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这种理想落空后
就不免有不平之鸣
而尤其可贵的是
一些诗人即使在落魄时
也不改其志
李白一生为理想而奋斗
"日为苍生忧"
却失败得一次比一次惨
直到临终绝笔
他虽已大鹏"中天摧兮力不济"
却还坚信其"余风激兮万世"
杜甫在诗中更表现了一种"穷年忧黎元"情操:"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所谓"顺天者昌
往往对造成生民痛苦的根源进行揭露、抨击
这又形成了古代文学的怨刺传统
从《诗经》开始
就有很多作品针砭时弊
指斥昏君
如《大雅·民劳》是召穆公刺厉王
《大雅·桑柔》为芮伯刺厉王
屈原的《离骚》责数楚王的昏惑
痛斥群小的谗邪
无不闪耀着放言无惮的批判精神
诗人怨怪楚王变化无常:"初既余成言兮
后悔遁而有他
杜甫也创造了"日暮倚修竹"的哀女形象
白居易的《琵琶行》更是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身份对商女一洒同情之泪
这种关注女性命运的传统
在以后不断得到加强
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望江亭》
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明汤显祖《离魂记》等
而到了《红楼梦》
曹雪芹对于少女的思索
超出前人的水平
然而
这种关系一旦以孝悌的形式发展
便是一种社会的伦常关系
并把这种爱扩展到社会
后来的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便是主张通过仁爱之心的推广
把人的精神提升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
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从自然的超越到人文世界的建构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③"
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最后统一于人格境界
汉末《古诗十九首》的相思怀人之作
大量是从女性角度着笔的
例如《迢迢牵牛星》、《行行重行行》等
由于宗法社会中
女性因其特定的处境
只能把全部的生命寄托于爱情和婚姻之中
故爱情、婚姻悲剧之于女性
尤为感人
而汉末文人在君臣僚属的人身依附关系中历尽辛酸和屈辱后
他们对女性依附于男性的悲剧性命运有了较多的理解和同情
全文亦凄切感人
此外
还有元稹的《遣悲怀》
王维的《渭城曲》
韩愈《祭十二郎文》等
而中国最杰出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则是以表现家庭为内容的
如果说
在人伦领域
儒家强调"仁"
体现了追求主体自由的价值取向
那么
在非道德领域
人的自由常常为天命所抑制
就个人而言
其生命存在
穷达贵贱等
均非自我所能主宰:"死生有命
感慨于"山川悠远
维其劳矣"的《渐渐之石》;还有叙写征人解甲归田途中抒怀的《豳风·东山》
《何草不黄》凝结着征夫之泪
《王风·君子于役》表达山村农妇想念久役不归的丈夫
渴望过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汉末董卓
持国柄
杀君主
焚毁洛阳宫殿
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
同时被驱遣的还有数十百万的中州百姓
造成了历史上一场空前浩劫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
伤灵修之数化
"汉末的赵壹作《刺世疾邪赋》斥责历代帝王以天下为私
不恤国计民生而争斗杀伐:"春秋时祸败之始
战国愈复增其荼毒
秦、汉无以相逾越
乃更加其怨酷
宁计生民之命
唯利己而势日重
为中唐宦官专权种下祸根
李白最早对此予以讥刺:"中贵多黄金
连云开甲宅
塑造了一系列劳动人民形象
如"左手秉遗穗
右臂悬敝筐"的贫妇人
而卖炭翁尽管"可怜身上衣正单"
却"心忧炭贱愿天寒";新丰折臂翁尽管"至今风雨阴寒夜
直到天明痛不眠"
但却"痛不眠
终不悔"
"且喜老身今独在"
这种内心描写
不仅使人物有血有肉
而且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
以后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强调审美活动在人格培养中的作用:"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论语·泰伯》)
认为通过精神的感奋
情感的共鸣、沟通、渲导
人便能提升到一种较高的人格境界
将艺术归结为"人心""人情"
必然导致诗言志说
由于强调文学艺术美的功利作用(善)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就特别注重作家的人品与人格修养
刘熙载的《诗概》提出"诗品出于人品"之说
路逢斗鸡者
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
行人皆怵惕
"在《梁甫吟》中
则以"力排南山三壮士
齐相杀之费二桃"隐喻李林甫之流的歹毒阴险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
揭露阶级压迫和剥削
正是造成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的根源:"彤庭所分帛
本自寒女出
鞭挞其夫家
聚敛贡城阙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范仲淹的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
联系到他及第入仕以后仍保持青少年时期养成的艰苦的生活作风
可知其已把"安社稷""济苍生"的政治理想付诸行动
天人合一
源于中国原始文化中的自然(天地)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天人合一"观念
民不聊生
日甚一日
千村万落是一片家破人亡的惨象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
死者为尘泥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无家别》)较之杜甫《三吏》、《三别》的类型化描写
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更有个性化特色
运用外貌、服饰、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以男女之事比附君臣关系
先前还停留在简单的类比联想的层面上
汉末文人则在相当程度上
具有了与女性世界作心灵沟通的现实基础;他们抒写女性的不幸
不仅有真诚的理解与同情
也融入了自己饱经忧患与痛苦的人生体验
这种对妇女的深切关注
在李白诗歌里也有所反映
他成功地塑造了侠女、织衣女、采莲女、当垆女等妇女形象
沈德潜《说诗晬语》
"有第一等襟抱
有第一等学识
斯有第一等真诗
"强调诗品
文品与人品的统一
是中国文学独具的民族文化性格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
中国古代文学表现人伦的文学名著数不胜数
曹植《送白马王彪》
李密《陈情表》
潘岳的《悼亡诗》
南朝刘令娴的《祭夫文》
其中"雹碎春红
霜调夏绿"乃是名句
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与愤怒
《三国演义》中的"分"与"合"凝聚着多少滚滚的血泪
回荡着千军万马的呼啸
意味着山河的破碎和大地的一片荒凉
对民生的深切关注
还体现在对广大妇女命运的关切和同情
由于"三从四德"对女性的禁锢
女人在古代一直没有争得过做人的权利
女人的不幸命运
