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储盖层地化特征分析——井中化探的三个实例

合集下载

湘中坳陷非常规及常规资源勘探潜力分析

湘中坳陷非常规及常规资源勘探潜力分析
煤 系区域盖层 连续分布的 区域 为天然 气富集的有利 区。煤 层气有利层位是 下石炭统 测水煤 系和二 叠 系龙潭煤 系, 有利勘探 区块 为洪山殿矿 区和渣 渡矿 区。涟源 凹陷中部和 邵阳凹陷 东部 凹槽 台地相 区,中上 泥盆统 和下石炭统黑
色泥 页岩 系和二 叠系泥页岩 累计 厚度可达几百米 ,同时具有一 定的分布规模 ,如冷水 江一 带面积 分布广泛 ,埋藏 深度在 6 0 0 0 ~30 0m,有机碳含 量较 高 ,热演化程度 高,并且含有较 多的硅 质成分 ,加之构造相对 简单 ,可考虑
出,本 区存 在 2 个与 台凹相 区相对应 的高值 区 ( 即
T C 08 O > .%的地 区) ,有利烃源岩的发育和分布受区
收 稿 日期 :2 1 —0 0 1 4—1 4
修 订 日期 :2 1 0 2—0 一1 l 1
作 者简 介 :殷虹 (9 5 ,女 ,高级T程 师 ,从事 石油地质综 合研 究 1 。E i i yn g ( l (ucn 16 一) 作 - al ihm 2) @sh . l n : 0 o
l 主 力烃 源 岩
据 目前 已有 的 钻 井 资料 认 为 ,湘 中地 区 主要 发 育 有 4 烃 源岩 。Cd_ 。、DsDq 套 lCY , :两套 烃 源岩 是 以 — 碳 酸 盐 岩 或 钙 质 泥 岩 为 主 ,多 属 海 相 台 地 和 台盆
烃源岩 T C O 含量等值线图与沉积相对 比分析可 以看
2 2正 01
天 然 气 技 术 与 经 济
Na u a sTe h o o ya d Ec n my trl Ga c n l g n o o
Vo . N o. 16. 1
Fe 201 b. 2Fra bibliotek第6 ・ 1 卷 第 期

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

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

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油气资源的开采已经逐渐达到了瓶颈。

因此,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当今油气行业的热点。

然而,非常规油气储层的评价方法与传统油气储层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将介绍一些非常规油气储层评价方法。

1. 岩石物理学方法岩石物理学方法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声波速度、电阻率等,来推断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测量岩石的声波速度,可以推断出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评价储层的储量和产能。

2. 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另一种常用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反射特征,来推断储层的地质构造、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分析地震波的反射特征,可以推断出储层的地质构造和孔隙度,从而评价储层的储量和产能。

3. 气体吸附法气体吸附法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储层中气体的吸附量和解吸量,来推断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测量储层中气体的吸附量和解吸量,可以推断出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评价储层的储量和产能。

4. 微观成像技术微观成像技术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一种新方法。

该方法通过使用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来观察储层中的微观结构和孔隙结构,从而推断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储量和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观察储层中的微观结构和孔隙结构,可以推断出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从而评价储层的储量和产能。

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技术。

岩石物理学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气体吸附法和微观成像技术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层的一些常用方法。

石油钻井中的储层特征识别技术

石油钻井中的储层特征识别技术

石油钻井中的储层特征识别技术石油钻井是石油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储层特征识别技术则是钻井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

储层特征识别技术指的是通过对储层岩石进行分析和测试,识别出储层的各种特征,包括岩石类型、物理性质、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指标,以便更准确地评估储层的储集能力和开采潜力,为有效开发储层提供科学依据。

储层特征识别技术一般分为室内试验和现场试验两种方法。

室内试验主要是通过对所采集的钻井岩心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和测试,确定岩石的各项物理性质和孔隙结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很好地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和油气储集状况。

现场试验则是通过各种仪器和采集装置对钻井井壁进行测量和测试,直接获得储层的物性参数。

两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储层的物性参数,从而更好地开发储层。

储层特征识别技术涉及的主要参数有岩性、孔隙度、渗透率、压力、地质构造、地层年代等指标。

不同的储层有着不同的特征。

例如,沙岩储层的重要特性是孔隙度和渗透率,而在砾岩、泥岩储层中则需要特别关注分布规律和孔隙机理等。

因此,储层特征识别技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在储层特征识别中,利用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地震勘探是将声波沿地面传播,对地下物质进行探测和图像化,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评估储层的特征。

同时,地震勘探技术还可以对储层的构造和沉积环境进行研究,为开采储层提供科学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是通过井壁岩屑物性和钻屑化学分析来识别储层类型。

钻屑化学分析法可以确定岩屑的主要成分、元素含量和矿物组成,从而识别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油气藏类型等储层特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通过对井壁岩石的观察和分析,与现有数据库比较,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储层的特征和性质,从而制定更科学的开发方案。

总之,储层特征识别技术是石油钻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可以帮助石油工程师更准确地评估储层的储量和开采潜力,从而提高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储层特征识别技术也将不断升级和完善,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科技力量。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分析及评价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分析及评价

非常规油气储层的分析及评价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这种需求,石油勘探和开发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作。

然而,在不断追求更高的产量和质量的同时,往往忽略了油气储集层的性质。

因此,本文将讨论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及评价。

1、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定义传统的油气储集层一般指天然气和石油在沉积岩体中的堆积层,比如砂岩、泥岩等。

而非常规油气储集层则指那些在结构上、成分上和地质年龄上与传统储层有所不同的油气储集层。

这些非常规储层中包括页岩气、煤层气、可燃冰等。

2、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方法(1)钻井和岩心分析法通过进行实地勘探和钻井,并获取相应的岩心样品来对沉积岩的物理性质、地质特征、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类型进行分析评价,这是最常用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分析方法之一。

钻井和岩心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获取的数据量比较大,同时可以开展较为详细的物理地质分析。

