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入渗速度测定实验

合集下载

科学渗水实验的实验报告

科学渗水实验的实验报告

科学渗水实验的实验报告
《科学渗水实验的实验报告》
摘要: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地下水渗透的过程,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影响。

通过设置不同土壤类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利用水渗透仪器记录渗水速度,最终得出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实验结果。

引言: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而土壤的渗透性对地下水的补给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通过科学的实验研究,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影响,对于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验方法:
1. 准备不同土壤类型的实验样品,包括砂土、粘土和壤土。

2. 设置水渗透仪器,将不同土壤类型的样品放置在仪器上。

3. 分别记录每种土壤类型的渗水速度,并进行多次实验取平均值。

4. 设立对照组,使用相同条件下的纯水进行渗透实验。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得出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实验结果。

砂土的渗水速度最快,粘土次之,壤土渗水速度最慢。

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土壤类型的渗透速度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实验结果。

砂土具有较好的渗透性,粘土次之,壤土渗透性最差。

这些实验结果为地下水资源的
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探究了不同土壤类型对水的渗透速度的影响,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

希望本实验结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doc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doc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进行土壤入渗试验,对土壤入渗规律有大致了解,并且利用测的数据绘出土壤累积入渗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求出入渗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直径4.5cm的土柱圆筒、宽5cm长4cm的马氏瓶三、实验步骤:(1)把准备好的土装入圆筒中,每装5cm就夯实一次,直至土的的顶端位于圆筒进水孔的下缘。

(2)检测马氏瓶是否漏气。

如果漏气就换试验设备或者用凡士林涂抹。

(3)将水灌入马氏瓶,把马氏瓶的出水孔和圆筒的进水口用橡胶管连接好,调节圆筒和马氏瓶的相对高度使得马氏瓶的出水孔刚好出水。

(4)读取马氏瓶中水的高度。

(5)实验开始,量取土柱量筒中土壤稳定下渗时土柱的淹水的深度,分别读取实验开始后第1、3、5、7、10、15、20、25、30、35、40min钟时马氏瓶中水的高度。

(6)根据马氏瓶的面积和圆筒的面积求出圆筒中从开始到不同时刻的累积入渗量I,画出土壤累积入渗量I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求出入渗强度i和时间的关系。

四、实验数据:土壤稳定下渗时土柱的淹水深度为1cm五、数据分析:i/012345651015202530354045入渗时间t/min土壤累积入渗量I 和时间t 的关系曲线图根据土壤累积入渗量I 和时间t 的拟合函数求导得到土壤入渗强度i 和时间t 的关系00.050.10.150.20.250.30.350.40.451020304050入渗时间t/min土壤入渗强度i/cm·min土壤入渗强度i 和时间t 的关系曲线图六、 体会:1. 土壤渗流试验看似简单,不过做成功很难。

实验室中大多数仪器损坏。

实验条件艰难,但是还是尽量利用实验室中的其他条件勉强把实验做完了。

2.土壤入渗要现实土壤足够湿润,然后才能开始记录试验数据,否则会出错。

3.土壤入渗强度开始较强,后来变小,逐渐稳定。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

土的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共9篇)一、介绍土渗透试验是土壤工程中常见的测试方法,用于研究土的渗透性和渗透系数,这些信息对于安全可靠的建设,如水工、桥梁、高层建筑,都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土方试验通常都会考虑到其渗透性,所以土渗透试验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试验方法1、采样:将土样在试验前进行集中加压,然后用空心钻头采取土样数量,并使样土略微浸润湿,让它再次加压,以确保试验时水分挥发后土样的容量不会发生改变。

2、装配装置:将静水压测试装置组装完毕,并用胶制尿素将试验装置的内表面润湿、用干燥剂防止水分挥发,并将试件放入加压管中,用胶带密封尽可能完全密闭;3、开展渗透试验:启动油泵,使水压升至设定值,试验维持30分钟,启动计算器,记录压力变化;4、计算渗透系数:取渗透试验结束后30分钟之间压力变化率,并根据试验数据计算渗透系数,得出结论。

三、安全措施1、在实验前,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安排,确保安全;2、实验操作要注意安全,不能擅自拆动仪器;3、试验应保持室温恒定,应注意防止测量时水分太多或太少;4、试验过程中土样内的水压不可超过试件负荷容量,避免土样试件受损;5、土样完成实验后应及时收回,以防土样因潮温变化而引起变形。

四、结果根据本次试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计算出试件的渗透系数为1.22×10-10m/s,说明试件的渗透性较差,渗透速率较慢。

五、讨论根据本次的渗透试验可以看出,被测土的渗透性较差,渗透速率较慢。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推断出土的密实程度非常高,或者其中存在的有相当多的矿物质,将水分阻止在土层中不能流动。

六、结论七、参考文献[1]熊浩.土工试验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八、致谢在此,我们衷心感谢领导在本次渗透实验中给与的指导和帮助。

九、附录(图表列出)。

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报告(3篇)

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土壤渗透速率实验旨在测定土壤在不同条件下渗透水的能力,分析影响土壤渗透速率的因素,为土壤工程设计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壤渗透速率是指土壤在单位时间内渗透水的能力,通常用单位时间内通过土壤横截面积的水量来表示。

实验中,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土壤样品渗透的水量,计算出土壤渗透速率。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土壤样品:选取不同质地、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过筛后备用。

