和交流。

网络IP就是这个标识。

它类似于每个设备的“门牌号”,通过IP地址,其他设备可以准确地找到并与其进行通信。

IP地址的唯一性保证了设备可以无障碍地交互和共享信息,促进了网络世界的畅通无阻。

2. 数据包传输的核心机制互联网上的数据传输以数据包为基本单位进行。

数据包是网络上数据传输的最小单元,它承载着信息和数据,通过网络传递到目的地。

IP地址在数据包传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确定了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使得数据包能够准确地被发送和投递。

IP地址是数据包传输的核心机制,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正确引导和有效处理。

3. 互联网服务的访问限制和过滤网络IP还扮演着互联网服务访问的门槛和过滤的作用。

通过识别IP地址,服务器可以对不同IP地址来源的用户进行不同程度的访问限制和过滤。

例如,某些网站可能只允许特定IP地址范围的用户访问,这在内部企业网络、安全系统和版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IP地址的准确识别和过滤为网络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4. 打击网络犯罪和维护网络安全网络IP对于打击网络犯罪和维护网络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每个设备都有独特的IP地址,当有违法犯罪活动发生时,可以通过IP地址追踪到相关设备和行为者。

这为网络犯罪侦查和司法公正提供了重要线索。

此外,运用IP地址的识别、过滤和防御技术,可以有效抵御网络攻击和黑客入侵,保护网络的安全和稳定。

5. 互联网资源管理和地址分配IP地址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互联网资源管理和地址分配方面。

IP承载网维护案例技术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IP承载网维护案例技术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IP承载网维护案例技术分析与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IP承载网在互联网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IP承载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和用户的体验。

因此,对IP承载网的维护和优化成为网络运维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实际的运维过程中,IP承载网出现故障是比较常见的。

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硬件设备出现故障、网络拥塞导致流量超载、网络攻击等。

对于不同的故障原因,运维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维护和修复。

因此,在IP承载网的维护和优化中,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技术手段来保障网络的稳定性。

本课题将围绕IP承载网的维护和优化展开研究,探究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IP承载网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介绍IP承载网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运行模式,对IP承载网的维护和优化提供基础理论支持;2. IP承载网的常见故障和应对策略:根据IP承载网的实际运维需求和经验,总结常见故障和应对策略,提高IP承载网的可靠性和稳定性;3. IP承载网优化技术研究:结合IP承载网的实际运维需求和经验,研究IP承载网的优化技术,并探索有效的优化方案;4. IP承载网的安全性和保障机制:针对IP承载网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研究IP承载网的保障机制和安全策略,增强IP承载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的专业文献资料,深入了解IP承载网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总结经验和技术,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 实验研究法:通过搭建实验室环境,模拟IP承载网的工作情况,进行故障排查和优化实验,验证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3. 经验总结法:通过与实际运维人员交流和实际应用经验,总结IP 承载网维护和优化的经验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技术策略。

四、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如下:1. 建立完整的IP承载网维护和优化技术体系,并提出详细的技术方案和方法;2. 总结IP承载网运维的经验和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和借鉴;3. 发表学术论文,并在实际运维中应用和推广相关技术。

IP承载网组网技术概述

IP承载网组网技术概述

IP承载网组网技术概述电信基础网络在全业务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下,正逐步向移动化、宽带化、IP化和综合化的方向演进和发展。

其中,承载IP化是未来通信网络的重要特征,其目标是实现各类业务(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统一由IP化的网络平台承载。

由此,引出了IP承载网的概念。

面对这个新生的概念/事物(至少对自己来说还挺陌生),脑子里充满了太多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它与传统的IP网络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和区别”?带着一种孜孜以求的心,我兴奋地走进华为技术培训课堂,非常庆幸和感激获得这样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IP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将逐步取代TDM、ATM技术而成为主宰。

