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频、差频、参量放大
超快脉冲的光学参量放大
超快激光的参量放大自1960年激光器发明,又得益于锁模技术、时间和频率分辨的光学自相关技术的发展,超快光学有了长足发展。
下图显示了自从1960年以来超快激光器的发展。
超快脉冲的产生原理最重要的关键技术就在于锁模技术。
如在固体激光器和色心激光器中,就用克尔介质的快饱和性质进行锁模,原理如下图:入射脉冲在射入克尔介质中后,其中强度高的成分会产生一定的自聚焦现象,从而产生相移,出射方向与入射方向有差别,但是对于低强度的连续光,这种效应不明显,故出射与入射方向的差别不明显,这时可以用一个光阑来将自聚焦的成分提取出来,便够成了在时域上压缩了的脉冲。
超快脉冲具有很特殊的非线性效应。
这里简单讨论一下它的光学参量放大方面的性质。
光学参量放大的概念。
光学参量放大是基于参量差频的频率产生和放大的二阶非线性过程。
参量频过程是:一个频率为ωp=ωs+ωi超快脉冲在非线性介质中与一个频率为ωs的较弱脉冲发生差频,产生一个频率为ωi的新的飞秒脉冲。
如果入射的ωs和ωi光能量为零,在非线性晶体中会从量子噪声开始建立增益,自发产生这些波长,这样的机制叫做光学参量产生(OPG),如果开始的时候能量不为零,则这个过程就叫做光学参量放大,这个名称类比于微波技术中的参量放大(OPA)。
OPA还有一种工作方式,是将非线性晶体置于适当的光学谐振腔内,并且使参量过程的增益大于损耗,即可在腔内形成普通激光一样的振荡,这样的实现方式称作光学参量振荡器。
对连续且理想的入射波形式E=ei(ωt-kz)的情况,光学参量放大的过程的理论是简单的,具体方程不再重复写,但是在飞秒时域中,耦合波方程不是连续的了,要改动形式,设入射的光场如下:在非线性晶体中传播时,三波的群速度Vg=dω/dk不同。
采用慢变振幅近似,并忽略二阶或高阶色散对脉宽的影响。
得到如下方程:该方程也忽略了三阶非线性效应。
变换到随泵浦脉冲运动的坐标系中,得到:由上面的式中我们便可以看到超快脉冲的参量放大与连续的情形的显著不同的一点就是,相干光脉冲之间的群速度配(GVM)对于参量过程的影响很大,泵浦脉冲与放大的信号波脉冲和闲置波脉冲之间的GVM限制了三波在晶体中可以发生参量过程的相干长度,信号波脉冲和闲置波脉冲之间的GVM限制了相伴匹配的带宽。
第6讲光学参量振荡器
A2*(z) A2* 0 cosh 0z iA1 0 sinh 0z
行“矢量”A(z)和A(0) 系用矩 表示:
A1 ( z ) A2* ( z )
cosh 0z
i
sinh
0
z
i sinh 0z cosh 0z
A1 (0) A2* (0)
为方便起见,两个振荡光波分别叫信号波(Signal)和闲频波(Idler)。 信号光和闲频光同时在腔内振荡,称为双共振光参量振荡器(Doubly Resonant Oscillator); 只有信号光或闲频光在腔内振荡,称为单共振光参量振荡器(Singly Resonant Oscillator)。
A (0,3 )
A A
(0, (0,
12
) )
(2)
A (L,3 ) A (0,3 ) A (L,1 ) A (L,2 )
Solve equations below for the above boundary conditions, i.e.
