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山地区高密度地震勘探激发方法分析
高密度电法在黄土滑坡勘察中的应用_肖翔
野外数据采集是高密度电法的关键,其中装置类 型选择又是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的重点,不同电测装置 的探测能力不同,效果也有一定差异。为了取得比较 好的勘察效果,在电法勘探中,常常根据不同的地质条 件和不同的地电条件,采用不同的装置类型。对于同 样的地点断面,温纳装置对地下结构的反映更为精准, 其垂向分辨率比横向分辨率更高; 而且,相比于斯伦贝 格装置和偶极装置,温纳四极装置抗干扰能力更强,受 地形起伏的影响相对小,勘探深度较大,对电性的垂向 变化( 如对水平地层的分层) 处于较为有利的趋势。 一般来说,勘探深度较浅时选择斯伦贝格装置较合适, 但由于该滑坡体内地质条件复杂,故本次野外数据采 集采用较为稳定且抗干扰能力强的温纳四极装置。当 一般滑坡体和勘探深度均较大时,才可以获得更加完 善的勘察数据,故选择大极距的高密度连续剖面。
对较小。在顺坡方向水平距离 65 ~ 180 m、高程 20 ~ 40 m 之间,剖面浅层部位连续出现不规则且分布不均 的高阻晕团,其横向顺坡位置依次为 70 ~ 80,90,95 ~ 105,110 ~ 120,125 ~ 135,140 ~ 155,162 m 和 170 m 处,电阻率介于 50 ~ 200Ω·m 之间。而高程 40 m 以 下的各土层,地 层 结 构 和 基 岩 埋 深 较 大,土 质 比 较 稳 定,电阻率大小在 0 ~ 20Ω·m 的小范围内变化。由此 可得该顺坡滑坡在水平距离 65 ~ 180 m、高程 20 ~ 40 m 之间相对高阻异常,滑坡面坡度相对较大,且有一定 的起伏。由于各台阶高差影响,导致浅部地层电流场 分布不均,并出现了断续的高阻异常,推测是地形高差 引起的局部高阻异常。另外,根据测区沟谷众多、土质 疏松、落水洞较多、裂隙发育明显的地貌特征,可以推 断在该黄土滑坡顺坡方向水平距离为 65 ~ 180 m、高 程为 20 ~ 40 m 位置为落水洞异常区,一旦偶遇强降雨 或者地震,可能由于整体性失稳而发生整体顺层滑坡。 该浅层电法纵向剖面与地质雷达纵向剖面位置基本同 测线布置,反演剖面电阻率随深度变化的分布规律,同 样呈现低→高→低→高电阻率层位韵律,基本上可分 别解译为浅部湿耕植土层、干黄土层、富水性渐强的湿 黄土层和基岩界面等地层结构,这与地质雷达解译结 果相吻合。因此对于探测滑坡体滑床埋深及形态,两 种探测方法的解译结果是基本一致的。
黄土塬地震资料采集技术之地震激发方式探讨
Da i J i n z h i ,Hu a n g P e n g
( 1 1 5 Pr o s pe c t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h a n x i Co al Ge o l o g y Bu r e a u,Da t o n g S h a n xi 0 3 7 0 0 3 ,C h i n a )
第 1 O卷 第 6 期
2 0 1 3年 1 1月
工程 球物 普 赧
CH I NES E J OURNAI 0F ENGI NEE RI NG GE OPHYS I CS
VoI .1 0。 NO.6
NOV .,2 O13
文章 编 号 : 1 6 7 2 -7 9 4 0 ( 2 0 1 3 ) O 6 O 8 4 5 一O 6
2 地 震 激 发 方 式
本 文 主要 讨 论 炸 药激 发 方 式 中的激 发 深度 、 激 发药 量和 激发 组 合 , 这 些 参 数 的选 择 对 取 得 好
的地震 资料 非常 重要 “ ] 。
1 ) 激发深 度 理 论上 , 激发 点应 选 择 在 虚 反 射 界 面 下 1 ~ 1 . 5 m处 的降 速 层 , 激 发 出 的地 震 波 能 量 和 频 率
黄 土 塬 地 震 资 料 采 集 技 术 之 地 震 激 发 方 式 探 讨
代 金 芝 ,黄 鹏
( 山西 省 煤 炭 地 质 局 1 1 5 勘查 院 , 山西 大 同 0 3 7 0 0 3 )
摘 要 : 本文 主要 介绍 了地震资料采集技术 中的地震 激发方式 , 针对激 发深度 、 激发药 量、 激发 井组合 试验
8 5 0
工 程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Ge o p h y s i c s )
提高黄土塬地区地震波激发质量的几点认识
提高黄土塬地区地震波激发质量的几点认识卢湘鹏【摘要】黄土塬地区表层黄土厚度达0~400m,土质疏松,纵横向变化剧烈,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严重,干扰波发育,记录信噪比极低,给地震数据采集尤其是地震波激发环节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通过在长武黄土塬区进行地震波激发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巨厚黄土塬地区在含水黄土层中或在速度1500~1800m/s层中采取单深井激发,能够有效保证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为黄土塬地区的激发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使用的60m“超深单井”在黄土塬地区开了个先河;“超大基距”组合井打破了“标准”爆炸半径理论的限制,丰富和发展了黄土塬地区勘探理论认识;黄土结核的突破使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期刊名称】《工程地球物理学报》【年(卷),期】2013(010)001【总页数】5页(P71-75)【关键词】黄土塬;地震采集;表层结构;地震波激发【作者】卢湘鹏【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物探公司,山东东营25708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1 引言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山西的黄土高原,面积约2.7×105km2,约占我国黄土面积的72.4%,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黄土之下蕴藏有丰富的油气及煤炭资源,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之一。
