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
合集下载
2019届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课件新人教版
A.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 关系 B.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 方都有利 C.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 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 D.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 平结构
答案:C
(必修 3 P82 基础题 T4 改编)一个湖泊生物群落经一系列 演替后,可以变成森林生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先有哪个阶 段( 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1. (高考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 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 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
影响等。 ③分析甲图所表示群落空间结构的意义:显著提高了
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能力。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的类型 项目 初生演替 在一个 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 过植被、但 被彻底消灭了 的地 ________________ 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 但 原有土壤条件 基本保 ________________ 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方发生的演替
水平 镶嵌 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种群 — 结构 分布 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有差异
(2)分析下图并回答
①判断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
垂直 结构,乙图:________ 水平 结构。 甲图:________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查四 群落的演替 4.[判一判] (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 (2)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 (3)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 ) (4)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 )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 ) 提示 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 落代替的过程。在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物种数量会发生变 化。
(6)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 ) (7)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 ) (8)群落中每一个种群的数量增多丰富度均提高( × )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群落的种间关系
[关键点击]
群落中生物种间关系分析
关系名称 数量坐标图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相互依赖,彼此有
互利共生
利。数量上两种生 地衣,大
四、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过程 (1)群落演替:随着 时间 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 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 → 地衣阶段 → 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 ← 灌木阶段 ← 草本植物阶段
2.演替的类型(连一连)
[解惑]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的物种定居后,原来的物 种仍然存在,群落演替是优势替代,而不是完全取代。
[优化落实] 考查一 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判一判] (1)池塘中的全部的鲤鱼是一个种群( √ ) (2)池塘中全部的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 提示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 种群的集合,池塘中的动物不只鱼一类。
(3)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 (4)不同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不同,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 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 √ ) 提示 一般来说,越靠近热带地区,环境条件越适宜,越 有利于生物生存,则物种丰富度越高。 (5)随机扫取表层土壤,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降为零。
题组二 群落空间结构类型的判断
3.(2012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 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 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 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
题组一 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2014全国Ⅰ卷)某种植物病毒Ⅴ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 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Ⅴ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Ⅴ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 和青蛙不能构成竞争关系,因为二者不存在因争夺共同的食物或空间而发 生斗争;植物病毒V与水稻是寄生关系,与青蛙间无寄生关系。
4.(2015内蒙古包头测试)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 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
题组二 群落空间结构类型的判断
3.(2012大纲全国卷)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 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 分层现象;受食物、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现象,即植 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
题组例练
分类例练 提炼方法
题组一 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
1.(2014全国Ⅰ卷)某种植物病毒Ⅴ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 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Ⅴ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Ⅴ是互利共生关系 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二者属于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 和青蛙不能构成竞争关系,因为二者不存在因争夺共同的食物或空间而发 生斗争;植物病毒V与水稻是寄生关系,与青蛙间无寄生关系。
4.(2015内蒙古包头测试)如图中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 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被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种群和群落第31讲群落的结构与演替课件
被,或虽存在过
□ 植被,但被彻底 留了植物的 24 ______或其他
□ 消灭了的地方 25 ________
第十八页,共103页。
□ 经历的时间比 经历的时间比较 27 □ 时间
较 26 ________ ________
速度
□28 ________
□29 ________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30 ________较为关键
第二十九页,共103页。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 系,A 正确、B 错误;植物病毒 V 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 毒,因此病毒 V 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 V 是寄生关 系,C、D 错误。
第三十页,共103页。
2.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答案:A 解析:群落自然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越来 越丰富,群落结构趋向复杂,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
□1 ________的集合。
第六页,共103页。
2.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1)意义:是区别 2 ________的重要特征。 □ □ (2)衡量指标: 3 ________,即群落中 4 ________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
□ 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5 ________。
□ 2.B 图为群落的 14 ________结构
□ (1)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 15 ________分布。
(2)决定因素:
□ 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 16 和盐碱度的差异以
□ 植被,但被彻底 留了植物的 24 ______或其他
□ 消灭了的地方 25 ________
第十八页,共103页。
□ 经历的时间比 经历的时间比较 27 □ 时间
较 26 ________ ________
速度
□28 ________
□29 ________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30 ________较为关键
第二十九页,共103页。
答案:A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 系,A 正确、B 错误;植物病毒 V 是可寄生在水稻细胞内的病 毒,因此病毒 V 与青蛙不是寄生关系,水稻和病毒 V 是寄生关 系,C、D 错误。
第三十页,共103页。
2.在无人为因素的干扰下,群落演替的总趋势是( ) A.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B.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C.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降低 D.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 答案:A 解析:群落自然演替的总趋势是物种多样性越来 越丰富,群落结构趋向复杂,群落稳定性不断提高。
□1 ________的集合。
第六页,共103页。
2.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 (1)意义:是区别 2 ________的重要特征。 □ □ (2)衡量指标: 3 ________,即群落中 4 ________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一般越靠近热带地区,单
□ 位面积内的物种越 5 ________。
□ 2.B 图为群落的 14 ________结构
□ (1)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 15 ________分布。
(2)决定因素:
