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幼儿园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案例分析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尾巴”也精彩—从评价绘画作品看教师的幼儿行为解读

银河幼儿园3月案例评选
“尾巴”也精彩
——从评价绘画作品看教师的幼儿行为解读
众人皆知,美术作品的评价是美术教育活动一个不可缺少的“尾巴”。
有了这条“尾巴”,才是一次完整的美术教育活动。
但是如何体现幼儿美术作品评价的价值,对于幼儿行为我们又认识了多少?
一、案例背景
在主题《香喷喷的食品》开展初期,我们在美工区里投放了各种各样水果的轮廓图。
一大早,美工区里来了几位孩子,他们从箩筐里取出自己喜欢的食品轮廓图。
老师的要求是:找和水果一样的颜色给它穿衣服(涂色)。
其中,拿樱桃轮廓图的是妞妞、范昕琰。
妞妞拿到画纸后在桌中间的箩筐中取出了红色油画棒,而一一取出了蓝色油画棒。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曹凯雯说:“他拿错了。
”这时的老师故意装作没有听见,当曹凯雯说第二遍的时候,老师缓缓地说到:“是谁拿错了?”她马上就补充到:“一一拿错笔了”。
老师追问到:“樱桃是什么颜色?”她很快答到:“红色的”。
这时的妞妞也停下了手中的笔,帮一一拿了一支红色油画棒并送到了他手中。
一一看到红油画棒,看了又看,同时又看了一会自己的图画。
接着,把手中的油画棒换成红色开始了涂色。
大约5分钟后,他拿起图画给老师并说:“老师,我好了。
”而妞妞在2分钟以后也完成了樱桃画。
幼儿园美术作品欣赏与评价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美术作品欣赏与评价的案例分析1. 背景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幼儿时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表达情感的关键时期,而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探讨幼儿园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从实际案例出发,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
2. 实例分析在某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布置了一次主题为“家的样子”的作品创作活动。
孩子们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表达了对家的印象和情感。
其中,一幅作品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这幅作品以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了一个温馨的家庭场景,画面中有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孩,他们手牵手站在一起。
在画面中,有一棵大树和一只小鸟,整幅作品给人一种和谐、幸福的感觉。
3. 对作品的评价在对这幅作品进行评价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从技术层面来看,孩子使用了明快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表达了对家庭的美好向往。
从情感表达的角度来看,作品传递了对家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作品中的细节处理也显示了孩子对家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综合这些方面的评价,这幅作品在幼儿园的美术作品中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 总结和回顾通过以上的实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并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要从情感表达、主题表达以及细节处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估。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掘幼儿的艺术潜能,促进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幼儿园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应该注重对孩子情感表达和想象力的肯定和引导,而不是过分强调技术的完美。
通过对孩子作品的认真欣赏和细致评价,可以激发孩子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在美术创作中找到快乐和自信,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幼儿园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并对其进行了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
希望通过这样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关注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引导和促进幼儿的艺术创作。
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案例全面分析与评价

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案例全面分析与评价1. 引言在幼儿园教学中,美术创意教学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通过美术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综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全面分析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案例入手,评价其优劣,并提出个人观点和理解。
2. 案例分析2.1 案例一:剪纸创意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并利用剪纸的方式进行创作。
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可以锻炼手部动作和专注力,还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2 案例二:拼贴创意教师以拼贴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颜色、形状和材料进行组合,创作出自己的作品。
这种案例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
2.3 案例三:色彩创意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色彩的引导,让幼儿发挥想象力,将各种色彩进行组合,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这种案例有助于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和表现力,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美的追求和创作欲望。
3. 案例评价以上三个案例都具有一定的创意性和教育性,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创作。
案例中的美术作品展示方式也值得考量,是否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自信和创作欲望。
另外,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意教学。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我认为教师在设计案例时应更加注重与幼儿的互动与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世界观,以便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
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应该借助自然环境、美术馆等资源,拓展幼儿的艺术视野和审美意识。
家长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理解,共同呵护幼儿的美术创意成长。
5. 总结与展望通过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园美术创意教学在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希望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案例和方法,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彩的美术教育体验,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开拓美的天空。
幼儿园儿童绘画作品分析解读案例 (4)

