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疾病

合集下载

马拉松运动员的几种运动性疾病

马拉松运动员的几种运动性疾病

马拉松运动员的几种运动性疾病一:运动性腹痛根据对数次比赛的调查发现,运动性腹痛的发生率颇高,有时甚至占比赛人数的60%之多,一旦出现此症,轻者影响速度,重者退出比赛。

(一)原因1、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员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未能克服,跟不上剧烈运动的需要而引起腹痛。

比如准备活动不适时,进行突然加速跑可以引起胃肠平滑肌痉挛和牵扯肠系膜而产生腹痛。

2、由于残留在肠道中的粪便未清除,一受到震动,粪便会刺激肠道和邻近脏器,引起腹痛。

3、另外,运动员在运动中过度紧张,呼吸节奏不均匀,动作不协调,也是引起运动中腹痛的一个原因。

(二)措施一旦在比赛或训练中出现腹痛现象,轻者可自己用大拇指顶住疼痛部位,适当减慢跑动速度,调整呼吸,即可得到缓解,如果疼痛剧烈,应立即停止运动做彻底检查。

(三)预防在训练或比赛前充分做好准备活动,使各内脏器官能尽快适应运动的需要,开始时不要跑地得太快,应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逐步加快速度,运动前要特别注意进食的时间,进食的内容和进食的量,进食时间应在活动前两个小时以上,进食的内容应为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易产气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比赛前的一餐不要吃得多,一般吃7,8成饱为宜。

此外清除残留肠道中的粪便是防止腹痛的有效手段。

时间证明,赛前灌肠是防止腹痛行之有效的方法。

加强身体的全面训练可以增强内脏器官的功能,因此也是预防运动性腹痛的重要手段。

如果腹痛是由于肝脏、胃肠等疾患引起的,那么应停止训练或比赛,做彻底的检查和治疗。

二、小腿抽筋所谓抽筋就是肌肉强直收缩,在马拉松运动中最易发生抽筋的部位是小腿后面的腓肠肌(俗称小腿肚子),其次是大腿肌肉,每次马拉松比赛都有运动员发生抽筋现象,而且所占的比例很高。

(一)原因运动员肌肉长时间连续快速收缩,形成疲劳,造成抽筋;炎热的天气进行训练或比赛时,因为从汗液中排出的钾、钠、钙、镁过多,也会引起抽筋,在寒冷的气候中进行训练后比赛,如果准备活动不足,肌肉受到寒冷的刺激也是引起抽筋的一大原因。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在体育锻炼或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难免会遇到运动损伤或运动性疾痛,那它们为什么会产生呢?如何进行处理?怎样预防?本章将介绍有关的保健知识和处理方法。

第一节运动损伤一、运动损伤概述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损伤,称为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分类较多,常用的有:(1)按损伤组织的种类分,如肌肉肌腱损伤、滑囊损伤、关节损伤和韧带损伤、骨折、关节脱位、内脏损伤、脑震荡、神经损伤等。

(2)按损伤组织创口界面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开放性损伤指损伤组织有裂口与外界空气相通,如擦伤、刺伤、切伤与开放性骨折等;闭合性损伤指损伤的组织无裂口与外界空气相通,如挫伤、肌肉韧带损伤与闭合性骨折等。

(3)按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分,伤后仍然能够按时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的为轻伤;伤后不能按时教学训练计划进行体育锻炼,需要减少或停止患部活动的为中等伤。

伤后完全不能运动的为重伤。

(4)按损伤病程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失。

急性损伤指人体在一瞬间遭受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的损伤;慢性损伤又分为劳损和陈旧性损伤。

劳损是因局部负荷过度或多次微细损伤积累而成,陈旧性损伤常因急性损伤处理不当转变而成。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了解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前提,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思想上不够重视运动损伤的发生,常与体育教师和体育锻炼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缺乏预防意义,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锻炼中没有积极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

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缺乏经验,思想上麻痹大意,盲目或冒失地进行体育锻炼;有时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或在练习中因畏难、恐惧、害羞等因素引起的犹豫不决和过分紧张;器械练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等思想心理状态,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准备活动缺乏或不合理据国内有关调查资料分析,在体育锻炼中因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首位或第二位的原因。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

运动损伤和运动性疾病的病理、征象、处理及预防办法

1.骨折原因

引起外伤性骨折,按其作用的性质和方式 可分为直接传达、牵拉、积累性、暴力4种。
2.骨折的征象


骨折可分为局部征象和全身关头两个方面。 局部征象有疼痛、肿胀和皮下瘀血,功能 障碍、畸形(完全骨折时,骨折断端移位, 出现伤肢缩短、侧突或成角或旋转畸形), 异常活动和骨擦声、压痛与震痛等。最后 确诊需经X光拍片,进一步了解骨折局部的 病理善变化。 严重的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剧痛、神经 损伤而发生休克及发烧、口渴、便秘等全 身症状。
1.损伤机制



引起肌肉急性损伤分为主动用力拉伤和被 动拉伤。 主动用力拉伤是指肌肉做主动的猛烈收缩 时,收缩力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担能力所 致。 被动拉伤是指肌肉受力牵伸时超过了肌肉 本身的伸展限度所致。
2.征象




