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_2
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本科生2010-2011第二学期课表
周 次 1 2 3 4 5
64/4 40/2.5 32/2 40/2.5 64/4 64/4 96/6 2周/2 1周/1 3
6 上
7 课
8
9
10
11
12
13
考 试
14
15
16 上
等离子体应用18-19周 西五楼219
9—10 近代物理实验
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 微机原理与接口
近代物理实验 3-4,6-12,14周(0805班 )科技楼307,310,312,313 近代物理实验绪论课2,15-17周 西五楼219
近代物理实验
3-4,6-12,14周 (0805班 ) 3-4,6-12,14周 (0805班20
考 试
21
22
教学进程
固体物理(一) 纳米材料学 课程名称 等离子体应用 广义相对论与宇宙学 学时数 微机原理与接口 计算物理 学 分 近代物理实验 任课教师姓名职称 生产实习 公益劳动 形势与政策
星期 专业班 节次
袁松柳教授 魏合林教授 刘明海教授 邵成刚副教授 左琼讲师 陈长军讲师 唐超群教授 刘向东教授 刘莉讲师 (21—22周) (1—4班苗圃 5班体育课部) 黄金芳讲师
科技楼307,310,312,314 科技楼307,310,312,315
9—12 近代物理实验
计算物理上机 计算物理上机
8,10,12,14,16周(主校区机房) 8,10,12,14,17周(主校区机房)
微机原理与接口上机时间老师另行通知 制表人:何晓霞 制表人: 联系电话:87559217 联系电话:
大学物理热学讲课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理工科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热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2. 状态参量、态函数。
3. 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
教学难点:1. 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2. 状态参量、态函数的应用。
3. 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的概念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热学的基本概念。
2. 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二、讲授新课1. 热力学第一定律(1)讲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机效率等。
(3)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应用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2. 热力学第二定律(1)讲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本概念,包括熵增原理、可逆过程、不可逆过程等。
(2)举例说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如制冷机、热泵等。
(3)引导学生分析实际应用中的熵变过程。
3. 状态参量、态函数(1)讲解状态参量、态函数的基本概念,如体积、压强、温度等。
(2)举例说明状态参量、态函数在热力学中的应用,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势等。
(3)引导学生分析状态参量、态函数的变化规律。
4. 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1)讲解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的基本概念。
(2)举例说明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在实际中的应用,如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
(3)引导学生分析热力学系统、平衡态、热动平衡的相互关系。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挑选典型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北大物理学院设置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13-14学年第1学期本科生课程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总学时1 00130201 高等数学 (B) (一) 5.0 6.0 102.02 00130211 高等数学 (B) (一)习题课0.0 2.0 32.03 00131460 线性代数 (B) 4.0 4.0 68.04 00131470 线性代数 (B)习题0.0 0.0 8.05 00132380 概率统计 (B) 3.0 3.0 51.06 00405596 量子材料前沿讲座 2.0 2.0 32.07 00405608 低温物理学 2.0 2.0 32.08 00405610 经典光学 4.0 4.0 64.09 00405612 量子材料的物性 3.0 3.0 48.010 00410140 群论 3.0 4.0 64.011 00410340 高等量子力学 4.0 4.0 64.012 00410440 量子统计物理 3.0 4.0 64.013 00410640 量子场论 4.0 4.0 64.014 00411850 固体光谱 3.0 3.0 48.015 00411950 表面物理 3.0 3.0 48.016 00412150 粒子物理 4.0 4.0 64.017 00413250 等离子体物理 4.0 4.0 52.018 00414860 激光实验 2.0 3.0 54.019 00415450 量子光学 4.0 4.0 64.020 00415510 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 3.0 3.0 48.0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总学时21 00415532 原子、分子光谱 3.0 3.0 48.022 00430109 演示物理学 2.0 2.0 32.023 00430132 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 (一) 3.0 4.0 64.024 00430151 现代物理前沿讲座Ⅰ 2.0 2.0 30.025 00430191 大气科学导论 2.0 2.0 32.026 00431110 力学 4.0 4.0 64.027 00431144 光学 2.0 2.0 32.028 00431148 光学习题课0.0 2.0 32.029 00431151 原子物理学 3.0 3.0 48.030 00431154 热学 3.0 3.0 48.031 00431156 光学 4.0 4.0 64.032 00431159 原子物理习题0.0 2.0 32.033 00431165 近代物理 3.0 3.0 48.034 00431180 力学习题0.0 2.0 32.035 00431214 综合物理实验(一) 2.0 4.0 64.036 00431254 热学习题课0.0 2.0 32.037 00431255 电磁学习题课0.0 2.0 32.038 00431443 计算物理学 3.0 3.0 48.039 00431537 现代电子测量与实验 3.0 4.0 64.040 00431543 天体物理专题 3.0 3.0 48.0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总学时41 00431545 天文文献阅读 2.0 2.0 32.042 00431558 天文技术与方法Ⅰ(光学与红外) 3.0 3.0 48.043 00431570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一) 4.0 4.0 64.044 00431610 数量级物理学 3.0 3.0 48.045 00431620 计算物理学导论 3.0 