第一,IP业务以极高的增长速度冲击着固网业务,全世界的TDM研发已基本全面停止。

第二,A TM与IP之争尘埃落定,A TM的许多标准并未得到实践验证,只在小范围内应用;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P技术则广泛的应用于大众的工作、学习、娱乐和生活各个方面,接受了最广泛和全面地验证,其在QoS和安全方面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

成为网络主流技术的IP,多业务承载亦成为IP网络发展的趋势和目标。

IP承载网定位:基于IP网络,能够同时有效支持语音、数据、视频、企业互联等多种业务,统一的业务承载平台。

从IP承载网的定位和服务目标出发,可以感知到它与提供开放性互联的Internet互联网/IP城域网存在着某些区别,下表对比细述了两者之间的一些不同:3G/NGN/IPTV/VPNINTERNET可以看出,综合业务承载在网络可靠性、业务QoS保证,网络安全及全网管理能力方面对IP承载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是目前Internet网络所不能满足的。

鉴于现有Internet骨干网无法实现电信类业务的承载,IP承载骨干网一般都独立设计和建设。

以中国电信的IP网络为例,目前中国电信拥有两张IP骨干网络,分别是ChinaNet网络,作为Internet 骨干网,承载互联网业务;和CN2网络,作为IP 承载骨干网,将承载有Qos 保证需求的电信类业务和关键的盈利性业务,包括软交换、NGN/3G 语音、IPTV 、新视通、全球眼、企业VPN 、高质量大客户互联网专线接入和高质量IDC 业务等。

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设计及相关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不断涌现出新的网络技术和应用。

而这些技术和应用需要更加高效、稳定、可靠的网络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而对于网络基础设施的设计和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莫过于IP承载网的设计与研究。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的设计和相关技术研究展开,旨在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和稳定性,为各项应用提供更加稳定、高速的网络支撑。

二、研究的内容和目标本研究主要以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的设计和相关技术研究为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IP承载网的基本设计2. IP承载网的拓扑结构设计3. IP承载网的分布式架构设计4. IP承载网的容灾备份与故障切换设计5. IP承载网的关键技术研究:路由算法、负载均衡、QoS保障等方面的研究基于以上几个方面,本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1. 设计出具备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IP承载网架构2. 实现IP承载网的高速传输和带宽利用率的优化3. 提高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网络故障率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1. 建立河南网通省内IP承载网的拓扑结构,并设计IP承载网的分布式架构2. 进行IP承载网的容灾备份与故障切换方案的研究,实现对整个网络的灵活控制3. 探索路由算法、负载均衡技术和QoS保障技术在IP承载网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相关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4. 设计和实现具备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IP承载网,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四、研究的预期成果与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设计出具备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IP承载网架构2. 实现IP承载网的高速传输和带宽利用率的优化3. 提高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降低网络故障率4. 推广IP承载网的设计和研究成果,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本研究的成果的实施,可以提高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为未来的网络应用提供更为优良的基础设施和支撑,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IP承载网相关问题探讨

IP承载网相关问题探讨

IP承载网相关问题探讨[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新型的网络基础IP承载网的特点和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IP承载网数据IP承载网是基于MPLS进行建设的,通过快速的标签交换来实现网络下一代的快速交换。

IP承载网目前全球最大的软交换承载网,将支持语音、视频、数据、企业互联等特色鲜明的业务,是中国未来3G、NGN和企业VPN业务的承载网络,与中国CMNet网业务形成互补。

1.IP 承载网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IP承载网逐渐成为实现未来网络融合的基石和各种业务的统一网络层承载平台。

传统的IP 网存在许多缺点,尤其缺乏集中控制和管理,它尽力采用无差别包转发的传送方式,从而影响IP 包性能指标,如延迟、抖动和丢包率等,使网络缺乏应有的保障措施;而现有的电信网络管理系统完善,可以全面管理和控制网络的配置、性能、故障、安全和计费等来保证通信业务的质量。

