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2010年第25卷第3期大学理念决定大学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向,是大学的思想、精神和灵魂。
而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因此,要在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1学生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内涵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作为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尊重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方面,包含以下核心内容:一是尽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各种正当合理的需要。
二是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关心人、理解人、宽容人、引导人。
三是以个性为工作切入点,使其共性合格、个性张扬。
摒弃优秀学生品行的模式化,注重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尊重并保护学生的个性特征。
四是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做学生的楷模。
五是学生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做到“三个结合”,即把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与教育管理工作结合起来,把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把学生教育管理的重点、难点与热点结合起来。
[1]2学生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必要性学生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顺应时代发展,有利于高等教育育人目标的实现。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任何创造都是在人们的认知和不断创新过程中实现。
“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
”[2]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承担起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一方面,高等教育要从数量上满足构建和谐社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从人才质量上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只有培养出大量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高等教育只有结合时代发展需要,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宗旨,重视对学生道德、素质、能力的培养,培养教育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强化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够适应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从而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发展输送人才。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管理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而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显得愈发重要。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其教育管理的转型与发展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从理念融合与渗透的角度,探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意义与实践,以及推动高校教育管理不断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以人为本”是一种强调人的价值和利益的理念,是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提出的一种理念,凸显了人的地位和作用。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更是要求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学和学习环境。
具体来说,“以人为本”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尊重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特点,高校教育管理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关怀。
2. 注重个人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要关注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和规划,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平台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强调人文关怀。
高校教育管理要注重对学生和教师的人文关怀,关注他们的生活情感和心理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教育管理要倡导和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营造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以上这些方面构成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内涵,而这些内涵也是高校教育管理不断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融合与渗透的现状与问题在当今高校教育管理中,虽然“以人为本”理念存在着,但是其在实际运作中的融合与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
1. 管理理念偏重“规则”而非“人”。
在有些高校中,管理者更加偏重于制定规则和要求,却忽视了对学生和教师的尊重和关怀,也没有真正将“以人为本”理念融入到管理实践中。
2. 教学环节缺乏个性化与差异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董 嚣
:
一≤ 静 誉爱 譬 嚣臻 垂臻董 萎蓦
誊
2 I
太教 抖 费 _ _
晒哥凹咬哑豇