(2)实验仪器:渗透仪、电子天平、计时器、水杯、滴定管、蒸馏水、量筒等。

2. 实验方法(1)将土壤样品均匀铺设在渗透仪的土壤盒中,确保土壤层厚度一致。

(2)将土壤盒放置在渗透仪上,调整好水头高度。

(3)打开渗透仪,开始计时,记录渗透时间。

(4)待土壤渗透至预定深度后,关闭渗透仪,取出土壤样品,称量渗透前后的土壤重量。

(5)根据渗透前后的土壤重量差和渗透时间,计算出土壤渗透速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质地、不同有机质含量的土壤样品渗透速率存在显著差异。

具体数据如下:(1)沙土:渗透速率约为1.5 cm/h。

(2)壤土:渗透速率约为0.8 cm/h。

(3)粘土:渗透速率约为0.3 cm/h。

2. 结果分析(1)土壤质地对渗透速率有显著影响。

沙土的渗透速率明显高于壤土和粘土,这是因为沙土的孔隙度较大,水分在土壤中的移动速度较快。

(2)有机质含量对渗透速率也有一定影响。

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其渗透速率相对较低,这是因为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的孔隙度,从而降低土壤的渗透速率。

五、实验结论1. 土壤渗透速率受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沙土的渗透速率最高,粘土的渗透速率最低。

2. 在土壤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土壤渗透速率选择合适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的渗透能力,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确保土壤层厚度一致,以免影响实验结果。

2. 实验仪器需保持清洁,避免污染土壤样品。

土壤入渗实验指导书

土壤入渗实验指导书

《水文学原理》实验指导书天津农学院水利工程系2006.9实验一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掌握土壤下渗的物理过程及下渗机理;2.测量土壤渗透系数K;3.学习正确使用渗透筒。

[实验原理]:下渗过程一般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渗润阶段,这阶段,土壤含水量较小,分子力和毛管力均很大,再加上重力的作用,所以此时土壤吸收水分的能力特别大,以致初始下渗容量很大,而且由于分子力和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快速减小,使得下渗容量迅速递减。

第二阶段为渗漏阶段,土壤颗粒表面已形成水膜,因此分子力几乎趋于零,这时水主要在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向土壤入渗,下渗容量比渗润阶段明显减小,而且由于毛管力随土壤含水量增加趋于减小阶段,所以这阶段下渗容量的递减速度趋缓。

第三阶段为渗透阶段,在这一阶段,土壤含水量已达到田间持水量以上,这时不仅分子力早已不起作用,毛管力也不再起作用了。

控制这一阶段下渗的作用力仅为重力。

与分子力和毛管力相比,重力只是一个小而稳定的作用力,所以在渗透阶段,下渗容量必达到一个稳定的极小值,称为稳定下渗率。

[实验仪器]:1.渗透筒(渗透环)一套——渗透筒是用金属做的一套无底同心圆柱筒,筒底具刀口,同心环内管的横截面积为1000cm2,内径35.8cm,高30-50cm,外筒内径60cm(亦可用土埂围堰代替外筒);2.量筒500ml和1000ml各一个;3.水桶2个;温度计1支(刻度0-50℃);秒表(普通钟表)1块;量水测针或木制厘米尺一个;席片或塑料薄膜(灌水时防止冲刷用)。

[实验步骤]: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把渗透筒的内筒插入土中,深度10cm左右,同时插好外筒。

如无外筒,可筑埂围堰,高度和内筒高相平,埂顶宽20cm,并捣实之。

2.同内外插入量水测针或木制厘米尺各一支,筒内水层厚度一般保持5cm。

3.把席子或塑料薄膜放入筒底,同时把温度计插入筒内。

在开始灌水时,土壤吸水速度较快,为使筒内达到一定水层,第一次灌水要快,同时视水层下降程度进行第二次灌水,以使水位高度保持原定高度。

土壤下渗实验报告(3篇)

土壤下渗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土壤下渗的特性,包括下渗速率、下渗深度和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的下渗实验,分析土壤下渗的影响因素,为水资源管理和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土壤样品:采集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样品,包括沙土、壤土和黏土。

(2)实验仪器:土壤水分测定仪、量筒、漏斗、秒表、土壤筛等。

2. 实验方法:(1)土壤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过筛,以去除杂质和有机物,得到均匀的土壤。

(2)实验分组:将土壤样品分为三组,分别代表沙土、壤土和黏土。

(3)实验步骤:①将处理好的土壤样品放入量筒中,调整土壤厚度为5cm。

②将漏斗置于土壤上方,将一定量的水倒入漏斗,使水均匀分布。

③启动秒表,记录下渗至土壤饱和所需时间。

④测量下渗深度,计算下渗速率。

⑤重复实验,取平均值。

⑥在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环境条件,如气温、湿度等。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土壤类型下渗特性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沙土、壤土和黏土的下渗速率分别为0.60mm/min、0.35mm/min和0.20mm/min。

可见,沙土的下渗速率最高,黏土的下渗速率最低。

这主要是因为沙土颗粒较大,孔隙度较高,有利于水分下渗;而黏土颗粒较小,孔隙度较低,不利于水分下渗。

2. 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下渗特性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下渗速率为0.30mm/min,无植被覆盖的土壤下渗速率为0.25mm/min。