(2)地震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方法是通过声波在地下的传播,获取反射波和折射波的延时,根据波形整理和分析反演油气储集层的结构和油气含量等信息。

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精确描绘储层的三维分布和构造,缺点是只能反映油气储集层的物理性质,对有机质含量和类型等地质特征的反演较不敏感。

3、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评价标准(1)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是非常规油气藏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其含量的分析是评价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关键指标之一。

页岩气和煤层气的有机质含量需达到相应的标准才有开采和开发的可能。

(2)有机质类型不同的沥青质和干酪根会影响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因此需要对其中的有机质类型进行分析。

(3)孔隙度和渗透性孔隙度和渗透性是评价油气储集层的另外两个关键指标。

需要进行相应的地质和物理实验,以获取准确的数值。

4、结论本文对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分析和评价进行了探讨,说明了非常规油气储集层的特点以及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

在开采和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储层特征,以实现节约能源资源并保护环境的目标。

第52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

第52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

第52届岩石物理学家和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年会题录岩石物理学家及测井分析家协会(SPWLA)第52届SPWLA测井年会届时将于2011年5月14~18日在美国科罗拉多斯普林布罗德莫尔酒店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年会由丹佛测井协会承办。

预计会上交流论文93篇。

非常规资源I (9篇)介电频散测井在油页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结合核、声、电测井的定量解释对页岩气地层的弹性特性进行评价基于井眼电阻率成像与地质力学分析的Yufutsu 裂缝性储层产油裂缝特征描述用于实际煤层气藏模拟的煤层岩石物理特性利用介电常数与其他测井方法识别有机页岩孔隙流体北美棉花沟致密天然气砂岩的岩石物理特性综合研究通过对滑流、努森扩散和朗缪尔解吸作用等进行孔隙级模拟估算页岩气层的视渗透率页岩气岩心分析:各实验室数据的归一化策略与标准资料的要求井场地球化学:辅助直井、水平井准确完井作业,评价非常规储层的新型分析仪非常规资源II (6篇)垂直裂缝或双向各向异性地层的电阻率测井仪器响应的三维研究一种新型的用于识别致密砂岩有效产层的物理模型富含甲烷水合物的储层:电阻率各向异性和地层水矿化度估算值的应用页岩气藏水平井的生产测井难题综合应用岩心与测井资料描述San Jorge 湾盆地凝灰岩储层特征天然气水合物的测井特征非常规资源III(5篇)应用套管井声波测井数据描述水力压裂裂缝特性Bossier 与 Haynesville 页岩的测井模型研究油基泥浆钻探的碳酸盐地层的核磁共振岩石物性解释根据测井资料定量估算页岩气地层总有机碳含量、孔隙度、矿物成分的方法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评价含气重质油的黏度常规地层评价I (8篇)在预测和解释方法中经常被忽略却很重要的数据预处理最新一代的随钻声波测井仪:南非西部海上水平井的多极子声波测量对多个商业实验室的岩心分析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和保证的质量评价泥质砂岩评价模型回顾及一种基于干黏土参数的新方法介绍再谈利用测-注-测核磁共振方法确定剩余油:T2-D核磁共振在二叠纪盆地的现场应用高磨蚀钻井环境中随钻密度扶正器金属磨损对补偿密度测量的影响以及解决方法MicroPilot:充分利用岩石物理与油藏工程资料提供一种独特的井下岩石注水实验服务岩心照片资料在岩石物理分析中的应用常规地层评价II (9篇)布朗油田二次开发中Thistle 油田实例:油田第一口油井注水20 年后含水饱和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应力诱导的偶极子挠曲波各向异性的连续统计指标综合井眼成像数据与生产动态情况提高油田采收率的应用实例“水文物理学”—钻井液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对测井数据的影响用碳酸盐岩核磁共振数据预测毛细管压力的新方法北海油田实例:上覆压力特性描述用于Elkfisk 油田地质力学和地球物理学研究用测井和地质资料建立的岩石模型预测地层渗透率展望2020年岩石物理学发展方向(特邀报告)应用井下流体和沥青分析了解储层结构常规地层评价III (9篇)根据岩石物理井眼测量的综合模拟来评价可动气饱和度与岩石类型用基本测井曲线研究复杂碳酸盐岩孔隙特性碳酸盐岩产能评价:可靠性、效率与及时的结果提交一种新的渗透率建模方法——从薄层到模拟应用早期简单的测井系列对德国西北地区二叠纪上部镁灰岩统碳酸盐岩气层进行综合的岩石物性二次评估低电阻率岩石物性测量扩展了科罗拉多 Wattenberg 油田Terry (苏塞克斯)远景区带基于物理学的渗透率模拟定量描述油基泥浆侵入期间润湿性变化及其对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T2形状分析方法及其在确定碳酸盐岩地层有效层方面的应用测井新技术I(9篇)一种用于非导电泥浆井眼的高分辨率地层成像方法一种新型的多探头组合的实时污染方法对比从岩心和3种现代中子诱导元素能谱测量仪器获得的元素与矿物丰度流体成分均衡性的测定:一种优于地层压力测试的评价储层连通性的方法改进的Eromanga 盆地库珀地区侏罗白垩系半定量矿物学岩石物理模型的开发用于直井或斜井各向异性和倾角测量的新型随钻三轴传感器的现场测试随钻交叉偶极子声波成像测井服务旋风图版的有效性研究电阻率对比与成功的地质导向之间的关系研究测井新技术II(9篇)用于研究润湿性变化对孔隙流体分布影响的三维可视化技术随钻“环视”深电阻率测量方法的奇思异想应用脉冲中子发生器和6Li玻璃中子探测器测井测量中子孔隙度高温随钻地层评价测井系列的研发新进展新型方位电阻率与高分辨率成像仪改进水平小井眼地层评价和布井用新型成像处理技术发现隐蔽的地层构造放射源替代技术——希望与缺陷利用多探测深度核磁共振测井定量评价地层损害利用计算机建模导出精确的Pe方程测井新技术III (11篇)新一代深水环境岩心取样方法:巴西海上油田经验随钻固井质量检查用于CsK 甲酸盐钻井液环境的随钻核测井仪器性能随钻脉冲中子孔隙度测量的设计与优化应用井眼漏失纵波的频散特性评价未胶结地层的径向变化新一代大直径旋转式井壁取心器的现场测试结果流体分析与取样——随钻测井仪器的下一个重要目标用于校正甲酸盐泥浆滤液侵入地层的核磁共振和核孔隙度的方法用随钻便携式能散X 射线荧光技术的实时探测矿物成分、岩性和化学地层识别脉冲中子矿物仪的俘获截面测量与应用使用多种输送方式的小井眼(2.25 in)声波仪器现场实时决策(9篇)测定点时间临界效应的分析井眼垮塌自动探测:当前可能性及其对井眼稳定性预测的作用综合测井资料与油藏模型用于大斜度井和水平井地层评价薄层状地层钻井:各向异性对层边距计算的影响用磁共振测井资料评价北海油田水平井岩石物性用大斜度或水平井随钻核测井的快速模拟改进岩石物性与几何形态解释通过实时和时间推移随钻密度成像研究薄泥岩盖层的稳定性:挪威海上Bream 油田实例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利用最优化的实时岩石物性数据成功布井的经验在旋转导向钻井条件下综合多学科方法优化水平井布井为老油田带来增产效果套管井先进技术的应用(9篇)监测墨西哥湾深水区Mars 油田水淹情况的碳氧比技术的改进用电缆测井评价深水环境水泥胶结状况的实例深水水泥胶结评价与套管检测用于北海老油田饱和度监测的新一代多探头脉冲中子测井技术的评估利用非弹性散射和俘获能谱技术对页岩气藏水平套管井进行地层评价砾石充填地层成像仪器(GPI):对砾石充填完整性的准确认识用于油藏监测的新型井下瞬态电磁测量系统新型传感器研发有助于优化水平井生产测井数据采集应用新型井眼/油藏模型进行生产测井数值模拟与解释(译自张杨译肖圣校)。

