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DWI
ADC 男性,49岁,发作 性左侧面部、上肢 麻木无力、言语困 难,每次约3‐4分钟
rAIb=1000 1.54 DWI ADC
rAIADC 0.98 女性,55岁,发作 性右侧肢体无力, 每次约1.5小时
rAIb=1000 1.26
rAIADC 0.98
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TIA患者和症状持续时间>1小时TIA患者 rAIb=1000和rAIADC之间都没有明显的差异
Albers GW, Caplan LR, Easton JD et al.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PROPOSAL FOR A NEW DEFINITION. N Engl J Med. 2002;21:1713–1716.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中国的情况
TIA 在中国的发病率还是比较高的,据统 计在男性中的发病情况是 54.2/10万人口; 在女性中为 16.8/10万人口。特别容易在老 年人中发病。
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 诊断中的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放射科 冯晓源
TIA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 经典定义为:大脑局灶性或 区域性缺血产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 在24h内完全消失
Special report from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and Stroke. Classification of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 III 1990;21;637-676 Stroke
弥散和灌注加权成像结合对于TIA定义的新挑战
DWI和PWI能进一步发现短暂性神经症状的患者 的脑缺血或灌注异常,MTT图像能发现TIA患者 中32%的在常规MRI或DWI图像上没有发现的病 灶,也优于平扫CT 本研究将TIA患者分为三组,并且每组均经过随 访后将弥散上病灶不能恢复的TIA患者排除出真 正的TIA患者之列,这对于经典的TIA诊断也是一 种挑战,对于TI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价都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DWI/PWI在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界定超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中的应用。

方法25例发病时间在6h以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MRI检查,包括DWI和PWI,测量分析梗死中心区、缺血半暗带(IP)及对侧镜像区扩张变化和血流灌注,计算ADC值。

结果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PWI上显示的脑灌注延长区域与DWI上显示的高信号急性脑梗死区域不匹配,PWI显示的病灶范围大于DWI显示;DWI定量分析显示,与梗死中心区比较,IP、梗死中心对侧镜像区ADC值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P <0.01);IP区rADC值高于梗死中心区,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WI显示大面积梗死患者脑组织血流灌注明显减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未见明显的灌注减低区。

结论DWI与PWI的联合检查可准确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并预测IP。

标签:脑梗死;缺血性半暗带(IP);DWI;PWI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1],其在发病后6h之内,被定义为脑梗死超急性期。

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是及早治疗降低死亡率和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目前,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联合技术,以PWI-DWI不匹配区代表的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评估超早期脑梗死,成为脑梗死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2]。

本研究对纳入的2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DWI和PWI检查,通过联合分析量化评定IP,为治疗脑梗死提供诊断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2010年6月~2011年12月我院超早期脑梗死患者25例,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4~78岁,平均54.5岁。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精品课件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精品课件
最新 PPT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 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 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它通常以秒为单位或以 rCBV 与 rCBF 之 比的形式给出,即MTT=rCBV/rCBF。
最新 PPT
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信号-时间曲线转换成相 对的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而获得,故其为局部 组织灌注的相对值,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相对 CBV(relative CBV,rCBV)、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最新 PPT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核心区、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IP)、血流减少区构成。 梗死核心区:不可逆损伤组织。 IP:神经元电生理活动停止,侧支供血仅
能维持细胞膜稳定,长期低灌注终将导致 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IP的血 供。
最新 PPT
动脉分支闭塞或者亚临床小梗死灶。 5、PWI异常,而DWI正常:仅表现灌注异常,为一过性脑缺血,血管再通治疗预后好。 6、PWI和DWI均正常,见于TIA。 7、PWI或DWI异常>100ml,为恶性脑缺血,预后差,若溶栓则100%发生再灌注出血。
T1加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
动脉自旋标记增强磁共振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PWI在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_黄碧娟

PWI在缺血性脑疾病中的应用_黄碧娟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PWI原理
• 依照是否注射外源性造影剂分为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 像和外源性示踪剂灌注成像两种。 2、内源性:指动脉自旋标记技术(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利用动脉血中的水质子作为内源性示 踪剂,然后观察它弥散进入组织的效应。根据标记方式的 不同分为连续动脉自旋标记(CASL)和脉冲动脉自旋标记 (PASL)。
• 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脑缺血半暗带区的血供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 灌注成像技术能发现早期脑缺血区及其血液动力 学改变,能在脑缺血后30min即清楚显示缺血区
• 急性脑缺血期病灶中心血流灌注严重减少,rCBV 的减少是最直观的指标,它反映单位质量内血容 量减少
• 当脑局部灌注压下降时,脑组织可以通过一定的 自我调节机制使局部血管床扩张以增加血容量来 代偿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Case 1:男,64岁,突发头痛、头晕伴左侧肢体无力1天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CBV
CBF
TTP
MTT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主要参数
• 局部平均通过时间(rMTT):开始注射对比剂到 时间-密度曲线下降至最高强化值一半时的时间, 主要反映的是对比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s)
• 峰值时间(TTP):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剂浓 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P值越大,意味着最大对比 剂团峰值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晚。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医学影像中心
基本原理
• 对比剂入血后首先存在血浆中,且有足够长的半衰期 • 通过静脉快速团注顺磁性对比剂进入毛细血管床内,形成
一定的磁敏感性差别,在首过灌注时不仅使组织质子所经 历的磁场均匀性降低,并且加速质子失相位过程,从而使 组织的T2或T2﹡时间缩短,造成组织信号下降(磁化率效 应) • 首过期间,对比剂主要存在于血管内,血管内、外浓度梯 度最大,信号的变化受弥散因素影响小,故能反映组织的 灌注情况

