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2019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热点解读与精选精练专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课标)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不等式7.1不等关

(新课标)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不等式7.1不等关
第七章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不 等 式
考纲链接
7.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不等关系 2.一元二次不等式 (1)会从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 (2)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 (3)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会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1)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2)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3)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a+b 4.基本不等式: ab≤ (a≥0,b≥0) 2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2
类型二
不等式的性质
)
(2016· 贵州模拟)若 a,b 都是实数,则 “ a- b>0”是“a -b >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t;0 得 a>b≥0, 由 a -b >0 得 a >b ,即|a|>|b|,所以“ a- b>0”是 “a2-b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 A.
)
B.-2<a-b<-1 D.-1<a-b<1
解:-1<a<1,-1<-b<1⇒-2<a-b <2.又 a<b,则-2<a-b<0.故选 A.
(2016· 四川成都模拟)若 a<b<0, 则下 列不等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1 1 A. < a b 1 1 C.a+ <b+ b a ) 1 1 B. 2 < 2 b b+1 D. < a a+1
a b
解:因为 a<b<0,所以 b-a>0,ab>0, 1 1 b- a - = > 0,因此 A 错误;由函数 f( x) a b ab x a b 1 1 1 = 2 是 减 函 数 知 2 > 2 , B 错误;由 a+1 -b+1 = (a - b)1+ 1 < 0 知 C 正 b a ab 确.或用特值法,取 a=-2,b=-1,排除 A, B,D.故选 C.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回顾 专题三 数列与不等式配套教案 理

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回顾 专题三 数列与不等式配套教案 理
(1)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bn}的前n项和Tn.
解:(1)由 2Sn+an=n2+2n+2, ① 得 2S1+a1=5,解得 a1=53. 2Sn+1+an+1=(n+1)2+2(n+1)+2. ② ②-①,得 3an+1-an=2n+3. ∵bn=an-n,∴an=bn+n,an+1=bn+1+n+1. ∴3bn+1=bn.又∵b1=a1-1=23. ∴{bn}是以23为首项,1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bn=32n.
例 2: (2015 年广东梅州调研)若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 且满足 an+2SnSn-1=0(n≥2),a1=12.
(1)求证:S1n成等差数列;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1)证明:当 n≥2 时,由 an+2SnSn-1=0, 得 Sn-Sn-1=-2SnSn-1.所以S1n-Sn1-1=2. 又S11=a11=2,故S1n是首项为 2,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2)解:由(1),可得S1n=2n,则 Sn=21n. 当 n≥2 时,an=Sn-Sn-1=21n-2n1-1
(2)由(1),得 bn=32n.∴nbn=23nn. ∴Tn=213+322+333+…+3nn. ∴13Tn=2312+323+334+…+n-3n 1+3nn+1, 两式相减,得23Tn=213+312+313+…+31n-3nn+1 =21311--1331n-3nn+1=1-23nn++13.∴Tn=321-23nn++13.
因为 an>0,所以 an-an-1=2. 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 3,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所以 an=2n+1. (2)由(1)知,bn=2n+112n+3=122n1+1-2n1+3. 所以数列{bn}的前 n 项和为 b1+b2+…+bn= 1213-15+15-17+…+2n1+1-2n1+3=16-4n1+6.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热点聚焦与扩展专题38数列中的不等问题

