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三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精品.docx

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精品.docx

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能力研究方案一、背景及意义在小学教学阶段,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总能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因此看来,怎样集中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我们教师授课有重大作用,可以把我们辛苦的劳动种子播种,也让孩子们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抓住并抓好这四十分钟,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原因分析1.小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个别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三、研究方案1.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

语文教研活动课题研究(3篇)

语文教研活动课题研究(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广大语文教师关注的焦点。

为了进一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开展语文教研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的教育理念。

2. 构建高效的语文教研活动模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探索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 为学校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语文教学的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策略(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2)开展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3)鼓励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2. 语文教研活动模式的构建(1)明确教研活动的目标和任务,确保教研活动有的放矢。

(2)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丰富教研活动内容。

(3)加强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 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1)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4)加强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 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1)强化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3)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语文教学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及家长的需求和意见。

3. 行动研究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4. 案例分析法:选取优秀案例,总结经验,推广优秀做法。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

语文微课题研究报告三年级

语文微课题研究报告三年级

语文微课题研究报告三年级标题: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语文是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逐渐在教育领域得到应用。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三年级语文微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目的1. 研究三年级语文微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2. 探讨三年级语文微课在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方面的效果;3. 分析学生在接受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中的反馈意见;4. 提出对三年级语文微课的教学方法和改进建议。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三年级语文微课课程,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教学;2. 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问卷调查,比较传统教学和微课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3. 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掌握和能力提升测试,比较传统教学和微课教学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效果;4. 设计学生反馈意见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三年级语文微课的评价;5. 分析数据并撰写研究报告。

四、预期结果1.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2.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掌握和语文能力;3. 学生对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持积极态度,认为微课教学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知识能力;2. 学生对三年级语文微课教学持肯定态度。

基于上述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加大对语文微课教学法的推广力度;2. 设计更加符合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微课内容;3. 教师应不断改进和优化微课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六、参考文献[1] 陈晓敏, 林少伦. 微课对小学语文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7(3): 160-164.[2] 马铁虎. 手机微课语文教学的设计与应用[J]. 理论与实践. 2019, 39(10): 163-164.。

