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164f62accbff121dd3683d5.png)
四、电缆的敷设
• 23、对易受机械损伤的电缆应以电缆槽、罩、管加以保护,其钢板厚 度不小于3mm,并应进行防锈处理 • 24、电缆穿过机舱花钢板下敷设时,应穿管敷设 • 25、电缆除用于可携式设备以及敷设在电缆管、槽、罩内以外的电缆, 均应加以紧固 • 26、钢质电缆管内外均须镀锌,其内部应光滑,且端部应加尼龙式金 属护套 • 27、穿过甲板的电缆应用适当高度的金属管或围板加以保护,一般室 内不小于200mm,室外不小于350mm,如电气设备的进线孔高度小于 上述尺寸,则可不受此限制 • 28、无关电缆不能穿过油漆间、蓄电池间、O2间等有防爆要求的舱室, 对厨房、洗衣间等潮湿场所尽量避让 • 29、电缆敷设完毕后,需将电缆马上高挂,不可将电缆垂置于甲板上 及水中
• 1、首先熟悉电气设备布置图、电气系统图、综合 敷线图以及电缆册等有关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施 工 • 2、了解电缆首末端预留的电缆长度(以设备接线 端为准) • 3、确定电缆的走向,包括电缆的排列顺序 • 4、电缆拉放前,检查敷设电缆的紧固件和贯通件 安装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其表面油漆工作应结束 • 5、电缆拉放前,应先把纵向托架上的镀锌管绑扎 到位,每间隔6米一个镀锌管,管子大小要一致, 长度应比托架宽100mmLeabharlann 七、电缆敷设及灌堵常见问题
• • • • • • • • • • 1、电缆在贯穿件前没有100mm的直线段 2、电缆穿过贯穿件时碰结构 3、电缆立交处交叉现像问题出现较多 4、电缆余量应留在统一位置及圈大小问题较多 5、电缆敷设完毕后,应把电缆高挂不要把电缆浸 入水中 6、电缆灌渚时,电缆没有均匀分布在贯穿件内, 且弯度不够 7、贯穿件内的电缆交叉现像较多 8、粗电缆没有放在底层 9、固定件没有油漆就敷设或绑扎电缆 10、电缆钢扎带绑扎没按工艺或船东要求施工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3fc49f002d276a201292e45.png)
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目次前言 (Ⅱ)1范围 (1)2术语和定义 (1)3接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4接地施工人员 (1)5接地工艺基本要求 (2)6接地操作要领 (3)6.1电气设备接地 (3)6.2电缆接地 (7)7检验 (10)图1电气设备及电缆的接地系统 (2)图2电气设备底脚接地 (5)图3专用接地导体接地 (5)图4电气设备装在非导电材料上的接地 (6)图5电气设备装在木垫上的接地 (6)图6用专用接地填料函接地 (7)图7用电缆金属编织护套编成辫子接地 (8)图8控制(启动)箱电缆用电缆金属编织护套编成辫子接地 (8)图9控制(启动)箱电缆用金属夹箍接地 (9)图10配电控制柜的电缆接地 (9)表1电气设备保护接地的专用接地导体的截面积选择 (4)表2电缆接地导体截面积的选择前言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的修订本。
本规范与Q/SWS46-003-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接地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地施工人员”及“检验”三个章节的内容。
——对标准结构进行了调整本规范代替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
本规范发布时,Q/SWS46-003-2002《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同时作废。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
本规范起草部门:总装部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程增乔马向阳标检:朱莉萍审核:贾金华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本规范于2003年4月首次修订。
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一般钢质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接地工艺的术语和定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接地施工人员、接地工艺基本要求、接地操作要领和检验等。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新建或修理船舶电气设备、电缆的接地作业,不包括具有特殊要求的导航、观通设备接地工作。
2术语和定义2.1接地种类(按功能分为三种)2.1.1保护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船体的连接,消除由于漏电或感应造成外壳带电,保护人体安全。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03fa52d15abe23492f4d08.png)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目次前言... . (Ⅲ)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1)4 电缆敷设人员 (4)5 电缆敷设的基本工艺要求 (4)6 电缆敷设操作要领 (9)6.1 电缆的拉敷 (9)6.2 电缆的紧固 (10)6.3 电缆的特殊施工 (16)7 检验 (29)图1 船体构件开孔区域划分 (2)图2 电缆贯穿横梁或舱壁电缆框 (3)图3 电缆贯穿甲板电缆筒 (4)图4 电缆的前桅敷设 (6)图5 电缆在雷达桅内敷设 (7)图6 电缆在花铁板下穿管敷设 (7)图7 扁钢支架上的电缆敷设 (10)图8 下托式水平安装的电缆紧固间距 (10)图9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安装的电缆紧固 (12)图10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双层水平安装的电缆紧固 (12)图11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垂直安装的电缆紧固 (13)图12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直角弯曲安装的电缆紧固 (14)图13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弯曲安装的电缆紧固 (14)图14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高低落差安装的电缆紧固形式一 (15)图15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高低落差安装的电缆紧固形式二 (15)图16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高低落差安装的电缆紧固形式三 (15)图17 