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药对

合集下载

临床常用药品

临床常用药品

临床常用药品药物在医疗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给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医生们常常会使用一些临床常用药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药物及其主要功能。

一、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可以分为广谱抗生素和狭谱抗生素两类。

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和阿莫西林,可以用于多种细菌感染,而狭谱抗生素如青霉素则只对特定的细菌有效。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还包括红霉素、氯霉素等。

二、止痛镇痛药物止痛镇痛药物用于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疼、牙痛、关节疼痛等。

常见的止痛药物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此外,还有一类镇痛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用于治疗严重疼痛。

三、心血管药物心血管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心绞痛等。

其中,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另外,抗凝药物如肝素、华法林等可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四、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

它们可以通过调整神经递质的水平来改善精神症状。

常见的抗精神病药物有氯丙嗪、奥氮平等。

五、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通常被用来治疗过敏反应,如过敏性鼻炎、湿疹等。

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它们可以通过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来缓解症状。

六、消炎药物消炎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炎症反应,如风湿性关节炎、受伤后的肿胀等。

常见的消炎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它们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

总结:临床常用药品包括抗生素类药物、止痛镇痛药物、心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过敏药物和消炎药物等。

这些药物在治疗患者疾病和缓解症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然,在使用药物时,医生们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保用药安全和有效。

(字数:342)。

临床常用10大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

临床常用10大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

临床常用10大抗菌药物的配伍应用1.青霉素类药青霉素类药由于不良反应较少,杀菌力强,一直在临床广泛应用。

青霉素类药与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和磺胺类药合用,可降低青霉素在肾小管的排泄,提高血药浓度,延长血浆半衰期,增加药物毒性。

青霉素与甲氨蝶呤相互竞争肾小管分泌,使甲氨蝶呤在肾脏的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高,增加了甲氨蝶呤的毒性反应青霉素与华法林合用,能够抑制血小板功能,减少凝血因子合成,增加抗凝药作用,导致出血时间延长,致出血的风险增加,两者一合用时应严密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与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同用可以降低青霉素的血药浓度与别嘌呤醇合用可使青霉素类药导致皮肤药疹的机率增加,与维库溴胺类肌松药合用,可延长神经肌肉阻滞作用,与头孢噻肟合用,使后者的总清除率降低。

与环孢素合用,可提高环孢素的血药浓度。

与伤寒疫苗用,因青霉素对伤寒沙门杆菌具有抗菌活性,故可减弱疫苗的免疫活性青霉素类在与一些抗菌药物同时应用时,合理的配伍可以使药物产生协同作用。

青霉素类与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营类抗生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杆菌、克雷伯杆菌等有协同抗菌作用与头抱类药物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产生协同或累加抗菌作用。

2.头孢菌素类药头孢类药由于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药物的不良反应与配伍禁忌越来越受到重视。

头孢类药物由于自身对肝肾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在与有可能导致肝肾功能受损的药物配伍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头抱类药物与强利尿剂(呋塞米、依地尼酸、布美他尼等)、抗肿瘤药(卡氮介、链佐星等)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同用,均能增加肾毒性;与丙磺舒同用可抑制头抱类药物在肾脏的排泄,使血药浓度升高30%。

与非甾体抗炎镇痛药、抗血小板药、磺吡酮等同用,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累加,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与抗凝药或溶栓剂同用,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导致低凝血酶原血症,临床可见药物引起的出血征象。

与卡马西平合用,导致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升高,必须合用时,应注意监测卡马酉平血药浓度。

临床常用药目录

临床常用药目录

临床常用药目录西药一、抗微生物药一〕、抗生素1〕β一内酰胺类①青霉素类②头孢菌素类2〕喹诺酮类3〕大环内酯类4〕氨基糖苷类5〕硝基咪唑及硝基呋喃类6〕四环素类7〕林可霉素类2、抗结核药3、抗真菌药4、抗病毒药二、抗寄生虫药物三、镇痛药1、解热镇痛抗炎药2、麻醉性镇痛药3、其它镇痛药四、心血管系统药物1、强心药2、抗心律失常药3、降血压及抗心绞痛药4、抗休克血管活性药5、血脂调节药7、周围血管扩张药五、消化系统药1、抗酸抑酸、抗溃疡药2、止吐、解痉、促胃肠动力、止泻、通便、调整肠道微生态药3、护肝利胆药4、其他心血管系统药六、呼吸系统药1、祛痰药2、镇咳药3、平喘药七、神经系统药2、抗癫痫及抗惊厥、抗震颤麻痹及晕动药3、改善脑循环及其他神经系统药4、治疗精神障碍药1〕抗精神病药2〕抗抑郁药3)镇静促眠抗焦虑药八、血液系统药1、促凝血药2、抗凝血及溶血栓药3、抗贫血及升白细胞药4、抗血小板聚集药5、血浆成分及血浆代用品九、免疫系统药1、抗过敏药2、免疫增强药十、内分泌系统药2、抗糖尿病药3、甲状腺用药4、抗痛风药十一、泌尿系统药1、利尿药2、脱水药十二、生殖系统药2、雌激素及抗雌激素类药3、孕激素及抗孕激素类药十三、麻醉及麻醉辅助用药十四、促骨生长药及骨关节腔内用药十六、眼科用药十七、耳鼻喉科及口腔科用药十八、妇科外用药十九、肛肠科外用药二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2、电解质调节药3、酸碱平衡药3、营养药4、维生素类5、微量元素及钙锌矿物质类及矿物质调节药二十一、外用消毒药品二十二、其他药品中成药一、解表药:二、祛暑药:三、清热解毒药:四、开窍通鼻药:五、胃肠用药:六、肝胆用药七、祛痰止咳平喘药八、活血止痛药九、理气药十、补益药十一、安神药十二、清咽利喉药十三、祛风活络药十四、心血管病用药十五、熄风药十六、骨科用药十七、外用药十八、五官科用药十九、妇科用药二十、泌尿系统用药二十一、中草药注射剂十二、本院制剂。