A(0,1 ) 0 and A(0,2 ) 0
计算入射端信号光和闲频光光电场都不为零情况下的参量放大
HR@s HR@i HR@p
Reflection
R1
Phase accumulation Phase accumulation
Reflection
R1'
L
-Similar to amplifier problem but in this case the steady-state condition means
A12 L A12 0
cosh2
0L
1
sinh2 0L
参量增益
四波混频
非线性光学中,四波混频是介质中四个光波相互作用所引起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它起因于介质的三阶非线性极化。 四波混频相互作用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三个泵浦场的作用情况;二,输出光与一个光具有相同模式的情况;三,后向参量放大和振荡
由于四波混频在所有介质中都能很容易的观察到,而且变换形式很多,所以它已经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应用。例如,利用四波混频可以把可调谐相干光源的频率范围扩展到红外和紫外;在简笔的情况下,四波混频可用于自适应光学的波前再现;在材料应用中共振四波混频技术又非常有效的光谱和分析工具等待
发生四波混频的原因是入射光中的某一个波长上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新的波长的光波。
在DWDM系统中,当信道间距与光纤色散足够小且满足相位匹配时,四波混频将成为非线性串扰的主要因素。当信道间隔达到10GHZ 以下时,FWM 对系统的影响将最严重。
通信中,四波混频(Four-Wave Mixing,FWM) 亦称四声子混合,是光纤介质三阶极化实部作用产生的一种光波间耦合效应,是因不同波长的两三个光波相互作用而导致在其它波长上产生所谓混频产物,或边带的新光波,这种互作用可能发生于多信道系统的信号之间,可以产生三倍频、和频、差频等多种参量效应。
目前的DWDM系统的信道间隔一般在100GHZ ,零色散导致四波混频成为主要原因,所以,采用G.653 光纤传输DWDM系统时,容易产生四波混频效应,而采用G.652 或G.655 光纤时,不易产生四波混频效应。但G.652 光纤在1550nm 窗口存口存在一定的色散,传输10G信号时,应加色散补偿,G.655 光纤在1550nm 窗口的色散很小,适合10G DWDM 系统的传输。
四波混频对DWDM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产生新的波长,使原有信号的光能量受到损失,影响系统的信噪比等性能;(2)如果产生的新波长与原有某波长相同或交叠,从而产生严重的串扰。四波混频的产生要求要求各信号光的相位匹配,当各信号光在光纤的零色散附近传输时,材料色散对相位失配的影响很小,因而较容易满足相位匹配条件,容易产生四波混频效应。
参量放大器
可见,当工作频率一定,要得到高的Q值,就应选 fc 高的变 容管。
2.3.2 变容二极管的动态特性
变容二极管所加的电压为
v = −V0 −Vp cosω pt 则
C
j
(v
)
=
C
(0)(1
+
V0
+
Vp cosω φ
pt
)−n
=
C
(0)[(1
+
V0
φ
)(1
+
Vp cosω pt φ(1 + V0 )
P0,1 + P−1,1 = Ps − P− = 0 fs − fs + fp fs f−
其中 f− = fs − f p 表示差频, P− = P1,−1 = P−1,1
为差频功
率,即差频支路从非线性电容吸收的功率,故
P− < 0
可见要满足上式,应该有 Pp > 0 Ps < 0
即泵源向非线性电容输入功率,而信号和差频输出功 率,只要泵源功率足够大,差频变频器总是有增益的。
②和频上变频器
取 m = 1 n = 0, −1 或 m = 0, −1 n = 1
∑ ∑ 由门雷-罗威关系
∞∞
mPmn = 0
m=0 n=−∞ (mf p + nfs )
∑ ∑ ∞ ∞
nPmn
=0
m=−∞ n=0 (mf p + nfs )
得
P1,0 + P1,−1 = Pp + P− = 0
fp fp − fs fp f−
ωC
1 (V0
)
Rs
非线性光学——精选推荐
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光学是现代光学的重要分支,研究强相干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出现的各种新现象的产生机制、过程规律及应用途径. 非线性光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泡克尔斯效应和1929年克尔效应的发现,但是非线性光学成为今天这样一门重要科学,应该说是从激光发现以后才开始的.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大量非线性光学效应被发现,如光学谐波、光学和频与差频、光学参量振荡与放大、多光子吸收、光学自聚焦以及受激光散射等都是这个时期发现的;第二阶段为60年代后期,这一阶段一方面还在继续发现一些新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另一方面则主要致力于对已发现的效应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发展非线性光学器件;第三阶段是7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非线性光学日趋成熟,已有的研究成果被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渗透到其他有关学科(如凝聚态物理、无线电物理、声学、有机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的研究中.非线性光学的研究在激光技术、光纤通信、信息和图像的处理与存储、光计算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和深远的科学意义.