焊接式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垂直交叉安装的电缆紧固 (16)图18 扁钢电缆支承件单层水平(垂直)安装的电缆紧固 (16)图19a 电缆在长度超过6m垂直部位的电缆管敷设形式一 (17)图19b 电缆在长度超过6m垂直部位的电缆管敷设形式二 (17)图20 电缆在露天甲板的电缆管敷设 (18)图21a 艏艉舱室电缆管道防水电缆分线箱结构示意图 (18)图21b 甲板舱室电缆管道防水电缆分线箱结构示意图一 (19)图21c 甲板舱室电缆管道防水电缆分线箱结构示意图二 (19)图22 单根电缆穿过复合岩棉板或硅酸钙板 (20)图23 单根电缆穿过水密舱壁 (20)图24 单根电缆穿过水密甲板 (21)图25 A-0级电缆耐火填料框 (21)图26 A-0级电缆耐火填料筒 (22)图27 A-60级电缆耐火填料筒 (22)图28 A-60级电缆耐火填料框 (23)图29 B-0级电缆耐火填料框 (23)图30 电缆水平敷设的耐火涂料涂复 (24)图31 电缆垂直敷设的耐火涂料涂复 (24)图32 电缆水平敷设的耐火垫料包复 (25)图33 电缆垂直敷设的耐火垫料包复 (25)图34 冷藏场所电缆明线敷设 (26)图35 电缆穿过单隔热绝缘层 (27)图36 电缆穿过双隔热绝缘层 (27)表1 船体构件开孔规则 (2)表2 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 (8)表3 电缆水平敷设支承间距 (11)前言本规范是企业标准Q/SWS46-001-2002《船舶电缆敷设工艺》的修订本。
船舶电缆敷设原则工艺标准
![船舶电缆敷设原则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81cf2d3169a4517723a3e0.png)
8.2.6、电缆的伸缩接头不应设在本类舱室的区域以内。
8.3、第三类舱室(空间):
8.3.1、沿步桥敷设的电缆,应选用铠装护套的电缆,否则必须设有坚固的金属罩壳或 Nhomakorabea管敷设。
8.3.2、沿甲板敷设的电缆应有坚固的金属罩壳或穿管敷设,电缆管道距甲板的高度应不小于200mm。
4.2、管子或管道的端部应无锐边,如无法锉去锐边时,应设置护围,以免损伤电缆。
4.3、管子或管道的弯曲半径应保证所穿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允许值。外径大于65mm的管子,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子外径的2倍。
4.4、一条管的弯曲次数应不超过3次,且弯曲的角度应大于90º,否则管应分段安装,用活接头联接,联接时保证密封性能。
2.5、每根电缆拉敷完毕后,均需把电缆理齐整平,校对好长度,并把电缆一起挂在设备附近。不得将电缆随地乱抛,任意踩踏,以免损伤电缆。
2.6、所有电缆拉敷完毕后,应全面核对电缆的型号、规格、进入设备的长度和总数,以防敷错或遗漏,核对无误后,方能进行电缆的紧固。如果用绑扎法紧固电缆,则可在拉敷好一束电缆经复核整理后,即用扎带紧固,然后再拉敷第二束。
8油船电缆敷设的附加要求
8.1、第一类舱室:
8.1.1、本类舱室严禁安装电气设备及敷设电缆。
8.1.2、如不可避免,需在垂直隔离空舱内安装测深仪传感器时,其电缆应敷设在气密的紧固的管子内。电缆管不应贴近油舱壁安装,电缆管在进入隔离空舱处,管子内需以填料封隔,且应保持舱壁原有的密封性能。
8.2、第二类舱室(空间):
5.4.2、专用接地接线柱,应设在不易受到机械损伤和有油、水浸渍的地方,在接地导体接地端的两侧,应垫以镀锡铜垫圈,并应设有防止松脱的弹簧垫圈或螺母。
最新CB 3667.1—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
![最新CB 3667.1— 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a3134eaef8941ea66e0558.png)
C B3667.1—1999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武 昌 造 船 厂 企 业 标 准船舶电缆敷设和电气设备安装附件 电缆贯通装置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缆贯通装置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电缆敷设时的电缆填料函(以下简称填料函)、电缆管、电缆框、电缆筒、灌注式电缆盒、积木式电缆密封装置、电缆衬套等电缆贯穿装置。
非船舶电缆敷设时的以上产品,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
2 引用标准CB*785 电缆填料函CB3386.1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CB3386.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 耐火试验方法 JB851 船用电器设备冲击试验方法JB7094 船用电器设备振动试验(正弦)方法3 产品分类 3.1 电缆填料函 3.1.1 型式产品按其结构分为T 型填料函和KVM 型填料函两种 3.1.2 型号3.1.2.1 T 型填料函3.1.3 规格和尺寸3.1.3.1 焊接式(TH )填料函填料函的规格和尺寸按图1及表1;底座的规格和尺寸按图3及表2。
CB/T 3667.1—1999分类号:U06代替 CB ·323—86CB ·389—84CB ·785—82 CB ·3298—86d D d1D1H 垫圈配用电缆外径重量8 M16X1 13 20 ~32 8X14 5~7 0.053 13 M20X1 17 25 ~35 13X18 6~12 0.083 16 M27X1.5 22 32 ~40 16X24 11~15 0.169 19 M30X1.5 25 36 ~42 19X27 14~18 0.217 24 M36X1.5 30 42 ~44 24X33 17~23 0.280 28 M42X2 35 48 ~46 28X38 22~27 0.328 34 M48X2 42 54 ~49 34X44 26~33 0.428 42 M56X2 50 62 ~54 42X52 32~41 0.601 50 M64X3 58 70 ~56 50X59 40~49 0.748 58 M72X3 66 78 ~56 58X67 48~57 0.949表 2 mmd(TH) D d1d2d3D1H1H2H3H4重量 kg8 M16X1 13 12 14.9 20 18 15 122.581216 0.02813 M20X1 17 16 18.9 25 20 17 14 0.03816 M27X1.522 21 25.4 32 26 23 18 0.07519 M30X1.525 24 28.4 36 28 25 20 0.11024 M36X1.530 29 34.4 42 30 26 21 0.14328 M42X2 35 34 39.8 48 32 28 21 0.17234 M48X2 42 41 45.8 54 35 31 24 0.21142 M56X2 50 49 53.8 62 39 35 28 0.26850 M64X3 58 57 60.8 70 41 37 28 0.42858 M72X3 66 65 68.8 78 41 37 28 0.45044时注明。
海底电缆牵引锚方式敷设施工标准工艺
![海底电缆牵引锚方式敷设施工标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65b0d9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9.png)