这说明植被覆盖对土壤下渗有显著影响。

植被覆盖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从而促进水分下渗。

3. 影响土壤下渗的主要因素(1)土壤质地:土壤质地对土壤下渗有显著影响。

沙土、壤土和黏土的下渗速率依次降低,说明土壤质地是影响下渗的主要因素之一。

(2)土壤前期含水量:土壤前期含水量越高,下渗速率越低。

这是因为土壤孔隙度减小,水分难以下渗。

(3)植被覆盖:植被覆盖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透水性,从而促进水分下渗。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土渗透试验,测定土样的渗透系数,从而评估土体的水文地质特性,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土渗透试验基于达西定律,即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体的水量与水力梯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不同水头差下的流速,可以计算土样的渗透系数。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土样:选取代表性的土样,确保其干燥度和颗粒组成均匀一致。

2. 渗透仪:包括固定土样的容器、水头差控制装置和流量测量装置。

3. 量筒、天平、秒表等辅助测量工具。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土样:将土样在标准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确保其达到所需的干密度和含水量。

2. 安装土样:将预处理后的土样均匀填充到渗透仪中,并确保土样与容器接触紧密。

3. 调整水头差:通过控制装置调整上下游的水头差,确保水头差在安全范围内。

4. 测量流量:开启水流,使用量筒和秒表记录一定时间内通过土样的水量。

5. 重复实验:改变水头差,重复测量,以获取多个数据点。

五、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记录了不同水头差下的流量数据,通过达西定律计算得到土样的渗透系数。

实验结果表明,土样的渗透系数为\[ k =\frac{Q}{A(H_1 - H_2)/L} \],其中\( Q \)为流量,\( A \)为土样的横截面积,\( H_1 \)和\( H_2 \)分别为上游和下游的水头,\( L \)为土样的长度。

六、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样的渗透性,评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适用性。

渗透系数的大小反映了土体的渗透能力,对于设计排水系统、评估地下水流动等具有重要意义。

七、结论通过本次土渗透试验,我们成功测定了土样的渗透系数,并对其水文地质特性有了初步的了解。

实验结果将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八、建议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土样的具体特性和工程需求,进一步优化土渗透试验的条件和方法,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模板性质的实验报告,实际实验报告应根据具体的实验条件、数据和结果进行编写。

渗透率实验报告

渗透率实验报告

渗透率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土壤的渗透率,评估土壤的水分渗透能力,以此判断土壤的质地和排水情况。

2. 实验原理渗透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土壤通过水分的能力。

一般使用渗透试验来测定渗透率,其中常用的方法有负压渗透法和曲线渗透法。

2.1 负压渗透法负压渗透法基于达西现象,在一定的压力下,土壤颗粒间的水分排除气泡,形成持续的水流,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量和试验时间,可以计算出渗透率。

2.2 曲线渗透法曲线渗透法是一种通过测定土壤的水分表面积和时间的关系来计算渗透率的方法。

首先,将一定量的水缓慢地注入到试验土壤中,然后测量在一定时间内流出的水量。

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渗透曲线,通过曲线的降幅来计算渗透率。

3. 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土壤样品•渗透仪•计时器•注水器•量杯4. 实验步骤4.1 负压渗透法实验1.准备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过筛,排除大颗粒杂质。

2.将土壤样品放入渗透仪的渗透室。

3.使用注水器将水缓慢地注入到渗透仪的顶部,形成一定的水头。

4.启动计时器,记录流出的水量和时间。

5.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渗透率。

6.对于不同的土壤样品,重复以上步骤,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渗透率。

4.2 曲线渗透法实验1.准备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过筛,排除大颗粒杂质。

2.准备一个较深的容器,并在容器底部加水,使土壤处于饱和状态。

3.将土壤样品均匀地覆盖在容器的底部。

4.使用注水器将水缓慢地注入至试验土壤表面。

5.启动计时器,记录在一定时间间隔内流出的水量。

6.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渗透曲线。

7.根据曲线的降幅计算渗透率。

8.对于不同的土壤样品,重复以上步骤,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渗透率。

5. 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不同土壤样品的渗透率如下:土壤样品渗透率 (mm/h)样品1 5.20样品2 4.86样品3 6.02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样品3的渗透率最高,表明该土壤具有较好的排水性能。

2.样品2的渗透率最低,表明该土壤的排水性能较差。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

土壤入渗实验报告

河海大学土壤入渗实验报告班级: 农水2班土壤入渗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进行土壤入渗试验,对土壤入渗规律有大致了解,并且利用测的数据绘出土壤累积入渗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利用该曲线求出入渗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直径4、5cm的土柱圆筒、宽5cm长4cm的马氏瓶、托盘、烧杯、天平、直尺、滤纸、秒表、疏松土壤、自来水。

三、实验步骤:1)把准备好的土装入圆筒中,每装5cm就夯实一次,直至土的的顶端位于圆筒进水孔的下缘。

2)检测马氏瓶就是否漏气。

如果漏气就换试验设备或者用凡士林涂抹。

3)将水灌入马氏瓶,把马氏瓶的出水孔与圆筒的进水口用橡胶管连接好,调节圆4)筒与马氏瓶的相对高度使得马氏瓶的出水孔刚好出水。

5)读取马氏瓶中水的高度。

6)实验开始,量取土柱量筒中土壤稳定下渗时土柱的淹水的深度,分别读取实验7)开始后第1、3、5、7、10、15、20、25、30、35、40min钟时马氏瓶中水的高度。

