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集下载

海洋强国战略政策

海洋强国战略政策

海洋强国战略政策引言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是指一个国家在海洋事务中的整体战略和政策。

对于中国来说,海洋强国战略政策是指积极发展自己的海洋事业,提高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强对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能力,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以及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

发展背景中国拥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

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对于能源、粮食、原材料等资源需求量很大。

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

因此,保障海上通道安全、维护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就变得尤为重要。

另外,中国还面临着一些地缘政治问题。

比如,在南海地区存在主权争议,并且有一些邻国试图侵犯中国的领土主权。

因此,为了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和权益,在南海地区的海洋强国战略政策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目标与原则中国的海洋强国战略政策的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1.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加大对海洋资源的探测和开发力度,提高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动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

2.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加强对海上通道和关键区域的保护,确保能源、粮食等重要资源的安全供应,维护自己在全球贸易中的利益。

3.推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和过度捕捞等行为,促进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海洋资源。

4.维护领土完整和主权权益:加强对南海等有争议地区的管控能力,坚决维护自己在这些地区的领土完整和主权权益。

在实现这些目标时,中国遵循以下原则:1.和平发展原则:坚持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在国际社会中树立和平发展的形象。

2.合作共赢原则:加强与沿海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实现互利共赢。

3.法治原则:依法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维护国际法和公约的权威和有效性。

4.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时,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主要措施和政策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政策: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对海洋科研机构的支持,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

山东省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议

山东省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议

山东省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建议
1.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加强海洋产业的结构调整,提高海洋经济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重点发展海洋新能源、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等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发展。

2.提升海洋科技水平:加大海洋科技研发投入,建设一批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和实验室,推进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养海洋科技人才。

3.健全海洋法制环境:加强海洋法治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海洋经济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海洋合作,推动山东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海洋经济合作。

与沿海国家和地区加强海洋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共同繁荣。

5.发展海洋文化旅游产业:挖掘和保护海洋文化遗产,开展海洋文化旅游活动,提升山东省的海洋旅游资源价值。

推动海洋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海洋旅游品牌。

6.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生态修复和保育工作。

加强海洋生态监测和评估,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海洋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山东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部门协作
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与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农业、公安等 部门的协作,共同做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条例的解释权
解释主体
本条例的具体应用问题,由省人民政府海洋、海事、渔业行 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进行解释。
解释公布
省人民政府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召 开由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海洋环境保护座谈会,对 海洋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进行研讨和解释。
公众参与
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发挥社会监 督作用,促进海洋环境保护事业的 发展。
协同合作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保护的协作机制 ,加强地区间、行业间的合作,共 同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02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
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山东省应建立健全海洋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 限,确保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05
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公开
海洋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管理
监测站点设置
山东省应按照规范和标准,设置海洋环境监测站点,包括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站点 、海洋大气监测站点、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监测站点等,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和代表性。
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更新
为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山东省应积极推广先进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技术,并加 强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逐步提升海洋环境监测水平。
适用范围
空间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山东省管辖海域以及沿海陆域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事项范围
涉及海洋环境影响的规划、开发、利用、治理、保护以及其他管理活动,均 应遵守本条例。
海洋环境保护的原则
预防为主
强化海洋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从 源头上减少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强 生态修复和补偿机制。

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

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旨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提高海洋环境质量,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加快推进江苏海洋经济的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总则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修订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江苏省海洋环境,促进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条例第一章明确了条例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定义和重要法律责任的规定。

第二章海洋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管制、利用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江苏省对海洋区域进行了划分,按照海洋环境保护需要将海域划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和开发利用区。

第三章海洋环境质量江苏省海洋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该条例要求海洋环境质量必须要得到保护。

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将对海洋环境进行常规调查和监测,对海洋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治理,严格控制海洋排放口和直接排放管道,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格惩罚。

第四章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江苏省致力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该条例规定建立生态功能区,通过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恢复生态系统,保护和增强海洋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第五章海洋资源保护作为一个海洋省份,江苏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经济活动必须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条例规定对于涉及海洋生态环境的所有活动都要进行审查和评估,减少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环境应急与管理在海洋环境污染事件或突发环境事件发生时,需要对环境进行应急管理。

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进行污染应急预案编制,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应急救援计划和演练计划。

第七章法律责任和处罚对于违反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法律惩罚,对于造成大量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将会进行处罚。