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

临床常用于脏腑的药对配伍方剂汇总药对配伍能体现一个方剂组成的框架,若干个不同的药对框架组合在一起,可构成不同功效的诸类经方。

加深对药物的理解,对方剂的记忆和加减运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医学教育网现总结常用药对于后,供读者参考。

一、用于心脏的药对配伍方剂(一)清心清心泻火药物配对:石膏—栀子、连翘,如清瘟败毒散;竹叶—石膏,如竹叶石膏汤;栀子—知母,如消黄散。

清心解毒药物配对:黄连—黄芩、栀子,如黄连解毒汤;连翘—木通、大黄,如洗心汤;大黄—黄芩、黄连,如泻心汤;连翘—牛蒡子、玄参,如普济消毒饮。

清心凉血药物配对:犀角—生地、玄参,如清营汤;赤芍—牡丹皮,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利尿药物配对:栀子—木通,如洗心汤;滑石—栀子、车前子,如八正散;木通—竹叶、生地。

清心止血药物配对:车前子—栀子、蒲黄,如秦艽散;生地—犀角,如犀角地黄汤。

清心镇惊药物配对:黄连—朱砂,如朱砂散。

清心祛暑药物配对:香薷—柴胡、黄连,如香薷散;滑石—甘草,如六一散。

清心洗痰药物配对:黄连—胆南星、竹茹,如消黄益心汤;黄连—天竺黄,如天竺黄散。

交通心肾药物配对:黄连—桂心,如交泰丸。

(二)温心温心壮阳药物配对:附子—肉桂,如回阳救急汤。

温心通脉药物配对:附子—干姜,如四逆汤。

温心止痛药物配对:附子—玄胡索。

和阳益阴药物配对:桂枝—白芍,如桂枝汤。

温通开窍药物配对:细辛—牙皂,如吹鼻散。

(三)补心益气回阳药物配对:人参—附子,如参附汤;黄芪—附子,如芪附汤。

补气养血药物配对:黄芪—当归,如当归补血汤;党参—黄芪、当归,如通乳散。

益气止血药物配对:黄芪—地榆,如地榆合剂。

益气复脉药物配对:炙甘草—桂枝,如炙甘草汤。

益气止汗药物配对:黄芪—麻黄根、浮小麦,如牡蛎散。

益气敛阴药物配对:人参—麦冬、五味子,如清暑益气汤。

和营补血药物配对:熟地—当归,如四物汤;白芍—熟地,如胶艾汤。

滋阴养血药物配对:干地黄—阿胶,如黄土汤;麦冬—生地,如炙甘草汤。

基本用药临床应用

基本用药临床应用

基本用药临床应用基本用药是指在临床医学上使用较为广泛的、对疾病症状有明显缓解或治疗作用、且用药安全性较高的药物。

这些药物通常是医生在日常诊疗中会优先考虑的药物,能够在不同病情下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基本用药及其临床应用。

一、常用退烧镇痛药1. 对乙酰氨基酚:常见商品名为泰诺,是一种常用的退烧镇痛药。

适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牙痛、肌肉痛等不适症状的缓解。

但是,对乙酰氨基酚并不适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也不能长期大量服用,以免损害肝功能。

2.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的非类固醇抗炎药,除了退烧镇痛的作用外,还有抗炎、抗血栓等功能。

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和冠心病等疾病。

然而,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阿司匹林可能导致胃溃疡、出血等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

二、常用抗生素1. 青霉素类:如青霉素、阿莫西林等,是最常见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感染。

适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但部分人群可能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且耐药性逐渐增强,需谨慎使用。

2. 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适用于治疗不同部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泌尿道感染等。

但大环内酯类药物易引起心电图QT间期延长,应慎用于心脏疾病患者。

三、常用抗高血压药1. 利福平:利福平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但利福平可能引起咳嗽、低血压等不良反应,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2. 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高血压、冠心病等患者。

它通过干扰钙通道的打开而降低心脏负荷,放松血管,从而降低血压。

但氨氯地平可能引起头痛、脚肿等不适症状,不宜与葡萄柚汁一同服用。

综上所述,基本用药在临床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许多常见病症的治疗发挥着积极作用。

但患者在用药时应该遵守医生的建议,按照用药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同时,定期复诊,遵守医嘱,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加快康复进程。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

刘中勇教授临床常用药对拾萃药对又叫对药,是指处方配伍中成对出现的药物,它是医家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用药经验的升华,亦体现了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及优势。

刘中勇教授为江西省名中医,现任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在中医内科疾病以及疑难杂症诊疗方面经验丰富。

刘师在临证过程中常用药对,多获良效。

标签:中药对药;临床运用;刘中勇;名医经验刘中勇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中医师,二级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刘师从事临床30余年,博采众长,学验俱丰,在内科常见疾病以及疑难杂症诊疗上有着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尤其擅长运用中药药对[1]。

笔者有幸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导师临床常用的部分中药药对试作归纳整理,以资同道参阅学习借鉴。

1 药对浅析1.1 蜈蚣配全蝎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有熄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2]之效。

全蝎:性辛,平,有毒,归肝经;有熄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2]之功。

名医张锡纯认为:“蜈蚣最擅搜风,贯穿经络脏腑,无所不至,调安神经又具特长……”[3]全蝎既能散肝经风热,平肝息风止痉,又能祛风通络以止疼痛,治疗顽固性偏正头痛,还可镇静降压,可用于高血压治疗;二者同中有异,不尽相同,全蝎已定惊、缓抽搦、瘛疭见长;蜈蚣则以开瘀解毒之攻为著[4];二者均入肝经,为息风止痉之圣品,相须为用,其力量相得益彰,息风止痉作用倍增[2]。

1.2 酸枣仁配夜交藤酸枣仁:性甘、酸,平,归心、肝、胆经,有养心益肝,安神敛汗之功;夜交藤:性甘,平,入心、肝经,有养血安神,祛风通络之效。

酸枣仁能养心阴,益肝血有安神之效,实为养心安神之要药[5],故《本草纲目》曰:“(酸枣)其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6];夜交藤又叫首乌藤[7],因首乌根入土最深,其藤蔓延,极多且长,入夜交缠,含至阴之气,专入于肾,故谓“夜交藤”。

