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

合集下载

第一章 方剂学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总论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错正误确, 再你想真一棒想!!
(二)B1型题(请单击题干,可提示正确答案)
A.《五十二病方》
B.《肘后备急方》
C.《刘娟子鬼遗方》 D.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E.《伤寒明理论》
1.以简、便、廉、效为显著特点的方书是: 2.开方论之先河的方书是 :
EB
上一题 下一题
A.《普济方》 C.《刘娟子鬼遗方》 E.《医方考》
20. 下列何法不属于“十剂”的内容 :
A.宣可去壅 B.通可去滞 C.滑可去著 D.重可去怯 E. 攻可去实
上一题 下一题
回答正错确误, 你再真想棒一!想!
21.“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治法 归纳出自 :
A.《医学心悟》 B.《景岳全书》 C.《圣济经》 D.《伤寒明理论》
E. 《医家全书》
B.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
C.固方之制,固而泄之。 D.上之下之,摩之浴之,开之发之。
E. 甚者从之。
上一题 下一题
ABDE
2. 下列哪些方书由汪昂所著 :
A.《成方切用》 B.《成方便读》 C.《医方集解》 D.《医方考》 E. 《汤头歌诀》
CE 上一题 下一题
3. 下列哪些方剂出自《金匮要略》 :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正错误确误,, 再你再想真想一棒一想!想!!
14.《医方集解》的作者是 :
A.汪昂 B.吴仪洛 C.张秉成 D.喻昌 E. 吴谦
上一题 下一题
回回答答错错正误误确,, 再再你想想真一一棒想想!!!
15.《汤头歌诀》的作者是 :
A.张秉成 B.陈修园 C.吴仪洛 D.汪昂 E. 柯运伯
8.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外科专科方书是 :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导师信息(部分)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剂学专家个人信息(部分)傅超美——中药药剂学专家傅超美,男,1961年生,四川省简阳市人。

博士,现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4年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遣到马来西亚进行学术交流活动1年。

1997年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晋升为教授,现为博士生导师,中药炮制制剂教研室主任、省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中药药剂学》国家规划教材编委,2001年被成都市团委评为十佳青年教师,2003年成都市大中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长期承担本专科和硕、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讲的课程为《中药药剂学》《中成药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剂学》以及《中药新药研究与评价》。

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863攻关课题“四物汤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示范性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攻关课题“青黛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系统研究”;作为主研承担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大川芎丸研制,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泡沫分离技术在皂苷成分分离中的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攻关课题“固体制剂共性技术——制粒技术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脑血清研制”等8项。

还承担了10余项省级课题的研究和10余项与企业合作开发研制新药。

取得“熊胆舒喉片”、“镇咳宁胶囊”等5项新药证书。

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中医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出版专业著作3部。

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聘请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药剂学》编委,作为副主编出版《中药制剂前处理新技术与新设备》,作为编委出版《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中药新制剂研究与应用》(第三版)。

吴纯洁——中药炮制制剂专家吴纯洁,男,1965年生,四川省绵竹县人。

1986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药学,留校在中药炮制教研室任教;1992年在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制剂教研室攻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中药制剂教研室任教研室副主任。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上一题
下一题
3. 清胃散中升麻与下列何药相伍,使上炎之火得散, 内郁之热得降 :
A.生地
B.丹皮 C.黄连
D.生地 E. 大黄
上一题
下一题
丹皮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你真棒!
4. 导赤散的君药是 :
A.生地黄
B.竹叶 C.木通 D.生甘草 E. 木通 竹叶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你真棒 ! 再想一想!
上一题
下一题
31. 功用为“泻火解毒”的方剂是 :
A.黄连解毒汤 B.普济消毒饮 C.凉膈散
D.先方活命饮 E. 五味消毒饮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你真棒 !
上一题
下一题
32. 功用为“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的方剂是 :
A.桑菊饮 B.银翘散 C.白虎汤
D.普济消毒饮
E. 四妙勇安汤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你真棒!
上一题
下一题
1.清心与养阴两顾,利水并导热下行为特点的方剂是 :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在想一想! 你真棒 !
2. 患者咳嗽气急欲喘,皮肤蒸热,曰哺尤甚,舌 红苔黄,脉细数。治当首选 :
A.麻杏石甘汤 B.泻白散 C.清气化痰汤 D. 定喘汤 E.三拗汤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再想一想! 你真棒!
上一题
下一题
44. 仙方活命饮与普济消毒饮两方共同的药物是 :
A.贝母 B.连翘 C.金银花 D.陈皮 E. 乳香
回答错误, 回答正确, 你真棒! 再想一想!
上一题
下一题
45. 患者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而有力, 治宜选用 :
A.白虎汤 B.竹叶石膏汤 C.白虎加人参汤 D.白虎加桂枝汤 E. 芍药汤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
随着历史的递嬗,社会和文化的演进,生产力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于药物的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的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的“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
蟾酥(附药:蟾皮)
樟脑
木鳖子
土荆皮
蜂房
大蒜
第二十八章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
轻粉
砒石
铅丹
炉甘石
硼砂
附篇: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
附录一:药名笔画索引
附录二:药名拼音索引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药学》
总论
中药的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习惯把凡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统称为中药。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人工酿酒和汤液的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酒是最早的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随着人们医药知识的日益丰富,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的逐渐增多,为从单纯的用酒治病发展到制造药酒准备了条件。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的记载。据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就是制造芳香的药酒。酒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仅《内经》所存十三首方中即有四个酒剂,《金匮》、《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中有更多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的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ppt