肌肉拉伤后,伤处疼痛、肿胀、压痛或痉挛,触 之发硬。 受伤的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的动作时,疼 痛加重。 严重拉伤时,患者在受伤当时可听到断裂声,疼 痛和肿胀明显,皮下瘀血显著。 运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肌内会出现收缩畸形。
4.注意事项

固定用的夹板的长短、宽窄要适宜,便于 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若无夹板时, 可用树枝、竹片等代用品,夹板要用绷带 或软布包垫,夹板的两端、骨突部和空隙 处要用棉花或软布填妥,防止引起压迫性 损伤。
(五)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半月形软骨板。损伤 多发生于足球、篮球、体操和田径等项目。
3.处理

急性期,主要目的是治疗急性创伤性骨膜炎, 以制动、消炎、止痛为主,若关节血肿明显者, 应在无菌条件下用粗针头抽出积血,然后用石 膏或棉花夹板加压包扎固定2~3周,同时局部 可以外敷活血、消肿、止痛的中草药。慢性期 应根据症状的轻重不同,首先要严格避免做重 复受伤动作,以免再次受伤,影响愈合;其次 可采用按摩、理疗、外敷中草药等。若症状严 重,肿痛明显,经常交锁妨碍体育锻炼和活动, 应手术切除受伤的整个半月板,以免引起继发 性滑膜炎和关节软骨损伤。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康复

运动系统常见疾病的体育康复
总结词
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对膝关节损伤恢复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
患者在进行运动时不慎扭伤膝关节,经过医生诊断为韧带拉伤。在受伤后的前两周,患 者采用冰敷和抬高受伤部位的方法来减轻肿胀和疼痛。随后,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开 始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练和平衡训练等,逐渐恢复膝关节的正
常功能。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患者成功恢复了正常的运动能力。
案例四: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恢复
总结词
合理的运动安排和休息是预防运动性疲劳的关键
详细描述
一名运动员在连续高强度训练后出现了运动性疲劳的症 状,如肌肉酸痛、乏力、睡眠不好等。医生建议其调整 训练计划,适当减少运动强度和时间,增加休息和睡眠 时间。同时,运动员还增加了营养摄入,特别是蛋白质 和维生素的摄入。经过一周的调整,运动员的疲劳症状 得到了缓解,并逐渐恢复了正常的训练状态。
分类
根据发病部位和病因,运动系统 常见疾病可分为骨折、关节炎、 肌肉拉伤、韧带损伤等。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运动系统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外伤、 过度使用、长期不良姿势、遗传因素 等。
病理机制
这些病因会导致骨骼变形、关节磨损 、肌肉疲劳和炎症等病理变化,影响 正常的运动功能。
运动系统疾病对生活的影响
多样化运动
进行多种运动,如跑步、 游泳、骑车等,以全面锻 炼身体的各个部位,提高 身体综合素质。
运动前热身与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 活动和拉伸,有助于预防 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
定期进行体检与筛查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运动系统疾病。
疾病筛查
针对某些高发疾病进行筛查,如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以便早期发现和 治疗。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及其防治

运动中常见的生理反应和运动性疾病及其防治

2020/5/21
15
低血糖症 处理
轻者:喝浓糖水或进食含糖类食物, 平卧保暖休息,短时间便可恢复。
重者:如已昏迷,可先指压或针刺 人中、百会、涌泉、合谷等穴位, 并迅速作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液 (可用葡萄糖液50~100毫升)。
2020/5/21
16
低血糖症 预防
1、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剧烈的运 动或参加过长时间的运动,进行长时间或长距 离的运动时,中途应当适当补充含糖、盐的饮 料。
在运动中或运动后一时知觉丧失,称为运 动性晕厥。它是由脑部突然缺血所致。
2020/5/21
21
运动性晕厥 原因
1、心输出量减少,平时缺乏锻炼者,突 然参加较大运动量的锻炼,心脏机能一 时跟不上运动的需要,动作不协调,闭 气时造成血液回流量减少,心输出量也 随之减少,因而出现暂时性脑缺血。
2、重力性休克。久站不动,久蹲突然起 身,跑步后突然停止活动等,均可因重 力作用使血回流量减少,而形成脑缺血。
运动性贫血 表现
预防
运动性贫血发病 缓慢,其主要症 状有头晕、恶心、 呕吐、气喘、体 力下降以及运动 后心悸、心率加 快,脸色苍白等。
合理安排运动量和 运动强度,补充富 含蛋白质和铁的食 物,克服偏食的习 惯,症状严重者, 可暂时停止运动训 练,做些轻量的体 育活动。
2020/5/21
20
五、 运动性晕厥
合理安排训练或比赛时间,不要在饭前 过饥或刚吃完饭时进行,应在饭后半小 时以后。
注意运动的节奏和调节水电解质的平衡, 如检查有损伤或慢性病时,应及时治疗。
2020/5/21
12
三、低血糖症
正常人的血糖为 3.9~6.4mmol/L, 如空腹血糖低于 3.3~3.8mmol/L时, 会出现一系列症状, 称为低血糖症。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二)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二)