名家良方丨伍炳彩教授—我的30年临床经典中药药对经验总结

名家良方丨伍炳彩教授—我的30年临床经典中药药对经验总结

名家良⽅⼁伍炳彩教授—我的30年临床经典中药药对经验总结导读伍炳彩教授从医30余年,精研中医名家之学说,勤于临床,学验俱丰。

在临床处⽅⽤药时,善⽤药对, 2药配伍,有互相协助增强药⼒者,有互相制约消其副作⽤⽽展其长者,有2味合⽤另⽣其它作⽤者,有为沟通之作⽤者等。

个⼈简介伍炳彩(1940—)男,江西省吉安县⼈,国家级名中医。

临床⼒倡辨证论治,擅长中医内科杂病,对⽓管炎、哮喘、⼼。

伍教授⼗分重视本学科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伍炳彩先⽣常强调学习和运⽤中医的三个原则:⼀是辨证论证原则。

⼆是坚信中医理论的原则。

三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他对仲景学说的研究有较⾼的造诣,尤其是运⽤于临床辨证论治,治疗内科疑难杂病,经验丰富,疗效卓著,屡起沉疴,深受⼴⼤患者信赖。

伍⽼认为,疑难杂病的病机常为寒热虚实错杂,治疗若同时顾及,药物之间⼜相互牵制,寒温相掣,升降失司,效难如意。

他根据《伤寒论》与《⾦匮要略》的理论,提出杂病当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盾,采取分步治疗(如先表后⾥,先清后补,先补脾胃等)的⽅法;此外,还对仲景脉学亦作了相当深⼊的研究,联系临床实际,有⾃⼰独到的见解。

1.杜仲配桑寄⽣杜仲,味⽢,性温,⼊肝、肾经,功能补肝肾、强筋⾻、益精⽓、安胎;桑寄⽣,味苦性平,⼊肝、肾经,功能祛⾎中风湿、舒筋络、补肝肾,“肝主筋”“肾主⾻”,⼀补⼀通,相须为⽤,共奏祛风湿、补肝肾之功。

临床上⽤于肝肾不⾜兼风湿痹着引起的腰膝酸痛及妇⼈冲任不固引起的腰酸腰痛等症,每每取得满意的疗效。

2.姜黄配海桐⽪姜黄,味⾟、苦,性温,⼊肝、脾经,性善⾛窜,功能破⾎⾏⽓、通经⽌痛;海桐⽪,味苦、⾟,性平,⼊肝经,功能祛风湿、通经络、⽌痹痛。

“⾎⾏风⾃灭”“湿随风散”,俾风湿俱去,经络得通,则痹痛⽌。

⼆药相伍,⼀为⾎药,⼀为风药,故祛风除湿、活⾎通经⽌痛作⽤倍增。

伍⽼常⽤此药对治疗风湿为患、络道经⽓闭阻、⽓⾎循⾏不畅的腰腿关节疼痛、周⾝肌⾁酸痛,甚则肢体挛急不遂等症。

中药临床常用药对

中药临床常用药对

中药临床常用药对麻黄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

相须。

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

相使。

麻黄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

相使。

麻黄熟地:麻得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络治阴疽,滋阴平喘,治肺肾阴虚咳喘。

相使。

麻黄附子:温经通络,助阳散寒,阳虚外感或风寒痹痛。

相使。

麻黄白术:宣肺利水,健脾躁湿,水肿初起或风湿痹证。

相须相使。

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外感风寒表虚证。

相使。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益气同阳,气虚,心阳虚之心悸气短。

相使。

桂枝吴萸:温经散寒,治疗冲任虚寒,少腹痛,月经痛。

相使。

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收,相反相成,治寒饮,喘咳。

相使。

荆芥防风:发表散寒,治外感风寒或风疹瘙痒。

相须。

辛夷苍耳子:疏风、宣肺、通鼻窍,治风寒鼻渊头痛。

相须。

生姜半夏:温胃、化痰、止呕,治寒饮呕吐。

相畏相使。

生姜大枣:养脾胃和营卫,入表药治风寒感冒,入健脾药治胃脘不舒呕吐。

相使。

桑叶菊花:清肺止咳,疏风明目,治风热咳嗽,目赤肿痛。

相须。

菊花枸杞:滋肝肾,清头目,治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

相使。

葛根升麻:升散透达,治疹出不畅,麻疹初起。

相须.葛根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

相须。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痢。

相须。

柴胡枳壳:升清降浊,调和肝脾,治胸闷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相使。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