结语江苏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的实施对于江苏省海洋经济的发展、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环境、提升海洋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该注意遵守条例规定,携手共同推动江苏省的海洋环境保护与发展。

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过度捕捞、水污染、海洋酸化等问题威胁着海洋生态的健康,而这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一、加强海洋资源管理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管理。

这包括建立海洋保护区、限制渔业开发、禁止捕捞母鱼和幼鱼等措施。

同时,加强对海洋污染的监管,严惩违法者,确保海洋环境的纯净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我们需要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

这意味着采取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捕捞方法,减少捕捞数量,同时加强对渔业的管理和监测。

此外,鼓励发展海洋养殖业,减少对自然渔业资源的依赖。

三、推进海洋科学研究与创新海洋科学研究对于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研究力度,深入了解海洋生物的生态特性和环境需求,为保护和恢复海洋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可持续的海洋利用技术,如海洋能源开发和海洋垃圾处理技术。

四、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

国际合作与治理机制的建立是关键。

国际社会应加强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合作,共同制定保护海洋环境的标准和政策,分享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经验。

同时,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信息交流,建立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监测网络。

五、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公众的意识和参与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海洋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

同时,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海洋保护行动,如参与海滩清洁活动、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等,共同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总结起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策略。

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推动可持续渔业发展、推进海洋科学研究与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与治理以及提高公众意识和参与度都是重要的方向。

海洋保护行动保护海洋生态的实际措施与成果

海洋保护行动保护海洋生态的实际措施与成果

海洋保护行动保护海洋生态的实际措施与成果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对海洋保护的重视日益增加。

海洋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承载着人类的重要生活资源和自然遗产。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海洋生态环境正面临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实际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第一,完善海洋污染治理体系。

海洋污染是当前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海洋污染物的输入,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规和标准,加强了对海洋污染的监测和执法力度。

同时,加强了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监管,在生产和排放环节实施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这些努力的结果是,一些严重污染的海域得到了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也初显成效。

第二,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

海洋生态保护区被视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有效手段之一。

各国纷纷划定和建立了海洋生态保护区,以实现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修复。

这些保护区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如禁止捕捞、限制船只进入等,有效控制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各类海洋生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海洋生态的平衡和稳定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

第三,推进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洋资源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为了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各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促进了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了一系列渔业管理制度和渔业禁渔政策,控制了过度捕捞的现象。

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海洋能源的开发利用,如海洋风能、海洋热能等,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了能源结构的优化。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海洋资源得到了更加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且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

海洋环境监测和科学研究是海洋保护的重要基础。

各国加强了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测网络和数据库,收集了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

同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和运行规律。

保护海洋的方法100条

保护海洋的方法100条

保护海洋的方法100条1. 提倡减少使用塑料制品,特别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吸管等。

2. 支持海洋保护组织,参与相关活动,增加对海洋问题的认识。

3.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海洋污染。

4. 增加海洋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提供海洋动植物的安全栖息地。

5. 鼓励捕捞可持续性,限制川江捕捞和破坏性捕捞。

6. 推动国际合作,制定全球海洋保护标准和政策。

7. 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8. 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排放控制,防止废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进入海洋。

9. 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经济与生态平衡。

10. 鼓励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如海洋能源、矿产资源等。

11. 推广海洋生态旅游,增加对海洋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12. 提倡海洋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减少化学品使用等。

13. 教育公众关于海洋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14. 尽量减少航运和港口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15. 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提高海洋环境管理和保护的能力。

16. 加强海洋环境法制建设,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17. 推广海洋生态农业,减少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

18. 加强海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的环保措施,防止意外事故造成的污染。

19. 警惕海洋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问题,加强适应性措施。

20. 保护海洋珊瑚礁,减少过度潜水和污染对其的破坏。

21. 加强海洋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防范海洋灾害。

22. 提倡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和循环利用,减少对海洋的污染。

23. 鼓励开展海洋科普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海洋的认知。

24. 加大海洋科研投入,不断提高对海洋问题的解决能力。

25. 推动海洋污染缔约国的承诺和海洋保护行动。

26. 加强海洋气候变化研究,制定应对措施。

27. 鼓励海洋生态修复和栖息地保护项目的实施。

28. 推广海洋环境保护知识,尽量减少伤害海洋生物的行为。

29. 支持和参与海洋废弃物清理活动,保持海洋洁净。

海洋保护政策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与措施

海洋保护政策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与措施

海洋保护政策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与措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增加,给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