3.0 48.046 00431640 量子力学讨论班0.0 2.0 32.047 00431650 平衡态统计物理 4.0 4.0 64.048 00431660 宇宙探测新技术引论 3.0 3.0 48.049 00431670 量子力学(A) 6.0 6.0 96.050 00431690 固体物理学 6.0 6.0 96.051 00431700 固体物理讨论班0.0 2.0 32.052 00432108 数学物理方法 (上) 3.0 3.0 48.053 00432109 数学物理方法 (下) 3.0 3.0 48.054 00432110 数学物理方法 4.0 4.0 64.055 00432119 数学物理方法习题课0.0 2.0 32.056 00432140 电动力学 (A) 4.0 4.0 64.057 00432141 电动力学(B) 3.0 3.0 48.058 00432151 量子力学习题0.0 2.0 32.059 00432160 电动力学习题0.0 2.0 32.060 00432164 生物物理导论 2.0 2.0 32.0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总学时61 00432190 凝聚态物理理论讨论班 2.0 2.0 32.062 00432207 卫星气象学 3.0 3.0 48.063 00432211 理论力学 3.0 3.0 48.064 00432227 科研实用软件 2.0 2.0 32.065 00432236 激光物理学 3.0 3.0 48.066 00432247 大气物理学基础 3.0 3.0 48.067 00432249 流体力学 3.0 3.0 48.068 00432250 描述性物理海洋学 2.0 2.0 32.069 00432255 天气分析与预报 3.0 3.0 48.070 00432267 工程图学及其应用 2.0 2.0 30.071 00432268 自然科学中的混沌和分形 2.0 2.0 32.072 00432270 大气概论 2.0 2.0 30.073 00432274 大气探测原理 3.0 3.0 48.074 00432290 气候模拟 4.0 4.0 64.075 00432310 全球环境与气候变迁 2.0 2.0 32.076 00433328 近代物理实验 (II) 3.0 6.0 96.077 00433410 半导体物理学 4.0 4.0 64.078 00433520 超导物理学 4.0 4.0 64.079 00433641 材料物理 2.0 2.0 32.080 00434091 纳米科学前沿 2.0 2.0 32.0 序号课程号课程名学分周学时总学时81 00434092 纳米科技进展 2.0 2.0 32.082 00437160 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专题实验 3.0 5.0 80.083 00437170 公共物理学 2.0 2.0 32.084 00437180 普通物理实验(1) 3.0 4.0 64.085 04831410 计算概论(B) 3.0 3.0 54.086 04831650 计算概论(B)上机0.0 2.0 36.0。
大学物理马文蔚第六版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马文蔚第六版《大学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物理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1. 力学基础2. 热学基础3. 波动光学4. 电磁学基础5. 近代物理基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基础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强调力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力的基本概念:力、质量、加速度等。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3.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题: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解题能力。
第二课时:热学基础一、导入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热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强调热学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1.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2.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3. 练习题:布置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解题能力。
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物理素养。
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
2.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3.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力学基础2. 第二周:热学基础3. 第三周:波动光学4. 第四周:电磁学基础5. 第五周:近代物理基础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物理教学案例[全文5篇]
物理教学案例[全文5篇]第一篇:物理教学案例一、课程背景材料2006年11月,我市教研室在新塘大敦中学进行调研活动,一节题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公开课让我印象深刻,授课班级为初三(5)班,授课为人教版2006年三月第三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九年级《摩擦力》这一节的内容,这是一节实验探究课,内容多、抽象,而且学生探究时课堂秩序不易把握,不好上。
如果按照传统的上法,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测出摩擦力大小,然后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测出摩擦力的大小,接着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继续同样的演示,最后将结论说给学生听,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并练习,对学生而言是一节乏味的概念课。
新课程将这一节课的内容作了一些整合,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就是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数有关?学生分组实验,新课程希望学生能将传统上法中老师的演示做出来,并获得结论,然而,我以前听过的以这节为内容的课却事与愿违,探究在一片嘈杂声中结束,很少学生有结论,不少学生茫茫然一节课。
究其原因,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学生的能力背景,试想,科学家在没有认识到这个结论之前,经过了多少个春秋的艰苦奋斗才有今天的结果,要学生一节课有结论,太难;其次为了学生探究的活动的正常进行,老师应该事先设计合理有趣情境,让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与大致做法;最后是老师应该考虑安排课堂的进程,不能由学生天马行空。
基于这样的想法,该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以与探究紧密联系的实验和问题引导课堂,效果很好。
二、教学片断上课时,首先在导入过程运用自行车在水平道路上滑行,逐渐变慢,指出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以此引出摩擦力的概念,然后演示两个实验实验(1):将长木板一端抬高30厘米左右,形成斜面,如图1,将火柴盒及长木块同时放在其上,观察木块和火柴的运动情况(火柴和木块都不下滑)。