一、 光场与介质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1.介质的非线性电极化理论很多典型的光学效应均可采用介质在光场作用下的电极化理论来解释.在入射光场作用下,组成介质的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运动状态和电荷分布都要发生一定形式的变化,形成电偶极子,从而引起光场感应的电偶极矩,进而辐射出新的光波.在此过程中,介质的电极化强度矢量P 是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被定义为介质单位体积内感应电偶极矩的矢量和:V p P ii V ∆=∑→∆ lim 0 (1)式中i P是第i 个原子或分子的电偶极矩. 在弱光场的作用下电极化强度P 与入射光矢量E 成简单的线性关系,满足E P 10χε= (2)式中0ε称为真空介电常数,1χ是介质的线性电极化率. 根据这一假设,可以解释介质对入射光波的反射、折射、散射及色散等现象,并可得到单一频率的光入射到不同介质中,其频率不发生变化以及光的独立传播原理等为普通光学实验所证实的结论.然而在激光出现后不到一年时间(1961年),弗兰肯(P.A.Franken )等人利用红宝石激光器输出694.3nm 的强激光束聚焦到石英晶片(也可用染料盒代替)上,在石英的输出光束中发现了另一束波长为347.2nm 的倍频光,这一现象是普通光学中的线性关系所不能解释的.为此,必须假设介质的电极化强度P 与入射光矢量E 成更一般的非线性关系,即)(3210 +++=E E E E E E P χχχε (3)式中1χ、2χ、3χ分别称为介质的一阶(线性)、二阶、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研究表明1χ、2χ、3χ…依次减弱,相邻电极化率的数量级之比近似为11E n n ≈-χχ (4) 其中0E 为原子内的平均电场强度的大小(其数量级约为1011V/m 左右). 可见,在普通弱光入射情况下,0E E <<,二阶以上的电极化强度均可忽略,介质只表现出线性光学性质. 而用单色强激光入射,光场强度E 的数量级可与0E 相比或者接近,因此二阶或三阶电极化强度的贡献不可忽略,这就是许多非线性光学现象的物理根源.2.光与介质非线性作用的波动方程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问题在经典理论中可以通过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出波动方程求解.对于非磁性绝缘透明光学介质而言,麦克斯韦方程组为tD H ∂∂=⨯∇ (5) tH E ∂∂-=⨯∇ 0μ (6) 0=∙∇B (7)0=∙∇D (8) 式(5)和(8)中的电位移矢量D 为P E D+=0ε,代入式(5)有 tP t E H ∂∂+∂∂=⨯∇ 0ε 两端对时间求导,有 22220tP t E t H ∂∂+∂∂=∂∂⨯∇ ε (9) 对式(6)两端求旋度,有 tH E ∂∂⨯∇-=⨯∇⨯∇ 0)(μ 将矢量公式E E E E 2)()()(-∇=∇∙∇-∙∇∇=⨯∇⨯∇ 代入式(9)有22022002tP t E E ∂∂+∂∂=∇ μεμ (10) 上式表明:当介质的电极化强度P 随时间变化且022≠∂∂tP 时,介质就像一个辐射源,向外辐射新的光波,新光波的光矢量E由方程(10)决定. 3.非线性光学的量子理论解释采用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去解释各种非线性光学现象,既能充分反映强激光场的相干波动特性,同时又能反映光场具有能量、动量作用的粒子特点,从而可对许多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物理实质给出简明的图像描述.该理论将作用光场与组成介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看成一个统一的量子力学体系而加以量子化描述,认为粒子体系在其不同本征能级间跃变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作用光场光子在不同量子状态分布的变化,这些变化除了光子的吸收或发射,更多的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光子状态的改变(如多光子吸收与发射、光散射等),此时对整个物理过程的描述必须引入所谓中间状态....的概念. 在这种中间状态内,光场的光子数目发生了变化,粒子离开原来所处的本征能级而进入激发状态;但此时粒子并不是确定地处于某一个本征能级上,而是以一定的几率分别处于它所可能的其他能级之上(初始能级除外). 为了直观地表示这一状态,人们又引入了虚能级...的图解表示方法. 在用虚能级表示的这种中间状态中,由于介质粒子的能级去向完全不确定,则按照著名的不确定关系原理,粒子在中间状态(虚能级)上停留的时间将趋于无穷短.利用中间状态的概念和虚能级的表示方法,可以给出大部分有关非线性光学效应的物理图像.二、 非线性光学效应1.光学变频效应光学变频效应包括由介质的二阶非线性电极化所引起的光学倍频、光学和频与差频效应以及光学参量放大与振荡效应,还包括由介质的三阶非线性电极化所引起的四波混频效应.需要注意的是,二阶非线性效应只能发生于不具有对称中心的各向异性的介质,而三阶非线性效应则没有该限制.这是因为对于具有对称中心结构的介质,当入射光场E相对于对称中心反向时,介质的电极化强度P 也应相应地反向,这时两者之间只可能成奇函数关系,即)(553310 +++=E E E P χχχε,二阶非线性项不存在.1.1 光学倍频效应光的倍频效应又称二次谐波,是指由于光与非线性介质(一般是晶体)相互作用,使频率为ω的基频光转变为ω2的倍频光的现象。
张毅 第三章 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1资料讲解
☆
dE3(z) dz
2ic3n3 Deˆ3
χ(2)(3;1,2):eˆ1eˆ2E1E2exp(ikz)
dEd1z(z) dEd2z(z)
i2Dcn11 (2)(1;2,3)E2*(z)E3(z)expi(kz)
i
D2
2cn2
(2)(2;3,1)E3(z)E1*(z)expi( kz)
(E1E1*E2E2*)