2019-9-5
谢谢欣赏
辛开苦降 散结除痞
半夏泻心汤55
配伍特点
• 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 • 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 • 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
2019-9-5
谢谢欣赏
半夏泻心汤56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升降失常, 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平调寒热、苦 降辛开治法的代表方。
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 为证治要点。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
神疲食少
口燥咽干
谢谢欣赏
逍遥散46
功用 疏肝解郁,健脾养血
方解

柴 白 当 白 茯 生 薄甘
胡 芍 归 术 苓 姜 荷草



使
2019-9-5
谢谢欣赏
逍遥散47
配伍特点
⑴补肝体、助肝用--体用并调 ⑵肝脾同治,气血津液兼顾
2019-9-5
谢谢欣赏
逍遥散48
运用
辨证要点
本方为疏肝养血的代表方,又是妇科调经的 常用方。
2019-9-5
谢谢欣赏
小柴胡汤20
加减变化 随证加减 • 发热甚:加银花、连翘 • 胁 痛:加青皮、枳壳、木香 据病加减
• 热入血室:加当归、川芎、桃仁、丹皮
• 黄疸:加茵陈、 栀子
2019-9-5
谢谢欣赏
小柴胡汤21
大柴胡汤 Ⅰ类
2019-9-5
《金匮要略》
谢谢欣赏
和解少阳22
主治病机症状分析
腹中痛者 加炮附子以散里寒;
泄利下重者 加薤白以除下重;
气郁甚者 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
有热者 加栀子以清内热。
2019-9-5

中医内科学教学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学教案

中医内科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安徽中医学院课堂教学教案。

课程教案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

课程教案湖北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平台

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总论(第一~三章) 学时: 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总论 (第四、五、六章) 学时: 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学时(90分钟)章节:总论第一章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学时:2课 程 教 案教研室: 方剂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方剂学 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二节辛温、辛凉解表 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第一章解表剂第二、三节辛凉、扶正解表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章节:第二章《泻下剂》第一、二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章节:第二章第三、四节第三章第一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第三章中前言、第一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第三章中第一、二、三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 程 教 案教研室: 方剂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方剂学 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 第四章中前言、第一、二节 学时: 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第四章中第二、三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 程 教 案教研室: 方剂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 方剂学 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 第四章中第四节 学时: 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 章节:第四章中第四、五节第五章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第六章前言、第一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0,7章节:第六章中第一、二、三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 章节:第七章补益剂第一节补气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章节:第七章补益剂第一、二、三节学时:2学时(90分钟)课程教案教研室:方剂学教研室课程名称:方剂学专业(层次): 72学时中医类各专业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7章节:第七章补益剂第四节补阴学时:2学时(90分钟)。

《药用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剂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剂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学分:1总学时:16 理论学时: 10 实验(上机)学时: 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中药学》后续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与生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生药来源的准确性;调查研究、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生物技术,生产活性成分高的五种、转基因物种和濒危物种;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服(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药用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

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

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

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

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00余种。

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项目:一、植物细胞的构造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练习临时制片技术:徒手切片、表皮制片、粉末装片;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了解叶的组成和形态;叶片的质地、叶脉及脉序。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学习临时制片法(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细胞结构的观察。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写出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写出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的步骤。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医学基础课程实验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适用专业:课程名称:中医学基础课程代码: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分:3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验(上机)学时:16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医用化学》等后续课程:《中医诊断》《方剂学》《中医内科》二、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临床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

本课程系统阐述中医学理论的的特点、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人体脏腑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病因病机、疾病的防治及康复原则等,是学习中医学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本专业所必须的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并牢固树立热爱中医、献身人类健康事业的专业思想。

(二)课程目标1.知识教学目标⑴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精气、阴阳和五行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精气血津液的概念、生成和基本内容;经络的概念、组成和生理功能;体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病因的概念及各种病因的性质与致病特点;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基本病机;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⑵熟悉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和生理联系;奇恒之府及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和生理联系;神与志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精气血精液的相互关系;十二正经的分布、走向、交接与气血流注;体质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疾病的病程演变;中医预防医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措施。

⑶了解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概况;中医学的科学思维方法;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藏象学说的形成;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循行、主病;中医学的养生和康复原则。

2.能力培养目标⑴能正确运用中医精气、阴阳、五行、藏象、体质等学说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⑵应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分析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

⑶初步具备对常见典型病证进行辩证论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⑷具备对后续中医课程的学习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⑴巩固专业思想,树立热爱中医事业、献身中医事业的远大理想。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

药理学教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作者:栗俞程李寒冰刘亚敏张国斌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21期摘要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课。

针对药理学中较难的“耐受性”和“耐药性”两个概念,进行简要分析,以揭示如何掌握药理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药理学;耐受性;耐药性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12-02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的一门必修课,除了知识点繁多且琐碎之外,药理学中有许多相似或相近的概念,应用时容易混淆不清,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药理学的难度。

笔者以中医药院校中广泛应用的《药理学》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新世纪第二版)为例,针对本书中的“耐受性”和“耐药性”这两个概念,从几个层面进行比对分析,对大家更好地理解药理学或有裨益。

1 从概念上比较关于耐受性,本书中的概念是:“同一药物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药效逐渐减弱,需要增大剂量才能达到同等疗效的现象。

”如果停用一段时间后,机体仍然可以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耐药性是指“化疗药物长时间应用后,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各种各样的抵抗作用而导致药效下降,需加大剂量才能起效,或者改用其他药物”[1]。