由于黄土覆盖巨厚,土质疏松,厚度纵横向变化剧烈,对地震波的吸收和衰减严重,而且还因含水程度及岩性差异产生明显的多次波以及沟塬之间巨大高差形成的次生干扰、侧面波等干扰波,记录信噪比极低[1],给地震数据采集尤其是地震波激发环节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
因而如何有效地提高黄土塬地区的激发质量一直以来是攻关的热点课题,通过在长武黄土塬地区进行地震波激发技术攻关,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2 表层结构特点及其影响2.1 表层结构特点黄土塬地区黄土覆盖巨厚(0~400m),风化、剥蚀、冲刷作用强烈,形成了典型的“塬、墚、峁、坡、沟”等地貌景观,切割剧烈,冲沟发育、含水差异性大等特点。
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
黄土堀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阮少华(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甘肃天水741000)摘要:三维地震勘探野外资料的采集是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但是黄土嫄区特殊的地质条件给野外采集带来了诸多限制。
黄土嫄区地形高差变化大,冲沟发育较多,黄土层较厚、疏松干燥等因素,导致地震波衰减快、彳顽干扰严重、信噪比低。
总结多年在陇东黄土嫄区的地震勘探经验,提出了黄土嫄区三维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技术难题和解决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所采取的措施行之有效,可为同类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提供参考。
关键词:巨厚黄土嫄区;三维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技术难题;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F406.3;TD166文献编制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019)16-0071-01野外资料的采集是三维地震勘探的基础,只有得到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的原始资料,才能保证地质任务的完成%结合陇东黄土塀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及二维地震勘探情况,对巨厚黄土嫄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难点及应对措施展开以下研究。
1主要技术难点1.1激发问题勘巨厚黄土嫄区黄土覆盖厚度达200m以上,松散干燥、潜水位深,对地震波的衰减吸收极为强烈,药量小时能量释放在浅部地层,对于该区深部煤层来说,很难取得有效波,因此需要大药量激发,但由于激发岩层疏松,抗压能力低,当药量较大时易发生永久性形变,使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浅部岩层中,且造成表层各干扰波能量增强鷺1.2接收问题由于勘探地形复杂,冲沟发育,同_道内的检波器埋置在同一高程上较困难。
且区内居民点较多,使得炮点及检波点不可避免的偏移。
2采取的应对措施2.1激发问题针对黄土层厚度较大的问题,激发时采用多井组合,单井小药量,总体多井大药量的组合井激发方式,组合井间距3m~5m(一般不低于爆炸震源的爆炸半径)。
单井小药量保证了激发的高频弹性波,根据公式f=a Xv/r(f为激发频率,a为常数,v为激发介质速度,r为爆炸半径),地震波的传播频率与爆炸半径成反比,因此爆炸半径越大地震波频率越小;而多井组合,又能提高弹性波的能量,增加弹性波的弹性撞击与弹性压缩,因此可以保证目的层反射波的能量和高频信号吧2.2接收问题针对巨厚黄土塀区复杂的地形条件及地表条件,在沟谷、冲沟等地形起伏较大地段,检波器一般釆用堆置埋放,能够达到单炮目的层清晰的效果;在黄土嫄上,地形虽然相对平缓,但区内居民点较多、人流量大,检波器线性组合时干扰明显增强,因此,在黄土堀上检波器也采用堆置埋放,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高密度地震勘探的激发和接收技术探讨
h g f q e c n o fe u n y e d s mo e p ee a l o h g e s y s i c p o p ci g t a r d t n l e p o ie s u c . ih— r u n y a d l w— r q e c n s i e r r fr b e t i h d n i e s r s e t h n t i o a x l s o r e t mi n a i v B sd s u o n w t p s o i r tr c me o t h r d ci e ef i n y o i g e o l p e vb a o s i p n tran d ti d e i e ,d e t e y e f vb a o o u ,t e p o u t f ce c f sn l r mu t l i rt r n o e e r i eal v i i e
s op i tn t o k t a h t o a i o a x l sv o r e h s i c e s d mo e t a n o d r o g i d .O s e t o e ev n h t on e w r h n t a ft d t n le p o i e s u c a n r a e r h n a r e f ma n t e n a p c fr c ii g r i u t c n l g , h e e t4 8 y t m a ey h g r c a a i t , t a c lr t d dg t e p o e i o a io o t e ta i o a e h o o y t e n w s 2 XL s se h s v r i h t e c p bl y i c e ea e i i g o h n n c mp r n t h r dt n l a i s l a s i g o h n , o n y l h e n mal r b t l o a l u e a d p a e d so t n t i - 0 Hz w v a d lr e y a c r n e e p o e n t l i t ra d s l , u s n mp i d n h s itr o swi n 0 8 0 a e b n , a g rd n mi a g , o g e a o t i h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区的应用研究