可以用一个简单公式来概括, 即将二阶极化强度在频域内进行傅里叶展开
P (2)(t) P (n)ex i pnt)(
n
9
P (2)(t) P (n)ex i pnt)(
☆
n
这些频率成分以及它们对应的二阶非线性效应如下
PPP(((221 21))2)002((22)) EE01222(2)E1E2 P(1 2) 20(2)E1E2* P(0) 20(2)(E1E1* E2E2*)
4
本章将推导此方程组,
☆
并应用此方程组研究几种典型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
光学倍频、和频、差频、参量过程,
推导出这些过程的光功率效率公式。
相位匹配和相位失配是非线性光学的重要概念, 相位匹配实质上是指光电场与介质没有动量交换, 即所谓的“动量守恒”;
相位失配就是光与介质之间有动量交换。
本章以二阶效应为例, 给出相位匹配的概念,相位匹配的条件, 以及实现相位匹配的方法。
eˆ3
χ(2)(3;1,2):eˆ1eˆ2
极化率的三个分量写成如下标量形式
( 2 ) (1 ; 2 ,3 ) e ˆ 1 χ ( 2 ) (1 ; 2 ,3 ) :e ˆ 2 e ˆ 3
( 2 ) (2 ;3 , 1 ) e ˆ 2 χ ( 2 ) (2 ;3 , 1 ) :e ˆ 3 e ˆ 1
什么是光的光学非线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
什么是光的光学非线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光的光学非线性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光的强度与其电场的关系不遵循线性关系的现象。
光学非线性效应是指由光学非线性引起的一系列物理效应。
下面将详细介绍光的光学非线性和光学非线性效应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一、光学非线性1. 原理光学非线性是指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对光的响应与光的强度不呈线性关系的现象。
在线性光学中,光与介质的相互作用遵循线性叠加原理,即光的传播过程中,光的强度与电场的关系是线性的。
然而,在某些介质中,当光的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介质会出现非线性响应,导致光的强度与电场的关系不再是线性的。
这种非线性响应可以由介质的非线性极化效应、非线性吸收效应、非线性散射效应等引起。
2. 特点光学非线性具有以下特点:(1)阈值效应:光学非线性通常存在阈值效应,即只有当光的强度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出现非线性响应。
(2)非线性极化:光学非线性会导致介质的非线性极化,即介质在光的作用下产生非线性极化电荷,进而改变光的传播性质。
(3)非线性介质:光学非线性通常发生在特定的非线性介质中,如非线性晶体、非线性光纤、非线性液晶等。
3. 应用光学非线性在光通信、光信息处理和光传感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其中一些重要的光学非线性效应包括:(1)自相位调制(Self-Phase Modulation,SPM):光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时,光的相位会随着光的强度而变化,导致光的频谱发生扩展。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光通信中的波长转换和光时钟恢复等应用。
(2)光学参数放大(Optical Parametric Amplification,OPA):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经过非线性过程,产生新的频率成分。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光通信中的波长转换和频率合成等应用。
(3)光学相共轭(Optical Phase Conjugation,OPC):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经过非线性过程后,可以实现光的反向传播,保持光的相位和幅度信息。
这种效应可以用于光信息处理中的图像重建和噪声抑制等应用。
第四章 光学三波耦合过程
处于初态布局(原子, 分子或电子)吸收光子 到虚能级激发态,在很 短的时间内辐射光子后 又回到初态,它不涉及 光波与材料的能量转移, 极化率是实数,光子能 量守恒。
例 2 光学混频 设入射光波的光场中包含两种频率成分时,即当:
E(t ) E10ei1t E20ei2t c.c
求二阶极化强度 P(2) (t )
(4.1.13)
(2) P3(2) ( z) 2 0 (3 ;1 , 2 ) : e1e2 E1 E2
(4.1.14)
分别代入耦合波方程(4.1.6),得到:
dE1 ( z ) i1 * e1 ( 2) (1; 2 , 3 ) : e2e3 E2 E3eikz dz cn1 dE2 ( z ) i2 e2 ( 2) (2;3 , 1 ) : e3e1E3 E1*eikz dz cn2 dE3 ( z ) i3 e3 ( 2) (3 ;1 , 2 ) : e1e2 E1E2eikz dz cn3 ( 4.1.15) ( 4.1.16) ( 4.1.17)
为了导出适用于各向异性介质的慢变振幅近似波方 程,假设一个单色平面波沿z方向传播,D沿x方向, H沿y方向,如图所示,具有频率的单色平面波的光 x 电场和非线性极化强度分别为:
E (z, ) E( z)e
NL
i ( kz t)
eE( z)e
i ( kz t )
D y
(4.1.1 )
P (1) (t ) 0 (1) (0) E0 0 [ ( ) Eeit c.c.] P ( 2 ) (t ) 0 ( 2 ) (0,0) : E0 E0 2 0 ( 2 ) ( , ) : EE 2 0 [ ( 2 ) ( ,0) : E E0e it c.c.] 0 [ ( 2 ) ( , ) : E E0ei 2t c.c.]