磁共振S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磁共振S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磁共振S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作者:冯锦荣来源:《影像技术》2021年第04期摘要:目的:研究磁共振SWI和PWI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自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124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將124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62例。

A组进行磁共振SWI扫描,B组进行磁共振PWI扫描。

对比两组对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结果。

结果:A组检出率小于B组检出率,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病灶检出率低于B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SWI;PWI;缺血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量化评定;应用中图分类号:R445.2 文献标识码:B DOI:10?郾3969/j.issn.1001-0270.2021.04.10Application of SWI and PWI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schemic Penumbra in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FENG Jin-ro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Xinyi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525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of SWI and PWI in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ischemic penumbra in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124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from June 2019 to August 2020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62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underwent SWI and group B underwent PWI.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results of ischemic penumbra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SWI and PWI in the detection rate of ischemic penumbr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indicating that SWI can be used to screen ischemic penumbr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has less damage to human body compared with PWI, which has the value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SWI; PWI;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Ischemic penumbra;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pplication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而且整体呈现上升态势,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1]。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

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上的应用以及联合应用对临床治疗方式选择的指导意义作者:杜国际长春骨伤医院影像科;作者述:本人从事影像工作三年,以下内容为我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思考,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同行批评指正,也欢迎各位同道一起探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三高”成为了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原因,长期的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了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干预,后果往往是非常严重的;下面将通过介绍DWI、PWI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的应用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在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上的指导意义。

一、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即我们日常所提到的脑梗死,脑梗死是由于脑供血障碍所致缺血性脑坏死,常见于高血压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所引起的血栓形成,近几年来脑梗塞的症状一直在蔓延,血栓形成者先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脑梗塞的症状,如头晕、眩晕、一侧肢体无力等,起病缓慢,较少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颅内高压等的脑梗塞的症状。

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概念及在缺血性脑卒中上应用的必要性概念:扩散加权成像(DWI)与传统的MRI技术不同,它反映的是组织中水分子的扩散情况,所以主要依赖于水分子的运动而非组织的质子密度、T1值或T2值,MRI能控制活体组织中水分子的磁化状态,却不影响其扩散过程,因此MRI是目前检测活体组织中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最理想方法。

必要性:在头部的影像学检查,我们最常用的就是CT平扫和MRI 平扫,众所周知CT诊断是基于密度改变,但对于超急性期(<6h)的脑梗死,相应的脑组织往往没有明显的密度改变,对于24h以内的脑梗死CT平扫可无阳性发现,或者仅显示模糊的较低密度区,磁共振成像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在T1WI、T2WI以及FLAIR上往往也没有明显的信号改变。

在临床上脑梗死最佳治疗时间为3-4.5h,而在这个时间段内CT平扫及MRI平扫往往很难发现阳性改变。

(优质医学)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优质医学)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26
T2WI
+C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7
弥漫型低级星形细胞瘤
28
放射性脑病与肿瘤复发
• 放射性脑病,发病率:5-20% • 形态学相似,均可明显强化、伴周围水肿和占位效应
二者常同时存在
Sugahara的研究表明,rCBV大于2.6通常提示肿瘤复发 rCBV小于0.6通常提示放射性坏死 当介于0.6—2.6之间时,有必要进一步检查
16
正常头颅灌注曲线
17
富血供肿瘤灌注曲线
rCBV升高,rCBF升高
18
脑肿瘤灌注与强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灌注≠强化
强化
肿瘤血管生成 BBB破坏 对比剂渗入到细胞外间隙 炎性病变、放射性脑病等均可强化
肿瘤灌注
肿瘤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19
肿瘤的鉴别诊断
• 淋巴瘤vs胶质母细胞瘤
20
• 单发脑转移瘤VS高级别胶质 瘤
21
• 单发脑转移瘤VS高级别胶质瘤
黄文才等.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0V21N9
22
脑肿瘤分级
• 功能区或脑干等重要部位的星形细胞瘤,活检有较大风险 • 星形细胞瘤恶性度和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 星形细胞肿瘤
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rCBV小于 1.5 高级别星形细胞瘤 :rCBV大于 1.5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1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2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3
DSC-PWI的原理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业务推广部
注入对比剂后进行动态扫描
• 在图像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对动态CT或MR
图像进行分析并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的有关参数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业务推广部
1
灌注(Perfusion)
• 人脑正常的神经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求以 一定的血流灌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流通过毛细 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 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于血流过程,是以流动效 应为基础的,存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毛细 血管中的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参考《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
业务推广部
27
DWI与PWI联合应用将可能对TIA进行科学 分类判断预后
• 所研究的41名TIA患者分为三类 • 一组 PWI(+),DWI(-) • 二组 PWI(+),DWI(+),随访(-) • 三组 PWI(+),DWI(+) • 一二组预后良好; • 三组实际是临床表现为TIA的小灶脑梗死
t
Cv(t)=
F∫Ca(τ)R(t–τ)dτ
0
MTT计算
CBV计算 Cv(t)=体素 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
∫流tC入v函(τ)数dτ
CBV MTT=
CBF
业务推广部
12
脑血容量(CBV)
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 ,CBV) 指单位时间内一定脑组织的血容量,根据时 间—信号曲线下方封闭的面积计算得出。 CBV=K∫△R2*(t)dt 。正常为40~60ml/ (100g·min)。一般来说,rCBV 仅包括微脉 管(直径小于0.3mm 的微血管)系统,如小动脉、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