为了实现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各国纷纷引入了相关的法规与措施,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法规与措施,并分析它们在促进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

一、渔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人类干预方式之一,其合理管理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为此,各国纷纷制定了渔业管理法规,建立并完善渔业许可制度、渔业资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等。

例如,我国颁布的《渔业法》规定了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原则,并设立了渔业许可和准入制度,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一系列渔业资源保护区,限制非法捕捞和破坏性渔业活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二、海洋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与执行海洋环境的破坏不仅与渔业活动有关,还与工业生产、城市污水排放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各国积极出台了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以保障海洋环境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举例来说,欧盟于2008年颁布了《海洋战略框架指令》,要求各成员国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当的管控措施,以确保海洋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此外,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海洋环境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水质、海洋生物和底栖动物群落等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三、海洋保护区的设立与管理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和重要物种,各国纷纷建立了海洋保护区,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保护区之一就是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保护区。

该保护区面积庞大,包含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和珊瑚礁。

澳大利亚政府不断加强对该区域的管理,限制过度捕捞和污染,以确保大堡礁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四、国际合作与共享海洋资源海洋保护是国际合作的重要领域。

各国通过签署国际公约、制定共同规则等方式,加强了对全球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例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签署促进了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定了各国在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

海洋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海洋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导致的海洋环境遭受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污染。

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海洋污染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对策来减少海洋污染的发生。

一、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调查加强海洋污染监测和调查是有效防治海洋污染的关键。

政府应该加大对海洋污染监测设施和人员的投入,完善监测网络和技术手段,及时掌握海洋污染情况。

开展对海洋生物、海洋沉积物和海水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为制定科学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和执行是海洋污染防治的基础。

政府应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建立健全严格的海洋环境保护制度。

要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和处罚,严惩违法行为,强化对海洋污染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

三、促进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对于防治海洋污染至关重要。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开展有针对性的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推动学校将环境教育纳入课程,增强公众对海洋污染的认识和了解。

积极培育环保志愿者队伍,加强社会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洋污染防治的合力。

四、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海洋污染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

各国政府应该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共同制定和落实海洋污染防治的全球治理方案。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海洋权益相关国家的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方案,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推动海洋污染防治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发展。

五、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海洋经济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海洋经济是长期解决海洋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该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和扶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海洋环境的质量,推动绿色海洋经济的发展。

在海洋污染问题防治的过程中,全社会都应该加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才能够有效地缓解海洋污染问题,保护好我们的海洋环境。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措施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措施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具体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日益紧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海洋具有广阔的空间,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潜力,为此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具体措施,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一、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科技创新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关键措施之一。

我们要加大海洋科研项目的资金投入,增强海洋科研团队的建设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海洋科技创新,我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提升我国在海洋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二、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海洋强国需要健全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

我们要加强海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海洋权益保护机制。

同时,加大对海洋执法力量的培训和投入,提高执法效能。

只有通过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三、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调查与评估工作,制定科学规划,引导和规范海洋产业发展。

同时,积极推动海洋技术创新,提高开发利用效率。

通过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我们可以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四、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环境保护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同时,加强海洋生态修复和保护区建设,加大对海洋环境污染行为的打击力度。

只有通过有效的海洋环境保护措施,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五、推动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是建设海洋强国的基础。

我们要加强海洋教育的普及,推动海洋科普教育的开展。

同时,加大海洋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海洋人才队伍,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海洋强国建设。

结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是我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通过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推动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我们可以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文释义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文释义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文释义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是中国国家人大常委会于1982年通过的一部法律,旨在保护中国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法共分为六章,包括总则、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保护、海洋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保护和法律责任等内容。

该法的总则部分明确了中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其中,强调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出了“保护为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求各方共同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海洋环境保护部分主要涉及了海洋环境质量的监测、评估和管理。

该法规定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监测体系的建立,要求对海洋环境进行定期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修复。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禁止在海洋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的行为,以及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

海洋资源保护部分主要涉及了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该法规定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非法捕捞、保护珊瑚礁和海洋保护区的建立等。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对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管理办法,要求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海洋污染防治部分主要涉及了海洋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该法规定了对海洋污染源的监管和控制措施,包括对排放污染物的限制和监测,以及对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和责任追究。