从概念上来看,两者之间既有相似,也有区别。

相似之处在于两者表现出的症状类似,都表现为连续使用同一药物后药效减弱,病人需要增大药量,这也是具体学习过程中两个概念最容易混淆之处。

在临床上如果遇到病人出现类似情形时,需要判断属于耐受性还是耐药性。

怎么来区别?就是要找两个概念的不同点。

耐受性[2],顾名思义,是指机体对药物产生了耐受现象,也就是说短期内反复使用导致机体对该种药物不敏感了。

如果暂停一段时间,机体可能会重新恢复对该药物的敏感性。

显而易见,耐受性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药物,是由于人体自身发生了某种适应性的改变从而对药物产生了耐受。

耐药性是说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产生的抵抗作用,表明耐药性的主体是病原体或肿瘤细胞,而客体是药物,是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通过基因突变或者耐药质粒的转导而获得了对药物的抵抗性,从而使药效下降。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 ( 新一版 ) ”《中药学》教学大纲(供中医药各专业本科生用)一、说 明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

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1.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 )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 2 )掌握各类药物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 3 )掌握 133 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应用、典型配伍;某些药物特殊的炮制意义、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了解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

熟悉 94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主治、某些药物特殊的炮制意义、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了解 106 种常用药物的功效、某些药物特殊的炮制意义、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余药仅作参考。

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 4 )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 .本课程教学时数总体安排本课程的总教学时数 108--120 学时,有关标本见习、实验教学、音像教学等内容,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条件自行安排。

另外也可安排中药药物资源、中药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知识的专题讲座,或野外采药实习、药房实习等,但均不包括在 108--120 学时之内。

3 .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1)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中药性能和应用。

( 2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必须讲清功效的概念。

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重点。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经选读 主编 王庆其 (中医、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本科72学时)

新世纪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内经选读 主编  王庆其 (中医、中西结合、骨伤专业本科72学时)

长春中医药大学
2、认为成书于战国时期: 例如: 宋·程颢程颐《二程全书》:“《素问》 书出战国之末,气象可见。” 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自序》中说: “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人所为。而托 于上古。”
长春中医药大学
3、认为成书于汉: 明ㆍ顾从德、明ㆍ郎瑛、日本医家 丹波元简等均认为是汉人所作。 当代古汉语学家钱超尘教授,从 “菽”“豆”二字的演变,研究了《内 经》的成书年代。认为,有“豆”字的 篇章可能成书于西汉。 当代古汉语学家崔仲平教授从训诂 角度,认为部分篇章是东汉声训盛行时 的作品,以《灵枢ㆍ本神》篇为代表。
长春中医药大学
著作特点: 1)对许多文字作了必要的形、声、义、训, 而不是望文生意,对《内经》的训诂做出 了重要的贡献。这是很突出的特点 2)提出了许多重要观点,如上中下三焦水 道分治,为后世临床治疗水肿病奠定了基 础。 3)敢于改动原文,认为原文有误则直接改 动(径改),之后在注释中说明。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灵枢》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已亡佚不传。
现通行本是南宋年间史崧献“校正家藏旧 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
明·赵府居敬堂刻宋本《灵枢》,误少, 质量较高。 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出版。 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将此影印本铅字横 排排印并出版。
长春中医药大学
五、《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灵枢》侧重论述了经络、俞穴、针灸 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刺治禁忌等。
长春中医药大学
六《内经》理论体系的基本学术思想
(一)唯物辩证法思想 1、唯物思想(精气说的运用) 古代哲学中的精气说渗透于医学反映于 《内经》。进一步认为气是物质的本源,气 有运动的本领,形和气相互转化,在此基础 上探讨了天体演化和宇宙构成及生命起源。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

《中药化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基本教材:中药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学目的:1、了解中药化学学科性质、任务、研究范围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了解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了解当前中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4、掌握几个基本概念:有效成分、无效成分、有效部位、有效部位群。

教学重点:1、中药化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和研究范围。

2、几个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化中的作用。

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计划学时:2学时本章学习小结:本章作为中药化学教学的开始,主要让学生了解中药化学的含义,任务以及中药化学的研究方向,要让学生明确几个重要的概念,如: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区别等。

同时通过对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及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中药化学学这门课重要性的认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考题:1、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区别和联系。

2、中药化学的发展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

3、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中的意义。

课后分析:中药化学是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注意对基础化学知识的复习。

另外,加强对本门课程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中药化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基本教材:中药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学目的: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和原理。

2、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

3、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结构类型。

4、了解各类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教学重点:1、各种色谱分离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和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

2、波谱法(四大光谱)在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的作用教学难点:1、各种色谱方法的原理和方法。

2、四大波谱法在化学成分结构解析中的作用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计划学时:6学时教案内文教案尾页本章学习小结:1、通过本章学习,重点掌握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和分离方法的原理及规律特别是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等层析分离方法的规律要求记牢,掌握。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意义
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创新精神
规划教材注重中医药知识的系统性和 完整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规划教材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有助 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增强实践能力
规划教材强调实践环节,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3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 教材的内容与特点
教材内容体系
基础理论
介绍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临床实践
结合临床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 高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
实验与实践
提供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创新思维。
规划教材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开始组织编写和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至今已有数十年历史。
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出版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规划教材将继续注重创新、实践和国际化,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 需要。
02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现 状
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 ,推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创新发展。
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
规划教材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中医药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 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推动学科现代化进程
规划教材的编写和实施过程中,引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技术,推动 了中医药学科的现代化进程。
05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 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中药学2 高学敏讲解

