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006 Pd@Pt核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用于氧还原反应的PtNi合金催化剂研究进展
用于氧还原反应的PtNi合金催化剂研究进展逄芳钊;姚陈思琦;李安金;赵盘巢;李继刚;易伟;何建云;蒋云波;陈义武【期刊名称】《材料导报》【年(卷),期】2023(37)1【摘要】氧还原反应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反应的关键步骤。
氧还原活性趋势图(火山图)中,贵金属Pt超高的催化性能显而易见,因此目前氧还原性能最佳的商业化催化剂仍然是碳载铂(Pt/C)。
另一方面,Pt昂贵的价格也促使国内外研究者尝试开发Pt合金催化剂、非Pt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
在开发低Pt催化剂过程中,通过添加过渡金属来改变d带中心是较普遍的解决方案。
研究者发现PtNi/C 催化剂的氧还原性能远超商业化Pt/C催化剂,但催化剂中的过渡金属Ni在酸性条件下易溶解,从而破坏反应环境,导致稳定性较差。
当前针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调节催化剂晶面、表面应变以及组成结构,通过改变这些因素试图提高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和耐久性。
其中,由Pt_(3)Ni(111)面封闭形成的八面体纳米颗粒已经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成为了PtNi双金属催化剂中的研究热点。
此外,对合金表面进行其他金属/非金属元素修饰,改善催化剂载体性质,也可以实现催化剂氧还原性能的提高。
本文综述了近些年用于氧还原反应的Pt-Ni基催化剂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通过催化剂形貌调控来控制暴露晶面、对催化剂进行表面修饰,以及载体性能优化和选用新的载体等方面。
【总页数】9页(P154-162)【作者】逄芳钊;姚陈思琦;李安金;赵盘巢;李继刚;易伟;何建云;蒋云波;陈义武【作者单位】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东北大学理学院;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46.3【相关文献】1.Mn掺杂Co氧化物用于碱性氧还原与氧析出反应双功能催化剂2.用于氧还原反应的碳基负载金属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进展3.电沉积制备的PtNi纳米粒子用于氧还原反应:成核和生长机理4.富氧条件下烃类选择性催化还原NO_x研究进展——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体系及NO还原反应机理5.用于氧还原反应的铂基催化剂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pt-co合金 氧还原催化剂
pt-co合金氧还原催化剂1. 引言氧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电化学反应,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转化领域。
而催化剂作为促进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对氧还原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具有良好催化性能的氧还原催化剂——Pt-Co合金。
2. Pt-Co合金的制备方法Pt-Co合金是由铂和钴两种金属元素组成的合金材料。
目前,常用的制备Pt-Co合金的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物理合成法和电化学合成法。
其中,化学合成法通过化学反应将铂和钴离子还原成金属颗粒,再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来控制合金的组成和结构。
物理合成法则是通过物理手段将铂和钴两种金属混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高温处理,使其形成Pt-Co合金。
而电化学合成法则是通过电化学沉积的方式,在电极表面上沉积铂和钴,形成Pt-Co合金。
3. Pt-Co合金的结构特点Pt-Co合金的结构特点主要表现在晶格结构和表面形貌两个方面。
晶格结构上,Pt-Co合金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如面心立方结构、体心立方结构等。
而表面形貌上,Pt-Co合金的表面可以形成不同的形貌,如纳米颗粒、纳米线等。
这些结构特点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增加反应物的吸附和扩散能力,从而提高催化活性。
4. Pt-Co合金的催化性能Pt-Co合金作为氧还原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首先,Pt-Co合金的催化活性较高,能够有效促进氧还原反应的进行。
其次,Pt-Co合金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和失活。
这主要得益于Pt-Co合金的合金效应,即铂和钴两种金属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增强催化剂的稳定性。
5. Pt-Co合金的应用领域由于Pt-Co合金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因此在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能源转化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在燃料电池中,Pt-Co合金可以作为阴极催化剂,提高氧还原反应的效率和稳定性。
在金属空气电池中,Pt-Co合金可以作为氧还原催化剂,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_概述解释说明
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催化活性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在不同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兴趣。
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通过表面修饰,使其具备优异的催化性能,在有机合成、环境保护、能源转化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详细介绍和探讨。
首先,将介绍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然后,阐述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其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接着,探讨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在反应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作用机理;随后,研究核壳结构分子筛对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通过实例与案例进行进一步解析;最后,展望该技术在现有应用领域及未来新型应用探索中的前景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基本原理、制备方法以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通过对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和分析,期望能够深入了解它们在不同反应中的特点和性能,并为进一步提升其催化效率和选择性提供参考和指导。