匀(图1)。
图1观测系统面元上的方位角(左)及炮检距(右)
分布图
4.2数据采集
4.2.1成孔方式
矸石覆盖区采用砾石钻机成孔,黄土覆盖区域采用洛阳铲成孔,沟谷区域采用三轮钻成孔。
4.2.2激发层位
矸石覆盖区成孔深度7m;黄土覆盖区域成孔深度
奥灰顶界面裂隙发育区2个(图2中的蓝色区域)。
图2奥灰顶界面属性融合图
7结论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有效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与分辨率。
提高弱反射层的成像精度,预测奥灰顶界面的构造发育情况,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区是可行的。
根据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健康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其他医科院校调。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黄土地是中国特有的一类土壤,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地质勘察是对黄土地区地质特征和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利用黄土地资源,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本文将从黄土地的地质特征、地质构造、勘察方法和勘察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黄土地的地质特征黄土地主要由黄土、黄棕土和难溶性黄土组成,这些土壤多呈黄褐色,质地细腻,具有极强的吸水性和保水性,是一种肥沃的土壤类型。
在地貌上,黄土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坡度较大,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由于长期受气候侵蚀和水蚀作用,黄土地区地表往往具有丰富的沟壑和深沟谷地貌。
这些地质特征对勘察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黄土地的地质构造黄土地区地质构造主要表现为构造活动不大,构造形貌单一的特点。
地层以第三系黄土和第四系黄土为主,沉积物主要为黏土、草莓状泥岩和砂岩。
在构造活动方面,黄土地区一般都以断裂构造为主,沿着断裂面形成的地形特征十分明显。
在地下资源方面,黄土地区存在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钼矿、黄土等,这些地质构造特征对勘察工作提出了挑战。
三、黄土地质勘察的方法1. 地质勘探:地质勘探是对地下基础情况进行勘察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地下水、矿产和地质构造等方面的勘探来获取地质信息。
地质勘探包括地下水勘探、岩土工程勘探、矿产勘探等多个方面。
地质勘探通过勘察手段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提供依据。
2. 地质测量:地质测量是对地质构造和地表地质特征进行精细测量的一种方法,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测量仪器和卫星定位等技术手段。
地质测量通过高精度的地质数据获取,为地质勘察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3. 地下水勘察:地下水勘察是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勘察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井探、地下水观测点和水文地质勘察等手段获取地下水资源的实时情况。
地下水勘察对于黄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四、黄土地质勘察的意义1. 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黄土地质勘察可以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地质情况和地下地质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黄土覆盖区震波激发问题的研究
黄土覆盖区震波激发问题的研究激发条件是提高地震勘探效果的前提,随着矿井建设对地震勘探要求的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对山区复杂浅层的震波激发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浅层地震地质特征及成孔方法在平原或丘陵地区,浅层结构比较简单,激发岩性相对稳定,潜水面深度多在7~30m之间,采用汽车钻机成孔,单井深一般在潜水面以下3~5m,能够取得理想的地震记录。
进入山区勘探,地形地貌复杂,沟壑纵横,高差一般在200~400m之间、有时更大;浅层地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黄土覆盖区覆含钙质结核,坡积物成份松散杂乱,一般分布于山脊或山坡上、不含隔水层。
由于交通十分不便,汽车钻机已不能作为主要成孔工具,山地钻又不能解决松散的低速层问题。
目前只能采用简易的成孔方法,对黄土而言,如用洛阳铲或手盘钻,因黄土当中的钙质结核层难以穿过,而人力对洛阳铲自重的承受力有限,使成孔的难度较大,孔的深度受到一定限制。
对坡积物而言,采用的成孔工具只能是铲子、撬杠和大锤,因坡积物当中石块比较大,成孔时的尝试与孔的直径成正比,必然使成孔的深度受到一定限制。
总而言之,山区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采用常规的成孔方法,成孔深度浅、效率低、激发结果使大部分能量消耗在低速层中,振动频率降低,地震效果差。
为了提高能量,取得有效波信息,提高有效波的分辨能力采用了组合爆炸。
二、组合爆炸1、组合爆炸的原理。
组合爆炸一般分为同时组合爆炸和延迟组合爆炸两种方法,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和单井的井深较浅,不适宜采用延迟组合爆炸方法。