非线性光学材料
我国在非线性光学晶体研制方面成绩卓著,某些晶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
选择依据
选择依据
选择非线性光学材料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方面: ①有较大的非线性极化率。这是基本的但不是唯一的要求。由于激光器的功率可达到很高的水平,即使非线 性极化率不很大,也可通过增强入射激光功率的办法来加强所要获得的非线性光学效应; ②有合适的透明程度及足够的光学均匀性,亦即在激光工作的频段内,材料对光的有害吸收及散射损耗都很 小; ③能以一定方式实现位相匹配; ④材料的损伤阈值较高,能承受较大的激光功率或能量; ⑤有合适的响应时间,分别对脉宽不同的脉冲激光或连续激光作出足够响应。
1.KDP 型晶体
主要包括KH2PO4 和四方晶系的一些同构物及其氘代物晶体等。此类晶体生长简单,容易得到高质量的单晶, 能够得到90°的相位匹配,适合于高功率倍频。虽然它们的非线性系数较小,但在高功率下并不妨碍获得高的转 换效率。
2.KTP 型晶体
主要包括KTiOPO4以及正交晶系的同构物等。KTP 晶体具有非线性系数大,吸收系数低,不易潮解,很难脆 裂,化学稳定性好,易加工和倍频转换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优良的非线性光晶体,但紫外透过能力差限制了它 在紫外区的应用。
1.有机低分子非线性光学材料 主要包括如尿素及其衍生物,希夫碱系化合物,偶氮化合物,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稠杂环化合物,酞菁类化 合物,有机盐类等一系列含发色团的具有π共轭链的近紫外吸收的小分子化合物材料。 有机分子具有大的离域的π电子共轭结构,易被极化,具有较大的非线性光学系数,易于设计和裁剪组合, 易于加工成型,便于器件化。另外,它们成本相对较低,介电常数低,光学响应快以及与铁电无机晶体可比拟或 远远超过的非共振光学极化率。所以可通过分子设计并合成的方法改变结构开发出新型结构材料。 2.
非线性光频转换理论
非线性光频转换理论一、 引言弱光通过光学介质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一般均可用电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普遍方程—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描述,但其中电感应极化强度仅包含有线性项。
我们把这种光学范畴称作线性光学,其主要特点为:(1) 在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中,光学材料的许多参数与外界光场强度无关。
如介质折射率是与光强无关的常数,吸收、衰减也只随波长和传播距离变化,而与光强无关。
(2) 在光和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叠加原理。
物质对入射各光场的作用始终遵循线性变换原则,其输出的光场仅为入射光场的线性组合,即只出现能量在不同频率的光波电场间重新分配,一般不产生新的光频,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保持频率不变。
多光波通过光学介质时,不出现和频及差频等现象。
自激光问世以来,特别是调Q 和锁模激光器的出现,使所能获得的光场强度比过去使用的普通光源的场强高出几十万倍以上;其电场达到可和原子内部场强(约108伏/厘米)相比拟的程度。
由此而产生的电感应极化矢量P 便不再与场强E 成线性关系,而必须把 P 看作是E 的函数P(E)。
即表现出非线性效应。
与线性光学相比,其显著的不同点是:(1) 在光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中,物质的光学参数(如折射率、吸收系数等)表现为与光强有关,不再是常数。
(2) 光和物质相互作用中,由于各种频率的光场产生非线性耦合,因而常产生新的频谱。
显然不再满足叠加原理了。
这种研究电感应极化强度非线性效应规律的学说,目前称之为非线性光 学[1]。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61-1965)是一系列非线性光学效应被发现的阶段。
在梅曼1960年发明了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Franken 等人就发现了光学倍频现象。
此后,光学和频、差频、光学参量放大、参量振荡、参量荧光以及多光子吸收、自聚焦、受激散射等现象被相继发现。
它们的潜在应用价值立即得到公认,不久,非线性光学就成为不断发展着的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
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学
对很强的激光,光波的电场强度可与原子 内部的库仑场相比拟,媒质极化强度不仅 与场强E的一次方有关,而且还决定于E的 更高幂次项,从而导致线性光学中不明显 的许多新现象-非线性光学效应。
P=c(1)E+c(2)EE+c(3)EEE+…
媒质响应 非线性关系
光对媒质的作用
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学
非线性光学:现代光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强相干
光作用下产生的非线性现象及其应用 研究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非线性规律; 研究由此引发的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
探索它们在当前或今后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各种可能应 用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