大学物理恒定磁场教案
二、恒定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1. 介绍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单位及其物理意义。
2. 讲解磁通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3. 分析磁场的性质,如磁感应线的分布、磁场的叠加等。
三、毕奥-萨伐尔定律
1. 介绍毕奥-萨伐尔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磁场强度。
2. 讲解磁偶极子在磁场中受力的情况。
三、磁介质中的磁场
1. 介绍磁介质的分类及其对磁场的影响。
2. 讲解磁介质中的磁场分布规律。
四、课堂练习
1. 学生分组,利用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分析复杂磁场问题。
2.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五、总结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练习
1. 学生分组,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计算长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度。
2. 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
第二课时
一、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
1. 介绍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的内容和公式。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应用这两个定理分析磁场分布。
二、磁偶极子
1. 介绍磁偶极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下)
授课对象:大学物理专业本科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恒定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毕奥-萨伐尔定律、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等基本公式。
3. 学会运用这些公式解决简单的磁场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
1. 恒定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大学电磁学教案精品课程
课程名称:电磁学适用对象:物理、电子、通信等相关专业本科生教学目标:1. 使学生全面掌握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电磁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1. 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
2. 电磁场方程的推导与应用。
3. 电磁波的产生、传播与特性。
教学难点:1. 电磁场方程的推导。
2. 电磁波在复杂介质中的传播。
3. 电磁波在工程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一、第一章:电磁场基本概念1. 电磁场的定义及性质。
2. 矢量分析。
3. 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及电位移、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二、第二章:静电场1. 静电场的电荷分布。
2. 静电场方程的推导。
3. 静电场的边值问题。
三、第三章:恒定磁场1. 恒定磁场的产生。
2. 磁场强度及磁感应强度的概念。
3. 恒定磁场方程的推导。
四、第四章:电磁感应1. 电磁感应现象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2. 电磁感应的动生电动势。
3. 电磁感应的应用。
五、第五章:时变电磁场1. 时变电磁场的产生。
2. 电磁场方程的推导。
3. 电磁波的传播。
六、第六章:平面电磁波1. 平面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2. 平面电磁波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3. 平面电磁波在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
七、第七章:导行电磁波1. 导行电磁波的产生。
2. 导行电磁波的传输特性。
3. 导行电磁波的应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1. 采用课堂讲授、习题课、实验课等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 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电磁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对电磁学的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第一章电磁场基本概念第3-4周:第二章静电场第5-6周:第三章恒定磁场第7-8周:第四章电磁感应第9-10周:第五章时变电磁场第11-12周:第六章平面电磁波第13-14周:第七章导行电磁波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电磁学知识体系,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经典力学
07002542、课程名称经典力学(上)Mechanics3、授课对象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类4、学分35、修读期第二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易凡、副教授、硕士7、课程简介《力学》是物理学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进入物理学科其它学科学习的先导课程。
本课程内容包括、运动学、动力学、振动与波动和相对论简介几个部分。
运动学包括:质点运动学、刚体运动学和相对运动。
动力学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及应用、运动定理及导恒律、质点系的运动定理、刚体动力学。
振动与波动包括、简谐振动、阻尼与受迫振动、简谐波、波的传播、多普勒效应。
相对论简介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假设、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的动力学。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力学的概念和运动定理,还对运用高等数学的手段来解决物理学中具体问题的方法有所了解,为学习物理学其它课程打下基础。
8、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习题课18学时9、课程考核平时作业、期中测验、期末考试三者结合综合评定10、指定教材《经典力学》(上册)许定安等人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11、参考书目《力学》赵凯华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力学——《伯克利物理学教程》第一卷,[美] C. 基特尔等编12、网上资源07002542. 课程名称(中经典力学(下)Classical Mechanics3.课对象物理学基地班、物理学类4.学分35.修读期第三学期6.课程组负责人主讲教师:王波教授7.课程简介经典力学(下)主要讲授理论力学部分,它是物理学院本科生必修的四大基础理论课程(四大力学)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刚体定点转动、分析力学、有心力场、经典散射、微振动、变换理论及哈密顿雅可比方程等。
