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

合集下载

精准医疗技术: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

精准医疗技术: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

精准医疗技术:基因检测与个性化治疗引言部分:1.1 概述:精准医疗技术是一种基于个体基因信息和其他相关的生物学特征,来实现个性化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医疗模式。

它通过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遗传编码、环境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特点,可以更准确地预测疾病风险,并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1.2 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科学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我们对人类基因组有了深入的了解。

这项重大进展为精准医疗技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借助先进的基因检测技术,我们能够便捷、准确地获得个人基因组数据,并将其应用于医学实践中。

此外,随着计算机和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我们还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海量的遗传数据。

1.3 目的:本文旨在详细探讨精准医疗技术中特别重要且日益发展成熟的两个关键领域:基因检测技术和个性化治疗方法。

我们将介绍这些技术的定义、原理以及广泛应用的领域。

此外,我们还将分析精准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尤其是在癌症治疗、遗传性疾病诊断与干预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领域的成功实践案例。

最后,我们将总结当前取得的成果,并展望精准医疗技术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更好地了解精准医疗技术在改善人类健康和生命质量方面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并能够更深入地认识到该领域的前景和潜力。

从而为医学界、科学家、决策者和公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推动精准医疗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和普及。

2. 基因检测技术:2.1 定义与原理:基因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个体的DNA或RNA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基因组信息和遗传变异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确定个体携带的特定基因型,并预测其对健康和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基因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型分析。

基因组测序是指将一个或多个个体的基因组DNA或RNA进行高通量测序以获取其完整的遗传信息,包括编码蛋白质的外显子、非编码RNA以及功能元件等;而基因型分析则是针对特定位点或一组位点进行检测,确定某一个个体是否携带某种具体的突变或多态性。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分子诊断技术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1、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单独遗传因素造成肿瘤的概率低于5%。

肿瘤的发生主要是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基因是内因,与人体是否具有肿瘤易感基因有关。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就是针对人体内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而进行的,它可以检测出人体内是否存在肿瘤易感基因或家族聚集性的致癌因素,根据个人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指导方案。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特别适合家族中有癌症病例的人群,可以帮助这类人群提前了解自身是否存在肿瘤易感基因。

已知的肿瘤易感性基因有Rb1、WT1、p53、APC、hMSH2、hMLH1和BRCA1等,与其相对应的癌症综合征(附表)。

遗传性癌症综合征与易感基因癌症综合征易感基因视网膜母细胞瘤Rb1Wilms瘤WT1LI-Fraumeni综合征p53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瘤(FAP)APC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 hMSH2,hMSH1乳腺癌BRCA1卵巢癌BRCA12、肿瘤相关病毒检测业已证明一部分肿瘤的发生和病毒感染有关,因而检测这些相关病毒不仅可探计肿瘤和病毒的关系,而且可以找出肿瘤的易患人群。

由于病毒太小,且难以培养,一般方法检测病毒效果极差。

而核酸杂交技术与PCR技术用于病毒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等特点。

人类某些肿瘤可能与病毒有关病毒相关肿瘤HPV6、11亚型 宫颈尖锐湿疣(乳头状瘤)HPV16、18亚型 宫颈上皮内新生物和癌HSV及CMV宫颈恶性病变HBV原发性肝癌EB病毒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HSV6型 霍奇金病和鼻咽癌微小病毒葡萄胎ATL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3、肿瘤的早期分子诊断研究发现,肿瘤相关基因的突变出现在肿瘤发生的最早期,远早于肿瘤临床症状的出现,是肿瘤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通过基因突变检测进行早期诊断能够从最根本的基因上寻找肿瘤发生的微小趋势,第一时间作出肿瘤预警,通过针对性的环境或生活方式调整,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形成;在肿瘤发生初期实施针对性治疗,能极大程度增加治愈的概率。

一文读懂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

一文读懂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

一文读懂基因检测和靶向治疗在我们面临的所有疾病中,癌症是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

简单来说,癌症是由于一组或多组基因突变导致的细胞功能异常,形成了快速、无限制生长的恶性肿瘤。

也就是说,癌症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病——原本在正常细胞中发挥重要生理作用的基因,在某些条件下,如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或辐射作用等,被异常激活,转变为致癌基因,诱导细胞发生癌变。

既然是基因病,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来监测突变的基因,进行基因修改,从而治愈癌症呢?基于这个思路,基因检测应运而生!基因检测就是针对肿瘤的基因图谱进行测试,从而确定到底是发生了哪些突变的过程。

随着基因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肿瘤细胞信号通路被发现,大量临床研究表明,通路中的特定基因的扩增/突变/表达状态与靶向、化疗药物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因此,临床上检测这些通路中特定基因情况,能针对性地为每位患者制定一套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避免用药不当贻误治疗机会。