人体总铁的60-70%存在于血红蛋白中,5%存在于 肌红蛋白,10%存在于各种酶, 20-30%存在储铁蛋 白中,不足0.1%的铁存在于运铁蛋白中。
机体实现体内铁平衡的机制: 铁的来源: 反复利用血红蛋白分解代谢的铁;调节肠道对铁的 吸收,铁在肠道中的吸收率较低,为8%左右;增加 储铁蛋白的数量,可储存或释放铁。
红素前体物质)。 3 有氧运动能力:最大摄氧量,氧脉搏减少(运动
时)等。
五 诊断 根据实验室检查,症状等进行诊断。 1.注意排除由耐力训练引起的相对贫血; 2.运动员发生的慢性贫血以缺铁性贫血多见; 3.女性和少年运动员发生贫血的几率高; 4.表现出相应的症状(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头晕、 无力),有氧运动能力下降; 5.排除病理性贫血(由于血液系统、胃肠道、肝、肾等 脏器病变引起); 通过减少运动负荷或停止运动后一段时间观察红细胞和 血红蛋白的变化来确定。
呼吸肌痉挛 剧烈运动时,呼吸变得不均匀,没有节律,使呼吸变 得表浅,频率过快,从而造成呼吸肌疲劳,甚至痉 挛,而膈肌痉挛本身即可引起疼痛,又由于呼吸肌疲 劳和痉挛减弱了对肝脏的“按摩”作用,同时呼吸短 浅,胸内压较高,也会妨碍下腔静脉的回流,也会造 成肝、脾淤血性肿大或肝、脾被膜紧张而引起疼痛。
酚类化合物(茶、咖啡、菠菜、可可等)。 促进:VC、鱼、肉、海产品、有机酸等。 钙可降低膳食中血红素铁的吸收。
3.合理安排训练 女运动员Hb在90-110g/L时可边治疗边训练,应降 低运动强度;低于90g/L时应停止中等和大强度训 练,以治疗为主;重度贫血以休息和治疗为主。
4. 药物 口服补铁药物。 七 预防 合理膳食;定期检测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及早 发现贫血;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合理安 排生活制度。

第三章 运动性疾病症

第三章 运动性疾病症
贫血可由多种病因引起,是一种征象, 而不是独立的疾病。
39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如果生理负担量过大, 则可导致贫血,这种贫血称为运动性贫 血(sports anemia)。
其类型多为缺铁性贫血,少数为溶血性 贫血,个别为混合性贫血。
从发生率来看,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小 的运动员高于年龄大的,但前者发病较 轻。
西药可服用硫酸亚铁、富血铁等。
64
四、预防
安排好运动量和训练强度,遵守循序渐 进和个别对待原则。
膳食要富于营养,运动员每天每公斤体 重应摄入蛋白质2克,必要时还可补充氨 基酸和铁剂。克服偏食和吃零食的不良 习惯。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5
第四节 肌肉痉挛
66
肌肉痉挛(muscle cramps)俗名抽筋, 是肌肉不自主的强直收缩。
其次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或主诉动作 不协调,反应迟钝,工作能力下降等。
少数病例有耳鸣、眼发胀或脱发等。
9
2.消化系统方面症状
以食欲不振最为常见,其它有恶心、呕 吐、腹胀、便秘等。
10
3.心血管系统方面症状
有胸闷、心悸、气短。可出现晨脉加快, 运动后心率恢复慢。
11
4.运动系统症状
32
如果呼吸停止应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 按摩术,并静脉注入肾上腺素0.5-1毫 克或0.01-0.02毫克/公斤体重。
必要时每隔5分钟重复注射一次。 静脉注射与心内注射效果完全一致,但
却可避免心内注射的并发症。 如果事先未开放静脉,可将肾上腺素稀
释到10毫升经气管内导管注入。同时应 立即送医院抢救。
国外的亚理想Hb标准为:男<16.0g/dl (160g/L),女<14.0g/dl(140g/L)。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三)

体育保健学--第十章--运动性疾病(三)

(二)热痉挛 1 病因与发病机理 由于在高温环境中运动,机体大量排汗使电解质大量 丢失,导致肌肉兴奋性增高,引起肌肉痉挛。
2 临床表现 肌肉出现对称性抽搐或负重肌肉痉挛,并且血检时, 钠和氯含量降低,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3 处理 1)夏天运动要注意补水、补盐(20—25g/T)。 2)对痉挛肌肉应进行按摩、局部热敷和牵引等处理。
取3个洁净的玻璃杯,患者每次排尿时,分为前、 中、后3段排尿,分别排入3个玻璃杯中,若第1 杯中为血尿,其余2杯正常,则为初血尿,提示 尿液中血来自尿道;若第1、2杯中无血尿,仅第 3杯有血尿,称为终未血尿,提示病变在后尿道、 前列腺、膀胱颈和三角区;如三杯中均有血尿, 称为全程血尿,提示病变在肾脏、输尿管,或为 膀胱内弥漫出血。
4 预防 1)夏天运动注意补水、补盐要充分。 2)要加强肌肉群的交替练习,并避免局部负荷过大。
(三)热衰竭
由于高温环境下,大量丢失体液导致循环血量不足 出现的循环衰竭症状。 1 表现: 面色苍白、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律不齐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手足抽搐甚至晕厥等。 2 处理: 迅速转移,脱离高温环境;口服凉盐水或静脉注射 生理盐水和氯化钾;物理降温,严重者送医院。 3 预防:(略)
3 肾损伤:外力作用于腰部,导致肾毛细血管 轻微损伤,出现血尿。
4 膀胱损伤:多见于男运动员,运动时,膀胱 内无尿可引起膀胱后壁与底部相互摩察使粘 膜轻微损伤。 二 表现 1 血尿的程度与运动负荷、强度有关; 2 多见于男运动员,尤以跑、跳和球类等项
目; 3 停止运动后,血尿在1-3天消失; 4 多数运动员无任何伴随症状或体征; 5 对健康未见明显不良影响。
暴露于冰点以上低温的机体局部皮肤,发生血管收缩和 血流滞缓,影响细胞代谢。待局部得到常温后,血管扩 张、充血且有渗出,反应较大者在表皮下有积液(水 泡)。有的毛细血管甚至小动、静脉受损后发生血栓, 而后引起一些组织坏死。