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热点聚焦与扩展专题38数列中的不等问题

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关于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问题,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或证明不等式成立或确定参数的范围,对于数列中的最值项问题,往往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而对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往往可以利用“放缩法”,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放缩,将问题化归为我们熟悉的内容进行求解.本专题举例说常见数列不等问题的求解方法.(一)数列中的不等关系1、在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而要求的数列中的最值项,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所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往往是此类问题的入手点2、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1)函数角度:从通项公式入手,将其视为关于n 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由于n N *∈ ,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导数,首先要构造一个与通项公式形式相同,但定义域为()0,+∞ 的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后再结合n N *∈得到数列的单调性(2)相邻项比较:在通项公式不便于直接分析单调性时,可考虑进行相邻项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单调性,通常的手段就是作差(与0比较,从而转化为判断符号问题)或作商(与1比较,但要求是正项数列) 3、用数列的眼光去看待有特征的一列数:在解数列题目时,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题目中的{}{},n n a b 是数列,实质上只要是有规律的一排数,都可以视为数列,都可以运用数列的知识来进行处理.比如:含n 的表达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某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也可看做数列{}12:,,,n n S S S S L 等等. 4、对于某数列的前n 项和{}12:,,,n n S S S S L ,在判断其单调性时可以考虑从解析式出发,用函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考虑相邻项比较.在相邻项比较的过程中可发现:1n n n a S S -=-,所以{}n S 的增减由所加项n a 的符号确定.进而把问题转化成为判断n a 的符号问题. (二)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1、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理论依据——不等式的性质:(1)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此性质为放缩法的基础,即若要证明a c >,但无法直接证明,则可寻找一个中间量b ,使得a b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只需证明b c >即可 ) (2)若,a b c d >>,则a c b d +>+,此性质可推广到多项求和:若()()()121,2,,n a f a f a f n >>>L ,则:()()()1212n a a a f f f n +++>+++L L(3)若需要用到乘法,则对应性质为:若0,0a b c d >>>>,则ac bd >,此性质也可推广到多项连乘,但要求涉及的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注:这两条性质均要注意条件与结论的不等号方向均相同 2、放缩的技巧与方法:(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 ①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2nn a a S n +=⋅,n a kn m =+(关于n 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 ②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n n a q S q q -=≠-,n n a k q =⋅(关于n 的指数类函数)③ 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④ 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① 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② 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③ 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④ 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 (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① 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② 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n S <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0,1q ∈ ,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11a q-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① 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② 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1n n a a f n +-<或()1n na f n a +<(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n a ,另一侧为求和的结果,进而完成证明 3、常见的放缩变形: (1)()()211111n n n n n <<+-,其中2,n n N ≥∈:可称21n为“进可攻,退可守”,可依照所证不等式不等号的方向进行选择. 注:对于21n,可联想到平方差公式,从而在分母添加一个常数,即可放缩为符合裂项相消特征的数列,例如:()()22111111111211n n n n n n ⎛⎫<==- ⎪--+-+⎝⎭,这种放缩的尺度要小于(1)中的式子.此外还可以构造放缩程度更小的,如:()()22211411111412121221214n n n n n n n ⎛⎫<==- ⎪--+-+⎝⎭- (2=,从而有:22=<<<-2,n n N *<-≥∈ (3)分子分母同加常数:()()0,0,0,0b b m b b m b a m a b m a a m a a m++>>>>>>>>++ 此结论容易记混,通常在解题时,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向,到了具体问题时不妨先构造出形式再验证不等关系. (4)()()()()()()()121222221212122212121nn n n n n n n n n n --=<=------- ()1112,2121n n n n N *-=-≥∈--可推广为:()()()()()()()121111111nn n n n n n n n n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112,2,,11n nn k k n N k k *-=-≥≥∈-- 【经典例题】例1.【2018届福建省莆田市第二次检测】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A. 6B. 7C. 8D. 13 【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利用求和公式,根据题中条件,,确定出,从而根据对于首项大于零,公差小于零时,其前项和最大时对应的条件就是,从而求得结果.例2. 已知函数,数列满足,且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可得a n 通项公式,这是一个类似与分段函数的通项,结合分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方法,可得,求解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a n =f (n )=,要使{a n }是递增数列,必有:,解得,4<a<8.故选:B.例3. 等比数列中,公比为,其前项积为,并且满足.,,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 B.C. 的值是中最大的D. 使成立的最大自然数等于【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出①正确.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出②正确.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判断出③错误.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判断出④正确,从而得出结论.详解:∵,∴, ∴..,故D正确.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可提高解题速度,历年高考对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较多,主要是考查“等积性”,题目“小而巧”且背景不断更新.解题时要善于类比并且要能正确区分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不要把两者的性质搞混.例4.已知等差数列中,,,则使成立的最大的值为()A. 97 B. 98 C. 99 D. 100【答案】B【解析】分析:先求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然后求出,进而求得,解不等式得到的取值范围后再求的最大值.∴.由,解得,又,∴,∴最大的值为98.故选B.例5.【2018届福建省宁德市5月检测】记为数列的前项和,满足,,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数列{a n}求解S n,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详解:由a1=,2a n+1+3S n=3(n∈N*),则2a n+3S n﹣1=3.两式相减,可得2a n+1﹣2a n+3a n=0,即.∵a1=,∴a n==3•2﹣n.那么S n==1.∴≤S n.点睛:(1)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意在考查了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解答本题的一个关键是求的范围,由于S n=1,所以奇数项都大于1,单调递减,偶数项都小于1,单调递增.所以最大,最小.例6.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它满足条件,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是一个单调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 .(2) 或.【解析】分析:(1)根据与的关系消去可得,从而得到数列是等比数列,进而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由条件得,又数列单调递增,故,即对恒成立.然后分和两种情况考虑,分别求出实数的取又,且,∴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2)由条件得,∵数列是单调递增数列,∴恒成立,即对恒成立.①当时,,∴对恒成立,∴对恒成立,∵,且,∴.②当,∴对一切恒成立,∴对恒成立,由①②可知或.∴实数的取值范围是.点睛:(1)根据与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利用是解题的关键,运用此结论时要注意使用的条件为.(2)由于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可从函数的角度认识数列,解题时要注意数列的函数特征,学会利用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的有关性质.例7. 在等比数列{a n}中,a2=3,a5=81.(1)求{a n}的通项公式;(2)设()2311log n n b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S n ,求证: 2n S <.【答案】(1)a n =3n -1.(2)见解析.()()()21111211n b n n n n n n=<=-≥-- 所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222211111111121122334111111111111223341122n S n n n n n n=+++<+++++⨯⨯⨯-⨯⎛⎫⎛⎫⎛⎫⎛⎫=+-+-+-++- ⎪ ⎪ ⎪ ⎪-⎝⎭⎝⎭⎝⎭⎝⎭=-<L L L检验当n=1是符合不等式(或指明各项为正越加越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求和的“裂项消去法”,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易错点是在“放缩、裂项”之后求和,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 例8.已知数列中,.(1)证明:是等比数列;(2)当是奇数时,证明:;(3)证明:.【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数列是首项为 ,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2)由(1)可知 当 是奇数时,故.. (3)由(2)可知,当 为偶数时,,∴.点睛:(1)证明数列 为等比数列时,除了证明 或 零,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为常数外,还要说明数列的首项不为(2)对于数列的通项公式中含有或的情形,往往要分为 为偶数和 为奇数两种情况分别求解,再看结果能否写成统一的形式,否则要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3)解题时注意数列中放缩的技巧.例 9.【2016 高考天津理数】已知an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 d ,对任意的 n N , bn 是 an 和an1 的等差中项. (Ⅰ)设 cnb2 n1 bn2 , n N * ,求证:cn是等差数列; (Ⅱ)设2na1 d ,Tn k 11nbn2 , n N*,求证:n k 11 Tk1 .2d 2【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Ⅰ)先根据等比中项定义得: bn2anan1 ,从而 cnb2 n1 bn2an a 1 n2 anan12dan1 ,因 此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可证: cn1 cn 2d an2 an1 2d 2 (Ⅱ) 对数列不等式证明一般以算代证先利2n 用分组求和化简Tn 1 n bn2 b12 b22 b32 b42 b22n1 b22n 2d 2n n 1 ,再利用裂项相 k 1 n消法求和1T k 1 k1 2d 2n k 11k k 11 2d 2n k 1 1 kk1 1 1 2d 21n1 1 ,易得结论.例 10. 设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已知,(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 项.满足:对任意的正整数 n,都有【答案】(1)(2)【解析】分析:(1)由得式;,两式做差得,求数列 的最大 ,叠乘可得数列的通项公(2)由递推公式,作差化简可得 数列的单调性,求解数列的最大项.,由(1)得,得到,作差即可判定详解:(1)由得,两式做差得所以………,叠乘可得(2) 两式做差时, 又,满足 ,所以,当 时…,.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其中解答中正确 化简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答的关键,同时数列的单调性的判定是解答的一个难点, 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精选精练】 1.【2018 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在等差数列an中,若a9 a81 ,且它的前 n 项和 Sn 有最小值,则当 Sn0时, n 的最小值为( )A. 14 B. 15 C. 16 D. 17【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 2a8 a1 a15 0 , a8 a9 a1 a16 0 ,由此能求出 Sn 0 时, n 的最小值. 详解:∵数列 an 是等差数列,它的前 n 项和 Sn 有最小值∴公差 d 0 ,首项 a1 0 , an为递增数列∵ a9 1 a8∴ a8 a9 0 , a8 a9 0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 2a8 a1 a15 0 , a8 a9 a1 a16 0 .∵Sn a1 an 2n∴当 Sn 0 时, n 的最小值为 16.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的应用,考查数列的函数特性,是中档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a8 0 , a9 0 ,确定 Sn 0 时, n 的最小值.2.【2018 届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一模】已知数列 满足当时,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则满足A. 59 B. 58 【答案】AC. 57D. 60的 的最小值为(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别得到各段上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和的值,进而求得 解 的最小值.的 的范围,即可求当 时, 当 时,,即 ,即,则,所以,则,所以; ;当 时,,即,则,所以,则,设在第 到第 中,则有 项的和为,令,解得,所以使得所以 的最小值为 ,故选 A.时,,点睛:用数列知识解相关的实际问题,关键是列出相关信息,合理建立数学模型——数列模型,判断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模型;求解时,要明确目标,即搞清是求和、求通项、还是解递推关系问题,所求结论对应的是解方程问题、解不等式问题、还是最值问题,然后经过数学推理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放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3.已知数列 的首项,且满足,则 的最小值为( )A.B.C.D.【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叠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再利用对勾函数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所以当 时,取 最小值 ,选 C. 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 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 否则会出现错误.4.对于数列 ,定义为数列 的“好数”,已知某数列 的“好数” (),记数列A.B.【答案】B的前 项和为 ,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C.D.两式作差可得:,则 an=2(n+1),对 a1 也成立,故 an=2(n+1),则 an−kn=(2−k)n+2, 则数列{an−kn}为等差数列,故 Sn⩽ S6 对任意的 a6−6k⩾ 0,a7−7k⩽ 0;恒成立可化为:即,解得:.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本题选择 B 选项.点睛:“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对于此题中的新概念,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5.【2018 届浙江省绍兴市 5 月调测】已知等比数列 的前 项和,则_______,数列的最大项是第 项,则 【答案】 19 4_______.【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等比数列的前 n 项和特征可得 r 的值,进一步可得 的值,利用比值的方法可求得数列的最大项.详解:等比数列前 n 项和公式具有特征:则,,据此可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单调性,比值法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6.【2018 年 4 月 2018 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数列 的前 n 项和为 ,=1,,成立,则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若对于任意正整数 ,都有【答案】 【解析】∵ =1, =,∴当 时,==,=,∴当 时, =+, +…+= +=,…,++…+=,当 时,,∴对于任意正整数 ,.∴,∴ 的最大值为 .7.在等差数列 中,,公差为 , 为其前 项和,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大值,则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答案】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且仅当 n=8 时 Sn 取得最大值,得到 S7<S8,S9<S8,联立得不等式方程组,求解得 d 的取值范围.详解:在等差数列 中,当且仅当 时 取得最大值,所以.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前 项和最大值的问题,在求解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其前 项和取最大值的条件 结果.,仅有一项最大时没有等号,之后就是应用题的条件,确定其相关项的符号,从而求得8.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答案】 或,当 =_______时, 有最小值.【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 与 的关系,得到当,进而得到时, ,当时,,当时,,即可得到结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 与 的关系,及前 项和 的最值问题,解答中根据等差数列的 与的关系,得到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 9.设数列 an 是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 a1 a3 a5 105, a2 a4 a6 99 .则 an ______;数列 an的前 n 项和 Sn 取得最大值时, n ______. 【答案】 2n 41 20 【解析】分析:将条件转化为等差数列的基本量 a1, d ,解关于 a1, d 的方程组可求出 a1, d ,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写出 an 39 2n 1 41 2n .因为公差小于 0,所以所有非负项的和最大,令 an 41 2n 0 ,可求得前多少项取正值.进而可得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 取得最大值时, n 的取值.详解:将 a1 a3 a5 105, a2 a4 a6 99 .转化为用 a1, d 表示得{3a1 6d 105 ,即{a1 2d 35 .3a1 9d 99a1 3d 33解得{a1 39 , d 2点睛:(1)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先把条件转化成关于1,a d的方程,解方程组可求1,a d,再根据通项公式可写出na.(2)递减的等差数列,前面所有非负项的和最大;递增的等差数列,前面所有非正项的和最小.10.【2018届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第二次联考】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其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设的前项和为.求最小的正整数,使得.【答案】(1);(2)1009.【解析】分析:第一问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建立首项和公差所满足的等量关系式,求得首项和公差的值,之后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结果,第二问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建立对应的不等关系式,借助于n的范围求得结果.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依题意有令,解得,故取.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一是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二是有关裂项相消法求和,在求通项公式的时候注意向首项和公差看齐,求得通项公式,二是利用其和建立相应的不等式,结合n的范围求得结果.11.【2018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5月训练】已知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记,是数列的前项和,若,求的最小值.【答案】(I).(II)的最小值为100.【解析】分析:(Ⅰ)根据,,成等差数列可求得,于是可得数列的通项公式.(Ⅱ)由(Ⅰ)得,然后根据裂项相消法求得,再由,得,从而得到,所以的最小值为100.详解:(I)∵,,成等差数列,∴,由,得,∴,又,∴的最小值为100.点睛:用裂项法求和的原则及规律(1)裂项原则:一般是前边裂几项,后边就裂几项直到发现被消去项的规律为止.(2)消项规律:消项后前边剩几项,后边就剩几项,前边剩第几项,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12.如图是由正整数构成的数表,用a ij表示i行第j个数(i,j∈N+).此表中a il=a ii=i,每行中除首尾两数外,其他各数分别等于其“肩膀”上的两数之和.(1)写出数表的第六行(从左至右依次列出).(2)设第n行的第二个数为b n(n≥2),求b n.(3)令,记T n为数列前n项和,求的最大值,并求此时n的值.【答案】(1)见解析;(2);(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第6行为:6、16、25、25、16、6 ;(2)观察数表累加求和可得 .(3)结合 (2)的结论可得时,则,裂项求和可得,则,结合均值不等式的结论可得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3),,,点睛:本题的核心是考查裂项求和的方法,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高三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点

高三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点

高三数列与不等式知识点在高中数学中,数列和不等式是数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们在解题过程中经常出现,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三数列与不等式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序的一组数。

我们常见的数列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递推数列等。

接下来将依次介绍这些数列的特点和求解方法。

1. 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差为d,则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n - 1)d其中,an表示数列的第n项。

对于等差数列,我们常常需要求其前n项和Sn。

求解方法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种是利用求和公式,如果数列的首项为a₁,末项为an,共有n项,则等差数列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为:Sn = (a₁ + an) * n / 2另一种是利用递推关系式,通过依次累加求得:S₁ = a₁S₂ = a₁ + a₂S₃ = a₁ + a₂ + a₃...Sn = a₁ + a₂ + ... + an2. 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设数列的首项为a₁,公比为q,则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₁ * q^(n -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Sn的计算公式为:Sn = (a₁ * (q^n - 1)) / (q - 1)需要注意的是,当公比q为1时,等比数列将退化为等差数列。

3. 递推数列递推数列是一种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直接得到下一项的数列。

递推数列无法使用通项公式表示,但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递推关系式逐步求解。

以斐波那契数列为例,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式为:Fn = Fn−1 + Fn−2其中,F₁ = 1,F₂ = 1为斐波那契数列的前两项。

二、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中用于表示数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符号组合。