同时组合爆炸是把一个大炸药量分成几个小炸药量(小炸药量之间的距离不小于单个小炸药量爆炸时形成的塑性半径的两倍)同时爆炸,使炸药爆炸后向下传播的能量大为增强。
2、组合爆炸参数的选择。
在满足组合爆炸理论的基础上,黄土覆盖区井深和坡积物地段坑深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避免爆炸能量过多的损失;组合爆炸方式选择也很重要,直接影响着组合爆炸的效果,为此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组合爆炸参数的选择作了定量分析。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黄土是一类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地区的黄色土壤,这种土壤的成因比较特殊,所以在进行地质勘察分析时需要采用较为专业的方法。
本文将对黄土地质勘察分析进行简单介绍。
一、黄土的成因黄土的形成与泥沙、黄土风蚀、各种沉积物、中生代岩石风化等有关。
在新生代,虽然我国西北、华北、西南地区的地质历史和构造活动各异,但它们经历了同一阶段的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了大面积的黄土。
1.获取地质资料在进行黄土地质勘察分析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地质资料,包括区域构造情况、岩石和土层的分布、地貌形态以及现场的观测数据等。
通过这些资料的收集,可以帮助勘察人员更好地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质特征。
2.采集土样通过采集土样进行化验可以了解到黄土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土壤中存在的岩石成分等。
黄土中的砂粒含量较高,且颗粒分布均匀,因此土样需要采用大型采样器进行采集。
另外,为了保证采集到的土样质量,采样体积应该足够大,且采样深度应该达到黄土的深层。
3.开展实地勘察实地勘察是黄土地质勘察分析中的重要步骤。
勘察人员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系统的观察和实地勘探,观测和记录护坡、河道、植被和水文地质特征等。
此外,还需要对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测量和描述,以便更准确地识别出黄土的分布情况。
4.分析实验室数据在对采集的土样进行化验后,需要将实验室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到更详细的黄土特性数据。
通过实验室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到黄土的含水量、颗粒分布、固结性、渗透性等物理和化学特性,并进行统计和比较。
5.编制专题图通过前述工作取得的数据信息和观测感性认识,勘察人员需要进行精细剖析和专题组合,绘制出分布分微的专题图,着重揭示黄土中岩类、土类的成分特性,空间分布和某一深度处的变化规律等干湿季的地表几何形态等。
6.江苏苏伟围堤加固防护体系设计除了对黄土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分析之外,还需要针对目标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江苏苏伟围堤加固防护体系的设计,确保设计的体系能够满足工程的安全要求。
黄土塬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及对策
黄土塬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及对策摘要:随着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但是黄土塬区因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导致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时还受到了诸多限制,主要包括土质疏松、厚度落差大、干燥等,能够吸收或抵消地震波,同时带来了一定的干扰信号。
本文正是基于此,围绕黄土塬的实际情况对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难点进行详细阐述,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旨在为相似地区的地震勘探工作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难点;对策由于黄土塬地区具有较强的地质特殊性,因此相比其他地区的地震勘探,其激发和成孔方式的选择都有较大的技术难度,另外黄土塬地区黄土的垂向速度落差大,因此会出现声波和面波的干扰,导致反射波受到影响[1]。
因此如何控制这些随机干扰和规则干扰提高信号的信噪比就成为黄土塬区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同时在静校正参数和方法的选择上也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有关上述要点,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一黄土塬地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难点1静校正技术难点山地黄土塬地区有大量的冲沟、梁、陡坎等,并且高低落差大,一些地区的凹地高程约为900m,而凸地的高程高达1200m,因此在野外勘探面临较大的难度,另外梁、沟、川等地貌相互交错导致机械难以移动。
同时受到地形复杂的影响,浅层地质条件的横向变化不稳定,如果仅仅依照一般的井深、低速带和高程进行静校正,那么对于低速带的速度和厚度数据显然就有失准确性,不利于后期的资料处理和解释2井位选择和激发方式难点黄土时厚时薄是山地黄土塬地区的主要特征,而大量的基岩裸露在冲沟里,另外激发因素的横向变化不稳定,同时在坡前还有众多的砾石,在不同的激发层位中,地震波能量也会出现动态的变化,因此激发井位以及激发方式的选择就是关键所在[2]3干扰因素对信噪比的影响黄土塬地区的土质长期受到气候条件的影响,其孔隙较大,并且结构松散,地震波在垂向速度上的变化不稳定,所以大量的地震波被吸收和消弱,同时面波、声波、次生干扰的大量存在导致反射波受到影响,对此在勘探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来尽可能的消除规则干扰和次生干扰,以提信号的高信噪比[3]二黄土塬地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对策1合理选择激发井位在确定激发井位前必须要对工区进行全面的踏勘测量,选择土层较薄、高程较低的位置,保证激发井位的设置合理。