运动性疾病测试题

运动性疾病测试题

一、选择题1.某运动员在足球比赛后发生肉眼可见的血尿后()A.仍可训练但应减小运动强度 B应停止运动 C仍可大强度训练 D应住医院进行治疗2. 病人发生晕厥后应采取() A脚高头低仰卧位 B半卧位 C 平卧位 D坐位3运动中发生肌肉痉挛,首先措施是() A冷敷 B按摩 C制动 D向相反方向牵引4. 以下有关运动性贫血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性贫血是指直接由运动训练所造成的贫血。

B大多数运动性贫血属于缺铁性贫血;C一旦出现运动性贫血后应立即停止训练; D多发生在竞走、长跑、体操、足球等运动项目5某学生在久蹲后突然起立,感到头晕、眼花、耳鸣,继而知觉丧失,引起该现象的机理是()A神经反射使血管紧张度降低、周围血管广泛扩张 B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血液重新分布能力下降C血液因重力作用集聚在下肢使脑部供血下降 D胸内压和肺内压增加6运动性血尿的特点是()A停止训练或比赛后血尿一段时间仍然不消失 B除血尿外,无任何伴随症状C血尿程度与运动方式无关. D血尿程度与运动负荷有关7.下列关于肌肉痉挛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寒冷环境中运动较易发生肌肉痉挛 B 肌肉痉挛部位发硬,疼痛难忍C发生肌肉痉挛时须以相反方向牵引痉挛肌肉 D处理肌肉痉挛可配合点掐合谷等穴8运动性腹痛的特点是()A运动前疼痛 B运动中疼痛 C运动后疼痛 D停止运动后疼痛加重9.下列各项中,不是引起运动性腹痛原因之一是() A胃肠痉挛 B肝脾淤血 C呼吸肌痉挛 D阑尾炎10运动中发生腹痛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减慢跑速、弯腰慢跑一段距离B口服解痉药物C点掐止痛穴位D以上都对11某学生在跑完1500米后发现尿液呈鲜红色,此时应考虑A运动性血尿,照常训练 B运动性血红蛋白尿,减量训练C停训进行泌尿系统检查 D边练边治,加强医务监督12过度训练处理的关键是()A减少运动负荷 B早期发现,及早处理 C控制训练强度和时间 D减少速度和力量练习13运动中大量出汗或运动员急性减体重,使体内的电解质随汗液大量流失,造成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肌肉兴奋性增高而发生肌肉() A僵硬 B痉挛 C松弛 D颤抖14身体健康的运动员在参加马拉松跑途中出现晕厥,原因可能是A重力性休克B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C心源性晕厥D低血糖15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运动性血尿的原因A肾静脉高压B肾脏缺氧C膀胱损伤D胃肠道痉挛16下列关于运动性中暑的预防,错误的是A戴上遮阳帽即可在一天中最热的时间进行训练B保证充足的睡眠C注意补充水分D对不耐热个体加强预防措施17体温明显升高,无汗、昏迷,属()中暑类型A热射病型B日射病型C热痉挛型D阳光直晒型18某学生晚餐后与同学打排球,运动中突感腹部阵发性绞痛,此时应考虑A肝脾淤血B胃痉挛C急性阑尾炎D肠痉挛19一学生久蹲之后突然站起,即感头晕、眼前发黑、面色苍白,此时应立即()处理。

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疾病

三、征象: :
(一)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运动应激性溃疡:
1、症状: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面色苍白; 症状: 2、机制: 机制: 可能是剧烈运动和情绪紧张使交感神经占优势,大量分泌肾 上腺素,造成血内儿茶酚胺含量增高,引起胃肠血管收缩,循环
血量减少,导致胃肠血管痉挛而发生出血性糜烂。 血量减少,导致胃肠血管痉挛而发生出血性糜烂。
第十章 运动性疾病
第一节 过度训练
一、概念: 概念:
过度训练是由于疲劳连续积累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过度训练是由于疲劳连续积累所引起的一种病理状态。 过度训练的全称叫过度训练综合症,它的早期就是过度疲劳。 过度训练的全称叫过度训练综合症,它的早期就是过度疲劳。
二、病因: 病因:
运动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身体可能承受的能力, 运动负荷(在一段时间内)超过了身体可能承受的能力,造 成了疲劳的积累而产生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及病理改变的结果。 成了疲劳的积累而产生的一系列功能障碍及病理改变的结果。
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 2、血液本身的重力关系,使大量的血液积 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 聚在下肢舒张的血管中,导致回心血量和心 输出量的减少。 输出量的减少。 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四)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吸气后憋气用力, 致使胸内压和肺内压 吸气后憋气用力 , 显著增高, 引起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 显著增高 , 引起回心血量和心输出量的减少 , 可出现短暂的昏厥前状态。 可出现短暂的昏厥前状态。
表现: 二、表现:
1、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 肌肉疲劳时,肌力下降,肌肉收缩速度和放 松速度减慢,放松时间延长可达12倍,严重影响 肌肉快速、协调动作。 2、神经疲劳: 神经疲劳: 表现为大脑皮层功能下降,如反应迟钝、判断 错误,注意力不集中等。 内脏疲劳: 3、内脏疲劳: 表现为呼吸和心脏的疲劳,呼吸肌疲劳使呼吸 变浅变快,气体交换能力下降。心脏疲劳是心电 图发生改变。