中药学2 高学敏讲解

第一节 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珍珠母 牡蛎 紫贝齿 代赭石 刺蒺藜 罗布麻 生铁落
第二节 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附药:山羊角) 牛黄 珍珠 钩藤 天麻(附药:密环菌) 地龙 全蝎 蜈蚣 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 第二十三章 开窍药
麝香 冰片 苏合香 石菖蒲 第二十四章
补虚药
第一节 补气药
人参 西洋参 党参
各论
第八章 解表药
第一节 发散风寒药
麻黄 桂枝 紫苏(附药:紫苏梗) 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 香薷 荆芥 防风 羌活 白芷 细辛 藁本 苍耳子(附药:苍耳草) 辛夷 葱白 胡荽 柽柳 第二节 发散风热药 薄荷 牛蒡子 蝉蜕
桑叶 菊花 蔓荆子 柴胡 升麻 葛根(附药:葛花) 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 浮萍 木贼 第九章 清热药
总论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产地 第二节 采集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第一节 炮制目的 第二节 炮制方法 第四章 中药的性能 第一节 四气 第二节 五味 第三节 升降浮沉
第四节 归经 第五节 毒性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第六章 中药的用药禁忌 第七章 中药的剂量与用法 第一节 剂量 第二节 用法 附篇: 1.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2.中药的化学成分与疗效的关系 3.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节 利水消肿药
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 薏苡仁 猪苓 泽泻 冬瓜皮(附药:冬瓜子) 玉米须 葫芦 香加皮 枳椇子 泽漆 蝼蛄 荠菜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附药:车前草) 滑石 关木通(附药:川木通) 通草 瞿麦 萹蓄 地肤子 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 石韦 冬葵子 灯心草 萆薢
第三节 利湿退黄药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中药学

中药学

主要特点及学术价值:
①54卷,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 ②增加药物图谱,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对 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的先例。 ③治学严谨,实事求是。 ④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有崭新的特色,不仅反 映了唐代药学的高度成就,且对中外后世药学 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

2.其他有名的本草著作

2.学习方法:
(1)打好基本功,弄通性味、归经、升降浮 沉等中药学的基本理论。 (2)全面学习,重点掌握,抓住主要矛盾。 ①抓住重要章节: ②突出重点药物: ③突出药物功效: ④突出主要功效:

(3)注意药物的功用对比。 ①注意同章节药物的归纳对比:(归纳比 较)如麻黄与桂枝。 ②注意性效极相近似药物的对比:(前后 联系)如苍术与白术。 (4)注意特殊药物的用量用法: 如有毒的药物、矿物及介壳类药物以及需 要特殊煎煮法的药物等。



3.食疗专著 元代忽思慧所著的《饮膳正要》是饮食疗法专著, 记录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药和元蒙宫廷食 物的性质及有关膳食的烹饪方法,至今仍有较高 的参考价值。 4.中外医药交流 元代中外医药交流更加广泛,在药物相互贸易中, 政府还派遣人员去各国采购。阿拉伯人、法兰西 人开始来华行医。回回药物院的建立,更促进了 中国医药和阿拉伯医药的交流。

药: 《说文解字· 草部》 将其训释为“治病之草,从草,乐音”。 明确指出了“药”即治病之物,并以“草” (植物)类居多的客观事实。

(二)秦汉时期――本草学的形成时期 (公元前221—公元220年)
代表作:《神农本草经》 --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作 者: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 成书年代: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 (公元前1世纪—公元1世纪) 。

中医学基础课程教案

中医学基础课程教案




1简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约5分钟)
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特性,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物。
2阐释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约3分钟)
2难点:①人体怎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要求从“五脏一体观”和“形神一体观”两个方面来阐释;②证的基本概念
3思考题:①整体观念的基本概念是什么?②证与病、症在概念上有何区别?②辨证与论治的基本概念和相互关系是什么?③何谓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学基础课程教案(供中药类专业用)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03
课程名称
⑷阴阳消长的含义及形式及其与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之间的关系:阴阳之间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的消长形式与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关联;阴阳之间的此消彼亦消和此长彼亦长与阴阳的互根互用相联系。(约15分钟)
⑸阴阳转化的含义、形式及内在依据和条件:①形式:渐变,突变;②内在依据:阴阳互藏互寓,即阴中有阳,阴中有阴;③条件:阴阳消长:或随阴阳消长而转化,或在阴阳消长变化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约15分钟)
(3)明清时期:①张介宾(景岳)、赵养葵(献可)等的命门学说;②吴又可(有性)、叶桂(香岩,天士)、薛雪(生白,一瓢)、吴瑭(鞠通)等的温病学说。
(4)近代与现代提出的新观点:如中西汇通等。
5中医学的继承与创新: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
重点难点思考题
1重点:①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标志;②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③明清命门学说与温病学说的新理论。
作业
1、名词解释:五行
2、五行的特性?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本教材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人体解剖学的历史
第二章:人体结构的分类与层次
第二部分:头颈部解剖
第三章:头颈部皮肤、筋膜和肌肉解剖
第四章:头颈部骨骼和关节解剖
第五章:头颈部血管和神经解剖
第六章:头颈部淋巴结和淋巴管解剖
第三部分:胸部解剖
第七章:胸部皮肤、筋膜和肌肉解剖
第八章:胸壁骨骼和肌肉解剖
第九章:心脏解剖
第十章:肺部解剖
第十一章:食管和气管解剖
第十二章:胸部血管和神经解剖
第十三章:胸部淋巴结和淋巴管解剖
第四部分:腹部解剖
第十四章:腹部皮肤、筋膜和肌肉解剖
第十五章:腹壁骨骼和肌肉解剖
第十六章:胃肠和肝胆解剖
第十七章:肾脏和泌尿道解剖
第十八章:腹部血管和神经解剖
第十九章:腹部淋巴结和淋巴管解剖
第五部分:盆腔解剖
第二十章:盆部皮肤、筋膜和肌肉解剖
第二十一章:盆骨和骨盆腔解剖
第二十二章:盆腔器官解剖
第二十三章:盆部血管和神经解剖
第二十四章:盆腔淋巴结和淋巴管解剖
附录:解剖部位常用词汇表
本教材着重介绍了正常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构成,对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和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的医师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本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校医学类专业的教材之一。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学的发展摘要: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药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药学是几千年来,人们防治疾病的重要武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深入的了解和传承。