海底电缆牵引锚方式敷设施工标准工艺一、前言目前国内敷设主要有三种方式:1、深海长距离海底电缆敷设,利用两条拖轮左右带动工作船进行海底电缆的敷设。
因为深海作业,电缆、光缆一般不进行埋深。
在上海舟山群岛处由于渔船拉网作业将中美海底光缆两次拖断,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并且海底电缆敷设时对电缆、光缆敷设量不好控制,敷设电缆、光缆浪费很大。
2、工作船依靠自己的工作锚进行移船敷设海缆方式。
工作船前后共八个锚,通过抛锚船沿电缆路由方向抛锚,工作船再依靠锚机拉动,使自己向前移动,从而进行电缆敷设。
这种方式敷设海底电缆速度慢,并且在工作区域海缆、海管错综复杂时抛锚有可能伤及海底电缆、海底管线,施工十分危险。
同时也有跑锚的危险。
3、采用牵引钢缆带动工作船进行移船并利用水力埋设犁敷设海底电缆方式。
敷设海底电缆的速度由工作船主卷扬机控制。
水力埋设犁冲埋敷设方式利用水力埋设犁自重及水压进行电缆敷设,较适合埕岛海域海底表层内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及粉沙,局部有硬质粘土(铁板砂)的特点;并且这种施工简便灵活适应埕岛海域海底电缆、海底管线复杂的特点。
我分公司从98年6月至2008年,已成功敷设了近百条电缆,截面从3*70 mm2至3*185mm2,长度从几百米至3.5公里,均取得了投产送电一次成功的佳绩。
电缆埋深经青岛海洋大学海底检测全部符合设计要求。
工程验交一次合格率100%,质量优良率90%。
二、工法特点1、适用中短距离海底电缆敷设施工,具有灵活机动、施工工期短等特点。
2、与前二种施工方式相比,减少对海上作业船舶和设备的要求。
3、采用先进的工艺和方法。
如利用PLC和工控软件对埋设机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4、本工法工序易操作,可靠性强。
三、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水深在2-30米,敷设直径在30-200毫米,最大敷埋深度3.3米海底电缆的施工。
四、工艺原理采用牵引钢缆带动工作船进行移船并利用水力埋设犁敷设海底电缆方式。
敷设海底电缆的速度由工作船主卷扬机控制。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f0f910458fb770bf78a5564.png)
五、电缆的整理及绑扎
• 10、电缆绑扎排放应把粗电缆放在底层,依顺上叠,这样避免松绑现 像
• 11、托架或扁钢的首末端一步须用钢扎带固定,且弯度处也须用钢扎 带绑扎
• 12、无论尼龙扎带还是钢扎带都必须有效紧固,不允许出现绑扎后的 电缆束还可以抽动的现像,绑扎好的钢扎带头必须卷曲后折好,尼龙 扎带头须剪掉
• 13、需保留余量的电缆以直径100mm的圆圈为准,保证圆圈均匀一致, 且留在适当的位置
• 14、电缆敷设绑扎时,电缆不能碰结构及贯穿件 • 15、一般40mm的扁铁最多可敷设6根电缆,且根据电缆粗细来调整 • 16、电缆绑扎前,要检查电缆的弧度,是否符合要求
• 14、电力电缆和信号电缆尽量分开敷设,但是如果电力电缆是带屏蔽 电缆,则该电缆允许与信号电缆一起或交叉敷设,如果电力电缆不带 屏蔽,则该电缆与信号电缆敷设的间距至少为50mm(主机遥控的电 缆敷设应满足厂家的要求)
• 15、电缆敷设时应把粗电缆排列在托架底层
四、电缆的敷设
• 16、电缆在贯穿件前方下扁铁时,应留一定的余量以便保证在贯穿缆的整理及绑扎
• 1、电缆托架上同一束电缆的扎带的最大间距为300mm • 2、室外部份都必须采用不锈钢扎带绑扎 • 3、潮湿场所(如厨房、配餐间、厕所、浴室、蓄电池室、洗衣室、
干衣室、)也须采用不锈钢扎带绑扎 • 4、室内敷设电缆可采用尼龙扎带紧固,电缆托架上每隔2步使用一根
包塑金属扎带,而扁铁上每隔一步需使用一根包塑金属扎带 • 5、机舱或类似的辐射热和光的区域可采用尼龙扎带紧固,但必须每
属护套 • 27、穿过甲板的电缆应用适当高度的金属管或围板加以保护,一般室
内不小于200mm,室外不小于350mm,如电气设备的进线孔高度小于 上述尺寸,则可不受此限制 • 28、无关电缆不能穿过油漆间、蓄电池间、O2间等有防爆要求的舱室, 对厨房、洗衣间等潮湿场所尽量避让 • 29、电缆敷设完毕后,需将电缆马上高挂,不可将电缆垂置于甲板上 及水中
对船舶电缆敷设相关要求的分析
![对船舶电缆敷设相关要求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d1486f1a32d7375a41780f9.png)
对船舶电缆敷设相关要求的分析摘要:电缆的敷设情况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与安全。
在现阶段下,船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工作已经受到了各个船厂的重视,但是,部分船厂之中工艺设计水平较低,这就给各类设备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对船舶电缆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与敷设不仅可以降低船厂成本,节约原材料,也能够缩短工期,保证各类设备的正常工作,也能够为后续的检修提供方便,在船舶电气化工作的发展之下,电缆品种也越来越多,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对于敷设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
为了保证船舶的安全航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化的电缆敷设方案,文章结合相关规范、公约及船舶建造工艺,总结了船舶电缆的敷设要求,希望对同类船舶的设计及建造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后续船舶建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电缆敷设;船舶设计;船舶建造引言船舶电网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血管与神经,电缆的敷设情况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与安全。
船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是船舶电缆安装的核心环节,其选择方案与敷设质量对于船舶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转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这一层面而言,船舶电力系统的寿命与电缆敷设工艺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选择与敷设船舶电缆时,除了需要按照规范与法规进行,还要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下面就针对船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进行深入的分析。