常见的不等式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法和求解方法。

2019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30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30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数学(理)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2.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3.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及应用.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性质 性质内容 特别提醒 对称性 a >b ⇔b <a ⇔ 传递性 a >b ,b >c ⇒a >c ⇒ 可加性a >b ⇔a +c >b +c ⇔可乘性c>0a>b⇒ac >bc注意c 的符号c<0a>b⇒ac <bc同向可加性 c>d a>b⇒a +c >b +d ⇒ 同向同正可乘性 c>d>0a>b>0⇒ac >bd ⇒可乘方性 a >b >0⇒a n >b n (n ∈N ,n ≥1) a ,b 同为正数可开方性a >b >0⇒a n >b n(n ∈N ,n ≥2)2.不等式的一些常用性质 (1)倒数的性质 ①a >b ,ab >0⇒a 1<b 1. ②a <0<b ⇒a 1<b 1.③a >b >0,0<c <d ⇒c a >d b.④0<a <x <b 或a <x <b <0⇒b 1<x 1<a 1. (2)有关分数的性质 若a >b >0,m >0,则①a b <a +m b +m ;a b >a -m b -m(b -m >0). ②b a >b +m a +m ;b a <b -m a -m(b -m >0).高频考点一 比较不等式的大小例1、(1)已知实数a ,b ,c 满足b +c =6-4a +3a 2,c -b =4-4a +a 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c ≥b >aB.a >c ≥bC.c >b >aD.a >c >b(2)若a 1<b 1<0,给出下列不等式:①a +b 1<ab 1;②|a |+b >0;③a -a 1>b -b 1;④ln a 2>ln b 2.其中正确的不等式是(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法一 因为a 1<b 1<0,故可取a =-1,b =-2.显然|a |+b =1-2=-1<0,所以②错误;因为ln a 2=ln(-1)2=0,ln b 2=ln(-2)2=ln 4>0,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可排除A ,B ,D.法二 由a 1<b 1<0,可知b <a <0.①中,因为a +b <0,ab >0,所以a +b 1<0,ab 1>0.故有a +b 1<ab 1,即①正确;②中,因为b <a <0,所以-b >-a >0.故-b >|a |,即|a |+b <0,故②错误; ③中,因为b <a <0,又a 1<b 1<0,则-a 1>-b 1>0, 所以a -a 1>b -b 1,故③正确;④中,因为b <a <0,根据y =x 2在(-∞,0)上为减函数,可得b 2>a 2>0,而y =ln x 在定义域(0,+∞)上为增函数,所以ln b 2>ln a 2,故④错误.由以上分析,知①③正确.答案 (1)A (2)C【感悟提升】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1)作差法:一般步骤:①作差;②变形;③定号;④结论.其中关键是变形,常采用配方、因式分解、有理化等方法把差式变成积式或者完全平方式.当两个式子都为正数时,有时也可以先平方再作差.(2)作商法:一般步骤:①作商;②变形;③判断商与1的大小;④结论.(3)函数的单调性法:将要比较的两个数作为一个函数的两个函数值,根据函数的单调性得出大小关系.【变式探究】(1)已知p =a +a -21,q =21,其中a >2,x ∈R ,则p ,q 的大小关系是( ) A.p ≥q B.p >q C.p <qD.p ≤q(2)设a >b >1,c <0,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a c >b c;②a c <b c ;③log b (a -c )>log a (b -c ).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B.①②C.②③D.①②③答案 (1)A (2)D高频考点二 不等式的性质例2、(1)若a <0,b <0,则p =a b2+b a2与q =a +b 的大小关系为( ) A.p <q B .p ≤q C .p >q D .p ≥q解析 (作差法)p -q =a b2+b a2-a -b =a b2-a2+b a2-b2=(b 2-a 2)·b 1 =ab b -a =ab b +a ,因为a <0,b <0,所以a +b <0,ab >0.若a =b ,则p -q =0,故p =q ;若a ≠b ,则p -q <0,故p <q .综上,p ≤q .故选B.(2)已知a <0,-1<b <0,则a ,ab ,ab 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答案 a <ab 2<ab【感悟提升】解决此类问题常用两种方法:一是直接使用不等式的性质逐个验证;二是利用特殊值法排除错误答案.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时要特别注意前提条件.【变式探究】若a >0>b >-a ,c <d <0,则下列结论:①ad >bc ;②d a +c b<0;③a -c >b -d ;④a (d -c )>b (d -c )中成立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解析 ∵a >0>b ,c <d <0,∴ad <0,bc >0,∴ad <bc ,故①错误.∵a >0>b >-a ,∴a >-b >0,∵c <d <0,∴-c >-d >0,∴a (-c )>(-b )(-d ),∴ac +bd <0,∴d a +c b =cd ac +bd<0, 故②正确.∵c <d ,∴-c >-d ,∵a >b ,∴a +(-c )>b +(-d ),a -c >b -d ,故③正确.∵a >b ,d -c >0,∴a (d -c )>b (d -c ),故④正确,故选C.高频考点三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例3、已知a >b >0,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①a2>b2;②2a>2b-1;③>-;④a3+b3>2a2b.其中一定成立的不等式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A方法二令a=3,b=2,可以得到①a2>b2,②2a>2b-1,③>-均成立,而④a3+b3>2a2b不成立,故选A.【感悟提升】(1)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需要逐一给出推理判断或反例说明.常用的推理判断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2)在判断一个关于不等式的命题真假时,先把要判断的命题和不等式性质联系起来考虑,找到与命题相近的性质,并应用性质判断命题真假,当然判断的同时还要用到其他知识,比如对数函数、指数函数的性质等.【变式探究】 (1)若a <b <0,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 A.a -b 1>b 1B .a 2<abC.|a||b|<|a|+1|b|+1D .a n >b n(2)设a >b >1,c <0,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 c >b c;②a c <b c ;③log b (a -c )>log a (b -c ). 其中所有的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B .①②C .②③D .①②③答案 (1)C (2)D(2)由不等式性质及a >b >1知a 1<b 1, 又c <0,所以a c >b c,①正确;构造函数y =x c ,∵c <0,∴y =x c 在(0,+∞)上是减函数,又a >b >1,∴a c <b c ,知②正确;∵a >b >1,c <0,∴a -c >b -c >1,∴log b (a -c )>log a (a -c )>log a (b -c ),知③正确.高频考点四 用特殊值判断不等式例4、已知实数x ,y 满足a x <a y (0<a <1),则下列关系式恒成立的是( )A.ln (x 2+1)>ln (y 2+1)B.sin x >sin yC.x 3>y 3D.x2+11>y2+11解析 解法一:因为实数x ,y 满足a x <a y (0<a <1),所以x >y .对于A ,取x =1,y =-3,不成立;对于B ,取x =π,y =-π,不成立;对于C ,由于f (x )=x 3在R 上单调递增,故x 3>y 3成立;对于D ,取x =2,y =-1,不成立.故选C.解法二: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得x >y ,此时x 2,y 2的大小不确定,故选项A ,D 中的不等式不恒成立;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选项B 中的不等式也不恒成立;根据不等式的性质知,选项C 中的不等式成立.答案 C【方法技巧】(1)当选择题中包含不止一个结论时,宜采用边选边排除的方法.,(2)在判断多个不等式是否成立时,可采用特值法验证,若取值不能代表所有情况,可采用多次赋值法验证结论是否成立.【变式探究】若a 1<b 1<0,则下列不等式:①a +b 1<ab 1;②|a |+b >0;③a -a 1>b -b 1;④ln a 2>ln b 2中,正确的不等式是( )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答案 C解法二:由a 1<b 1<0,可知b <a <0.①中,a +b <0,ab >0,所以a +b 1<0,ab 1>0, 故有a +b 1<ab 1,故①正确,排除B 、D ; ③中,因为b <a <0,又因为a 1<b 1<0, 所以a -a 1>b -b 1,故③正确,排除A.选C.1. (2018年全国Ⅲ卷理数)设,,则A. B.C. D.【答案】B【解析】.,即又即故选B.1. 【2016高考新课标1卷】若,则( )(A)(B)(C)(D)【答案】C1.【2015高考湖北,理10】设,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 若存在实数,使得,,…,同时成立....,则正整数的最大值是()A.3 B.4 C.5 D.6【答案】B【解析】因为表示不超过的最大整数.由得,由得,由得,所以,所以,由得,所以,由得,与矛盾,故正整数的最大值是4.2.【2015高考上海,理17】记方程①:,方程②:,方程③:,其中,,是正实数.当,,成等比数列时,下列选项中,能推出方程③无实根的是( )A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有实根B .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C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有实根D .方程①无实根,且②无实根 【答案】B【解析】当方程①有实根,且②无实根时,,从而即方程③:无实根,选B.而A,D 由于不等式方向不一致,不可推;C 推出③有实根。

2019届高三数学课标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解答题专讲3 数列

2019届高三数学课标一轮复习课件:高考解答题专讲3 数列

(1)设 bn=������ ,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
2������
5 16
(2)设 cn=������ (������ +1)������ ≤Sn< .
2 1
1
������ +1
,数列{cn}的前 n 项和为 Sn,求 Sn,并由此证明
分析:(1)利用数列递推式,结合条件,可得bn+1-bn=n+ 1 ,利用叠加 2 法,可求数列{bn}的通项公式; (2)确定数列的通项,利用叠加法求和,利用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 到结论.
-8-
题型一Βιβλιοθήκη 题型二题型三������ (������ -2 ) -������ 2 +4 ������ -1 (2)bn = 2������ -1 , bn+1 -bn = 2 ������ ,
n≤3 时, bn+1 -bn >0, n≥4 时, bn+1 -bn <0,(bn)max=b4 =1. 1 ∴1+t≤2t2 , ∴2t2 -t-1≥0, ∴t≥1 或 t≤-2.
高考解答题专讲
数列
考情分析 典例剖析
-5-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2 ������ +1 2 ������ +2 (2)由(1)知, an = 2 , ∴an+1 = , ������ +1 (������ +1 )2 +1 1 1 1 1
∴cn =������ (������ +1)������ ∴Sn =2 ×
1 ������ +2
2 ������ +1 ������ ������ ������ ������ +2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
1
an-
2
1
< an 1
1
( 2) 考虑
2
xn - 1 x02 x12 = qn - 2 , 则 lim ( + + …+ n →∞ xn x1 x2
] an - 1 >
2
n
2
2
n + n- 1
1
a n . ∴ a n > an -
+ 1
n
1
n
2
xn - 1 1 - qn 1 ) = lim . 令 q ∈( 0 , 1 ) , 得 ≤ 4] n →∞ xn q ( 1 - q) q ( 1 - q) q=
n! .
3
竞赛园地
2+ 3 + …+ n , 试证 : x n + 1 n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2 年第 11 期
+ am ( m , n ∈R) , 求证 :对任意 n ≥m 均有 an ≤m a1 +
( n - 1) a m . m
xn <
导析 :引导学生构造数列 , 再进行适当放缩完成证 明.
n+1 < an < n . n+2
导析 :引导学生对不等式进行适当的放缩 , 再结合 恒等式 ( 2) . 1 易得 an > an - 1 > 0 , 又 an = an - 1 + 2 a2n - 1 < an - 1
n
+ xn - 1 ≥ 2 xn - 2 ,
x n- 3 x n- 2 x n- 1 x n- 3 + + ≥ + 2 xn xn - 2 xn - 1 xn xn - 2

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备战2019年高考数学之高三复习大一轮热点聚焦与扩展(原卷版)

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备战2019年高考数学之高三复习大一轮热点聚焦与扩展(原卷版)