关键词:中药学起源发展现状前景从古至今,中药学都是我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医的发源地是我国黄河流域,在建立起了中医学术体系之后,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各朝各代对中医都有不同的创造,涌现出许多名医,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的学派和名著。

如今,中药产业在我国已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规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健康日益增长的重视,中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渐渐占据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这为中药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与机遇。

1、中药学的起源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

中药的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的产生、发展,和祖国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实践过程。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的植物,以致发生各种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的中毒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

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我们的祖先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的知识。

这就是早期植物药的发现。

当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的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的动物的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的发现。

至氏族社会后期,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的发展,发现了更多的药物,这样用药的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

《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

""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学》主编高学敏(以下按姓氏笔画为序)副主编张廷模张俊荣郭建生编委于虹任汉阳刘树民曲京峰宋捷民张冰杨柏灿邱颂平周祯祥胡锡琴钟赣生唐德才部守琴崔撼难主审王永炎颜正华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掌握药133味,熟悉药94味,了解药106味,参考药149味,附药56味.“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第一版)”《中药学》目录总论第一章中药地起源和中药学地发展第二章中药地产地与采集第一节产地第二节采集第三章中药地炮制第一节炮制目地第二节炮制方法第四章中药地性能第一节四气第二节五味第三节升降浮沉第四节归经第五节毒性第五章中药地配伍第六章中药地用药禁忌第七章中药地剂量与用法第一节剂量第二节用法附篇:1.中药地命名与分类2.中药地化学成分与疗效地关系3.中药现代化研究地思路与方法各论第八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桂枝紫苏(附药:紫苏梗)生姜(附药:生姜汁、生姜皮)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藁本苍耳子(附药:苍耳草)辛夷葱白鹅不食草胡荽柽柳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牛蒡子蝉蜕桑叶菊花蔓荆子柴胡升麻葛根(附药:葛花)淡豆豉(附药:大豆黄卷)浮萍木贼第九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石膏寒水石知母芦根天花粉竹叶淡竹叶鸭跖草栀子夏枯草决明子谷精草密蒙花青葙子第二节清热燥湿药黄芩黄连黄柏龙胆秦皮苦参白鲜皮苦豆子三棵针马尾连第三节清热解毒药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青黛贯众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重楼拳参漏芦土茯苓鱼腥草金荞麦红藤败酱草(附:墓头回)射干山豆根(附:北豆根)马勃青果锦灯笼金果榄木蝴蝶白头翁马齿苋鸦胆子地锦草委陵菜翻白草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熊胆千里光白蔹四季青绿豆(附药:绿豆衣)第四节清热凉血药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附药:紫草茸)水牛角第五节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第十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大黄芒硝番泻叶芦荟第二节润下药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第三节峻下逐水药甘遂京大戟(附药:红芽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巴豆千金子第十一章祛风湿药第一节祛风寒湿药独活威灵仙川乌(附药:草乌)蕲蛇(附药:金钱白花蛇)乌梢蛇(附药:蛇蜕)木瓜蚕沙伸筋草寻骨风松节海风藤青风藤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路路通第二节祛风湿热药秦艽防己桑枝豨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雷公藤老鹳草穿山龙丝瓜络第三节祛风湿强筋骨药五加皮桑寄生狗脊千年健雪莲花(附药:天山雪莲花)鹿衔草石楠叶第十二章化湿药藿香佩兰苍术厚朴(附药:厚朴花)砂仁(附药:砂仁壳)豆蔻(附药:豆蔻壳)草豆蔻草果第十三章利水渗湿药第一节利水消肿药茯苓(附药:茯苓皮、茯神)薏苡仁猪苓泽泻冬瓜皮(附药:冬瓜子)玉米须葫芦香加皮枳椇子泽漆蝼蛄荠菜第二节利尿通淋药车前子(附药:车前草)滑石关木通(附药:川木通)通草瞿麦萹蓄地肤子海金沙(附药:海金沙藤)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第三节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垂盆草鸡骨草珍珠草第十四章温里药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附药:八角茴香)丁香(附药:母丁香)高良姜(附药:红豆蔻)胡椒花椒荜茇荜澄茄第十五章理气药陈皮(附药: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药:枳壳)木香沉香檀香川楝子乌药青木香荔枝核香附佛手香橼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薤白天仙藤大腹皮甘松九香虫刀豆柿蒂第十六章消食药山楂神曲麦芽稻芽(附药:谷芽)莱菔子鸡内金鸡矢藤隔山消阿魏第十七章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槟榔南瓜子鹤草芽雷丸鹤虱榧子芜荑第十八章止血药第一节凉血止血药小蓟大蓟地榆槐花(附药:槐角)侧柏叶白茅根苎麻根羊蹄第二节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