目前,化疗总体有效率在30%到40%,而通过基因检测筛选出获益病人,有效率可以提高到80%。

分子检测为癌症治疗模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癌症治疗开始迈入个性化治疗的新天地。

那么,哪类患者需要做基因检测?广义上讲,所有肿瘤患者均可以接受基因检测。

狭义上讲,根据指南推荐,不同的病种、不同的分期、出于不同的目的,不同的患者,适合做不同的基因检测。

比如,一个晚期肺腺癌患者,尚未接受任何治疗,家庭经济情况一般,只是为了看看,是否有合适的靶向药可用,那么只要测一下最常见的那几个基因就可以了。

如果经济条件挺好,想要全面检测癌症相关的基因,可以做全基因检测。

说完基因检测,就不得不说说靶向治疗了!靶向治疗是指通过检测肿瘤中是否存在导致肿瘤生长的基因突变或基因谱变化,以此确定针对特异性驱动基因突变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基因突变类型很多,不同基因突变类型使用不同的靶向药物,只有明确了基因突变类型,正确选择靶向药物治疗,才能使患者获益。

肿瘤基因检测

肿瘤基因检测

EGFR
ALK
ROS1
B-RAF
PD-L1
NCCN指南
EGFR是肺癌靶向治疗成功的关键
Gefitinib EGFR M+ (n=132) Gefitinib EGFR M- (n=91)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 (n=129) Carboplatin / paclitaxel EGFR M(n=85)
蛋白水平(过表达): 细胞表面HER2蛋白受体表达大量增加 基因水平(扩增): HER2编码基因于细胞核内拷贝增加
IHC
FISH
HER-2阳性危害
1、对早期乳腺癌预后不利:
2、降低乳腺癌转移/复发患者的存活率:
HER-2阳性与靶向治疗
100 80
HER2阳性, 曲妥珠单抗 (n=191) HER2阴性 (n=1782) HER2阳性, 无曲妥珠单抗 (n=118)
存活率 (%)
60 40 20
0 0
12
24
36
48
60
确诊后时间 (月)
一项回顾性研究数据显示,与HER2阴性乳腺癌相比,HER2阳性乳腺 癌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的死亡率下降44%
Dawood S et al. J Clin Oncol 2010;28:92–98.
HER-2阳性
1、含蒽环类药物耐药:
低复发风险者(RS<18) 从化疗中的获益极微
3、胃/食管癌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
HER-2
NCCN指南-胃癌
NCCN指南-食管癌
HER-2阳性判断
4、结直肠癌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MMR/MSI来自RASB-RAF
NCCN指南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概述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概述
标准化难题
不同实验室和机构之间的检测方法、数据解读标准和流程可能存在差异,导致检测结果不一致。需要制定统一的 行业标准和规范,促进标准化进程。
伦理、法律与隐私保护问题
伦理考量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涉及个人基 因信息,应尊重个人隐私权和自 主权。在检测过程中应遵循伦理 原则,确保受检者知情同意和隐
私安全。
此外,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还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领域,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变异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04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挑 战与前景
数据解读与标准化问题
解读准确性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涉及复杂的基因变异信息,准确解读这些数据是关键。需要建立标准化的解读方法和流程, 确保结果的可靠性。
等健康指导。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其他相关技术
其他相关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 态性分析(RFLP)、单链构象多态性 分析(SSCP)、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DGGE)等。
这些技术可用于检测基因突变和多态 性,为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提供依据。
03 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的应 用领域
肿瘤个性化治疗
肿瘤个性化治疗是指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为其提供针 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个体化用药基 因检测可以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变异,为医生提供治疗依据 ,帮助制定个性化的用药方案。
案例三:新药研发中的基因检测应用
总结词
加速新药研发、提高成功率
详细描述
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基因检测可以用于筛选潜在的药物靶点,评估药物的疗效和 安全性,从而加速新药的研发进程,提高成功率。
案例四:基因检测在个性化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预防疾病、个性化健康指导