刘家沟地层井漏技术探讨

刘家沟地层井漏技术探讨

刘家沟地层井漏技术探讨井漏是钻井过程中常见的复杂情况,处理不好就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处理井漏应该有针对性,关键是采取的措施是否能适应地下的实际情况,在长庆油田施工的井队都知道,刘家沟地层是一个典型的大漏层,尤其是刘家沟底部更是极易发生井漏,如何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好这段地层的漏失,是我们必须要考虑和研究的,下面我就通过自己的实际经验谈谈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长庆地区的构造情况,长庆地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处于华北地区西部,是一个稳定沉降、坳陷迁移、扭动明显地多旋回克拉盆地,现今构造面貌为一南北翘起、东翼缓而长、西翼短尔陡地不对称向斜。

依据现今构造特征,盆地划分为六大构造单元,即:伊盟隆起、伊陕斜坡、天环坳陷、晋西挠褶带、西缘断褶带和渭北隆起。

而刘家沟地层,属于中生界三叠系地层,刘家沟地层地岩性为灰紫色、灰绿色、暗红色细-粗砂岩及紫红色、棕红色砂质泥岩含灰质结核,底部含细砾岩。

该地层地地层压力低,可钻性差,底部砾岩很容易漏失,严重时泥浆只进不出,给钻井工作带来了很大地风险和巨大地经济损失。

如何更好地钻过这一高风险地层呢?下面就以榆82井为例来分析一下:一、榆82井的基础数据该井构造位置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地理位置陕西省子洲县老君殿乡刘家塬村。

井型直井,井别预探井。

地层情况:该井于2005年7月10日8:00开始由老井搬迁至新井,于2005年7月15日20:00开钻,于2005年7月19日6:00二开钻进。

于2005年11月8日23:00完钻,完钻井深2895米,于2005年11月16日8:00测声幅试压合格交井。

本井建井周期129天,钻井周期116天3小时,动用钻机4.12台月,钻机月速702.67米/台月,平均机械钻速5.25米/小时。

二、榆82井井漏情况介绍1、自钻开漏层到完钻的漏失情况本井在2005年7月29日23:30钻进至井深1969米时发生漏失,当时漏速在30m3/h。

采取措施是:在起钻前打入15m3(密度:1.05g/m3,粘度:50s),到8;00起钻向井内挤入5m3泥浆静堵,未稳住压。

储层特征研究

储层特征研究

储层特征研究x储层研究是油藏研究的核心,只有在科学地、系统地、定量化的储层研究基础上,才能有效地提高勘探、开发效益,才能准确地评价油藏,预测最终采收率。

(1)储层研究方法储层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地质分析方法是根据钻井取心资料和野外地面露头的观察描述以及实验室分析化验资料,研究储层的沉积特征、成岩作用、成岩序列、微观孔隙结构、粘土矿物及其敏感性以及储层的物性、含油性特征。

②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在取心关键井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测井资料数据库,运用数学地质的方法,研究岩性、物性、含油性与测井信息之间的关系,建立研究区的最佳测井解释模型,从而实现储层参数从取心井到非取心井的最佳求取。

这样就可以使储层参数在平面乃至三维空间的变化规律得以表征。

同时可以通过岩电对比进行沉积微相的研究。

③地震方法把地震资料同测井、地质及油藏工程等资料结合起来,并利用高分辨率地震技术、声阻抗反演技术、井间地震层析成像技术及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来圈定储层的横向展布,确定厚度变化,估算孔隙度,预测岩性变化、含油气性变化,监测热采前缘等。

④储层动态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在注水井测吸水剖面、在自喷井上测产液剖面、在抽油井上进行环空测试,以及进行示踪剂测试、压力监测等方面,用以研究储层的生产动态。