“ 人 为 本 " 念 在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中 的 运 用 以 理
顾 祝 文
( 淮阴师范 学院 美术学 院 , 江苏 淮 安 2 3 0 ) 2 0 1
考 , 悟到 了老师传 授 的知 识和 技能 . 领 才算 是完成 了教 学任 务 。如果 在教育 教学 过程 中 , 只是强 调教师 的作用 。 忽视 就
了教 育的 目的和根本 。特别是 在这种 以老 师为 主体 的教育 教学 活动 中 , 由于缺 少学生 的参 与和关 注 。 使得 教育过 程呆
牢 牢 把 握 “ 人 为 本 ” 办 学 理 念 。《 以 的 中共 中 央 国 务 院关 于 进
一
价值 取 向 , 大学 生思想 状况 和生活 习惯发 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出现部分 学生学 习进取心 不强 ,对社会 工作 和集体 活动 缺 乏 兴趣 , 体 观念 薄弱 , 人 意识 和 自我 观念 较强 等 问题 , 群 个 那 么如何 培养大学 生成 为合格 人才就 成为 紧迫 的任务 。树
智 、 、 全 面发展 。 体 美
一
创 造性 、 乐于进 取 、 关爱 集体 、 充满 活力 , 良好 的专业素 养 有 和较 高人文 素质的合格人 才。这样 的大学生 才能学 以致用 , 真正实现高 等学校教育 的 目的 。 二、 目前“ 以人为本 ” 理念在 高校教育 管理 中的现状 以人为本地 进行 高校教 育管理 工作 ,就是 以学生 为教 育管理工作 的出发点 和归宿点 。学 生是教育 的主体 , 具有 是 独特观念 的人 。因此教育 过程 中更加 应该 启发学 生本 身具 有的独立 性 , 而不仅 仅是灌 输式 地进行 强化 教育 . 要让学 生 展现 自身的积极 性和表 现力 ,从而使 学生 树立正 确的世 界 观 、 生观 和价值观 。但在 如今 的高校 内 , 人 学生教 育工作 还
以人为本理念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教 学 管 理 的中 心是 对 人 的管理 , 因此 , 教 学 管 理 现 。
要树 立 以人 为本 的理 念 。 不断 提 高教学 管理 水 平 。
一
官本位 氛 围浓厚 , 服 务意 识 不够 。由于 官本 位 思
想 的深 刻影 响 , 教学管 理 人 员在管 理 实践 中缺 乏服 务
一3 l 9 一
教 育 管 理
2 0 1 3 年第1 2 期i 当 陵 蔫 q t 擎
使 教 学管理 富 有创新 性 与开 拓性 。 教学 管理 应该 以发 行性 意见 要加 以利用 , 保障 教 师 的 自主 权 在 教学 活 展学 生 的创造 力为 前提 , 最大 限度 地 保证 学 生实 现 自 动 中也要 发挥 民 主 : 教 师在 教 学 中善于 观察 学 生 的特 我价 值 , 把 创新 精神 的培 养作 为 实现 学 生全 面发 展 的 点 , 根据 学 生个性 、 兴趣 、 习惯 等对 学生 作 出不 同 的教 基础 , 把 知识 的综合 运用 作 为培 养学 生思 维 能 力的 条 学方 法 , 多和 学生 沟通 , 了解 学 生 的需 求 , 站 在 学 生 的
二、 教 学管 理理 念需 要 以人为 本
行政 管理 模 式下 , 人 的精 神需 要 、 情感 的 因 素被轻 视 ,
教学管理关注“ 人” 的诉 求 。教 学 管 理 的对 象是
主体 地位 淡化 。 人 的 个性和 尊 严被 解构 。 人, 教 学 管理 归 根 到 底 是对 “ 人” 的管理 , 因此 教学 管 重视 集权 观 念 。 缺 乏 民主 管理 。解 决学 校管 理 工 理 应 该 以尊 重 人 的价 值 , 激发 人 的热情 , 满 足 人 的合 作 中的 重大 决策 问题 时 , 某些 领 导有 时 以 自己 的固 有 理 需 要 为着 眼 点 , 在 教 学管 理 中不 断提 升 、 调动 人 的 观 念 自行 决 议 , 对 教 师 的 意见 不 予 采 纳 , 上 下 级 之 间 积极 性 。 以人 为本 就是 创 造民 主 、 平等 、 和 谐 的管理 氛
人本主义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为主要手段为社会发展培养高 素质人才 的重 要基地 ,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 高校教育能否顺利实施 ,教育 目 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保 障手段 。因此 ,坚持 以人为
求来说 ,最重要的资源就是知识 、信息和创造力 。而
这些 资源的源头是人 ,高校学 生是人才 的主要来源 。 要调动学生学习和创新的积极性 ,重要 的是把关心学 生 、尊 重学 生 、培 养学 生 、发展 学 生作为 管理 的 目 的。学生管理者希望能培养出一流的大学生 ,而学生
指 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 的主动性 、能动性 是 以人为本 ,发展大学生的智 慧、能力 。要让他 们了解
管理 的 目标 ,懂得管理者的 目标 与他们是一致 的,从
而清 除在管理过程 中学生消极思想和对抗情绪 ,化管 理为大学生 自觉行为 。
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 ,因此 ,要从社会性 的角度去
存在怕这怕那 ,惟恐学生不循规蹈矩 ,动辄批评 、处 分 的现象 ,没把学生 “ 言行不轨”或犯错误看成是成
1 学生管 理工作 以人为本 是知识经 济与素 质教 .
育 的要求 。我们 现在处 于知识 经济与素 质教育 的时 代 ,知识经济 强调知识 创新 和技 术创新 ,其 主体是
掌握现代科学知识 的创新人才。人 已成为全社会 的第
虽然 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思想早 已在全 国很多高
校提出 ,但在具体 的学生工作 中有 的高校不能 和大学
钊 等教育 家在教育和管理方面 ,强调人 的作用 ,强调
学生 的自我教育 和个性发展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 和 管理 的重要指导思想 ,我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 持 以人为本的思想 。坚持以人 为本就是要强调 以学生
本的教育思想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影响十分深远 。
浅论高校教育与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治学理念
、
一
“
切 为 了学 生 , 为 了一切学 生 . 为 了学 生 的 一 切 ” 的 思 想 观 念, 全 方位 地 为学 生 的成 长 与 成 才 提供 更 多 优 质 服 务 . 营造 一 个教书育人 、 管 理育 人 、 服 务育 人 的 良好 环 境 高 校 倡 导 以 人 为 本 是 高 等 教 育 发 展 的需 要 和 客 观 要 求 . 2 1 世 纪 是 强 调 以人 为 本 的 世 纪 ,促 进 人 的全 面发 展 日益 成 为 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 创新 是 为 了 发 展 . 发 展 是 高 校 的终 极 目标 , 但 发 展 的 目的 是 人 , 是 为 了促 进 师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发 展 同样 是 一 种 手 段 , 人 和人 的 全 面 发 展 才 是 最 终 目的 . 而 发 展 需 要 一 个 和 谐 稳 定 的社 会 环 境 , 只有 构 建 和 谐 高 校 才 能 真 正 体 现 以人 为 本 . 促 进 师 生 的全 面 发 展 二、 以 人 为本 的 高校 教 育 管 理 理 念 的 建 设 高等教 育的一个特 征就在于 营造一种浓厚 的人文精 神 、 深 厚 的文 化 气 息 , 对 大学 生进 行 精 神 上 的 陶 冶 和 提 升 . 