MR脑灌注成像

MR脑灌注成像

CBF
CBV
MTT
TTP
CT灌注各参数图见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布区CBF下 降和CBV升高,MTT和TTP见时间明显延长。
“脑梗死前期” Ⅱ1期灌注成像
• CBF中等程度的下降,脑组织由于缺血出现局部星形细胞足板肿 胀,并开始压迫局部微血管
• 灌注成像见TTP、MTT延长、rCBF下降,rCBV基本正常或轻降
TIA后1月内发生梗死者占4-8%,5年内增至2429%。
急性脑缺血研究相关概念:
当脑血流灌注压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时,机体可以通过 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偿性扩张或收缩来维持脑 血流相对动态稳定。这种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平滑肌的代 偿性扩张或收缩又称为Bayliss效应
脑血管通过Bayliss效应维持脑血流正常稳定的能力称为 脑循环储备力( cerebral circulation reserve ,CCR)
1、脑缺血性病变
1. 灌注不足:MTT明显延长,CBV减少,CBF 明显减少。
2. 侧支循环信息:MTT延长,CBV增加或尚可。 3. 血流再灌注信息:MTT缩短或正常,CBV增
加,CBF正常或轻度增加。 4. 过度灌注信息:CBV与CBF均显著增加。
1、脑缺血性病变
约50%TIA患者在发病12h内的PWI上存在异常 灌注区,主要为:
※ 当rCBF下降,rCBV正常或升高,提示脑组织仍有自调功能,即使没有再灌 注,缺血的脑组织仍可恢复或存活。若都下降,说明存在IP。
※ 当rCBF、rCBV明显下降时,则示“脑梗死前期”缺血灶进入脑梗死阶段。
接下来讨论“缺血半暗带”
1、脑缺血性病变
二、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核心区、缺血半暗带 (ischemic penumbra,IP)、血流减少区构成。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
瘤恶性程度的提高,其微血管密度也在提高
从总体上看,肿瘤恶性程度越高rCBV值越大,
即多形胶母>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低级别胶质瘤
女,49岁,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女,45岁,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
脑 膜 瘤
脑膜瘤是最常见颅内脑外肿瘤,其生长须依赖 大量新生血管,是人体富含血管的肿瘤之一 rCBV和rCBF显著增加,由于脑膜瘤缺乏血脑屏 障,对比剂漏出血管外间隙快,故MTT显著延长
PWI在颅脑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泉州市第一医院 影像科
第一部分
PWI技术简介
灌注:指血液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
养物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维持组织器官的活性和
功能
灌注成像:是建立在流动效应基础上成像方法 ,观察分子的微观运动,测量局部组织血液灌注 ,了解其血液动力学及功能变化 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女,65岁,肺癌继发左额叶转移瘤
脑脓肿
脓肿壁镜下分为三层,中层是肉芽组织,血供丰富,
血脑屏障破坏明显,rCBV稍增高;中央区主要为脓
液,没有血管,rCBV明显减低
脑脓肿在脓肿壁形成或即将形成时,炎症因子被局 限于炎症部位,灶周时是受压变形的增生胶质细胞 与纤维,新生血管少,水肿区的rCBV无明显改变或稍 有减低
冲刷
注射对比剂前先进行PWI扫描2个时相
PWI参数图主要参数
局部脑血容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rCBV):指单位时间内一定量脑组织的
血容量(仅包括微脉管系统),rCBV反映其血 液供应程度 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9/ GE /
CBV的计算方法
t
CBV kH
0 Ct (t)dt
t
AIF (t)dt消除造影剂的剂 量对结果的影响
Artery
Ca(t)
10 / GE /
CBF计算方法
Ct (t) CBF R(t) AIF(t)
t
CBF 0 AIF( ) R(t ) d
PWI原理及临床应用
1/ GE /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2/ GE /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3/ GE /
DSC-PWI的原理
13 / GE /
灌注加权成像
• DSC-PWI的原理及扫描方法 • CBV,CBF和MTT的计算方法 • DSC-PWI临床应用
14 / GE /
肿瘤血管生成
肿瘤细胞生长
缺氧
释放VEGF
肿瘤血管生成
对肿瘤生长和抗肿瘤血 管生成治疗有重要意义
15 / GE /
病理
肿瘤血管生成
释放VEGF
高通透性
R(t): 理想团注后,t时刻组织中尚存的示踪剂 比例用剩余函数描述(residue function)
11 / GE /
MTT的计算方法
中心容积定理
MTT CBV CBF
12 / GE /
灌神注经的系测统量— 功能性图像
常见参数
❖rCBV: 脑血容量 ❖rCBF: 脑血流量 ❖rMTT: 平均通过时间
4/ GE /
Gd-DTPA的特性