1906年泡克耳斯发现线性电光效应; 1929年克尔发现二次电光效应。 由于缺乏光学频段非线性研究的必要条件,
世界上第一个“中国牌”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 —偏硼酸钡晶体(BBO)于1984年问世,这是我们中 国人的骄傲,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首创 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新材料。(1953年12月才能生产玻璃)
倍频效率最高,抗光损伤能力最高,调谐宽度最宽的 优质紫外倍频晶体。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
激光器里用的最多的三种类型的非线性光 学晶体是BBO、LBO和KTP。打开任何一台 高级的激光器,里面用到的非线性晶体不 外乎这三种。
各国研究的非线性光学晶体有几十种,但真正 用到商品上的就这三种。
前两种是中国发明的,第三种是美国杜邦公司 发明的,但足够大尺寸KTP也是在中国生长出 来的。
非线性光学的发展历史
1990年以来,非线性光学在如下领域取得了重大的 进展:
飞秒区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以及飞秒化学和飞秒 生物学;
有源、无源半导体器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光纤中的非线性光学,光孤子; 大容量、高速光存储 X激光器; 压缩态的实验进展;
第5讲 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和频差频参量放大
d15 5.45pm/V d 22 2.76pm/V d 33 27pm/V
0 d15 0 d15 0 0 d 22 0 0
0 d 22 d 15
0 d 22 d15
0 0 d33
ne
e光 偏振方向
z
光轴
LiNbO3晶体I类非临界相位匹配(温度匹配) 条件deff
I 2 L
2 212deff
cnn
3 2 0 1 2
L I 0
2 2 1
For △k=0
三波混频的耦合波方程组
相位匹配条件下二次谐波解 ∣deff ∣值越大越好
晶体对称性及有效非线性光学系数
二阶极化率张量元素:
c ijk 3 ; 1 , 2
2
c
2
d12 d26 ; d13 d35 ; d14 d 25 d36 ; d15 d31; d16 d 21 d23 d34 ; d24 d32
克莱曼对称条件成立 的条件下:
独立元素从18个减少到10个。
空间对称性对二阶极化率张量的影响
(Influence of Spatial Symmetry on the Second-Order Susceptibility) 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只能在非中心反演对称材料中寻找。 自然界的晶体材料分7大晶系(1. 三斜,2. 单斜,3. 正交,4. 正方 5. 三角 6. 六角 7. 立方晶系),32种晶类(宏观对称类型),其中非反演对称晶 体只有21种。
四方晶系
立方晶系
晶体的对称性会进一步减少二阶极化率张量中非零独立元素的个数。
晶类Crystal classes
Class 1 biaxial 18≠0 10 ≠0
非线性光学
基频激光在非线性晶体中产生倍频极化波,倍 频极化波在一定厚度的晶体中一边前进,一边 产生倍频次波辐射。倍频次波辐射与倍频极化 波相位相差π/2,它们叠加的结果形成最后出 射的倍频光。 当θ满足相位匹配时,许多倍频次波辐射就因 干涉相长而得到最强的倍频光,反之,不满足 相位匹配时,倍频次波辐射就因干涉相消而使 倍频光为零。
一、线性光学与非线性光学
光波看作电场,电偶极子的负电荷中心 绕正电荷中心作周期振荡。 对于各向同性介质,P和E方向相同,,χ 是极化率。 对于各向异性介质,P和E方向不相同;
在强激光作用下,P和E之间不再是线 性关系。而是(不考虑矢量特性):
P 0 (1E 2 E 3 E )
1、光学倍频
位相匹配条件:1961年夫朗肯实验时, 入射激光能量转换为倍频光能量的转换 效率极低(10-8)。若考虑到作用光波之 间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时要求的位 相匹配条件,转换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目前接近100%。
1、光学倍频
倍频极化波----产生倍频次级辐射。 因为倍频次级辐射和倍频极化波相速度 不同,所以在晶体各处产生的次级辐射 之间还产生了附加的相位差。 满足位相匹配时,许多倍频次级辐射之 间干涉相长。 不满足位相匹配时,许多倍频次级辐射 之间干涉相消。
2 01
2 02
上式各项中,除了有零频项(直流项) 和倍频项外,还有和频项以及差频项。 这些极化波再辐射,产生相应的零频光、 倍频光和频光、差频光。 四波混频将调谐相干光源的频率扩展到 红外和紫外,可获得入射光波之共轭光 波。
4. 自聚焦现象
当强激光入射到二硫化碳、甲苯等各向 同性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分子在激光强 电场的作用下重新定向和重新排列,会 使折射率随光强而变化。
实验二非线性光学效应实验
非线性光学效应实验一实验简介激光的出现导致光频波段非线性效应的发现。
非线性光学突破了传统光学中光波电场线性叠加和独立传播的局限性,揭示出介质中光波场之间的能量交换、相位关联、相互耦合、此消彼长的变化过程。
非线性效应包括激光倍频、和频、差频、光参量放大与振荡、受激散射和光学相位共轭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非线性光学属于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范畴。
非线性光学深化了人们对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丰富了激光技术的内涵,为激光单元技术研究充实了新的内容和方法,特别是在激光的频率调谐、波长变换、光束质量的提高与改善等方面,非线性光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得到了充分应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本实验是学习和研究晶体非线性效应的典型实验。