(完整版)三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完整版)三年级语文小课题研究
3、围绕话题,互动交流。教师围绕话题设计各种活动,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尝试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互动交流,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积极表达、认真倾听、自然应对。教师实时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获得深刻的角色体验,实现交际的目的。
4、拓展运用,提升能力。围绕话题,拓展延伸,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研究规划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措施、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
一、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或与人交流时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叙述有条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旨,讲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熟悉掌握口语交际类型课堂的教学策略。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研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情境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3)、开展活动,创造交际机会
口语交际离不开语言环境,口语交际需要更多的话题。所以,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借助各种有趣的活动,为孩子们更多地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为此,我们结合平时的教学设计了许多活动。例如课外活动时间举办“班级故事会”,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上台讲述一个提前准备的小故事,台下的同学当评委,选出讲述最生动具体、声音最响亮动听、表现最大方自然的同学。还有借助读书活动中的“读书推荐交流会”,让学生大胆向他人介绍自己读过的书,表达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并听取他人介绍读书心得。有时遇到了班级中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也可以借助班会开一些小辩论赛,让学生自己发表针对某些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共10篇)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一):帮忙推荐一个小学语文研究课题)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2)讲读教学与学生自主参与的研究3)作文教学从日记人手的研究4)小学生习作过程的研究5)小学生修改习作的研究6)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7)语文实践活动的研究8)小学语文活动课设计...【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二): 小学低年级语文的个人课题可以研究些什么?多给几个题目参考?个人课题的写法和格式怎样的?具体说哈?内容是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问题、实问题、小问题.可研究一个学期的.是想参加教师个人课题评审的,可研究哪些方面?请具体多给几个好题目,1、可以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立项进行研究;2、可以从培养学生多种识字方法入手研究;2、可以从培养学生口算能力入手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三):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快乐的假期生活教学目标:1、学会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2、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3、热爱大自然,感受假期生活的乐趣.4、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教学重点:学会细致的观察生活与大自然,养成留心观察、乐于及时记录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学难点:描写细致,感受真实.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讲故事:(教师出示自己假期时在上海游玩拍摄的照片)讲述自己假期愉快的旅游经历.二、师生交流,激发写作兴趣:、师:我想我们都喜欢出去游玩儿,去拥抱大自然,在假期中,想必大家也定有难忘的经历?能告诉大家吗?生自由交流.2、师:是呀,通过刚才的交流,让我们回忆起了难忘的假期生活,与其回忆,还不如现在就动笔记录下这一串串足迹,好吗?三、片段赏析、发现写作方法:、师:我们到风景区游览,欣赏自然风光,增长见识,留影拍照,真是一件乐事,作文指导《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那怎样给自己最喜爱的照片配上一篇精彩的呢?大家相互讨论一下,一会我们来献计献策.生讨论.2、师:谁有好的建议,快给大家说说!(学生初步谈到:(1)按一定顺序,也就是旅行的顺序来记,这样更清晰;(2)要围绕照片的内容来写,把那里的美丽景色生动的描绘出来;(3)可以把照片的地点和内容作为的一个重要部分,精彩片断;(4)要围绕快乐来写,写出旅途的难忘.)对于以上的建议教师要给与及时地引导、归纳和鼓励.3、师:我也给大家介绍两种观察景物的方法,一种就是定点观察.如站在公园某一角,对公园进行由远及近的观察.又如我们登上塔顶,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对塔下景物进行观察.二就是移动观察,它又叫移步换位法.就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变换位置,一处一处地进行观察.选好了观察点,就是确定好了写的顺序.如这样,就有条理有重点地写下了作者在大会堂所看到的景物.四、创设情景,感悟写作方法:、师:同学们,我们要记录自己的假期生活,你们还想到了什么?生:要把自己最喜欢、印象较深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2、师:能结合你具体情况给大家具体讲一讲吗?3、师举例让学生练习说.五、理解“难忘”,拓宽学生思路,丰富写作素材:、刚才,大家在提建议时,说到了要记录假期生活的快乐,那在你在假期中除了快乐的经历让你难忘以外,还有不同的感受让你难忘吗?教师引导学生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难忘的经历.生:可以是惊险的一段历程;可以是紧张的一个画面;可以是兴奋的一个瞬间;可以是一次勇敢的尝试;可以是一次后悔的经历;可以是一种心酸的滋味.2、师:现在,对于“难忘的假期生活”,你又有什么新的理解?生:不一定只有快乐是难忘的题材,只要是一段有意义的经历,都值得记录下来;生:我们的写作素材可以丰富一些,写出自己的认为最值得难忘的经历和故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师:是呀,一段难忘的童年之旅,之所以难忘,就是因为纪录了你自己亲身感受,刻骨铭心的历程,也许是快乐的,也许是神奇的,也许是充满挑战的,只要你写出自己的滋味来,就是一篇有价值的好.〔小课题研究——作文指导课(案例)〕【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获得成功的经验.】【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四): 课题研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课题研究虽然做法多样,但有一个基本程序.在研究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研究什么?——怎样确定研究课题一切科学研究始于问题——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掌握方法很重要,否则就不是研究);进步与成果即成长.教育科研课题主要于两大方面:、实践——客观存在的或潜在的教育实际问题教育教学实践本身存在的问题(这是大量的);教育教学与其外部的矛盾(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校、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社会发展.