1船舶电缆的选择方式船舶电网的电缆对于电网供电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多数船厂均是依照自己的经验来选择电缆,因此,常常会发生电缆截面积偏小、电压降未经计算等情况的发生,这就会导致控制电磁阀的动作产生问题,也会导致报警台或者试验按钮在按下去之后,指示灯亮度未达到标准等情况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之下,船舶设备是难以正常工作的,这就会给船厂的检验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从这一层面而言,电缆的选择是船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选择方案关乎着船舶的寿命与质量,因此,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遵循经济性原则,也要控制好电缆的横截面积。
船用电缆按照其用途的不同包括电力电缆以及射频电缆两种,电力电缆主要用于线路的控制、照明以及动力提供方之中,而射频电缆则只能用在无线电设备线路之中,在选择船舶电缆时需要根据电网用途以及电网型号选择相关型号的电缆,而电缆型号的选择还要考虑到敷设场所的温度、湿度、油水侵蚀环境、电缆用途、辐射方式与屏蔽措施等因素。
海底电缆铺设流程
![海底电缆铺设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87d113d5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86.png)
海底电缆铺设流程海底电缆铺设是指将电缆埋设在海底,连接不同地区的通信网络。
这种铺设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国际海底通信和互联网连接。
下面将详细介绍海底电缆铺设的流程。
一、前期准备工作1. 选址:选择合适的海底铺设区域,考虑到海底地形、水深、海流、地震活动等因素。
2. 海洋调查:进行水深测量、海底地质勘测、海洋生态调查等工作,获取铺设区域的详细信息。
3. 规划设计:根据调查数据进行铺设线路的规划设计,确定电缆长度、类型、容量等参数。
二、电缆制造1. 选材:选择适合海底环境的电缆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压、耐腐蚀和抗拉强度。
2. 绝缘层制造:通过特殊的制造工艺,给电缆加上绝缘层,防止电流泄露和信号干扰。
3. 缠绕:将绝缘层的电缆缠绕在钢丝绳或其他支撑材料上,增强电缆的强度和稳定性。
4. 测试:对电缆进行各项测试,如绝缘性能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等,确保电缆质量符合要求。
三、海底电缆铺设1. 船舶配置:选择适合海底电缆铺设的船舶,如电缆敷设船、起重船等。
2. 敷设准备:在船上进行电缆的预处理工作,包括电缆分段、标记、连接等。
3. 敷设过程:船舶沿着预定的铺设线路缓慢前进,将电缆从船上放入水中,并通过牵引系统使电缆沉入海底。
4. 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监测电缆的牵引力、张力和速度等参数,确保电缆的正常铺设。
5. 测量和记录:使用测量设备对电缆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包括水深、电缆位置等数据。
四、连接与测试1. 连接到陆地:将海底电缆连接到陆地的通信设备,如接入点、转接站等。
2. 测试和调试:对连接的电缆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通信质量和网络稳定。
3. 运行和维护:海底电缆铺设完毕后,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随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
海底电缆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海底电缆铺设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通信和互联网连接的需求。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4c02a626f1aff00bfd51e8e.png)
电缆敷设工艺船舶电缆敷设工艺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工艺规定了船舶电缆敷设要求和敷设方法。
本工艺适用于般钢质船舶。
2.引用标准CB*321桥形板CB*322电缆紧钩CB*323电缆管,电缆框和电缆筒CB*389电缆衬套3.敷设电缆的要求3.1电缆敷设应按“电缆托盘布置图”,“电气设备系统图”,“电缆手册”等有关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电缆拉敷时,应按计划将直径大的电缆放在底层,直径小的电缆放在上层。
拉敷时不应损伤电缆表面。
电缆拉敷前应对电缆端头进行密封处理。
3.2电缆拉敷的线路,应尽可能平直和易于检修。
分支电缆的敷设如图1;主干电缆的敷设如图2。
主干电缆暗式敷设时,敷设路径上的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
所有电路的分支接线盒若为暗式安装时,则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同时接线盒应有清晰的标记。
3.3电缆敷设应防止潮气凝结和油水的影响。
应尽量避免在有潮气凝结,滴水和有油, 水浸入的场所敷设电缆。
若在舱底花铁板下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金属软管、管道内。
其管子或金属软管、管道应贴近花铁板安装并避开阀门、手轮、人孔等部位。
管口两端应高出花铁板300-400毫米并用填料封堵管口。
图11-电缆导板;2-电缆束;3-电缆扎带2 1-电缆束;2-主干电缆;3-过线孔;4-电缆托架3.4电缆应避免在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等影响的场所敷设(如氨制冷装置室,蓄电池室,灯间,油漆间,气焊瓶间,储存危险物品的舱室以及60C与60C以下闪点的油管隧道均属此类场所)。
对于上述舱室本身所必不可少的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
当金属管子或管道穿过舱壁时,应保持原有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上述有害气体进入其它舱室。
3.5电缆严禁穿越油舱。
电缆一般不应穿越水舱,如无法避免时,可用单根无缝钢管穿管敷设。
管子与舱壁的焊接应保证水密。
并应有防蚀措施。
3.6电缆应尽量绕过锅炉,热管道,电热器等热源敷设。
若不可避免时,电缆应远离热源100mn以外处敷设,必要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船舶电缆敷设施工要领
![船舶电缆敷设施工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ed618c97680203d8ce2f24a1.png)
电缆敷设施工要领一:准备工作1.1图样和技术文件的准备1.1.1 电气系统图1.1.2电气设备布置图1.1.3电缆敷设路线图1.1.4防火区域划分图1.1.5电气施工工艺1.1.6电气设备综合布置及电缆走向图1.1.7电缆表册1.1.8其它有关的图样和技术文件1.2电缆拉放前的准备工作:1.2.1新船施工前,由主管工艺员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了该船电缆的分组原则,主干电缆的走向,施工队领班应选择好该船电缆的拉放点,摆放点选择应着重考虑一要减轻劳动强度,二要考虑应有足够的地方堆放待拉放的电缆,避雨水,防火等安全。