通 过 教 师 的人 格 示 范 、 校 园 文化 的 熏 陶 、 人 性 化 的管 理 模 式 和 教 师 对 学 生 真 心 的 爱 培 养 健 全 人 格 和 富有 人 文 精 神 的大 学 生 。由此 . 以人 为 本 观 念 的 贯 彻 落 实 ,首 先 需 要 在 教 育 管 理 当 中 落实 和 贯彻 。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随着 功 利 计 算 日益 精 密化 和 教 育 评 价 指 标 日益 理 性 化 ,如 何 在 教 育 管 理 实 践 中依 然 坚 持 “ 以人为本” 的理 念 , 探索 “ 以人 为 本 ” 的具体实施途径 , 是 大 学 管 理 者 需 要 思 考 的 现 实 问 题 1 . 构 建 办 学以 人 才 为 本 、 教师为主体的理念。 高 等 教 育 管 理 有 一 个 重 要 目的是 提 供 一 种 学 习 和 教学 科 研 环 境 宽 松 和 谐 的 学 术 氛 围 。针 对 经 验 丰 富 , 在教书育人 、 科 研 创 新 方 面 卓 有 成 效 的老 教 师 ,学 校 管 理 层 应 在 充 分 尊 重 老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管 理 工 作 中 要 充 分 相 信 学 生 、 重 学 生 、 靠 学 生 . 动 学 生 尊 依 调
的 参 与 意 识 。 挥学 生 的 主 动 作 用 , 正 认 识 到 管 理 就 是 服 务 发 真 学 生 。 以 人 为 本 的 理 念 贯 穿 于 学生 管 理 工 作 的各 个 环 节 。 让 第 二 . 全 管 理 制 度 , 实 施 以 人 为 本 的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的 健 是
收稿 日期 :0 7 2 9 2 0 -1 -1
一
、
以人 为本 的高 校管理模 式下 的学生管理 ,其结
( ) 人 为 本 教 育 管 理 思 想 受 党 的 方针 政 策 指 引 一 以 果是 管 理 者 的 利 益 大 于 学 生 利 益 , 视 学 生 个 性 和发 展需 求 。 忽 以人 为 本 的管 理 目标 注 重 学 生 的 全 面 、 谐 发 展 , 重 学 生 主 和 尊 体 性 和个 性 , 大 限度 地 发 挥 学 生 的 主 动 性 与 创 造 性 , 重 学 最 注 生 的 自我 管 理 . 化 管 理 工 作 的服 务 意 识 。 因 此 , 强 以人 为 本 管
务 意识 的增 强 。当 然 , 以人 为 本 思 想 的运 用 并 非 爱 心 在 教育 管
看 . 校 学 生 管 理 工 作 不 能 只 注 重 眼前 利 益 , 能 只 满 足 于 学 高 不 生在 校期 间 不 出 事 , 不 能 只 重 视 物 而 忽 视 人 、 视 人 的单 向 更 重 发 展 而 忽 视 人 的全 面 发 展 。 这些 都不 是 科 学 的发 展 观 。坚 持 以 人 为 本 . 校 学 生 管 理工 作 就 必 须 扎 根 于 学 生 , 立 有 利 于 学 高 确 生全 面持 续 协 调发 展 的培 养 目标 ,既 要 把 学 生 造 就 成 社 会 需 要 之 “ ” 也 要把 学 生 培养 成 各 种 能力 协 调 发 展 之 “ ” 才 . 人 。要 牢 固树 立一 切 发 展 都 是 为 了 学 生 。一 切 发 展 中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是 最 为 重 要 的 科 学 发 展 理 念 .使 学 生 管 理工 作 立 足 于 学 生 健 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倡 导 以人 为 本 的教 育 管 理 理 念 .其 根 本 在 于 培 养 全 面 发 展 、 谐 发 展 的人 。教 育 的 出 发 点 和 归 宿 点 都 是 人 . 的全 面 和 人 发 展 、 谐 发 展 是 人 自身 发 展 的最 高 要 求 . 是 一 切 工 作 根 本 和 也 的价 值 所 在 。高 等 教育 的 终极 目标 显 然也 是人 的全 面 、 谐 发 和
高校教育管理中如何实施以人为本的理念
性决定 了人类 对社 会形 态和社 会意 识的概 括往 往趋 于简单 化, 以致现 成的 意识和 人们在 实 际生活 中的切 身体会 其实 并不 是同一 回事 。其 次,威廉 斯认 为感觉 结构 在文化 和社 会 之 间起 到 中介作 用 ,联系个 人与 社会 的关系 。第 三,感
觉结 构承担 着将个 人体 验上 升为整 体经验 ,最 终蜕 变为文 化 。尽管威 廉斯如 此努 力地给 “ 感 觉结 构”下 定义 ,但 是 他本人 并非 对这个 概念 很满 意。在 《 政 治与文 学》 中,他
就 曾说 自己对这 个概念 “ 从 未满 意过 ”。威廉 斯提 出这 一 概念 的主要 是作 为其文 化理论 的一种预 设 , 在有些场 合 下,
他甚 至认 为 “ 感 觉结构 ”就 是文化 ,这无 疑又 增加 了理解
这一 概念 的困难 。 因此 ,若 要提供 一个 清晰 明了 的解 释就 必须 对其 形成 的历史 语境进 行考 察。从 一定 意义上 ,这种 感觉 结构涵 盖 的是一个 时期 的文化 ,而 感觉 结构 的一个 重
要方 面是想 象 。
因此 ,并 不只有 一种感 觉结 构 ,一种感 觉结构 不适 用 于所 有 时代 。威 廉斯 的文化 体制 理论并 不是 完美无 缺 的 比如从整 个文 化 生产 过程 来看 , 威廉 斯突 出 了赞助 体制 与 传 播 体制 的重 要性 , 显 得对 文化 消 费体 制重 视不 够 ; 仅 仅 强 调 了文化体 制 的物 质层 面而缺 少意 识层面 的关 照等 。但 是, 瑕 不掩 瑜 , 作为 文化 社会 学 理论 建 构的 一个 有机 组 成 部分 , 威廉 斯 的文化 体制 理论只 有 在整个 理 论体 系 中、在 与 其他 理论 命题 的相 互参 照与 支持 下 , 才 能真 正显 示 出其 独 特 的理 论价值 与意 义 。因此 , 本 文对 于威廉 斯文 化体 制 理 论 的探 讨仅 仅是一 个开 始 。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指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以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为中心,强调人的尊重和关注,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切实提高教育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的渗透:一、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师资队伍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为了实现“以人为本”理念,必须优化师资队伍,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激励教职工积极工作。
2. 注重教职工培训,提高教职工的教学水平。
3. 加强教职工管理,提高考核奖惩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4. 鼓励教职工深入学术研究,不断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发展水平高校教育管理必须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提高学生发展水平。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高学生培养质量,开设与时俱进的教育课程。
2. 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心理辅导。