此外,该法还规定了对海洋油污染的防治措施,要求加强对油轮和海上设施的监管,防止油污染事故的发生。

海洋生态保护部分主要涉及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

该法规定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海洋生态保护区和禁止破坏珊瑚礁等。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对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恢复的措施,要求加强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多样性。

法律责任部分主要涉及了违法行为的处罚和责任追究。

该法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责令停产停业等。

同时,该法还规定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行为的责任追究,要求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

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计划

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计划

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计划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2024年,我国自然资源工作将继续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强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的具体计划。

一、加强自然资源保护1.继续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扩大森林覆盖面积,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2.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严格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完整性。

3.开展自然资源调查和监测工作,完善自然资源数据库,提高资源利用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二、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1.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严格控制资源开采总量,推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2.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保障水资源供应和生态安全。

3.推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力度,促进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实施,保障生态安全。

2.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规划管理,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土地整治工作,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推进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推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1.深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提高资源管理效能。

2.推进自然资源权能清晰划分,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3.加强自然资源监管和执法,严肃查处资源环境违法行为,维护资源环境安全。

以上就是2024年自然资源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通过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推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强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将全面推进自然资源工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目标

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目标

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战略目标一、实现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1、实施更加有效、细致化的污染防治措施,整治水污染、大气污染,抓好废弃物处理。

2、落实天然林保护制度,强化破坏森林、草原和生态系统的惩戒,维护生态环境稳定。

3、提高环境保护方式,守住蓝天、绿水、净土的底线,持续治理和改善良好的生活环境。

4、积极投资开发环境治理技术,推进环境治理与发展的结合,构建绿色发展理念。

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能力1、加强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体系,着力完善湿地保护网络。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形成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城市植被恢复及其生态功能完善。

3、持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生态和农业经济结合发展模式,完善粮食作物种植格局等。

4、大力发展国家公园,构建休闲度假旅游生态系统,建立可持续的生态旅游发展体系。

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1、积极推进和完善科技进步和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的机制,探索和实施技术创新路径,以科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以法治建设为抓手加强国家强制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整合发展资源优化布局,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3、以哲学文化为支撑,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增强公众生态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4、着力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健全环境治理机制,强化环境标准制定和修订,优化环境管理行政保障体系。

四、强化生态文明示范1、加快绿色低碳的文明发展,提高节能降耗能力和节约物品利用能力,科学合理保护自然环境。

2、推动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发展模式,转变产业结构,建立新动力和新模式。

3、实施环境保护技术攻关,推进绿色消费,弘扬绿色文明,代代相传。

4、发挥主体力量,提升社区绿色文明素质,普及科学文明知识,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其提供的食物、能源、交通、旅游等资源非常丰富。

然而,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和扩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加强海洋保护,保护海洋的生态系统,加大海洋科研力度,提高海洋环境监测和管理水平等。

第一,要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

海洋生物资源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所依赖的重要食物来源。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资源,我们应该建立健全的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制度,切实加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比如,建立海洋保护区,禁止非法捕捞,保护珊瑚礁等海洋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科研力度,对海洋中的珍稀生物资源进行保护,防止过度开采和滥捕行为。

第二,要加强海洋环境治理。

海洋污染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其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在海洋环境治理中,要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建立全过程的污染监测和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船舶排放、沉积物和废水排放等。

同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让污染者为其所造成的环境损害做出赔偿,并通过惩罚性和补偿性措施,促进海洋环境的恢复和保护。

第三,要加强海洋科研力度。

海洋科学的发展对于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可以加强海洋调查和监测,探索海洋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发现海洋环境中的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推进新型海洋科技的研发和应用,促进海洋科技的创新和进步,为保护海洋和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基础。

第四,要加强海洋环境管理。

海洋环境管理是保障海洋生态系统健康和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强海洋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督制度,落实好海洋环境管理的各项措施。

同时,发挥海洋环境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作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确保海洋环境的稳定或逐渐恢复。

综上,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下,才能确保海洋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发展。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包括水质、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等方面。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联系,对全球气候、环境和生物资源具有重要影响。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可以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2.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之一,包括海洋食物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对于满足人类对食物、能源和其他物质需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来支撑,包括海洋观测技术、海洋生物技术、海洋能源技术等。