本课程的特色是注重与现代物理的联系及物理概念的升华,融入了时空对称性、守恒定律及不可观测量,不变性原理等内容。
将基本内容讲授与前沿介绍相结合,不但开阔学生视野。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提高抽象物理的思维能力、及应用数学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光学教案
嘉应学院教案
【首页】
注:表中()选项请打“”。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嘉应学院教案
【理、工科】。
大学物理_教案_Word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班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X 班授课教师: [教师姓名]授课时间: 2023年X月X日授课地点: [教室名称]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方法。
3.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牛顿运动定律2. 动量守恒定律3. 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基础5. 电磁学基础教学重点:1.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及应用。
3. 电磁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1. 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参考系中的应用。
2. 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3. 电磁场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物理概念和原理。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讲解物理知识的应用。
4.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物理定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结合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新课讲解1. 牛顿运动定律- 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 通过实例分析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 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 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3. 能量守恒定律- 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 分析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4. 热力学基础- 介绍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 分析热力学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电磁学基础- 介绍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 分析电磁场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课堂讨论1. 引导学生思考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参考系中的应用。
2. 讨论能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物理过程中的应用。
3. 分析电磁场理论的理解和应用。
四、案例分析1. 通过实例讲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 分析电磁场理论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优秀教案展示大学物理
教案名称:大学物理课程简介:大学物理是理工科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通识性基础课,涵盖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蕴含着大量育人元素。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力、质量、能量、动量、场等。
2. 物理学的基本理论: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量子力学等。
3. 物理学的基本方法:观察与实验、数学方法、逻辑推理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著名科学家的事迹与贡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 授课: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表、动画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讲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3. 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习题:检查学生的课后习题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程报告:要求学生撰写课程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物理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
2. 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实践案例。
物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
物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物理老师,常常要根据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编写教案,以此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物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物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篇1一、指导思想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视察和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知道,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更好实行实验教学,现计划以下:二、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共有三章,内容为主要功和机械能、比热容、及物理与社会。
分组实验比较少,主要时间用来复习,准备迎接中考。
三、学情分析经过八年级、九年级上半期的学习,带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从实验基本操作来看,已经从本来的无从下手,到现在的完成,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在实验进程中,仍旧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熟悉,能利用所学解决在实验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掌控科学的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视察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五、教学措施让学生熟悉并掌控每一个分组实验,能按要求操作完成实验及实验报告。