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关于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问题,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或证明不等式成立或确定参数的范围,对于数列中的最值项问题,往往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而对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往往可以利用“放缩法”,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放缩,将问题化归为我们熟悉的内容进行求解.本专题举例说常见数列不等问题的求解方法.(一)数列中的不等关系1、在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而要求的数列中的最值项,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所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往往是此类问题的入手点2、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1)函数角度:从通项公式入手,将其视为关于n 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由于n N *∈ ,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导数,首先要构造一个与通项公式形式相同,但定义域为()0,+∞ 的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后再结合n N *∈得到数列的单调性(2)相邻项比较:在通项公式不便于直接分析单调性时,可考虑进行相邻项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单调性,通常的手段就是作差(与0比较,从而转化为判断符号问题)或作商(与1比较,但要求是正项数列) 3、用数列的眼光去看待有特征的一列数:在解数列题目时,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题目中的{}{},n n a b 是数列,实质上只要是有规律的一排数,都可以视为数列,都可以运用数列的知识来进行处理.比如:含n 的表达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某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也可看做数列{}12:,,,n n S S S S 等等.4、对于某数列的前n 项和{}12:,,,n n S S S S ,在判断其单调性时可以考虑从解析式出发,用函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考虑相邻项比较.在相邻项比较的过程中可发现:1n n n a S S -=-,所以{}n S 的增减由所加项n a 的符号确定.进而把问题转化成为判断n a 的符号问题. (二)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1、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理论依据——不等式的性质:(1)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此性质为放缩法的基础,即若要证明a c >,但无法直接证明,则可寻找一个中间量b ,使得a b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只需证明b c >即可 ) (2)若,a b c d >>,则a c b d +>+,此性质可推广到多项求和:若()()()121,2,,n a f a f a f n >>>,则:()()()1212n a a a f f f n +++>+++(3)若需要用到乘法,则对应性质为:若0,0a b c d >>>>,则ac bd >,此性质也可推广到多项连乘,但要求涉及的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注:这两条性质均要注意条件与结论的不等号方向均相同 2、放缩的技巧与方法:(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 ①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2nn a a S n +=⋅,n a kn m =+(关于n 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 ②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n n a q S q q -=≠-,n n a k q =⋅(关于n 的指数类函数)③ 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④ 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① 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② 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③ 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④ 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 (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① 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② 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n S <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0,1q ∈ ,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11a q-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① 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② 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1n n a a f n +-<或()1n na f n a +<(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n a ,另一侧为求和的结果,进而完成证明 3、常见的放缩变形: (1)()()211111n n n n n <<+-,其中2,n n N ≥∈:可称21n 为“进可攻,退可守”,可依照所证不等式不等号的方向进行选择. 注:对于21n ,可联想到平方差公式,从而在分母添加一个常数,即可放缩为符合裂项相消特征的数列,例如:()()22111111111211n n n n n n ⎛⎫<==- ⎪--+-+⎝⎭,这种放缩的尺度要小于(1)中的式子.此外还可以构造放缩程度更小的,如:()()22211411111412121221214n n n n n n n ⎛⎫<==- ⎪--+-+⎝⎭- (2=,从而有:22=<<<2,n n N *<-≥∈ (3)分子分母同加常数:()()0,0,0,0b b m b b m b a m a b m a a m a a m++>>>>>>>>++ 此结论容易记混,通常在解题时,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向,到了具体问题时不妨先构造出形式再验证不等关系. (4)()()()()()()()121222221212122212121nn n n n n n n n n n --=<=------- ()1112,2121n nn n N *-=-≥∈-- 可推广为:()()()()()()()121111111nn n n n n n n n n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112,2,,11n nn k k n N k k *-=-≥≥∈-- 【经典例题】例1.【2018届福建省莆田市第二次检测】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取最大值时的值为( )A. 6B. 7C. 8D. 13例2. 已知函数,数列满足,且数列 是递增数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B.C.D.例3. 等比数列中,公比为,其前项积为,并且满足.,,则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 B.C. 的值是中最大的D. 使成立的最大自然数等于∴,. 例4.已知等差数列中,,,则使成立的最大的值为( )A. 97B. 98C. 99D. 100 例6.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它满足条件,数列满足.(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是一个单调递增数列,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例7.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3,a 5=81. (1)求{a n }的通项公式; (2)设()2311log n n b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S n ,求证: 2n S <.例9.【2016高考天津理数】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对任意的,b n n N ∈*是n a 和1n a +的等差中项.(Ⅰ)设22*1,n n n c b b n N +=-∈,求证:{}n c 是等差数列;(Ⅱ)设()22*11,1,nnn n k a d T b n N ===-∈∑,求证:2111.2nk kT d =<∑例10. 设数列的前n 项和为,已知,,.(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若数列满足:对任意的正整数n ,都有,求数列的最大项.【精选精练】1.【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981a a <-,且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小值,则当0n S >时, n 的最小值为( )A. 14B. 15C. 16D. 17 2.【2018届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一模】已知数列满足当时,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满足的的最小值为( )A. 59B. 58C. 57D. 60 3.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满足,则的最小值为( )A.B.C.D.4.对于数列,定义为数列的“好数”,已知某数列的“好数”,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任意的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B. C. D. 5.【2018届浙江省绍兴市5月调测】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则_______,数列的最大项是第项,则_______.6.【2018年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数列的前n 项和为,=1, ,.若对于任意正整数,都有成立,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 7.在等差数列中,,公差为,为其前项和,当且仅当时取得最大值,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当=_______时,有最小值.9.设数列{}n a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 135246105,99a a a a a a ++=++=.则n a =______;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取得最大值时, n =______.10.【2018届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一中学等盟校第二次联考】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其中.(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记,设的前项和为.求最小的正整数,使得.11.【2018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5月训练】已知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Ⅱ)记,是数列的前项和,若,求的最小值.12.如图是由正整数构成的数表,用a ij 表示i 行第j 个数(i ,j ∈N +).此表中a il =a ii =i ,每行中除首尾两数外,其他各数分别等于其“肩膀”上的两数之和.(1)写出数表的第六行(从左至右依次列出). (2)设第n 行的第二个数为b n (n≥2),求b n .(3)令,记T n为数列前n项和,求的最大值,并求此时n的值.。

2019盘点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知识点精品教育.doc

2019盘点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知识点精品教育.doc

盘点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不等式知识点不等式分为严格不等式与非严格不等式。

小编准备了不等式知识点,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考点知识回顾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对称性:ab bb,bc,则a可加性:ab a+c可乘性:ab,当c0时,ac当c0时,ac不等式运算性质:(1)同向相加:若ab,cd,则a+c(2)异向相减:, .(3)正数同向相乘:若a0,c0,则acbd。

(4)乘方法则:若a0,nN+,则 ;(5)开方法则:若a0,nN+,则 (6)倒数法则:若ab0,ab,则。

2、基本不等式(或均值不等式);利用完全平方式的性质,可得a2+b22ab(a,bR),该不等式可推广为a2+b2或变形为|ab| ; 当a,b0时,a+b 或ab .3、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证明的常用方法:比较法,公式法,分析法,反证法,换元法,放缩法;在不等式证明过程中,应注重与不等式的运算性质联合使用;证明不等式的过程中,放大或缩小应适度。

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是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因此在解不等式过程中应使每一步的变形都要恒等。

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是解不等式的基础,一元二次不等式是解不等式的基本题型。

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函数,方程的联系求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或的解集,要结合的根及二次函数图象确定解集.对于一元二次方程,设,它的解按照可分为三种情况.相应地,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位置关系也分为三种情况.因此,我们分三种情况讨论对应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注意三个二次的联系。

含参数的不等式应适当分类讨论。

5、不等式的应用相当广泛,如求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研究函数单调性等。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应当善于发现具体问题背景下的不等式模型。

用基本不等式求分式函数及多元函数最值是求函数最值的初等数学方法之一。

研究不等式结合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价变换思想等。

6、线性规划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是图解法,即借助直线(线性目标函数看作斜率确定的一族平行直线)与平面区域(可行域)有交点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求解。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数列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数列

2019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数列数列是以正整数集 (或它的有限子集 )为定义域的函数,是一列有序的数。

查词典数学网小编带来了2019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易错知识点:数列,希望大家仔细复习!1 易错点用错基本公式致误错因剖析:等差数列的首项为 a1、公差为 d,则其通项公式an=a1+(n-1)d,前 n 项和公式 Sn=na1+n(n-1)d/2=(a1+an)d/2;等比数列的首项为 a1、公比为 q,则其通项公式an=a1pn-1,当公比 q≠1时,前 n 项和公式 Sn=a1(1-pn)/(1-q)=(a1-anq)/(1-q),当公比 q=1 时,前 n项和公式 Sn=na1。

在数列的基础性试题中,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这几个公式是解题的根本,用错了公式,解题就失掉了方向。

2易错点 an,Sn 关系不清致误错因剖析:在数列问题中,数列的通项 an 与其前 n 项和 Sn 之间存在关系:这个关系是对随意数列都成立的,但要注意的是这个关系式是分段的,在 n=1 和 n≥2时这个关系式拥有完整不一样的表现形式,这也是解题中常常犯错的一个地方,在使用这个关系式时要牢切记着其“分段” 的特色。

当题目中给出了数列 {an} 的 an 与 Sn 之间的关系时,这二者之间能够进行互相变换,知道了 an 的详细表达式能够经过数列乞降的方法求出Sn,知道了 Sn 能够求出 an,解题时要注意领会这种变换的互相性。

3 易错点平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理解错误错因剖析:等差数列的前 n 项和在公差不为0 时是对于 n 的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一般地,有结论“若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 Sn=an2+bn+c(a,b,c∈R),则数列 {an} 为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0”;在等差数列中, Sm,S2m-Sm,S3m-S2m(m∈ N*) 是等差数列。

解决这种题目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考虑问题要全面,把各样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以为正确的命题给予证明,以为不正确的命题举出反例予以辩驳。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专题探究课三 高考中数列不等