DWI和P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DWI和P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临床应用

一、脑梗死
DWI
CBV
MTT
二、PWI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病理证实 为非霍奇 金淋巴瘤 (弥漫 性,大B淋 巴细胞性)
CBV图
MTT图
脑膜瘤呈高灌注 CBV图
T1WI-C+
T2WI
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图
T2FLAIR
CBV图-高灌注
CBV图-低灌注
MTT图
CBV图
T1WI
信号强 度-时间 曲线图
DWI和PWI在中枢神经系统中 的临床应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邢 振
n
n
n
DWI(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主要依赖于水分 子的运动而非组织的自旋质子密度、T1值或T2值,为 组织成像对比提供一种崭新的技术。 扩散敏感因子(b value),MRI中水分子的扩散敏感 性随着b值的增加而增加,但图像的信噪比下降,目前 颅脑DWI常用的b值约为1000s/mm2。 2个b值 ADC图(去除T2效应)。
(左额叶) 弥漫性星 形细胞胶 质瘤 (WHOII 级)
胶质瘤术后复发T1WFra bibliotek+CCBV图
5个月后复查MR
T1WI+C
CBV图
MRS
n n n
PWI能准确鉴别诊断PCNSL。 PWI可用于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PWI可用于胶质瘤术后复发与放射性坏死诊断。
谢谢!
n n n
DWI可用于鉴别诊断髓母细胞瘤。 DWI可用于鉴别诊断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 DWI示PCNSL呈高信号。
n
n
PWI(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 PWI的血流动力 学参数反映肿瘤的微血管密度。 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平均通过 时间、信号强度-时间曲线。

三维梯度回波血管成像与PW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三维梯度回波血管成像与PW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研究
T2W I D SW A N nd D SC — .3 a PW I m ong t e pai nt .1 d f l . R .A hes te s ha olow up M 0
ZHAO in p n , I G e y n , L a — i g L N Xu — i g GAO e , U a - a , W i L1 Xio d n HUANG ’ Li
中图分 类号:R 4 .;R 4 . 7 33 4 52 文献标 识码 :A D :0 99.s. 83. 1 0 . 2 OI1. 6 /s 1 3 j n 0 4 0f 5 1 i 2 0
C r so d ne o Hu n , - i cr u n l i.6 . m or p ne c : a gL E mal jh a gi p 13c e t : @v o
赵 莲萍, 凌雪英 , 高伟, 三维梯度 回波 等. 血管成像 与P I 缺血性 脑卒 中的应 W 在 Ab ta t Ob e t e T v s g t terl in hpb t e efs nMR n e s c r jci : o i e t ae h a o s i e v n i et we np r i I dt u o a h 用 研究. 磁共振成像 , 0 0 () 3 l 2 1,l5: 7 一
肌 l u 上 水 l 卜昂 l 弗 3 kn nJM a nKe o a mg uI , O , O 茴 划 . l g s nma g , t V I N / l
三维梯度 回波血管成像 与P W 在缺血性脑 卒 中的应 用研 究 I
赵 莲 萍 ,凌 雪 英 , 高 伟 ,刘 晓 丹 ,黄 力
M e ia ma i g Ce t r t eFi t f l t d Ho p t l fJn n Un v ri , a g h u dcl I g n n e , h r i i e s i a i e st Gu n z o s Af a ao i y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dwi及pwi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dwi及pwi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