相须。

豨签草臭梧桐:清热活血,去风湿、治热痹。

相须。

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下焦命火衰,肾阳不足诸证。

相须。

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治亡阳虚脱,脾肾阳虚泻泄。

相须。

附子白术:温中散寒,健脾躁湿,暖中止痛,止吐泻、消痰饮,也可治疗风湿相搏之关节疼痛。

相使。

附子黄芪: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治阳虚自汗畏冷。

相使。

干姜黄连:辛开苦降,治寒热互结之胃脘痞满、泛酸、泻泄、痢疾。

相使。

肉桂黄柏:温阳坚阴,肾虚小便不利,尿闭。

相使。

黄连吴萸:清热躁湿,泻肝和胃,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呕吐吞酸。

临床常用药物分类表

临床常用药物分类表

临床常用药物分类表1. 神经系统药物- 镇静催眠药:用于治疗失眠、焦虑和抑郁等症状。

常见的药物包括安定、劳拉西泮等。

- 抗癫痫药:用于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

常见的药物有苯巴比妥钠、卡马西平等。

- 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疾病。

常见的药物有氯丙嗪、奥氮平等。

- 抗焦虑药:用于治疗焦虑症和其他焦虑相关疾病。

常见的药物包括阿普唑仑、罗拉西泮等。

2. 心血管系统药物- 抗高血压药:用于降低血压,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等。

-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恢复和维持正常心律。

常见的药物有洋地黄、普罗帕酮等。

- 抗血栓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形成。

常见的药物有肝素、阿司匹林等。

- 强心药:用于增强心脏收缩力和改善心脏功能。

常见的药物包括洋地黄和多巴酚丁胺等。

3. 消化系统药物- 抗酸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酸反流等症状。

常见药物有奥美拉唑、双歧杆菌等。

- 消炎止痛药:用于缓解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常见药物有布洛芬、奥美曲辛等。

- 排毒药:用于加速和促进消化系统毒素的排泄。

常见药物有活性炭、麻黄碱。

4. 呼吸系统药物- 支气管扩张剂:用于缓解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

常见药物有沙丁胺醇、茶碱等。

- 止咳药:用于缓解咳嗽症状。

常见药物有右美沙芬、双氯芬酸等。

5. 免疫系统药物- 免疫抑制剂:用于抑制免疫系统活性,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器官移植排斥。

常见药物有环孢素、氮芥等。

- 免疫增强剂:用于增强免疫系统功能,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

常见药物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白细胞介素。

以上是临床常用药物的主要分类,不同的药物对不同的病症起到了重要的治疗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注意合理用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抗菌强度的顺序为:
SMM>SMZ>SD>SDM>SMD>SM2>SN 碘胺间甲氧嘧啶(SMM) >磺胺甲恶唑(SMZ,
新诺明)
内服易吸收的磺胺类药顺序为 : SM2>SDM>SMM>SMD>SD; 禽>犬>猪>马>羊>牛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二氨基嘧啶类(抗菌增效剂)
三甲氧苄啶(TMP)和二甲氧苄啶 (DVD)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链霉素: 对结核杆菌,G-菌作用强大,对G+作用弱于青霉
素;浓度依赖性杀菌。耐药性 庆大霉素: 绿脓杆菌、耐药金葡菌、结核杆菌及霉形体感染。
缓慢耐药且可逆。 卡那霉素: 尿中浓度高,治疗尿路感染。 丁胺卡那霉素: 耐酶,不易失活,对耐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绿脓杆
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仍有效。 新霉素: 内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 壮观霉素: 毒性低,常与林可霉素合用。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氨基糖苷类
✓ 主要有:链霉素、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 庆大霉素、壮观霉素、春雷霉素、西梭霉素、越霉 素A、潮霉素B。
✓ 共同特点: ✓ 1.易溶于水,碱性条件作用强,稳定; ✓ 2.抗菌谱广,对G-强; ✓ 3.杀菌作用强,静止期杀菌; ✓ 4.内服难吸收,用于肠道感染,肌注用于全身感染; ✓ 5.听神经、肾脏毒性,并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导; ✓ 6.细菌对本类药物有部分或完全交叉耐药性。
头孢噻呋(ceftiofur)是兽医专用的第三代产 品。
临床常用药及配伍
大环内酯类药物
常用药物有红霉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 替米考星。
红霉素:碱性溶液活性强,可同服碳酸氢 钠。 治疗耐青霉素金葡菌及其它敏感菌感 染,对鸡支原体病和传染性鼻炎疗效好, 毒性低,刺激性强。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

国医大师张镜人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

张镜人教授出生于上海中医世家,为张氏内科 第十二代传人,行医近 7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脾胃 病诊疗经验,尤擅治慢性胃炎。张教授治疗脾胃病 遵循“中焦 如 衡,非 平 不 安 ”法 则,根 据 脾 胃 的 生 理 功能及脏腑之间的关系,采用升降并调、寒温相配等 基本治法[1],并 善 用 药 对 治 疗 脾 胃 病,取 得 满 意 疗 效,现将张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对简述如下。
胃痛气滞热郁日久必致络损血瘀,不通则痛,故 当活血行气以通络,二药合用理气活血止痛之功倍 增。张老临床常用剂量:八月札 12~15g,九香虫 5~6g。 1.3 旋覆花、代赭石 旋覆花味苦辛咸,性微温,归 肺、脾、胃、大 肠 经,有 降 气、消 痰、行 水、止 呕 之 功。 《本草纲目》称 其 “所 治 诸 病,其 功 只 在 行 水、下 气、 通血脉尔。”《本草汇言》曰:“旋覆花,消痰逐水,利 气下行之药也。”代赭石味苦,性寒,归肝、心、肺、胃 经,功效平 肝 潜 阳,重 镇 降 逆,凉 血 止 血。 《长 沙 药 解》云:“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 烦,止反胃 呕 吐,疗 惊 悸 哮 喘。”现 代 药 理 学 研 究 证 实,旋覆花、代赭石对大鼠胃底条肌有明显的收缩作 用[7]。
二药出自《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脚挛急或腹 中痛。热郁犯胃,久则损及胃阴,故当养阴生津。白 芍味酸,得木之气最纯,甘草味甘,得土之气最厚,二 药相合,有酸甘化阴,解痉和胃之功。张老临床常用
·1469·
2021年 7月 10日 第 7期
中 医 学 报
第 36卷 总第 278期
张老认为胃炎大多属受寒或挟食滞引起,但慢 性胃炎则以热为主。因嗜食辛辣厚味,湿热内盛,或 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郁日久化热,故治以清热和 胃。知母苦寒质润,连翘清热解毒,二者合用,清泻 阳明火热,使热去胃自安。张老临床常用剂量:知母 9g,连翘 9g。