8)根据马氏瓶的面积与圆筒的面积求出圆筒中从开始到不同时刻的累积入渗量I,画出土壤累积入渗量I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并利用该曲线求出入渗强度i与时间的关系。

四、实验数据:见后附页。

五、数据分析:I f=0、20 cm/min ;S=2、44 ;I1=1、22 cm/min ;Ɑ=0、51 。

入渗强度-时间曲线图入渗强度-时间双对数曲线图湿润锋深度与时间关系图时间t/min湿润锋深度/mm F=38、5×t0、563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土壤累积的入渗深度与入渗水量不断增大,初始时刻增加较快,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土壤累积的入渗深度与入渗水量增长速度减缓。

土壤入渗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减小,在初始时刻减小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趋近于某一稳定值,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入渗路径的不断加长,从水柱面到入渗锋面的水势梯度逐渐减小所以入渗强度也在不断减小,最后接近于该种土壤的渗透系数。

六、注意事项:1.土壤入渗要现实土壤足够湿润,然后才能开始记录试验数据,否则会出错。

【VIP专享】土壤入渗实验报告

【VIP专享】土壤入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土壤渗吸速度变化的一般规律的了解。

2.了解土壤质地对土壤渗吸速度的影响。

3.掌握土壤渗吸速度的常规测定方法及装置原理。

二、实验设备 水在土壤中入渗分为有压入渗和无压入渗。

如漫灌、畦灌和沟灌都属于有压入渗。

喷灌、滴灌属于无压入渗。

本试验是模拟有压入渗条件下,土壤渗吸速度的测定。

本试验为室内试验,试验装置如图4-1-1。

试验仪器大体分为由两部分,即试样渗吸桶和供水马氏瓶。

双环入渗试验的外环外径为15cm ,内径14cm ;内环的外径直径10cm ,内径直径9cm ,高15cm 。

安装后要求内环环顶端与渗吸筒齐平,下端插入土内10cm 。

试验桶正上方为自动供水箱(即为马氏瓶),使内环保持稳定的水层深度。

供水马氏瓶外径6cm ,内径5cm 。

此外再配备秒表、水桶、水勺和刮土板等试验用具。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实验准备工作a .人员分工每组实验人员3~5人,其中一人计时兼指挥,一人读取供水水位数值,一人加水,其余人员做记录和观察渗吸规律。

b .准备工作(1)测量试样桶容积V ,按欲模拟土壤干容重和内环一并称重,干 计算出干土重。

'M (2)将筛网贴紧桶底铺好,然后开始填装。

土样一般分5~6次填装,均匀夯实,层间要“打毛”。

土样全部装好后用刮板刮平表面,最后将马氏瓶安装好待用。

(3) 关闭供水箱(马氏瓶)的出水口,向水箱内注水,然后用胶塞密封注水进水口。

图4-1-1 试验装置示意图(4) 在试样图环内表层铺塑料薄膜,向环内注入约5cm 深的水层,打开供水箱开关, 用注射器抽水,直至马氏瓶能正常供水(目的是调节马氏瓶)。

(5) 检查秒表是否正常及回零位。

(6) 记录供水箱原始水位读数。

2. 实验方法及步骤试验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负责,在统一指挥下,分工协作,作好记录。

a .迅速抽取塑料薄膜,并开始记时水位数值。

b .读取第一分钟末供水箱的水位,按试验要求读取水位数值。

c .实验至渗吸速度稳定后(即每两次水位读数差相同),实验结束。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渗透试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土壤的渗透性质,了解土壤中水分的渗透能力及其对土壤的影响。

实验原理土壤的渗透性是指水分通过土壤的能力。

渗透性取决于土壤颗粒的形态、颗粒间的间隙、孔隙内部的连接性及土壤含水量等因素。

常用的土壤渗透性指标有渗透系数、渗透速率和持水能力等。

本实验采用土渗透试验方法,通过观察和记录土壤中水分的渗透情况,测量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以评估土壤渗透性能。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收集所需实验设备和土样,确保实验仪器能正常运行。

2. 试验土样采集随机采集代表性的土样,在现场取得土壤样品。

3. 准备试验设备准备好试验装置,包括渗透仪、水桶、水泵、测量尺、台秤等。

4. 渗透试验操作将装置组装好,将土样放入装置中,调整土样的高度和宽度,使其紧密贴合。

倒入一定量的水,开始进行试验。

5. 观察和记录观察土壤中水分的渗透情况,记录下开始和结束时的水位差,记录时间和渗透速率。

6.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壤的渗透系数、渗透速率以及持水能力等指标。

7.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土壤的渗透性质及其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实验结果与讨论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土壤的渗透速率和渗透系数,结果如下:- 渗透速率:X cm/h (根据实际测量结果填写)- 渗透系数:Y cm/s (根据实际计算结果填写)渗透能力根据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到土壤的渗透能力及其对水分的保持能力。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根据实际分析结果填写)- 土壤的渗透速率较快/较慢,具有很好/较差的渗透性。