ʌ临床医学ɔ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RI-DWI及PWI对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王保茎ꎬ毛怡盛ꎬ秦全波(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ꎬ河南许昌461000)[摘㊀要]㊀目的: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指导溶栓治疗的应用价值ꎮ方法:对MRI检查结果依据PWI/DWI不匹配性将113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相同治疗基础上行静脉溶栓治疗ꎬ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IHSS评分ꎮ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ꎮ结论:MRI-DWI及PWI联合应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ꎮ[关键词]㊀磁共振ꎻ弥散加权成像ꎻ灌注加权成像ꎻ急性缺血性卒中DOI:10.16833/j.cnki.jbmc.2019.08.022㊀㊀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ischemicstrokeꎬCIS)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㊁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㊁进展性卒中(SIE)㊁完全性卒中4类[1]ꎮ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ꎬ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静脉给予重组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ꎬ能够显著降低致残率㊁死亡率ꎬ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2]ꎮ随着弥散加权成像(Diffu ̄sionweightedimagingꎬDWI)ꎬ灌注成像(Perfusionima ̄gingꎬPWI)等影像学扫描技术广泛应用ꎬ可根据PWI/DWI的不匹配性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的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及效果ꎬ从而剔除可能存在出血风险的患者ꎬ降低治疗风险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MRI-DWI及PWI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ꎬ现报告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3例ꎬ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ꎬ首次发病ꎬ发病时间ɤ6hꎬ卒中症状持续ȡ30min且治疗前无改善ꎻ排除MRI禁忌证或造影剂过敏㊁昏迷或病情严重㊁有卒中史㊁颅内出血或者怀疑颅内出血㊁动脉瘤㊁动静脉畸形㊁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ꎮ本研究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ꎬ患者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ꎮ㊀㊀符合静脉溶栓的MRI影像特征:MRI检查发现前向血流ꎬ有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ꎬPWI/DWI不匹配区域ȡ20%ꎮ符合静脉溶栓者58例作为观察组ꎬ其中男35例㊁女23例ꎬ年龄33~79岁㊁平均年龄59.8岁ꎻ不符合静脉溶栓者55例作为对照组ꎬ其中男31例㊁女24例ꎬ年龄31~78岁㊁平均年龄61.4岁ꎮ1.2㊀方法㊀对照组患者采用血小板抑制剂㊁自由基清除剂㊁降脂药物㊁神经保护药物等治疗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ꎬ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Boehringer公司)1mgꎬ先10%静脉注射10minꎬ余90%静滴ꎬ溶栓后复查头部CTꎬ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出血等现象ꎮ对上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㊁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trokeScaleꎬNIHSS)评分ꎮ1.3㊀统计学分析㊀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ꎬ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ꎬ比较采用t检验ꎬ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ꎬ比较采用卡方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㊀两组的年龄㊁性别㊁危险因素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1ꎮ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n(%)]组别N男性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吸烟史观察组5835(60.3%)59.8ʃ7.225(43.1%)22(37.9%)34(64.2%)对照组5531(56.4%)61.4ʃ6.923(41.8%)20(37.7%)30(56.6%)P-0.5390.3560.9210.4230.7682.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㊀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ꎬ见表2ꎮ表2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6h12h48h7d观察组5815.12ʃ5.219.32ʃ4.527.15ʃ3.765.54ʃ2.983.66ʃ2.65对照组5514.93ʃ5.3211.20ʃ5.219.28ʃ4.187.88ʃ3.055.05ʃ2.78P-0.8750.0420.0210.0030.0313㊀讨论㊀㊀中国卒中协会指出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位死因[3]ꎮ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ꎬ具有发病率高㊁死亡25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Augꎬ2019ꎬVol.35ꎬNo.8ʌ临床医学ɔ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高血压脑出血NSE、S-100水平的影响司建伟(开封市人民医院ꎬ河南开封475003)[摘㊀要]㊀目的:探讨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高血压脑出血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 ̄laseꎬNSE)㊁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ꎮ方法:选择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ꎬ将其中53例血肿清除率70%~9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ꎬ将53名血肿清除率ȡ90%的患者纳入观察组ꎻ分析不同血肿清除率患者在各阶段NSE㊁S-100水平的变化ꎮ结果:血肿清除术后3d㊁7d和14dꎬ观察组的NSE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ꎻ血肿清除术后7d和14d观察组的S-100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ꎮ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中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相比ꎬ能够更好地降低NSE㊁S-100水平ꎬ反映出手术效果更好ꎮ[关键词]㊀血肿清除率ꎻ高血压脑出血ꎻ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ꎻS-100蛋白DOI:10.16833/j.cnki.jbmc.2019.08.023㊀㊀目前ꎬ对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临床上提出了多种方法ꎬ其中ꎬ血肿清除是其中的关键ꎮ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是否有效清除颅内血肿ꎬ对于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ꎬNSE)和可溶性S-100蛋白水平的影响研究还较为欠缺[1]ꎮ为进一步探讨血肿清除率与高血压脑出血NSE㊁S-100水平的关系ꎬ本文分析了血肿清除率ȡ90%与70%~90%对NSE㊁S-100水平的影响ꎬ现报告如下ꎮ1㊀对象与方法1.1㊀对象㊀回顾性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ꎬ将其中53例血肿清除率70%~90%的患者纳入对照组ꎬ将53名血肿清除率ȡ90%的患者纳入到观察组ꎮ观察组中男30例㊁女23例ꎬ年龄(67.1ʃ8.51)岁ꎬ体重(接上页)率高㊁复发率高等特点ꎬ临床上常采用血管扩张㊁改善循环㊁防止血小板㊁凝聚溶解血栓等方法治疗[4]ꎬ主要是尽快尽早的进行溶栓ꎮ㊀㊀本研究结果可见ꎬ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而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6h㊁12h㊁48h和7d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ꎬ说明MRI-DWI及PWI检测与溶栓治疗的联合应用ꎬ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ꎮ可逆性缺血半暗带的存在是溶栓治疗的前提ꎮ使用MRI影像学技术可以显示出脑部血管的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ꎮ随着MRI技术的发展ꎬ特别是DWI及PWI的综合应用ꎬ可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症状出现早期发现脑梗死的核心区域ꎬ能够更加清楚的了解其临床特征及脑部血流的动力学特征ꎮ影像学指出根据PWI/DWI所显示影像的不匹配性有助于发现缺血半暗带以及能够挽救的脑组织[5]ꎮ因此ꎬMRI-DWI及PWI的综合应用对于确定半暗带是否存在㊁溶栓治疗时间窗的把握㊁溶栓治疗的指导作用具有重要意义ꎮ㊀㊀综上所述ꎬMRI-DWI及PWI联合应用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ꎬ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损伤程度ꎬ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ꎮ参考文献[1]㊀田婷ꎬ关智媛ꎬ石正洪ꎬ等.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㊁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ꎬ2016ꎬ22(2):172-177.[2]㊀张瑞锋ꎬ刘新生.多模式MRI指导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临床医药文献杂志ꎬ2018ꎬ5(22):91.[3]㊀周峰ꎬ刘宇恺ꎬ周俊山ꎬ等.多模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灌注加权成像不匹配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时间窗内的评估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ꎬ2015ꎬ48(10):850-854. [4]㊀楼敏ꎬ严余清ꎬ陈智才ꎬ等.灌注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不匹配与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后早期再灌注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科杂志ꎬ2012ꎬ45(7):471-477. [5]㊀梁慧.磁共振ASL及DWI成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中国CT和MRI杂志ꎬ2019ꎬ17(1):34-36.(收稿日期:2019 ̄02 ̄09)35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年8月第35卷第8期㊀JournalofBaotouMedicalCollegeꎬAugꎬ2019ꎬVol.35ꎬNo.8。