通过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降低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

4.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海洋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海洋边疆安全、海上交通安全、海上资源安全等。

通过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国家的海洋安全能力,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同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提升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环境问题和全球性挑战。

综上所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意义在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推动海洋科技创新,以及增强国家安全和国际影响力。

这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爱护蓝色海洋活动的倡议书(3篇)

2024年爱护蓝色海洋活动的倡议书(3篇)

2024年爱护蓝色海洋活动的倡议书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某中学的学生代表,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向大家发出一个呼吁和倡议:我们要共同行动,爱护蓝色海洋,保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自人类诞生以来,海洋就是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源头。

肆意的破坏和过度的开发,让海洋环境日益恶化。

渔业资源减少,海洋污染严重,珊瑚礁遭受破坏,海洋生物种类消失……这些问题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行动起来,保护蓝色海洋。

为了呼吁大家行动起来,我们特向各位领导和同学们推出2024年“爱护蓝色海洋”活动的倡议书,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保护海洋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加强环保意识,营造绿色生活爱护蓝色海洋,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开始。

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垃圾分类投放,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

我们还要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并且用最少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效益。

同时,大家也要鼓励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

只有我们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构筑起一个绿色的世界。

二、倡导健康的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生态的平衡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

作为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是许多动植物的栖息地。

珊瑚礁、海藻、鱼类、海豚、鲸鱼等都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们依靠海洋中的各种资源,构建起复杂的生态链。

然而,随着人类的破坏,海洋生物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过度捕捞、海洋污染、鱼类养殖等行为都对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倡导健康的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保护重要生物多样性区域。

推动建立科学的渔业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捕捞量和捕捞方式,保护渔业资源。

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防止污染海洋。

积极参与海洋生物的保护、救助工作,做到心中有爱,行动有力。

三、推动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海洋科研和技术创新是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际组织与全球海洋治理保护海洋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的合作

国际组织与全球海洋治理保护海洋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的合作

国际组织与全球海洋治理保护海洋生态与可持续利用的合作近年来,随着全球海洋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海洋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问题。

在这个全球性挑战面前,国际组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合作推动海洋治理,保护海洋生态和实现可持续的海洋利用。

本文将就国际组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合作措施和作用进行探讨。

一、国际组织的介绍和职能国际组织是由各个国家或地区共同组成的、具有国际性质的组织,旨在促进国家间的合作与协调。

在全球海洋治理中,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自然基金会、世界海洋组织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合国旗下的海洋法公约组织(IMO)致力于推进全球海洋法治制度的健全,保障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则通过保护行动和政策倡导等方式,推动全球海洋生态的保护。

二、国际组织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主要合作方向1. 促进全球海洋法治体系的健全国际组织通过制定和推动国际法规,推进全球海洋法治体系的健全。

其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全球海洋法治的基础性文件,促进了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国际组织通过推动公约的有效实施,加强各国间的合作与协调,保障了海洋生态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国际组织在此领域的主要合作方向之一。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国际组织通过推动建立海洋保护区、开展海洋生态监测研究、加强海洋污染防治等方面的工作,保护海洋的生态系统,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3. 推动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利用可持续的海洋资源利用是全球海洋治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管理规定、建立资源共享机制等方式,推动各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协调各国间的利益冲突,确保海洋资源得到合理、平衡的利用。

三、国际组织合作的实践案例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推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法律基础。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法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法

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法海洋占地球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

海洋提供了大量的食物资源、氧气和调节气候的功能,对全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海洋酸化等人类活动,海洋生态系统正受到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并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其中的几种方法。

一、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些海洋保护区可以划定为自然保护区、渔业保护区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区等不同类型。

海洋保护区的划定有利于保护珍稀物种、栖息地和海洋生态链。

同时,海洋保护区也可以提供科研和教育机会,促进可持续利用海洋资源。

二、控制渔业捕捞行为过度捕捞是破坏海洋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各国应该建立渔业管理制度,限制捕捞的数量和方式。

同时,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对渔业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为渔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推广可持续渔业实践,如选择性捕捞、禁止捕捞禁区等,可以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

三、减少海洋污染水污染是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

大量的废水和固体垃圾排入海洋,导致海洋水质恶化,危害海洋生物的健康。

为了减少海洋污染,各国应该加强废水处理和垃圾管理。

此外,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推广环保型产品,也有助于减少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海洋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污染、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海洋生物多样性正受到威胁。