同时,也希望能够为该技术的应用前景与展望提供启示,推动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在更广泛领域内的发展和应用。
这样就完成了文章“1. 引言”部分内容的撰写。
2. 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2.1 介绍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它具有特殊的核-壳结构。
在催化剂的表面,存在一层外壳层覆盖在内部核心上。
这种核-壳结构的设计使得催化剂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2.2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方法包括激光脱模法、置换法、柔性模板法等。
其中,激光脱模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激光束对已经形成的分子筛进行局部热处理,使其表面发生相变生成核-壳结构。
2.3 催化剂的性质与特点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首先,它们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径调控能力,能够提供更多活性位点,并且可以调控反应物分子在孔中扩散速率。
学士论文-三金属核壳纳米结构催化剂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
Student Tutor Qian Zhang Yuan-Yuan Feng
Abstract: A seed-mediated growth approach is practiced to synthesize Au particles in diameters of 3.2 nm using Au particles(1.9 nm)as the seeds. The three-metal core-shell nanostructures Au@PtPd were prepared by using poly(vinylpyrrolidone) (PVP) and D-ascorbic acid as the capping agent and reductant, respectively. The core is the Au particles (3.2 nm) and the shell was obtained by co-reduction of aqueous K2PtCl6 and K2PdCl4.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including cyclic voltammograms and polarization curve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for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in 0.1 M HClO4 and 0.5 M KOH electrolytes,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hree-metal core-shell Au@PtPd nanostructure exhibited a more positive half wave potential and a much higher kinetic current as compared with the bimetallic catalyst Au@Pt both in acidic and alkaline electrolytes, indicating that the three-metal core-shell Au@PtPd nanostructure showed high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the bimetallic counterpart. Key Words: Core-shell structure; Platinum; Palladium;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
燃料电池用核壳结构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燃料电池用核壳结构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邵志刚,张耕,秦晓平,鲁望婷,谢峰,衣宝廉
申请号:CN201110435917.0
申请日:20111222
公开号:CN103170329A
公开日:
201306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用核壳结构双效氧电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利用强还原剂制备了纳米枝晶状Ir,然后利用弱还原剂在Ir的表面沉积铂,得到IrPt核壳结构纳米粒子。
该制备方法简单有效,得到的IrPt核壳结构催化剂粒径分布在10~20nm,并且具有纳米枝晶形貌。
该制备方法简便有效,反应条件温和,得到的双效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及析氧活性,可较好地应用于一体式可再生燃料电池。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地址: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路457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马驰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范文
《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核壳型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中展现出显著的应用潜力。
特别是以Pt、Pd等贵金属为壳层材料的核壳型纳米粒子,因其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能源转换和存储领域如燃料电池、电化学传感器等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将重点研究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其电催化性能。
二、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一)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材料包括:金属前驱体(如金属盐溶液)、保护剂(如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核材料(如Au、Ag等金属纳米粒子)。
实验设备包括:搅拌器、离心机、烘箱、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
(二)制备方法本实验采用湿化学法,通过种子生长法合成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
首先,制备出金属核材料;然后,通过还原法在金属核表面生长Pt或Pd壳层。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浓度、时间等,可以控制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尺寸和结构。