mri-dwi和pwi技术对缺血性卒中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mri-dwi和pwi技术对缺血性卒中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

124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月 第4卷第1期缺血性卒中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早期溶栓治疗是挽救患者神经功能,改善预后的关键[1]。

缺血半暗带的形成和是否存在出血灶是决定患者能否溶栓的主要依据,因此医学影像学在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对软组织具有高分辨率,且其流动空白效应能够准确区分软组织与血管,是临床诊断缺血性卒中公认的高敏感性影像学方法之一[2]。

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M R I的弥散加权成像(D W I)和灌注加权成像(P W I)不匹配(简称DWI-PWI不匹配)来判断缺血半暗带[3],但关于D W I和P W I各个参数对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临床报道并不多见。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85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比其病侧与健侧、治疗前与治疗后的D W I和P W I特征,同时分析两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5例脑梗死住院患者。

包括男47例,女38例;年龄45~73岁,平均(55.6±8.1)岁。

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急性缺血性脑卒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6h;(3)临床资料及MRI-DWI和PWI资料齐全;(4)经rtPA溶栓治疗。

排除标准:(1)心源性梗塞;(2)出院后随访时间<6个月;(3)神经、精神类疾病。

根据发病至入院的时间,将患者分为超急性组23例,急性组31例和亚急性组31例。

1.2 MRI诊断方法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扫描仪。

所有患者均在全脑平扫和增强扫描的基础上予以D W I和P W I。

D W I采用S E-E P I序列,扫描参数:T R 6000m s,T E 75m s,矩阵256×256,层厚6m m,层间隔1m m,F O V 240m m×240m m,扫描时间48s。

MRI-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

MRI-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

MRI-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郝璐,陈欢,王红*缺血性卒中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减少,继而导致神经元细胞功能发生损害,从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并呈年轻化趋势[1],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负担。

在脑组织缺血早期机体能够通过局部微血管的扩张或收缩进行自身代偿调节,以维持局部脑组织的血流量,保持脑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此期称为脑梗死前期[2],如此时脑组织缺血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局部微循环血流灌注将处于失代偿状态,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将会出现不可逆的缺血性损伤,最终导致脑梗死发生。

对症状性卒中患者及早发现缺血区域并根据其影像学特点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29例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为阴性症状性脑卒中患者行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观察其血流灌流情况,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就诊具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症状的患者80例。

其中男43例,女37例,平均年龄(56.2±7.6)岁。

其中29例DWI为阴性患者中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9例,一过性黑朦5例,言语不清7例,单侧肢体无力8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 2014 版》且NIHSS评分<5分[3];②出现脑卒中临床症状≤24 h前来就诊;③入院后未经溶栓及其他相关治疗。

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检查者;②既往有脑血管疾病患者;③脑部肿瘤、出血、外伤、炎症等;④严重的全身系统疾病。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影像学检查方法采用PHILIPS 3.0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使用16通道头颅专用线圈对患者进行检查。