从《诗经》的《氓》到汉代《孔雀东南飞》都有反映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既涉及天道观
又关联着价值观
儒家不忽略自然原则
但更注重后者
儒家要求超越自然
并赋予自然以人文意蕴
儒家之贵仁
重人伦等
是追求自然的人化的具体内容
表现为爱人尊重人的仁道原则
以孝悌为基础:"孝悌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亲子关系及兄弟关系首先以血缘为纽带
因而带有自然的性质
孟子所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
知其性者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下》)
以人心体天心
以人道体天道
从而以人合天
天道与人德合而为一
这种思想
反映在文学批评上
必然是重道德批评
主张"温柔敦厚"的诗教之旨
以封建伦理纲常、道德规范为文学批评准则
强调文学创作在于"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④"
"恭宽敏体现了对他人的理解
信与惠主要表现为一种至诚的情感
儒家至诚的人格理想既以诚(道德上的真)为内在特征
又外化于道德实践的过程(体现为善的追求)
并同时在审美活动中"文之以礼乐"(形成人格美)
显然
儒家的"天人合一"的人文理想
主要是按照人道的理想来塑造天道
当然也不排除借助天道规范人道的努力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②"反对"庖有肥肉
厩有肥马
民有饥色
野有饿莩"的暴君暴政
而主张"发政施仁"
使百姓能够得到基本的生存需要
先秦的墨家
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
也同样提出过关心民瘼的政治主张
例如墨家主张"非乐"
虽然有片面之嫌
但墨家是从"万民之利"出发
因为当时的王公大人"撞巨钟、击鸣鼓
荣枯咫尺异
惆怅难再述
"此外
元代的公案戏
明清小说
直至清末四大谴责小说
都对统治者作了入木三分的批判
值得注意的是
文人们在关注民生的作品中
往往表现以一种博大的胸怀
中国的文人往往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面对山河破碎
他们往往有抗敌御侮、慷慨赴难之作
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下察之于地"
还要"中考之于人"
人是万物的尺度
这种文化精神
决定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主题
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
人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否而展开
尤其是对民生的关怀
早在先秦
我国已有敬德保民、民为邦本的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以"仁"为核心
强调爱人、尊重人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弹琴瑟、吹竽笙而扬干戚"等等活动
都是"亏夺民衣食之财"的
这种忧民的思想传统
到了后代
不仅形成了"民胞物与"的思想传统
也形成了关注民生的文学传统
这种关注民生的文学传统首先是反映百姓的苦难
西周晚期王室衰微
戎狄交侵
征战不已
长年兵役
以致父母失养
兄弟分散
夫妻别离
这在《诗经》里也有广泛的描述
一经形成就成为中国人文精神的理想目标
在古代思想家看来
天与人
天道与人道
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
与西方紧张、对立的神人关系不同
中国的人与天是和谐的
早在《周易·系辞》中就认为人可以"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
先秦诸子都从不同侧面继承这样一种人文主义理想
并自此以后贯穿为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核心线索
富贵在天
"就社会而言
人固然有弘道的能力
但道究竟能否实现
则取决于外在的天命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表现了一定的宿命观
虽然古人也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但更强调"畏天命"(《论语·季氏》)
力求去理解这冥冥之中支配人的命运的至上力量
并去顺应它
而不是反抗它
人要知命顺命
在他看来
少女不仅有造物主赋予的集天地之精华的美丽
而且她们比男性更热烈地拥抱生命自然
代表着人间的道德向度
可是这种天地间最美的生命却如黛玉《葬花词》所说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飘泊难寻觅
"人间至真至美的生命
却又最脆弱、最短暂
最易遭到毁灭
这真是人间的大悲剧
其次
文人在关注民生的同时
"这种反映时代动乱及民生疮痍的诗歌
到了杜甫那里
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
广大百姓在战乱中不仅遭到一次次的劫掠
还要承受兵役徭役的重荷
不仅"儿童尽东征"(《羌村三首》之三)
而且"垂老不得安"(《垂老别》)
新婚的男子、力衰的老妪、无家的翁叟
都被征去从军服役
在这样无止境的征发下
农村凋敝
是对人类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属于人的终极关怀
文学是人文精神的一种核心体现
中国古代文学是有鲜明的人文色彩
本文就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展开讨论
关注民生
在中国文化中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
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相参"
考察万物
既要"上揆之于天"
自己收藏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谢锡龄 李建明
内容提要: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终极关怀
中国古典文学一直发射出人文精神的流光溢彩
本文从关注民生、天人合一和中和之美三个方面探讨古典文学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人文、民生、天人、中和
"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词》:"(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①""人文"一词在传统文化中与"天文"对举而出现
天文指自然界运行规则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
人间世界的条理和规范
人文精神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的关注
曹操《薤露行》真实记载了这场大动乱
并抒写了诗人对王朝倾覆、生灵涂炭的深切悲悼
"播越西迁移
号泣而且行
"悲惨之状可见
号咷之声如闻
《蒿里行》更以泪和墨
画出中原劫后的惨状:"铠甲生虮虱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明朝钟惺在《古诗归》称这首诗为"汉末实录
真诗史也
在孔子那里
人格的设定
始终关联着仁学
仁的基本要求是爱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