71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技术庄熙勤,张晓印,张宣堂(中国石化集团华北石油局第四物探大队)(河南新乡洪门四物453700)摘要:黄土塬区地震采集一直被认为是世界级难题,几十年来,几代地球物理工作者一直为此奋斗、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我们在前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工区实际,在表层调查、提高地震波下传能量、多线采集、资料处理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在定北工区取得了较好的采集成果。
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以供交流、探讨。
前言随着中石化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并举”战略目标的实施,华北分公司逐步加快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石油勘探开发的步伐。
而该区块位于陕甘宁接壤部分的黄土塬地区。
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曾先后在该区进行了三次二维地震采集工作,但由于受该区复杂地表条件的限制,测线进黄土塬地段资料信噪比低,目的层连续性差,所得资料很难满足地质任务的要求,制约了该区油气的勘探开发步伐。
从2004年开始,华北分公司在黄土塬区开展了地震采集技术攻关,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地震采集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黄土塬区地震采集质量实现了实质性的突破,为该区油气勘探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 工区概况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大中型多层系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气源岩好,生、储、盖组合配套,勘探领域广、潜力大的特点。
定北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西侧)与天环向斜的交汇部位,沉积相带上位于中生界定边三角洲的北部,上古生界河湖三角洲体系之上。
该区地表为黄土高原向沙漠过渡区,总体上地形西高东低,海拔高程1300-1600m,工区低降速带横向变化大,低速层速度380-550m/s,降速层速度700-1700m/s,低速层厚度一般几米至20米,降速层厚度一般20至120米。
工区中部地势较为平坦,西北和东南部边缘为较厚的黄土塬区,沟壑纵横。
图1 定北工区地表高程示意图低幅构造和非构造油气藏是主要勘探目标,要求地震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2 以往采集资料存在的问题(1)、工区内同一测线,高程变化大,地表结构复杂,低降速层厚度和速度横向变化大,测线穿越不同的地形、地貌,资料品质差异大。
黄土覆盖区开展地震勘探选准激发层位的方法研究
井田位于 吕梁山块隆与晋 中新裂陷的接触部 位, 构造形态位置为吕梁山背斜的东翼 , 霍西向斜 的西翼 , 次级构造单元为灵石富家滩复背斜的北 东翼与晋中新裂陷的接触部位 , 由霍山、 上千沟、 霍 村诸断 层 组 成 的 断 层 组 , 以北 北 东 方 向从 区 外 东部穿过。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 , 构造形态较简 单, 多 为平缓 开 阔的短轴 褶 皱 , 次 有 岩溶 坍 塌 的柱 状陷落 , 局部见有小型断裂构造 , 断层以正断层为 主, 走向多为北北东 向, 主要有汾河正断层和上庄 村 正断层 。 2激发 层位 的选择 和预 测方 法 在正式开展 生产之 前, 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及 对 该工作 区 的 了解 , 并 通过 详 细 的 实地踏 勘 , 在 区 内选取了 2处( 分别命名为 s 1 、 s 2 ) 比较有代表性 的 位置 ( 一处 位于 高 坡 地 段 , 一 处 位 于 低 洼地 带 , 以便明确不 同地形条件 下激发 与接收条件 的区 别, 从 而更 有 力的指 导施 工 ) , 进 行 了点试验 工作 。 s 1 点: 位于本勘查区中部 , 新生界厚度相对较 大 。该点 地 表 高程 为 9 0 4 . 1 9 m,2号煤 层 埋 深 约 3 0 9 m, 标高约 5 9 5 m, 煤厚 l m 左右 , 预 计 该处 煤 层 反射 波 出现 时 窗为 2 2 0 m s 左右 ; 1 0号煤 层 埋 深 约
1 6 0m。
1 . 2含煤 地层 及主要 可采煤层
本区域含煤地层有石炭 系中统本溪组、 上 统 太原 组 、 二 叠 系下统 山 西组 及 下石 盒 子 组 , 可 采煤 层 均赋 存 于太 原 组 ( 下组煤 ) 和 山西 组 ( 上组煤 ) 中, 而本溪 组 和 下 石 盒 子 组 中 均 系 不 稳 定 煤 层 或 不 可 采的 薄煤 线 。主 要含 煤地 层叙 述如 下 : ( 1 ) 石 炭系 上统太 原 组 ( C 3 t ) : 厚度 4 9 . 9 8 m一 1 3 2 . 6 0 m, 平均 9 3 . 4 0 m。为霍西煤 田主要含煤地 层 之一 , 所含 煤 层 自上 而 下 编 号 为 4 、 5 、 6 、 7 、 8 、 9 、 l O 、 l O下 、 1 1 号煤层。其中 4 、 6 、 9号煤 层为稳定
黄土源地区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探讨
黄土源地区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探讨
杨丁伟;刘润胜
【期刊名称】《内江科技》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黄土源区,黄土层厚数十米至上百米,垂直裂隙发育、干燥、无潜水位,传统的野外地震勘探方法效果不明显,未来提高在此类地区的勘探质量要依靠高灵敏度检波器和更容易控制的高能量震源出现。
【总页数】1页(P131-131)