(2)储层研究内容储层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个方面:①储层非均质研究储层非均质性是指储层的空间分布及内部的各种属性都存在及不均匀的变化。

它分为宏观非均质性和微观非均质性两个方面。

宏观非均质性包含层间非均质性、平面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三个方面。

层间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单砂层规模内垂向上的储层性质变化,包括层内垂向上渗透率的差异程度、最高渗透率段所处的位置、层内粒度韵律、渗透率韵律及渗透率的非均质程度、层内不连续的泥质薄夹层的分布;层间非均质性是对一套砂泥间互的含油层系的总体研究,属层系规模上的储层描述,包括各种沉积环境的砂体在剖面上交互出现的规律性、作为隔层的泥质岩类的发育和分布规律及砂体的层间差异;平面非均质性是指一个储层砂体的几何形态、规模、连续性,以及砂体内孔隙度、渗透率的平面变化所引起的非均质性。

桂中1井井中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和指示意义

桂中1井井中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和指示意义
有利 的含 油气 目的 层 为 中泥 盆 统 下 部应 堂 组 以 及下 泥盆 统 四 排组 , 主要 储 集 单 元 为 生物 礁 以 及 白云岩 , 盖层 为 中泥盆 统 东 岗岭 组海 相 泥 页 岩 夹 泥 灰岩 。其 中 , 中 1井 从上 至 下钻 遇 的地 层 有 : 炭 系 ( , 桂 石 C) 上
文 章优 选 了酸解 烃 ( C 一 s 4 、 释 烃 ( C。 R 、 维 荧 光 ( L2 F 3 、 L 。 、 生 碳 酸 盐 ( C) S C )热 R 一 C )二 F 3 、 L6 F 3 ) 后 7 6 。 △ 和 热释汞( g 等作为评价指标 , H ) 通过 对 桂 中1井 各 种 化探 指 标 的 异 常 特 征 分 析 , 明 区 内存 在 油 气 生 成 潜 表
化 学 分析 , 究 其 中 的含 油 气信 息 , 而 对 钻遇 地 层 研 进 流 体属 性作 出预 测 的一种 化探方 法 。 中化探 技 术方 井 法 建 立在 油气地 质 、 地球化 学理 论和 油气 化探 基 本原 理 的 基础 上 , 用 科学 的 样 品采 集 方法 , 助先 进 的 运 借 仪器, 现代 的分 析测试 技术 和解 释评 价手 段捕 获 钻井 岩 屑 ( ) 供 的地球 化学信 息 , 过 各类 地球 化 学指 芯 提 通 标 在地 层 中的分 布特 征与组 成分 析 , 踪 油气 运 移 的 追 行迹 , 测和 发 现油气 层 。 技术 具有 经济 、 速 的特 预 该 快
桂 中 坳 陷先 后 经 历 了 晚古 生 代 一早 中生 代 早 期 滇黔 桂大 型 海相 断坳 盆地 形 成发 展 、 中新 生代 晚期 陆
内造 山改 造 等演 化 阶段 , 是一 个 由古 生界和 三 叠系 充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问答题(含要点)

油气田勘探复习题——问答题(含要点)

5.盆地普查的基本工作程序。 要点:
(1)高精度非地震物化探 (2)地震普查 (3)参数井钻探 (4)凹陷评价与优选
6.盆地普查阶段部署应遵循哪些主要原则?并简述其原因。 要点:
(1)从区域出发,整体解剖,着重查明区域构造特征和石油地质基本条件。 因为盆地普查阶段勘探范围具有广阔性的特点,需要整体解剖。
4.试归纳一下地震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主要作用。 要点:
(1)分析构造特征及其演化 (2)研究地层及其分布 (3)开展地震相及沉积体系分析 (4)确定圈闭及其要素 (5)开展储层分布预测 (6)进行裂缝及流体检测
5.什么是录井,试述录井技术在勘探中的作用。 要点:
录井是指在钻井过程中收集地下地质资料和钻井工作状态相关信息的工作 (包括地质录井和工程录井)。录井的主要作用包括:
第一讲 油气勘探技术
1.试论油气苗的概念及其勘探意义。 要点:
(1)找油的可靠标志——证实有油气的生成和运移过程 (2)找油的不利因素——于是油气藏保存条件可能较差
2.野外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要点:
(1)地层年代及其分布 (2)盆地构造及其演化 (3)烃源岩与储盖组合 (4)油气苗及油源对比
3.执行勘探程序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要点;
(1)阶段不能逾越,程序不能打乱——严格性原则 (2)节奏可以加快,效益必须提高——灵活性原则 (3)加强跟踪研究,降低勘探风险——协调性原则
第三讲 油气勘探阶段
1.谈谈你对含油气大区这个概念的理解。 要点:
一个国家或者大的石油公司为制定长远的勘探规划,从油气勘探的全球发展 战略或国家石油发展战略出发,往往将本国划分为若干个大的油气区(简称大区)。
大区可以是: (1)一个与地理、行政区域甚至是经济条件有关的单元。如藏北地区。 (2)由一系列盆地构成的盆地群,其盆地结构、含油气层系具有一定的共

非常规油气藏

非常规油气藏

1.非常规油气藏简介所谓非常规油气藏是指油气藏特征、成藏机理及开采技术有别于常规油气藏的石油天然气矿藏。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种类很多,其中非常规石油资源主要包括致密油、页岩油、稠油、油砂、油页岩等,非常规天然气主要包括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甲烷水合物等。

其中资源潜力最大、分布最广、且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最具有勘探开发价值的是致密油气(包括致密砂岩油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油气)、页岩油气(包括页岩气和页岩油)、煤层气等。

据研究,非常规油气藏在全球分布十分广泛,是世界上待发现油气资源潜力最大的油气资源类型。

我国非常规油气藏分布亦十分广泛,无论是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还是西部的塔里木、准噶尔、吐哈盆地,以及东部的松辽、渤海湾、海域盆地等均有广泛分布,而且资源潜力巨大。