3. 注重学生工作,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
4.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基础,必须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教学质量。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
2. 建立完善的教材选用和应用管理制度,提高教材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机制,通过考核结果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奖惩。
4. 建立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籍管理和服务加强监管。
总之,贯彻“以人为本”理念,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渗透。
高校教育管理需要注重人的尊重和关注,注重师资队伍的优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和动力。
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一
、
高 校学生 管理 应用 人本 管理 思想 的重要 意义 人本 管 理 是 指 在 管 理 活 动 中必 须 坚 持 一 切
观的宗 旨和 目标 。科 学 发 展 观 为 高 校 学 生 管 理
指 明 了方 向, 给 学 生 管 理 亮 出 了 “ ” 也 新 的标 尺 。 高校要 充分认 识 到 以科 学 发展观 指导学生 管理 的
刘 煜
( 江海洋学院 浙 学 生 处 , 江 舟 山 3 6 0 ) 浙 10 0
摘
要: 人本 管理 思想是 现代 管理科 学经常 用到 的经典理 论之 一 。在 高校 学生 管理 工作
中应 用人本 管理 思想是 新形 势对 高校 学 生管 理 工作 者 的新 要 求 。针 对 当前 学 生 管理 面 临 的
人本管 理思想 在 高校 学 生教 育 管 理 中 的运 用 , 不 仅是现代 管理 理论 发 展 的新 特 点 , 是 高校 学 生 也
管 理 的 内在 要 求 。
面发展 ” 按 照“ 筹 城 乡发 展 、 筹 区域 发展 、 , 统 统 统 筹 经济社 会 发展 、 筹 人 与 自然 和谐 发 展 、 筹 统 统
国 内发 展 和对 外 开 放 ” 的要 求 推 进各 项 事 业 的 改 革 和发 展 的一 种 方 法 论 。科 学 发 展 观 的核 心 和 本 质是 以人 为 本 , 调 一 切 要 从 人 的 需 要 出发 , 强 围绕人 的 自由全 面 发展 而 发 展 , 也 是 科 学 发展 这
率、 实现 高校 学生 管理 目标具 有重 要 意义 。
( ) 一 实施 人 本 管 理 是 落 实科l 学发 展 观 的根
本 要 求
科 学发展 观 就是 “ 持 以 人 为本 , 立全 面 、 坚 树 协调 、 可持 续 的发 展 观 , 进 经 济 社 会 和 人 的全 促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价 应坚 持 发 展性 、 多样 性 、 个性 化 以 及 激励 性 的 原 则 要 求 , 全 体 学 生 的 基 本 要 求 提 为 出 明确 的标 准 , 为学 生 发 展 个性 、 持 少 并 支 数 学生 脱 颖 而 出积 极 创造 条件 。 外 , 生 另 学 学 习 评 价 体 系 要 注 重 学 生 的进 步 发 展 , 关 注 学 生 的 学 习过 程 与 个 体 差 异 , 以鼓 励 学 生 的个 性 化 和 创 造性 发 展 。 后 , 立 发 展 最 建 性 教 师 评 价 制 度 , 促 进 教 师 的 个 人 发 展 以 以 及 鼓 励 教 师 积极 改 进 自身 的教 育 工 作 。 除此 之 外 , 学校 应 重 视 教 师 的 自我 评 价 , 自 我 激励 以 及 未 来 的 发 展 , 重 评 教 过 程 中 尊 教 师的 存 在价 值 , 及 教 师 的独 立 性 、 以 主动 性 与能 动性 , 励 教 师 的 创造 性 发 展 。 鼓 3. 实行全 过程质 量管 理 3 实 行 全 过 程 的 质量 管 理 不 仅 有 助 于 实 现 教学 目标 , 可 以 体 现 高 职 院 校 的 以 人 也 为 本 的 管 理 理 念 。 先 是 实 行 教 学 的计 划 首 管理 , 为教 学 管 理 中的 经 常性 工 作 , 划 作 计 管理 是 学 校 保 证 教 学 质 量和 人 才 培 养 规 格 的重 要 步 骤 。 制度 教 学 计 划 管 理 , 要 确 立 先 专 业 的 培 养 目标 , 由 学 校 管 理 者 进 行 广 再 泛 的社 会 调 查 , 结 合 学 校 的 实 际 情 况 基 在 础 上 , 出学 校 的 教 学 计 划 实 施 意 见 及 要 提 求 , 对 计 划 的实 施 进 行 具 体 安排 的监 督 , 并 最 后 进 行 实 施情 况 的 总 结 , 得注 意 的 是 , 值 教 材 计 划 管 理 的 整 个过 程 要 体 现 出 对 学生 德、 、 智 体等 方面 的 全 面要 求 , 注 重知 识 、 应 能 力 、 质协 调 发 展 和 共 同 提 高 的原 则 。 素 其 次 , 教 学 的运 行 管 理 , 作 为 教学 活 动 中 是 其 最 核 心 、 重要 的部 分 , 堂教 学 是 教 学 工 最 课 作 的 中心 环 节 , 决 定 教 学 质量 的 关 键 。 是 因 此 , 职 院校 教 师 的教 学 方 法 , 充分 考 虑 高 应 学生 的 基 础 学 习 能 力 , 养 学 生 发现 问 题 、 培 分析 问题 和 解 决 问 题 的能 力 , 中, 其 所提 出 的 问题 要 难 易适 中 , 有 启 发性 和 研 究 性 , 具 既 不 能 让 学 生 完 全 回答 不 上 , 要 促 使 他 又 能 在 课 后 去 探 究 思 考 , 充分 发 挥 出 学 生 以 的 主 体 性 。 后 , 行 教 学 组 织 的 系 统 管 最 实 理。 因此 , 求 学 校健 全 教 学 工 作 的校 级 领 要 导体制 , 要进行 政策、 制上的调控 , 主 机 在
浅析以人为本的高校教育管理
盛 蕾 ( 州 市 广播 电视 大 学 2 1 0 ) 徐 2 0 0
【 摘 要 】.以 人 为 本 ” 科 学 发 展 现 的 核 心 , 是 高 校 教 育 管 理 的 核 心 . 是 也 理 念 。 “ 人 为 本 ” 高校 教 育 管 理 , 调 动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性 , 现 人 的 以 的 将 实
少互 动 而 死 板 、 燥 , 利 于 大 学 生 的 知 识 积 累 和 健 康 成 长 。 因 枯 不
此 , 高 校 教 学 管 理 中 , 能 要 求 学 生 按 照 统 一 的 标 准 去 做 , 充 在 不 要 分 考 虑 大 学 生 的个 体 的差 异 , 事 求 是 的制 定 差 异 化 的教 学 方 案 , 实
活 动 要 以人 性 为 中 心 , 人 性 为 基 本 原 则 而 进 行 管 理 的 一 种 管 理 以
生 动 活 泼 的教 学 氛 围 , 难 培 养 出 高 素 质 的 大 学 生 。这 样 的 大 学 很 生一 旦走 上 社 会 , 于 习 惯 了 “ 食 ” 而 缺 乏 分 析 问 题 , 决 问 题 由 喂 , 解 的 能 力 , 会 茫 然 不 知所 措 , 难 很 好 的融 入社 会 。 就 很
方 式 。 也 就 是 说 , 将 日常 工 作 都 纳 入 到 以人 为 中 心 的 轨 道 , 过 要 通 重 视 和 尊 重 , 发 人 的 工 作 积 极 性 和 创 造 性 , 到 个 人 全 面 进 步 的 激 达
目的 , 实现 组织 效 益 的 最 大 化 、 并
3 重 课 上 的教 学 活 动 , 视 第 二 课 堂 的作 用 。 . 注 忽