1.2.2施工队按照该船工艺要求及本队人员素质合理选派各区域带班长,并将人员组织情况及电缆拉放路线通告车间,车间召开该船拉放电缆人员会议,讲清整体方案及各个控制点的具体要求。
1.2.3车间生产管理人员、技术员、施工班带班上船检查贯通件,支承件的完整体,畅通及焊接、油漆的完好性,检查电缆进出口应无缺口、毛刺;在托架交叉及托架弯曲处应有防止电缆拉放时机械损伤的半圆管或橡皮等.1.2.4车间生产管理人员、施工班带班上船检查跳板、脚手架及其它安全措施应达到要求,并再次检查贯通情况,落实各项修补工作,落实低压照明。
1.2.5技术员、施工班带班上船在大束电缆分岔处,在电缆筒、电缆框、电缆管处,在各个电气设备安装位置附近,用油漆或颜料写出电缆的号牌,并检查、确实无误。
1.2.6车间生产管理人员应联系铲车、吊车,协同施工队将电缆分批吊运上船,并做好电缆防护工作(防雨、雪、火、油等)。
1.2.7单船主管技术员应检查施工现场“电缆敷设图”、“电气设备布置图”、“电缆册”等相关图纸符合性。
1.2.8施工人员应备好工具及辅助材料(胶布、尼龙扎带、细铅丝、记号笔、石笔等)。
二:电缆切割备料2.1船舶电缆敷设前事先应做好电缆临时标识牌和电缆标签,电缆临时标识牌上应注明电缆代号、规格、长度、起终点设备名称和位置,每根电缆二块。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7055c6a884868762caaed548.png)
电缆敷设工艺一.电缆敷设的准备工作1.熟习“全船主干电缆布置图”或“电气设备布置图”“配电系统图”等有关电缆敷设的施工图及技术文件。
2.按上述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选择、预制及配全各种电缆敷设有的安装件、坚固件等,配齐的安装件按划分的施工区域配套并分别放置。
3.电缆切割备料3.1 事先应做好电缆临时标牌,标牌注明电缆代号、规格、长度起终点设备名称和位置,每根电缆两块。
3.2 每根电缆切割时,随即将临时标牌包扎于该电缆的起终两端。
3.3 按照表册规定的长度,做好电缆穿过隔舱或甲板的“停止标记”。
3.4 电缆的切口应妥为包扎封口,以免受潮影响绝缘。
二.电缆紧固件的安装1.按照“主干电缆布置图”及预先备制的紧固件,安装件进行实船定位,划出电缆紧固件或其予制件的烧焊位置及电缆框、电缆筒填料函的开孔位置及尺寸,电缆导板的垂直度和平行度应满足规定要求。
2.在船体构件和甲板上开孔2.1开孔一般应为圆形或腰圆形,如开孔为其他形状,则至少应有圆角。
当设置电缆框、电缆筒或电缆管时,孔的大小应与新选定的电缆框、电缆筒或电缆管相称,间隙不得超过3mm。
2.2 在横梁、腹板及纵桁上开孔,见图一2.2.1 开孔高度b不得超过横梁、腹板或纵桁高度B的25%,宽度l不得超过纵骨间距或肋距L的60%。
2.2.2 开孔位置应尽量靠近甲板,即孔的边缘到横梁、腹板或纵桁面板的距离h应不小于横梁、腹板、纵桁高度B的40%。
2.2.3 开孔应分散,不能同时密集在邻近的纵骨间距或肋距之内。
如需开二个或二个以上孔时,应沿水平方向布置,但所有孔的宽度之和不得超过纵骨间距或肋距的1/2。
2.3 在甲板上开孔2.3.1 开孔的形状应为腰圆形,椭圆形或圆形。
其长轴应尽量沿艏艉线布置,且开口的长宽比不小于2,以保证在相同的开孔面积情况下尽量减小沿船宽方向开孔宽度。
2.3.2 在船舯1/2船长区域内的强力甲板上开孔,沿船宽方向开孔尺寸不得超过货舱口至船边距离的6%。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汇总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51df6a19e314332396893c1.png)
电缆敷设工艺船舶电缆敷设工艺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工艺规定了船舶电缆敷设要求和敷设方法。
本工艺适用于般钢质船舶。
2.引用标准CB*321桥形板CB*322电缆紧钩CB*323电缆管,电缆框和电缆筒CB*389电缆衬套3.敷设电缆的要求3.1电缆敷设应按“电缆托盘布置图”,“电气设备系统图”,“电缆手册”等有关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进行施工。
电缆拉敷时,应按计划将直径大的电缆放在底层,直径小的电缆放在上层。
拉敷时不应损伤电缆表面。
电缆拉敷前应对电缆端头进行密封处理。
3.2电缆拉敷的线路,应尽可能平直和易于检修。
分支电缆的敷设如图 1 ;主干电缆的敷设如图2。
主干电缆暗式敷设时,敷设路径上的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
所有电路的分支接线盒若为暗式安装时,则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同时接线盒应有清晰的标记。
3.3电缆敷设应防止潮气凝结和油水的影响。
应尽量避免在有潮气凝结,滴水和有油,水浸入的场所敷设电缆。
若在舱底花铁板下敷设电缆时,应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金属软管、管道内。
其管子或金属软管、管道应贴近花铁板安装并避开阀门、手轮、人孔等部位。
管口两端应高出花铁板300-400毫米并用填料封堵管口。
图11-电缆导板;2-电缆束;3-电缆扎带图21-电缆束;2-主干电缆;3-过线孔;4-电缆托架3.4电缆应避免在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等影响的场所敷设(如氨制冷装置室,蓄电池室,灯间,油漆间,气焊瓶间,储存危险物品的舱室以及60 C与60 C以下闪点的油管隧道均属此类场所)。
对于上述舱室本身所必不可少的电缆,应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
当金属管子或管道穿过舱壁时,应保持原有的密封性能,以防止上述有害气体进入其它舱室。
3.5电缆严禁穿越油舱。
电缆一般不应穿越水舱,如无法避免时,可用单根无缝钢管穿管敷设。
管子与舱壁的焊接应保证水密。
并应有防蚀措施。
3.6电缆应尽量绕过锅炉,热管道,电热器等热源敷设。
若不可避免时,电缆应远离热源100mm以外处敷设,必要时应采取隔热措施。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3ef243ff8c75fbfc67db2c0.png)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1 范围本规范定了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电缆敷设人员、电缆敷设的基本工艺要求、电缆敷设操作要领及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新建或修理船舶的电缆敷设。
凡属具有特殊要求的电缆敷设,不属于本规范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CB3386.1-92 船舶电缆耐火贯穿装置技术条件KD/QJ-37-003船舶电气设备和电缆接地工艺规范3 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3.1准备“电气设备布置图”、“电舾装布置图”、“综合导电系统图”“电气系统图”、“电缆清册”、“隔热布置图”及“防火区域划分图”等。
3.2熟悉本工艺要求和施工方法以及该船舶的电气施工原则工艺。
3.3 准备好电缆敷设用的安装件、支承件、紧固件及施工用工具和材料。