依照课本上的步骤一步步完成实验,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我们进行实验的终究目的,是要让学生在完成之后,能对实验有一个自己的认识,并对实验提出改进方法与意见,在认真分析实验原理步骤之后,能自主设计一定的实验,这才是实验教学的难点。
1.对所有实验和分组实验都要填写实验报告和实验记录。
2.严格要求,按程序进行实验操作。
3.认真组织,精心辅导。
4.展开情势多样的实验比赛活动。
六、具体安排分组实验(根据常德市20__年度初中学生实验考核物理实验操作要求随机安排)1.天平测物体质量2.凸透镜成像规律3.研究电磁铁4.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物理教师课程教学设计篇2一、学情分析:根据本学期的安排,我担负九年级3个班的物理教学,每周15课时。
大学物理_英语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大学物理英文文献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物理学术交流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物理专业词汇和语法知识。
教学对象:大学物理专业学生教学时间:16课时教学大纲:一、课程导入(2课时)1. 介绍大学物理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阐述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二、物理学术词汇(4课时)1. 物理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英文表达。
2. 物理量、单位、符号的英文表达。
3. 物理公式和公理的英文表达。
三、物理学术语法(4课时)1. 物理学术英语的时态和语态。
2. 物理学术英语的句型和结构。
3. 物理学术英语的连词和短语。
四、物理学术阅读(4课时)1. 阅读物理学术文章,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2. 分析物理学术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3. 总结物理学术文章的结论和启示。
五、物理学术写作(2课时)1. 学习物理学术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
2. 练习撰写物理学术摘要、引言、结论等部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程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大学物理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2. 学生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第二课时:物理学术词汇1. 教师讲解物理基本概念和术语的英文表达。
2.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巩固词汇。
第三课时:物理学术词汇1. 教师讲解物理量、单位、符号的英文表达。
2.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巩固词汇。
第四课时:物理学术词汇1. 教师讲解物理公式和公理的英文表达。
2.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巩固词汇。
第五课时:物理学术语法1. 教师讲解物理学术英语的时态和语态。
2.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
第六课时:物理学术语法1. 教师讲解物理学术英语的句型和结构。
2. 学生通过例句学习和巩固语法知识。
第七课时:物理学术阅读1. 教师讲解物理学术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八课时:物理学术阅读1. 教师讲解物理学术文章的结论和启示。
2. 学生阅读另一篇物理学术文章,总结文章的结论和启示。
第九课时:物理学术写作1. 教师讲解物理学术写作的基本格式和规范。
大学物理教案word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一年级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波动光学的基本概念,包括光的波动性和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2. 掌握单缝衍射、双缝干涉和光的偏振等基本实验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光的波动性及其表现。
2. 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
3. 光的偏振现象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1. 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2. 衍射现象的规律和计算。
3. 偏振光的应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光的波动理论,引出波动光学的概念。
2. 介绍波动光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内容1. 光的波动性:- 讲解光的波动性及其表现,如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2. 干涉:- 介绍干涉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干光源和干涉条件。
- 讲解双缝干涉实验,分析干涉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干涉条纹的计算方法。
3. 衍射:- 介绍衍射的基本原理,包括单缝衍射和圆孔衍射。
- 讲解单缝衍射实验,分析衍射条纹的形成条件和特点。
-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衍射条纹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的计算题。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重点讲解干涉和衍射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光的波动光学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偏振:- 介绍光的偏振现象及其产生原因。
- 讲解偏振光的基本原理,包括偏振片的原理和性质。
-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偏振现象。
2. 偏振光的应用:- 介绍偏振光在光学仪器和光学材料中的应用。
- 讲解偏振光在光学信息处理、光学通信等方面的应用。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光的偏振计算题。
2. 鼓励学生思考偏振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波动光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大学物理实验教案(yang)
2 3 4 次数 1 5 6 7 8 9 10
L(cm) 42.32 42.34 42.35 42.30 42.34 42.33 42.37 42.34 42.33 42.35
试计算算术平均值 L
某次测量值的标准偏差S 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L
1 10 解:L Li 10 i 1 1 ( 42.32 42.34 42.35 42.30 42.34 10
◆能够自行完成预习、进行实验和撰写报告 ◆能够调整实验装置,并基本掌握常用的操作技术 ◆了解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