由此来看,传统的IP 网络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电信业务的承载和运营需求,因此对传统IP 网络进行改进以实现“电信网络IP化,IP 网络电信化”成为迫切的需求。

IP 承载网一般采用双平面、双星双归属的高可靠性设计,精心设计各种情况下的流量切换模型,采用MPLS TE、FRR、BFD等技术,快速检测网络断点,缩短故障设备/链路倒换时间。

通过这些措施,IP 承载网可承载的业务种类日益繁多,几乎涵盖了现在专业网络的业务,包括传统电信话音业务、视频通话业务、流媒体业务、专线租用业务,以及传统的互联网业务和非传统互联网业务等。

由于这些业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通过分析这些差异性,从而达到网络的QoS(服务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和IP 网络的可控可管等目的。

2.IP 承载网建设情况2.1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于2004 年启动了CN2(China Net Next Carrying Network,中国电信下一代承载网)计划,该网络2006 年8 月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CN2 是一个多业务的承载网络,它能够支持数据、语音、视频多种业务融合的应用,为中国电信今后开展NGN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IP承载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IP承载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IP承载网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IPv4地址被耗尽,人们逐渐将目光瞄向了IPv6。

IPv6的采用将有利于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资源。

而IP承载网就是在IPv6的基础上,通过光纤等有线或无线网络技术构建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

它具有带宽大、安全稳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等网络环境,是未来网络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课题旨在对IP承载网系统设计与实现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实现网络传输的高效性。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IP承载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 IP承载网的基本构成:该部分主要介绍IP承载网的构成要素,如网络建设、光设备、路由器、交换机等,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作用。

2. IP承载网的关键技术:该部分主要介绍IP承载网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IPv6、光纤通信、移动通信等,以及这些技术在IP承载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 IP承载网的安全性设计:该部分主要介绍IP承载网系统的安全性设计,通过网络安全分析、取证技术、安全策略、访问控制等方法,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

4. IP承载网的性能测试与优化:该部分主要介绍IP承载网的性能测试工作,通过网络测试、数据包捕获分析、拓扑优化等手段,对IP承载网系统的性能进行深入分析与优化。

三、研究计划:1. 论文选题及调研:2021年6月至2021年7月2. 文献综述: 2021年7月至2021年8月3. IP承载网系统构成设计: 2021年8月至2021年9月4. IP承载网关键技术分析: 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5. IP承载网系统安全性设计: 2021年10月至2021年11月6. IP承载网系统性能测试与优化: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7. 论文撰写与修改: 2022年1月至2022年2月四、预期成果:本课题旨在研究IP承载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期望获得以下成果:1. 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和创新性的IP承载网建设方案设计,并可实现国内相关领域的完整网络系统搭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IP承载网的意义与组网技术的研究作者:张薇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20期【摘要】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数据、话音、视频等新业务的要求也在迅速增长。

为满足未来移动业务扩展的需求,建设IP承载网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探讨了建设IP承载网的意义,提出了基于IP承载网的组网技术方案,此方案提升了网络的利用率和网络投资的效益,满足了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软交换技术;下一代网络;IP承载网The Significance of IP Bea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Study on Organizing Network TechnologiesZHANG Wei(School of Electrical & Information Engineering,Beifang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Yinchuan 750021,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cation network technology,the demand for data,voice,video and other services is increasing quickly.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mobile business expansion in next few years,the construction of IP bearing network is necessary.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IP bearing network construction,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the organizing network technologies in IP bearing network butt joint,the project improve the network availability and benefit of investment,meet the needs of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the long term.Key words:Soft-Switch Technology;Next Generation Network;IP Bearing Network1.建设IP承载网的意义业务量的迅速增长和业务类型的急剧扩展在给运营商带来丰厚收益的同时,也向运营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用户数量剧增和业务类型宽带化使无线核心网对承载网带宽的需求急剧增长;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的传统网络是业务与承载密耦合的模式,每种业务都有自己的承载网,每一套承载网也只承载有限的一类业务,面对如今层出不穷的新业务,继续坚守这种模式将使运营商堕入不断重复建设的死循环。