解读童画——大班绘画作品《雨天》案例背景:不知不觉中,春天已来到我们身边。
最近,天气时常下雨,不过,没有因为雨天而挡住孩子们寻找“春天秘密”的兴趣。
随着大班主题《春天的秘密》的实施与开展,孩子们陆续地通过自己的方式在寻找着“春天的秘密”。
美术活动《雨天》是在主题《春天的秘密》背景下开展的一次绘画活动,旨在引导幼儿用绘画的的方式来表达春天到来之后“雨天”的景象,寻找着“春天的秘密”,感受和体验着“雨”景象中的快乐情景。
观察幼儿:张桢昊(男孩,5岁8个月)观察时间:2012年3月19日15:10-----15:45(35分钟)现场描述:15:10,孩子们陆续开始作画。
张桢昊领取铅画纸后,并没有立即下笔作画,停顿了片刻后,先拿出蓝色的笔在天空上画出了一些云朵、在地面上画了一条地平线,然后用黑色的水笔把云朵涂成了黑色;接着在近乎中央的位置画了一个小人撑着一把橙色的伞。
15:20,张桢昊开始从地平线的左端开始作画,先是用黑色的水笔画了一颗小草的形状。
接着从黑色的云朵下面开始用蓝色的笔圈出许多圆圈圈,圆圈圈一直连到那颗很小的小草尖端,接下来,又画了一颗小草,又重复刚才的动作,从黑色的云端处“落”下许多雨点,一直落到小草尖端。
张桢昊每画一颗小草,总会小心翼翼地用绿色的水彩笔把叶子涂成绿色。
因为水彩笔的笔尖很细,要想把一排的草都涂成绿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5:20-------15:35,这15分钟时间内,张桢昊就在安静地作画这一排慢慢长大的绿色小草、还有那从天空中落下来的许多大大小小的雨点。
15:30左右,已经有部分幼儿完成了作品,在座位上相互交流着自己或同伴的“雨天”的秘密和景象。
15:35分钟左右,地平线以上的部分算是已经画好了,这时,张桢昊抬起头,向周围张望,在陈铭的作品上停留了几秒钟之后,又开始看看自己的画,随之就开始在那条黑色的地平线下面画了几条蚯蚓,张桢昊在作画的过程中,很安静,在勾画小短线时,小心翼翼。
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案例分析

大班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案例分析作者:唐蓉蓉来源:《启迪与智慧·中旬刊》2021年第02期绘画活动具有开放性、过程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绘画活动更是具有自由表现性、稚拙性和夸张性的特点。
根据《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的教育评价应遵循发展性、全面性、情境性、主体性等原则。
抓住绘画活动的特点和教育评价原则,结合Y园大A班幼儿现状,笔者尝试通过案例,提出以下绘画教育活动评价的策略。
一、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主体作用评价是教师、幼儿、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过程。
不同的评价主体,评价的内容和重点是不同的。
其中,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时应注重发挥主体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树立自信,体验成功。
案例:大班绘画“京剧脸谱”(教师A在简单引导幼儿欣赏京剧脸谱,单纯语言讲解脸谱的特征和绘画要求之后,幼儿进行作画,有部分幼儿尚未掌握脸谱的对称特点)教师:××你画的脸谱跟老师讲的像吗?你仔细看看挂图,你的脸谱一点儿也没有对称。
幼儿××:(一脸的茫然)什么是对称?……“京剧脸谱”是一个随意表现自己心中脸谱形象的绘画活动,活动虽随意但要掌握脸谱的对称。
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抓住对称这一重点,但是评价只是一味地说像不像,有没有对称。
其实教师可以说:“我把你画的脸谱竖着从中间对折,再把老师的挂图竖着对折,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样简单的疑问引导,既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又可以引导幼儿掌握对称,体验成功。
二、重视非言语评价李润洲把非言语评价定义为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及语调等非言语方式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
非言语评价大都以面部表情和语调呈现。
非言语评价行为也是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而发生的,其具有随机性。
案例:在一次绘画活动“天安门前照个相”中,教师在讲解了天安门的特征之后,要求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天安门。
幼儿A是一个平时话很少、很安静,甚至有些怯懦的孩子。
幼儿园户外美术创作活动实例分析与评价

幼儿园户外美术创作活动实例分析与评价作为孩子成长中重要的一部分,美术创作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户外美术创作活动则是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美术创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通过对一些户外美术创作活动的实例进行分析与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特点。
1. 冰块彩绘活动在户外环境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冰块,然后让孩子们用彩色涂料在冰块上进行涂鸦和绘画。
当冰块融化时,孩子们会看到色彩在冰块表面流动和融合,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种活动既可以锻炼孩子们的手部协调能力,又能激发他们对色彩和材料的新认识,是一种非常适合户外环境的美术创作活动。
2. 大自然拼贴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收集树叶、花瓣、枯枝等大自然材料,然后利用这些材料进行艺术拼贴创作。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多样性,还可以激发他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和审美能力。
通过拼贴创作,孩子们可以将大自然的美丽融入到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水彩溅画在户外环境中,孩子们可以利用水彩颜料和画笔,在白色画纸上进行溅画创作。
他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力度和速度挥动画笔,观察水彩颜料在画纸上的变化和流动,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艺术技巧,还可以培养他们对色彩和形式的敏感性,增强他们对艺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园户外美术创作活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冰块彩绘、大自然拼贴和水彩溅画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艺术创作,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组织这些活动时,可以考虑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美术创作体验,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幼儿园户外美术创作活动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自然环境中接触艺术,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案例分析与实践