是 学 生 全 方 位 成 长 的 重 要 平 台 , 切 实 改 变 组 织 学 生 开 展 各 种 活 要
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运用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No.22008一、以人为本的高校学生管理(一)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受党的方针政策指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于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同样指导着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
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只注重眼前利益,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校期间不出事,更不能只重视物而忽视人、重视人的单向发展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这些都不是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扎根于学生,确立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协调发展的培养目标,既要把学生造就成社会需要之“才”,也要把学生培养成各种能力协调发展之“人”。
要牢固树立一切发展都是为了学生,一切发展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最为重要的科学发展理念,使学生管理工作立足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其根本在于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
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人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要求,也是一切工作根本的价值所在。
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显然也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对象是人,更确切的说是学生,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重任。
学生管理工作要真正完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主体意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生工作的根本价值所在。
(二)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比传统管理模式更具优越性高等教育中,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总体而言,可归纳为两种模式:一是行政管理模式,即管理者凭经验,行使学校赋予的权力的命令型管理方式;二是外控性管理模式,即管理者用制度、目标等控制指标管理学生的方式。
“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以人为本”是一种理念,旨在将人置于管理实践的核心位置,尊重每个个体的尊严和价值。
在学生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育管理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才是教育管理的主体。
本文将探讨“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
首先,教育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梦想。
教育管理者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管理策略。
比如,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教育管理者应该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教育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如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等。
此外,教育管理者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让他们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再次,教育管理者应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教育管理不只是一种管理行为,更是一种互动过程。
教育管理者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尊重的互动关系,鼓励学生参与管理中的决策和活动,让他们成为管理的参与者和主体。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育管理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制定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管理政策。
此外,教育管理者还应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教育资源和服务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保障,教育管理者应该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育资源和服务,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育质量。
比如,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引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等,都是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重要途径。
总之,“以人为本”理念在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关键在于将学生置于管理的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是指教育管理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需要
下列渗透措施:
一、建立健全人性化的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应在教育管理体制建设中重视从根本上解决好教育管理中的机制问题,建立与发
展适应高校现状和特殊性的人性化教育管理制度,如学生评价制度、教师考核制度、教育
管理效益评价制度、学科学术评价等,以实现管理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