临床常用药对配伍

临床常用药对配伍
冬瓜子 冬葵子 冬瓜子 甜瓜子 扁蓄 瞿麦
茵陈 桅子 茵陈 大黄 茵陈 附子 海金砂 生草梢 海金砂 金钱草 海金砂 海浮石 车前子 木通 三、祛风湿 羌活 独活 秦艽 防风
羌活 苍术 苍术 防风 海桐皮 秦艽 秦艽 防己 海桐皮 豨签草
石膏 竹叶 石膏 代赭石 石膏 半夏 知母 石膏 知母 黄连 黄连 黄芩 香附 黄连 黄连 葛根 竹茹 黄连 黄连 龙胆草 黄连 麦冬 黄连 蟾酥 黄连 枳实 黄连 木香 黄连 大黄 石膏 粳米 黄连 大蒜 黄连 干姜 黄连 细辛 黄连 紫苏 黄连 生姜 黄连 附子 黄连 吴茱萸 黄连 半夏 黄芩 桅子 黄芩 白芍 黄芩 天冬 黄芩 知母 黄芩 厚朴 黄柏 黄连 黄柏 薤白 黄柏 白头翁 黄柏 细辛 黄柏 桅子 黄柏 肉桂 连翘 桅子 山桅 姜汁 山桅 姜黄 山桅 干姜 山桅 高良姜 龙胆草 大黄 大黄 甘草 金银花 金银藤 金银花 连翘 金银花 甘草 升麻 黄连
桔梗 鱼腥草 桔梗 杏仁 瓜蒌子 瓜蒌皮 半夏 瓜蒌 枳实 瓜蒌 瓜蒌皮 天花粉 瓜蒌 海蛤壳 莱菔子 白芥子 知母 贝母 白前 前胡 半夏 竹茹 黄芩 贝母 半夏 生姜 半夏 天南星 天竺黄 半夏 竹沥 生姜汁 半夏 旋覆花 半夏 陈皮 瓦楞子 半夏曲 陈皮 贝母 旋覆花 海浮石 第十四章 其它 一、开窍 石菖蒲 郁金 郁金 明矾 远志 石菖蒲 磁石 石菖蒲 石菖蒲 蝉蜕 牛黄 珍珠
第一章 解表类 一、辛温解表 麻黄 桂枝 麻黄 羌活 麻黄 白术 麻黄 葛根 麻黄 细辛 麻黄 浮萍 麻黄 葱白 麻黄 生姜 麻黄 人参 麻黄 石膏 麻黄 附子 桂枝 石膏 桂枝 生姜 葱白 生姜 桂枝 白芍 桂枝 柴胡 白芷 葛根 防风 白芷 荆芥 防风 川芎 桂枝 紫苏 生姜 紫苏 藿香 葱白 豆豉 白芷 甘草 川芎 白芷 荆芥 僵蚕 羌活 川芎 羌活 生地黄 辛夷 苍耳子 辛夷 细辛 防风 羌活 川芎 细辛 独活 细辛 细辛 熟地黄 二、辛凉解表 桑叶 菊花 菊花 防风 蝉蜕 菊花 蝉蜕 胖大海 蝉蜕 凤凰衣 蔓荆子 白蒺藜 白芷 黄芩 柴胡 大豆卷 升麻 葛根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

临床对症治疗常用药及用法循环、血液系统:1.心率快――(1).中心静脉压(通过锁骨下静脉信道)+尿量。

如为2cm,可用2000ml!(需要防止输注过快,听肺罗音),如中心静脉压过高――喘定1支入壶+速尿1/2-1支入壶,半小时后测中心静脉压。

2.升血压――(1).多巴胺,20mg/支(2ml),多巴胺6支+38ml NS 2(3)ml/小时or 9支+32ml NS(9-18!)ml/小时/多巴酚丁胺配成50ml液体泵入。

标准用法:开始时每分钟按体重1~5μg/㎏,10分钟内以每分钟1~4μg/㎏速度递增,以达到最大疗效。

静注5分钟内起效可再加NS 49ml+去甲肾上腺1ml 2ml/h !(2).多巴胺体重*3mg(1ug/min*kg) +NS(共50ml) 极量:1.2mg*公斤体重/小时,2-20ml/小时多巴酚丁胺体重*3mg+NS(共50ml) 2-20ml/小时去甲肾上腺素体重*0.03mg+NS(共50ml) 2-8ml/小时3.快速降血压――(1).开搏通(卡托普利)12.5mg/片舌下含服/心痛定(硝苯地平)10mg 舌下含服(2-3min 起效,20分钟达到最高值,服用间隔大于4小时)(2).压宁定25mg/5ml(1支)×10,0.6ml/h泵入.5分钟内见效。

标准用法:可加入20ml 注射液(相当于100mg乌拉地尔),再用上述液体稀释到50ml。

静脉输液的最大药物浓度为每毫升4mg乌拉地尔。

输入速度根据病人的血压酌情调整。

推荐初始速度为每分钟2mg,维持速度为每小时9mg。

4.输白蛋白――(输血前用苯海拉明1支肌注)贝林10g/50ml(一瓶)(等同于200ml 血浆,保留180ml水)ivgtt输血浆200-400ml(输血、血浆后用生理盐水250ml 冲)半小时后20mg速尿(水肿较重时)5.止血—(1).立芷雪1ku im(15-25分钟后起效)+ 1ku 入壶: (5-10分钟后起效)。

临床常用药

临床常用药

临床常用药物及作用1.氨甲环酸:止血2.氟尿嘧啶:抗癌药3.利巴韦林:抗病毒4.胸腺肽注射液:抗肿瘤5.紫杉醇注射液:抗癌药6.盐酸甲氧氯普胺:镇吐药7.缩宫素:引产,催产、8.环磷酰胺:抗癌药9.硫普罗宁:改善肝功能10.盐酸达克罗宁:局部麻醉药11.骨肽:促进骨折愈合12.长春西汀:脑血管扩张药13.西咪替丁:用于消化道溃疡14.氢溴酸高乌甲:用于中度以上的疼痛15.二乙酰氨乙酸乙二胺:止血药16.过氧化氢:消毒防腐药17.白眉蛇毒凝酶:凝血药18.精氨酸:用于肝性脑病19.甲氨蝶呤:抗癌,抗肿瘤药20.胺碘酮:治疗严重心律失常21.氯化钾:预防和治疗低钾血症22.奥美拉唑: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23.丙泊酚:静脉全麻诱导剂24.多种微量元素:肠外营养添加剂25.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26.盐酸利多卡因:局麻药及抗心律失常27.洛贝林: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剂28.呋塞米:利尿药,高血压危象时用药29.赖氨匹林:用于发热及轻中度疼痛30.硝普钠:高血压急诊,急性心力衰竭31.阿昔洛韦:抗病毒32.痰热清:清热,化痰解毒33.盐酸溴已新:祛痰34.阿奇霉素:消炎35.多索茶碱: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36.地塞米松:抗过敏,解毒37.地西泮:镇静催眠38.甲泼龙: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39.山莨菪碱:解痉止痛40.甘露醇:脱水,利尿41.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抗凝血,渗透性利尿42.庆大霉素:杀菌作用广43.阿米卡星:在抗生素药品中抗菌广44.甲硝唑:抗菌(抗厌氧菌,阿米巴原虫,抗滴虫)45.黄体酮:用于女性月经不调。