举例).2、理论——现有教育理论所揭示的问题以及理论体系中的空白和矛盾点(例如《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冷思考》一文产生的过程).3、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例如:南通特级教师李吉林从语文教学的弊端出发,从外语教学中运用情景进行语言训练中得到启示,借鉴我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境界学说”,吸取传统教学注重读写以及近代直观教学有效因素,探索创造出“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法”……二、怎样进行研究课题的论证?选定了一个课题,就必须对这个课题的所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了解这个课题目前在国外、国内的研究情况,包括研究已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了解这一课题所属的理论体系等等.对课题的全面了解,可以使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少走弯路,确立研究的主攻方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论证一个课题主要是弄清如下几个问题:A.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问题?B.要研究的问题具有什么现实意义?它的理论价值(即在理论上预计有哪些突破?)c.要研究的问题目前已有哪些研究成果?研究的方向是什么?D.要研究的问题所应具备的条件分析.E.课题研究的策略和步骤如何?F.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三、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⑴观察法⑵调查法⑶测验法⑷行动研究法⑸文献法⑹经验总结法⑺个案研究法⑻案例研究法⑼实验法(在一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会用到两种以上方法)、观察法:为了解事实真相,从而发现某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观察法实施的步骤是:步骤之一就是进行观察研究的设计,此步骤可分为如下几个方面(1)作大略调查和试探性观察.这一步工作的目的不在于搜集材料,而在于掌握基本情况,以便能正确地计划整个观察过程.例如:要观察某一教师的教学工作,便应当预先到学校大致了解这位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情况,有关的环境和条件等等.这可以通过跟教师和学校领导人谈话,查阅一些有关的材料,如教案、教学日记、学生作业以及听课等方式进行.(2)确定观察的目的和中心.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的特点,考虑弄清楚什么问题,需要什么材料和条件,然后作明确的规定.如果这规定不明确,观察便不能集中,结果就不能深入.观察不能有几个中心,范围不能太广,全部观察要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如果必须要观察几个中心,那就采取小组观察,分工合作.(3)确定观察对象.一是确定拟观察的的总体范围;二是确定拟观察的个案对象;三是确定拟观察的具体项目.比如,要研究新分配到小中学任教的大专或本科毕业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业务、文化进修的情况,那么,拟观察总体就是教师工作年限达一年或两年的新教师.在这一总体范围内,再定下具体观察哪几所小学,哪几个教研组中的哪些教师.具体观察名单确定以后,再把拟观察的时间、场合、具体观察项目确定下来.(4)制定观察计划.观察计划除了明确规定观察的目的、中心、范围,以及要了解什么问题、搜集什么材料之外,还应当安排观察过程:观察次数、密度、每次观察持续的时间,如何保证观察现象的常态等.(5)策划和准备观察手段.观察手段一般包括两种:一种是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一种是保存观察资料的手段.获得观察资料的手段主要是人的感觉器官,但有时需要一些专门设置的仪器来帮助观察,如观察屏、计算机终端装置、更高级的如动作反应器等.这些仪器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保证观察的客观性与提高观察的精确性.在保存资料的手段中,人脑是天然器官.这种与观察主体连在一起的保存手段缺乏精确性和持久性,也不能实现资料的客体化.因此,人们先利用文字、图形等符号手段,进而又利用摄影、录音、录像等技术手段,把观察时瞬间发生的事、物、状况以永久的方式,准确地、全面地记录下来,供研究地反复观察资料和分析资料所用.无论哪一类手段,都应在观察开始前就准备好,对观察中使用的种仪器也须事先作好功能检查,以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障碍.对于观察人员来说,必须掌握使用仪器的基本方法,并知道在观察中应做些什么.如要详细、全面拍摄一堂课,一部摄像机是不够的.观察者应准备几部摄像机,并事先作好分工.即使是作观察记录,也需要事先作好设计.在记录纸上印好以一定的格式排列的必须记录的项目,还可以约定一些记录符号,以尽量减少现场记录时书写文字的时间.以中学生课堂行为记录为例.在记录中,根据研究需要,列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可能发生的行为.但估计所列不会完全,所以留出一些空格,让观察员在需要时使用.研究者如果要请别人帮助观察,必须事先和观察人员讲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所指,遇到意外情况的处理方法,要求他们熟悉每一个项目的所在位置.为了稳妥起见,还可以在正式观察前先作几次观察练习,帮助观察人员熟悉记录的内容;如发现记录的缺陷,可在正式观察前作出调整.(6)规定统一性标准.为了增加观察的客观性,为了便于衡量和评价各种现象,为了易于用数量来表达观察的现象,为了使观察结果可以核对、比较、统计和综合,必须事先考虑自己的观察可能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并对每一因素规定出统一的标准.每次观察或观察同一现象的不同观察者,要坚持采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项目常会涉及到不同性质的标准.如:有的涉及到单位问题,如怎样衡量学生表现的知识质量;有的涉及到定义问题,如怎样才算违反纪律;有的涉及计算方式问题,如怎样登记和表达学生之间产生的矛盾的频率,等等.对类似问题,都应事先做好统一规定.(7)逐段提出观察提纲.在观察计划的基础上,应对每次或每段(几次同一性质上一内容的观察组成一段)观察提出具体提纲,以便使观察者对每一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和要获得什么材料非常明确.观察提纲可以包括本次观察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且应当在前一次观察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亦可采用表格的方式,以便于分类统计观察实际过程,加以分析研究,得出某种结论.也许可以形成某个研究课题.2、调查法:同样是为了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举例说明抽样调查法的操作过程,整个过程可大致分为如下步骤:(1)确定调查的目的(确定问题,形成假说;通过调查验证假说,使问题明确化,得出结论).(2)确定抽样总体.要从中进行抽样的总体应与要得到信息的总体(目标总体)一致.从样本得出的结论适用于被抽样总体,超出这个范围结论的适用程度取决于被抽样总体与目标总体的差异程度.(3)确定待收集的数据.一般只收集与调查目的有关的数据,过长的调查表会降低回答的质量.(4)选择抽样方法.这时总体中的哪种单位作为个体基本上可定下来.(5)编制抽样框.如学校名录、学生花名册等.(6)确定需要的精确度.因抽样调查是要由样本推断总体,会带有某些不确定性.一般是对相对误差或绝对误差作出概率水平上的要求.(7)估计样本容量,估计费用.(8)抽样试验,在小范围内试填一下调查表,做些必要的改进.(9)实地调查工作的组织.按抽样方案进行调查.对收回的调查表的质量及时进行检查,对不回答的表要有处理方案.(10)根据所用的抽样方法进行数据分析.(11)可对同样的数据采用其它的分析方法,以作比较.(12)写出调查报告.留存有关总体的信息,它们可能对将来的抽样起指导作用.对于教育现象,有时难于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概率抽样,可以考虑采用下列方法抽样:从总体中选出若干有代表性的大单位(群),在群内进行概率抽样;从一个小总体中选出接近于研究者对总体平均数的印象的那些个体;样本限于总体中易于取到的部分;样本是随便选取的;样本由自愿被调查的人员组成等等.但对这样得到的样本要选择适当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结论也要慎重,应充分利用其它信息进行核查、确认.在教育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智恝、经验和抽样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获取好样本的关键.3、测验法:是想描述某些行为的状况或推论某些行为的状况(包括:能力与成就,个性、兴趣、动机、态度、观念及心理需要等);从而考虑改建的策略或方案,或进一步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在教育学和心理学中,测量被用作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功能是评估、诊断和预测(举例,如XXX老师所做的“学生自学能力测验”(试验),就是为了了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究竟能达到何种程度).