【作者】杨丁伟;刘润胜
【作者单位】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郑州450009;河南省煤田地质局物探测量队,郑州45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
【相关文献】
1.在厚砾石区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探讨 [J], 刘保强;刘润胜
2.巨厚黄土塬地区三维地震勘探试验方法探讨 [J], 郭子华;田伟;李新程
3.在厚坡积物区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探讨 [J], 刘润胜
4.甘肃省陇东地区黄土塬地区煤田地震勘探技术方法探索 [J], 王永奎;殷全增
5.陕西物测队《黄土源煤炭地震勘探技术方法研究》获200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J], 朱芳香;李岳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摘要黄土地区的表层地质和地貌极为复杂,一般包括:巨厚黄土区、黄土——沙漠区和山前砾石——黄土区等地形地貌,黄土地区独特的地貌和地形给地震采集带来了较多的困难。
文章根据在黄土地区的地震采集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黄土地区地震采集的相关技术,如:巨厚黄土地区表层地貌结构精细调查配套技术和相关的技术对策等,同时针对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较为详细介绍。
通过具体的应用实践表明该项采集技术具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黄土地区;地震采集;勘探技术;采集技术1 当前黄土地区地震采集技术所面临的难题当期黄土地区地震勘探采集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黄土地区的表层地貌和结构较为复杂,低降速层的厚度与速度的变化较为剧烈,这给静校正工作带来了困难。
2)复杂的地貌条件,尤其是在巨厚黄土山体地区,这些地貌导致激发与接收的能量衰减速度过快,在原始的单炮记录上除了面波、折射波以及其他的随机干扰之外,还出现了具有较强能量的侧面波以及其他的次生干扰,这几大的降低了所采集的资料的信噪比。
3)以塔西南地区为例,该地区由于受到西昆仑山的造山带长期运动的影响,地下构造断裂发育,同时由于逆冲推覆而导致的层白垩系地层具有断上盘埋藏浅且倾角大,而断下盘的构造过于复杂且埋藏深的特征,导致地震波场趋于复杂,地震剖面成像难度加大。
2 黄土地区表层结构调查技术对策黄土地区等地貌甚为复杂的地区,由于低降速层的厚度较厚,而且地形表现为山大沟深,交通极为不便,常规的方法难以进行信息采集工作。
2.1 宽线观测技术通常,人们可以通过减小道距、炮距以及增加排列长度的方式来达到提高覆盖次数的目的,这样能提高二维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但这种方式能力有限,而且随着道距与炮距的减小,其随机干扰相干性增加,叠加压制随机干扰的统计效果降低。
宽线观测技术属于一种比较特殊的三维观测技术,通过多炮多线观测系统,炮检点的相对单线采集技术呈现出纵横向离散形式,面元道集中传播路径的差异性弱化了干扰的相干性,能有效的增加对干扰的压制能力。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技术
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技术1黄土塬及沙漠地区激发存有的问题(1)表层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严重,黄土层对地震波的吸收约为深层的100倍;(2)激发的地震波能量和频率低,因为该地区的激发岩性松散速度较低,导致激发频率较低;(3)下层能量屏蔽严重,该地区黄土层直接覆盖在中生界地层之上,而黄土层与中生界之间密度很大形成了较强的波阻抗界面,绝大多数能量被反射,下传能量被屏蔽[2];(4)沙漠地区激发岩性为流沙,激发时井壁易坍塌,增加换井频率,及下炸药深度不一致。
2黄土塬区地震勘探的应用实例2.1激发参数选择黄土塬地区地震采集的难点是表层吸收衰减极为严重,地震波的激发是一项关键技术,获得高信噪比地震资料,野外压制噪音是黄土塬地区地震勘探的重要环节,为改善野外采集资料品质,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在改善激发条件方面实行了激发方式、激发岩性等实验,进而获得高品质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
第一,选择激发岩性选择可塑性岩层,如砂岩、胶泥等。
这样的岩性可使爆炸所产生的能量转化为弹性振动能量,使地震波具有显著的振动特征(图3);第二,为保证激发子波的一致性,每次激发完毕后,下炸药过程中使用爆炸杆或洛阳铲杆,严格控制激发井深度,同时激发井下套管,操作比较简便,解决了以前经常蓬井的问题,提升了激发井的使用率和资料品质又降低了成本;第三,激发炸药量对激发能量和频率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在黄土塬地区,表层黄土厚度大,存有一个低速黄土层与降速黄土层界面,这个界面是个较强的波阻抗界面,对激发波来讲是一个虚反射界面,在该界面以上激发就是在低速黄土层中激发,爆炸造成破碎半径较大,炸药的能量绝大多数消耗在破碎黄土的过程中,有效下传能量相对降低,能量衰减严重,产生地震波的频率较低,在目的层资料信噪比低,需要增大炸药量来提升信噪比[3](图4)。
2.2激发因素效果分析从砂岩、原生黄土、两种不同激发岩性OP道集记录Z分量波场记录看出:砂岩激发能量强,OP道集记录初至前背景相对平静,初至波波形清晰连续,能看到多层反射,记录分辨率较高(如图5)。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区的应用研究
全数字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黄土塬区的应用研究刘斌【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9(000)016【总页数】3页(P194-196)【关键词】高密度; 三维地震; 黄土塬【作者】刘斌【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 TD150 引言1994年,我国煤矿采区高分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淮南谢桥煤矿得到了巨大的成功,随后,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煤田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煤矿采区构造勘探的主要手段。