运动性病症(一)

运动性病症(一)

4.胸内和肺内压增加
妨碍静脉回流,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
运动晕厥
• 运动晕厥的发生机制 5.其他
低血糖 中暑 心脏节律紊乱 心脏病 颈动脉窦受压
运动晕厥
• பைடு நூலகம்例
男,15岁,既往身体健康,考试前查体未发 现有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在做“仰卧起坐” 动作做到26个时,突然神志不清,四肢瘫软, 面色苍白,呼之不应,脉微弱。立即放平躯体、 解开衣领,按摩挤压四肢,指掐人中、合谷、 内关,约1 min后神志缓慢清醒。随后给口服糖 盐水250ml, 面色好转,精神恢复。20min后, 患者参加下一项目的考试。
常见运动性疾病
运动性病症(概述)
• 运动性病症一般是指因机体运动应激因子 不适应运动强度或训练安排不当而造成机 能紊乱所出现的一类病症。 • 比如过度训练综合症、过度紧张、运动性 高血压、运动性贫血、晕厥、运动中腹痛、 运动性消化功能紊乱、肌肉痉挛、低血糖、 运动性血尿、运动性血红蛋白尿等等。
运动性疾病的分类
2.带病或者未完全恢复参加训练或比赛
过度训练综合症
• 过度训练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3.比赛或训练过多(频率大),缺乏足够 休息,体能未恢复,又继续比赛或训练。
4.生活不规律,营养未及时补充,不良环 境,不良心理等等。
过度训练综合症
• 过度训练综合症的发生机制
过度训练综合症的发病基础是由于运动员的 神经过度紧张,造成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失 调所致。所以一直把过度训练视为一种特殊的 “神经官能症”。过度训练与神经内分泌系统、 免疫系统及某些生物指标的改变有关。
过度训练综合症
1.教育学(运动方法学)的恢复手段
教育学的恢复手段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针对训 练的目的和任务合理安排训练内容、训练手段、运动负 荷、恢复时间、恢复方式以促进恢复过程的方法。如力 量训练后,对承受负荷的肌群做一些伸展放松性练习; 速度和耐力练习后做一些慢跑和徒手操练习:训练结束 时,结合整个活动安排一些慢跑、基本体操、游戏、游 泳等。也可采用心理学的恢复手段,包括睡眠暗示、放 松训练、呼吸调整、心理调节、气功等。

大学生常见运动性病症的调查研究

大学生常见运动性病症的调查研究
育运动 。 关 键 词 : 学体 育 运 动性 疾 病 处 理 方 法 预 防措 施 大
4 01) 0 0 6
以重 庆 医科 大学 各 个 年级 、 同性 别 、 同专 业 学 生 共5 0 不 不 0 名 为 研 究对 象 。
13 究 方 法 .研
1 .文献 资 料 法 -1 3 查 阅大 量 相 关 文 献 资料 和 报 纸 杂 志 等 。 132 .. 问卷 调 查 法

设 计调 查 问卷 ,主 要 针 对 学 生 几 种 运 动 性 疾 病 出 现 几 率 和 预 防措 施 等 方 面 问 题 进 行 调 查 。 发 出 调 查 问 卷 50 , 回 0分 收 有 效 问卷 4 0 , 效 率达 到9 %。 8份 有 6 1 I 理 统 计 法 -3 3数 运 用s s l .统 计 软 件对 问卷 调查 结 果 进 行 统 计 , 对 处 ps 70 并 理 后 的数 据 进 行 统计 , 取 有 关 图 表 。 获
更 多 的肌 肉 , 且 能 消耗 更 多 的热 量 , 次 数 练 习 加 上 短 的 组 并 高 间 休 息 能 消耗 更 多 的热 量 ,合 理 利 用 以上 两 点 组 成 一 个 大 型 复 合 动作 为 主 的高 次 数 的全 身 锻 炼 计 划 。这 不 仅 可 以 提 升 身 体 的代 谢 速 度 , 可 以 改 善肌 肉 和脂 肪 的组 成 比例 , 加 必 要 还 增 的 瘦 体 重 以提 高 基 础 代 谢 和 肌 肉 的质 量 和 耐 力 。其 中抗 阻 力 训 练 则 依然 是 帮 助 增 加 必 要 的瘦 体 重 , 中低 强 度 的有 氧 运 动 则 是脂 肪燃 烧 的杀 手 。 42 议 .建 所 以本 研 究 认 为 健 身 人 群 在 减 脂 过 程 中要 注 意 以上 几 点 问 题 ; 方 面 运 动 形 式 以 有 氧 和 无 氧 ( 阻 力 运 动 和 最 大 摄 氧 一 抗 量 的8 %一 0 %的运 动 ) 合 为最 科 学 , 样 可 以 在 减 少 脂 肪 0 10 结 这 含 量 的 同 时 提 高基 础 代 谢 和激 素 水 平 ,能 有 效 地 解 决 减 脂 后 的体 重 反 弹 。 一 方 面要 有 科 学 合 理 的 营 养摄 人 , 另 以维 持 人 体 正 常 生 理 和 有效 地 燃 脂 。