实验中采用脉冲的1064nm 激光作为泵浦光,用KTP 晶体腔外倍频产生绿光之后,再加入LBO 和BBO 分别获得355nm 的和频光以及266nm 的四倍频激光输出,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激光器的简单调试,并理解激光倍频、和频、四倍频等非线性效应。
二实验目的了解非线性效应的基本原理、非线性系数和转换效率的概念,掌握激光倍频的原理与意义,掌握腔外倍频实验的搭建与简单调试,观察倍频现象、和频现象和四倍频现象,测量并计算倍频效率。
三实验器材脉冲激光器,晶体底座,透镜和棱镜底座,聚焦透镜f1、f2,晶体KTP ,晶体LBO ,晶体BBO ,分光棱镜,观察屏,红外探片,导轨,调整架,挡光板。
四实验原理1.非线性光学基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全过程,可分为光作用于物质引起物质极化形成极化场,以及极化场作为新的辐射源向外辐射光波的两个分过程。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当频率为ω的光入射到介质后,引起介质中原子的极化,即负电中心相对正电中心发生位移r 形成电偶极矩m er=(1-1)其中e 是负电中心的电量,我们定义单位体积内原子偶极矩的总和为极化强度矢量P ,P Nm=(1-2)N 是单位体积内的原子数。
极化强度矢量和入射场的关系式为:(1)(2)2(3)3P E E E χχχ=+++ (1-3)其中(1)(2)(3),,χχχ分别称为线性极化率,二阶非线性极化率,三阶非线性极化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光参量放大与振荡§3.1 引言1) 和频与差频过程比较 2) 新的频率产生§3.2 和频、差频和参量放大3.2.1 和频的产生在平面波近似下,根据光电场表示式()()1,t =e ..2i i i k z ti i E E c c ωω-+将光电场振幅由复数写成实数振幅形式,并假设平面波初始相位为零。
则由光电场实数振幅表示的三波相互作用耦合波方程:1*13212*231233123exp()exp()exp()eff eff eff d dE i E E i kz dz cn d dE i E E i kz dz cn d dE i E E i kz dz cn ωωω=-∆=-∆=∆ (3.2.1-1) SHGω12ω1SFGω1ω3ω2ωω12ω1ω1ω2ω3DFGω1ω3ω2ω1ω2ω3OPAω1ω3ω2OPOω3ω2ω1ω2ω3ω1ω1ω2ω3ωω图 1 三波相互作用过程,↓表示输入频率,↑表示产生的频率式中,312ωωω=+,相位失配量123k k k k ∆=+- 引入新的参量:1,2,3i iA i == (3.2.1-2)2021i i i A c I ωε= (3.2.1-3)*123*213312()()()exp()()()()exp()()()()exp()dA z i A z A z i kz dz dA z i A z A z i kz dz dA z i A z A z i kz dzκκκ=-∆=-∆=∆ (3.2.1-4) 1/2123123eff d c n n n ωωωκ⎛⎫= ⎪⎝⎭(3.2.1-5)假定频率为2ω的光场在二阶非线性相互作用下光束强度基本不改变, 并且相位失配量0=∆k ,耦合波方程为:*1331()()()()dA z ig A z dzdA z igA z dz== (3.2.1-6)式中: 2(0)g A κ= (3.2.1-7) 微分方程组转换为二次微分方程:()()()22133222332()()0dA z d A z ig g A z dz dz d A z g A z dz ==-+= (3.2.1-8)微分方程通解:()()312()cos sin A z c g z c g z =+ (3.2.1-9)式中1c 和2c 为任意常数。
在非线性材料的输入端,仅有1ω和2ω光,即()300A =,常数10c =。
将()()32sin A z c g z =带入微分方程31()()dA z igA z dz=,得()()21cos c g g z igA z =,由0z =处()()110A z A =得:()210gc iA g= (3.2.1-10) ()()()310sin gA z iA g z g= (3.2.1-11) ()()311()1()0cos dA z A z A g z ig dz== (3.2.1-12)()()()()()()()2222222130010cos0sin0A z A z A g z A g z A +=+= (3.2.1-13)上式说明在和频过程中,光子数守恒。
产生的和频光功率由功率最小的输入光功率决定。
和频光的光强为:()()()()()22330311110sin 0sin 2I z c A g z I g z ωεωω==(3.2.1-14)转换效率为: ()231sin g L ωηω=(3.2.1-15) 频率为1ω的输入光光强为:()()()()()221011110cos 0cos 2I z c A g z I g z εω==(3.2.1-16)如果泵浦光较小,在小信号近似下,I n t e n s i t yg z图 2 产生的和频光3ω光强及输入1ω光强与g z 关系()()()()22222222322232233123222231112312301232eff eff eff L d d L g L L A I c n n n c n n n c n n n ωχωωωωωωωηωωε≈=== (3.1.1-17)和频的实现589nm 1.06μm 和1.319μm 和频 0.355μm 1.064μm 和0.532μm3.2.2 差频的产生差频过程中,两个输入光的频率为1ω和3ω()31ωω>,产生的频率为231ωωω=-。
我们假定频率为3ω的光场强度远大于1ω光。
利用类似的和频平面波耦合波方程来处理差频过程。