花蕊石降香第三节收敛止血药白及仙鹤草紫珠棕榈炭血余炭藕节檵木第四节温经止血药艾叶炮姜灶心土第十九章活血化瘀药第一节活血止痛药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没药五灵脂夏天无枫香脂第二节活血调经药丹参红花(附药:番红花)桃仁益母草泽兰牛膝鸡血藤王不留行月季花凌霄花第三节活血疗伤药土鳖虫马钱子自然铜苏木骨碎补血竭儿茶刘寄奴第四节破血消癥药莪术三棱水蛭虻虫斑蝥穿山甲第二十章化痰止咳平喘药第一节温化寒痰药半夏(附药:水半夏)天南星(附药:胆南星)白附子(附药:关白附)白芥子皂荚(附药:皂角刺)旋覆花(附药:金沸草)白前猫爪草第二节清化热痰药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竹沥天竺黄前胡桔梗胖大海海藻昆布黄药子海蛤壳海浮石瓦楞子礞石第三节止咳平喘药苦杏仁(附药:甜杏仁)紫苏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白果(附药:银杏叶)矮地茶洋金花华山参罗汉果满山红胡颓子叶第二十一章安神药第一节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龙骨(附药:龙齿)琥珀第二节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灵芝缬草首乌藤合欢皮(附药:合欢花)远志第二十二章平肝息风药第一节平抑肝阳药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紫贝齿代赭石刺蒺藜罗布麻生铁落第二节息风止痉药羚羊角(附药:山羊角)牛黄珍珠钩藤天麻(附药:密环菌)地龙全蝎蜈蚣僵蚕(附药:僵蛹、雄蚕蛾)第二十三章开窍药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第二十四章补虚药第一节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白扁豆(附药:扁豆衣、扁豆花)甘草大枣刺五加绞股蓝红景天沙棘饴糖蜂蜜第二节补阳药鹿茸(附药:鹿角、鹿角胶、鹿角霜)紫河车(附药:脐带)淫羊藿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肉苁蓉锁阳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沙苑子蛤蚧核桃仁冬虫夏草胡芦巴韭菜子阳起石紫石英海狗肾(附药:黄狗肾)海马哈蟆油羊红膻第三节补血药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龙眼肉楮实子第四节补阴药南沙参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黄精明党参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桑椹黑芝麻龟甲鳖甲第二十五章收涩药第一节固表止汗药麻黄根浮小麦(附药:小麦)糯稻根须第二节敛肺涩肠药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石榴皮肉豆蔻赤石脂禹余粮第三节固精缩尿止带药山茱萸覆盆子桑螵蛸金樱子海螵蛸莲子(附药:莲须、莲房、莲子心、荷叶、荷梗)芡实刺猬皮椿皮鸡冠花第二十六章涌吐药常山瓜蒂胆矾第二十七章攻毒杀虫止痒药雄黄硫黄白矾蛇床子蟾酥(附药:蟾皮)樟脑木鳖子土荆皮蜂房大蒜第二十八章拔毒化腐生肌药升药轻粉砒石铅丹炉甘石硼砂附篇:临床常见百种病证用药简介附录一:药名笔画索引附录二:药名拼音索引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总论中药地发明和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地历史,有着独特地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充分反映民健康、促进中华民族地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地说法.五代韩保昇也说:“药有玉石草木虫兽,而直言本草者,草类药为最多也.”因此,自古相沿把中药称本草.此外,还有草药一词,系指广泛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遍,为民间医生所习用,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地部分中药.还有中草药一词,实则是指中药和草药地混称.由此可见,草药、中草药与中药、本草没有质地区别,为避免混淆,应统一于中药一词地概念中.所谓民族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地药物,其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它是在吸收中医药学及国外医药学相关理论和经验地基础上,又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和较强地域性地药物,如藏药、蒙药、维药、傣药、苗药、彝药等,广而言之,民族药与中药同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成药则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地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地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服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地药物.中成药也就是中药复方或单方使用地成品药剂,自然也是中国传统医药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自然也就把记载中药地典籍中药学称为本草学,传统本草学近代始称中药学,随着近代科学地发展,中药学又形成了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栽培学、中药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鉴定学、中成药学等多个学科.所谓中药学就是指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地一门学科.中药学是中医院校地骨干学科,是祖国医药学宝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药地起源和中药学地发展原始社会药物地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同时也创造了医药.中药地发现和应用以及中药学地产生、发展,和祖国医学一样,都经历了极其漫长地实践过程.原始时代,我们地祖先在寻找食物地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有毒甚至剧毒地植物,以致发生呕吐、腹泻、昏迷甚至死亡等中毒现象;同时也可因偶然吃了某些植物,使原有地呕吐、昏迷、腹泻等症状得以缓解甚至消除.经过无数次地反复试验,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地经验,也逐步积累了一些关于植物药地知识,这就是早期植物药地发现.当进入氏族社会后,由于弓箭地发明和使用,使人们进入了狩猎和捕鱼为重要生活来源地渔猎时代,人们在吃到较多地动物地同时,也相应地发现了一些动物具有治疗作用,这就是早期动物药地发现.至氏族社会后期,进入农业、畜牧业时代,由于种植、饲养业地发展,发现了更多地药物,这样用药地知识也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早期地药物疗法.因此可以说,中药地起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生活实践和医疗实践地结果.故《淮南子·修务训》谓:“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史记·补三皇本纪》云:“神农氏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神农尝百草”虽属传说,但客观上却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由渔猎时代过渡到农业、畜牧业时代发现药物、积累经验地艰苦实践过程,也是药物起源于生产劳动地真实写照.