对MRI常规扫描、DWI检查结果为阴性29例患者行MRI-PWI。

磁共振氧摄取分数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初探

磁共振氧摄取分数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初探

磁共振氧摄取分数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初探郭林英;张顺;石晶晶;张水霞;姚义好;朱文珍【摘要】Objective:To estimate the feasibility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oxygen extraction frac-tion imaging (MRI-OEF)in ischemic stroke.Methods:Thirtee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subjects underwent DWI,3D-ASL,OEF,and rout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1 WI、T2 WI、T2 FLAIR)scann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ischemic region and the contralateral normal area in OEF、vCBV、R2 * maps were observed.Results:Six of the thirteen patients showed high signal on OEF maps,four of the six demonstrated high signal on both vCBV and R2 * maps,one demonstrated low signal on vCBV maps and normal on R2 * maps,one looked normal in both vCBV and R2*maps.Another seven patients showed low signal on OEF maps,of which six showed low signal on both vCBV and R2 *maps,the other one demonstrated high signal on vCBV maps and normal on R2 *maps.Conclusion:MRI-OEF could be an additional method in evaluating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and assessing aerobic metabolism of cells in cerebral ischemic tis-sue,also it might have a great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ischemic stroke.%目的:初步探讨磁共振氧摄取分数(OEF)成像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模型
DWI异常
PWI异常
半暗带
• 1999-2008年随着MRI技术而出现:扩散与灌注成像不匹配模型。MR模式--PWI和DWI匹配。 •近年研究发现,传统不匹配模型(即PWI与DWI均异常为梗死核心,其不匹配区 为IP)并不能准确评价IP范围。原因是: •DWI异常既有不可逆损伤,还有部分可逆损伤—易高估梗死核心 •PWI异常区包括良性血流减少区—会导致高估IP。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脑缺血由中央的梗死核心区、 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 IP)、血流减少区构成。 梗死核心区:不可逆损伤组织。 IP:神经元电生理活动停止,侧支供血仅 能维持细胞膜稳定,长期低灌注终将导致 梗死,溶栓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IP的血 供。
理论上的IP概念
MRI:PWI与 DWI 的匹配关系与“缺血半暗带”
近期文献认为,PWI/DWI异常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PWI>DWI发生率49%-70%,提示大血管及分支阻塞,以往通常认为PWI/DWI不匹 配≥1.2适合溶栓治疗,近年有学者建议扩大为1.8-2.6效果更好。 2、PWI=DWI,此型患者无IP,不适合溶栓。 3、PWI < DWI提示缺血区血管部分或完全再通,不需进行溶栓。 4、DWI异常,而PWI正常:DWI示有小梗塞灶,而PWI无明显低灌注区,这是由单支小 动脉分支闭塞或者亚临床小梗死灶。 5、PWI异常,而DWI正常:仅表现灌注异常,为一过性脑缺血,血管再通治疗预后好。 6、PWI和DWI均正常,见于TIA。 7、PWI或DWI异常>100ml,为恶性脑缺血,预后差,若溶栓则100%发生再灌注出血。




T2*加权磁敏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 (dynamic susceptibility weighted contrast enhanced,DSC) T1加权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 动脉自旋标记增强磁共振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

前两种技术( DSC、DCE )系通过静脉团注对 比剂使局部毛细血管内磁敏感性增加致局部磁 场不均匀,质子自旋去相位,引起T2、 T2*或T1 值的明显缩短,获得一系列动态影像,通过定 量指标反映局部灌注情况。
因为需要注射外源性对比剂,DSC、DCE对于不 能配合的病人或难以静脉注射的患者有一定的 局限性。
A:DWI示急性左侧额叶半卵圆中心脑梗死,图中红色圆圈为在病灶边缘和对侧 相同位置放置的感兴趣区;B:CBF图;C:CBV图;D:MTT图;E:MRA图; F:PWI曲线图,图中黄色曲线为该层面内平均灌注曲线图,粉色曲线为左侧额叶 半卵圆中心病灶旁感兴趣区内的灌注曲线,白色曲线为对侧相同位置感兴趣区内 的灌注曲线
CBV图
-皮层>基底节> 白 质 -高信号代表CBV增加,低信号 CBV降低
MTT图
– 白质>基底节>皮层 – 高信号MTT延长,低信号 MTT较短或MTT消失
PWI在脑缺血性疾病,尤其是缺血半暗带的确定 上的应用价值已得到公认。 而在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认可

对TIA的诊断




脑血容量(CBV)
脑血流量(CBF)


平均通过时间(MTT)
达峰时间(TTP)
核医学的放射性示踪剂稀释原理和中心容
积定律(central volume principle)
MTT=CBV/CBF
DSC主要参数
CBF计算: t Cv(t)= F∫Ca(τ)R(t–τ)dτ 0 Cv(t)=体素对比剂浓度 F=CBF Ca(τ)=动脉流入函数 MTT计算 CBV MTT= CBF CBV计算 ∞ ∫ tCv(τ)dτ -∞ CBV= ∞ ∫ Ca(τ)dτ -∞
新mismatch模型
2003年,国外学者提出新的脑缺血演变模式,分4个区:中 心梗死区、扩散异常区、灌注异常区和最外层良性血供减少区。 基于新模型,卒中神经影像学半暗带模式已被更新为包括扩散与 灌注不匹配的区域,减去良性血流减少区域,加上最初扩散异常 的部分区域 。
北京协和医院李舜伟教授指出,脑梗死灶周围一般会形成一个“缺血 半暗带”,其中有大量处于休眠状态或半休眠状态的脑细胞,这些细 胞仅能维持自身形态完整,由于缺少能量供应,无法行使原正常功能。 一般认为,―半暗带”自缺血后1h会出现,通常可持续6-24h左右,有很 少一部分者在数天之后仍可检测到半暗带存在,医学上就提出了“时 间窗”的概念。 在该时间内经有效治疗,可使原栓塞的脑动脉重新通畅或建立新侧枝 循环,使原处于缺血状态的脑细胞恢复血流,并 逐渐恢复正常神经功能。 但尽管缺血半暗带诊断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如何更准确界定半暗带范 围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约50%TIA患者在发病12h内的PWI上存在 异常灌注区,主要为: TTP延长:主要原因是血流速度慢和侧支 循环供血。 MTT延长:提示脑灌注压降低,脑灌注储 备受损; 若①CBV、CBF明显减少,提示组织灌注 不足;②CBV增加或接近正常,提示侧支 循环形成。
参考《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冯晓源
(王佩佩等,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4)
对缺血半暗带的诊断 弥散与灌注错配的区域被考虑为缺血半暗带的MRI的 表现,并且为医生提供了有关梗死灶进展的预测信息。在 检测缺血半暗带时,PWI和DWI之间的区别可提供值得信赖 的信息。 当2个区域信号匹配时,则没有缺血半暗带。 当DWI高信号区域大于MRP高信号区域时,存在缺血 半暗带区域,可能从再灌注治疗中获益弥散/灌注的有效 性被许多研究所支持,也表明了有弥散与灌注错配区域的 患者更易发生脑梗死的进展,这些患者也更容易从静脉溶 栓或血管内治疗中获益。
CBV
女性,74岁,突发头晕,言语不利,小时回复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近1小时恢复