然而,由于非常规油气藏无论是在成藏机理和分布规律方面,还是在勘探评价方法和技术方面,均与常规油气藏明显不同,这就决定了其成藏研究和勘探评价的思路和方法有别于传统的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研究。

2、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目前,世界石油天然气工业已进入常规油气与非常规油气并重发展的时代,而且非常规油气在世界油气新增储量和产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世界石油与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常规油气藏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区别主要是常规油气藏油气运聚动力是浮力,而非常规油气藏的运聚动力主要是膨胀压力或者生烃压力。

常规油气藏的储层主要是中、高渗透率的储层,而非常规油气藏的储层则是低渗透率储层。

非常规油气藏没有油水界面,而常规油气藏有油水界面。

常规油气藏的流体压力主要是常压;而非常规油气藏是有由超压向负压最终到常压的旋回变化,超压是油气向低渗透致密储层中充注运移的主要动力,主要是由邻近的烃源岩在大量生烃期间所产生,并在幕式排烃过程中传递到储层中。

(见附表)非常规油气藏与常规油气藏特征的比较一般认为,非常规油气是一个动态的、主要受开采技术影响的概念。

第3章储层和盖层

第3章储层和盖层

我国同类碎屑岩砂体产油状况表
砂体类型 河流 三角洲 扇三角洲 水下扇 滩、坝 冲(洪)积扇 湖底扇 油田名称 陕甘宁(J1)、东营孤东(N)、黄骅大港(N)、 冀东南堡 (N)、东濮文留(Es) 辽河(Es)、东营胜坨(Es)、松辽大庆(Kl)、 柴达木朵斯库勒(E) 辽河西部(Es)、南阳双河(Eh)、东濮濮城(Es) 储量规模 千万吨级 亿吨级 千万吨级
第三章
储集层与盖层
储集层的物理性质 常见的储集层类型 盖层
§1 储集层的物理性质
油气在地下是储存在一些岩石的孔、 油气在地下是储存在一些岩石的孔、洞、缝之中的, 缝之中的, 其储集方式就象水充满在海绵里一样。 其储集方式就象水充满在海绵里一样。 凡是能够存储和渗滤流体( 凡是能够存储和渗滤流体(油、气 、水)的岩层都可 以称之为储集层 储集层。 以称之为储集层。 储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因为具备了两个特征: 储层之所以能够储集油气,是因为具备了两个特征: 孔隙性——直接决定岩层储集油气的数量; 直接决定岩层储集油气的数量 孔隙性 直接决定岩层储集油气的数量; 渗透性——控制了储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控制了储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渗透性 控制了储层内所含油气的产能。 而决定孔、渗性好坏的基本因素是岩石的孔隙结构 孔隙结构, 而决定孔、渗性好坏的基本因素是岩石的孔隙结构, 这些构成了储层物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这些构成了储层物性分析的主要内容。
铸体薄片法:将液体有机玻璃(红、蓝)单体在常温下 铸体薄片法 注入岩样,经高温聚合成有机玻璃,磨片后在镜下观察, 可分辨岩石中的孔、喉分布。 铸体法:在注入有机玻 铸体法 璃后,将岩样在HF中浸 泡,溶掉岩石骨架部分 后,可观察孔隙的空间 展布、立体构架。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
1、排驱压力(Pd) 排驱压力( 饱和度中值压力( 2、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 3、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 分数( 分数(Smin%) 4、孔喉半径集中范围和频数

何家雄,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何家雄,非常规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羌塘 盆地
华 北 地 区
海 湾 盆 地
古生界海相泥页岩发育区 中新生界陆相泥页岩发育区 石炭—二叠系泥页岩发育区 沉积盆地
南方地区
近海盆地E陆相 /Mz海相页岩
我国不同地质时期页岩均以中生界陆相页岩、古生界海相页 岩最发育展布规模最大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简况
1.中国第一口产页岩气井—威5井
盆地:四川盆地 产层:寒武系筇竹寺组 井深:2848.87m(Zd4) 产量:日产2.46万方(2795-2798m) 完井时间:1966年 盆地:四川盆地 地层:志留系龙马溪组 井深:154.6m 完井时间:2008年11月
高、发育微-纳米孔隙、脆性矿物丰富、含气量较高,是最有利页
岩气突破区。
中国主要发育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分布在三 大地区,陆相分布在六大盆地,都可以形成页岩油、页岩气
准噶尔盆地C-J
准 噶 尔
吐哈盆地 P-J
海拉尔盆地 辽 盆 吐 地 哈 二 盆 地 盆 地 连 地
松辽盆地 K

三大海相地区 南方古生界 华北地区古生界
地 质 特 征
开 发 特 点
非达西流为主,不产水或产水很少
采收率低,基本无自然产能,须采 取压裂等技术措施形成“再造气藏”
必须采取水平井多级分段与重复压裂 等先进开发技术和措施,形成“人造” 渗透率方可采出,故称“人造气藏”
中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页岩气基本地质特征
1. 中国主要有海相、海陆过渡、陆相三套页岩,海相页岩分布在
世界煤层气总资源量约260万亿立方米。 2006年我国新一轮煤层气资源普查结果:2000m埋深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 为36.8万亿m3,其中可采资源量为10.9万亿m3,位居世界前三,但产量低。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5储层评价内容