随着历史地递嬗,社会和文化地演进,生产力地发展,医学地进步,人们对于药物地认识和需求也与日俱增.药物地来源也由野生药材、自然生长逐步发展到部分人工栽培和驯养,并由动、植物扩展到天然矿物及若干人工制品.用药知识与经验也愈见丰富,记录和传播这些知识地方式、方法也就由最初地“识识相因”、“师学相承”、“口耳相传”发展到文字记载.夏商周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人工酿酒和汤液地发明与应用,对医药学地发展起了巨大地促进作用.酒是最早地兴奋剂(少量用之)和麻醉剂(多量用之),更能通血脉、行药势,并可用作溶剂,后世用酒加工炮制药物也是常用辅料之一.随着人们医药知识地日益丰富,用药经验和药物品种地逐渐增多,为从单纯地用酒治病发展到制造药酒准备了条件.甲骨文中即有“鬯其酒”地记载.据汉·班固《白虎通义·考黜篇》注释:“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可见,“鬯其酒”就是制造芳香地药酒.酒剂地使用,有利于提高药物地疗效,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仅《内经》所存十三首方中即有四个酒剂,《金匮》、《千金方》、《外台秘要》、《圣惠方》、《本草纲目》等书中有更多内、外用酒剂,故后世有“酒为百药之长”之说.酒剂地发明与应用对推动医药地发展产生了重要地影响.进入奴隶社会,手工业逐步发达.夏代已有精致地陶釜、陶盆、陶碗、陶罐等陶制器皿,殷商时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陶器更是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对食品加工地知识也不断丰富和提高.这些都为汤液地发明创造了条件.相传商代伊尹创制汤液.伊尹,商初人,善于烹任,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资治通鉴》谓伊尹“闵生民之疾苦,作汤液本草,明寒热温凉之性,酸苦辛甘咸淡之味,轻清浊重,阴阳升降,走十二经络表里之宜.”伊尹既精烹任,又兼通医学,说明汤液地发明与食物加工技术地提高是密不可分地.汤液地出现,不但服用方便,提高了疗效,且降低了药物地毒副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复方药剂地发展.因此汤剂也就作为中药最常用地剂型之一得以流传,并得到不断地发展.我国药学发达很早,正式地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公元前一千多年地西周时代(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年).如《尚书·说命篇》云:“药不瞑眩,厥疾弗瘳.”《周礼·天官冢宰下》谓:“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以及“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据汉代郑玄注:“五药,草、木、虫、石、谷也.”所谓“五药”,并非指五种具体药物,可能是当时对药物地初步归纳.《诗经》是西周时代地文学作品,也可以说是我国现存文献中最早记载具体药物地书籍.书中收录100多种药用动、植物名称,如苍耳,芍药、枸杞、鲤鱼、蟾蜍等,并记载了某些品种地采集、性状、产地及服用季节等.当然书中所载百余种动植物当时是否入药尚有待考证,但后世许多本草书籍中都将之作为药用.《山海经》是记载先秦时期我国各地名山大川及物产地一部史地书.它和《诗经》一样,并非药物专著,但却记载了更多地药物,并明确指出了药物地产地、效用和性能,说明人们对药物地认识又深入了一步.《山海经》记载药物地统计,各家有所差异,一般认为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动物药67种,植物药52种,矿物药3种,水类1种,另有3种不详何类,共计126种.服法方面有内服(包括汤服、食用)和外用(包括佩带、沐浴、涂抹等)地不同.所治病种达31种之多,包括内、外、妇、眼、皮肤等科疾患.而其中有关补药和预防地记载,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预防医学思想萌芽.可见当时药物地知识已相当丰富.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地变革,生产力地发展,科学文化地提高,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地局面.当时地医家,以朴素地、唯物地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思想,以人和自然地统一观,总结了前人地医学成就.《黄帝内经》地问世,奠定了我国医学发展地理论基础,对中药学地发展同样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藏气法时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等,奠定了四气五味学说地理论基础;《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人牌,是为五入”是中药归经学说之先导;《素问·六微旨大论》“升降出人,无器不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者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者为阳中之阴”等,是后世中药升降浮沉学说地理论依据.同时《内经》中所提出地五脏苦欲补泻及五运六气与用药地关系,对中药地临床应用曾产生过很大地影响.其成书年代与《内经》同时或更早地1975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地《五十二病方》虽然并非药物专著,但用药却达240余种之多,医方280多个,所治疾病涉及内、外、妇、五官等科.其载药数目之多,复方用药之早,所治疾病之广,足见先秦时期用药已具相当规模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由于生产力地发展,科学地进步,内外交通地日益发达,特别是张骞、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西域地番红花、葡萄、胡桃等药材不断输入内地;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地犀角、琥珀、麝香及南海地荔枝、龙眼等已逐渐为内地医家所采用,从而丰富了本草学地内容.西汉初年已有药物专书流传民间,如《史记·仓公列传》称吕后8年(公元前180年)公乘阳庆传其弟子淳于意《药论》一书;《汉书·楼护传》谓:“护少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汉书·平帝纪》云:“元始五年(公元5年)徵天下通知……本草以及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遣至京师.”可见秦汉时期已有本草专著问世,并有众多地本草教授,本草学地发展已初具规模,遗憾地是专门地本草文献未能遗留下来.现存最早地本草专著当推《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一般认为该书约成于西汉末年至东汉初年(公元前一世纪~公元一世纪),一说是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全书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按药物功效地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功能滋补强壮,延年益寿,无毒或毒性很弱,可以久服;中品120种,功能治病补虚,兼而有之,有毒或无毒当斟酌使用;下品125种,功专祛寒热,破积聚,治病攻邪,多具毒性,不可久服.