文章标题: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案例分析与实践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教育一直被视为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
而在大班阶段,孩子的认知和表现能力不断提升,因此美术教育在大班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实际的案例,来探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的实践方法及其效果。
1. 案例背景幼儿园XX园是一所知名的民办幼儿园,其大班班级共有30名幼儿,芳龄在5-6岁之间。
在美术教育方面,学校注重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美术活动来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该园注重将美术教育融入到生活中,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
2. 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方面,老师们采取了“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
他们从最基础的画画和涂鸦开始,引导孩子们在画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引导他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加以绘制。
老师们也通过播放一些有关绘画的视频,引导孩子们了解更多的画家和绘画形式。
3. 课外实践除了课堂教学外,学校还组织了一些课外美术活动。
定期组织美术作品展,邀请家长前来观摩。
同时也会组织一些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4. 效果分析通过长期观察和跟踪调查,学校发现在幼儿园大班阶段,通过这样的美术教育实践,孩子们的绘画能力和审美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们更喜欢动手实践,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他们对自然和生活中的美有了更深的感悟,这也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作者观点美术教育确实对幼儿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大班阶段,通过“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建立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大班阶段的美术教育实践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育的实践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孩子们能够在绘画中表达自己,培养自己的审美和创造能力。
这对幼儿的综合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应该关注的重要内容。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及思考一、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在一所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中,老师设计了一堂以“大自然中的颜色”为主题的美术课。
课上,老师给予孩子们一幅展示大自然中不同颜色的图片,并引导他们观察、讨论和思考。
随后,老师邀请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校园中观察收集自然中的颜色,并以各种材料模仿画出。
学生们结合收集的颜色和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大自然中的颜色作品”。
2. 教学方法分析在这堂美术课中,老师采用了“情境教学” 的教学方法。
通过营造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感知、体验、认识和学习,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索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法也融合了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户外体验、自主创作等,使得学生在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收获。
二、案例思考1. 教学目标这堂美术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引发他们对自然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而且,通过自然颜色的观察、收集和模仿,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其美术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
让学生从美术课中获得快乐,建立积极的美术情感和自信心。
2. 教学内容在这堂美术课中,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基础知识、大自然中的颜色观察和收集、自然颜色的模仿表现等。
这些内容贴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情境,易于学生理解与接受。
并且,这些内容也为学生今后更高层次的美术学习奠定了基础。
3. 教学方法这堂美术课采用了“情境教学” 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的认知和学习特点。
从实践中感知、认识与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和创作来理解和表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教学方法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他们在学习中经验和体会。
4. 教学效果通过这堂美术课的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积极、表现主动、思考深入,并且获得了对大自然中颜色的新认识。
他们在户外观察中收集到的颜色,回到教室后进行创作时,作品表现出丰富多彩、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且,学生们在美术活动中表现出喜悦、满足和骄傲的情感,建立了良好的美术学习体验和情感。
幼儿园手工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案例解析

幼儿园手工美术作品欣赏教育案例解析导言在幼儿园教育中,手工美术作品的欣赏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通过欣赏,孩子们可以培养审美情感、激发创造力,并且对世界有更深的认识。
本文将通过几个实际案例来解析幼儿园手工美术作品欣赏教育,并共享我对这一教育方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案例一:布艺画作品欣赏1. 孩子们的作品在一所幼儿园,老师们带领孩子们用彩色的布料拼贴制作了一幅大型的布艺画。
作品中有树木、小动物和房屋等元素,色彩鲜艳,构图生动。
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用心悉心地粘贴、布局,最终完成了这幅精美的作品。
2. 教师的引导老师在作品制作完成后,将作品挂在教室墙壁上供孩子们欣赏。
在欣赏的过程中,老师会用简单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作品的特点和孩子们的创意点,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学会欣赏。
3. 效果分析通过这样的欣赏教育,孩子们学会了发现美、欣赏美,对布艺画作品更加有感情,也增强了他们的艺术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案例二:玩具模型作品欣赏1. 孩子们的作品在另一所幼儿园,孩子们利用纸板、颜料等材料制作了各种玩具模型,如小汽车、飞机和动物等。
每个孩子都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了不同的模型作品。
2. 教师的引导老师在欣赏环节中指导孩子们,鼓励他们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共享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理念。
老师也会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和进行思考。
3. 效果分析通过玩具模型作品的欣赏教育,孩子们不仅培养了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尊重他人的作品和展示自己的成就,促进了他们良好的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精神。
案例三:绘画作品欣赏1. 孩子们的作品在一所幼儿园的美术课上,孩子们自由发挥,用纸和颜料绘制了各种各样的图画,有家庭、动物和自然风景等。
每幅作品都展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2. 教师的引导老师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每幅画作,从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评论和展示。
也鼓励孩子们畅谈他们绘画作品的创作灵感和心得体会。
幼儿园艺术作品评析案例研究及展示