三、电催化性能研究(一)电化学测试方法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线性扫描伏安法(LSV)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制备的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性能进行评估。
测试电解质为含有特定氧化还原探针的溶液,如甲酸、乙醇等。
(二)电催化性能分析通过电化学测试结果,分析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活性。
相比于单独的Pt或Pd纳米粒子,核壳型纳米粒子因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和更优的电子传输性能,展现出更高的电催化活性。
此外,Pd壳层的存在还可以提高抗中毒能力,使其在含有杂质的环境中仍能保持良好的电催化性能。
四、结果与讨论(一)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通过TEM观察制备的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形态和结构。
结果显示,纳米粒子具有清晰的核壳结构,且壳层厚度均匀。
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可以控制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尺寸和结构。
(二)电化学性能分析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在甲酸、乙醇等氧化还原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机理
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电催化氧还原机理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高效催化剂,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了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可控制备方法以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机理。
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是由核-壳结构和外壳两部分组成的。
其中,核-壳结构部分是由合金或金属非晶态材料组成的,外壳则是一种薄膜,可以是碳、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材料。
其中,核-壳结构部分可以提供活性位点,而外壳则可以起到保护和稳定的作用。
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Sol-Gel法、原位置换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Sol-Gel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Sol-Gel法是一种低温水解-缩合反应,其反应机理如下:(1) 水解反应:Si(OR)4 + H2O → Si(OH)4 + ROHSol-Gel法的步骤如下:(1) 溶剂预处理:将有机溶剂与金属盐混合并进行Stöber法表面修饰,以增加SiO2与金属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成核:将金属盐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形成小颗粒。
这些小颗粒将成为后续催化剂的核心。
(3) 壳层制备:将壳层材料与成核颗粒混合,形成核-壳结构。
(4) 外层壳层制备:在核-壳结构表面沉积一层薄膜,形成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
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它涉及到氧分子在电极表面上的吸附、电子传递和还原等过程。
在双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中,核-壳结构部分提供了活性位点,而外层壳层则可以控制氧分子的吸附和催化反应的速率。
氧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后,会发生以下反应:O2 + 4H+ + 4e- → 2H2O该反应中,O2分子接受4个电子和4个质子,被还原为水分子。
在这个过程中,氧分子先被还原形成氧化物离子,然后与质子结合形成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再进一步被还原为羟基离子和氧分子。
《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范文
《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核壳型纳米粒子因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在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因其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和较高的稳定性,在燃料电池、电化学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旨在研究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并对其电催化性能进行深入探讨。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实验所需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前驱体、还原剂、保护剂等。
具体材料的选择需根据实验需求和制备方法进行确定。
2. 制备方法采用种子生长法,以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盐为核,通过化学还原法在核表面生长Pt、Pd壳层,形成核壳型纳米粒子。
具体步骤包括核的制备、壳层的生长以及后处理等。
3. 电催化性能测试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性能进行测试。
三、结果与讨论1. 核壳型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果通过种子生长法和化学还原法,成功制备了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发现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且壳层厚度均匀。
2. 电催化性能分析(1)循环伏安测试:在循环伏安测试中,所制备的Pt、Pd 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与商业Pt/C催化剂相比,具有更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和更好的甲酸氧化性能。
(2)线性扫描伏安测试:在线性扫描伏安测试中,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在氧还原反应(ORR)和甲醇氧化反应(MOR)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其催化活性高于商业Pt/C催化剂,且具有更好的抗中毒能力和稳定性。