在相位匹配条件下,耦合波方程为:*12()()dA z ig A z dz = (3.2.2-1) *21()()dA z igA z dz= (3.2.2-2) ()30g A κ= (3.2.2-3)得到2A 场的二阶微分方程:()()*221222()dA z d A z ig g A z dz dz== (3.2.2-4) ()22332()0d A z g A z dz -= (3.2.2-5) 其通解为:()()212()sinh cosh A z D g z D g z =+ (3.2.2-6)根据边界条件,在非线性介质的入射端处:()200A =,因此20D = 将()21()sinh A z D g z =带入*21()()dA z igA z dz=,可得()()*11cosh D g g z igA z = 由0z =处()10A z =,得()*110g D iA g= (3.2.2-7) 因此1A 场和2A 场的解为:()()()*110cosh A z A g z = (3.2.2-8)()()()*210sinh g A z iA g z g= (3.2.2-9) 写成光强形式:()()()2110cosh I z I g z = (3.2.2-10)()()()222110sinh I z I g z ωω=(3.2.2-11)3.2.3 光参量放大器在差频过程中,除了产生频率为角频率为2ω光场,角频率为1ω的光场还得以放大。
放大比为:()()()212220cosh A L g L A L Γ== (3.2.3-1)如果()1g L >>,信号光1ω会得到极大放大。
这一过程称参量放大。
产生的2ω光称闲频光。
当1g L <<,在相位匹配条件下,增益因子()()2221cosh exp 4g zz g z Γ=≈ (3.2.3-2)I n t e n s i t yg z图 3 差频产生光2ω和入射光1ω与增益g z 关系§3.3 光参量振荡器在在非线性二阶相互作用参量放大过程中,由于泵浦光与信号光在非线性介质中的相互作用,使信号光得以放大,同时空闲光也被产生和放大。
如果将非线性介质放在谐振中,并使这个谐振腔对信号光和闲频光共振,在参量放大的增益超过损耗时,信号光和闲频光同时产生振荡。
信号光和闲频光同时在谐振腔内共振的振荡器称双共振光参量振荡器(DRO),仅对信号光和闲频光共振的光参量振荡器称单共振光参量振荡器(SRO)。
3.3.1 双共振OPO 产生的两个光场解相位匹配条件下0k ∆=,泵浦光场损耗很小条件下的耦合波方程为:*12()()dA z ig A z dz = (3.3.1-1) *21()()dA z igA z dz= (3.3.1-2) ()30g A κ= (3.3.1-3)在非线性介质的入射端处两个光电场为()100A ≠和()200A ≠。
简化成二阶其次微分方程:()22112()0d A z g A z dz-= (3.3.1-4) ()1A z 的通解为:()()()112cosh sinh A z D g z D g z =+ (3.3.1-5)由边界条件()()110,0z A z A ==,得()110D A = (3.3.1-6)PumpHigh reflectorOutput coupler χ(2)medium+z图 4 光参量振荡器基本结构图由()()()*12*122()()0sinh cosh ()0dA z ig A z dzA g g z D g g z igA z z =+== ()()**222*00g g D i A i A g g== (3.3.1-7)因此得:()()()()()*111*0cosh 0sinh g A z A g z iA g z g=+ (3.3.1-8) 同理可求得:()()()()()*2210cosh 0sinh g A z A g z iA g z g=+ (3.3.1-9) ()2A z 的共轭形式为:()()()()()***2210cosh 0sinh g A z A g z i A g z g=- (3.3.1-10)3.3.2 光参量振荡器的自洽条件为清楚起见,将角频率为1ω信号光场和角频率为2ω的闲频光场在谐振腔内z 处用矩阵形式描述:()()()121*2ik zik zA z e A z A z e -=(3.3.2-1)为简化公式推倒,我们将谐振腔处理成充满非线性介质,由Reference planez=0图 5 信号光和闲频光在腔内往返传输图在b 处的矩阵为 ()()()()1122**cosh sinh sinh cosh ik L ik Lb ik Lik L ge g L ie g L gA gie g L e g L g--=- (3.3.2-2)输出耦合镜对信号光和闲频光的复数反射率系数为1r 和2r ,矩阵为1*20c b r A A r=(3.3.2-3)返程光束沿着z -方向信号光和闲频光没有增益1200ik L d c ik Le A A e -=(3.3.2-4)如果左侧高反镜的反射率与右侧输出耦合镜的反射率相等,则1*200e d r A A r =(3.3.2-5)e d c b a A A A A A ==e a A M A()()()()111222*11***22cosh sinh 000000sinh cosh ik L ik L ik Lik L ik L ik L g e g L ie g z g r r e r r e g ie g z e g z g ---⎡⎤⎢⎥⎡⎤⎡⎤⎡⎤⎢⎥=⎢⎥⎢⎥⎢⎥⎢⎥⎣⎦⎣⎦⎣⎦-⎢⎥⎢⎥⎣⎦M()()()()()()()()()()1112221122*11***22222211**2222**22cosh sinh 00sinh cosh cosh sinh sinh cosh ik L ik L ik Lik L ik L ik L ik L ik Lik L ik Lg e g L ie g z g r re r r e g ie g z e g z g gr e g L ir e g z g g i r eg z r e g z g -----⎡⎤⎢⎥⎡⎤⎢⎥=⎢⎥⎢⎥⎣⎦-⎢⎥⎢⎥⎣⎦⎡⎤⎢⎥⎢⎥=⎢⎥-⎢⎥⎢⎥⎣⎦M(3.3.2-6)由自洽条件要求=e a A A (3.3.2-7)或 =a a A M A (3.3.2-8)即 ()0=a M -I A , (3.3.2-9)式中I 为单位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