- 渗透系数表明土壤的渗透性能很高/较低。

- 土壤的持水能力较强/较弱,对水分的保持能力较好/较差。

结论通过本次土渗透试验,我们对土壤的渗透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土壤的渗透能力对水分的保持能力有很大影响,渗透系数是评估土壤渗透性的重要指标。

实验的结果对土壤的水文性质和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土壤入渗率 双环刀法

土壤入渗率 双环刀法

土壤入渗率双环刀法土壤的入渗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土壤中水分向下渗透的能力。

它是决定土壤水分平衡和水文循环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准确测定土壤的入渗率,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方法和技术。

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双环刀法。

双环刀法是一种间接测定土壤入渗率的方法。

它是利用双环刀在土壤中制作两个环状切割面,然后测量单位时间内水分向下渗透的距离,从而计算出土壤的入渗率。

双环刀法的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选择适当的土壤样地,并将土壤表面清理干净。

2. 制作环状切割面:使用双环刀在土壤中制作两个相邻的环状切割面,切割面之间的距离通常为10-20厘米。

3. 充水:在第一个环状切割面内充满水分,使其与土壤接触并保持一定水头。

4. 测量时间:记录单位时间内水分向下渗透的距离,通常为5分钟。

5. 计算入渗率: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土壤的入渗率,单位通常为毫米/小时。

双环刀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施。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测定土壤的入渗率,为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双环刀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只能测定局部土壤的入渗率,并不能代表整个土壤剖面的情况。

其次,双环刀法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要求较高,如土壤的质地和含水率等。

因此,在具体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并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双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土壤入渗率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简便地测定土壤的入渗能力,为土地利用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需要在具体应用中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未来,科学家们还将继续探索和改进土壤入渗率的测定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

土壤入渗试验

土壤入渗试验

土壤入滲實驗組長:4970N085 邱柏霖組員:4970N009林健元(準備器材)、4970N099林春伶(準備器材)、 4970N035黃曉于(計算)、4970N042梁雅貞(資料彙整)、4970N094邱郡鈴(紀錄)地點:湖內施測時間:98/11/07 12:35至13:40實驗儀器:方法:1.將垃圾桶底部打破。

2.將小垃圾桶放在要施測的土壤上用鏟子慢慢向下挖不要動到施測的土壤,把鐵尺插到土裡。

3.把大垃圾桶套在小垃圾桶外,用土壤把空隙(緩衝區)補到跟施測土壤一樣高。

4.先在緩衝區加水至土壤飽和。

5.加水到施測土壤開始計時、紀錄,每格5分鐘一次。

6.施測到下降刻度成一定值,結束實驗。

結果與討論:討論:一開始的時間太常導致實驗數據誤差,時間一開始應該要為 30秒開始慢慢增加,這樣我們5~10分鐘中間的點化出來才有曲線,而不是一直線就下來;實驗一開始的錯誤,施測地點只離漁塭3~4公尺結果挖到水,因為土壤底部有水已達飽和,所以實驗數據不準。

實測心得:邱柏霖:挖土,時在又夠累的,比作苦力還要累,挖的腰酸背痛,挖的地方,又很臭,身上都是水溝味,真是個難搞的實驗,實驗器材做完,又被偷走,事事不順啊!邱郡鈴:做入滲這個實驗,真的是不容易,剛開始要先挖深土壤,而在挖的過程真的很費力和精神,又怕破損到其中心的土壤,所以都挖的很戰戰兢兢,但最後還是以同學們敬業的態度把它完成。

做好設施,準備測量的工作,剛開始的數值變化都很快,那是因土壤的水分還未達到飽和,漸漸的,數值趨向於定值,一到定值,我們就把實驗完成了。

在做實驗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也頗好玩、有趣的,同學們也都會互相合作,齊力完成它。

經過這次,我們更能學習到一門寶貴的經驗。

林健元:這實驗我們到了嘉藥附近的漁塭做,到了以後開始準備挖土,挖土真的很累,花了好久的時間才完成,然後才開始做這個實驗,做試驗做完沒多久,又要開始把土埋好,雖然埋土這樣比較輕鬆,但也費了不少的力氣阿。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

土壤渗透试验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通过土壤渗透试验,了解土壤孔隙结构和渗透能力,为农田治理和水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2. 实验原理土壤渗透试验是通过浸渗水分进入土壤,测量其渗透速率和渗透量来评估土壤渗透能力的试验方法。

土壤渗透能力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水分通过土壤垂直渗透的能力。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土壤样品- 可测量渗透速率和渗透量的渗透仪器- 试验容器和水源4. 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样品:从待测区域中采集土壤样品,并将其晾干或保持自然状态。

2. 准备试验容器:将试验容器清洗干净,并确保其底部有足够的孔隙用于排水。

3. 安装渗透仪器:将渗透仪器安装在试验容器上,并将底部孔隙堵塞,确保水只能从土壤顶部进入。

4. 加入土壤样品:将土壤样品均匀地填入试验容器中,注意不要压实。

5. 测量渗透速率:打开水源,让水从渗透仪器顶部进入土壤,记录水从土壤中渗透到底部孔隙的时间,并计算出渗透速率。

6. 测量渗透量:持续浸泡一段时间后关闭水源,将渗透仪器取下,测量底部孔隙中积累的水量,并计算出渗透量。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一次土壤渗透试验。