幼儿园艺术作品评析案例研究及展示1.概述幼儿园艺术作品评析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活动,通过对幼儿绘画、手工等作品的评价和分析,可以促进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对幼儿园艺术作品的评析进行深入探讨,并展示优秀的作品。
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希望能够为幼儿园艺术教育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2.案例一:《彩虹与太阳》在一所幼儿园的艺术展上,一幅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
这幅作品名为《彩虹与太阳》,作者是一位五岁的女孩。
作品的整体色调非常明快,彩虹的颜色鲜艳夺目,太阳则是橙黄色的圆圈,给人一种温暖和舒适的感觉。
通过分析这幅作品,我发现作者在构图和配色上非常克制,没有过多的装饰,简洁而有力。
这体现了幼儿的纯真和直率,在表现主题时不受外界影响,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格。
3.案例二:《春天的花园》另一幅作品名为《春天的花园》,作者是一位四岁男孩。
这幅作品中,花园里开满了五彩缤纷的花朵,有红色、黄色、蓝色等各种颜色,整体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男孩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色彩,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尽管画面略显混乱,但这正是幼儿特有的表现方式,他们在作品中展现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4.评析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幼儿在艺术作品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他们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达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体现了纯真和天真的美。
在评析幼儿园艺术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发现和赞赏幼儿的独特性,不要过分苛求技巧和规范,而是要尊重和关爱他们的艺术表达。
5.展示与观点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与展示,我深刻地感受到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在评析幼儿园艺术作品时,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发现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而不是过分强调技术和规范。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快乐与成长。
6.结语在幼儿园艺术作品的评析中,我们既要关注作品的外在美感,也要重视内在的情感表达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教案实践案例及评价

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教案实践案例及评价引言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绘画教育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绘画,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促进心智和情感的发展。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如何设计一份高质量的绘画教育教案,并在实践中促进幼儿全面的成长,是每个幼儿教师都面临的挑战之一。
本文将以幼儿园大班绘画教育教案为主题,探讨一份实践案例,并对其进行评价和总结。
案例描述1. 教学目标在进行绘画教学时,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使幼儿能够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目标既包括幼儿在审美方面的素养提升,也包括幼儿在技法和表现方面的突破。
教师可以通过绘画教育,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形状和色彩表现具体事物,培养幼儿的艺术情感和表现力。
2. 教学内容在绘画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发展水平,选取适合的内容进行教学。
可以根据季节、节日等主题进行绘画活动,也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表现兴趣。
教师可以设计一次观察花朵并进行绘画的活动,让幼儿在绘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3. 教学方法在大班绘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可以采用讲解、示范、辅导等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和工具,发挥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绘画比赛、展览等形式,让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成长和体验。
评价和总结1. 教育的全面性本教案设计贯穿了幼儿审美、情感、智力等各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芳龄特点,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更加贴近幼儿的实际需求,提高了教育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使幼儿能够在绘画活动中得到积极的参与和体验。
通过示范、讲解等多种形式,教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表达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教案分享与反思

题目: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教案共享与反思一、引言幼儿园美术教育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特别是对幼儿的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更是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展示和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不仅是对幼儿成长发展的一种记录,更是对其潜能的激发和扬长避短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共享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的教案,并进行反思,以期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教案共享1. 教育目标:-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幼儿的美术审美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表达和创造能力。
2. 教学内容:- 导入:通过观赏名家作品、自然景物或者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 提出主题:给幼儿提出具体的主题,如“春天的故事”、“我的家”等,来引导幼儿进行创作。
- 创作实践:提供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让幼儿进行自由创作,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 展示评价:组织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邀请家长和其他幼儿园的师生进行评价和交流。
3. 教学方法:- 示范引导: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实际创作,来示范给幼儿看,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 自由发挥:鼓励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限制他们的表现形式和风格。
- 鼓励交流:在展示评价环节,老师要鼓励幼儿之间互相交流,共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体会。
4. 教学评价:在展示评价环节,不仅要注重对作品的肯定和鼓励,更要注意对他们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评价和指导。
可以从构图、色彩运用、表现力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要鼓励幼儿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对自己作品的思考和理解。
三、反思与个人观点在幼儿园美术作品展示与评价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不应该将所有的幼儿美术作品都固定在一个模式下来评价,而是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自由的环境中进行创作。
老师在展示评价环节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对幼儿的作品进行细致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发现和培养自己的潜能。
另外,我认为在美术作品的展示中,家长和其他幼儿园的师生的参与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估研究案例分析

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估研究案例分析1. 背景幼儿园美术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教学的重要性逐渐被认可,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美术教学评估。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估进行深入探讨。
2.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发生在某幼儿园的美术教学领域。
该幼儿园一直非常重视美术教学,并注重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创造能力。
针对美术教学的评估,幼儿园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方法。
他们进行了定期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美术教学水平和评估能力。
他们注重观察和记录幼儿的美术作品,并结合幼儿的芳龄和发展阶段进行评估。
他们还邀请了美术专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并不断进行调整和改进。
3. 评估方法针对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评估,该幼儿园采取了多种方法。
他们注重对教师的评估,包括教学实施的情况、教学效果和教学方法的创新。
他们重视对幼儿的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作品的收集,全面了解幼儿的美术表现和发展情况。
他们还结合家长的反馈和意见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4. 评估结果通过上述的评估方法,该幼儿园对美术教学的评估取得了一定成效。
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提高,教学成果也得到了认可。
幼儿的美术表现和发展情况得到了全面的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幼儿的美术学习。
家长的参与和反馈促进了美术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5. 个人观点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表现,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评估结果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幼儿的艺术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6. 总结通过对幼儿园美术教学评估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评估对于教学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才能更好地了解教学情况和学生表现,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评估也是教师职业发展和幼儿艺术发展的有力支持。
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幼儿园重视美术教学评估,并不断完善评估体系,为孩子们的艺术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案例分析一、前言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美术教学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课程环节。
通过美术教学,幼儿可以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的案例来进行分析,探讨该活动的设计、实施以及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二、活动设计与实施1. 活动主题:动物的世界- 通过选择具体的主题,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活动内容,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动物的兴趣。
2. 活动形式:绘画与手工制作结合-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结合,可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方式。
3.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观察动物形态和特征,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其观察力和创造力。
4. 实施步骤:- 第一步:观察与讨论- 带领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动物,讨论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 第二步:绘画- 引导幼儿用彩色笔绘制自己喜爱的动物形象。
- 第三步:手工制作- 利用纸张、颜色纸和其他材料,进行动物手工制作。
5. 教师指导与辅助- 教师在活动中起着引导和辅助的作用,帮助幼儿理解主题,提供所需材料和指导制作过程。
三、活动效果与影响1. 情感态度的培养-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幼儿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情感,增强了对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活动中,幼儿需要动手操作,绘画和手工制作促进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3. 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真实的动物形象和特征,幼儿的观察力得到了锻炼,同时在绘画和手工制作中,也锻炼了幼儿的创造力。
四、总结与展望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中,选择合适的主题、形式和实施步骤,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与实施,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个人观点:我认为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活动应该注重启发幼儿的兴趣和潜能,不仅要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还要注重对幼儿的情感态度、动手能力和观察创造力的培养。
幼儿园美术活动案例分析及创意作品展示