二、注重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教育指导
高校应在教育管理中注重对学生细致入微的教育指导,与学生成为朋友、伙伴,关注
学生的生活细节,积极了解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照顾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及时给予
必要的关心和指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建立良好的宣传机制和舆论环境
高校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建立良好的宣传机制和舆论环境,对于教
育管理的优秀事迹进行宣传,及时总结和表彰优秀的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
同时,鼓励
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和社团,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情感。
四、加强交流,促进团队建设
高校应促进教育管理团队的建设,加强交流和意见沟通,让管理者之间相互尊重、互
相信任,集思广益,共同探讨问题,努力提升管理水平;还要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优秀的
教育管理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总之,“以人为本”是建立高效现代的教育管理模式所必需的思想体系和行为准则。
只有致力于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才能提高教育管理水平,为教育发展夯实基础,推进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的融合与渗透随着社会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的改革与发展。
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以人为本”就是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将其置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地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融合与渗透。
“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合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上。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潜能。
传统的教育管理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过分注重集体教育与管理。
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和发展。
要尊重学生的差异,给予他们更多的个性化支持和关怀,制定更加灵活的教学计划,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只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更好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和特长。
“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渗透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构建上。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往往是师道尊严,教师只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学生也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并与教师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
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渗透体现在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上。
教育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传统的教育管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兴趣发展,过分强调统一的课程安排和考试评价。
而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应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可以引入选修课程、跨学科课程等形式,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自由选择。
只有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才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以人为本”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融合与渗透需要依靠整体的机制建设。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渗透
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渗透摘要:作为高校教学管理者,我们需要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门的号召和引导,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开展素质教育,以此来促进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的渗透,彰显以人为本理念要求下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民主性、公正性、平等性和主动性。
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创新改革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策略引言以人为本理念的重点是要突出对人的管理,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在高校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保障各项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当前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较为独特,个性鲜明,所以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时,应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将学生作为主体,使得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到教育管理工作中,进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工作的完善发展。