(浙江专版)2019版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专题探究课三 高考中数列不等

专题探究课三 高考中数列不等式证明的热点题型高考导航 1.数列中不等式的证明是浙江高考数学试题的压轴题;2.主要考查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反证法等数列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以及不等式的性质;3.重点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热点一 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列不等式(规范解答)数学归纳法是解决和正整数有关命题的证明方法,可以借助递推公式,证明由特殊到一般的结论成立问题.因此,可以在数列不等式的证明中大显身手.【例1】 (满分15分)(2018·绍兴检测)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1-12. (1)求证:23≤a n ≤1;(2)求证:|a n +1-a n |≤13;(3)求证:|a 2n -a n |≤1027.满分解答 证明 (1)由已知得a n +1=1a n +12, 又a 1=1,则a 2=23,a 3=67,a 4=1419,猜想23≤a n ≤1.2分(得分点1)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①当n =1时,命题显然成立; ②假设n =k 时,有23≤a k ≤1成立,则当n =k +1时,a k +1=1a k +12≤123+12<1, a k +1=1a k +12≥11+12=23,即当n =k +1时也成立,所以对任意n ∈N *,都有23≤a n ≤1.5分(得分点2)(2)当n =1时,|a 2-a 1|=13,当n ≥2时,因为⎝ ⎛⎭⎪⎫a n +12⎝ ⎛⎭⎪⎫a n -1+12=⎝ ⎛⎭⎪⎫a n+12·1a n =1+12a n ≥1+12=32,所以|a n +1-a n |=⎪⎪⎪⎪⎪⎪⎪⎪1a n +12-1a n -1+12 =|a n -a n -1|⎝⎛⎭⎪⎫a n +12⎝ ⎛⎭⎪⎫a n -1+12≤23|a n -a n -1|≤…≤⎝ ⎛⎭⎪⎫23n -1|a 2-a 1|=13·⎝ ⎛⎭⎪⎫23n -1<13. 综上所述,|a n +1-a n |≤13.10分(得分点3)(3)当n =1时,|a 2-a 1|=13=927<1027;当n ≥2时,|a 2n -a n |=|a 2n -a 2n -1+a 2n -1-a 2n -2+…+a n +1-a n | ≤|a 2n -a 2n -1|+|a 2n -1-a 2n -2|+…+|a n +1-a n | ≤13⎣⎢⎡⎦⎥⎤⎝ ⎛⎭⎪⎫232n -2+⎝ ⎛⎭⎪⎫232n -3+…+⎝ ⎛⎭⎪⎫23n -1=⎝ ⎛⎭⎪⎫23n -1-⎝ ⎛⎭⎪⎫232n -1≤23-⎝ ⎛⎭⎪⎫233=1027. 综上,|a 2n -a n |≤1027.15分(得分点4)❶得步骤分:抓住得分点的步骤,“步步为营”,求得满分.如(1)中,归纳猜想得2分;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得3分,第(2)放缩法证明结论得5分等.❷得关键分:解题过程不可忽略关键点,有则得分,无则没分.如(1)中的猜想,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2)(3)中均分n =1,n ≥2加以推证等.❸得计算分:准确计算是得满分的基本保证.如(1)中a 2,a 3,a 4的正确计算,(2)(3)中放缩结果的计算等.第一步:归纳猜想; 第二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第三步:验证n =1时(2)的结论成立; 第四步:用放缩法证明n ≥2时(2)的结论成立; 第五步:验证n =1时(3)的结论成立. 第六步:用放缩法证明n ≥2时(3)的结论成立.【训练1】 (2018·温州模拟)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 n +1=a n +2a n-1(n ∈N *),{a n }的前n 项和是S n .(1)若{a n }是递增数列,求a 1的取值范围;(2)若a 1>2,且对任意n ∈N *,都有S n ≥na 1-13(n -1),证明:S n <2n +1.(1)解 由a 2>a 1⇔a 1+2a 1-1>a 1,得0<a 1<2;①又由a 3>a 2⇔a 2+2a 2-1>a 2⇔0<a 2<2⇔0<a 1+2a 1-1<2,得1<a 1<2,② 由①②,得1<a 1<2.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当1<a 1<2时,1<a n <2对任意n ∈N *恒成立. ①当n =1时,1<a 1<2成立;②假设当n =k (k ≥1,k ∈N *)时,1<a k <2成立,则当n =k +1时,a k +1=a k +2a k-1∈[22-1,2)⊆(1,2).综上,可知1<a n <2对任意n ∈N *恒成立. 于是a n +1-a n =2a n-1>0,即{a n }是递增数列.所以a 1的取值范围是(1,2).(2)证明 因为a 1>2,可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n >2对任意n ∈N *恒成立.于是a n +1-a n =2a n-1<0,即{a n }是递减数列.在S n ≥na 1-13(n -1)中,令n =2,得2a 1+2a 1-1=S 2≥2a 1-13,解得a 1≤3,故2<a 1≤3.下证:①当2<a 1≤73时,S n ≥na 1-13(n -1)恒成立.事实上,当2<a 1≤73时,由于a n =a 1+(a n -a 1)≥a 1+⎝ ⎛⎭⎪⎫2-73=a 1-13, 于是S n =a 1+a 2+…+a n ≥a 1+(n -1)⎝ ⎛⎭⎪⎫a 1-13=na 1-13(n -1). 再证:②当73<a 1≤3时不合题意.事实上,当3≥a 1>73时,设a n =b n +2,则由a n +1=a n +2a n -1可得b n +1=b n +2b n +2-1,得b n +1b n =b n +1b n +2≤b 1+1b 1+2≤23⎝ ⎛⎭⎪⎫因为由73<a 1≤3得13<b 1≤1, 于是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b 1·1-⎝ ⎛⎭⎪⎫23n1-23<3b 1≤3,故S n =2n +T n <2n +3=na 1+(2-a 1)n +3.(*) 令a 1=73+t (t >0),则由(*)式得S n <na 1+(2-a 1)n +3=na 1-13(n -1)-tn +83,只要n 充分大,就有S n <na 1-13(n -1),这与S n ≥na 1-13(n -1)矛盾.所以73<a 1≤3不合题意.综上,有2<a 1≤73.于是b n +1b n =b n +1b n +2≤b 1+1b 1+2≤47⎝⎛因为2<a 1≤73,故0<b 1⎭⎪⎫≤13, 故数列{b n }的前n 项和T n ≤b 1·1-⎝ ⎛⎭⎪⎫47n1-47<73b 1<1, 所以S n =2n +T n <2n +1. 热点二 反证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数列不等式需要对数列的范围及变化趋势进行探究,而条件又少,因此,反证法就成为解决有关问题的有效利器.【例2】 (2017·台州调考)已知数列{a n }满足:a n >0,a n +1+1a n<2(n ∈N *).(1)求证:a n +2<a n +1<2(n ∈N *); (2)求证:a n >1(n ∈N *).证明 (1)由a n >0,a n +1+1a n <2,得a n +1<2-1a n<2.因为2>a n +2+1a n +1>2a n +2a n +1(由题知a n +1≠a n +2), 所以a n +2a n +1<1,所以a n +2<a n +1. 所以a n +2<a n +1<2.(2)假设存在a N ≤1(N ≥1,N ∈N *), 由(1)可得当n >N 时,a n ≤a N +1<1. 根据a n +1-1<1-1a n =a n -1a n<0,而a n <1,所以1a n +1-1>a n a n -1=1+1a n -1,于是1a N +2-1>1+1a N +1-1,……,1a N +n -1>1+1a N +n -1-1.累加可得1a N +n -1>n -1+1a N +1-1.(*)由假设可得a N +n -1<0, 而当n >-1a N +1-1+1时,显然有n -1+1a N +1-1>0,因此有1a N +n -1<n -1+1a N +1-1,这显然与(*)矛盾. 所以a n >1(n ∈N *).探究提高 在本例中,(1)首先根据已知不等式由a n +1<2-1a n<2证明不等式的右边,再根据已知不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证明不等式的左边;(2)考虑反证法,即假设存在a N ≤1,利用条件和(1),并结合放缩法逐步推出矛盾.进而证明不等式成立. 【训练2】 (2016·浙江卷)设数列{a n }满足|a n -a n +12|≤1,n ∈N *.(1)证明:|a n |≥2n -1(|a 1|-2),n ∈N *;(2)若|a n |≤⎝ ⎛⎭⎪⎫32n,n ∈N *,证明:|a n |≤2,n ∈N *.证明 (1)由⎪⎪⎪⎪⎪⎪a n -a n +12≤1,得|a n |-12|a n +1|≤1, 故|a n |2n -|a n +1|2n +1≤12n ,n ∈N *, 所以|a 1|21-|a n |2n =⎝ ⎛⎭⎪⎫|a 1|21-|a 2|22+⎝ ⎛⎭⎪⎫|a 2|22-|a 3|23+…+⎝ ⎛⎭⎪⎫|a n-1|2n -1-|a n |2n ≤121+122+…+12n -1=1-12n -1<1,因此|a n |≥2n -1(|a 1|-2).(2)任取n ∈N *,由(1)知,对于任意m >n ,|a n |2n -|a m |2m =⎝ ⎛⎭⎪⎫|a n |2n -|a n +1|2n +1+⎝ ⎛⎭⎪⎫|a n +1|2n +1-|a n +2|2n +2+…+⎝ ⎛⎭⎪⎫|a m-1|2m -1-|a m |2m ≤12n +12n +1+…+12m -1=12n -1⎝⎛⎭⎪⎫1-12m -n <12n -1,故|a n |<⎝ ⎛⎭⎪⎫12n -1+|a m |2m ·2n ≤⎣⎢⎡⎦⎥⎤12n -1+12m ·⎝ ⎛⎭⎪⎫32m·2n =2+⎝ ⎛⎭⎪⎫34m·2n .从而对于任意m >n ,均有|a n |<2+⎝ ⎛⎭⎪⎫34m·2n.①由m 的任意性得|a n |≤2. 否则,存在n 0∈N *,有|a n 0|>2, 取正整数m 0>log 34|a n 0|-22n 0且m 0>n 0,则2n 0·⎝ ⎛⎭⎪⎫34m 0<2n 0·⎝ ⎛⎭⎪⎫34log34|a n 0|-22n 0=|a n 0|-2, 与①式矛盾.综上,对于任意n ∈N *,均有|a n |≤2. 热点三 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放缩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找到合理的放缩依据恰当放缩是其关键. 【例3】 (2017·湖州调研)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25,a n +1=2a n 3-a n ,n ∈N *.(1)求a 2;(2)求⎩⎨⎧⎭⎬⎫1a n 的通项公式;(3)设{a n }的前n 项的和为S n ,求证:65⎣⎢⎡⎦⎥⎤1-⎝ ⎛⎭⎪⎫23n≤S n <2113. (1)解 由条件可知a 2=2a 13-a 1=413.(2)解 由a n +1=2a n 3-a n 得1a n +1=32·1a n -12,即1a n +1-1=32⎝ ⎛⎭⎪⎫1a n -1,所以⎩⎨⎧⎭⎬⎫1a n-1是等比数列,又1a 1-1=32,则1a n -1=32×⎝ ⎛⎭⎪⎫32n -1=⎝ ⎛⎭⎪⎫32n, 所以1a n =⎝ ⎛⎭⎪⎫32n+1.(3)证明 由(2)可得a n =1⎝ ⎛⎭⎪⎫32n +1≥1⎝ ⎛⎭⎪⎫32n +⎝ ⎛⎭⎪⎫32n -1=25⎝ ⎛⎭⎪⎫23n -1.所以S n ≥25+25·⎝ ⎛⎭⎪⎫231+…+25·⎝ ⎛⎭⎪⎫23n -1=65⎣⎢⎡⎦⎥⎤1-⎝ ⎛⎭⎪⎫23n, 故S n ≥65⎣⎢⎡⎦⎥⎤1-⎝ ⎛⎭⎪⎫23n成立.另一方面a n =1⎝ ⎛⎭⎪⎫32n +1<1⎝ ⎛⎭⎪⎫32n =⎝ ⎛⎭⎪⎫23n, 所以S n =a 1+a 2+a 3+…+a n <25+413+⎝ ⎛⎭⎪⎫233+⎝ ⎛⎭⎪⎫234+…+⎝ ⎛⎭⎪⎫23n=4665+89-89·⎝ ⎛⎭⎪⎫23n -2<4665+89<2113,n ≥3, 又S 1=25<2113,S 2=4665<2113,因此S n <2113.所以65⎣⎢⎡⎦⎥⎤1-⎝ ⎛⎭⎪⎫23n≤S n <2113. 探究提高 (1)数列中不等式的证明本身就是放缩的结果,在证明过程中,要善于观察数列通项的特点,结合不等式的结构合理地选择放大与缩小,常见的两种放缩方式是:①放缩成等比数列求和形式;②放缩成裂项求和形式.【训练3】 (2018·浙东北教联联考)已知数列{a n }中,a 1=3,2a n +1=a 2n -2a n +4. (1)证明:a n +1>a n ;(2)证明:a n ≥2+⎝ ⎛⎭⎪⎫32n -1;(3)设数列⎩⎨⎧⎭⎬⎫1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求证:1-⎝ ⎛⎭⎪⎫23n≤S n <1.证明 (1)因为2a n +1-2a n =a 2n -4a n +4=(a n -2)2≥0, 又a 1=3,所以a n +1≥a n ≥3,所以(a n -2)2>0, 所以a n +1>a n .(2)因为2a n +1-4=a 2n -2a n =a n (a n -2), 所以a n +1-2a n -2=a n 2≥32, 所以a n -2≥32(a n -1-2)≥⎝ ⎛⎭⎪⎫322(a n -2-2)≥…≥⎝ ⎛⎭⎪⎫32n -1(a 1-2)=⎝ ⎛⎭⎪⎫32n -1,所以a n ≥2+⎝ ⎛⎭⎪⎫32n -1.