储层地质学(中国石油大学)-5储层评价内容
结论:B、C型结构为主
A型微观结构参数分布直方图
五、储层温度、压力评价 (一)评价内容 1.储层温度 (1)现在地温环境:主要用地温梯度(GT,ºC/100m) 的变化规律来表示。影响因素有:岩石的 导热性、地下流体的导热性、地下水循环、水化学作 用等 (2)储层古地温:对自生石英、自生长石和自生粘土 矿物等一系列成岩事件影响很大。前苏联,具有最大 储量的地层温度为115ºC。 (3)储层温度的性质:根据地温梯度的大小确定储层 温度的性质。
四、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1.孔隙成因类型
根据成因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 (1)原生孔隙:主要指粒间孔隙、层间纹理缝、 碳酸盐岩的骨架孔隙和遮蔽孔隙。 (2)次生孔隙:主要指各类溶蚀孔、缝及交代成 因孔隙。
2.次生孔隙的类型及识别标志 (1)类型:破裂孔隙、收缩孔隙、 各类溶蚀孔缝,以及碳酸盐岩中的白 云化晶间孔隙,还有裂隙。 (2)识别:胶结物部分溶解、印模、 颗粒的不均匀排列、特大孔隙、漂浮 颗粒、伸长状孔隙、颗粒部分溶解、 晶内孔隙、粒内孔隙等。 3.储层孔隙结构 定义: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 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连通状况。 研究方法:主要应用毛管压力曲线和 孔隙铸体。
实例: 广利油田沙四段储层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
1 孔隙类型 (1)粒间孔隙:最发育的一种孔隙类型,约占孔隙总量的85%。 (2)粒内溶孔:在长石中最为常见。 (3)铸模孔隙:碎屑颗粒被全部溶蚀而且保存了其原有外形的孔隙。 (4)微孔隙:填隙物内或颗粒内的微细孔隙及颗粒内的微裂缝。
2.孔隙结构 六种类型:即A、B、C、D、E、F 型 (1)A型:颗粒分选较好,孔隙大而且连通性好,填隙物少。 (2)B型:颗粒分选不好,大小混杂。 (3)C型:颗粒分选较B型好,但孔隙由于胶结物分布不均匀。 (4)D型:颗粒分选很差,而且杂基很多,不均匀充填孔隙。 (5)E型:颗粒细小,杂基含量相当高,孔隙为杂基内微孔。 (6)F型:胶结物含量很高,且胶结物溶蚀较少,连通极差。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类型的地质特征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类型的地质特征

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类型的地质特征【摘要】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因其低碳、洁净、绿色、低污染的特性,已成为当今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全球范围内,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技术日趋成熟,是常规天然气资源最现实的接替资源,在世界能源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简要介绍非常规天然气中的几种。

【关键字】非常规天然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一、致密砂岩气1.概念致密砂岩气最原始的定义可以追溯到 1978 年,美国天然气政策法案将其定义为砂岩储层天然气的渗透率小于或等于 0.1×10-3μm2的气藏。

致密砂岩气又称致密气,通常是指低渗-特低渗砂岩储层中无自然产能,须通过大规模压裂或特殊采气工艺技术才能产出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

致密砂岩气藏大多分布在盆地中心或盆地的构造深部,呈大面积连续分布,是连续型气藏的一种重要类型。

2.成藏机理2.1成藏过程姜福杰等通过实验模拟,按照出气孔出水速率的变化特征将成藏过程划分为 3 个阶段:1)充注前期,即能量积累阶段。

此阶段为注气的初始阶段,此时的天然气无法进入致密砂体的孔隙内,只有当注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充注能量积累到足以突破毛细管阻力作用时,天然气才开始充注。

2)充注期,即成藏充注主阶段。

在此阶段,由于气体的膨胀力排驱孔隙水的作用,天然气在致密砂体内呈指状向上运移。

低渗砂体与“相对高渗砂体”的逐渐连通使出水速率明显增加。

低渗砂体内的气柱会随着出水速率的增加迅速萎缩并与“相对高渗砂体”分离,最终形成稳定的天然气分布范围。

3)充注后期,即气藏保存阶段。

在此阶段,天然气分布范围保持稳定,游离相的天然气直接从出水孔喷出,但并不出水,最终使整个致密砂体内形成统一的天然气聚集。

“后成型”致密气藏在致密化前后都具有天然气运移和聚集的条件,但大规模运移、聚集一般发生在储层致密化之前。

由于成岩早期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天然气的聚集分异与常规气藏的成藏模式相同,并且此时气藏的生、储、盖组合及气水分布特征均与常规气藏相似。

储层试井分析评价

储层试井分析评价

损害深度(m) 0.3084 0.4191 0.9876 0.5553 0.3632 0.0152 0.2609 0.0126 0.4727 0.0108 0.0130 0.0131 0.0157 0.0117
增产率(%) 9.2190 25.8410 199.6540 11.1310 11.2180 0.2020 0.4070 0.2940 0.5720 0.0860 0.1550 0.0010 0.0080 0.1850
(
172 .8kh k1
1) ln
r1 rw
S ( k 1) ln r1
k1
rw
损害模型
储层受到损害是指井底附近地层渗透率与原始状况相比发生了变化(降低)。 损害地层相当于复合地层,污染区内有一渗透率ks(ks可以是常数也可是变数), 外区渗透率K 。
储层损害物理模型
损害模型
P Pi
• 压力平方法
q' AOF

q AOF 1
1
q AOFSd 86.4kh (pi2
0.01)
p sc zT Tsc
Sd
q
' AOF

0.5(q

sd
/
D)

b 2Dq
(p
2 i

p
2 wf
)

[0.5(q

sd
/
D)

b 2Dq
(p
2 i

p
2 wf
)]2

b D
p
2 i
压裂效果预测
若压裂后井底压力、地层渗透率有变化时,其措施增产率为:
校正地层损害后的绝对无阻流量

非常规储层评价技术

非常规储层评价技术

储集层:具有储存油气空间的岩层。

储层分类:①按岩类:碎屑岩储层、碳酸盐岩储层、特殊岩类储层;②按储集空间类型:孔隙型、裂缝型、孔隙裂缝型、缝洞型、孔洞型、孔洞缝复合型;③按渗透性:高渗储层、中渗储层、低渗储层、特低渗储层。

特殊储层:不同于常规均质孔隙型砂岩储层的储层,包括岩浆岩、变质岩、砾岩、泥质岩等。

评价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的核心是空隙空间结构,即它的孔隙、溶洞、裂缝的发育特征及组合状况。