因此,传统的TDM/ATM承载网业已过时,与TDM/ATM相比,IP部署灵活,能够使用已有的任何物理网络,不会浪费任何运营商现有的线缆资源。

作为典型的分组交换网,IP在带宽利用效率上较之TDM/ATM具有先天的优势,不断提出和改进的链路和报文压缩技术更提升了这种优势,这使得IP网络在满足带宽提升需求方面远比TDM/ATM网络更为经济。

IP是开放结构,能够很容易地开发各种基于IP的新协议和新业务,包括各种数据和视频业务。

当前移动核心网上的业务类型多数已经采用IP承载,少部分仍然沿用TDM/ATM承载的业务未来也都可以通过分组控制单元PCU提供IP接口,所有的业务IP化之后的上层协议报文在IP承载网上都是透明传输的,都可以通过IP/MPLS技术保证不同设备间流量互通,不存在“私有技术、无法互通”的问题,IP协议对组播的支持更是TDM/ATM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要满足未来移动业务扩展的需求,实现多业务承载,IP承载网无疑是最经济、最合理的选择。

对于运营商而言,统一的IP承载可以简化网络结构,降低运维成本,提供综合业务。

为满足未来几年业务网IP化演进时对IP承载的需求,从而能够支撑向软交换、3G、IMS等网络的演进,目前,国内主要运营商均已经开始了现有电信级业务向IP化演进的工作,分别新建了具备未来几年电信级业务承载能力的综合IP承载网。

2.IP承载网组网技术方案随着软交换R4架构的推广,用IP网络作为CS的承载组网成为众多运营商选择的优选方案。

这种方案下如何组网、如何路由、如何进行数据规划也成为技术工程师关注的焦点。

本文主要针对MSS、MGW共址场景组网和工程实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由已经建好专用的IP承载网,提出局址内组网方案。

在同一个局房的MGW、MSC Server业务设备首先会通过局域网接到运营商IP专网的接入路由器AR(作为PE)上。

在网络层次上,业务设备、接入业务设备的局域网共同构成了接入层的一个site。

接入层组网设计的主要内容就是局域网设计,也称同址接入组网设计,包括如何在局域网内部划分VLAN隔离不同类别的业务流(信令、媒体、网管和等)、如何规划局域网内部各设备的IP地址和路由方式,如何核算局域网内部的流量、端口类型和数量等。

2.1 局域网典型拓扑按照媒体网关的媒体流与IP承载网的PE路由器直连接考虑;第二类是信令流、网管等流量,要求这部分流量经过网络设备会聚后,再上联到IP承载网的PE路由器。

因此针对设计的IP接入方案的组网拓扑分前台业务部分和后台网管部分。

前台媒体面接口和IP承载网PE直联;前台信令面和后台网管接口通过局域网交换机会聚再上IP承载网PE。

2.2 以太网交换机接入每局址配置两台Lan Switch(T64G),Lan Switch工作在二层模式,用来汇聚信令面、、网管接口流量,再通过GE接口上IP承载网。

两台Lan Switch之间用多条GE链路连接,Lan Switch配置LACP协议,将Lan Switch之间的多条物理链路捆绑为一条逻辑链路,保证Lan Switch之间连接的可靠性,Lan Switch和IP承载网PE做口字形连接。

ZXWN核心网产品内部未内置Lan Switch,因此配置的Lan Switch不需要启用STP协议。

承载网两台PE路由器,其中一台和软交换设备同机房,一台T64G可通过短距GE光口直接同机房联承载网PE路由器;另一PE在远端,可能需要剩下的一台T64G出远距离光纤进行连接,部分省市也会采用GE短距光口接DWDM传输设备经过传输接远端PE。