3. 性能优化与机理探讨通过调整核壳结构、壳层厚度以及表面修饰等方法,进一步优化了所制备的Pt、Pd壳层核壳型纳米粒子的电催化性能。
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结果,探讨了其电催化性能优化的机理。
结果表明,核壳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利用率和稳定性,而壳层厚度和表面修饰则能够进一步优化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
C作为燃料电池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Co-Ppy/C及Co-Ni-Ppy/C作为燃料电池氧还原催
化剂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燃料电池(Fuel Cell)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能源转化装置,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而其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对燃料
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Pt/C催化剂,由于
其高昂的成本和稀缺性,导致燃料电池技术在应用中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因此,研发一种代替Pt/C催化剂的低成本、高效能的氧还原催化剂是一
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课题组前期工作表明,Co-Ppy/C和Co-Ni-Ppy/C具有很高的催化
活性,并且制备成本较低,因此有望成为Pt/C的替代品。
但是,这两种
催化剂的性能和优化仍需要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将针对Co-Ppy/C和Co-Ni-Ppy/C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催化剂的合成和特性表征:采用方波暂态电位和循环伏安等技术,对两种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和比较,包括催化剂的形貌、
晶体结构、表面化学组成等。
2. 催化性能研究:采用旋转盘电极技术,研究Co-Ppy/C和Co-Ni-Ppy/C在不同的温度、酸度和氧气流量下的催化性能,通过实验数据对两种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价和比较。
3. 机理解析与优化:通过研究不同的催化剂成分,优化催化剂制备
过程,探究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机理,以进一步提高Co-Ppy/C和Co-Ni-Ppy/C的催化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Co-Ppy/C和Co-Ni-Ppy/C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为进一步优化这两种催化剂的性能,提高燃料电池性能和稳定性,
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Ru@Pt核壳型催化剂中Ru对Pt的电子效应的研究中期报告
Ru@Pt核壳型催化剂中Ru对Pt的电子效应的研究中期报告IntroductionRu@Pt核壳型催化剂是一种近年来备受关注的催化剂,其核壳结构可以使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在Ru@Pt核壳型催化剂中,Ru和Pt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Ru对Pt的电子效应对Ru@Pt核壳型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并以中期报告的形式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和结果。
Research progress1. Synthesis of Ru@Pt核壳型催化剂本研究中,我们采用物理还原法合成了Ru@Pt核壳型催化剂。
制备过程中先合成了Pt纳米粒子,再将其还原,得到具有核壳结构的Ru@Pt 催化剂。
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得知,这种催化剂具有比较均匀的核壳结构,Pt的外层包裹着Ru的内核。
2. Characterization of Ru@Pt核壳型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对合成的Ru@Pt核壳型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XRD和HRTEM的结果显示,Pt纳米粒子的粒径在3-5 nm之间,Ru的核粒子直径为1-2 nm。
XPS谱图表明催化剂表面存在Ru的金属氧化物和Pt的氢氧化物等。
3. Effect of Ru on Pt electronic properties为了探究Ru对Pt的电子效应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我们利用XPS研究了Ru@Pt催化剂中Pt的电子结构变化。
结果显示,加入Ru后,Pt的价带顶部向高能级移动了0.1 eV,并且热稳定性更好。
这表明Ru的电子效应可以增加Pt的电子密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4.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Ru@Pt核壳型催化剂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对Ru@Pt核壳型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
初步结果表明,Ru@Pt催化剂的氧还原反应(ORR)活性比Pt/C催化剂高出了40%左右。
核-壳结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核-壳结构氧还原反应电催化剂
常乔婉;肖菲;徐源;邵敏华
【期刊名称】《物理化学学报》
【年(卷),期】2017(33)1
【摘要】金属铂是最高效的氧还原反应催化剂而被广泛应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但其高成本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进程.此专论主要总结了近年来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讨论了多种提高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策略包括去合金化、形貌控制、表面改性等,以及在放大制备及燃料电池测试中遇到的问题.
【总页数】9页(P9-17)
【作者】常乔婉;肖菲;徐源;邵敏华
【作者单位】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香港;香港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分子工程学系,香港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646
【相关文献】
1.采用解离的氢原子作为还原剂制备高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Pd核@Pt壳纳米结构[J], 曹龙生;蒋尚峰;张耕;唐雪君;秦晓平;邵志刚;衣宝廉
2.新型核(Co/Al2 O3)-壳(SAP O-34)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费-托合成反应