幼儿园美术活动案例分析及创意作品展示在幼儿园教育中,美术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参与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培养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和认知发展。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分析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案例,并展示部分创意作品,以期能更全面地了解和理解这一主题。
1. 美术活动的重要性美术活动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美术课上,老师不仅是要引导学生掌握绘画、剪贴、涂鸦等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美术活动,幼儿可以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2. 美术活动的案例分析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幼儿园美术活动案例。
在某幼儿园的一堂美术课上,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画笔、颜料和纸张,然后给予他们一个简单的主题:“我的家”。
在这个主题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家庭场景。
有的孩子画的是温馨的家庭聚餐,有的孩子画的是欢乐的家庭聚会,有的孩子画的是美丽的家园风景,每幅画都展现出孩子们对家庭的独特理解和想象。
另一个案例是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老师给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然后告诉他们一个简单的制作主题:“动物”。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利用纸张进行剪贴、粘贴,制作出自己的小动物作品。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耐心和创造力。
3. 创意作品展示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们创作出了许多令人惊叹的作品,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些代表性的创意作品。
第一幅作品是小明制作的“彩虹世界”,他用五颜六色的纸张剪出了一个美丽的彩虹,让人感受到了孩子们纯真的想象力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第二幅作品是小芳绘制的“梦幻家园”,她用丰富多彩的颜料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家庭场景,展现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温暖和快乐。
4. 我的观点和理解通过这次对幼儿园美术活动的案例分析和创意作品展示,我深刻地认识到美术活动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案例分析

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案例分析标题:探索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案例分析导言:在现代社会中,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
然而,对于评估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的方法和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案例,深入探讨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的相关问题。
1. 背景介绍1.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1.2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目标和任务2. 案例分析2.1 幼儿园A的美术教育特点和方法2.2 幼儿园B的美术教育特点和方法2.3 幼儿园C的美术教育特点和方法3. 深度评估3.1 基于深度和广度的评估标准3.2 评估指标的制定与权重设置3.3 对案例中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的评估结果4. 评估结果解读与总结4.1 幼儿园A的优势与改进方向4.2 幼儿园B的优势与改进方向4.3 幼儿园C的优势与改进方向4.4 对整体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的总结5. 个人观点与建议5.1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键问题5.2 基于案例分析的启示与借鉴5.3 对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的思考结语:通过对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案例的详细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我们也能够从中获得启示和借鉴,为提升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个人观点与理解:美术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评估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要关注幼儿园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互动,促进全面发展。
评估过程中的参与者应更加注重细节和对幼儿的个体差异的关注,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这篇文章将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美术教育质量评估的过程和方法,并提供对相关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通过深入探讨不同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案例,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改进方向,我们有望为幼儿园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注意:文章最终字数超过了3000字,但整体质量和内容完整。
1. 前言幼儿园美术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对其质量进行评估是必要的。
新寨幼儿园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案例分析