3.4 为便于安装,电缆安装件、支承件等按施工区域集配。
3.5根据电缆清册进行电缆切割备料。
,标牌上注明电缆编号、规格、长度、起终点设备名称和位置,每根电缆二块。
,随时将临时标牌包扎于该电缆的两端。
,必要时可采取包扎封口措施。
3.6根据“电气设备布置图”、“电舾装布置图”于船上对电缆支承件和贯通件进行定位。
3.7 在船体构件和甲板上开孔,如开孔为其它形状,其折角应为圆角。
,应与船体结构设计联系。
,孔的长宽比不小于2,其长轴应尽量沿艏艉线方向布置,以保证在相同的面积情况下减少沿船宽方向的开孔宽度。
,沿船宽方向的开孔尺寸不得超过货舱口至船边距离的6%,其它处甲板上开孔,腰圆形开孔宽度不得超过货舱口至船边距离的9%,圆形的开孔则不超过上述距离的6%。
当贯通件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进行强度补偿时,应与船体结构设计联系。
3.8电缆框、筒与电缆支承件、船体构件的间距图中E表示电缆离开电缆框内壁最小距离,电缆支承件上表面一般比电缆筒内表面高10mm。
3.9 支承件、贯通件、安装件的焊装,应能保证电缆紧固而不致脱落。
电缆框、筒在船体舱壁或甲板上的焊接应采用双面连续焊,以保证强度。
,也不应直接焊接在球扁钢的端面上。
船舶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
![船舶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a56b42ad0029bd64783e2ccd.png)
船舶电缆敷设的相关要求摘要:文章结合相关规范、公约及船舶建造工艺,总结了普通民用船舶电缆的敷设要求,对同类船舶的设计及建造工作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缆敷设;船舶设计;船舶建造船舶电网的作用相当于人类的血管与神经,电缆的敷设情况直接影响着船舶的性能与安全。
本文以相关规范、公约及建造工艺基础,结合现场建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对普通民用船舶电缆敷设的设计及施工进行了论述。
1 电缆敷设的一般要求①安装和敷设电缆应尽量避免摩擦和不适当的挤压,电缆托架和链接附件应确保牢靠,如电缆无法避免和电缆托架之间的摩擦,可以增加铅皮或者橡胶垫保护。
②所有的电缆应尽可能的被安放在牢固的镀锌钢或者不锈钢托架上,并用不锈钢喷塑扎带或者不锈钢包塑扎带将其固定在托架上(生活区可用尼龙扎带),电缆不能碰触到任何锋利的边缘,同时为了不损伤电缆,应尽可能的保证每条扎带绑紧的力道相同,扎带留的余量及朝向相同以保证美观整洁。
③以电缆外径为准的电缆总截面不得超过电缆管及贯穿件截面积的40%,在电缆托架上低压电缆及通讯电缆敷设高度不能超过70 mm,高压动力电缆敷设高度不能超过100 mm。
在电缆拉敷过程中,应保证电缆的拉敷半径,对于信号电缆及低压电缆,转弯半径为大于等于6倍电缆直径,对于高压动力电缆,转弯半径为大于等于8倍电缆直径。
④由于单芯电缆在通过高压交流电的情况小会产生较强的电磁场,如果敷设在铁磁材料的托架上,铁磁材料的托架切割磁感线,会由于磁滞作用产生涡流,从而损伤电缆。
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动力单芯电缆,如无法避免,电缆应以品字形敷设,以尽可能的减小涡流产生的热量对电缆的影响,由于短路电流和接地故障引起的强电力作用,单芯电缆应紧固在可承受此强电磁力的托架上(电缆托架为非铁磁材料材质),在电力作用1 s内,紧固件不可损伤电缆。
⑤电缆禁止油漆。
⑥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应有不同颜色的外护套,如:红色-高压电缆;灰色-仪表、控制和通信;蓝色-本质安全电缆;黄绿-接地电缆;黑色-其他所有电缆。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
![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bf4268b40029bd64783e2ca3.png)
ࣁᒦખᐆࠆ)ૹᅍ*ᎌሢႊጓܪᓰ! COMPANY STANDARD OF HUDONG-ZHONGHUA SHIPBUILDING(GROUP)CO.,LTD.H&Z660005-2007代替H&Z660005-2002Q/ZH205-84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2005-06-30实施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前言本标准按H&Z001002-2002《企业标准编写的一般规定》的规定,对H&Z660005-2002《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及Q/ZH205-84《电缆敷设工艺》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H&Z64005-2001、Q/ZH205-84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修改了表1;——第三章中各条款重新进行了编排;──增加了电缆走线的要求;——增加了单芯电缆并联时得敷设的要求;——增加了光纤电缆和信号电缆的敷设要求;——增加了电缆穿越水密隔舱壁或甲板以及穿越有防火等级要求的舱壁或甲板时的敷设要求;——修改了图1;──按有关规定作编辑性修改。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H&Z660005-2002、Q/ZH205-84、H&Z64005-2001。
本标准编制部门:第二造船事业部;本标准归口部门:技术中心;本标准制定日期:2007-05-15。
本标准 编制: 校对: 审核:审定: 标检: 批准:船舶电缆敷设及紧固工艺实施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舶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电缆敷设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方法、注意事项和电缆紧固。
本标准适用于一般钢质海船(包括油船)电缆的敷设(含生产设计放样与施工)。
不包括军用舰船和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的敷设。
2 电缆敷设的工艺要求2.1 电缆的走线2.1.1 电缆的走线应尽可能平直且易于检修。
2.1.2 电缆的走线应避免潮气或水滴凝结的影响。
2.1.3电缆走线应尽量远离锅炉、热管、加热器等热源,一般应有至少100mm以上的距离,并有防止不受机械损伤的保护。
0302船舶电气安装工艺及要求
![0302船舶电气安装工艺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52655f5a58da0116c17493c.png)
广东捷仕克造船有限公司校对日期 编制 日期工艺文件船舶电气 QG/CX-GY-E02标记数量 修改单号 签字日期 面积m 2页数1/7Sign《船舶电气安装工艺》是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和中外船级社相关规范、标准要求,参考国家其他船舶单位的工艺,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而编制,此工艺作为本公司电气的通用工艺,要求施工部门严格执行。
《船舶电气设备安装工艺》另外编制。