□ 环境因素:地形变化、土壤 16 和盐碱度的差异以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31讲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
3. (2018· 安徽舒城晓天中学月考)图 1 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 A、B 代表两种生物,C 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 流动的方向;图 2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图 1 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 争、捕食和竞争 B.图 1 的③中 A 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 的数量一直增加 C.图 2 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 1 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 2 中的乙 和丙两种关系
物种数目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的多少。
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目测估计 法。
2.种间关系 (1)基本概念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 食物 。 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体内或体表 ,通过摄取寄生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______________ 彼此有利。 ④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_________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考纲点击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结构及种间关系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
(2)物种组成 ①群落的 ②丰富度 a.概念:群落中
解析:选 A。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阶段不 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 分布与食性及栖息场所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 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淡水鱼的分层与食性 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 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集群分 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2: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能诊断
(1)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
结构。
(2014·高考江苏卷)(√ )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
竞争关系的是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2012·高考全国卷)( × )
(3)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2010·高考广东卷)(√ )
(4)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
盛,风景优美。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
的体现。
(2011·高考安徽卷)(√ )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5)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2012·高考广东卷)( √ )
(6)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第九单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群落及物种组成 (1)群落概念要点: ①_同__一__时__间__;②一定区域;③_各__种__生__物__种__群___。 (2)群落的物种组成: ①作用: _区__别__不__同__群__落__的__重__要__特__征__ 。 ②丰富度:群落中_物__种__数目的多少。 ③两种统计方法: _记__名__计__算__法___和目测估计法。
考点二 群落的演替
考能诊断
(1)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2014·高考江苏卷)( × )
(2)群落演替中的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2012·高考海南卷)( √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 风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生物课件: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精品
1.判断正误 (1)单位面积或体积中某物种的个体数量多少称物种丰富度( × ) (2)“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 √ ) (3) 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
(4)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 ) (5)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2.(2017·长春期末)下面关于森林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系 C.植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有明显的差别 D.动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差别 解析: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等, 关键因素是光照强度,A正确;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直接的关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栏
目 导 航
考点一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考点三
(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
1.群落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要点
一定区域 ;③________________ 各种生物种群 。 ①同一时间;②____________ 种间关系 、空间结构、______________ 群落的演替 等。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____________
2.群落的物种组成 不同群落 的重要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____________ 物种数目 的多少。 (2)指标:丰富度,即群落中____________ 不同 。 (3)不同群落的丰富度________
第3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轮复习).ppt
棉__花__模__拟__了_土__壤__湿__润__环__境__,_利__于__跳__虫__存__活__。若要采
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D_,
理由是_该__吸__虫_器__中__的__酒__精__可__将_收__集__的__甲__螨__及__时_固__定__, _防__止__腐__烂__。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 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 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 D)
A.竞争、竞争 C.寄生、竞争
B.捕食、寄生 D.捕食、互利共生
例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
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
8、大鲈鱼吃小鲈鱼种内斗争
•12
数量 坐标图
捕食
能量 流动图
竞争
数量 坐标图
能量 流动图
寄生
互利共生
(1)区分种内斗争、竞争和生存斗争:种内斗争为 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 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 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的斗争。
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 的充分利用。
➢界定“南北半球植物分布”、“高山植被分布” 与“群落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与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区 别: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 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 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 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 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 型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事实上,无论是高山还是南北半球,在每一个 自然区域地段,均具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 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集大量的甲螨作为标本保存,最好选择吸虫器_D_,
理由是_该__吸__虫_器__中__的__酒__精__可__将_收__集__的__甲__螨__及__时_固__定__, _防__止__腐__烂__。
例3.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 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 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 D)
A.竞争、竞争 C.寄生、竞争
B.捕食、寄生 D.捕食、互利共生
例4.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
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下图所示。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
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
8、大鲈鱼吃小鲈鱼种内斗争
•12
数量 坐标图
捕食
能量 流动图
竞争
数量 坐标图
能量 流动图
寄生
互利共生
(1)区分种内斗争、竞争和生存斗争:种内斗争为 种内关系,竞争(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 间的现象)为种间关系,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 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斗争,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 之间的斗争。
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 的充分利用。
➢界定“南北半球植物分布”、“高山植被分布” 与“群落垂直结构”
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与群落垂直分层现象的区 别:高山植被的垂直分布是由于随海拔高度升 高,温度下降明显,从而导致不同海拔高度植 被分布不同,依次为:阔叶林→针叶林→高原 草甸→苔原。这种状况与地球南(北)半球随纬 度升高植被分布的原理相同,属于植物的地带 型分布,不是群落垂直结构中的分层现象—— 事实上,无论是高山还是南北半球,在每一个 自然区域地段,均具自然群落,而每一个群落 都有各自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9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名师课件