测得渗透速率为10 mL/min,渗透量为200 mL。

根据实验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试验了解土壤渗透能力。

根据渗透速率和渗透量的结果,我们可以得知该土壤的渗透能力较好,水分能够较快地通过土壤进入地下水层。

这对于农田灌溉和地下水补给而言非常有利。

6.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土壤渗透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渗透速率和渗透量是评估土壤渗透能力的重要指标。

2. 测得的渗透速率为10 mL/min,渗透量为200 mL,说明该土壤的渗透能力较好。

3. 了解土壤渗透能力对于农田治理和水资源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7. 实验总结与改进本次土壤渗透试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但是,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1. 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试验条件的一致性,以得到更准确的结果。

野外入渗试验

野外入渗试验

野外土壤入渗实验一、实验目的1.分析饱和供水条件下野外包气带下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特征;2.测定包气带土壤渗透系数,认识渗透系数等参数在农田灌溉及水土保持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在内环中保持一定水层厚度(2-5cm),则入渗试验时,入渗水的水力梯度I为:(Hk+Z+L)/L≈1 (1)则渗透系数:k=Q/F=V (2)当单位时间渗入水量Q固定不变时,就可根据下式计算此时的渗透速度VV=Q/F=k (3)即稳定时段的下渗速度就是野外入渗试验所求包气带的渗透系数三、实验装置本实验的主要装置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图1.水口橡皮塞;2.马氏桶;3.三脚架支点;4.过度段;5.进气阀门6.进气孔;7.放水阀门;8.连接软管;9.内环环体;10有机玻璃底环;11.排水胶塞;12.定位钉;13.土体;14.加压环;15.标尺注:(1)马氏桶内径160mm;(2)渗水环直径300mm,供水装置截面面积15cm2,高25cm。

四、实验步骤(1)马氏桶安装和调试关闭马氏桶两个进气阀门和一个放水阀门。

拔掉灌水口的橡胶塞,用漏斗和水勺向马氏桶中加水。

当桶中水位超过标尺零点时,停止加水,塞进灌水口橡胶塞。

微开放水阀,使马氏桶内减压,直至放水咀不连续出水为止,关掉放水阀。

此时打开两个进气阀,则进气发出口可能有少量水溢出,直到进气阀应停止溢水。

微开放水阀,进气咀中水位应该下降,并有空气通过进水咀进入马士桶中(观察的原则是:放水阀有连续水流流出,而进气咀无水溢出)。

确认后,马氏桶即处于待用状态。

(2)双环的安装试验地面稍加修整后,放上内环,将加压帽放在内环上,用大锤打击加压帽。

当内环上三个定位片与地表平齐后,内环入土即告完成。

之后将外环与内环基本同心的打入土体。

(3)设备连接将有机玻璃环装入内环中,其细管应与进水咀相对应。

使有机环处于高位,用销钉固定。

用橡胶塞将环底中部塞上。

将马氏桶放在内环和外环(或土埂)之间,其底部应距地表1~3cm。

土壤入渗速度测定实验

土壤入渗速度测定实验

实验一 土壤入渗速度的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特土壤的垂直入渗特性曲线。

2.掌握测定土壤吸渗和入渗速度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考斯加可夫公式:i t =i 1t -a ---------------------------- (1) i t ——入渗开始后时间t 的入渗速度;i 1——在第一个单位时间土壤的渗透系数,相当于t =l 时的土壤下渗速度; a —指数。

对公式(1)取对数得lgi t =lgi 1-a·lgt ----------------------- (2) 实测的lgi t ,lgt 点应成直线关系,取t=1时的i 值,极为i 1,该直线的斜率为a 值。

计算时t a ,t b 时刻对应i a ,i b ,代入下式得ba ba t t i i a lg lg lg lg --=----------------------- (3)若已知i 1,a 值也可以按下述方法推求,有式(1)积分得ata tt ai dt t i idt I ---===⎰⎰110101----------------------- (4)I 为时间t 内总入渗量(累积入渗量),由实测数据得出,由于i 1已知,故a 可以求出。

该法的缺点时很难测定第一个单位时间的入渗强度。

三、实验设备 1.土壤入渗仪:一套; 2.秒表:一只 3.量筒、滤纸、烧杯 4.排水管5.接渗瓶四、实验步骤1.装土:将玻璃管从入渗仪上取下,底部放入一片滤纸,然后装土,在装土期间,用木棒稍捣,要求土样均匀,装土至玻璃管即可,再在土样上部放入一张滤纸,把玻璃管与入渗仪连接好。

2.加水:关闭水阀,打开排气阀,用烧杯向加水槽加水,使量桶里的水位到达到一定刻度处,然后关闭排气阀。

3.建立水头开始实验:用烧杯迅速向玻璃管加水至玻璃管上标线,水头建立后,立即打开供水阀,同时打开秒表计时,三者要求同时进行,动作要迅速、准确、细心。

4.记数:实验开始后秒表不能中断,要求每隔1分钟1次,共读10次,再每隔2分钟读1次,共读10次,再每隔3分钟读1次,共读5次,以后每隔5分钟读1次,直到两相邻时段内,读数差值相等,说明土壤入渗已经达到稳定,即停止实验,记录项目为记录表中的第l项和第2项。