肿瘤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

肿瘤基因检测与个体化用药

早期发现
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基因检测, 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提高治愈 率。
遗传咨询
对于遗传性肿瘤疾病,基因检测 可以为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遗传 咨询和生育建议。
基因检测在肿瘤个性化治疗中的应用
靶向治疗
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肿瘤的基因变异类型,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基因检测结果有助于判断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和预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
基因检测是实现个体化用药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型、表型和其他 生物学特征,可以预测患者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
基因检测在个体化用药中的应用包括:预测药物的疗效、预测药物的副作用、指导 药物的剂量调整以及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等。
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检测项目将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以实现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药物治疗。
检测结果解读难度大
基因检测结果涉及多个基因、多个位点的变异,解读需要专业知 识和经验,对医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检测准确度有待提高
由于基因突变类型多样,检测技术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的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个体化用药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患者隐私保护
肿瘤基因检测涉及患者个人隐私, 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同时实现有效
03 肿瘤基因突变与靶向治疗
肿瘤基因突变的类型与特点
驱动基因突变
01
这类基因突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常见的如EGFR、
ALK、ROS1等。
肿瘤标志物
02
某些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可作为肿瘤标志物,用于监测肿瘤进
展和治疗效果。
肿瘤基因突变的特性
03
肿瘤基因突变具有异质性、多态性等特点,不同患者甚至同一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与肿瘤基因检测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与肿瘤基因检测
发病率
乳腺癌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成为女性健康的重 大威胁。
病理类型及分期
病理类型
乳腺癌有多种病理类型,包括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特殊癌和浸润性非特殊癌等。 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占乳腺癌的70%左右。
分期
乳腺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的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因素。 常用的分期系统为TNM分期系统,其中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是否侵犯周围组 织,N代表区域淋巴结的受累情况,M代表是否有远处转移。
其他罕见分子亚型
针对一些罕见的分子亚型,如PIK3CA 突变、BRCA1/2突变等,也在积极研 究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和方案。
耐药机制及后续治疗建议
耐药机制
乳腺癌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过程中可 能会出现耐药现象,主要原因包括靶 点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肿 瘤微环境改变等。
后续治疗建议
针对耐药患者,建议进行二次基因检 测,明确耐药机制,并根据检测结果 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可考虑采用联 合用药、序贯用药等方式,提高治疗 效果并延缓耐药的发生。
禁忌症
对于某些基因型患者可能 不适用,如靶点基因突变 阴性或耐药性等。
注意事项
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 确定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 疗。
疗效评估及副作用管理
疗效评估
通过影像学检查、肿瘤标 志物检测等手段评估治疗 效果。
副作用管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 施。
素对肿瘤的刺激作用。
芳香化酶抑制剂(AIs)
02 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
减少体内雌激素的合成,从而降低雌激素水平。
卵巢去势

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公布

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公布

【更新】首批肿瘤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试点单位公布3 天前来源:生物探索导读日前,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目前,浙江省、广东省、湖南省、上海市、北京市和天津市名单发布,入选单位包括上海瑞金医院、上海中山医院、迪安诊断、华大基因、达安基因、湖南省肿瘤医院等。

2014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指出已经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且符合申报规定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试点,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向所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提交申报材料,同时明确申请试点的基因测序项目(如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肿瘤诊断与治疗、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等)。

2014年12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第一批基因测序临床试点名单,湖南、北京、广东、重庆等地区的多家单位入选,包括华大基因、达安基因、安诺优达等。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临床应用试点共包含3个专业,分别为遗传病诊断、产前筛查与诊断、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这不禁让人好奇,在上述《通知》中提出的四个专业向中唯一剩下的“肿瘤诊断与治疗”试点单位的头衔最终会花落谁家。

日前,这个备受瞩目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2015年3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发布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试点单位名单。

北京市、上海市、湖南省、浙江省、广东省有多家医疗机构和第三方检验实验室入选。

北京市入选单位为: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博奥医学检验所。

上海市入选单位为:肿瘤医院、中山医院、瑞金医院、长海医院、东方肝胆医院;天津市入选单位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天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检验所;湖南省入选单位为:湖南省肿瘤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检验所;浙江省入选单位为: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广东省入选单位为: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深圳华大临床检测中心以及广州达安临床检验中心;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前3个专业中都未露面的浙江迪安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杭州迪安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犹如一匹黑马,取得了第一批肿瘤诊断与治疗项目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资格,成为了浙江省内唯一获此批文的独立实验室。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早筛个性化用药PPT课件

肿瘤基因检测肿瘤早筛个性化用药PPT课件

结直肠癌筛查方法的创新变革
基因甲基化发生在大肠癌早期
《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专家共识
产品优势
产品优势
检测流程
适宜人群
肠癌甲基化报告
肺癌甲基化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中国肺癌不同分期的存活率
肺癌早期筛查的益处
肺癌早筛的技术途径
肺癌传统检测方法
肺结节与LDCT
欧洲对LDCT的担心
CTC的细胞学特点
稀有性
抗原异质 性
非典型形 态
• 每克肿瘤每日有大量肿瘤 • 蛋白表达具有不稳定性 • CTC入血后随血液快速流动
细胞脱落入血,但只有极 • 不同实体瘤来源CTC、 • 与其它细胞碰撞、受到血
少数存活
不同患者CTC表面抗原
管壁的挤压
• 每10mL血液中可能仅含
表达、分布存在差异化 • 受机体免疫系统以及药物
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揭示,预计2015年有新发浸 润性癌病例数429.2万,相当于平均每天新发12000例 癌症,有281.4万癌症死亡病例,相当于平均每天7500 人死于癌症。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
CTC临床应用方向 3、术后复发转移预测与监测 拟行手术的肿瘤患者 已行手术定期接受复查的患者
CTC临床应用方向 4、预后评估 需评估的肿瘤患者
CTC临床应用方向 5、疗效评估(耐药性监测)
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 根治性术后,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 行放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的患者
肺癌甲基化报告解读
肺癌甲基化报告解读
临床建议
阴性结果:建议随访,每年进行一次肺癌早筛检测;