非常规储层测井评价基本任务:①储层在哪里、什么类型、是否有效——找储层;②是储层含什么性质的流体——找油气层;③是储层的储集物性条件如何——评价油气层的好坏;④是什么地方还有好的储层——储层多井对比与横向预测。

碳酸盐岩岩石成份:①主要成分——方解石、白云石、硬石膏、岩盐(是骨架,比重最大);②粘土成分(性质最活跃);③其它成分——有机质、黄铁矿、铝土矿、碳酸磷灰石(量少,影响大)。

各自的主要物理性质:①方解石:白色、灰色,分布广,易溶蚀。

②白云石:灰白色,分布于咸度高的海、湖,次生方式形成,为石灰岩受含镁溶液交代而成的白云岩中的主要矿物。

③硬石膏、盐岩:都不是碳酸盐岩,而是蒸发岩,但经常出现在碳酸盐岩地层剖面中。

④粘土矿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分布形式多变、含量不稳定、性能特殊,对储层物性测井响应影响极大。

有较强的可压缩性。

⑤有机质:含量少,但对油气的生成、岩石的某些物理性质影响很大。

⑥黄铁矿:呈团块、结核状分布。

岩石结构:描述岩石各组成部分的几何形态特征的一个概念;是指岩石颗粒、晶粒的大小、形状、分选、表面性质及其组成形式。

非均质岩石构造类型:薄层状构造、眼球眼皮构造、豹斑构造、燧石结核构造。

空隙空间的基本类型:孔隙、吼道、裂缝、洞穴。

裂缝:指岩石受外力作用、失去内聚力而发生各种破裂或断裂所形成的片状空间,它切割岩石组构。

裂缝的分类:①按裂缝成因分:成岩缝、风化溶蚀缝、构造缝;②按裂缝宽度分:微裂缝、中等裂缝、粗大裂缝;③按裂缝产状分:高角度缝、斜交缝、低角度缝;④按填充状况分:全充填缝、半充填缝、未充填缝;⑤其它分类方法:单组系裂缝、网状裂缝。

储层识别技术

储层识别技术

(一)常规测井资料储层识别技术
对于上世纪90年代以前钻探的很多老井来说,可以利用的测井资料较为 有限,往往仅有常规测井资料和少量岩心资料,而没有成像、核磁等特殊 测井资料。对于一些低成本开发的新区块里钻的开发井,也存在类似情况。 因此,深入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复杂岩性碳酸盐岩储层,寻找潜在的裂 缝、溶洞型储层,在不少区块是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
3.利用特殊测井方法综合评价碳酸盐岩储层技术
◆技术原理:在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划分的基础上,应用了成像测井资料、核磁测
井资料、交叉偶极子声波测井资料等多种测井新方法,结合了碳酸盐岩储层的地质研究方 法,从储层类型、裂缝有效性及流体性质等方面,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储层测井综合评价。 ◆技术特点:① 用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储层类型划分,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储集性能的 评价;② 用交叉偶极子声波资料,结合成像资料对储层渗透性和裂缝有效性进行评价; ③ 用核磁测井资料,结合常规资料,研究孔隙结构、识别流体性质。 ◆技术指标:① 同时满足成像、全波、核磁处理解释规范;② 处理参数要用岩心进行标 定;③ 评价结果要经过试油的检验;④ 有岩心实验段,应用岩心实验数据进行宏观检验; ⑤ 裂缝产状应符合地区规律。 ◆适用范围:常规资料评价面临困难的各类碳酸盐岩地层。 ◆实例:某油田特殊测井方法储层综合评价: 首先,利用成像资料,结合常规等其他资料,按照孔洞缝对储层的贡献比例及其相互组 合,将储层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孔洞型,裂缝型以及洞穴型四种类型。其次,利用流动 单元理论,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分别进行FZI(流动带系数)和RQI(储层品质因子)的计 算,划分流动单元并评价储层的渗流能力。该地区裂缝型储层最好,而孔隙型最差。
◆适用范围:裂缝型碳酸盐岩储层。 ◆实例:①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寻找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 滨里海盆地石炭系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较为发育。由于钻井过程中泥浆漏失严重, 井况较差,多数探井及评价井取消了成像测井项目。在一些关键井,通过部署成像 测井,将图像上发现的裂缝发育段与常规测井资料识别出的裂缝发育段进行比较, 证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裂缝识别能力。其提供的半定量裂缝参数,对优选有利储层 进行试油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如图所示。图中跳跃剧烈的裂缝发育指数曲线,一 定程度上指示了潜在的裂缝发育段,成像测井证明了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储层的 有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砾 岩 层 —— 非 常 规 盖 层 实 例 .

] f
] f

: J == !
‘ 。 一 ‘ Leabharlann < / O o o

宴 黩

由于油 气 藏 中 的烃 类 发 生逸 散 或渗 漏 作 用 , 向 上 扩 散 , 上覆 地 层 所 吸 附 , 成 烃 类 相 对 高 值 层 被 形 段。 酸解烃 项 目分析 的是 地层岩 石 中吸 附态轻 烃 , 反 映 岩 石 颗 粒 表 面 吸 附 及 颗 粒 内部 “ 留” 吸 的烃 类 含
新疆 K1井 的K2 一E组 地层 , 深62 " 65m 井 5 5 -5 0 的 层 段 为 一 油 气 层 , 该 油 气 层 上 方 井 深 6 6 ~ 在 44 6 2m 的 层段 为 一酸 解 烃 为相 对 高 值 , 50 热解 含 量 较
收稿 日期 :O o o 5 2 1 一1 —O
从真溶液或胶体溶液中沉淀出的一些化学物质 , 如 方解石、 氧化硅、 二 氢氧 化 铁 等 , 结 物 通 常是 沉 积 胶 后 期生 成的 。 X井 的该 砾 岩层 的砾 石 直径 为 lm 左 右 , 选 c 分
作者简介 : 艳秋( 94 , , 孙 1 6 一) 女 工程 师; 长期从事地球 化学工作。
1 砾 岩层 —— 非常规 盖 层实例 上覆 地层 也有 增 加趋势 , 酸解烃 含 量从 1 3 lk 0  ̄/ g逐
渐上 升到 19  ̄/ g 该层 段 的岩性 为杂 色 中砾 岩 夹 84 1k , 棕红色粉砂质泥岩 , 岩石吸附了下伏 油气层中向上 逸 散或 渗漏 的烃 类 。 同时 , 该岩 层的 低渗透 性阻 止 了 下伏油 气层 中 的烃类 的逸散 , 到 了油气 盖层 作用 。 起 井 深 6 6  ̄6 5 m 地 层显 示 了一个 完 整 的油气 盖 、 4 4 50 储组合 , 图 1 见 。
井 深 音 性 0 0 o 4 0 日 50 0 1 0
盖 层是 指覆 盖于 油气 藏之上 , 止油 气 向四周 、 阻 特 别是 向上逸 散 的岩 层 。
1 1 盖层 的封 闭机 制和 常 见类型 .