为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需要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并采取措施保护珊瑚礁、湿地、海草床等重要栖息地。

此外,也需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栖息地恢复工作。

五、加强国际合作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

各国应该加强信息共享、技术转让和政策对话,共同应对海洋生态环境问题。

国际间可以通过签署和遵守海洋保护协议,推动各国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同时,各国还可以共同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合作,提高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方法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方法

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方法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之源之一,为保护和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旨在帮助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的美丽与丰富。

1. 减少塑料污染塑料是当前海洋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来源之一。

要减少塑料污染,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做起。

使用可降解的购物袋,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塑料袋、吸管和瓶子。

此外,要格外留意垃圾回收和垃圾分类,确保塑料垃圾得到合适的处置。

2. 限制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平衡,对鱼类种群和其他海洋生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建立合理的渔业管理制度,控制捕捞数量和方法,保护渔业资源并恢复生物多样性。

3. 倡导可持续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途径之一。

确保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减少海洋污染和破坏,并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机会。

政府和社会大众应该共同努力,确保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4. 建设海洋保护区建立和扩大海洋保护区是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措施。

海洋保护区可以提供安全的繁殖和生存环境,保护海洋物种的多样性,促进海洋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健康。

5. 加强环境法律的执行加强环境法律的执行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政策,对违反环境法律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加大对海洋环境犯罪的惩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确保环境法律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6. 提倡环境教育提倡环境教育可以增强社会大众对海洋保护的意识。

包括开展宣传活动、组织讲座和研讨会等,提高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并加强环保意识,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积极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行动中。

7. 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所在。

各国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制定和落实海洋生态保护计划和政策,分享科技和经验,共同应对海洋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总结起来,保护海洋生态系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塑料污染,限制过度捕捞,倡导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保护区,加强环境法律的执行,提倡环境教育,并加强国际合作。

天津海英计划

天津海英计划

天津海英计划
天津海英计划是由天津市政府发起的一项旨在提升天津市海洋
科技实力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加强海
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产业发展、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努力,实现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天津海英计划将加大对海洋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

通过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引进海外优秀科技人才等
举措,推动海洋科技领域的创新突破,提升天津市在海洋科技领域
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天津海英计划将推动海洋产业的发展。

天津市将加强海
洋产业园区建设,支持海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促进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开发等领域的发展,推动海洋经济的多元
化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天津海英计划还将注重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津市将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
海洋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
境的协调发展。

此外,天津海英计划还将加强海洋法治建设和国际合作。

通过
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海洋权益保护,推动海洋国际合作,
促进天津市在国际海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天津市海洋事
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和国际支持。

综上所述,天津海英计划是天津市政府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和
海洋事业全面发展而制定的重要计划,将为天津市海洋事业的发展
注入强大动力,为天津市建设现代化海洋经济和海洋强市贡献力量。

相信在天津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海英计划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为天津市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改善海洋生态环境,近年来浙江尽了很大努力,初步扭转了恶化的态势,但形势仍较为严峻。

这既与海洋生态环境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有关,也与理念认识误区、体制机制缺陷等密切相关。

本文分析了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分析了需克服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实现海洋营养物质良性循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是沿海和海岛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载体。

近年来我省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面临严峻挑战,需要从多个方面继续努力,力争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碧海绿岛美景的和谐共存。

一、我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近年来,我省十分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态势有所缓解。

据《浙江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20 07年),全省近岸海域水质状况总体上比上年有所好转,较清洁和轻度污染海域面积较上年增加15个百分点;近岸海域海洋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23.0%,较上年增加1.8个百分点。

但就整体而言,情势仍不容乐观。

积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我省先后于2001年和2006年两次编制(修编)《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分别经省政府和国务院批准实施。

2004年省人大批准出台《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成为海洋生态环保建设重要法律依据。

2005年、2006年分别制定《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加强海洋渔业资源和海域使用的有效管理。

此外,经省政府同意,有关部门还相继出台了《浙江省滩涂围垦总体规划》、《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浙江省湿地保护规划》等规划,以期在发展海洋经济、改善渔区民生的同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资源的有序开发、有效保护。