性能研究 [J], 李金林;颜俊琨;洪景萍
3.源于核-壳结构普鲁士蓝/聚吡咯的铁氮共掺杂碳材料及其高效的氧还原性能 [J], 林智超;高歆雨;朱英;乔秀文
4.低铂载量的空心碳球/管状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反应电活性 [J], 盛况;陈阿玲;闫宇惠;易清风;王跃冰;欧阳田
5.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碳一化学反应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J], 谭亚南;王大军;谢春蓉;曾桂英;李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
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低温催化氧化NO性能王盼;唐晓龙;易红宏;李凯;王建根;向瑛;徐先莽【期刊名称】《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5)001【摘要】选用醋酸锰作为成壳的前驱物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核材料,分别采用浸渍法、浸渍沉积法和层层自组装法制备SiO2/MnOx核壳结构催化剂,并探索所制核壳结构催化剂NO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对3种方法所制催化剂进行TEM表征.此外,分别研究核壳结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核材料SiO2焙烧温度、SiO2负载锰物质后的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锰负载量(质量分数)4个因素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层层自组装法可制备出核壳结构催化剂,SiO2球形颗粒表面形成了厚度均一、包裹完整、界面清晰的晶状物壳层,壳层厚度为6~15 nm;能量色散谱仪(EDS)结果显示壳层上包覆物质主要为MnOx晶粒.在SiO2焙烧温度为400℃,SiO2负载锰物质后的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4h,锰负载量为15%条件下制得的SiO2/MnOx核壳结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50℃时,NO转化率可达38.3%(进口配气为0.05% NO和3%O2(体积分数),空速为30 000~35 000 h-1),已达到现阶段较成熟的负载型锰基催化剂在此温度区间的NO转化水平.【总页数】6页(P328-333)【作者】王盼;唐晓龙;易红宏;李凯;王建根;向瑛;徐先莽【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65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相关文献】1.PS@Au核壳结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刘大博;祁洪飞;成波2.低温NH3-SCR新型MnOx@TiO2纳米棒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合成及抗SO2性能研究 [J], 盛重义;麻丁仁;俞丹青;肖香;黄冰洁;杨柳;王圣3.核壳结构镍基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肉桂醛加氢反应中的性能 [J], 牛立博;刘辰;马苑媛;张慧玲;白国义4.负载Au纳米粒子的核壳结构磁性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J], 赵晓青5.纳米介孔ZnO@SiO_2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耐酸性能 [J], 陈子玉;刘琳;李翰林;潘勤鹤;杨玮婷;任国建;韩秀萍;牛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核壳型Co-Pt纳米粒子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核壳型Co-Pt纳米粒子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梅艳;刘世斌;段东红;张忠林;郝晓刚【期刊名称】《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41)2【摘要】采用两步化学还原法制备不同壳层厚度的核壳型Co-Pt纳米粒子.采用X 射线衍射光谱(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透射电镜(TEM)技术表征催化剂的结构和组成,用旋转圆盘电极动电位扫描法测试其对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核壳型Co-Pt纳米粒子直径约30 nm;相对于Pt/C,Co-Pt/C具有更高的电催化氧还原活性和抗甲醇性,催化剂随着Pt壳层厚度的增加氧还原活性增大,抗甲醇能力逐渐降低.随着甲醇浓度的增加,氧还原起始过电位增大,峰电流密度减小.【总页数】6页(P117-122)【作者】梅艳;刘世斌;段东红;张忠林;郝晓刚【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洁净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0;太原理工大学洁净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洁净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洁净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洁净化工研究所,太原0300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6【相关文献】1.氮/硫双掺多孔碳负载Fe9S10纳米粒子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J], 王秀利;何兴权2.石墨烯载Pt纳米粒子的原位还原制备及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J], 何卫;邹亮亮;周毅;卢向军;李媛;张校刚;杨辉3.薄壳层核壳型Ni/Pt纳米粒子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 [J], 刘世斌;杨春英;张忠林;段东红;郝晓刚;李一兵4.Cocore Pdshell/C核壳型纳米粒子电催化氧还原性能 [J], 刘世斌;李蓉;张忠林;郝晓刚;段东红;卫国强;马艳华5.核壳型Ni-Pt纳米微粒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J], 李大双;刘世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张文华;梁锐轩;陈梓壕;张静娴【期刊名称】《化学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6(028)011【摘要】分别以葡萄糖、蔗糖、淀粉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碳微球;再通过还原法把金属钯负载在碳微球上,制成三种不同的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
采用XRD、SEM、IR对样品的成分、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表征;并将样品制成电极,测试它们的电化学活性。