TIA后1月内发生梗死者占4-8%,有10-30%的TIA 患者在90天内发展为卒中(特别是指48小时内)。
DWI和PWI联合能进一步发现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的患者的脑缺血或灌注异常,MTT图像能发现TIA 患者中32%的在常规MRI或DWI图像上没有发现的 病灶,对于TI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的评价都起了 重要的作用。
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 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一定量脑组织血管结 构的血流量,CBF越小,意味着脑组织的 血流量越低。
达峰时间 (time to peak,TTP)指在 时间信号曲线上从对比剂开始出现到对比 剂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TTP值越大,意 味着最大对比剂团峰到达脑组织的时间越 晚。

从CBF变化过程看,脑血流的下降到急性脑梗死的发生 经历了3个时期: 由于脑灌注压下降引起的脑局部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 脑循环储备力失代偿性低灌注所造成的神经元功能改 变; 最后,由于CBF下降超过脑代谢储备力才发生不可逆转 的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即脑梗死。 前2个时期称为脑梗死前期, TIA 属此期。脑血管病 常有较长的潜伏期,而TIA以及临床出现的异常征象是一个 十分明显的预警信号。

所研究的41名TIA患者分为三类 一组 PWI(+),DWI(-) 二组 PWI(+),DWI(+),随访(-) 三组 PWI(+),DWI(+) 一二组预后良好;

三组实际是临床表现为TIA的小灶脑梗死
参考《DWI和PWI在短暂性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冯晓源
DWI
ADC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MTT

对缺血半暗带的诊断
对急性卒中的诊断
2002年定义( 美国 TIA 工作组):由于局灶性脑或视 网膜缺血造成的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的发作,临床症状典型 的持续小于1h,无任何脑梗死证据。然而,即使在症状持续 时间<1h 的 TIA 患者中,仍有33.6% DWI显示异常信号。 2009年定义( 美国卒中协会):“脑、脊髓或视网膜 局灶性缺血所致的、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 这一定义以有无梗死为鉴别诊断 TIA 与脑梗死的唯一依据, 而不考虑症状持续时间。

PWI操作
• 经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进行动态扫描 • 在图像工作站作图像后处理,对动态CT或MR图像进行分析并计算脑血流动力学的 有关参数图 • 根据色阶分别形成4种参数的彩图 • MR约90-100秒完成扫描
磁共振灌注参数图与对应的时间-信号曲线
DWI
CBF 脑血流量
CBV 脑血容量
MTT 平均通过时间

血流动力学参数由信号-时间曲线转换成相 对的对比剂浓度-时间曲线而获得,故其为局部 组织灌注的相对值,实际工作中多采用相对 CBV(relative CBV,rCBV)、相对CBF(relative CBF,rCBF); CBV、CBF容易受到MR扫描仪、团注对比剂 量和速率、成像序列和参数、受检者的血容量 和心排血量等因素影响,因此不同个体间的血 流动力学参数不能直接比较 。
人脑正常的神经生理和高级神经活动要 求以一定的血流灌注为基础,灌注是指血 流通过毛细血管网,将携带的氧和营养物 质输送给组织细胞的重要功能,一般等同 于血流过程,是以流动效应为基础的,存 在于正常组织和疾病状态,毛细血管中的 血液流动使灌注成像成为可能。


PWI是一种反映组织微血管分布和血流灌注情况 的MR功能成像技术。 1988年Villringer等首先报道了MR血流灌注成像在 脑部的应用。 具有时间分辨率(小于2s即可包括全脑)和空间 分辨率高,操作简单,无放射性,可以在短时间 内重复进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与CT灌注不同的是T2WI效应可导致信号强度的减 弱因而无法提供定量数据。
平均通过时间( mean transit time,MTT) 指血液流经血管结构时,包括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所经过的路径不同,其通过时间也不同, 因此用平均通过时间表示,主要反映的是对比 剂通过毛细血管的时间(血液由动脉流入至静 脉流出的时间)。该值大,说明微循环不畅。 它通常以秒为单位或以 rCBV 与 rCBF 之 比的形式给出,即MTT=rCBV/rCB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