设立一批海洋生态保护区。

2006年,经省政府同意,出台了《浙江省海洋特别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并相继建立了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象山港、西门岛、马鞍列岛、渔山列岛等4个海洋特别保护区,以及五峙岛、韭山列岛等省级海洋自然保护区和庵东、灵昆等滨海湿地保护区,建成了一批人工鱼礁和红树林。

按照《浙江省碧海生态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310”海洋生态建设计划,到2010年我省将建成10个海洋保护区、10个增殖放流保护区和10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形成分布广泛、类型各异的海洋生态保护区体系,使海洋生态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执法监管力度。

近年来全省加大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与监督管理力度,组织开展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与趋势性监测、重要海洋功能区监测、典型生态脆弱区监测、赤潮监测,以及海浪、潮汐、海温等海洋常规要素监测预报和风暴潮灾害预警报,新增海洋垃圾监测点监测,较全面掌握了全省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海洋生物状况及其趋势。

同时,目前沿海县级以上城市和重要产业区块污水处理设施已基本建成,陆源污水达标排放率有所提高;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已纳入沪苏浙两省一市区域合作框架,长三角联合治海执法行动正逐渐展开。

二、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可回避的是,由于地处长江口的特殊位置、陆海联动治污不到位、陆域开发环境友好度较低等原因,长江口和东海近岸海域已成为我国海洋污染最严重地区之一,海域生物链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下降严重,须从战略高度引起重视。

近岸海域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据《浙江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200 7年),我省中度和严重污染海域已占内水水域面积的70.7%,其中海水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石油类污染水平分居全国第二、第四,海洋功能区主导功能水质达标率仅为21.2%。

杭州湾、甬江口、乐清湾、台州湾等重点港湾呈严重富营养化。

由于近岸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加剧海水富营养化程度,我省赤潮发生次数和受灾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成为全国受赤潮灾害最严重海域,且呈有毒赤潮和复合型赤潮发生频率不断上升、范围不断扩大、持续时间不断增长趋势。

海洋生物环境失调尚未引起充分重视。

近年来我省大量的围涂造地、码头建设、海底挖砂、倾废排污等活动,已改变部分近岸海域自然地形地貌、底质分布和潮流动力条件,造成不少港湾发生程度不同的淤积、海岸侵蚀现象,历史上自然形成的许多重要鸟类、海洋经济鱼、虾、蟹和贝藻类生物产卵场、育肥场或越冬场逐渐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生物濒临绝迹。

同时,滩涂湿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降低了其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净化地表径流及护岸保田等功能,加速周边部分航道和港口的冲淤过程,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减弱。

海洋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我省海洋法制建设工作与海洋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要求尚有差距,存在海洋、环保、海事等部门间职能交叉、多头执法、越位缺位并存,以及设施等资源难以共享、管理监督不到位等现象。

同时,还存在海洋生态环境监视监测与执法能力建设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环境监测预报网络尚不健全,业务技术设备和人员仍较匮乏,工作运行经费较为紧张等状况,也制约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三、切实消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四大误区(一)“海洋资源无限丰富”,忽视资源平衡和责任承担在用海理念上,目前我省对海洋资源,包括生态资源、生物资源、岸线资源、滩涂资源等仍以索取为主,部分涉海规划决策者、执行者乃至监督者的保护观念、资源平衡观念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认同,粗放型和掠夺性开发海洋的现象仍然存在。

同时,在现有财政等制度安排下,由于对财税增加的过分追求和对区域生态环境价值、居民利益意愿尊重的相对淡漠,不少地方政府未能切实承担起作为海洋生态环境主要监护者的职责。

(二)“海洋污染来自陆源”,忽视海洋经济活动的污染目前我省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80%以上来自外源和陆源排污,据《浙江省海洋环境统计公报》(2007年),我省监测的30个入海排污口中,96.7%的入海排污口污水存在超标排放,其中13个重点入海排污口临近海域中53.9%的生态环境质量为极差或差,需对陆源污染加强处理和监管。

同时,也需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开发活动,特别是围涂造地、河口造田、炸岛采石、海底挖砂、海洋倾废排污、违法捕捞,以及码头泊位、船舶修造、跨海桥梁等海洋工程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高度重视海水养殖对局部海域生态环境的污染,特别是象山港、漩门湾、三门湾、舟山近海等地在局部海域养殖规模、养殖方式和养殖品种方面缺乏必要的规划和控制,加上养殖病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滞后,已给这些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严峻压力甚至破环。