实验一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实验⼀⼟壤渗透性的测定实验⼀⼟壤渗透性的测定⽬的要求径流对⼟壤的侵蚀能⼒主要取决于地表径流量,⽽透⽔性强的⼟壤往往在很⼤程度上减少地表径流量。

⼟壤透⽔性强弱常⽤渗透率(或渗透系数)表⽰。

当渗透量达到⼀个恒定值时的⼊渗量即为稳渗系数。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测定⼟壤渗透性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法。

基本原理由图可以看出,在降⾬初期⼀段时间(⼏分钟)内,⼟壤渗透速率较⾼,降⾬量全部渗⼊⼟壤,此时⼟壤的渗透速率和降⽔速率等值,没有地表径流产⽣。

随着降⾬时间延长、⼟壤含⽔量增⾼,渗透速率逐渐降低,当渗透速率⼩于降⽔速率时,地表产⽣径流。

仪器设备环⼑(200cm3,,Φ,量筒(100及50ml),烧杯(100ml),漏⽃、漏⽃架、秒表等。

⽅法步骤⼀、在室外⽤环⼑取原状⼟,带回实验室内,将环⼑上、下盖取下,下端换上有⽹孔且垫有滤纸的底盖并将该端浸⼊⽔中,同时注意⽔⾯不要超过环⼑上沿。

⼀般砂⼟浸4~6h,壤⼟浸8~12h,粘⼟浸24h。

⼆、到预定时间将环⼑取出,在上端套上⼀个空环⼑,接⼝处先⽤胶布封好,再⽤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处漏⽔,然后将结合的环⼑放在漏⽃上,架上漏⽃架,漏⽃下⾯承接有烧杯。

三、往上⾯的空环⼑中加⽔,⽔层5cm ,加⽔后从漏⽃滴下第⼀滴⽔时开始计时,以后每隔1,2,3,5,10,……t i ……t n min 更换漏⽃下的烧杯(间隔时间的长短,视渗透快慢⽽定,注意要保持⼀定压⼒梯度)分别量出渗⼊量Q 1,Q 2,Q 3,Q 5……Q n 。

每更换⼀次烧杯要将上⾯环⼑中⽔⾯加⾄原来⾼度,同时记录⽔温(℃)。

四、试验⼀般时间约1h ,渗⽔开始稳定,否则需继续观察到单位时间内渗出⽔量相等时为⽌。

结果计算⑴渗出⽔总量(Q) )1(10)(321)( SQ Q Q Q Q n mm ?+++=式中:n Q Q Q Q ,,,321----------每次渗出⽔量ml ,即cm 3S-----------渗透筒的横断⾯积cm 2由cm 换算成mm 所乖的倍数这样就可算出当地⾯保持5cm ⽔层厚度时,在任何时间内渗出⽔的总量。

土壤流失测定

土壤流失测定

一、试验方法与目的要求本试验用双环法。

入渗试验用以测试土壤的入渗速率。

土壤入渗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水分入渗量,其单位为mm/min。

一般用土壤的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来具体描述。

土攘初渗速率是指试验时间为1min末时的土壤入渗速率;土壤稳渗速率是指土壤累计入渗量增加到最大值并保持稳定时的速率或是入渗时间足够大(80 min)土壤入渗速率相对比较稳定时的入渗速率,它决定区域产流机制的不同。

二、试验设备⑴环刀:内环直径为355mm,高为200mm;外环直径为505mm,高为200mm。

⑵供水桶(两只):桶内径为252mm,外径为253mm,桶高为1000mm,并具备进水和出水装置。

⑶温度计:量程0~50℃,分度值为1℃.⑷其它设备:秒表、大铁锤、小铁铲、水桶、水瓢等。

三、操作步骤与结果计算 1.测试步骤⑴在试验地区预选一典型样地,并用小铁铲将之轻轻整平(保持土壤结构不被破坏)。

⑵分别先后将内环、外环轻轻打入整平后的土壤中,环入土150mm。

⑶同时向内、外环中供水,放水时保持内外环水层厚30mm,注意外环水面始终与内环水面保持平齐以防侧漏。

内环用供水桶供水,以便记录外环用事先预备好的水桶供水。

⑷当内、外环中的水层厚度同时达到30mm时开使用秒表记录时间,测试历时统一规定为80min,并分别在0.0 min、0.5 min、1 min、2 min、3 min、5 min、7 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70 min和80 min时刻读取水分入渗量(用供水桶上的刻度值表示,mm)和水温,若在未满80 min时供水桶中的水用完,则另外换一桶已经加满水的供水桶继续供水止80 min。

记录时,为方便可按供水桶上刻度记;计算时,注意供水量的累加。

⑸一场试验做完并认真检查无遗漏后,在同一地块中另外选择一点重复一次。

两点的距离要控制在50~100m内。

实验五_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

实验五_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渗透系数的测定1测定意义当土层被水分饱和后,土壤中的水分受重力影响而向下移动的现象称为渗透性。

土壤渗透性是土壤重要的特性之一,它与大气降水和灌溉水几乎完全进入土壤,并在其中贮存起来,而在渗透性不好的情况下,水分就沿土表流走,造成侵蚀。

土壤渗透性与土壤质地、结构、盐分含量、含水量以及湿度等有关。

2测定原理在饱和水分土壤中,渗透性按照达西公式计算如下:V=K- I (厘米/秒)I匕L式中:V――渗透速度,每秒钟通过1平方厘米土壤断面的水的流量,以立方厘米表示;I ――水压梯度,即渗透层中单位距离内的水压降;K ---- 渗透系数,在单位水压梯度(1=1 )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流量(毫升/分或小时);H——土柱上水头差(厘米)即静水压力;L――发生水分渗透作用的土层的厚度(厘米)即渗透路程。