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的前提

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用药的前提

药物基因检测—个体化⽤药的前提⼀提到基因检测,估计很多⼈就会想到“亲⼦鉴定”。

中国像这样对基因检测存在误解的“基因盲”绝不在少数。

为此,⼩编觉得有必要给⼴⼤的“基因盲”们来⼀次科普,以后请别⼀提基因检测就说是“亲⼦鉴定”!基因检测可以⽤在哪些⽅⾯?“亲⼦鉴定”仅仅是基因检测⼀个很⼩的应⽤,基因检测已被越来越多应⽤于医学领域,为精准医疗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基⽯,也已成为⽬前疾病筛查、诊断、治疗不可获缺的⼀种⽅法。

以下是基因检测最主要的5个⽅⾯的⽤途:1) 辅助临床诊断很多疾病表现出来的症状类似,临床上很难进⾏鉴别诊断,容易混淆。

若是通过基因检测,在基因层⾯找到致病原因,可以辅助临床医⽣鉴别诊断甚⾄纠正临床上的诊断。

2) 个体化治疗治疗的效果与很多因素相关,排除外在的原因,⼈与⼈之间治疗的差异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药物基因组学(pharmagogenetics),也就是通过基因检测帮助实现个体化治疗,指导药物服⽤剂量,提⾼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

3) 预知疾病发⽣风险通过基因检测,帮助我们及早发现健康“地雷”——疾病预警基因,就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法,主动、有针对性地进⾏⼲预。

家喻户晓的例⼦是著名演员安吉丽娜·朱莉检测出了‘错误的’癌基因BRCA1,是乳腺癌易感基因,然后接受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术及卵巢切除。

⽽粪便基因检测,已成为指南推荐的结肠癌筛查的⼿段之⼀。

4) 指导⽣育:主要指产前诊断(⾃然怀孕后进⾏),或是试管婴⼉在胚胎植⼊前进⾏筛查或诊断,帮助⽣育健康的宝宝。

例如⽆创产前基因检测可以准确地筛查出唐⽒综合征患⼉,防⽌缺陷基因向下⼀代遗传。

5) 为造⾎⼲细胞移植提供精确的配型信息:如地中海贫⾎、⽩⾎病等,需要通过移植造⾎⼲细胞进⾏治疗时,必须进⾏HLA分型,以降低移植后排斥反应的发⽣率。

以上基于基因检测技术的医学领域5⼤应⽤都⾮常有意义,⽽第2点药物基因组学指导个体化治疗,是和最多⼈相关、在医学领域应⽤最宽泛的⼀个应⽤,正确的使⽤甚⾄可以挽救⽣命,我们今天就展开来谈⼀谈。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意义探析【摘要】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药物代谢与基因检测的关系,探讨了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药物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根据患者的基因型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国内外研究现状显示,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未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突显,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更多可能。

这一领域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望为临床用药带来更多突破性的进展。

【关键词】药物、基因检测、临床、合理用药、指导意义、药物代谢、技术现状、临床实践、国内外研究、重要性、发展趋势、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指出,目前临床用药存在个体之间反应差异明显的情况,有些人对同一种药物会表现出不同的疗效和副作用。

这种差异往往源于个体的遗传变异,即药物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的多态性。

基因检测可以揭示这些差异,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科学地选择药物、确定剂量和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降低治疗成本,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对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医疗的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究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指导意义,分析其对个体药物代谢能力、药物疗效和药物安全性的影响,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精准的用药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药物基因检测技术现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探讨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和优势,为提高药物治疗的个体化和精准性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通过分析药物相关基因检测在临床合理用药中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完善药物治疗策略、优化临床用药方案和提升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基因检测方案

基因检测方案

基因检测方案第1篇基因检测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检测已成为预防、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方案旨在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全面、精准、人性化的基因检测服务,以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标。

二、适用人群1. 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的个体;2. 孕前、孕期及新生儿人群;3. 患有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个体及家属;4. 关注自身健康,希望了解自身基因状况的人群。