命题点二 群落结构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3.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 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答案 解析 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 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 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命题点二 群落结构的种类及成因分析
(3)b处不同的植物层次中分布着不同的鸟类,鸟类的这种分层主要取 决于什么因素? 提示 主要取决于食物的分布和巢位的位置。
探究命题方向
命题点一 种间关系的判断 1.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 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答案 解析 A.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
命题点一 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 2.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 解析 A.演替的先后顺序:乙→丙→甲→丁 B.生物多样性:丁>甲>丙>乙 C.此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D.此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在废弃鱼塘中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演替过程应为丁→甲→丙→乙。
方法技巧 “二看法”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命题点二 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 4.(2016·许昌一中高三模拟)某山区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 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 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符合题意的是 答案 解析 A.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
种②是阳生植物 B.物种①和物种③之间竞争强度小于物种②和物种③之间的竞争强度 C.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乔木 D.物种①和物种②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
诊断与思考
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1)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 ) (2)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 × ) (3)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 景优美。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 ) (4)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 ) (5)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外部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 貌、土壤和火等(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向 1Βιβλιοθήκη 群落、物种组成及空间结构分析1 . (2018· 通化模拟 ) 以下关于群落的结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 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1)a 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是群落的 垂直结构吗? (2)b、 c 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影响它 们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什么?
答案:(1)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2)b 处森林中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受光照强度影响形成的。 c 处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是受光质(波长)影响形成的。
解析:选 D。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A 正确;光照明显影响了不同枯落物层的生物种类,群落的垂 直结构受到影响, B 正确; 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 增加而减少,C 正确;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类有 差别,但是不能推测种群密度的大小,D 错误。
考向 2
种间关系的判断及应用
物种数目 物种组成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的多少。
b.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
目测估计 法。
2.种间关系 (1)基本概念 ①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 食物 。 ②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和空间
等。
③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体内或体表 ,通过摄取寄生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______________ 彼此有利。 ④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 相互依存, _________
3. (2018· 安徽舒城晓天中学月考)图 1 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 A、B 代表两种生物,C 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 流动的方向;图 2 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图 1 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 争、捕食和竞争 B.图 1 的③中 A 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 的数量一直增加 C.图 2 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 1 中的①、③、④ 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 2 中的乙 和丙两种关系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第31讲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考纲点击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群落的结构及种间关系
1.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
(2)物种组成 ①群落的 ②丰富度 a.概念:群落中
解析:选 A。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阶段不 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 分布与食性及栖息场所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 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淡水鱼的分层与食性 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 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集群分 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
答案:C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 在群落中, 各个
生物种群 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
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2)类型
湿度和盐碱度
(3)群落结构的形成原因与意义 ①形成原因:在长期 自然选择 应。 ②意义:利于群落整体对 自然资源 的充分利用。 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
如图 a、b、c 分别代表的是在-200 m~3 800 m 的海拔内,山 坡 a、森林 b、海洋 c 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 请据图分析:
解析: 选 B。 根据图 1 中几种生物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①、 ③、 ④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②表示的是生物 A 的不同 个体间的种内斗争,A 正确;图 1 的③中 A 与 B 是捕食关系, 当 A 大量减少后,B 的数量不能一直增加,B 错误;图 2 中的 甲、 乙和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 捕食和竞争, 对应图 1 中的①、 ③、④,C 正确;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 也存在竞争关系,D 正确。
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 (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 (2) 捕食曲线 —— 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 (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 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 ①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 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 A 先达到最多,B 随后才达到最多,即 曲线 B 随着曲线 A 的变化而变化,故 B 捕食 A。 ②依最大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 中 A 的最大个体数多于 B 的,也可推出 B 捕食 A。
(2)种间关系实例与曲线的对应关系[连一连]
(必修 3 P72 资料分析改编)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 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 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
A.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 系 B.图甲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 都有利 C.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 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 D.图乙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 结构
(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下降 甚至降为 0,只要曲线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 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的重叠范围。
[变式 1]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某种植物病毒 V 是通过稻飞虱 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 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 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C.病毒 V 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 V 是互利共生关系 )
2.(2018· 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 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 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 出( )
A. 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