所谓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将某种物体或现象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用数字或符号表示出来的过程.测验法是教育和心理学测量的一项主要内容和形式.测验的客观性是关于测验系统化过程好坏程度的指标.测验的控制,在不同时间对于同一个被试或同一时间对于不同的被试,其意义都应该是相同的.保持刺激的客观性则要遵照一定的程序予以控制.推论的客观性指对同一结果不同的人所做的推论应该一致,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结果的所做解释应该相同.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行动研究将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与教育实践的具体改革行动紧密相连.(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教师个体比较适用.另一种模式:预诊——搜集资料初步研究——拟订总体计划——制订具体计划——行动——总结评价从上述行动研究法的几个步骤中可以发现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具有动态性,所有的设想、计划、,都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中,都是可修改的;二是较强的联合性与参与性,研究者、教师、行政人员的全体小组成员参与行动研究法实施的全过程;三是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贯穿于行动研究法工作流程的始终.具体操作方法:(1)预诊: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发现问题.对教学或学校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诊断,得出行动改变的最初设想.在各步骤中,预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收集资料初步研究:这一阶段成立由教研人员、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对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和研究,查找解决问题的有关理论、文献,充分占有资料,参与研究的人员共同讨论,听取各方意见,以便为总体计划的拟定做好诊断性评价.(3)拟定总体计划:这是最初设想的一个系统化计划.行动研究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所以总体计划是可以修订更改的.(4)制定具体计划:这是实现总体计划的具体措施,它以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为前提,有了它,才会导致旨在改变现状的干预行动的出现.(5)行动:是整个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这一阶段的特点是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在实施计划的行动中,注意收集每一步行动的反馈信息,可行的,则可以进入下一步计划和行动.反之,则总体计划甚至基本设想都可能需要作出调整或修改.这里行动的目的,不是为了检验某一设想或计划,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在行动研究中,过程性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非常重要的.(6)总结评价:首先要对研究过程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有:一是行动背景因素以及影响行动的因素.二是行动过程,包括什么人以什么方式参与了计划实施,使用了什么材料,安排了什么活动,有无意外的变化、如何排除干扰.三是行动的结果,包括预期的与非预期的,积极和消极的.要注意搜集三方面的资料,背景资料是分析计划设想有效性的基础材料,过程资料是判断行动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和怎样带来的考察依据;结果资料是分析方案带来的什么样的效果的直接依据.考察要灵活运用各种观察技术以及数据、资料的采集和分析技术,充分利用录象、录音等现代化手段.总结评价实际上是对行动研究过程及其结果的“反思”.反思是行动研究第一个循环周期的结束,又是过渡到另一个循环周期的中介.这一环节包括:整理描述,评价解释,写出研究报告.这是对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评价.这一阶段除了要对研究中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处理,得到研究所需要的结论外,还应对产生这一课题的实际问题作出解释和评价.5、经验总结法: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3)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4)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6、文献法: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五):初中语文教师的小课题研究题目都有哪些文言文、诵读方面的比较容易.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六):求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一篇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报告一、理论研究背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要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中小学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合作学习的国际研究现状在西方,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践都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渊源.早在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就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互教中受益.1806年合作学习小组的观念从英国传入美国,受到美国教育家帕克、杜威等人的推崇并被广为应用,最终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了现代的合作学习研究热潮.由此开始,为了突出合作学习的集体化、过程性特点,实现有意义的而非形式化的合作学习,西方的研究者与教师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开发了小组成绩分享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式、小组调查法、合作辩论等多样化的实施策略,以及对于学术表现的双重评价、学习与合作技巧合计评分等评价方法.这些实施策略与评价方法随着合作学习在美国、英国、以色列等国的广泛开展而不断丰富、完善.2、合作学习的国内研究现状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从浙江苏杭州大学教育系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实验,到90年代中期山东教育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合作教学研究与实验》,以及近年来主体性教育实验对小组合作的探讨,这一系列的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活动推动了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发展.《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专门提及合作学习,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教育部于2001年7月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本次。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3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3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3篇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一一、课题研究现状分析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培养读写能力,识字是前提,同时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阅读必须要有一定的识字量才可以进行;而习作又建立在阅读和写字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