(3)因为2(a n +1-2)=an (a n -2),所以12(a n +1-2)=1a n (a n -2)=12⎝ ⎛⎭⎪⎫1a n -2-1a n ,所以1a n =1a n -2-1a n +1-2,所以S n =1a 1+1a 2+…+1a n=1a 1-2-1a 2-2+1a 2-2-1a 3-2+…+1a n -2-1a n +1-2=1a 1-2-1a n +1-2=1-1a n +1-2, 因为a n +1-2≥⎝ ⎛⎭⎪⎫32n,所以0<1a n +1-2≤⎝ ⎛⎭⎪⎫23n ,所以1-⎝ ⎛⎭⎪⎫23n≤S n =1-1a n +1-2<1.1.数列{a n }中,a 1=12,a n +1=a 2n a 2n -a n +1(n ∈N *).(1)求证:a n +1<a n ;(2)(一题多解)记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求证:S n <1. 证明 (1)因为a 2n -a n +1=(a n -12)2+34>0,且a 1=12>0,所以a n >0,所以a n +1-a n =a 2na 2n -a n +1-a n =-a n (a n -1)2a 2n -a n +1<0,所以a n +1<a n ,n ∈N *.(2)法一 因为a n =a 2n -1a 2n -1-a n -1+1=11-1a n -1+1a 2n -1<1-1a n -1+1a 2n -1=11a n -1⎝ ⎛⎭⎪⎫1a n -1-1=11a n -1-1-11a n -1=-a n -1+1-1a n -2+1a 2n -2=-a n -1-a n -2+1-1a n -3+1a 2n -3=…=-a n -1-a n -2-…-a 1+11a 1-1=1-a n -1-a n -2-…-a 1,所以S n <1.法二 因为1-a n +1=1-a 2na 2n -a n +1=1-a n a 2n -a n +1,所以11-a n +1=a 2n -a n +11-a n =11-a n -a n .所以a n =11-a n -11-a n +1,所以a 1+a 2+…+a n =2-11-a n +1,又a n >0,所以S n =a 1+a 2+…+a n =2-11-a n +1<1.2.(2015·浙江卷)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且a n +1=a n -a 2n (n ∈N *).(1)证明:1≤a n a n +1≤2(n ∈N *); (2)设数列{a 2n }的前n 项和为S n ,证明:12(n +2)≤S n n ≤12(n +1)(n ∈N *).证明 (1)由题意得a n +1-a n =-a 2n ≤0,即a n +1≤a n , 故a n ≤12.由a n =(1-a n -1)a n -1得a n =(1-a n -1)(1-a n -2)…(1-a 1)a 1>0.由0<a n ≤12得a n a n +1=a n a n -a 2n =11-a n ∈(1,2], 即1≤a na n +1≤2成立. (2)由题意得a 2n =a n -a n +1,所以S n =a 1-a n +1.①由1a n +1-1a n =a n a n +1和1≤a n a n +1≤2得1≤1a n +1-1a n≤2,所以n ≤1a n +1-1a 1≤2n ,因此12(n +1)≤a n +1≤1n +2(n ∈N *).②由①②得12(n +2)≤S n n ≤12(n +1)(n ∈N *).3.(2018·杭州高级中学模拟)在正数数列{a n }中,a 1=43,a n +1=a 2n +2a n-2.求证:1<a n +1<a n .证明 a n +1-1=a 2n -1+2a n -2=(a n -1)2(a n +2)a n>0, 所以a n +1>1,因为a n +1=a 2n +2a n -2,所以a n +2=a 2n +1+2a n +1-2, 相减,a n +2-a n +1=(a n +1-a n )⎝ ⎛⎭⎪⎫a n +1+a n -2a n +1a n , 因为a n +1>1,a n >1,所以a n +1+a n >2,2a n +1a n<2, 所以a n +1+a n -2a n +1a n >0,所以a n +2-a n +1与a n +1-a n 同号,又a 2=a 21+2a 1-2=2318<43=a 1,故a 2-a 1<0, 所以a n +1-a n <0,即a n +1<a n ,综上,1<a n +1<a n .4.(2017·浙江卷)已知数列{x n }满足:x 1=1,x n =x n +1+ln(1+x n +1)(n ∈N *). 证明:当n ∈N *时,(1)0<x n +1<x n ;(2)2x n +1-x n ≤x n x n +12;(3)12n -1≤x n ≤12n -2. 证明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x n >0.当n =1时,x 1=1>0.假设n =k (k ≥1,k ∈N *)时,x k >0,那么n =k +1时,若x k +1≤0,则0<x k =x k +1+ln(1+x k +1)≤0,矛盾,故x k +1>0, 因此x n >0(n ∈N *).所以x n =x n +1+ln(1+x n +1)>x n +1,因此0<x n +1<x n (x ∈N *).(2)由x n =x n +1+ln(1+x n +1)得, x n x n +1-4x n +1+2x n =x 2n +1-2x n +1+(x n +1+2)ln(1+x n +1).记函数f (x )=x 2-2x +(x +2)ln(1+x )(x ≥0).f ′(x )=2x 2+x x +1+ln ()1+x >0(x ≥0), 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增,所以f (x )≥f (0)=0,因此x 2n +1-2x n +1+(x n +1+2)ln(1+x n +1)=f (x n +1)≥0, 故2x n +1-x n ≤x n x n +12(n ∈N *). (3)因为x n =x n +1+ln(1+x n +1)≤x n +1+x n +1=2x n +1,所以x n ≥12x n -1≥122x n -2≥…≥12n -1x 1=12n -1. 故x n ≥12n -1. 由x n x n +12≥2x n +1-x n 得1x n +1-12≥2⎝ ⎛⎭⎪⎫1x n -12>0, 所以1x n -12≥2⎝ ⎛⎭⎪⎫1x n -1-12≥…≥2n -1⎝ ⎛⎭⎪⎫1x 1-12=2n -2, 故x n ≤12n -2.综上,12n -1≤x n ≤12n -2(n ∈N *). 5.(2017·绍兴检测)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1n(n ∈N *). (1)证明:a n +2n =a n n +1; (2)证明:2(n +1-1)≤12a 3+13a 4+…+1(n +1)a n +2≤n . 证明 (1)∵a n +1·a n =1n,① ∴a n +2·a n +1=1n +1,② 而a 1=1,易得a n >0,由②÷①得:a n +2·a n +1a n +1·a n =a n +2a n =n n +1, ∴a n +2n =a n n +1. (2)由(1)得(n +1)a n +2=na n ,∴12a 3+13a 4+…+1(n +1)a n +2=1a 1+12a 2+…+1na n . 令b n =na n ,则b n ·b n +1=na n ·(n +1)a n +1=n ·(n +1)n=n +1,③ ∴当n ≥2时,b n -1·b n =n .④由b 1=a 1=1,b 2=2,易得b n >0,由③-④得:1b n=b n +1-b n -1(n ≥2). ∴b 1<b 3<…<b 2n -1,b 2<b 4<…<b 2n ,得b n ≥1. 根据b n ·b n +1=n +1,得b n +1≤n +1,∴1≤b n ≤n . ∴1a 1+12a 2+…+1na n =1b 1+1b 2+…+1b n=1b 1+(b 3-b 1)+(b 4-b 2)+…+(b n -b n -2)+(b n +1-b n -1) =1b 1+b n +b n +1-b 1-b 2=b n +b n +1-2.一方面b n +b n +1-2≥2b n b n +1-2=2(n +1-1), 另一方面,由1≤b n ≤n 可知,b n +b n +1-2=b n +n +1b n-2 ≤min ⎩⎨⎧⎭⎬⎫1+n +1-2,n +n +1n -2≤n . 得证.6.(2018·浙东北大联盟考试)已知数列{a n }满足a 1=12,a n +1=a n -a 2n n (n +1),数列⎩⎨⎧⎭⎬⎫a n +1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证明:当n ∈N *时,(1)0<a n +1<a n ;(2)a n ≤n3n -1; (3)S n >n -12. 证明 (1)由于a n +1-a n =-a 2n n (n +1)≤0, 则a n +1≤a n .若a n +1=a n ,则a n =0,与a 1=12矛盾, 故a n ≠0,从而a n +1<a n ,a 1=12>a 2>a 3>…>a n .又a n +1a n =1-a n n (n +1)≥1-12n (n +1)>0, 则a n +1与a n 同号.又a 1=12>0,则a n +1>0,故0<a n +1<a n .(2)由于0<a n +1<a n ,则a n +1=a n -a 2n n (n +1)<a n -a n a n +1n (n +1), 即1a n -1a n +1<-1n (n +1)=1n +1-1n, 1a n +1-1a n >1n -1n +1. 当n ≥2时,1a n =⎝ ⎛⎭⎪⎫1a n -1a n -1+⎝ ⎛⎭⎪⎫1a n -1-1a n -2+…+⎝ ⎛⎭⎪⎫1a 2-1a 1+1a 1>1n -1-1n +1n -2-1n -1+…+1-12+1a 1=3-1n =3n -1n>0, 从而a n <n 3n -1. 当n =1时,a 1=12=13×1-1,从而a n ≤n 3n -1. (3)由a n +1a n =1-a n n (n +1)≥1-a 1n (n +1)=1-12⎝ ⎛⎭⎪⎫1n -1n +1(当且仅当n =1时,取等号), 得S n =a 2a 1+a 3a 2+…+a n +1a n ≥n -12⎝ ⎛⎭⎪⎫1-1n +1>n -12. 7.(2017·杭州质量检测)已知数列{a n }的各项均为非负数,其前n 项和为S n ,且对任意的n ∈N *,都有a n +1≤a n +a n +22. (1)若a 1=1,a 505=2 017,求a 6的最大值;(2)若对任意n ∈N *,都有S n ≤1,求证:0≤a n -a n +1≤2n (n +1). (1)解 由题意知a n +1-a n ≤a n +2-a n +1, 设d i =a i +1-a i (i =1,2,…,504), 则d 1≤d 2≤d 3≤…≤d 504,且d 1+d 2+d 3+…+d 504=a 505-a 1=2 016. ∵d 1+d 2+…+d 55≤d 6+d 7+…+d 504499=2 016-(d 1+d 2+…+d 5)499, ∴d 1+d 2+…+d 5≤20,∴a 6=a 1+(d 1+d 2+…+d 5)≤21,故a 6的最大值为21.(2)证明 若存在k ∈N *,使得a k <a k +1,则由a n +1≤a n +a n +22,得a k +1≤a k -a k +1+a k +2<a k +2,因此,从第k 项a k 开始,数列{a n }严格递增, 故a 1+a 2+…+a n ≥a k +a k +1+…+a n ≥(n -k +1)a k . 对于固定的k ,当n 足够大时,必有a 1+a 2+…+a n >1,与题设矛盾,∴{a n }不可能递增,即只能a n -a n +1≥0.令b k =a k -a k +1(k ∈N *),由a k -a k +1≥a k +1-a k +2得b k ≥b k +1,b k ≥0, 故1≥a 1+a 2+…+a n =(b 1+a 2)+a 2+…+a n =b 1+2(b 2+a 3)+a 3+…+a n =… =b 1+2b 2+…+nb n +na n +1≥(1+2+…+n )b n =n (n +1)2b n , ∴b n ≤2n (n +1), 综上,对一切n ∈N *,都有0≤a n -a n +1≤2n (n +1). 8.(2018·温州模拟)设数列{a n }满足:a 1=1,a n +1=a n +1a n(n ∈N *). (1)证明:a n <a n +1(n ∈N *);(2)证明:2n -1≤a n ≤3n -2(n ∈N *);(3)求正整数m ,使|a 2 017-m |最小.(1)证明 由已知条件可知a n 与a n +1同号且a 1=1>0,故a n >0.故a n +1=a n +1a n>a n . (2)证明 因为a n +1=a n +1a n≥a n ,所以a n ≥1, 则a 2n +1-a 2n =2+1a 2n,即2<a 2n +1-a 2n ≤3, 所以2<a 22-a 21≤3,2<a 23-a 22<3,…,2<a 2n -a 2n -1<3(n ≥2), 则2(n -1)<a 2n -1<3(n -1),2n -1<a 2n <3n -2, 且当n =1时,2×1-1=a 1=3×1-2, 故2n -1≤a n ≤3n -2.(3)解 由a 2n +1-a 2n =2+1a 2n, 可得a 22 017-a 22=2×2 015+1a 22+1a 23+…+1a 22 016.结合(2),得a 22 017<4 034+13+15+17+19+…+14 031<4 034+12+⎝ ⎛⎭⎪⎫14+14+⎝ ⎛⎭⎪⎫18+18+18+18+…+⎝ ⎛⎭⎪⎪⎫1211+1211+…+1211共210个1211)<4 034+11×12=4 039.5. 而a 22 017>4 034,且632=3 969,63.52=4 032.25,63.62=4 044.96, 所以63.5<a 2 017<63.6,故使|a 2 017-m |最小的正整数m =64.。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专题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专题