三、检测内容1. 常见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针对我国高发的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苯丙酮尿症等,进行基因检测;2. 肿瘤易感基因检测:针对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等常见肿瘤,检测相关易感基因;3. 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检测: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检测相关基因;4. 新生儿遗传性疾病筛查:针对新生儿,开展遗传性疾病筛查,确保新生儿健康;5. 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针对个体差异,检测药物代谢相关基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四、检测流程1. 咨询与预约:客户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咨询基因检测相关事宜,并预约检测时间;2. 采集样本:客户在约定时间内,前往采样点,提供血液、唾液、毛发等样本;3. 样本处理与检测:实验室对样本进行提取、扩增、测序等处理,获取基因数据;4. 数据分析与报告:专业人员对基因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出具检测报告;5. 报告解读与咨询: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检测报告解读服务,解答客户疑问,提供遗传咨询。

五、检测标准与合规性1.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检测过程的合法合规;2. 采用国内外权威认证的检测设备、试剂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 检测实验室通过国家认可,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4. 检测人员具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上岗资格。

六、隐私保护1.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客户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2. 建立严格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客户信息在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环节的安全;3. 未经客户同意,不得将客户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国内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国内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

国内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随着基因科学的发展,基因检测在近年来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的医疗技术。

国内的基因检测研究也在不断发展,其中涉及的领域众多,如遗传病、肿瘤、生殖健康等。

以下是有关国内基因检测的研究现状的详细介绍。

一、遗传病相关基因检测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疾病,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进行早期筛查、诊断以及预防。

国内相关的基因检测涉及到的遗传病主要包括血友病、地中海贫血、囊性纤维化等,这些疾病都是生殖健康科普中最为经典的案例。

此外,国内的遗传病相关基因检测也不断地涌现,报道中涉及到了许多新型遗传病,例如白化病、肝癌、乳腺癌等,通过基因检测可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

二、肿瘤相关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基因检测之一,基因检测可判断癌前病变和癌变,及时发现肿瘤。

在这方面,国内的研究也已經形成比较成熟的检测模式。

涉及到的肿瘤类型包括乳腺癌、肝癌、肺癌等,其中肺癌属于高发病种,在国内肿瘤基因检测的研究中开展得比较广泛。

但是,肿瘤基因检测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对癌症的清晰定义、不同肿瘤类型的检测标准、不同技术检测结果的可比性、精准匹配的用药策略等,这些问题需要国内的科研人员继续深入探讨。

三、生殖健康相关基因检测生殖健康相关基因检测是目前国内近年来发展较为快速的检测之一,这方面的检测主要用于男性不育、女性不孕和高危妊娠检测等。

生殖健康领域的基因检测主要涉及到一些基因多态性、基因变异等这种方面,以便于为双方成员评估生育风险,开展个性化的生育指导以及孕期早期干预。

国内对于生殖健康领域的基因检测研究越来越多,但也存在纷争。

未成年人个体数据保护和隐私问题在当前生育健康产业各方面亦待进一步健全。

四、基因检测的前景总的来说,基因检测作为一种早期筛查、诊断和治疗的技术,为不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国内的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然而基因检测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如个人隐私问题、精度的问题等依然不能被忽略,需要科研人员们通力合作,共同推进这一领域的研究。

癌症基因检测靠谱吗?

癌症基因检测靠谱吗?

癌症基因检测靠谱吗?不知道你是否看过这些广告:“只要一点点血或一点点口腔黏膜细胞,就能进行基因检测,告诉你患癌风险,为你的基因解码!”基因检测又刮起了一阵风,仿佛要吹走所有人的癌症。

诚然,很多肿瘤细胞都伴随着特征性的基因变异。

通过基因检测,从道理上来讲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可能面临的风险,为预防、筛查和治疗癌症提供帮助。

商家们自然也充分利用这一点,打着“精准医疗”、帮您发现个体患癌的旗号,大行其道。

但普通人是否有必要进行预防性基因检测来了解自身的患癌风险呢?答案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大部分人而言,没有必要进行预防性癌症基因检测,因为帮助不大。

为什么帮助不大呢?因为我们已经知道,只有5%~10%的癌症是由遗传基因等内在因素引起的。

而且,针对这5%~10%的癌症,预防性基因检测只能告诉我们这些:(1)它只能告诉我们是否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并不能告诉我们是否会患癌。

(2)即便查出了与癌症相关的基因变异,患癌风险甚至高达80%,也无法确认我们到底会不会得癌症、什么时候会得。

如果缺乏专业人士的解读和进一步的医疗干预手段,预防性基因检测只会给受检者带来不必要的恐慌。

(3)即便检测结果显示我们非常健康,没有致癌相关基因,就可以保证我们从此不用担心癌症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生活永远会给自己留一手,周而复始的不健康生活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把我们推向癌症。

花那么多钱,不但没能解决问题,最后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问号,以及没有必要的提心吊胆。