低年级学生识字量不足,将严重制约读写能力的发展。

识字教学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

然而从以往实践看,识字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办法还比较少,识字和书写缺乏有效的指导。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普遍存在“逐个识字效率低、无章可循周期长、回忆再现难度大、易于混淆错别多”的缺陷,高耗低效的现象严重。

二、课题研究目的1、转变观念,愉快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变“苦学”为“乐学”。

2、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化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养成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3、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

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辨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三、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各地类似实验借鉴法;2、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法;3、不同教师同类型课堂教学观察比较法;5、综合试验教师对课题的收获,谈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重点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关注识字结果到同时关注学习过程,从关注识字技能的记忆保持到关注汉字在不同情境中广泛灵活的迁移,注重培养识字能力,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运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充满乐趣,使识字教学的面貌发生改观,识字教学不拘于死板的公式,因文而异、因词而异、因地而异,把课内外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去理解,积累和运用,给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设想和设施八月份:1、制定本组小课题研究计划,各研究教师根据分工制定自己的研究计划;2、组织学习当前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与客体类似的相关理论。

[三年级语文]语文小课题

[三年级语文]语文小课题

小学语文导学质疑的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指导学生方法,使他们能用语言充实自己,丰富生活,服务社会,这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

二、要解决的问题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中心,以训练为主线,以提高素质为归宿”的教学准则,旨在发挥教师“导”的有效性,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过程中接受信息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三.实践与理论价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一方面主要受学习者自身的兴趣、需要,以及所接受的外部要求的推动和支配,表现为自觉性、选择性;另一方面,受学习者原有知识经验、认识结构、情感、意志、性格等制约,表现为独立自主性,创造性。

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不断探索,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发现,使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实现整体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和提高。

四、可行性分析和保障措施1.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因材施教,巧妙引导。

教师致力于导,有效地导教前学,导学中悟,导悟中创。

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自学、自悟、自得。

2. 在轻松愉悦的教学中,建立平等友好、尊重、信任、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教学相长、民主和谐的氛围。

3.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人人想参与、人人都参与、人人必参与的教学氛围。

五、课题的界定何谓“导学质疑”呢?质疑就是提出问题。

“导学质疑”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发现型的问题情境组织教学,以学生质疑释疑螺旋上升的过程为教学过程,教师在学生质疑,释疑的主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和组织教学的一种模式。

六、研究目标1.培养学生喜爱学习的心理,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思维,造就学生一颗聪明的头脑。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19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19篇)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19篇)学校语文小课题讨论报告篇1在大力提倡素养教育的当今时代,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

老师要使同学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仆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学校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老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同学的思维力量进展,简单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同学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同学的共性进展和思维力量。

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老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同学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老师的问题就行了;这让同学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同学就简单形成被动阅读,渐渐产生学习厌恶感,最终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同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许多同学的阅读爱好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长期以来,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经常无视同学的自主性。

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依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同学自主分析的习惯。

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同学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同学对作品的自主阅读体验。

而实际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同学的自主性,注意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同学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同学、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充分发挥同学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落实。

让同学发自内心地情愿读,喜爱读,对朗读产生深厚的爱好,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生好动、好胜、奇怪心强等心理特点,奇妙地创设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培育同学良好的阅读爱好和习惯在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同学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爱好,越读越想读。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完整资料).doc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完整资料).doc

篇一:小学语文科小课题研究课外阅读的研究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

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

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

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

一、课题的目标及要求:(一)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相关要求:(1)阅读著名童话、寓言、故事;(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著;(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4)会做摘录笔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

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具体分述如下:(1)小学生阅读目的的研究(2)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3)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4)小学生课外阅读课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5)如何进行亲子共读的研究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一)图书建设1.建议学校图书室适量增加图书;2.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著、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3.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

(二)加强时间保障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著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1.每周组织1次"我喜爱的一篇文章(一首好诗、一个好故事)、""我喜爱的一个文学形象"、"我喜爱的一位作家"等活动。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一、选题背景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之一,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文化修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课题的研究是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选题意义1.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小课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学生需要收集材料、总结归纳、分析问题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形成独特的见解和创新思维。

三、选题内容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 阅读与写作: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小课题研究,如研究学生最喜欢的故事类型、学生常犯的写作错误等。

2. 语言表达与口头表达: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小课题研究,如研究学生口头表达的流利与否、学生语言表达的特点等。

3. 阅读理解与写作素材: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素材的获取等方面进行小课题研究,如研究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渠道、阅读理解策略的培养等。

四、选题方法小学语文小课题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选择:1. 调研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题内容的意见和看法,收集相关数据。