数列与不等式综合-专题(总2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数列与不等式交汇题型的分析及解题策略【命题趋向】数列与不等式交汇主要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试题还可能涉及到与导数、函数等知识综合一起考查.主要考查知识重点和热点是数列的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归纳与猜想、数学归纳法、比较大小、不等式证明、参数取值范围的探求,在不等式的证明中要注意放缩法的应用.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变通、融合与迁移,考查学生数学视野的广度和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潜能.近年来加强了对递推数列考查的力度,这点应当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如08年北京文20题(12分)中档偏上,考查数列与不等式恒成立条件下的参数问题、08年湖北理21题(12分)为中档偏上,考查数列与不等式交汇的探索性问题、08年江西理19题(12分)中等难度,考查数列求和与不等式的交汇、08年全国卷Ⅰ理22(12分)压轴题,难说大,考查数学归纳法与不等式的交汇,等等.预计在2009年高考中,比较新颖的数列与不等式选择题或填空题一定会出现.数列解答题的命题热点是与不等式交汇,呈现递推关系的综合性试题.其中,以函数与数列、不等式为命题载体,有着高等数学背景的数列与不等式的交汇试题是未来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亮点,而命题的冷门则是数列与不等式综合的应用性解答题.【考试要求】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5.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6.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7.掌握简单不等式的解法及理解不等式│a│-│b│≤│a+b│≤│a│+│b│. 8. 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数列与不等式 讲义 (解析版)

2023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专题  数列与不等式  讲义 (解析版)