◆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
◆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
全开放物理实验 选课系统介绍
http:// /wlsys
系统登陆
页面上显示有学生已选实验项目和成绩、学生已修实 验项目、学生缺勤实验项目以及实验的最终成绩 。
仪器的精密度:仪器的最小分度值。
二、仪器误差(又称为仪器误差极限)
仪器误差是指测量值和真值之间可能产生的最大误 差。用符号△仪表示。它的大小:
1、有精度等级的仪器按国家计量局的标准或仪器 说明书的规定,如教材21页的常用仪器。为了计算 方便,教学实验中可以用等级误差代替仪器误差, 等级误差=量程(或读数)×等级%。
§1-3 成绩的评定
★平时成绩
★考试成绩
★总成绩
第二章 测量与误差
§2-1 测 量
1.测量的四要素:测量对象、测量方法、测量单 位、测量精度 2 .测量的分类
◆按获得结果的方法分类: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按测量条件分类: ◆按测量次数分类: 等精度测量、非等精度测量 单次测量、多次测量
§2-2 误 差
第四章
课桌操教学大学物理教案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课桌操活动,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1. 课桌操的创编与实施。
2. 物理知识与课桌操的结合。
教学难点:1. 如何将物理知识与课桌操有效结合。
2.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桌操音乐、PPT课件、课堂互动道具。
2. 学生准备: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思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桌操的起源和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物理知识与课桌操结合?二、课桌操创编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物理知识点进行创编。
2. 教师提供一些创编思路,如:利用物理现象、物理公式等。
3. 各组展示创编的课桌操,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课堂互动1. 教师选择一个创编较好的课桌操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课桌操,感受物理知识。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与课桌操相关的物理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创编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1. 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物理知识点。
2. 学生分组,进行课桌操展示。
二、拓展1. 教师提供新的物理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课桌操创编。
2. 学生展示创编的课桌操,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课堂互动1. 教师选择一个创编较好的课桌操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做课桌操,感受物理知识。
3.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与课桌操相关的物理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的创编过程。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创编课桌操的创意和实用性。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大学教案课后记
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实验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授课班级: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1级1班授课教师:[您的姓名]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次实验课的主要内容是“单摆周期实验”。
通过实验,学生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适用条件;2. 测量摆长、摆角和周期的方法;3. 实验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实验原理讲解:首先,我向学生介绍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及其适用条件,并结合实际操作演示了测量摆长、摆角和周期的方法。
2. 实验操作演示:接下来,我亲自进行了单摆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并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进行一次单摆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4. 数据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数据整理,计算单摆周期,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
5. 总结与讨论:在实验总结环节,我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效果评价1. 学生参与度:本次实验课,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实验操作,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2. 实验技能掌握:通过本次实验,学生掌握了单摆周期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
3. 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学生在数据处理与分析环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实验误差,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
4.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反思本次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 部分学生对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理论学习。
2. 实验过程中,个别学生操作不规范,导致实验结果误差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单位:物理学院
学年度:2012——2013
课程名称:数学物理方法
课程类型:B
使用教材名称:数学物理方法
作(译)者:梁昆淼
出版社/年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适用专业:物理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
应用物理学
授课教师:缪炎刚教授
考试方式(比重):平时作业20%,期末考试80%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物理学院本科生课程教案
注:一般的每两个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
每次三课时的可按三课时为一个教案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