(三)“海洋污染来自外源”,忽视本省活动造成的污染据《杭州湾环境研究项目》研究,我省近海海域内88%的无机氮、94%的总磷来自长江;沿长江、沿东海而建的化工、医药、染料等污染企业常将废水甚至有毒废水直接偷排入江海,使长江南岸和近岸海域区域的有机污染及富营养化逐年加重,这需要采取流域性或跨省市间的联动。

同时,随着石化、船舶、能源电力、浅海养殖、港口物流、滩涂围垦等海洋产业的大规模发展,也应高度重视我省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实际上,除杭州湾外,象山港、台州湾、乐清湾、瓯江口、鳌江口等近海海域整体上海水已成为劣四类,而这些海域的环境破环更大程度上应属于当地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后果,或者在理念上就把海洋环境容量视为“无限”,而不应单纯归咎于外源。

(四)“海洋生态环境可建设”,忽视艰巨性乃至不可修复性长期以来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理念、政策导向上坚持“谁污染、谁治理”,但从根本上说这样的政策导向是值得怀疑的,因为它隐含了三个不可靠的前提:一是污染行为责任人可以追究,实际上很多污染行为责任人难以明确,即存在“公共地悲剧”风险;二是污染行为责任人可以承担治污责任,实际上相当多污染无技术或无能力治理,后果只能由社会承担;三是污染可以治理,实际上许多污染难以治理,多需巨大的经济、时间和生态等成本,尤其重金属污染在现技术水平下更难以治理。

因此,更合理的生态环境建设理念和政策应为“防治兼顾、以防为主”。

对海洋生态环境建设来说,一方面,由于海洋综合治理情况的复杂性,有效治理的技术手段尚未成熟、丰富,以及所需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巨大,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老路、“以防为主”更显必须;另一方面,由于海洋环境污染的流动性和海洋生态改善的共享性,使得不少地方政府缺乏单独或与周边政府联合承担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积极性,使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陷于“囚徒困境”,由此更加凸现高层政府协调的重要性和实行跨区域联合行动的必要性。

四、积极推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若干建议(一)积极确立“科学用海”理念和政策导向进一步强化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理念。

基于浙江海洋生态环境的严峻现实,必须进一步严格规范石化、电力、钢铁、船舶修造等海洋产业项目,以及支撑海洋经济发展所需的滩涂围垦或填海、产业功能区、跨海桥坝等涉海基础性项目的规划、建设、审批、监管和评估,最大程度地减少海洋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压力。

同时,各级政府应广泛宣传海洋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海洋资源环境有偿使用与平衡使用等理念,并努力落实到相关政策导向与执行中去,确保实现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

强化涉海项目区域论证和生态评价。

进一步加强涉海项目的必要性、先进性、环保性论证,实行问责制,强化威慑力。

特别要加强区域内涉海项目群、海洋产业区块的区域论证,更加重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评价,更加注重海洋项目环境污染或生态影响的集成性,从战略上实现海洋污染及生态影响的最小化。

同时,积极细化相关政策,从制度操作上保障大型涉海工程项目、产业项目的规划建设;广泛引入项目利益相关方,特别是居民和社会公众力量的监督参与,促使海洋经济发展与群众利益保障间的平衡。

(二)积极加强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陆海污染源和涉海污染防治。

切实坚持“防治兼顾、以防为主”理念和政策导向,进一步大力实施海陆同步监督管理,加强陆地污染源控制,做好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集中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对重点污染排放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的监管须严格执行在线、全程监测,严禁污染物直接向江海转移,大幅削减氮磷入海量。

加大违规排放宣传和处罚力度,加强责任追究,使排污企业不敢排、相关部门和单位不敢玩忽职守。

加强对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港口作业、海洋工程建设等涉海活动污染的防治。

海水养殖要积极制定专项污染防治法规和规划,实现专项治理、长期坚持。

要高度重视港口作业和船舶工业污染,要有效提高船舶和港口码头防污设施配备率,禁止任何船舶和港口码头违反有关规定排放油类、油性混合物、废弃物和其它有害物质,输油管线、储油设施等应当符合防渗、防漏、防腐蚀的要求,防止漏油等事故出现,控制海上污染源。

建立以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为核心的海洋环境监管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