新寨幼儿园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案例分析霍玉芸一、案例背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倾向。
”因此,老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新思想。
自从进入大班以来,我班小朋友的绘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线条的多样化,色彩的丰富性,画面的丰满性等等表现形式,幼儿都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很丰富的内容。
每次上美术课,我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和眼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但是在评价幼儿好的作品过程中,我的评价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二、案例描述和分析(一)画飞机事件星期三下午是一节美术活动,这节美术活动的内容是要求幼儿来画飞机,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示范画飞机的基本要领,幼儿们听的很投入,在我范画好飞机之后,我要求幼儿也画一架飞机。
幼儿们很快地拿出彩笔和铅笔开始绘画,我班很多小朋友都按老师的要求画了一架飞机,我很为自己这次活动的成功感到高兴,因为幼儿都按老师的要求画了一架很“标准”的飞机。
(分析:绘画是一种创作活动,所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鼓励孩子创新,而不是自我重复和模仿他人。
在教学中,直接教图形简笔画让孩子模仿,不利于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
)正当我洋洋得意地巡回看幼儿的作品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班的王浩轩小朋友在纸上画了许许多多的小飞机,画面上的小飞机排成了“人”字行……我看到了王浩轩的作品,有点不满意,觉得他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绘画,不像其他幼儿那样在纸上画一架飞机,而是在纸上画了那么多的小飞机。
这时我的脑子都没“转弯”,第一个在我脑子里的一句话直接冒了出来:“你看你,在画什么呀?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你干嘛画那么多的飞机?”当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表扬了班级里每位画一架飞机的小朋友,唯独没有表扬他。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中,美术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个环节。
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的案例。
一、案例背景这所幼儿园的大班有30名孩子,年龄在5-6岁之间。
美术教师是一位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师,她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注重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是“春天的色彩”。
二、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在课堂上向孩子们展示了春天的图片,让他们观察春天的特点,引导孩子们发现春天的色彩。
孩子们兴奋地谈论着春天的美景,如绿草、红花、蓝天等。
2.制作材料准备教师提前为孩子们准备好了制作材料,包括彩纸、水粉、画笔、剪刀、胶水等。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材料,准备开始创作。
3.创作过程在创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春天。
孩子们有的用彩纸剪出花朵,有的用水粉画出草地,还有的用画笔描绘出春天的天空。
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孩子们完成作品。
4.展示作品在作品完成后,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作品展示。
孩子们自豪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学习,氛围十分融洽。
三、案例分析1.教学目标明确本次美术活动的主题是“春天的色彩”,教师通过导入、制作、展示等环节,让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充分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目标明确,有助于孩子们掌握春天的特点。
2.教学方法灵活教师采用了观察、讨论、创作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3.注重个体差异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关注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个别指导。
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孩子,教师鼓励他们尝试更多的创作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完成作品。
4.情感态度的培养通过本次美术活动,孩子们对春天的认识更加深刻,他们学会了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四、反思与建议1.加强家园合作教师可以与家长加强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创作过程,共同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美术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幼儿园美术