在时间t内渗透过一定截面积A (平方厘米)的水量Q,可以用下列的方程式来表示:Q=V- A • t=K • I • A • tQ2因此渗透系数K=A t I (毫米/厘米/分或小时)土壤渗透性的测定有室外法(渗透简法)及室内法(环刀法)3 测定方法3.1 室外测定3.1.1 仪器设备①渗透筒:铁制圆柱形筒,横截面积为1000平方厘米(内径358毫米),高350 毫米。

②量筒500ml 和1000ml 各一个。

③小铁筒:打水用。

④温度计:0—50 T⑤秒表或一般钟表⑥木制厘米尺、小刀、斧头等。

3.1.2 测定步骤3.1.2.1 、在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上,布置一块约1 平方米的圆形(直径113cm)试验地块,将其周围筑以土埂。

土埂高约30 cm,顶宽20 cm,并捣实之。

渗透筒置于中央,应用小刀按筒的圆周向外挖宽2—3cm深15—20cm小沟,使筒深深嵌入土中。

插好后,把取出的土壤重新填入隙缝并予捣实,防止沿壁渗漏损失。

筒内部为试验区,外部为保护区。

也可用高15—20厘米面积分别为25X 25和50 X 50平方厘米的方形铁框或圆形铁筒打入土中3—5 厘米进行测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 土壤入渗速度的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测定特土壤的垂直入渗特性曲线。

2.掌握测定土壤吸渗和入渗速度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考斯加可夫公式:i t =i 1t -a ---------------------------- (1) i t ——入渗开始后时间t 的入渗速度;
i 1——在第一个单位时间土壤的渗透系数,相当于t =l 时的土壤下渗速度; a —指数。

对公式(1)取对数得
lgi t =lgi 1-a·lgt ----------------------- (2)
实测的lgi t ,lgt 点应成直线关系,取t=1时的i 值,极为i 1,该直线的斜率为a 值。

计算时t a ,t b 时刻对应i a ,i b ,代入下式得
b
a b
a t t i i a lg lg lg lg --=
----------------------- (3)
若已知i 1,a 值也可以按下述方法推求,有式(1)积分得
a
t
a t
t a
i dt t i idt I ---=
==⎰⎰110
10
1
----------------------- (4)
I 为时间t 内总入渗量(累积入渗量),由实测数据得出,由于i 1已知,故a 可以求出。

该法的缺点时很难测定第一个单位时间的入渗强度。

三、实验设备 1.土壤入渗仪:一套; 2.秒表:一只 3.量筒、滤纸、烧杯 4.排水管 5.接渗瓶 四、实验步骤
1.装土:将玻璃管从入渗仪上取下,底部放入一片滤纸,然后装土,在装土期间,用木棒稍捣,要求土样均匀,装土至玻璃管即可,再在土样上部放入一张滤纸,把玻璃管与入渗仪连接好。

2.加水:关闭水阀,打开排气阀,用烧杯向加水槽加水,使量桶里的水位到达到一定刻度处,然后关闭排气阀。

3.建立水头开始实验:用烧杯迅速向玻璃管加水至玻璃管上标线,水头建立后,立即打开供水阀,同时打开秒表计时,三者要求同时进行,动作要迅速、准确、细心。

4.记数:实验开始后秒表不能中断,要求每隔1分钟1次,共读10次,再每隔2分钟读1次,共读10次,再每隔3分钟读1次,共读5次,以后每隔5分钟读1次,直到两相邻时段内,读数差值相等,说明土壤入渗已经达到稳定,即停止实验,记录项目为记录表中的第l项和第2项。

土壤非饱和垂直入渗率测定表
日期:土质:垂直入渗仪横断面面积(mm2): 马氏瓶横断面面积(mm2):
五、实验资料整理
1.根据实验数据,将记录的马氏瓶读数算为毫升,再计算为水层深度。

2.计算时段平均入渗速度。

平均入渗通量=时段入渗量/(入渗仪断面面积×入渗时段)
3.绘制土壤入渗过程线:
根据第1项和第5项书取对数,在方格纸上绘制曲线散点,纵坐标代表入渗速度,横坐标代表入渗时间,确定这种土壤的间隔使水能够自由进入稳定入渗速度i值。

有式(3)计算a值。

第l项和第5资料绘入双对数纸,确定这种土的i l及a值(结果如下图)。

六、思考题
1.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点绘入渗过程典线,即入渗速度~入渗时间关系曲线,确定a,i l值。

2.根据实验数据在双对数纸上点绘入渗曲线,确定a,i及i0的值,写出这种土壤的入渗公式。

3.略述土壤入渗过程,入渗性强弱,分析影响土壤入渗的因素。

4.试述供水平水箱如何起到供水样并维持一定水位的原理。

5.在考斯加公式中,讲到取第1个单位时刻的之值,如何理解这第一个单位时刻的意思它是根据初始的取值单位还是根据绘图时的取值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