2. 实验法:通过教学实验,在不同条件下对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

3. 文献查询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学术界对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成果,作为研究的参考依据。

五、小课题研究成果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报告:对小课题的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撰写成研究报告。

2. 教学改进:利用小课题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的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改进和提升。

3. 学生表现: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得到提高,对学生的学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_OK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_OK
2
婉 《草》-----白居易 《小池》-----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回乡偶书》-----贺知章
然 《赠汪伦》-----李白 《春晓》-----孟浩然
《绝句》-----杜甫 《所见》----袁枚

《夜书所见》-----叶绍翁
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望天门山》-----李白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3
诗词新韵
4
《长歌行》---乐府诗(汉)《宿建德江》---孟浩然 (唐)
诗《从军行》---王昌龄(唐) 《古朗月行》----李白 (唐)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
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唐) 《竹枝词》----刘禹锡 (唐) 《秋夕》----杜牧 (唐)
夜书所见叶绍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望天门山李白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诗词新韵诗词新韵诗词长歌行乐府诗汉宿建德江孟浩然唐从军行王昌龄唐古朗月行李白唐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唐竹枝词刘禹锡唐秋夕杜牧唐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宋苏轼宋新韵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
走进古诗词
1
婉然回首
新《六月二十六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宋) 《夏日绝句》---李清照 (宋)
《春日》-------朱熹 (汉) 《石灰吟》---于谦 (明)
韵《:已亥杂诗》---龚自珍 (清)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宋)
5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明)
走进名家
6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题(3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承载着传承文化、培养民族精神、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学生语文素养低下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本课题拟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二、课题研究意义1.有助于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2.有助于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有助于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内容1.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基本的汉字、词汇、语法、修辞等知识,提高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创新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新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尊重文化传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1)经典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2)现代文阅读:引导学生阅读现代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展知识视野。

(3)写作训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交际能力。

3.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通过设计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收获。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手册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手册

教研组小课题研究手册
课题名称: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中“学习报”的有效铺垫
年级:三年级
学科:语文
负责人:张莉娜
起讫时间:
目录
一、教研组小课题研究“问题库”
二、教研组课题申报
三、开题报告
四、研究过程记录:观摩记录
五、研究成果:反思、随笔、案例等
六、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附件一:《教师小课题研究评价表》
一、教研组小课题研究“问题库”
二、教研组课题申报表
三、开题报告
四、研究过程记录:观摩记录
四、研究过程记录:观摩记录
四、研究过程记录:观摩记录
五、研究成果:反思、随笔、案例等
五、研究成果:反思、随笔、案例等
五、研究成果:反思、随笔、案例等
六、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附件一:《教师小课题研究评价表》。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最新)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最新)

语文小课题研究计划(精选7篇)一、任教班级学科:三(2)班语文二、研究的课题:挖掘地方课程资源打造徽文化语文特色研究三、研究目的:宏村是世界文化遗产地,享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它的地方课程资源是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力弘扬和继承。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如了解美轮美奂的砖雕、石雕、木雕装饰;了解精心设计的天井、花园、漏窗、房梁、屏风;了解宏村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的家训、楹联文化;了解宏村地方小吃、特产、民风民俗等,能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感悟力和学生的个性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学生从小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怀,使宏村地方文化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结合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本学期我任教的三年级语文教材有八个专题,其中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这四个专题可以与课题结合进行研究。

1.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的挖掘策略研究立足于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途径掌握宏村地方课程资源,然后在实际教学中自觉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展语文教材的学习内容,创造性地开发宏村地方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2.宏村地方课程资源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利用宏村地方课程资源,拓展教科书的内容,“弥补”教科书的“缺点”,填补教科书的“空白”,尝试以多样、有趣、富有探索性的材料和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创新开展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等。

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让学生在宏村这个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语文。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习、培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走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

3.打造徽派语文教学特色的策略研究要以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为引导,以徽文化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句群教学等新策略为抓手,以课内外阅读一体化为架构,来打造“徽派语文”,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特色的徽派语文教学,促进徽派语文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的特色发展。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4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4篇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4篇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search project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4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2、篇章2: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3、篇章3: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4、篇章4: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要进行语文课题研究,首先必须弄清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而弄清语文课题的特点。

下面是有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欢迎参阅。

篇章1: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范文一、本课题研究之背景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活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网络资源的利用,极大拓展和丰富了作文教学的空间和资源,开阔了学生眼界,丰富了作文素材。

利用网络环境,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和自主作文的氛围,创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条件。

凭借网络,“师生”、“生生”之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及时沟通。

这不仅大大拓展了作文教学活动空间,也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得到发充分满足。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要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也使作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得到有机的整合,将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进行作文教学时除涉及到语文、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外、还会用到音乐、美术、科学、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在进行作文的同时,也学到了其他学科的知识,使各科知识得到同步增长,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计划(推荐5篇)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计划(推荐5篇)