教学是培养幼儿审美情感、动手创作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过程。
本文将通过对某幼儿园美术教学案例的分析与评价,探讨幼儿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一、教学案例概况1. 教学目标:本次美术教学的目标是让幼儿了解各种颜色,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
2. 教学内容:教师以“五彩斑斓的世界”为主题,向幼儿介绍了红、黄、蓝、绿、橙等各种颜色的特点和搭配方法,并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色彩搭配和涂鸦创作。
3.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展示各种颜色的特点和搭配方法,然后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接着让幼儿自由发挥,用彩色笔和颜料进行涂鸦创作。
4.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作品以及与幼儿的交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并给予肯定和指导。
二、教学案例分析1. 优点:(1)主题明确:教学主题鲜明,简单易懂,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积极参与。
(2)教学内容丰富: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以及互动问答等形式,激发了幼儿对色彩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教学过程活泼生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幼儿在自由发挥的同时感受和体验色彩的魅力。
2. 不足:(1)个性化指导不足: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未能充分发掘和引导幼儿的潜能,导致部分幼儿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
(2)缺乏延伸活动:教学内容相对集中,未能引导幼儿进行更多的延伸活动,例如在涂鸦创作后,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展示和交流,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三、改进方法1. 强化个性化指导: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不仅要注意作品的整体质量,还要针对每位幼儿的特点和优势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鼓励,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特长。
2. 设计延伸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设计一些延伸活动,如展示和交流、小组合作等,促进幼儿在美术教学中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寨幼儿园大班幼儿美术作品评价案例分析霍玉芸一、案例背景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人类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
因此,教育如果不能培养孩子自己开拓生活的原动力,它就失去了意义。
”新《纲要》指出:“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表达他们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倾向。
”因此,老师在评价幼儿绘画作品的时候,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新思想。
自从进入大班以来,我班小朋友的绘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包括线条的多样化,色彩的丰富性,画面的丰满性等等表现形式,幼儿都能够根据老师的要求画出很丰富的容。
每次上美术课,我在评价幼儿作品的时候,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和眼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但是在评价幼儿好的作品过程中,我的评价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二、案例描述和分析(一)画飞机事件星期三下午是一节美术活动,这节美术活动的容是要求幼儿来画飞机,在教学过程中,我在黑板上示画飞机的基本要领,幼儿们听的很投入,在我画好飞机之后,我要求幼儿也画一架飞机。
幼儿们很快地拿出彩笔和铅笔开始绘画,我班很多小朋友都按老师的要求画了一架飞机,我很为自己这次活动的成功感到高兴,因为幼儿都按老师的要求画了一架很“标准”的飞机。
(分析:绘画是一种创作活动,所以老师的任务是引导、启发、鼓励孩子创新,而不是自我重复和模仿他人。
在教学中,直接教图形简笔画让孩子模仿,不利于幼儿大胆地自由表现。
)正当我洋洋得意地巡回看幼儿的作品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班的王浩轩小朋友在纸上画了许许多多的小飞机,画面上的小飞机排成了“人”字行……我看到了王浩轩的作品,有点不满意,觉得他没有按老师的要求绘画,不像其他幼儿那样在纸上画一架飞机,而是在纸上画了那么多的小飞机。
这时我的脑子都没“转弯”,第一个在我脑子里的一句话直接冒了出来:“你看你,在画什么呀?你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你干嘛画那么多的飞机?”当活动结束的时候,我表扬了班级里每位画一架飞机的小朋友,唯独没有表扬他。
别的小朋友脸上露出了自豪的表情,唯独王浩轩小朋友一脸的委屈,眼里有隐隐的泪水。
这是我的脑海里有了许多思绪……(分析:一个完整的绘画活动,想要发挥它的教育功效,就不能缺了教育反馈这一环节。
对于教师,有两种不同的角度,一是从成人的角度,通过评价辨别,找到指导重点、难点;另一角度是给幼儿提供积极有效的反馈,以增强创作情感。
特别是后者,教师在以各种方式表现对绘画活动的评价时,应注意:观察作品,是否与该阶段表现方式相符。
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绝不要指责孩子画的准不准,更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若是这样,只会打击孩子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使他们丧失继续画画的勇气。
在上述的案例中,王浩轩小朋友没有按我的要求画一架飞机,而是画了一群飞机,当王浩轩的作品与老师的要求不符合时,我应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欣赏幼儿的作品。
保护幼儿的绘画积极情绪。
其实王浩轩小朋友的飞机画的很有创意,他画了一群“人”字形的飞机,跟别的小朋友画的不一样,我那一句话其实已经深深的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扼杀了幼儿心中萌发创意的种子。
)(二)宇宙飞船的大小问题在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是一节美术活动,这节美术课的容是要求幼儿画一架宇宙飞船。
我在活动的开始就提问幼儿,宇宙飞船有些什么样子,幼儿都纷纷说了各式各样的宇宙飞船的样子,我按照幼儿说的在黑板上粗粗地画了一下飞船地轮廓,并要求幼儿画的不要跟老师一个样子,但是我一再的叮嘱幼儿宇宙飞船千万不能画的太大,占满整纸会使得画面失去比例。
幼儿很快按照老师的要求开始画宇宙飞船,我也一桌子一桌子地看小朋友们作画的情况。