契 黠 J L— . I 一 j — I 一s
{ 蟹 I ! = ! = : J

盖 层 对 与油 气 的 封 闭机 制 有三 类 : 毛 细管 力 ① 封 闭, 由于具 有 较 高 的毛细 管 阻 力 ( 替压 力 ) 阻 排 而 止 油气 的逸散 ; 异常 高压 封 闭 , ② 由于 具有 异常高 的 孔 隙流体 压力 而 阻止 油气 的逸散 ; ⑧浓 度封 闭 , 由于 具有 较 高的浓 度而 阻止 油气 的逸 散 。 常 见盖 层 的 岩 性类 型 有 页岩 、 岩 、 岩 、 膏 泥 盐 石 和无 水石 膏 。
2 1 年第 2 期 00 3
内蒙 古石 油化 工
1 9
非 常 规 储 盖层 地 化 特 征 分 析
— —
井 中 化探 的 三个 实 例
孑、 秋 J 艳
250) 2 0 7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实验研 究中心 , 江苏 扬州
摘 要 : 文运 用井 中化 探 的三 个 实例 , 本 对非 常规 的油 气藏 盖层 和储 集 层 的地 化特 征 进 行 了分析 。 砾 岩层 在特 定 的地质 条件 下 , 以成 为 油 气藏 的盖层 。岩性 油 气藏 的化 探罐 顶 气分 析 指标 往 往具 有假 可 象, 影响 对储层 油 气性质 的正 确识 别 。裂缝发 育 的泥岩也 可 成为储 集层 。
2 0
内 蒙古石 油4 . L. r -
2 1 年第 2 期 00 3
性 较好 , 圆度较 高 , 磨 填屑物 主要 为粘 土物 质 。由于 砾 石 和粘 土物 质 同 时 沉积 或 短 时 间 内交 互 沉 积 , 砾 石 颗粒 之 间的空 间 被粘 土 物 质 充填 , 着岩 层 的压 随 实 和压 溶 成岩 作 用 以及 胶 结 作用 的进行 , 该 地层 使 岩石 孔 隙度很 低 、 渗透性 很 差 , 有 了阻止烃类 逸散 具 的特 点 。因此 , 特定 的地质 条件 下形 成的砾 岩 , 在 也 能成 为 理想 的油气 藏盖 层 。 2 自生 自储型 岩 性油 气藏 —— 非 常规 储集层 实例 储 集 岩 的岩 性 或物 性 发 生侧 向变 化 , 而 形成 从 的圈 比中油气 藏为 岩性 油气 藏 。 2 1 岩性 油 气藏 类 型 . 岩性 油气 藏分 为两 种 : ①透 镜状 岩性 油气藏 ; ② 尖 灭油 气藏 ( 层 沿 上倾 尖 灭 或渗 透性 变 差 而形 成 储 圈 闭 , 中油气 聚 集 的上 倾 边缘 一 般 为储 集 层 的尖 其
关 键词 : 非常规储 ; 层 ; 中化 探 ; 盖 井 地化特 征 中图分 类号 : E3 1 T 2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号 :0 6 7 8 (O 0 2 一 O 1 —0 1 0- 9 12 1) 3 0 9 3
井 中油气 化 探 的主 要 目的是 在 钻井 中发现 生 、 储、 盖层 , 并对其性质进行分析研究。由于地质情况 的复 杂 性 , 论 知 识 和经 验 往 往会 造 成 实际 工 作 中 理 认识 的偏差 和 错误 , 要得 出正 确得结 论 , 化学 分析测 试数 据必 须分 析结合 具 体的地 质成 因 。 年来 , 近 在井 中油气 化探 工 作遇到 了一 些特 殊 的油气盖 层和 储层 实例 , 对其 进行 分析 和研 究 。
量 , 以 , 解烃 具有 理 想的盖 层性 质指示 作用 。酸 所 酸 解 烃 项 目分 析 流程 : 品经 自然 晾干 后 , 样 手工碾 磨至 粒 径 小 于 0 4 mm, 盐 酸 酸 解 、 空脱 气 、 溶 液 .5 经 真 碱
气 宴
— — d
— — 一
翔 砂 音
图 1 新 疆 X 井 K 一E 组 地 层 的 油 气 盖 储 组 合
1 3 地质 成 因分析 .
吸收 富集后 , 用气 相色 谱仪 进行 分析 , 用色 谱工作 站 进行数据处理 , 获得C ~C 各指标 的浓度( 。 单位 :1 /
k ) g。
砾 岩主 要 由粗大 的碎屑 颗粒 —— 砾石 和角 砾组 成 , 岩 的填 屑 物通 常 为 细粒 砂 、 砂 和 粘土 物 质 , 砾 粉 它与粗 粒 碎 屑 同时 或大 致 同时 沉积 , 结 物通 常是 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