三年级小课题研究计划(推荐5篇)第一篇:三年级小课题研究计划三年级小课题研究计划新学期,我接手了三年级。

在一个多星期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倾听能力差、不愿倾听、不善倾听,甚至不会倾听的学生大有人在。

有时一堂课下来,我感到效果极差,实在令人头疼。

现将本学期的小课题作以下计划:1、训练学生正确的倾听姿势。

抬头挺胸,双手平放于桌面,双腿自然放松,双脚着地。

告诉学生:听同学发言时,做到神情专一。

如果不同意,可举手发表自己的见解。

听老师说话时,眼睛看着老师或黑板,不看别的地方。

2、训练记忆性倾听。

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童话,篇幅较短,反复给学生读几遍,读后让学生复述原文或把故事再讲一遍。

这样一来,学生的倾听有了目标,他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听清成串的语音,从而连句成文。

3、训练理解性倾听。

三年级学生记笔记的能力很差,他们就能简单的把黑板上的内容抄下来。

为此我决定培养他们记笔记的能力。

先从短句子开始,先听老师说,理解了老师说的内容了,再往下记。

刚开始一个句子念四五次,慢慢的一个句子念两到三次就记下了。

4、训练评价性倾听。

告诉学生要对同学的讲话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首先要听清别人讲话的内容。

⑴听优点。

即听出别人发言正确的地方,教师可要求说出发言同学哪儿说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⑵听缺点和不足。

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常思考:同学说的话,有哪些不足之处。

如果让你来说,你又会怎么回答。

⑶听异同。

让学生听差别不大的话语或内容相似的两段话比较异同,能提高学生听觉的灵敏度,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

我尝试将以上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或课外语文实践活动中,希望可以实实在在的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第二篇:小课题研究计划小课题研究计划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姜楼镇中心小学梁光红一、课题的提出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习惯的过程。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研活动主题(3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研活动主题(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本教研活动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阅读与写作教学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阅读与写作教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明确阅读与写作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 深入探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教学水平。

4. 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1)教师共同研读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明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

(2)围绕核心素养,探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重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3)针对不同课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观摩(1)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结果,进行课堂教学展示。

(2)观摩教师关注教学过程,从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等方面进行评价。

(3)课后,观摩教师与展示教师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3. 研讨交流(1)针对阅读教学,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2)针对写作教学,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建议。

4. 专题讲座(1)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解读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策略。

(2)教师结合讲座内容,反思自身教学,提高教学素养。

四、活动安排1. 第一阶段:集体备课(1周)2. 第二阶段:教学观摩(2周)3. 第三阶段:研讨交流(1周)4. 第四阶段:专题讲座(1周)五、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更加深入,明确阅读与写作教学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地位。

三年级教研活动课题(3篇)

三年级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年级作为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率,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旨在探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策略培养,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通过研究阅读策略,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阅读策略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4. 丰富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课题研究过程中,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案例和经验,为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支持。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三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通过对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学生阅读现状,为阅读策略的培养提供依据。

2. 阅读策略的类型及特点研究阅读策略的类型,如略读、精读、扫读等,分析各种阅读策略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阅读策略的培养方法(1)阅读前策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阅读目的,预读课文,预测内容。

(2)阅读中策略: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含义,分析段落结构,概括文章主旨。

(3)阅读后策略:回顾课文内容,总结阅读心得,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4. 阅读策略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设计阅读活动:根据课文内容和阅读策略,设计多样化的阅读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

(2)优化阅读教学环节:在阅读教学中,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将阅读策略融入教学过程中。

(3)评价阅读效果:通过阅读测试、阅读心得等方式,评价学生阅读策略的掌握程度。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阅读策略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

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

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第一篇:三年级语文微课题研究怎样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能力研究方案一、背景及意义在小学教学阶段,我们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总能发现有些学生在上课时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因此看来,怎样集中小学生上课注意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我们教师授课有重大作用,可以把我们辛苦的劳动种子播种,也让孩子们学到了自己应该掌握的知识,所以我们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抓住并抓好这四十分钟,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原因分析1.小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