在幼儿们的绘画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班的祁胜涛小朋友画的宇宙飞船很漂亮,色彩线条都很有创意,就是画的特别的大,一架宇宙飞船占满了整纸,我看到他的画当时就说:“胜涛,你画的不行,怎么这么大的宇宙飞船啊?你看看,整纸都满了,你没听到老师刚才说不能画的太大吗?”胜涛一脸的沮丧,像做了亏心事一样一声不响地坐在位置上,连继续画的力气都没有了。
看到胜涛一脸的沮丧,我很后诲刚才说的话,但是话已经说了出来覆水难收,已经伤害了他。
(分析:幼儿的身心器官正处于发育阶段,特别是手指小肌肉的发育极不完善。
与成年人相比,幼儿运腕用指的能力差,加上知识面狭窄,对事物的认识不深刻,看问题比较片面,思维方式非常幼稚,所画的物体不成比例是常有的事,此外,幼儿画的东西的大小还跟孩子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感情比较细腻的幼儿平时绘画的物体大都较小,平时比较粗心的,说话大嗓门的平时所画物体大都较大,基于综合因素,我上述的做法真的是错误的,胜涛小朋友的画的宇宙飞船很大,我那一句话其实已经扼杀了他绘画的积极情绪,但是作为老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经常会犯类似的错误。
)(三)老师,我哪里画的不好在双休日家长自发带幼儿观察兔子之后,我先组织幼儿讨论兔子长的什么样子,帮助幼儿回忆并总结出兔子的特征:尾巴短、耳朵长、圆眼睛等特征。
然后我让幼儿根据我说的兔子的特点自由画兔子,结果孩子画出的兔子出乎意料的丰富。
有的有长长的耳朵,有的有短短的尾巴,有的有炯炯有神的眼睛,幼儿们画的兔子都体现了我刚才总结兔子的特征。
在幼儿们画好作品以后,我开始在孩子们面前一一的讲评幼儿的作品:“你们看,这只兔子是梦婷小朋友画的,你们看,画面很整洁,没有画的乱七八遭;这副画是旭小朋友画的,画面很丰富,很清爽,兔子的身材很形象……;”在我一的讲下去的时候,我看到了支瑞轩小朋友画的兔子,只见兔子画的轮廓不清晰,画面虽体现兔子的特点,但是长长的耳朵都画着离开了兔子的头部,兔子的耳朵都画到外面去了,使得画面看上去很凌乱。
彩笔也涂到外面去。
我看了这副画马上就说这个小朋友的兔子画的真难看,支瑞轩则坐在位置上一脸的不服气。
还轻轻的嘟喃:“我哪里画的不好?我的兔子耳朵在听外面的声音呢……”看到他一脸的不服气和疑惑,我陷入了沉思……(分析:人们普通有这样的体会,对幼儿绘画的评价无法像数学那样规定具体统一的标准,他是不宜量化的,因此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作为幼儿园老师,评价幼儿作品的好坏因从幼儿的年龄特点,绘画热情、绘画的不同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考虑。
如大班幼儿正处于绘画的概念画期又称图示期或形象期。
图示期的幼儿开始真正地运用绘画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绘画中有强烈的主观愿望。
因此在评价幼儿的作品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一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去评价幼儿的作品。
案例中支瑞轩画的兔子的耳朵长,但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说兔子在听外面的声音呢,已经表现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主观愿望。
老师却一再的否定他的作品,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支瑞轩小朋友的绘画热情很高,也知道用自己独有的表现方式去表现兔子,老师却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作品,以为幼儿画的清爽,整洁就好看,就是一副好的作品,如果幼儿画的凌乱,就一概否定幼儿的作品,显然老师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老师应该积极肯定幼儿的新奇想法,及时肯定支瑞轩小朋友。
)(四)幼儿心里的委屈……一节美术活动结束了,每个小朋友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今天画的容是“冬天”这个主题意愿画,我又像往常在美术课最后环节评价幼儿的作品,我把幼儿的一大堆作品放到自己跟前,然后一一地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时,我拿出邓婷婷小朋友的作品,一个劲地表扬她画地好看:“瞧,婷婷的画画的多漂亮呀,画中有一个雪人,旁边还有小朋友在堆雪人呢,你看还有座房子,屋顶白白的……”夸好了她的作品后,我看到董恒贤小朋友的画一点也不像冬天的雪景,画面中没有雪人,就画了一座简简单单的房子,我看见了他的作品,就把婷婷的作品和恒贤的作品一起拿起来对比:“你们看,恒贤画的就没有婷婷好……”接下来班级里有好几个小朋友画的都不好,我就拿画的好的小朋友的作品与之比较。
在逐个评价好幼儿的作品之后,我把画的好的作品挂上了主题墙,画的不好的作品就没有挂出来。
在我上完美术课的第二天,班级里董恒贤小朋友的爷爷过来跟我说恒贤昨天回家心情很不好,他说老师没有把他的作品挂出来,还说老师说他画的比某某小朋友难看。
我听了他爷爷的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于是我回家认真翻看怎样评价幼儿作品的书籍,去搜索相关资料,看了这些,嘿嘿,还真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为我的那天的做法感到后悔。
(分析:在评价幼儿作品的过程中,不要将幼儿的作品与其他同伴比较:“瞧瞧你画的不如某某小朋友好。
”这样只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把幼儿的自身作为重点作“纵向比较”,肯定他的进步,也就是说,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看看他是不是比以前进步了。
如绘画的态度,创造力等方面综合去评价。
幼儿要自己跟自己比。
案例中董恒贤绘画其实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如果我能够懂得纵向比较,孩子就不会受了委屈到家长那里去告状。
在孩子看来,老师把他的画展示在主题墙,就是对他的肯定,也是一种鼓励。
如果老师把大家的画都展示出来,唯独没有他的,孩子就会想:“为什么不展示出我的画?是不是我画的不好啊?是不是老师不喜欢不喜欢我呀?”种种想法会困扰着幼儿,会让幼儿闷闷不乐,长此以往,就会打击孩子对绘画的积极性,甚至会使得有些孩子变得抑郁、自卑,所以老师应该给每个孩子展示画的机会,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
我在那节美术课中没有展示有些幼儿的作品,其实已经伤害了幼儿,因此,这次董恒贤的爷爷来跟我说的画让我思绪万千。
)(五)老师,他画的不好今天美术活动的容是让幼儿画牛。
幼儿的绘画结束以后,我一改往日由老师评价作品的模式,全部让幼儿自己来评价同伴的作品。
当我拿起王嘉林小朋友的画时,只听得小朋友一阵阵嘲笑声,我问小朋友王嘉林画得好不好时,幼儿几乎是一致同声地说他画的不好。
王嘉林今天的画比平时进步了许多,可是小朋友却一再地否定他。
是啊,在平时评价幼儿的作品的时候,我经常说王嘉林小朋友的画不好看,现在就算他有一点进步,小朋友也说他画的不好。
我拿出文智小朋友的画时,小朋友连忙说他画的不好,是啊,我一看他的画确实“对不起”广大观众。
当拿出卜昕怡的画时,大家都连忙拍手鼓掌了,说她画的好。
是啊,我经常表扬昕怡画的好。
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为什么绘画能力差的幼儿在同伴眼里再怎么努力,却还是得不到同伴得肯定?(分析: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对幼儿作品评价的态度、标准往往直接影响幼儿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观念,老师在平时的评价作品的过程中其实已经无形中对幼儿灌输了审美标准,即什么样的画美,什么样的画不美。
我在平时评价幼儿的作品时,总是认为画面清爽的就画的好,画面凌乱的就画的不好,即使再有创意和新奇想法,也一概否定。
案例中王嘉林和文智的画平时都显得很乱,画面不清爽,所以我经常对幼儿说他们画的不好,其实在无形中我已经向孩子很灌输了画面凌乱就不是好的画,画面清爽就是好的画这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