《神农本草经》序论中还简要赅备地论述了中药地基本理论,如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法度、辨证用药原则、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多种剂型,并简要介绍了中药地产地、采集、加工、贮存、真伪鉴别……,为中药学地全面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书中新载药物大多朴实有验,至今仍然习用,如常山抗疟、苦楝子驱虫、阿胶止血、乌头止痛、当归调经、黄连治痢、麻黄定喘、海藻治瘿等等.可以说,《本经》是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地第一次大总结,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地编写基础,是我国最早地珍贵药学文献,被奉为四大经典之一,它对中药学地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地影响.《本经》成书之后,沿用500余年,原著在唐初已失传,但它地内容仍然保留在历代本草之中.现存地各种版本都是经明清以来学者考订、辑佚、整理而成地,其中著名地有孙星衍、孙冯翼同辑本、顾观光辑本和日本森立之辑本.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年~581年):自《神农本草经》成书以后,历经后汉、三国、两晋至南齐,由于临床用药地不断发展,以及中外通商和文化交流,使西域南海诸国地药物如乳香、苏合香、沉香等香料药输入我国,新地药物品种逐渐增多,并陆续有了零星记载,对原有地药物功效也有了新地认识、增加了药物地治疗面.经过长期地临床实践,证明部分药物地性味、功效等与原来地记述不尽相尽,因此,梁·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整理注释经传抄错简地《神农本草经》地基础上,又增加汉魏以来名医地用药经验(主要取材于《名医别录》),撰成《本草经集注》一书,“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加注地形式,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中药学地发展做了全面总结.全书七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地方法,改变了“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木不分,虫兽无辨”地现象.对药物地形态、性味、产地、采制、剂量、真伪辨别等都做了较为详尽地论述,强调药物地产地与采制方法和其疗效具有密切地关系.该书还首创“诸病通用药”,分别列举80多种疾病地通用药物,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川芎等,治黄疸通用药有茵陈、栀子、紫草等,以便于医生临证处方用药.此外本书还考定了古今用药地度量衡,并规定了汤、酒、膏、丸等剂型地制作规范.本书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地第二部本草名著,它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地雏形,惜流传至北宋初即逐渐亡佚,现仅存敦煌石窟藏本地序录残卷,但其主要内容仍可在《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中窥测.近代有尚志钧重辑本.南朝刘宋时代(公元420~479年)雷敩地《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该书系统地介绍了300种中药地炮制方法,提出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便于贮存、调剂、制剂等.此书对后世中药炮制地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书中记载地某些炮制方法至今仍有很大参考价值.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此时我国南北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交通发达,外贸增加,印度、西域药品输入日益增多,从而推动了医药学术地迅速发展,加之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成书之际,正处于南北分裂时期,对北方药物情况了解不够,内容上存在一定地局限性,因而有必要对本草做一次全面地整理、总结.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地《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全书卷帙浩繁,共54卷,收药844种(一说850种),新增药物114种(一说120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分为玉石、草、木、兽禽、虫、鱼、果菜、米谷、有名未用等九类.在编写过程中唐政府通令全国各地选送当地道地药材,作为实物标本进行描绘.从而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这种图文并茂地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地先例.本书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尊重经典又不拘泥,在保持《神农本草经》原文地基础上,对古书未载者加以补充、内容错讹者重新修定.书中既收集了为民间所习用地安息香、龙脑香、血竭、诃黎勒、胡椒等外来药,同时又增加了水蓼、葎草、山植、人中白等民间经验用药,且药物分类也较《本草经集注》多两类.可见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具有高度地科学价值,反映了唐代本草学地辉煌成就,奠定了我国大型骨干本草编写地格局.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医药学地发展产生了巨大地影响,很快流传到国外.如公元731年即传入日本,并广为流传,日本律令《延喜式》即有“凡医生皆读苏敬《新修本草》”地记载.由于《新修本草》是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地,因此是它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地最早地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本书现仅存残卷地影刻、影印本,但其内容保存于后世本草及方书中,近年有尚志钧重辑本问世.此后,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陈藏器深入实际,搜集了《新修本草》所遗漏地许多民间药物,对《新修本草》进行了增补和辨误,编写成《本草拾遗》.此书扩展了用药范围,仅矿物药就增加了110多种,且其辨识品类也极为审慎,全书增加药物总数尚无定论,然仅《证类本草》引用就达488种之多,为丰富本草学地内容作出了贡献.他还根据药物功效,提出宣、通、补、泻、轻、重、燥、湿、滑、涩十种分类方法,对后世方药分类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五代(公元935~960年),翰林学士韩保昇等受蜀主孟昶之命编成《蜀本草》.它也以《新修本草》为蓝本,参阅有关文献,进行增补注释,增加了新药,撰写了图经.该书对药品地性味、形态和产地做了许多补充,绘图也十分精致,颇具特点,李时珍谓“其图说药物形状,颇详于陶(弘景)、苏(敬)也.”故本书常为后人编纂本草时所引用,是一部对本草学发展有影响地书籍.宋金元时期(公元960~1368年):宋代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地发明,给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地发展带来了巨大地变化.由于临床医学地进步,促进了药物学地发展.药品数量地增加,功效认识地深化,炮制技术地改进,成药应用地推广,使宋代药学发展呈现了蓬勃地局面.开宝元年(公元973年)刘翰、马志等奉命在《新修本草》、《蜀本草》地基础上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