这不是花钱买自己不开心嘛?!然而,预防性基因检测也并不是毫无用处。

对于有明显家族性遗传特征的癌症高发人群来说,预防性基因检测可能会帮助这部分人更早地采取措施,降低患癌风险。

所以,在你决定做基因检测之前,不妨先和拥有专业资质的临床医生聊一聊,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你个人或者家人是否曾被诊断出癌症,这些癌症是否与某种基因变异相关?(2)你个人或者家人是否曾在年轻时就被诊断出某种癌症?年轻时患癌可能与遗传基因变异有关。

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

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摘要】基因测序是肿瘤精准治疗实现必要环节,科研人员以及医务工作者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数据、个体病症以及药物分子信息等资料,从分子层面对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治疗用药的精准性。

精准医学就是在现代医药科技的基础上建立的,将相关理论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尽可能避免误诊和误用药的情况,进而提高肿瘤的治愈率。

针对于此本文就基因测序的工作方式和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基因测序肿瘤精确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08-0272-01肿瘤精准治疗是在精准医学理念下,根据疾病产生的分子机理对其进行分类和治疗,相较于传统依据症状分类的方式其准确性更高,可以减少用药失误的出现。

基因测序为肿瘤基因组项目的实施创造了条件,促进了肿瘤精准治疗的实现。

目前基因测序已经在遗传性疾病诊断、肿瘤基因检测等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分析基因测序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对于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和现代医学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一、基因测序概述不同科技企业所开发的基因测序平台的原理、应用方法和应用范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常见的包括以焦磷酸测序为基础的Roche 454测序仪、边连接边测序的SOLiD 平台、基于桥式PCR扩增模板片段的HiSeq平台等。

基因测序的工作方式包括四种:一是人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ic sequencing, WGS),该方法所得到的基因组信息最为全面,但是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更高的成本;二是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 WES),该方法是对基因组中最容易发生的编码蛋白序列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通过与基因数据库中相关信息的比较判断变异的具体位置,该方法在临床医学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三是定向区域测序,就是根据实际的需求对基因组合中特定区域进行测序,在测序前需要先采用杂交及PCR技术富集测序目标区基因片段;四是RNA测序,区别于DNA的固定序列检测,该方法是检测细胞处于特定状态下的转录体组合情况,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临床肿瘤精准治疗中,对病变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表达和融合信息进行监测,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从而为相关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依据。

抗癌药物的基因检测

抗癌药物的基因检测

抗癌药物是否有效,基因检测告诉您“医生,我用这种药,到底会不会有效?”在决定开始一种治疗之前,每个患者最想知道的就是药物用在自己身上的疗效。

很多患者担心疗效不好,浪费了钱,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来说,更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中南大学湘雅检验所将主要为癌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来预测患者是否对靶向治疗药物敏感、是否适合在确诊后直接使用靶向治疗药物。

而且检验所还推出了糖尿病、高血压、癌症等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能通过基因检测为被检者检测出罹患疾病的风险,并提供个体化的预防方案,推出甚至能够杜绝疾病的发生。

目前治疗肺癌的靶向药物的“靶点”都在肺癌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上,因此EGFR的突变情况是预测靶向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口服靶向药物对约80%的EGFR突变患者有效,因此EGFR发生突变的患者,建议在诊断后直接接受口服靶向药物的治疗,这样既能获得比一线化疗好的效果,副反应也远小于化疗。

可在治疗前预测是否耐药中南大学湘雅检验所不只着眼于发现哪些肺癌患者对靶向药物敏感,还能通过基因检测及早发现哪些患者对某种药物是耐药的,比如说,EGFR变异中有一种占5%的变异类型,称为EGFR 20外显子突变,这一类患者是对靶向药物耐药的。

此外,当肺癌患者出现C-MET基因变异、K-RAS基因变异、ALK融合基因变异时,都会产生耐药。

因此,如果在治疗前就进行了检测,能使患者在治疗上少走弯路,也节约了医疗成本。

据了解,在亚洲肺癌患者中有30%存在EGFR突变,高于欧洲的10%。

但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医院还不具备监测这种基因的能力。

基因检测技术已在今年上半年在湖南全面开展,病友可进行基因检测。

抽点血,就能进行家族基因检测,从而得出自己的基因类型,得出本身基因内型的患病风险,提供个体化预防方案,以推迟甚至避免疾病的发生。

还可根据基因资料开具药方,如,哪些药物要慎用,哪种药对患者毒副作用大。

从而筛选出最适合的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同时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让患者花最短的时间、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背景介绍医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征服了许多疾病,但是如何攻克癌症依然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有3亿人患癌症,并有2亿人因此而死亡;在我国癌症已列居各类死亡之首,年均癌症新发病例约为200万人。

在治疗上尽管不断有新的药物和治疗手段诞生,但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癌症的死亡率同50年前相比没有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心脏病,脑血管病和传染病的死亡率却降低了2/3。