2.3 IP地址分配局址内主业务部分IP地址分配原则:由于MSC Server,MGW通过IP专网互通,可以认为是一个封闭的网络。

建议电路域的设备采用运营商承载网IP地址。

在具体分配的过程中,可根据每个站点的MSC Server,MGW的数量来决定IP地址的规划[3]。

例如信令面子网的规划,可根据信令面子网,站点的数量,设备的数量,设备的IP地址需求量按序进行规划,同时为将来网络发展预留空间[4]。

无论电路媒体域和电路信令域是单独组网还是混合组网,对IP地址规划无大的影响。

地址划分可以按地域划分地址段,例如按省份划分地址段,每省的地址段应该保持连续,便于路由汇聚。

前台SIPI和GIPI工作在负荷分担方式,单板需配置不同的IP地址。

由于中兴软交换设备采用路由器架构,IP接口地址需要在不同网段。

设备具有业务层面和承载面独立的特点,允许业务处理能力和承载能力独立发展、均衡配置。

因此需要为业务面也分配IP地址(虚地址)为设备互通地址。

即对MSCS/MGW信令面业务层最少需要一个IP地址,另外MGW最少还需要一个媒体面业务层地址。

局址内网管部分IP地址分配原则:根据汇接软交换网容量大、局址多、网络结构化的特点,汇接软交换网管系统分为全网集中网管OMC和设备本地操作维护OMM两个级别来建设。

OMC建设集中管理汇接网内所有一级汇接设备,完成局数据的统一制作核查,全网监控、全网拓扑、省际话务管理、汇接资源综合调配等功能,提供全网络级别的综合分析和统计功能,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提供网管北向接口,以便接入其他网管系统。

OMM建设在汇接设备所在局址,每个局址都建设一套OMM,实现对本局址的汇接设备的开通和日常操作维护功能。

每个局址建设两套OMM客户端,以便各省维护人员进行本局汇接软交换设备维护操作。

OMM server网管内网网口(和OMP通信的网口)和软交换设备OMP单板通信组成网管内网,软交换设备通过OMP的FE接口向OMM server上报网管数据。

每台软交换设备配置两块OMP单板,两块OMP单板主备工作,即两块OMP配置相同的IP地址,正常工作时只有主用OMP单板上才有流量;OMM server网管内网配置和OMP相同网段地址。

由于任何局址内网管内网和外部网络完全隔离,只有OMM server内网网口和OMP通信,因此局址内所有设备OMP和OMM server 网管内网接口可以自己分配私网地址。

OMM server外网接口、LMT、OMC、OMC client属于同一个安全域,流量需要上IP承载网的网管VPN,因此这些接口都需要分配联通网管VPN的IP地址。

在局域网内这些王元都属于网管外网VLAN,上接IP承载的PE,因此需要承载网PE上配置网管外网VLAN的接口IP 地址,此地址也属于网管VPN地址。

3.小结随着业务需求和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网的业务和网络融合已经成为通信网发展的主要方向。

各个通信业务网的IP化演进是网络融合的基础,基于综合IP承载技术支撑通信网络进一步发展已经成为通信行业各方面的共识。

为了满足未来几年电信级业务网IP化演进时对IP承载的需求,支撑长期的软交换、3G、IMS等网络的演进和基于IP的电信级公众数据业务的开展,本文讨论了IP承载网建设的意义,提出了软交换接入IP承载网组网方案,满足了中远期业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1]H.Aghababaeian.Building the Next Generation Multi-Play & Multi-layer IP Network.Iran Telecom Conference(ITC),2010.[2]韩秀娟,谢显中.下一代网络NGN及其研究进展[J].通信技术,2007(12).[3]蔡炎宏,马正新.移动自组网IP地址分配技术综述[J].电视技术,2010(02).[4]陈爱国,张曦煌.移动自组网的IP地址自动配置技术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35).基金项目:宁夏高校-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2010Y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