一、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在高校教育管理的必要性(一)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重要场所。
因此高校教育管理观理念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想要促使我国综合国力得以提升,科学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则需要根据我国实际国情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进而可以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1]。
但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满足社会和科技进步发展需求,而且还需要最大化激发高校学生潜在能力,所以可以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理念,促使高校学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利的人才。
以人为本理念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高校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育管理方案,进而提高学生能力,可以更好的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二)培养优秀人才的基本要素专业人才在高校环境下的磨练,除了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外,还要培养其独立生活、适应环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现实中发现,很多学生进入高校生活中独立性极其缺乏,这就失去了很多目标完成的前提。
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和个性差异。
教育管理者应该通过与学生的沟通和观察,找到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 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强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在互信和尊重的基础上。
教育管理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使他们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感到被尊重和被关注。
3. 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强调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育管理者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为每个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教育服务,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4. 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培训: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注重关注教师的发展和培训。
教育管理者应该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管理的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5. 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倡导建立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提供安全、友好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倡导和践行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是一种关注学生和教师的需求和发展的管理方式,通过关注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
高校教育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渗透措施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指在高校的管理中,把教职工和学生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促进他们的整体发展和自我实现。
以下是高校教育管理中渗透“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措施。
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高校应建立起教职工和学生与管理层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定期组织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了解与解决他们的关注和诉求,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中来。
注重人才培养和发展。
高校应关注教职工和学生的培养和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发展机制,提供各种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实现个人发展与高校的共同发展。
构建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高校应提供优质的学习和工作条件,改善教室设施和实验室设备,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以满足教职工和学生的学习和工作需求。
高校还应重视人文关怀,关心教职工和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服务,创造和谐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第四,营造公平公正的管理制度。
高校应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确保公平公正的选拔、任用和评价机制,为教职工和学生提供公平的竞争和发展机会。
并加强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和学习热情,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第五,鼓励创新和实践。
高校应鼓励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加强师生关系。
高校要注重师生关系的建设,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平台,营造亲师友好的教育环境。