王世彪主任医师临床常用畏药配伍药对三则

王世彪主任医师临床常用畏药配伍药对三则

王世彪主任医师临床常用畏药配伍药对3则廖群指导:王世彪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甘肃730000畏药即十九畏药,历史上相畏药不入煎剂,但我师王世彪主任医师临床应用和研究表明,畏药临床配伍应用入煎剂,相畏相辅,功效益显,现将我师临床常用畏药配伍药对介绍如下。

1.人参配五灵脂人参最怕五灵脂,但临床应用发现,人参与五灵脂相配,一补一通,益气活血,启脾进食,化瘀定痛,化积消癥,功效显著。

古代《东医宝鉴》“人参芎归汤”以人参配五灵脂益气活血,《校注妇人良方》“定坤丹”用人参配五灵脂消瘀定痛,《温病条辨》“化癥回生丹”用人参配五灵脂化癥止痛,《张氏医通》曰:“古方疗月闭,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畏而不畏也。

人参与五灵脂同用,最能浚血,为血蛊之的方也。

”李中梓《医字必读》治一噎症,食下辄噎,胸中隐痛,先与二陈加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症不衰。

因思人参五灵脂同剂善于浚血,即于前方加人参二钱,倍用五灵脂,两剂而血从大便中出,十剂而噎止。

中梓叹曰:“两者同用,功乃益显。

”现代临床验证,人参配伍五灵脂,善治虚中夹瘀之证。

如上海姜春华教授善用二药相伍治疗肝脾肿大,凡见瘀血日久,正气已虚者,二者合用,收效甚捷。

山西李可老中医善用二药相伍治疗胃肠溃疡,等份研末吞服,当日止痛,半月可痊愈;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二药加麝香0.3克,覆杯即效;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等,辨证加减,收效亦佳。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人参与五灵脂合煎后给小鼠灌胃或腹腔注射,均未见小鼠死亡。

以人参五灵脂煎液在相当于成人剂量300倍的情况下灌胃不具毒性,但腹腔注射则有毒性增加趋势。

人参五灵脂煎液以80g/kg 灌胃对小鼠的游泳时间、耐缺氧能力分别小于红参和五灵脂单用的作用。

两者合用既不增加CC14造成的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毒性,也不降低人参的护肝作用。

两者配伍能显著增强正常小鼠免疫器官发育、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溶血素抗体形成等。

对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胸腺、脾脏重量以及溶血素抗体形成也有明显促进作用。

临床常用治癌中药药对浅析

临床常用治癌中药药对浅析
l 相 须药 对
60 l) 5 18
∞ £ !
染最常用之药。野养麦根甘涩微苦凉, 9 9 砼、¨ 散癀 、 有清热解毒 活血 祛风湿之效 两药同用则 擅长清肺热 、 “ 适用于鳞状 细 祛痰 浊、 胞肺 癌、 小细胞肺癌、 肺腺癌及并发感染。症见咳嗽 、 咯血伴发
蛇 ” 热、 痰色黄稠难略、 胸背疼 痛等。是临床治肺 癌应用最广泛 的
用之药对 。
22 黄药子 配当归( 寒热相反药 对) 黄药子苦 寒, 用于化痰 、 止咳 、 止血 , 被认为有 一定的杀灭 、 抑制癌细胞作用。临床多用 于食管瘟、 胃癌 、 乳腺癌等 , 但多服 久服会损伤肝脏 、 转氨酶升 高 。当归甘辛温 , 偏于温 补。报道称 当归可 缓解 黄药子 的毒 性 。两药同用 , 一寒一温 一散一补, 寒热并用 、 补散兼施 , 既祛 邪又扶正增加抗癌药效 , 又可降低黄药子 的毒性 。临床多用于 消化系统癌症 , 应用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 23 补骨脂配枸杞( . 燥湿相反药对 ) 补骨脂 辛苦大温 , 其功 效为补肾助 阳, 能益肾固精而缩尿 、 温运脾 阳以止泻 , 且可补肾 纳气而平喘, 为临床常用之助阳药。但 属阴虚火旺 、 大使 秘结 者则不宜用 。枸杞甘平柔润多液 , 其功效 为补 肾益精 、 肝明 养 目 枸杞是平补阴阳之品 , 但滋 阴之功胜 于助阳, 而有外邪实 热、 脾虚湿滞及肠滑便溏者则不宜应用 。二药同用 , 一燥一润 , 相互制约 、 相互为用而致药性平和, 应用范围扩大、 克服各药单 用时之禁忌 。据报道载 , 二药均有促进粒细胞增 生的作用 。该
( 收稿 日 : 0 _—4 期 2 2 2 。蝙辑 。曹惠荨 ) 0—
维普资讯