非创伤性运动疾病

非创伤性运动疾病

非创伤性运动疾病(一)运动性腹痛运动性腹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或运动结束后产生的腹部疼痛。

在中长跑、竞走和自行车等运动项目中发生较多,随着运动的调整或停止,腹痛症状可逐步缓解并消失。

1、病因(1)胃肠痉挛:运动前暴饮暴食、空腹锻炼、饮食距运动时间过近或吃了不易消化及容易产生气体的食物都可能引起胃肠痉挛。

此种痉挛的症状反应是钝痛、胀痛和阵发性绞痛。

防止发生胃肠痉挛应在饭后1~2h才可参加较剧烈的活动,应选用对胃肠刺激较小的食物和饮料。

(2)肝脾区疼痛:肝痛在右季肋处,脾痛在左季肋处。

一般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运动开始强度较大,运动者心肌力量较差时,会引起下腔静脉血向心回流受阻,发生肝脾淤血,牵扯肝脾被膜而产生攫性疼痛或胀痛。

(3)腹直肌痉挛:由于大量排汗丧失盐分,水盐代谢失调,加上疲劳,会引起腹直肌的痉挛。

(4)腹部慢性疾病:慢性肝炎、阑尾炎、溃疡病及肠道寄生虫等腹部慢性病患者参加剧烈活动时,会由于病变牵拉、振动或血供情况变化等刺激而产生疼痛。

2、预防及处理运动前应做好准备活动,运动中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律,患有各种腹部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彻底治愈疾病,或在医生、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活动。

发生腹痛时可按压疼痛部位,加深呼吸。

如在运动中要减低速度,调整运动强度,疼痛可以减以或消失。

如果疼痛仍不减轻,反而加重,则应停止运动。

针刺、按摩都可以缓解、消除痛感。

(二)中暑的预防和处理中暑是发生在炎热季节的一种急性病,它常在炎热或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时发生。

它可以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最严重的是热射病,亦称中暑高热。

三种类型的发病机制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处理上也应有些差异。

热痉挛是由于大量出汗引起人体大量电解质丢失,使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过高而发生的肌肉痉挛。

处理时,要尽快离开热源,平卧休息,补充食盐和水分,牵引痉挛的肢体。

预防热痉挛的发生,一要注意运动前及运动中盐和水的补充;二要注意避免单一肢体或局部肌肉负荷过重。

05-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05-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近年来,随着《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增强,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也越来越多。

同时,由于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教育的滞后,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练竞赛过程中运动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多,这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准备活动不充分、参加体育运动强度与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学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运动性疾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运动性疾病是指机体对体育运动不适应或者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机能紊乱而出现的一类疾病。

表现为机体的正常功能受到损害或者受到限制的一种内在状态,引起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是机体的器官、系统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生障碍,从而引起在各种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的异常,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机体活动能力减弱,甚至丧失。

一、运动性疾病的产生的原因及预防(一)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1、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

2、机体处于病理状态。

3、饮食过多或饥饿状态下运动。

4、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情绪焦虑。

5、身体素质较差及运动不合理。

6、营养素补充方法不合理。

7、运动环境不适合。

(二)运动性疾病预防1、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

2、加强运动性疾病的知识教育和宣传。

3、运动前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4、根据体育锻炼原则,科学合理的运动。

5、根据运动环境卫生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场地。

6、遵守体育锻炼的饮食卫生原则。

7、合理安排整个运动过程的饮水。

二、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与预防(一)运动性晕厥在运动中,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而引起的一时知觉丧失现象,叫做运动性晕厥。

1、征象及原因(1)征象:全身无力、头晕耳鸣、眼前发黑、面色苍白、失去知觉、突然晕倒、手足发凉、脉搏慢而弱、血压降低、呼吸缓慢等。

(2)原因:由于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使大量血液集聚在下肢,回心血量减少所致。

也和剧烈运动后的低血糖有关。

2、处理及预防(1)处理:应立即使患者平卧,足略高于头部,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推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予氨水闻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出现月经紊乱,男 性出现遗精次数增加。 患者专项运动成绩明显 下降,反应迟钝、动作 不灵活和协调性差。
(五)处 理
1、处理原则 尽早消除病因,调整训 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和对 症处理。 2、处理方法: (1)过度训练早期处理方 法 ①调整训练计划,控制运动 负荷,减小运动强度。 ②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 眠。 ③营养调节。
4、饥饿或空腹时不宜 参加运动。 5、长距离运动要及时 补糖、盐、水。 6、剧烈运动后应休息 半小时后淋浴。 7、若有晕厥先兆,应 立即平卧。