在实际应用上三维地震勘探的成果为建设高产高效矿井提供了有效的地质保障,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在某些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区,构造解释成果与采区生产要求的控制精度还不相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在三维地震勘探中质量控制和技术应用不当所致;二是三维地震勘探的固有能力所至。
同常规三维地震相比,高密度三维地震在数据采集上具有空间采样间隔小、均匀方位角及炮检距等优点,这有利于在资料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保护有效信号,从而实现高保真度、高信噪比和高分辨率的勘探效果。
1 地质概况研究区面积约1.6km2,位于准格尔煤田南部,属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经过实际测量,地表标高在1108.71~1269.2m之间变化。
总体来说,勘探边界南部、勘探区东北角、勘探区西北角被厚层黄土(砂土)覆盖,厚度一般大于20m,覆盖层土质干燥、松散,不利于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勘探区中西部被风积沙、冲洪积物覆盖,厚度一般2~5m;新近系红层及基岩主要出露在大沟附近,勘探区北部坡地及勘探区中西部地区也有新近系红层直接出露于地表;勘探区中部被厚度不等的煤矸石覆盖,面积约0.36km2,最大厚度约100m,成孔难度大。
研究区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含可采煤层 5层,即4、5、6上、6、9号煤层。
区内4煤层厚度在2.30~4.70m之间变化,标高在720~900m之间变化;区内5煤层厚度较小,不可采面积较大,煤层厚度在0~1.44m之间变化,标高在720~900m之间变化;区内6上煤层厚度较大,煤层厚度在10.05~15.77m之间变化,煤层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标高在670~840m之间变化;区内6煤层厚度在1.90m~6.24m之间变化,煤层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标高在640m~820m之间变化;区内9煤层厚度在0.85m~4.75m之间变化,煤层厚度变化无明显规律,标高在620m~760m之间变化。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
黄土地质勘察分析
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类型,广泛分布在中国的黄土高原地区。
黄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对于进行地质勘察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黄土地质勘察的目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
黄土地质勘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黄土的分布状况、黄土的成因及形成过程、黄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黄土的力学性质、黄土的水文地质特征以及黄土中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问题等。
这些内容可以通过野外调查、实验室试验和其他科学方法来获取。
在进行黄土地质勘察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可以进行野外地质调查,通过考察黄土的分布范围和地层特征来了解黄土的分布情况。
还可以对黄土进行取样,进行室内实验室试验,以获取黄土的物理、力学和化学特性参数。
还可以进行地球物理勘察和地质雷达勘察,以了解黄土中的水文地质特征和地下结构。
黄土的地质勘察分析结果对于工程的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黄土的特性,预测黄土对于工程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来处理黄土问题。
在建设黄土地区的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到黄土的渗透性问题,采取相应的渗透措施。
又如,在建设黄土地区的土木工程时,需要考虑到黄土的塑性特性,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黄土塬弯线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应用
黄土塬弯线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应用
陈军强;李鑫
【期刊名称】《长庆石油物探》
【年(卷),期】1998(011)001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黄土塬区是我国油气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地区之一。
由
于表层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地下隐蔽性油藏特征限制,油气勘探进程缓慢,勘探主要手段局限于地质综合研究和钻探。
经地震勘探实践和攻关,现已形成了一套先进而适用的弯线高分辨率地震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获得了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地震资料,取得了明显的地质效果。
仅新区勘探事业部陕北油气勘探项目经理部,在三年内就上交探明石油储量X亿吨,预测天然气潜在
【总页数】13页(P1-13)
【作者】陈军强;李鑫
【作者单位】长庆石油勘探局物探处;长庆石油勘探局物探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3