若和为 满足
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记 证明
例8﹑数列 是首项为 公差不为 的等差数列,且 成等比数列 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证明
例9﹑已知数列 满足 的前 项和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证明:
例10﹑正项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对每个 成等差数列,
求 的通项公式;
设 证明
例18﹑已知正项数列 满足
求证;数列 为等差数列;
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例19﹑数列
是否存在常数 使得数列 是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 的值.
设 证明当 时,
例20﹑数列 是公差大于零的等差数列, 成等比数列;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 比较 与 的大小.
例21﹑设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前 项积为 且
求 的值;
求 的通项公式;
求证: 提示:
例11﹑已知公差不为 的等差数列 满足: 成等比数列,数列 满足:
求 的通项公式;
记数列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证明:
例12﹑已知数列 是公比 的等比数列,且满足: 数列 满足:
求数列 和 的通项公式;
令 求证:
例13﹑已知数列 的前 项积为 , 为等差数列,且
数列与不等式
常见列项:
常见放缩:
未完待续......
例1﹑已知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数列 满足 试比较 与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例2﹑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对任意 都有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记 证明:
例3﹑已知正项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38 数列中的不等问题【热点聚焦与扩展】关于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问题,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或证明不等式成立或确定参数的范围,对于数列中的最值项问题,往往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而对于数列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往往可以利用“放缩法”,要根据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放缩,将问题化归为我们熟悉的内容进行求解.本专题举例说常见数列不等问题的求解方法.(一)数列中的不等关系1、在数列中涉及到的不等关系通常与数列的最值有关,而要求的数列中的最值项,要依靠数列的单调性,所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往往是此类问题的入手点2、如何判断数列的单调性:(1)函数角度:从通项公式入手,将其视为关于n 的函数,然后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由于n N *∈ ,所以如果需要用到导数,首先要构造一个与通项公式形式相同,但定义域为()0,+∞ 的函数,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后再结合n N *∈得到数列的单调性(2)相邻项比较:在通项公式不便于直接分析单调性时,可考虑进行相邻项的比较得出数列的单调性,通常的手段就是作差(与0比较,从而转化为判断符号问题)或作商(与1比较,但要求是正项数列) 3、用数列的眼光去看待有特征的一列数:在解数列题目时,不要狭隘的认为只有题目中的{}{},n n a b 是数列,实质上只要是有规律的一排数,都可以视为数列,都可以运用数列的知识来进行处理.比如:含n 的表达式就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某数列的前n 项和n S 也可看做数列{}12:,,,n n S S S S 等等. 4、对于某数列的前n 项和{}12:,,,n n S S S S ,在判断其单调性时可以考虑从解析式出发,用函数的观点解决.也可以考虑相邻项比较.在相邻项比较的过程中可发现:1n n n a S S -=-,所以{}n S 的增减由所加项n a 的符号确定.进而把问题转化成为判断n a 的符号问题. (二)利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1、放缩法证明数列不等式的理论依据——不等式的性质:(1)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此性质为放缩法的基础,即若要证明a c >,但无法直接证明,则可寻找一个中间量b ,使得a b >,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只需证明b c >即可 ) (2)若,a b c d >>,则a c b d +>+,此性质可推广到多项求和:若()()()121,2,,n a f a f a f n >>> ,则:()()()1212n a a a f f f n +++>+++(3)若需要用到乘法,则对应性质为:若0,0a b c d >>>>,则ac bd >,此性质也可推广到多项连乘,但要求涉及的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注:这两条性质均要注意条件与结论的不等号方向均相同 2、放缩的技巧与方法:(1)常见的数列求和方法和通项公式特点: ①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2nn a a S n +=⋅,n a kn m =+(关于n 的一次函数或常值函数) ②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1111n n a q S q q -=≠-,n n a k q =⋅(关于n 的指数类函数)③ 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④ 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拆成两个相邻项的差,且原数列的每一项裂项之后正负能够相消,进而在求和后式子中仅剩有限项(2)与求和相关的不等式的放缩技巧:① 在数列中,“求和看通项”,所以在放缩的过程中通常从数列的通项公式入手② 在放缩时要看好所证不等式中不等号的方向,这将决定对通项公式是放大还是缩小(应与所证的不等号同方向)③ 在放缩时,对通项公式的变形要向可求和数列的通项公式靠拢,常见的是向等比数列与可裂项相消的数列进行靠拢.④ 若放缩后求和发现放“过”了,即与所证矛盾,通常有两条道路选择:第一个方法是微调:看能否让数列中的一些项不动,其余项放缩.从而减小放缩的程度,使之符合所证不等式;第二个方法就是推翻了原有放缩,重新进行设计,选择放缩程度更小的方式再进行尝试. (3)放缩构造裂项相消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技巧:① 裂项相消:在放缩时,所构造的通项公式要具备“依项同构”的特点,即作差的两项可视为同一数列的相邻两项(或等距离间隔项)② 等比数列:所面对的问题通常为“n S <常数”的形式,所构造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也要满足()0,1q ∈ ,如果题目条件无法体现出放缩的目标,则可从所证不等式的常数入手,,常数可视为11a q-的形式,然后猜想构造出等比数列的首项与公比,进而得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与原通项公式进行比较,看不等号的方向是否符合条件即可.(4)与数列中的项相关的不等式问题:① 此类问题往往从递推公式入手,若需要放缩也是考虑对递推公式进行变形② 在有些关于项的不等式证明中,可向求和问题进行划归,即将递推公式放缩变形成为可“累加”或“累乘”的形式,即()1n n a a f n +-<或()1n na f n a +<(累乘时要求不等式两侧均为正数),然后通过“累加”或“累乘”达到一侧为n a ,另一侧为求和的结果,进而完成证明 3、常见的放缩变形: (1)()()211111n n n n n <<+-,其中2,n n N ≥∈:可称21n 为“进可攻,退可守”,可依照所证不等式不等号的方向进行选择. 注:对于21n,可联想到平方差公式,从而在分母添加一个常数,即可放缩为符合裂项相消特征的数列,例如:()()22111111111211n n n n n n ⎛⎫<==- ⎪--+-+⎝⎭,这种放缩的尺度要小于(1)中的式子.此外还可以构造放缩程度更小的,如:()()22211411111412121221214n n n n n n n ⎛⎫<==- ⎪--+-+⎝⎭- (2=,从而有:22=<<<2,n n N *<-≥∈ (3)分子分母同加常数:()()0,0,0,0b b m b b m b a m a b m a a m a a m++>>>>>>>>++ 此结论容易记混,通常在解题时,这种方法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向,到了具体问题时不妨先构造出形式再验证不等关系. (4)()()()()()()()121222221212122212121nn n n n n n n n n n --=<=------- ()1112,2121n n n n N *-=-≥∈--可推广为:()()()()()()()121111111nn n n n n n n n n n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1112,2,,11n nn k k n N k k *-=-≥≥∈-- 【经典例题】例1.【2018)A. 6B. 7C. 8D. 13 【答案】B.例2. 已知函数是递增的取值范围是( )B.【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首先可得a n 通项公式,这是一个类似与分段函数的通项,结合分段函数的单调详解:根据题意,a n =f (n )=要使{a n }是递增数列,必有:解得,4<a<8.故选:B.例3. 等比数列)A.D. 成立的最大自然数【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判断出①正确.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及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出②正确.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判断出③错误.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判断出④正确,从而得出结论.D正确.故选C.点睛: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一些性质可提高解题速度,历年高考对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较多,主要是考查“等积性”,题目“小而巧”且背景不断更新.解题时要善于类比并且要能正确区分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不要把两者的性质搞混.例4.中,,()A. 97 B. 98 C. 99 D. 100【答案】B,解不等式得到,98.故选B.例5.【2018届福建省宁德市5月检测】记,)【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数列{a n}求解S n,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求解.详解:由a12a n+1+3S n=3(n∈N*),则2a n+3S n﹣1=3.两式相减,可得2a n+1﹣2a n+3a n=0,∵a1∴a n﹣n.那么S nn.点睛:(1)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公式,意在考查了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及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2S n数项都大于1,单调递减,偶数项都小于1,单调递增..例6.(1(2是一个单调递增数列,求实数.【答案】或【解析】分析:(1)根据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2两种情况考虑,分别求出实数是首项为(2时,,.对一切点睛:(1)根据的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利用(2)由于数列是特殊的函数,因此可从函数的角度认识数列,解题时要注意数列的函数特征,学会利用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的有关性质.例7. 在等比数列{a n}中,a2=3,a5=81.(1)求{a n}的通项公式;(2)设()2311log n n b a =+,数列{}n b 的前n 项和S n ,求证: 2n S <.【答案】(1)a n =3n -1.(2)见解析.()()()21111211n b n n n n n n=<=-≥-- 所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2222211111111121122334111111111111223341122n S n n n n n n=+++<+++++⨯⨯⨯-⨯⎛⎫⎛⎫⎛⎫⎛⎫=+-+-+-++- ⎪ ⎪ ⎪ ⎪-⎝⎭⎝⎭⎝⎭⎝⎭=-<检验当n=1是符合不等式(或指明各项为正越加越大).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数列求和的“裂项消去法”,此类题目是数列问题中的常见题型,解答本题确定通项公式是基础,准确计算求和是关键,易错点是在“放缩、裂项”之后求和,能较好的考查考生的数形结合思想、逻辑思维能力及基本计算能力等. 例8.已知数列(1(2(3【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2的等比数列.(2)由(1.(3)由(2)可知,点睛:(1零,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2解,再看结果能否写成统一的形式,否则要写成分段函数的形式. (3)解题时注意数列中放缩的技巧.例9.【2016高考天津理数】已知{}n a 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公差为d ,对任意的,b n n N ∈*是n a 和1n a +的等差中项.(Ⅰ)设22*1,n n n c b b n N +=-∈,求证:{}n c 是等差数列;(Ⅱ)设()22*11,1,nnn n k a d T b n N ===-∈∑,求证:2111.2nk kT d =<∑【答案】(Ⅰ)详见解析(Ⅱ)详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先根据等比中项定义得:21n n n b a a +=,从而22112112n n n n n n n n c b b a a a a da +++++=-=-=,因此根据等差数列定义可证:()212122n n n n c c d a a d +++-=-=(Ⅱ) 对数列不等式证明一般以算代证先利用分组求和化简()2211nnn n k T b ==-∑()()()2222221234212n n b b b b b b -=-++-++-+()221d n n =+,再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222111111111111212121nn n k k k kT d k k d k k d n ===⎛⎫⎛⎫==-=⋅- ⎪ ⎪+++⎝⎭⎝⎭∑∑∑,易得结论.例10. 设数列n(1的通项公式(2n项. 【答案】(1(2【解析】分析:(1式;(21数列的单调性,求解数列的最大项.详解:(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数列的求和问题,其中解答中正确化简数列的递推关系式,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解答的关键,同时数列的单调性的判定是解答的一个难点,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精选精练】1.【2018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981a a <-,且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小值,则当0n S >时, n 的最小值为( )A. 14B. 15C. 16D. 17 【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设条件,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推导出811520a a a =+<, 891160a a a a +=+>,由此能求出0n S >时, n 的最小值.详解:∵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n S 有最小值 ∴公差0d >,首项10a <, {}n a 为递增数列∵981a a <- ∴890a a ⋅<, 890a a +>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 811520a a a =+<, 891160a a a a +=+>. ∵()12n n a a n S +=∴当0n S >时, n 的最小值为16.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的应用,考查数列的函数特性,是中档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80a <, 90a >,确定0n S >时, n 的最小值.2.【2018,则满足 )A. 59B. 58C. 57D. 60 【答案】A.,所以,,所以使得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A.点睛:用数列知识解相关的实际问题,关键是列出相关信息,合理建立数学模型——数列模型,判断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模型;求解时,要明确目标,即搞清是求和、求通项、还是解递推关系问题,所求结论对应的是解方程问题、解不等式问题、还是最值问题,然后经过数学推理与计算得出的结果,放回到实际问题中进行检验,最终得出结论.3( )【答案】C【解析】分析:先根据叠加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再利用对勾函数单调性确定函数最值.C.点睛: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要特别注意“拆、拼、凑”等技巧,使其满足基本不等式中“正”(即条件要求中字母为正数)、“定”(不等式的另一边必须为定值)、“等”(等号取得的条件)的条件才能应用,否则会出现错误.4,记数列()【答案】B则a n=2(n+1),对a1也成立,故a n=2(n+1),则a n−kn=(2−k)n+2,则数列{a n−kn}为等差数列,故S n⩽S6a6−6k⩾0,a7−7k⩽0;本题选择B选项.点睛:“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对于此题中的新概念,对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5.【2018届浙江省绍兴市5,数列【答案】 19 4【解析】分析:由题意结合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特征可得r.详解: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具有特征: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列的单调性,比值法的应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6.【2018年4月2018n,,_____________.【解析】∵+…+7.在等差数列中,项和,当且仅当取得最大值,则围为___________.【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且仅当n=8时S n取得最大值,得到S7<S8,S9<S8,联立得不等式方程组,求解得d的取值范围.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前结果.8.【解析】分析:进而得到时,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9.设数列{}n a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135246105,99a a a a a a++=++=.则na=______;数列{}n a 的前n项和n S取得最大值时,n=______.【答案】241n-+20【解析】分析:将条件转化为等差数列的基本量1,a d,解关于1,a d的方程组可求出1,a d,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写出()3921412na n n=--=-.因为公差小于0,所以所有非负项的和最大,令4120na n=-≥,可求得前多少项取正值.进而可得数列{}n a的前n项和n S取得最大值时,n的取值.详解:将135246105,99a a a a a a++=++=.转化为用1,a d表示得1136105{3999a da d+=+=,即11235{333a da d+=+=.解得139{2ad==-,点睛:(1)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应先把条件转化成关于1,a d的方程,解方程组可求1,a d,再根据通项公式可写出na.(2)递减的等差数列,前面所有非负项的和最大;递增的等差数列,前面所有非正项的和最小.10.【2018(1(2的前【答案】(1)助于n的范围求得结果.详解:(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依题意有令,解得,故取.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等差数列的有关问题,一是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二是有关裂项相消法求和,在求通项公式的时候注意向首项和公差看齐,求得通项公式,二是利用其和建立相应的不等式,结合n的范围求得结果.11.【2018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地区5月训练】2的等比数列,,..【答案】(I).(II100.【解析】分析:(Ⅱ),所以的最小值为100.详解:(I,100.点睛:用裂项法求和的原则及规律(1)裂项原则:一般是前边裂几项,后边就裂几项直到发现被消去项的规律为止.(2)消项规律:消项后前边剩几项,后边就剩几项,前边剩第几项,后边就剩倒数第几项.12.如图是由正整数构成的数表,用a ij表示i行第j个数(i,j∈N+).此表中a il=a ii=i,每行中除首尾两数外,其他各数分别等于其“肩膀”上的两数之和.(1)写出数表的第六行(从左至右依次列出).(2)设第n行的第二个数为b n(n≥2),求b n.(3T n n项和,求n的值.【答案】(1)见解析;(2(3)答案见解析.【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第6行为:6、16、25、25、16、6 ;(2)(3)结合 (2),则,,,点睛:本题的核心是考查裂项求和的方法,使用裂项法求和时,要注意正负项相消时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切不可漏写未被消去的项,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实质上造成正负相消是此法的根源与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