四、运动员高血压
高血压的标准: (1)正常血压: 上限:90/140mmHg 下限:60/90mmHg 60/90mmHg (2)高血压 ≥150mmHg/95mmHg (3)临界高血压:界于 两者之间。
(二)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1、晕厥前: 全身软弱无力 头晕、耳鸣 眼前发黑、面色苍白 有冷汗及强烈的饥饿感 (低血糖者)。
2、昏迷后: 意识丧失,手足发凉 脉率快而细弱 血压下降或正常、呼吸 加快或减弱。 一般昏倒数秒,长者 1~2小时
3、清醒后: 有头痛、头晕、乏力, 可有恶心、呕吐。
处理注意事项
3、运动员参加剧烈训练或比 赛前,要仔细问病史、家 族史和进行体检。 4、 饭后应休息1.5~2小时后 才能进行剧烈运动。 运动员选才时,对身体瘦高 且高度近视者,全面体格检 查,排除马凡氏综合症,防 止运动猝死。
思考题: 思考题: 1. 结合运动实例说明过度训练的发病机理, 如何预防? 2.试述过度紧张有哪些类型,其症状有何不 同?
若有呕吐,将头部转向 一侧,防止舌头或呕吐 物堵塞呼吸道。 呼吸停止者进行人工呼 吸,心跳停止者做胸外 心脏挤压术。
清醒后可饮服含糖热饮 料或少量白兰地。 注意休息,促进恢复。
(四)预防
1、坚持体育锻炼,提 高心脏功能。 2、参训参赛前要体检。 3、久蹲后要慢慢站起, 疾跑后应继续慢跑一段, 并作深呼吸,逐渐停下 来。
3、重力性休克: 运动后突然站立不动,使 下肢血管失去肌肉收缩对其 节律性挤压作用, 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大量 血液积聚在下肢, 使回心血量下降,心输出量 下降,脑供血不足,重力性 休克。
4、胸内压和肺内压增高: 吸气后憋气后,使胸内 压和肺内压增高,回心 血量下降,心输出量下 降,脑缺血。
5、低血糖症 长时间运动,血糖大量消耗 等造成。 6、心源性晕厥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 (2)激烈运动引发心律失 常所致。 (3)冠状动脉因免感性增 强或儿茶酚胺分泌增多而痉 挛引起心肌缺血。
过度训练
(一)过度训练的定义与 好发项目
定义: 定义:(即过度训练综合 症),是指运动负荷与身体 功能状况不相适应,以致疲 劳连续积累而引起一系列功 能紊乱或病理状态。
好发项目: 好发项目: 过度训练多见于力量、 速度、耐力和协调动作 为主的运动项目。
(二)病 因
1、训练安排不当: 如:不循序渐进,持续进行大负荷训练; 训练中不注意个人特点进行区别对待; 训练不考虑季节、气候等因素适当调整训练 计划; 伤病后未能完全康复就投入正规训练等。
3、急性胃肠功能紊乱及 运动应激性溃疡 常在剧烈运动后出现: 恶心、呕吐,可呕吐咖 啡样物 头痛、头晕 面色苍白、腹痛,大便 潜血试验(+)。
4、运动过程中心血管意 外: (1)症状较轻者,表 现为: 呼吸困难、憋气、胸痛 心跳加快、心律不齐等 症状,预后良好。
(2)症状重者会出现 急性心力衰竭、心肌梗 塞,常在剧烈运动时呼 吸困难、胸痛或咯粉红 色泡沫样痰 甚至骤然晕倒、抽搐而 死亡。
2、青年性高血压(青春期高 、青年性高血压( 血压) 血压) (1)主要与性腺和甲状腺 分泌旺盛以及血管发育落后 于心脏有关。 (2)主要症状为:大负荷 运动时偶有轻微头晕、头痛。 收缩压可高达20-21.3Kpa (150-160mmHg),而舒 张压多正常。
3、反应性血压增高 、 由于某种因素刺激引起 的一时性高血压。 4、原发性高血压 、
3、呼吸肌痉挛 (1)运动中呼吸缺乏节奏, 引起呼吸肌疲劳和痉挛。 (2)准备活动不充分,使 呼吸系统功能不能满足运动 的需要。 4、内脏器官病变 运动时可因病变部位受到牵 扯(刺激)而产生疼痛。
(二)临床表现
1、运动性腹痛的程度 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密 切相关。 2、运动性腹痛的部位 常与病变脏器位置有关: 肝胆疾患或淤血,多在右上 腹痛; 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炎,多 为中上腹痛;