由于肿瘤是在体内各种因素的作用下由一系列基因连续突变导致细胞生长失去控制所致,因而每个肿瘤患者,即使同一种肿瘤,其致病因素和体内突变的基因都是不一样的,每一个患者的肿瘤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特征,这就是肿瘤的异质性。

忽略了肿瘤的异质性,采用“一药一病”的疗法是肿瘤治疗没有达到理想效果的主要原因。

肿瘤的异质性要求必须对每个患者“区别对待”,这就是肿瘤的个性化治疗。

而基因是人类遗产信息的化学载体,决定着我们与前辈的相似和不同。

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绝大部分的疾病与基因相关。

人与人之间的基因99.9%相同,但正是因为那剩余的0.1%的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健康的差别。

基因检测正是利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进行检测分析,来发现遗传物质异常的过程。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基因型,通过比对自身基因型和大规模医学试验的结果,从而评估自身是否出现某种类型的健康问题(易感风险);另外可以对肿瘤病人个性化治疗的用药提出指导。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开展通过基因测序的个性化医学检测技术是临床个性化医学的大势所趋,成为解决一些疑难疾病如遗传性疾病以及肿瘤的重要工具。

通过基因检测分析评估可能罹患的疾病和预测不同病人的药物效应,并指导临床医生为可能患者提出建议或在临床治疗药物选择时针对患者独特的遗传变异特征选择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即使治疗同一种疾病,或者同一患者的不同阶段,医生也可能根据病人的遗传背景来选择最合适、最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药物和剂量,避免严重的毒副反应和医疗资源的浪费!二、方法目前基因检测的方法不胜枚举,基本的步骤是样本的获取(包括血液、唾液、组织样本等)——处理(如DNA的提取与纯化、文库构建等)——序列测定——序列分析——结果解读——报告撰写。

广泛应用的核酸序列测定方法是直接测序法,目前最先进而且被广泛使用的方法和仪器有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法,第二代的高通量测序法(如美国Illumina公司的Hiseq测序仪和华大基因子公司CompleteGenomics开发的测序方法)等。

目前也已出现被称为第三代测序技术的方法,如单分子实时DNA测序法。

1、第一代:sanger测序Sanger法是根据核苷酸在某一固定的点开始,随机在某一个特定的碱基处终止,并且在每个碱基后面进行荧光标记,产生以A、T、C、G结束的四组不同长度的一系列核苷酸,然后在尿素变性的PAGE胶上电泳进行检测,从而获得可见的DNA碱基序列。

原理:利用一种DNA聚合酶来延伸结合在待定序列模板上的引物。

直到掺入一种链终止核苷酸为止。

每一次序列测定由一套四个单独的反应构成,每个反应含有所有四种脱氧核苷酸三磷酸(dNTP),并混入限量的一种不同的双脱氧核苷三磷酸(ddNTP)。

由于ddNTP缺乏延伸所需要的3-OH基团,使延长的寡聚核苷酸选择性地在G、A、T或C处终止。

终止点由反应中相应的双脱氧而定。

每一种dNTPs 和ddNTPs的相对浓度可以调整,使反应得到一组长几百至几千碱基的链终止产物。

它们具有共同的起始点,但终止在不同的的核苷酸上,可通过高分辨率变性凝胶电泳分离大小不同的片段,凝胶处理后可用X-光胶片放射自显影或非同位素标记进行检测。

第一代的Sanger测序技术的优点是,测序读长长,能达到800-1K bp,且测序用时短,只需要几十分钟即可完成一次测序,测序准确度高,目前仍是测序的金标准;缺点是通量低、成本高。

Taqman法:应用一对双标记Taqman探针,分别针对双等位SNP的不同基因型,只有完全匹配的探针扩增出各自对应的基因型;用两种荧光染料Fam Hex (Vic)分别标记这两种探针,就可以在一次PCR反应中完成对单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判定。

准确性好,适合于大量样本、少量位点,价格贵,缺点是不能读出序列,不太直观。

质谱法:准确性较好,缺点只能读出质量数据,不能读出序列,对于缺失和插入突变无法读出,但这种突变更加可怕,适合于大量样本、多位点(最多能检测25个位点),所以可能会出现少量假阳性和假阴性。

2、第二代:高通量测序(NGS)第二代测序技术的优点是测序通量和效率高,成本低廉;缺点是测序读长普遍较短,且用时较长。

以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序仪之一的illumina公司Hiseq2000测序仪为例,其一次测序的数据产出量可达500 Gb,但读长为100 bp,且需要耗时14天左右。