研究结果表明当以淀粉为碳源时,所得碳微球表面羟基官能团丰富,金属钯在该类碳微球上有更好的负载效果,对应的碳球/钯核壳结构电催化剂也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活性。
对比三类核壳结构电极材料对乙醇和乙二醇的电化学氧化活性表明,三种电极材料对氧化乙二醇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Carbon mi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with glucose,sucrose and starch as the sources of carbon. Then three types of Pd/C core-shell structured electro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reduction. 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IR and SEM. The electrochemically performance were charactrized by casting the electro catalysts on the electrod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esulting carbon microspheres have rich hydroxyl functional groups and metal palladium has better load per-formance on such carbon microspheres when the starch was used as carbon source. The corresponding Pd/carbon spheres core-shell structure electro-catalyst also showed better electrochemical activity. Three types of Pd/carbon spheres core-shell structured electro catalysts have better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oxid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compared with the oxidation of ethanol.【总页数】5页(P1634-1638)【作者】张文华;梁锐轩;陈梓壕;张静娴【作者单位】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36【相关文献】1.以碳球为模板的核壳型结构的制备与表征 [J], 姜昭2.片花状ZnO@碳球核壳结构的制备及太阳光催化性能 [J], 赵晓华;苏帅;武广利;娄向东;秦喆;周建国3.核壳结构纳米纤维负载钯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J], 孟建强;高耀宗;张宇峰4.碳球@纳米片状钴镍金属氧化物核壳型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J], 冯艳艳;李彦杰;杨文;牛潇迪5.低铂载量的空心碳球/管状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反应电活性 [J], 盛况;陈阿玲;闫宇惠;易清风;王跃冰;欧阳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次全国电化学大会Pd@Pt核壳结构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邵志刚*,张耕,秦晓平,衣宝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3,E-mail:zhgshao@)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使用的催化剂主要是Pt,而Pt受资源的限制而价格昂贵,并且由于Pt表面氧还原(ORR)反应的交换电流密度较低使得其在电池上的用量较高,故而造成了催化剂在PEMFC的总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
因此,开发低Pt含量且具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催化剂是目前PEMFC开发的热点与重点[1]。
核壳结构催化剂相比于传统催化剂有以下优势:(1)降低了壳金属的用量,提高了壳金属的利用率;(2)通过核心与外壳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外壳金属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2,3]。
Pd由于其相比于Pt更低廉的价格和相近的性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
有研究显示,Pd@Pt核壳结构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氧还原性能[2,4,5]。
但是目前仍缺少一种简便、高效的Pd@Pt纳米粒子水相制备方法,而且对Pd@Pt在电化学加速衰减中活性与结构的变化缺少系统研究。
另外,Pd@Pt在全电池中的应用较少,其活性与稳定性有待于在电池实际运行环境下做进一步的表征与研究。
我们首先制备了Pt/Pd原子比为1/2的Pd@Pt核壳结构纳米枝晶(Pd@Pt NDs)。
动电位扫描以后,发现Pd@Pt NDs由实心的纳米枝晶结构转变成了中空的Pd-Pt合金纳米笼结构(PdPt NCs),其ORR催化活性获得了进一步提高。
在此基础上,以商业化Pd/C催化剂(Pd 平均粒径约为4nm)为基底,制备了粒径更小、分散更为均匀的Pt修饰Pd/C核壳催化剂(Pt/Pd/C)。
其中,Pt1/Pd2/C(Pt/Pd原子比为1/2)催化剂在半电池与全电池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稳定性,这一高稳定性应该是来自Pd的溶解对Pt的保护以及动电位扫描过程中催化剂结构由核壳向合金结构的转变。
另外,我们以Pluronic F127嵌段共聚物同时作为还原剂、稳定剂和晶面保护剂,采用分步还原法成功制备了粒径小于10nm的Pd@Pt核壳结构催化剂(Pd@Pt NPs),其中Pt外壳较为致密,提高了Pt的利用率。
通过改变Pt/Pd的原子比能够调节Pt在Pd核表面的生长方式,进而改变Pt外壳的形貌。
其中,Pd2@Pt1NPs(Pt/Pd原子比为1/2)在半电池与全电池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
参考文献:
[1]Morozan A,Jousselme B,Palacin S.Energy Environ.Sci.,2011,4,1238.
[2]Zhang J,Vukmirovic M,Xu Y,Mavrikakis M,Adzic R,Angew.Chem.-Int.Edit.,2005,44,2132.
[3]Wang C,D.van der Vliet,More K,Zaluzec N,Peng S,Sun S,Daimon H,Wang G,Greeley J,Pearson
J,Paulikas A,Karapetrov G,Strmcnik D,Markovic N,Stamenkovic V.Nano Lett.,2011,11,919.
[4]Lim B,Jiang M,Camargo P,Cho E,Tao J,Lu X,Zhu Y,Xia Y.Science,2009,324,1302.
[5]Mazumder V,Chi M,More K,Sun S.J.Am.Chem.Soc.,2010,132,784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