教职工要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引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益 , 不愿意投身社会等等 。“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 是 培养 社会 需要 的合 格 人 才 的具 体 要 求 , 要 把 学 生 培 “ 以人为本" 理念在 高校教育 管理 制度 养成思 想积极 向上, 热 爱集体 , 乐于助 人 , 具 有 创 造 的 作 用
一
、
性, 蓬 勃 向上 的合 格 人 才 。此 外 , 还 必 须 加 强 学 生 在 对于 高校 而言 , 一切 管 理 的主 体 是学 生 , “ 以 人 为 专业 知识 和 思 想 品 质 方 面 的 教 育 , 让 大 学 生 学 以致 本” 就 是把 学生 作为 工作 的 中心 。一 切 教育 管 理 都要 用 , 高等学校的教育 目的才能够真正实现。 围绕 学生施 行 , 工作 最 终 目的是 为 了 培养 出全 面 发 展
在高校教育管理制 度中的作用 , “ 以人 为本 ” 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现状 , 阐述 “ 以人 为本 ” 理念 在高校教 育 管理制度中的应用 , 突 出了“ 以人 为本 ” 理念在高校教育管理 中的地位 。 关键词 :以人 为本 ; 高校教育 ; 管理制 度; 应用
中图分类号 : D 6 4 1
养, 不能仅仅灌输 知识 , 要让学 生积极 发挥 自己的创 要做 到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仅 仅 依 靠 课 堂 教 学 是 不 够 造 力 和想象 力 , 培养 学 生树 立 正 确 的人 生 观 、 世界观、 的, 应该 鼓励 学生 走进 社 会 锻炼 自己。我 国 中小 学往 价值 观 。 目前 我 国高 校 的 教 育 管 理 对 学 生 的 培 养 缺 往 以分 数来 衡 量 学 生 , 对 学 生 能 力 的培 养 几 乎 为 零 。 乏“ 人 本精 神 ” , 主要 体现 在 以下几 点 。 大学 阶段是 学生 锻炼 自身 能 力关 键 时 期 , 高校 应 给 予 1 .关注 教师 的教 育管 理作 用 . 忽 视“ 学 生为 本” 高度重 视 。 目前 多 数 高 校 教 师 认 为 学 生 到 社 会 中锻 目前多数高校 在教育管理中, 没有完全理解 “ 以 炼 是不 务正 业 , 认为 这会 耽 误 学 习 。这 种思 想 让 学 生 人为 本 ” 的意义 , 认 为其 中的 “ 人” 指 的是教 师 , 没 有认 失去 了培 养 自身 能 力 的 机 会 , 不 符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需 清学 生 的位 置 。不 少 学 校 认 为教 师 的 教 学 工 作 是 整 要 , 也 违背 了学 生 良性发 展 的规律 。 个 学校 工作 的全 部 内容 , 只重 视 教师 的教 育 。对 于 学 第三, 缺乏 科学 性 的“ 以人 为本 ” 。
的学 生 。 目前 , 世 界 不 断 的发 展 , 越 来 越 多 的 观 念 冲
二、 “ 以人为本 ’ ’ 理念在 高校 教育 管理制度
的现 状
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 宿就是学
击着 大众 , 高校 教育 管 理 也 应 逐 渐 更 新 , “ 以人 为 本 ” 的教 育理 念在 高校 工作 中发 挥着 越来 越重 要 的作 用 。
著作 中都有涉及 , 主要是体现了人的价值 。
和主 观能 动性 。社会 需 要 的是 能 动 的人 才 , 不是 仅有
学 霸”, 这 体现 了“ 以人 为本 ” 的理 念 在 我 马克思的“ 人本观” , 体现在他“ 全面实现 人的 自 书本 知识 的“ 由发 展 ” 的理论 中。西方 “ 人本 观 ” 在 具体 实践 管 理 中 国强 国人 才战 略 中至关重 要 的作用 。 2 .培养 合格 人才 的具体 要 求 主要 表现 为 完 善 劳 动 制 度 , 重视员工的个人发展 , 培
1 .强 国人 才战 略的重 要 条件
高 校是 培养人 才 的摇 篮 , 是 我 国 实行 强 国人 才 战 生 , “ 以人为本 ” 的教 育 管 理 是 学 校 工 作 的重 要 内容 。
收 稿 日期 : 2 0 1 5— 0 5一I 1
作者 简介 : 栗
1 1 0
新, 女, 周 口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 院讲师 。
养 员工 的 团结 协 作 精 神 , 注重感情投资 , 完 善 灵 活 的
随着 时代 不断 的发 展 , 多 种 多样 的观 念 影 响 着 大
使 得 大学 生 的价 值 取 向和 生活 追 求 发 生 领导方式等等。“ 人本 观” 目前在西方企业里的具体 学 生 的思 想 , 比如消 极 的学 习 体现形式有员工进修制 、 岗位分担制 、 轮 岗制 、 奖励制 了变化 。有 的学生 出现 了消 极 思想 , 度、 参 与企业 决 策制等 等 。 情绪 , 不参 加 集体 活 动 , 合作意识薄弱 , 比较 注重 个 人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6 2 1 9 ( 2 0 1 5 ) 0 4— 0 1 1 0— 0 3
“ 以人 为本 ” 的理 念不 仅在 我 国 历史 悠久 , 在 国外 略的重要 基 地 , 培养 人 才 、 发 展 人 才 首 先需 要 做 到 的 亦是 如此 。我 国“ 以人为 本 ” 的理 念来 源 于传 统 文 化 , 是 尊重 、 爱护 人才 。对 人才 坚持 “ 以人 为本 ” 的理 念 是 博大悠远 , 它是对宇宙 、 自然 、 社 会 以及人 生 的 解 读 。 时代发 展 的需 要 , 是 强 国 人 才 战 略 的重 要 条 件 , 是 人
我 国 目前 的教育 强 调学 生 是 教育 的主体 , 学生 是 有 观 的学 生 , 无 法 为 社 会 做 出贡 献 。所 以 , 学 校 不 仅 要 重 念 的人 。所 以在 教 育 过 程 中要 注 重 学 生 独 立 性 的 培 视学 生知 识 技 能 的学 习 , 还 要 培 养 学 生 的全 面 发 展 。
J u 1 .2 01 5
V0 l _ 3 7 No . 4
第 3 7卷
第 4期
“ 以人 为本 ’ ’ 理 念 在 高 校教 育 管理 中的应 用
栗 新
( 周 口师范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 河南 周 口 4 6 6 0 0 0 ) 摘 要: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 目前我 国高校教育管理制度 还存在一些 问题 , 本文通 过“ 以人为 本” 理 念
2 0 1 5年 7月
三峡 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J o u mM o f C h i n a T h r e e G o r g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ma n i i t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我 国最早 提 出 “ 以人 为 本 ” 观点的著作是 《 管 子 ・霸 类 社会 进步 的需 要 。高 校 的 任 务 是 向社 会 提 供 符 合
台》, “ 夫 霸王 之所 始 也 , 以人 为 本 ” , 主要 是 针 对君 主 社 会发 展需 要 的人才 , 所 以高 校要 实 行 “ 以人 为 本 ” 的 建功 立业 提 出 的 。“ 以人 为 本 ” 的 理 念在 儒 家 和 道家 理念 , 培养 学 生 的 全 面 发 展 , 注 重 开 发 学 生 的创 造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