本工艺由技术部归口本工艺由总工批准一)适用范围所有钢质船舶的电气安装二)电气托架的制造1.电气托架的烧装必须是包焊,完工后磨光,除锈油漆。
2.全部托架必须安装平直,没有毛刺,美观大方。
3.托架与托架之间的中心距离为250 mm,支撑脚之间的距离为1.5m,支撑脚安装在非船体结构时,要用复板。
4.支线扁铁的长度不超过500mm,一般场所的脚高为40mm。
有绝缘材料的地方为80mm,特殊场所为150mm,使电缆突出在绝缘材料的表面。
缆托架大于400mm的,包括400mm的要用40-50的角铁,小于100mm的可用30的角铁,但高度大于300mm的要用40-50的角铁。
6.按图纸正确施工,开孔正确,分清水密区域,防火区域和一般场所。
7.电缆托架和电缆框的距离为200-250mm。
8.所有电气安装件的辅助材料均为镀锌材料,特殊船舶室外要用不锈钢的(按照建造说明书),特殊场所要排电缆管。
三)电缆敷设的要求1.电缆敷设在托架上要注格区分,距离在50 mm以上,特殊要求在100 mm以上,严禁两种电缆混在一起。
2.动力电缆捆扎最多不超过6根。
3.电缆敷设时要注意美观,平直,不能搅在一起。
4.走在机舱花铁板以下和在甲板以上的电缆要用金属软管保护,管子向上的开口要用热缩管或密封材料封堵。
5.考虑到电缆的散热,电缆不能埋在绝缘材料里面。
6.电缆的紧固要美观,牢固,不能有松动,注意弯曲半径R≥6倍电缆的直径例:电缆的直径为30mm30*6=180mm,R必须大于180mm7.电缆不能碰尖锐物体和船体结构,尽可能不要穿在减轻孔内。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3f5698d02d276a200292ed7.png)
论船舶建造中的电缆敷设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
![论船舶建造中的电缆敷设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27eb3ecb844769eae009edfa.png)
论船舶建造中的电缆敷设工艺要求及注意事项摘要:随着电气化的发展,船舶电气设备不断增加,船舶电缆敷设工艺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船舶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关于电缆敷设过程中的工程量统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对电缆敷设工艺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船舶电缆的敷设工艺,旨在确保船舶的发展。
关键词: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船舶电缆敷设是船舶电气安装的关键环节,电缆敷设工艺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船舶配电系统是否能正常、安全地工作,电气设备是否能有效、可靠地运转。
可以说一艘船舶电力系统的使用寿命与电缆敷设工艺是紧密相关的。
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是保证电缆标准化敷设的基础,同时也减少了船舶建造检验的工作量。
1 电缆敷设工艺概述(1)电缆应分层、分束敷设、尽可能平直。
主干电路电缆采用暗式敷设时,应设置可拆卸的活动盖板。
(2)电缆布线应尽可能避免潮气或油、水凝结的影响。
(3)电缆的走线应尽量远离锅炉、热管、电阻器等热源。
电缆与蒸汽管或排气管的隔热层间距应不小于25mm。
(4)450mm,当蒸气管直径等于或小于75mm时应不小于300mm。
(5)空压机、柴油机等带吊缸维修的机械设备上方不应布设主干电缆,否则,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
(6)具有不同护套或外护层的电缆,若敷设时可能损坏其他电缆护套或外护层时,则不应成束敷在一起。
(7)重要设备或应急动力、应急照明及应急状态下使用的船内通信设备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厨房、洗衣间、机器处所、机舱棚和其他较大失火危险处所,但对这些处所的设备供电的电缆除外。
(8)干线电缆不允许敷设在各种绝缘材料中。
局部(终端设备)在不燃绝缘材料内敷设的电缆,电缆应相应的降低负荷。
(9)如果动力电缆与计算机信号电缆敷设在同一托架上,应用扎带分开捆扎。
(10)本质安全电路电缆与非本质安全电路电缆,原则上不能敷设在同一托架上。
当不可避免时其间距不得小于50mm,但应注意决不允许在同一个电缆筒(框)中穿过。
(11)到各主发电机去的电缆应尽量远离单独敷设,并分成两路主干电缆。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9c3738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9a.png)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引言船舶电缆敷设工艺是船舶建造和维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理的电缆敷设工艺能够保证船舶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船舶电缆敷设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注意事项。
1. 船舶电缆敷设的基本原则船舶电缆敷设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1 合理布局合理的布局是船舶电缆敷设的核心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船舶结构、航行特点以及电力系统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最大程度减少电缆长度,降低电路阻抗,提高电力传输效率。
1.2 安全可靠船舶电缆敷设的安全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
电缆敷设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定,避免电缆被机械损坏或者火灾等事故。
此外,电缆接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以保证电流传输的稳定性。
1.3 防护措施船舶电缆敷设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防止电缆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常见的防护措施包括防水、防火、防爆等。
同时,电缆应与其他设备、管道等进行隔离,避免相互干扰。
2. 船舶电缆敷设的步骤船舶电缆敷设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设计规划在敷设电缆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设计规划工作。
这包括确定电缆的数量、规格和路径,以及确定各个电缆的起点和终点。
设计规划应根据船舶的电力系统需求和布局进行,确保电缆的合理分布。
2.2 排布电缆排布电缆是将电缆沿船舶的布线槽或管道依照设计规划进行布置和固定。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电缆的弯曲半径、张力以及与其他设备的距离。