I3 莪术配莱菔子

药对

药对

中药配对治疗胸痹的临床应用药对在冠心病中的应用益气养阴的药对主要包括:1.人参黄芪2.黄芪当归3.黄芪丹参4.人参麦门冬5.沙参麦冬6.生地麦冬7.生地玄参补气生血黄芪和当归活血化淤的药对主要包括:1丹参檀香2.丹参丹皮3.丹参赤芍4.丹参三七5.丹参葛根6.三七人参7.川芎丹参8.川芎当归9.当归赤芍10桃仁红花12.三棱莪术13.五灵脂和蒲黄14.红花苏木15 人参苏木温阳通痹的药对主要包括:1.桂枝甘草2.桂枝瓜蒌3.桂枝枳实4.桂枝茯苓5.桂枝白芍6.人参干姜7.人参附子8.附子干姜9.附子肉桂化痰药类的药对主要包括:1.瓜蒌薤白2.瓜蒌半夏3.瓜蒌枳壳4.半夏陈皮5.陈皮竹茹6.陈皮枳壳7.竹茹枳实8.远志菖蒲9.菖蒲郁金调肝理气类的药对主要包括:1.柴胡白芍2.柴胡枳壳3.柴胡青皮4.柴胡郁金5.柴胡黄芩清心泻火类药对主要包括:1.栀子丹皮2.黄连半夏3.黄连附子4.黄连肉桂5.黄连吴茱萸补益肝肾固本类药对:1.当归白芍2.女贞子墨旱莲3.何首乌人参4.续断桑寄生临床医师如果在遣方用药当中能巧妙的应用药对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药对在临床中的作用1.在主方的基础上加药对,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张仲景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素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2.药对即是成方有些药对本身就是很好在临床上应用的成方,起到完整而准确的治疗作用金铃子散主治肝郁化火证金铃子和玄胡就具有疏肝泄热,活血止痛的作用。

左金丸主之肝火犯胃证其黄连和吴茱萸就具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的作用。

3.用药对组方。

在这方面近代医家施今墨先生就很有成就,他临床用君臣佐使几乎都用药对,治疗效果确切。

例如治疗失眠证俄加味秫米汤,本方证属心气亏损,心血不足,心火较盛,故君药用秫米半夏,臣药用能够枣仁茯神,远志鸡子黄养心神,佐以黄连黄芩清心热。

4.药对为君药。

这一点从大量的方剂中即可窥见一斑,如小青龙汤,用治外寒里饮证,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中医临证常用药对解析

中医临证常用药对解析

中医临证常用药对解析
中医临证常用药是指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使用的药物,其中包括许多对解析有显著疗效的药物。

解析在中医理论中被认为是疾病发生、发展和恢复的过程,中医药对解析的作用是通过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加快病变部位的代谢和修复过程,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在中医临证实践中,常常使用以下药物来对解析:
1. 温里药:温里药是用于温通脏腑、温补元气的药物,如人参、党参等,常用于治疗气虚、阳虚等病证。

这些药物能够温暖脏腑,促进阳气的生成和运行,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从而缓解解析过程。

2. 泄热药:泄热药是用于清热解毒、泻火热的药物,如黄连、石膏等,常用于治疗热邪侵袭、热毒作乱等病证。

这些药物能够清热解毒,排除体内的热邪,调节炎症反应,减轻解析症状。

3. 活血化瘀药:活血化瘀药是用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药物,如桃仁、血竭等,常用于治疗瘀血阻络、疼痛等病证。

这些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消散瘀血,减轻解析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 补益药:补益药是用于补养脏腑、强壮机体的药物,如黄耆、当归等,常用于治疗气血两虚、阴阳亏损等病证。

这些药物能够滋养脏腑,补充气血,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有助于促进解析过程。

总之,中医临证常用药对解析具有重要的疗效。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根据病情特点和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各类药物,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促进病变修复的效果。

然而,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合理用药,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药对
麻黄桂枝:发表解肌散寒,风寒实证。