而Life technology公司的IonProton测序仪是边合成边通过反应体系电位的微小差别来测定碱基序列。

3、第三代:单分子/纳米孔测序由于第二代技术存在短读长和耗时长的缺陷,人们希望第三代测序技术能解决这些缺陷,所以第三代测序技术在长读长和短耗时出发,目前尚未完全成熟,市场应用面还不算广,而且各种测序仪之间差异较大,测序原理也是各出奇招。

如Pacific Bioscience公司则是通过在PCR合成DNA的过程中,用显微镜检测由荧光基团标记的dNTP反应后释放出的荧光来测序。

而一直未投产的牛津大学研发的测序仪,则是通过检测由核酸外切酶剪切DNA时,“掉落”到检测微孔的核苷酸来测序。

4、其他1)、基因芯片技术可以大规模对基因组特定位点多态性以及基因表达等进行检测。

基本原理是基于碱基互补配对,根据预先放置的探针与靶DNA结合情况得到的信息对靶DNA进行解读。

2)、用于目标区域基因拷贝数的低通量检测技术包括MLPA ( 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 FISH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非放射性原位荧光杂交技术),Digital PCR (数字PCR技术)。

3)、低通量目标序列以及SNP位点检测技术SNP位点的检测也是目前疾病风险预测、先天营养吸收、先天饮酒能力等检测主要目标。

低通量的目标序列以及SNP位点检测技术主要包括Taqman PCR技术,基于毛细管电泳的SNPlex技术(单个反应可以检测48个SNPs,来自ABI公司),SNaPshot (通常可以用于10到30个SNP位点检测), SNPstream 技术。

4)、新兴的一些技术新兴的高通量DNA测序技除了提到的Illumina, IonTorrent, PacificBio Science ,以及值得期待的采用纳米孔技术的Nanopore测序技术,还有较老的二代测序技术454,SOLiD技术。

三、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的市场规模目前在我国,个性化用药基因检测更因为无创产前筛查高通量测序这一项目让基因检测也被人们广为熟知。

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我国共有20万孕妇接受产前基因检测,市场规模约为10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如果无创产检针对30岁以上孕妇实现100%渗透,将为该行业带来76亿元市场容量;若针对全部孕妇实现50%渗透率,那么将带来140亿元市场容量。

有人粗略估计,基因检测的中国市场规模未来将超过千亿元。

然而,目前大部分基因检测项目都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和收费标准,市场的价格较为混乱。

同时,现在国内测序公司太多了,小公司到处都是,但是大多数是一些拉业务的代理公司,拉到的业务都是去给他们的总公司测序。

就国内规模大的公司有:1、南部测序公司;2,、深圳华大测序公司;3、中部测序公司;4、上海生工测序公司;5、北部测序公司;6、北京三博远志测序公司。

同样,这些公司在兰州设有小公司,负责业务的推广,主要跟一些医院和学校合作,主要都在七里河区和城关区。

比如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兰州军区兰州总院、兰州市妇幼保健院、甘肃玛丽亚妇科医院、兰州时光妇儿医院。

主要负责无创DNA产前检测,还能查类似于唐氏儿的其他染色体病。

四、检测类型目前个性化基因测序在临床上的应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普通人的疾病筛查,通过测定已知的与某种疾病相关的基因序列位点,来推断其未来罹患该种疾病的概率。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无创产前DNA检测;另一类是针对癌症等致命性疾病的伴随诊断,通过测定某些特定的基因序列位点(例如:肺癌的KRAS突变和EGFR突变),在一系列的药物或治疗方案中找到对特定患者最为有效的药物或方案。

1、常见肿瘤类疾病的检测1)、消化系统食管癌、胃癌、原发性肝癌、胆囊癌、肝外胆管癌、胰腺癌、大肠癌2)、呼吸系统鼻咽癌、喉癌肺癌3)、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瘤脑膜癌4)、内分泌系统甲状腺癌5)、五官口腔癌6)、血液系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7)、皮肤—运动系统基底细胞癌、骨肉瘤8)、泌尿生殖系统及乳腺肾癌、膀胱癌、散发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2适用人群:成人3采样标本:外周血五、基因检测机构所需资质:在美国,基因检测市场相对成熟,每个大型城市都会有有资质的基因检测中心,有专门的基因检测医师培养、训练、考试、执照颁发等机构,特别是对于人员、管理、硬件水平、具体操作项目等都分别有相关的资质认证。

目前我国没有明确对基因检测的资质做出规范,由于在国内缺乏有效的监管,没有一个类似药品生产的GMP质量认证系统,使得当基因检测市场鱼龙混杂,2007年6月,卫生部印发了《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其中明确医疗机构可进行的基因检测项目包括单基因遗传性疾病、大肠癌易感基因的基因检测,家族性乳腺癌基因的基因突变检查,血友病A、B基因突变检查以及一些遗传性疾病的染色体检查等20多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