电缆的敷设应保持整齐、紧凑,并与船体紧密结合。
2.3 完善电缆接头电缆的接头连接是电缆敷设中关键的一步。
接头的设计和加工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接头的安装时应注意正确的接线顺序和紧固件的拧紧力度。
完成接头后,应进行接头测试,确保连接质量良好。
2.4 验收测试电缆敷设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测试。
测试内容包括电缆的电阻、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等参数的测试,以及正常工作和故障情况下的闭路测试。
测试结果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和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B 3
1-扁钢电缆支架
2-焊接电缆支架
3-水密电缆筒(填料函箱)
图5 电缆在雷达桅内敷设
5.3 电缆敷设不应跨过船体伸缩接头,如确实不能 避免时,电缆应保证有一定伸缩裕度。 5.4 电缆应尽量远离热源敷设。电缆离蒸汽管、排 汽管及其法兰、电阻器、锅炉等热源的空间距离一 般应不小于100mm;电缆与蒸汽管、排汽管 交叉 时,其空间距离一般不应小于80mm,否则应采取 有效的隔热措施。 5.5 电缆敷设应防止潮气凝结和油、水的影响 5.5.1 尽量避免在有潮气凝结、滴水和有油、水侵 入的场所敷设电缆。 5.5.2 在易受油水浸渍的花钢板下敷设电缆时,应 将电缆敷设在金属管子或管道内,管子或管道应贴 近花钢板安装,其两端一般应高出花钢板 250mm 以上,并用填料函或护圈填塞堵料封闭 ( 见图 6a 、 图6b)。
5.11.8 具有不同护套或外护层的电缆,若敷设时 可能损坏其它电缆的护套或外护层时,一般不应 成束敷设在一起。 5.11.9 电力推进装置的主电路电缆应与励磁电缆 和其它低压电缆分开敷设。 5.11.10到各台发电机去的电缆应单独敷设,最少 要分二路。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可以分束敷设在 同一托架上。
电缆敷设的弯曲内半径应在允许范围内,最小弯 曲内半径应符合表2的规定。
5.9
表2 电缆敷设最小弯曲半径
电 缆 结 构 绝 缘 外 护 套 金属护套、铠装或编织 热塑性材料 和 弹性材料 电缆总外径 最小弯曲半径
任何 ≤25 mm
6D 4D 6D 6D
其它护套
>25 mm 任何
矿 物
硬金属护套
5.12 用于重要设备或应急动力设备、应急照明, 以及应急状态下使用的船内通信或信号设备的电 缆应尽量远离厨房、洗衣间、机器处所及其舱棚, 以及其它高度失火危险处所,但对这些处所中的 设备供电的电缆可例外。 5.13 由应急配电板至舵机的电缆及由应急配电板 至应急消防泵的电缆不允许经过机舱。 5.14 三相系统均应采用三芯对称电缆,若不得已 在电流 20A 以上的电力系统采用单芯电缆,其敷 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1 2
3
4
A-A A
6
A 5
≥2000
7 6
5 4
1-电缆 2-填料函 3-填料函盒 4-管子支承件 5-电缆管 6-U型管夹 7-电缆管
图4 电缆在前桅敷设
≥1000
5.2.5 雷达桅内敷设电缆,可在距甲板高度250mm以上处, 经多个水密电缆筒或水密填料函箱将电缆引出(见图5)。
1 B-B 2 3
船舶电缆敷设工艺规范
5 电缆敷设的基本工艺要求
5.1 电缆敷设的线路应尽可能平直和易于检修。 5.1.1 主干电缆暗式敷设时,敷设路径上的封闭 板必须便于开启。 5.1.2 所有电缆线路的分支接线盒若为暗式安装 时,则封闭板必须便于开启,并有耐久标志。 5.1.3不应将电缆敷设在隔热或隔音绝缘层内,也 不应在电缆上喷涂油漆、泡沫塑料等热材料。 5.1.4 冷藏室、锅炉舱等处的电缆应全部明线敷 设,居住室应尽可能采用暗式敷设。 5.1.5 居住室电缆若采用明线敷设,可采用滞燃 塑料槽予以保护。
金属软套管 7 泄水孔(去毛刺) 图 6b
图6 电缆在花钢板下穿管敷设
5.5.3 在潮湿舱壁上敷设电缆时,电缆与舱壁间至 少应有20mm的空间。 5.6 电缆应避免穿越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气体影 响的场所(如氧气间、油漆间、蓄电池室、煤仓、 弹药库等)。对必不可少的照明电缆应敷设在金属 管内。金属管穿过舱壁时,应保持其原有的密封性 能,以防止有害气体进入其它舱室。 5.7 电缆严禁穿越油舱,电缆一般不应穿越水舱, 如无法避免时,可用单根无缝钢管穿管敷设,管子 与舱壁的焊接应保证水密,并应有防腐蚀措施。 5.8 电缆与船壳板、甲板、舱壁及防火隔堵间距不 小于20mm;电缆与双层底及滑油、燃油柜的敷设 间距应不小于50mm。
5.11.5 电力推进装置的主电路电缆应与励磁电缆和 其它低压电缆分开敷设。具有不同允许工作温度的 电缆不应敷设在一起,如敷设在一起,则同束内所 有电的允许工作温度应以该束中允许工作温度最低 的电缆为准。 5.11.6 对要求两路供电的重要设备,例如操舵装置 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最大可能在水 平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 5.11.7 对具有双套设备的重要设备或互为备用完成 同一重要功能(例如机舱传令钟等)的双套系统, 其各自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最大可 能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
5.2 电缆敷设应防止机械损伤
5.2.1 尽量避免在货舱、贮藏室、甲板上、舱底 花钢板下等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电缆,若无 法避免时,则须设置电缆护罩或电缆管加以防护。 货舱和甲板上的电缆护罩厚度,一般不应小于 3mm,以保证足够强度。 5.2.2 尽量避免在可动或可拆的部位敷设电缆, 以免活动件移动或拆装时损伤电缆。 5.2.3 电缆穿过甲板时,应采用金属电缆管、电 缆筒或电缆围板保护。 5.2.4 在前桅敷设电缆应采用长度不小于2m的镀 锌钢管( 或不小于1m单根电缆管 ) 。保护钢管尽可 能装在前桅后部,且管子上端必须密封(见图4)。
1 2 3 4 6 5
4
7 1 5 9 控制箱 套筒接头 2 6
9 托板
8 3 7 电缆 泵
9 4 8 堵料和护圈 支架
镀锌钢管 图 6a
泄水孔(去毛刺) 1 2 3 4 5
4 6
7 1 5 9 控制箱 2 托板
8
9 3
10 电缆 泵 4 8 堵料和护圈 扁钢电缆支承件
连接器(可不用) 6 包塑不锈钢扎带 10
5.11下列电缆应尽量避免敷设在一起 5.11.1具有不同允许工作温度的电缆不应敷设在一 起,如敷设在一起,则同束内所有电的允许工作 温度应以该束中允许工作温度最低的电缆为准。 5.11.2对要求两路供电的重要设备,例如操舵装置 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最大可能在 水平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 5.11.3对具有双套设备的重要设备或互为备用完成 同一重要功能(例如机舱传令钟等)的双套系统, 其各自的供电及其控制用的两路电缆,应尽最大 可能在水平及垂直方向远离敷设。 5.11.4具有不同护套或外护层的电缆,若敷设时可 能损坏其它电缆的护套或外护层时,一般不应成 束敷设在一起。