五、运动性腹痛
腹痛分为:腹腔内疾病, 腹腔外疾病和运动性疾 病。 运动性腹痛是指由于体 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 腹部疼痛。
(一)病因与发病机理
1、肝脾淤血 由于准备活动不充分 开始运动时速度过快 或强度过大,引起肝脾 淤血。
2、胃肠痉挛或功能紊乱 (1)运动时,由于胃肠缺 血、缺氧,引起胃肠道痉挛 或蠕动功能紊乱。 (2)饭后过早运动、运动 前过饱、喝水过多或空腹运 动。 (3)运动前吃难于消化的 食物
4、热敷腹部。 5、腹肌痉挛者须按摩 腹部。 6、若处理无效,症状 较重者应送医院处理。
(四)预防
1、科学训练,循序渐进增 加运动负荷。 2、合理安排膳食,饭后应 休息1.5—2h才参加剧烈运 动 3、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活动。 4、运动中应注意呼吸的节 奏。 5、患病者参加运动应加强 保健指导与医务监督。
(二)诊断 1、 详细询问病史和运动史(了解有无过度 训练和过度紧张现象等) 2 、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如:血、尿、胸透、 心电图和眼底血管检查等,若疑为运动性高 血压应进行心血管功能试验和肾功能检查。) 3 、密切观察运动时血压变化情况。
(三)预防与治疗
1、 预防过度训练和过度紧张的发生。 2、 因力量性运动引起的运动性高血压,应适当减 少力量性运动。 3、 青年性高血压应适当控制运动负荷,限制力量 性练习,并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血压即可稳 定。 4、 原发性高血压可视情况适当运动,注意低钠饮 食,并服用降压药。
(六) 预 防 1、定期体检。 2、合理制定训练计划。 3、大负荷训练或比赛 后,要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体力恢复,要保证充 足睡眠与营养。
4、伤病后恢复训练应 循序渐进,并要加强医 务监督。 5、密切观察运动者在 5 训练过程中出现的过度 训练先兆,力争尽早发 现,及时处理。

过度紧张
(一)定义与好发时间 定义: 定义:过度紧张是在训 练或比赛时,运动负荷 超过机体承受能力而引 起的生理紊乱或病理状 态。 好发时间: 好发时间:常在一次训 练或比赛后即刻或短时 间内发病。
3、 心功能不全者 半卧位、保持安静,注意保暖,针刺或指掐内关、 足三里穴。 4、昏迷者 针刺内关、足三里、百会、人中、合谷、涌泉等 穴。 5、呼吸或心跳停止者 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与此同时迅速 通知医生或医院作进一步抢救 。
(五) 预 防
1、遵守科学训练和比 赛原则。 2、水平低、素质差、 体弱或有病者,应量力 而行,循序渐进,注意 控制运动强度,加强医 务监督,并注意休息。
(一)运动员高血压原因
1、运动性高血压原因有: 、运动性高血压原因有: (1)过度训练或过度紧张引 起 有明显的过度训练或过度紧 张的运动史,且心肺功能下 降。 一般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正 常值高1.33Kpa~2.66Kpa (10~20mmHg)。
调整运动负荷及积极治疗, 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2)专项训练引起 一段时间内从事力量性练习 过多引起。 主要表现为舒张压和收缩压 升高,舒张压升高可达 13.3~14.7Kpa (100~110mmHg)
2、可能是神经-内分泌 调节功能紊乱或体内应 激系统发生一定的“衰 竭”或使免疫系统功能 下降,从而导致过度训 练的病理性改变。
(四)临床表现
1、早期(过度疲劳期): 、早期(过度疲劳期): 睡眠欠佳(多梦易醒) 食欲下降 头痛、头晕 记忆力下降、疲倦 体重稍下降,晨脉稍增加 运动成绩下降 体格检查无异常。
(2)重度过度训练处理方法 ①减小运动强度或暂停专项 训练和比赛,多辅以小强度、 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锻炼和 放松性练习。 ②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③注意营养。
④ 理疗:温水浴、按摩与 针灸(针刺或艾灸内关、环 跳、足三里、阳陵泉、承山 等穴位)、医疗体育。 ⑤药物治疗:补充营养素 (VB1、VC、VB12,微量 元素,葡萄糖或ATP)或服 用中草药及镇静剂。
(2)呼吸系统方面 常出现呼吸频率增加,肺 活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值都降低。 (3)消化系统方面 以食欲下降最常见 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肝区疼 痛,亦可出现腹泻或便秘。
(4)运动系统方面 患者肌肉持续疼痛压痛 肌肉僵硬和肌肉痉挛, 以及疲劳性骨膜炎、跟 腱腱围炎、髌腱周围炎 等。
(5)其他 还有体重下降,身体 抵抗力差,免疫球蛋白 降低 易感冒、低热和患传染 性疾病(如肝炎等)。 运动后可能出现蛋白尿、 运动性血尿、运动性头 疼。
(二)病因
1、锻炼较少,训练水 平低,缺乏比赛经验。 2、因病长期停训者, 突然进行剧烈运动或比 赛,过分疲劳而发病。 3、高水平运动员受到 强烈的精神刺激也会发 生。
(三)临床表现
1、 虚脱症 出现头晕、面色苍白、 恶心、呕吐和大汗淋漓 等症状。 2、脑血管痉挛 运动后突发一侧肢体麻 木,动作不灵,伴有头 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短时间内恢复。
运动性疾病
曹维明
运动性疾病
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 了解各种常见运动性病症的病因、发病机理、 症状与诊断,掌握它们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 主要教学内容: 过度训练、过度紧张 、晕厥、运动员高血压、运 动中腹痛、运动性贫血、运动性血尿、肌肉痉挛等。 重 点 :运动性疾病的症状、诊断、处理及预防。 难 点 :运动性疾病的发病机理
2、中、后期 、 此时可涉及多个系 统和器官,并出现各种症状和体 症。 (1) 心血管系统方面 可出现心悸、胸闷 气短、心前区不适、心率不齐 心前区刺痛和呼吸困难 晨脉与晨压不稳定,比平时略高, 血压以负荷后舒张压不变或上升 为常见 脉率和血压恢复时间都延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