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

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

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

3.个别学生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

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

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

三、研究方案1.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

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基础。

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标准中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社会经验及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课程标准对中年级(3-4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提出了明确的阶段目标: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研究的内容和途径
本研究以语文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以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为研究环节,将学生的口语交际课以及学生在相关情境中的活动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六、研究方法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观察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
七、研究的基本措施
(一)、随文口语表达
然而在实际口语交际的课堂上,有许多学生不愿意张嘴“说”,不懂得用心“听”。在他们的意识中,大多数的课堂都是老师讲课文,学生听讲,这种口语交际课却专门让说话。那要说些什么、又该怎么说,心里一团雾水。而且害怕说错话不当、举止失措而被老师批评,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笑话。这些问题已成为许多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顾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堂互动交流氛围的形成。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如何让学生能轻松,愉快的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交际,成为我们研究的内容。基于此,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课题。
3、围绕话题,互动交流。教师围绕话题设计各种活动,创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群体互动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自由表达,尝试在具体情境中进行互动交流,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积极表达、认真倾听、自然应对。教师实时点拨、引导,使学生真正投入其中,获得深刻的角色体验,实现交际的目的。
4、拓展运用,提升能力。围绕话题,拓展延伸,把交际引向深入、引向生活,依据交际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实现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
2、基本原则:
(1)可操作性原则
我们的研究立足于课堂教学,寻求、探索口语交际教学情境化的方式与途径,从而创立能在一定范围中加以推广的某些有效的教学变量,能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
(2)整体性原则
本研究着眼于中年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涉及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及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将相关要素优化组合,从而发挥研究的整合效应。
二·、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研究的指导思想:
本研究根据《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作为依据,以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为指导,针对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弊端,通过“情境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八、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
①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②申报实施方案
2、研究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8月
① 构建日常课堂教学随堂口语练习的新途径;
② 探索研究落实中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
③ 进行班级故事会、读书推荐交流会、小组辩论赛等活动;
(4)亲子游戏,生活中锻炼交际能力
家庭也是进行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的主要阵地。适当布置一些亲子互动的游戏,这既可以让学生在放松的环境中训练表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又能更多地积累写作素材。如,在学到人物描写的方法时,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和爸爸妈妈玩一个“背古诗”的游戏,注意观察父母的语言、动作、神态,可以把与父母之间的游戏过程写一写或到学校和同学交流。通过这种家庭亲子活动的开展,我们可以将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润物细无声。
(二)、口语交际课训练
1、创设情境,明确话题。教师提前根据交际的内容,在单元综合学习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交际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激发其表现欲,让学生轻松进入交际的话题。
2、自主交流,探究方法。引导学生针对话题自主交流,在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倾听,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共同探究表达方法,注重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主动交际和交际能力的逐步提高。教师注意提出表达内容、方式、态度上的要求。
(3)和谐发展原则
本研究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为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的主动权更多地交付给学生,让学生在广阔、轻松的活动氛围中乐于说话、学会倾听、学习运用语言进行交流,从中提高能力。
三、研究的对象对象:三年级学生四、源自题界定:1、随文口语表达。
2、口语交际课训练,
3、开展活动,创造交际机会。
4、亲子游戏,生活中锻炼交际能力。
(3)、开展活动,创造交际机会
口语交际离不开语言环境,口语交际需要更多的话题。所以,想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借助各种有趣的活动,为孩子们更多地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
为此,我们结合平时的教学设计了许多活动。例如课外活动时间举办“班级故事会”,每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名发言人上台讲述一个提前准备的小故事,台下的同学当评委,选出讲述最生动具体、声音最响亮动听、表现最大方自然的同学。还有借助读书活动中的“读书推荐交流会”,让学生大胆向他人介绍自己读过的书,表达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并听取他人介绍读书心得。有时遇到了班级中出现的日常管理问题,也可以借助班会开一些小辩论赛,让学生自己发表针对某些现象的观点和看法。
研究规划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方法措施、人员分工、时间安排等)
一、研究的目标
1、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或与人交流时做到态度大方、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叙述有条理,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主旨,讲故事力求具体生动。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2、通过本课题的学习研究,促进自己积极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方法,熟悉掌握口语交际类型课堂的教学策略。
④ 及时记录与整理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总结阶段:2018年9月。
① 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② 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
③ 撰写结题报告。
九、组织形式:
年级组为基础,组建学习型“任务小组”。
十、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孩子们对口语交际充满兴趣,他们敢于开口说话了,懂得认真倾听了,他们越来越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了。这样我们口语交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随文口语表达”是指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设计相关的口语表达。可以让学生基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也可对一些故事情节加以转述、续编或改编。这样的口语交际,是针对课文的内容,学生在组织语言的时候更有抓手,能言之有物,话之有情。而且老师可以很好地给予学生在说话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法、语序相关的知识。从而让说出来的话更动听,倾听别人说话的时候懂得抓住要点。基于课文内容所设计的口语交际环节内容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自然,减轻了他们对口语交际的畏惧,增强了表达交流的自信心,很好地为口语交际课打下基础。
兰陵县第二实验小学小课题研究
三年级语文研究小组2017.10
课题名称
《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课题
负责人
课题
组成员
课题的
形成概述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听说双方双向互动的过程。它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写作)、综合性学习,被《语文课程标准》列为语文课程的五大内容,是语文素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十一、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三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阶段性小结
(研究体会)
研究工作
总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