相须。

麻黄杏仁:宣肺平喘,邪热雍肺,咳喘。

相使。

麻黄石膏:清泻肺热平喘,邪热雍肺,咳喘。

相使。

麻黄熟地:麻得地不躁,地得麻不腻,散寒通络治阴疽,滋阴平喘,
治肺肾阴虚咳喘。

相使。

麻黄附子:温经通络,助阳散寒,阳虚外感或风寒痹痛。

相使。

麻黄白术:宣肺利水,健脾躁湿,水肿初起或风湿痹证。

相须相使。

桂枝白芍: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外感风寒表虚证。

相使。

桂枝甘草:辛甘化阳,益气同阳,气虚,心阳虚之心悸气短。

相使。

桂枝吴萸:温经散寒,治疗冲任虚寒,少腹痛,月经痛。

相使。

细辛五味子:一散一收,相反相成,治寒饮,喘咳。

相使。

荆芥防风:发表散寒,治外感风寒或风疹瘙痒。

相须。

辛夷苍耳子:疏风、宣肺、通鼻窍,治风寒鼻渊头痛。

相须。

生姜半夏:温胃、化痰、止呕,治寒饮呕吐。

相畏相使。

生姜大枣:养脾胃和营卫,入表药治风寒感冒,入健脾药治胃脘不舒呕吐。

相使。

桑叶菊花:清肺止咳,疏风明目,治风热咳嗽,目赤肿痛。

相须。

菊花枸杞:滋肝肾,清头目,治肝肾不足之头昏眼花。

相使。

葛根升麻:升散透达,治疹出不畅,麻疹初起。

相须.
葛根黄连:清热止泻,治湿热痢疾。

相须。

升麻柴胡: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之脱肛,子宫下垂,久痢。

相须。

柴胡枳壳:升清降浊,调和肝脾,治胸闷腹痛,食欲不振,大便不调。

相使。

柴胡黄芩:和解少阳,治疗邪在半表半里之少阳证。

相须。

豨签草臭梧桐:清热活血,去风湿、治热痹。

相须。

附子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治下焦命火衰,肾阳不足诸证。

相须。

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治亡阳虚脱,脾肾阳虚泻泄。

相须。

附子白术:温中散寒,健脾躁湿,暖中止痛,止吐泻、消痰饮,
也可治疗风湿相搏之关节疼痛。

相使。

附子黄芪:温阳益气,固表止汗,治阳虚自汗畏冷。

相使。

干姜黄连:辛开苦降,治寒热互结之胃脘痞满、泛酸、泻泄、痢疾。

相使。

肉桂黄柏:温阳坚阴,肾虚小便不利,尿闭。

相使。

黄连吴萸:清热躁湿,泻肝和胃,肝郁化火,横逆犯胃之呕吐吞酸。

相使。

丁香柿蒂:温胃、降逆、止呕,治虚寒呃逆。

相使。

良姜香附:温胃、理气、止痛,治肝郁、胃寒、脘腹冷痛。

相使。

青蒿鳖甲:清虚热,除伏邪,治血虚热伏之骨蒸潮热。

相使。

苍术黄柏:清湿热,治湿热痹证。

相使。

厚朴杏仁:宣肺下气,气顺痰自消,消痰喘自平,痰去喘自止,治气逆喘咳。

相使。

草果常山:除痰湿截疟,治疟疾反复发作。

相使。

茯苓半夏:化痰止呕,治胃中停饮之呕吐。

相须。

茯苓猪苓:治水湿内停之水肿。

相须。

茵陈干姜:温脾胃,散寒湿,退黄,治阳黄。

相须。

茵陈栀子:清热利湿,退黄,治阳黄。

相须。

滑石甘草:清暑利湿,治伤暑身热等证。

相使。

苡仁麻黄:去风除湿,治风湿身疼痛。

相使。

扁蓄瞿麦:清热利湿通淋,治疗热淋,血淋。

相须。

海金砂金钱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治石淋、血淋。

相须。

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治疗热结便秘。

相使。

大黄附子:散寒通便,治寒积便秘。

相使。

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治气分实热。

相须。

黄柏煅石膏:清热躁湿,敛疮,治疗汤火烫伤及湿疹。

相使。

知母黄柏:泻火坚阴,治阴虚潮热,骨蒸盗汗。

相须。

竹叶木通:清心火,利小便,治心热移于小肠之口舌生疮,小便短赤。

栀子豆豉:清热除烦,治热扰胸膈之心烦、懊恼。

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治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痈肿疔毒。

大青叶板兰根:清热、解毒、利咽,治营气两燔之发斑及咽喉肿痛。

犀角羚角:安神止痉,治疗温病高热,神昏抽搐。

公英地丁:清热解毒,消除痈肿,治疗乳痈、疔疮等一切阳性疮痒。

丹皮桂枝:活血去瘀,调经止痛,治血瘀之经闭、痛经。

地骨皮丹皮:凉血、除蒸、退虚热,治疗骨蒸、潮热。

黄芩黄连:清热躁湿,泻火解毒,治一切湿热证及痈肿疔疮。

黄连木香:清热躁湿,治疗湿热痢疾,里急后重。

桑皮地骨皮:写肺热止咳喘,治疗肺热咳嗽。

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治疗肾阴虚,心火亢旺,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

半夏陈皮:躁湿化痰,治寒痰和湿痰诸证。

半夏黄连:辛开苦降,降逆消痞,治寒热互结于中焦之痞滞。

半夏瓜蒌:宽胸散结,降逆化痰,治痰热互结于胸中之胸脘痞满。

旋复花代赭石:降逆化痰,治痰浊中阻之心下痞满,噫气呃逆。

枳壳桔梗:清热利咽,治疗咽喉肿痛。

瓜蒌贝母:清热化痰,治疗肺热痰多咳嗽。

贝母知母:滋阴润肺,润躁止咳,治肺热虚实咳嗽。

葶苈子大枣:泻肺平喘,治疗喘满水肿。

紫苑款冬花:去痰止咳,治疗痰多咳嗽。

薤白瓜蒌:行气化痰,通阳散结,治疗气滞痰阻之胸痹。

枳实白术:脾虚湿停,胃脘痞满。

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止痛、活血,治疗气滞血淤之心腹痛。

当归川芎:养血、活血、止痛,治疗血虚血淤气滞之痛经和产后腹痛。

玉金白矾:去痰开窍,治疗痰迷心窍之癲痫。

三棱莪术:破血行气,消积止痛,治气滞血淤之经闭、食积、癥瘕。

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止痛,治疗血瘀经闭及一切瘀血。

灵脂蒲黄:活血祛瘀,治疗气滞血淤之痛经,心腹疼痛。

穿山甲王不留行:通经下乳,治疗乳汁不下,穿山甲王不留,老和尚吃了乳长流。

大蓟小蓟:凉血、止血、解毒,治疗血热出血诸证及疮痒。

艾叶炮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诸各种虚寒出血及少腹疼痛。

人参蛤蚧:纳气定喘,治疗肺肾两虚之咳喘。

黄芪白术:健脾益气,治疗脾虚气弱、倦怠乏力之泻泄。

黄芪当归:益气生血,治疗劳倦内伤,血虚发热,气血不足。

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养血敛阴,治阴血不足之筋脉拘急及腹痛。

当归熟地:补血滋阴,治疗血虚诸证。

阿胶黄连:滋阴、降火、安神,治疗热病伤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寐。

天冬麦冬:滋阴清热,治疗肺躁咳嗽,热病口渴、便秘及心神不安等。

石膏生地:清热安神,治疗阴虚热扰,虚烦少寐。

女贞子旱莲草:滋补肝肾,乌须黑发,治疗肝肾阴亏之须发早白。

龟板鳖甲:滋阴降火,治肝风内动及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

朱砂黄连:清心安神,治疗心火亢盛之心悸失眠。

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治心火偏亢之心悸失眠,肝阳上亢之头痛头晕。

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治心虚血少之心悸不眠。

天麻川芎:平肝熄风,去风止痛,治肝阳上抗之头痛眩晕及风湿牙痛,头痛。

川木香山楂:行气消积止痛,治疗食积胀满及痢疾。

代赭石川牛膝: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之气血上逆之头晕目眩。

石昌蒲郁金:化湿浊、开心窍,治湿温浊邪蒙蔽心窍之神昏。

人参五味子:益气生津,治热病之气阴耗伤之证。

黄芪防风:补气不敛邪,疏风不伤正,治气虚自汗,虚人外感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