【相关文献】
1.地震勘探弯线技术在巨厚黄土塬区沟谷条件下的应用 [J], 王文忠;田雪丰;梁延广
2.黄土塬区煤田弯线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应用 [J], 郭良红;田小平
3.弯线地震勘探技术应用中的若干问题 [J], 杨庆道;王伟锋;尹以东;赵玉生;李继白
4.黄土塬弯线地震处理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J], 王爽;张戈;许建权;张盟勃;王宝江
5.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塬非纵地震勘探技术应用效果 [J], 黄祥虎;武铁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东地 区主要 表层 介 质 是 疏 松黄 土 J , 长庆 油 田2 0 1 3年在 该地 区共 完 成 了 2 0 0个 表层 岩 性 调 查 点, 主 要寻 找地 表 2 0 1 T I 以内最佳 激发 岩性 ( 胶泥 或
高 密度采 集 的激 发 因素不 可 能沿用 常 规采集 的 激发 方 法 , 需 要对 高 密 度 采 集 的 激发 因 素进 行 分 析
的黄 土 , 速度 和 岩性变 化微 弱 , 没有 明显 的速度 和岩 性分 层 。勘探 目的层倾 角 小 , 断裂构 造不 发 育 。 陇东地 区 已经部 署 完 成 的常 规 地 震 采 集 , 取 得
论证 , 得出适合高密度采集要求的激发因素, 既能满
足 高密 度采集 对 激发 点 密 度 的要求 , 又使 得 单 井 激
摘 要 : 随 着勘探 技 术的发 展及 长 庆油 田 油气 需求量 的增加 , 鄂 尔多斯盆 地地震 勘探 领域 不 断向复
杂的区域 ( 地表岩性复杂多变, 地下构造复杂、 隐蔽) 延伸 , 油田开发对勘探精度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从 地 震 采集技 术发 展现 状 来看 , 高密度地 震勘 探 就是 解 决 复杂 区域 地层 成像 问题 的 有效 手段 。
针对该 区域表层黄土巨厚 J , 单炮资料信噪比低 的 特点[ 4 3 , 有针对性 的进行 高密度激发方法分 析, 主
要 内容 包括井 数 分 析 , 井深分析 , 激 发子 波 分析 ( 最 佳 单井 药量 分析 ) 和激 发 总药量 分析 。 试 验 因素严 格遵 循 单 一 因素 变化 的原 则 , 易 于 发 现单 因素 的变 化 规律 , 保证 试 验 结 果 的科 学 性 合
密度 、 较小 的炮距 和道 距 , 强调点 激发 ( 小 组 合 激
理性。综合分析单一变量对地震采集资料品质的影 响, 总结适合陇东地区高密度采集的激发方法。
1 高密度采集激发井深分析
1 . 1 基 于爆 炸 能量 的激发 井深 分析
发) 和点接收( 小组合接收 ) , 最终提高剖面 的成像
和常规的地震勘探 强化单炮激发效果的设计理念相比, 高密度采集要求激发和接收点都具有较 高
的空 间采样 密度 , 激发 和接 收 环节都 不 再追 求通 过 组合 方 式 来压 制噪 音 , 提 高信 噪 比 ; 而是 在激 发 环 节尽 可 能模拟 点震 源激 发 , 在接 收环 节 能够接 收到保 幅 保真 无 污染 的真 实信 号 , 最终提 高叠加剖
展, 为 了 更 进 一 步 提 高 资 料 的信 噪 比和成 像 精 度… , 更好 的满 足 资料 处 理 解 释 的 需 求 , 高 密 度 地 震采集是 目前最佳的解决方案 。 常 规激 发方 法 , 就 是 多组合 、 深 井 和大药 量来 强
化单 炮 品质 ; 高密度 采 集 则 要 求较 高 的空 间采 样
关键 词 : 黄 土 山地 ; 高密度 地震 勘探 ; 井数 ; 井深 ; 激发 子波 ; 总药量 中图分 类号 : P 3 1 5 . 0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4— 6 0 2 X( 2 0 1 4 ) 0 3— 0 0 8 3— 0 5
陇东地 区位 于 鄂 尔 多斯 盆 地 西 南 部 , 整 个 地 区 属 于 山地 地 貌 , 沟塬高差达到 3 0 0 m; 表 层 覆 盖 巨 厚
面的信噪 比。基 于这 些要 求 , 主要研 究 高密度 地 震采 集激发 参数 的设 计 思路和 选取 结果 ; 通过 具体
试验、 理 论 分析 和统 计 学的方 法 来推 导 和论证 高 密度地 震 采 集 的激发 参数 。 高 密度 激发 参 数在 实 际生产 中应 用之后 , 发 现剖 面的 浅层 信 噪 比明显好 于常规剖 面 , 取 得 了初 步成 效 。
发 的频 率 和能量 达到最 优 。
依托 2 0 1 3年 陇东地 区油 气勘探 项 目已有 资料 ,
了很好的效果 , 但是岩性勘探需要提供 高精度数据
和水 平井 设计 轨 迹参 数 , 都 对地 震 勘 探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随着 地 震 采 集 技 术 向 “ 两宽一高” 方 向发
咖 藿 } 栅 。 誊 i 播 的情况 下 , 就 迅速 衰减瑚 到环 噪能量水 平 瑚 啪 驰
区主要表层介质中, 速度和岩性没有 明显分层。该
地 区微测井 的解 释成 果 显 示 , 近 地表 1 0 0 n l 以 内黄 土 的速度从 6 0 0~9 0 0 r r ds 之间变化 , 无 明显 差 异 , 层速 度从 上 向下基本 上是 连续变 化 的 。以上结果 表
第3 3卷
第 3期
延安 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Y a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3 3 No . 3 S e p. 2 01 4
收 稿 日期 : 2 0 1 4—0 6—3 0
作者简 介: 胡育波 ( 1 9 7 8 一) , 男, 陕西 西安人 , 中国石 油东 方地球物 理公 司物探工程师 。
8 4
含 水性 较 好 的黄 土 层 ) 。调 查 的 结 果 显 示 , 在 该 地
量下传; 在单炮道统计能量曲线上 , 我们可以看出, 近炮点附近的能量 , 在没有较好地 向远道和深层传 蛐龌 露 捌
2 0 1 4年 9月
DOI : 1 0. 1 3 8 7 6 / J . c n k i . y d n s e . 2 0 1 4 . 0 3 . 0 8 3
黄 土 山地 区高 密 度地 震 勘探 激 发 方 法分 析
胡育波 , 吕震 川 , 普宗源 , 张 鹏
( 中国石 油东 方地球物理公司 长庆物探 处 , 陕西 西安 7 1 0 0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